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透支

透支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透支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透支问题。

分享

浏览

7144

作文

4

女教授炒股亏损透支信用

全文共 1790 字

+ 加入清单

刘月(化名)曾经是广东一家知名高校的教授,拥有让人羡慕的职业和收入。不过,因为沉迷于股市,她不但亏掉了自己的四套房产,同时还欠下小额贷款公司及其他亲友近200万元。

2012年6月到2013年7月,刘月分别在中国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600016)等8家银行办理了信用卡,欲用“以卡养卡”的方式筹钱补仓。至2013年年底,刘月透支套现各银行信用卡60余万元。

佛山市禅城区法院昨日通报,近日该院对此案作出一审宣判,认定其恶意透支的款项为24万元,并以犯信用卡诈骗罪,判处刘月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目前,刘月已提出上诉。

卖房配资 女博士股海“血本无归”

今年51岁的刘月,是一名中文系女博士,2005年后开始在广东某知名高校任教授。至今,在不少网站上仍能查询到她关于专业方面的不少论文。

刘月拥有让人羡慕的职业和收入,曾经在南海拥有四套房产。然而,这一切都在她进入了股票市场后投资失利而发生了改变。

2009年,因为在股票市场投资失利,刘月将自己位于南海俊雅花园和大沥大浩湖购买的两套房产卖掉,并将卖掉的大浩湖房产的全部款项以及俊雅花园房产的其中10万元投入了股票市场。但因为对股票市场没有充分了解,她在股票市场亏得一塌糊涂。

另外,刘月在和基花园还有一套房子,因为欠中国邮政储蓄银行90万元贷款,后来无力偿还便卖掉了。据刘月口供,她的四套房产全部因股市亏掉,但还有一套房产是怎么卖掉的,她并没有提及。

虽然房子全亏了,但刘月并没有因此而对股票市场死心,反而是加大了投资的金额,希望在赚的时候增加收益,弥补此前的亏损

2012年8月,刘月在深圳的一家配资公司申请配资。根据合同约定,刘月只要投入50万元,配资公司就会将资金增加到200万元,刘月每月付给配资公司3%的利息。如果刘月这笔资金亏损近20万元时,配资公司将强行平仓止损。

不幸的是,刘月投入的这50万元很快打了水漂。以她自己向公安机关交代的话来说,她买的几只股票全都“血本无归”了。

恶意透支 一审被判五年

刘月非常不甘心,为了将此前的损失赚回,刘月通过自己之前申请的广发银行和平安银行(000001)的信用卡透支套现资金,再次申请配资。据其供认,其恶意透支广发银行和平安银行的款项各为10万元。同时,她名下还有另外5张信用卡,透支款项总共超过20万元。

2013年2月,民生银行佛山分行的职员来到刘月的办公室推销办卡业务,并告诉她最高能申请到15万元信用额度。刘月于是萌生出再申请一张民生银行信用卡,来“以卡养卡”。

2013年3月,刘月在拿到民生银行的信用卡后,就找到可以通过POS机套现的人,分两次套现99900元以及50050元,而商家收取了她本金的1.2%作为手续费。之后,她就开始每个月还最低还款额到这张信用卡里,然后又用相同的方法将还的钱再套现出来。

就这样,刘月一方面通过透支套现来还此前的欠款,另一方面继续将钱投入股票市场补仓。直到2013年6月,股票市场暴跌,刘月一下子损失了40余万元,这成了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3年10月,刘月所持有的8张信用卡均已透支信用额度。此时,刘月还欠小额贷款公司及亲友近200万元,他们都一齐向刘月讨债。刘月自知自己无法偿还,索性明确告知银行无法还清。

2014年9月,刘月因恶意透支信用卡涉嫌信用卡诈骗罪被依法刑拘。在讯问中,刘月表示十分懊悔,主动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近日,禅城法院判决刘月以非法占有为目的,恶意透支信用卡约24万元(部分透支款项未认定为恶意透支),其行为已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

刘月认为法院判决量刑过重,目前已向法院提起上诉。

女教授:

炒股太入迷了

为何刘月在收到银行的催缴电话后,仍旧不还钱?她曾表示,因为当时自己还欠其他银行透支款、小额贷款公司、亲戚朋友共200万元左右。如果还了钱,她就连生活费都没有了。“反正我当时还钱进去,之后也无法再套现出来,于是我就不还了。”

刘月表示,她因为沉迷炒股,之前已经亏了自己的四套房子,所以非常“不服气”,非要将自己之前亏的钱在股票市场里赚回来,所以才申请这么多银行卡透 支。她承认,自己知道恶意透支的行为是犯法的,当时透支的时候根本没有考虑到自己的还款能力。“当时我在投资股市的时候,太过入迷了,没有考虑过这方面的 问题。”

由于将自己的所有房子都卖掉了,刘月说,她后来都只能靠租房子来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不要透支你自己,要懂得节约生命

全文共 131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我们仅仅只是一个人,只有一颗心,只有一双手,只能专心致志做一件事。除此之外,都是在消耗自己有限的生命力,都是在透支,我们终将付出代价。

34岁的马柠柠就有过这样的经历。

当年毕业留京时,她住四环外不足10平方米的小平房,没命地努力,蚂蚱似的不停跳槽,没度过一个周末、没休过一次假。接下来的7年,是马柠柠将自身潜能发挥到极限的岁月,不断出成绩,间或得到晋升。

一年前出差广州,马柠柠晕倒在大马路上,被交警送进医院。一通检查,除了没有蛀牙,周身都是疾病。

病床上手机此起彼伏地响,除了上司询问工作进展、交接,还有客户的埋怨。此时,马柠柠才知世态之炎凉。这么多年她为之奋斗的金钱、前程、理想,统统化为一瓶瓶消炎药,一点点地滴入静脉,让她痛得清醒。病好后,马柠柠辞了职、卖了房,带着积蓄回家乡,在小镇上开了一家手工陶艺坊。

昔日的同事Lida去云南旅游见到马柠柠时,她在藤椅上晒太阳,棉布白衣,黑发轻绾,惬意而淡定。坐下不到10分钟,Lida灌了两杯咖啡,俩眼皮还直打架,掩饰不住疲惫,可还有点炫耀地说:“我喜欢这充满挑战的工作,你知道吗?薪水又涨了。”“现在都谈节约型社会,其实人最需要节约的是自己。”马柠柠轻描淡写地说。

Lida反驳:“人都有各种潜能,不用不就浪费了?”“可你只有一个人啊,无论你用哪一项都会浪费掉其他的。”

马柠柠回家乡后嫁了一个公务员,老公除了上班,没什么社交生活。马柠柠平时也教学生画画,闲时在后院种菜、种花。孩子已上幼儿园,平日她待在工作室,听音乐、做陶艺、看书、做饭、做衣服、做鞋子。买书、看电影算是开销。

Lida很不平:“你不觉得浪费了自己的天赋,还有辛苦拿到的文凭?”马柠柠的丈夫是学生物科技的,这专业让Lida眼睛一亮:多吃香的技术啊,他应该去国外深造,至少也要去北上广这样的大城市的跨国企业当技术总监,拿几十万的薪水才值得!

“是的,他有这个能力,可他很会节约自己,一个人是不可能无限制地扩张的,那样会消耗掉太多的精力和时间。何况我们也不需要那么多钱,对我们来说,良好的食物、充足的睡眠和自由的精神都有了,除此之外,再多的东西就是浪费。” 就像现在这样,生活很简单,节奏很慢,有充足的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当然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闲着。重要的是,这必须是你自主选择的生活,而不是不得已而为之的生活。

马柠柠的一席话让Lida深受感染。对于如何节约自己,马柠柠也有自己的心得。

首先,节约自己的才情:无限制地使用的后果是资源的枯竭,才华这东西不是越用越多,而是积累越多见识越广,积蓄越深才越有价值。

节约自己的潜能:我们或许都能攀上珠穆朗玛峰,只要付出大半生的努力,冒着透支生命的危险。但这是不是你想要的结果?这个结果对你人生的意义有多大?

不设过高目标:在尘世中留名,让自己走上万人瞩目的红地毯,在镁光灯下发表获奖感言,这样的人有,也不少,但除此之外平凡人才是广大的基数。

多做充实的事情:培养读书、看电影、做手工这样的小爱好,会让心有所寄托,做义工、做慈善会让精神升华。

同时,请努力节约自己的傲慢、忌妒、色欲及物欲。给物质生活做减法,给精神做加法,宠爱自己的家人,过力所能及的生活,并且感受幸福,这就是奢侈的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卖房环游世界的爱是一种透支性给予

全文共 1219 字

+ 加入清单

为了让2岁的女儿感受父爱,上海一位80后父亲做出决定:卖掉价值一两百万元的房子和公司股份,买了一辆价值30万元左右的房车,计划用5年时间带女儿环游世界,上演现实中的“爸爸去哪儿”。朱春燮说:开房车旅行,肯定不如在家里的生活方便舒适,但考虑到女儿的成长,我觉得很值。尽量多陪小孩对她的性格形成有好处,再不陪她,她就长大了,以后读小学想抱都抱不了。

当所有人都以“忙”作为理由,使得陪伴孩子成为一种奢侈之时,“卖房带女环游世界”的决定,确实算得上一种壮举,并因为断绝后路而“难以复制”,这种“极度任性”的做法,也算得了对“爸爸那儿去了”的极致呈现。当然由此也足以看出,正是爱到深处都有这种近乎于“疯狂”的举动,并表现出一个敢说敢干的真汉子的形象。

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当然离不开父母的陪伴与呵护。少了父母陪伴的童年并不健全,也容易让孩子内心受到伤害。从教育学的角度看,开车陪着孩子一起旅游,在亲子互动中实现爱的交流与融通,让孩子在浓浓的亲情中健康成长,既科学又合理。不过,所谓物极必反,任何东西都应当有一个度,若是给予太多反倒会成为负担。卖房带2岁女儿环游世界,如此隆重的形式体现和过程表达,让幼小的孩子如何承受,如此高额的礼物其又如何消受?当某天,物质成为一种负担之后,决定转化为后悔之时,被无穷呵护的孩子是不是将会成为替罪者,而当初温情的理由,会不会成为之后情绪发泄的借口?

物质基础决定生活质量,精神的表达更离不开物质的保障。卖掉房子和公司股份,意味着之前赖以生存的门路和居住的场所,都将因此而消失,如此做颇有些破釜沉舟的况味。的确,5年的环游戏足以让孩子涉猎更多的新鲜事物,并在“行千里路”的过程中收获知识,与父母的长相伴守,也能得到比同龄孩子更多的亲情时间。然而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带着其长期旅途奔波,是否就符合教育的基本规律?一方面,孩子的心智尚未成熟,很多东西往往过眼即逝,很难留下较为深刻的印记。另一方面,在孩子本应在幼儿园的时间段,带其周游世界是否科学,其实也有待于商榷。

父母的天天相伴也意味着,其与同龄小朋友在一起的时间,将会变得很少很少,这同样不符合孩子成长的规律。一名教育家曾说过,父母需要承担教育孩子的责任,不过也不要因为教育孩子而完全取消了自己的休闲生活。“没有责任感伤害别人,太有责任感伤害自己”。小孩子在性格的塑造和人生的成长过程中,当然需要父母的陪伴,但这种透支式的陪伴,又何尝不是一种毒害?

透支式的给予,收获的往往只是失望。其实,陪与不陪没有绝对的标准,更没有唯一的手段与方式,关键在于要将其牢记于心,并做到时时兑现承诺。在你繁忙的工作之中,能够挤出更多的时间与孩子在一起,其实就已做得相当不错了,用不着专门辞职去陪伴。因为孩子的成长周期很长,还需要父母花更多的时间陪伴,他们并不愿意看到,你前五年用去一切时间、精力和金钱,去专程陪同,而后面为了弥补,又得透支性的挤占这些时间。与其这样集中式表达,为何不让爱更均衡

展开阅读全文

透支生活优秀作文

全文共 553 字

+ 加入清单

在能力之内的事情做起来毫不费力,在能力之外的事情费力不讨好。

有余力去过好自己的生活是什么样的状态?按部就班,有爱好,有热情,可是这样看起来的生活单调无力,但你有去尝试吗?没有的话你怎么确定这样的生活了无生趣呢?透支生活更是一件可怕的事情,为了面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超出能力范围去做或拥有一些东西,本来就是一件不值得被同情的事。透支生活的背后不如说是自制力不够好的表现,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分不清轻重缓急的状况。

透支生活,透支时间和精力去堆砌自己的欲望,总会有一定程度上的窘迫。我们不能去评判他人的生活态度,但我们能避人之所短,学会眼观八路,总会柳暗花明。记得看到一句话,他这么说道:无论最初多么挣扎,最终都会回到自己的轨道,我们所谓的自由散漫,无拘无束一旦脱离生活的轨道,已经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没有人知道你真正需要什么,最终的抉择在自己的手上,一味的挣脱,一味的后悔没有任何用处,你现在的状态是你目前的选择,多年后你可能会感叹当时如果勇敢一点是否又是不一样的结局,但是人就是这样,即使重来你也会选择最初的道路,因为我们逃离不了,我们这一生冥冥之中已经自有安排。

透支生活会过得很累,不透支生活了无生趣,可是,如果生活的意义如此容易平衡,人怎会轻易迷茫,因为我们太多时候面临太多选择。

[透支生活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