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资料

资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资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资料问题。

分享

浏览

686

作文

767

病媒生物防治宣传资料

全文共 1888 字

+ 加入清单

病媒生物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

一、什么是病媒生物?

指能直接或间接传播疾病(一般指人类疾病),危害、威胁人类健康的生物。广义的病媒生物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鼠类,属哺乳纲啮齿目动物;无脊椎动物媒介主要是昆虫纲的蚊、蝇、蟑螂、蚤等和蛛形纲的蜱、螨等。最常见四大害为:苍蝇、蚊子、老鼠、蟑螂。而螨虫无处不在,却不易为人察觉。

病媒生物监测与防治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也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重要指标之一。目前各级政府普遍设立。而各工作单位及家庭单位远未重视此项工作(除自发行业盈利单位外),尚应进一步普及。

二、病媒生物有哪些危害?

病媒生物不仅可以直接通过叮咬和污染食物等,影响或危害人类的正常生活,更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传播一系列的重要传染病。在我国法定报告的传染病中有许多属于病媒生物性传染病,如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疟疾、登革热、地方性斑疹伤寒、丝虫病等;而一些消化道传染病则通过病媒生物的机械性传播在人群中扩散,如痢疾、伤寒等。

三、病媒生物性传染病防治的重要性

病媒生物性传染病是人类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旅游和贸易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变,病媒生物种类、密度和分布等发生了新的变化,不仅原有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范围扩大、发生频率和强度增加,而且一些新的病媒生物性传染病不断出现。媒介生物性传染病具有传播快、易流行的特点,严重威胁人民的身体健康。通过对病媒生物的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它们对人群的骚扰和经济损失,更可以预防和控制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近年来一些病媒生物性传染病的爆发流行已对我国形成威胁,因此加强病媒生物疾病预防控制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

四、常见病媒生物防制方法

(一)、如何杀灭老鼠?

要杀灭老鼠,先要掌握老鼠的生活习性和活动规律。一般来说,灭鼠有两种方法:

1、物理捕杀:可采用笼(鼠笼)、夹(鼠夹)、压(石板压)、扣(金属面盆倒扣)、淹(水缸翻 板淹)、翻(翻草堆)等方法捕杀。

2、药物诱杀:(1)敌鼠钠盐:属慢性毒鼠药,用0.05%~0.3%的浓度制成浸泡毒饵、粘附毒饵或混合毒饵使用;(2)、磷化锌:属急性毒鼠药,用2%~3%(对家鼠)及5%~10%(对野鼠)的浓度制成粘附或混合毒饵使用。

(二)、如何防制苍蝇?

1、要采取综合防蝇措施,才能收到满意效果:要切实做好粪便处理,采用密封或三格化粪池,防止苍蝇繁殖;要做好垃圾无害化处理,清除各种孳生地;对特殊行业如屠场、酿造厂等要落实防蝇设施和措施;饮食服务行业可采用药物喷杀、粘捕、诱捕、拍打等方法灭蝇。

2、化学灭蝇:(1)、毒饵灭蝇:常用药物有0.1%~0.2%的敌百虫,或0.1%的敌敌畏及0.05%的倍硫磷,掺入蝇类喜欢食用的食物中让蝇舐食毒杀。(2)、滞留喷晒灭蝇:将三氯杀虫脂、奋斗呐等均匀喷洒在室内蝇类喜欢停留的地方,使蝇类接触死亡。(3)、快速灭蝇:可用0.1%敌敌畏乳剂、0.3%辛硫磷乳剂及市场出售的各种气雾剂对室内空间喷洒,可快速灭蝇。(4)、杀灭蝇蛆:常用0.5%~1%敌百虫水溶液、0.1%杀螟松、0.2%倍硫磷等,对蝇蛆孳生地喷洒灭蛆。

(三)、如何防制蚊子?

1、环境防制:主要包括直接清除蚊虫孳生场所和间接改变孳生环境,使之不适宜蚊虫的孳生,从根本上清除蚊虫孳生条件,从而达到蚊虫不能生长繁殖的目的。具体措施包括平整土地,填平塘、洼、坑、沟;翻缸倒罐防积水,防制幼虫孳生;改造排水系统和市政设施,使用渠变成密封暗渠,完善防蚊设施等。

2、化学防制:(1)、杀灭成蚊:常用0.5%凯素大城、5%奋斗呐,用水稀释50~80倍,喷洒于室内蚊虫停息的墙面天花板等,让其接触中毒死亡;或用市场上灭蚊喷雾剂喷洒杀灭;(2)、杀灭幼虫:可用目前公认较好的杀螟松、倍硫磷灭幼,一般为200~800克/每公顷水,视水深、水质及流动情况调整。亦可使用缓释剂灭幼虫。

(四)、如何防制蟑螂?

1、环境防制:环境防制是提高和巩固化学防制效果、防止蟑螂侵入和孳生的根本措施。主要办法有收藏好食物,保持环境清洁,消除垃圾、杂物,修复破损房屋和设施,补堵墙洞,清除孳生条件;经常检查居家家具、抽屉、厨房,清除蟑螂及卵鞘等。

2、化学防制:喷洒是化学防制蟑螂的重要方法,常用药物有0.025 %的溴氰菊脂胶悬剂或0.05%奋斗呐等,采用全面均匀喷洒,屏障喷洒或在牺息的缝隙进行点状喷洒;毒饵法:用1%乙酰甲胺磷、3%敌百虫、2%敌敌畏等药物与蟑螂喜欢吃的食物制成片剂、颗粒剂、糊剂、水剂投放毒饵;此外,尚可用药笔封涂毒杀等。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国庆节资料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日是中国的国庆节.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前赴后继,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在隆隆的礼炮声中,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并亲手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聚集天安门广场的三十万军民进行了盛大的阅兵和庆祝游行.10月1日是我国的国庆节,为什么把这一天定为国庆节呢?中国人民经过一百多年的英勇奋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取得了人民革命的伟大胜利.在1949年10月1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最伟大的转变.1949年9月的政协一届一次会议上决定把10月1日定为国庆节.

1949年十月一日下午3时,北京30万人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典礼,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毛泽东主席庄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并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毛主席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为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唯一合法政府。凡愿遵守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领土主权等项原则的任何外国政府,本政府均愿与之建立外交关系。"随即举行阅兵式和群众游行。朱德总司令检阅了海陆空军,并宣布《中国人民解放军总部命令》,命令中国人民解放军迅速肃清国民党一切残余武装,解放一切尚未解放的国土。同日,北京新华广播电台在天安门广场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实况广播。这是中国人民广播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实况广播,全国各地人民广播电台同时联播。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生:生硬。指不顾实际情况,机械地运用别人的经验,照抄别人的办法。

成语举例:我们学习别人的经验,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且不可生搬硬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辨形:套,不能写作“丢”。

成语辨析:生搬硬套和“生吞活剥”;都有“生硬搬用”的意思。但生搬硬套偏重于搬用别人的经验或方法;“生吞活剥”偏重于搬用别人的言论或诗文。

成语谜面:按别人的脚码买鞋穿

歇后语:石刀塞进车辕里;依样画葫芦;按别人的脚码买鞋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空空洞洞,没有什么内容。多指言谈、文章极其空泛。

成语举例:出了口吻、技巧和声调之外,八股文里是空洞无物的。(朱自清《经典常谈 文第十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空,不能读作“kònɡ”。

成语辨析:空洞无物和“空空如也”;都可用来形容空无所有。但空洞无物多用于言谈等理论的范畴;“空空如也”则多用于空间的范畴。

成语谜面:闲地窖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33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家中日常的饭食。也比喻常见的事情。

成语举例:快请夏老爷出来!虽然家常便饭,也没有背客自吃之理啊!(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家中日常的饭食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便,不能读作“pián”。

成语辨形:常,不能写作“长”。

成语辨析:(一)家常便饭和“粗茶淡饭”;都可表示没有多少下饭的菜。但家常便饭指平常的吃喝;还可比喻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事;“粗茶淡饭”偏重在饭菜简便;不讲究;还可以形容生活俭朴、清苦。(二)家常便饭和“习以为常”;都有“很平常、不足为奇”的意思。但家常便饭用法相当于名词;“习以为常”用法相当于形容词。

成语谜面:家里的饭

歇后语:和尚吃豆腐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晚上连着白天。形容加紧工作或学习。

成语举例:殷之季君,亦奏斯乐。酒池肉林,夜以继日。(三国魏 阮籍《乐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工作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继,不能读作“jī”。

成语辨形:以,不能写作“已”。

成语辨析:夜以继日与“通宵达旦”有别:夜以继日多作“学习”、“工作”、“劳动”、“战斗”等状语;着重指精神。“通宵达旦”主要指时间;中心词较广泛。

成语谜面:明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勃勃:旺盛的样子。形容野心非常大。

成语举例:济度野心勃勃地说大话:“我要斩草除根,拿下厦门,踏平他的巢穴!”(华而实《汉衣冠》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野,不能读作“yè”。

成语辨形:勃,不能写作“渤”或“博”。

成语辨析:野心勃勃与“狼子野心”;都有狂想的欲望的意思。但“狼子野心”偏重于本性凶残;还有“用心狠毒”的意思;野心勃勃仅仅指“欲望的强烈。”

成语谜面:毒蛇做梦吞大象

展开阅读全文

两学一做学习资料

全文共 1212 字

+ 加入清单

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引导党员利用网络自主学习、互动交流,扩大学习教育覆盖面。注重运用各类媒体,宣传“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做法和成效,加强舆论引导,营造良好氛围。下面是关于两学一做的学习材料,欢迎阅读参考。

一、具体学什么?

1.学党章党规。a,逐条逐句通读党章b,学习《准则》和《条例》等c, 学习党的历史、革命先辈和先进典型d,从周薄徐郭令案中汲取教训

2,学系列讲话。a,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的重要思想b,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c,与马列毛邓等思想结合起来学

二、既然要做“合格党员”,标准是什么呢?

即,“4讲4有”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

三、“两学一做”针对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呢?

即,5个着力解决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理想信念模糊动摇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党的意识淡化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宗旨观念淡薄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精神不振的问题,着力解决一些党员道德行为不端的问题,

四、学习教育的目的是什么?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巩固拓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进一步解决党员队伍在思想、组织、作风、纪律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保持发展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通知还指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党委(党组)要根据方案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情况,要及时报告党中央。

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简报

按照县委办《关于开展“两学一做”集中学习周活动的通知》的要求,县委政法委认真筹备,迅速安排集中学习周活动。

一是提早部署定规矩。按照县委总体部署,结合2016年政法委工作实际,对集中学习周活动进行了详尽的安排;坚持每天8:30组织全体机关干部进行至少一个小时的集体学习,并明确一名领导干部进行领学辅导;要求每名同志结合自身情况,制定出个人学习计划,确保学习教育效果;与此同时,还提出“开办一期学习专栏,开展一场大讨论,记写不少于一万字学习笔记,撰写一篇学习心得”的学习要求。

二是学习理论补短板。针对我单位年轻同志比重大,理论知识底子相对薄弱的实际,组织大家系统对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进行了温习,不断弥补理论短板,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理论素养,增强年轻党员在党意识。

三是重温党章守纪律。坚持每天学习《党章》《条例》《准则》不放松,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增强敬畏意识、规矩意识、大局意识、看齐意识,全力维护“三严三实”正风肃纪的政治生态,促进机关作风持续向好。

四是凝心聚力促工作。组织对年度政法、综治、维稳、反邪教打击等工作大讨论,进一步凝聚广大干部思想,激发干事创业的活力;引导全体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认真履行好三大职责使命,圆满完成推进平安合阳、法制合阳和过硬队伍建设三大任务,为新的“五县”提供强有力的法治保障。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委曲:曲意迁就。勉强迁就,以求保全。也指为了顾全大局而让步。

成语举例:委曲求全的苟活决不是真正的生。(郭沫若《战声》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曲,不能读作“qǔ”。

成语辨形:曲,不能写作“屈”。

成语辨析:委曲求全和“逆来顺受”都有使自己受委屈而迁就别人的意思。但委曲求全仅指在一定的目的下求全;是暂时性的行为动作;而“逆来顺受”可指人的一贯态度;常表现人的性格。

成语谜面:情歌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成语举例: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辨析:风云人物与“风流人物”有别: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的显赫人物;而“风流人物”指对社会对时代有贡献的人物。“风云人物”不含贬义;而风流人物有时含一定讽刺意味。风云人物不能用在“男女私情”方面。“风流人物”有时则指男女交往行为放荡的人。

成语谜面:龙虎将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肆:放肆;忌:顾忌;惮:害怕。非常放肆,一点没有顾忌。

成语举例:她们都是横冲直撞,真真是肆无忌惮。(郭沫若《黄河与扬子江对话》)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补充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惮,不能读作“tán”。

成语辨形:惮,不能写作“弹”。

成语辨析:肆无忌惮和“肆意妄为”都表示“极其放肆”之意;但肆无忌惮强调“无忌”;有为所欲为之意;而“肆意妄为”强调“妄为”;指由着自己的欲望而胡乱做事。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敲碎骨头来吸骨髓。比喻剥削压榨极其残酷。

成语举例:清 冯桂芬《请减苏松太浮粮疏》:“向来暴敛横征之吏,所谓敲骨吸髓者,至此而亦无骨可敲无髓可吸矣。”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髓,不能读作“suí”。

成语辨形:髓,不能写作“隋”。

成语辨析:敲骨吸髓与“横征暴敛”有别:敲骨吸髓偏重于残酷;其手段可多种多样;“横征暴敛”偏重于横暴;其手段只是指征收。

成语谜面:吃螃蟹腿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形容人反复无常或惯于耍手段。

成语举例:你不合打凤牢龙,翻云覆雨,陷人坑阱。(元 乔孟符《扬州梦》第四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覆,不能读作“fǔ”。

成语辨形:覆,不能写作“复”。

成语辨析:翻云覆雨和“反复无常”;都有一会儿这样一会儿那样变化不定的意思。但“反复无常”的应用范围宽;可泛指做事、主张、态度等;翻云覆雨多指人的作法多变;常比喻玩弄手段。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针锋:针尖。针尖对针尖。比喻双方在策略、论点及行动方式等方面尖锐对立。

成语举例:彩云听着唐卿的话来得厉害,句句和自己的话针锋相对,思忖只有答应了再说。(清 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六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辩论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相,不能读作“xiànɡ”。

成语辨形:针,不能写作“真”。

成语辨析:针锋相对与“以牙还牙”有别:针锋相对侧重于形容立场、观点、态度;“以牙还牙”侧重于形容方法、策略、手段。

成语谜面:针尖对麦芒

歇后语:刺猬钻进蒺藜堆;绣花姑娘打架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做了坏事满不再乎,一点儿也不感到羞耻。

成语举例:“打这个恬不知耻的走狗!”台下一片激怒的喊声,还是震动了台上的胡博士。(杨沫《青春之歌》第四十三章)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恬,不能读作“ɡuā”。

成语辨形:恬,不能写作“括”。

成语辨析:恬不知耻与“厚颜无耻”区别在于:恬不知耻偏重于“恬”;“知”指做了坏事;也无动于衷;多指坏人没有心理上的羞耻感;而“厚颜无耻”偏重在“厚”和“无”;指人“脸皮厚”;不怕羞耻。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92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兴:原指志趣,后指兴致;采:原指神采,后指精神;烈:旺盛。原指文章志趣高尚,言词犀利。后多形容兴致高,精神饱满。

成语举例:阿二忽然对于曾沧海的威吓全没怕惧,反而兴高采烈的说起来了。(茅盾《子夜》四)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兴,不能读作“xīnɡ”。

成语辨形:采,不能写作“彩”。

成语辨析:兴高采烈和“兴致勃勃”;都有“心情很愉快;兴致很高”的意思。但兴高采烈偏重于“高兴”;还含有精神高昂的意思。“兴致勃勃”偏重于“兴奋”;还含有“对某一事物产生喜爱的情绪”;“感兴趣”;“积极从事”等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注目:注视。吸引人们注意。

成语举例:也有敲打铜锣,高举旗帜,引人注目的。(毛泽东《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连动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辨析:引人注目和“招摇过市”都有“引人注意”的意思。但“招摇过市”是贬义成语;偏重指故意在公众中张扬炫耀;吸引人注意;一般用于人;引人注目不含“炫耀”的意思;可用于人和物。

成语谜面:眼药使用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栋:栋宇,屋子。书运输时牛累得出汗,存放时可堆至屋顶。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举例:世传养生术,汗牛充栋,行而效者谁也?(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封三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褒义,形容藏书非常多

成语结构:紧缩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汗,不能读作“hán”。

成语辨形:汗,不能写作“汉”;充栋,不能写作“冲动”。

成语辨析:①汗牛充栋和“浩如烟海”;都可形容书很多。但汗牛充栋仅表示“多”;可形容著作多、书多;“浩如烟海”不仅指书多;还可形容文献、资料、诗词、生活事件的繁多。②见“车载斗量”。

展开阅读全文

乒乓球项目冠军乔红的故事资料

全文共 695 字

+ 加入清单

1、 红出生在武汉市被人们称之为“世界冠军的摇篮”的体育强区。7岁开始打球,良好的体育氛围,为她成为奥运会冠军奠定了基础。

2、乔红小时候学习成绩很好,老师说她能上外语学院。但启蒙教练说她悟性好,将来一定能练出名堂。母亲希望她读书,父亲希望她打球。最终父亲让她承诺在完成好学习任务的同时打球。

3、 儿时,在一次区级比赛中,乔红比分领先,眼看冠军就要到手,但老师和教练提出让乔红把冠军让给对手,因为对手马上就要小学毕业,这场比赛要给她留下小学阶段最美好的回忆。年幼的乔红不能理解,当场就哭了起来,但最终还是让出了冠军。

4、 成人后,在巴塞罗那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双打决赛时,她带伤上阵,激烈的争夺让她腿伤难耐,汗水淋漓,但她依然拼斗凶狠,终于和邓亚萍一起夺得女子双打金牌。

体操项目冠军李小双的故事资料

1、 李小双和孪生兄弟李大双出生在一个并不富裕的家庭里。6岁时,家人让他俩选择体操只是为了减轻经济负担。10岁时,爷爷挑着担子送二人到了省队。

2、 小双训练十分刻苦,为了拉韧带,教练自己压在他细嫩的腿上,他却不掉泪,直至过关。为了练单杠,他磨破了双手 ,鲜血染红了单杠。

3、 但命运却一直捉弄这个小伙子。两次被国家队拒绝。进入后也不被重视,为此,小双心想十一届亚运会一定要让教练看看自己的本领,并最终如愿夺得自由操个人金牌。

4、 1991年开始,命运再次捉弄他。他身体多次受伤,在测试三周新动作时,摔成轻微脑震荡。接着,在世锦赛上发挥失常,被挤出决赛圈。但他没有退缩,在巴塞罗那奥运会队友连续失利的情况下,他不负众望,大胆使用“后空翻三周”,为中国体操队在巴塞罗那奥运会夺得了唯一的一块体操金牌。

展开阅读全文

一次查资料的体验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6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一,张老师给我们讲了一篇关于仿生学的文章。我心想:仿生学可真厉害啊!就连令人厌恶的苍蝇也有惊人的用处。下午放学,老师突然说明天要在班上开一个报告会,大家回去查关于仿生学的资料

一向懒惰的我可犯愁了:如果回家上网查,大段大段的资料会搞得我头晕脑胀。那就找老妈……不行,肯定不行,要是真找了她,就只有一个结果——没完没了的唠叨。看来只能回家翻书了,反正还有很多书被放在高高的书架上,我还没有看过,说不定会有惊奇的发现呢!

一到家,我就跑进了书房,开始了我的寻资料之旅。我连爬带跳,终于站到写字台上,开始翻阅第一个书架。嗬!别说还真有收获,我找到了一本《科学家的故事》。

我记得老师上课时讲到我国古代著名工匠鲁班,上山伐树时,被丝茅草割破了手。他觉得奇怪,一棵小草怎么会这样厉害!经过仔细观察,发现丝茅草的叶子边缘参差不齐,有许多呈齿状的小刺。于是鲁班发明了木工用的锯子。我想着想着,就翻开了这本书的目录,书里还真有鲁班先生的故事,可是有关仿生学的资料却只字未提。

我只好继续翻阅第二个书架,可是这个书架一点儿收获也没有。我时妈妈走来了,我向妈妈求救,想请她帮我找。妈妈一句话就给挡了回来:“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百科全书找过了吗?”“对呀!百科全书!我怎么就没想到呢!”我立刻从书架上找到了它,我选了一段关于蝴蝶的资料认真地读了起来!

虽然结果并不令人惊奇,但这的确是一次全新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