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遗产

遗产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遗产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遗产问题。

分享

浏览

6636

作文

747

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市中心有一座巨大的古代宫廷建筑群,博物馆,它就是举世闻名的故宫,“世界五大宫”之一的故宫。作为世界文化遗产,故宫代表了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故宫建于1406年—1420年期间,是由明成祖主持,蒯祥主要设计的宫殿群落,俗称“紫禁城”。故宫四周有城墙环绕,城墙外又有宽达52米的护城河。这样一座“城”就是明清两代共24位皇帝的日常居所。

故宫规模很大,殿宇、宫室共有足足8700多间。但这样庞大的建筑群却并非很粗糙。在故宫各大建筑的横与屋角等处,及诸多汉白玉栏杆上,都有着神兽形状的装饰,个个都栩栩如生。就连排水口也被设计成了神兽的样子,排洪时水从神兽口中泻出,这样的设计十分自然,与周围的环境协调、和谐。神兽的数量则是个天文数字,光是各种各样的龙故宫里就有一万余条。再看故宫的主体建筑也实在不凡。一堵堵红色的墙,金色的琉璃瓦,再加上洁白的汉白玉栏杆,整齐有序,形成一幅宏大而壮观的景象。

作为一座“博物院”,故宫中的文物也不容小觑:它是全国文物收藏量最大,全世界青铜器与陶器、瓷器收藏量最大的博物馆,总收藏量达到了180万左右。但如此多的文物,质量却都是十分精良的。其中有些如《清明上河图》《千里江山图》等国宝级绘画,《兰亭序》《伯远帖》等珍贵的书法作品等。由此可见,故宫作为博物馆,价值也是很高的。

故宫,昔日气势宏伟的宫殿,今朝闻名中外的博物馆。金碧辉煌,庄严绚丽,不愧为世界文化遗产啊!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保护文化遗产

全文共 653 字

+ 加入清单

我国古代为我们留下了很多文化遗产,如四川峨眉山、乐山大佛、浙江雁荡山、普陀山、杭州西湖、广西桂林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祖国的风光,也是我国古代人民为我们留下的杰作和一些自然景观。

故宫博物院

故宫是清明两代的皇宫,是我国现存的最大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有五百多年的历史了。故宫的一些代表性建筑群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前三者又被称为“三大殿”而后三者又被称为“后三宫”。这六个建筑中最值得一谈的当选太和殿。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而且太和殿也是举行重大典礼的地方。皇帝即位,生日、婚礼和元旦等都在这里收朝贺。这也是太和殿最值得一谈的一点。每逢大典,殿外的白石台基上下跪满了文武百官,中间御道两边排列着仪仗,我想当时一定很热闹,很好玩。

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通过查阅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因此,谁如果要鉴赏,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设计者和工匠们一致要求: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所以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最重要的一点是他们注意细节和微小的事物,没有任何不完美的地方,呈现在人眼前的永远是完美无瑕。

我国还有更多的好风光,如安徽黄山、九华山、江西庐山、陕西华山、云南石林、山东泰山、河南开封、嵩山少林寺。虽然这些是自然景象,但是不容我们破坏。而是需要我们保护,让华夏儿女都能看到如此的美景。

所以我们要热爱祖国也更要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不允许其他国家侵略我们中国,也不允许中国儿女损坏这些美好的景象。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全文共 93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必然知道,中国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孕育了中华古文明,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历史文物,就是体现古代发展的一面镜子,可以让我们直观、了然地看到我国的发展历程;而古代化石,就是回归远古时代的一座桥梁,可以令我们直面地回归到远古时期的世界。在省博物馆就可以了解到这些。

下面请跟我走进省博物馆的展厅。

甲骨文和一个头颅,让我印象很深。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期,就是把字用刀刻在龟甲兽骨上。因为兽骨坚硬,所以多以直折为主,很少圆转。虽然图面性强写法上没有定型,大小不一随意性大,但从可识的文字来看,我觉得可像英文字母了。但一个头颅有什么好稀奇的呢?因为那是一颗五千年前做过开颅手术的头颅!且那个人据说还活了一段时间。这说明古代人也做过开颅手术!

玉器石刻也令我印象深刻。考古发掘表明,我国发现玉石和使用玉器有上万年的历史。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我国第一个玉器高峰时代,即东汉时袁康所说的“玉兵时代”,他在《越绝书》中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至黄帝之时,以玉为兵”。在这个时代人们使用当地所产玉石制成了大量玉器。当时有三个产玉中心:一是南方江浙一带以良渚为文化中心;一是北方辽宁一带以红山文化为中心;一是西北以昆仑山和田玉为中心。据考古学家研究,这个时代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时代。每一块玉石都雕琢的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古代人没有现在那么好的工具,怎么能雕出比现在还好的玉刻来呢?看来这跟古代人的辛勤劳动有着很大关系。他们太聪明了,太细心了!

在恐龙化石展厅,各地出土的化石尽收眼底:犀利的象牙,高大威猛的恐龙……各样化石令人叹为观止。中国云南禄丰县恐龙山方圆10平方千米的地区,是闻名于世的恐龙之乡。1938年考古学家在这里首次发现完整的恐龙化石,之后陆续挖掘出数十具恐龙化石。经鉴定,其中有24属30多种恐龙,是世界上最原始、最古老、最丰富、最完整的脊椎动物化石群。

在动物标本展厅,各种标本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美丽的长尾鸡,精致的鸵鸟蛋……各式标本让人拍手叫绝。

在艺术石刻展厅,各种的石刻形态各异,细致入微:屹立的佛像,整齐端庄的壁画……各类石刻使人悠然神往。

这次展览使我真正知道了什么叫“美”;让我了解了古人的聪明智慧,历史的伟大; 仿佛让我回到了史前,与古生物零距了。

展开阅读全文

走进历史文物感受遗产魅力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恐龙馆是中华恐龙园的结晶,是一个拥有深远历史的博物馆。那里有着超20000平方米的土地,高达三十六米。馆中有霸王龙、剑龙等36种的代表性恐龙化石,以及多个展示厅和一个影视厅,是国内恐龙化石最为集中的博物馆。它以古生物的发生、演化和灭绝为线索,旨在弘扬人类和自然和谐发展的自然观馆,是一个恐龙帝国!

中华恐龙馆的大厅,十分壮丽!正前方一块花岗岩刻着博物馆的简介,两旁的花争奇斗艳,挺拔有力,吊灯辉映出的光芒让整个馆厅显得更加神秘!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又来到了”恐龙世界“陈列厅。这里告诉我们恐龙分别生活在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三个时期。其中侏罗纪是恐龙最繁荣的时候,白垩纪末期,恐龙才完全灭绝。它们有一支变成了别的生物,登上了大陆。另外这里还有许多动物模型,鱼龙有着巨大的鱼鳞,眼睛死死的望着四周,仿佛在寻找猎物;迅猛龙在草地上一马当先,根本不把鱼龙放在眼里;剑龙正低下头,伸进灌木丛中吃树叶;翼龙在空中飞翔,望着那生机的大陆。这儿展示了古生物的庞大家族,经过如此漫长的演化过程,终于变成了现在的自然界。

就在这时,恐龙化石迎面冲来了。首先是庞大无比的马门溪龙,它的头直插云霄,居高临下,仰着头矗立在我们眼前。在它旁边的是相互撞击的三角龙,它们弯下腰,似乎在显示自己的威严。在那么多化石中,龙鸟化石成为了镇馆之宝,它展翅高飞,欢快鸣叫。

遥远的史前,虽然我们不能穿越回过去的世界,但人类对恐龙的探索永远也不会停歇,总有一天,一个崭新的恐龙时代将展露人间!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保护中国世界遗产的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当汽车行驶在乡间小道时,作家冯骥才再也没有了写作冲动。往日白砖青瓦的农舍冒出了西洋式的尖顶和闪着异光的马赛克,炊烟袅袅,小桥流水成了埋藏在心底的梦。冯先生开始四处奔波,大声疾呼:救救我们的文化遗产!

中国文化博大而宽广。她无处不在——溶于书本,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峭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信息包围着,却道貌岸然地做着蟪刽子手。忘记历史就是背叛。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历史的见证。秦始皇的兵马俑至今气宇轩昂地挺立着,隋朝大运河的波澜依旧拍打着千年的岸堤。孟江女的哭声凄婉悲恸,纤夫的号子似乎仍在耳边萦绕。沉淀了千年的沉浮、繁华、屈辱、悲愤,这些文化遗产烫帖了坎坷的心灵,将肃穆呈于世人。刀光剑影去了,长歌悲哭停止了,豪情厮杀消逝了。一切随着大江东去,只有千年松柏和着轻风耳语。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魂。当你徜徉于天坛,遥望天穹,你便被赋予了宽厚深沉;悼念你走近岳飞,一股浩然正气便向你袭来;当你登上泰山而小鲁的时候,天地也便豁然开朗。我们在这样氛围中呼吸、成长是幸运的。我们的祖先举着火把从远古走到了现代,磨铸了宽广、不屈、向上的民族之魂。这些文化遗产便趁了我们民族奋斗的雕塑。

我们的文化遗产是中国人的根。君不见,每年都有浩浩荡荡的海外游子寻回家来,在黄帝陵前捧上一回黄土;君不见,每年都有殷殷企盼的台湾同胞回来拜祭妈祖。我们的文化遗产情牵了亿万炎黄子孙的心,这种民族的凝聚力是任何力量都无法摧毁的。

历史的见证,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使我们的文化遗产历经千年而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当你读懂了他们,千年古树便熠熠生辉;当你走近他们,泛黄的古籍便不再晦涩;当你正视他们,一切阴晦的色彩就会消逝,建筑物不再是冰冷的怪物。难怪冯先生宁可放弃写作,也要文化遗产从人们视线的边缘拯救出来,可谓良苦用心啊!

我们早已走出了闭关自守的昨天,在吸收外来文明的同时切忌破坏民族的魂、民族的根。中国的文化遗产需要走向世界,展示我们光辉灿烂、震古烁今的文明,更需要我们炎黄子孙细心呵护。惟有这样,中华民族才能复兴,像鲲鹏惊世,“直挂云帆济沧海”。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欢迎来到我美丽的家乡—重庆大足。我是你们今天的导游李沐曦,下面就由我来带领大家参观大足最美的风景—大足石刻。文明出行,快乐随行,请大家不要乱扔垃圾,紧跟队伍,注意安全!

大足石刻规模宏大,艺术精湛,资料丰富,可与敦煌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齐名。其中又以北山摩崖石刻和宝顶摩崖石刻最为出名,它始建于晚唐,兴于两宋,于1999年12月1日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目》。我们现在所在的地方就是面积、佛像最多的宝顶山摩崖石刻。

大家快看,我们面前的就是被称为人间一绝的“千手观音”。“千手观音”雕刻于南宋中后期,距今作文已有八百多年的历史,这尊佛像雕凿在88平方米的崖面上,高7.7米,宽12.5米,刻有1007只手,其上下、左右、前后都伸出了手,有的手里拿着斧头;有的手里拿着宝剑,千姿百态,真的是名副其实的千手观音,被誉为“天下奇观”。这尊雕像集雕塑、彩绘、贴金于一体,状如孔雀开屏,金碧辉煌。

关于这尊千手观音,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个动人的故事。相传千手观音是妙庄王的三公主,因献一眼一首为父王合药治病,佛感其孝行,赏还他千手千眼。千手象征其法力无边,能拯救众生,千眼象征其智慧无穷,能明察秋毫。

下面请大家自由参观这尊佛像,十分钟后我们集合去下一个景点。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67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写一篇关于物质文化遗产的作文,我脑子马上浮现出了气势宏伟的长城,历史悠久的颐和园,河南洛阳的龙门石窟等,但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临潼人,秦始皇兵马俑,我还是了解比较多一些,他气势宏伟、规模巨大,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吸引了大量中外游客。

兵马俑有三个坑,先说1号坑吧,坑长230米,宽62米,面积14,260平方米,展示了兵马俑8000多种形态,我站在坑上面尽量近距离观察兵马俑,他们个个神态端庄,表情各异,有的凝视远方,像是打完仗后,一定要回家乡与亲人团聚;有的紧握双拳,像是一定要为秦国统一天下;有的怒发冲冠,像是一定要为战死的兄弟报仇血恨。其中一个将军俑眼睛瞪得大大的,嘴巴撅得像个半圆,双手合在一起好像讨论进攻的方案,我拿出望远镜,仿佛看见了雄才大略的秦始皇正指挥着千军万马,在进行统一全国的伟大事业。

2号坑呈曲尺形,位于1号坑的东北侧和三号坑的东侧,东西长96米,南北宽24米,面积6000平方米,兵种特别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他有骑兵战车和步兵组成的多种特殊部队,2号坑有陶俑躺满1300多件,战马80余辆,做工非常精致,就像其中一个将军,从侧面往下看,一缕缕头发,一根根眉毛,一片片指甲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3号坑平面呈凹字型,面积约520平方米。从3号坑的布局看,这儿应该为总指挥部。统帅左右中三军,只是没有建成而已。

古代人民凭着自己的智慧,没有任何机械,创造了这项令人震惊的宏伟的巨大工程。

欢迎大家都来临潼参观兵马俑,了解伟大的秦始皇,感受那远古的历史,让历史照进现实,让临潼走向世界!我为自己生长在这感到自豪!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476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

大家好!我叫张卓文,是此程游客的导游。我将带领大家浏览颐和园,希望大家旅游愉快。

颐和园位于北京,是一个美丽的大公园。进了颐和园的大门,绕过大殿,就来到了有名的长廊。绿漆的柱子,红漆的栏杆,一眼望不到头。这条长廊有七百多米长,分成273间。每一间的横槛上都有五彩的画,画着人物、花草、风景,几千幅画没有哪两幅是相同的。

走完长廊,就来到了万寿山脚下。抬头一看,一座八角宝塔形的三层建筑耸立在半山腰,那就是佛香阁。登上万寿山,站在佛香阁的前面向下望,颐和园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葱郁的树丛,掩映着黄的绿的琉璃瓦屋顶和朱红的宫墙。正前面,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向东远眺,隐隐约约可以望见几座古老的城楼和城里的白塔。

从万寿山下来,就是昆明湖。昆明湖围着长长的堤岸,堤上有好几座式样不同的石桥。游人走过长长的石桥,就可以去小岛上玩。这座石桥有十七个桥洞,叫十七孔桥;桥栏杆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着小狮子。这么多的狮子,姿态不一,没有哪两只是相同的。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今天就浏览到这里。谢谢大家对我工作的支持,欢迎再来颐和园,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当你登上长城时,才能感受到这句诗的深层含义。下面就让我来带着你们去长城参观一下吧!

在公元前九世纪,为了防御匈奴的袭击,秦始皇下令:盖长城。于是,就开始了就地取材,因材施用。为了建造长城,花费了近百万劳动力,达到了总人口二十分之一。在建筑过程中没有机械,全靠人力来完成。在那崇山峻岭,悬崖峭壁上要想建长城,可以想象到人们当时的艰难。现在长城已经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它永远屹立在了中国北部和中部。

长城的长度更是让人瞠目结舌,它全长8851。8千米,在秦汉及早期可达1万千米,总长超过2。1万千米,它蜿蜒盘旋,如巨龙在腾飞。城墙是长城的主体部分,它在平原上高耸坚固,在崇山峻岭则低矮狭窄,它有天然屏障山险墙、劈山墙。城墙平均高约七八米,底部厚约六七米,墙顶宽约四五米。外侧一面设垛口墙,高2米左右,垛口墙的上部设有观望口,下部有射洞和擂石孔,可以观看敌情,也可以射击,还可以滚放擂石。

烽火台是重要的传递军情的地点,这里白天燃烟,夜间举火,可以十分迅速地传递情报。

长城可以沿线经济、农、牧民族的交易,让外国更全面的了解了中国,以长城要塞为根据地的丝绸之路在1987年被世界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长城,你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为你感到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遗产作文

全文共 606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兵马俑是我国西安临潼出土的,是我国首批5A旅游景点之一,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兵马俑规模宏大。已发掘的三个俑坑总面积达二万平方米,差不多有五十个篮球场那么大。在三个俑坑里,一号坑最大,坑里的兵马俑也最多,有八千多个。

二号坑位于一号坑北端,有陶俑、陶马、木质战车、青铜兵器等,其中将军俑、鞍马俑、跪姿射俑为首次发现。二号坑布阵更为复杂,兵种更为齐全,是三个坑中最为壮观的军阵。它能够分为四个小阵:弩兵方阵、车兵方阵、步兵方阵、骑兵方阵,它们既可联系起来成为一个大阵,又可分开构成四个独立的小阵,能攻能守,灵活机动,反应迅速,是最具战斗力的部队。

三号坑的规模比较小,别看它小,它可是一、二号坑的指挥部,是整个军队的核心。三个俑坑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军事营垒,面东背陵,是守卫秦始皇陵园的卫戍部队。

兵马俑博物馆里的主角不是坑,而是兵马俑。兵马俑不仅仅规模宏大,并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将军俑身材魁梧,头戴燕尾长冠,身披铠甲,昂首挺胸;武土俑身穿战袍,脚蹬战靴,手执兵器,整装待发;骑兵俑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着紧口裤,足长靴;右手执绳,左手持弓箭,好像随时准备上马冲杀;陶马与真马一般大小,那跃跃欲试的样貌,好像一声令下,就会撒开四蹄,腾空而起,踏上征程。

秦兵马俑,在古今中外的雕塑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它惟妙惟肖地模拟军阵的排列,生动地再现了秦军雄兵百万、战车千乘的宏伟气势,形象地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力量和英雄气概。

展开阅读全文

介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兵马俑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秦始皇陵,位于陕西省临潼县城东约五公里处,南依骊山,北临渭水。

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在陵园城东门外。距陵墓一公里半。大厅里陈列着许多和真人真马同样大小的陶人和陶马。说起秦俑来,还有一段传说哩。

据说,在秦以前,关中人不使用瓦盆瓦罐,当时也没有陶制器物。秦始皇二十二岁正式执政后,就下令大规模地修建他的陵墓。他察看过许多地方,最后看中了骊山。骊山风光秀丽,加上山阴产玉,山阳多金,金玉双全,正符合他的迷信思想,所以把墓地定在骊山北麓。他不仅从全国调来七十多万“刑徒”,还从山东、河南等地征发来大量民夫。修建期间,秦始皇还下诏书叫李斯提前征集数千对童男童女准备为他殉葬。李斯看了诏书,吓得目瞪口呆。他想,要征集这么多童男童女殉葬,必然会遭到百姓反对,人们一旦起来造反,秦朝江山就会垮台。但是如果不办,皇帝降罪下来,自己就活不了。想来想去,只得上书秦始皇说:“臣李斯,冒死直言,君征人殉,必引骚乱,不如陶殉,江山平安。”秦始皇见了,觉得有道理。他还想,如让活人殉葬,在阴间不听调遣,死后也不得安宁。于是改变原意,立即下旨令李斯征集全国能工巧匠,烧成规模庞大的出巡仪仗队,要求把陶人、陶马制得和真人真马一样大小。

九天过去,李斯从民夫中抽调出数百名烧制砖瓦的工匠,向他们宣读了圣旨,命令他们按期烧好陶人、陶马。

但是,抽调来的工匠谁也没做过陶人陶马,只会烧砖瓦。他们试烧多次都烧坏了,有一百多名工匠被砍了头。就在这批被杀的工匠中,有个老工匠想出个法儿,他在临死前告诉他的儿子,要他单窑分段烧制。儿子含泪埋了父亲,按照父亲生前嘱咐,单窑单俑分段烧,烧成后再组合。经过几次试烧,终于烧成了。

这个方法试验成功后,工匠们齐心协力,经过日以继夜的苦干,几千件陶人、陶马终于按期如数烧制好了,并按照李斯的要求,把陶俑排成整齐的队形。

秦始皇驾崩,秦二世胡亥继承了帝位。他怕修建工匠泄露墓中秘密,便暗地把秦始皇灵柩运入墓中,然后下令叫所有参加修。建陵墓的人,一齐到墓中看戏,并领赏赐。可怜那些流血流汗、为修建秦始皇陵墓卖过大力的工匠、民夫和刑徒,全上了秦二世的当。他们刚刚走进陵墓,便被封闭在墓中,成了殉葬品。传说只有一个人逃了出来,这人就是第一个制成陶俑的青年小伙子。原来,秦始皇陵墓里的水道是他修砌的。他见事情不妙,便钻进水道,等到天黑才逃了出来。后来他流浪关中,给人们烧制瓦盆、瓦罐和瓦瓮为生。

直到如今,这些陶制品还很受关中人们的欢迎哩。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文化遗产兵马俑历年满分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自从学了课文《秦兵马俑》以后,我就特别想和兵马俑有一次“亲密接触”。五一,爸爸妈妈带我去了西安,我的愿望终于实现了。

那天下午下雨了,但这影响不了我的心情,因为我马上就要到秦兵马俑博物院了。

进了检票口的大门,首先映入我眼帘的就是远处若隐若现的骊山和庞大的博物院。听导游说,秦兵马俑的面积很大,现在已经挖出的三个俑坑,总面积大约有20000平方米。里面地兵马俑也非常多,有八千多个。

我和爸爸妈妈先进入了一号俑坑。在这三个俑坑中,一号俑坑最大,它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总面积大约有14260平方米。它这里面地兵马俑也最多,有6000多个。一号坑的上面已经有了一个非常巨大的拱形大厅,用来给里面的兵马俑遮风挡雨。我们站在坑边上的围栏处往下望,坑里的兵马俑一行行,一列列,非常整齐。

一号坑还有些地方没有挖掘出来,上面被土层遮盖着,当时我真想跳进去当一回考古学家,和兵马俑来一个更紧密的接触。

从一号坑出来,我们又去了三号坑和二号坑,都非常壮观。在这三个坑里,我见到了将军俑、弓弩俑、跻射俑、跪射俑……这么多类型里面,我最难忘地就是敢死队里的步兵俑和跪射俑。步兵俑打仗时冲在最前面,不穿铠甲,身着便装,轻装上阵,非常勇敢。跪射俑的手里的武器是弓箭,他的样子从侧面看很像陕西省的地图,真是神奇。

我们这次游览还见到了兵马俑的发现人杨新满老人,他都已经78岁了,他还在我买的一本兵马俑书上签了名呢!

秦兵马俑举世无双,非常壮观,我都还没有看够呢,天就快黑了。如果下次有机会,我还想来看兵马俑。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700字以上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兵马俑是我国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它位于我国西安市临潼区的秦始皇陵。

兵马俑的规模十分宏大。兵马俑有三个大坑,总面积竟达到了19120平方米,足足有50多个篮球场那么大!坑内还有8千多个兵马俑。一号坑是三个坑当中最早发现的,并且是最大的,似矩形,长230米,宽62米,深约5米,面积达到了14260平方米,。左右两侧还各有一个坑,今称二号坑和三号坑。三个坑不仅布局合理,结构也十分奇特,在深约5米的坑底,每隔3米都会架起东西向的承重墙,而兵马俑也排列在过洞中。

瞧!这是将军俑,身高约197厘米。他两手紧握在一起,好像正在想什么好计策来击倒对方。看他的模样,就让人感觉他非常厉害。

下面是武士俑,虽然他们是最为普通的一种,但依然威风凛凛,一脸严肃。他们身穿交领右衽长衣,外披铠甲,下身穿着短裤,腰扎裹腿,有的穿短靴,有的穿口齐头翘尖履,手里还持着一把长矛,让人心生畏惧。

紧接着就是骑兵俑,他们身高180厘米,上身穿着短甲,下身穿着紧口裤,脚上穿了一双长筒马靴,一手牵着马缰,一手提着弓,让人感受到他们行动十分敏捷。

然后就是车兵俑,身高189厘米,身穿长襦,外披铠甲,胫缚护腿,足穿履,头束圆形发髻。

还有弓弩手,他们的形象十分逼真,姿态是:左足向左前方斜出半步,双足成丁字形,左腿微弓,右腿后绷;左臂向左侧半举,右臂曲举于胸前;头和身体微向左侧转,昂首凝视左前方,一点儿也不马虎。

最后就是马俑。前面的那些种类都是人俑,而现在这个是马俑。马俑身高210厘米,通首高172厘米,双耳前耸,张口做嘶鸣状,尾巴微微翘起。马俑的体形不大,头较宽,脖颈短,属于河曲马种。

秦兵马俑的文化价值是独具魅力的。它打开了观察它所产生的那个时代窗口,大大地改变了人们对那个时代的看法。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年级400字左右

全文共 511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的游客朋友们,你们好!非常欢迎大家来到美丽的“山城”重庆。我是本次游览景点——大足石刻的导游员,我姓张,今天我将和各位远方的朋友共度这美好的旅程,希望带给您一次“开心之旅”。

大足石刻位于重庆市大足县,是唐、宋初期摩崖造像的石窟艺术总称,现存有摩崖造像多达75处,雕像5万余座,其中以宝顶山摩崖造像最具特色。大足石刻于1999年12月1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今天我们游览的是宝顶山摩崖石刻。宝顶山摩崖石刻建于公元1179-1249年,历时70年,石刻共有13处,其中尤以举世无双的“千手观音”著称。大家请顺着我的手往上看,陡峭的山崖上巨大的观音神像巍然屹立,从观音身后伸出1007只姿态各异的手,错落有致,每只手上都有一只金光闪闪的眼睛,有如流光溢彩的“孔雀开屏“,美不胜收。精美绝伦的“千手观音“不仅古代劳动人民对其顶礼膜拜,祈求“脱离苦海”,过上美好生活,而且今天的人们也难挡她的“万种风情“,并把她搬上了春晚的大舞台。

游客朋友们,宝顶山摩崖石刻规模宏大、包罗人间万象,堪称一部丰富的“人生教科书”,请跟着我继续观赏,希望大家用“心”去看,而不是用手去“看”,爱护身边的文物,度过美好的游览时光。

展开阅读全文

解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1 字

+ 加入清单

颐和园,中国清朝时期皇家园林,坐落在北京西郊,距城区15公里,全园占地3.009平方公里,水面约占四分之三。与圆明园毗邻。它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基址,以杭州西湖为蓝本,汲取江南园林的设计手法而建成的一座大型山水园林,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座皇家行宫御苑,被誉为“皇家园林博物馆”。

颐和园自万寿山顶的智慧海向下,由佛香阁、德辉殿等,构成了一条层次分明的中轴线。山下是一条长700多米的“长廊”,长廊枋梁上有彩画8000多幅,号称“世界第一廊”。长廊之前是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苏堤建造的。万寿山后山、后湖古木成林,有藏式寺庙,苏州河古买卖街。后湖东端有仿无锡寄畅园而建的谐趣园,小巧玲珑,被称为“园中之园”。

1961年3月4日,颐和园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中国四大名园之一,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7年5月8日,颐和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09年,颐和园入选中国世界纪录协会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

展开阅读全文

解说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五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6 字

+ 加入清单

长3400米的宫墙,墙外有52米宽的护城河。

故宫里最吸引人的建筑是三座大殿。它们都建在汉白玉砌成的8米高的台基上,远望犹如神话中的琼官仙阁。故宫的殿高28米,东西63米,南北35米,有直径达到1米的大柱92根。故宫又被人们称为紫禁城,,也是古代用清明两代的皇家宫殿,位于北京中轴线的中心。

故宫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古建筑之一。故宫曾经居住过24个皇帝,现名为故官博物院。故宫分为外朝和内廷两个部分,外朝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为中心,统称三大殿。故宫不但有外朝,宫朝种内廷的中心是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统称后三宫,是皇帝和皇后的居所。

故宫的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宫殿七十多座,屋室九千多间,被称为”殿宇之海”,气魄宏伟,极为壮观无论是它的平面布局,还是立体效果,都都堪称无与伦比的杰作。宫城周围环绕着高10米、

故宫的地下排水很神奇,顺应地势略有坡度、明沟暗沟四通八达、“千龙出水”绝无积存、全石沟渠结实耐用、雨污分离提升功能。

如果你对故宫感兴趣的话,一定要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中国世界文化遗产600字五年级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们人类绚丽多姿、异彩纷呈的历史创造中有四种文化范围最广、自成体系、光芒四射,他们是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四种文化在一个地方迷人地交汇过,并被最灿烂的表现出来,这个地方就是中国的文化圣地——敦煌。今天,我们一起来到敦煌莫高窟,亲自体验了莫高窟的无限神奇魅力。

我们来到了第96窟,导游说这座大佛高35.5米呢!是莫高窟第一大佛。它有十几层楼那么高,站在他脚下,仰望大佛,感觉我们就像一只只渺小的蚂蚁。这么高大的佛像,古代的艺术家却把它雕塑的线条流畅、栩栩如生。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130窟,这座佛高约26米,是莫高窟第二大窟。古代匠师将佛像头部塑的较大,高达7米,超过人体的正常比例。匠师巧妙地利用来自洞窟前明窗的光线在这些面上投下的阴影,使得我们抬头仰视的人觉得佛像五官轮廓分明,高大雄伟、庄严神圣。由于长期被流沙掩埋,受潮气侵蚀,此画已受到严重损坏。

随后,我们又来到第148窟,这是释迦摩尼的涅盘塑像。佛身长14.7米。由于涅盘像采用横卧姿势,俗称为“卧佛”或者“睡佛”。塑像虽然经过后代重修,但佛像仍然线条流畅。因为孔子有72个弟子,所以卧佛身边也有72个弟子,它们形态各异都站在卧佛后面。因为这座佛像已经涅盘,所以这个洞窟形状像棺材,洞窟壁上和顶上全部画满了姿态万千、栩栩如生的佛像。

我们又参观了第17窟、103窟、112窟……其中有些洞窟的佛像都被卑鄙的盗贼给盗走了,有的被卖到国外展出。我国珍贵的文物流失了,多么可惜啊!

离开莫高窟,我万分舍不得,心里默默祝愿着:拥有无限魅力、栩栩如生的莫高窟啊,希望你永远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留下灿烂辉煌的一页……

展开阅读全文

五年级世界文化遗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大自然真是鬼斧神工,造就了那么多名山秀水,而泰山就是大自然的伟大杰作之一。

隐隐约约看见周围有许多奇峰峻岭高耸入云。一阵凉风拂来,夹杂着山林里独有的清新空气,沁人心脾。树木被风儿吹得左摇右晃,仿佛在为丁冬作响的山泉伴舞,这真是大自然的画卷呀!

我们坐车到了中天门,开始了登山之旅,我们拿着手电筒一步一步往上登。我奋力地往上爬,一会儿扶着铁链,一会儿手脚并用,像小猴子一样。石梯两边郁郁葱葱的树木就像穿着军装的战士守卫着泰山。对松山的松树,排列整齐,犹如千军万马。在对松亭听着流水和涛声,深深体验到了乾隆“岱宗最佳处“的意境。在这绿色的海洋中,那隐藏着的古代建筑不就是一艘艘帆船吗?我们又走了一段路,终于到了玉顶峰,一块巨石上写着“五岳独尊”四个大字,真是帝王风范。

天空云缠雾绕,灰蒙蒙一片。可惜那时是阴天,看不到日出,只能看到缕缕红霞朦朦胧胧的。我们怀着遗憾下山,到了半山腰抬头看是雾,低头看也是雾,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了,使我不禁想到杜甫的诗:“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泰山用树木青草作衣裳,用朵朵白云做头巾,用清清山泉洗脸,用缕缕红霞作胭脂,把自己打扮得雄伟壮丽。我爱你泰山。

展开阅读全文

以世界文化遗产为主题百字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姓肖,以后你们就叫我肖导吧。今天我将全程陪同大家参观“布达拉宫”。抓紧时间,快跟我一起出发吧。

你们眼前的这座雄伟的建筑就是“布达拉宫”,它坐落在拉萨河谷中心,海拔700米的红色山峰之上,是集行政、宗教政治事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它是由左边的白宫,右边的红宫,以及其附属的建筑物组成。优美而又独具匠心的建筑、华美绚丽的装饰与天然美景间的和谐融合,使布达拉宫在历史和宗教特色之外平添了几分丰采。

布达拉宫规模宏大,气势雄伟,建筑坐北朝南共七层,红宫位于布达拉宫的右部,以红宫为主体的建筑群竣工于1694年,共6层,这里供奉历代__灵塔以及进行各种宗教活动的场所。今天,布达拉宫以其辉煌的雄姿和藏传佛教圣地的地位,成为世界所公认的藏民族象征。

布达拉宫号称“世界屋脊上的明珠”,它的宫殿布局、土木工程、金属冶炼、绘画、雕刻等方面均闻名于世,体现了以藏族为主,汉、蒙、满各族能工巧匠高超技艺和藏族建筑的伟大成就。

这次旅途结束了,大家玩得开心吗?如果开心的话,请记住这里的美好风景吧。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主题作文75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到六朝古都南京旅游。一大早我们直奔钟山风景名胜区,景区很大,有中山陵、明孝陵、灵谷三大核心景区。因为体力有限,我选择了游玩明孝陵景区。爸爸妈妈告诉我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和皇后马氏的合葬陵墓。

按平时的旅游经验,我首先扫了景区的二维码,进入公众号,查看了明孝陵的游玩攻略和地图导览,然后自信满满地做起爸爸妈妈的开路先封。走了六七分钟,我们来到了神道,神道分二道,一道是石像路,两侧有规律地排列着狮子、獬豸、骆驼、大象、麒麟、马六种石兽,每种动物分跪姿和站姿,寓意着帝王的崇高、圣洁。另一道叫翁仲路,陈列两对文臣和两对武臣,寓意江山代代相传,后继有人。

我们继续前行,突然发现掩映在绿丛中有一尊孙权石像,原来这里是东吴大帝孙权纪念馆,我很奇怪,明朝皇帝的陵墓怎么会有孙权墓?爸爸告诉我在民间有个传说,在建造明孝陵期间,朝廷官员准备拆除孙权陵墓,但朱元璋敬重孙权是条好汗,想要留着为自己守门,因此孙权墓保留了下来。

沿着长长的甬道,我们来到了明孝陵的必经之路文武方门,它有三大二小五门,中间的圆门是朱元璋和马皇后走的,两边的方门是给文武百官走的。穿过文武方门来到了碑殿,我发现一块驮在乌龟背上的高大石碑,石碑上刻着康熙皇帝亲笔题写的四个大字“治隆唐宋”。我看见很多游客都在摸乌龟头,那个头已经被摸得乌黑发亮了,我觉得可能是神灵保佑,于是也摸了下。一直往前走,穿过享殿、内红门,过了升仙桥就到方城明楼,明楼气势宏伟,拱门内有一条幽深的隧道,我突然有点害怕,拉上爸妈的手,小心翼翼地爬上五十四级台阶,终于出了隧道,登上了明楼。我站在高高的城墙上眺望远方,仿佛有一种身临明朝皇宫的感觉,我不禁感叹古代帝王是多么的威严庄重,古代能工巧匠是多么了不起,他们用智慧和汗水创造了伟大的艺术品,让世人感受到了明孝陵的传奇魅力。

明孝陵,让我不虚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