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贾汪

贾汪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贾汪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贾汪问题。

分享

浏览

6182

作文

13

2024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信

全文共 2002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区历史悠久,远在商周之前就有人类定居,生息繁衍。明朝万历年间,水盛草丰,东北有泉汇而成汪,贾汪称泉城。临汪而居,因贾姓人多,故称“贾家汪”。

2016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篇一】

贾汪,我的家乡,养育了我20年的故土,那里有我爷爷奶奶的坟墓,有我的父母我的兄弟姐妹。。。。有很多象我一样50万老贾汪人太难以丢掉的东西,然而眼看着坯州的崛起,眼看着大黄山大庙的长足发展,再看看贾汪窄窄的街道,四处的垃圾,到处吹牛打牌乱吐痰的贾汪人,看看四处上访告状老百姓,和为工资大闹市委市政府的公安、法院干警,再看看今天晚上区委区政府门前的长长队伍的老师。我不禁要问,贾汪怎么了,我的家乡怎么了。。。。

诚然,贾汪因煤而兴,因煤而废,区划时又被抛弃,贾汪背负的历史包袱太多太重了。但区划多少年了,这些年贾汪究竟有没有发展?发展了多少?与兄弟区县相比是快了是慢了?关闭煤窑多少年了,贾汪的的工业究竟怎么样?有哪些真正拿的出手的支柱产业?引进了多少外资?我不知道,也许在政府的报告中有被统计有增长,但为什么贾汪的工资一直不高,以至于连吃皇粮的公安法院干警都要群起去市委市政府要说法,以至于辛辛苦苦几十年的老师都要成群结队的到区委门前要饭吃。难道真的是这些人要价太高?难道真的是这些人素质太低不能理解领导的为难,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但我不禁要问下一个以这种极度不和谐的方式向党委政府要饭吃的会是哪个,下下个是哪个,下下下个又会是哪个。。。。。。我们的党委政府我们的领导干部又会以什么言语答复下个、下下个、下下下个。诚然贾汪的发展不利有历史的原因,有国家宏观政策的因素,但我们的党委政府能把贾汪的现状归咎于历史,归咎于国家政策吗。每一次都拿历史的包袱、财政的困境来说事吗?贾汪的百姓是善良的,他们可以一次一次又一次的相信党委、相信政府,但我们的党委和政府还怎么能让百姓这么一次一次再一次的去相信你们。

试想一个地区的党委和政府连公职准工职人员的工资都解决不好,百姓又怎么能要求他为这个地方的发展和谐建设做什么?贾汪的百姓不怕生活艰难,贾汪的公职人员也不怕工资比市区低一大截,那贾汪人怕什么,怕没有希望,怕这种怕了十几年的日子会一直无休止的延长下去,延长到他们的子孙后代。

我不禁又要问,为什么坯州为什么那么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大步一大步的向前发展,毫不留情把贾汪丢在徐州的最后方阵中。难道真的因为他是县级财政吗?难道因为坯州有什么优惠的政策吗?党委政府再拿历史拿财政说事的时候,为什么不说说其中人的因素呢?为什么不拿坯州党委的发展精神、发展干劲来进行横向对比呢?坯州人敢于打破官场的潜规则,敢于提拔能发展的人,不等,不靠,不要,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经济神话。不打破贾汪官场的那一潭死水,不打破短平快的政绩观念,贾汪别想发展,永远别想。

人民支持什么样的干部?人民拥戴什么样的政府?人民永远支持那些能发展会干事的干部,百姓拥戴能带他们过好日子的政府。为什么坯州的李书记能在舆论的洪流中毅力不倒,因为他为坯州百姓干了好事干了实事,坯州人民当然支持他,当然拥护他。贾汪的百姓盼望能真正带贾汪走出困境的干部盼了很久,也许还要接着盼望下去,但一旦这样的人出现,但一旦这样的人出现,我想贾汪50万父老也不会吝啬他们的支持和热情,毕竟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也是最有良心的。也许笔者对贾汪的现实描述地太悲观了,也许笔者对执政曾经执政诸公的评价有失偏颇,但请肉食者体谅贾汪人民思变,想发展的迫切心情。。。。。

收笔在即,我的眼睛湿了,再也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为什么我的眼里长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的深沉。。。

贾汪,我的家乡,我的痛。

2016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篇二】

我的家乡是从一个破烂不堪的乡郊野外变成了一个热闹非凡、到处都是高楼大厦的城市。

以前的贾汪,马路坑坑洼洼,到处都是炭灰,房子非常破旧,人口也很少。

可是随着世界的发展,现在的贾汪比以前的贾汪恰恰相反马路平平整整,到处都是高楼大厦,房子很整齐,人口也很多。

贾汪变化的真美哇!

2016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篇三】

我从小就在外面漂流,可以说对徐州各个地方的人都有深切的接触。沛县,丰县,铜山,邳州,新沂,孙宁,市里,都有不少朋友,另外还有江苏各个市的人。十几年来,对各个地方的人接触多了,必然会有一些主观或客观的评价。不过我有一个由衷的感受就是,贾汪人最讲究,最实在,在外面认识的贾汪人都非常受外地人喜欢,与周围人交往都特别融洽。还有一点是贾汪人特有一种豪放气概。

当然不是我自己作为贾汪人吹的,其实我在贾汪确实没呆多久。除了贾汪以外,给我感觉最好的是沛县人,可以说大多数沛县人都给人一种大大咧咧,不拘小节的感觉,比较磊落,热情。

有被人评价好的地方,那就必然会有给人印象最差的地方。徐州有两个地方的人是让我现在朋友圈(全国各地)一提就呵呵的,确实把徐州的形象拉低了不少。当然在这里就不说是哪里了。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信

全文共 637 字

+ 加入清单

细心的博友可能会看到我最近写的几篇博文都是关系到家乡的湖水,也许有人会问徐州地处秦岭淮河以北的华北平原,中国的北方地区降水并不算丰沛(年降水量不到800毫米)哪里会有这么多湖面?其实徐州贾汪本来很少有湖,现在很多湖面的形成与贾汪的煤炭资源有着直接的关系。

徐州有“百里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36亿吨,远景储量69亿吨。有12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年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是江苏及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贾汪又是徐州主要的产煤县区之一,整个地下都埋藏了或厚或薄的煤层,记忆中的家乡煤矿林立,最多时仅我们一个镇就有23座。2001年7月22日,贾汪的岗子村五副井发生了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92名(官方数字,其实是130几人)矿工死亡,至此人们才认识到小煤矿的严重安全问题,领导也迅速做出了关闭小煤矿的决定。在小煤矿关闭后短短的几年中地面严重塌陷,一片荒凉,长期得不到治理的塌陷地积水成滩,湿地由此诞生。

好在前几年新来的丁书记做出了“打造贾汪山水城市”的战略性决策,提出三年再建一个新贾汪的大胆构想,大力投资土地复垦、塌陷地改造、美化绿化荒山荒地工程,在这个战略性决策中,小南湖休闲广场、大洞山榴园仙境、督公湖休闲度假村、卧龙泉生态旅游观光园、潘安湖高尔夫球场、十里花溪、临城河休闲大道等等工程相继开工,为贾汪百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休闲娱乐之地。休息日或下班后的傍晚,携一家老小闲来逛逛很是惬意。

小南湖的照片不多,还是冬季拍的几张,今日在博客里晒晒,与大家共赏。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信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有这样一座城池,看过春秋战争的硝烟,看过盛唐的歌舞升平,看过宋元的繁华盛世,也看过历史的车轮是如何在后来越走越慢,直到某一天忽然间迈入了另一个世界。

有这样一座城池,穿越数千年历史的篇章,尘世的喧嚣。静静地伫立在那儿,像一位睿智的长者,人们对着它微笑或叹息,它却沉默不语。

贾汪,就是这样的城池。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一座被岁月淹没的城,会是怎样的?一个初夏的清晨,我们踏上了去贾汪的旅途。早上的天空异常阴霾,贾汪的城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有历史的厚重感。城门是完全对称的构造,左右是两谭深色的水,不时有金鱼在游动,中间是通道。灰色的城墙的正中央,用唐代隶书写着“春秋贾汪遗址”六个大字。

初进城门,是古代石板的路面,和各种古代的建筑,仿佛时光退回到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路过的地方不时成列着各种出土的文物,从它们已经模糊的轮廓中,能想象出当年的样子,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贾汪,这句话一点不假。

稍向里去便可以看到三块牌坊,来自不同的年代,有着各自非同寻常的故事。据我们推断,其中一块是乾隆皇帝表彰功臣的,还有一块是贞洁牌坊,至于第三块的来历,不得而知。在那附近是宽阔的河面,上方有一座拱形的桥骄傲地立着,一条完美的弧线划过天空,略带些女子般的温柔与羞涩,瞬时融化了游人的心情。那是鉴桥。

我们久久地坐在湖边的台阶上,不忍离去。这条流淌了三千多年的河,今天依旧还是这样静静流淌着,没有声息,没有咆哮,没有激动,甚至没有诉说,就像什么也没有经历一样。好像历史就在不经意之间流走,什么也没有值得留恋的,什么也不需要记录。而那沉入河底的泥床,也许更是那样无声无息。历史的沉淀就是这样,一层一层覆盖,一层一层又被河水冲走。只有河水永远是透彻的,永远地澄清着。

越往里走,便越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没有古式建筑,没有历史遗迹,有的是路边的野草,年复一年地一枯一荣。田园诗的氛围,农家朴素的情致,在这时渐渐包围了我们。路上人迹罕至,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幽静。不过有路,有流水,有岸边的草木,也许就足够。在这里,曾经有什么人路过,曾经发生过多少事,已经不再重要。历史如此澄澈,与我们相对默默无语。

我为贾汪的原始和落寞感到庆幸,贾汪的废墟像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和古罗马的角斗场一样,完好地保留着……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去打扰那一片天,那一片宁静与梦幻。就让它静静地伫立,静静地驻守过往的风景。

静听贾汪,穿越历史的足迹。

静听历史,穿越天际的回响……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贾汪我想对你说书信

全文共 723 字

+ 加入清单

徐州市位于江苏省的西北部,东经116º22′~118º40′、北纬33º43′~34º58′之间,东西长约210公里,南北宽约140公里,土地总面积11258平方公里。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东部沿海与中部地带、上海经济区与环渤海经济圈的结合部。“东襟淮海,西接中原,南屏江淮,北扼齐鲁”,素有“五省通衢”之称。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在此交汇,京杭大运河傍城而过贯穿徐州南北,公路四通八达,北通京津,南达沪宁,西接兰新,东抵海滨,为全国重要水陆交通枢纽和东西、南北经济联系的重要“十字路口”。

徐州古称彭城,已有6000年灿烂文化。帝尧时建大彭氏国。有2500多年建城史,是江苏境内最早出现的城邑。夏禹治水时, 把全国疆域分为九州,徐州即为九州之一。当时"徐州"只是作为一个自然经济区域的名称,彭城邑成为这一区域的中心城市。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为北国锁钥,南国门户,地理位置十分重要,自古便为兵家必争之地。

秦汉时,徐州是楚国的属地。楚汉相争时,这里是西楚国的国都。汉高祖刘邦建立西汉后,这里是其亲属的封地。东汉末年,曹操迁徐州刺史治彭城,始称徐州。至1945年正式设市,隶属江苏。徐州现辖丰、沛、铜山、睢宁4县,邳州、新沂2个县级市,云龙、鼓楼、泉山、九里、贾汪5区。全市幅员面积11258平方公里。

徐州留下了大量文化遗产和名胜古迹,宛如斜挂于历史苍穹中的璀璨星河。其中尤以“汉代三绝”--汉兵马俑、汉墓、汉画像石为代表的两汉文化最为夺目,集中体现了古人的非凡创造力和深遂智慧,极具艺术欣赏和考古价值。以云龙山水、泉山森林公园为中心的风景区风光怡人,美若西子,秀比江南,兼有北雄南秀之美。名胜古迹掩映其中,与之交相辉映,令人流连忘返。

展开阅读全文

贾汪我想对你说书信

全文共 897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就是这样的城池。最初吸引我的是它的名字,一座被岁月淹没的城,会是怎样的?

一个初夏的清晨,我们踏上了去贾汪的旅途。早上的天空异常阴霾,贾汪的城门在这样的背景下显得更有历史的厚重感。城门是完全对称的构造,左右是两谭深色的水,不时有金鱼在游动,中间是通道。灰色的城墙的正中央,用唐代隶书写着“春秋贾汪遗址”六个大字。

初进城门,是古代石板的路面,和各种古代的建筑,仿佛时光退回到很久很久以前,那个充满诗情画意的年代。路过的地方不时成列着各种出土的文物,从它们已经模糊的轮廓中,能想象出当年的样子,仿佛能看到那个时代的风貌。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贾汪,这句话一点不假。

稍向里去便可以看到三块牌坊,来自不同的年代,有着各自非同寻常的故事。据我们推断,其中一块是乾隆皇帝表彰功臣的,还有一块是贞洁牌坊,至于第三块的来历,不得而知。在那附近是宽阔的河面,上方有一座拱形的桥骄傲地立着,一条完美的弧线划过天空,略带些女子般的温柔与羞涩,瞬时融化了游人的心情。那是鉴桥。

我们久久地坐在湖边的台阶上,不忍离去。这条流淌了三千多年的河,今天依旧还是这样静静流淌着,没有声息,没有咆哮,没有激动,甚至没有诉说,就像什么也没有经历一样。好像历史就在不经意之间流走,什么也没有值得留恋的,什么也不需要记录。而那沉入河底的泥床,也许更是那样无声无息。历史的沉淀就是这样,一层一层覆盖,一层一层又被河水冲走。只有河水永远是透彻的,永远地澄清着。

越往里走,便越能感受到自然的气息。没有古式建筑,没有历史遗迹,有的是路边的野草,年复一年地一枯一荣。田园诗的氛围,农家朴素的情致,在这时渐渐包围了我们。路上人迹罕至,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幽静。不过有路,有流水,有岸边的草木,也许就足够。在这里,曾经有什么人路过,曾经发生过多少事,已经不再重要。历史如此澄澈,与我们相对默默无语。

我为贾汪的原始和落寞感到庆幸,贾汪的废墟像圆明园的残垣断壁和古罗马的角斗场一样,完好地保留着……希望不要有更多的人去打扰那一片天,那一片宁静与梦幻。就让它静静地伫立,静静地驻守过往的风景。

静听贾汪,穿越历史的足迹。

静听历史,穿越天际的回响……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我眼中的新贾汪书信格式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的历史有这样一座城池,看过春秋战争的硝烟,看过盛唐的歌舞升平,看过宋元的繁华盛世,也看过历史的车轮是如何在后来越走越慢,直到某一天忽然间迈入了另一个世界.有这样一座城池,穿越数千年历史的篇章,尘世的喧嚣....

改革意味着飞跃,开放预示着富强,沐浴着改革的春风,只不过短短的几年时光,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的家乡也奇迹般地改变着。 昔日,我的家乡只不过是一个小村庄。道路全部是泥路,坑坑洼洼的,残留在我脑海里的家乡,到处都是平房,所见的平房屈指可数,而且大多数都是瓦屋,刮风下雨时,严重的倒屋,轻则水会进屋。屋前的道路冷冷清清,没工厂,没商店,更不要说路灯了。

一条街道简直是封闭的。在当年,拥有一辆自行车代步,已经成为了人们追求的目的。人们那时穿的衣服都有补丁,以前有一句话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连鞋子也是靠自己那双灵巧的手做出来的,有草鞋、有布鞋…… 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我的家乡居然变成了一个小城市。繁荣而昌盛,美丽而可爱。从前低矮、破旧的老屋早已被新颖别致的高楼大厦取代了。当年泥泞的古道已不见踪影了。宽阔的高速公路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在平整、宽阔的柏油马路上,车辆穿梭来往、川流息。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人来人往。以前的瓦房现在变成了豪华的住宅,放眼望去,看到的是一栋栋一排排拔地而起的崭新的高楼大厦。儿童乐园充满着欢乐声,彩灯喷泉装点得像仙境一样。

只要你任意走进一个家庭,家用电器一应俱全,如电视机、电冰箱、空调、电话等也得到了普及,不少人家还有手机、私家轿车呢,许多家庭还购置了电脑,用以浏览、查询资料和从事文化娱乐活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穷的乐趣。商场、农贸市场的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真是一年一个新面貌,一年一个新气象啊!

展开阅读全文

给贾汪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358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区历史悠久,远在商周之前就有人类定居,生息繁衍。明朝万历年间,水盛草丰,东北有泉汇而成汪,贾汪称泉城。 临汪而居,因贾姓人多,故称“贾家汪”。清光绪八年胡恩燮在贾家汪掘井建矿,由此揭开贾汪百年煤田开采历史,光绪二十四年贾汪煤矿公司成立,“贾家汪”自此渐称“贾汪”,素有“百年煤城”之称。

贾汪区,别称泉城区,隶属于江苏省徐州市,位于徐州东北部,东与邳州市接壤,南部、西北部与铜山区毗连,北与山东省枣庄市相邻。始建于1952年的贾汪矿区,经过几次易名调整,于1965年定名为贾汪区。

贾汪区拥有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大吴镇和青山泉镇 。区内有潘安湖风景区、大洞山风景区、督公湖风景区、茱萸寺等旅游景点,被誉为“徐州后花园”。 贾汪区是徐州的物流、商贸、生态、旅游中心,徐州特大城市的核心区之一,也是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展开阅读全文

给贾汪的一封信作文

全文共 667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区历史悠久。北魏时崮岘曾为永福县县城;汴塘古镇远在唐宋已久负盛名;白集、泉旺头成市为寨历史逾200年。明万历年(1573—1619)间,有人迁至现贾汪一带,临汪而居,因贾姓人多,人称“贾家汪”;而贾汪城区则因矿成区,是一座新兴城市,亦有百余年历史。

清咸丰九年(1859年),贾家汪已成为集市,为铜山县二乡泉旺头寨管辖。清宣统三年(1911年),泉旺头寨划归铜山县七区,贾家汪村仍属泉旺头寨管辖。民国17年(1928年)5月,贾汪建镇,属江苏省铜山县管辖。民国28年(1939年)5月,贾汪镇属“苏北行政公署”铜山县管辖。民国31(1942年)年2月,贾汪镇属“苏淮特别区行政公署”铜山县管辖。民国33(1944年)年后,贾汪镇属伪“淮海省”铜山县管辖。1948年11月8日,贾汪解放后,为铜山县人民政府驻地,贾汪为铜山县第一区。1952年铜山县政府迁出,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此后又历经徐州市郊区贾汪镇、徐州市贾汪镇、徐州市贾汪矿区几次改制。1958年4月8日,撤销徐州市贾汪矿区,改建为徐州市郊区贾汪镇。

1958年9月,贾汪镇钢铁人民公社成立,实行镇社合一。该公社不久即解体。

1960年3月6日,撤销徐州市郊区,贾汪镇直属徐州市领导。原“徐州市郊区贾汪镇”改为“徐州市贾汪镇”,同时增建新工区街道办事处。

1960年5月31日,贾汪人民公社成立,下设老矿、夏桥、新工区、夏桥煤矿4个分社。该社后自行解体。1964年11月,经江苏省人民委员会批准,撤销徐州市贾汪镇,成立徐州市贾汪矿区。1965年11月始定名为徐州市贾汪区,沿称至今。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新贾汪书信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徐州有“百里煤海”之称,煤炭探明储量36亿吨,远景储量69亿吨。有120余年的煤炭开采历史,年产量达到1500万吨以上,是江苏及华东地区主要的煤炭生产基地。贾汪又是徐州主要的产煤县区之一,整个地下都埋藏了或厚或薄的煤层,记忆中的家乡煤矿林立,最多时仅我们一个镇就有23座。2001年7月22日,贾汪的岗子村五副井发生了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92名(官方数字,其实是130几人)矿工死亡,至此人们才认识到小煤矿的严重安全问题,领导也迅速做出了关闭小煤矿的决定。在小煤矿关闭后短短的几年中地面严重塌陷,一片荒凉,长期得不到治理的塌陷地积水成滩,湿地由此诞生。

好在前几年新来的丁书记做出了“打造贾汪山水城市”的战略性决策,提出三年再建一个新贾汪的大胆构想,大力投资土地复垦、塌陷地改造、美化绿化荒山荒地工程,在这个战略性决策中,小南湖休闲广场、大洞山榴园仙境、督公湖休闲度假村、卧龙泉生态旅游观光园、潘安湖高尔夫球场、十里花溪、临城河休闲大道等等工程相继开工,为贾汪百姓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美丽的休闲娱乐之地。休息日或下班后的傍晚,携一家老小闲来逛逛很是惬意。

小南湖的照片不多,还是冬季拍的几张,今日在博客里晒晒,与大家共赏。

展开阅读全文

我眼中的新贾汪书信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督公湖位于贾汪区世纪东路,距贾汪城区约10公里,督公山南麓,是由徐州旺佳农林牧生态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投资6000万元开发的旅游度假村。拟用现有的大型人工水库,人造湖、人工岛,广阔滩涂等景观,开辟人造天然浴场、山、湖、岛旅游区,已建成野味餐馆,正在建设大型水族馆、垂钓区、水产品发展区、游乐场、农家陈列馆、跑马场、服务中心等项目。

督公湖库区水面达100公顷,可浇灌面积达2万亩,解决1.5万人饮水,保证下游3万人及阚山电厂等大型企业的防洪安全,每年直接经济效益400余万元。更重要的是,湖中还有鱼类20余种,白鹭、大雁、野鸭等近万只,有效地改善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明朝万历年间都察院右金都御使贾三近因其为官清正、刚正不阿被朝野上下称之为“都公”,在其告老还乡之后云游至此,发现此地群山绿树,碧波荡漾,叹曰:真乃神仙境也!竟爱不愿归,隐居于此,并取名“石屋居人”,从此潜心写书,以古讽今,写成旷古绝今的《金瓶梅》,因此此山起名为都公山,湖取名为都公湖,后来因年代久远后人以音传习为督公山、督公湖。

督公湖景色宜人,远山如黛,倒映水中;茂林郁郁,水木含情;白鹭翩翩,诗意盎然;沙滩漫步,惬意无限;鱼馆畅饮,陶醉其间,使人心旷神怡,这里的传说更加神奇,令人神往……

朱元璋和马皇后破庙成亲,天赐浴盆石,患难夫妻喜成亲;玉兔下凡望穿双眼化为泉,演绎爱情浪漫经典;赤脚大仙蓝采和掷靴为桥,普度众生美名传……湖因传说而神奇,传说因湖更迷人。

展开阅读全文

美丽的贾汪我的家书信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北郊的北大桥,有一处僻静的园林——贾汪人民公园。从公园的西大门进去,沿路作一段半圆形弧行后,翠绿丛中露出一黄色琉璃瓦覆顶、重檐、六角的亭子,这就是“运河支队抗日烈士纪念碑”亭,纪念碑碑名则是由原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写。

运河支队是支创建于1940年1月,由苏鲁边之峄、滕、铜、邳地方组编而成的抗日武装,他们以贾汪东北的黄邱山套为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与铁道游击队、微湖大队团结协作,肉搏湾槐树、克塘湖据点、智进枣庄除奸、袭台儿庄车站、常桥伏机日寇、打贾汪柳泉、攻利国驿铁矿,抗战期间共毙伤、俘日军近千人、伪军4000余人。南锁山东之大门,北辟延安之通道,令日寇闻风丧胆,人民赖以定心,为抗日战争胜利建立了不朽功勋。

由于是清晨,园子里除了少数晨练之人外,几乎见不到游客。踯躅之时,遇一长者,搭讪后,自述姓张,今年71,退休前在贾汪建设局工作。然而巧极的是,对建亭的过程十分了解。他说:九十年代初,贾汪决定建亭。但拿到的最初设计稿是个“五角亭”,虽然匠心独运、别有含义,但由于不对称,考虑到可能会对瞻仰、参观人员的进出带来不便,后改为“六角亭”。南面独立的大碑,是前几年一对运河支队夫妇战士,不知何因,在支队名册里竟然没能查找到自己的名字,觉得这段光荣的历史不能湮没,遂自己出资,请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战友李成瑞题写碑文“运河支队军魂不朽”立此纪念。现在,这儿成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每逢重大节日,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都来这开展纪念活动

啊,贾汪,我美丽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美丽的贾汪的书信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贾汪区政府的门前是条比较繁华的东西路,此条路名非同一般,称作“前委路”。就在“前委路”路南的团结小学院内,有一座墙体红色的小楼,上下两层,一层走廊设有菊花瓣式拱门,原是“柳泉炭矿”的日本人为解决其子女入学问题,于1942年建设的一所教学楼。由于该楼一直正常使用,故保存较为完好。若问起这幢“红楼”,贾汪人则亲切地称它为“前委楼”。

原来,1948年11月10日,谭震林一行7人抵达贾汪,视察煤矿、号召支前、援助解放战争。次月,陈毅到达贾汪,指挥淮海战役。

淮海大战结束后,华东野战军在贾汪集结休整。期间,于1949年1月和2月,先后两次在贾汪召开“前委扩大会议”,对部队整编进行动员发动,研究部署渡江作战等事宜。2月9日,“华东野战军”在此改编成“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同年4月20日,“百万雄狮过大江”先后解放了南京、上海、福建大陆和沿海大部岛屿。年底,第三野战军已发展到82﹒5万人。解放战争期间,三野共歼敌245万,位列歼敌榜首,为祖国的解放事业,立下赫赫战功。

为铭记中共第三野战军前委的成立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的诞生,徐州市人民政府1991年于原址立碑纪念。孩子们在这里快乐学习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爱国情感,掌握知识,为中华崛起奉献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描写美丽的贾汪的书信

全文共 406 字

+ 加入清单

访前,曾看到消息说:贾汪江庄建有“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出了公园,笔者驱车直奔江庄,一探究竟。

“运河支队抗日纪念馆”位于江庄“卧龙泉生态观光园”的西北部,这是一座正在建设中的园子。进园后,按照一中年女工的指引,我找到了纪念馆。该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共有中间大、两厢小三个展室。在展室的外墙上,留有八个细长的窗户,寓意运河支队曾经隶属八路军;同时几个窗户又各分为两组,一组四个,寓意运河支队也曾隶属过新四军。

“卧龙泉生态观光园”是由当地民营企业家独资创建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将纪念馆建此,有着深刻含义:一是贾汪曾是其浴血奋战的主要阵地;二是贾汪有100多名老百姓参加了运河支队,一半牺牲,仅江庄就有20多名烈士;三是能同贾汪公园内的纪念碑相辅相成,用丰富的馆藏内容加大宣传力度,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据悉:目前纪念馆已征集到文史资料、相关图片和部分实物,将于近期着手布展,不久将对游人开放。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