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议会

议会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议会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议会问题。

分享

浏览

1108

作文

2

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当地时间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中英要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谊,推动两国合作再上新台阶。

下午4时许,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抵达议会大厦,受到上院议长迪苏莎和下院议长伯科热情迎接。

习近平步入演讲大厅,议员们全体起立,鼓掌欢迎。下院议长伯科代表英国议会致欢迎辞,欢迎习近平访问英国并来到议会。在热烈掌声中,习近平发表讲话。

习近平指出,在我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天,我深切感受到中英关系的蓬勃朝气,体会到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使我对通过这次访问推动中英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充满期待。

习近平指出,英国是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的国家。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目标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这方面,中英两国立法机关可以加强交流互鉴。

习近平强调,中英虽然地处亚欧两端,却长期彼此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国关系创下了多项“第一”。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英国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最早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中英关系发展的源泉来自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谊。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也是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时代。在这样伟大的时代,站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起点,中英两国携手,恰逢其时。

习近平指出,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国议会在增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促进双边关系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议员登高望远,继续做中英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中英友好的贡献者、中英合作的支持者,为中英关系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铺设理解之路、架起合作之桥。

习近平讲话结束时,议员们报以热烈掌声。上院议长迪苏莎致辞,对习近平到访议会并发表讲话表示感谢。

英国首相卡梅伦、议会上下两院议员、王室代表以及政府内阁成员、政府官员和议会官员等500多人出席。

展开阅读全文

2024香港区议会选举结果公布官方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被视为“占中”之后政治风向标的香港议会选举今天正式公布结果。上届占据8成席位的建制派,保住了在全部18个区议会的多数地位,但议席总数比上届有所减少。在全部431个议席中,民建联占据119席,仍是得票最多的政党,但比上届减少17席。

传统意义上的泛民阵营得票率变化不大,但被称为“伞兵”的“占中”运动支持者进入政坛,有7人当选,分得总票数的约3%。更为激进的“本土派”全军覆没,建制、泛民两派之外的独立候选人则赢得不少话语权。

民建联优势大 7“伞兵”当选

今天上午6点29分,香港特区政府网站公布了2015年区议会选举全部431名当选区议员名单。

据香港东网统计,建制派主要党派至少赢得181席,其中民建联派出171人参选,有119席当选,得票率近7成,但仍然比4年前减少17席;泛民主派方面,至少取得102席,当中民主党派出95人参选,有43人当选,较目前增加1席,其中较令人意外的是,派出重兵出战的葵青区,只有4人当选,连民主党副主席尹兆坚亦意外落败。

建制派中,工联会和自由党表现不过不失,工联会51名候选人中29人当选,自由党20人参选9人当选,两党的议席均与上届数量相同;新民党与公民力量合并后首次参选,42名候选人中,至少19人当选,同样是首次参选的有经民联,16名候选人中只有5人成功当选。

泛民阵营中,新民主同盟可谓大赢家,16个候选人中15人当选,比上一届多出7席,其中谭凯邦在马湾报捷,令该党成功冲出新界东,而该党立法会议员范国威力压独立的申伟基获胜。打算出选超级区议会议席的民协冯检基落败,但民协所得的议席却大有进帐,由上届的15席增至18席。公民党陈家洛在海怡选区败选,失去超级区议会入场券,但议席却由7席加至10席。街工6人参选,5人成功当选。

社民连再次成为大输家,6名候选人中无一当选,其中副主席黄浩铭两次参选沥源选区都落败,同样未有候选人当选的有热血公民。新兴政党之中,工党12人参选3人当选,但上次在新富补选胜出的郭永健连任失败,成任期最短的区议员。人民力量9人参选,1人当选。走第一道路的新思维派出5人参选,只有周奕希自动当选,其他参与直选的候选人全败。

占领行动后多个伞后组织掘起,约50人以伞兵名义参选,其中7人报捷,成绩比预期好。

“伞兵”徐子见于东区渔湾选区击败锺树根当选,青年新政邝葆贤于九龙城黄埔西击败九龙城区议会主席刘伟荣当选;报称独立的杨雪盈于湾仔大坑击败新民党新人王政芝;东九龙社区关注组黄子健于观塘乐华北突围而出,“沙田社区网络”黄学礼则于沙田松田击败主要对手,即公民力量邓永昌首度当选;大埔太湖及旧墟选区,刘勇威击败民建联的张国慧当选;另一名伞兵黎梓恩亦于沙田王屋当选。

投票率创纪录 媒体:表达政治意见

香港区议会选举由于政治化程度不太高,投票率一直低于立法会选举,但根据港府的统计,本次区议会选举的投票率达47%,创了回归以来之最高纪录,比上届高出5.51%,甚至比2008年的立法会选举投票率还高。

香港大公网对此分析称,本次选举,不论是“首投族”还是“银发族”都大幅增加,建制、泛民阵营投票意欲都在增加。本届选举则是2014年“占中”之后的首场政治选举,用一场“对决”来形容并不为过。因此,尽管候选人之间并没有太打“政治牌”,但双方阵营的选民,内在的政治张力却没有消除,而是在等候一场选举的机会去“发泄”。

报道指出,对于反对派阵营而言,急欲借一次选举来证明去年的“占中”是成功的、是正义的、是符合香港社会需要的;而对于建制派阵营来说,早就对反对派“占中”、否决政改“忍气吞声”,早就希望用选票进行“惩罚”。因此,当双方选民都存在利用选票去表达政治意见的强烈愿望时,必然会推高投票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