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遗址

遗址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遗址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遗址问题。

分享

浏览

1409

作文

43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的作文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最先看见的是一只裂开了一条深深裂痕的钟,凝固了时间: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6秒,我想像当时唐山就是在那一刹那,房屋倒塌,城市毁灭,心里不由地颤动起来。我又来到了那一排高大的纪念墙前,墙上刻着一排排整齐的名字,那12块高墙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不仅是震撼,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建造纪念墙也是给遇难同胞的一种安慰吧!公园中间是广阔而又方正的水池,乱石散落其中,恰似天幕中四布的星辰。

我们又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三块凹凸不平的墙壁,墙壁上刻着救灾时的情景,有一副画面令我感受至深:一个孩子的下半身被压住了,三个解放军在奋力搬动那块大石头,而孩子的母亲在旁边号嚎大哭。我忽然感觉大自然很残酷,一个好好的孩子,顷刻之间,他将会失去双腿,甚至失去生命。

还有一副蜡像留给我很深的印:在一片废墟之下,几户人家团结在一起,简单搭建了三角屋。在一旁支起了一个锅子,生了火,里面仅有的水,简单谈不上是水,是水拌泥,泥混水,一个年迈的老奶奶为大家下了些面,分给大伙儿吃,其实,在当时能吃上一口面已经不错了,更多的是饥饿,从这里,我看到了地震后人们的生活艰难,同时也证实了人们的坚强与对生活的热爱。

离开了遗址公园,心情仍是难以平静。然而,在这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自救、军队援救、全国帮助,犹如树起了高大的精神支柱,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打不垮我们众志成城的决心和毅力。看到了遗址公园中的呐喊、抗争和留言,我更加被深深震撼了。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游圆明园遗址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前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然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护卫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波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林立、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好像美玉、珍珠似的湖光小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山西蒲津渡遗址游记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期间,我们全家驱车去山西省运城市周围的几个旅游景点游览了一下,先后参观了蒲津渡遗址、觧州关帝庙、普救寺、鹳雀楼和永乐宫,其中对蒲津渡遗址博物馆的四头大铁牛印象最深。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十五公里蒲州故城西门外,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蒲津渡遗址唐代开元铁牛,是一九八九年在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的几十米以下出土的。蒲津桥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横跨黄河、沟通秦晋两国的交通主要的大动脉。据史书记载,这样的大铁牛东边有四头,西边有四头,总共有八头,铸造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年),起托桥镇水的作用。现在展出的仅有四头铁牛,另外四头仍沉醒在泥土之中。铁牛高1.5米,长3.3米,肚子下面还有六根锚铁,来固定铁牛,在这几头大铁牛里面,最轻的一头重55吨,最重的一头重75吨。每只铁牛身边都有一个铁人,这几个铁人分别代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和汉族四个不同的民族。它们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是一千多年前古代冶铁铸造工艺的精品。据说,铸造这些铁牛占当时全国年产铁量的五分之四。专家们认为,这些铁牛:数量之多、体积之大、造型之美、历史之久、全国仅有、世界罕见,堪称“国宝”。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铁映、布赫、王兆国等莅临参观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蒲津渡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五年元月二十八日,蒲津渡遗址经过整理和修复开始对外开放,许多的国外的游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参观、访古。

关于蒲津渡的故事,我过去只是在小学课本有过初步的了解,铁牛是干什么用的呢?它是用来牵拉浮桥用的。古代科技不发达,在大江大河上造桥最省事的方法主要是建造浮桥。

建浮桥先要在河上横着排列上一排大木船,在船头和船尾分别用铁链锁住,然后往船上排放长条木板,为了防止桥被黄河的大浪冲走,就将锁船用的两条铁链子挂到河岸两边的大铁牛身上。这座浮桥就建成了,两岸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浮桥上面通行了。

可是到宋朝时,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浪很大,结果把八头大铁牛全部冲到了黄河底。人们都非常着急,如何才能将大铁牛合部打捞上来呢?大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都失败了。有一个名叫怀丙的和尚,他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他想了一个办法,最后终于把八头铁牛全部从河底打捞了上来。这个故事就叫“怀丙捞牛”。过去,我只在书本上学过这个故事,这次来山西旅游,我亲眼见到了这几个当年怀丙和尚打捞上来的真铁牛,所以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就大大加深了。我感到外出旅游也是一个学习和增长见识的好途径。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很有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青岛山炮台遗址公园有感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探寻先辈足迹,缅怀烈士英雄,感受历史盛衰。暑期,我怀着严肃敬重的心情,参观青岛山炮遗址公园

伴随着湿热的海风,走在绿树荫浓的山路上,很快我便到达了青岛山炮台遗址博物馆。一进门映入眼帘的就是曾经侵占青岛的德国军官的军衣和武器,这些铁一般的证据无言地揭露了法西斯战争带给人们的痛苦和那些不堪回首的屈辱历史。那一张张古老泛黄的照片,记录了当时青岛在战争中破败的景象以及人民的凄惨生活。然而随着一幅幅图文并茂的讲解图,我看到了青岛人民的不屈抗争和坚忍不拔的民族精神,是先烈们以他们的血肉之躯不断地与法西斯进行斗争,不断地引领人们走向光明,才换来我们现在安定繁荣的生活。

从博物馆出来,我沿着路标走向古炮台遗址。先到达的是一座可360度旋转的铸铁“瞭望塔”,铁塔重20吨,铁甲为暗堡形,有旋转盔。人在塔内扳动方向盘,通过嘹望口可以自由地观察到前海、后海、山上、山下的情况。在青岛山南、北坡曾分别安装了两门克虏伯大炮,因此又名“俾斯麦炮台”。如今大炮已经进入了博物馆,但留下来的这些铜铁遗迹却还在发出闪亮的金属光泽,仿佛告诉人们——勿忘国耻,勿忘历史。

是啊,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保持清楚的头脑,从苦难中吸取教训;只有牢记历史,才能让我们拥有不断前进的动力;只有牢记历史,我们才能众志成城,努力把祖国建设地更加繁荣昌盛,才能真正地实现伟大的中国梦!

展开阅读全文

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外爷逛完鸟市意犹未尽,又提出要带我去大明宫转转。我不禁感叹到,外爷真是个懂得放松自己的人呀!

我们二人一行到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看见那气派地格局,我张大了嘴巴。一座高大宏伟的宫殿,那门有两个狮头环扣,典型的古代房屋结构。它分为两层,第一层只有一扇门。第二层有一个门洞,旁边两个小门。我脑中浮现出一番景象:一位皇帝坐在龙椅上,伏案苦思,他正在想大臣们的奏折有无道理。到了夜里,他命人点起灯,继续捧起奏折一本本阅读审批,他很认真,时而皱眉摇头,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不禁想到,要是近代清朝皇帝也像他这样尽职尽责,国道就不会衰落到割地求和的地步吧!我正在沉思,外爷叫了我一声,又把我从幻想中拽了回来。又带我向前走去。

我们来到一片模拟战场上,那儿有很多的杏黄旗,每一面都上书一个大大的古体字“令”。杏黄旗下放着战鼓,一副准备打仗的样子,可在一片战场上,却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战场的灵魂——士兵。我的脑海中俨然出现另一副景象: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力厮杀,百姓带着妻儿老小四散逃亡,不少人在路上饿死、渴死或还没来得及逃走的时候被乱箭射死,马路两旁尸体不计其数、横尸遍野。可如果皇帝治国有方,显现出得该是另一番景象,田地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孩童嬉戏玩耍的和谐局面。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王孙公子们地腐败,在模拟模型中,一位嫔妃在居所由36条走廊连接其有28间厢房(还只是客房)16间居室(给自己住),而一位王爷的院落更是大得离谱呀,是嫔妃居所面积的两三倍左右。我知道,他们如此豪华的院落,都是搜刮民膏民脂得来的。我可以想象当时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不,水深火热还不足以形容)。看着这些院落,我心中不禁想到有一首诗来形容: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再往前走,我看见几匹骏马上骑着几个宫女,她们手中亮举着球杆,姿势统一。外爷告诉我这叫马球,是在马上以球杆打球的运动。外爷懂得还挺多。

走过马球模型,我们就走出了大明宫,看着晌午热辣辣的太阳灸烤着大地,我不知道古代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假如我可以穿越,我一定要做个好皇帝,精兵简政、勤政爱民、国富民强,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5月18日参观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走近进公园,一个巨大的时钟赫然矗立眼前,时针停止在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永远的记忆”几个大字把我们情绪立刻拉回到地震发生的那个悲惨时刻。巨大的纪念墙上刻着满墙的罹难者的名字,那一串串几乎近似的名字揪痛人的心•••••••。遗址上保存下来的倒塌房屋的架构,是更加震撼人心的纪念碑,向人们述说着那个惨绝的毁灭。

参观完地震公园,继续北行,去往北戴河。

路经一古塔,远望去很漂亮,沈导开车绕到它的门前,大铁门紧闭,敲门喊人打开大门。古塔没有很准确的记载兴建的时间,拒不确切考证可能是金代所见,不管所建何时,塔上的雕塑非常的精美,没有名气更让人为它感到惋惜和遗憾。

从唐山去秦皇岛经过碣石山,古今伟人的诗篇,沈导一路几次吟咏,更增加了对碣石山的向往,凭吊古今自己崇拜的伟人,对我来说这个景点更加难得的让我兴奋。有伟人的诗篇在,碣石山之游我什么都不能再写了。

参观唐山大地震遗址公园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兴城古城游览完毕,一行人整理行装开始返京,路上有人提议到唐山地震博物馆看看,自驾游就这点好处,行动比较灵活,时间还早,赶到唐山,在地震博物馆周边吃了午饭。饭后进入唐山地震博物馆。

唐山1976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给唐山人民巨大损失,震后,为纪念在这次地震中逝去的亲人,牢记地震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纪念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唐山市修建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地震纪念馆、唐山市中心还建有抗震纪念碑广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只参观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和地震博物馆。抗震纪念碑广场由于周边无法停车,只在周边开车转转。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2011年公园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游圆明园遗址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设外语学校 初二七班 卫颖琳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还记得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去似的。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还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投稿:2005-4-24 10:43:50游圆明园遗址板凳回目录我的游圆明园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的作文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二日,吃过午饭,我和爸爸、妈妈一行七人来到了郯城的大地震遗址——麦坡。到了那里,放眼望去,风景如画,美丽极了。老师曾经给我们看过地震纪念片,我们或多或少地也了解了一点关于麦坡的知识,如今身临其境,更是别有一番滋味。

顺着向导的指引,我们走到了地震遗址的边缘,首先看到的是土的颜色,一半呈浅红色,一半呈紫黑色。听当地人介绍说,那些红色的土是由火山喷发时的岩浆染红的,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的地震多么令人可怕。

不知不觉地我们来到马陵山西坡的坡顶,向下俯视,只见一片层层叠叠的像神秘古堡一样的山丘,呈现出与别处截然不同的红色。在这一大片沟壑中,这些岩石呈东西方向排列,形态各异。虽说是岩石,但它却并不坚硬,随手一抓便可以抓起一把,原来经过多年的风化,这红山丘的表层已成为面粉一样的砂土,当地人因此将其称为“红土山”。我和哥哥、姐姐特感兴趣于是每人拣了几块地震后的“石头”,想留作纪念,没有想到这种“石头”经不起我们的手劲,一掰,就立即碎了,可能是由于火山喷发烧成的吧?多拣几块拿回家,在同学们的面前就可以表演我的小魔术了,哈哈!在路边的地上,我还发现了地上的石头竟然有一些是绿色的,太奇怪了,我连忙拿去问爸爸,爸爸说这些石头中含有硫磺,为什么含有硫磺就是绿色的?我觉得挺有意思,多拣几块带回去查查资料吧?我自言自语。

更让人奇怪的是,别处山上、沟边都长满荒草,唯独“红土山”上不长,就那样赤裸着,置身其间,满目的红色,给人神秘莫测的感觉。在附近翻地的村民张大爷说,这“红土山”上不长草,即便有一些长草的地方,那也是风把别的地方的土刮到了这红土山上,所以才长出来的。

站在高高的土坡上,放眼望去,一片片绿油油的麦田随风摆动,荡起一层层的麦浪,庆幸我们这次的旅游是找准时机了,不枉此行。

夜幕渐渐降临时,我们要返回了,这么美丽奇特的景观,真的是舍不得离开呀!若有时间,我还会到这里来观光的,请等着我──大麦坡。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的作文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当天,我去了汉旺镇地震遗址

一到地震遗址,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幢钟楼,钟面上的时间永远地停在了两点二十八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还在睡午觉呢。地震到来的时候,房子剧烈地摇动起来,许多人在十二秒内逃了出去或者还没反应过来,便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钟楼旁有一块很大的纪念碑。这是地震以后,当地政府修建的,为了纪念在地震中罹难的人们。纪念碑的底座高度大约有四十厘米,上面有一块奶白色的大理石,大理石上刻着红色的碑文。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座亭子。亭子完好无损,而亭子旁边巨大的雕像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雕像的头部跌落下来,至今还静静地躺在那儿,雕像的其余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我们沿着街道继续向前,两旁的房子残破不堪,有的斜着,有的两幢碰到一起,有的则完全坍塌了,竟然还有一撞楼直接下陷,二楼变成了一楼……废墟中掩埋着多少条生命呀?

道路的尽头有一座小山,那座山原本是道路旁边的,地震把一部分山体移到了这里,前方的道路也被掩埋了。我们看见了原来的水道,水道里已经没有水了,干涸见底,是山体的移位把水道切断了。旁边,一座新的水坝已经建立起来,并投入使用了,那里水流很急。

中秋节是一个大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们再也无法和他们的亲人团聚了---愿死者安息,生者更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周口店猿人遗址游记800字作文

全文共 979 字

+ 加入清单

大巴车摇摇晃晃地沿着山路驶向遗址,远处墨绿的山脉绵延起伏,没有入云的高耸,却有如刀削般的陡峭山势,尘土飞扬间映入眼帘的尽是灰黄的色彩。好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我无法想象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北京猿人是如何定居,如何生活的。

跟着导游爬了好一段台阶,绕着山腰转了好几个圈,沿路零散竖着几个标牌,标牌上写着这里发掘出的遗迹古物。小道旁时不时有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的模型,龇着牙,咧着嘴,目光直直射向前方,仿佛虚空中有它的猎物;还有北京猿人的生活写照,或半蹲,或直立,或侧身仰头,举起手中石器,有的背着刚刚捕获的猎物……哪怕经过万年时光,也能看到他们脸上满足的笑意。心中的好奇愈发强烈,我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终于到了第一处洞穴――新洞。洞口很大,洞口前的沙石似是被用心打磨过,一层层如利刃剑锋,历经万年仍有森森寒意。在洞口,便可一览这新洞的全貌。新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洞穴,最高处约有5米,洞里空间不大,但住一家人亦是足够。愈往洞的深处走,温度愈发低,但又不至于寒冷。真真应了讲解员的那句话,这洞的选址是极为巧妙的,夏日凉爽,冬日也不冷。脚下踩着深黄色的土石,混凝得细密、结实,也不会太滑。有一层岩石比地面高出一米左右,沙石更加细腻平坦,我估计是那时北京猿人睡觉的地方。

手电筒苍白的光柱照进洞的深处,隐约可以看见有棱有角的几块岩石散落在洞的一角,猜想可能是他们生活用的器具、工具等。那些岩石虽是零散地放置在了洞穴中最不明显的一隅,但是它们中每一件,都是这片土地上最早居住的先祖们的智慧结晶。它们是北京猿人生活过的痕迹,穿梭了万年岁月,今日与我们相遇。仿佛是为了赴一场万年的约会,不用多么高调地显露它们的价值,那些石头只需静默地守候在那里,用万年不变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些渴望求知的拜访者。与它们对视,眸中含了沧桑,写满了古朴。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们代表了什么。

达尔文进化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猿人的存在证明了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个时代的他们,懂得生存,更懂得更好地生存。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也会选一处避风的港湾与家人同住,甚至也会用贝壳兽骨雕刻出小小的饰品。

崇敬之情萦绕心间,看着每一处洞穴,我都会想想那时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智慧。惊叹于他们已然学会与自然抗争,感慨于他们已然懂得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北京猿人,自有他们的智慧。

[周口店猿人遗址游记8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我和爸爸去唐城墙遗址公园[400字]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下午,严厉、胖乎乎的爸爸大喊大叫:“今天下午咱们去外面溜达一圈!”我高兴的一蹦三尺高。急忙给爸爸说:“我能不能穿上我心爱的轮滑鞋?”爸爸说:“可以呀!你随便。”听到了这句话,我的铅笔也好像高兴了,“刷刷刷”的写,不一会儿,我写完作业了。于是,我穿上我心爱的轮滑鞋,和爸爸手拉着手,哼着小调,唱着美妙的歌曲,一起来到了宽敞的楼下。

我在路上东瞧瞧, 西看看,你瞧!风景是多么美呀!枯萎的小草变得像木头一样笔直。一阵风吹过,淡淡的香味飘来,好像是奶奶做的香喷喷的饭菜,我走进一看,原来是梅花的香气呀!一路上,五颜六色的花儿向我们露出甜蜜的微笑,可爱的小鸟小鸟在天空中唧唧喳喳地唱歌呢!

不一会儿,我们的目的地——唐城墙遗址公园到了,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小花坛,走进一看,就像一座美丽、五颜六色的花园,走着走着,我们来到了奇妙的儿童乐园,我给爸爸说:“能不能玩一会?”爸爸微笑地看着我,我心里想蜜一样甜,于是,我先来的了滑滑梯那里,玩了一会儿,我就和爸爸开始锻炼身体,不一会儿,时间到了,我和爸爸就一起回到了温暖的家里。

到了家里,我的肚子已经饿地“咕咕”叫了,于是,我就开始大吃起来了香喷喷的混沌,吃完混沌,我就到我温暖的房间开兴的写作业去了。

这就是我和爸爸的欢快之旅,希望你们喜欢!

展开阅读全文

秋游大明宫遗址公园优秀作文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入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爸爸带着我和堂妹去西安大明遗址公园玩,我们俩心里特别高兴。

早晨,骑着爸爸给我刚买来的自行车,带着堂妹,跟着骑电动车的爸爸,来到了公园。在公园一处的桥凳上,趁着天气凉爽,我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纸和笔,聆听爸爸对我作文写作的指导。在我写作没词时,爸爸建议我观察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丹凤门,看看能不能从这里挖掘到什么新鲜的东西。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自强东路东段和二马路之间。历史上的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是大明宫的正门,由五个门洞组成,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了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其规格在大明宫诸门中最高,同时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大典的重要场所,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有“盛唐第一门”之称。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东西长75米、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墩台上插着一面面古代的战旗,随着秋风摆动,显得丹凤门更加雄伟壮观。门楼四周被一块一块的白色米石围绕,将丹凤门点缀得更加美丽。围着丹凤门走完一圈后,我们来到了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门前一群老奶奶随着音乐的节拍在做着晨操锻炼身体。我们走着走着,不小心到了公园的一片石榴园前,被一棵棵石榴树上红红的石榴所吸引。我站在一棵石榴树下,弯腰捡起手一个掉在地上挺光滑的生病石榴,放到鼻前,闻了一下,虽然是棵掉落在地上的石榴,但石榴的清香感仍然存在。在公园的沙滩边,我们被一股花的香味深深地吸引,远远望去,一朵朵喇叭花露着小小尖角,在露水的灌溉下,显得晶莹剔透。正当我们游玩兴趣正浓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们在恋恋不舍的秋雨中遗憾地早早结束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的秋游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游恐龙园遗址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放假,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西峡恐龙遗迹园游玩。五月一日上午,我们从灵宝出发,去西峡,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巨大的仿真恐龙,十分雄壮。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恐龙遗迹园的草坪上。偌大的草坪上,到处都是恐龙,梁龙伸展着长脖子,镰刀龙挥舞着它的“大镰刀、霸王龙张着大嘴巴,向我们展示出它的霸气,蛇颈龙则在水里悠闲的享受着日光浴……

再向前走,就到了“恐龙化石馆”。恐龙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由地球厅、海洋厅、生命演化厅、恐龙世界、恐龙骨骼化石发掘现场、电玩厅、火山体验厅等部分组成,整个展馆综合运用实物展示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再现亿万年前恐龙时代的环境变迁。走向前去,几十个完整的恐龙骨骼“站”在我面前,大的可达十几米高,小的只有几米高,十分壮观。

我们沿着遗迹园游览指示向前参观者,无比兴奋。无意中我看到一个小小的电动恐龙走来,真可爱,忽然我看见爸爸在电动恐龙后面拿着遥控在那移动电动恐龙,爸爸说:“这是给你买的玩具,作纪念吧!”我高兴的跳起来,拿着它玩了起来。

下午,在我们饶有兴趣地参观完了恐龙蛋遗址后,时尚、刺激、神秘、多彩的一下午就这样结束了。西峡恐龙遗迹园这不愧是“世界第九大奇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人们诉说着恐龙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游半坡遗址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里,我参观了6000年前的直立人——-半坡人的遗址,因其发现于半坡村而得名半坡遗址。

我们先来到第一站——-半坡人展馆。展馆里摆放着半坡人制造的生活用品和各种陶罐。半坡人好奇地观察着整个世界,并把他们所看到的雕刻在了陶罐上。有的像鱼,有的像鹿,还有的像树叶。

我最喜欢的陶罐是尖底瓶,它是用来装水的。先把麻绳绑在柄上,“扑通”一声把瓶子投入水中,大约装了三分之一的水之后,瓶子会自动立起来。这时候把它拉向岸边就装好水了。6000年前的半坡人就能想出这样的好主意,而我这个现代人,却想不出这种方法,古人真是金点子多多啊!

看完了陶罐,我们转身到了遗址大厅。一进大门,我就见到一个高度到我小腿的陶罐,我左看看右瞧瞧,正面再打量打量,怎么也没想出来它是干什么的?原来,它是用来盛装死去的孩子,这一举动表达了半坡人对孩子的爱惜。

假如让你造一间小房子,怎样才能既省材料又坚固耐用呢?半坡人是这样做的:先从地面向下挖一个圆形或方形土坑,用坑壁做墙壁,然后在地面上搭一些一米多高的木棍,上面捆在一起,再披上草皮,就大功告成啦!

半坡人用他们勤劳的双手创造了陶罐,用他们的智慧创造了房屋。我敬佩半坡人的才华和智慧。我带不走陶罐,也带不走房屋,就让我把半坡人的智慧藏在心里带走吧!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北川大地震遗址有感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放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汶川大地震中伤亡最多的北川

在地震后,镇子瘫痪了,危楼处处耸立,十分危险,整个镇子彻彻底底成了一片废墟,原本应在山上的岩石却像瀑布一样飞流而下,覆盖了一栋又一栋的楼房,直到5。12大地震的救援工作结束,仍有很多人没找到,北川再也回不到地震前了,遗址被保留下来好让失去亲人的人们前来祭奠。走进地震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从山麓到河滩波浪式被摧毁了的土地。倾斜的房屋、塌陷的楼层、悬空的楼梯、破碎的窗户,满目疮痍的场景和北川中学遗址上屹立不倒的五星红旗深深震撼了我。

看到这些场景,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在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匆忙赶往地震现场进行抗震救灾的场面,救援人员飞速赶到了地震现场,只见现场一片狼藉,救援人员二话不说,开始了救援,搬石头的搬石头,救人的救人,挖土的挖土,大家很快展开了救援,很快,从各地来的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救援,但因地震太强烈,有些教室直接被埋到了地底下,大部分楼房的一层直接陷入了地底下,救援过程就难上加难,挖掘机因路况问题无法进入,解放军只能用铁铲甚至双手去挖,但最后仍然有很多人没救出来。

看完这些地震遗留下来的残骸,我感到大自然的破坏力太强了,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经常不堪一击,此时显得人类太渺小和脆弱了!但是我们是团结的,我们也是坚强的,在灾难面前,我们更加团结一心,共同抗灾,地震也许会房倒屋塌,但绝不会压垮我们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明城墙遗址公园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曹润瞳

城墙在古代是用来抵御敌人保护百姓的,如今它已经失去了作用,很多城市已经看不到它们的身影。而我们兴化却还保护着一堵明代的城墙,坐落在兴化东门,靠近东岳庙的地方。

为了保护明城墙,兴化市政府特地在它原来的位置建了一座公园。公园大门的西边有两块大理石石碑,前面一块上刻着五个灰色的大字——明城墙遗址,后面一块刻有明城墙的简介。公园的正中央,有两门大炮,这两门大炮是铁铸的,已经锈迹斑斑,摸一摸冰冰凉凉,非常粗糙。大炮的南边有一条长长战壕,里面长满了青草,弯弯曲曲的,像一条青色的龙。跨过战壕就可以来到城墙脚下了。这座城墙可高了,得仰起头来才能看到它的全貌,我感觉它得有三四层楼房那么高。城墙很长,仿佛古时候的书简,慢慢打开向我展示历史的画卷。城砖是青灰色的,有些已经破损,上面能看到刀砍过的痕迹,还有子弹留下的弹孔,有些砖头上还有淡淡的红色,这些都是古代的战士为了保护百姓洒下的热血吧。

这座公园虽然不大,但是却能给我们讲述一个个历史故事,让我们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真了不起啊!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1503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参观周口店遗址。我先介绍周口店“北京人”遗址的地理位置,是位于离北京市西南48公里房山区周口店村的龙骨山。这里地处山区和平原交接处,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的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山上有一东西长约140米的天然洞穴,俗称“猿人洞”。1929年在此洞中首次发现古代人类遗存后被称“周口店第一地点”。 Zhoukou shop site.I first introduce the geographical location of the "Beijinger" site of Zhoukou store, which is located in the keel mountain of Zhoukou, 48 kilometers southwest of Beijing.Here are located at the junction of He Pingyuan, the southeast is the North China Plain, and the northwest is a mountain.Most of the mountains near Zhoukou store are limestone, and under the action of hydraulic, many natural caves of different sizes are formed.There is a natural cave with a length of about 140 meters long on the mountain, commonly known as the "ape man hole".After the first discovery of ancient human relics in this hole in 1929, it was called "the first place of Zhoukou store".

游客们,这遗址就是我们中国“北京猿人”的远古进化历史。周口店遗址区是中国华北地区重要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周口店第一地点——即“北京人”遗址。1918年被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发现并进行试掘。1927年加拿大学者步达生对周口店遗址进行正式发掘,并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1929年12月2日16时,我国古人类学家裴文中发掘出土了第一颗完整的“北京人”头盖骨,这一发现,震惊了世界学术界。现在,大家仔细看清楚“北京人”的头骨吧!

根据出土物可以证明,北京猿人在大约距今70~20万年的时期内居住于周口店地区,过着以采集为主,狩猎为辅的生活。其早期为距今70~40万年,中期为距今40~30万年,晚期为距今30~20万年。北京人是属于从古猿进化到智人的中间环节的原始人类,这一发现在生物学、历史学和人类发展史研究上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

游客们,“北京人”还有一个重要的标志。就是在“北京人”居住过的洞穴里,发现厚度达4—6米、色彩鲜艳的灰烬,表明“北京人”已懂得使用火、支配火、学会保存火种的方法,是人类由动物界跨入文明世界的重要标志。请大家继续往前走。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于1953年建立起陈列馆,连同遗址向国内外参观者开放。1961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各位游客,周口店“北京人”遗址已经参观完了,请大家慢走,欢迎下次再来参观。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705 字

+ 加入清单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是世界文化的一大重要遗产,也是北京人的起源地。 shop site, located in Zhoukou store in Beijing, is a major heritage of world culture and the origin of Beijingers.

这里有从古至今的所有北京猿人的进化论,很涨知识,一个个北京猿人像手里拿着火把,昂头挺胸,高傲地站着,好像一个高贵的首领,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地点27处,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万多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迹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1961年3月4日它还被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导游一本正经道。

带着兴奋的心情,随着导游向里走,映入眼帘的是几个大字“北京周口人遗址”和一个金色毛发的猿人头像,此时,我的内心有说不完的情趣。

踩着白色大理石铺成的小道走进大厅,长廊的中心竖立着一个个展示箱,里面整齐得摆放着北京猿人头像,每个猿人的表情也都丰富多彩,有的好似在笑,有的在哭,甚至有的还在生气。左右两边挂着曾经北京猿人的照片和简介。听导游说,目前这里出土了六件头盖骨,十五件下颚骨,一百五十七枚牙齿和许多碎裂骨骼,这也代表着四十个北京猿人个体。

走进展览馆,个个北京猿人的场景出现在眼前,其中有生活在70到20万年前的直立人,20到10万年前的早期智人,都是我们的祖先。

还听导游讲,那时男性猿人平均身高为156厘米左右,女性猿人平均身高为150厘米左右,并且寿命很短,只有4.6%的猿人能够活过50岁。

每个场景都栩栩如生,动作也非常生动。

走出这里,真是回味无穷!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672 字

+ 加入清单

各位游客大家好,我是星星旅游社的导游员,我姓付,今天就有我来带大家共同游览这个周口店遗址。希望我的讲解令人满意,我们共同度过这一美好时光。

我们即将前往的是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利用这一段时间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历史和现在的状况。

周口店北京猿人的遗址,位于北京市西南约50千米,处于山区和平壤接壤部位,周口店附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利作用下,形成大小不一的天然洞,该山称为龙骨山,是50万年前北京猿人栖息的地方。他们先后在洞穴里群居了40多万年,遗留下他们吃剩的残余食物和用过的器具,还有他们的残骸。后来,这个洞被塌方的泥沙和崩落的石块所掩埋。早在1918年发现第一地点后,又经过两次的挖掘,又发现了很多化石。截止目前,出土的北京人化石有6件比较完整的头盖骨化石,12件残破面骨,15件下颌骨,157颗牙齿和十几件残肢骨体骨,这些化石代表40多个男女老幼的尸体,周口店即以中国猿人之家闻名于世。根据挖掘的地点,科学家把这种原始人类定为“北京人”,把这个洞穴称为“北京人遗址”。

在北京猿人遗址的上方,靠近山顶的洞穴中。是山顶洞人的遗址,在这里发现了三个成年男女完整的头盖骨和残骨。在山顶洞人尸骨周围撒有红色的赤铁矿粉末。洞内还发现山顶洞人用过的骨针、穿孔的骨坠、鱼骨、牙饰、石珠串联而成的“项链”。

1961年周口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7年被联合国列为《世界遗产记录》,1953年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对外开放,1992年,北京政府将这里列为“北京市少年教育基地”1997年被中宣部列为全国百家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之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