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记忆

记忆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记忆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记忆问题。

分享

浏览

3675

作文

7575

爱的记忆

全文共 567 字

+ 加入清单

时光老人迈着轻快的步伐走着,走着,一晃就到了小学六年级。我和同学们每天都沐浴着晨光走进校园,一起学习、游戏,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当然,在这甜蜜的友谊中,少不了的滋润。

我清楚的记得,那天,天很冷,刮着冷冰冰的秋风,斜斜的雨丝在窗上飘着。老师布置完作业后,早已等不急的我在前面跑了起来,李言和徐鑫茹在后面追我。但是不知怎么回事,我在楼梯上重重得摔了一跤。顿时我傻了:衣服被楼梯上的雨水沾的那么脏,还有……突然我又看到两个熟悉的面孔,原来是她们看到我摔倒了,连忙把我扶了起来。李言和徐鑫茹帮我擦擦衣服,关切的问我:“杨云帆,你怎么摔到了?没什么关系吧?”这时,我看着她们的神情,轻轻点点头,心中涌起感动的泪花。

由于我的脚摔得有些疼,我刚走下楼梯又差点滑倒。幸好她们俩及时扶住我,不然我又要摔成“落汤鸡”了。我感激的望了望她们,眼泪差点夺眶而出。

于是放学后,徐鑫茹一直陪我走到了车站,目送我上了车。就在这时,我感到天空洒落的雨丝和原先冷冰冰的秋风都变得暖暖的。这件事让我在烟雨的季节里感受到前所未有的温暖,让我感动。这飘飘洒洒的雨丝似乎也告诉我:同学之间的关爱就是很简单,但是很纯洁,很温暖。

是啊,爱就是一件小事,一句轻轻的问候,一些轻微的细节,却能使你的朋友、家人,甚至是一个陌生人感到温暖。我要把这件事藏在心里,成为我心中珍藏的爱的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永恒的记忆

全文共 1165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那古老的时钟,滴答滴答走个不停。它看着我一点点长大:从扎着两个麻花辫,到梳着一头马尾辫,从乌黑的披肩发,再到金黄的波浪卷;它从我的发式,读着我的懵懂、青涩、娇羞和成熟。一点一滴,一月一年的走过,变的是样子,不变的是期盼。

期盼的,是年末的假期,年货的采集,八点的春晚,零点的钟声,敲钟的饺子和震耳欲聋的鞭炮。还有最重要的,家人的团圆、朋友的相聚。这些个年味,留下了许许多多过年的故事,刻下了温暖柔软的美好记忆

这些记忆是永恒的。

脑中经常会一遍遍的闪过过年的那些事,它永恒的印在记忆深处,一直的陪伴着我的成长。然而每次想起眼眶都会湿润。这晶莹的泪花不是因为悲伤,只是因为太过怀念太想念。思念是一种病,病的我哭着笑,笑着再泪流满面。

那些闪过的记忆片段同时带着我体会着那时的心情。

和同学们一起带着欢呼撒丫子跑出学校,撒欢的跑回家。放假了,只盼着过年盼着新衣。妈妈带着我穿梭于各大百货商店杂货摊铺,花生瓜子汽水糖果新衣一样都不能少。年三十爸爸在厨房忙的汗流浃背,妈妈用大米调着浆糊准备贴对联福字。我如雀跃的小鸟飞来飞去,飞到厨房抓起美食评价一下爸爸的手艺,再飞到妈妈身边有模有样的帮忙贴对联扎灯笼。开饭的前奏只听噼里啪啦鞭炮声响起,妈妈爸爸和我围在饭桌旁碰杯庆祝欢呼:过年啦!有鱼有肉没有鸡,祝我们一家年年有余,不吵不闹不叽歪闹脾气。

年三十怎能少了春节联欢晚会?晚上八点准时守在电视旁等待倪萍赵忠祥。这对主持人是我对春节晚会最深的记忆。嗑着瓜子嚼着糖果喝着汽水,看着本山大叔的幽默表演,一家人乐的前仰后合笑的上气不接下气。那时没有如此强大的网络平台,没有太多的尖锐批判。我们爱着春晚的每一位主持人演员工作人员,我们盼着每一个节目,和春晚一起倒数着零点的钟声。钟声敲响饺子上桌,伴随着热闹的鞭炮声穿起新衣终于盼来了新的一年。我们一家三口的年三十占据了我大半个的记忆。

初一到初五看亲戚,初六以后会同学朋友。压岁钱大把入手中,再陪着同学和朋友的压岁钱一起飘到商人的口袋。亲戚们泪眼婆娑却仍笑的合不拢嘴,淡淡的拜年问候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同学朋友亦是满脸的喜气洋洋,各种节目聚会表达着假期的快乐过年的幸福。

一切都是那么简单又那么温馨。这曾经是那么自然而然,如今虽然遥远却似乎触手可及。

那古老的时钟依旧在滴滴答答的走着,时间并不会为了记忆而停歇。我扎过麻花辫,也梳过马尾辫,留过乌黑的披肩长发,也染过金黄的波浪卷发。一年一年,岁岁年年,期盼依然循环于我的生活。这时的期盼是与两个儿子及丈夫的期盼。一家四口的年三十将占据儿子们的大半个记忆。依然有年末的假期,全家一起采购年货,继续等待春晚守候敲钟,品尝美味的饺子感受喜庆的鞭炮声。还有最重要的,看望曾经汗流浃背做饭的爸爸和贴对联挂灯笼的妈妈。即使他们双鬓斑白,也依然和我一起拥有着这美好的永恒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开封: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

全文共 11347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从北宋到20世纪,文学中的开封城市叙述存在两个传统,即国家性的帝都叙述传统和地方性的市井叙述传统。两种传统和开封的城市地位相联系。一般情况下,城市兴盛时突显其地方性传统,而城市衰落时则重视其国家性想象,凸显帝都叙述传统。

笔者一直有一个看法,即文学中的城市,不仅仅是作家经验中的,相当程度上是被某种想象意义所赋予的。那么,一座城市为什么被赋予意义,被赋予什么样的意义,又是怎样被赋予意义的呢?通常,这种意义与人们对这座城市的集体性认知甚至是集体性的想象性认知有关。前者表现为一种共同的城市知识,而后者则可能是一种对现实中并不存在事物的诉求。不同的意义,通过对城市的不同叙述表现出来。

文学中的开封,肯定不完全来自于经验叙述。因为自宋以后一直到明清,开封作为帝都的故事一直在话本、戏剧和小说中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宋以后文学故事中的开封,一直是一个被赋予意义的城市。即使是赵宋时期文学对于开封的记述,许多也都带有追忆帝都的性质。事实上,自宋以后的文学出现开封故事之后,就表现为两个传统:一者是经验性的,多以地方性风俗讲述为主;一者以帝都的追念甚至是想象为主,表达对于帝都的集体性城市想象。对于后者来说,越到后来,越是呈现出理念性的诉求。

我们对于开封的城市知识,比较集中于帝都的概念上。按照史学家的看法,开封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夏朝。据《古本竹书纪年辑证记载》:“帝宁(杼)居原,自原迁于老丘。”《春秋地名考》中说:“老丘,古地名,在今河南陈留城北。”也就是说,“老丘”已经是国都了,在今河南开封城市东边不远的近郊范围内。开封原来称为“启封”。公元前156年,汉景帝刘启继位,为避讳更名为“开封”。从公元前364年到公元1233年,开封曾经先后作为七个封建王朝的都城。隋时炀帝修筑汴河,得水利之利。唐玄宗时,李白、杜甫和高适在开封结伴游吹台,留下《梁园吟》《古大梁行》等名篇。杜甫有诗《遣怀》:“昔我游宋中,惟梁孝王都……忆与高李辈,论交入酒垆。两公壮藻思,得我色敷腴。气酣登吹台,怀古视平芜。”记述的就是三人登吹台的情景。韩愈也写过不少关于开封的散文,如《汴州东西水门记》《汴州嘉禾嘉瓜疏》等。前者记述了当时建筑汴州水门的故事,后者描述的是汴州周围的农业等。唐朝灭亡以后,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等五个朝代中有四个曾经在开封建都,开封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始兴盛,自宋达到顶峰。但作为七朝古都,其实开封自北宋以后就趋于没落,而且基本上没有复兴。

文学中的开封城市形象始于宋朝。王国维在论述金院本时指出:“开封是宋之东都……故多演送汴京故事。”他认为,院本中人名、地名如“郓王、蔡奴,汴京之人也,金明池、陈桥,汴京之地也”。自宋以后,戏剧、小说等对开封的描写,也成为了一个持久不断的传统,形成了关于开封城市叙述的一个谱系,学者孙荪等人称之为“东京故事”。“东京故事”在各个历史时期主题是不一样的。在宋元话本里,开封从都城转变为一般性的城市,创作主题主要是以伤逝和怀旧为主。从明清时候起,关于开封的城市叙述出现了对东京的“虚化”描写。其实还有一类,就是具有较大影响的世情风俗的写实性作品,一直或明或暗地存在。对于开封城市不同的叙述方式,呈现出帝都叙述的国家文本和市井描写的地方性文本的区别。

首先,是宋元话本中对于开封的地方性风俗叙述。宋朝东京,无疑是开封城市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东京成为北宋的都城时人口在百万左右,到“北宋后期,东京城市的人口已有150万左右”,并且是重要的水陆交通要津和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由于城市地位的发展,开封城里大小店铺星罗棋布。公元980年,东京重要的街道景阳门大街出现了侵街现象。逐渐地,御街两边的御廊也允许“世人买卖于其间”。还有以“勾栏”为中心的“瓦子”,更是活脱脱的市井形态。话本开始大量生产就是在这一个时期。一般来说,说书人说话的底本叫话本,宋代话本的基础是口头文学,而流传下来的多是在南宋时期产生的说话底本,加上元代少数话本。现存的宋元话本大多数编印于明代,或多或少经过了明代人的修订。根据程毅中、胡士莹、谭正璧等诸先生的考订,综合来说,现存的宋元话本大约有50篇左右。话本的出现是白话文学第一次跻身文坛,开创了元明清三代戏剧、小说创作繁荣的先河。所以鲁迅先生认为宋元话本的出现“实在是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宋元话本对于开封地域性的描述主要表现在人物、事件和空间等几个方面。有意思的是,人物与事件多发生于城市世俗性的市井,而非宫室或贵胄禁地。《简帖和尚》描写了皇甫殿直与妻子分离又和好的故事。由于受到奸人的蒙骗,皇甫殿直认为妻子有外遇,将妻子抛弃,可是不久之后开始怀念妻子。“当年是正月初一日。皇甫殿直自从休了浑家,在家中无好况。……自思量道:‘每年正月初一日,夫妻两人双双地上本州岛大相国寺里烧香。我今年却独自一个,不知我浑家那里去?’簌地两行泪下,闷闷不已。”及至出去烧香,见了已经别嫁的旧日妻子,“两个四目相视,只是不敢言语”。等到发现奸人的诡计之后,二者又破镜重圆。《宋四公大闹禁魂张》开头描写宋四公为打抱不平,盗取开封商人张富的财物,然后自己和两个徒弟之间产生冲突和矛盾。最后小说以宋四公运用计策,把商人张富和负责捕盗的官员送进监狱作为结尾。文本开头和结尾虽然告诫人们不要贪财和吝啬,而话本中间却一再炫耀盗人技艺的高超。劝诫式的主题与话本故事情节叙述形成扭结,造成了复杂的文本思想内容。《张生彩鸾灯传》讲述的故事前半部分发生在北宋的汴京,后半部分则发生于南宋临安。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宋徽宗年间,贵官公子张生“因元宵到乾明寺着灯,忽于殿上拾得一红绡帕子”,进而引发一段姻缘。宋元话本中还有一类,是国都迁往临安以后,表现亡国之痛、思念古都的作品。如《金鳗记》话本以宋徽宗年间计姓妇人由于误食作为“金明池掌”的金鳗而产下女儿庆奴开始,讲述了这一家人在靖康之变后流离杭州,最终家破人亡的情景。《燕山逢故人郑意娘传》更是直接描写靖康之变后,东京人四散流落,一个名为杨思温的流落到燕山,但他眼中的人和事都带着故都东京的色彩。如话本对于元宵节这样描写:“今日说一个宫人,从来只在东京看元宵,谁知时移事变,流寓在燕山看元宵……每年燕山市井,如东京制造,到己酉岁方成次第。” 宋元话本中的开封叙述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别是特定的作为都城的开封城市空间。由于宋元话本现存版本大多在南宋时加工而成,带有北宋移民对东京汴梁繁华追忆的性质,其记述中多出现的开封标志性的建筑,包括金明池、樊楼和相国寺等,都相当详尽。虽然宋元话本也出现了皇家建筑,但却具有了一种世俗化的色彩,发生的也往往是市井故事。比如,以金明池为发生场所的《金明池吴清逢爱爱》《至诚张主管》等,记述的就是市井的爱情故事。《闹樊楼多情周胜仙》中的空间设置主要发生在樊楼和金明池,讲述的是樊楼老板范大郎的兄弟范二郎,在金明池边邂逅一位美女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至诚张主管》故事发生的地点主要是界身子里、端门、金明池、万胜门、天庆观。《金鳗记》故事也发生在金明池。此外,最主要的城市空间是大相国寺。虽然相国寺是皇家寺庙,但在宋元话本中,相国寺主要是游人观瞻、烧香礼佛的去所,还有生意人穿梭其中,讲述的也主要是商人的故事。如《宋四公大闹禁魂张》中的赵正、王秀等闲汉和生意人就于此出入。可以看出,宋元话本里的空间叙述多来自写作者的经验,与汴梁的社会形态相关,具有相当的写实性。

为了强调所述故事的真实性,宋元话本市井世俗性的另一种表现方式,是常常将所讲述的故事设置在特定的时间。由于特定时段大多为节令时日,如元宵节、端阳节、清明节等,因此常常伴随着对于城市市井的风俗习尚描写。比如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六有《元宵》一节,说“歌舞百戏,鳞鳞相切,乐声嘈杂十余里”。而宋人吴自牧的《梦梁录》开卷第一篇就是《元宵》。秦观的《念奴娇》写道:“花灯家家罗列,来往绮罗,喧闻箫鼓,达旦何曾歇。”实是一种倾城出游的城市狂欢。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也有对汴京元宵节的描述。话本中出现的元宵节,其叙述功能在于为男女人物遇合故事的发生提供契机。《至诚张主管》中张胜与小夫人鬼魂的遇合就发生在元宵灯节。《张生彩鸾灯传》开篇题云:“五夜华灯应自好,绮罗丛里竞怀春。”怀春的刘素香出门赏灯时已经将情诗藏在了同心方胜里,遇到如意的郎君张舜美就急忙丢给他,然后发生了一段生离死别的爱情故事。

作为帝都,文学的表现不可能不与之相关。其实,对于开封帝都的叙述传统在宋元杂剧中已经出现。其剧目主要是对于北宋皇帝及元勋、包公、水浒、杨家将等的描述。现存北杂剧剧本有一百六十多个,其中与开封(汴梁、东京、南京)相关的有四十一种。《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包龙图智赚合同文书》《十探子大闹延安府》《赵匡义智娶符金锭》《宋上皇御断金凤钗》等多部剧本都与皇家、官府等帝都形象相关。这个传统也被明清文学特别是小说所继承。不过,明清小说多数所讲述的并非是当时的开封故事,而是仍然习惯讲述北宋时期的都城开封。由于时代久远,此中情形当然已经不属于经验性叙述,因此对于开封的讲述往往呈现出一种想象性。学者孙荪将这种叙述方式称为“虚化”。所谓“虚化”,即一方面正面描写开封城市景观,但是不能做到真实和详尽,只是延续已有传统叙述方式而已。另一方面,是对于宋都开封并不进行正面描写,而是作为一种背景隐入小说的背后。事实上,这两种叙述方式都表现出了一种帝都叙述的传统。叙述的过程当然无从写实,只能“虚化”。更有意思的是,帝都叙述,在宋元时期并不明显,而在远离宋都的明清时期,反而成为小说写作的主流。

明清小说将开封作为一般性都城的背景,具有想象性叙述的特点,而且显得非常的程式化。罗贯中根据民间传说整理的《三遂平妖传》开篇第一回即对开封作这样的铺排:“话说大宋仁宗皇帝朝间,东京开封府汴州花锦也似城池,城中有三十六里御街,二十八座城门;有三十六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若还有答闲田地,不是栽花蹴气球。”相对于宋元话本中对于开封描写的经验性,这种概括性描写,特别是描述汴京繁华景象,显然是一种套路,带有中国小说的修辞性习惯,或者说加入了后人对于一般帝都的想象因素。具有代表性的还有开封府尹包公判案的一系列故事。明代的《包孝肃公百家演义》是一部汇集了包公断案种种传闻的短篇小说总集,故事多发生在开封府所辖的地区里。包公由于身为开封府尹,所以一系列小说故事展开的背景当然要设置在开封。但是,一系列的“包公故事”,侧重表现的是“公案”,而不是市井形态。即使是对于东京世俗人情偶有涉及,也无意详细展开。同时,我们还需要看到,小说的核心价值系统,与宋元话本不同,在于包公断案背后的皇权力量与国家制度,比如包公所持皇家授予的三个铡刀等。类似的皇权象征物还有“杨家将故事系列”中佘太君的龙头拐杖等。确切地说,“包公故事”和“杨家将故事”一类小说,并非本地性的“开封故事”,其实是一种国家性的政治叙事。包括当代开封作者亢君的电视剧《包公演义》,也有此种情形。

对此,我们可以通过具有关联性的三部小说进行讨论,即《大宋宣和遗事》《水浒传》和《金瓶梅词话》。这三部小说的成书年代具有先后的延续性,其内容也有先后继承的关系。《宣和遗事》为宋代无名氏所作,《水浒传》成书于元末明初,《金瓶梅》成书于明代隆庆至万历年间。“宣和”是宋徽宗的最后一个年号。《大宋宣和遗事》从讲述历代昏君的荒淫、误国开始,一直写到宋高宗定都临安为止。在讲述历代昏君的过程中,又穿插了宋代奸臣以及宋江等人起义的事情。尽管在《大宋宣和遗事》中,作者主要是描述皇家的生活,但是文本更多地具有一种写实化的倾向,很大程度上还是一种经验性写作。

以《大宋宣和遗事》为蓝本的《水浒传》在前者的基础上发生了变化。小说开篇叙述了宋朝在开封的建国史,说赵匡胤“扫清寰宇,荡静中原,国号大宋,建都汴梁”。其中许多故事也与开封相关,比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误入白虎节堂,杨志州桥卖刀,宋江樊楼与李师师相会,柴进簪花人禁苑等。但是,整体上说,东京的背景却较为模糊。小说中有两段诗词对开封进行赞颂,分别从“周公建国,毕公皋改作京师”开始细述开封的历史,一直描写到开封府的紫阁楼台,在“霭霭祥云、融融瑞气”等句中结束。程式化的描写,表明了作者对开封帝都形象的一种想象性叙述。 脱胎于《水浒传》故事情节的《金瓶梅词话》中也多次提到开封。据学者考证,在全书一百回的篇目中,提到开封的有五十八回,占半数还多,但真正对开封进行描写的只有三回,即第十八回写来保上东京干事,第三十回写西门庆派人向太师蔡京进献生辰和第五十五回描写西门庆亲往开封为蔡京庆祝寿诞。其中,第十八回描写的是来保、来旺去开封府打点门路,开脱西门庆的罪行。在这一回目中,并没有对于开封城市生活形态的描写,仅仅有蔡京府上“坐北朝南三间敞厅,绿油栏杆,朱红牌额,石青镇地,金字大书天子御笔钦赐‘学士琴堂’四字”等句。在这里,开封作为实际形态的城市也没有直接出现,其本身只是一个权力中枢的背景。第三十回中西门庆获得了一个上好的前程,而且护送生辰担的来保和吴管家也都获得了一官半职。第五十五回写西门庆亲自去开封为蔡京祝寿,对于开封依然没有做详细的叙述。不过,在本回目中出现了对蔡京府的描绘,但文中所写,特别是“白日间尽皆名士…‘都来庆贺”“无不低头”等句,显然不是人物所见。加之骈文式的铺排,更加表现出程式化的一面,无非来源于人们对于都城相府的常识性想象而已。在以后的回目中,作为皇权象征的开封府再也没有出现。因此可以说,《金瓶梅词话》中出现的开封也是一种概念性的帝都形象。

明清时期,开封再也没有恢复北宋时期的繁华。尽管朱元璋曾经在1368年令“应天为南京,开封为北京”,开封的陪都地位也延续到1378年才被废掉,但对于整个明王朝意义不大。此后,开封也仅仅是周王的藩镇,且由于水患而衰败不堪。明清时期的文学对于开封的描写相对较少,部分涉及开封的描写更呈现出虚化特征,停留在一般帝都皇权的想象层面。小说方面,有金木散人的《鼓掌绝尘》与五色石主人的《快士传》。后者延续了宋元话本对于世俗人情描写的传统,但其描写大多具有想象性的特征。《鼓掌绝尘》“花”集中有十回讲述关于开封的故事,其中涉及风波湖、杏花厅、杨公庙等地名,不仅极为简略,而且大多为虚构。在第十五回“风坡湖龙舟斗会,杏花亭狐怪迷人”中,对于风波湖的介绍只有一句:“说那汴京城外,有一座风坡湖,开阔三十余里,四围俱是乡宦人家建造的庄所。”这基本上是在历代小说话本中风景描绘的常见模式,几乎不具有任何写实意义。

对于开封市井形态描写较为丰富的是河南人李绿园的《歧路灯》。学界对《歧路灯》这部小说的认识存在着巨大争议。以蓝翎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歧路灯》将《金瓶梅》等小说中的说教色彩发挥到了极致,使人情小说的发展走向了歧路,是中国小说的大倒退。但同时,小说也受到一些学者的极大推崇。张国光的长篇论文《我国古代的(教育诗)与社会风俗画》就称赞“《歧路灯》是我国古代社会的一幅风俗画”。其实,两种情形都是小说文本所具有的。只不过,明确的写作动机与实际的写作、阅读效果发生了悖离,而这可能正是小说的复杂之处。对于后者来说,小说对于开封城市的人文地理、风土人情、市井人物进行了细致的描写。比如小说中对于赌和戏的描写,集中表现了浪子、债主、戏子、赌徒、嫖客、妓女等人声色犬马的生活情形。在对戏剧演出描写的过程中,涉及了戏班的组建、经营,演出的种类、剧目、程式、道具、服装等各个方面。其实,戏场之兴盛,欢场之繁荣,都是清代开封的市井现象。特别是小说中谭绍闻以书香子弟,先入读书正途,后在浮浪子弟盛希侨、夏鼎等的引诱之下堕落,虽经多次劝阻,却反复进赌局和妓院。因此,小说中的戏场、赌场与欢场也反复出现,使得城市蝇营狗苟、藏污纳垢之处穷形尽相,成为主要描写的部分。同时,小说对开封地方方言的运用也增加了小说本身的市井特性。董作宾甚至在《李绿园传略》中称:“李绿园为吾豫惟一之方言文学家。”小说第五十四回,王氏对王中说道:“王中,你各人走了就罢,一朝天子一朝臣,还说那前话做什么。俗话说:‘儿大不由爷。’何况你大爷已死。你遭遭说话,都带刺儿,你叫大相公如何容你?”其中的“遭遭”“带刺儿”等语,都属于开封附近的方言。小说还有对于开封地方建筑、道路等的描写,还有街市。对此,已有不少研究者撰文细考开封地名的古今之变,如小说主人公谭绍闻所住为“开封府祥符县萧墙街”。再如朱仙镇水陆码头、大相国寺的庙会和香火、铁塔、鱼市口等。可以说,《歧路灯》起于理学动机,但没有止于“理学之城”的一般性描述,而主要是关于清朝开封的地方性风俗文本。

进入现代以后,开封逐渐淡出了文学表现的视野。其原因一是开封持续性的衰败,二是创作思潮的变迁。现当代河南文学遵循的是“五四”新文化路径,秉承的是鲁迅之后的“国民性”传统。就此而言,在现代阶段,在仅有的以河南为题的文学作品中,为人瞩目的是作为老中国象征的乡土题材,如姚雪垠、尚钺笔下的信阳,师陀小说里的小城镇等。在地域上,南阳、洛阳山区常常被写进以河南为题的作品。南阳作家群成为一种文学现象,就是这种创作潮流的使然。而开封本籍的作家,却常常与这种文学主流相左。他们不太关心乡土,而是对于帝都时代的开封怀有兴趣。因为无法作为河南乡土文学的代表,开封方面作家的写作,常常进入不了河南文学的核心地带。即使在河南省内,也常常处于一种被忽略的地位。表现开封城市的文学,在省内处于一种非主流的边缘化状态。

2005年5月22日,《纽约时报》刊登了一篇题为《从开封到纽约——辉煌如过眼烟云》的文章。文中,作者尼古拉斯面对坑坑洼洼的街道、破败的民居大发感慨:“今天的开封肮脏贫穷,连个省会也不是,地位无足轻重,所以连机场都没有。”这篇文章曾引发了开封人的一片愤慨与感伤。作为废都的败象当然是一种事实。然而,越是衰败,人们对于开封的帝都想象越是明显。我们看到,就本地而言,帝都的意义仍然为人热衷,并被发扬光大,而且成为唯一的城市记忆与叙述方式。冯玉祥主政河南后,曾将龙亭更名为中山公园,并于1929年初在龙亭安放了孙中山的铜像。这种习惯性的空间行为,表明了新的政治秩序对传统政治空间的继承。即使是1949年以后,开封城市的核心空间也依然集中在龙亭一带,并没有太大变化。基于这种意识,对于开封城市的改造,依然延续着帝都的空间结构,不断营构所谓的“王气”,重复着想象性的帝都意义。情形常常是,一方面忽视城市腹地空间旧有的明清民居,使得许多有价值的民居建筑被毁坏;另一方面,则热衷于在龙亭一带的旧有皇家核心空间不断经营,制造许多假古董。象征皇权意识的龙亭地区不断延展,而市井老城区则不断被蚕食。 中心性的帝都意识仍然是这座城市的记忆共同体。在关于解放军攻克开封的故事中,龙亭被认为是旧王朝的“王气”所在,攻克龙亭当然也就成为开封解放的标志,并衍发了盛极一时的开封“革命故事”。文化史著作《汴梁旧事:老开封》,记述了当时的《麓水报》将攻克龙亭称为攻克“金銮殿”。还有一些作家,热衷于发表四大名著皆源于开封这样一类考据。这与论证“上海是近代中国的钥匙”的说法一样,都是一种国家意义的论证。

此时,作为省内地域文学的开封叙述,也与主流的省内文学不同。即使是现当代题材的文学创作,立足于开封讲述国家大叙事依然是一个强大传统,尽管这些作品数量很少。当代较为知名的小说《攻克汴京》《血洒东京》和《八旗丽人》,作者追溯的大多是作为现代国家意义的开封城市历史,进而形成宏大的关于现代国家解放的元叙事。帝都的城市史与革命的城市史形成互文关系。亢君、魏世祥合著的小说《攻克汴京》出版于“文革”刚刚结束的1979年,讲述的是1948年解放军攻入开封的故事。小说当然很难避免“文革”色彩,人物皆呈“高大全”式,但重要的是,小说不时从国家意义上阐发解放开封的重要性。小说第三章《对棋》中解放军师长说:“就拿开封的情况来说……它现在是中原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历史上是六朝古都,文化名城……解放开封这一仗打好了,它就像一颗灿烂的信号,向全世界宣布:现阶段中国人民的革命力量,不但能在运动战中大量歼灭敌人,而且可以攻下敌人任何坚固设防的大城市……更重要的是就能使我党我军的政治影响在开封人民的心中生根开花,并扩大到全国……到那时,全国解放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当开封解放,解放军入城的时候,一个被俘军官说:“共产党拿下的不只是一座开封古城,而是无价之宝。那就是——民心。”小说最后以入城的猛虎连登上巍峨雄伟的古龙亭作结束,更是夸张地强化了对于开封解放这一具体行为所赋予的国家叙事功能。尽管开封只是一个省会城市,但作为皇权象征的古龙亭,还是被赋予了延续了几千年的皇权意义。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人们对于开封稳固的城市知识。当然,解放军的进入,也表征着一个红色城市合法性的诞生。这是“帝都”意义的一个延伸。20世纪90年代初出版的小说《血洒东京》,以辛亥革命中的烈士张钟端为原型,讲叙辛亥革命前后河南革命党人的活动。小说以倒叙的方式开篇,以张钟端的活动作为主要的叙述线索,事件方面则包括了河南贡院闹考、河南武备学堂抗暴、孙中山日本东京会盟、创办革命刊物《河南》、武昌起义以及开封军民起义等。小说中的开封起义显然被赋予了过强的国家意义。小说中张文治曾引述袁世凯的话说:“无论哪里造反,惟独河南人不能造反。”这可能是作者的想法,无非是从反面说出来罢了。而革命党人显然也把开封起义作为阻挡袁世凯军南下的屏障,因为“河南地处中原,是南北交通中枢”。张钟端回到开封发动起义,尽管没有成功,却如文中章节题目所言,“报春晓唤醒国民,秦拢军兴师东征”,并与南京城孙文的就职相联系,成为一种主流性的国家叙事。

20世纪90年代,乔英豪发表小说《八旗丽人》,讲述从晚清到1928年开封“满城”里八旗子弟的故事。所谓“满城”,就是开封城中“满族八旗子弟的聚居地——里城”。开封的“里城”是康熙五十七年河南巡抚杨宗义奏请康熙帝为驻防的八旗兵营建的。“里城”在开封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区,其中的旗人在政治、经济、生活等各个方面都享有独立的特权,也形成了某种生活方式。《八旗丽人》具有当代长篇历史小说典型化的写作模式,以晚清到1928年开封城守尉金善清一家三代人的经历,连缀起八旗子弟从清朝末年、辛亥革命到在中共的带领下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并且,在小说最后一个回目,还为觉醒的八旗子弟的未来留下了一个光明的尾巴。一般而言,乔英豪也长于国家大叙事,如中篇小说《韩复榘之死》《慈禧太后在开封》等长篇小说。但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将这部小说定义为“严肃文学的思考,通俗文学的可读性,历史的风情画”的融合,这一说法饶有意味。作者的本意在于追求城市代表的国家宏大历史,以八旗子弟的腐朽、革命党人的软弱映衬共产党人的活动。但既然要表现旗人的腐朽,必然要涉及旗人生活。在对八旗子弟的日常生活描述中,不可避免地包含了大量关于开封地方性的风俗,这就开始了另一种城市的叙述方式。首先,开封的“里城”本身就是一种城市特色。而通过“里城”中人物的活动,穿插描述了娱乐、饮食、相亲、人际交往、风光、习尚等,同时还包括了对于长白山满洲人特殊生活方式的呈现,具有了某种地方日常性文本的意味。当然,以当时的创作思想,作者还是将其作为对开封城市进行宏大革命叙述的附属部分。尽管如此,却接触到了关注市井日常生活的写作传统。

20世纪90年代以后,以王少华为代表,文学的开封叙述出现了一个新现象,即不再重复开封城市的帝都想象,也不再追求城市现代叙述的宏大历史,而是在日常风土人情的描述中探求城市的市井底色。因而,文学中的开封叙述形成了一种新的品格,而且可以看做一个自觉的行为。通常,我们称之为“汴味小说”。对于“汴味小说”,我们很难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就像“京味小说”一样,只能寻找能代表“汴味儿”的某些特征,如突出大叙事的思维、没落的废都地位、封闭的乡土氛围与雅俗相融的城市性格等。

其实,王少华早年的写作就有着大叙事的痕迹。他先有长篇纪实文学《惊天大刺杀》,还有与他人合作的小说《儒皇徽宗》等,其作品耸人的名称就表明了一种大叙事的企图。他的《百年祥符》《宣和画院》《汴京镖局》《皇家老店》《旱天雷》等篇,收入《百年祥符》作品集。话剧《宣和画院》的编剧兼导演李利宏曾评价他的作品,说其中有着“扑面而来的时代气息,那平实得近乎开封日常白话的叙述,那浓郁的市井风俗的描绘,那丰厚的历史人文的现代钩沉,那地道的仗义、爽狭、莽真的大梁人格的塑造”。王少华的创作来自于生活于开封的市井经验。比如,王少华近期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长篇小说《寺门》,就与他每天去寺门吃早饭这一雷打不动的习惯有关。小说充溢着汤铺、老街和开封俚语等市井形态。王少华“汴味小说”中的人物基本都是手艺人。比如《旱天雷》里开封地区的盘鼓技艺以及一群打鼓的艺人,《皇家老店》里开封“皇家”的包子铺“一春楼”,《百年祥符》里一群表演开封地方戏种“祥符调”的戏剧演员等。《百年祥符》描写祥符调的种种沉浮,包括组班、拍戏、接活到戏剧演出等,又在他们的如戏般人生的过程中穿插了对于他们人性现实状况的描写。《宣和画院》以老书法艺人李子信、萧桂云的遭际,表达现代社会中商业文化对传统文化的压迫,以及老艺人们对传统书法艺术的守护。李利宏曾将《宣和画院》的主题概括为:“新时代社会变迁中古城开封的文化坚守;新时期经济大潮中废都围城的精神救赎和新时局大宋遗风中世俗市井的灵魂守望。”《汴京镖局》以一群浪迹坊间的“混家”为题,进入了城市的边缘地带,但又带有更深层的本地特征。这一群人涵盖了三教九流。他们和传统文化中的墨、侠精神相通,但打抱不平却很难说得上真的是行侠仗义。这里,作者没有将他们作为墨侠精神的化身,而是另一种东西——面子什么时候都比性命重要。

在王少华的作品中,空间设置大多具有日常性和世俗性质。《百年祥符》中场景以徐府街为主,包括了山陕甘会馆与设置于此的剧团排练厅等。当然,徐府街建于明初,也曾经有着王侯的历史,但其后一直是市井商业的中心。小说里的“老喷壶”说徐府街是“明代开国元勋徐达的后裔奉敕修建的府第,所以叫徐府街”,然后又加上一句“喷的准不准不知,这也是俺爹听俺爷喷的”。这里,对于开封历史的叙述不再溯源到宋朝,也没有延续所谓的“东京故事”,并且“老喷壶”最后一句“准不准不知”,还表明了城市历史的“野闻”性质。

小说《皇家老店》更有解构的意味。从题目看起来,小说带有帝都书写的色彩,但是这里的“皇家”并非与帝王之家有关,而是因为店主人姓皇。原本,皇家祖上留下来的老字号包子铺是“一春楼”,只不过“一春楼”被“皇家”包子铺的一个外姓徒弟刘少亭掌控,所以皇姓一家只好另开包子铺“皇家老店”。《宣和画院》的作品名称使人想起宋徽宗,故事却与帝都的历史无关。李子信的宣和画院虽开在御街上,但是作品却无意细述御街与帝都有关的历史。而且,在李子信和好友萧桂云的对话中,“御街”似乎反是一个不祥之地:“御街那地儿,邪气儿,五百来米长的地段,卖服装的,开饭店的,卖日杂百货的,开珠宝首饰行的,没一家生意中,都不死不活在苟延残喘。”不知作者要解构的是曾经作为帝都的开封,还是当下的城市。很明显,王少华的创作尽量不去触及开封的帝都历史、相关的空间和地名,或者是浮夸的时代主题。即使偶尔涉及,也显示出一种解构意识。

当然,开封曾经作为北宋时期的国都,这是人们特别是本地人无法绕开的集体记忆,帝都叙述或者还会时时出现。关于文学开封的国家性和地方性两种叙述传统,或许仍将相互伴随。但毕竟,王少华等人对于开封市井、世俗化生活的写作,承续了开封城市叙述的地方性传统。应该说,“汴味小说”的创作,是对当下开封城市的经验性把握,也保留了一点点可贵的地方性传统。如果在激进的现代化进程中,开封连一点点市井文化也都消失了,再要找寻城市,就如同帝都叙事一样,都只能是概念性的了。

展开阅读全文

左手记忆,右手离别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看惯了玫瑰色的海,听惯了枫叶似的词。被呵护在五彩的世界里,不经意间,已从七彩阳光和各色鲜花中走入了灰色调的日子。淅沥的雨丝像六弦琴,如此悦耳动听,栀子的芬芳弥漫了潮湿的花季。

在这多雨的花季,注定要发生一些令人刻骨铭心的事。

午后明媚的阳光掩映着绿树红墙。他着一身白色运动服在球场上挥汗拼搏。身手矫健的他即使在阳光下也难掩盖住他的光芒,他在课堂上百口莫辩,锋芒毕露,加上人长得十分出众,于是便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就这样一支温暖的阳光射入他们彼此的心田。

他总会绕到几公里外的车站等着她一起上学,她也会为了给他织一条保暖的围脖儿彻夜不眠。她们总是聊不完的话题,总会找些不是理由的理由独处,总是会谈自己喜欢的明星球员,而她是托着腮默默地注视着他,偶尔也会傻笑。。。。。。然而所有的快乐总会留下一丝悲伤的线索,所有的幸福,总会留下一处遗憾的痕迹。

学校里的流言蜚语已传得沸沸扬扬,两人成绩加上惨得一泄千里,一向博得头筹的骄傲的白天鹅,一下子跌出“五行之别”,成了被人嘲讽的丑小鸭,而她也落得个班级的倒数。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次的成绩下降加上愈烈的流言蜚语早已传入家长的耳朵里。

而等老师和家长涉入其中,两颗心早已不言自明,他清楚地知道这样下去只会伤害了两个人。她明白有些东西是不能超越的,偏离了它应有的轨道,结果只有伤痛。

老师和家长见状也不再追究,她们知道她们的孩子(学生)已经长大了。“早恋”并没有扼杀她们纯洁的心灵以及渴望拥有深厚的知识内涵的进取心。“早恋”并不是那么可怕的,只要能够正确的面对,“早恋”就不会把每个处在花季的少男少女的心变得对学业心不在焉。

如今,这朵待放的花蕾已悄然萎谢,将这段美丽的情感尘封在心灵深处,给爱的吸引留一个记忆。不让爱成为束缚我们的枷锁,不要要“早恋”成为我们前行的障碍。年轻的心再次放飞,崇高的理想重新起航,那段记忆也永远尘封在内心深处,在爱情记忆与学业别离上两个勇敢的少年选择了前者。

左手记忆,右手离别。……人生多变,关键时刻,学会把握。

也许多年后的某一天,我们已不再拥有红颜,坐在岁月的旁边,细数着过往的流年,想起那曾经微露青涩的感情,飘洒着懵懂的爱恋,最纯洁有最酸涩的初恋,留下的欲说还羞的想念,与朦胧美好的誓言,却会有一种弥留于心间,为自己最初的选择而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生作文:咀嚼记忆的味道

全文共 817 字

+ 加入清单

品尝佳肴乃人生的一大快事!这里的佳肴并不一定是山珍海味,只要心感美味,普通的食物也令人难忘。

说起来,儿时吃过的豆腐花也算得人间一味。在街上,每到下午,便有人挑着担子来吆喝: 豆腐花喽!新鲜的豆腐花! 我总会捏着一枚硬币递给卖豆腐花的老伯,说: 老爷爷,多放点虾仁,好吗? 好,好! 老伯微笑着,打开盖子舀出一碗热气腾腾的豆花,娴熟地撒上盐、味精,倒入酱油和香油,最后加入紫菜、虾仁、葱花,一碗美味的豆腐花就完成了。我小心翼翼地端在手中,开始品尝。啊,紫菜和虾仁增添了豆腐花的鲜味,爽爽嫩嫩的豆腐花滑入口中,真是齿颊留香,回味无穷。

现在,想吃一碗豆腐花却成了难事,街上的一家早餐店 原有豆腐花的,也关门了。问起妈妈哪有卖豆腐花的,她说街边小巷有一家,但没以前的好吃了 唉,我叹了口气,现在想吃一碗豆腐花怎么就这么难啊

不过,街上的烘山芋还是散发着香气,这也是最近才发现的,记得以前是一个包着花头巾的大婶卖山芋的,只要买到里头是金黄色的就肯定是甜的。捧着热烘烘的山芋,剥皮,咬一口,又香又甜,真是双重享受啊!现在来卖的是一个老头,看上去挺可爱的老头,靠着电线杆,双手插在口袋里,缩着肩 每次我走过,他几乎都是这个动作。第一次见到这个小摊时,我就毫不犹豫地买了一个,满心欢喜的隔着衣袖捧回家里,剥开皮,呀!是金黄的,一口咬下去,心里凉了一半:没有记忆中的甜!没想到,自己找了几年的烘山芋,竟给我这样一个答案,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对了,还有玉米!一次在妈妈的朋友家吃到的玉米,天哪,真是好吃得没话说,现在想起来还直流口水。那玉米,首先很香,一口咬上去,满嘴的香糯,又出奇的甜 我永远也忘不了那味道。上次,妈妈说一家蛋糕店的玉米很好吃,我特意寻了去,买了一根,结果,言过其实,只不过是煮得烂了点而已。

我真是不知道,是那时候的我年纪小,要求不高,还是现在的食物真的不如记忆中的味道,反正,我总是寻不到像从前般好吃的东西了。哎,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展开阅读全文

幼时的记忆作文6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的脑海深处,肯有着一抹儿时的记忆.回忆起这抹记忆,就仿佛回到了幼时,幼时那纯真有趣的事情,就仿佛看到了幼时伙伴那一颗颗纯洁的心灵……在我的脑海深处,就有一抹模糊但又清晰的幼时记忆.

大概是五六岁的时候,我不知怎么变得很想去外婆家.而且这个想法时时刻刻都显示在我的脑海屏幕上!吃饭时在想,走路时在想,睡觉前在想……于是,我经常在家与外婆家奔波,一发不可收拾.

可是,时间长了,家里人就开始厌烦了.我说要到外婆家去,肯定没人理我!

记得那一天,奶奶带我出去拜访人家.在路上,我想着怎么到外婆家去,我突发奇想,干脆骗奶奶!想着想着,已经不知不觉地到了别人家门口了.于是,我决定采取行动了!我对奶奶说:“奶奶,你进去,我在外面等你,好吗?”奶奶先是不答应,后来经不住我的死缠烂打,只好投降。我趁奶奶不注意,赶紧溜之大吉。我努力跑,跑啊跑,终于跑到了外婆家。在那里,我度过了一个愉快的星期天。

接近傍晚,爸爸来到了外婆家。不容分辩的把我拽回了家。

回到家里,爸爸那两个巴掌不由分说地抽在我脸上,说:

“你知不知道,你擅自一人去外婆家,家里人多担心啊……”

泪水挡住了我的视线,周围的一切都变得好模糊,好模糊…….

展开阅读全文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的作文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的记忆移植到孤儿院的孤儿们的脑海中,将他们孤独、伤痛轻轻地抹去,让他们也感受到有爸爸妈妈的快乐;让他们也感受到家庭的欢乐,不要只以为没爸爸妈妈而痛苦欲绝。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厨师叔叔的记忆移植到我的脑海中,我就会做出香喷喷的饭菜,让爸爸妈妈品尝,当爸爸妈妈露出甜蜜的微笑时,我就会美滋滋的。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和朋友之间的矛盾轻轻地抹去,将我们之间肩并肩,手拉手的记忆移植到他的脑海里,让扬帆起航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的记忆移植到孤儿院的孤儿们的脑海中,将他们孤独、伤痛轻轻地抹去,让他们也感受到有爸爸妈妈的快乐;让他们也感受到家庭的欢乐,不要只以为没爸爸妈妈而痛苦欲绝。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厨师叔叔的记忆移植到我的脑海中,我就会做出香喷喷的饭菜,让爸爸妈妈品尝,当爸爸妈妈露出甜蜜的微笑时,我就会美滋滋的。

假如记忆可以移植,我要将我和朋友之间的矛盾轻轻地抹去,将我们之间肩并肩,手拉手的记忆移植到他的脑海里,让我们的友谊深埋在记忆里

展开阅读全文

不可忘却的记忆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呵呵,你呀,小时候最爱唱这首歌。我就这样抱着你,你一边唱,一边数星星……”奶奶沉浸在美好的回忆中。

我极不耐烦地打断她:“奶奶,我都多大了,你怎么老提这事儿?”“你呀,在我眼里永远是小孩子。”奶奶慈祥地笑着,一边扑扑地摇着沉重的蒲扇。

夏末的夜晚真迷人!一切都笼罩在夜色中,月光星光柔和地交织在一起,将黑色的远山和近处的大树柔柔地镀上一层乳色,烘托出一片安静祥和的夏日乡村夜。

忽然,天井的草丛中有星星点点的光,上上下下飘忽不定地游荡着。我一愣,便马上惊呼:“萤火虫!”奶奶也抬起头,四处张望:“哪儿呢?”“那儿、那儿。”我用手指着草丛兴奋的喊,“奶奶,我要。”奶奶听罢艰难地站起身来,放下厚重的蒲扇,蹒跚地小跑到草丛中,口中还兴奋地念叨着:“给孙女捉萤火虫咯。”奶有严重的关节炎,可此时全然看不出。这会儿奶奶像一个小姑娘,在草丛中认真而又兴奋地捕捉每一只萤火虫。她的手脚并不敏捷,赶不上萤火虫飘忽的速度,可望着她在草丛中来来回回的身影,我的眼睛有些模糊了。

我们一家三口常年在千里之外,一年最多才能回来看奶奶两次。但每次回来,奶奶都会认认真真地将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还总把我们爱吃的菜提前买好,她总是尽力把一切都想得很周到。可是我却对这些不以为然,甚至认为奶奶多此一举。而现在,年迈的奶奶竟在为孙女一个毫无意义的要求,忘却病痛全心全意地捕捉萤火虫!

正想着,奶奶已捉到一只,两手捂着颤颤地向我走来。我小心地接过萤火虫,捧在手里,一闪一闪的微弱的光照亮了奶奶苍老而慈爱的脸……

展开阅读全文

校园里的记忆

全文共 940 字

+ 加入清单

校园的日子里,总是美满而充实的。当我满心欢喜来到这个盛名远扬的校园,走在了鸟语花香的小路上,这里的一切都是美好温馨的。在这里,我加入了四班这个集体,开始了我的初中生活。

在学校是充实而有趣的,充满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初一时,我不会忘记军训时,教官那严谨的样子,忘不了在烈日下听着笔直军姿,整齐的步伐,还有第二排总是被罚的记忆,叠“豆腐被”的记忆;忘不了宿舍的我们,变洗着衣服,边唱着歌,从轻声哼唱到引航高歌,开心地笑,从老歌到新歌,接着又编着各种版本的歌词。忘不了在运动会上,大家拼尽全力,努力拼搏的精神,第二天起床时,大家嗓子哑的哑,肌肉酸痛的情形。忘不了期末时,大家光着脚丫,将沐浴露遍布宿舍,提着桶端着盆,清洗着地板,我还依稀记得当时我和谁摔了一跤呢!忘不了宿舍天花板滴水时,我们宿舍的七八个人挤在四张床上的情景…

随着时间的流逝,初一生活悄然地离我们而去,我们换了校区,教师似乎没什么变化。可宿舍小了些,没有抽屉,没有鞋架,只有把东西放在箱子里了;饭堂也只有两个了。生活圈子小了,可我们依然制造着欢乐,尽管老师极力反对我们搞笑…女生们的头发变长了,男生长高了,班主任的"教诲”的变得越来越琐碎了,自习课没了,又多了门科目,作业也越来越多,大家渐渐忙起来了。不知不觉中,初二的第一个学期已经过去了,现在到了第二个学期,似乎没什么太大的变化。大家思考着的东西也愈发多了起来,写写句子,画画图,写写日记,时间就这样在每一天的忙碌中,不知不觉流走了,有时很快,有时很慢,我们开始变的越来越想回家了。不过学课外活动也丰富了,篮球赛,十大歌手,励志班兴趣班等各式各样的活动丰富了我们的生活,陶冶了情操。我们有了压力,有了志愿,有了感悟,有了各种各样的小心思。女生会为了自己长了痘痘而烦恼着,我也是一样。

或许三年的时间很快过去,不知道还有多久,我们变要毕业了,看着初三的人扔志愿袋时,我真替他们的离去而深表同情。我知道,一年后我们便离开了老师,同学,校园,等待我们的是新的生活,新的考验。我们总要离去,却又不舍。四班,这充满欢声笑语,酸甜苦辣的地方。我们要经历分离,但会珍惜。还有一年我们便要告别,在这个集体里,我们学会了很多,感悟了很多。这些记忆我不会忘记,因为,这是我丰富多彩校园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心底的记忆作文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题记

又是一个晴朗,无风的夜晚,独坐在书房里的我,揉了揉酸胀的眼睛,看着透过窗帘的几缕若隐若现的月光。埋头看了会这战斗已久的难题,索性放下笔,拉开窗帘,让月光慷慨地洒进来……映入眼帘的是大如玉盘的月亮,毫无违和感的镶嵌在浓稠的黑夜幕布上,通透而又明亮。看着看着,心底记忆仿佛在翻涌,儿时的那轮月亮,如今还在吗?

对,就是这儿。每一个有月光的夜晚,在这片苍翠欲滴的竹林里,都有我和奶奶的身影。奶奶有一把老老的二胡,而我有一本旧旧的诗词集。当月光穿过竹叶片的罅隙洒向我们时,奶奶就开始了她的故事。印象最深的是盲人阿炳的故事:从小父母双亡的阿炳凭借父亲生前传授他的音乐知识,加上自己高超的天赋。即使他仅仅在街头拉二胡,但他仍对生活抱着极大的乐观态度。他的生活里不是没有困难,只是他的人生字典里没有退缩。

晚风轻巧的拂开膝头的诗页,我不经意地翻动着诗页。那短小而精练的诗篇闯入我的视线,皎洁的月光映照:“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我轻声吟念,似乎明白诗人内心的情感,竟有身临其境之妙。放下二胡的奶奶来到我的身边,用大大的蒲扇替我扇风,有用粗糙但很舒服的手抚摸着我。听我念诗,有时还给我读诗。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善讲故事喜读诗的奶奶将懵懂的我领进了文学的大门。

心底的记忆如同返佣的浪潮,一波又一波抚平心头的焦虑。随着窗外的压力越升越高,我的思绪又拉了回来。阿炳的故事萦绕在耳畔,仿佛沙漠中的旅客获得一杯清冽的甘泉,瞬间获得动力一般。坚定的拿起笔,邀明月来相照,继续投身题海的世界。

一路繁花似锦,再大的困难也无法阻碍我前进的脚步。因为有你,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后记

[关于心底的记忆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珍藏的记忆_7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开头:听说时光膜拜了回忆,我用这苍白的文字来祭奠着岁月流逝的点滴。

时光老人的步步紧逼,指着旧伤说不准让我忘记。年华的逝去让我唏嘘不已,你曾说过要一生姐妹,而现在你在哪里?过得幸福么?你说过的,不论什么时候都会陪伴我的然而是不是年华的逝去让你改变了主意。

你瞧我们在一起多好:你每天清早都回来我家找我。我们手牵着手嘴里哼着一些不着调的歌曲然后一起蹦蹦哒哒的去学校。在学校里,我们是一对让人羡慕的同桌。校园的角落,若谁瞧见了你的背影,那中间也定有我。还记得校园那棵最古老的梧桐吗?在那里,那棵大树见证了我们之间的友谊,然而我今时今日想起,你却不知在哪里!是不是那棵古老的梧桐羡慕我们还是关于那古老的树的传言是假的,抑或是你经不起岁月的打磨,最终选择疏远我。或许那时候真的太小,所以你的离去让我伤心了许久,纵使你曾用冰冷的外表拒我以千里之外。然而我还是挂念着你!

是老天感动了吗?是老天太过眷顾吗?在拥挤的人潮中你一个转身我一个回头,便把曾经你打下的那座屏障消除!我是不是应该感谢你呢?

你觉得命运捉弄了你吗?不是的!是它在你恰巧打瞌睡的时候,转了一个轮回!或许我该感谢它!

我们终同往日一样,你来找我去学校,一起哭一起笑一起打闹,这久违了的温暖却刺痛了我的心直击我的灵魂。纵使现在我们不在一起,我还是会想起你的,想起你的好,也曾想起那些不为人知的你我的眼神中所能表达的欢笑,我亲爱的朋友,谢谢有你的陪伴。

我怀念你的时候你是否在怀念我。往事如烟过。剩下的时光里,我愿有你的陪伴,若你选择再次离去,那么,别再来找我,我亦不去寻你!

我深知和你在一起的时光是美好的,未来的未来,请你仍记得起我。也希望那棵古老的梧桐树不再嫉妒我们,并能保佑我们相伴一生!我的好姐妹!

—致我终将珍藏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珍藏的记忆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父亲的一个背影,让朱自清潸然泪下;而父亲的一件棉大衣,却让我终身难忘。

那件皮大衣是他在冬天常常穿的衣服。

这次我和他去城里,出发前,他竟然也变得唠叨了起来:不停的吩咐我戴上帽子,口罩等。但是说得最多的是让我穿上那件大衣。我显得十分不解,他好像也看出了我的心思。正待我要发作时,他说:“带上大衣吧,路上很冷就带上它吧!”虽然我十分不满,但我还是把它放在了车前面。

出发时,天气晴朗,整个天空蔚蓝清澈。我开着电动车惬意地在田间小道上飞驰着。虽然车子上带了不少的东西,但我却像一只小鸟似的,享受着大自然带给我我的美好。

转弯时我突然看见了父亲,他骑得是自行车。他艰难地骑着,因为他也带了不少东西。但我却种感觉他身上少了些什么。对,他没有穿那件大衣!那件深绿色的大衣!那件大衣让我的思绪回到了以前:

我小时候的冬天比现在冷,那时父亲经常送我上学,而且还是穿在那件皮大衣。我经常依偎在他背后,让身子转进大衣里,因为那里是我认为最温暖的地方。于是我就想有一天我也要穿上那件大衣……等我回过神来,父亲已走到我跟前,说:“怎么不走了?”我听着他的声音有点发颤,我分明看出他的嘴唇在抖动!

此时天变得阴沉,并刮起风来。

父亲连打了几个寒颤,原来人出汗后见风极易受凉!我鼻子发酸,恳求得对他说:“爸爸,我们换车骑吧!”我赶紧停下车并从他手中夺下自行车,他便穿上那件大衣,坐上了电车。我骑车先走了。

说真的,骑自行车真的很累!没一会儿,我的膝盖酸痛,体力渐渐不支了。我不禁想起了父亲,刚才他不也骑自行车吗?我由此体会到了父亲骑车的艰难,更体会到了他对我深深的爱。所有我要感谢那件大衣,它让我体会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每当我看到那件大衣,便会想起父亲,眼前便会浮现他穿大衣的样子……

[珍藏记忆初二作文八篇

展开阅读全文

高中关于记忆的优秀作文

全文共 1330 字

+ 加入清单

“小唯,我们永远守护着对方,彼此不离不弃,做永远的好姐妹!”

“莫失莫忘!”

记忆中那温柔的声音依旧萦绕在耳边,你温暖的笑颜历历在目,从来都没有忘记那份誓言。

小时候我们是邻居,是最好的朋友,我们形影不离,我们同病相怜,我们的命运随着经济飞速发展而改变,我们很少体会到父母之爱,爸爸妈妈都在外地打工,挣着极少的工资养育着不小的家庭,于是我们学会了自我温暖,我们缺少亲情,但我们有友情,我们是比亲姐妹还要亲的姐妹。

每一个夜晚,你都不愿回家睡觉,你与我蜷缩在我家阁楼的小床上,冷清的月光从屋顶的窗户射在我们紧握的双手上,你说这样我们可以做同一个梦了,我可以知道你在梦中所想的了。小莫,你就是这么的孩子气,这么的天真。

白天,我们喜欢在山上玩,山里有条小溪,溪水是那么的清澈,可以看到底,每当阳光照射到溪水中,水底的鹅卵石折射出闪闪的光芒反射在你的脸颊上,那时的山,那时的水,那时的风,那时的云,不掺一丝杂质,是原始的纯净的美,就像我们的友谊。拾起一枚鹅卵石,刻上我们的名字,写下不离不弃,将它送给你,你把它视为珍宝,珍藏在你的檀木盒中。

后来,你走了,随着父母去城里,我真的很舍不得你,可你还是选择了离去,听说那个城市冷冷清清的,那里没有小木屋,只有高楼大厦;那里没有参天大树,只有人植的道旁树;那里没有小溪流,只有公里里的小池塘;那里没有浑然天成的大山,只有人为的假山。天空再也不澄澈,每天都呼吸着浑浊的空气,我知道这真的不是你想要的生活。

临走的时候,我没有来送你,我知道你一定很难过,你曾说,我是你生命中的一束光,在你黑暗的世界里带来光亮,可是,你却离开了,我知道你是不想,又回归黑暗里去的。

后来的后来,我们都不再联系,也许你在怪我,也许我觉得愧疚。当我再一次听到你的消息,我有多么的高兴,那份悠悠的牵挂和绵绵的思念,有了游子回家般的感觉,可是随着电话滑落在地之际,我刹时停止了呼吸,阿姨说你死了,在那场震撼全世界的地震中死了,你本可以逃过那场劫难的,可你为了那块石头,那块见证着我们友谊的信物,你不顾一切的奔向摇摇欲坠的房屋,最终你没能出来,你永远走了。

眼泪像决了堤的湖水倾泻在我的脸上,心谷是满满的雨季,看着穿梭而依然忙碌的人流,我叩问大地,大地啊!假设我们都生活在原始的森林,呼吸着带晨露的空气,假设我们都沐浴在阳光雨露亲吻的小木屋里,假设人们都步行上班,假设人们都自己动手做简单而可口的饭菜,假设少一些汽车的尾气,假设少一些空气的浑浊,假设……唉,如果人们都少一份所谓的世俗追求,如果人们多一份古人的宁静致远,多一份渔歌互答的闲适与惬意,你还会咆哮着怒吼吗?

我泪眼问苍穹,小莫,在天堂的你还好吗?小莫,你说我是你生命中的一束光,在黑暗中为你指引方向,可你知道吗?你才是我的光,在我孤独寂寞的童年里给我带来温暖,我把你深埋在心底,即使离开也依旧不离不弃,人是换了一种方式而已。

我泪眼问苍穹,苍天大地啊!你可以将我心底的牵挂重现我的世界吗?你还我一个痴心期盼,我们和你将永远是朋友,因为你看,人们都在挤公交车,骑自行车,在自家菜园里拣最美味的佳肴。我们都明白,说是忘记,却是为了更好的记忆,因为记忆是残余的温暖,因为我们都在唱行“低碳生活”。

[高中关于记忆的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美好记忆作文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夏天的夜晚特别美。我打开窗户,抬眼望着窗外,灯火闪烁,星光灿烂。邻家小妹妹的琴声,勾起了我对昔日学琴生活的回忆。

那是一个下着雪的早上。妈妈早早的叫我起床,告诉我,她给我报了一个电子琴培训班,我是绝对不会答应的。于是,所有有一点说服力的话,我都说出来了。可妈妈“下令”叫我去,怎么说都没用,只好去了。

我不情愿的出了门。因为太冷了,地上都是雪,根本不知道那里是路。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累的气喘吁吁,可一看表,只有五分钟了,我调整了呼吸,就使劲跑。

有时手酸了,就甩几下;腿累了,就扭几下。过了三分钟,学习的地方快到了,可是就在我要冲刺时,腿软了,一只大手扶起我,二话不说,把我送到了学琴的地方。

我一看,原来是爸爸,我觉得好幸福。

琴声停了,爸爸的爱我永远不会忘记,这段经历也已成为了我心中最美好的回忆!

展开阅读全文

留在记忆中的你

全文共 823 字

+ 加入清单

众里寻他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题记

你是美丽的神话,磅礴的史诗;你是动人的乐曲,紧绷的琴弦;你是朴素的故事,不朽的传奇。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你用你绚烂的文笔,在这美丽的世界上留下绚烂的篇章——“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你,留在了我的记忆中。

第一次遇见你,我便爱上了你。从《望庐山瀑布》中,我体会到了你的壮阔之美;从《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中,我体会到了你的凄婉之美;从《蝶恋花》中,我体会到了你的斑斓之美……你用激情的语调,讲述着扣人心弦的故事;你用美好的词汇,编制一个个彩虹似的梦。你是我记忆中的那个有味道的风景。你可以是一个顽皮的小孩,也可以是一个充满激情与浪漫的青少年;你可以是一个沉稳的中年人,也可以是一个孤独无依的老人……你扮演着所有的角色,在这个自导自演的生活电影中,演绎着各种五彩缤纷的美好,也演绎着空灵悲哀的黑暗……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更加的了解了你。岁月就如同一只手,把我轻轻地牵到你跟前。同你一起,邂逅那美好的黄昏,看着各种梦境。我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凄婉爱情而感伤,我为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衰亡而叹息,我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雄心壮志而叹服,我为屈原投江而愤慨,为唐玄宗晚年贪图享乐使唐朝走向衰亡而惋惜……如同看着电影一般,你将你的魅力展现在了我眼前,令我目不暇接。

你陪伴着我成长,你让我懂得了很多。是你,想让我成为更优秀的人。有你在,我就不孤单。

是的,这句话一直萦绕在我耳畔。当我疲倦时,你会醒我的脑;当我想要放弃时,你会鼓励我;当我迷失方向时,你会照亮我的路;当我哭泣时,你会擦干我的泪;当我开心时,你会陪我一起响亮的笑。你是我的宝,你一直在我的记忆中,从未离开过,也永远都不会离开。

留在我记忆中的你,文学。我会一直珍惜你,也会继续爱你。

展开阅读全文

难以抹灭的记忆作文700字

全文共 68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帆船小水手夏令营,通过这个夏令营,我学会了驾驶帆船,还玩了很多海上游戏:坐香蕉船,坐水上沙发……这个夏令营让我忘不了。

最让我难忘的是我学会驾驶帆船了,能在大海里航行了。

在下海航行前要知道帆船的构造和功能。帆船由四部分组成:帆、栏杆、缰绳(包括固定帆的绳子和控制帆的绳子)、舵——驾驶帆船的必备用品。每一部位的作用是:帆——控制风向;舵——当前进的时候要推舵,如果前进的时候帆靠你太近要拉舵转向;当逆向行驶时帆靠你太近要推舵转向;拉舵可以调整船头的方向。

知道了帆船的构造和各个部位的作用,你就可以驾驶帆船了,在真正下海之前还要进行陆地模拟。帆船放在陆地上,帆船下面有一个转盘,船被绳子绑在转盘上,教练拿着绳子控制着转盘不让它乱转。教练让我们进行了四次训练,有推舵、拉舵、推舵转向、拉舵转向。我照着教练说的做,一听到教练说:“推舵!”,我就急忙把舵推到前面再回正;教练说:“推舵转向!”我就把舵往前推再转身低头,否则帆就会撞在我的头上。经过陆地训练,教练说:“可以进行海上训练了。”听到要真正下海了,我心里像有只兔子一样“通通通”跳个不停,害怕翻船。

下海时刻到了,我身穿救生衣坐在帆船里,开始我很紧张,手心冒汗,心里默默记着教练的话“推舵,拉舵,推舵转向,拉舵转向,收梁绳……”渐渐我就不那么紧张了,环顾四周,看到了小伙伴们有的晃晃悠悠地快要翻船,有的稳稳当当地快到岸了。我的帆船也离岸不远了。我不停地拉舵让船开得更快点,最后我在规定时间到达了岸边。我心想:“别看我个子不高,但帆船驾驶得很棒!我成功了!耶!”

这段经历永远记在我的脑海里,难以磨灭!

展开阅读全文

春节记忆作文800字

全文共 923 字

+ 加入清单

“要说最特别的节日,可必定是春节啊。要说春节有趣的事,那可说都说不完啊……”,一边说着,妈妈脸上竟洋溢起了笑容,看着妈妈脸上的笑容,跟着妈妈的回忆来到了那过往的春节。

刚过小年,家家户户都贴起了春联,时不时地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热闹极了!裹上大棉袄,就去买好吃的喽!坐上自行车,便急忙赶往集市。寒风凛冽,却依然赶不走热情。“走,先去买鸡!”,爸爸一边把车靠在路边,一边往集市买鸡的那儿赶,摊位前早已挤满了人群。牵着爸爸的手,顺着人流一点点儿往里蹭。踮起脚尖,跳起往鸡笼里瞧。“那只,那只好,爸爸,我们要那只!”,“好!好!”。付完钱,提着鸡,一蹦一跳地奔着。我拉着爸爸,“下来去买鱼!”,不一会儿,一条大鱼也被爸爸拎在手中。“回家!”

厨房里传来阵阵香味,“吃饭啦!”“哇!”,望着满桌的菜,兴奋极了。“甑糕,甑糕,我要吃甑糕!”。白白的糯米,盖上厚厚一层的红枣泥,迫不及待地舀上一勺,甜而不腻,糯而不粘牙,好吃!好吃!一条长长的红烧鱼摆在了眼前,用筷子夹上一口,外面的鱼皮脆脆的,里面的肉也入了味,一口又一口送进嘴里。吃完饭,一家人围坐在一张桌子前,包起了饺子,这充实而又快乐的一天逐步进入了尾声。

夜晚,妈妈拖出缝纫机,来到我床边,悄悄问我“今年想要件什么样的衣裳啊?”,“要件夹克!”“嗯,好。”伴着缝纫机的声音,进入了梦想。一早起来,一件崭新的灯芯绒外套已经整整齐齐地叠在了枕边。爸爸妈妈还没醒来,我便轻手轻脚来到洗手间,迫不及待穿上新衣,左照照右照照。卧室传来了脚步声,我急忙奔回去,“好看吗?好看吗?”“嗯,不大不小正合身。”我跑出院子,想与邻居朋友们分享这新年第一刻的喜悦。

几天过去,盼啊盼,可算盼到了元宵节,来到邻居家一起做灯笼,先把框架搭好,再糊上一层纸,最后再上色,好啦!两只兔子灯笼便做好了。“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灯会上,我们尽情玩耍着……

听着妈妈的故事,又想起了现在的春节,各色形态的灯笼,饭店各种各样高档的山珍海味,塞满了橱柜的各种花样衣服,可却再也体会不到妈妈那时的快乐。也许正是因为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富裕的生活让每一个有仪式感的日子变得不再有仪式感。所以,即使再华丽的行装却没有一件自己做得夹克来得漂亮。

展开阅读全文

以不能忘却的记忆为题的作文_情感作文400字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记忆,是浩瀚的海洋,承载了我们太多太多不能忘却的过去;记忆,是我们对美好事情的一个保留,让我们永记在心底;记忆,则是一面打不破的镜子,只有你站在它的面前,你才能真真切切的领悟透彻。

每个人的心底或许都有那么一段难以忘怀的过去,无论是友情,事业,还是学业,都有它的珍贵之处。

有的人,心底里以系上了一个永远都打不开的结,他不想面对过去,只想封锁记忆,但,最终的结果也只是为难了你自己,看累了其他人,这种结果,后续人人都不要想‘拥有’吧!封锁的记忆深处其实是你那段最美好,最值得拥有的珍贵记忆,只是你自我不想面对他罢了。

记忆,是灿烂的,是值得我们用一生去珍惜的东西,面对记忆,面对现实,才能真正的面对你自己。

不能忘却的记忆,则是最宝贵的!

展开阅读全文

童年的记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画虎画皮难画骨,钓鱼钓虾钓螃蟹。”可年幼无知的我却奇葩的钓了一次鸡,现在回想起来还是记忆犹新,成为我童年挥之不去,刻骨铭心的记忆。

那一年的盛夏,天降大旱,四处颗粒无收,农田的农活越来越难做,并非爸爸妈妈怕苦怕累,实在是夜以继日的劳作,也难以满足这个家的开支了,便到了城里打工。

到了假期,酷暑难耐,我不由的回想起农村的绿水青山,虫鸣鸟叫,那可是天然的避暑山庄呀。

假期开始了一段时间,我便回到了乡下外婆家去玩。我刚一进门,就看到外婆正在用碗在一个小缸里用力地舀着什么。

对于本来就出生在农村家庭的我来说,我自然知道外婆是要舀包谷面喂鸡呢。

对于许久未见的外婆,我大叫一句:“外婆,我回来了!”

外婆放下手里的活,看到我,开心的不得了。之后我便陪外婆一同去鸡舍喂鸡。

走进一看,我发现那还是一群毛都没长齐的小黄鸡。趁外婆走后,我独自蹲在那看着小黄鸡,越看越可爱,突然我计上心头。可以钓鱼钓虾,我为何不钓一只鸡耍耍呢?

说干就干,我找来一根以前自制的鱼竿,挂了一条蚯蚓,直接丢进了鸡舍。

小鸡见了争着抢着吃,不费吹灰之力,我便钓到了鸡,内心了开了花。

等我拿近一看,闯大祸了!可爱的小鸡已经死了。

我伤心的把小鸡的尸体埋了,第一次钓鸡也给了我深刻的教训,知道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展开阅读全文

记忆里的芬芳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应该是好久以前吧。

一天,我乘公交车去书店买书。

窗外,有着绵延几百米长的林荫大道;有着气贯长虹的车水马龙;更有着如织的行人。同时,徽州大道的两旁,还长着鲜嫩的小花和“野火烧不尽”的小草,真所谓“夹岸数百步,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公交车又到一站,门一开,一位老人便伴着几位年轻人走了进来。我因为坐在前面,所以可以打量一下这位老人:他年近八旬了吧,瘦小而佝偻身躯顶着所剩无几的苍老的白头发,手中拄着一个饱经风霜的木拐杖,拄着拐杖徐徐进入车内,寻得一个我旁边的爱心专座,坐了下来。

车子启动了。我继续观察他:一条条皱纹刻在脸上,两只还微微有点闪光的眼睛半眯不眯的睁着,一只还比较挺的鼻子上布满了一道道岁月的印记,使我感到:这位爷爷肯定比共和国还老。

突然,车载电视中传来响亮的声音,打破了我对这个老爷爷的思考:“下面,让我们唱响祖国的赞歌《我和我的祖国》,有请XXX合唱团。”在短暂的沉默后,耳畔便传来熟悉的歌声:“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当我正欣赏音乐,沉浸在对共和国的爱国之情时,传来另一阵歌声:“无论我走到哪里,都留下一首赞歌。”我听了,立即寻找声源,原来就是那位老爷爷,他沙哑着嗓子,声音铿锵有力,满眼光芒,似乎都快要兴奋地站起来了。他的那些不平整的皱纹,在笑容与歌声下,似乎变平整了,变少了,变浅了,变没了。他唱得忘掉了一切,只为这首美妙的脍炙人口的共和国赞歌而唱得如此开心。

车子又到了一站,那位老人起身来,发现我在看他,便对我相视一笑,下车去了。

我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波涛:这么老的老人,居然有着如此浓厚的爱国情!它如一朵花,散发着其独有的清香。

那歌声,是永远留在我记忆里的芬芳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