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资料

资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资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资料问题。

分享

浏览

686

作文

767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学习工作等按照一定的步骤逐渐深入或提高。

成语举例:她通常是从一个角度写,而不是从几个角度写;还只是循序渐进地写,而不是错综交叉地写。 ★茅盾《怎样评价〈青春之歌〉?》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进,不能写作“尽”;渐,不能写作“见”。

成语辨析:循序渐进和“按部就班”;都有“遵循一定的次序”的意思。“按部就班”应用的范围宽;含工作、学习、生产等方面;还可指教学原则;“按部就班”不能。

成语谜面:蜗牛;排队走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植树节手抄报图片资料大全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古代在清明节时节就有插柳植树的传统,中国历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树是由一位叫韦孝宽的人于1400多年前从陕西首创的。韦孝宽(公元508—580年)是西魏、北周时期的一位名将,京兆杜陵(今西安市东南)人。

据《资治通鉴》所载,西魏废帝二年(公元552年),韦孝宽因军功被授予雍州刺史。自古以来,官道上每隔一华里便在路边设置一个土台,作为标记,用以计算道路的里程,也就是现在的里程碑。韦孝宽上任后,发现土台的缺点很多。经风吹日晒,特别是雨水冲涮,很容易崩塌,需要经常进行维修,不但增加了国家的开支,也使百姓遭受劳役之苦,既费时费力又不方便。韦孝宽经过调查了解之后,毅然下令雍州境内所有的官道上设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种一棵槐树,用以取代土台。这样一来不仅不失其标记和计程作用,还能为往来行人遮风挡雨,并且不需要修补。韦孝宽的这一作法,无疑是造福桑梓,减轻家乡百姓负担、利国利民的重大举措。陕西作为历史上最早在官道上植树的地方,曾经是全国道路绿化的表率,而韦孝宽最早栽种的槐树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特别是陕西人对这种槐树更是情有独钟,十分喜爱并且广为种植,现在这种槐树已经作为西安市的象征,被确定为市树。

植树节手抄报图片

而近代植树节则最早由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发起。19世纪以前,内布拉斯加州是一片光秃秃的荒原,树木稀少,大风一起,黄沙漫天,人民深受其苦。1872年,美国著名农学家朱利叶斯·斯特林·莫尔顿提议在内布拉斯加州规定植树节,动员人民有计划地植树造林。当时州农业局通过决议采纳了这一提议,并由州长亲自规定今后每年4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三为植树节。这一决定做出后,当年就植树上百万棵。此后的16年间,又先后植树6亿棵,终于使内布拉斯加州10万公顷的荒野变成了茂密的森林。为了表彰莫尔顿的功绩,1885年州议会正式规定以莫尔顿先生的生日4月22日为每年的植树节,并放假一天。

植树节手抄报图片

近代最早设立植树节的是美国的内布拉斯加州。1872年4月10日,莫尔顿在内布拉斯加州园林协会举行的一次会议上,提出了设立植树节的建议。该州采纳了莫尔顿的建议,把4月10日定为该州的植树节,并于1932年发行世界上首枚植树节邮票,画面为两个儿童在植树。

在美国,植树节是一个州定节日,没有全国统一规定的日期。但是每年4、5月间,美国各州都要组织植树 节活动。例如,罗德艾兰州规定每年5月份的第二个星期五为植树节,并放假一天。其他各州有的是固定日期,也有的是每年由州长或州的其他政府部门临时决定植树节日期。每当植树节到来,以学生为主的社会各界群众组成浩浩荡荡的植树大军,投入植树活动。

植树节手抄报图片

更多植树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一个接着一个,接连不断。

成语举例:于是接二连三,牵五挂四,将一条街烧得如“火焰山”一般。(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状语;形容连续不断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接,不能读作“jié”。

成语辨形:连,不能写作“联”。

成语辨析:接二连三和“接踵而至”;都形容“一个接着一个;连续不断”。但接二连三多用于口语;“接踵而至”多用于书面语。

成语谜面:一;从一算起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成语举例: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 七》)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观,不能读作“ɡuàn”。

成语辨形:作,不能写作“做”;壁 ,不能写作“璧”。

成语辨析:见“坐观成败”。

成语谜面:看墙报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成语举例:新来的科长,表面很神气,其实是个碌碌无为之辈。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为,不能读作“wèi”。

成语辨形:碌,不能写作“录”。

成语辨析:碌碌无为和“无所作为”、“庸庸碌碌”;都有“平庸;什么事也没做成”的意思。但碌碌无为的“碌碌”是平庸;偏重于能力平常;没有作为;多用于对已往生活的回顾;“无所作为”只说没有做什么成绩;却没有能力平常的意思;“庸庸碌碌”偏重于“平庸、没有志气”;多用于对人的评价。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活跃一时,言论行为能影响大局的人物。

成语举例:因此被马歇尔看中,做了驻华大使,成为马歇尔系统中的风云人物之一。(毛泽东《别了,司徒雷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辨析:风云人物与“风流人物”有别:风云人物指活跃一时的显赫人物;而“风流人物”指对社会对时代有贡献的人物。“风云人物”不含贬义;而风流人物有时含一定讽刺意味。风云人物不能用在“男女私情”方面。“风流人物”有时则指男女交往行为放荡的人。

成语谜面:龙虎将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对人和蔼可亲,没有架子,使人容易接近。也指文字浅显,容易了解。

成语举例:凡昌黎(韩愈)与东野(孟郊)联句,必字字争胜,与他人联句,则平易近人。(清 赵翼《瓯北诗话》卷三)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人,不能读作“yín”。

成语辨形:近,不能写作“进”。

成语辨析:平易近人和“和蔼可亲”、“和颜悦色”都可形容态度温和;不同在于:①“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都有使人容易接近或亲近的意思;并多用于长辈;不用于小辈;“和颜悦色”没有使人容易接近的意思;也不限于长辈。②同样形容温和时;“和颜悦色”偏重于脸部表情;“和蔼可亲”和平易近人偏重于态度作风或表示人的性格特点。

成语谜面:伴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寥寥:形容数量少。非常稀少,没有几个。

成语举例:经过初试这一天,剩下的人已经寥寥无几了。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寥,不能读作“liǎo”。

成语辨形:寥,不能写作“聊”或“廖”;几,不能写作“己”。

成语辨析:寥寥无几和“屈指可数”都可形容人或物少。但“屈指可数”一般限于屈指之数;比寥寥无几形象;寥寥无几泛指少;不用来形容具体的少;而“屈指可数”可以。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原指佛教徒修行时,排除物欲,保持心地洁净。现泛指丝毫不受坏习惯,坏风气的影响。也用来形容非常清洁、干净。

成语举例:特别是夏季,绿树红楼,一尘不染。(臧克家《老舍永在》)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人和环境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一,不能读作“yì”。

成语辨形:染;右上是“九”;不是“丸”。

成语辨析:一尘不染和“一干二净”都形容很干净。但一尘不染语义重;有“一点灰尘也不留”的意思;还可以形容人不受坏风气的影响;“一干二净”形容的只是一点不剩。

成语谜面:真空;玉宇澄清万里埃

歇后语:水洗玻璃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精心细致地雕刻。形容创作艺术品时的苦心刻画。也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成语举例:这个贝雕画确实是精雕细刻。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现代

成语正音:刻,不能读作“kē”

成语辨形:雕,不能写作“凋”;刻,不能写作“克”。

成语辨析:精雕细刻和“苦心孤诣”;都含有“刻苦钻研艺术”的意思。不同在于:用作褒义时;精雕细刻表示做事认真细致;“苦心孤诣”表示坏事;“讽刺、挖苦”的意思。精雕细刻则没有此意。

成语谜面:玉石店里的珍品

歇后语:雕花匠戴眼镜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回味:指吃过东西以后的余味。比喻回想某一事物,越想越觉得有意思。

成语举例:这篇文章含义深刻,使人回味无穷。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补语;指回想过去有意义的事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味,不能写作“昧”。

成语辨析:回味无穷和“耐人寻味”;都形容意味深长。但回味无穷只限于事后回忆;追忆中体会到意趣很深;“耐人寻味”不仅指事后;也可以指当时。

成语谜面:清真食堂办得好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从来没有过的。

成语举例:(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2)我省今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这是前所未有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从来没有过的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所,不能读作“shuǒ”。

成语辨形:未,不能写作“味”。

成语辨析:前所未有和“史无前例”;都有“从没有过”的意思。但前所未有仅指以前没有;语气较轻;适用范围比“史无前例”广;“史无前例”偏重在“史”和“例”;用于强调“历史上从未有过”或“没有先例”。

成语谜面:新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乘人家危难的时候去威胁损害。

成语举例:那种乘人之危,大发横财的人,是缺德的人。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同趁人之危

成语结构:动宾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乘,不能读作“chènɡ”。

成语辨形:乘,不能写作“成”或“趁”。

成语辨析:乘人之危和“落井下石”;都有“趁别人危难时加以伤害”的意思 。但乘人之危语义范围广;泛指趁人遭到危难时用要挟、引诱等手段去侵害别人;从而达到个人目的;而“落井下石”指乘别人碰到危险时加以打击、陷害;置于死地。

成语谜面:车祸;救护车

歇后语:烂汽车过朽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世界早产儿日宣传资料:早产儿成年易患心脏病?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每年有1500万例早产婴儿。这个数目是庞大而惊人的。以下是小编带来的早产儿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项最新的小研究表明,早产儿成年后罹患心脏病的风险更高。研究的作者说,早产将会影响婴儿心脏的发育,还会影响其成人后心脏的功能。

研究人员追踪了102名早产儿,将他们与132名足月生产的婴儿相比,从出生直至20多岁。他们发现早产儿与足月婴儿相比,他们在少年时期与的右心室较小、较重,心室墙更厚,心脏泵血功能更差。根据刊登在《循环》杂志上的一篇研究,早产时间的越长,对右心室的形状及功能影响越大。

这项研究的带头人保罗·里森,是牛津大学英格兰心血管临床研究所的心脏病专家,他在一期杂志新闻发布会上说道:“现如今有超过一成的青少年属于早产儿,其中有些人到了成年后,就会变成心血管疾病髙风险人群,”

“我们想要了解这其中的原理,这样我们就可以分辨出早产儿中有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小部分人群,他们需要相关的卫生保健建议,”里森说,“发现早产儿右心室的变化这种现象是非常独特,非常有意思。”

这项研究只是发现了早产对成年期心脏形状及功能有影响,这其中的因果关系还没有确立。

“我们正尝试渗入挖掘造成早产儿心脏异于常人的原因,”研究的第一作者亚当·莱万多斯基在新闻发布会上说道:“我们很想要对这个问题的做出科学解释,这项研究,也让我们对早产儿如何保持将来的心脏健康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纽约新海德公园斯蒂芬%亚历山大科恩儿童医药中心的一位小儿心脏病学专家丹尼斯· 海耶斯说,这项研究向人们揭露这个问题。这个发现“向我们提供了这一患病人群的心脏机构及功能的信息,而这项发现对人体健康以及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影响还有待考察,” 他说。“这一领域的进一步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改善病患从新生儿时期至成年的健康护理。” 他补充道。

里森的研究团队还做了对早产儿的左心室进行观察,发现早产儿的左心室较足月婴儿亦有相似的轻微的差异。

虽然右心室上的变化会增加心脏衰竭和心血管死亡的风险,研究人员反复的提醒那些,这项研究中,并没有证据显示早产儿在青少年时期会患上这些疾病。

另一位专家则向人们揭示了,科研人员是如何利用电脑模型来发现早产儿心脏结构不同于常人,挖掘有价值的信息的。

这项研究“是揭示电脑是如何帮助人们识别以及分析个体患病风险的一个很好例子,”凯撒医疗机构旗下一家子公司,阿基米德有限公司科学产品与技术发展部副经理多恩·莫里斯解释说:“数学模型利用大量右心结构与心脏病风险的相关科研数据,这些数据反而引导人们研究早产与心脏结构之间关系”。

“这些信息能帮助人们辨别有心脏病风险的人群,让他们能得到提前的治疗。例如,我们可以更谨慎的观察和控制血压和胆固醇含量。”莫里斯说,“最终,更好的了解心脏构造不同的成因,将有助于在新生儿时期的治疗方案的改善。”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中考素材: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宁波守塔人入围的资料

全文共 594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中央电视台公布“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活动20位候选人,“宁波守塔人”叶中央一家五代守塔百年入围,目前网络投票评选活动已开始,将于2017年1月5日结束。

自1883年白节山灯塔建成,叶中央的爷爷叶来荣带着一家老小上岛,成为中国第一代灯塔工。在随后的100多年的岁月里,叶中央的父亲叶阿岳、儿子叶静虎和孙子叶超群都走上了守塔之路。叶家五代人默默坚守,在浙东海域12座灯塔上留下了奋斗的足迹,为2000多平方公里的海域送上了平安。

1944年10月的一个凌晨,强台风来袭,为抢回即将被风浪卷走的补给小船,叶阿岳冲进狂风暴雨,再没有回来。1971年春节前夕,叶中央的妻子带着两个年幼的女儿来三星塔团聚过年,途中她们乘坐的船被风浪掀翻,妻子和5岁的小女儿遇难。妻女离世后,本可以调离守塔一线的叶中央只向组织提出“给我换一座塔吧”,这一回,他去了爷爷曾经守过的白节岛。1984年,宁波航标处招灯塔工,叶中央为儿子叶静虎报了名。2014年,叶静虎的儿子叶超群也紧随父辈步伐,登上了位于宁波镇海的七里屿灯塔当了一名灯塔工。

在茫茫大海里,灯塔就是希望,就是家的方向,叶中央说:“人在灯亮。灯塔是大海的眼睛,只有一直亮着,航行在茫茫大海上的船只才会安全。” 一直以来,以叶家五代人为代表的灯塔工们与大海相伴,扎根孤岛,默默地值守,无私地奉献,指引万千艘船舶航行,守护一方水域平安。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拾荒老人韦思浩个人资料

全文共 1328 字

+ 加入清单

老人真名叫韦思浩,是高中退休教师,退休后拿着5600多元的退休金,本可安心养老,却选择拾荒“补贴”生活。原来,他“补贴”的是那些寒门学子。捐赠是从1994年开始的,从最初的300元到如今的3000元,韦思浩一直用“魏丁兆”这个笔名默默地捐资助学。许多学生给他的信件都已经泛黄了,从近处的浙江景宁县,远到黑龙江孙吴县,到处都有他捐助的学生。

韦思浩是原杭州大学(现浙江大学)1957级的学生,因为家人的关系,回东阳老家工作,有过“弃笔从农”的经历,但他从未放弃过书本,也一生与教育相连。

上世纪80年代,韦思浩曾参与过《汉语大词典》杭大编写组工作,后又辗转去宁波教书。韦思浩曾教过的学生、现在杭州某中学任教的李老师介绍:“直到1991年,老师才从宁波调回杭州,继续他的教学工作。”

1999年,韦思浩从杭州夏衍中学退休,也是从那一年,韦思浩放弃了他本来轻松的晚年生活,开始他长达十多年的“拾荒”之旅。

“韦老师很固执,我们不少学生都劝他,别去拾破烂了,好好养老,毕竟我们一般人都觉得面子上挂不住,但劝了他也不听。” 李老师说。

可世事无常,老人的“拾荒”生活在2015年11月18日突然终止。据交警介绍,当日,韦思浩在过马路的时候,被一辆出租车撞倒,12月13日,最终抢救无效离世。

在整理老人遗物时,韦思浩的三个女儿才发现老人拾荒的秘密。 “以前从不知道父亲在拾荒,更没想到他还在帮助其他人。”韦思浩二女儿韦汀坦言,“去年搬过一次家,捐资助学的票据和证书已经不全。但留下来的这些就能看出他一直在匿名捐赠。”

韦汀向记者展示这些捐赠凭据和证书:浙江省社会团体收费专用票据、浙江省希望工程结对救助报名卡、扶贫公益助学金证书……

“他虽拿着5000多元的退休工资,可大部分收入都用于捐资助学,捐助金额从上世纪90年代的一次三四百元,到现在的三四千元。”韦汀说,他过着最简单的生活,只满足最低生活需求。

——2014年,“拾荒者”韦思浩看书前洗手感动了无数人。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楼含松评价,他是一个真正的读书人,传统读书人都讲究“爱惜字纸”,可在这个时代,这种精神似乎已慢慢褪去,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真正读书人“爱书”、“惜书”的精神。

——2015年,“教育者”韦思浩“拾荒”的背后更令人落泪。“他也是一个有爱心的教育者,他心存大爱,用拾荒的方式来捐资助学,而且以匿名的方式,默默地做着他的善事。”楼含松说,“韦思浩老人走了,但他的精神,不应就此逝去。”

我们不该忘记,有一名退休教师韦思浩,他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拾荒者”,却成了我们精神世界里的“拾荒者”。

感动,感恩有这样一位智者。行善终身,用自己的行动感动每一位人。浮躁的社会中,这样一股清流,涓涓流淌在每一位人的心中。

“有的人走了,但他还活着。”这是最好的评价。

.真实的故事,不大也不小,但足以撼动我们的内心↓↓

感谢有这样一位老人,温暖了人间...

韦思浩

一位退休教师

一位拾荒老人

用自己的言行

感染我们冰封已久的沉寂的心

瘦削的身板上

一件旧得掉色的暗橙色夹克

胸前挂着一个土灰色的包

在图书馆伏案读书

那双看书前一定要认真搓洗的双手

令无数读者为之动容

他看起来落魄,游走在生活边缘,可是他的灵魂深处繁华而又纯净,他比任何人都懂得爱的真谛。

展开阅读全文

资料员顶岗实习周记

全文共 597 字

+ 加入清单

经过三个礼拜的锻炼,发现自己进步还挺快的,即使是之前从来没有接触过这个岗位,但现在对销售这一行有了更深的认识,这一周仍然做通过语音跟客户沟通的事情。偶尔也出去跟客户或合作伙伴面谈。由于自己向来比较内敛的缘故,与客户面谈显得比较紧张,也不太顺利,不过有了数十次经历之后,进步了不少,再加上合作伙伴的鼓励与帮助,自己尝试大胆的去交流,慢慢的好了许多。不再会在陌生的场合怯场,面对经验比我丰富的阅历比我多的客户或合作伙伴,也能够通过简练清晰的表达让对方熟悉我们的产品,让他们对我们的产品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人往往都是这样,没有经历过的话,永远都不知道事情到底是怎么一个样子,是真的那么难,还是并非如此,所以,不管怎么样,即使是自己完全陌生的事情,只要有机会,都一定要去尝试,努力去做好。因为没有经验,那么就需要做更多的准备工作。另外就是不要害怕失败,只要用心去做就可以了。等到熟练了,那么成功将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比如我的第一次跟客户或合作伙伴面谈,虽然我做得不够好,或者可以说失败了,但通过这次的尝试,却令我获益匪浅,对我之后的几次任务的成功都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自己也通过不断的经历和尝试检验了自身的水平和适应能力。

只有通过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尝试,不断的积累经验,才能够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在弥补不足的时候,我们便实实在在的提高了自己。所以,不管怎样,努力去做吧,告诉自己,只要用心,就能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资料员自我推荐信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领导:

您好!首先,请接受我最诚挚的问候和深深的谢意,因为一个年轻人生命中最辉煌的一段人生旅程或许即将从您这儿启程了!

我来自xx,悠久的汉文化气息,从小就造就了我”敢于争先,自强不息”的良好素质和不骄不躁的自心理。随着知识经济的诞临,“专业突出,素质全面”的复合性人才将更加符合社会需要。因此,课外我积极投身于各种班级、学校的社交活动,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锻炼自己,使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及团队合作精神得到很大的提高。 四年来,在师友的严格教益及个人的努力下,我具备了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了财务管理、财务会计、税法等有关理论;并且取得了会计资格证书,具备较好的听、说、读、写、等能力;能熟练操作计算机办公软件。同时,我利用课余时间广泛地涉猎了大量书籍,不但充实了自己,也培养了自己多方面的技能。更重要的是,严谨的学风和端正的学习态度塑造了我朴实、稳重、创新的性格特点。

或许我不是最好的,但我愿用我的青春和热情乃至我的全部去接受新世纪的挑战!当然贵公司也许是实力、技术、人才兼备的大公司,没有我可能一样能直挂云帆,但若有了我的努力,相信她一定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剑鸣匣中,期之以声。非常盼望能与您进一步面谈,我将以一颗期待的心真诚的静候您的佳音!

此致

敬礼!

自荐人:xx

xx年x月x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料

全文共 2652 字

+ 加入清单

据古代民间传说改编。故事鞭笞了一切忘恩负义的无耻之徒,是谓“中山狼”;而“东郭先生”,则是迂腐懦弱的无能者。情节曲折,文字简洁,富有哲理。

(内容简介)赵简子大猎于中山,虞人道前,鹰犬罗后。捷禽鸷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垂手登车,援乌号之弓,挟肃慎之矢,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简子怒,驱丰逐之,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外,不辨人马。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于仕,策蹇驴,囊图书,夙行失道,望尘惊悸。狼奄至,引首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隋侯救蛇而获珠。龟蛇固弗灵于狼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日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先生曰:“嘻!私汝狼以犯世卿,忤权贵,祸且水测,敢望报乎?然墨之道,『兼爱』为本,吾终当有以活汝。脱有祸,固所不辞也。”乃出图书,空囊囊,徐徐焉实狼其中,前虞跋胡,后恐疐尾,三纳之而未克。徘徊容与,追者益近。狼请曰:“事急矣!先生果将揖逊救焚溺,而鸣銮避寇盗耶?惟先生速图!”乃局蹐四足,引绳而束缚之,下首至尾,曲脊掩胡,猬缩蠖屈,蛇盘龟息,以听命先生。先生如其指,纳狼于囊。遂括囊口,肩举驴上,引避道左,以待赵人之过。

已而简子至,求狼弗得,盛怒。拔剑斩辕端示先生,骂曰:“敢讳狼方向者,有如此辕!”先生伏踬就地,匍匐以进,跽而言曰:“鄙人不慧,将有志于世,奔走遐方,自迷正途,又安能发狼踪以指示夫子之鹰犬也!然尝闻之,『大道以多歧亡羊』。夫羊,一童子可制也,如是其驯也,尚以多歧而亡;狼非羊比,而中山之歧可以亡羊者何限?乃区区循大道以求之,不几于守株缘木乎?况田猎,虞人之所事也,君请问诸皮冠;行道之人何罪哉?且鄙人虽愚,独不知夫狼乎?性贪而狠,党豺为虐,君能除之,固当窥左足以效微劳,又肯讳之而不言哉?”简子默然,回车就道。先生亦驱驴兼程而进。

良久,羽旄之影渐没,车马之音不闻。狼度简子之去远,而作声囊中曰:“先生可留意矣!出我囊,解我缚,拨矢我臂,我将逝矣。”先生举手出狼。狼咆哮谓先生曰:“适为虞人逐,其来甚速,幸先生生我。我馁甚,馁不得食,亦终必亡而已。与其饥死道路,为群兽食,毋宁毙于虞人,以俎豆于贵家。先生既墨者,摩顶放踵,思一利天下,又何吝一躯啖我而全微命乎?”遂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仓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却,引蔽驴后,便旋而走。狼终不得有加于先生,先生亦极力拒,彼此俱倦,隔驴喘息。先生曰:“狼负我!狼负我!”狼曰:“吾非固欲负汝,天生汝辈,固需我辈食也。”相持既久,日晷渐移。先生窃念:“天色向晚,狼复群至,吾死已夫!”因给狼曰:“民俗,事肄必询三老。第行矣,求三老而问之。苟谓我可食,即食;不可,即已。”狼大喜,即与偕行。

逾时,道无行人。狼馋甚,望老木僵立路侧,谓先生曰:“可问是老。”先生曰:“草木无知,叩焉何益?”狼曰:“第问之,彼当有言矣。”先生不得已,揖老木,具述始末。问曰:“若然,狼当食我耶?”木中轰轰有声,谓先生曰:“我杏也,往年老圃种我时,费一核耳。逾年,华,再逾年,实,三年拱把,十年合抱,至于今二十年矣。老圃食我,老圃之妻子食我,外至宾客,下至于仆,皆食我;又复鬻实于市以规利,我其有功于老圃甚巨。今老矣,不得敛华就实,贾老圃怒,伐我条枚,芟我枝叶,且将售我工师之肆取直焉。噫!樗朽之材,桑榆之景,求免于斧钺之诛而不可得。汝何德于狼。乃觊免乎?是固当食汝。”

言下,狼复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曰:“狼爽盟矣!矢询三老,今值一杏,何遽见迫耶?”复与偕行。

狼愈急,望见老牸曝日败垣中,谓先生曰:“可问是老。”先生曰:“向者草木无知,谬言害事。今牛禽兽耳,更何问为?”狼曰:“第问之。不问,将咥汝!”

先生不得已,揖老牸,再述始末以问。牛皱眉瞪目,舐鼻张口,向先生曰:“老杏之言不谬矣。老牸茧栗少年时,筋力颇健。老农卖一刀以易我,使我贰群牛,事南亩。既壮,群牛日以老惫,凡事我都任之:彼特驰驱,我伏田车,择便途以急奔趋;彼将躬耕,我脱辐衡,走郊垧以辟榛荆。老农亲我犹左右手。衣食仰我而给,婚姻仰我而毕,赋税仰我而输,仓瘐仰我而实。我亦自谅,可得帷席之蔽如狗马也。往年家储无儋石,今麦收多十斛矣;往年穷居无顾藉,今掉臂行村社矣;往年法卮罂,涸唇吻,盛酒瓦盆半生未接,今酝黍稷,据尊罍,骄妻妾矣;往年衣短褐,侣木石,手不知揖,心不知学,今持兔园册,戴笠子,腰韦带,衣宽博矣。一丝一粟,皆我力也。顾欺我老,逐我郊野;酸风射眸,寒日吊影;瘦骨如山,老泪如雨;涎垂而不可收,足挛而不可举;皮毛具亡,疮痍未瘥。老农之妻妒且悍,朝夕进说曰:“牛之一身,无废物也:肉可脯,皮可鞟,骨角且切磋为器。』指大儿曰:『汝受业疱丁之门有年矣,胡不砺刃于硎以待?』迹是观之,是将不利于我,我不知死所矣!夫我有功,彼无情乃若是,行将蒙祸。汝何德于狼,觊幸免乎?”言下,狼又鼓吻奋爪以向先生,先生曰:“毋欲速!”

遥望老子杜藜而来,须眉皓然,衣冠闲雅,盖有道者也。先生且喜且愕,舍狼而前,拜跪啼泣,致辞曰:“乞丈人一言而生!”丈人问故。先生曰:“是狼为虞人所窘,求救于我,我实生之。今反欲咥我,力求不免,我父当死之。欲少延于片时,暂定是于三老。初逢老杏,强我问之,草木无知,几杀我;次逢老牸,强我问之,禽兽无知,又将杀我;今逢丈人,岂天之未丧斯文也!敢乞一言而生。”因顿首杖下,俯伏听命。

丈人闻之,再三,以杖叩狼曰:“汝误矣!夫人有恩而背之,不祥莫大焉。儒谓受人恩而不忍背者,其为子必孝;又谓虎狼知父子。今汝肖恩如是,则并父子亦无矣!”乃厉声曰:“狼速去!不然,将杖杀汝!”狼曰:“丈人知其一,未知其二,请愬之,愿丈人垂听!初,先生救我时,束缚我足,闭我囊中,压以诗书,我鞠躬不敢息,又蔓词以说简子,其意盖将死我于囊而独窃其利也。是安可不咥?”丈人顾先生曰:“果如是,羿亦有罪焉。”先生不平,具状其囊狼怜惜之意。狼亦巧辩不已以求胜。丈人曰:“是皆不足以执信也。试再囊之,吾观其状,果困苦否。”狼欣然从之,信足先生。先生复缚置囊中,肩举驴上,而狼未知之也。丈人附耳谓先生曰:“有匕首否?”先生曰:“有。”于是出匕。丈人目先生使引匕刺狼。先生曰:“不害狼乎?”丈人笑曰:“禽兽负恩如是,而犹不忍杀。子固仁者,然愚亦甚矣。从井以救人,解衣以活友,于彼计则得,其如就死地何!先生其此类乎?仁陷于愚,固君子之所不与也。”言已大笑,先生亦笑,遂举手助先生操刃共殪狼,弃道上而去。

[历史典故:中山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料

全文共 258 字

+ 加入清单

1、《庄子·盗跖》:"子之道狂狂汲汲,诈巧虚伪事也,非可以全真也,奚足论哉?"

2、《汉书·师丹传》:"朕疾夫比周之徒,虚伪坏化,寖以成俗,唯有尤泽铭之其哉。"

3、《朱子语类》卷九七:"如恶恶臭,如好好色,十分真实,恁地便是诚;若有八九分恁地,有一分不恁地,便是夹杂些虚伪在内,便是不诚。"

4、鲁迅《彷徨》:"她从此又开始了往事的温习和新的考验,逼我做出许多虚伪的温存的答案来,将温存示给她,虚伪的草稿便写在自己的心上。"

5、老舍《不成问题的问题》:"他觉得这样的败退,并不是因为自己的浅薄虚伪,而是因为他的本领出众。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