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资料

资料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资料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资料问题。

分享

浏览

729

作文

767

2024高考英语写作素材:关于母亲节的资料

全文共 2518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节是美国法定的全国性节日。在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举行。为母亲过节最早源于古希腊的民间风俗。那时,古希腊人每年春天都要为传说中的众神之母、人类母亲的象征——赛比亚举行盛大的庆祝活动。但这时还未形成母亲节。

Mothers day in the United States legal a national holiday. Held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each year. Mother festival originated from the ancient Greek Folk customs. At that time, the ancient Greeks in spring every year as a symbol of the legend of the mother of the gods, human mothers -- Serbia held a grand celebration. But at this moment is not formed on Mothers day.

1906年,美国的安娜·贾维丝小姐遭受到母亲突然去世的强大打击,因为她太爱自己的母亲了。如何表达对母亲的怀念和感激呢?贾维丝小姐决定实现母亲生前渴望创立一个母亲节的遗愿。为此,她首先提出了设立母亲节的设想,并为此而四处奔走,历尽艰辛。同年,她还在家乡费城组织了第一次庆祝母亲节的活动。她还分别给国会议员、政府官员、教师以及新闻界写了上千封信,恳求帮助。她的热诚和努力,终于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支持。1914年,美国国会通过决议,并由威尔逊总统亲自签署,将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天定为母亲节。当时很多国家成千上万的欧战中阵亡将士的妻子、母亲正深陷在痛苦之中,美国母亲节的创立,使她们得到了极大的安慰,引起了强烈共鸣。母亲节的活动丰富多彩。节日这天,家庭成员都要做各种使母亲欢心的事情,并向她赠送礼品表示祝贺。

In 1906, the United States miss Anna Jarvis suffered a strong blow to the sudden death of her mother, because she loves her mother. How to express thanks and remembrance of her mother? Miss Jia Weisi decided to realize the mothers desire to create a mothers day wishes. To this end, she first put forward the idea of the establishment of mothers day, and this everywhere, experienced all kinds of hardships. The same year, she was at his home in Philadelphia organized the first mothers day celebrations. She also gave members of Parliament, government officials, teachers and journalists wrote thousands of letters to ask for help. Her hard work and dedication, won widespread support from all sectors of society. In 1914, Congress passed a resolution America, and by Wilson president personally signed, will be held on the second Sunday of May is mothers day. At a time when many countries of Europe in the memorials wife, mother is mired in pain, the cre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Mothers day, so they are a great comfort, aroused a strong resonance. Mothers Day activity of rich and colorful. On this day, family members have to do to make mother happy things, and to congratulate her gifts.

各家的父亲在这天则主动管理家务和孩子,以便让妻子休息一天。美国加利福尼亚的芬德尔镇庆祝方式尤为独特,即在每年的这天都要举行为期一周的“活动雕塑比赛大会”。现在,世界上已有43个国家公认这一节日,可以说,母亲节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节日了。

The house and the children active management in this day the father, in order to let his wife one day of rest. California American fendall town celebration is particularly unique, in every year of this day will be held the week of "mobile game conference". Now, 43 countries in the world have recognized this holiday, it can be said, mothers day has become a worldwide festival.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关于清明节的资料

全文共 1826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人民有“饮水思源”的传统美德。据《梦粱录》记载:在古代,每到清明节这一天,无论达官贵人,还是普通百姓,都会去上坟、扫墓、祭祖,表达对先人的敬意和怀念。这一天,扫墓是最重要的活动。不过至今在我国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清明节吃冷饭的习俗。

相传在春秋时代,晋国的君主晋献公有一个年轻美貌的妃子骊姬。她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奚齐将来继承皇位,就用毒计害死了太子申生。申生的弟弟重耳为了躲避骊姬的迫害逃离了晋国,一路上受尽屈辱。有一次,重耳因为饥饿晕倒了,大臣介子推就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了一块肉,用火烤熟后捧给重耳吃。就这样,他们颠沛流离,历尽艰辛,终于在19年后回到了晋国,重耳后来成为历史上很有名的晋文公。

晋文公做了国君之后,对那些和他一起流亡的臣子进行了封赏。也许是大意了,他唯独忘了介子推。后来有人提起此事,晋文公猛然想起,内心十分不安,马上派人去请介子推。可是去了几趟,介子推都不来,晋文公只好亲自去请。可来到介子推家,却见家门紧锁,一问邻居才知道,介子推已背着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晋文公便让士兵上山去找介子推,可找来找去也不见踪影。这时,有人出了个馊主意:干脆放火烧山吧,火着起来,介子推就会自己走出来。于是,晋文公便下令烧山。谁也没想到,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也没见介子推走出来。等火熄灭后,人们再次上山寻找,发现介子推和母亲抱着一棵烧焦的大柳树已经死了。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绵山改名为“介山”,并把放火烧山的这一天定为“寒食节”,告知全国百姓,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禁烟火,只吃冷饭。

第二年,晋文公和大臣们来到介山祭奠介子推,发现那棵烧焦的柳树竟然复活了。晋文公为柳树赐名“清明柳”,并把这一天定为清明节。

其实,“清明”在我国是有双层意思的一天,它既是节日,又是节气。民间有这样的谚语:“清明前后,种瓜点豆”,“清明谷雨紧相连,浸种春耕莫迟延”。就是说,一到清明春耕播种就要开始了。清明节日的寒食迎来的却是清明节气的播种。

【关于清明节要吃的食物知识拓展】

“燕子来时春社,梨花落后清明。”踏着春天的节奏,4月5日(三月初三)我国又将迎来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清明节。清明节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 历史,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清明节气,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时,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的日子。除此之外,食俗也是丰富多彩的,也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

推荐:清明节吃青团

青团子从前是江南地区清明节扫墓用的祭品,皮子粳糯混杂,馅心酿制粗糙。传说清朝末年,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

主料: 糯米面、菜汁

辅料: 澄粉、馅料

调料:开水、猪油

做法步骤:

1、糯米粉倒入容器中

2、再倒入菜汁

3、混合均匀

4、另取个容器,放入澄粉(也可以用粘米粉)

5、再加入开水搅拌成团

6、将糯米粉面团和澄粉面团放在一起

7、揉均匀后,再放一勺猪油

8、再揉成团即可。如果有些沾,可以在案板上撒些澄粉

10、然后将绿色面团分成10份包入绿豆馅料,最普通的就是红豆。惭惭发展成咸味的,肉的。果味的包的时候不要着急,慢慢地用手推上去,和做月饼的手法一致包好后,青团表面是光滑的将青团放在涂过油的蒸笼上,或者放在硅油纸上冷水上锅,蒸10分钟即可。

推荐:清明节吃养生桃花粥

桃花粥是唐代民间寒食食品。以新鲜之桃花瓣煮粥,至明末此俗犹存。孔尚任在《桃花扇》中就提到过:“三月三刘郎到了,携手儿妆楼,桃花粥吃个饱。” 无疑,在寒食节的特色节令食品中,桃花粥最令人青睐。

材料:粳米100克、桃花5克、冰糖30克糙米 适量面碱

做法步骤:

1. 准备适量冰糖,根据自己喜好放入。

2. 准备糙米一小把。

3. 准备粳米一小把。

4. 准备桃花。

5. 准备碱面。

6. 糙米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泡一段时间(糙米不宜熟可多泡一会)。

7. 粳米清洗干净,放入水中泡一段时间。

8. 桃花放入水中泡几分钟。

9. 将粳米、糙米、桃花、水放入压力锅中(做粥时一般放水比例1比3,想稀点就多加水)。

10. 放入一点碱面(放入一点碱面能让粥稠些,碱面可是做粥的好帮手喔)。

11. 放入适量冰糖。

12. 盖好锅盖,开中火,喷气后火再小点,再过10分种即可。

13. 将做好的粥放入碗中,撒上捻碎的桃花即可。

营养价值:此粥既有美容作用,又可以活血化瘀。但此粥不宜久服,且月经期间应暂停服用,月经量过多者忌服。如用新鲜桃花瓣效果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世界无烟日宣传资料:戒烟后的远期好处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1、患癌的危险性减少

2、戒烟5-10年后,其肺癌死亡率比不吸烟者略为高一点,戒烟10-15后,得肺癌的机会便可降低到与不吸烟一样。据日本调查,吸烟总量在20万支以内者,戒烟4年之后,肺癌死亡率不吸烟者相同。

3、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

冠心病病人,戒烟一年之后,冠心病死亡率很快下降,10年后降至不吸烟者同一水平。英国对35-64岁的医师进行调查,1953年至1968年的15年间,由于许多医师戒烟,他们患冠心病的死亡率下降了6%,而同期未戒烟的普通人群却增加了9%。吸烟是再次发生心肌梗塞的危险因素,戒烟对避免再次心肌梗塞十分有利。

3、吸烟者患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的较多,是不吸烟者的4-25倍。戒烟几周后,咳嗽、咯痰减少,可防止肺功能进一步恶化。

4、 溃疡病容易治愈

吸烟者患胃、十二指肠溃疡的较多,而且不戒烟就难以治愈。为此,胃、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务必戒烟,以加快溃疡的愈合。

5、防止寿命缩短

吸烟者的平均寿命比不吸烟者短,例如25岁的人一天吸烟40支,他的寿命比同龄不吸烟者要短8.3年,但戒烟10-15年后,平均寿命与不吸烟者相等。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禁毒知识宣传栏资料

全文共 1452 字

+ 加入清单

禁毒知识宣传资料

1、什么是毒品

毒品是指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冰毒)、吗啡、大麻、可卡因以及国家管制的其他能够使人形成瘾癖的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

2、毒品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⑴具有依赖性。⑵具有危害性。⑶具有非法性。⑷具有耐受性

3、什么是毒品犯罪?

毒品犯罪是指违反国家和国际有关禁毒法律、法规,破坏毒品管制活动,应该受到刑事罚处罚的犯罪行为。

4、我国《刑法》对毒品犯罪的刑事责任年龄是如何规定的?

⑴已满16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⑵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贩卖毒品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⑶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实施毒品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

5、什么是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是指明知是毒品而故意违反禁毒管制法规,进行走私,贩卖、运输、制造的行为。

6、什么是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是指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未经国家主管部门批准,私自种植罂粟、大麻等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行为。

7、毒品违法行为主要包括哪些?

⑴非法持有毒品的违法行为;⑵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的违法行为;⑶吸食、注射毒品的违法行为;⑷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毒品原植物种子、幼苗的违法行为;

8、什么是吸毒?

吸毒,就是非法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

9、吸毒的方式有哪些?

吸食毒品的方式主要有:烟吸、烫吸、鼻嗅、口服、注射五种常见方式。

10、吸毒会对身体造成哪些损害?

吸毒严重损害人的身体健康,造成:

⑴营养不良。⑵损害呼吸道。⑶损害免疫系统,引起许多疾病的传播和感染。⑷损伤血管。⑸损害神经系统。⑹造成性功能障碍,男性多表现为阳萎、早泄、射精困难;女性多表现为闭经、痛经、性欲缺乏和不孕。吸毒孕妇分娩婴儿死亡率高。⑺引发多种精神病症状。⑻肾脏疾患。

11、在我国为什么说吸毒已成艾滋病毒传播的主要渠道?

艾滋病问题愈来愈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而导致艾滋病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元凶就是吸毒。

12、吸毒人群中艾滋病病毒传播主要有哪些特点?

⑴流行地域逐渐扩大。⑵流行速度日益加快。⑶吸毒人群艾滋病病毒流行的潜在威胁巨大。⑷滥用苯丙胺类毒品有可能成为间接传播艾滋病的途径。

13、吸毒对个人有哪些危害?

⑴直接损害身体健康。

⑵自毁前程。

14、吸毒对家庭有什么危害?

吸毒对家庭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危害家庭经济。其次,危害家庭关系。再次,危害孩子的健康成长。

15、吸毒对国家和社会有哪些危害?

吸毒对国家和社会造成的危害主要有:

⑴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的发展。⑵严重危害社会治安。⑶严重影响廉政建设。

16、青少年如何防止吸毒?

只要做到以下几条,青少年就能有效地防止吸毒:

⑴接受毒品基本知识和禁毒法律法规教育,了解毒品的危害,懂得"吸毒一口,掉入虎口"的道理;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盲目追求享受,寻找刺激,赶时髦;⑶不听信毒品能治病,毒品能解脱烦恼和痛苦,毒品能给人带来快乐等各种花言巧语;⑷不结交有吸、贩毒行为的人。⑸进歌舞厅要谨慎,决不吸食摇头丸、K粉等兴奋剂;⑹即使自己在不知情况下,被引诱、欺骗吸毒一次,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再吸第二次,更不吸第三次。

17、我国的禁毒方针是什么?

我国的禁毒方针是:四禁并举,堵源截流,严格执法,标本兼治。

18、"四禁并举"是指哪"四禁"

"四禁并举"中的"四禁"是指:禁吸、禁贩、禁种、禁制。

19、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指的是哪三大公害?

毒品问题、艾滋病和恐怖活动并称为人类社会的三大公害。

20、哪一天是国际禁毒日?

每一年的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1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大。

成语举例:如能善用他的特长和经验,比较地容易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邹韬奋《经历 前途》)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倍,不能写作“备”。

成语辨析:事半功倍和“一举两得”都可表示“做事少而收效大”的意思;但事半功倍多指在一件事上用的力量小;而收效大;“一举两得”;多指取得了两方面的功效。

成语谜面:六个月完成年计划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脑满:指肥头大耳;肠肥:指身体胖,肚子大。形容饱食终日的剥削者大腹便便,肥胖丑陋的形象。

成语举例:匹夫但知高官后禄,养得你脑满肠肥,哪里懂得这些大义。(清 吴趼人《痛史》第二十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脑,不能写作“恼”。

成语辨析:脑满肠肥和“大腹便便”多用于形容肥胖的人。不同在于“大腹便便”;形容腹大突出的样子;多用于强调肚子肥大;脑满肠肥形容体肥腹大;而又肥头大耳;多用于强调饱食终日;无所事事;养得圆胖。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这四个字都是文言虚词,讽刺人说话喜欢咬文嚼字。也形容半文不白的话或文章。

成语举例:他对人说话,总是满口之乎者也,叫人半懂不懂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主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谜面:孔夫子的口头禅

成语故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在当上皇帝以后,准备拓展外城。

他来到朱雀门前,抬头看见门额上写着“朱雀之门”四个字,觉得别扭,就问身旁的大臣赵普:“为什么不写‘朱雀门’三个字,偏写‘朱雀之门,四个字?多用一个‘之’字有什么用呢?”赵普告诉他说:“这是把‘之’字作为语助词用的。”赵匡胤听后哈哈大笑,说:“之乎者也这些虚字,能助得什么事情啊!”

后来,在民间便流传一句谚语:“之乎者也已焉哉,用得成章好秀才”。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拼音】miào shǒu huí chūn

【释义】回春:使春天重返,比喻将快死的人救活。指医生医术高明。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医术高超

【近义词】起死回生,着手成春

【反义词】庸医杀人

【歇后语】药王爷的匾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医术高超

【出处】“但是药铺门里门外,足足挂着二三十块匾额:什么‘功同良相’,什么‘扁鹊复生’,什么

‘妙手回春’……”(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十回)

【英语】effect a miraculous cure and bring the dying back to life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2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更生:再次获得生命,比喻振兴起来。指不依赖外力,靠自己的力量重新振作起来,把事情办好。

成语举例:我们人民能以自力更生的方式强起来了。(闻一多《组织民众与保卫大西南》)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更,不能读作“ɡènɡ”。

成语辨形:力,不能写作“立”。

成语辨析:自力更生与“自食其力”有别:自力更生侧重于形容不依赖;“自食其力”侧重于形容不剥削。

成语谜面:万事不求人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一百个当中就挑出这一个来。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举例:对报名参军的人挑选很严格,可以说是百里挑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定语;形容人才出众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挑,不能读作“tiǎo”

成语辨形:挑,不能写作“桃”。

成语辨析:“百里挑一”和“凤毛麟角”;都形容“很难得;很稀有”的意思。“百里挑一”多用于人;“凤毛麟角”既可用于人;还可以形容具体的物品珍贵而少。语义也比“百里挑一”重。

成语谜面:1%

歇后语:剩下九十九个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1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好:喜欢、贪于。贪于吃喝,懒于做事。

成语举例:且人前人后,又怨他不会过,只一味好吃懒做。(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含贬义,形容嘴馋身懒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好,不能读作“hǎo”;懒,不能读作“lài”。

成语辨形:做,不能写作“作”;懒,不能写作“赖”。

成语辨析:好吃懒做和“好逸恶劳”;都有“喜欢吃喝玩乐、不肯做事”的意思。但好吃懒做偏重在“吃”;“好逸恶劳”则偏重在“逸”;语义范围比好吃懒做宽。

成语谜面:属猪的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4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碧:翠绿色。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成语举例:他便把门面装璜得金碧辉煌,把些光怪陆离的洋货,罗列在外。(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七十七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辨形:碧,不能写作“壁”;辉,不能写作“晖”。

成语辨析:金碧辉煌和“富丽堂皇”;都形容建筑物及其中摆设的绚丽。但金碧辉煌偏重在“光辉灿烂、色泽鲜艳”;不能形容“文体”;“富丽堂皇”偏重在“气势盛大;样子宏伟”;并能形容“文体华丽”。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63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从来没有过的。

成语举例:(1)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在中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2)我省今年工农业总产值超过历史最好水平,这是前所未有的。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指从来没有过的

成语结构:偏正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所,不能读作“shuǒ”。

成语辨形:未,不能写作“味”。

成语辨析:前所未有和“史无前例”;都有“从没有过”的意思。但前所未有仅指以前没有;语气较轻;适用范围比“史无前例”广;“史无前例”偏重在“史”和“例”;用于强调“历史上从未有过”或“没有先例”。

成语谜面:新发明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38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战:通“颤”,发抖。形容十分害怕。

成语举例:向下望去,深不见底,真是万丈深渊,叫人见了心惊胆战。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形容人极度惊惧恐慌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战,不能读作“zàn”。

成语辨形:惊,不能写作“京”。

成语辨析:心惊胆战和“提心吊担”都可以形容担心、害怕。但心惊胆战偏重在形容害怕;“提心吊胆”偏重在担心;有时偏重在害怕;当它偏重在害怕时;跟“心惊胆战”相通。

成语谜面:大雪天过独木桥

歇后语:大雪天过独木桥

展开阅读全文

成语资料

全文共 256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解释:一个巴掌拍不响。比喻力量孤单,难以成事。

成语举例:为见解珍、解宝是个好汉,有心要救他,史是单丝不线,孤掌难鸣,只报得他一个信。(明 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九回)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势力单薄

成语结构:主谓式

产生年代:古代

成语正音:孤,不能读作“hú”。

成语辨形:孤,不能写作“狐”;鸣,不能写作“名”或“明”。

成语辨析:孤掌难鸣和“孤立无援”;都含有“力量单薄;处境困难”的意思。但孤掌难鸣强调“难以成事”;“孤立无援”强调“得不到援助。”

成语谜面:一只手儿拍不响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七一党课讲稿资料

全文共 428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为一名党员,忘不了革命前辈在硝烟中前仆后继,忘不了无数英雄为祖国解放事业而奋不顾身,曾经的苦难,曾经的悲怆,让人难忘,今天的成就,今天的伟业,让人自豪。 今天让我带领大家重温我们伟大共产党的历史。

党的一大:中国共产党诞生

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党的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于1922年在上海召开。

1922年,中共二大,正确分析了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动力和前途,指出了中国革命要分两步走,在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现阶段的革命纲领即最低纲领是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二大为中国各民族人民的革命斗争指明了方向,对中国革命具有重大的深远的意义。

党的三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3年,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

1923年,党的三大召开,决定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同时保持共产党在政治、思想、组织上的独立性。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确立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形成了新三民主义,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形成。

党的四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5年四大召开,提出了无产阶级在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问题和工农联盟问题。四大的缺点和不足是:虽然提出了领导权的问题,但对于如何争取领导权,缺乏具体明确的方针,只讲对群众运动的领导权,而完全忽视了对政权和武装力量的领导权。提出了农民是革命同盟军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土地革命这一解决农民问题的根本思想。

党的五大:大革命洪流中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7年五大召开,大会虽然批判了陈独秀的右倾错误,但对争夺革命领导权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如改造武汉国民党、改造武汉国民政府、组织和扩大党对革命武装的领导等问题,均未做出切合实际的回答。大会对陈独秀右倾投降主义的实质和危害也缺乏深刻的认识。五大实际上并未解决挽救时局的问题。

党的六大:唯一一次在国外召开的党的代表大会

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中共六大制定的路线基本是正确的,对后来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但这次会议也存在着缺点,即对中间阶级的作用、反动势力内部的矛盾缺乏正确的估计和政策,特别是对中国革命的长期性和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重要意义认识不足,仍旧把城市工作放在全党工作的中心,这对中国革命的发展起了消极的影响。

党的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1931年,中国共产党在江西瑞金召开全国苏维埃第一次代表大会。

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是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

1935年长征过程中,遵义会议选举了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

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935年的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救亡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发生后,日本帝国主义开始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也开始进行全国性抗战。

1938年的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领导地位,也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940年,百团大战由总司令朱德和副总司令彭德怀指挥。

1941年根据地经济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减租减息和大生产运动 。

1942 年延安整风运动的内容是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1945年10月10日,国共两党经过激烈的争论,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又名《双十协定》。

1945年七大在延安召开,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七大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大会把党在长期奋斗中形成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概括为三大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

党的八大: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1948年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战略决战的第一个战役。

1951 年x藏和平解放后,x藏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1956年八大召开,大会正确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由于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取得决定性胜利,我国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党和人民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八大是探索中国自己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党的九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在1964年底到1965年初召开的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议上,周恩来同志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郑重地向全国人民提出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1969年九大召开,九大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的理论”,使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的理论和实践合法化,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的指导方针都是错误的。

党的十大:文化大革命中的大会

1973年党的十大召开,继续了九大的“左”倾的错误。

党的十一大:文化大革命中后的首次大会

1974 年,中国赶走南越侵略军,收复西沙群岛。

1975 年的全面整顿工作由邓小平主持进行。

1977年党的十一大召开,虽然宣告“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但仍然肯定“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理论和实践。直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才将党和国家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从而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党的十二大: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

1979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中共中央召开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作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重要讲话。

1982年十二大召开,邓小平在这次大会上第一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崭新命题。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

党的十三大:阐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1987年十三大召开,十三大第一次系统地阐明了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大会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大会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大会还制定了到21世纪中叶经济发展分三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的任务。

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根据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和现状,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邓小平同志的这一论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理论和科学观。“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特点,也是科学技术发展必然结果。社会生产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作为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能力的自然科学,必然包括在社会生产力之中。科学技术一旦渗透和作用于生产过程中,便成为现实的、直接的生产力。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特点和现状告诉我们,科学技术特别是高技术,正以越来越快的速度向生产力诸要素全面渗透,同它们融合。

党的十四大: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后,为党的十四大召开作了充分的理论准备,1992年10月十四大召开,这次大会作出了三项具有深远意义的决策:一是确立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二是明确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三是要求全党抓住机遇,加快发展,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党的十五大: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

1997年党的十五大召开,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邓小平理论同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一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大会指出,中国共产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二十一世纪。

党的十六大:与时俱进的大会

2002年党的十六大召开,这次大会是我们党新世纪乘胜前进,规划制定新世纪中国发展重大战略的会议,也是与时俱进,为指导思想增添理论新成果的代表大会,在大会通过的党章中,把“三个代表”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实现了我们党承前启后,完成整体性新老交替的任务。大会的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的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

党的十七大: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的大会

2007年党的十七大召开,党的十七大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争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党的十八大:中共十八大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总结过去5年的工作和党的十六大以来的实践,回顾总结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全面审视当今世界和当代中国发展大势,全面把握我国发展新要求和人民群众新期待,科学制定适应时代要求和人民愿望的行动纲领和大政方针,对全面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战略部署,进一步动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继续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继续改善人民生活、增进人民福祉,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学习我们党的光辉历程,重温我们党从成立以来,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建立不朽的功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建党96周年党课发言材料

2.2017年七一党课讲稿资料

3.推动两学一做常态化党课讲稿材料

4.两学一做党课主题发言材料

5.关于两学一做常态化党课讲稿材料

6.2017乡镇廉政党课学习材料

7.2017廉政党课讲稿材料

8.社区党支部书记七一建党96周年党课发言材料

9.庆祝建党96周年党课讲稿材料

10.纪念建党96周年党课学习材料

展开阅读全文

给定资料

全文共 543 字

+ 加入清单

故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你们青年人朝气蓬勃,正在兴旺时期,好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世界是属于你们的。中国的前途是属于你们的。

——1957年毛主席在莫斯科大学向中国留学生的讲话

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精神,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价值观念。国有四维,礼义廉耻,“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这是中国先人对当时核心价值观的认识。

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而青年又处在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时期,抓好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养成十分重要。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

——习主席《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

展开阅读全文

给定资料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汶川特大地震期间,徐茂作为志愿者奔赴北川抢险救灾,由于表现突出,当年被表彰为“全国抗震救灾英雄志愿者”。芦山地震发生后,他再次奔赴灾区参与救灾。20XX年4月23日,王东明在荥经县体育馆检查救灾物资储备发放、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时,他正巧在现场发放救灾物资,与王东明有过简短而亲切的交谈。

日前,电子科技大学“钧业班”青年辅导员徐茂给省委书记王东明写信,汇报了自己参与汶川、芦山两次地震抗震救灾,担任电子科大“钧业班”校外辅导员的人生经历和思考感悟,表达了不负美好青春、勇担时代使命的坚强决心。

王东明在回信中对此给予肯定,他说,“你和其他老师一道,积极组织地震灾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等地的青年学生加强交流,并向全国先进典型学习,共同传递正能量、传递梦想和希望,我感到十分欣慰。字里行间,我感受到了青年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以及责任与担当。”

“一个人只有将自己的命运融入国家这个大集体,才能充分展示他的才华和生命价值”,徐茂说。去年11月,他放弃了在重庆的高薪工作,毅然来到电子科大“钧业班”当上了一名校外辅导员。“钧业班”是微电子与固体电子学院和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共同开设的学生综合素质培养试点班级,采用“优质资源+个性化发展”的培育模式,注重提高学生的沟通协调能力、阅读表达能力、认知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之所以选择这里,徐茂就是希望用自己的力量,带动和影响更多的青年人“聚起来是一团火,散开来是满天星”。

听说省委书记给徐老师回了信,师生们纷纷争相传阅。大家说,王书记的回信不仅是写给徐老师一个人,也是对广大青年的殷切寄语。我们一定不辜负他的期望,努力奋斗,用青春的热血、青年的力量,为实现中国梦、四川梦担当责任、作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49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先来猜个谜语:身穿一套黑白衣,戴着一副酷墨镜,头上长着尖耳朵,憨厚可爱真机灵。打的是什么动物呢?没错,就是我们的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长得十分可爱,它有着黑白相间的毛,圆溜溜的眼睛上浓浓的黑眼圈十分显眼,好像几天没睡觉似的。最奇怪的还是耳朵,它的耳朵一直是立着的,一刻也不落,因此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几百米以外的声音都能听见。

大熊猫喜欢吃的东西有很多,其中竹子、苹果、窝窝头都是它的最爱,而小熊猫因为胃中的防护膜还没长成,所以不能吃竹子,只能喝奶。

大熊猫的神态百样,有时呆坐在那里,眼睛茫然地看着四方;有时在一起打闹,你打我一下我打你一下;有时在树上进行爬树比赛,获胜者高傲地看着四周,失败者低着头、丧着气;还有的把土坡当成滑滑梯,滑下来又爬上去,看起来快乐极了!许多人都喜欢它。

中国大约百分之八十的熊猫都集中在四川,因为那里比较潮湿,一年四季不冷也不热,这正是熊猫生存所需要的条件,因此熊猫种族就在四川壮大起来了。

大熊猫既机灵又可爱,我希望人类能爱护熊猫,让几千年后的人类也能看到大熊猫可爱的样子。

展开阅读全文

熊猫的资料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熊猫是我国国宝之一,也是我最喜欢的动物。今天,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所了解的大熊猫。

老师告诉我们,“熊猫”这个称呼是错的,其实叫“猫熊”,那为什么会叫错呢?据说解放前重庆北碚博物馆展出的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大家按照以前的习惯,就读成了“熊猫”。也就难纠正了,所以就一直叫熊猫。

大熊猫一般居住在四川省的岷山、邛崃山和大小凉山,甘肃省的南缘和陕西的秦岭山等海拔2000----3500米的崇山峻岭。

熊猫全身的毛是黑色相间,毛茸茸的面孔有一对大大的眼睛,周围有一圈黑黑的眼圈,看上去就像一位戴着墨镜的胖老头,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可爱极了。

熊猫我何称为国宝呢?因为,一般每胎产一仔,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巢穴。更认人们惊奇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熊仔却小的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那么大,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很不容易成活,所以称为国宝。

大熊猫是世界上的珍惜动物,是动物园的宠儿,它的`一举一动,给成千上万的游人增添了乐趣。所以这个“国宝”的称呼非它莫属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