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逝世

逝世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逝世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逝世问题。

分享

浏览

3125

作文

32

电影《哈利波特》斯内普教授逝世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著名演员艾伦·瑞克曼(Alan Rickman),1946年2月21日出生于伦敦,2016年1月14日因癌症逝世,享年69岁。消息一出,令世界为之震惊和哀伤。

瑞克曼被中国观众所熟知是在根据J.K.罗琳(J.K.Rowling)所著的《哈利·波特》改编的系列电影中扮演阴险的而又伟大的“双面间谍”——魔法学校教授西弗勒斯·斯内普一角。

据报道称,艾伦的家人今天在一份公开声明中表示:“演员、导演艾伦-里克曼因癌症离开人世,享年69岁,临终前,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同时,并且透露了他已经与癌症抗争“秘密抗争”多年的消息。

艾伦因为《哈利波特》《罗宾汉》等著名电影中的出色表现为观众所熟知,并且在去世之前一直与疾病秘密斗争着。他于去年才刚刚透露自己与1977年以来交往多年的女友里马-霍顿(Rima Horton)秘密完婚。

据悉,里克曼出生于英国伦敦的一个工人阶级家庭,在毕业之前就在舞台上开始了自己的演艺事业。他也是娱乐圈最著名的“反派角色”之一,其中包括《虎胆龙威》(Die Hard)中的德国恐怖分子汉斯-格鲁博(Hans Gruber),《侠盗王子罗宾汉》(Robin Hood: Prince of Thieves)中的诺丁汉郡长(Sheriff of Nottingham),以及《哈利波特》(Harry Potter)中的斯内普教授。(老甲)

个人资料:

艾伦·瑞克曼(Alan Sidney Patrick Rickman),1946年2月21日生于伦敦汉默史密斯,英国皇家艺术戏剧学院副主席,舞台剧演员、电视演员、电影演员、导演、编剧、经理人、配音员。英国最多才多艺的舞台剧演员和影视演员之一。

艾伦·瑞克曼曾先后提名或荣获英国电影学院奖、托尼奖(戏剧)、金球奖(电影电视)、艾美奖(电视剧)等重要奖项的演员荣誉,1995年被《帝国》(Empire)杂志选为“电影史上100位最性感的影星”第34位,1997年再次被评为“有史以来最杰出的100位影星”第59位。

2015年,艾伦·瑞克曼与相识相伴了五十年的女友Rima Horton正式成婚。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举案说法于文华误发阎肃逝世消息算不算“传谣”?

全文共 541 字

+ 加入清单

10月27日早上,著名歌手于文华在个人微博发布一条消息:“一位快乐的老者,一位为大家带来无数优秀作品的大家——阎肃老师,因病,今日于空军总医院去世。愿这位和蔼可亲的老人家一路走好!”消息一出,很快被各大网络转载,就在记者核实采访过程中,不少业内人士也纷纷通过各种渠道求证,随后刘和刚、王丽达等圈内人士在朋友圈“辟谣”:“亲人们,已证实阎老一切安好,谢谢大家关心,请祝福他老人家早日康复,致敬!”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音乐总监于海表示,听到网传消息后赶忙联系他们团长,知道网上是假消息,老人家如今安好。

于文华则迅速删除了这条微博,并发布微博称:“郑重声明:刚刚所转阎肃老师的消息不实,严重失误,向老人家及家属严重道歉!”

据知情人透露,阎肃早在十天前就病危,家人从国外赶回国,陪护其抢救了一个多星期。阎肃的儿子阎宇也在朋友圈发表辟谣消息,并称阎老爷子脑梗昏迷后,在众多亲友的关心下,从重度昏迷已转为中度。目前一切平稳,再次谢谢大家的关心。请大家互相转告新闻需自重……

而对于于文华发布的假消息,昨天晚些时候,阎肃儿子阎宇表示原谅于文华,称不必去苛责,要宽以待人。同时透露父亲昏迷了20多天,一直病危,直到10月15日才慢慢恢复,现在病重慢慢转成“中度”,情况在慢慢变好,什么时候能醒不好说。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德前总理施密特逝世热点

全文共 1526 字

+ 加入清单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10日在德国北部城市汉堡去世,享年96岁。

施密特被称为“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是德中关系的开拓者和推动者。1971年,时任国防部长的施密特力促总理勃兰特与中国建交。1975年,时任总理的施密特首访中国,成为两国建交后首位访问中国的德国总理,也是唯一一位与毛泽东见过面的德国总理。此后,他曾十余次访问中国,持续关注近几十年来中国在各方面的发展。施密特对中国、中国领导人、两岸关系和中国与其他国家关系等方面有自己的独特深刻观察和真知灼见,并发表在他的《理解中国》一书中。

国家主席习近平11日就德国前总理施密特不幸逝世向德国总统高克和总理默克尔分别致唁电。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和人民并以个人的名义,对施密特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向施密特的亲属表示诚挚的慰问。

习近平在唁电中表示,施密特先生为德国国家建设和欧洲一体化进程作出了不懈努力,赢得了世人尊重。 40年前,施密特先生同中国老一辈领导人共同开启了中德友好合作的大门,为中德关系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习近平强调,中国和中国人民珍视中德友谊,愿同德国和德国人民一道,共同开创中德关系更加美好的未来。

关于毛泽东

“他是一个令人难忘的人。他魅力四射,才华横溢,但是坚定而执拗。毛泽东也具备一种混合着无情和富有魅力的品格。”

关于邓小平

“他身上有一种顽强的东西。也许是他不达目的不止的意志力和他的说服力。”

“他首先是个天才的实践家,一个能力超强的人,能够可靠而敏锐地感觉到什么事是做得到的,并且具有绝对的意志力把它办到。”

“可能做到的事,立即干起来。那些办不到的挑战,让别人去对付吧-——这就是他的路线。”

“建立经济特区是个聪明的主意。邓小平选择改革比较容易出硕果的地方作为重点。他在沿海建立经济特区,从一定程度上说,世界经济就在海岸的咫尺之间。”

关于江泽民

“他的强项与邓小平不同。他的强项是居间斡旋、保持稳定和取得平衡。”

“我所了解的江泽民,是一个以诚信服人的人。他第一次证明了,中国的稳定已经足以使它没有统帅式的人物也能过日子。江泽民更像是一个管理型的现代西方政治家。”

关于朱镕基

“我认为,90年代担任中国总理的朱镕基,也属于天才政治家之列。要知道中国人的聪明才智真的不比西欧人或北美人差。只不过中国人口更多,因而出现天才的几率也就更高。”

“在我一生结识的所有世界大国一流政治家当中,他是最为熟悉本国经济的一位。”

“朱镕基的令人惊叹之处在于,他并没有上过西方的大学,他就是一个天才,他聪明睿智和善于决断。”

“朱镕基有一种几乎所有德国政治家都缺乏的经济本能,他不但勤奋,他还凭借直觉弄通了许多一般要在哈佛、芝加哥或圣加伦用三年时间才能学到的东西。他对企业经营管理和国民经济的基础知识,大概是在担任上海市长时学到的,有关货币政策的高级艺术,则是在北京担任副总理和央行行长期间非学不可的。朱镕基和他那些因受过一流教育而自以为是的苏联同行完全不同。朱镕基可能很固执,但说到底,他过去和现在都是一个极有天分的实干家,一个干事的人,给我的印象尤为深刻的是朱镕基在西方活动时那种自然随意的态度。现任总理温家宝先生也能做到。”

施密特还曾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书撰写书评,称这本书使他受益匪浅。

施密特在书评中说:“我于1975年首次访华,此后中国的内政外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在几十年中多次拜访中国,对中国及其5000年悠久文明愈发仰慕。而习近平的这本书也使我受益匪浅。”

“2012年5月,我与习先生相识于北京。半年后的2012年11月,习先生当选中共中央总书记。”施密特说,“观察他任职后的两年,我更深刻地认识到,过去40年,中国高层政治家的利益关切和视角发生了重大变化,同时又坚持了中国在内政外交上的传统。”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优秀作文:怀念逝世的外婆

全文共 728 字

+ 加入清单

最疼爱的我的外婆她离开我们而去。还没好好的享受她的人生。辛苦了一生。人的生命好脆弱。经不起一点考验。走了是那么突然,走的时间一句话也没有留下。现在你的离去。让我们家人很痛苦。你的女儿在为你哭泣。你就这样的走啦!现在的我觉得好孤单。好惆怅,是迷茫还是在逃避。

我的生命是我的母亲给我的。但是养育我的确是我的外婆与外公。他们的家庭很贫穷。过的生活 不这么好。但是我从没有嫌弃我的外婆和外公。我深深的知道我是他们养大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很多人看不起我的外婆。但是我们从没有给我的外婆带来伤心和不愉快的事。听到外婆去世的消息好痛心。虽然生命的结束是自然规律。但是还是给我的打击好大。一想起我的外婆我的眼泪就出来啦。是个噩梦在我的脑海里浮沉。

我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许多人劝不要伤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事实。远方的我好想看看外婆的面容。走的好突然。往日的笑容与关心我的话语一下出现在我面前。岁月不饶人,无论是谁都是这样对待。每一次痛心都是思念外婆。我原本希望我的外婆能享受幸福的晚年。把她接到新疆去享受人生。短暂的幸福才开始。你就这样的走了!你怎么忍心留下我们而去。我的承诺还没有实现。你就走啦!现在的我也好担心我的母亲。当我与我母亲通话时。我的母亲哭泣的声音让我泪水一下就跑出来。我安慰我母亲但是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好伤心好伤心。

现在的我好想我的外婆能活过来看看我们。给我说说话!我好想回家去陪伴我母亲。帮助我母亲一起分担此时的痛苦。我的母亲为了这个家憔悴了很多。现在外婆的去世给他更是一种打击。外婆你在路上一路走好。你在下面去了,需要什么你就给我托梦给我。我会给你寄去。你和外公在下面团圆了告诉我,不要让我为你担心。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初中优秀作文:怀念逝世的外婆

全文共 4104 字

+ 加入清单

公元二零一四年七月七日凌晨六点钟,我敬爱的外婆与世长辞了。虽然已经过去六天了,外婆也已经入土为安。我于外婆下葬的第二天便回家忙自己的事了。我以为外婆走了,后事也办好了,我可以松一口气了。可是却恰恰相反。我不但没有轻松,反而更加悲痛了。外婆卧病在床六个多月,我前后去服侍她五次,每次来去一星期。正因为如此,外婆卧病时期那令人心酸的一幕幕总是在我的脑海里像放视频一样频频闪现。尤其是我最后一次与她告别时她那绝望无助的表情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中。外婆啊!我对不起您啊!我本来可以多服侍您五天的。五天啊!那是您生命中最后十天中的五天,我悔恨终生啊!

我原以为我我经历了很多事,我很坚强了,很超脱了,我对生死看得很淡了。我看到您久卧病榻,痛苦不堪的模样,我甚至认为死对您来说是一种解脱。可是,您真的走了,我一下子又无法接受。在失去您的这几天里,我感到是那样的痛不欲生。我感觉到这个世界从此不再完美。因为这个世界少了一个人——我那苦命的外婆。我从来都不知道您有这么大的魔力!一个老弱病残九十多岁的老太婆在我和生命中如此的重要。竟会一时间让我的情感大厦完全坍塌。我是那么强烈地希望时光可以倒流,让我与您再续末了情。可是我知道今生今世是不可能的了。我只有企盼来世再做您的孙女。

可怜的外婆,您卧病在床六月有余。饱受精神与病痛的折磨。从今年春节年初三那天我回去开始,你就开始了长达六个多月的卧病生活。六个多月啊!对一个健康人来说只是一瞬,可对于您一个寸步难移的病人来说是多么的难熬啊而且还要忍受病痛的折磨。清楚地记得那天我刚进您房间看您,您见到我第一句话就说:“儿啊!我这次怕是要走路了”。那话里掩饰不住的是强烈的惧怕。我听后十分的难过。没有正面回答您。我知道当时您心里害怕极了,您肯定很想听到我说一些安慰的话语。然而我就是没有说。那是因为我对外婆的感情太真。如果是一个与我不相干的老人说这样的话我也许会说上几句安慰的话。现在想来我真是太傻了!我不懂得人有时要讲一些善意的慌言。你还对我说:这次回来多住些日子,服侍我一下。又说请我和我老公把您搬到客厅去睡。外婆身体能动时从来没有向我提过什么要求。她能说出那些话说明她实在太需要别人的帮助了。我看到她十分吃力地爬起来坐在痰盂上小解后就起来不了了,得靠双手扶住两边的椅子撑起来,可以想像平时我们不在家时她有多难啊!她住的屋子又在后面,有事她喊破喉咙也无人听得到,所以她想我把她搬到客厅睡。可是这样的要求又有谁会应呢想起来好不叫人心寒!

外婆卧床六个多月,其间时时发疯。不知是病情使然还是被那样的处境逼疯的。外婆啊!您的命怎么这么苦啊但是尽管这样,外婆还是很留恋人间,她怕死,不想死。在她卧床的前几个月,她一直想战胜病魔好转起来。她说现在这段好日子,有吃有穿的,不让她多活几年。听得我心如刀绞。

外婆啊!您虽不是我的亲外婆,您与那个家没有任何的血缘关系。但是您把您的一生都奉献了那个家,带大了我们祖孙三代十几人。临到老了,在生命进入倒计时的最后时光,竟然过得这么惨!外婆啊!我们愧对您啊!您死去是一种解脱,来世您一定不会这么可怜了!外婆是我养母的养母,与我与养母一家毫无血缘关系。外婆一共生了四子一女,全部夭折。后来才抱养了养母。从此才与我们一家结下了离奇的缘分。养母又抱养了我,又生下了三弟一妹,由此我与外婆的情缘更是不同寻常。我和弟妹们都从小都是跟着外婆长大的。可以说我们兄妹五人小时候跟外婆在一起的时间比跟妈妈在一起的时间都要多。所以在我们的心目中外婆不是亲外婆胜似亲外婆。在我们小时候,外婆在她家和我们家两头住,直到养母生了小妹后外婆才完全搬来和我们一起住了。三十多年了,外婆从此再没有离开过我们家,直到她去世。我和三个弟弟小时候就是随外婆两头跑的,所以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外婆家那个村与我们自己村一样的熟悉。外婆是五保户,她一直住在村里为她安排的祠堂旁边的小厨房里。那间小屋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记忆中。以致于这么多年常常在我的梦里出现。

我断断续续听外婆和父母讲过一些有关外婆身世的话题,大约知道一部分情况。外婆的命真是太苦了!说来令人倍感凄凉!外婆三岁零一个月便父母双亡,本该是在父母和长辈的怀里千般娇宠,万般疼爱的年龄,我可怜的外婆却只得被送到别人家当童养媳。如果这个童养媳能当得长也还可以,偏偏造化弄人。在外婆十岁那年,外婆的养父和两个年幼的妹妹一年之内都相继惨死。外婆养母带着十岁的外婆想依为命,三年后遂改嫁。苦命的外婆在十三岁的时候被送到婆家等婚。可怜的外婆生性胆小懦弱,又自小孤苦无志,在婆家常常惨遭婆母虐待毒打,以致留下后遗症。可怜的外婆后来身上到处疼痛,一生苦不堪言。与外公圆房后又遭脾气粗暴的外公打骂。不知什么原因,外婆从十几岁开始,后背就开始长一个包,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越长越大,背慢慢地就弯曲了。可怜的外婆不知道那是外伤致使脊椎断裂,随后脊椎慢慢长弯的事实。从我记事起外婆的背弯曲得大肚与小肚帖在了一起了,肚脐部深陷进去,因为里面的皮肤长期粘在一起,常常溃疡。下身穿裤子也很难挂住。那种痛苦是我们健全人无法想像的。外婆的背弯成了高高的驼峰。脚他因伤残疾,走路总是一瘸一拐的。可能是因为外婆残疾了,外公开始嫌弃她了,所以就对她经常施暴。外婆一生共生四男一女,最后生那个女孩时由于难产。无知的接生婆抠破了她的膀胱和肛门。从此落下后遗症,直到前年我才知道个婆解大便不能正常解,有时得用手抠出来。所有这些都没有让老天停下他对外婆残酷的双手。在外婆三十五岁那年,外公撒手人寰。留下十岁的养母与外婆相依为命从此外婆一生守寡至终。尽管外婆一生可谓是上无片瓦,下无寸土。但外婆生性善良,大义。在五八年大饥荒年代,外婆与养母孤儿寡母,忍饥挨饿。妈妈告诉我,为了有口吃的,十岁的妈妈与大人一起去挖红薯,妈妈负责把红薯从薯根上摘下来。懂事的妈妈将薯根上有一点薯形的根摘回来,晒干后磨成粉做粑充饥。而好心的外婆却拿去分给了别人!我现在明白了外婆为什么在我们心中占居着如此重要的地位,不是因为她有多么的强大,而是因为她太弱小,以及那不谙世事的童真本性和她那天然无矫饰的言行。她的一生真的是应了红楼梦里的那句“赤条条来去无牵挂”和“质本洁来还洁去”话。外婆到人世走一遭,清清白白,坦坦荡荡。

外婆一生勤劳能干,朴实善良,不计得失。她用她那朴实无华的爱为我们一家三代十几人奉献了毕生的时间和精力。鸟哺喂养,母鸡护雏。木讷,冷静的外表下深藏着一颗博大无私的爱心。在我的记忆中,外婆一生总是忙前忙后,一刻也不闲。她拖着残疾的身体为我们这个贫困的家庭日夜操劳,为我父母分担忧愁和劳苦。扎柴禾,烧饭,带孩子……有空还缝缝补补,衣服叠得整整齐齐,补破鞋时由于旧鞋底塞针,外婆就用食用油脚擦在鞋底上钻。就是有了这样一位好外婆,才使我和弟妹们快乐无忧地度过了贫穷而幸福的童年。忘不了寒冷的冬天外婆用从自己膝盖上取下来的温暖的棉块为我暖脚;忘不了炎热的夏天,外婆在我熟睡之时为我打扇;忘不了外婆拖着残疾的身体一瘸一拐地把热腾腾的待客的好东西端到我面前给我吃……与外婆在一起走过的路,与外婆在一起的每时每刻……太多太多的记忆让我对她老人家撕心裂肺般的怀念

现在这个社会,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下老人们苦守家园。这些年风烛残年的外婆和年迈的父母几位老人苦守家园。我知道他们受了多少寂寞和无助之苦啊长年的等待,只盼望过年的几天时间儿孙们回家过年,一年到头就那几天快乐的时光。外婆啊!您一生喜欢热闹,真的不可想像,那么多慢长的日夜您是怎么过来的每次我们回家,您都站在大门口张望。您从来没有在儿孙们面前表露过见面时的热情,您一直是把喜悦藏在心里。您是一个不喜欢张扬的人。默默地来,默默地走。

外婆啊!您是那样的懂得感恩,那样的容易满足。在您看来,有一口吃的,有一身穿的就是最大的快乐和幸福。您就顷尽一生来报答一饭之恩,一衣之情。我们做晚辈的平时给你买点东西,您总是过意不去,说到后世变牛变马报答我们。您在您的熟人和亲戚中逢人便夸我们如何的孝敬您,说我们对您如何如何的好。可是我们深感惭愧啊!你用一生来爱我们,我们却在您最后的几个月里每人没有回报您几天。我回去服侍了您几次,您感激得不得了。外婆啊!我们在您最需要孝敬的时候做得不够周全,我们对不起您 !我们不孝啊!

真的!我可怜的外婆,您的要求那么低,那么容易满足。一年到头又能花得了几个钱呢!在现在这个年代,女人少买一件衣服,男人少打一场牌就能供养您。如果我能早点懂事,我就不会走错路了,我会在我年富力强之时努力赚钱,让您在无忧无虑中安度晚年,把您带在我的身边,做一个快乐,幸福的外婆宝宝。我要弥补您一生的缺憾。可是可是时光不能倒流,今生今世我有太多的遗憾。如果人真的有来生,我只想与您再续祖孙缘。把这辈子没有实现的愿望全部补回来。外婆!我与您今生约定,来世再相逢好吗

外婆啊!现在孙女懂事了,知道去打拼了。可是太晚了!您等不及了,您走了,留给我的是无尽的思念和悔恨。我以为一切都来得及,我开始努力拼捕。上有年迈的老人等着我去尽孝,下有贤良的儿孙等我着去爱护,这才是人生最大的幸福。再苦再累心里也是甜的。可是还没有等到我成功,您就离我而去了。您让我一时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我甚至觉得这个世界已经残缺不全了,有种恍若隔世的悲凉。因为这个世界少了一个人——我敬爱的外婆!以前尽管离得远,但我知道您就在家里,就在那间屋里走来起去。我可以随时打个电话去问问您的情况,逢年过节我可以买点东西回去看您。我可以挨着您坐坐,感受您活着的气息。为您盛一碗饭;为您洗一次头;为您剪一次指甲;为您晒一次被。看到您那幸福满足的神情我会感到无比欣慰。即使在您卧病在床的期间,我还可以天天把您挂在心上,天天打电话回去询问您的病情;我还可以时不时抽时间去服侍您;可以看到病榻上形容枯瘦的您。可是现在我再到哪里去找您啊多想再看看您慈祥的笑容;多想再扶一扶您布满皱纹的脸;多想再听您叫我一声我的名字……

外婆啊!您去了!九十二岁不算短寿。您一路走好!希望您来生是一个好命的人,不像今生这么凄苦。爱您的孙女永远怀念您!

展开阅读全文

忆外婆的逝世作文500字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最疼爱 的我的外婆她离开我们而去。还没好好的享受她的人生 。辛苦了一生。人的生命好脆弱。经不起一点考验。走了是那么突然,走的时间一句话也没有留下。现在你的离去。让我们家人很痛苦。你的女儿在为你哭泣。你就这样的走啦!现在的我觉得好孤单。好惆怅,是迷茫还是在逃避。

我的生命是我的母亲 给我的。但是养育我的确是我的外婆与外公。他们的家庭很贫穷。过的生活不这么好。但是我从没有嫌弃我的外婆和外公。我深深的知道我是他们养大的。还有一句话就是“儿不嫌母丑,狗不嫌家穷。”很多人看不起我的外婆。但是我们从没有给我的外婆带来伤心 和不愉快的事。听到外婆去世的消息好痛心。虽然生命的结束是自然规律。但是还是给我的打击好大。一想起我的外婆我的眼泪就出来啦。是个噩梦在我的脑海里浮沉。

我不敢相信这个事实。许多人劝不要伤心。很多人都经历过失去亲人的事实。远方的我好想看看外婆的面容。走的好突然。往日的笑 容与关心我的话语一下出现在我面前。岁月不饶人,无论是谁都是这样对待。每一次痛心都是思念外婆。我原本希望我的外婆能享受幸福的晚年。把她接到新疆去享受人生。短暂的幸福才开始。你就这样的走了!你怎么忍心留下我们而去。我的承诺还没有实现。你就走啦!现在的我也好担心我的母亲。当我与我母亲通话时。我的母亲哭泣的声音让我泪水一下就跑出来。我安慰我母亲但是我却不知道说什么好!好伤心好伤心。

现在的我好想我的外婆能活过来看看我们。给我说说话!我好想回家去陪伴我母亲。帮助我母亲一起分担此时的痛苦。我的母亲为了这个家憔悴了很多。现在外婆的去世给他更是一种打击。外婆你在路上一路走好。你在下面去了,需要什么你就给我托梦给我。我会给你寄去。你和外公在下面团圆了告诉我,不要让我为你担心。你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忆外婆的逝世作文500字

全文共 813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脑海深处,永远藏着一个人的灵魂,一个慈祥、和蔼的老婆婆——外婆。虽然她已经离别我7年了,但她高尚的灵魂永远留在我的心中,永远的陪伴着我。当我失败的时候,我感觉她给我鼓励;当我伤心的时候,我感觉到她在我身边安慰我;当我失望的时候,我感觉她又给我带来新的希望;……

2002年12月24日,这是我一生中最痛苦、最伤心的一天,我慈祥的外婆永远离我们而去,但我却无能为力改变这种结果,因为这是人生中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我只能以泪水和哭声来面对。

在12月23号晚上,我神奇的做了一个梦: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婆婆坐在一棵大树下给她最疼的孙子讲故事。突然,空中祥光四射,香气飘逸,空中缓缓地降落一朵祥云,而云端站着一位身材魁梧的天官。只听见:“圣旨到,甥女(神对女凡人的称呼)接旨”。我跟外婆立刻双腿跪地。天官庄严地宣读圣旨:“甥女魏XX,你在世行善积德,诚心向佛,心地善良,行为举止得到上苍的好评,玉皇大帝恩赐封你为"永乐婆",永居"永乐宫",明日跟众位仙佛一起升天……

“喂、喂、喂,老白,老白,醒醒,醒醒,快起床,婆婆想见你最后一面。快,快起床吧。”我被这话惊醒了,心想:最后一面…不会是……,不会的,不会的,我外婆那么善良,上帝会保佑她长命百岁的。随后我跟着表哥赶紧跑到外婆的寝室。一看,我的泪水不由自主的从我眼睛里流了出来,我赶紧走到外婆的身边,双腿跪地,手握着她枯黄瘦弱的手,心里的凄酸使我说不出话来,只有不停的流泪。此时外婆已经不能说话了,只能微笑的看着我。

一束白光从我眼前掠过,我感觉到外婆那枯黄瘦弱的手没有力气了。外婆已经离开我了,去做她的"永乐婆"。我失去一个最疼我的亲人,这时我简直疯了,嚎天大哭,泪水湿润那枯黄瘦弱的脸,旁边的亲人也都大哭起来,顿时,屋里哭声震天……

现在事情已经过了7年了,但我还念念不忘我的外婆。愿我的思念化为清风飘到"永乐宫",把我的思念寄托给"永乐婆".

外婆,孙儿很想你、很爱你。你在天之灵知道吗?

展开阅读全文

忆外婆的逝世作文500字

全文共 611 字

+ 加入清单

外婆是几年前离开的,每次看到她在世时的照片,就不由自主想起了和她在一起的时光。

她可不是老死的,而是死于心肌梗塞,享年六十多岁。

她在世时患点风湿病,而且风湿病总是治不好,每次去医院体检,得到的体检结果总是:除了患点风湿,身体其它指标一切正常。

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她的身体越来越不对劲了。我记得外婆后来曾到我家住了那么几天,然而这几天从早到晚她都是在我家床上度过的,还不住地说“我好难受”并伴有呕吐。我们带她去医院吊了好几次水也不见其好转,医生对外婆的病情束手无策可又查不出她得了什么病。

再后来见到她的时候我发现她变胖了,这和营养过剩没有关系,但是和她全身起浮肿却有很大的关系。

妈妈和七姑带她去北京旅游,照了许多照片,照片里都是她因全身浮肿而显得肥胖的身影。妈妈和七姑边陪外婆旅游边带外婆去医院看病,可是却查不出任何病因。

一天,妈妈接到了一个电话,电话里说外婆病倒了。妈妈听完之后慌了,于是和爸爸火速赶往外婆所住的医院,毕竟外婆是妈妈的妈妈啊。

爸爸妈妈很清楚外婆曾经在我家的表现,所以知道这次是那一次病情的恶化。

但是没想到的是,外婆在治疗许多天之后竟然离世了

外婆去世的那天早上,她的身体看上去还很健康呢,看上去恢复的很快,她脸色也开始红润起来了,大家都很高兴。然而没有想到的是,天有不测风云,当大家还在为外婆的身体康复而庆祝的时候,外婆的病情却突然开始恶化起来,虽然医生和护士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外婆还是没能活下来,最终撒手人寰。

展开阅读全文

牵挂逝世的奶奶作文

全文共 1106 字

+ 加入清单

奶奶去世八周年了,时年94岁。

按说,奶奶也算高寿了,属于喜丧。但奶奶的去世给我留下了难以抹去的伤痛。

奶奶从28岁守寡,拉扯大了父亲,里里外外一把手,其中的艰辛可想而知。艰苦的生活 也造就了老人家坚强的个性和硬朗的身子骨。在我的记忆中,奶奶从没有病过,只是曾经颈部长过一个疮。那是我上军校后的事情,大概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刚刚包产到户的时候。当时七十多岁的奶奶还在大夏天摘棉花,天热上火,脖子上的“热火毒”总痒,便在摘棉花不时用手抓抓。因为棉花叶上喷达农药,感染了的“热火毒”烂成了“疮”。多方求医不愈,还是到保定治了很长一段时间才好。除了这个就医的经历,母亲说奶奶没有看过病。

我是奶奶一手带大的,从小就喜欢偎在奶奶的怀里听奶奶讲杨家将的故事 ,依在奶奶的膝盖上看她纺线,慢慢地竟也学会了,学会了的还有捏饺子。待我的孩子出生,需要老人帮着照看的时候,母亲心脏病严重,奶奶便自告奋地跟我去了塞外的古城。第一次坐火车的奶奶惹得满车人观看,因为奶奶地道的三寸金莲、斜襟、缠腿和精致的小籫。

奶奶一把屎一把尿地把一个小肉团团养成了一个刚能站立的小孩子,时间也过去了九个月。奶奶毕竟是八十岁的人了,抱着孩子上三层楼越来越吃力了。有一次,抱孩子在院里转悠,天气突变,着急的奶奶摔了跤,吓得再也不给看孩子了。送走奶奶后,给孩子找了几个保姆,都不理想。无奈之下,又把孩子给奶奶送回了老家。就这样,奶奶拉扯大了父亲,带大了我,又帮着带大了我的孩子。因此,我和我的孩子对老人家感情至深。

就是这样一个一直身体健康的老人,直到94岁还能生活自理。只因一次雨天,自尊、干净了一辈子的老人执意不在屋里方便,在去院里厕所的路上摔了跤。人老了,骨头脆,这一跤就把奶奶的胯骨摔折了。自尊、干净了一辈子的老人,也只能卧床了。人老了,骨头接上也长不上的,各种生命养分慢慢地流失,各种器官也随之逐渐枯萎。到奶奶最后的日子里,丧失了吞咽的功能,奶奶只能靠吊葡萄糖维持生命。在依靠吊葡萄糖维持生命的17天里,老人慢慢丧失了心智,其实就是个昏迷不醒的植物人了。待我赶到家的时候,奶奶已彻底咽气,身体萎缩得不足一米。

痛不欲生!

奶奶带大的我,没跟我享过一天的福。给我带孩子的日子,也因当时的物价上涨,生活用品奇缺,天天吃的还是老家也不再吃的粗白面。我调北京后房子大了,手头宽裕了,奶奶却再也未进过我家进过城。奶奶卧床的日子,我在跟前的天数不及本村的乡亲。自尊、要强、慈祥可亲、乐于助人了一辈子的奶奶是受人爱戴的。那盛夏的17天个晚上,每天都有满院子的乡亲陪着候着,生怕错过了送老人家最后一程的机会。于是,和当年父亲去世一样,我也没能亲眼见上老人的最后一面。

遗憾终生!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周恩来逝世前后鲜为人知的真相

全文共 182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赵炜陪同邓颖超每天去医院探望周恩来之后,给周恩来读文件的工作就由她担当起来。在西花厅工作了那么多年,赵炜已经熟悉了周恩来的语音和声调,因此,当周恩来在病重期间说话声音很弱时,邓颖超听着费劲儿时,她便又担当起给这老两口"翻译"的重任。

在医院这段日子,有几件事一直让我难以忘怀。

一件是在10月的一天,周总理让工作人员打电话,叮嘱我再去时把《国际歌》和《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歌片儿带去。我们虽然不知他要歌片儿干什么,但还是在办公室找起来。当时,我们手里都没有现成的歌片儿,一时还很着急。后来,我突然想到了在西花厅门口站岗的警卫战士,就去他们那里找,结果还真找到了。歌片儿送到了医院,周总理很认真地看了几遍,还轻轻哼唱起来。

过了十几天,也就是11月10日,上午10点半左右,我陪着邓大姐来到医院。这天周总理的精神好像还不错,他让邓大姐坐到病床边,两人说起话来。周总理对邓大姐说:"我昨天的情况你可以去问吴院长(吴阶平),还有熊老(上海来的医学专家)。不要责怪任何人,要感谢他们,要感谢大家。"接着,周总理一字一句地念道:"团结起来,争取更大胜利。"说这话时,他的两手紧紧地握成了拳头。"团结起来到明天,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重病中的周总理突然张开嘴唱起了《国际歌》,虽然只有短短的两句,却也让在场的人都感动不已。唱完歌,周总理向在场的服务人员一一表示感谢,最后,他面向邓大姐深情地说了一句:"一切都拜托你了。"

周总理这天的举动很让我心里难受,我不知道他是否了解医生对他生命旅程的预测,但就从刚才的话和行动来猜测,他肯定是知道自己的生命来日无多,因此提前向大家致谢。这时候,最让人感动的是,即使到了生命的倒计时时刻,周总理也没有露出一点悲观失望的情绪,也没说过半句沮丧消极的话。

周总理好像还在有意识地安排着自己的最后时光。又过了几天,在11月15日下午,他让我拿来笔纸,写了"我是忠于毛主席、忠于党、忠于人民的,虽然我犯过这样那样的错误,但我决不会当投降派"的字条,由邓大姐代他签上了名字和日期。

周总理为什么要写这样几句话,我心中思量了好久。确实,那一阵子"四人帮"一伙挺嚣张的,他们不停地组织人"批林批孔批《水浒》"(注:1974年由江青提议的批判林彪和孔孟之道运动),还大喊大叫批投降派,矛头所指很多人都看得出来--其实,他们就是想整倒周总理。

这几句话,周总理放在心里已经很久了,在1975年9月20日做第四次手术之前,他就说了一遍,当时周总理这话是对着邓大姐说的。手术前,邓小平、叶剑英、李先念、张春桥、汪东兴等人都去了,邓大姐就把总理说的话转告给他们,同时还请汪东兴回去以后向毛主席报告。话虽然说了,但没有落实到文字上,周总理不放心,因此就又在11月15日那天专门写了一个条子。

1975年12月,周总理已经进入时而昏迷时而清醒的状态,他已经不能看报了,但每天清醒时却依然很认真地听报,而且要求大小消息都要念,一点也不要删掉。到了12月12日,周总理在一次清醒后又要听读报。我们就想,也许他心里一直在惦着什么事儿,想从报纸中找到所需求的信息。我们把情况向邓大姐讲了,邓大姐就约张树迎、高振普、张佐良和我一起进行分析。最后,我们一致认为,周总理在生命的垂危时刻还提出要听报纸,最大的可能是出于对将来的政治形势的不放心,他可能最担心的是邓小平同志能不能顺利主持工作……

我们把自己的想法都说出来后,邓大姐沉思了。过了一会儿,她做出一个决定:为了不给总理增加负担,新近的报纸就不要给他读了。

但不读也不行呀,万一周总理真要听呢?"那就念旧的吧,"邓大姐说。这样,在周总理病重时我们还做了一回"假"--把以前的报纸改了日期再读给他听。当时改报纸的任务交给了留在西花厅的钱嘉东、赵茂峰和纪东三位同志,他们从国务院印刷厂借来同《人民日报》同样字号的铅字,每天改报纸上的日期,这样一直坚持了20多天。

因为病重,周总理往日洪亮的声音已变得十分微弱,有时他说出话来就连邓大姐也听不清楚。这时,如果让他再重复那些话就太费精神了,所以周总理就说:"让赵炜当翻译再重复一遍吧。"这样,我又当起了周总理的临时"翻译"。

有一天,周总理望着邓大姐意味深长地说:"我肚子里有很多很多话没给你讲。"邓大姐看看他也深情地说:"我也有很多的话没给你讲。"这老两口那些没讲出来的话是工作机密还是感情倾诉?他们谁也没说,两人只是心有灵犀地深情对视着。最后还是邓大姐说:"只好都带走嘛!"周总理无言。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热点论据素材:著名语言学家李佩逝世

全文共 962 字

+ 加入清单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大学了解到,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国科大外语系教授李佩于1月12日1时26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中日医院逝世,享年99周岁。根据家属的意愿,李佩先生告别仪式定于1月17日10时在北京八宝山殡仪馆东礼堂举行。

李佩先生是“两弹一星”元勋郭永怀烈士夫人,她1917年12月20日出生在江苏省镇江市一个书香门第。1936年9月考入北京大学经济学系学习,抗战期间随北京大学南迁至昆明西南联合大学,曾任西南联大学生会副主席。1947年2月,赴美国康奈尔大学劳工关系学院学习。1951年在康奈尔大学语言学系教授中文。1956年10月,与丈夫郭永怀携幼女郭芹,冲破层层阻力举家回到祖国,投身新中国建设事业。

回国后,李佩先生担任中国科学院行政管理局中关村西郊办公室副主任,负责中关村后勤建设,为今天的中关村科学城打下了基础。1961年2月,李佩先生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担任外语教研室英语教师。从此,便把自己的生命融入到了新中国的教育事业当中。

1970年2月,李佩先生随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南迁至安徽省合肥市。1978年4月调回北京后,又出任新成立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研究生院(后改称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即今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外语教研室主任。在“文革”后高校英语教育人才普遍缺乏的情况下,李佩先生更是高瞻远瞩,创办了“应用语言学”专业研究生师资班,亲自担任导师,为该学科在国内的正式建立做出了开拓性工作,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和成功实践,被国外同行誉为“中国应用语言学之母”。

李佩先生率领同事们创建了非英语专业博士研究生学位英语培训班;还为中国科学院京区各研究所开办了高研英语进修班、出国人员英语培训班等多层次外语培训项目;并负责中美联合招考赴美物理研究生项目的历届英语笔试出题和评卷工作,参与口语面试。李政道教授就曾表示,“今后凡研究生院派往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生,到美国后可以不再进行托福考试。”其英语教学成效,由此可见一斑。

1987年离休后,李佩先生仍在博士生英语教学讲坛上辛勤耕耘。81岁那年,她创办中关村大讲坛,从1998年到2011年,总共办了600多场。她请的主讲人也都是各个领域的“名角儿”,黄祖洽、杨乐、资中筠、厉以宁、饶毅等名家,都登过这个大讲坛,她也因此被称作“中科院最美的玫瑰”、“中关村的明灯”、“年轻的老年人”。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邓小平逝世纪念日活动简报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19日清晨,数百名广安市民手捧鲜花,自发来到邓小平故居,同前来广安参加“低碳·智慧城市发展论坛”的嘉宾一道,共同向邓小平铜像敬献鲜花,缅怀邓小平同志逝世17周年。

“小平同志,您开启的改革正稳步推进,您可安心!”

“小平同志,您眷恋的故土正焕发勃勃生机,您可安心!”

“小平同志,您献身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蒸蒸日上,您可安心!”

第十一届政协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民革中央副主席厉无畏在铜像广场现场致辞。

九时刚过,在邓小平的母校翰林小学,上千民小学生身着红军服装整齐的坐在操场上,高唱着校歌:“红军小学,红色希望……”今天,翰林小学将被正式命名为“中国工农红军四川广安红军小学”,成为全国146所红军小学之一。

广安市委书记侯晓春表示,红军小学是继希望小学之后又一公益助学机构,翰林小学作为小平同志的母校,今天更名为红军小学,就更应该把红军小学办好,托起明天的太阳。

13岁的熊璐是广安红军小学6年级的学生,她说道:“今天是小平爷爷逝世的日子,我们都很怀念他!小平爷爷很伟大,我要向小平爷爷好好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据了解,当日广安市还举行了“亿伟人·庆新春”竞速长跑个人赛和全民健身跑活动、纪念邓小平诗歌朗诵会、邓小平生平思想知识竞答等活动,共同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17周年。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邓小平逝世纪念日活动简报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2月19日,是邓小平同志逝世19周年纪念日,广安市开展了一系列纪念活动

当天上午,邓小平铜像广场庄严肃穆,来自全国各地上万游人自发来到邓小平故里,向邓小平铜像献花、深情鞠躬,以表缅怀、哀思之情。

随后,《陶永祥书南方谈话》暨《翰墨丹青颂伟人》两本书的广安首发仪式在邓小平缅怀馆广场举行。

据了解,《陶永祥书南方谈话》是中央文献研究室办公厅档案处处长陶永祥耗时3个月完成的一部七千余字的长篇书作,该书以书法艺术的形式抄写了邓小平“南方谈话”,其手稿已捐赠给邓小平故居陈列馆。

《翰墨丹青颂伟人》是为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出版的书画作品集,由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题写书名,收录了全国众多知名书画名家以及老领导、老将军创作的与邓小平有关的优秀书画作品,名家荟萃,精彩纷呈。

据了解,广安市举行了缅怀邓小平同志丰功伟绩贯彻“五大发展理念”主题报告会、向邓小平铜像献花、全面健身跑活动、以“乡音乡情颂老乡”为主题的诗歌朗诵会等系列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2.19日邓小平逝世纪念日活动简报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2月19日一大早,贵州遵义75岁的罗昌玉老人带着全家6口人,冒雨来到四川广安邓小平铜像广场敬献花篮。当天像罗昌玉一样到广安纪念邓小平逝世11周年的有上万人。

“没有小平他老人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哪有今天我们全家人的幸福生活。”罗昌玉说,52年前,他离开广安到遵义创业,2月19日他回到家乡的第一件事就是带着家人来到邓小平故里缅怀邓小平的丰功伟绩。

2月19日是邓小平逝世11周年的纪念日。来自全国各地的上万名游人来到邓小平故里,敬献鲜花,参加邓小平故里纪念活动

9时刚过,邓小平故里的停车场已停满车辆。游人在邓小平故里探寻小平留下的足迹。在邓小平铜像广场,游人自发在小平铜像前肃立并敬献鲜花。在邓小平陈列馆前,由邓小平故里管理局举办的《思念小平·情系广安》摄影作品展、“纪念邓小平同志逝世11周年诗歌朗诵会”都吸引了众多游人。

贺燕是邓小平的出生地广安市广安区协兴镇牌坊村的村民。当天一大早,她就与该村数百名村民一道来到邓小平铜像前敬献花篮。

贺燕对记者说:“4年前,我在牌坊村办起了农家乐,每年收入10多万元,如今家里盖了小洋楼,电脑、冰箱、电视等设备一应俱全。吃水不忘挖井人,我们应该时刻记住小平他老人家的恩情。”

据邓小平故里管理局局长马福介绍,最近一段时间,每天都有上万名游人到邓小平故里,表达对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无限缅怀之情。

邓小平(1904.8.22-1997.2.19)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者。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名人托尔斯泰逝世的故事

全文共 2018 字

+ 加入清单

1910年11月的一个夜晚,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家之一、《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的作者列夫·托尔斯泰,抛弃了他养尊处优的田园生活,悄悄起床,离家出走。10天后,人们在一个偏僻的小火车站里,发现了这位大文豪的尸体,他离世时82岁高龄。

关于托尔斯泰的死因,很多人认为是病死的。因为他日益恶化的家庭状况——夫人索菲娅为了看他的日记,和托尔斯泰进行了无休止的争吵。而不能为自己写日记,是托尔斯泰的一个心病,而不能看丈夫的日记则是妻子的一个心病;晚年,仅就为此,双方的争耗愈演愈烈。有段时间,这位举世闻名的大文豪,竟然不得不把日记藏在鞋子里,即使如此,也还是被他的妻子翻了出来,索菲娅为此曾与他不断地吵闹,她想不通为什么妻子不能看丈夫的日记?在她又一次哭闹时,托尔斯泰痛苦地大喊:“我把我的一切都交了出来,财产、作品……只把日记留给了自己。如果你还要折磨我,我就出走!”

索菲娅不仅为托尔斯泰操持家务,治理产业,而且还为他誊抄手稿,仅《战争与和平》就抄过多遍。小说写成后,托翁感念爱妻的辛劳,送她一枚镶有钻石和红宝石的戒指,并将戒指命名为“安娜·卡列尼娜”,他们曾经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青年时的托尔斯泰挥金如土,到了晚年却过着农民式的朴素生活。他认为子女们的奢侈生活,会长成寄生虫、会抢劫老百姓。这太可怕了!他将钱财施舍给穷苦老百姓,而妻子却对丈夫的“败家”举动痛心疾首,寸步不离地守护着自己的产业。由于担心托尔斯泰日记中有不利于自己的内容、发表后让自己蒙受羞辱,索菲亚甚至以服毒和投河来要挟丈夫。

由于托尔斯泰内心的变化,夫妻二人的隔阂日深,“地狱”、“痛苦”之类的词开始经常出现在他们的日记中。

一天晚上,趁托尔斯泰出去散步之际,索菲娅又一次偷偷地翻找到了他的日记,不巧的是,托尔斯泰刚好折身回来取围巾。当看到妻子正紧张地翻看自己的日记时,托尔斯泰终于无法忍受,弃家而去……

因为出门时太匆忙,托尔斯泰身无分文,在外面又冷又饿,毕竟是上了年纪的人,饥饿加上寒冷,托尔斯泰终于病倒了。也就在10天之后,人们在一个偏僻的小火车站里,发现了托尔斯泰的尸体。

然而,一些人认为,托尔斯泰不是病死的,而是死于自杀,他是想通过这种“贫苦”的方式体验死亡。

托尔斯泰曾探究普通人,关于人生的四种不同的态度:第一种是醉生梦死的人。这些人处于愚昧之中自得其乐,他们不管自己的处境,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

第二种是寻欢作乐的人。明知生活绝望,就放纵自己,沉迷于享乐之中。这种人的观点是,在我之前,是虚无,在我之后,仍是虚无。而我自己,应该享受眼前能够得到的一切。第三种是严肃到自杀的人。就是知道人生是虚无与罪恶之后,就勇敢地面对死亡。对于种态度,托尔斯说,“我认为这是最不失尊严的办法,我也想这样做”。托尔斯泰的一生中,不止一次流露过自杀的想法。

第四种是得过且过的人。这些人知道人生没有好的结果,却没有力量结束人生的欺骗,就过一天是一天,过着自欺欺人的生活,这是一种软弱无力的生活态度。

托尔斯泰自认为属于第四种得过且过的人,既对生活绝望,又对生活保持绝对的清醒,虽然痛苦,却依然苟延残喘。

虽然在生命的最后30多年里,由于跟家人,尤其是妻子索菲娅在宗教、社会观念和性问题上分歧日深、致使两心向远、他们生活的晴园,也就好像在阴云密布之中,但托尔斯泰毕竟在那里度过了生命的绝大部分光阴,诞下了13个孩子,并看着其中8个长大成人。在他心中,或许也一直向往着人生和思想中的丽日晴空吧。

曾在幼年时,晴园是他与哥哥尼古拉经常玩耍的乐土。哥哥告诉他,自己把令全人类幸福的秘密,刻在一根绿棍子上,埋在了地下。谁只要找到这个秘密,就能让所有人如同蚂蚁兄弟般,相亲相爱、勤劳生活。终其一生,托尔斯泰都在寻找这根绿棍子,并执意要葬在埋绿棍子的地方。事实上,托尔斯泰在去世后,也如愿被葬在了晴园。

在托尔斯泰所有作品中,他对《战争与和平》倾注了很多心血,花了6年时间。其实,他一生都在与社会,和自己,跟相濡以沫48年的爱妻,上演着“战争与和平”。他被无数崇拜者视为圣人,年轻时却酗酒赌博、沉迷性爱甚至感染性病,但耽于声色的他在老年却成了一个彻底的清教徒。

他从来都不是象牙塔中的作家,一生中曾数度放弃文学、选择教育,为农民创办了近40所乡村学校,他还从事社会批判,致信沙皇劝其体恤百姓。

他具有非凡的生命力,却又害怕死亡,这一双重性格,使他在中年时曾舍弃他单纯的小说作家的生涯,而潜心研究宗教,但晚年却又毅然同教会决裂,并于1901年被东正教主教公会开除教籍。

到最后,他离家出走。其实,也并不能全怪妻子,托尔斯泰一直都在跟自己交战,从未跟内心的自我和平相处过。他的离家出走,实际上就是选择了一场自杀,只是在这之前,他一直下不了决心。

两种说法,都有可信度,也都有值得怀疑的地方。关于托尔斯泰的死,一直给人们留下了一个悬念。但他的文学成就与哲学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他是一个值得我们尊敬与纪念的伟大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病重逝世

全文共 506 字

+ 加入清单

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清廷命林则徐为云贵总督林则徐·篆刻图。到任后,以维护云南边境安定得力加太子太保,赏戴花翎。二十九年(1849年)秋,因重奏请开缺回乡调治,翌年三月返抵侯官。九月,又被清廷命为钦差大臣,去广西镇压拜上帝会的反清武装起义。他抱病从侯官起程,十月十九日(1850年11月22日)逝于潮州普宁行馆。在报丧奏折到京前,清廷于十月二十四日(11月27日)还命他暂署广西巡抚。

在任滇都时,他提出整顿云南矿政,鼓励私人开采,提倡商办等主张。这反映出他的思想中包含着萌芽中的资本主义思想。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因病辞归,结束了他的政治生涯。道光三十年(1850年)清廷为进剿太平军作乱,故再任命他为钦差大臣,督理广西军务。可是林则徐根本未康复,疝气不时发作,结果他要躺在特制的卧轿,由福建、广东山区,一路直达广东,到潮州时,开始严重下痢,到了普宁,已病入膏肓,不得不暂住普宁行馆。最后林则徐在儿子林聪彝及幕僚刘存仁陪同下,于道光三十年十月十九(1850年11月22日)辰时,指天三呼“星斗南”之后,与世长辞,享年六十六岁。死后清廷晋赠其太子太傅,照总督例赐恤,历任一切处分悉行开复,谥文忠。

展开阅读全文

钱钟书逝世一周年祭作文

全文共 2237 字

+ 加入清单

钱钟书先生逝世后没几天,我到西安出席一个学术会议,有记者来访,请陈平原、夏晓虹、丁帆和我几个谈钱钟书的人格与学问。他们三个都是名教授,博士生导师,自然侃侃而谈,而我则承认,钱先生于我辈来说,实在“须仰视才见”,不敢妄论。今天,他的文化形象有点像陈寅恪,大家都在谈,但真正读懂他们作品的人非常少。我也属读不懂的一类,不仅现在不懂,恐怕以后也不会懂得更多。

我指的是像《管锥篇》这样的鸿篇巨制,在后人心目中,可能永远是一个高不可攀的神话了。作为中国古典文化在2 0世纪最高的结晶之一,钱钟书的逝世“象征了中国古典文化和20世纪同时终结”(余英时语)。在20世纪能与钱先生这个智慧的君王相遇,的确是平庸年代里罕见的奇迹之一。可谁能想到,这位二十几岁便名扬四方的当代鸿儒,在“文革 ”时期,竟落到在一女清洁工的监督下打扫厕所的境地。当时与他同命运的还有何其芳、俞平伯、朱寨等人,和钱先生关在一起的荒芜先生曾题诗曰:“可怜扫地尽斯文。”杨绛先生也曾在《干校六记》中感叹:“最经磨的还是人的血肉之躯!”真有点惊心动魄的味道。

与其他的知识分子比起来,钱钟书在20世纪下半叶所受的苦难算是较微的,可让这样一个精通六国外语、深受西洋文明教育的饱学之士丧失学术自由,转而去打扫厕所,其中所蕴含的残酷也许比死更可怕。我不知道历史上是否还有哪个时代像“反右”、“文革”时期那样贬抑、仇恨知识分子的,它的恶果,不仅断送了许多优秀的大脑,更严重的是造成了我们民族在文化传承上难以弥补的断裂,以致到了今天,如果不是《围城》被改编成电视剧,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文化昆仑”钱钟书;同样,如果不是陆健东的《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成为畅销书,也没有人会记起我们曾经拥有一位坚持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意志的历史大师。

这些民族裂痕所留下的创痛,教会了我该如何在权势、专制和偶像面前仰起高贵的头颅,而把谦卑、敬畏留给像钱钟书这样的大师。据李慎之先生的回忆文章载,有一次,中国社科院学部猛斗牛鬼蛇神,别的人都被斗得狼狈不堪,惟独钱钟书却顶着活无常式的高帽子,胸前挂着名字上打有大×的大牌子昂首阔步,从贡院前街走回干面胡同的宿舍里,任凭街上的孩子哄闹取笑,既不畏缩,也不惶悚。都说,钱先生是一个闭门不管天下事的寂寞学者,这未免太小看他了,从上述场景中可以看出,他是个极有原则、立场坚定的人。有一次,钱先生同高莽谈到作家的使命,他说,作家要能抵制任何诱惑,要有一支善于表达自己思想的笔,要有铁肩膀,能扛重担,概括起来说,就是三个词:头脑,笔,骨气。

我非常喜欢钱先生的精确概括,他自己就是一个终生实践这三个词的榜样。但是,由于钱先生声称“大抵学问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养之事,朝市之显学必成俗学”,倦于与俗人俗事打交道,久了,大家就慢慢地忽略了他身上所具有的内在骨气,把他类同于老学究。其实不然。比如,钱先生是审定《毛泽东选集》英译本的主持人,按世俗的眼光看,这在当时是相当风光的身份,可他一生都不愿言及此事;他在《宋诗选注》中不选文天祥的《正气歌》,嫌它道学气过重,其实未尝不是表露另一种形式的抗议;胡乔木请他改诗,没想到他“书生气发作了”(李慎之语),在胡乔木的诗上大动干戈,完全不顾胡乔木只是摆摆礼贤下士的资态;1988年,他在《光明日报》上发表《报纸的开放是大趋势》一文,说出了他想说的话;对于有些人策划出版不定期刊物《钱钟书研究》、《钱学年鉴》,他阻拦不成便愤然道:“吹捧多于研究”,“拾到篮里便是菜”,“由于吹捧,人物可成厌物”;有人用钱策动他接受采访,他却说:“我都姓了一辈子钱,难道还迷信钱吗? ”一著名洋记者慕名想见他,他回话说:“假如你吃了一个鸡蛋觉得还不错,又何必要去认识那只下蛋的母鸡呢?”他80寿辰时,有单位要为他祝寿,还有人准备为他父亲开纪念会,他说:“何苦来呢!找些不三不四的闲人,说些不痛不痒的废话,花些不明不白的冤钱。”对于自己的丧事,他在遗嘱中写道:“遗体只要两三个亲友送送,不举行任何仪式,恳辞花篮花圈,不留骨灰。”……

从这些细节进入钱先生的内心,我们会发觉他身上有一种坚韧不拔的淡泊和高贵,或许我们还可以由此重温先生当年在清华大学求学时的狂傲之气。先生的自我评价是:“人谓我狂,不知我之实狷。”狷者,狷介之士也,意性情正直,不肯同流合污。这种自洁精神,在多少知识分子身上已荡然无存,唯先生坚守了它。

有人将知识分子分为慕僚知识分子、工具(或说技术)知识分子和人文知识分子三类,钱先生显然是人文知识分子里的极品。他把治学中的专业精神视为最高理想,有巨著传世,还在文学创作领域(如小说《围城》)达到很高的造诣,这就使得他不像其他一些知识分子那样,徒有一个姿态,却没有任何文化创造。钱先生的存在,可谓提高了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的专业水准,也为他那一代知识分子挽回了失落已久的尊严。由他,我想起储安平,他是以君子之心度小人之腹;我想起顾准,他让自己的反叛思想在黑暗岁月里燃烧;我想起陈寅恪,他以不合作为最高原则----这些是中国知识分子群体中最珍贵的部分,将这些失散的心灵碎片缝合起来,或许能洗去我们心头固有的因知识分子曾经有过的集体背叛而留下的阴影,重聚我们对未来的信心。

鲁迅在《摩罗诗力说》一文中有句名言:“盖人文之留遗后世者,最有力者莫如心声。”钱先生的心声常鸣。

他是伟大的学者,智慧的君王,中国古典文化最杰出的传承者,他的逝世,为20世纪末的中国写下了沉痛而悲伤的一页。

[钱钟书逝世一周年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纪念祖父逝世二十周年的作文

全文共 1647 字

+ 加入清单

在人的生命里,有着太多应有的灵魂与品质。然而,最能接近现实的,且最重要的只有两种。微弱的浮萍也同样拥有此类精神,即无私奉献、尽心尽力;随遇而安、踏实生存。——题记

原本,我家的侧畔紧邻某条小湖,从小到大我都喜爱去那里饭后散步,仅由于它的心中始终怀着躲避一角的数缕浮萍。

当我第一次发现它们的时候,暗自惊叹。于世间再微小不过的这样的浮萍也可以跻身湖水的角落,而且那么多年呢。平时,那些清理员总要将湖水上的这些浮萍打扫干净,但过不了多久它又能长出来。

某日的下午,我按往常的习惯散布于家的周围,逐渐倚临湖畔,正好看到了在湖面上打扫的人们,他们几乎同时用着网罩与挑东西的叉子尽情挥洒,企图将浮萍们一网打尽以维持湖水的清洁,而我也伫立在旁边眼睁睁望着,心有不忍却无力挽救远处的那些浮萍。它们星星点点哪,一种刚冒头的绿色,微小的脑袋伸出来,好若是份代表希望的期盼。然而,它们仍然力量微小,如何与人类抗争呢?所以,当清洁员打扫到达我身旁的这片浮萍时,手随着网叉迅速的把浮萍拉扯再慢慢把它们捞至船中。“好了,最后的浮萍也被清洁干净。”我独自遗憾的想。我不舍地回首,希望再次注视一眼,我的手握在栏杆上,所有的目光聚焦于点,刹那间,我既兴奋有诧异,湖水里竟然又逐渐飘浮起细小的萍叶,我激动的几乎叫出声来,太难以想象。那日晚间,母亲叫我早些回去,故然未在外面待太久,我与父母吃着晚饭,自始至终都听他们讲祖父的过往。

祖父原本是个再普通不过的工人。他在世工作时正值建国二十几年,文革刚结束,祖国起步忙于建设。是位分外勤劳的人,他的命全系在工业上。使我唯一见他面容的是每年的清明,一幅灰色的照片,以及他的中山装,方正的脸,大大的眼睛,凝视前方。我听父母讲起那个年代的苦难,什么事都不容易啊!干得不好领导要责骂;干得艰苦那才应该;干得漫长家人则要等待。然而,如此的压力他却冷静客观的承受了毕生,没有说过任何怨言,也许在后人看来他只是坚韧,顽强,但又何止因为此些理由呢,恐怕还是胸中对国家的忠诚与担忧吧,他的脑海里,被汲取是应该的,付出也是应该的。

次日的早晨,我回那个湖边,准确说是个人迹罕至的地方。我看着浮萍们很快再次生长,等待清洁员的下回打捞。怎晓得天忽降大雨,这时跑回家去是不可能的了,便只能狼狈的在湖边的小亭里待一会儿。我跑进去,坐在环形木凳,眼睛还远观着那前日新长出零星浮萍,它们在大雨滂沱时浮浮沉沉、左右摇摆,异常不稳定,我担心他们会被雨水挤进湖底的浊泥中,再也没能力浮起。但是,再怎么担心也只可为它们祈祷,始终呆在澄澈的湖水上层,尽管大雨带来的苦难、艰辛。与此同时,我再次回想到了已然逝去很久的祖父。

我还幼年时,就听说祖父的诸多事迹,其中的一件令我记忆犹新。他的年轻时代本可做名医生,那时的医疗不发达,尽管开出的药不管用,那也不会有什么大事,而且很多人做了医生后,还是很光荣的,拿现在的话说就是很有面子。他之所以没做医生,是因为他认为自己知识尚未达到真正的高水准,即便做了医生对病人也不会有多少实用,甚至还会出现某些大问题。最终,他还是选择了当一个平凡的工人,那样他的心里才踏实,至少睡得着。后来,他的工人生涯也算坎坷多事,职位同样是上上下下变化不停,就在他五十几岁的那年去世了。实际的生活中,我一直问:为何祖父还没看到我出生就走了。父亲直说:“他太累了,苦了自己太久了。”简单的一句话使我从小就明白了许多,洞察到人生的不可预知与些许品质,包括苦难、忍受、光荣、喜悦与倒霉辛酸。

眼观朦胧的远处,那雨仍未有丝毫的停歇,我的心里则是一份大意义上的坦然。

夏末秋初,我第三次去看了看原先的浮萍。显然,他们已经老了许多,大部分皆已枯黄碎成空气,以至于还可清晰地闻见它们死后的痕迹,有的碎片落入湖水;有的碎片飘进空中;有的碎片就直接堵塞了我的鼻子。我由远观到近看,心中没感到丝毫的遗憾与对它们的怜惜,我了解:待它们洗尽铅华后,注定要在岁月涟漪里消逝,直至不留一丝痕迹。

——为纪念祖父逝世二十周年而作之

[纪念祖父逝世二十周年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父逝世三周年纪念对联

全文共 1373 字

+ 加入清单

1 陇上犹留劳迹 堂前共仰遗容

2 一生俭朴留典范 半世勤芝传嘉风

3 勤俭度日遵遗训 努力工作报余恩

4 事业已归前辈录 典型留与后人看

5 完来大璞眼天地 留得和风惠子孙

6 著作等身身不老 子孙维业业长存

7 等闲暂别犹惊梦 此后何缘再晤言

8 桃花流水杳然去 明月春风何处游

9 风凄暝色愁杨柳 月吊宵声哭杜鹃

10 三径寒松含露泣 半窗残竹带风号

11 白马素车愁入梦 青天碧海怅招魂

12 明月不长圆,过了中秋终是缺 高风安可仰,如何一别再难逢

13 为国捐躯 成仁取义

14 杀敌在前方 英名留后世

15 魂魄托日月 肝胆映河山

16 正气留千古 丹心照万年

17 舍已为人当仁不让 赴汤蹈火见义勇为

18 继承先烈革命传统 发扬前辈爱国精神

19 青山绿水长留生前浩气 花松翠柏堪慰逝后英灵

20 忠魂不泯热血一腔化春雨 大义凛然壮志千秋泣鬼神

21 功同日月先烈英名垂青史 誉满山河英雄遗志展宏图

22 天不遗一老 人已是千秋

23 三更月冷鹃犹泣 万里云空鹤自飞

24 椿形已随云气散 鹤声犹带月光寒

25 扶桑此日骑鲸去 华表何年化鹤来

26 月阶夜静蛩声切 竹院秋音鹤梦凉

27 龙隐海天云万里 鹤归华表月三更

28 大雅云亡梁木坏 老成凋谢泰山颓

29 骑鲸去后行云黯 化鹤归来霁月寒

30 平生风义兼师友 来世因缘结弟兄

31 千里吊君惟有泪 十年知已不因文

32 明月清风怀入梦 残山余水读遗诗

33 人间未遂青去志 天上先成白玉楼

34 未弭前思顿成永别 追寻笑绪皆为悲端

35 海阔天空忽悲西去 乌啼月落犹望现归

36 月照寒枫,空谷深山徒泣泪 霜封宿草,素车白马更伤情

37 烟雨凄寞,万里名花凝血泪 音容寂寞,清溪流水是哀声

38 沧海慨横流,跨鹤空山归上界 少微惊隐曜,啼鹃清夜哭先生

40 樽酒昔言欢,烛剪西窗犹忆风姿磊落 人琴今已杳,梅残东阁只余月影横斜

41 齿德产推尊,月旦有评,慈惠常留众口颂 斗山今安仰,风流长往,典型堪作后人师

42 女星沈宝婺 仙驾返瑶池

43 落花春已去 残月夜难圆

44 蝶化竟成辞世梦 鹤鸣犹作步虚声

45 绮阁当风空有影 晚萱经雨不留芳

46 画堂省识春风面 环佩空归月夜魂

47 慈竹霜寒丹凤集 桐花香萎白云悬

48 ?诜洞剐拖屯平磬?nbsp;婺星匿彩驾返蓬莱

49 白去居空悠然而尽 黄叶满地凄其以悲

50 绮阁风寒伤心鹤唳 兰阶月冷泣血萱花

51 梦断北堂春雨梨花千古恨 机悬东壁秋风桐叶一天愁

52 一夜秋风狂摧祖竹 三更凉露泪洒孙兰

53 寂寞乾坤,邈笑一公何所在 凄迷风雨,哀哉两字弗堪闻

54 慈竹风摧,鹤唳一时悲属纩 西山日落,鸠扶只影恨含饴

55 厚谊附饴含,从前雅嗜枣梨,辱赐宠言蒙眷爱 深恩承岳戴,此后傥闻丝竹,缅怀往事益欷?[

56 倚门人去三更月 泣杖儿悲五夜寒

57 情切一堂,红泪相看都是血 哀生诸子,斑?忽变尽成麻

58 严亲早逝恩未报 慈母别世恨终天

59 终天唯有思亲泪 寸草痛无益母灵

60 半子无依何所赖 东床有泪几时干

61 碧水青山谁作主 落花啼鸟总伤情

62 君去矣,万事独任艰难,能无追念前徽,深为吾痛 儿勖哉,尔父既归泉壤,尚其各自努力,克振家声

63 宝琴无声弦柱绝 瑶台有月镜奁空

64 最怜儿女无知,犹自枕伴娇啼,问阿母重归何日 但愿苍穹有眼,补此人间缺憾,许良缘再结来生

65 云路仰天高,谁使雁行分只影 风亭悲月冷,忍教荆树萎连枝

展开阅读全文

亲人逝世的生活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77 字

+ 加入清单

原本幸福的家庭,亲人,长辈都在。小时候,我是被外婆带到幼儿园的岁数的。到了小学后,奶奶开始叫我背古诗和唐诗。“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二首》整整陪伴了我五年。谁能想,就在三年级的最后几个月的时候,大概是十一月,十二月,传来一个不幸的消息。我最和蔼可亲的奶奶离开了人世,去往了西方。那是的我当场崩溃,脑子一片空白,回家后,只看到外婆一个人在家,问了我奶奶是不是走了,我抽泣这,一格一格的说:“嗯,是的……”直接泪崩。外婆安慰我说:“到了一定年纪的人都会…的。”这时,我看到外婆的眼眶里泪珠翻滚。

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我急切的询问了,奶奶是如何过世的,还有,她的遗体在哪儿?几分钟后,妈妈回答:“是因为,在喝水的时候,不小心呛着了,抢救不及时,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唉……”

那个时候的我还是天一小学,有一次中午的时候,爸爸来接我回去,还让我带上那块黑布。那时,我不知道怎么了。就和爸爸一块回家了。一切准备就绪,爸爸和我一起到了追悼会。

进去之后,我就急切的找我的奶奶。看到姑姑在那边,我就去了,正当要和小姑姑打招呼的时候,往左下方瞄了一眼,顿时,不知道怎么回事,突然好想哭,忍不住,到了外面,我突然忍不住的掉眼泪,几秒钟之后,哭声传遍了整个追悼会。以至于连外面的路人也听到了这悲惨的哭声,脑子又是接近一片空白。

追悼会开始了,奶奶曾经的同事说道,刘秀英同志她。她为人正直,诚实,在工作上也非常的勤奋努力,在此,哀悼刘秀英同志。我对着奶奶的遗像鞠了三躬。

奶奶的离世对我的打击非常大,听不到那熟悉的锄禾日当午了,直到今天,我都时刻想着这首诗,这也是我成长路上的一颗明星。

2017的年头,又是一个不好的消息:我的外婆走丢了。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前两次都找到了,这次,是因为妈妈去照顾外婆,本来烧饭烧的好好的,坐在床上一闭眼就离奇的睡着了,知道醒来之时,外婆失踪了,妈妈赶紧报警。这次特别的神奇;上一次走丢的时候是十一点半妈妈也是在那次正好已坐上就睡着了,这次竟然也是如此。真的是见鬼了。全家出动,一起寻找丢失的外婆,又张贴寻人启事,有打电话给救助站和警察,十几天过去了还是杳无音信,在那天里警方搜寻到外婆的路线影响。外婆已经是那什么小脑萎缩,也就是现在的老年痴呆症。就在最后的几天里,救助站的工作人员给我们打了电话,终于有了一线希望。全家一起去了把外婆接了回来。后事,妈妈没有跟我说,和我说外婆是去安徽治疗了,很显然,这是一个善意的谎言,因为外婆回来时的时候已经虚脱了。所以,我的外婆很有可能…。在天上保佑我。

这碎片化的生活真的是让人不堪。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