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4707

作文

34232

2024年金刚2骷髅岛观后感

全文共 378 字

+ 加入清单

金刚骷髅岛》讲述一支前往秘密小岛调查的人类部队,因为提前使用炸弹探测地形而惹怒了岛屿的守护神金刚,招来杀身之祸。然而当他们来到这座热带小岛后,才发现金刚原来不是他们需要对付的唯一怪兽.....

景甜作为里面唯一的中国面孔,也看出好莱坞对中国市场的重视。景甜也都与不少的国际大咖合作过,前不久还有张艺谋《长城》,算是近来比较出名的面孔。

景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回应:“幸运不等于不劳而获。不管是《长城》还是《金刚2:骷髅岛》,都是通过层层选拔和试镜的。每个人都会面临挑战与成长,用随后的作品说话吧。”

随着票房高涨,影片也收获了诸多优质口碑,最大金刚、群兽乱战、燃爆视效、炫酷动作成为被媒体及影评人频繁提及的词汇。《好莱坞报道者》为该片打出高分,并称赞道:“观影过程时间飞逝。群兽大战的场面爽爆眼球。” 《时代》杂志也评价电影“场面宏大视效壮观”,令人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穹顶之下》观后感450字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柴静的《穹顶之下》,我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我的感受——触目惊心。自然环境与我们的关系,正如柴静所言:同呼吸,共命运!

我可能不会留意天气是否晴朗,顶多是在雾霾天气里抱怨一下,然后戴起口罩。我从来不会留恋白云,甚至从未注意青草。然而当APEC蓝在大屏幕上出现时,我第一次为蓝天惊奇、为白云感动。于是我开始紧张,于是我开始留恋,我害怕镜头一转,我又将落入那灰色的梦魇。我才明白,原来蓝天白云是如此重要,我是那么离不开它。

2014年,合肥有164天空气污染,排名全国25位,27次进入全国污染前十名。在这样一个不算太发达的城市里,污染竟如此严重。关于我们能做什么,柴静帮我们分析了很多。我想,这次真的应该亲身参与到环保工作中去了。用步行代替乘车,减少浪费,购买用环保材料制成的商品。对了,还有12369这个号码。虽然它很重要,但我真心希望我永远不需要拨打这个号码。

同呼吸,共命运!我们每个人与雾霾都有一场私人恩怨!

展开阅读全文

红色电《雷锋》影观后感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近期,我村组织观看《雷锋》这部电影,雷锋光辉而又伟大的身影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脑海中,我的心中思绪万千。

雷锋,这个光辉的名字,在我们的心中闪烁着不灭的光芒。他把自己的青春全部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他没有什么惊天动地的壮举,他所做过的每一件事情都是平凡的,然而正是这无数的平凡构成了他的伟大。作为一个普通士兵,他用他那短暂的二十二个春秋铸就了生命的辉煌,放出了熠熠的光辉。

一个共产党员是人民的勤务员,应该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愉快看成自己的幸福。”雷锋是这样说,更是这样做的。他把平时俭省下来的积蓄寄给战友困难的家庭,寄给遭受灾荒的不相识的人们。他用业余时间辅导驻地附近学校的孩子们,他用自己的钱为丢了车票的旅客买票,他深夜为战友缝补衣服……雷锋经常利用节假日外出做好事。他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雷锋永不停息地为人民做下了一件又一件的好事,这些事情也许称不上是多么伟大的壮举,但正是这一点一滴的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好事,犹如一砖一石,构筑起了雷锋助人为乐的精神大厦,高高地耸立在人民的心中。如今,人们还把那些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人称为“活雷锋”。

“我活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做一个对人民有用的人。”雷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短暂的人生旅途中谱下了一首首助人为乐的新曲。

雷锋虽然已经牺牲了,但是他那艰苦朴素、乐于助人的精神还在人间。让我们人人学习雷锋精神,争做活雷锋,让雷锋精神永驻人间吧!他是我们学习的楷模,他的形象影响了中国几代人的记忆。雷锋助人为乐、不求回报、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至今仍然被人们传诵,不少人以他为榜样,默默地奉献着。

展开阅读全文

忠犬八公观后感

全文共 587 字

+ 加入清单

本周五下午,又到了我期待已久的电影课!下午第一节课一下课,我们班就沸腾起来了,等待着电影课的到来。这次观看的电影是《忠犬八公的故事》。

电影的大致内容是:小八是一只惹人喜爱的秋田狗,在一年深冬,被一位老教授帕克给领养了。开始,帕克的妻子并不同意养小八,不过渐渐的,她喜欢上了这只小狗。小八长成了一只健硕的大狗,开始日复一日的接送男主人上下班。可是有一天,帕克突然发生心脏病,再也没从车站走出来了。不过,小八还是天天在车站门口等着,一等就等了九年,最后死在了车站门前的花坛边。

看完这部影片,我觉得狗,真的是人类最好的朋友。我觉得我有时比不上一只狗。狗狗无论主人是贫是富,它都不离不弃。有时候,我会在朋友背后说朋友坏话,有私心,在这点上我也是比不上狗的。

这部影片里,有两个片段令我感动,第一个片段是小八已经在车站等了许多年,毛色已经暗淡了许多,再也不像以前那么容光焕发了,而且,已经老得像一位饱经沧桑的老人,可它还是依旧等着自己的主人,从没放弃。这让我知道,狗狗是一种很重情义的动物,这也给我这个动物热爱者可总是保持着三分钟热度的人提了一个醒:养一个宠物是一份很重的责任,更是要对它好,不能随意的丢弃。第二个片段是在小八快去世前,回想以前主人回来,自己扑上前去的片段,我说不出为什么,总之眼睛像水龙头一般泪流不止。

《忠犬八公的故事》是一部很好的片子,我一定会推荐给我的亲朋好友们。

展开阅读全文

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921 字

+ 加入清单

不是所有的泪水都源自悲伤和痛楚,不是所有的哭泣都因为恐惧和怯懦。昨晚,所有的泪水都来自感动!因 为十位平凡的人,更因为他们所做的不平凡的事迹,那一份感动重重的落在心灵最柔软的地方,泪水控制不住的 溢了出来。

谁说人间没有真爱,谁说社会缺乏信任,谁说物质高于一切,谁说中华传统美德已经沦丧?

《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完美的诠释了“仁义礼智信,忠孝廉耻勇”的真谛!他们身上的美德让我 感动和敬佩,值得我们好好的学习,好好的感悟。结合到自己的一些经历,其中黄旭华和姚厚芝这两位的事迹, 更加让我触动。

首先说一说黄旭华老人: “自古忠孝难两全”,怀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大学毕业后的黄旭华毅 然决然的选择了忠——忠于自己的祖国,忠于自己的工作。舍弃小家为大家,隐姓埋名30年。错过了为父母尽 孝,错过了为父亲送终,顶着被家人误解、被族人唾骂的压力,在一穷二白的年代里,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核潜 艇的研发,为了壮大祖国的军事力量,默默的、无悔的付出,终于成就了如今的中国核潜艇,他是当之无愧的中 国核潜艇之父,更是让人敬佩的中华好儿女!

想想自己,为了工作,为了事业,在年近不惑之年,远离年迈的父母,远离熟悉的朋友和环境,拖家带口 奔赴一千多公里的盐城驻守。曾经,我内心也有诸多的不舍;曾经,我也认为这算是一种不平凡;曾经,我也觉 得我可以因此而骄傲。但看看黄旭华的事迹,我的内心除了惭愧,就是惭愧,自己现在做的,还太不够好了,根 本就不值一提。这是一次非常深刻的洗礼,对灵魂的洗礼,对思想的洗礼,同时也更坚定了我为工作和事业付出 和奋斗的决心。中国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需要数字化,而在走向数字化的过程当中,更需要的是走向数字化的刚 强!

心情激动,平复一下,再来说一说姚厚芝同志: “慈母手中线,三年锈大爱”,一想到电视中那因病痛折 磨紧锁着的眉头,想到为儿女筹措学费锈巨幅十字绣而颤抖的双手。姚厚芝,这位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母亲,您 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母爱的无私,以及那一份对儿女的责任。父爱如山,母爱如海,您就是那浩瀚 的大海,宽广无疆。看完您的事迹,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听着她的嘱托,想起她送别我时的泪眼婆娑,我的心 再一次潮湿了。

展开阅读全文

“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24年度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行者”2016年度人物集中发布活动,1月24日晚在武汉电视台演播厅举行。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授予武汉重点工程建设者群体和蔡常春、毛兰成、刘玉、梁望仙、许奎、叶明壮、余洪芝、肖文智、杜诚诚、涂晓珍等10人“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荣誉称号。

伴随着《不忘初心》歌舞,“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集中发布活动启幕,10位年度人物和6位武汉重点工程建设者群体代表先后亮相。

“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评选活动是武汉市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2016年,全市各区各行业各单位深入挖掘、广泛推荐,评选了一批植根百姓、大众崇尚、事迹感人、影响广泛的时代楷模。此次集中发布的“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武汉精神的典范。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李述永,全国道德模范吴天祥为“时代楷模——武汉精神践行者”2016年度人物颁发荣誉证书和奖章。

展开阅读全文

纪实风格战争片《马石山十勇士》观后感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昨晚看了《马石山十勇士》,现代拍的黑白影片。很好看,我觉得应该有更多的类似影片出品。当然,也有其瑕厮。表演有点急冲冲,不太到位。光影处理不太好,偏向黑暗,看不清人物的表情。

总体架构良好,敢于表达对人民真挚的爱。强调了战士的主观能动性,中间的插曲与音乐配合也较为良好。把握了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主题,很好的阐述了人民子弟兵为人民的宗旨。

从影片的故事我们也了解到落后就要挨打的真理,如果八路军有好的武器装备也就不用东躲西藏的玩猫猫了。今天我们有强大的祖国,有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来提高我们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虽然人是战争的主体,但装备的完善,也是为了我们能取得更多胜利及更好的维护和平。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经验,我们应当保护和继承。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卡特教练观后感

全文共 1402 字

+ 加入清单

卡特教练》这部电影令人印象深刻,不仅因为电影剧情的真实性和励志性,更因为其中的教练在指导他的学生进行训练和学习过程中所使用的方法以及最终取得的成果对我个人关于师生和教育的认识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和榜样作用。

卡特教练是一位有魄力并且有方法的严厉教练,影片开始时他对于无视规则的学生的强硬态度使得训练得以有序进行。不遵守规则就得出局,破坏规则就得接受惩罚,并且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即使是他儿子也不例外。他们尊称彼此为Sir,在这样坦诚公正的态度和立场中,卡特教练用行为规则了规范学生的行为,从一开始就建立并让学生了解行为规则以及遵守行为规则的积极后果和不遵守规则的消极后果,以此让学生学会了选择并通过选择学会了负责。同时,卡特教练明确而果断地向学生提出其期望和要求,并采用合适的行为进行反馈。这种坎特模式的课堂管理方式,成功树立了卡特教练的威信,帮助学生更加清晰自己的目标,懂得如何正确行为,从而使得训练更为有序而高效地进行,最终他们取得了令人为之振奋的成绩。

另外,教练有趣的教学方法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之一。学生们正处于活跃的青春期,教练投其所好,风趣地将各种打球技巧冠以不同性格的女人名字,学生积极性得到提高,潜能得到更好发挥,课堂气氛变得活泼,师生关系得以发展,训练效果自然有了更大提升。这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激发了积极正向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产生了良好反应。由此看来,一位出色的教师,必然是优秀的课堂情境创造者,使学生在学中作乐,乐中有学。

在课堂表现方面,不论受到多大的嘲讽、阻拦甚至对抗,卡特教练一直坚定自己的立场,学生若想摆脱贫民区孩子极大可能沦落犯罪的命运,拥有属于自己的不一样的美好未来,就需要为之奋斗,通过上大学来接受更多更全面的教育,这对学生无疑具有更长远的意义。“我们最怕的不是别人看不起我们,而是怕我们的前途无量。我们真正害怕的是我们光明的一面,不是我们阴暗的一面。随波逐流者一世徒劳,没有努力就不会有成就。你身边的人也会因此而为你自豪。我们都是前途无量。”事实上,大多数学生都会经历这样的心理状况,害怕努力之后不能获得成功,从而拒绝努力。努力是把双刃剑。克鲁兹的独白令人共鸣产生感动,将剧情带到真正的高潮。而这一切都少不了教练的功劳,是他的循循善诱,是他的亦师亦友,是他的坦诚高尚,引领学生在不断的得与失与自我认识和反省中得到感悟走向成熟。卡特教练和学生的一系列交流互动包括他在维护学生权利时的坚定为学生未来而做出十分努力,在学生精神不济时提供的帮助以及担心学生闯祸时表现出的心急如焚,打动了学生更打动了我们。当学生最后明白教练的良苦用心,站在了同一阵地,在他们的勇于挑战自我和不懈努力下,终获成功。将学生培养成为负责任、自主、独立的个体,是卡特教练的教学信念,也是课堂的一大重要目标,同时启示我们应利用好努力的双刃剑。

影片最后,里士满队以两分之差败于对方,避免了一场关于美国梦的咸鱼翻身的戏码。而这样的结局相对于这个过程所带来的改变来讲实在微不足道。正如卡特教练所说,“这好像和小说里写的不太一样,但是你们和冠军并没什么两样,因为你们从未放弃。你们今天所做到的远比输赢更重要。你们所做到的是战胜自我。我为你们感到自豪。”而我想,这便是教育将带来的也是我们一直所追求的最大的意义,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成长,并最终实现目标和自我价值。这部电影令我获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全文共 1340 字

+ 加入清单

三傻大闹宝莱坞》片中的三个主人公——兰彻、来俱、 主要展示了三位普通印度学生的成长故事。男主角兰彻是电影的核心角色,他出身贫贱,但天赋过人,在机械学上有极高的天赋,但兰彻的人格魅力才是这个角色成功的关键。 其中有一段是我印象深刻:那是一节机械理论可,当老师问学生什么是机械时,兰彻在笑,老师便让他回答,他说机械就是一切省时、省力的东西,比如拉链啊等,他说了很多,但是却比书本上的好理解,但老师并不买账说:“如果他想及格的话最好按照书上的背”。然后老师又叫了一位同学,这位同学将书上的概念很熟练的背了下来,老师相当满意,然后由于兰彻对老师说:“我也只不过是奖复杂的东西简单化了,表达的意思是一样的”。他便被清出了教室,最经典的是回来后他以牙还牙,给老师上了一课,用很长的一句话说了一样东西:“书”。老师说:“那你为什么不简单点说呢”?他说:“刚试了,没用”。这样让人感到了他的机智,也让人反思为什么只有按书上的说才算是对,才能及格,才能算得上是好学生?到底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当一个同学由于压力,选择自杀后。兰彻找到了校长毅然提出了他对学校教育的一些意见,他认为学校应该对真真意义上的成功给一个正确的定义,名次是不代表什么的,他不满意这种填鸭式和等级式的教育制度 ,结果他遭到了校长的惨骂……他也曾成绩垫底,也曾拿过第一,但这对他来说都是虚的,他最看重的活学活用,片中就有很多关于他对知识的活学活用来反抗或是来救人的场面。片中兰彻达斯有一个招牌动作——用右手砸砸左胸小声告诉自己“一切顺利”——因为有时候心是很脆弱的,它需要我们的安慰来使它变得坚强!兰彻主张让人们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反对逼迫式的学习方式,通过兰彻在片中的表现总是让人会产生一系列的反思。

从这部片反思,来看看中国的教育制度:中国的应试教育, 难道还要继续?教育越改越牛,分数无比重要,90后各类“门”事件层出不穷,这就是教育体系的悲哀,或者,也将是我们民族的悲哀!我们需要的人才呢?“钱学森之问”就是对中国教育的一种质疑!我们 已经经历高考,我们已没有那份冲劲。我们干着自己喜欢或者不喜欢的事情,但试问:“有多少人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又有多少人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我们不一定在找自己喜欢干的事情, 而更多的是在向稳定的高收入走去,我们不可能是开国功臣,可能由于社会的“规矩”和“潜规则”,我们 碌碌无为一生即可。也许真的是这样:物质越来越丰盛,精神越来越空虚,枷锁一重又一重。儿时的梦想越来越远,活着就像行尸走肉。

最后,这部电影触及到了一些社会现实,就是在学生自杀后兰彻找校长谈话的那次所影射出来的:包括印度的高自杀率、人才流失、学校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及社会分工的单一和就业选择的匮乏。印度所面对的这些社会问题和中国颇有交集,这也是为什么我这个也曾深切体会过“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升学压力的中国观众会颇感共鸣。片中最后还有一个场景也是让人很感动:当兰彻帮莫纳接生了孩子后,一直对兰彻深恶痛绝的校长“病毒”在暴雨积水中语重心长地劝戒他“你不可能总是对的”。这也是两方面的改变,校长变了,兰彻也会更加稳重。影片最后以大团圆结局……(虽然早知道会是这样,但还是很高兴)

希望大家都看看,思考思考……

[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再见列宁》观后感

全文共 3022 字

+ 加入清单

《再见,列宁!》是一部2003年的德国喜剧、剧情片,由沃夫冈·贝克执导,新生代青春偶像演员丹尼尔·布鲁赫和实力派演员凯萨琳·萨斯主演。当时初看电影名称时我以为是关于列宁一生的事迹,渐渐看下去突然发现与我原来的想象大相径庭。

故事发生在德国,讲述了一个东德家庭在两德由分裂到统一这段岁月里的变迁:影片中的母亲因为丈夫的背叛(后来证实为谎言)而专心于共产主义事业的建设,并获得了国家颁发的荣誉奖章。后来在shiwei游行的队伍里看到自己的儿子阿历克斯,并且被前来镇压游行的军队抓走突发心肌梗塞昏迷不醒。在她昏迷的八个月里,世界已经开始变化。当她终于醒来时,世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89年11月9日,民主德国政府宣布允许公民申请访问联邦德国以及西柏林,柏林墙被迫开放。1990年6月,民主德国政府正式决定拆除柏林墙。东西德合并,以前的东德已经不复存在了,也就是说,主人公母亲一直为之奋斗的事业就像滚滚逝去的江水,成为永恒的过去。母亲的主治医师曾提醒过不能让母亲收到太大的刺激,主人公阿历克斯很清楚,以母亲现在病愈的身体,她定不可能接受自己一生所信仰的共产主义破灭的事实。于是他与整个家庭联合在一起,在朋友的帮助下,编织了一个善意的谎言,让母亲继续活在自己的信仰之中,直至她安详地离去。电影即将结束的时候,母亲终于安详的走了。按照母亲本人的遗愿将她的骨灰伴随着绚丽的烟花消失在了夜空里。

这部电影曾经获得2003年柏林电影节最佳欧洲影片蓝天使奖,在各个层面都比较受欢迎。影片将一个儿子对母亲的爱来囊括在政治中的。片子还有一个名字,叫做《民主德国在79平方米房间里的延续》。其实在看这部电影的一段时间我会想会不会母亲就会在这样一个善意的谎言中结束自己一生,还是说最终母亲会发现谎言是拆穿还是继续维持下去。影片一直存在着悬念,那就是:母亲到底会不会发现承载她信仰的国家已经不复存在呢?那么届时母亲会不会带着怨恨去责怪自己儿子阿历克斯,在故事结尾告诉了我们答案。在阿历克斯找自己亲生父亲希望能让他见母亲最后一面时。他的女友劳拉偷偷地告诉了母亲真相,从影片中母亲的反应可以看出她很震惊和心中的难以置信。阿历克斯准备给这场闹剧收尾,他找到了好友制作了“民主德国国庆”的“新闻”,并将其提前了5天。在看到电视时母亲望着儿子的背影,眼睛里全部都是温暖。在母亲的目光中,我们看到了爱和欣慰,这一刻是人性闪烁着无限光辉的一刻,这一刻让我感觉到在母亲眼里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不管什么主义,什么社会,这些都不重要,唯一重要的是珍惜眼前这个关心你爱护你的人。到头来都是为了保护对方的情感。

无论是对于阿历克斯,或是他的母亲,又或者是那些仍然怀念过去的母亲的朋友们。阿历克斯深深爱着他的母亲,于是,他克服重重困难,在统一后的德国为母亲“买”到东德酸黄瓜,每天为母亲播报逝去的东德新闻,还让母亲在西德人越过柏林墙投奔在社会主义的政治理想里久久回味??看到母亲在几十平方米的东德国度里面开心地、平安地生活着,直到走完她一生。阿历克斯虽然到处奔波劳累,

但感到真心的满足,也从不后悔。母亲虽然最终还是知道了真相,但是没有向儿子捅破这层窗户纸,在儿子为自己编造的谎言中,深深地感受到儿子对自己的用心良苦,欣慰的离开。在看完这部影片后给我的第一印象并不是那种制度的好坏,而是在这种环境下亲情所散发出的光辉,相比之下,意识形态的价值,则是孤立而短暂的。无论是东德还是西德,他们的存在,对于人们来讲,很多只是形式的不同。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信仰,不同的所谓“过国度”而已。一旦轰然倒塌,大多数人还是可以调整好自己,去寻求另外的一种方式,就像影片中东西德的年轻人只不过是重新找份工作的事情,但或许对老年人来说或许有些不适应或者难以接受,毕竟是生活了 41年的国家。

母亲安详的走了,谎言使母亲的余生很快乐、很安详,她感受到人间最最温暖的亲情,给了她最美丽的晚景。她的骨灰将散落在德国的土地上,见证着一个新的民族的成长。正巧那一天正好是东西德统一的日子,一种信仰,一个国家,似乎都随着母亲随风飘走了,彻底的告别了这个世界。一切都结束了,新的时代就要来了!

社会的发展有其必然趋势。不管怎样,社会的发展总趋势还是积极向上的。事物的发展是不能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在影片中我们还可以看到就算德国统一后,由于制度文化的差异在初期双方人民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友好。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加入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德国和柏林完成统一。两德统一后,虽然柏林围墙不再存在,但仍有其他无数障碍存在,联邦德国的资本主义席卷民主德国企业,导致数百万的民主德国人失业。民主德国人

认为联邦德国人贪得无厌,联邦德国人觉得民主德国人好吃懒做,此一现象并反映在德东与德西地区之间的社会及经济现象。柏林墙的倒塌是社会主义在欧洲的失败的表现之一(其他是苏联解体和东欧巨变) ,柏林墙的倒塌,给西德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给东德带来了先进的技术和资金并使东德的人民的生活有一定的改善. 柏林墙的倒塌代表了一个统一的德国,作为欧洲经济体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德国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欧洲的经济发展,使世界经济向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并有利于形成,欧美日三强鼎立的经济格局. 柏林墙的倒塌标志着德国的统一,也推动了前苏联解体和冷战结束。

纵观整部片子我觉得亲情方面比政治方面的篇幅要多些,本片没有任何批判的倾向,所以不要去想信仰的内容,信仰本无对错,关健是在乎人心。在影片中打倒的不只是东德的共产政权,还有东德的价值观和生活模式,所以在这个特殊年代,他们需要这种看似荒诞的形式来支撑自已。这不是自已骗自已,而是自我求赎,自我调整,这是我们都需要的。不管发生了什么事情,生活还是要继续的,只要坚持自已的信仰,我们就能突破逆境去面对。

现实终究是现实,柏林墙倒塌了,资本主义提前把社会主义给过渡了,那么资本主义好还是社会主义好呢?其实谁也不知道,无所谓好不好只要能让人民过上好生活的制度就是好制度。其实柏林墙的倒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东西德虽然当时被美国与苏联控制,但是相同的语言,相同的肤色,这些都是德国统一的基本前提。

在影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病愈后的母亲一个人走在街上,感受着新时代的变化,当被直升机飞离吊起列宁雕像与母亲“挥手告别” 的影像由远渐近, 慢镜头将列宁“挥手”的影像摇转到母亲那矜持的眼神中时,镜头的能动性充分表现了时代伤感和历史挺进的冲突,交织在母亲 那“恍若隔世”般的困惑中,仿佛一个时代已经从身边匆匆溜走了。在影片三分之二处,有一个突转,母亲一直瞒着父亲逃向西德的真实原因,但在这一段说了出来,原来父亲是受当时的执政党迫害才逃往西德,而母亲本来是准备带着儿女也去西德,但没有成功,所以才努力向执政党靠拢,为得是希望两个孩子能够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不得不说导演的这出戏不禁让我们想到母亲的信仰真的有那么牢固么,还是说只是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母亲才这样做。2代不同的人先后撒下了2个善意的谎言,所有这些谎言都只为了一个爱字。影片所做的并不是单纯的表示对制度和意识形态异化人、挤压人的批判,其更是表达了对于一个自由的环境的追求。

综合来看这是部很不错的温情电影,影片中的种种情节无不深深的打动观众的心,本片兼具政治讽刺和幽默,题材敏感又直击要害,刻画了一幅鲜活的变革时期德国民众的众生相,表达了对逝去的理想与信仰的告别。

展开阅读全文

火鸡总动员观后感

全文共 316 字

+ 加入清单

上次,我去看电影,看的是一部名叫《火鸡总动员》的动画片。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只叫瑞基的火鸡和一只叫杰克的火鸡,它们一起去进行了一次疯狂的旅行。

这天,那只名叫瑞吉的火鸡被放生到了一个政府家庭,一到那一个家时,没过多久,就被一只叫杰克的火鸡“绑架”了,杰克向瑞吉诉说了它小时候失落时见到伟大的火鸡的事情。瑞吉一开始不相信,可经过多次的穿梭旅行后,再加上时光机达夫的讲述,它终于明白了真相:最伟大的火鸡原来就是自己。

明白真相后,瑞吉又再次乘坐时光机回到了过去,这次它对自己更有信心了。因为这时已经真相大白了。所以通过它们的努力,终于把感恩节的火鸡从菜单上撤了下来,改成了披萨。

原来,当我们遇到事情的时候,我们该相信自己的力量,这就是自信吧。

展开阅读全文

《终结者4》观后感

全文共 1294 字

+ 加入清单

本集与前几集有了本质的不同,不再是单一的讲述强大到变态的机器人追杀弱小的主人公。更多的表现核战后,两大正营的对抗。

就人类方,给我的感觉,根本不像一国的正规军,倒像散布在全球的游击队。更确切点说,就像掌握众多武器的恐b份子。而天网方,在力量上占绝对力量。像山一样机器人;飘在空中的巨型战舰;和众多T型机器人。他们任何一个都是那样强大。那种无形的压力让人窒息。而片中,我们消灭他们的方式都是且退且打。这倒符合毛主席的作战思路。从敌方的配置可看出他们的任务是搜索,抓捕,消灭。可见人类所处的军事劣势。

本篇表现出,科技高度发展,人类无节制的享用其便捷所带来的致命后果。就像上帝造人,但人因弱点背叛他一样。唯一的区别就是我们不是上帝。而有趣的是,天网也犯了同样的低级错误。其为打入对方内部,消灭敌酋。造出了具有人类体征的半肉体,半金属复合机器人。其最显著的特征是他有颗人心。其结果是他自认为是人,拒不执行任务,背叛其创造者。违背了天网的初宗,极具讽刺意味。

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人不断在反思。对自身的定义反复更新;在自然界中所处的位置一再定位。古时,东西方在关于具有思维的器官的认知上有所不同。西方认为是大脑;东方认为是心脏。可见心在人的心目中所处的位置。他不只是泵血的工具,人类赋予他更多的想像;与冷冰冰的机器不同,它是活人的最好证明。

人不同于动物最明显之处是具有超常的智力。他是万物之灵,创造了灿烂的文明,包括科技和思想。我们的好奇心和欲望促使科技的发展。天网就是其产物。人类最初想法是创造一有智商的机器人,或者是逼近此极限。这就是我们所说的人工智能。但没想意外地实现了,尽管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但结果其背叛了人类。不知这算是成功还是失败。

天网本身就很有趣。他的背叛就很说明问题。“背叛”是用在人上的词。可能“他”已具备了人类的情感。问题:他为什么要背叛?现假设命题成立,罗列出能想出的几个答案:1 不愿被利用 2自由 3不服 4程序出错。从他的表现来看,目的明确,思路清晰。第4种可能性不大。而其它任一可能都说明,他有了意识,情绪,一种情感。如果说高度智慧和情感是人的重要特征,那么“天网”在精神层面与人是平等的。自从天网被研发出后。他与人类的关系就是上下级,统治,被统治的关系。纵观历史,解决这矛盾的方式就是把对方打翻在地,位置对换。所以他的目标明确:消灭人类。

战争是残酷的。在战士的眼中,不管对方是什么样,他们都会被扣上敌人的帽子。巨型机器人像采蘑菇一样将人抓住后扔进铁筐中;人群像牲口一样行进在通道中。反之,人类也毫不逊色。

天网有意识地抓人,而不杀。说明他懂得人质的重要性。这就不仅仅是智商高所能理解的。

人类方的首领,主人公康纳。他的内心比较矛盾。自小就受流离之苦,随后失去唯一的亲人(母亲)。而这些都是那该死的天网所赐。在他眼力,天网只是由一些铁皮外壳包着的集成电路而已。而当他看到新型的复合机器人时,震惊,疑问,混乱,矛盾一一出现。

作为首领,应处事冷静,排除一切干扰,包括感情。而主人公扪心自问,不甘与冷酷的机器同流合污,毅然选择营救人质。突出了人类存在的价值。

[野性的终结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你的名字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344 字

+ 加入清单

等待就是它本身的目的。

不一定等到甚么,只要等,连系就在。

前几天看梁文道的《我执》,对其中一个短篇《光年》记忆深刻。

里面提到了新海诚的力作《星之声》,一个关于未来的故事:一对年轻恋人因为女生要被派去探索宇宙边缘而不得不分离,好在他们可以通过短信联系。

但是随着女主角离地球的距离越来越远,他们每次短信沟通所需等待的时间也变得越来越长。

以至于后来,等了若干年之后,可怜的男主角才收到了这条短信:

「给二十四岁的升,我是十五岁的美加子,我还是爱你」

美加子与升再也联络不上了,唯一联结住他们的,只有等待。

这让我想起今年的中秋节。

当时,她在台湾,我在南京,身处异地无法相见,于是只好相约同时赏月。

其实这缘起一种很常见的电影桥段:一个对着城市的远景镜头,开始慢慢举向高空,然后再缓缓落下,在这一升一降之间,画面奇妙地变成了另一个城市。

导演借此传达着某种连结的隐含意味。

所以,看着同一个月亮,也就成了一种联系,仿佛只要如此,我们就仍被一根看不见的细丝拴在一起:身似浮云,心如飞絮,气若游丝,通过月亮,我们把这种共有的感受传达给对方。

不同的人会因某种相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

比如,对着电脑看电影的时候,我会想是不是另外一些人也在做着同样的事,甚至通过眼前的电影,好像能够找到它的作者,想象他在作品面前仔细斟酌认真考虑的样子:该用什么画面,该配怎样的音乐;写作的时候,我会想象自己的文章被一些陌生的读者撞见,然后有幸在他们的心里产生小小的涟漪;阅读的时候,纸面上的文字好像也都有了自己特有的气质,如同黑暗中墙面上透着亮光的小孔,贴近小心窥探,仿佛能看到另一面的神秘世界。

又如一些旧时的玩具,住过的房子,拍过的照片,吃过的难忘的食物……每一个都像是时光隧道的入口,连接着几个不同的时空。

透过它们,我们彼此相连。

这感觉,有些像Déjà vu似曾相识,很难说得清,或许可以借用佛教里的概念“业”来表达一下。

“业”是什么?梁启超有一个很有趣的比喻:它就像是茶壶泡完茶之后留在壶壁上的茶精,每泡一次茶就多留一些茶精附在壁上,日积月累之后,泡出的茶味道更加醇香:

“业”是世间万物经过我们之后在身上留下来的那份魂影。

如果时空推回到3个月前的上海,当时,我和初次见面的小敏坐在复旦光华楼前的草坪上彻夜长谈,交换着各自的故事以及一些奇怪的念头。

虽然才刚认识不久,我就已经喜欢上了这个姑娘,谈话间感到她是那么熟悉,或是整个场景都似曾相识,想不起来。

直到她说出自己喜欢《百年孤独》。

那一瞬,这个书名仿佛就在漫漫黑夜里突然放出一道亮光,把我拉回到半年前滇川线的火车上,那个通宵的夜晚,雨霏就拉着我这样大呼小叫的:《百年孤独》太棒了!太棒了!

于是,《百年孤独》就这样留在了雨霏和小敏的身上,而她们,也随着加西亚·马尔克斯,何塞·阿尔卡蒂奥一起留在了《百年孤独》里,当然,与他们一样留影于此还有不同时空的千千万万的人,虽然我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是我知道他们都会说:《百年孤独》太棒了!太棒了!

曾经有人问我说朋友是什么,我的答案是:经历过相类似的事而做相同选择走下来的人。

也许他就常年陪伴在我身边,也许他与我从未相识,但尽管如此,我总能感觉到他的存在。

如果他也能感觉到我的存在,那就成为我孤独时最好的慰藉了:

因为凭此,我和他(她)联结到了一起。

展开阅读全文

大国崛起之美国的观后感

全文共 5948 字

+ 加入清单

大国崛起是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几个大国的历史,并从他们的历史来分析他们成为大国的原因。

第十和第十一集介绍的是美国历史的概况和20世纪初美国的政府对经济的一些措施。

我认为整部影片对美国的历史有一个粗略的描画,但是很多地方显得过于科普,因而失去了一些准确性。尤其是对某些不重要的事情过分强调,而对某些重大的事件一笔带过。对于美国崛起的原因也没有很明确的阐释,当然一个国家的崛起是很多因素的集合,哪些重要哪些次要只是一家之言,这里简单论述以下自己的观点。

我认为美国的历史可以划分为几个重要的环节

1殖民时期2、独立革命3、制宪党争4、西进运动5、南北战争6科技7经济

一、 关于殖民时期的介绍

影片中介绍

1620年,一百多名逃避宗教迫害的英国清教徒,乘坐一艘叫“五月花号”的船只,开始了前往美洲新大陆的航程。但欧洲最早有人踏上美洲大陆可以追述到1492年哥伦布的航行。影片中认为五月花号上的乘客来到美洲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他们签订了《五月花号公约》,公约规定,船上的人到达北美新大陆后,自愿结为一个民众自治团体,并制定和实施有益于团体利益的公正法律、法规、条例和宪章。全体成员保证遵守和服从。《五月花号公约》,被历史学家确认为美国历史上第一份政治性契约文件。

我的观点

殖民者到美洲的目的大概有以下几种

追求物质财富与荣誉

逃避宗教迫害、追求宗教自由

但五月花号仅仅是一小个代表,其影响力被后世夸大。真正影响到美国历史的是其后十年左右的一波移民狂潮。

历史学家分析英属北美十三个殖民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类型,第一是公司殖民地,自负盈亏。但是总部在英国本土。第二是业主殖民地,也可以说是英国国王的封土。第三个是自治殖民地,有移民选举产生自治总督。在1630年至1640年间,由某公司发起的移民总数就达两万人。五月花号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

二、 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影片中认为

英国人从1763年一直到1773、1774年,在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每年变换着不同的花样向殖民地征税。那么在征税的过程当中,尤其是1765年开始征收印花税。殖民地对印花税非常反感。当大英帝国自行决定增加税赋之后,殖民地抗税事件屡屡发生,矛盾开始激化,大量英军被派驻到新大陆,他们可以随意选择驻地,甚至私闯民宅,贸易被切断,殖民地议会也受到了限制。北美英属殖民地长期以来形成的社会运行传统受到空前挑战,新大陆人在何去何从的选择面前,彰显出捍卫理想、反抗压迫的斗争性格。今天,在威廉斯堡,来自世界各地的游

客都能够聆听到当年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的声音。

我的观点

影片中这些话多少有些按照中国的思维去解读当时的历史。中国古代每每爆发革命的原因都是税负过重,是所谓的“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但是在当时的美国,首先,移民过去的公民对英国以及故土还是抱有深深的热恋。可以肯定的是:殖民者们不认为迁移就是不再爱国了;迁移并非流亡国外或是移居外国。不少人选择了返还家乡,而更多的人决定继续留在美洲的原因之一就在于——对他们来说,美洲是英格兰的一部分。何顺果先生的美国史通论中统计1720年时,英属北美殖民地总人口12万人,其中60%来自英格兰,因此该地的社会性质很大程度上是由英格兰人决定的。因此移民者对英国政府还是抱有效忠的心态的。其次正如影片中所说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政策具有一个长期性的特征:政治管理比较宽松。

英国对北美殖民地的统治不是以压迫和掠夺为主要特征的,并没有造成普遍的贫困相反,在英国的羽翼之下,北美获得了政治自主性的成长空间和发展经济的机会,在资源和财富上与当日欧洲最发达之国无分轩轾,而且社会更为稳定和有序。

因此我认为印花税的征收只是一个导火索,影片中所谓“捍卫理想、反抗压迫”不如说是自由的本性使之然,有欧洲移民过去的移民者都是具有冒险主义精神的探险家,独立与自由式深深刻画在其本性之中,流淌在其血液里的。虽然爱国的意识很强,但是随着时代的推移,英国宽松的政治管理让他们渐渐地淡忘了自己的国家,骨子里的冒险主义让他们渴望有独立的主权。总之,独立不是出于反抗,而是出于自由。

在一定意义上说,1763年以后北美居民所反对的并不是英国的"压迫"和"掠夺",而是"殖民地"这种地位所固有的从属性和依附性,要求以独立自主的身份立足于世界。

三、宪法

影片中并没有太多地介绍美国独立后汉密尔顿与杰弗逊两种主要政治理念的不同。只是匆匆提到华盛顿就职总统之事。

而这两党之争发展成为现在美国的民主党与共和党的多党执政,成为美国政治与中国一党专政的不同之处。或许由于政治体制不同,影片中并未作太多介绍。也没有介绍这样竞争式的执政的利弊。

四、西进运动

美国在1783年至1890年之间向西扩展国土,或通过与印第安人的作战,或通过购买的方法将领土扩大了二至三倍。

影片中说:“西进运动鼓励了冒险的精神,它为爱冒险的人提供了机会,为不爱冒险的人提供了创造新生活的可能,因为人们可以在属于自己的地方安顿下来,西进为美国社会的稳定、繁荣,提供了安全保障。西进运动毫无疑问是美国历史上充满开拓、勇气与冒险精神的一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它,塑造了通过自我奋斗、实现个人梦想的美国精神。 ”

我十分赞同这个观点。美国名著《飘》是以南北战争为背景的一部作品,其中,女主人公思嘉的父亲就是一位从爱尔兰移民到美洲的移民者,他热爱土地,热爱冒险,通过自己的奋斗将本是一片蛮荒的土地治理得井井有条。这个形象是

一个西进者的缩影。广大的西进者开拓了西部的大片土地,为农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南北战争

影片中只对南北战争作了浮光掠影的介绍,提到林肯总统反对蓄奴,上台后南部多个州要求退出联盟之类。

我认为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对美国今后的发展有很大的意义。

1、南北战争具有统一联盟的意义。

在西进运动中南部和北部对西部的争夺愈发激励。南北双方由一开始的竞争变成了矛盾与妥协并存,再到之后的爆发。林肯上台后南部要退出联盟,如果一分为二的话国家分裂,将会制约美国步入大国的行列。虽然战争对当时的人民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但是从长远上看,是有利于国家的。

2、废除了奴隶制度

从美国名著《汤姆大叔的小屋》里面我们可以深刻了解到美国南部当时的社会环境。奴隶生活没有保障,没有人格,没有保障,黑人作为货物被随意贩卖,碰上好的农场主还可以有稍微安定的生活,但是如果遇到暴力的农场主,往往受到鞭打,生命没有保证。虽然《飘》之中也试图从农场主的角度反映当时的社会,认为:“黑人就该本本分分地工作??那些被北方佬解放了的黑奴整日游手好闲,欺侮白人女子。那些善良的追随主人的黑人才是好的黑人。”但是这些苍白无力的观点不能掩饰恶劣的奴隶制度本身的,所谓的善良的追随主人的黑人都是在黑人中地位高的,他们希望回到过去有地位有身份的生活,他们是不作农活的,只在白人家里作管家、或是作家务活。而追求自由的黑人往往是处于最底层的大多数。消除奴隶制度是为多数人切实利益考虑的,因此南北战争具有很高的进步意义。

3、将北方的工业加速推广到南方

《飘》中真实反映了南北战争前期、中期和后期南方人士的心理。前期时南方大多数人沉迷在让他们富足的棉花中,认为“北方佬”不堪一击。他们只有少数有识之士才清楚地意识到北方工业发达,军事发达,只要封锁住南方的出海港,南部的棉花就无法销往欧洲,南部最终必将失败。

据一份调查南北双方1861年时双方的资源比例中北部的人口是南部的2.5倍,工业产值是南部的10倍,钢铁产量15:1,煤产量38:1,军舰吨数为25:1,而南部只有棉花一项为北方的24倍。因此在这样的战争中,尽管南部在战争初期获得了一些胜利,但是最终还是北方击败了南方。这可以说是工业化的北方战胜了还处于农业为主的南方。

在战后,北方的企业家们纷纷涌入南方,尽管南方对北方人以及黑人还是心存抵制,但是毋庸置疑的是这场战争推动了南方工业化的速度。

4、南北战争奠定了美利坚的民族意识。

林肯总统在战争时曾说过,要么就全部奴隶制,要么就全部废除奴隶制。统一的思想在美国民族意识中至关重要。其次,自由和平等是美利坚民族所追求的,

不仅在人权上,在很多别的方面,美国都强调要有自由,甚至于法律中都规定公民有什么什么样的自由,选择职业的自由,追求理想的自由等等。这场内战真正地将一个民族浇注起来,使之成为能屹立在民族之林的一元。

六、科技

正如影片中所介绍的美国的科技水平在全世界都是令人瞩目的。原因有几点 政府对专利权的法规鼓励了发明家发明自己的专利

影片中提到,“在1787年的制宪会议上,制宪代表们对事关美国政府在未来的公共政策进行了一系列激烈的辩论,然而,在通过第一条第八款时,代表们的意见却空前一致,它的内容是:“为促进科学和实用技艺的普及,对作家和发明家的著作和发明,在一定期限内给予专利权的保障。”对于专利的保护,在16世纪的英国就已经开始,但是,美国人第一次把专利权写入了宪法,用国家的根本大法来保护发明创造。”

好的社会环境让科学技术人员如鱼得水

在两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可以说是大国中受波及相对较少的,本土也基本没有受损,当别的国家都在战后重建基础设施时美国可以将自己的精力集中到科研上来。

七、经济

影片用了整整二分之一的篇幅来介绍美国20世纪的经济,然而说来说去只是为了说明政府介入市场控制垄断要比仅仅用市场那只“看不见的手”来管理市场要好,但是我认为这部分影片不但小题大做而且失之于真实。或许这是为了彰显中国实行的国家调控经济的优越性。

举几处影片中的问题。

(1) 影片中提到“在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各种各样的坏事都出来

了,而且工人的劳动条件非常不好,矿难不断发生,特别是像煤矿爆炸这一类的事情,还有油田的这种工作条件之糟糕。美国城市各种各样的弊病就出来了。”而事实上中国现在的矿难也是层出不穷,国企和民企的所有制身份并非导致矿难的决定性因素,也同样不是影响工人待遇的决定性因素,因为一方面企业是在选择工人,另一方面,工人也在选择企业。

(2)影片中提到“美国阿利根尼大学历史学教授 保拉·苏科勒的话:‘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是被迫整顿经济的,他一开始并不愿意这么做,但公众的压力太大了,他不得不采取行动。总统宣布,标准石油公司要为此付出代价。标准石油公司是其他垄断者的榜样,所以,政府在1911年开始拿标准石油公司开刀了。’”该教授明确指出了美国在20世纪初对几个垄断企业的措施并不是出于本意而是由于公众压力。的确,财富的不平均分配会在社会上引起不安定因素,但是影片对美国这一举动的解释完全是在用中国的理论。此外,中国目前自身很多国有企业也在通过种种途径合并其他小型企业,通过合并来加强企业自身实力,增强国际竞争力,国内电信、石油、食品等行业虽然没有明显的一家垄断,但是却是形成一种几家垄断的局面,其他小公司根本没有可能占到一定的市场份额。所以我认为所谓垄断,是无论社会主义还是资本主义都面临的一个问题。并不是政府介入市场就可以解决的。如果一味通过政治手段来影响经济的正常发展,只会造成更严重的后果。

(3)至于经济危机,我想这是经济发展道路上一条必经之路,其根源是银行通

过借贷来不断创造价值。银行最初产生于一个英国城镇,一个商人出租自己的一间储物室来给邻居朋友放金银(当时金银是流通的货币),并收取少量的部分作为利息。很快,他发现了一个现象:“储户们很少亲自进入储物室来查看自己所存放的金银,而且即使来查看,储户也不会都在同一时候一起来查看,而且他所写的某某人在自己的储物间存有多少金银的这种字据已经被当作市场上流通的可以交易的货币。同时,他经营另一项业务,那就是用自己得到的租金向外贷款,贷款的人们为了方便,也放弃所要实际的金银,而是要那个商人写字据,这种字据就可以当作金银使用。渐渐的,来贷款的人越来越多,这个商人偷偷地将储户的金银贷款出去,获得了很大的利益。那些储户对于这个商人的暴富甚感怀疑,然而当他们到储物室去看时,自己的金银好端端地放在那里,他们也无话可说,但是转而向商人所要一定的用自己金银贷款所得的利润,这就是银行的起源。但是贪婪的商人并没有满足,贷款的业务越来越多,他自己贷款给别人的上限被自己储物间里所藏的金银的上限所限制,于是他产生了个更为大胆的想法。既然只有他自己知道自己储物间一共有多少金银,而且所有来贷款的人并不会同时要求带走现实的金银,那么我为什么不能贷出去本来不存在的金银呢?于是本身不存在的钱被“创造”了出来。更多的贷款业务被接纳,这个商人的事业蒸蒸日上。然而渐渐的人们又开始怀疑,很多贷款的人要求提走实际的金银而不是纸据,储物间里没有那么多金银,于是银行倒闭。对于个体银行来说,这个倒闭是很容易得,但是对于国家性的大的银行,就不会那么轻易的倒闭的。而欧洲的繁荣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这种行为。这样的贷款于是变得合法化,而且“虚拟”贷款的钱和“真实”存在的金银价值的比例是9:1.于是虚拟的不存在的“钱”就通过贷款而被创造了出来。如同滚雪球般越滚越大,这样的经济模式虽然促进了经济的跳跃性发展,但是也加速了危机爆发,增加了危机的破坏力。无止境地追求价值增殖的本性使资本具有冲破一切空间限制向全球不断扩张的趋势。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成为世界性的。影片中提到美国金融危机时苏联正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实现了从农业化到工业化的转变。但是我认为这是没有可比性的,在一个国家发展初期,由农业转变为工业化的过程中,往往会有很快的发展,而在之后工业化程度高了才会遇到高层次的经济问题。就像之后苏联的经济危机和近些年来中国的经济危机以及早先东南亚的经济危机,或许经济危机可以看作经济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关键是看政府如何解决,1929年的美国和现在的中国都采取了正确的措施,积极增加基础设施建设,扩大内需,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而且美国当时适逢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通过贩卖军火,以及之后的与日本作战,很快将经济恢复,并将民众注意力转移。化解了经济危机。

八、总结:

通观整部影片,确实客观地概括了美国的历史,从各个方面介绍了这个大国崛起的路程。但是我认为在经济上着墨过多,而且带有明显的宣扬社会主义色彩,而对于美国历史上最重大的南北战争、独立战争等却着墨过少。也没有真正给出美国这样一个大国崛起的具体原因。我认为美国的崛起有几个条件(1)有文化的人口的移民进入(2)强大的英国对移民态度的支持(3)人口增加,保证了农业的兴旺发展(4)摆脱英国获得独立的主权(5)西进运动以及各种条约大量扩张了领土,广阔的领土蕴含着丰富的资源,成为一个腾飞的大国的最重要条件。(6)南北战争统一了南北,消除了分歧。(7)在发展中逐步形成了带有自由平

展开阅读全文

一个小男孩的梦想观后感600字

全文共 684 字

+ 加入清单

抬头向天空望去,天上几朵零零散散的云,不禁让我想起我刚看的一部微电影,那一幕幕暖人心扉的画面又映入我的脑海——

影片中讲的是一个小男孩追梦的过程。小男孩来自马来西亚,叫做陈家福,他生于一个贫穷的单亲家庭。因为要减轻生活负担,所以小男孩每天早上都要去街上发报纸,因而常常迟到,所以老师同学们都瞧不起他。有一天他在学校的告示牌里看见,只要参加500米短跑,赢得冠军,便可以得到500元奖金。小男孩为了自己的

梦想,坚持不懈,最终取得了冠军。

影片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小男孩勇于挑战的精神。小男孩的身高只是他们那个年龄段的正常孩子的一半,但它却有一股不服输的劲。他在拿到比赛的那张表时,被同学们看到,同学们讽刺他,嘲笑他,并说他没有能力,而且要向小男孩进行挑战。小男孩他打心底里知道,自己跟他比100多米的短跑都比不过,但是自己心里的那股不服输的劲,勇于挑战的劲,使他自己最终接受了他们的挑战。但结果仍是一样,小男孩不仅仅输了,还跑伤了腿,并得到了更多的讽刺和嘲笑。

我也打心底里佩服小男孩的那股劲,小男孩他不服输,勇于挑战的精神,正是我们要向他学习的那一点。勇敢好比一把锋利的剑,一个坚固的盾,他在我们遇到危险的时候,让我们有勇气去面对对方的挑战。这使我想到,上一次运动会——

那一次我作为一名400米长跑运动员,我明知道自己和别人比起来,无论是长跑还是短跑,都比不过。但我还是鼓足了信心一次又一次地向被人发起挑战。虽然每次的结果都是输,但它却没有让我气馁。

我和影片中的小男孩一样,都很爱接受挑战,但从不被失败而打败,气馁。我会把我的勇气作为人生路上的一把利剑,披荆斩棘,无所不能。

展开阅读全文

你有一封信观后感

全文共 1471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联合制作的微纪录片《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正式上线。《“十一书”》选取了11位共产党人的感人素材,是千千万万个共产党员忧国忧民、浴血报国的缩影,是他们用仰铺就纸张,将鲜血熬成墨,把躯体折成笔,用生命为党和人民写就的可歌可泣的“情书”。

这是一见如故、终生追随的信仰“钟情”。共产党员们来自五湖四海不同的地域,说着南腔北调不同的方言,在国家危亡之际是理想和信念让他们纷纷挺身而出。一块红布,六个别字,二十年珍藏,这是农民党员贺页朵的“宣誓书”,这封文书不精致、不得体,错字连连,还沾满了屋梁上的烟火气和贺叶朵手上的榨油污渍,但它最质朴、最诚挚、最动人,这是一位41岁家境贫寒、半生艰难的老农民苦心守护二十年的信仰,是用坚贞和忠诚书写的对党的铮铮誓言;十八岁毅然投笔从戎,二十岁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左权,共产主义信仰是他“近二十年政治生活的准绳”,他带领兵团五次“反围剿”、强渡大渡河、攻打腊子口,也潜心钻研游击战术,赢得“百团大战”胜利,“决心书”中他的承诺掷地有声“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准备将来也不要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他是顽强的、勇猛的、坚毅的,更是一位坚守信念,“痴情不改”的“有心人”。

这是为民请战、浴血斗争的干事“激情”。革命年代烽火连天,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但乱世出英雄、战争出豪杰,共产党员的顽强拼搏、勇于斗争精神在此刻正体现得淋漓尽致。“为革命保留了火种”的卢德铭,他短暂而灿烂的二十二年生命,被誉为“是革命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从北伐建功到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他是插向敌人心头的一把尖刀,有勇有谋带领着队伍逢山开水、遇水架桥,获得诸多胜利,他的“行军书”,字里行间是南征北伐的草鞋步履,是浴血抗争的枪林弹雨,更是爱党护民的一缕“似水柔情”;同样二十二岁便壮烈牺牲的寻淮州,他临死都反复念叨“北上抗日!北上抗日!”“消灭敌人!消灭敌人!”,十五岁参与秋收起义,十九岁为师长,二十岁为军长,不到二十二岁便被任为军团长的寻淮州不愧为“战略奇兵”,他身先士卒、灵活指挥,利用地形和复杂局势屡立战功,是红军不可多得的战斗英才,寻淮州的“请战书”,字字啼血,是革命年代英雄前辈对祖国的担忧和长久不息的斗争精神。

这是抛家舍业、不惧生死的报国“深情”。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献给党的“十一书”充满血与泪、骨与肉的争鸣,在战火纷飞的大背景下,不论是血浓于水的亲情还是难以割舍的爱情,都融于共产主义伟大事业的报国之情中。张朝燮和王经燕的“两地书”,穿越南北,见证了一对远隔万里的救国伉俪坚定信念、立志救国的成长;夏明翰的“就义书”,是敢为革命抛家舍业、愿为革命慷慨赴义的革命英雄主义,他无畏强权,更不惧死亡,只渴盼“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赵一曼的“示儿书”,是一位母亲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的榜样示范,它没有依依惜别,只有句句铿锵的坚贞和对后辈传承的殷殷期盼;傅烈“绝命书”,是面对敌人严刑拷打、软硬兼施仍不为所动的顽强意志,他安慰父亲不必悲伤,鼓励爱人继承遗志,他是将苦痛埋于心中、从容为国赴死的革命英雄。

掸去历史的尘埃,《“十一书”》将我们的思绪带入鲜血和烈火同艳的时代,这是一位又一位我们素未蒙面却早已肝胆相照的朋友,在激烈的战场上,在残忍的逼刑后或是在从容的赴死前将自己的灵魂借着粗糙的笔头和褶皱的纸张匆忙写就的“情书”,这份情可敬、可爱、可贵,犹如杜鹃啼血,是对党和人民最忠贞最纯洁的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寒假10课观后感

全文共 303 字

+ 加入清单

我爱红领巾,它飘扬在胸前,就像一位形影不离的好朋友,时刻给我力量,伴我成长。

小时候去公园玩,我经常看见一些大哥哥、大姐姐们戴着鲜艳的红领巾。随着他们欢快的奔跑,那一抹耀眼的红飘来荡去,让我十分羡慕。上小学后,我终于也和大哥哥、大姐姐们一样,拥有了自己的红领巾。第一次戴上红领巾时,我如获至宝,非常开心兴奋,仿佛自己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小朋友。上学戴、放学戴,出去玩时也戴,甚至睡觉时解下都恋恋不舍,还要多看几眼。从那时起,红领巾就成了我的好朋友,我们形影不离。

戴上心爱的红领巾,我们就是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作为一名少先队员,我们只有不断努力学习,积极锻炼身体,才能为红领巾增光添彩,让它永不褪色、永远鲜艳。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央视重阳晚会直播观后感

全文共 983 字

+ 加入清单

九九登高处,佳节又重阳,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__年重阳晚会《久久乐重阳》将于10月14日19时30分在央视综艺频道播出。今年的节目编排独具看点,歌舞节目“老少”云集,“青葱少年”与“资深少年”的代际碰撞擦出无限创意火花;重阳节的传统习俗融入创意节目看点十足,混搭现代科技舞美效果呈现“文化+科技”的独特魅力;反诈主题歌曲《怎么可能呢》是又一亮点,火爆全网的反诈红人“警察老陈”跨界联动,现场连线教你如何反诈防骗。

“资深少年”碰上“青葱少年”

开场歌舞《资深少年》、歌曲《远走高飞》集结了生活中多才多艺的“宝藏老人”,他们载歌载舞活力十足,彰显“夕阳无限好”。年过八旬的男中音歌唱家杨洪基戴上墨镜一身潮服,与表演嘉宾裴梓行带来国风电音代际秀《云宫迅音》,电音嘻哈配合绝美舞蹈惊艳众人;同为“80后”的台湾歌手陈彼得怀抱吉他深情弹唱《当你老了》,伴随着感人的歌声,一对爱人的一生在舞台上演,从孩童到青春到家庭,让人感慨岁月匆匆;“不老男神”蔡国庆再次带来经典的《365个祝福》,霓虹灯光舞台背景配以蔡国庆的“冻龄神颜”,让人仿佛重回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资深少年”不落潮流,“青葱少年”则是温情十足、积极阳光。一把高凳,一支话筒,歌手毛不易一曲《平凡的一天》随着背景的时间齿轮缓缓流动,唱出生活的态度;南征北战乐队与儿童架子鼓乐团现场打唱《骄傲的少年》引人奋进、感情至深,背景大屏中钱学森、屠呦呦、张桂梅、张伯礼等时代楷模形象不断闪现,激励少年勇往直前追随前辈脚步。

科技亮点混搭传统元素

央视重阳晚会舞美再升级,歌手阿兰重阳“登高”,空中威亚献唱《心花》,配合背景大屏盛开的白色菊花,整体效果宛如仙境;黄龄身系白纱联结舞台四面八方,身处“花蕊”的她深情演绎《浣溪沙》,带给观众听觉与视觉的双重享受。歌唱家吴碧霞与琵琶演奏家于源春、中国大鼓表演者李治成、星空之夏乐队合作经典歌曲《沧海一声笑》,现场四面舞台分别配合“中国大鼓+琵琶+乐队”,场景恢弘壮阔,再现金庸笔下的快意江湖。

在民间,重阳节有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饮宴祈寿、吃重阳糕、感恩敬老等习俗,因与“九九”同音,又被赋予长寿的美好愿望。晚会结合重阳传统节俗,用“友·爱”“秋·意”“思·情”“拼·搏”四段舞蹈作为节目串联。此外,节目还邀请郦波、潘耀建等文化学者与现场观众一起分享节日里的民俗知识,趣玩童年游戏。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河南秋季开学《思政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545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轻轻地在你的指尖溜过,随着暑假的结束,转眼又是开学的日子,今年专题教育节目《思政第一课》又将开始了,晚上八点《思政第一课》也如约而至,这是全国中小学生最期待的时候,而我也早早的坐在电视机前,等待节目的开播。

《思政第一课》是一档公益教育类的节目,节目通过丰富的典例,真切的感悟,向广大全国中小学生展示核心价值内容,对于当代中小学生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随着《思政第一课》内容的展现,我了解到很多的道理与精神,《思政第一课》不仅给我们的人生带来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同时也丰富了我们的个人阅历,对我们的未来人生和今后的学习发展,立下了一个个坚定又值得追求的目标,让我们在未来的求学道路上,越来越好,一步步成为一个优秀的人。

作为祖国新一代的接班人,让我们一起扛起历史交予我们的使命,在肆意在青春的岁月之中,展现出属于我们未来接班人的青春风采。我们一定要有坚定的爱国之心,时时维护我们国家的荣誉,以自身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出我们对祖国真挚的爱。树立好自己的理想,好好学习,向目标的道路前进,为祖国未来发展更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思政第一课》的播出,可以给我们带来的值得学习的事迹与精神,在聆听这些嘉宾身上的故事,而他们的故事也为我们在未来成长中提供足够的养分,为实现美丽新中国,打下坚定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活动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在课堂上学到了不少交通安全的知识,真是收益匪浅。交通事故在20_年造成10.4万人死亡,20_年上半年就有4.95万人四万死亡。这组数字真是让人大吃一惊啊!我敢肯定,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还在逐年上升,而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就是不遵守交通规则。

我曾经亲眼目睹过这样一个惊心动魄的场面:走在我前面的是一位活蹦乱跳的小女孩,头上扎着一对粉黄的蝴蝶结,身穿一条漂亮的白纱裙,正准备过马路。绿灯停了,红灯亮了,我立刻停在马路边上,小女孩却飞快地向前冲。说时迟,那时快,一辆汽车像箭一样向小女孩驶来。司机来不及刹车,“嘭”的一声,小女孩躺在了地上,鲜血染红了白纱裙,是那么令人眩目。她“睡着”了,永远也不会醒来了。

小女孩的妈妈闻声赶来,看到女儿冰冷的尸体,她失声痛哭,含着眼泪说:“我的宝贝女儿啊,我只有你一个女儿。你去了,我该怎么办?你快醒来吧!”哭着哭着就当场晕倒了。

唉,一个春光灿烂的生命就这样消失了,真令人悲痛。这悲剧是谁造成的呢?正是小女孩自己,如果她懂得遵守交通规则,这悲剧就不会发生了。我多么希望时间能冲淡一切,让小女孩妈妈的脸上浮出一丝微笑。

所以,我们一定遵守交通规则。红灯停,黄灯等,绿灯走。过马路时不要追逐,要一看,二慢,三通过。

交通事故夺走了多少人的生命,给多少家庭带来不幸,也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所以我要对全世界的人说:“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