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达观

达观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达观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达观问题。

分享

浏览

2698

作文

4

宁静,是一种达观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梭罗·亨利毕业于哈佛大学,他不去经商从政,而是选择了瓦尔登湖。他在湖畔搭起小木屋,开荒种地读书写作。梭罗在他44年的生命里过着宁静简朴的生活,过着自己喜欢的生活。作家约翰·海恩斯远离人群,在阿拉斯加的冰雪旷野中度过25年狩猎生活,他也在一种独立自然、宁静健康的生活中领悟世界、了解自己。梭罗和约翰都活在自己该活的领域,都做着自己天性该做的事,梭罗和约翰是宁静幸福的,他们是自己真正的主宰。

宁静,是经历沧桑后的沉静,是一种充满内涵的悠远。宁静,是看透历史风沙后的平和,是抚平岁月沧桑后的恬淡。宁静,是人生中的一种丰盈和豁达,更是心灵上的一种抵达和升华。宁静,是诞生和滋润人类灵魂的绿茵园地,是人类追求圆熟通达境界的必由之路。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但是,我们依然渴望品味那份宁静。宁静的心灵,是快乐的源泉。

历史沉淀了岁月的艰辛,现实充满着人类的磨难,生活蕴含着质朴的创意。我们从简单游戏中提炼出了智慧,在低调做人中领略到了大度,在宁静处世中感受到了达观

展开阅读全文

达观是一味精神的良药

全文共 1349 字

+ 加入清单

达观,是一味精神良药,可以使消沉者铄然振作,使悲观者欣然忘忧,使遭逢逆境者处之泰然。不过此药虽良,却是药店无售,而是产于自我之心灵。因此,遇挫折而消沉、处困境而悲观者,须自制其药,自医其疾。

说达观是一味药,只是比喻。《辞海》对于达观一词的解释是达观,旧称对人生抱消极的看法,一切听其自然,随遇而安为‘达观’。亦谓对不如意的事情看得开。这种解释,显然不够贴切。我以为,达观,并非是一种消极的人生态度。达观的人固然须随所遇而安,对不如意之事看得开,但我认为,随所遇而能乐,看得开而后有所为,才是真达观。否则,达观岂不成了自我安慰、自我麻醉的同义语?对于真正达观的人而言,遭遇打击,心理仍能保持平衡状态,身处困境,仍能安之若素,且能乐对困境,昂然进取,岂能说是对人生抱消极的看法?

中国历史上,能够达观处世的人颇多,而刘禹锡、苏轼的人生经历,最能诠释达观一词的含义。

刘禹锡两次被贬官,辗转颠踬于蜀、粤、皖等地达23年,然而,他无论久处穷山恶水,还是臵身于边远之地,皆能泰然处之。他被贬往和州(今安徽和县)时,自建陋室,写下脍炙人口的《陋室铭》,在文中将其比作诸葛亮隐居南阳的草庐,扬雄在西蜀读书的亭台。虽遭贬谪,身居陋室,却仍悠然自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通过他结束漫长贬官外放生涯之后写下的诗句,足见其达观豪放的胸襟。他于为政之余,寄情于笔墨,以诗文作为见志之具,一生写下诗文40卷,其中多有传世佳作,被白居易推崇为诗豪。

苏轼屡被贬官流放,甚至被诬入狱,险遭杀害。但他被贬谪黄州时,不畏艰苦,躬耕自足,写下《前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一批不朽的杰作。直到被贬往岭南的惠州、海南的儋州,他仍吟咏不止,旷达一如往日。罗浮山下四时春,芦橘黄梅次第新。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他把南疆特产当作难得的享受;九死南荒吾不恨,兹游奇绝冠平生。他把被一贬再贬,直到天涯海角的流放之途,当作奇特的旅游。在他看来,那贬谪流放之地,竟是无一处不美好,无一处无奇趣。政治帮派的排挤、嫉妒者的打击陷害,不但未使苏轼悲观沉沦,反而成全了这位天才,使其成为千古文豪。

当然,达观处世,须胸襟开朗,识见通达,且多为天生之精神气质使然,故非人人可以做到。因命运多舛或遭受沉重打击,心中极度的不平与怨愤长期难以释怀,以致抑郁成疾,甚至神医束手,百药难救者,也时见于史籍。西汉文学家贾谊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后,心情忧伤,曾作《鵩鸟赋》,以老庄的达观自己,其中有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德人无累,知命不忧等语,但他终难达观,于33岁之盛年郁郁而终,便是一例。时至今日,因遭遇挫折,身处困境,而不

能达观以对者,也不乏其人,或因竞争某职败北而一蹶不振,或因某事不能如愿而郁郁寡欢,或因遭遇社会的歧视而心理严重失衡,更有因长期的抑郁或意外事件的刺激而自杀者。这些人之所以如此,皆因心灵中缺少达观这味良药也。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鞋芒杖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这阕《定风波》,颇能显示他的豪放气概——我即使已一无所有,但只要有竹鞋芒杖助我行路,有一件蓑衣遮体,就可以任凭它风吹雨打,将一切打击与磨难臵之度外,视歧路为坦途,一路履险如夷,歌啸前行。一个人有这样的精神气概,人生旅途中还有什么样的挫折坎坷不能对付!

展开阅读全文

人生应该学会达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9 字

+ 加入清单

每次考试结束,总会有一些反思,难免抱怨诸多。想起昨天考的数学,若不是马虎大意,怎会丢掉那十分的大题;若不是犹豫不决,历史又怎会丢掉四五分;若不是那模糊的物理试卷,又怎会白白失去二分呢?所有这些现在后悔都已经太迟了。人生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遗憾,我们应该达观一些,告诉自己:没关系,只要下次不犯类似的错误就很好了。

一位哲人曾经说过:人生是一面镜子,你对它哭,它就对你哭;你对它笑,它也对你笑。由此可见,情绪的变化直接影响着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若能常常被自己所鼓舞,维持好的情绪,倒也能使自己保持一种乐观向上、健康大度的心态。反之,如果一个人对待生活太消极,哪里还享受的到成功的喜悦和人生的乐趣呢?

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难免会经历坎坷,陷入困境,遭受痛苦。在这个时候,我们反而更要振作起精神,寻找一点自己感兴趣的事去做,想一些能唤起美好记忆的往事,调节自我意念,尽快排除苦闷,维持乐观向上的心态。

后悔是一口陷阱,做过的事不必后悔,只要懂得接下来怎样去弥补、不再犯类似的错误就行了,就像“亡羊补牢,为时不晚”一样的道理。

天地悠悠,每个人都是宇宙中的匆匆过客,要学会“潇洒人生”。我们应知晓,假中有真,恶中有善,丑中有美。换种心态,才能发现生活的美好。认真品味生活,认真品味人格,潇洒对待人生,达观对待生活,幸福将会与你同行。

展开阅读全文

历史的达观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圣贤有云: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人因七情六欲之阻隔,神源阶级贵贱之挡碍而不得完美。同样,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皆是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迟或张而不得完美纯粹。但是有种叫做“历史”的概念可独善其身,它没有生死簿,阎王爷找不到它;它没有两面性,哲学家找不着它,神龙见首不见尾,如实实虚。正因如此,太清、泰宁、万灵之间唯它有完美之质,也唯它可给予安慰、平和和勇敢。

历史是学生书桌上的一本普通的书,但是要想阅读却需要很大的勇气,需要很大的勇气去接受历史的跌宕起伏,需要很大的勇气去明了达观的味道。虽然一个人只能活一辈子,但是读完了历史书便可以活上几辈子,可以从混论未开生活到笙歌太平,可以从金戈铁马生活到盛世昌隆,可以从甘受腐刑的司马迁读到智勇砸缸的司马光,可以从权相脱脱读到圣明的老人。读史使人明智,但是没告诉你,背后的鲜血足够让你鼓足勇气。所以,你得读,读鲜血,读艳花,读青天白日,读灰云黑霞,读浩然正气,读穷弱低声,读两心巧印,读怪力乱神。可以说,历史是写不尽的风韵跌变,是看不完的时运翻转,它告诉你先辈们是怎样从黑色的大幕中走来,告诉你光荣是怎样,告诉你活着要勇敢。而你最终会明白,原来勇敢只是一种历史的达观。

历史是电视频道中百讲不厌的话题,是历久弥新的话题,是我们新时代人生活的指导与引领。你可以静静的聆听电视中介绍的每一处历史细节,你可以等到每个历史人物的悄然离别,你可以等到英雄末路,美人迟暮,你可以等待到一场前所未有的空。但你又何尝不想去温故,即便有些人死的很难看,有些人阴险狡诈,还有的命运多舛。这些可能远远无法阻止你的品鉴,因为你已经意识到这是历史,而你不需要从中幽咽悲戚,不需要从中欢声笑语,你只需要一种和谐的安慰,一种散尽炊烟人独立,潇洒流水音相闻的“寂寥”吧!你见见意识到,历史是有血有肉的,但是又是只剩下一具枯骨的。所以,你学会告诉自己心中的历史,让自己在《史记》《汉书》《资治通鉴》中安定。而你最终会明白,什么才算做历史的开朗,什么才是历史的压抑。你最后得到的安慰只存在一种达观。

历史,亦是你的昨天,你的昨天或许挂着笑脸,或许布满阴霾,或许忙忙碌碌,或许清清闲闲,或许有萍水相逢的喜悦,或许有他乡之客的孤愁,但你仍旧给它很好的定义,也是我认为对历史最好的定义:记忆。席慕蓉曾经告诉我们,为了谁活一次记忆都是甘心的,记忆是无价的,是纯粹的,是完美的。所以请善待你的记忆,别让它刻意地被破碎,别让它无故的扔进垃圾桶里,我想善待了记忆便没有遗憾,而没有遗憾便是世上最长久的和平。你所认识的和平应该就是一种历史的达观。

人们在明朗中等到黑幕的拉开,人们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人们在历史的河流上找到一种归宿,找到属于心中的勇敢、安慰与和平。这一切便是历史的启迪,历史的达观。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