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逃犯

逃犯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逃犯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逃犯问题。

分享

浏览

5531

作文

2

2024年热点素材:西安“十大逃犯”之一十年终自首亲人认不出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2月20日消息,西安。2016年12月20日,西安滦镇派出所,被西安警方列为“十大逃犯”之一的刘某讲述他的十年逃亡历程。十年前,他是远近闻名的“能人”,因为承揽工程,家里日子过得红红火火。为了土方工程,他将别人砍成重伤开始逃亡,名列西安警方“十大逃犯”之一。十年逃亡路,自己东躲西藏、食不果腹不说,家中衰败妻子忧郁成疾,70岁的老母亲也在扫大街……沧桑巨变让这位逃犯鼓起勇气,走进了派出所自首

2007年5月31日,26岁的刘某与同村村民严某岗、严某乐三人共同承包了一所大学的土方工程,但在后期施工过程中,多次遭到同村村民李某汉等人的阻挠。按说自己占着理,可以寻求法律途径解决纠纷,但当时年轻气盛的刘某选择靠武力解决此事。2007年6月2日,当李某汉等人再次来到工地阻挡施工时,刘某、严某岗和严某乐等人与对方发生暴力冲突。三人用马刀将李某汉两人当场砍伤,随后刘某三人逃离现场。经鉴定,伤者李某汉、李某分别为重伤和轻伤(偏重)。

西安市公安局长安分局滦镇派出所刑事立案并对刘某等三人展开抓捕。严某岗和严某乐到案后,因犯故意伤害罪,于2012年10月被依法判处四年、七年不等的有期徒刑,但刘某却一直负案在逃。刘某就像“人间蒸发”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被西安市公安局列为“全市十大网上逃犯”。这十年里,滦镇派出所的民警从未放弃对刘某的追逃,办案民警几乎与所有认识刘某的人见过面。为了断绝刘某继续逃跑的心理,办案民警根据线索,多次组织定点守候抓捕。办案民警薛凯介绍,开始去刘某家的时候,他的父母非常抵触,总认为警察是抓他儿子的。逢年过节民警给他们送去米面油,刘某的父亲生病了,民警还帮忙送到医院治疗,民警还找到老师,让多关照刘某的儿子……民警的这些行动,感化了刘某的父母,他们开始配合民警的工作。薛凯说:“在刘某逃亡前,他们家是当地的富裕户,现在他们家成了当地最穷的人家,家里就两间平房,东西基本都是十年前的。”

公安长安分局“清扫家园”行动开展以来,滦镇派出所民警再次加大了对刘某的抓捕和对其家人的规劝力度。2016年12月13日清晨,刘某推开滦镇派出所值班室的大门,寻找民警薛凯自首。薛凯说:“当时一个小伙子敲门进来,第一句话就说‘薛警官,我是刘某’。小伙子看起来非常面老,比户籍信息上的照片老多了。”讯问中,刘某向民警道出了十年逃亡生涯的辛酸。因为逃犯的身份,刘某一直东躲西藏,靠在西安周边的工地上搬砖下苦力维持生计。由于怕暴露身份,平常只能躲在工地里,对于薪水也不敢多提要求,每月只有寥寥几百元,老板经常坑他的工钱,他也不敢索要。有时看工地上来了警察,知道有可能是来抓他的,便不敢多待,只能逃跑另寻生计,几乎每天都在恐惧中艰难度过。

12月20日上午,在派出所里,刘某说起家中现状失声痛哭。“出事以后我逃了,家里生活一下子没了依靠。十年来,我只用公用电话给家里打过一两次电话。最近我偷偷去学校看孩子,我外甥从我面前过,都没认出我,当时我就崩溃了。”刘某说,看到家里现在的样子,民警对他父母妻儿那么关心,他实在不忍心再逃了。加上警方频繁的抓捕行动,他感觉自己逃不下去了,所以决定自首。目前,刘某已被长安警方刑拘,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展开阅读全文

精准:外卖软件也可找到逃犯信息

全文共 931 字

+ 加入清单

在抓到朱长海之前,饶型淼和同事已经在龙溪镇摸排了3天。

他们白天排查,夜里就拿着手机上对着高德地图进行分析研判。“逃了这么多年,我如果是朱长海,会躲在何处呢?”饶型淼做的判断是:没有身份证,没有亲人帮助,不是在收废品,他很有可能就在医院、学校看门扫地。

果然,最终的结果印证了饶型淼的判断。

在同事眼中,饶型淼的想法很特别,总能从毫无头绪的案件中找到一些关键线索。

“或许因为我是理工男,常用理工男的思维来分析问题。”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信息工程专业的饶型淼,本不是公安科班出生,2007年来到新建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后,“迷”上了网上追逃工作。

网上追逃,是指公安机关各部门、各警种在日常公安业务工作中,发现可疑人员时,及时与公安网“全国在逃人员信息系统”或“全国在逃人员信息光盘”进行快速查询、比对、抓获在逃犯罪嫌疑人员的侦查机制。

2002年3月6日,公安部以公刑(2002)351号文件下发《关于完善“破案追逃”新机制有关工作的通知》,对保证上网信息质量、落实缉捕奖金、规范移交抓获在逃人员作了具体规定。2005年3月,公安部再次以公刑(2005)403号文件下发《日常“网上追逃”工作考核评比办法(修订)》,开始对网上追逃进行日常考评,使网上追逃成为各警种、各部门日常性的工作。

如何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在逃嫌疑人,信息研判是第一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

饶型淼看来,可供研判的信息分为两种,一种是公安数据,通过公安内网系统可查的户籍、车辆、酒店住宿、暂住证等信息;另一种是社会数据,包括普通人的衣食住行、消费、快递、游戏娱乐等信息。

“逃犯也是人,网络和手机正在改变普通人的生活,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饶型淼说,在公安网获得一些逃犯的户籍等基本信息后,可以在手机上装的APP进行“碰撞”比对。

饶型淼举例说,饿了么、大众点评、美团等这些餐饮类APP,可以获得一些餐馆信息,嫌犯通过这些软件叫餐,都会留下痕迹;58同城、赶集网上则可能留下租房的信息;高德地图、百度地图,则可以作为逃犯可能隐藏地的分析。

有几次,饶型淼通过校内网(后更名“人人网”)找到嫌犯过去在校园里的信息,同时追根溯源找到了逃犯,“在成为罪犯之前,没有人知道自己将来会犯罪,留下的任何东西,都有可能成为破案的线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