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道德

道德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道德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道德问题。

分享

浏览

8048

作文

2348

做有道德的人作文高3

全文共 665 字

+ 加入清单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能够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这句话一向烙印在我的心中。道德是什么?道德能够是举手之劳:在路上看到一个小纸屑,轻轻弯腰捡起;道德能够是惊天动地:在死后把身体的所有器官捐献给需要帮忙的人。而我这天所要给大家讲的是道德是——感恩。

这是我以前听到过的一个小故事:某一个学校举办了一次亲子活动。在活动中,有一个小游戏是先给妈妈们蒙上双眼,看他们能不能在一排孩子中摸到自我孩子的手,结果所有的妈妈全都找到了自我的孩子。可是,当游戏进行到下一个环节——让孩子们蒙上自我的眼睛去摸寻妈妈的手时,却没有一个孩子能摸到妈妈的手。所有的妈妈们都哭了,哭得是那么的悲哀,跟个孩子似的委屈。他们为孩子付出了那么多,却得不到爱的共鸣。

这是一个简单却能引发我们深思的故事。我们00后的孩子们是怎样了?是怎样了?都说百善孝为先,为什么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鲜花感恩雨露,因为雨露滋润它成长;苍鹰感恩长空,因为长空让它飞翔。我们每人都就应感恩我们的老师,因为老师教给我们知识;我们更就应感恩我们的父母,父母给了我们温暖的家,教给我们做人的道理。我们怎能不感恩他们呢?

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我们从每一件小事做起,我们就会成为有道德的好少年。

感恩其实很简单:用一颗真诚的心感恩朋友,诚实有信的对待每一个人;用的成绩感恩老师,认真完成每一项作业;用自我的行动感恩父母,不惹父母生气;用道德感恩社会,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让道德之花开得更加绚烂!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道德的绞杀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在南美的雨林中,你可能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层网状的枝蔓紧紧包成一个中空的圆柱。那里原本有一颗树,一棵历经风雨好不容易才长得如此高大的树。而现在,却已枯死、腐烂。那里只剩下原本附着在树干上的枝蔓,那看上去不是那么朴实的枝蔓,却有着如同其行为一样残忍的名字----绞杀

绞杀没有根,没有真实的、像其它植物那样伸入泥土的根。它只有刺,深深扎入树干的刺。从树的底部一直吸食着疯长,一层一层紧紧包裹着,直到树无法呼吸,开始死亡。他会在扭曲的藤蔓上开出五颜六色的花,在那鲜艳的反衬下,丑陋的枝蔓显得那么乍眼。

其实,也不用去南美那么远的地方,在当今大街上到处都是像绞杀这样不是东西的东西。现代的说法把这种人叫“啃老”。无耻地索取,犹如缠绕在树上吸吮汁液的绞杀。老人们一生心血养育儿女,而儿女不知感恩,丧失道德。人本是有良知的,这不比南美雨林中的那一幕更悲哀了许多?中国五千年来沉淀下的道德去哪了?赡养父母的伦理去哪了?也被这些社会的“绞杀”吸进而死亡了吗?“绞杀”们反而花天酒地,仿佛过得快活,像绞杀上开出的鲜花。

雨林中,一些树木却从不被绞杀困扰。他们坚定,不做妥协,一开始就不让绞杀接近自己一步。于是,他们活着,尽享树的天年。而中国的父母做得到吗?那些爱孩子爱到懦弱的父母做得到吗?面对无业的子女无助蛮横、冷酷的眼神,他们也就任由绞杀爬满自己的全身。

救救我们孩子们吧!让他们学会坚强。救救我们自己吧!别让绞杀死在他们的怀抱。如果中国社会还不做出一些反思,被绞杀的就不再是我们的父母,而是社会风气,是道德的绞杀。

展开阅读全文

2024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揭晓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宣部、中央文明办等6部门组织开展的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云南省的高德荣和杜正云当选为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共62名),代琼兰等8人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10月13日,中央文明委在北京隆重举行了授奖仪式。

高德荣,男,独龙族,1954年3月生,中共党员,云南省怒江州人大常委会退休干部。从乡长到县长,再到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他39载执着坚守,一心为公为民,踏实做人做事,为改善独龙族同胞生活奉献一切。虽已退休,但仍然奋斗在为独龙江、独龙族服务的工作第一线,人们至今仍亲切地称他为“老县长”。

杜正云,男,汉族,1951年4月生,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花山街道遵化铺社区兴发村村民。1936年4月,一支红军部队行军经过兴发村,将一位病重的小战士托付给了杜正云的外公、爷爷等人后,继续行军,虽经积极救治,但小红军还是病故了。小红军去世后,杜家人把小红军当作自家人,按当地习俗安葬在离杜家祖茔不远的石老虎山下。79年来,杜家人世代接力,守护着小红军烈士的英灵。杜正云作为杜家第三代红军守墓人,坚守着这个世代相传的承诺。如今,在杜正云的影响下,儿子杜周恩将继续守护红军墓,并把这个传统传承下去。

附:云南8人荣获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代琼兰(女) 云南省昆明市西山区团结街道下冲社区山冲村小组党支部书记

康洪宝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盏西镇中心小学德育主任

官绍琴(女) 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六德乡六德村村民

张正祥(苗族) 云南省文山州马关县公安局巡特警大队辅警

梁达松 云南省永仁县一中退休教师

耿家盛 云南冶金昆明重工有限公司拉丝成套设备制造分公司加工车间主任

刘怡晴(女,彝族)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民警

施庭荣 云南省昭通市威信县邮电局职工

展开阅读全文

做有道德的人

全文共 856 字

+ 加入清单

蜡烛固然不美,但它在人们陷入黑暗时燃烧着自己,给人们以光明的享受;彩虹固然短暂,但它那雨后天晴瞬间的存在,给人们以美好的回忆。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忠诚谋士们的写照。自古以来,诸葛亮的事迹被广为流传,不仅仅是因为他那出众的谋略,更是因为他有着奉献的精神。为了报答刘备三顾茅庐的恩情,他“抗吴联曹”,帮助刘备三分天下;为了完成刘备临终前托付与他的重任,他六出祁山、七擒孟获,辅佐刘禅兴复汉室.其中,他“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更体现他是临危受命,很多人都会有着这样的想法:奉献是可做也可不做的事,何必再去拼命地做呢?为何不直接敷衍了事?可是诸葛亮没有这么做,他不仅奉献了,而且是尽心尽力地奉献;他不仅奉献了,更让奉献二字在他身上得到了升华!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老师们的写照.还记得那个为救自己学生而被双腿截肢的张丽莉老师吗?仅有29岁的她,是黑龙江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的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2012年5月8日晚,一辆失控客车撞向学生,危急之下,张丽莉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被碾到车下,造成双腿截肢.人们怎么也想不到,一个看起来文弱的女老师,在关键时刻怎会有那么大的勇气,那是因为,她有一颗无私奉献的心,她的心在那一刻鼓舞她去做,要求她去做.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是英雄们的写照.76秒,多么平凡而又短暂的时间,而一位司机用这短短的76秒保住了车上所有乘客的生命.这个司机叫吴斌,48岁,是杭州长运二公司司机.2012年5月29日,在高速公路客运行驶中,吴斌被迎面飞来的铁块砸中.他强忍巨痛将车缓缓停下,疏散乘客.在告诉大家注意安全后,自己倒下了,后因伤势过重而不幸逝世.在出殡的这一天,全市的人为他送行,“一座城送一个人”,是什么使全市那么多的人为他这么做?那是因为,吴斌那无私奉献的精神深深打动了他们!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无法延长它,无法让它永存.但是我们可以奉献自己的一切,若如蜡烛长久付出,或如彩虹展现瞬间的美好.我们可以用奉献来体现生命的价值,用奉献来换得生命的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讲道德有品行心得体会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8月1日上午,湖南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干部开展“两学一做”第三专题“讲道德、有品行”专题学习讨论会。会上,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吴桂贤同志组织大家集中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员干部道德修养等方面的论述。并就能否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否坚守高尚的道德情操,能否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重点开展讨论提出要求。

支委委员、中心副主任李彬同志做了“修炼道德品行,提升根本素养”主旨发言,重点就什么是“讲道德、有品行”和共产党员要如何做到“讲道德、有品行”为主要内容作了阐述,并结合工作实际与大家分享了习近平总书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的要求,做到自处超然、处人蔼然、无事澄然、处事断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的“六然”和大事难事看担当、逆境顺境看襟怀、临喜临怒看涵养、群行群止看习惯的“四看”等个人心得体会

支委委员、中心副主任毛明德带头发言,结合实际谈了“讲道德、有品行”是做人基础、是共产党员的灵魂,日常学习工作生活的基本行为准则的感悟和体会。中心其他党员干部也纷纷发表了自己的心得体会,认为道德是维系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绳,作为一名党员讲道德、有品行是应有的标准要求,在学习中,要认真吸取传统思想精华,大力弘扬修身立德、风正行远、艰苦创业的历史智慧;在行动上要从严锤炼政治品格,遵守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要恪守个人品德和家庭美德。最后,吴桂贤同志总结说,“讲道德、有品行”强调的是品德合格,德行是人的根本素养,评价一名共产党员是否合格,德行永远居于第一位。做一名合格党员,就要上好道德修养这一人生的必修课,择其善者而从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展开阅读全文

道德榜样700字作文

全文共 785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身边有很多很多的道德榜样,有可亲可敬的老师,她们毫无保留的告诉我们知识,教我们怎样做人,一言一行都是在为我们着想,让我们再好的学习环境中茁壮成长;有亲爱的同学们,爱帮助别人,爱关心别人,你们都是我的好朋友;有邮递员,整天东奔西跑,风雨无阻为我们送信,却无一点儿怨言;还有我们楼下的保洁阿姨,在过年的时候,不管道路上有多少鞭炮皮,初一一早网 ,就看到了你的身影;有警察叔叔,在寒冷的冬天不能回家过年,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来管理交通,其中还有我可亲可敬,温柔善良的奶奶——臧荣华。

我的奶奶今年已经62岁了,可是别人都夸她年轻漂亮。我的奶奶留了一头干净利索的短发,见人都笑眯眯的,她喜欢穿绿色的衣服,她可仔细了,特别爱惜衣服,奶奶的鞋也经常擦油,油光锃亮,反正别人都夸奶奶板正!奶奶经常说我一点儿也不随她,不爱惜东西。奶奶特别爱干净,整理的家里干净整洁,但是我和妹妹经常把家里搞的乱七八糟,奶奶辛苦了!我的奶奶还心灵手巧,很会做衣服,奶奶年轻的时候是会计,但是她在工作之余还经常帮朋友家人缝制衣服,爸爸和姑姑就是穿着奶奶做的衣服长大的。

奶奶的手可巧了,奶奶给我做的小棉袄可合身了,薄薄的一层,不热不冷,刚刚好!又暖和又漂亮!奶奶还会织毛衣,奶奶给我织了好多好多漂亮的毛衣毛裤呢!真是三百六十行,奶奶行行是状元!奶奶早就退休了,但奶奶的同事还经常来我们家串门呢!还有奶奶可多可多好朋友呢!我还跟着奶奶去她青岛、威海的朋友家做客。看,我奶奶是个热情开朗的人吧!

我的奶奶经常拖扫楼梯,和单元里的邻居处得特别融洽,经常买菜回来提着一大些菜站在楼下和邻居聊天,也不嫌累!还有有一次我和我的妹妹放学回家,一边吃瓜子一边上楼,瓜子皮随手就扔在了过道上,奶奶知道后,批评了我,还让我们把过道打扫干净了。

这就是我的奶奶,我学习的道德榜样!我要多多向她学习,处处为他人着想,成为一个有用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讲道德有品行做追求高尚情操的党员发言稿

全文共 3103 字

+ 加入清单

“讲道德、有品行”是“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对党员干部的基本要求,也是审计队伍职业化建设的要素。审计干部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常怀感恩之心,常怀敬畏之心,常怀友善之心,常怀平常之心,常怀进取之心,才能不断增强道德修养,才会正确处理做人、处世、干事的关系。

常怀感恩之心,弘扬传统美德。感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感恩包含诸多层面,比如感恩父母给予生命;感恩老师给予知识;感恩人民给予衣、食、住行;感恩自然给予美好的生活环境等。在众多感恩中,感恩组织才是最重要的。党是“组织的总和”,组织能使力量增加十倍。审计干部的成长,固然离不开自身的努力,但是如果离开了组织提供的学习与工作环境,没有组织的教育与培养,即使能力再强,水平再高,也难有成就和发展。因此,要以感恩的心态对待组织。一要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始终保持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一致,信念坚定,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情况下都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明是非,识大体。二要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当前,“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就是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审计干部要置身于大局之中,肩负起新的历史使命,站在大局角度谋划部署审计工作,履职尽责,更好地发挥审计为大局服务的积极作用。三是要增强核心意识,首先要讲忠诚,绝对忠诚于组织,汇报工作不截留,报告个人事项不隐瞒;其次要讲服从,必须服从组织领导,服从组织安排,遵守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的组织原则;第二要讲执行,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执行单位党组织决定,提高执行力。四要增强看齐意识。向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看齐,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先进模范人物看齐,工作中向高标准看齐,作风上向纪律规矩看齐,生活上向道德规范看齐,展示良好的精神面貌。

常怀敬畏之心,彰显时代大德。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党员领导干部要敬畏人民,敬畏权力,敬畏法纪,是对敬畏之心的时代诠释,同样适用于审计干部。一是要敬畏人民。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审计干部作为国家公务员、人民的公仆,必须时刻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做到心中有民,想群众之所想,想群众之所需;一心为民,实行民生项目、民生资金审计全覆盖,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让人民群众充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真心交民,经常到社区、到扶贫点村开展志愿者服务,和贫困居民、贫困农民、贫困学生交朋友。二是要敬畏权力。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它即可以帮助成就事业,也可以毁掉一个人的前程,有人曾形象地比喻:“权力像座桥,桥下是座牢,悠悠桥上过,邪步掉进牢”。审计干部手握审计监督权,处理处罚权、建议权,特别是如何把握好自由裁量权,安全过桥的秘决是:“慎行、慎微、慎权、慎独”,要认真吸取周永康、郭伯雄、徐财厚之流乱用权力的教训,做到严以用权,不用权力做交易,不拿权力谋利私,就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三是要敬畏法纪。“法者,天下之公器也”,纪者,规矩也。审计干部敬畏法纪首先是当学法学纪、懂法懂纪的模范,俗话说无知者无畏,只有不断加强法律、纪律、规矩的学习,才能懂法、懂纪、懂规,敬畏之心必然生之;其次是当遵法遵纪、守法守纪的模范,不碰法律红线,不踩纪律底线;第三是当执法执纪的模范,法纪就是戒尺,在审计工作中要紧握戒尺,做到有法有纪必依,执法执纪必严,违法违纪必纠。

常怀友善之心,凝聚社会公德。孟子曰:“与人为善,善莫大焉”,可见友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社会公德。一是有颗善良的心,对待同事,珍惜在一起共事的缘份,友善相处,相互尊重,真诚相待,以心换心,有话当面说,有事明处为;彼此包容,相互理解,把共事的过程变化加深感情,增进友谊的过程,工作上相互支持,生活上互相关心,任务面前紧密合作,荣誉面前主动谦让,问题面前勇于担责。对待他人,切忌害人之心。伤害别人其实也是伤害自己,己所不欲,忽施于人,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敬人一尺,人会敬你一丈。工作交往中,注重换位思考,对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从宏观上面去认识、去把握;客观公正,对共性问题,一把尺子,一碗水端平,不厚此薄彼;事实求是,凡涉及个人违法违纪事项,要以事实为依据,以证据为基础,以法纪为准绳,既不缩小,也不无限扩大,既要维护法纪尊严,也要保护干部权益,不整人,不害人,更不能有公报私仇之心。二是有善良的气度。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要虚怀若谷,有大气度、大气量,容人容言容事容得下委屈;光明磊落,心胸坦荡,清澈透明。要多看别人的长处,用欣赏的眼光看别人,不与他人争名,不与他人夺利。宽容大度,能使误解、误会、矛盾得以转化。三要积极善为。善为就是善于团结协作,习总书记说:“懂团结是真聪明,会团结是真本领。团结出凝聚力,出战斗力,出新的生产力,也出干部”。善为还要有为,把握好同事之间的良性竞争,在相互合作中共同进步,在比学赶超中出业绩。

常怀平常之心,展示个人私德。“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这一千古流传的绝句,对平常之心进行了经典的诠释。只有常怀平常之心,幸福就会围绕在你周围,快乐就能充满你生活的每个角落,也才能达到心静如水的人生境界。一要以平常心态看待功名。功成名就固然是人生之幸事,但十个手指头伸出并不是一般齐。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在职务晋升的道路上机遇好一点,步子快一点。而有的人可能一辈子在他人领导之下当科员;在荣誉方面,同样是有的人总是获得多一些,有的人获得少一些,甚至有的人从来没有获得过荣誉证书。要随遇而安,如果在功名面前心存攀比,抱怨组织,埋怨他人的思想就会抬头,心理就不会平衡,情绪就会低落,工作就会不上心。二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贫富,比尔盖茨说过一句话“这个世界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当今社会的确存在很多方面的不公平,尤其是贫富差距,有的人资产达百万、千万、过亿,而审计干部则依靠工资过日子;有的人住豪宅、开奔驰宝马,有的人却只能住公寓、骑自行车。面对贫富不公的现象,如果你没有能力改变,你就要学会适应。否则,就会产生私欲贪念,平淡生活就不再平静。三要以平常心态看待自己。在平常学习中提高,把学习当成一种精神追求,养成良好的学风,做到一以贯之,持之以恒,活到老、学到老,丰富智慧,涵养性情,提升境界;在平常生活中修身,看重人格品德,坚持做人与做事,修身与立德相统一,培养高尚情操,以人格魅力赢得尊重;在平常工作中励志,人可以平凡,但不可以平庸,要有远大志向,不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要把份内事情当做事业来经营。

常怀进取之心,践行职业道德。“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是古人对进取之心的高度概括,当今,审计干部更应常怀进取之心,自觉践行“责任、忠诚、清廉、依法、独立、奉献”的审计人员核心价值观。要立足岗位进取。在审计岗位上要想有进步,心中要有“勤”字,做到脑勤、嘴勤、手勤、腿勤,勤敬业、勤自勉;还要有“诚”字,忠诚于党,忠诚于国家,忠诚于人民;更要有“廉”字,廉洁从审,廉洁修身,廉洁齐家。二要立足岗位创新。一个人的创新能力越强,岗位履职能力就会更强。要树立创新思维,常言道思路决定出路,思维对路了,就会多走直路,少走弯路;要改进传统方法,减少手工审计方式,在计算机审计上大胆创新,增强应用新技术,巧用大数据的本领。三要立足岗位奉献,古人讲“吃亏是福”,审计干部要有不怕吃亏的思想,工作中吃得起亏,利益上不怕吃亏;还要有不怕累的思想,怕累就不敢吃苦,熟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工作主动抓,事情抢着干,困难迎着上,邪气敢于斗,发扬担当精神,敢为人先,就能做到一份耕耘一份业绩。

展开阅读全文

两学一做讲道德有品行专题心得体会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中央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方案提出,做合格党员,就是要着眼党和国家事业的新发展对党员的新要求,坚持以知促行,做讲政治、有信念,讲规矩、有 纪律,讲道德、有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合格党员。其中,“讲道德、有品行”是做合格党员的重要标准之一。俗话说,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党员领导干部 只有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才能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讲道德、有品行,就是做人要实,光明磊落。对于党员来说,就是要忠诚老实、襟怀坦白、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老 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一要做老实人。共产党人做老实人,就是要忠实地面对党、面对组织、面对人民、面对同志。二要说老实话。说老实话,就是成绩不夸 大,缺点不缩小,错误不隐瞒,坚持真理、尊重事实,切实做到言行一致、知行统一。三要干老实事。广大党员要抱着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大局为重、以 发展为要、以民生为大,对工作尽力,对岗位尽责,对事业尽心,崇实干、用实劲、求实效,以求真务实的作风赢得群众的真心拥戴。

讲道德、有品行,要从慎初、慎小,从小事做起。党员的作风养成,要从日常处着手,从点滴中做起,从小事上破题, 从细节上加分。每一名共产党员都应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带头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个人品德,自觉远离低 级趣味,坚决抵制歪风邪气。要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提升道德境界,追求高尚情操,自觉立德、修德、践德,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守 住做人、处事、交友的底线。

讲道德、有品行,说到底就在于能否正确处理公、私二字。能不能做到严以用权,有没有正确的权力观,是不是真正处理好公与私的关系,十分重要。党员领导干部要从思想源头上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切实处理好公和私、情和法、权和法的关系,时刻要对手中的权力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真正做到为民用权。

展开阅读全文

道德模范观后感

全文共 38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学校组织我们观看《学道德模范颂中华经典 做有德之人》短片。

短片讲述了一位北京谢亮老爷爷义务指路6年,从未间断过,就连下雨天,他也照样撑伞为行人指路。有人为他做过统计,平均每天约为1500人义务指路,重大节假日每天连续不断地腰围三四千人指路,他还把北京所有的公交车站、大学、医院等4700多个站点分成三大类、72部类,自己编成了3本指路手册,他坚信自己的行为能带动更多的人助人为乐,为扭转社会风气做贡献。

在难忘的2010,作为国际道德模范、中国首善、中国低碳第一人的陈光标,面对西南焦渴的大地,第一时间通过中华慈善总会和中国红十字会捐赠了1200万现金,随后又捐赠了5300吨价值1300万元的矿泉水。

毛主席说过:“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很容易,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像谢亮爷爷、陈光标叔叔这样的好人好事,为道德模范旗帜树立了新的标杆,让我们一起像他们学习,做一个有德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道德在我心中

全文共 917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如海,道德作舟。行舟于海,方知海之辽阔。

离开了父母温暖的怀抱,我走进了学校的大家庭。

忘不了老师对我的谆谆教诲,也忘不了因发高烧室友把我送入医院的那个深夜,忘不了因一分之差的而失利抱头痛哭的那场球赛,也忘不了那次为地震灾区而捐款的班会,忘不了我们为学业而互相追逐的身影。在这里我学会了尊敬师长、团结友善、诚实守信、努力拼搏,这些中华民族的优良美德依旧脉脉的流淌在我心中,让我成为了一个道德之星。

还记得雅安地震中的最牛室友吗?在地震发生后,一小伙子抱着宿舍的六个电脑,背着三个单反,提着一个小乌龟冲出宿舍。他一个人拯救了全宿舍的财产!向世人证明“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道理。让校园充满美好回忆,让生活添抹亮彩。

放眼社会。

社会上生生不息的道德律,催人泪下的善行,感动了多少中国人!

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九旬的高龄孤寡“五保”老人刘盛兰拾荒助学子;

只为风雪之夜一次生死相托,守住誓言,为我们守住心灵的最后阵地的陈俊贵几十年如一日的为战友守墓;

用肩膀扛起乡亲的盼望,贴工,贴钱,贴命,还贴近百姓的心的段爱平带领村民致富;

不想让乡亲的梦,跌落于悬崖。坚守在雪山、河流之间。用一颗心,脉动一群人的心,用一点光,点亮山间更多的灯火的格桑德吉成为门巴族的“护梦人。

他们以高尚的道德情操,活出了人生的精彩。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伟岸的形象,也将永远活在我的心中。

纵观社会现实,道德滑坡是不争的事实。中国式过马路,中国式插队,中国式吐痰,中国式涂鸦,中国式食品安全问题,更有让人困惑的“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让我泱泱大国文明形象抹上了污点,也像一根根针,刺痛了国人的心。复旦大学舍友之间的一次投毒,两家悲剧,都该三思。这种扭曲的了道德观,让我为林森浩痛心: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超越了道德的底线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意大利诗人但丁说过:“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最需要的是具有道德高尚的知识者。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让我们铸就道德之春,绽放道德之花,让道德永存你我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500字征文:向国旗敬礼,做有道德的人

全文共 882 字

+ 加入清单

古人云,人生有三件大事:做人、做事、做学问。其中做人是核心,是基础,是灵魂。所谓做人,就是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人无德不立,国无德不兴”。意大利诗人但丁有句名言:“一个知识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去弥补,而一个道德不全的人却难以用知识去弥补。”我们在成长求学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提醒自己,争取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

中国是一个有着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素来是一个温文尔雅、谦恭礼让的文明礼仪之邦。每当看到五星红旗在蔚蓝的天空中飘扬时,我们就会想起 “升国旗,要敬礼;唱国歌,要肃立”。今天我们在这里向国旗敬礼,向国旗宣誓,从小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我们人民小学自2009年5月举行 "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网上签名寄语活动以来,先后开展了“传唱优秀童谣,做有道德的人”、“文明从我做起——做文明有礼的中国人”等一系列提升道德、塑造品质的活动,使我们从一入校门便有了道德航标的指引。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三国时期的刘备曾经以此教导过他的儿子。我们如果能够从身边小事做起,严于律己,那么我们每做一件事情,我们的道德水平就会得到一次升华。积跬步,以至千里;汇小溪,以成江海。我们要善于由大及小,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决不要以微小而不足道,细小而不足为。我们坚持讲文明语言,坚持做有道德的事,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点滴小事做起:有序地排队上公交车;在公共场合不大声喧哗;俯身拣起地上一张废纸;搀扶一位盲人过马路;公交车上的一次让座;为妈妈洗上一次衣服;在校园里甜甜的问候“老师好” ;过马路时红灯前耐心的等候……这些都是我们身边完全可以做到的小事。日行一善,善行一生,让善行永远与我们相伴,让善行象春风一样永远荡漾在我们人民小学的校园。

为了表示我们的这份信心和决心,让我们一起在国旗下庄严承诺:在家孝敬父母,在学校尊敬师长,在社会奉献爱心。播种思想,收获行为,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愿同学们在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上落实。从小事做起,从自身做起,争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两学一做讲道德有品行专题讨论发言稿

全文共 1535 字

+ 加入清单

无德不立、无品不高,既是做人修为的准则,也是党性修炼的题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不但要有强大的真理力量,而且要有强大的人格力量”。“讲道德,有品行”作为“四讲四有”的核心要素之一,为我们注重人格提升、做好合格党员给出了能动的力量和本质的保证。

“头顶三尺”有党性

党性原则是党员的根本遵循,党性修养是党员的终身课题。作为党员的“大德”,党性集中于信念、体现于作风、贯穿于实践,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是检验党员是否合格的不二标准。当前,贯彻落实党性要求一要忠诚党员的身份。要在党言党、在党护党、在党为党,永葆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品格,时刻牢记党员身份不是挂在嘴边的一个名义、而是驻在心中的一份虔诚,不是一阵子的坚持、而是一辈子的坚守,始终以党章的规定修炼自己、以党员的标准规范自己、以党性的境界提升自己,真正做到组织入党和思想入党的高度一致。二要保持高度的政治自觉。在政治立场、政治观点、政治方向等大是大非问题上,敏锐而又洞悉,清醒而又坚定,不为表象“遮望眼”,不因利害“趋避之”。同时,要强化政治意识,多讲大局,多想问题,多看本质,日常把准政治关,遇事多算政治账,把政治正确贯穿落实在履职尽责的方方面面。三要切实践行先进性的要求。党的先进性是由每个党员思想行为的先进所构成。党员的先进既表现在轰轰烈烈时,也见诸平凡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需要广大党员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奉献,以一流的工作业绩,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五衷之内”有敬畏

哲人有言,头顶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是一种历久弥深的敬畏。作为一种道德养成,敬畏之心是伴随党员干部终生修身做人、为官处世的重要课题,具有特别的要求和特殊的意义。一要敬畏人民。要“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以人民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人民的需要作为第一选择、人民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把以人民为中心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切实贯穿于改革发展的实践之中。要“拜人民为师”,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扑下身子,甘当学生,问计于民,问政于民,从人民群众丰富生动的伟大实践中增长政治智慧,增强执政本领。要把“人民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作为工作方向和价值取向,牢记为民宗旨,强化民生理念,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生产生活问题。二要敬畏权力。牢固树立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为了人民的正确权力观,看待权力时充满敬畏,面对权力时如履薄冰,使用权力时循规依据,敬权不贪权、遵权不弄权、慎权不滥权,让权力在阳光运行中守中持正、在为民服务中彰显价值。三要敬畏法纪。把崇尚法纪作为生命,把执行法纪作为天职,以铁一般的法纪守好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原则。

“行起坐卧”有格调

物有其类,人有其格。格调是一种风貌,是共产党人道德情操和人格魅力的基石,关乎党的形象,影响党的威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党员干部生活作风不检点、不正派,在道德情操上打开了缺口,出现了滑坡,那就很难做到清正廉洁,很难对社会风气起到正面引导和促进作用”。一是在养心上多用功。人常道,米养身,书养心。要把读书作为一种生活姿态、一种工作方式、一种精神追求,多读书、常读书、读好书,从马列经典中坚定理想信念,从传统文化中涵养精神家园,从多领域的书籍中开阔思维视野,用文化知识的丰厚滋养提高向上向美的生活情趣、道德情操。二是从榜样中定坐标。用榜样的力量激励自己、修炼自己和提升自己。三是于行为上做表率。努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带头弘扬传统美德、恪守职业道德、遵从社会公德、培育家庭美德,克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倾向,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党员对照标准标杆看道德境界高不高发言稿

全文共 1832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中创造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动力。弘扬中国传统美德,并赋予其新的时代精神,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中国传统美德的主要特性

中国传统美德是指在中华民族历史进程中,具有巨大影响力、为后人继承与弘扬的优秀道德遗产。中国传统美德具有丰富的内涵,如:国而忘家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厚德载物的包容胸襟、贵和持中的和谐理念、勤劳勇敢的勤勉品格、崇尚气节的坚贞情操、仁义诚信的处世原则、知耻守礼的道德风尚、子孝父慈的家庭伦理、修身养性的善德追求,等等。中国传统美德虽经时代变迁却长存久远,关键就在于中国传统美德所具有的特性上,其主要表现为:

1.强调个人修养,追求完美的道德品行。中国传统美德强调个人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区别人与禽兽的显著标志。而为人的道德标准则是儒家所推崇的仁、义、礼、智、信等规范。正如孟子所说:“圣人,人伦之至也。”人要成为象“圣人”那样的人,就需要不断提高自身觉悟,使言行符合为人的道德标准,从而达到“人皆可以为尧舜”的道德境界。

2.强调整体利益,以责任担当和奉献为荣。中国传统美德不是讲求自我的,而是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利他性,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在个人方面要帮助他人,“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在群体方面要相互关心,“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在国与民方面要以民为重,“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在义利方面要舍身取义,“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3.强调人伦泛化,以道德教化育人服人。中国传统美德将家庭美德扩大到社会和国家治理层面,将日常人伦普遍化、社会化和政治化。加强个人道德修养为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爱惜自己的家人同时要推及他人,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国家在谋求百姓温饱的同时还要进行教育,“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君主治理国家要行王道以德治国,“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

4.强调天人合一,讲求人际间、人与自然和谐。中国传统美德强调道法自然,推己及人,以和睦、合作、和平、和谐做为价值追求。从个人来说要“顺其自然”,让人恰当表达欲望和情感,求得心理平和;从人与人之间来说要互相隐忍、调和不同以达到和谐,“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从人与自然来说要爱惜自然,求得“天人合一”。

二、中国传统美德在当今社会仍具有旺盛生命力

道德具有共同性和继承性,中国传统美德以其优良特性赢得存在的必然,并对当今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

1.传统美德注重道德修养特性可与加强公民道德建设要求相融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为着力点,按照“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要求去努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就是要求公民注重个人的道德修养,使个人言行符合公民道德衡量标准。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美德注重道德修养的特性与此是相通的,因而其论述和做法对现今公民道德建设就具有直接的借鉴性。

2.传统美德强调担当奉献特性可与集体主义的实行相融合。集体主义道德要求是由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是社会主义道德区别和优越于其他社会形态道德的显著标志。它要求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提倡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树立把国家和人民利益放在首位而又充分尊重公民个人合法利益的义利观。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美德强调担当奉献特性与此是相通的,因而其论述和做法对现今集体主义的实行就具有直接的借鉴性。

3.传统美德重视人伦教化特性可与以德治国的方略相融合。以德治国是治理国家的方式之一,就是要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并使之成为公民普遍认同和遵守的行为规范。在这一方面中国传统美德重视人伦教化特性与此是相通的,因而其论述和做法对现今以德治国方略就具有直接的借鉴性。

4.传统美德追求和睦和谐特性可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融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国五大建设之一,就是通过最大限度激发社会各阶层、群体、组织的创造活力,化解各类矛盾和问题,促进人自由而全面地发展;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和谐世界;加强生态环境建设,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这一方面传统美德追求和睦和谐特性与此是相通的,因而其论述和做法对现今和谐社会构建就具有直接的借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生活中的道德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文明,我想这个词大家都不陌生,文明,是一个人做人的准则,是广交朋友的条件,是财富之门的钥匙,文明,替你抓住所有机会.

文明其实并不难,但有很多好处.随手捡起垃圾,就是文明,上课认真听讲,这也是文明,不说脏话,着更是文明,文明是无处不在的,只看你发现了没有.

有了文明,会有人们的称赞,有了文明,会有良好的习惯,有了文明,会有美好的未来,文明可以换来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因为有了文明,世界变的和谐,因为有了文明,才有了坚固的友谊,因为有了文明,才有了这世界突飞猛进的进步.

文明涉及到许多方面:道德文明、艺术文明、交友文明……文明,是一个巨大的体系,文明是多么重要.如果没了文明,世界没有文化,各地战争不断,人们口中都是污言浊语,世界会一团糟.

文明是人类进步的象征.文明最难,又最容易,最简单,又最复杂.文明让我们和平相处,文明让我们的友谊固若金汤.

展开阅读全文

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道德是一把钥匙,打开了锁在心中的窗;道德又是一扇窗,让你推开窗,享受大自然的无穷风光;道德是一坛纯净的清泉,洗净了人生中的烦恼。读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这本书,让我懂得了什么是道德。

在这本书中,我知道了:荷花只有经过泥土的重重考验,才能这般晶莹、闪亮。父母用爱的双手托起子女,使得未来天空一片无际。老师拿起钥匙,为我们打开了知识的大门,让我们在知识中成长、学习。道德是我们手中唯一的一只电筒,它让我们看清前方的路途,寻找前进的方向。从书中我认识到自强、自律、自爱、勤劳节俭、尊师爱友、孝敬长辈、诚信、助人等等,都是道德的一种表现。

从《小鬼当家》、《拨打电话》两个故事中,使我深深体会到了父母的辛苦,孝敬父母是我们人生中必做的一件事。哪怕是给父母倒一杯热茶或是一声问候,那也是一种温暖。虽然和爷爷奶奶分开住,但每天的一声问候,这也是一种尊敬,一种幸福。记得上一、二年级时,因为不太懂事,我那书包不是爸爸妈妈背回来的,就是爷爷奶奶帮着背回来的,因为自己觉得书包重,不想背,大人背着我该多省力啊。大多数小朋友都这样,都不愿意自己背。现在回想起来,真不应该啊!

《微笑的力量》和《我好可爱》多么让人感动啊!她们自强、自爱,使她们变得更加强大。生活中,我们也要自强、自律、自爱,只有坚强的人才能克服困难,我们不能因受到一点挫折就自暴自弃,要自律,学会管理自己。正如书中陀思妥耶夫所说:要想征服世界,就要先征服自己。所以,要想有远大理想,首先就要先管好自己。比如上课的时候,老有同学思想开小差,老做小动作,不但影响自己,也影响了别人,这就是一种对老师的不尊敬,对自己的不尊重。因此,我们还要学会尊重别人,尊重自己。

助人也是一种道德表现,就拿让座来说。平时大人、老师总教导我们:“要讲文明、讲礼貌,要经常让座。”可是当大家基本上都做到这一点时,却感觉少了点什么,少了什么呢?我想应该是“谢谢”二字。因此,在受到别人的任何帮助时,我们首先应该先说一声“谢谢”。

所以说道德在我们身边无处不在,我们要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让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论老师职业道德议论文

全文共 374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论老师职业道德议论文,欢迎借鉴!

老师是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播者,是人类开发理性、奔向光明的引路人。没有老师,人类难以摆脱愚昧无知的状态、浑浑噩噩的境地。老师的职业是神圣的,担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人的艰巨繁重的任务,他们用知识的力量去激励学生求知的欲望,以严爱之心架起师生间友谊的桥梁。人们常把老师比喻为“红烛“、“人梯“、“春蚕“、“铺路石“,意在表达教育这一职业的无私和伟大。由此可见,老师的地位举足轻重,提高老师的素质,重视师德修养,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育苗有志闲逸少,润物无声辛劳多。”从教三载,我品尝了甜酸苦辣,各种的味儿,让我深深的感受到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书育人,更重要的是“爱生”,只有真正的热爱学生,走进学生的心灵,才能把教书育人的工作做好。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

学生的成长不只是阳光、雨露、面包和开水就能完成的。他们需要一样与植物和其他动物所不同的东西――这就是火热而真诚的心。中国有句古话:“爱人者,兼其屋上之鸟。”老师对学生的爱,会被学生内化为对老师的爱,进而把这种爱迁移到老师所教的学科上,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而“乐其道”,因此爱的教育是我们教学上的巨大推动力。老师关心学生,就能载起我们教育界称之为严格要求的那条很难驾驭的小舟。没有这种关心,小舟就会搁浅,用任何努力也无法使它移动。老师热爱学生有助于学生良好品格的培养;有利于创造活泼、生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有利于……而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条件。

赞可夫说:“当老师必不可少的甚至几乎是最主要的品质,就是要热爱儿童。”英国教育家罗素指出:“凡是老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是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可见热爱学生是师德的核心。如果我们深层次地思考一下,老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老师的天职。老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造就新一代。老师的劳动对象是人,而且是人群中最年轻、最有朝气,最喜欢学习,最容易接受新事物,最具丰富情感、个性独特的群体――少年儿童;老师的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凭着自身的个性、知识、才能、情感、人格和意志,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管理者。由此可见,老师的劳动就是教育人、塑造人,老师才因此获得“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美誉。老师这种劳动的特殊性决定了老师必须热爱自己的教育对象,热爱学生。同时,老师劳动的特殊性也规定了师生关系是学校里最主要的人际关系的特殊性,由于老师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处于主导的地位,这就决定了在师生关系中,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主导方面,热爱学生成为建立和谐师生关系的前提,也就自然的成为调整师生关系的老师的职业道德规范。如果我们再深层次的思考一下,老师劳动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热爱学生是全部教学活动的基础。在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过程中,实际上是师生之间感情交流的过程,由于教的主体是老师,客体是学生,学的主体是学生,客体是老师,只有主客体感情和谐一致的时候,教与学的任务才能很好的完成,才能形成课堂上的教与学的良好的互动佳境。由于老师热爱学生,就容易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形成一种相互信任的氛围,这时,老师就能深入准确地了解学生,有针对性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就会把老师的表扬看作鼓励,把批评当作爱护,表扬和批评就会在和谐的师生关系中成为积极向上的动力。如果师生关系不好,学生就会把表扬看成是“哄人”,把批评看成“与人过不去”。在这种关系中,批评和表扬都会成为教育的障碍。所以,只有老师热爱学生,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健全在和谐师生关系上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有效性。

二、教好书是师德的关键。

老师要把自己的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有用人才,就必须把书教好。这就要求老师要具有渊博知识。在知识的海洋里,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都只有其中的一朵浪花,一粒泥沙,而老师如同一叶扁舟,常年累月航行于其中,将一批又一批渴望成才的求知者送达理想的彼岸,风雨无阻,无怨无悔。

选择了老师职业就选择了艰辛和挑战。有这样一个始料未及的小插曲,让站在三尺讲台上的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在教学《猫》这课时,学生非常喜欢,十分感兴趣,学生学起来愉快,我教起来也很轻松,在教学最后一个自然段时,我也参与到朗读当中,范读课文,正当我读到“枝折花落”这个词语时,一只胖胖的小手高高地举起来,我停下来,问道:“有什么疑问?”那学生马上站起来说:“老师,你刚才的词语读错了,“枝折花落”中的“折”应读“shé”,不是读“zhé”,我一时间哑口无言,停顿了一会后,问那学生:“你有什么根据?查过字典了吗?”那学生点了点头,说道:“我昨晚查过字典的!”我马上请有字典的学生查阅了一下,结果这个“折”字是一个多音字,里面有三个读音,shé的读音是“断了”的意思,与课文中的枝折花落的解释相符,顿时,我脸上红了,对他们说:“同学们,对不起,也许老师的知识还不够全面,你们还可以去查阅其他的字典进一步核实,也可以通过网络查找有关信息。以后,也要象这个同学那样,遇到疑问要多查字典,多查阅资料。”这样,他的脸上才略显满意的神情。

课堂上这个小小的插曲给了我不小的感触。我们的教育对象是活生生的人,他们有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时常会碰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使老师无所适从。这使我想到“老师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的名言。在如今课改大环境中,要求学生主体地位的回归,这给我们老师的“一桶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老师的“一桶水”应该是新鲜的活水源。老师不仅要对教学内容做到“取之左右皆逢源”,而且还要阅读与本学科有关的专业和科普知识,捕捉新的科学教育信息。保持源源不断的长流水,做一位与时俱进的新型老师。

老师还应具备多方面的爱好和才能。因为正在成长中的少年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感兴趣,上至宇宙太空,下至海洋生物,从远古时代到未来世界他们什么都知道,并认为老师什么都知道。这种好奇心加求知欲是发展智力的动力,老师应珍惜它,而不能扼杀。这就要求老师要多才多艺,和学生打成一片,指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所以,老师要终身不断学习,不断开拓,更新自己的知识。正如加里宁所概括出的辩证过程:老师一方面要奉献出自己的东西,另一方面又要像海洋一样,从人民中、生活中吸收一切优良的东西,然后把这些优良的东西贡献给学生。

三、走进学生的心灵是师德的升华。

著名的教育家魏书生曾经讲过:老师应具备进入学生心灵世界的本领,不是站在这个世界的对面发牢骚、叹息,而应该在这心灵世界中耕耘、播种、培育、采摘,流连忘返。

与学生以心换心是作为一位老师能得到学生信任的关键。老师不能把自己凌驾于学生之上,更不能满口教训口吻,而要用朋友的道义去规劝学生,用亲人的情怀去关爱学生,用老师的严厉去要求学生,这样才能走向学生的心灵世界。这个世界是广阔而迷人的,远离这个心灵世界你会觉得离学生很远,工作茫然;走进这个心灵世界,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都会找到答案。例如,我刚接手一个新班时,班上有个学生从小就有偷偷摸摸的行为,以至班上经常发生失窃事件,经过几次观察后,我确定了是该生所为,此时,我把该学生带到一个无人的角落里,握住他的小手,亲切地说:“我现在是你的朋友,特意来聆听你的心里话,你的内心一定有很多话语想说出来,那就敞开你的心扉,尽情地向我倾诉说吧。”孩子听到这里时,忍不住内心的痛苦,说道:“不要告诉我爸爸,他打我……很痛……”此时,我把孩子搂在怀里,终于明白了一切,孩子想得到的东西,家长不给予,孩子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把手伸到了同学之中,而家长长期以打骂为教育途径,从来没有去了解孩子的需要,结果造成孩子重蹈覆辙,屡犯不改。经过一番教育后,孩子平静了,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之后,孩子很喜欢找我聊天,把心里的想法告诉我,而我在私下与其家长沟通,为孩子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经过这件事后,我深深地体会到教育学生必须深入了解学生,走访家庭,从大量的“接触点”了解学生的心灵。如学生生活中有什么困难,有什么要求,有什么愿望,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老师的爱接触到这些“点子”上就会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就会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树立“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的新的学生观和人才观,让班级工作从过去的约束型向疏导型转变,不再站在学生的对立面进行训教,而是做学生的知心朋友。这样才能使自己的工作不再是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而是体贴入微的关怀和真诚的教诲。曾有人这样给教育下定义:教育主是给无助的心灵带来希望;给稚嫩的双手带来力量,给迷蒙的双眼带来澄明,给弯曲的脊梁带来挺拔,给卑微的念头带来自信。这不正是师德升华的体现吗?的确,如果老师能够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各项工作一定会迎刃而解,水到渠成的。

良好的师德,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书育人的一种动力。它是老师从事教育劳动时必须遵循的各种道德规范的总和。所以,每个老师都要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具有良好师德的人,才能完成“传道授业解惑“这一光荣而伟大的任务,托起明天的太阳!

展开阅读全文

社会道德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人有了健康的身体,有了丰富的知识,有了好的工作,还要有好的社会道德,这样才够完美。

道德是生命的发扬,生命的归宿,是我们走在人间的正路。中国以儒教立国几千年,理应是道德高尚的民族,身为炎黄子孙,能不感慨叹息!

新西兰是一个旅游的好地方,吸引了不少国外的游客。在旅游景点的公共厕所里,贴着中国的文字,“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他们为什么他们要选择贴中国的文字呢,因为在外国人的眼里,中国人没有道德,而其它国家的人的道德要比中国人好。一个国家的公共道德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国家没有公共道德之说,那在世界上会得到外国人的歧视。

道德是一个人的境界,同时也是一种美好的生活方式,是与我们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的。

作为一个小学生来讲,每个人身上都要有社会公德、有道德。首先我们要遵守这些社会道德,不说脏话、爱护公用设施、保护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遵守交通规则等,在学校里,我们来学习道德,回到家里,让我们小手牵大手创造社会道德。

记得有一次我和叔叔在街上玩,看到了一个这样的局面:有一个小女孩和她的妈妈过马路,当时是红灯。她妈妈要领着她过去,结果她停了下来,说:“妈妈,幼儿园的老师说过马路绿灯才能过,闯红灯不是好孩子。妈妈你不是好孩子。”所有的人都在看着这位才上幼儿园情操高尚的孩子,妈妈低下了头。这么小的孩子就有道德观念,我们这些学生、大人呢?

一个人从小就要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这样这个人才会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如果这个人从小就是一个没有道德的人。那么他长大以后也不会有出息。

为了使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更美好,要在全体人民中大力提倡遵守社会道德,这是对每个公民的基本要求。我们少年儿童更应该从小养成遵守社会公德的习惯。

展开阅读全文

道德行为,点滴在心作文600字

全文共 607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同学们来说,道德两个字并不陌生。现在不管在电视、网上和大小城市的公益广告上不同出现“百善孝为先、诚实、守信、和美、礼仪”等。折射出公民的修身养性的道德行为标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以德育人、以德为美”。

我们生在二十一世纪的新中国,长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从小更应该热爱祖国,关心集体,严于律己,宽与待人,孝敬长辈,礼貌谦让;敢担当、遵守法、诚守信、勤俭约、爱公物,讲究卫生,勤奋好学,勇于进取,举此文明,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等。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不难,只要用心去做,从身边做起,点滴做起,把良好的道德行为落实到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给劳累一天的父母捧上一杯茶、捶捶背、揉揉肩、洗洗脚,为学习困难的同学解答难题,拾到东西要交公,在公共场所不乱扔垃圾,不踩踏花草树木、课桌椅,上下楼梯不相互推挤,不在校园追打、喧哗,见到长辈、老师打招呼,讲文明话,做文明事,从点滴做起,把平凡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生活是一面镜子,有付出就有收获,得失成正比。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只要我们从一件件小事做起,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好少年。那么我们的内心充实,行为更洒脱,父母更欣慰,学校更和谐,民族更灿烂,国家更有希望,更能实现美好的中国梦。

道德是我们做人的准则,让我们追寻道德之光,向国旗致敬,做一个有道德行为规范的人,让道德在我们幼小的生命中绽放最绚丽的色彩吧!

展开阅读全文

亲情与道德的抉择作文600字

全文共 589 字

+ 加入清单

亲情道德之间,你会选择哪一个?原来,我也不知该如何选择。但是,《祈祷落幕时》这部电影,告诉了我答案。

《祈祷落幕时》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警探加贺恭一郎小时候,母亲离家出走、沓无音信,在十几年后突然去世。为了了解母亲生前的状态,加贺坚持十六年寻找她生前的情人;而另一边,导演浅居博美在儿时也遭遇母亲背叛家庭、欠下巨额高利贷卷款出走的悲剧。父亲和她为躲避债主趁深夜逃到郊外……,而后由于一系列意外,父女俩杀了三个人,而其中,父亲浅居忠雄也从此化名为横山一俊……

为什么父女俩要杀人呢?因为他们的感情如岩石般坚定而不可动摇。若是不杀,他们的身世将会被揭穿,女儿的未来将一片黑暗,而父亲也将由此亡命天涯。对于文章开头我提出的问题,很明显这个家庭选择了亲情。

对于同样的问题,加贺家却选择了“道德”。当初母亲的离家出走不是因为其他原因,而是因为她得了抑郁症,怕伤害到家人,对于此事,父亲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默默关心着加贺恭一郎。显然,他们并没有触碰道德的底线,或是做出不道德的事。

以前,我认为家庭的利益是很重要的,但是,现在我又明白了一点,社会与他人的利益比个人利益更重要。毕竟,要是说极端一点,那就是“忠孝不能两全”了,我们不能像浅居家一样,为了家人不管不顾,甚至远远突破道德底线,做出了杀人放火的事。我们应该,也必须在坚守道德原则的前提下,珍惜亲情、维护亲情——这才是两者间正确的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道德的底线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4 字

+ 加入清单

一场大火将哈佛大学图书珍藏馆烧毁,一名学生将自己违规带出珍藏馆的典籍交还给校长,而校长收到这唯一存世的书,感谢了这名学生后将其开除。这看似不近人情的处理方式,实则是合情且合理的。

规则是最基础的道德,是道德的底线

也许有人会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为什么不从轻处理这名学生呢?诚然,该学生偶然保留了珍贵的书籍,可以说为学校做出了贡献。但是,如果仅因他违规带出的书具有特殊价值,便忽视规则,予以特权,不免草率而不公。或许他在“是否交还书籍”这一心理斗争过程中,表现出了坦诚负责的一面。但事件的主体是他将书籍带出了珍藏馆——有了“违规带书”这一行为,才有后续发展。他违规在先,悔过在后,两者不能混为一谈。他的“违规”是绝无争议的,而使他对此行为负相应的责任,也是无关道德倾向的独立判断。遵守了规则,方可谈道德。

“悬镜而知平,设规而知圆。”高尚的道德需要高度的自律,而这并不是人人都能做到的。要想保持社会的公正与和谐,形成规则主导的“他律”,才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假设这位校长没有处罚学生,或许使诚实、知错就改的精神得到了认可,却在无形之中,对破坏校规实施了静默的放任自流。有第一例,便有第二例。这一次因为图书的珍贵与坦白的可贵,下一次就会有其他不按校规处理的理由——久而久之,“无罪”的准入线越来越低,规则便失去了约束力,其意义也不复存在。将学生开除出校或许使他正确的认识为他带来了更严重的后果,但处罚是应当的,逃避带来一时的免责才是于道德不容。只有在特例上也严格处理,才能巩固规则的普适性,减少日后绝对性的违规。如此看来,缺少了规则,如何体现道德呢?

在生活中,法律便是一种普遍的规则,难道我们并不把“守法”当作一种值得宣扬的美德吗?对于具有无穷欲望的人类来说,道德的确是伟大的进步——它抑制了我们心底盲目的利己主义,使我们更团结地迈进而不受过多干扰。但道德是太过宽泛的概念,只有通过规则将其具象化,才会成为大多数人认同的声音。当这两者相悖时,并不是因为产生了对立,而是我们在看待同一件事时,看到了其中的两面性,再用道德的基础与进阶分别评判。

“天下之事,不难于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既然确立了规则作为道德的底线,就应切实遵守,在必要的标准衡量过后,才由人性的光辉给予悲悯的温暖,共话道德之美。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