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遗产

遗产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遗产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遗产问题。

分享

浏览

6629

作文

747

长城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文化悠久的长河中,闪烁着一颗明亮的珍珠,那就是毛泽东口中所说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长城。

长城,又称万里长城,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军事防御工程,是一道高大坚固而连绵不断的长恒,用来抵挡骑兵行动。

长城的建筑历史可追溯到几十年前的西周,一直到离现代不远的清朝时候。各朝代皇帝都曾下令修筑长城,在春秋战国时期进入第一个高潮,一直到秦国统一天下,秦始皇动用了全国二十分之一的人口来修筑长城。

说是万里长城,一点也不夸张。长城总长度达21196.8千米,它像一条蜿蜒的巨龙,时而出现,时而隐蔽,时而完整,时而破碎。它分布在北京、内蒙古、辽宁等15个省市自治区。

长城可以说是中国建筑艺术和中国古代遗产的瑰宝。在1961年3月4日,长城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12月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还被誉为世界中古七大奇迹之一。

“北国风光,十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淘淘。”在中国著名领袖毛泽东主席的笔下,长城的气势磅礴与长城壮观的雪景在毛泽东笔下活灵活现。

长城是闻名中外的`世界遗产,我们应该爱护它,守护它。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2024年高考最新时事作文素材:捍卫舌尖上的文化遗产

全文共 1565 字

+ 加入清单

2014年,一部名为《舌尖上的中国》的纪录片受到网友热捧,以此为话题的内容频频“刷屏”,当年5月21日悄然登上了微博话题搜索的榜首位置,单日搜索超过15万次,是位列第二话题的将近两倍;淘宝零食特产的搜索量环比增加了13.54%。大多数网友表达了丰富的观看体验——“口水和眼泪齐飞”;“美食里蕴含着中华文明,能够感受到民族的伟大。我不仅饿了,也流泪了”;“大半夜的放这种电视,完全没办法睡觉!口水流满床!”;“帅成渣了!文化,就是真真切切的生活,无须刻意创造”;“我所有的童年美好记忆,都是这种人与自然的微妙和谐、亲情和吃”;“现在一吃鸡腿,就会想起小时候奶奶做的鸡腿,想起爱我的奶奶”……

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中国的“文化遗产日”。2014年的活动主题是“让文化遗产活起来”。农业文化遗产是老祖宗留给我们非常珍贵的东西,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埋藏在大地上的遗产、记录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那些看似高不可攀的文化遗产,不再只是远离生活、没有生命的化石,而是成为生活中随时随地可以“吃”一口的精神食粮。同样,对于每日三餐的饮食文化也是我们亟需关注的话题,我们有必要反思现代工业文明给农业带来的危机,探讨通过对传统农耕方式的恢复与借鉴来确保我们的食品安全,捍卫舌尖上的文化,确保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参考范文】

捍卫舌尖上的文化遗产

舌尖上的中国,深夜播出,却火遍全国。舌尖上的中国“很美很诱人”,可“嘴边上的中国”是不是这个味儿?这是摆在老百姓面前的严肃话题。反观现在我们面临的问题,无论是粮食危机问题,还是食品安全问题,都成为考量政府智慧的考题。做好“舌尖上的中国”这篇大文章,破解粮食与食品安全问题,需以舌尖上的文化遗产保护为切入点。

舌尖上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做到“吃得饱”。民以食为天,美食文化是中国文化独特的组成部分,自古以来,中国人就讲求调和无味,味道不仅仅关乎食物的烹饪,还关乎自然哲学。中国历来是一个挣扎在温饱线上的民族,历朝历代都有过和饥荒作斗争的历史,而改革开放以后,我们的经济快速发展,温饱得以解决,短时间内解决了一个历史顽疾,而百姓也就由过去求温饱转向求美味。

舌尖上的文化遗产保护要做到“吃得好”。享誉全球的科学家袁隆平培育出杂交稻,解决了国人的温饱问题;即使引起广泛争议的转基因作物也确为解决人类的粮食危机作出了重要贡献。“每一硬币都有两面”,新技术的应用能够解决百姓吃得饱的问题,但是这些粮食品种的迅速普及,也给物种多样性、粮食品种多样性以及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带来巨大挑战。要在思考并解决让全国人民“吃饱饭”的同时,为解决让人们“吃好饭”的问题做好技术以及农作物上的准备。将祖先历经千百年培育出来的各具特色的传统农作物品种及相关技术,最大限度地保护起来传承下去,为人类未来高质量生活、多口味需求,保留下更多的物种、技术与人力资源。

舌尖上的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要“擦得亮”。从烹饪精细的贵族美食,到技法各样的市井百姓饮食再到各具特色的民族、宗教饮食,古老的饮食文化源远流长。“有色香味浓之誉,无华而不实之嫌”,如何才能发挥出中华饮食文化的优势与特色?《舌尖上的中国》将人与美食的关系阐释得淋漓尽致。《舌尖上的中国》制作团队满怀诚意,不仅带来了视觉盛宴,同时传承了民族文化,这也说明了我们的文化产品一样可以取得成功,而这背后正是强大的文化产业作为支撑,只有产业化,市场化,才能真正地激化活力,擦亮舌尖上的文化遗产这块“金字招牌”。

事虽难,做则必成。捍卫舌尖上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真抓实干、求真务实,既要保障粮食安全,留好我们的口粮,也要保障我们的食品质量,让我们在吃得饱的同时,更要吃的安心、舒心、放心,更要吃出健康、吃出增长、吃出文化,唯有如此,才能保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惟有如此,才能传承好我们的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日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布达拉宫始建于公元7世纪,占地41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

布达拉宫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十余年时间。壁画的题材有西藏佛教发展的历史,无世达喇嘛生平,文成公主进藏的过程,西藏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金刚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篆。布达拉宫中各座殿堂中保存有大量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无世达的灵塔,座落在灵塔殿中。塔高14.85米,是宫中最高的灵塔,塔身用黄金包裹,并嵌满各种珠宝玉石,建造中耗费黄金11万两。其它几座灵塔虽不如达赖喇嘛灵塔高大,其外表的装饰同样使用大量黄金和珠宝,可谓价值连城。

布达拉宫坐落于红山,它起基于山的南坡,依据山势蜿蜒修筑到山顶,高达110多米。全部是石、木结构,下宽上窄,镏金瓦盖顶,结构严谨。宫墙由花岗岩砌成,洁白的白宫环护上座的红宫,在蓝天雪山的陪衬上,显得格外壮丽,仿佛是圣洁和庄严的化身。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是的文化宝库,已经被列入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展开阅读全文

蒲公英的遗产高中作文

全文共 1071 字

+ 加入清单

秋天,蒲公英老了。

子女问:

“有什么遗产?”

母亲默默地

在每一个孩子头上,

戴上一把远飞的伞。

假如把这首小诗送给所有的父母与子女,或许不算是一件小小的礼物吧!因为很多人都不知道蒲公英这种明智而伟大的精神。环顾四周,俗话说“可怜天下父母心”,每个做父母的,为了使自己的孩子能有所作为,而不惜熬干自己的心血,将来继承自己的事业,一举成功。特别是现在几代人同守一棵独苗的家庭,对自己的“小皇帝”、“小公主”更是宠爱得“苦不堪言”,每日里“捧在手里怕掉了,含在嘴里怕化了”。而他们更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过着无虑、舒适而平静的生活,经不起风,更经不起浪,一点风吹草动就搬动父母。而且几乎习惯性的与电视机、游戏机、电脑为伴,已经慢慢的把自己封闭在一个豪华安逸的房间里。

每日里像井底之蛙一样,只能看到头顶一方蔚蓝的天,根本看不到,也不知道大自然里还有风、雨、雪、雷、电,又宛如水乡江南的一棵娇嫩的杨柳,只能生活在温暖湿润的土地上,而从不敢与风沙为伴,以海浪为兄。那些“小皇帝”、“小公主”们从不敢伸手接触外面的世界,然而在他们脑子里的定义是“接触外面的世界就等于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凶多吉少。这一切,怪谁呢?

可曾记得,我们父辈创业的艰难;可曾记得,我们立志继承与发革命传统的勇气与信心?难道我们真的要把历史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抛之脑后吗?须知,于一切腐败思想抗争,没有顽强的毅力与坚忍不拔的精神,谈何容易?

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总是不肯把自己的子女放在风浪里让他们学会奋斗与拼搏,而总是千方百计的用自己的身躯去抵挡一切的考验,到后来使自己日渐苍老而又翻然悔悟。而且没有给子女留下可以让他们来竞争的经验与武器。为什么身为子女的我们,总是拿不出丝毫的勇气从小磨练自己,不慕虚荣与富贵,戴上一把远飞的伞,去看一看天空的蔚蓝,宇宙的博大,去品尝一下雨露的甘甜与拼搏后的乐趣呢?要知道,我们不可能永远处在父母的保护伞下,父母终有一天会老去,死去,到那时,我们又该何去何从呢?又该怎么办呢?会埋怨父母的娇惯,还是怨恨自己没有培养出坚强的意志与体魄和一颗放眼未来的心呢?

蒲公英老了,但他为自己的子女们留下了最有价值的遗产。没有金钱,没有利益。有的只是一把翱翔天空的伞,让他的子女们海角天涯四处扎根,哪怕是干燥的大地与坚硬的岩石,哪怕是暴大的雨雪与汹涌的海浪。

身为父母,是应该“保护”我们,但这个“保护”却是放手,让我们在风雨中中磨练,在雨雪中成长。经历过这些之后,蓦然回首,我们必然会感激当初父母们的“狠心”与“残忍”。

蒲公英的精神不管是为人父母者,或是为人子女者,都应该具备的。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以前在景区看到被破坏的景物时都会在心里咒骂那些不懂得保护景物的人们,为这些景物感到惋惜。而最近看到新闻说“中国丹霞”已经成功申请世界文化遗产,而后面跟着的申请景区已经排队到了世纪末。这让我不由得一阵欣喜,申遗是为了保遗,人们有这股争先恐后的势头,说明他们已经有了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的觉悟了,虽说花了十几亿元,但只要能够保护好这些东西那就值得!于是,我就高兴得差点去斟点小酒了。

当有人说到这些申遗成功的景点会提门票的事时我才觉得有些不对劲,但是心里还是想着说,如果是因为申遗的成本问题才采取了涨门票的方式,那也无可厚非。

于是,我便去看了一下近些年的一些资料,一下子便傻了眼。像之前的敦煌莫高窟,申遗成功后,与日俱增的游客带来的大量的二氧化碳与文物过度见光,已经使珍贵的壁画大块大块的脱落。申遗是为了保遗,可是我们的申遗却适得其反。申遗没能保护好遗产,但是还是有一样东西在申遗的招牌下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如97年申遗成功的平遥古城,门票收入由97年的125万增加到08年的7500万。

我这才看到申遗背后的根源,原来是“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一当地政府部门经常用的招数啊。弄了半天,这些荣光焕发的申遗者并不是什么热心的文物收藏家,而是地道的古董贩子。申遗成了一块能够给旅游景点贴金的牌子,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只在乎花花绿绿的钞票啊。

如果能够保护好景物,那你醉翁之意在哪里都行。只是如今申遗后的景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保护,反而会因为与日俱增的游客而得到更加恶劣的破坏。这种方式无异是“杀鸡取卵,竭泽而渔”,这种开发方式只能带来短期的经济效益,无法长期持久,而这短期的经济效益还是用几百乃至上千年的文化遗产去换来的。遗产的文化价值并没有得到保护,反而被破坏得更严重了。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火热的为名人争故居的事情,闹到最后,连曹操的头盖骨都从地里被翻出来了,等到有人提出关于参观门票价的事,大家才恍然大悟,这帮家伙哪是在为名人找家啊,分明就是拿着人名去找钱。

被利益化的遗产将无法再凸显出它的文化价值,而是变成了一个地道的营利性商品。而这一中国式申遗的背后,也凸显出了当地政府短视、急功近利、盲目、狭隘的利益观念,这一方式,将使我们的文化遗产陷入一系列恶劣的循环中。

本身我们就对世界遗产这个头衔带有误解,我们把它和利益金钱挂钩了起来,以至于我们无法充分的理解它的内涵,只是把它当做一块金子贴在了门面上,借由带来更多的收入。而世界遗产是不可以与利益挂钩的,它不属于利益,而属于全人类。

只有突破这一观念,才能够使“世遗”这两个字的价值真正的体现出来。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全文共 706 字

+ 加入清单

雾霾笼罩着北京城,这座古老神秘的城市散发着无穷的魅力,将我带到了位于北京天安门广场东侧的中国国家博物馆,那里是国宝的聚集地,收藏着几千年以前的珍贵文物

走进参观大厅,一对巨大的牛角展现在我眼前,那尖尖的牛角经过了一千五百年岁月的洗礼,仍然那么锋利,在照灯下发出幽幽的光泽,我的脑海里顿时产生了一幅画面:很久很久以前,一头健硕的老牛用他的特殊武器——牛角与老虎搏斗,大战了三百回合,不分胜负,让世人惊叹。

往前走,我看到一个巨大的圆形青铜器,别嫌它外形笨重,仔细观察,你会发现青铜器外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青铜器的里面还刻画着许多古代文字,我想:古代的工匠们,在艰苦的环境下,仅凭自己的双手和简单的工具,竟然能创造出如此令人震撼的作品,真是不可思议。读了介绍文字我才知道,这座体积比我还大的青铜器居然是古代贵族装酒用的。贵族们的残骸恐怕早已不见踪影,而工匠们的智慧结晶却流传至今,让亲近这座历史文物的人们惊叹不已。

博物馆里珍藏着太多巧夺天工的文物,各种瓷器、玉器、青铜器,还有许多名人字画,让人驻足,流连忘返。在众多文物中有一套战国时代的铜质编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套编钟共有13件,从大到小依次排列,钟的两面都刻画了古代的文字,这美妙的文字向我们倾述着鲜为人知的历史故事。这套编钟音质清晰、优美,能够演奏出各种各样的音乐。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遨游太空携带的乐曲《东方红》,就是用这套编钟演奏的。虽然我不能触摸到这些编钟,但我能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奇妙意境,庄严、宏伟的音乐仿佛从远古飘来,那乐声将所有炎黄子孙的心紧紧相连。

亲近历史文物,其实亲近的是先人的智慧,我感叹中华民族的伟大,为自己是炎黄子孙而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全文共 745 字

+ 加入清单

20Xx年5月18日是第36个国际博物馆日,“文物惠民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活动在陕西历史博物馆举行启动仪式。仪式上,一份饱含热情的活动倡议书,号召着全省广大青少年一起走进博物馆,感受历史的魅力!省文物局为广大青少年赠送的《陕西历史文化遗产读本》,以细腻的文字激发青少年对传统优秀文化的热情。现场举行的以“传承优秀文明,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的“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大型签名仪式,记录着广大青少年的庄严承诺。

至此,“文物惠民百万青少年走进博物馆”活动以隆重而热烈的形式在全省青少年中广泛开展。

你知道“缪斯神庙”吗?你去过“东方麦加”吗?你讲得全“关中八景”吗?你领略过“世界第八大奇迹”的震撼姿态吗?如果你的知识够丰富,如果你的视野够开阔,那么请来参加“秦陵”杯博物馆知识竞赛吧!拿出你的智慧,展现你的才华,于百万人中彰显你的骄傲与荣光吧!

这是一段写在“秦陵”杯博物馆知识竞赛活动开展前的话。2012年4月20日,“秦陵”杯博物馆知识竞赛开展的消息通过人民网、新华网、网易新闻、文汇报、三秦都市报等媒体一经发布,各地市院校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学校倡议、老师指导、家长辅导,与学生共参与的形式积极参加竞赛答题。同时,活动组委会为了使竞赛活动得到最大范围的参与,通过新浪微博广播、校园海报张贴等形式发布活动资讯,并专为本次竞赛印制了30万份书面试题,由专人负责免费发送至各地市的340多所学校。

竞赛组委会共收到有效试卷18万份。参赛面涵盖西安、渭南、宝鸡、咸阳、商洛、安康、汉中、榆林以及铜川等市。活动组委会依据各学校组织及参赛答题情况,评出学生组一等奖50名、二等奖200名、三等奖500名,同时评出先进组织单位和先进组织个人各50名。竞赛的表彰仪式,在2012年5月18日的启动仪式上举行。

展开阅读全文

2024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征文

全文共 518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宫,又称紫禁城,地点位于北京城中心。开始建造与明永乐四年至十八年,也就是现在说的1406年至1420年,后来经过多个朝代的劳动人民细心修改,变的非常的富丽堂皇,但仍保持着原来的布局和规模,是世界上保存的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古代木构架宫殿建筑群。

这座城设四个门,南门正中面是午门、北边是神武门、东为东华门,西为西华门,四门个建有重檐庑殿顶门楼。这座城的四个角都还布有一些结构精巧、外观秀丽的角楼。外面的墙有10米多高呢!还有护城河宽52米,够宽的吧!长3800米,整个建筑群按南北中间的中轴线为对称布局,层次分明,主次有序。

走进大门,前面就是皇帝的住所,先是文化殿,文化殿是皇帝听大臣讲书的地方,然后是武英殿,武英殿是皇帝吃饭、居住和召见大臣的地方。后三宫、东西六宫和乾清宫和坤宁宫通直御花园。坤宁宫和乾清宫是内廷的正殿、正寝,是皇帝、太后和皇后的正式居住场所,平均面积宽九间,为重檐庑殿顶。

前三殿是全宫最大的建筑群,占地面积有达8.5万平方米,是宫城的12%,后三供则为前三殿的25%,期于宫殿依次递减,主要突出前三殿、后三宫的主要地位。1961年定位中国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被联合过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展开阅读全文

郑板桥智断遗产案

全文共 891 字

+ 加入清单

1746年,郑板桥上任山东潍县知县。这天,他正端坐公堂批阅公文,有人击鼓鸣冤。郑板桥吩咐衙役将击鼓之人带上堂来。击鼓之人是一个哑巴,跪在地上呈上状子。

郑板桥细看之下,明白了案情。哑巴原来会说话,5岁时生了一场病才失声不能说活,但耳朵却好使。哑巴有一个同胞哥哥,父母相继去世后,留下一大笔财产,其哥哥想独吞家财,便狠心地将哑巴赶出了家门。前任县令因哑巴的哥哥拒不承认哑巴是他的胞弟,又苦于没有证据,对哑巴的告状不予理睬,哑巴每次去衙门告状,都被杖责赶出。

郑板桥受理了此案,当即传哑巴的哥哥到堂。哑巴的哥哥还是像以前一样说哑巴不是父母的亲生骨肉,是父母从外面捡回来的野孩子。哑巴父母已经去世,无人作证。郑板桥知道如果没有充足的证据,哑巴的哥哥是不会认账的,只好宣布退堂,择日再审。

郑板桥略一思索,便有了办法。待哑巴的哥哥离开后,他叫住哑巴,对他说:“你从今天开始,守在你哥哥门前,一见他出门,就上去狠狠地扭打他。”

哑巴眨着眼睛,疑惑地看着郑板桥,摇摇头,意思是不敢这样做。

郑板桥说:“你不要有任何顾虑,尽管照我的话去做,出了问题有本官为你作主。”哑巴这才点头离去。

哑巴果真按郑板桥教的方法去做了。他守在哥哥门前,看到哥哥出来,就拿着一个木棒冲上去把他打得头破血流。随后几天又再次殴打哥哥。旧伤未好又添新伤,哑巴的哥哥被追打得没法,不敢出门,只好到县衙来告状:“哑弟不尊礼法,多次殴打亲兄。”

郑板桥传哑巴到堂后,开始审理此案。郑板桥问哑巴的哥哥:“哑巴出手伤人,其罪不小,本官一定为你主持公道,还你安宁。但依照我大清律条,殴打你之人如果是外人,只作一般斗殴论处:如果是亲兄弟则须严加惩处。请问,哑巴是你的亲兄弟吗?”

哑巴的哥哥不知是计,只想赶快严惩哑巴,免受其继续殴打,他盯了哑巴一眼后说:“他是我同胞兄弟。”

哑巴的哥哥说完望着郑板桥,等着他的宣判。没想到郑板桥厉声喝道:“既是你亲兄弟,为何不将父母留下的家财分一半给他?分明是存心独占!”

“这……这……”哑巴的哥哥一下傻了眼,方才明白落入了县令设置的圈套中。郑板桥当即差人押着他俩回家,清点家财,对半平分。哑巴终于得到了他应得的那一半。

展开阅读全文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作文

全文共 1029 字

+ 加入清单

首先,秦始皇陵作为我国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其价值无可估量。

兵马俑坑是秦始皇陵的陪葬坑,位于陵园东侧1500米处,被誉为“世界第八奇迹”。为研究秦朝时期的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实物资料,成为世界人类文化的宝贵财富。坑内的陶塑艺术作品是仿制的秦宿卫军。近万个或手执弓、箭、弩,或手持青铜戈、矛、戟,或负弩前驱,或御车策马的陶质卫士,分别组成了步、弩、车、骑四个兵种。秦始皇兵马俑整体风格浑厚,健美、洗练。如果仔细观察,脸型、发型、体态、神韵均有差异,从中可以看出秦兵来自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民族,人物性格也不尽相同。陶马双耳竖立,有的张嘴嘶鸣,有的闭嘴静立。所有这些秦始皇兵马俑都富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曾在90年代,有人提出过,“卖几件文物来盖博物馆”。当时,有人大代表针对文物工作的窘境,提出“卖它一个兵马俑如何”的动议。这本身就是本末倒置的表现,博物馆就是为了更加良好的保护文物而兴建的,如果,出卖了文物,来盖博物馆,那这博物馆本身就一直悲哀和耻辱。秦始皇兵马俑本身就是一个整体,怎么能单纯因为其数量众多,就起了“倒卖几个又如何”的愚蠢无知的念头。破坏了这个完整的整体,于心何忍呢?在物质社会中,也同样不能将“卖”字作为文物工作改革的出发点和突破口。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的载体,是先民们智慧和创造力的见证。文物的特殊性在于其不能再生。我们固然听说过像梵高、毕加索画作等艺术奇葩在国与国之间拍卖过,但从未听说过有哪家国立博物馆的藏品沦落到拍卖场上的,至于拍卖珍藏了几个世纪的顶尖的馆藏文化则更是匪夷所思。任何人,都没有权利将整个民族的历史财富出卖。也没有任何人可以给兵马俑定位价格,这是无价之宝。

在2002年,“陕西旅游”上市以 8000万股“卖”掉兵马俑再次引发争议。按照陕西旅游股份有限公司的最初设想,“兵马俑”的上市借鉴的是“黄山旅游”(600054)的模式,将门票经营权通过租赁等方式进入股份公司,进而上市融资。其中目的是开发旅游,资金重组,但要强调的是文物有没有经营权,文物的所有权和经营权能否分离?这才是民众最为关心的问题所在。公司负责人一再强调不是“卖文物”,而是“卖门票”,以便于更好的保护文物。目前,这种“卖兵马俑”的方式,仍然是一个争议颇多的话题。

当文物变为买卖的媒介时,是否就降低了自身的品格呢?靠着祖宗的宝藏,来融资上市是否不够尊重历史呢?似乎这都是我们有待解决的观念谜题。

[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遗产之长城作文

全文共 392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我是这次旅游的导游郭骏,大家可以叫我郭导或小郭都可以。现在您是乘坐着1980号汽车前往世界历史文化遗产之一——长城

请大家低头,看看脚下的方砖,它是不是十分平整的,五六匹马可以平行?左右两旁是两米多高的垛子,每两个垛子之间是瞭望口,供瞭望。每个垛子下面是射口,供射击用。打仗时,屯兵们既可以自我保护,还可以保卫国家,真是一举两得。在顶上的是方形的城台,又叫烽火台。它还是战士们的堡垒。士兵们可以在里面居住。如果要告诉另一个堡垒有要紧的事,要保卫国家时,这个城台上就会点燃火焰,邻近的巡逻士兵见了,也会通报上级点火,就这样一个个的传下去。长城上便都点起了火,大家一起准备着作战。

游客们一定知道,其中有一个最著名故事叫孟姜女哭长城,就是体现了古代修筑长城的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艰辛。

现在,长城已被列为世界遗产,我们大家可以拍一些照片作为纪念。

[世界遗产之长城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介绍中国世界文化遗产说明文

全文共 619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而且他有许多的特点和美丽的景色,让人孜孜不倦。

颐和园初始在北京,而且在北京也有许多著名的建筑物。颐和园的长廊非常的美丽:全长728米,共273间。长廊以其精美的建筑、曲折多变和极丰富的彩画而负盛名,是我国古建筑和园林中最长的廊。长廊还是一条五光十色的画廊,廊间的每根枋梁上都绘有彩画,共14000余幅,色彩鲜明,富丽堂皇,它的长度和丰富的彩画在1990年就被收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所以才说移民也是世界文化史上最长,而且五彩缤纷又美丽的长廊。

佛香阁是一座宏伟的塔式宗教建筑,该阁仿杭州的六和塔建造,兴建在20米的石造台基上,八面三层四重檐。阁高41米,八面,三层,四重檐。阁内有八根铁梨木大柱内供接引佛,每月望朔,慈禧在此烧香礼佛。游人至此,居高临下,可以饱览昆明湖及几十里以外的明媚风光。昆明湖在颐和园内,面临万寿山前山。面积3300余亩。

颐和园里面有一座17孔的桥,名叫17孔桥。这座桥非常的大,很壮观。十七孔桥是连接东岸与南湖岛的一座长桥。清乾隆时(1736一1795)建。为园内最大的石桥。桥由17个孔券组成,长150米,飞跨于东堤和南湖岛,状若长虹卧波。其造型兼有北京卢沟桥、苏州宝带桥的特点。桥上石雕极其精美,每个桥栏的望柱上都雕有神态各异的狮子,大小共544个。两桥头还有石雕异兽,十分生动。桥额北面书灵兽偃月,南面书修炼凌波。

颐和园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它多么的美丽,多么的令人流连忘返呀!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400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大足石刻,我是你们的导游,我将带大家一起游览大足石刻—世界文化遗产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大足石刻一共有70多处,总计100000多驱。其中,北山石刻,南山石刻,宝顶山石刻,石篆山石刻,石门山石刻最为著名。大足石刻最早建于宋朝。

然而,我们最为关注的千手观音在宝顶山石刻。千手观音形体匀称。千手观音,它有“千手”一共是1007只手,如孔雀开屏般的美丽,对了,千手观音身上有金光闪闪的金薄。千手观音的上,下,左,右都伸出纤美的手,手里拿的有斧头,宝剑绳索等法器。千姿百态,无一雷同。

关于“千手观音”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有一年妙庄王生病了,到处求医治病,找了很多医生都说无药可治,之后,有一个医生说:“只有亲骨肉才能把病治好。”秒庄王有三个女儿,大女儿叫妙金,二女儿叫妙银,三女儿叫妙善。妙庄王求了两位女儿,都不愿意。三女儿知道后答应了。佛祖被感动了就给了她一千只手。有一天七个仙女下人间,经过了大足石刻,被这里的千手观音吸引住了,就给了它7只手。千手观音就多了7只手。所以,我们现在看到的“千手观音”有1007只手。

展开阅读全文

游赏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

全文共 717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到长城,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它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之一。今天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雄伟壮观的长城吧。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蜿蜒曲折,盘伏在中华大地上。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后来又几经修建,“纵横十万余里”,被称作“万里长城”。

关于修筑长城,还有一个悲伤的民间故事《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讲了孟姜女的丈夫被官府抓去修万里长城,最后累死在那里。孟姜女经过千难万险、万里跋涉,终于找到了修长城的地方,但她的丈夫已经去世。孟姜女知道这个消息后,泪如泉,声如雷,哭得惊天动地、天昏地暗。据说她哭到哪里,长城就塌到哪里,塌了足有八百多里长。后来这个民间故事一直传到今天。

长城最为突出的特点是:跨过高山峻岭,越过沙漠,穿过草原,经过绝壁,随着山势曲折起伏而修筑,宛如一条飞舞着的东方巨龙。城墙上还建有许多两层的堡垒,可居住士兵和储备粮食、兵器等。在长城内外群山之间的制高点上,设有烽火台,它们是为了传递军事情报的。每当敌人来犯时,白天在烽火台上点起狼烟,夜间点起火种,这样一座一座地传下去,即使在千里之外,也很快可以把消息传到京城。长城还有个特点:大约每隔十公里建造一个关城。关城的大小依据地势险要程度和军事上的重要性来决定。其中著名的关城有山海关、居庸关、八达岭、雁门关、嘉峪关等。

当你登上八达岭长城最高的烽火台上,放眼远望,那蜿蜒曲折的长城,像一条巨龙在飞舞,翻山越岭,游向远方的天边;再看长城的堡垒,一个连着一个,一望无际,苍苍莽莽。看到这样雄伟壮丽的景象,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

长城历史悠久、雄伟浩荡,是每个中国人的骄傲。同学们有机会一定要去攀登一次长城,做一回好汉!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下册

全文共 641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在祖国的西部有一处世界遗产,它就是莫高窟,我很想一睹它的真容。今年暑假,爸爸带我圆了这个梦想。

暑假的一天,爸爸对我说:“女儿,你不是一直都想去敦煌莫高窟吗?今年暑假爸爸带你去,好不好!”我一听要去莫高窟,心里万分激动,一口答应了。

在路上,爸爸给我讲解了敦煌和莫高窟:“敦煌是丝绸之路的一个重要城市,它和张掖、武威、酒泉并称河西四郡。在敦煌还有两处著名的边关,分别是玉门关和阳关。”讲到这时,我马上说:“我知道,有古诗这样写‘春风不度玉门关,西出阳关无故人’。”爸爸说:“是的,莫高窟是敦煌的一处文化景观,也是我们国家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坐了两天的车,终于到了莫高窟,我们先看了介绍莫高窟的形成和莫高窟壁画影片,接着又到实体洞窟。哇!怪不得叫莫高窟了,一座山崖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石窟,星罗棋布的排列在三危山上。我们跟着讲解员一起步入石窟,讲解员阿姨讲了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从石窟屋顶的构造、壁画,再到石窟的彩塑,我如同听天书一般。爸爸对我说:“你还小,听不懂很正常,等你大了,就会对中国文化产生热爱。”

一路上,我们去了好几个石窟,其中一个就是莫高窟的第一大佛——96号窟。它好大呀!光脚背就可以坐四五个人。人熙熙攘攘,我与讲解员走散了,精彩的讲解自然错过了。后来,我了解到莫高窟的第一大佛叫九层楼,因为它的外围建有九层楼阁保护着,它也是莫高窟的标志性建筑。

夕阳西下,我们结束了一天快乐的旅行。这一天,我学到了许许多多的知识,莫高窟是我们祖国的瑰宝,体现了我们祖国的博大精深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开头600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南京明孝陵在南京市东郊紫金山(钟山)南麓独龙阜玩珠峰下,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合葬的地方是我国现存建筑规模最大的古代帝王陵墓之一,也是古都南京的第一处世界遗产。建成30余年,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我们从大金门进,大金门是明孝陵外郭城的正门,也是近入陵区的第一道大门。我们第一个要游览的地方是碑亭。碑亭由砖石砌筑,平面呈正方形,但现在亭子的顶部已荡然无存,只有四面墙壁,每面墙壁各有一个宽5米的拱形门洞,所以俗称“四方城”。里面有明成祖朱棣为其父朱元璋所立的“大明孝陵神功圣德碑”,这块石碑高8.78米,碑文是由朱棣亲自撰写的,计2746字,详述明太祖的功德。碑座、碑额雕琢瑰丽。

神道由此向西经外金水桥(今红桥),绕过梅花山再折向北,长约1800米。中段为石像路,长约250米,俗称翁仲路。这段路上相向排列着12对石兽,分别是石兽狮,獬豸,骆驼,麒麟,马和象6种,每种两对,姿态是一对伏,一对立。后面是一对高大的华表,上雕云龙,气势不凡。折向北面的神道上分别列着4对文臣武将,武将身穿盔甲,威风凛凛;文臣头戴朝冠,神情肃穆,他们都是陵墓忠实的守护者。

明孝陵神道石刻代表了中国明初石雕艺术的最高水平。方城是孝陵宝顶前面的一座巨大建筑,外部用大条石建成,东西长75.26米,南北宽30.94米、前高16.25米、后高8.13米,明楼在方城之上,原为重檐黄瓦大屋顶建筑,屋顶早已毁,仅存四壁砖墙,东西长39.45米,南北宽18.47米,南面开3个拱门,其余三面各开1个拱门。方城明楼以北为直经400米左右的崇丘,即是宝顶,也称宝城,为朱元璋和马皇后的寝宫所在地。宝顶近似圆形,原名独龙阜玩珠峰,周围砌有砖墙。

明孝陵代表着明初皇家建筑的艺术成就,是中国陵墓建筑和陵墓文化的缩影。

展开阅读全文

讲解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天坛在北京三环的地方,天坛是明清两朝皇帝祭天求雨,祈祷丰年的场所。

暑假,我和妈妈一起去北京游玩,我们到北京逛了天坛、长城、天安门、故宫,其中让我记得最深的就是天坛。天坛于一千五百四十二年造好,是当时在位皇帝每天都要去的地方。天坛总面积大约是7平方公里,这次我要说的地方有祈年殿,回音壁还有三音石。

祈年殿是在这个里面最雄宏壮观的地方,它的墙的颜色是由红色和蓝色为主,非常的壮观和漂亮,而且它像一座大山一样屹立在四周。里面还有一个佛像,他的身体是直立的,一个手上拿着一个像经书的东西,另外一只手高高放在胸前,他的身体非常高,都快要把房子撞破了。

看完了祈年殿,让我们再来看一下这边的回音壁。回音壁在一个单独的房子里放着,它在里面可以发出回声,特别的神奇,而且它也像一面镜子一样,可是当你仔细一看,就会发现它是由三十三块镜子组成的,非常有意思,你一进去里面就会有三十三个你自己,而且样子各有不同。

三音石放在一个水池里,它的主要颜色是黑色,里面放着好多好多的石头,其中有三个大石头最是亮眼,它们上面都刻着不同的花纹,颜色也是黑白相间的,据说只要放一个硬币在池子里面,就可以实现你一个愿望,是不是非常神奇?

这里真是雄宏壮观,还很大气。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你知道遗址是什么吗?我去了良渚古城才知道,这就是一个个小山丘。别小看这些山丘,曾经,山丘上面可是富丽堂皇的王宫呢!

历史悠久的良渚文化已经有五千年了,但是我们还是念念不忘。

反山王陵让我留恋忘返。它是高等墓地,有许许多多形状不同的陪葬品,虽然令人眼花缭乱,但仍然挡不住我深厚的好奇心。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发现,平民墓中只有小小的棒子,而国王贵族却有珍贵的玉器随葬。我真为平民打抱不平,为什么国王有那么好的待遇平民却没有,不公平。

那时候已经有城墙了,它的外号叫“圆角方形”。因为城墙四通八达,转角处都是圆的,这样就有了这个外号。一看见,我就想叫它“老式”城墙。

莫角山宫殿也很有名。它也是一座小山丘,但是上面却有许多积石和圆圈。这座山丘很高,我们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了上去。当我在圆圈间愉快地跳来跳去时,有一种突如其来的自豪感,先辈能搭出这么高级的东西,对幼小的我来说,太厉害了!

良渚文化不仅仅是改变了历史,也影响了现在的我们。我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中国会更加强大,走向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五年级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这次社会实践大课堂去的是颐和园,听说哪儿特别美。

到了紫竹院,我们乘船延长河道颐和园。长河是明清两代皇都北京城内唯一御用河道。原来只有皇上和嫔妃才能去的河道,现在我们也可以去了。长河在不同时代拥有不同名字。譬如明代称之为金河。

到了颐和园,直奔朱宁的长廊。红漆的柱子,绿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横槛上有画,这些话取材于神话传说、民间故事。我在那里看到了“鲁智深拿柳树当棒子耍”、“高老庄收猪八戒”、“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等等。长廊全长七百多米,一共有一万两千多幅画,而这么多幅画竟然没有哪两幅是一样的!

走完长廊,来到石舫。石舫全市有石头建成,看着石舫我有好多问题:这么多大的石头是怎么运来的?水底的柱子经历这么多年,怎么还这么结实?等等。

接着来到十七孔桥。远看他,犹如一条长龙横卧在昆明湖上,走上十七孔桥,微风徐徐,有说不出的美。十七孔桥上有栏杆,栏杆上有石狮子,这些石狮姿态不一,没有那两个完全一样。石狮子有五百四十多个。有的狮子踩着皮球,像刚从外面回来;有的在和儿女玩儿捉迷藏……

这次社会实践大课堂使我受益匪浅,不仅学到了教室里学不到的东西,也了解了我国建筑风格。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650字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元江县那诺乡哈尼山寨,那里有美丽的梯田,好像一架架直入云霄的梯子。梯田一年四季都有着它独特的美。

春天,万物复苏,百花齐放,梯田也缓缓地醒来了。阿爸赶着牛在田里耕田,成群的鸭子在田里寻找着食物,田螺、河蚌、小鱼成了它们的美餐。吃饱的鸭子成排地在田埂上休息,如果这时候你去田埂上走一走,运气好的话,还可以捡到几个“新鲜出炉”的鸭蛋呢!阿妈在田里忙着拔秧苗、插秧苗……一阵忙碌过后,梯田逐渐换上了淡绿色的新装,大地如同系上了一条条绿色的丝巾。

夏天,成片的梯田更绿了,看不见田里的一点儿水,远远望去,就像一架架绿色的梯子,近看又像铺了一块块绿色的地毯。一个个哈尼山寨被绿色包围着,蛙声、虫鸣声汇成了美妙动听的交响乐,显得哈尼大地生机勃勃。

随着第一穗稻谷变黄,我们迎来了收获的秋天。哈尼山寨被包裹在金色的世界里,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那么美,让你不忍移开视线。每当这时,阿爸便抬着水烟筒,在田边悠闲地抽烟,阿妈的脸上露出了欣慰而喜悦的笑容。在热闹又喜庆的新米节到来之际,大家身穿盛装,在田间地头载歌载舞庆丰收,好一派祥和喜悦之景!

冬天的哈尼梯田是人间仙境。早晨,梯田云雾缭绕,伴着袅袅的炊烟升起,哈尼山寨仿佛变成了世外桃源。中午,梯田放满了水,像极了一面面不规则的镜子,在阳光的照射下,金灿灿的,耀眼极了!傍晚,站在梯田高处,云雾就在身边翻滚,仿佛误入了天宫重地。

梯田是哈尼人民智慧的结晶,它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美,而且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哈尼人。欢迎你来哈尼山寨做客,因为这里有美丽的哈尼梯田和最热情的哈尼人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