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论据

论据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论据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论据问题。

分享

浏览

2511

作文

682

理论论据

全文共 275 字

+ 加入清单

夫子湿、良、恭、俭、让。 《论语学而》

心平气和四个字,非有涵养者不能做。 弘一大师《格言别录》

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孟子离娄下》

礼之用,和为贵。 《论语学而》

约之以礼,驱之以法。 宋苏洵《张益州画像记》

礼乐为本,刑政为末。 宋苏辙《河南府进士策问三首》

言语之美,穆穆皇皇。 《荀子大略》

恶言不出口,苟语不留耳。 《邓析子转辞篇》

言得其宜,智愚同赞。 唐刘禹锡《武陵北亭记》

文明就是造就文明的人。 [英]罗斯金《野橄榄花冠》

一个时代的文明成为下一个时代的肥料。 [英]康诺利《不平静的坟墓》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议论文的论据类型

全文共 1690 字

+ 加入清单

论据一般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事实论据包括事例、史实、统计数字等。事实必须确凿可靠,有代表性。道理论据包括革命导师的正确论述和自然科学的原理、定律、公式等。此外,正确反映自然规律和人类生活经验的名人名言、谚语、格言等,也属于道理论据。

议论文内容由论点、论据和论证构成。论点及其论证是议论文的核心,论据及其论证是议论文的血脉。可见,论据及其论证大大影响着议论文的质量。

首先,我们应该分清楚事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事理论据就是名言、诗词、歌词、俗语、流行语、广告语、谚语、短信等等,就是语言性的论据,也就是一些经典的“话”。这些在议论文中,作为论据,不仅能够大大地支持论点,而且可以大大显示出作者的知识水平,使议论文更具风采,大量而恰当的事理论据可以吸引读者和评卷者的眼球,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含金量。事实论据就是古往今来的那些真实的人和事,比如达芬奇画鸡蛋、爱迪生婚礼临阵脱逃、司马迁苦写《史记》十九年等等。

其次,无论事理论据还是事实论据,必须支持本文的论点。不支持论点的事实和事理不可能成为论据。当然。对论点的支持是多方面的,也是多角度的,可以从正面支持论点,有时也需要从反面支持论点。从正面支持论点的可以叫正论据,从反面支持论点的就叫反论据。

再次,论据的通俗和新颖。论据要通俗,让读者一看就明白,不要让人费解;同时,论据又要独特、新颖,人无我有,让读者感到新鲜,如果一篇议论文当中的论据都是司空见惯的,人云亦云,文章是不会的高分的。

还有,论据在文章中不可“晒干鱼”。论据是为了支持论点而存在的,是在论述当中被提起的,所以,它的前后都是论述。这些论述被称为论点论证。论据,特别是事实论据在文章中不宜写的太细太长,叙事要简约用笔,寥寥数语把事情说明白,省出更多的笔墨来进行论证。无论论据写的长还是短,前后都要论证,一个论据的运用,是在论证中提起,之后叙述事实,之后再进行论证,也就是说,论据是由论证包裹起来的。没有论证的论据是绝对不可以的。因为,这个或者这些事实是为了说明论点的道理,不是在这了呆着玩的。

另有,一个论据何以说明不同的论点。论据一般都有多功能,一个论据可以用于这篇文章说明这个观点,也可以用于那篇文章说明那个观点。

最后,重视论据群。在议论文中。我们往往看到,在一个段落中应用了好多个论据,每个论据都是一两句话。这就是论据群。论据群是“排炮”,在议论文中“杀伤力”很大,能够显现出作者的广泛学识,并给予论点的大力支持。特别是事理论据,排在一块儿,比“散兵游勇”威力大得多。

当然,上面这些只是议论文的论据论证的浅显常识。而这些常识是学写议论文的基础之一。

议论文论据的作用:

一、举例论证,又称例证法,用事实做论据属于这种方法。其作用是:事实胜于雄辩,具体、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能够增强文章的说服力。道

二、理论证,又称引证法,使用理论论据的议论文属于这种论证方法。其作用是:读者所熟悉的道理容易得到读者的认同,而且在说理过程中,读者的思维容易和作者的想法产生共鸣,因此这种论证方法能够增强文章的逻辑力量,加强文章的说服力量。

三、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其作用是:有比较才有鉴别,在比较过程中,读者通过思考达到对作者观点的认同,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而且运用这种方法能够使所要证明的道理让读者有更深刻的理解,表达效果更好。

四、比喻论证,就是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中心论点。其作用是: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容易让读者理解。

五、议论文的论证:指运用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是论点与论据之间逻辑关系的纽带。论点解决“需要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题,论证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论证方法多种多样,初中阶段要求我们掌握的有四种:①举例论证: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②道理论证: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④比喻论证: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论点。

展开阅读全文

胸怀宽广-关于心胸宽广的论据实例

全文共 1164 字

+ 加入清单

负荆请罪

战国时期,赵国的蔺相如胆略过人,能言善辩,曾经带着“和氏璧”出使秦国,凭着他的机智英勇,在绳池会上始终没让秦国占到半点便宜,最后完璧归赵,受到赵王的赏识,拜他为上卿,职位在廉颇之上。屡建战功的大将军廉颇见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很不服气,说:“我有攻城野战的大功,而A相如不过动动口舌而已,况且此人出身贫贱,我不能屈居在他之下,倘若给我遇见他,我一定要当面羞辱他一番。”

廉颇的这吞话很快就传到蔺相如的耳中,但他能识大体,顾大局,所以每逢上朝的日子,就故意装作有病,以免廉颇与自己争位次。有时蔺相如出门,远远望见廉颇,就吩咐车子调转方向,避开廉颇。相府里的宾客很不满意,对蔺相如说:“我们之所以离家来到府上做事,是敬慕您崇高的正义精神,如今廉颇日出狂言,即使庸人也不能忍受,何况您为相网呢!再这样下去,我们要走了。”蔺相如笑笑,问宾客:“你们看廉将军与秦王哪个厉害?”大家异口同声说:“那当然是秦王厉害。”

蔺相如说:“我蔺相如敢在秦国朝廷上当众呵斥秦王,侮辱其大臣,又怎会偏偏怕廉将军呢了只是我想到,强秦不敢侵犯我赵国、不过因为有我们两个人在。两虎相一斗,必有一伤,我之所以避让他,是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啊!”

蔺相如“光囚家之急而后私仇”这句话不胫而走,传到廉颇那里。廉颇一想,是自己不对,连忙脱去衣服,叫人取来荆条(可作鞭子用的树枝),负荆到相府向相如请罪说:’、我是个鄙贱的人,不知您对我这么宽厚啊竺”蔺相如赶紧扶他起来。从此赵国将相和睦,秦国更不敢来浸犯了。

明主之量

在封建皇帝中,唐太宗的胸怀最宽宏,他不仅能听取各种不同的意见,从善如流,而且鼓励群臣净谏,择其善者而从之。对于反对他的人,甚至是要求他下台让位的人,他也不治他的罪,反而宽恕他。

《资治通鉴·唐纪》记载:齐州人段志冲上奏、要唐太宗让位给太子李治。李治知道了,深感不安,因为怕这件事会牵连自己,便向唐太宗边哭边申明,这件半与自己无关。大臣长孙尤忌等人认为:段志冲这样做是大逆不道,要求唐太宗把他杀了。但是,唐太宗不同意,他认为:如果自己有罪,那就说明段志冲是忠直的;如果自己无罪,那就说明段志冲是狂妄的。这就像一尺的雾遮不了辽阔无涯的天,一寸的云盖不住太阳的光辉一样,这对我有什么损失呢?唐太宗涵养之深,容量之大,可见一斑。

心胸狭窄的炀帝

炀帝是隋朝的末代皇帝,他心胸极为狭窄,嫉贤妒能之心极强。司隶大夫薛道衡,因为诗写得比场帝好,场帝就逼他自杀,并且说:“更能作‘空梁落燕泥’否?”又有一次,场帝曾作一首《燕歌行》,当时,文人学士都纷纷写诗唱和,但哪敢超越他,所以都是些平庸之作。惟著作郎王胄的诗不在场帝之下,场帝就借故要把他杀了。王胃临刑时,场帝还故意口诵王胄诗中的警句,说:“从今以后,你还能写出‘庭草无人随意绿’这样的佳句吗?”真是活脱脱的一副小人嘴脸。正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时事论据:八一建军节

全文共 1555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的八月一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因此也叫“八一建军节

建军节时,人们常常组织家庭聚会,用水仙花和雏菊把房间装饰一新。典型的传统做法是布置假环境,可以把房间布置得象过圣诞节一样.也可以布置得象过新年一样,待客人来时,则祝贺他们“圣诞快乐”或“新年快乐”,令人感到别致有趣。

1、多数美国家庭要在节日这天举办鱼宴主人在节前向客人们发出邀请。

2、请帖是一条彩色纸板制成的小鱼,活泼别致。

3、餐桌用绿色和白色桌布装饰,中间摆放鱼缸和精巧的小钓鱼竿。

4、鱼竿上系着绿色飘带,飘带上拴着送给客人的礼物,如鱼形工艺品、装满糖果的小篮。宴会上,主人端上以鱼为原料精心烹制的菜肴,煎炸烤烧,应有尽有。

5、根据传统风俗,主人往往在宴会上给客人做假菜.有人对美国典型的建军节菜谱作过描绘:最先一道是“色拉”,嫩绿的莴苣叶上撒满胡椒,但拿开莴苣叶,露出来的却是牡蛎鸡尾酒;第二道菜为"烤土豆",其实为甜面包末和鲜蘼菇,还有用西红柿色拉掩盖的覆盒子冰淇淋;以蟹肉"伪装"的烤鸡。这种假菜宴更增添了轻松欢快的节日气氛。会结束后,主人以糖果招待客人.不过,糖果不是放在果盘中,而是放在药盒里。

首个节日

八一建军节诞生于1933年,她的第一个节日庆祝活动,是在中央苏区首府——江西瑞金举行的。

1933年6月26日,中共苏区中央局发出《关于“八一”国际反战争斗争日及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决定》。决定指出:“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为纪念1927年8月1日的南昌暴动,已确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纪念的日子。”尔后,中央革命军事委会员针对为什么确定“八一”为建军节作出这样的解释:“1927年8月1日发生了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领导的南昌暴动,这一暴动是反帝的土地革命的开始,是英勇的工农红军的来源。中国工农红军在历年的艰苦战争中,打破了帝国主义国民党的历次进攻,根本动摇了帝国主义国民党在中国的统治,已成了革命高涨的基本杠杆之一,成了中国劳苦群众革命斗争的组织者,是彻底进行民族革命战争的主力。本委会为纪念南昌暴动的胜利与红军的成立,特决定自1933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7月1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作出《关于“八一”纪念运动苏区党、政、军领导纷纷作出动员,毛泽东专门撰写了《新的形势与新的任务》一文,发表在7月29日的《红色中华》报上;博古作了以《战斗的纪念节,战斗的任务》为题的多场专题演讲;张闻天到机关、学校作了《“八一”与帝国主义战争危险》的专题报告。与此同时,苏区各级政府组织群众开展了集会、游行、晚会活动,红军各部的宣传活动更为热烈。

1933年8月1日,第一个“八一”建军节庆祝活动在瑞金城南举行。傍晚,苏区军民打着火把,从四面八方朝这里涌来,工农剧社组成的欢迎表演团站在入口处,边舞边唱。庆祝活动分阅兵式和分列式,为防敌机轰炸,决定阅兵式在十七点到十九点半进行完。十七时,阅兵式开始,军乐奏起,礼炮齐鸣,毛泽东、朱德、项英三位领导策马而行,检阅长达六百余米的红军队列,红军指战员以注目礼相迎,欢呼声、口号声响彻云霄。第二项是宣誓。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向新成立的红军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授军旗,向两个师发出奔赴前线英勇杀敌的战斗命令,工人师和少共国际师组成两块方阵,指战员高举拳头进行宣誓。第三项是授旗授奖。中革军委领导分别给各红军学校授校旗,给红军各团队授战旗,向功勋卓著的红军指挥员颁发红星奖章。中央政府和各党、群团体代表致祝辞,分列式随之开始。红军第二团第五团第三十七团第四十团等方队在一面面战旗引领下阔步通过检阅台,战士们一面高呼着口号、一面向检阅台上的首长行注目礼。长长的受阅队伍从检阅台前整整走了一个多小时。坚定的步伐踏破夜幕,踏碎尘土,踹动着这个令人难忘的夜晚,把“81”两个大字嵌入史册。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时事论据:普京为何如此广受欢迎?

全文共 7109 字

+ 加入清单

乌克兰危机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民意调查支持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不只是在国外,在中国普京受欢迎的程度也很高。

XX年4月23日,叶利钦,这位76岁的政治老人的离去,令人不自觉地想起苏联解体后那十余年的风云变幻,而最为人们所津津乐道的,是他的慧眼识普京,以及他那出人意料却非常精彩的政权交接。

而普京,也确实没有辜负他的厚望,在短短几年间便改变了俄罗斯在国际社会中的尴尬处境,不再茫然四顾,而是步伐坚定地走在复兴的道路上。

普京为什么受欢迎?

普京给我们讲的,是一个关于吸引力的故事。

在XX年出版的政治自传中,普京曾生动地讲述了一个童年时代的故事。在圣彼得堡自家简陋的公寓里,他看到一只走投无路的老鼠。那只老鼠危险而疯狂地攻击任何靠得太近的人。这一场面铭刻在年幼的普京心中。年幼的普京得到的一个教训是:绝对不要让自己陷于困境。

在多少年后,普京从叶利钦手中接过日渐消瘦的俄罗斯时,他又一次想起了童年的故事。不同于“斯拉夫意识”强烈的叶利钦,年轻而又目睹苏联(俄罗斯)衰变的普京深刻地了解俄罗斯的弱点——在苏联体制下,该国经济已远远落后于西方发达国家。

彼时的俄罗斯,就像一只茫然四顾的老鼠,绝望地寻找着出路:在8年里经济减少了一半,刚刚经历了最可怕的金融危机,国家的预算水平与美国的一个大城市差不多,半数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下,人们一连几个月领不到工资和养老金;地方上各自为政,寡头大肆掠夺财富;情报机关被各种改革搞得混乱不堪,军队纪律涣散,核潜艇在港口生锈,战略核力量有可能垮掉。

就在普京上台不久,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失事了。事件发生后,让全俄罗斯都感到悲凉。而西方媒体还讽刺说,俄罗斯人连保修核潜艇的费用都不足了。与此同时,车臣又在此爆发骚乱。

对一个年轻的领导人来说,他需要重建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难道还有比这更繁重的工作吗?

普京当然不希望俄罗斯成为一只走投无路的老鼠,他希望俄罗斯成为一只富足、悠闲的老鼠,就像迪斯尼中的米老鼠一样,聪明、可爱、放松,并因此而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

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新领导人,该如何力挽狂澜呢?

普京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自己打造成一个受人尊重、讨人喜爱的新政治家模特,坚强、稳重、聪慧、优雅,充满男子汉气概,同时也灵活、坦诚、谦虚、务实,为国际社会所瞩目。

这与垂垂老矣的叶利钦形成了鲜明对比。也让俄罗斯人眼前一亮。

事实上,看看俄罗斯(苏联)历史上受欢迎的领导人,都会发现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有个性,有活力,果敢、坚强。从彼得大帝,到列宁、斯大林,以至普京,都有这个特点。

更重要的是,像列宁一样,普京也具有赢得社会认同感的非凡能力。如俄罗斯学者奥·克雷施塔诺夫斯卡娅所言,普京就像舞会上的灰姑娘,出生贫贱,只是偶尔进了克里姆林宫!人们对他的说话腔调有好感……他善于开玩笑,但行动起来却十分果断。并且,他的克格勃生涯被神化了。

民意测验时,人们说得最多的是,“他是一个正常的人,支持他错不了”。

一个人能让人感觉亲切,但又有几分神秘,是最容易抓住人心的。前者,使人萌生认同感,后者则激发了人的好奇心,而这些,都是话语权的重要来源。

对此,美国总统竞选顾问拉尔夫·里德曾感慨地说:“政治在很大程度上就像个爱情故事,它的诱惑力在于神秘。没有神秘,就不会有魅力。”因此,一个强有力的总统往往要有神话伴随。

不仅如此,俄罗斯人还喜欢普京的强硬态度,他的办事果断和他那有时刺耳的语言。

其实,在任期的最后几年,叶利钦一直都在四处寻找可能的继承人,总理一职简直就像走马灯一样换个不停,直到普京出现。而普京能留下来,则在很大程度上源于他比其他人更强硬、更尖刻、更坚定。他在实现一个目的时非常准确和坚定。

叶利钦之所以发现普京并委以重任,还有一个颇为传奇的故事。

在自己的回忆录,叶利钦讲过一段关于普京神奇的故事。那是在1994年10月,叶利钦接受了列宁格勒州州长的邀请,去参观郊外的狩猎场。随员不多,都身着迷彩服,拿着猎枪。

其间,叶利钦注意到一个迟到者,“迷彩服非常合体,一副军人仪态。他持猎枪的姿态非常自信,紧紧地抱着,就像拥抱一个心爱的女人。”圣彼得堡市长对叶利钦介绍说,那是市政府第一副主席,姓普京,叫弗拉基米尔,开会不太守时,但非常可靠。

就在聊天的过程中,一件意外的事情发生了,从灌木丛中,突然走出一个庞然大物,转动着眼睛,用蹄子扒拉着落叶,一步步地向叶利钦等人逼近。

危机时刻,叶利钦坦率地说,野猪的突然出现使大家都惊慌失措,当时由于他讲话时太激动,眼镜掉在了地上,结果10个随同人员都钻到了桌子底下找眼镜,唯独没人对野猪做出反应。

这时叶利钦侧目看到,普京没有往桌子下钻,不知什么时候,他已经端着猎枪在一旁站着,随后听到两声枪响,结果,这个“总是迟到的普京”击中了野猪的心脏,救了叶利钦。

比保镖还保镖。

普京给叶利钦留下了深刻印象,在叶利钦看来,这是一个强硬、不妥协和思维敏捷的人,而莫斯科恰恰需要这样的人。后来的一切就像冥冥中安排好的那样,“命运终于使普京来到了首都”。

好的领导让人踏实

事实上,从戈尔巴乔夫上台后,将近20时间里,俄罗斯人一直都活得很不踏实。叶利钦是想让俄罗斯人踏实,但还是没做到。这也使俄罗斯人在内心深处,都在渴盼着一个让人踏实的领导到来。

好领导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未必认得出来。

普京被叶利钦任命为总理时,绝大多数人,都以为又来了位过客。因为此前总理换得实在太勤了,人们渐渐地都不抱希望了。

但这次,真的不一样了。刚刚上任,就遇到了车臣危机,与以往一些优柔寡断的政治家不同,普京当机立断,重拳出击,很快就化解了危机,也迅速树立起他的强人形象。

在以后的日子里,俄罗斯人多次领略到普京的风采。

在莫斯科和其他城市中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曾经人们吓坏了,而这时却有一个保卫者站了出来:他表现出满怀信心,答应要严惩犯罪分子,开始严厉和无情地行动起来。他体现了不怕威胁的权力,他对问题不是害怕,而是着手去把它们解决,他不垂头丧气,不唉声叹气,见困难不抱怨,而是去干,把一切搞好。

在抱怨成风的世界,一个从不抱怨的领导人,真的与众不同。

以XX年人质危机为例。当时,看热闹的部分西方媒体和人权组织在质疑着俄罗斯政府的行动,但普京却没有理睬,而是采取了积极和果敢的应对措施。

10月26日晚,普京在国家电视台发表声明为人质伤亡道歉。28日,在莫斯科市内各处的电视大屏幕上,都以黑底白字打出了普京发表电视讲话时的一段直接引语:“我们没能解救他们(人质)所有人的生命。请原谅我们。让我们与对死者的怀念同在。”

普京的诚恳态度赢得了人们广泛的赞誉。在大多数俄罗斯人看来,普京与那些逃避责任的政客截然不同,他是一位有胆识、有责任感、有人情味的政治家。舆论调查显示,85%以上的俄罗斯公民赞同普京在莫斯科人质事件期间采取的行动。

让冷嘲热讽的西方人意外的是,“对死难者的怀念使我们更团结一致”——普京的这句话——开始在俄罗斯民间迅速流传,他本人也因此得到了更大程度的信赖和支持,而民意也变得更加倾向于反对车臣独立。与此同时,俄罗斯政府也正式对人质危机中的种种疑虑做出解释,通过公开而不是掩饰化解了可能会对俄罗斯政府不利的传言和误解。

透明在这里战胜了躲藏。

普京的作为,让很多西方领导人都感到汗颜。研究过领导心理学的人都清楚,当成功和失败的机会各占一半时,人是最难下决心的,因为很少有人敢于对此或者说对失败负责。

而在议会体制培养出的政客中,敢于负责的人并不是很多,除了态度暧昧外,西方传统政治生活中的另一方面特色是妥协,政治家们不喜欢做决断,并总是推迟做决断,除非被逼无奈。

这一点,在日本和意大利等国体现得尤为明显。只要有可能,一个政治家就尽量做一个妥协的决断,一个不会冒犯任何人或有损任何利益的决断。而且,政治家喜欢推卸决断的责任,以便出了问题时能尽量地减轻指责。

但普京却完全不同,他敢于做决策,也勇于负责任,这一方面与俄罗斯的政治传统有关,另一方面则与普京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在克格勃时的经历有关。而正是这一点,深受俄罗斯人的喜爱,也得到了叶利钦的青睐。

从小看大,3岁看老。

普京回忆上小学一年级前的一场街头“恶斗”时说:“我明白了,对于任何攻击或侮辱,自己必须迅速还击;我还学会了,如果要想赢得胜利,就必须放手一博,就当是背水一战。我的教育很大部分是在街头完成的。”

普京的同学和老师在形容孩童时的他时,共同的印象是,他外表脆弱、情绪多变、从来不害怕挑战比自己强大的对手。普京学生时代的好朋友维克托·布里森科说:“他从来不害怕任何人。”布里森科形容普京打架时,从来都很认真、拼命。普京的一位老师更是形容他打架时像一只“小老虎”。

事实证明,普京受欢迎与年轻、英俊无关,而在于个性和活力,女人喜欢有个性的男人,男人也佩服有意志力的英雄人物。

一般来说,要在需要的场合和需要的时间出现才有魅力,而普京恰好是这样的人,如媒体与学者所评价的那样,“和俄罗斯政府一贯的做法不一样,他开始履行诺言。”

普京的出现不仅带来了政治力量的团结气象,也带给俄罗斯人民以自信和希望。在普京之前,尤其是戈尔巴乔夫时代,俄罗斯人饱尝了领导人善变之苦。下午说的话,第二天早上就忘得一干二净了,好像是晚上喝酒给冲掉了一样。这其实也是奥巴马在执政“蜜月期”之后所面临的尴尬,嘴上的太多了,落实在行动上的太少了。

这其实也正是俄罗斯妇女将普京视为理想丈夫的原因所在。

普京的活力也讨人喜欢。尽管普京经常每天睡得很晚,但却从来都起得很早。洗漱完毕后,普京先在熹微的晨光下做30分钟运动操,然后再练上一阵子柔道,接下来,还要再游泳20分钟。在一个多小时的锻炼之后,他即驱车去克里姆林宫上班。

也许正是由于普京注意锻炼身体,他才能在一天里始终保持着旺盛的精力,而他身上的充沛精力和勃勃生计也暗示和激励了俄罗斯人。这也让那些成天喝的醉醺醺的俄罗斯男人相形见绌。

其实,这也是当年小布什很掏许多美国人喜欢的原因之一。像普京一样,布什身上也有一种安然和从容的气质,即便是在“9.11”之后,他也没有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仍然是每天晚上9:30到10:00之间上床,仍在早上5:30起床,保持7个半小时的睡眠;仍然悠闲地吃午饭,每天在傍晚6点左右就离开椭圆形办公室,然后在脚踏车上锻炼一阵子……

良好的生活习惯真的能鼓舞人。如美国媒体所感叹的那样,布什的这种心态对周围的人和普通民众有着很强烈的暗示作用,让他们感到一切都在控制之中,没有什么能够奈何美国的安定与繁荣,也正是有着这种自信和乐观,民众才会继续快乐地购物,经济才会迅速复苏。

普京也是一样,他的良好的生活习惯,稳定的家庭生活,美丽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他对部属的信任,对普通民众的友善,都深深地打动着人。

普京送手表的故事很能说明问题。XX年9月14日,时任总理的普京参观了图拉(莫斯科以南)的一个兵工厂。

在参观过程中,一位名叫维克多·扎加夫斯基的工人突然对普京说道,“ 弗拉基米尔,您也许是不是要送给我什么礼物当作纪念?”

普京当时感到有些茫然不知所措,他做出了一个姿势表明自己实在没有什么东西可送。但普京随后又问这名工人他想要什么礼物。

这名工人半开玩笑地回答说,“也许你的手表可以。”

经过短暂的停顿,普京取下了自己手腕上的手表并送给了这名工人。

普京送出的这块表是著名的瑞士宝珀表,目前的售价为5500英镑(约合6.24万元人民币),大约相当于普通俄罗斯人一年的工资。

做人要像人,做领导不要太像领导。

普京的这一富有亲和力而又有几分憨厚的姿态,赢得俄罗斯媒体满堂彩,也让很多国外的民众羡慕不已。

不过也有副作用。据说,在一些地区,领导下去视察之前,务必要将浑身检查一番,看看有没有超过100元的东西,生怕让基层的维克多大叔要将过去。听到这个传说,俄罗斯人幸福地笑了。

一颗露珠里有一个世界。

镜子里的俄罗斯

在XX年普京即将告别总统宝座之际,许多人会想起普京来到克里姆林宫的情形。

这其实也是当年里根及克林顿离开白宫时颇为欣慰的事情。不仅人们的钱包鼓了起来,整个国家都精神了许多。

更重要的是,看到普京,俄罗斯人还会自觉不自觉地想起曾经的辉煌岁月。

作为一个跨世纪的领导人,普京既承继了俄罗斯的传统,又有别于他的前任。显而易见的是,普京不同于叶利钦(和戈尔巴乔夫),对同美国和西方的关系不抱幻想。

普京很清楚自己和俄罗斯的路:对一只老鼠来说,有了粮食,就有了安全;而对一个国家来说,有了繁荣,才有了尊严。喜爱柔道的普京深知,许多时候,退就是进,守就是攻,而一旦发现机会,他也绝不放过。

骨子里,普京是具有强烈民族主义意识和民族自尊心的人,从这点看,他是不满意叶利钦时期的那种衰落现状的;但在现实中,他又是一个头脑清醒、非常务实的领导人,他深知,在21世纪,影响力来自于经济实力而不只是导弹的多少,没有经济,什么都谈不上,而为了发展经济,就必须做出一些妥协,当然这些妥协也决不是“免费”的。

普京的智慧还在于,他能够实事求是地选择俄罗斯要走的路。在他看来,即使在世界上其他国家行得通的方法,也可能不适合俄罗斯。出于这种认识,普京提出要走有俄罗斯自己特色的路。

而为了走好这条路,普京在上任的最初两年,实行韬光养晦的战略。

就像列宁、斯大林多次为了赢得时间和空间而进行妥协一样,普京以其刚毅和隐忍,为俄罗斯的复兴赢得了安全的氛围、投资的信心和重新崛起的时间。而更重要的是,普京给予了俄罗斯人他们最渴望的东西——稳定。

喜欢钓鱼的普京深信,只要有耐心,假以时日,是一定可以钓上鱼来的。可以说,在上台之初的几年里,普京一直在等待一个机会——油价上涨,俄罗斯的经济复苏,美国被羁绊在伊拉克——这也使得普京没过多久就可以大声对美国说“不”了。

普京的另一个成功之处,就是唤醒了俄罗斯的民族意识,激起了民众为了光荣与梦想而奋斗的强烈情感。

很快的,一种舆论氛围开始形成: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把现总统的业绩与言论同前任总统的经验相比较,也会同理想中的俄罗斯总统(帝王)相比较。而理想中的领导往往是具体的历史人物,如彼得大帝、叶卡捷琳娜二世和斯大林。

那么,是什么东西把这三个截然不同的人联系在一起的呢?

是战无不胜、权力无限、长期统治以及他们统治期间俄罗斯实力和版图的增大。这也意味着,普京若想保持起先只是自然产生的高支持率就得向这些人物看齐。从某个时候起, 这也便成了克里姆林宫的实际任务。

病人比健康人更懂得什么是健康。

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有其特别的伤感:曾经与美国对峙的大国苏联不复存在了,而在叶利钦时期只能追随美国的窘境,更是伤了俄罗斯人的自尊心,同时也唤起了俄罗斯人对大国复兴的向往。

可以说,向往大国的心情是从沙俄时期延续至今的俄罗斯民族特性。用西方学者的话说,俄罗斯人的思维选择了强悍斯大林,创造了强大的国家。而出于对叶利钦的不满,作为“强大俄罗斯的象征”,斯大林再次吸引了俄罗斯人。

民意在释放,普京在静静地听。

对民意无动于衷的人,终会面对无动于衷的民心。普京很清楚这点,因而在上任伊始就提出了“重建强大俄罗斯”的口号,由此也赢得了俄罗斯人的绝对支持。在这种民族复兴之梦的憧憬下,普京很清醒地抓住了两大方面,一是打击寡头,二是提振经济。

事实证明,这两点做得都很到位,也十分地注意力集中。

如果说,人们在普京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强国之梦,因而产生共鸣的话,普京的质朴和真诚,则如镜子,仿佛使人看到了自我,亲切而自然。

对此,就连公共关系专家都感慨道,普京掌握了能够深入普通人人心的语言技巧。

首先就是真诚,即承认实际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这是一种十分简单的方法,但在台上的政治家却用得很少。反观普京,在第一任期就公开说,俄罗斯存在着官僚为所欲为、尖锐的人口危机以及远东和西伯利亚脱离俄罗斯的危险。

虽然普京没有说出什么新观点,但是在他之前,这样的级别乃至更低的级别的领导人却从来没有提到过这些。后来,普京又谈到贫穷、腐败、犯罪现象猖獗,谈到儿童无人照看,还有其他许多问题,包括富人的收入过高、不公正等等。虽然此后多数富人的收入未见真的减少,但普京的这席话还是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其实老百姓真的很容易满足,有时并不要求你立马解决所有这些问题,但只要当局不隐瞒这些问题,就已经很满意了。

普京为俄罗斯团结和统一所做的努力,也为民众所认同。正如他在国情咨文中所说的,“如果我们的社会四分五裂,如果各自都只考虑狭隘的小集团利益,俄罗斯能够抵御这些威胁吗?我相信,不团结就不能应对这些威胁。”普京的这些思想深深地影响了俄罗斯人,也使得俄罗斯在普京以及梅德韦杰夫时代,无论遭遇怎样的挫折(从恐怖袭击到大火),都能充满信心。

这也正是俄罗斯政治家丘拜斯所感叹的地方:普京有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本领——无论谁和他进行一番交谈后,临走的时候都会相信总统是站在他那一边的”。这种质朴与亲切,也正是普京的魅力和存在价值所在。

在经历了改革剧痛和多年的社会震荡之后,俄罗斯最需要的似乎正是一个能够凝聚起民族精神和各方力量的政治人物,他也许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完美,但却非常真实和“有效”。

普京也十分会做人。XX年3月11日,日本发生8.8级特大地震,日本境内所有核电站全部关闭,这将影响日本三分之一的电力供应,也将增加日本对液化天然气、煤炭等其他能源资源的需求。见此情形,俄罗斯总理普京立即下令,如果日本有需要,俄罗斯可立即向日本紧急提供15万吨液化天然气和煤。

在危难关头,这种表现无疑会让日本人深有触动,也会提升俄罗斯国际形象,同时,也会让俄罗斯提气。在日俄关系因北方四岛问题而紧张的背景下,这样做,确实显得大气,有大国风范。

一个领导者的话语权从哪里来?看看普京就知道了。

展开阅读全文

议论文论据素材:最美孝心少年高雨欣

全文共 722 字

+ 加入清单

“寻找最美孝心少年”是由中央电视台主办的大型公益活动,在全国18岁以下的少年儿童中,选出孝敬长辈、自强不息、阳光向上的少年代表,营造尊老、爱老的浓厚氛围。下面是语文迷网整理的关于高雨欣的事迹材料,供大家选择。

高雨欣8岁父母离异,跟着妈妈和姥姥一起生活,那一年,妈妈的右手被患有精神病的舅舅砍成残疾,从此小雨欣变成了家里的主要劳力,帮助妈妈照顾年迈的姥姥和幼小的妹妹。

她童年不幸8岁时父亲离家母亲意外残疾

她学习刻苦今年小学毕业考得全县第一

她有个心愿期待全家人能在海边团圆

9日15时许,在绥化市望奎县第三小学门前,一个十来岁的小姑娘和妈妈,支起了一个简易的摊床。站在摊前,小女孩的小脸被火烤得通红。她熟练地倒着各种调料,时不时地抬起头吆喝着“烤肠、烤串、烤面筋……”

这个女孩叫高雨欣,今年11岁,几年前父亲离家,母亲也因意外落下残疾,家有年迈的姥姥和3岁的妹妹,全家只靠低保生活。今年4月份起,她每天来到广场或是街上,和妈妈一起卖烤串来贴补家用。回家后,她还要承担做饭、买菜、烧炉子等家务,在这种生活境况下,在不久前的小学毕业考试中,高雨欣考取了全县第一名。

做饭照顾母亲哄妹妹8岁起就顶门过日子

9日11时许,记者来到高雨欣家中的时候,她正在洗衣服,还不时地陪3岁的妹妹彤彤说几句话。

记者在和高雨欣的妈妈郝敏谈话中得知,几年前,郝敏和孩子爸爸离婚了,带着8岁的高雨欣和仅有5个月大的小女儿从北安市来到望奎的母亲家。而母亲家的生活十分拮据,只靠低保生活。在搬来的几个月后,高雨欣的舅舅精神病发作,将郝敏的头和右手打成了重伤,生命垂危。在医院的救助下,郝敏的命保住了,舅舅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进行治疗。8岁大的高雨欣担起了照顾妈妈、伺候妹妹、照顾姥姥的重任。

展开阅读全文

论据素材积累:一次成功就够了

全文共 1355 字

+ 加入清单

只要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目标,不断的去奋斗,体现出自我的价值,无论结局如何你都是成功的人。下面语文迷网为大家整理提供关于成语个的论据素材,希望对你有帮助。

以下是一个人一生的简历:5岁时,他父亲就去世了;14岁时,他从学校辍学,开始了流浪生活;16岁时,他谎报年龄参了军,而军旅生活也是处处不顺心;18岁时,他娶了个媳妇,可只过了几个月,媳妇就变卖了他所有的财产逃回了娘家;他曾通过函授学习法律,可不久又放弃了;后来,他卖过保险,卖过轮胎,还经营过一条渡船,开过一家加油站,但都失败了。

人到中年,他成了一家餐馆的主厨和洗瓶师,可因政府修公路而拆了那家餐馆,他又失业了;时光飞逝,眼看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而他仍一无所有。65岁那年,邮递员给他送来了他的第一份社会保险支票,他用这105美元保险金创办了自己的一份崭新的事业;88岁高龄时,他的事业终于大获成功。

他,就是窗体顶端窗体底端肯德基创始人——哈伦德·山德士!

分析:一辈子都在追求中,只要一次机会,你就会成功;如果你放弃追求,再多的机会,你都不会成功。

话题:“挫折是一笔财富”“困境与成功”

成功名言:

1、成功=艰苦的劳动+正确的方法+少说空话。——爱因斯坦

2、要成功一项事业,必须花掉毕生的时间。——列文虎克

3、聪明的资质、内在的干劲、勤奋的工作态度和坚忍不拔的精神,这些都是科学研究成功所需要的其他条件。——贝弗里奇

4、人所缺乏的不是才干而是志向,不是成功的能力而是勤劳的意志。——部尔卫

5、成功的奥秘在于目标的坚定。——迪斯雷利

6、成功的秘诀,在永不改变既定的目的。——卢梭

7、成功,是内心的造就。——拉尔夫。M.福特

8、你因成功而内心充满喜悦的时候,就没有时间颓废。——弗兰克·迈耶

9、如果你具备开始的勇气,就有了成功的豪情。——戴维·维斯考特

10、一个人事业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专业技术,另外的85%要依依耐人际关系、外世技巧。软与硬是相对而言的。专业的技术是硬本领,善于处理人际关系的交际本领则是软本领。——卡耐基

11、每一个成功男人背后都有一个默默支持的女人。

12、作为一个科学家来说,我的成功……最主要的是:爱科学作者:在长期思索任何问题上的无限耐心作者:在观察和搜集事实上的勤勉作者:相当的发明能力和常识。——达尔文

13、机会是极难得的,但他具备三大成功的条件,那就是“像鹿一般会跑的腿,逛马路的闲功夫,和犹太人那样的耐性。——巴尔扎克

14、丈夫想到管太太,远不及情人想到接近情妇次数多;禁子想到关牢门,远不及囚犯想到逃命次数多;所以困难尽多,情人和囚犯照样应该成功。——巴尔扎克

15、成功的企业经营所需具备的要素是:热衷于货品的产出,确切熟知产出成品,责任感以及有效地派任职务。经理人员必须能让部属充分发挥自我才能,独立作业以担负份内完全职责;也必须将企业组织内每一个人视为追寻共同目标的一份子。——洛德福特

16、一个人上床的时候能够对自己说:我没有对别人的作品下断语,没有叫谁相信,没有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当作刀子一般在清白无辜的人心中乱搅;没有说什么刻薄话破坏别人的幸福,便是对痴呆混沌的人也不干扰他的快乐,没有向真有才气的人无理取闹;不屑用俏皮话去博取轻易的成功;总之从来不曾违背我的信念……能够对自己这么说不是极大的安慰吗?巴尔扎克

展开阅读全文

事实论据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岳飞祭师

宋代民族英雄岳飞,幼年丧父,家庭贫寒,无钱上学。岳飞少年时十分好学,常在私塾窗外听课,无钱买纸笔,就以树枝为笔,大地为纸。塾师周侗十分喜欢这个勤学的寒门之子,免费收岳飞为学生。

周侗老师看出岳飞是个好苗子,着意培养他,教育他如何做人,帮助他树立忠君爱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还向他传授武艺,教会他射箭绝技,岳飞后来终于成为使金人闻风丧胆的一代英豪。

周侗去世后,岳飞以父礼葬之,且朔望(初一、十五)之日,无论在外行军打伏,还是驻孔营中他都要祭拜自己的恩师。

朱德元帅敬师

张澜老先生是朱德元帅上中学时的老师。张先生才学渊博,人品高洁,极受学生尊敬,他常常教导学生,当立志为国为民。朱德年青时就牢记张老师的教诲,收益颇大。后来他为国为民奋斗大半生。这是与青年时期受张澜先生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革命成功以后,朱德对老师关怀备至。1949年张老至京,朱德亲赴车站迎接。1955年张老病逝,朱德元帅亲自担任治丧委员会主任,真正做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叩之以礼”。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时事论据:里约残奥会中国首金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里约残奥会于巴西当地时间9月8日上午开始了各项角逐。在已经结束的比赛中,中国队员表现出色,中国男子十米气步枪选手董超为中国军团拿下首枚金牌。随后,在游泳、柔道和田径等比赛中,中国代表团共拿下6金8银4铜,暂列金牌榜和奖牌榜首位。

8日下午举行的男子R1-SH1级十米气步枪站姿决赛中,来自中国四川的董超发挥稳定,以总分205.8分的成绩获得第一名。这也是里约残奥会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首枚金牌。

里约残奥会射击比赛依旧采用了决赛清零和末位淘汰的赛制。董超是伦敦残奥会该项目的冠军,今天是他的卫冕之战。在中午举行的资格赛中,董超仅以618.6环排名所有选手第5位;决赛中,他找回状态,第一枪便打出10.9环。在第13枪时,之前一直暂列第一的塞尔维亚选手出现重大失误,仅打出3.3环。董超一举超过对手,并将优势保持到最后,

夺冠后,董超表示,不管比赛出现什么状况,自己都要稳扎稳打,坚持到最后,“确实那个3.3环我是挺惊讶的,只是说后来我自己调整了一下心态,自己告诉自己保持好心态,每一发稳稳当当的打,扎扎实实的打,然后一直要坚持到最后一发。其实我们射击就是这样的,偶然性特别大,你不打到最后一发,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时事论据: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

全文共 2105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由语文迷网为大家整理的习近平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话,供大家阅读。

2015年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这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兰红光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是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敌入侵的第一次完全胜利。这一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洗刷了近代以来中国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这一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使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这一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开启了古老中国凤凰涅盘、浴火重生的新征程。

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同反法西斯同盟国以及各国人民并肩战斗取得的伟大胜利。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历史的启迪和教训是人类的共同精神财富。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不容置疑,几千万人为独立、自由、和平付出的牺牲不容否定。一切否认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行,一切歪曲甚至美化侵略战争的言行,一切逃避侵略战争历史责任的言行,不论以什么形式出现,不论讲得如何冠冕堂皇,都是自欺欺人的。“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否认侵略历史,是对历史的嘲弄,是对人类良知的侮辱,必然失信于世界人民。

--2015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招待会上的讲话

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着力研究和深入阐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意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等重大问题。

--2015年7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第二十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

2014年12月13日上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会、国务院、全国政协、中央军委在南京隆重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学仁 摄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中日两国人民应该世代友好下去,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共同为人类和平作出贡献。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我们不应因一个民族中有少数军国主义分子发起侵略战争就仇视这个民族,战争的罪责在少数军国主义分子而不在人民,但人们任何时候都不应忘记侵略者所犯下的严重罪行。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不论说了多少遍,不论说得多么冠冕堂皇,都是对人类和平和正义的危害。对这些错误言行,爱好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1931年,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占领中国东北全境;1937年又蓄意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军国主义的野心就是要变中国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进而吞并亚洲、称霸世界。日本军国主义的这一疯狂的侵略国策,给中国人民和广大亚洲国家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灾难,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了极其黑暗的一页。

日本军国主义的野蛮侵略,激起中国人民的奋勇抵抗。九一八事变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并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七七事变成为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端,由此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事实就是事实,公理就是公理。在事实和公理面前,一切信口雌黄、指鹿为马的言行都是徒劳的。黑的就是黑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白的;白的就是白的,说一万遍也不可能变成黑的。一切颠倒黑白的做法,最后都只能是自欺欺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大家来共同珍爱和平、维护和平,让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让各国人民永享太平。

--2014年9月3日,习近平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9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近代以来争取独立自由史册上可歌可泣的一页,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进程中饱经沧桑的一章。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觉醒和团结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伟大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争取世界和平的伟大事业,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014年7月7日,习近平在纪念全民族抗战爆发七十七周年仪式上的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时事论据:新研究认为人类寿命的提升有极限

全文共 528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寿命提升到底有没有限制呢?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时事论据:人类寿命的提升有极限

时事论据:新研究认为人类寿命的提升有极限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的Xiao Dong等三名研究人员在《自然》期刊上发表论文,认为人类的寿命极限可能是115岁左右。研究人员说,只有极个别的人可能活得更长,但这种人非常稀有,在任何一年有人的年龄突破125岁的概率是万分之一。研究人员分析了全球百岁老人的数据,发现至少在过去20年长寿老人最高的寿命极限开始稳定,不再出现高峰。

对年龄超过105岁的人的研究显示,在105岁之后就没有什么进展了,也就预示着人类寿命正在接近极限。他们认为寿命的极限是在115岁左右。人类现阶段很难突破这个极限。目前的长寿记录保持者是法国人Jeanne Calment,她于1997年去世,去世时年龄为122岁。人类如果要大幅度提高寿命,需要解决人类细胞衰老的问题,只有这样,才有可能把人类的寿命提高到120、125、130岁以外。

但由于衰老过程如此复杂,目前则很难大幅改变人类寿命的极限。一些科学家对这项研究有异议。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口研究所主任沃佩尔教授说,科学家在过去曾称人类寿命到65岁,后来又提高到85岁,再后来是105岁就到头了,但这都被证明是错了。

展开阅读全文

理论论据

全文共 348 字

+ 加入清单

千言万语只是实。 明薛宣《读书录》

万不可做将来的梦。 鲁迅《娜拉走后怎样》

干现在有意义,才于将来会有意义。 鲁迅《论“第三种人”》

口说不若逢,耳闻不若见。 《新唐书张廷硅列传》

事实并不因无人注意而不存在。 [英]赫胥黎《浅论教条》

真与假仅一丝头发之差。 [波兰]欧玛尔海亚姆《鲁拜集》

只有实事求是,才能完成确定的任务。 毛泽东《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急中的地位》

因不合口味而无视事实,不仅是怯弱的表现,还会酿成大错。 [英]廷德尔《科学片断》

深夜和直言不讳比任何东西都更使人们吃惊。 [美]爱默生《论文集:第一辑》

讹言难信,传言多失。 清浦起龙《史通通通释采撰》

鸟则择木,木岂能择鸟? 《左传哀公十一年》

在世界上要办成几件事,没有老实态度是根本不行的。 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中考作文时事论据素材:关于感恩的经典诗句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____纳兰性德《蝶恋花·出塞》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____郑燮《新竹》

感君缠绵意,系在红罗襦。____张籍《节妇吟·寄东平李司空师道》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____元稹《遣悲怀三首·其三》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____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一生傲岸苦不谐,恩疏媒劳志多乖。____李白《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

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____李白《行路难三首》

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____陈寿《隆中对》

横戈从百战,直为衔恩甚。____李白《塞下曲六首》

报答春光知有处,应须美酒送生涯。____杜甫《江畔独步寻花七绝句》

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____杜甫《端午日赐衣》

尚怜终南山,回首清渭滨。____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平生多感激,忠义非外奖。____李白《酬裴侍御对雨感时见赠》

民感桑林雨,云施李靖龙。____赵汝愚《雨后送李将军还祠偕同寅饮一杯亭》

功名炊黍寻常梦,怪事书空感激人。____王逊《西夏重阳》

展开阅读全文

热点时事论据素材:因酒后产生被追杀的幻觉,半裸男挂在江西木桩上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半裸男挂在江西木桩上 因酒后产生被追杀的幻觉

四川新闻网宜宾12月25日讯本月中旬,屏山县一男子因醉酒后产生被人追杀的幻觉,脱掉衣服准备跳河逃避,却不慎掉入河中。危急时刻,民警利用竹竿将该男子营救上岸,避免了悲剧的发生。“警察你们快来,客运码头这里有个小伙子好像要跳河自杀。”12月17日17时许,新市镇派出所民警接警后,赶紧奔赴现场,并及时联系了冲锋舟和120救护车至现场待命。

民警赶到现场后发现,江面的木桩上蜷缩着一个神情惊恐的男子,站立在木桩的金属卡扣上,双手用力环抱住木桩,冬天的码头寒风刺骨,男子近乎赤裸悬在江面的木桩上,全身冻得不住颤抖,嘴里不断叫着救命。

经过询问和家属的介绍,民警得知该男子因为常年酗酒,导致酒精中毒,时常产生被人“追杀”的幻觉。每当这种时候,总会趁家人不备跑出家门躲避“追杀”。目前,该男子已被家属接回家中。

经过民警的反复劝说,男子最终答应先从木桩上下来。但是由于天气寒冷,男子一个不慎掉入河中。危急时刻,岸上的民警利用竹竿救援挣扎的男子,合力将男子解救上岸。上岸后的男子惊魂未定,民警立刻把自己的衣服脱下给男子穿上将其带回派出所。

展开阅读全文

事实论据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周恩来的风采

世人除了敬佩周恩来的高尚情操、献身精神、精明智慧和学识渊博外,还十分仰慕他的迷人风采。他仪表整洁,举止文明,态度优雅。他身为国家总理,但总是谦恭有礼,服务员给他端茶,他常常起身双手接过去,并微笑点头表示感谢;外出视察,每到一处,他总要和服务员、厨师、警卫员一一握手,亲切地道谢;在公共场所他总是模范地遵守一切公共秩序,遇见人民群众,他都要微笔着向大家招手致意;他每天工作18小时,每次接见外宾,总是提前到达,站在门口和大家一一握手,态度和蔼诚恳,会见结束,他总把客人送到大门外,直到汽车开动离开。外国记者赞美他:“大凡见到他的人,都认为他具有一种魅力,精明智慧,人品非凡而且令人神往。”

总理道歉

霍克任澳大利亚总理时,有一次在一家商场内与一位老人就养老金问题发生争执。霍克一时冲动,骂那位老人:“愚蠢的老家伙。”老人因此把他告到法院。霍克举行记者招待会,就自己不文明的语言,公开向这位老者道歉。他说:“那天我非常困恼,但这不能成为我使用那种措辞的理由。如果我确实伤害了他的话,我愿意就此向这位先生道歉,诚请宽容我的不逊。”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热点论据话题:落水者求救,围观群众冷漠

全文共 439 字

+ 加入清单

落水求救围观群众都拿手机拍照 因无人救援死亡

近日,据泰国网友称,他的一位朋友因喝酒后头晕,不慎跌入河道,由于不会水性,因此只能挣扎,并举手向路人求救,而路人看见后立即冲上前,缓缓掏出手机,开始各角度拍照,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趣闻,并发送至脸书平台,同时贴文表示,一弱智掉水里了,多名网友还回应道:“他怎么掉下去的?哈哈哈。”

警察到场后,该河道被围得人山人海,但无人救援,落水者趴在河道中,腹部积满了脏水,当场死亡。

尸体被救援人员拖上岸后,周围群众还在拍照,过分者还开出了闪光灯,甚至直播。救援人员无奈之下只好大喊:“别拍了!人都死了!请尊重!”随后,围观者才渐渐散开。

该网友表示,对于朋友喝酒后跑出大街,家人朋友绝对有责任,但面对一个即将溺亡的人,为何路人如此冷漠。警方通过录像及脸书线索联系了围观人群,他们均表示自己不会游泳,并已及时报警。警方震怒回应,不是叫你跳下去游泳救人,伸手就可以了,伸手都不会吗?

泰国网友表示,相信放下手机努力帮助,落水者定能得救,拍照的人太坏了。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热点论据素材:烟花爆竹抽检近五成产品不合格

全文共 582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质检总局22日公布2016年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国家质检总局22日公布2016年烟花爆竹产品质量国家监督专项抽查结果,经检验,有143家企业生产的143批次产品不合格,不合格产品检出率为47.7%,抽查批次合格率为52.3%,比2015年下降了33.4个百分点。

据介绍,本次专项抽查为新国标实施后的首次抽检,共抽查了江西、湖北、湖南、广西、贵州、陕西6省区300家企业生产的300批次产品,依据GB 10631—2013《烟花爆竹 安全与质量》、GB 19593—2015《烟花爆竹 组合烟花》、GB 24426—2015《烟花爆竹 标志》等标准要求,重点对引燃时间、销售包装标志、运输包装标志、引火线、药量等20个项目进行了检验。本次抽查发现的主要质量问题集中在引燃时间、销售包装标志、运输包装标志、引火线和点火引火线牢固性、结构与材质等项目。

质检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本次抽查合格率比2015年下降,主要原因是新标准比以前更严格了,而企业标准执行不到位,影响了产品质量。一是引燃时间要求更严。二是本次抽查对销售包装标志和运输包装标志全部内容进行检测,而2015年以前国家监督抽查仅对厂名、厂址、产品名称、燃放说明和警示语5项内容进行检测。三是标准在结构与材质项目新增了禁用隔板、垫板要求,即产品与包装之间不应增加垫板,筒体之间不应安装隔板。

展开阅读全文

、论论据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① 我不是不爱人类,而不更爱大自然。[英]拜伦《恰尔德·哈罗德游记》

② 一切事物在出自造物主之手的时候都是完美的;一切事物到人的手中都变坏了。[法]卢梭《爱弥儿》

③ 美国今天站在财富和力量的顶峰,然而我们生活的这片土地上,美正在日益消减,丑陋在不断增长,开阔的空间在缩小,整

④ 个环境因污染噪音和变得不利的自然条而在逐日受到破坏。[美]尤达尔《无声的危机》

⑤ 毁坏自己土地的国家就是在毁坏着自身。[美]罗斯福《年月日致各州州长的信》

⑥ 大自然从来不欺骗我们,欺骗我们的永远是我们自己。[法]卢梭《爱弥儿》

⑦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⑧ 为了人类的生存,请节约使用每一滴水。环保宣传标语

⑨ 幸福——那就是跟大自然在一起,看着她,跟她谈话。[俄]列夫·托尔斯泰《俄国文学史》

⑩ 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则物力必屈。汉·贾谊

⑪ 数罟不入跨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

⑫ 我们只拥有一个地球。世界环发大会主题词

⑬ 水积鱼聚,木茂鸟集。唐·马总《意林·文子》

⑭ 如果任凭环境无休止地恶化,人类在地球上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广而告之》

展开阅读全文

议论文人物论据素材:钱钟书先生

全文共 545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钱钟书的全部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提炼和熔铸人类以往文化的精华,并努力把它推向更高更美的境界。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钱钟书先生的相关材料,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中国社会科学院原副院长、特邀顾问、著名学者和作家钱钟书先生,于1998年12月19日,带着他对祖国、对人民、对中华文化的无限挚爱和眷恋,带着他无穷的睿智和学识,离我们而去。时光荏苒,但我们对钱先生的缅怀之情却益发深切。这使我想起俄罗斯伟大诗人涅克拉索夫悼念杜勃罗留波夫的诗句:怎样一盏智慧的明灯熄灭了,怎样的一颗心脏停止了跳动!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界正在生机勃勃地走向新世纪。整个学界都在思考,如何通过不懈的努力,产生出一批享誉海内外的学术大家,以一批重要的科研成果推动中国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因此,纪念钟书先生的最好方式,就是将他作为20世纪中国人文学术的一个杰出象征,走近他,认识他,深刻地探讨他的学术道路和学理体系,总结一代大才成长的基本经验,以往鉴来,开拓21世纪人文社会科学更高历史水平的繁荣鼎盛的前程。

学贯中西,熔铸人类文化精华

钱钟书先生是中国数千年文化传统在一个风气开通、历史转型时期的特殊结晶。他1910年生于江苏无锡,幼承家学,天资过人,青少年时代就练就了文史方面的“童子功”。1933年钱钟书毕业于清华大学外文系,两年后到英国牛津大学攻读,后又至巴黎大学研究法国文学。抗日战争期间归国,曾在多所大学任教。1953年被聘为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后相继担任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院特邀顾问。

钱钟书的一生,是以生命的极限去探索人文写作和人文学术的极致的。他解放前出版了集幽默睿智于一的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描绘旧中国知识分子百相的长篇小说《围城》,融中西学于一体、见解精辟独到的《谈艺录》;解放后出版了《宋诗选注》、《管锥编》五卷、《七缀集》、《石语》、《槐聚诗存》等,待出版者还有《〈宋诗纪事〉补正》,等等。他还参与了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编著《中国文学史》的工作,并作出了重要贡献。早在1950年他就参加了《毛泽东选集》英译委员会,并翻译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1960年他又参加了《毛泽东诗词》英译定稿小组的工作,断断续续直到“文革”开始受冲击“靠边站”,工作才停顿下来。到1972年,他从干校返京后又于1974年参加了英译工作,终于使《毛泽东诗词》英译本得以出版。在将毛泽东著作推向世界的工作中,钱钟书发挥了重要而独特的作用。但他从不以此为耀,宣示他人。

钱钟书不仅精通英文、法文、德文、意大利文及拉丁文、西班牙文,而且对西方古典的和现代的文学、哲学、心理学以至各种新兴的人文学科,都有很高的造诣和透辟的理解。

钱钟书先生对我国古代的经、史、子、集都有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他立足于我国的文化传统,努力打通古今中外,使之熔于一炉,并铸广博的知识与精审卓识于一体,使丰富的原创性发现和坚实的学理性论证二者达到完美的统一。《谈艺录》是钱钟书青年时期之作,书中对许多问题都作了前无古人的发掘和辨析,出版之初就以视角的独特、观点的新颖和材料的丰赡充实震动了学界。《宋诗选注》是钱钟书在文学研究所工作期间完成的一项成果,对传统的选学开拓了崭新的境界。这部书既有普及性的一面,可供雅俗所共赏,同时又体现了钱钟书对宋诗乃至全部中国古典诗歌的深湛研究,资料极为繁富,论述多有发明,体例独特别致,充满了创造性,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管锥编》是钱钟书晚年的力作,现已出版的几卷远非钱钟书计划的全部。最初设计为八卷,而只完成四卷,后出的第五卷是前四卷的“补遗”。如果天假以年,这部著作的规模一定还要更加宏伟。但就目前出版的五册来看,它们依托对《周易》、《毛诗》、《楚辞》、《老子》、《左传》、《史记》等典籍的独到研究,而又涉及后代许多文化论著和文学作品,熔铸古今,观照中外,就这些典籍中所涉及的文化、人生的诸多问题都做了深入的探讨并得出许多精辟的结论,堪称当代学术一座高峰。钱钟书的学术成就及其历史地位和价值是多方面的,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他自觉而科学地梳理和弘扬中华文化,在人类文化的总格局中把中华文化安放在一个恰当的位置上,从而推动中华文化有力地走向世界,并努力打通中西之间的隔阂,自觉而科学地吸取和借鉴一切外国文化的优良因素,从而使我国新文化建设的路途更宽广也更健康。

钱钟书的全部工作,归根到底,就是提炼和熔铸人类以往文化的精华,并努力把它推向更高更美的境界。他对中华文化的精通,他对外国,特别是西方文化精髓的深刻理解和把握,他以中华文化为基础对西方文化予以大气包举、融会贯通的魄力和驾驭力,在当代学林是高居峰巅,很少人能够企及的。钱钟书是世界级的学者,他的眼光也富有前瞻性。这一点世界上也有公论,法国总统雅克·希拉克先生唁电中说“他将以他的自由创作,审慎思想和全球意识铭记在文化历史中、并成为对未来世代的灵感源泉”。

可以说,钟书先生在文学上是一个全才,既是一位大学者,又是一位大作家。他最早成名之作是旧体诗,受到许多学界耆宿的称许。特别是长篇小说《围城》,影响更大。钱钟书文学创作上的成就,是一个与他的学术成就相平行而又相关联的课题,值得我们仔细地研究和总结。

嗜书如命,超常勤奋成就天才

我们回顾钱钟书的学术创新机制,更感到他的学术战略眼光高人一筹。他总是想方设法,尽量广泛地汲取有实质价值的世界人文学术的前沿知识,用以激发和培植自己独立创新的能力。钟书先生精熟典籍,许多人以为他是位“非三代两汉之书不敢观”的老先生,实际上这是一个大误会。虽然钱钟书安坐斗室,晚年几乎是足不出户,但是世界思想界的动态对他来说并不陌生。伦敦的《泰晤士报》的每周文学增刊,他是每期必看的,而且看得很细,所以一些新观点、新学说都逃不出他的视线。

他对学术事业的态度,用严肃认真、兢兢业业这样的词语来形容是远远不够的,他的顶真严谨几乎到了苛刻严酷的程度。他的书几乎没有一部在重印或再版时不作大大小小的修改。他的《谈艺录》初版于1948年,到1984年再版,所作的补订,篇幅几与原作相等。补订本不但增加了对中国古代文论的辨析和阐发,还大量吸收了西方新学科、新理论的成果,使这部30多年前的书依旧能够傲然屹立在当今时代的学术前沿。《管锥编》虽然1979年才出版,但很快就有了新的补订,第五卷就是“补订”的结集。

凡是钱钟书的朋友、同事或学生,或者哪怕是仅仅与钱钟书交谈过一次的人,都会对钱钟书学问的广博、思维的深刻、反应的敏捷、悟性之高、记忆力之强,叹为观止。钱钟书的天资禀赋我们很多人不具备也学不到,可以而且应该学习的是他那超常的勤奋。他的成就再一次雄辩地说明:勤奋,唯有勤奋,是实现和完成天才的真正必要条件。

关于钱钟书的勤奋,流传着许多感人的故事。据50年代在文学研究所工作的一些同志回忆,他们当时还是青年人,而钱钟书早已是名震遐迩的大学者了,可是,他们每次进入线装书库,几乎都会见到钱钟书。钱钟书拿着铅笔和笔记本,不断地翻检书籍,不断地抄录、作笔记,常常不知不觉地就过了半天。有时,他会在那里向青年人介绍各类古籍,告诉他们这些书的插架所在,历历如数家珍。文学研究所图书馆馆藏线装书十分丰富,许多线装书的借阅卡上只有钱钟书一个人的名字。文学研究所图书室当年收藏有许多好书,特别是珍贵的外文书,其中不少就是他帮助订购或搜寻来的。据说他精读的每一部书都反复批点,有的连天地两头和页边都写满了,再也找不到一点空地方。现在整理出版的《〈宋诗纪事〉补正》就是批注在《宋诗纪事》空白之处的。他的夫人杨绛先生曾在一篇文章中说,钱钟书撰著《管锥编》时,她为他整理、检点笔记本,整整费了两天工夫,装了几大麻袋。《管锥编》印出的书虽然只是5本,可是钱钟书为它作了多么长期、多么深厚的学术积累!在河南的“五七”干校无书可读,他就反复地读随身所带的字典和笔记本等。

还应该一提的是,钱钟书在为人、治学上的一个很大特点,就是在学术上直言不讳,对于自己不同意的意见,总是坦诚地谈出自己的看法。与此同时,对一些向他请教的青年人,尽管问题不大,甚至比较浅薄,他一般也从不表示不屑,更不以自己的学问骄人,而是循循善诱,问一答十,把他们的问题和思考引向深入。他就是这样不仅在学问上,而且在为人和言行上也为后辈学子树立了楷模。

历经风雨,爱国情怀终生不悔

钱钟书先生留学英、法,谙熟西方文化,但从不以此为傲。早在1945年,一位友人就在一篇记述钱钟书的文章中写道:“他为人崖岸有骨气,虽曾负笈西方,身上却不曾沾染半点洋进士的臭味,洋文读得滚瓜烂熟,血管里流的则全是中国学者的血液。”这段话很能再现钱钟书的风貌。打开《槐聚诗存》便可以看到许多怀念家乡与祖国和凝聚着爱国激情的篇章。

1938年,他留学英、法结束时,像他这样杰出的俊彦,当时在英、法找个收入丰厚的工作本是轻而易举的事,但是此时祖国正处在日寇侵略的水深火热之中,他怀着“相传复楚能三户,倘及平吴不廿年”(《槐聚诗存·巴黎归国》)的赤诚的爱国之心,毅然地回到了“忧天将压、避地无之”、“国破堪依、家亡靡”(《谈艺录》)的故国。

1949年北京解放前夕,有的人流亡国外,可是钱钟书偏要留在大陆。杨绛先生后来在《干校六记》中怀着诚挚的感情忆及这件事时说:“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文革”中,钱钟书受到冲击,并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杨先生曾问钱钟书:“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钱钟书毫不犹疑地回答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表现了钱钟书对新中国、对中华这块热土和对安身立命基础的传统文化无限的热爱,不管国家怎样贫困落后,也不管在前进的道路上有多少曲折和苦头,自己受到过多么不公正的对待,他都不更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几十年来,他同我们的国家、我们的党一道,历经风风雨雨、共度艰难险阻,也共享收获与成功。他始终积极地工作着,用他满腹才华和生花妙笔为我们的国家和人民提供着最好的精神产品,也为世界的知识宝库积累着财富。他为此贡献了自己全部的力量和生命。这是中国知识分子最重要、最可宝贵的品格。

钱钟书自己虽未参加共产党,但他的唯一的女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钱瑗(不幸先于钱钟书病故)就是一个优秀的共产党员。钱钟书和杨先生还拥有不少共产党人的朋友。钱钟书与胡乔木同志是清华的先后同学。乔木同志对钱钟书的人品、学问、诗才一贯佩服之至,曾一再向不了解钱钟书的人宣传钱钟书是“稀有金属”,并批评过个别人对钱钟书的误解和诋讦。乔木同志在遇到问题时也经常向钱钟书请教,钱钟书也总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80年代前期,中国社会科学院特聘请钱钟书担任了副院长的职务。院里当时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一般的事情不轻易地打扰钱钟书,但学术方面的重大事情,则一定要请示他,并充分尊重他所提出的意见。而钱钟书也总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并力所能及地为扩大本院的国际影响而努力。依我看,乔木同志与钱钟书之间的友谊,不仅是两个人之间的私人交谊,更重要的,是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与知识分子良好关系的典范。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包括人文学术发展的新纪元。它所提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方针,给我国的学术文化发展带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钱钟书对这一新的方针政策是由衷拥护、全力支持的。他的长达100余万字的《管锥编》开始写作于“文革”未终、“四人帮”尚在肆虐之时。而这部体大思深的著作中没有一句趋时的话语,完全是钟书先生郁积多年思考的集中表达。《管锥编》的写作正像一朵迎春花预示着繁花似锦的春光就在眼前。钱钟书的学术成就是与国运同兴的。我们应该高度重视钱钟书的学术文化创造成果,也应该充分珍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制定的方针路线给我们国家所开创的发展机遇。

淡泊名利,人格风范永留人间

我和钱钟书先生相识得较晚,但也是钱钟书著作的热心读者。我到社科院工作之前,曾在几次会议上见到过钱钟书,每一次我都特意趋前问候,并曾专门去看望过他。到社科院工作之后,我先后有几次去医院探望他,钱钟书和杨绛慢慢和我熟悉了,有什么心里话,也愿与我坦诚交换。去年11月,恰逢他88华诞,我曾和几位同志特意到北京医院,向他献上一束花,祝愿他早日康复。那一天他和杨先生都显得很愉快。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党中央和江泽民总书记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也一直关心、惦记着钱钟书的病情。我每次见到总书记,他总是十分关切地询问钱钟书的近况。1998年12月19日晚8时三刻许,总书记看到中国社会科学院12月18日晚关于钱钟书病危的报告,心里十分着急,即给杨绛打电话。通话后,总书记默然良久,后在病报上写道:“本拟去看望,后考虑给杨绛同志打一电话,不料钱老已于凌晨7时许逝世。我向她表示沉痛哀悼。”杨绛后来专门让我转达她对总书记和中央其他领导的关心表示诚挚的谢意。

杨绛坚持钱钟书的遗愿,要求后事一切从简,遗体由二三亲人护送,不举行任何悼念仪式,不保留骨灰,并恳辞花篮花圈。我们既为二位先生崇高的思想境界而感动,又觉得那样做未免简慢了些,难以充分表达对这位大学者的哀悼之情。但是为了尊重二位,经过反复研究,我们还是尊重了他的遗愿。钱钟书生前淡泊名利,去世也希望能摆脱掉一切虚礼和俗套。按照他的遗嘱,连骨灰也不曾保留。但是,钱钟书先生是不朽的,他的音容笑貌、崇高品质和等身著作将永远地留存于天地之间,放射出耀眼的光芒。

展开阅读全文

分析论据的类型和作用

全文共 321 字

+ 加入清单

论据可分为道理论据和事实论据二种类型

答题要点二个方面:(1)、明确论据类型;(2)、具体分析作用

这个题目就其实质是考查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无论是与分论点与中心论点的关系还是论据与论点的关系,都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所以,规范性答题格式如下:

这是……论据,在文中起着证明……(论点,如如果有分论点,则写出它证明的分论点,否则写中心论点。)

补充论据作为一种新题型正在流行,做这种题目,注意以下二个方面:(1)、看清楚要求补充的论据类型,即看清楚要求的是名言还是事例;(2)、补充名人事例要注意字数限制。当然,作为应考,可以准备“勤奋”、“处世”等常见主题的名人事例和名言。名言字数要少,事情要熟悉,不要为求新而准备那些较长名言或不熟悉的名人事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