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观后感

观后感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观后感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观后感问题。

分享

浏览

15189

作文

34232

守望天山观后感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一座座墓碑一座座山 ,一颗颗红星一朵朵雪莲 ,啊,一生、一生不变的誓言,啊,守望、守望永远的天山".这是它的主题歌,《守望天山》的故事很简单。30多年前,陈玉柱随部队秘密集结新疆,开始修筑著名的天山独库公路。在大雪封山的情况下,上级派陈玉柱等四名战士去40公里外送信。在冰天雪地里爬行了三天三夜,班长将最后一个馒头让给了新兵陈玉柱,他活了下来,而班长、副班长却英勇牺牲了。陈玉柱复员后,毅然抛弃工作,拖家带口,重返天山,为班长和168名牺牲在天山的战友守墓,一守就是24年。是什么力量促使这名老兵重返天山一家人如何熬过这段漫长岁月《守望天山》为我们揭开了一位退伍老兵24年感人肺腑的守墓生活。其中让我最感动的镜头有班长吃掉了陈玉柱扔进垃圾桶中的半个馒头,陈玉柱吃掉了女儿扔在地上且用脚踩过的馒头皮,这足以说明中国军人的精神所在。还有,陈玉柱夫妇毅然偷偷去往天上,守望天山,实在是让人折服。他们那种甘守寂寞,甘守清贫的精神值得我们没一个人学习。

如果说《守望天山》给了我们什么?我最深的感悟是:无私、奉献,是中国军人最高的追求;乐观、坚强,是每个人、每个家庭应有的正确的生活态度;不为名所累、不为利所惑,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是我们最基本的职业操守。

守望天山,是母亲对儿子的期盼,母亲的坟墓也要朝向天山;守望天山,是战友一生的诺言,用自己的生命与战友作伴;守望天山,守望的是战士们舍生忘死,无私奉献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电影《爱无疆》观后感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爱无疆》是一部非常令人感动的优秀影片,看完了之后我感慨万千。老护林员与他的儿子一起去挖盐,途中却遇到了一个破坏树苗的人,他被狼咬伤了,老护林员只能把它送去医院让他的儿子自己去挖盐。

不料在回家的过程中他的儿子--阿布都拉遇到了沙尘暴,还看见了因为沙尘暴而跟男朋友走散的苏萌。孤单无助的苏萌在与一头狼做斗争,渐渐地体力不支,生命危在旦夕。勇敢的维吾尔族少年阿布都拉用火赶走了狼救下了苏萌。他们两人在广袤浩瀚的沙漠中走了很久,渐渐地都干渴难耐。阿布都拉发现了一棵高高的树上有一个鸟窝,就想去掏几个鸟蛋解渴,没想到却从树上摔下来滚下沙漠,一根断了的树根插到了阿布都拉的身上,当时血流不止。阿布都拉让苏萌把火把摁在伤口上止住了血。苏萌用红柳条编了一个芭子,把阿布都拉放上去,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出了沙漠。苏萌以为得救了,不料那根树根正好插在阿布都拉的肾上,阿布都拉只有一个肾,不得已只能换肾,他父母的肾又不匹配。苏萌心中愧疚,下定决心要给阿布都拉捐肾。回家找父母签字,父母爱女心切,救命之恩却不得不报,苏萌的父亲决定自己给阿布都拉捐肾,无奈年老体弱。苏萌知道后就下定决心要为他捐肾,父母不肯还把她关在房里。苏萌心中焦急,经历了重重困难,苏萌父母终于同意。阿布都拉也因此得救,后来他们成了一家人。

这部影片表现了勇敢无畏的阿布都拉,不顾危险救了苏萌,知恩图报的苏萌,勇敢无畏的为阿布都拉捐肾。他们不怕死的勇气,无私的善行,谱写了两个民族之间的相互救助,诠释了人间的感动。他让我体会到了人世间的温暖,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不是情人却胜似亲人,血浓于水啊!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百团大战观后感1000字

全文共 1010 字

+ 加入清单

战争是惨烈的,中国人民为抗击日寇的侵略,争取民族解放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今天在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历史,缅怀先烈,应知今日的和平来之不易。在这个历史关口处,我们仍要居安思危,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维护世界和平不懈。

通过观看《百团大战》抗战历史影片,使我感触颇深。影片中的历史人物英明神武,故事情节真实感人,一幕幕惊心动魄的画面,让我感觉身临其境,特别是影片中感人的片段,让我眼角颤抖。所有的恨意和伤感,随着泪珠流进了心里面。当看到革命壮士英勇牺牲的画面时,心里的悲伤和强烈的挣扎,激发着我内心的战魂。作为一名当代革命军人,我们该做的就是苦练杀敌本领,努力工作,高标准,高质量,完成上级赋予的各项任务。不忘国耻,发扬革命先辈留下的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特别是身为戍边卫国的军人,更不能忘记老西藏精神,要为实现强国梦不懈奋斗,争当一名合格的当代革命军人。

在纪念反法西斯胜利70周年之际,我们观看了历史影片《百团大战》,我深为触动。从内心深处激发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怀,进一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铭记不堪回首的历史,更使我们感受到了老一辈革命先烈用生命夺取的胜利来之不易。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唯有铭记历史缅怀先烈,在自己的岗位上坚守、奉献,才能对得起这一身军装,对得起已故的先烈。

影片中展现出彭德怀、左权等老一辈革命先烈以国家为己任,在面临亡国的危急关头,坚强领导、果断出击,扭转局面由被动转为主动,他们深入百姓,发展群众,鼓舞士气冲锋在一线作战指挥,将敌人包围圈各个击破,打乱了敌人的战法,重创敌人的有生力量,最终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

如今,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始终牢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和义务,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以高度的历史使命感来捍卫祖国,让敌人不敢再犯我疆土。 ——罗先贵

上级领导组织我们观看《百团大战》,我深深地被当年的先烈所感动。他们那誓死不当亡国奴的精神意志,洗礼着我们全身上下的每一寸肌肤,深入骨髓感染我们的灵魂。让我们更加铭记那一段血的历史,也在向我们每一位军人敲响警钟,勿忘国耻,身为当代革命军人的我们就更应当做到铭记历史。

在加入部队这个光荣集体时,我们就宣誓:“服从命令,严守纪律,英勇顽强,不怕牺牲,苦练杀敌本领,时刻准备战斗,绝不叛离军队,誓死保卫祖国”。让我们坚定理想信念,但凡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如果真有那么一天,当祖国和人民需要我时,我愿意将我的满腔热血流向祖国的土地。

展开阅读全文

《摩登时代》观后感

全文共 1303 字

+ 加入清单

在当时的背景下,这部影片赋予了一定的意义。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情形,还把政治方面的一些问题给表露出来。这是要一定勇气和胆量的。

一个流浪汉的故事,在工作,被辞,找工作,工作的过程中发生的事件。工业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新事物,如流水线的工作。工人们就在自己的岗位上日复一日,每时每刻地做着同一件事情,而该电影的主人公就是那众多普通阶级工人的一个。他负责的是扭螺丝。每时每刻脑子都在高度紧张地盯着螺丝,生怕错过了一个。就连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时间都被老板的电子眼看到而回去工作。中午还被老板抽中做吃饭机的实验对象。本来是件美差,只可惜吃饭机中途乱套,制造出一系列的笑点。到最后,他疯了。看到是螺丝般的园便想去扭,尽管是在女人身上衣服的纽扣,他开始了“报复”,去总控制间乱搞一通,把那里弄得乌烟瘴气时就拿着机油到流水线捉弄人。最后送进了疯人院。

出来的时候,看到一辆车经过掉下了一面红旗,捡起来,挥动着希望那车会回头注意,在背后,转角的地方,来了一批罢工者,他便被当使头人给抓起来了。但是,我至今仍然在想,明明他就是从那里过来的,应该看到游行队伍了啊,怎么还敢如此放肆呢?要么是导演的笨拙,要么就是为了效果需要而忽视一些常理性的问题。

进监狱后因为不小心吃了白粉而异常兴奋,鬼使神差的没有关进牢里,又恰巧碰上歹匪劫狱,也在神志不清的情况下,救了警察们,之后监狱的生活过得算是小资。狱长把他释放了,并给予了一张介绍信,这无疑是帮了流浪汉的一个大忙。

出去的第一份工作就是造船工厂,只是找一块木块,便把做好一半的船架给放入海中,毫无疑问,他在哪个地方呆不了了。在路上闲逛,撞上了一位姑娘,原来是偷面包被人追杀,流浪汉想到会监狱的逍遥日子,便承认是自己偷的,在开心一下之后,哪个押解人的警察被告之不是流浪汉而是哪个女孩,流浪汉没办法,之后进一家饭馆,大吃特吃,在吃饱的时候特意叫上警察,于是,他被逮上车了,没多久女孩也被带上了车。之后他们一起经历着流浪汉几次被关进监狱,女孩在外找一个家,在最后一次,女孩找到了工作,在节流浪汉的时候,衣着光鲜,并给他找了份工作。但是最后因为女孩未成年,却没有去管教所,而发出通缉令,无奈他们只能远走他乡,在最后,即使道路很长远,流浪汉仍旧以乐观的心态去对待,也劝服身边的女孩乐观。

其实总体上对影片还是满意的,他的笑点很多,没有了那个时代小丑踢下屁股笑个的悲凉。但是所谓的喜剧就是建立在悲剧之上。在笑过后发现丝丝悲哀,感慨万千,就是喜剧的效果。无疑,这在当时是一部很成功的喜剧。

但是我不喜欢那个流浪汉,他没有严谨的工作态度,在流水线上,都是他在连累一个线上的同伴,或许我们会觉得好笑,但实际上这种人真的是不讨同事喜爱。

他很懒散,既然狱长给了他介绍信,他用过一次,也是没有认真的情况下,闯了大祸,不悔过自新而是想着回去那个逍遥的监狱小窝 。

他没有责任感,在害得造船工人的重大损失后,就这样潇洒地走了,没有说补救,就这样不负责任。

其实很多的悲剧性的发生都是流浪汉自己造成的。

片中还有很多现实中不可能出现的情况,只是为了有喜剧效果而夸张化,但是无可厚非,这部喜剧是成功的,是它让美国加快速度的前进。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忠诚与背叛观后感

全文共 1284 字

+ 加入清单

6月12日晚,根据教育局统一安排布置,我认真观看了《忠诚背叛》这部影片,看后内心深深地被震撼,内心深处久久不能平静,并引发了我的思考。

《忠诚与背叛》主要以一九二七年四月蒋介石在上海叛变革命,并大举屠杀中国共产党员,实行白色恐怖主义为背景。在中华大地掀起腥风血雨,无数共产党员被屠杀之时,一些经受不住考验的共产党员有的登报脱党,有的投敌叛变,有的腐化堕落。中国共产党面临严峻考验,一批优秀的中共党员,如时任全国铁路总工会书记王荷波,中共广东区监察委员会委员的杨匏安等排除各种困难和干扰成立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以铁的纪律维护了党组织队伍的纯洁,加强了对党员的监督。

在面对严峻挑战时,共产党人有两种截然不同的选择。一边是以范阿根为代表的对党的背叛,一边是以王荷波同志为代表的对党的忠诚。范阿根也多次参加革命,却在当中国共产党面临危机时,在酒吧里逍遥自在,赌博成性,并且还把工友们东拼西凑用来买枪支的钱拿去还赌债,致使王荷波领导的工人纠察队在面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时毫无还击之力,牺牲了很多人。在面对国民党的屠杀与诱惑下,又出卖战友,用同志的生命换取900大洋,走上了不归路。

而另一方面王荷波同志却凸显了共产党员应有的气节。在面对国名党反动派的屠杀时,他英勇还击,面对自己兄弟(范阿根)叛变革命时,他大义灭亲,最后英勇就义。在无数党员背叛革命之时,他清醒地知道“要有铁一样的纪律,不然我们的队伍会成为一盘散沙”,并最终历尽艰难成立了中共中央监察委员会;在面对国名党反动派的屠杀,面对革命的困境之时,他拥有“我们的事业并不会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的坚定信心,并把这种信念传递到每个人心中。还有杨匏安,本是国民党中央组织部代部长,本可以轻松地就可以得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重用,但因为他有一颗忠诚于布尔什维克、忠诚于国家的心,拥有中国革命必定取得成功的信念,他坚决与蒋介石反动政府决裂,并联合国明党内左派正义分子对抗蒋介石。他冒着被暗杀的危险,毅然选择中国革命,即使自己举家身无分文,连生病的孩子都没法送进医院。在自己面临严重经济困难时他也没有向党组织借钱,更没有损公利己。

看完影片我有以下几点感受:一、中国共产党需要有严明的组织纪律。在党面临严峻困难时,一些心不能静下来、贪恋钱财、放纵自己,没有坚定信念的共产党员如范阿根这类人物不适合干革命,不适合进入党组织,更不能委以重任。所以加入中国共产党必须经过严密的考核,并实时监督,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他们保守组织的秘密、忠诚于组织,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二、真正的共产党人是不会在困难面前低头,他们在物质世界里是贫乏的,在精神世界却是无比强大的,他们具有崇高坚定的信念。像杨匏安,王荷波这样优秀的共产党员在面对生命的威胁时,他们依然坚守着心中的信念没有退缩一步,为了革命的胜利,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为了社会主义的崇高事业敢于牺牲一切。三、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应该坚守党的纪律,拒绝不良诱惑,树立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

做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会用坚定和坚守,用青春和热血,用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八大的胜利召开献礼。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荆保山事迹观后感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1日,随着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于波宣布“开机”,由省林业厅,运城市委宣传部、统战部,平陆县委、县政府,山西电影制片厂等单位联合制作的电影《一片树叶的情义》,在平陆县张店镇风口村开机。《一片树叶的情义》根据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平陆县林场云盖寺瞭望台护林工荆保山的先进事迹改编。

今年62岁的荆保山,曾是一名在青藏高原保卫国家重要输油管道的管线兵。1970年入伍后,他在海拔5000多米的唐古拉山上一干就是17年,其间两次荣立个人三等功,多次受到团以上嘉奖。1987年,从部队转业的他被分配到云盖寺瞭望台工作。在海拔1460米的瞭望台上,荆保山独自一人守望着10万亩油松,忍受着常人难以想象的孤寂和艰辛,如钉子般深扎在山顶。他把一生最美好的27年奉献给了护林事业,恪尽职守看管了27年松林,默默无闻守护了27年中条山,他甘守清贫,践行了自己的入党誓言。

为真切反映荆保山的感人事迹,山西省林业厅,运城市委、市政府,平陆县委、县政府,山西晚报社,山西电影制片厂,运城市工商联企业家商会,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文化旅游促进会等单位筹拍电影《一片树叶的情义》。

据了解,《一片树叶的情义》由著名青年导演梁斌执导。荆保山则由正在央视一套热播的《开国元勋朱德》中青年朱德的扮演者王韦智出演。此外,扮演荆保山爱人的李晓红、扮演荆保山母亲的范艳华、扮演荆保山父亲的贾二娃都是十分优秀的演员。

王韦智表示:“荆保山27 年的护林故事感动激励着我把这一模范典型人物形象塑造好。我们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创作无愧于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要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从人民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不断进行生活和艺术的积累,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创造。”

展开阅读全文

银川舰观后感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银川舰”于1976年开始列装服役,武器系统在当时综合实力很强,2座三联装“海鹰-2”导弹发射架可以对敌进行远程攻击,2座双联装130毫米炮,可以对目标进行近距离打击。这种双管火炮可以进行连续发射,一次可装弹10发,火力强大。舰上还有两个火箭发射器,以及8座高炮,可以进行防空攻击。

去年退役之后,银川舰被就地拆解为178块,通过239辆重型卡车运回银川,由军工厂专业人员重新组装。

银川舰向公众全面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

神舟十一号成功返回观后感

全文共 370 字

+ 加入清单

13时11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通过地面测控站向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出返回指令,轨道舱与返回舱成功分离。此后,飞船返回制动发动机点火,返回舱与推进舱分离,13时59分,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担负搜救回收任务的着陆场站及搜救分队及时发现目标,第一时间到达返回舱着陆现场。返回舱舱门打开后,医监医保人员确认航天员身体健康,并向任务总指挥部报告了情况。

神舟十一号飞船于10月17日7时30分,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随后与天宫二号对接形成组合体,2名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进行了为期30天的驻留,在轨飞行期间,完成了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有关负责人表示,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实验室阶段任务取得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重要成果,为后续空间站建造运营奠定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年度科幻影片《降临》观后感

全文共 4661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降临》的开头部分,艾米·亚当斯饰演的女主对军方的人讲了一个故事:18世纪库克船长抵达了澳大利亚,问土著人那个跳来跳去到处都是的动物是什么,得到的答案是“康格鲁”,于是英文里袋鼠一词由此而来。然而库克不知道,这个词其实是土语里的“你说啥”。

军方离开之后,男主说,好故事。

“是假的,但是有效。”身为语言学家的女主转头一笑。

《降临》 根据华裔科幻作家姜峯楠的《你一生的故事》改编,无疑是去年最受期待的科幻电影,只是国内档期一拖再拖,到了今年1月下旬才上映。作为一部讨论初次接触外星人的电影,它非常罕见地把学习交流沟通的过程作为了核心。其他科幻电影里,破译外星人语言的过程要么是一带而过,要么是使用没有解释的超科技,要么干脆让外星人自带英语技能。而在《降临》里面,它成为了头号问题:面对一种完全陌生的语言,你要如何学习理解?

这个问题,人类其实并不是第一次遇到。

袋鼠的故事:第一次接触时,你怎么知道对方在指什么?

女主班克斯博士讲的这个故事,是一则广为流传的都市传奇;但kangaroo一词真的来自澳洲的古古·伊米德希尔语对袋鼠的称呼 gangurru,这一点已经被后来的语言学家证实。1770年7月12日,库克船长手下的博物学家第一次在日记里写下了这个词,用的拼法是kanguru。巧合的是,那个博物学家也姓班克斯。

所以,如果你是班克斯,第一次见到了那个跳来跳去的大玩意儿,你要怎么知道土著人说的到底是这种生物的名字,还是在问“你说啥”?著名分析哲学家蒯因把这个问题称为指涉不确定性(是的哲学家就爱起这种不明觉厉的名字)。如果一个土著看到了一只袋鼠,对你说“康格鲁”,那他说的是什么呢?“看,袋鼠”?“嘿,食物来了”?“走,打猎去”?“(这玩意儿在跳,说明)今天要下雨”?“哟,一条袋鼠尾巴”?

这问题解决起来其实也没那么难。只要指着边上的一棵树再问一遍,如果对方给出了完全不一样的回答,那基本可以肯定他不是在问“你说啥”。而如果指着另一只袋鼠问“这也是康格鲁吗”,就又能很大几率确认对方是不是在说打猎,诸如此类。但前提当然是要沟通。这一点上,班克斯博士对军方的抗议是完全正确的——只靠脱离上下文的音频,当然不可能破译一种完全未知的语言;你必须和对方沟通交流,才能尽可能消灭指涉不确定性。

其实历史上大部分的第一次接触,甚至连这都不需要——因为很容易找到中介人;而就算没有中介,双方也不必依赖语言学家的破译,就能很快在沟通和交流中建立一种粗糙的混合语言。大名鼎鼎的“洋泾浜英语”,就是英语和上海话结合的混合产物。当然,这样的语言通常是贸易中产生的,不会被用来表达复杂含义,造成误解也不至于(像电影里那样) 有什么严重后果。

而如果有足够的时间,让双方接触许多年,新生的孩子在这样的语言学环境里长大,这些孩子就可以真正熟练地同时掌握这两种语言,甚至可以把那种粗糙、词汇贫乏、语法残缺的混合语,凭借语言本能改造成一种真正的语言。新加坡式英语,就是这样一种改造的产物:虽然它确实还是以英语为基础,但它的词汇和语法已经大量被汉语和马来语等所影响,让它足以成为一种稳定而独立的新语言。至于像日语这样由阿尔泰语和南岛语混合而成的语言,经历了太久的变化,以至于除了语言学家,其他人根本不会发现它的融合痕迹。

可惜在《降临》电影里没有这种奢侈。预告片展现了外星人到来是如何加剧了不同国家的冲突,因此女主角只有很短的时间来破译。但是学会外星语言所带来的影响,却远远超过了所有人的预料。

(从这里开始,就要进入剧透环节了。)

学一门语言,真的就学会了一种思维吗?

电影的核心情节是(最后一次剧透警告):拜访地球的外星人其实能够看到未来,而这种超能力来自它们的语言。班克斯博士在学习这种语言的过程中,也逐渐掌握了这个看到未来的本领——而贯穿全片的关于她女儿的闪现画面,并非她的回忆,全都是她用这种能力所见到的未来片段。

语言决定思维,学习语言也会改变思维,这就是电影里提到的那个名词“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所预言的。这个假说在二十世纪的语言学界引发的完全是腥风血雨,甚至直接影响了文学和思想界——乔治·奥威尔在《1984》里所设计的“新话”,通过控制语言来控制思想自由,就是遵循了这个路线。

这场争论最广为人知的产物,应该是“爱斯基摩语里有超过一百个关于雪的词语”这一说法。沃尔夫认为,爱斯基摩语里诸如落下的雪、地上的雪、压实的雪等等都使用了不同的词语,而他们也会认为这些雪是不同的东西。然而,后续的研究表明沃尔夫误解了此前人类学家的结果。爱斯基摩语的确能找到许多和雪有关的词,但是其中大多数是同一个词的不同变化形式,有些是含义和雪相关但并非直接指的是雪,有些是因为方言和邻近语言导致的一个词的多种形态。原始爱斯基摩语的真正表示雪的词根,其实只有三个而已。最重要的是,虽然有各种各样的细分和变体,但爱斯基摩人并没有因此就忽略了它们的相似,失去对“雪”这个整体概念的理解;正如虽然职业画家会对不同画作有很多专业名词区分,但这些画在他们心中都还属于“画”一样。

虽然这场争论尚未真正平息,但勉强概括的话,沃尔夫所设想的那种强决定论是没法成立的,语言不会让人的思维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弱一些的影响倒是似乎存在的:比如,还记得那个创造了英语“袋鼠”一词的古古·伊米德希尔语吗?这种语言里只用东西南北指示方向,而从不使用前后左右。如果我看一部电影,事后回忆情节可能说“主角向前走来”,但古古人却会说“他向北走去”(如果观看时把电影屏幕掉转180度,他事后就会说“向南走去”)。这种时刻对方位的敏感,让他们说话时必须不断提及方位名词,也让他们不管怎么走路都不会转向、在室内也能清晰辨认东西南北。这种影响虽然和沃尔夫想象的相当不同,但终究也是一种十分有趣的影响。

沃尔夫面临的尴尬还有一点:他在想象中夸大了不同语言之间的区别。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相当多语言学家认为,人类语言之间有非常大的共性,所以就算语言影响思维也很难有天翻地覆的效果。但《降临》不一样了,这可是外星语言。它和它所代表的思维方式,确实有可能和人类有非常本质的差异——所以,都是什么差异呢?

电影里没有告诉你的:关于看见未来的一切

在《降临》的原著小说,姜峯楠的《你一生的故事》里,用了大量笔墨讨论外星人是如何看到未来的,相应地身为理论物理学家的男主人公也有大量的戏份。不过大概是编剧认为这段太难,电影版里被一掠而过了,只剩下一个细微的暗示,也就是其他物理学家在通讯时说,我们觉得很简单的数学,他们却觉得很复杂。

但没关系,我们在这里代替电影试着讲一下。

我们初中的时候都学过光的反射定律:入射角等于出射角。既然是定律,似乎谈不上为什么——但是,这个定律有一个特点:光沿着这条路从起点途径镜面再走到终点,所花的时间,是所有可能路线中最短的。

只有这个特点没啥,可能只是巧合。但是如果你还记得高中学的光的折射定律,拿它算一下,你会惊讶地发现,按照折射定律规定的路线,光所花的时间,居然还是所有可能路线中最短的。甚至还可以向外推广, 不管光走了怎样的奇怪路线,它都会抱住极端情况不放;而从这一条规则(也即“费马原理”,嗯,就是费马大定理的那个费马),就足够推导出正常情况下我们知道的光学定律。看起来,正常的光学定律,和这个费马原理,好像是看待同一件事情的完全不同、但又相互等价的两种方式。

两种方式也就罢了。但你越是仔细思考这个费马原理,越会觉得它不对劲。光又不长脑子,它怎么可能知道哪条路线最短呢?而且光在反射的那一瞬间还没抵达目的地,它怎么知道目的地在哪里并依此计算出角度呢?而且,光究竟是为什么要遵循最短路线呢?

更不可思议地是,这一点竟然还不限于光。如果我们向空中抛掷一个小球,这个球会按照牛顿定律加速,这一点我们都很熟悉。但是,小球的运动居然也满足一个“最小”,只不过这次不是时间最小,而是“动能减去势能”最小。只需根据这个原理,就能推导出整个牛顿力学。

别说牛顿力学了。今天物理学的所有定律,都有另外一种看事情的方式。而这个方式的特点,都和费马原理一样。仿佛这个世界已经“知道”要发生什么,并“审视”了指向目标的所有可能路线,最终“选择”了一条成本最小的路。

难以置信。

今天的物理学家会用波粒二象性的原理来解释。当光发射出去的时候,看起来是一个光子朝一个方向前进,但它同时还是一种波,在向外扩散。它们确实是走过了所有可能的路线,只是那些“错误”的路线上,波会相互干渉抵消,只留下“正确”的路线。老实说,这个解释依然很难懂,依然很反直觉,但至少它不依赖于什么奇怪的全知全能、预见未来或者时间旅行。

但姜峯楠在他的小说里则选取了一种浪漫主义的解释。在他的设定里,费马原则真的代表了一种全新的世界观,名为七肢怪的外星人就站在了那一侧。对它们来说,“目的论”的世界观才是自然而然的,先知道目标然后选择通向目标之路才是正常的思维方式;相反,人类这种走一步看一步的“因果论”世界观才是奇怪的。所以人类觉得很难的物理定律,七肢怪觉得很简单,反之亦然。

而等到女主角学会了它们的语言,根据浪漫主义的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她也掌握了这种看到未来的方式。

只不过,正如光在两种世界观下都遵循同样的路线,在小说中,人在两种世界观下也遵循了同样的行为。或者说,你能看到未来,但你不能改变它。

我看见了你一生的故事

电影《降临》最后的核心矛盾冲突落在了国际政治上:外星飞船在多个国家同时抵达,激化了各国间的猜忌,需要女主角利用她新习得的外星语言来化解。但原著小说《你一生的故事》并没有这条线索。它的落点是个人体验:你看到了你的未来,看到了女儿,看到了她的死。你要怎么做?

答案是什么也不做。不能做,但更重要的,是不想做。

无数神话、小说和电影都触及过“预知未来”这个主题。你看到了未来的灾难,当然要采取行动。有的作品里你成功了,有的作品里你无论做什么都于事无补,有的作品里恰恰是你的行动导致了这个灾难,有的作品里你在一切尝试都失败之后终于还是回到起点,沉默地等待命运的降临。所有这一切,都是人之常情。

但是《你一生的故事》里的女主角,学会了七肢怪的语言、理解了七肢怪的思维方式的路易斯·班克斯,已经不需要遵守人之常情了。

迄今为止,人类是我们已知的唯一智慧生命。所以想象一种非人智慧要如何思考,是极为困难的。但姜峯楠成功了:他让读者理解了一种目的论的世界观,也让读者懂得了女主角的选择。在他的描绘中,从费马原理出发,一切都已经固定。改变自己的选择、不去抵达自己看见的终点,这种行为不但是不可能的,而且是根本无法想象的,正如现实中的人类不可能预知到未来一样。宇宙避免时间悖论的方式,不是给物理学打补丁,而是给人的自由意志打补丁;当人得以预知未来时,她的自由意志观便随之改变,让她只能去实现未来,别无选择,别无所求。

《降临》上映之后,一些原著党对这一改编方式表达了失望。诚然,在荧幕上讲解费马原理是太过困难,没有世界范围的矛盾冲突也不符合好莱坞科幻片的一贯常规。脱离原著来看,这部电影的故事和技巧已经非常完整成熟了,无可指摘;但是对我来说,原著小说的焦点不是语言学也不是物理学,不是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也不是费马原理。小说以女儿的死去为开头,以女儿的诞生为结尾,作为读者的我心碎地看着路易斯预知到了这一切,却坦然地接受了这一切;她看到了这个世界的完整面貌,在我们都沉浸并挣扎其中的时候,只有她跳了出来,做出了没有任何人类会做的选择——

那就是不去改变任何事情。毕竟,这是你一生的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观后感

全文共 70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可是却觉得比以前精彩。我看到了昆明教育电视台播出的《自然密码》。

故事是这样的,一只猎豹正悄无升息地在茂密的草丛掩护下小心翼翼地靠近一只羚羊,这时,大家可能会为这只不知危险的羚羊惋惜,只见猎豹抓住时机猛扑过去,羚羊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地惊人速度跑了起来。但是速度并不是制胜的唯一条件,羚羊在奔跑时可以随时改变方向,而猎豹则一跑起来便很难转变方向,而且它们只是短跑的健将,一旦长时间奔跑它们就会体力不支,从而使即将到手的猎物逃离危机,这样羚羊变很快脱离"虎口",真是惊险的一幕,小羚羊也因此获得重生。动物的世界真是奇妙,它们各自都有其各自的生存法则,即便你看着很弱小的动物,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和生存本领,它们就是靠这些才能在大自然中生存下来。"弱肉强食",强者最后都能生存下来,由此我想到了生物生存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它们彼此之间相互依赖,互相影响,如果一种生物灭绝了,就会影响其它生物的生存,由此和谐的食物关系网就会错乱,物种就会灭绝,因此我们人类应该保护环境,爱护小动物,人与自然才能和谐发展。

想必大家都知道狮子是"森林之王" 吧!一条猎狗正在独自享用它刚刚捕获的美味,这时一头母狮来了,它看了猎狗一眼,猎狗就惊慌的退后了一步,母狮咬住猎狗捕获的猎物十分傲慢地走了,聪明的猎狗知道,如果自己稍微反抗,就会落入狮口。当母狮回家时,雄狮立刻把母狮捕获的猎物的最好部分给吃了,真是些可笑的狮子。我看到了最凶猛的动物其实也有其温柔可爱的一面。

看完"自然密码"后,我深深有感:我们应该保护大自然,要多种树,少伐木。宣传保护大自然的知识,倡导身边的人一起来保护大自然,维护我们的生存环境和谐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班会课时,我们全班同学一起收看了由春笋电视台转播的《开学第一课堂》,这一次的主题是“我的梦、中国梦”。

在这个节目中请出的嘉宾有演员李连杰叔叔、章子怡姐姐、有残疾人杨孟衡、还有花样滑冰运动员佟健哥哥庞清姐姐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并讲述了他们怎样实现自己的梦想的故事。

最让我感动的是两个残疾人,一个是杨孟衡哥哥,在他7岁被高压电击伤,双臂高位截肢,他喜欢上了体育,为了能站在世界冠军的领奖台上,实现他的梦想,他勤奋的练习,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后梦想没有实现。经过一段时间,他调整了自己的梦想,想做一个同声翻译家,在停学两年后,他重新进入课堂为实现新的梦想而努力。终于在高考中以当地取得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被中山大学录取。另一个是刘伟哥哥,他是在十岁那年因被电击中变为残疾,在他十八岁那年喜欢上钢琴,他没有手,只能用脚来弹,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辛苦练习后,他终于能用他的脚趾灵活自如的弹奏一曲美妙的音乐了。

从《开学第一课》中我知道了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梦想,要用最大的努力去追求梦想,为实现自己的梦想而奋斗。

[描写《开学第一课》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士兵突击》观后感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不抛弃,不放弃”是《士兵突击》中的主人公许三多的人生格言,凭着一股韧性和这种精神信念,许三多实现了他人生中的一个个理想,他的这种刻苦训练不服输,立志报效祖国的精神,至今仍被人们津津乐道,这种精神也被我铭记于心。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了一本书,书中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个传奇式的人物,他用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成为一名优秀的士兵,并为祖国争得了荣誉。

这本书是以升国旗来作为开头的。在南美洲委内瑞拉热带丛林中,有一所“猎人学校”。能够来这儿训练的,都是各国选派的陆战中的“精英”。在开学的第一天,这所学校要举行一个仪式,就是把学员本国的国旗统一升起,这对每一个学员都是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因为在以后的日子里,学员要经受十分残酷的训练,坚持不下来主动放弃的学员,会被淘汰,被立即送出学校,相应的本国的国旗也会被降下来由学员带走。书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叫常青的我国选送的优秀陆战队员。在这里他经受了残酷的考验,各个训练科目他的成绩都十分优秀,这中间他也曾想过放弃,可是一想到祖国,一看到飘扬的五星红旗,他就信心信增。最后他的头像被永远镌刻在厄瓜多尔海军陆战队的荣誉墙上,成为第一个能将头像刻在荣誉墙上的中国军人,要知道,这中间他是经受了怎样的考验,才取得了这最高的荣誉呀。

看完这本书,我心潮澎湃,仿佛自己也置身其中,跟着主人一起哭,一起笑,一起经受历练,一起在夜深人静时思念祖国,思念母亲。书中写到,到了国外,回想起在祖国的日子,才感到那是多么甜蜜。是啊,这是每一个在海外人的心声,同时也让我更加热爱我的祖国。我的祖国妈妈虽然日渐强大,却不恃强凌弱,反而用她博大的胸怀去关心别人;虽然不是最富足的,却会在友人遇到困难时雪中送炭。她的勤劳勇敢,她的宽容善良,她的坚持进取,叫我觉得她是如此美丽,我爱我的祖国母亲。

展开阅读全文

看厉害了我的国观后感

全文共 1170 字

+ 加入清单

“春光明媚,万物复苏”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蓝的天,绿的草,20°的气温,福州的春天似乎就没离开过我们,有福之州永远都是清新优质的空气,让你自由地呼吸。

3月2日,我们一起走进影院为祖国点赞,在《厉害了,我的国》全国上映之际,水电七局福州地铁5号线1工区项目部组织人员首次首批观看首映。每个人都兴奋不已,从来没有这么期待过一场电影!

党的**胜利的召开,决定中国国运的大事。中华民族积蓄的能量正源源不断喷发,我们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

《厉害了,我的国》结合**精神,将祖国发展和成就以纪录片的形式第一次呈现在大银幕上,全面反映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影片用大量壮观恢弘的大规模航拍镜头记录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FAST、全球最大的海上钻井平台“蓝鲸2号”、玛旁雍错上迁徙的羚羊等我们平时看不到画面,从圆梦工程、科技创新、绿色中国等多角度展现了我国的大国风采。影片还记录下了中国桥、中国路、中国车、中国港、**等超级工程的震撼影像以及背后的故事,在彰显国家实力的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险、埋头苦干、开拓进取的美好情操,才得以缔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中国奇迹”,点燃了中国人内心的自豪感与自信心。

当我看到“中国天眼”之父天文学家、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南仁东接受采访时的镜头,用极其沙哑的声音说要用好“天眼”意义。我为之动容,据了解,老人家于2017年9月15日晚,因病逝世,享年72岁,他曾任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兼总工程师,负责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的科学技术工作。他在上海召开的“中国天文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上表示,我们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与世界现有最大口径100米望远镜相比,其观测能力提高了10倍,并且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领先地位。他把一个朴素的想法变成了国之重器!正因为有无数南仁东这样的科学家们,中国科学走得更高看得更远。才有我们今天最响亮、最强的声音!

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气势磅礴、精彩纷呈的“大国”叙事,让作为中国电建一员的我感到自己就是在参加那些项目,那些熟悉影子折射出来的都是我们双手奉献的美丽作品。“一带一路”倡导下,中国电建在国内、国外闪亮项目比比皆是:水电站中国白鹤滩电站、北非摩洛哥的太阳能热电站努奥光热发电站、老挝的南欧电站等都有我们电建人的影子。而在“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福州,修建地铁更是有一种自豪和责任,正是无数国人在各条战线上的努力拼搏,才成就了一个又一个的大国奇迹,共同缔造了一个厉害的中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爱这个国家,愿为这个国家撸起袖子加油干。这就是人心,就是民心,我们为国运昌盛击掌叫好。

看完电影、我们走出电影院不由地相互对视,由衷地呼出“厉害了,我的国”的感叹!

展开阅读全文

风筝观后感

全文共 2312 字

+ 加入清单

我对数字“六”喜欢,记得在学古文时,老师说过在古代“三、六、九”大多时间都表示的是虚数,其实就是一种说法,有可能与实际不相符而已。“军统六哥”确实与内在的身份不相符,表面上是军统的王牌特工六哥,可实际上却是共产党的高级情报人员风筝。说到“高级”有利也有弊,利是对于出于对自己的保护知道真实身份的寥寥无几,弊是恢复身份时,因为寥寥无几所以无法证实自己的共产党员身份。

这部电视剧看到一半,我印象最深的有这样几个片断:

片断一:义簿云天的六哥

被共产党追杀的六哥重伤,拖着重伤未愈的身体来到刑场,为他的军统兄弟们求情。他的兄弟们看着虚弱的六哥却感动得说不出话来,本以为人头落地,却没想到峰回路转。六哥就是这样的人,抛开信仰不提,六哥必须对得起兄弟。

六哥为了不使情报外泄,迫不得已杀了共产党的交通员吴福。毛人凤鸡飞蛋打恼休成怒,发誓要找出叛徒。在参与行动的每个人面前都有一杯酒,但有一杯是毒酒,问心无愧的喝酒,大家都面面相觑不知道怎么办?我看到这时也在想,这个僵局该如何打开?没想到六哥慢悠悠的站起来,端起酒一口喝掉。我以为这就算完了,是不是每个人都喝掉酒就可以了?出乎意料,六哥走到下一个人面前又端起酒来喝掉,就这样一杯一杯直到最后一个人。其实我真的挺佩服六哥这样的人,我能惹事但我并不怕事,有责任有担当,试问,这样的人谁不喜欢?与这样的人做兄弟,是人生的一种幸事,然可遇不可求。

片断二:有仇必报的六哥

面对着百步之遥的程真,六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却不能有丝毫的动作,那种内心的煎熬恐怕比杀了他还难受。走在去戴公馆的路上,六哥重伤放弃了抵抗,其实在他心里这未尝不是一种解脱。然而,六哥的兄弟赶到了,事情又有了转机。重伤初愈的六哥,利用宫庶的投名状成功除掉了中统的高占龙,为程真报了仇。以六哥有仇必报的性子,这件事情显然还没有结束。从延安回到山城的六哥,从前呼后拥到孤身一人,田湖以为自己有了机会命令手下绑架六哥,田湖也确实做到了,成功了绑架了六哥。当六哥变戏法似的打开手铐,夺枪抵在庞队长的头上时,六哥心里一定在想:老虎不发威真拿我当病猫啊!霸气的说到:“哪来的兔崽子,连我也敢劫,还跟我摆谱!…………”六哥救不了军统枪下的曾墨怡,显然也救不了中统枪下的陆郎中,只能拿眼前的人出气。一枪打死了中统行动队的庞兔崽子。

毛人凤为了在军统站稳脚跟,虽然不想得罪军统的这面旗帜,但也不想沾上共产党的嫌疑。逼迫六哥把程真的骨灰撒掉。亲手把最爱的人挫骨扬灰,不知道六哥的心中有多痛。不管六哥的心中有多痛,该做的依然要做,还必须做的尽善尽美。但六哥的报复也找到了机会,利用女学生的事情,将事情扩大,使毛人凤焦头烂额事情不能善了。最终,六哥不费吹灰之力,使毛人凤在军统中灰头土脸还挂了彩。同时利用这次机会,间接的影响**队的在进攻延安的行动中做了自己能做,或者说该做的事情。

片断三:心怀愧疚的六哥

六哥对林桃、周乔、赵简之、宋孝安,甚至是宫庶,六哥都觉得愧疚。林桃知道了六哥的真实身份,没有带着孩子离开,反而用自己的性命来保护他。事隔九年,六哥第一次给林桃上坟,才明白原来自己对林桃的感情比自己想的深得多。可惜林桃再也不能唠叨自己了,六哥在夫妻情份上对不起林桃;对于自己唯一的女儿,除了愧疚,恐怕更多的还是自责。没有照顾好女儿,没有让女儿接受良好的教育,没有让女儿感受到父爱,六哥在亲情上对不起女儿;简之不想出卖六哥,也不想面对出卖六哥的四哥,简之撞墙而死。其实简之的选择有些心痛,都没有给六哥一个喘息的机会,猝然听到这个消息的六哥有些茫然,不敢相信简之就这样死了,以至于掉了手里的午饭。在我看来,六哥在他们兄弟几人,对简之是最好的,因为简之最简单,简单到有些一根筋,六哥在情上对不起简之;孝安马上就要登船离开,却因为听到了六哥的名字而选择暴露,临死前还对自己说:“能在临死前见六哥一面,上天待我不簿!”孝安对六哥的忠让六哥有些惊慌,六哥那时只是一直在问“你为什么不走?”如果孝安走了,六哥可能会心里好受一些,六哥在忠上对不起孝安;六哥奉命抓宫庶,直到枪抵在头上那一刻,宫庶都不相信六哥会这样对他。宫庶放弃抵抗,成全了六哥的职责。其实面对着那只擅抖的、握枪的六哥,宫庶心里可能是彻底的震惊与失望。六哥在义上对不起宫庶!

片断四:信仰至上的六哥

我是中国共产党党员,我所做的一切,不是每个人都有资格为国家牺牲,你做到了,本身就说明了你的价值。六哥为了自己的信仰奋斗终身,失去了妻子、女儿、兄弟、战友,甚至连自己的清白身份也丢了,但他却认为值,为了信仰而牺牲了自己所能牺牲的一切,临死前的最后一个要求竟然只能要求,去天安门看一次升国旗。给出的评论是:唯有信仰牵系,风筝方能高飞!

片断五:我心目中的六哥

其实我心目中的六哥,不应该是这样的。他有能力安排好林桃和女儿周乔的生活,这是他作为丈夫的责任;他必须完成组织交给他的任务,这是他做为共产党员需承担的责任;他要无愧于兄弟的忠义,必须尽自己所能来保住兄弟的性命;你是无所不能的六哥,你要心怀坦荡于天地间,却独独愧疚于自己的兄弟、亲人。

还没有看完这部电视剧,后面的太虐心,看得断断续续的。但整部电视剧给我的感觉就是确实是匠心之作,虽然被雪藏五年,剪掉了很多的内容,但并不影响我们的观看感受。能把这样敏感的话题拍出来,不管是导演还是广电总局,这其实都是一种进步,一种自信。我们不在纠结那段历史是对还是错,不再避讳不能提及的历史问题,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人只有直面自己曾经的错误,才能成长。同时,也为在祖国的和平解放过程中所付出生命的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岁月静好,吾辈自当珍惜!!!

展开阅读全文

部队观后感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一是感到震撼与惋惜。看完录像后,第一感觉是震撼。一支部队建设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成绩来之不易,因为一时的疏忽或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这支部队所做的成绩前功尽弃,一切等于零。警示片中那一起起伤人、亡人事故让人触目惊心,这些都是血的教训,让人无比震撼。其次,深感惋惜。和平时期部队担负的军事斗争任务相对减少。如果是因为不可预见或不可抗拒的原因,出现一些伤亡事故,还情有可原。而因为一些人为的原因造成重大事故,绝不可原谅。就象警示片中那样,国家的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因为相关责任人的忽视而在瞬间陨落,既让人痛心,更令人惋惜。

二是明确了使命与安全发展理念重大关系。旅组建9年来无刑事案件、无重大责任事故,连年被上级评为安全管理先进单位。这些成绩的取得靠的党委的科学决策,靠的是全体官兵辛勤负出。部队多年打下来的安全发展基础来之不易,我们要倍加珍惜,把它做为干好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做为我们预备役部队,任务性质决定了我们平时与地方交往慎密。在日常工作中也涉及到很多安全问题,特别是我们组织预备役官兵每年进行实弹射击等大项军事活动,加之平时参与地方经济建设,长期担负抗洪抢险、处突维稳等多样化军事任务,部队动枪动炮多,执行非战争行动中危险系数增大。这就警示我们,不管执行什么任务,我们都要牢固树立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理念,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要科学筹划工作,精心组织实施,把握关键环节,做到预防为先,杜绝象警示片中那样的事故案件的发生。

三是体会到安全与责任重大意义。旅专门抽时间安排学习教育,我想这是旅党委对我们每名官兵的成长进步的最大关心,这也充分说明了旅党委、旅首长对这支部队是负责任的,对我们每名官兵生命和健康是关心的。春节临近,官兵探亲休假,走亲访友多,我们要时刻管好自己、管住家人,确保不出事,这也是对部队最大负责。“行百里者半九十”。新的一年我们还刚刚起步,我们每个同志只有为部队争光的义务,没有为部队摸黑的权利。记得有位领导曾这样说过:“年初出事一年白干,年末出事白干一年”,同时我们要深刻吸取教训,举一反三。警示片中的事故案例的教训是深刻的,如果仅仅看完就算了,实在是枉费了旅党委的一片苦心。我们应该从中吸取有益的教训,避免自己发生类似的事故,并在思想深处时刻敲响安全警钟,这样做对单位、对自己、对家人、对社会都有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写盗梦空间的观后感

全文共 564 字

+ 加入清单

梦境是一个至今为止都没有研究透彻的东西,因为它存在于我们的脑海当中,想要彻底了解梦境,太困难,也太危险。而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通过《盗梦空间》,满足了我们对梦境的一切想象。到底是存在于现实中的梦境,还是存在于梦境中的现实。

看完盗梦空间,首先惊讶于克里斯托弗·诺兰的想象力。6层梦境,通过潜意识造梦,一层比一层危险,每一层的时间都会在上一层的时间之上成倍叠加。通过对潜意识的植入,让被造梦者对象产生一个不属于自己的想法。在梦境的最深处Limbo,则是一个会使人迷失的国度。梦境可以违背一切常理,或美,或危险,留给我们无限遐想。

电影中的Mal在最初就算知道是梦境,还是义无反顾地深陷其中,失去了孩子,失去了自己的生命,还失去了自己的信仰。从而变成梦魇,出现在Cobb的梦境当中。也正是这个梦魇,对他们的任务带来了致命的危险。

这部电影最厉害的,是现实与梦境的交替,当潜入的越深,越分不清周遭的到底是真是假,面对美好的事物,则不自觉得陷入,再也不想醒来。但是我们要切记,梦境再美,终究也不是现实。

在我们的生活中,都无比期待着一个如同梦境般,万事如意,事事顺心的世界,但这都是不存在的,没有尝过酸甜苦辣的人生,并不能称之为人生。电影利用了想象力,为我们解答了一个难题,分清现实与梦境的关键,其实不是陀螺,而是对自己所想要实现的梦想的渴望。

展开阅读全文

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观后感

全文共 825 字

+ 加入清单

劳模精神包含着热爱劳动、追求知识、努力创造的价值取向,这些取向都以劳动模范为承载者和实践者,是凝结劳模精神的导向。劳模精神,实际上折射出一个时代的人文精神,反映出一个民族在某一个时代的人生价值和思维道德取向。它简洁而深刻地展示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的演进与发展;它凝重而浪漫地体现着一个民族的时代的思想与情愫。它是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是艰苦创业、团结奋斗、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回首新中国走过的几十年风风雨雨,劳模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价值观、道德观和精神风貌,同时还展示了中华民族顽强拼搏、自强不息的崇高品格,体现了我们伟大的民族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神风貌。无论时代变迁,每一个时期的劳模都具有不同的内容和特点,但他们又有共同点,那就是主人翁的责任感和艰苦创业的精神,忘我的劳动热情和无私奉献的精神,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这些集中体现了中国广大劳动者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风貌等优秀品质。劳模精神过去是、现在也仍然是。劳模精神引领着时代精神,劳模价值创造社会价值。每一个时代的劳模都有其特点,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永远不变的是劳模精神的本质。

对于大学生来说,我们应该借助榜样的力量,学习榜样的精神,从而更好地在日后的学习中努力拼搏,刻苦学习。大学生在学习劳模、弘扬劳模精神之前,首先要从内心尊敬劳模及劳模精神,但同时也应认识到劳模精神并不是高不可攀的,它就生长于每一个具有普遍优秀品质的劳动者的心中。我们在以后不一定皆能为劳模,但我们皆能践行劳模精神。从现在做起,踏实地学习、生活,做好自己当下的事情及本职工作,这就是我们大学生贯彻劳模精神的最基本方式。也许这样的劳模精神很平凡,但劳模精神的本质就是一种起于平凡的不平凡精神。没有惊天动地的业绩,但可以把每一件事情都做得尽心尽力、不留遗憾。劳模精神是一种水滴石穿的坚韧精神,没有惊涛骇浪的冲动,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坚守,终将放射出耀眼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榜样·致敬老英雄观后感

全文共 691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年仅九岁的孩子,在生死关头,顾不上自己的伤痛,多次冒险解救同学;被压在废墟下,为安抚吓哭的女同学,带头领唱《大中国》……其道德境界和人格魅力,大放异彩。

地震发生时,班上在上数学课,小林浩同其他同学一起迅速向教学楼外转移,林浩刚跑到教学楼的走廊上,就被楼上跌下来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便被压在了废墟之下。幸运的是,林浩很安全。而此时,废墟下的小林浩表现出了与其年龄所不相称的成熟,身为班长的他在废墟下组织同学们唱歌来鼓舞士气,并安慰因惊吓过度而哭泣的女同学。经过两个小时的艰难挣扎,身材矮小而灵活的小林浩终于爬出了废墟。但此时,小林浩班上还有数十名同学被埋在废墟之下。9岁的小林浩没有惊慌的逃离,而是再次钻到废墟里展开了救援,经过艰难的救援,小林浩用自己瘦小的身躯将两名同学背出了废墟,在救援过程中,小林浩的头部和上身有多处受伤。连续救了两个同学的林浩,再次跑进教学楼救人时,遇到垮塌的楼板,又被埋在了下面,他使劲挣扎,后来,是老师把他拉出来的。

他是那么的坚强,在他身上有一种同龄人未拥有的坚强。他仅仅九岁,不仅绽放出人性光辉灿烂,而且,坚强勇敢的行动也是中华民族坚强不屈的代表。

在我们面前的,不仅仅只是个抗灾过后的英雄林浩,而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顽强、不屈、坚贞的精神。

在此,我呼吁大家:在学习上,我们要向林浩一样,在困难面前永不低头;在生活中,我们要向林浩一样,在危难时刻还能帮助别人;在社会上,我们要向林浩一样,尽自己所能去造福他人。

英雄就是我们身边的平凡人,他们闪射出人性的光辉令人敬仰。因为他们都有一颗火热的心。作为同龄人的我们,更要学习他们这种舍己为人、无私奉献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电影观后感大全满分汇总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观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这次课让我深受感动。清华大学艾四林、中国人民大学秦宣、北京师范大学王炳林、中央财经大学冯秀军四位教授从中国抗击疫情的具体实践、疫情大考告诉我们什么、我国历史上的防疫斗争历程、战“疫”里青年责任与担当四个方面授课,发人深醒真可谓是让我们青年一代享受了一堂灵魂上的洗礼。

2020,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年份,在人们还沉浸在2020年2月2日对称日的浪漫时,却传来武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消息。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从武汉到全国,疫情的最新信息时时刻刻拨动着我们的心弦。在这场没有硝烟的疫情阻击战中,我们看到了最美逆行的背影。

84岁的钟南山院士再次挂帅出征,在第一时间奔赴武汉;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立下请战书,按下手印,紧急驰援;习做出重要指示,要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们再一次见证了祖国的强大与中国速度。他们是夜空中最亮的星,用自己的身体力行、全力以赴,将希望传递给每一个中国人。

这不禁让我想到,在2019年,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境内发生的森林火灾。凉山州消防支队指战员和地方扑火队员共689人在海拔4000余米的原始森林展开扑救,却未曾料到受风力风向突变影响,林火爆燃,熊熊大火迅速席卷整个山林,27名森林消防指战员和3名地方扑火人员失联。

也许我们无法将这些最美逆行者的名字一一诉说,但不管是医务工作者还是消防官兵,他们本同我们一样,也为人子、为人母,有着自己的家庭和幸福。但当他们穿上隔离服的那一刻,他们代表的就不仅仅是自己,更代表了祖国赋予的使命。他们有的与我们年龄相仿,但危险降临时,他们没有丝毫的犹豫与退缩,把生的希望留给别人,他们舍小家顾大家的为民情怀无不令我们为之动容。

新型肺炎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更是一场输不起的战争。从疫情出现到现在,全体党员干部乃至所有人民群众都将当前时期作为打赢疫情防疫战的关键时期,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我们唯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团结奋斗,持续发力,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强烈的政治担当,全面贯彻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的要求,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奋斗、扎实工作,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与广大人民群众一起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展开阅读全文

音乐公开课观后感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当当当……上课的时间又到了。这是我们这个学期的第一节音乐课,音乐老师会不会还是孙老师啊?我的心里忐忑不安。

老师进来了!果然换了一位老师,让我们更吃惊的是,这个学期的音乐课不在教室上,而是在五楼的音乐室上。看来新来的老师有两把刷子哦。

我们一起到了音乐室。张老师:“这节课你们自己点歌,和电脑一起唱。”有同学就说唱《沙漠骆驼》,而我只能在旁边,哪暖和哪呆着去了,因为这首歌的歌名都没听见讲过,何况曲子呢!

我坐了好一会儿,这首歌终于结束了。下一首我又傻眼了,下首是《生僻字》。这个情况和上一首歌一样,我还是静静地看着他们热火朝天地唱。

下一首和下下首我更加傻眼了。因为这几首歌里,我一个词或者甚至一个字,我都不会。这就让我大吃一惊。下课后,我问同学这节课快不快乐?他们就说他们很快乐,很逍遥自在。我在心里苦笑道,第一节课就这么疯狂,下面的课该怎么上呀!

这就是我的音乐老师上的一节让我吃惊的课,看来我得多加点音乐细胞,好好配合老师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