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遗址

遗址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遗址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遗址问题。

分享

浏览

1405

作文

43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的作文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中秋节当天,我去了汉旺镇地震遗址

一到地震遗址,我就迫不及待地下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幢钟楼,钟面上的时间永远地停在了两点二十八分。下午两点多的时候,有些人可能还在睡午觉呢。地震到来的时候,房子剧烈地摇动起来,许多人在十二秒内逃了出去或者还没反应过来,便在这场地震中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钟楼旁有一块很大的纪念碑。这是地震以后,当地政府修建的,为了纪念在地震中罹难的人们。纪念碑的底座高度大约有四十厘米,上面有一块奶白色的大理石,大理石上刻着红色的碑文。

我们继续往前走,看见了一座亭子。亭子完好无损,而亭子旁边巨大的雕像却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雕像的头部跌落下来,至今还静静地躺在那儿,雕像的其余部位也有不同程度的受损。

我们沿着街道继续向前,两旁的房子残破不堪,有的斜着,有的两幢碰到一起,有的则完全坍塌了,竟然还有一撞楼直接下陷,二楼变成了一楼……废墟中掩埋着多少条生命呀?

道路的尽头有一座小山,那座山原本是道路旁边的,地震把一部分山体移到了这里,前方的道路也被掩埋了。我们看见了原来的水道,水道里已经没有水了,干涸见底,是山体的移位把水道切断了。旁边,一座新的水坝已经建立起来,并投入使用了,那里水流很急。

中秋节是一个大家团聚的日子,可是在地震中死去的人们再也无法和他们的亲人团聚了---愿死者安息,生者更坚强。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游圆明园遗址

全文共 734 字

+ 加入清单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奶奶、妈妈和表弟,同去圆明园遗址游览新开辟的福海公园。

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似的。继续往前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

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

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摧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然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

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瑕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

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护卫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波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林立、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好像美玉、珍珠似的湖光小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

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

展开阅读全文

山西蒲津渡遗址游记小学生作文

全文共 1057 字

+ 加入清单

寒假期间,我们全家驱车去山西省运城市周围的几个旅游景点游览了一下,先后参观了蒲津渡遗址、觧州关帝庙、普救寺、鹳雀楼和永乐宫,其中对蒲津渡遗址博物馆的四头大铁牛印象最深。

蒲津渡遗址位于山西省永济市西南十五公里蒲州故城西门外,距今已有一千二百八十多年的历史。

蒲津渡遗址唐代开元铁牛,是一九八九年在永济市蒲州古城西门外的几十米以下出土的。蒲津桥始建于春秋战国时期,是横跨黄河、沟通秦晋两国的交通主要的大动脉。据史书记载,这样的大铁牛东边有四头,西边有四头,总共有八头,铸造于唐代开元十二年(724年),起托桥镇水的作用。现在展出的仅有四头铁牛,另外四头仍沉醒在泥土之中。铁牛高1.5米,长3.3米,肚子下面还有六根锚铁,来固定铁牛,在这几头大铁牛里面,最轻的一头重55吨,最重的一头重75吨。每只铁牛身边都有一个铁人,这几个铁人分别代表维吾尔族、蒙古族、藏族和汉族四个不同的民族。它们造型精美、栩栩如生,是一千多年前古代冶铁铸造工艺的精品。据说,铸造这些铁牛占当时全国年产铁量的五分之四。专家们认为,这些铁牛:数量之多、体积之大、造型之美、历史之久、全国仅有、世界罕见,堪称“国宝”。党和国家领导人江泽民、乔石、李铁映、布赫、王兆国等莅临参观后给予了高度评价。

二○○一年六月二十五日,蒲津渡遗址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二○○五年元月二十八日,蒲津渡遗址经过整理和修复开始对外开放,许多的国外的游人都慕名来到这里参观、访古。

关于蒲津渡的故事,我过去只是在小学课本有过初步的了解,铁牛是干什么用的呢?它是用来牵拉浮桥用的。古代科技不发达,在大江大河上造桥最省事的方法主要是建造浮桥。

建浮桥先要在河上横着排列上一排大木船,在船头和船尾分别用铁链锁住,然后往船上排放长条木板,为了防止桥被黄河的大浪冲走,就将锁船用的两条铁链子挂到河岸两边的大铁牛身上。这座浮桥就建成了,两岸的人们可以自由自在的在浮桥上面通行了。

可是到宋朝时,有一次黄河发大水,浪很大,结果把八头大铁牛全部冲到了黄河底。人们都非常着急,如何才能将大铁牛合部打捞上来呢?大家想出了各种各样的办法,但是都失败了。有一个名叫怀丙的和尚,他是个很有头脑的人,他想了一个办法,最后终于把八头铁牛全部从河底打捞了上来。这个故事就叫“怀丙捞牛”。过去,我只在书本上学过这个故事,这次来山西旅游,我亲眼见到了这几个当年怀丙和尚打捞上来的真铁牛,所以对这个故事的理解就大大加深了。我感到外出旅游也是一个学习和增长见识的好途径。古人说的“读万卷书,行千里路”是很有道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我爱家乡的商城遗址

全文共 261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郑州,郑州有很多举世闻名的景点,比如:少林寺、碧沙岗、二七塔……,不过这一次,我要写的是:商城遗址——城墙。

城墙位于管城回族区城南路北到城东路,是商代时期的护城墙。经过3600年的风雨洗礼,他还是那样雄伟。现在城墙已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文物”了,而且,市政府也派人在加固城墙,并发掘城墙下未开发的文物。

春天,城墙上开始显得有生机了。因为开了很多花,比如:迎春花、樱桃花以及各种野花,我还在城墙上放风筝呢!夏天,池塘里的荷花开了,我们在城墙上捉知了。秋天呢,我们就在城墙上捉蟋蟀。冬天,我们在雪地里打滚,打雪仗呢!

展开阅读全文

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妈妈带我和哥哥来到大明遗址公园

今日的大明宫已变成遗址了,往日的辉煌已不复存在。这里曾经是大唐帝国的王宫。它既是当时世界上规模最为宏大、规制最为严整、规划最具特色的宫殿群;也是中华文化与世界文明的交融点和对外传播的动力中心。公元896年,大明宫毁于兵火。大明宫是最为辉煌壮丽的建筑群,建于唐太宗贞观八年,平面略呈梯形,占地面积约3。2平方公里。原宫墙周长为7。6公里,四面共有11座门,大明宫南部为前朝,自南向北由含元殿、宣政殿和紫宸殿为中心组成;北部的内廷中心为太液池。

了解大明宫我还是从着名导演金铁木执导的纪录片《大明宫》开始的。他拍的梦回唐朝,引领国内顶尖摄影、美工、电脑特效制作团队,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再到安史之乱,详细介绍了在大明宫里的建造和消失,大唐从昌盛到衰退的演变,让一千余年前中国历史上最繁华的盛唐时期,呈现给在我眼前。

走在遗址公园里脑子里想象着唐朝时期的兴衰,结束了一天的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游大明宫遗址公园

全文共 900 字

+ 加入清单

外爷逛完鸟市意犹未尽,又提出要带我去大明宫转转。我不禁感叹到,外爷真是个懂得放松自己的人呀!

我们二人一行到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看见那气派地格局,我张大了嘴巴。一座高大宏伟的宫殿,那门有两个狮头环扣,典型的古代房屋结构。它分为两层,第一层只有一扇门。第二层有一个门洞,旁边两个小门。我脑中浮现出一番景象:一位皇帝坐在龙椅上,伏案苦思,他正在想大臣们的奏折有无道理。到了夜里,他命人点起灯,继续捧起奏折一本本阅读审批,他很认真,时而皱眉摇头,时而露出会心的微笑。我不禁想到,要是近代清朝皇帝也像他这样尽职尽责,国道就不会衰落到割地求和的地步吧!我正在沉思,外爷叫了我一声,又把我从幻想中拽了回来。又带我向前走去。

我们来到一片模拟战场上,那儿有很多的杏黄旗,每一面都上书一个大大的古体字“令”。杏黄旗下放着战鼓,一副准备打仗的样子,可在一片战场上,却缺少了最重要的东西,战场的灵魂——士兵。我的脑海中俨然出现另一副景象:士兵们在战场上奋力厮杀,百姓带着妻儿老小四散逃亡,不少人在路上饿死、渴死或还没来得及逃走的时候被乱箭射死,马路两旁尸体不计其数、横尸遍野。可如果皇帝治国有方,显现出得该是另一番景象,田地生机勃勃、人民安居乐业、孩童嬉戏玩耍的和谐局面。

继续往前走,我又看到王孙公子们地腐败,在模拟模型中,一位嫔妃在居所由36条走廊连接其有28间厢房(还只是客房)16间居室(给自己住),而一位王爷的院落更是大得离谱呀,是嫔妃居所面积的两三倍左右。我知道,他们如此豪华的院落,都是搜刮民膏民脂得来的。我可以想象当时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不,水深火热还不足以形容)。看着这些院落,我心中不禁想到有一首诗来形容: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农夫心内如汤煮,王孙公子把扇摇。

再往前走,我看见几匹骏马上骑着几个宫女,她们手中亮举着球杆,姿势统一。外爷告诉我这叫马球,是在马上以球杆打球的运动。外爷懂得还挺多。

走过马球模型,我们就走出了大明宫,看着晌午热辣辣的太阳灸烤着大地,我不知道古代的人民是怎样生活的……

——假如我可以穿越,我一定要做个好皇帝,精兵简政、勤政爱民、国富民强,给老百姓创造一个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公园

全文共 368 字

+ 加入清单

兴城古城游览完毕,一行人整理行装开始返京,路上有人提议到唐山地震博物馆看看,自驾游就这点好处,行动比较灵活,时间还早,赶到唐山,在地震博物馆周边吃了午饭。饭后进入唐山地震博物馆。

唐山1976年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特大地震,给唐山人民巨大损失,震后,为纪念在这次地震中逝去的亲人,牢记地震自然灾害给人类造成的损失,纪念唐山人民在全国人民的全力支援下抗震救灾、重建唐山的伟大壮举。唐山市修建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唐山地震博物馆、唐山地震纪念馆、唐山市中心还建有抗震纪念碑广场。

由于时间关系,我们这次只参观了唐山地震遗址公园和地震博物馆。抗震纪念碑广场由于周边无法停车,只在周边开车转转。

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是世界上首个以“纪念”为主题的地震遗址公园,2011年公园被列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名录,被中国地震局授予“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示范基地”。

展开阅读全文

游圆明园遗址

全文共 890 字

+ 加入清单

广东省广州市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副设外语学校 初二七班 卫颖琳

天气晴朗,碧空万顷,凉风袭人。我与家人第二次来到北京,但我却是头一回来到圆明园遗址开辟的福海公园。圆明园,这座昔日压倒群芳震惊世界的园林建筑奇珍,今日已成了绿树丛中断壁颓垣,伤痕累累的废墟。只要到那里去看看,就会点燃你对帝国主义仇恨的火焰,激发你对社会主义祖国的热爱。还记得来到圆明园大门前,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门口那对威严的狮子。它们身上伤痕累累但雄姿犹存似乎随时准备与敢于来犯之敌决一死战,把他们吞下去似的。继续往里走,只见废墟上长出了嫩绿的小草,路两旁松墙内盛开着五彩缤纷的花朵,充满了无限生机。这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啊!走到旧址旁,我看见有一匹石马屹立在那里,怒视着远方,它好像在咒骂那些夺我中华之宝,杀我中华儿女,毁我中华园林的帝国主义侵略者。侵略者虽然烧毁了我们美丽的圆明园,但是毁不了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不畏困难的精神。这边虽还是伤痕累累的劫后遗址,但在那边却已建起了漂亮的福海公园,使它成为第二个圆明园。继续往前走,我眼前一亮。啊,福海真美呀!湖水环绕着一个小岛,碧水又在群山之中。小岛的中央还有不少的亭台楼阁,显得典雅秀丽。湖水清澈见底,像一块晶莹透亮的水晶石;湖水平静极了,像一面光亮的明镜;湖水清绿,又好似一块无暇的翡翠。湖水映着蓝天,好像一条艳丽的蓝纱巾,映在水中的山、阁、桥、树就像纱巾上的点点花纹。群山就像个大托盘,托着湖水这块美丽的翡翠。那小岛好像翡翠中间镶嵌着的一颗光彩照人的珍珠,群山上的青松好像是卫护托盘、翡翠、珍珠的钢铁战士。那一座座小桥就像一条条翡翠上的彩带,与群山相连。微风吹过,湖水泛起鱼鳞似的花纹,一闪一闪的。阳光照在上面,万点金光,灿烂夺目。湖水映照着怪石丛林,鸟语花香、苍松挺立的群山环绕着景色宜人,赛过珍珠的湖光水岛。这里湖映山,山环水,一片湖光山色,真是美不胜收。啊!圆明园,你的景色如此多娇。你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你是侵略者罪行的见证,你永远激励着华夏子孙为振兴中华而奋发向上。投稿:2005-4-24 10:43:50游圆明园遗址板凳回目录我的游圆明园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唐山地震遗址的作文

全文共 624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唐山地震遗址公园,最先看见的是一只裂开了一条深深裂痕的钟,凝固了时间: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56秒,我想像当时唐山就是在那一刹那,房屋倒塌,城市毁灭,心里不由地颤动起来。我又来到了那一排高大的纪念墙前,墙上刻着一排排整齐的名字,那12块高墙给了我一种前所未有的震撼,不仅是震撼,是一种说不出的感觉。建造纪念墙也是给遇难同胞的一种安慰吧!公园中间是广阔而又方正的水池,乱石散落其中,恰似天幕中四布的星辰。

我们又来到纪念馆,首先映入我眼帘的三块凹凸不平的墙壁,墙壁上刻着救灾时的情景,有一副画面令我感受至深:一个孩子的下半身被压住了,三个解放军在奋力搬动那块大石头,而孩子的母亲在旁边号嚎大哭。我忽然感觉大自然很残酷,一个好好的孩子,顷刻之间,他将会失去双腿,甚至失去生命。

还有一副蜡像留给我很深的印:在一片废墟之下,几户人家团结在一起,简单搭建了三角屋。在一旁支起了一个锅子,生了火,里面仅有的水,简单谈不上是水,是水拌泥,泥混水,一个年迈的老奶奶为大家下了些面,分给大伙儿吃,其实,在当时能吃上一口面已经不错了,更多的是饥饿,从这里,我看到了地震后人们的生活艰难,同时也证实了人们的坚强与对生活的热爱。

离开了遗址公园,心情仍是难以平静。然而,在这巨大的自然灾害面前,人们自救、军队援救、全国帮助,犹如树起了高大的精神支柱,地震可以摧毁我们的家园,但打不垮我们众志成城的决心和毅力。看到了遗址公园中的呐喊、抗争和留言,我更加被深深震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秋游大明宫遗址公园优秀作文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入秋后的第一个星期天,爸爸带着我和堂妹去西安大明遗址公园玩,我们俩心里特别高兴。

早晨,骑着爸爸给我刚买来的自行车,带着堂妹,跟着骑电动车的爸爸,来到了公园。在公园一处的桥凳上,趁着天气凉爽,我拿着早已准备好的纸和笔,聆听爸爸对我作文写作的指导。在我写作没词时,爸爸建议我观察大明宫遗址公园的丹凤门,看看能不能从这里挖掘到什么新鲜的东西。丹凤门遗址位于今西安市火车站之北,自强东路东段和二马路之间。历史上的丹凤门始建于唐高宗龙朔二年,是大明宫的正门,由五个门洞组成,门上建有巍峨高大的丹凤楼。北与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遥相呼应,构成了大明宫的中轴线,是唐朝皇帝出入宫城的主要通道。其规格在大明宫诸门中最高,同时也是唐代皇帝二百多年间举行登基、改元、宣布大赦等大典的重要场所,是大唐王朝的国家象征,有“盛唐第一门”之称。丹凤门是大明宫的正南门。东西长75米、南北宽33米,由门道、隔墙和墩台3种夯土结构浑然组成。墩台上插着一面面古代的战旗,随着秋风摆动,显得丹凤门更加雄伟壮观。门楼四周被一块一块的白色米石围绕,将丹凤门点缀得更加美丽。围着丹凤门走完一圈后,我们来到了公园游客服务中心,游客服务中心门前一群老奶奶随着音乐的节拍在做着晨操锻炼身体。我们走着走着,不小心到了公园的一片石榴园前,被一棵棵石榴树上红红的石榴所吸引。我站在一棵石榴树下,弯腰捡起手一个掉在地上挺光滑的生病石榴,放到鼻前,闻了一下,虽然是棵掉落在地上的石榴,但石榴的清香感仍然存在。在公园的沙滩边,我们被一股花的香味深深地吸引,远远望去,一朵朵喇叭花露着小小尖角,在露水的灌溉下,显得晶莹剔透。正当我们游玩兴趣正浓时,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我们在恋恋不舍的秋雨中遗憾地早早结束了大明宫遗址公园的秋游活动。

展开阅读全文

游恐龙园遗址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五一放假,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西峡恐龙遗迹园游玩。五月一日上午,我们从灵宝出发,去西峡,经过一路的颠簸,终于来到了这个令人神往的地方。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个巨大的仿真恐龙,十分雄壮。继续向前走就来到了恐龙遗迹园的草坪上。偌大的草坪上,到处都是恐龙,梁龙伸展着长脖子,镰刀龙挥舞着它的“大镰刀、霸王龙张着大嘴巴,向我们展示出它的霸气,蛇颈龙则在水里悠闲的享受着日光浴……

再向前走,就到了“恐龙化石馆”。恐龙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由地球厅、海洋厅、生命演化厅、恐龙世界、恐龙骨骼化石发掘现场、电玩厅、火山体验厅等部分组成,整个展馆综合运用实物展示和声光电等高科技手段,全景式再现亿万年前恐龙时代的环境变迁。走向前去,几十个完整的恐龙骨骼“站”在我面前,大的可达十几米高,小的只有几米高,十分壮观。

我们沿着遗迹园游览指示向前参观者,无比兴奋。无意中我看到一个小小的电动恐龙走来,真可爱,忽然我看见爸爸在电动恐龙后面拿着遥控在那移动电动恐龙,爸爸说:“这是给你买的玩具,作纪念吧!”我高兴的跳起来,拿着它玩了起来。

下午,在我们饶有兴趣地参观完了恐龙蛋遗址后,时尚、刺激、神秘、多彩的一下午就这样结束了。西峡恐龙遗迹园这不愧是“世界第九大奇迹”,它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向人们诉说着恐龙的辉煌。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维新遗址作文800字

全文共 792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六早晨,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同妈妈来到了位于温州工业园维新遗址。我刚刚来到门口,便嘟囔着嘴漫不经心的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要来这参观,一看大门就不好看啊,里面就更别说了。”“哈哈,别这样说嘛,孩子,凡事不能只看外表哦!里面可能有你意想不到的呢?”妈妈神秘莫测地说着。“哦?”我满怀疑惑地紧跟妈妈的脚步走了进去想一探究竟。

首先,我们来到了“陶艺馆”。一进门,我便瞠目结舌,里面摆满了数不胜数的陶瓷艺品,而且它们都形态各异。我听这里的工作人员大姐姐说,这些作品有的可都是小朋友们亲自动手完成的呢!”太了不起了”我惊叹道。我也想拥有一件属于自己亲手制作的陶瓷艺品。便走到那位大姐姐的身旁:“大姐姐,你可不可以教我怎么样制做陶瓷艺品啊?”“当然可以呀,”她笑了笑,眼睛眨了一眨,仿佛会说话,一只手拍着我的头,一只手指着泥土,“你看,刚开始做的时候,要先拿一撮做陶瓷的泥巴,放在制作陶瓷的工具上,然后一只手捧在泥巴的左侧,固定不动,另一只手伸出两个手指,往泥巴的中间由下往上,由重到轻按捏泥巴,弄出自己喜欢的图案。最后,初步陶瓷做成型后,还要过两个星期左右的时间再放到烤箱里烘干了。一件正真的陶瓷就大功告成了。”嗯呢,谢谢大姐姐,我知道啦!”然后,我便开始制做我的陶瓷艺品了……

接着,我们来到了一片大草丛。我远远望去,似乎有几个人在那边休憩。走近一看,我惊讶不已,那些竟然不是真的人。它们神态各异:有的神情庄重,仿佛在思考问题;有的仰望天空,仿佛在思念亲人;有的低头望地,仿佛在准备耕地……我走到它们身边,不由自主的伸出手来,摸了摸他们,哇:它们是用木头雕刻而成的,做的惟妙惟肖,从远处望去和真的人极为相似!

最后,我们来到了维新遗址的陈列馆。一幅雄伟壮观的画映入了我的眼帘:有许多的栩栩如生的原始人在辛勤地工作,吃美味的东西,砍树……

这次来到维新遗址参观真是让我大开眼界啊!果然不屈此行!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城头山古文化遗址作文800字

全文共 872 字

+ 加入清单

201X年5月21日,我们的班主任洪老师和“发现教室”的辅导员吴老师,带领我们四年级“稻米文化”活动小组部分成员。参观灌溉设施最早最完备的水稻田发源地—城头古文化遗址

到了城头山,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跑去,发现这里还在进行建设中。据老师说,澧县准备花四个亿,打造城头山旅游文化景点,成为省级的古文化遗址景点。走了大约十多分钟,我们看见了一个用钢铁架围起来的一个圈子,还有几个大大的坑,分成一层一层的,正好我们赶上县教育局的领导带领一个团队在参观,讲解员给我们进行解说:这里是古人曾经住过的地方,有灶火土台、陶器、陶俑、拌料坑。我们走着走着,又来到了以前古人种植稻谷的地方,这里有一幅雕像,说明人们正在收割稻谷的丰收景象。

科考专家认定这是6000多年前古人的稻田遗址。我们还发现了古人利用河道流水的力量来灌溉稻田,他们把河床里面的沙进行过滤,然后进行灌溉,这个设备设施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我们围绕着那个大屋子走了一圈,在屋子的左边,有许多雕刻人物形象,他们在举行祭祀活动,有的双手合一,抬头望着苍天,祈求圣灵保佑来年五谷丰登;有的把头低低地跪在地上,好像心里在许愿,还有的在挖祭台。还有一个大人挑着什么东西,旁边还有一个孩子;仰望蓝天。样子很虔诚。一组栩栩如生的形象展现在我们的面前。表达了远古时的人们,在6000多年前,就已经开始了农业生产,他们那种与天斗,与地斗进行农业生产、生活的景象,仿佛清淅地跃入我们的眼帘,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最后,导游告诉我们,城头山先后出土的古城遗址、氏族墓葬、大型祭坛、灌溉设施完备的水稻田等大批珍贵文物。是新石器时代的文物,科考工作者进行了13次考察,被认命为最早的水稻文化灌溉设施基地。现在,城头山古文化遗址被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城头山遗址是中国南方史前大溪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遗址,也是迄今中国唯一发现时代最早、文物最丰富、保护最完整的古城遗址,被誉为“中国最早的城市”。

这次参观活动,对我教育很大,原来我的家乡有如此深厚的文化底蕴,我长大了想当一个考古工作者,去探究远古时代的未解之谜。

展开阅读全文

游圆明园遗址公园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在北京旅游的第3天,我和爸爸妈妈坐地铁来到了圆明园

走入圆明园,我就看见了一座与众不同的桥,它并不像其他桥一样有着精美细致的雕刻,而是几块普通的大石头拼接而成,如果走近一点看,石头上还有有几条不规则的条纹。圆明园里怎么会有这么普通的桥呢?导游告诉我们说:“这座桥叫做单孔残桥。圆明园以前有大小桥梁一百八十余座,但是在被三次大火袭卷后,只剩下单孔残桥孤立湖上。”原来是这样,这座单孔残桥是唯一座保存下来的桥。

告别残桥,我们到了另一处景点黄花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巨大的迷宫,迷宫正中间是一个石亭,圆形的石顶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亭子特别的高,站在亭子里,可以看见迷宫中的每一个人。导游告诉我们说:“这是黄花阵,每逢中秋节的夜晚,宫女们每人手提一盏黄花灯,皇帝做在亭子中观看,最先到达亭子的宫女会得到皇帝的奖赏。当时的围墙有两米高,是石子路,迷宫也要比现在复杂,宫女走起来非常不方便,最快也要两个时辰才能到亭子。”我费了好多时间才从迷宫中走出,我不得不佩服一百年多前能工巧匠的智慧。

离黄花阵不远,就是圆明园的代表遗址:大水法。大水法曾经是圆明园内最壮观的一个喷泉,喷水时声音震耳欲聋,好几里外的地方都能听得见。但在一八六零年火烧圆明园时被八国联军烧毁,只剩下了一片废墟。如此精美的建筑就这样被火烧毁,我十分惋惜,对八国联军的暴行感到无比愤怒。

再往前走就到了十二生肖馆,门口有仿制缩小的十二生肖雕像。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原是海晏堂喷泉的一部分,每个动物就是一个喷泉机关,每到一个时辰,相应的动物口中会喷水,十二点时,十二个动物就会一起喷水,十分壮观。这些铜像已经流失海外,只有部分兽手被爱国人士花巨资买回,又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我们又坐船游览了圆明园遗址公园,院内湖面上满是大片大片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像是给水塘穿上了一件翠绿色的裙子,荷花是裙子上的点缀。有些荷花已经盛开,她们高昂着头,似乎在进行选美比赛;大部分荷花还是花骨朵,她们藏在荷叶之中憨睡着好像不愿起来。我坐在小船上,湖面凉风习习,湖边的垂柳随风摇摆,蜻蜓在湖面盘旋,一派江南风光,我仿佛回到了杭州的西湖。

我们现在看到的圆明园遗址公园是美丽的,但这些都是在建国后重建的,但这昔日的圆明园美丽辉煌是不能相提并论的,那些废墟在告诉我们不能忘了一八六零年,不要忘记这场浩劫,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展开阅读全文

参观北川大地震遗址有感作文600字

全文共 598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放假期间,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了汶川大地震中伤亡最多的北川

在地震后,镇子瘫痪了,危楼处处耸立,十分危险,整个镇子彻彻底底成了一片废墟,原本应在山上的岩石却像瀑布一样飞流而下,覆盖了一栋又一栋的楼房,直到5。12大地震的救援工作结束,仍有很多人没找到,北川再也回不到地震前了,遗址被保留下来好让失去亲人的人们前来祭奠。走进地震遗址,映入眼帘的是从山麓到河滩波浪式被摧毁了的土地。倾斜的房屋、塌陷的楼层、悬空的楼梯、破碎的窗户,满目疮痍的场景和北川中学遗址上屹立不倒的五星红旗深深震撼了我。

看到这些场景,此时此刻,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在地震发生后救援人员匆忙赶往地震现场进行抗震救灾的场面,救援人员飞速赶到了地震现场,只见现场一片狼藉,救援人员二话不说,开始了救援,搬石头的搬石头,救人的救人,挖土的挖土,大家很快展开了救援,很快,从各地来的救援人员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救援,但因地震太强烈,有些教室直接被埋到了地底下,大部分楼房的一层直接陷入了地底下,救援过程就难上加难,挖掘机因路况问题无法进入,解放军只能用铁铲甚至双手去挖,但最后仍然有很多人没救出来。

看完这些地震遗留下来的残骸,我感到大自然的破坏力太强了,在突发的自然灾害面前,我们经常不堪一击,此时显得人类太渺小和脆弱了!但是我们是团结的,我们也是坚强的,在灾难面前,我们更加团结一心,共同抗灾,地震也许会房倒屋塌,但绝不会压垮我们的信念!

展开阅读全文

唐延路遗址公园

全文共 602 字

+ 加入清单

吴雨辰

今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是我家附近的唐延遗址公园

当你来到这里,首先会看到一个不大不小的广场,广场最前面矗立着一块巨大的石头,上面镌刻着“唐延路遗址公园”7个大字。

巨石的旁边是一个高大的花盆,足有两层楼那么高,抬头往上看,可以看到花盆里放着许多巨型的仿真花和水果。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一片大舞台,舞台有许多电子格子组成,当你踩到它的上面的时候,它就会闪出不同的颜色。老人在广场上跳广场舞,小孩在广场上玩轮滑,他们玩耍的时候,广场的地面就会五颜六色,不停地变幻。到了晚上,远远看去,广场就像正在举行一场热闹文艺表演,美轮美奂。

继续往前走,你会看到两条超级无比长的长廊,长到一眼望不到尽头,那两条长廊应该是给大家锻炼身体时长跑用的。这条走廊夏天最美,因为长廊的两边都是竹林,一到夏天,竹子变得特别绿,随风摇摆,跑在长廊中就如同在绿海中徜徉。

顺着走廊继续往前走,你又会看到一个健身广场,那里的小小孩比较多,尤其是阳光灿烂的日子,孩子就更多了,因为这儿有一个大型的滑滑梯,走在广场上,时常会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这就是唐延路遗址公园,整个公园到了夏天树绿了、草绿了、竹绿了,简直就是一片绿色的海洋。走在这片绿海中,闻着花香草香,听着孩子们的欢笑声,一点儿都不觉得累。

公园春天花多,但绿的不透;秋天和冬天全是光秃秃的树,没有什么特色;只有夏天一切颜色都沉浸在绿色中间,由地上一直绿到树上,由树上一直绿到了人心里。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471 字

+ 加入清单

十一长假里,妈妈带我去北京周口店遗址参观。一大早我和妈妈就坐上去周口店遗址地的车,我的心情别提有多高兴了。经过了一个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到了目的地。 Zhoukou shop car, dont mention how happy my mood is.After an hours drive, we finally arrived at our destination.

下了车,我先看到的是一个精雕细刻,结构精巧的北京猿人的雕像。接着,我们跟着导游来到北京猿人遗址博物馆内,在那里陈列着北京猿人头盖骨化石和猿人牙齿,还有猿人用过的石器、鸟类化石、哺乳动物的化石等。据说北京猿人非常聪明,能用石器来打猎和用火吓跑动物。我们接着去参观猿人洞,它是保护区最重要的遗址。跟着导游来到位于猿人洞南侧的山顶洞,它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文化遗址之一。

最后我们来到新洞,它和第四地点是互相连通的,在洞里发现的一件人类牙齿化石、石器和许多动物化石,大约距今有十五万年。参观完遗址,我带着依依不舍的心情回家了。在这次参观中,我学到了很多的知识,受益匪浅。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周口店遗址位于北京市房山区周口店镇龙骨山,距离北京城约50千米,是中国旧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

周口店遗址在1961年的时候被公布为世界第一批国家重点保护单位,198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周口店遗址共发现不同时期的各类化石和文化遗物,27处地点出土人类化石200余件,石器10万多件,以及大量的用火遗址以及上百种动物化石等,是人类化石宝库和古人类学,环境学,考古学,古生物学,地层学,年代学,以及熔岩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基地。

北京猿人化石共出土头盖骨6具,头骨碎片12件,下颌骨15件,牙齿157枚,以及断裂的股骨、颈骨等,分属40多个男女老少个体。

发现的第一地点,南北宽2~40米不等,厚40厘米,共分13层。这足以看出这个溶洞地形很陡峭,再想一想,一个溶洞的一层就相当于半个操场那么大,而且还是13层,真是个大溶洞。

第一地点位于周口店遗址内,东端原是一个天然石岩溶洞,俗称“猿人洞”,位于龙骨山的东北坡,是北京猿人头盖骨的出土点,东南为华北大平原,西北为山地,周口店附近山地多为石灰岩,在水力作用下,形成了许多大小不等的天然洞穴。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见证了亚洲大陆从更新世时代到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群落,说明了人类的演化过程,成为了人类一次重要的发现。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十月五日,妈妈、弟弟和我去了位于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猿人遗址

一路上晴空万里、秋高气爽。

到了龙骨山,一进门我们就看见两个大大的猿人头像,我和弟弟还在那照了好几张相呢!

然后我们走进了猿人洞。北京猿人生长在约五十万年前。那时猿人们靠打猎为生;白天男子到外面打猎,女子就带着孩子在树上摘野果。为什么那时人们不住在房子

里呢?原来,那时人们还不会盖房子,而且为了躲避风雨和野兽,人们才住在山洞里。后来由于许多灾害,猿人们不得不离开他们住了好几十万年的山洞。

大约三万年前,山顶洞人又来到北京猿人住过的山洞里。山顶洞人和我们长得几乎一样,他们会使用和制造工具。

出了山洞,我还看见了石膏做的猿人和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大角鹿。我还自己动手做了一个哩!

我们出了龙骨山,太阳已经落山了。

今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过得非常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世界文化遗产周口店遗址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大巴车摇摇晃晃地沿着山路驶向遗址,远处墨绿的山脉绵延起伏,没有入云的高耸,却有如刀削般的陡峭山势,尘土飞扬间映入眼帘的尽是灰黄的色彩。好一处荒无人烟的地方!我无法想象曾经居住在这里的北京猿人是如何定居,如何生活的。

跟着导游爬了好一段台阶,绕着山腰转了好几个圈,沿路零散竖着几个标牌,标牌上写着这里发掘出的遗迹古物。小道旁时不时有已经灭绝的远古动物的模型,龇着牙,咧着嘴,目光直直射向前方,仿佛虚空中有它的猎物;还有北京猿人的生活写照,或半蹲,或直立,或侧身仰头,举起手中石器,有的背着刚刚捕获的猎物……哪怕经过万年时光,也能看到他们脸上满足的笑意。心中的好奇愈发强烈,我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终于到了第一处洞穴――新洞。洞口很大,洞口前的沙石似是被用心打磨过,一层层如利刃剑锋,历经万年仍有森森寒意。在洞口,便可一览这新洞的全貌。新洞是保存最完好的一处洞穴,最高处约有5米,洞里空间不大,但住一家人亦是足够。愈往洞的深处走,温度愈发低,但又不至于寒冷。真真应了讲解员的那句话,这洞的选址是极为巧妙的,夏日凉爽,冬日也不冷。脚下踩着深黄色的土石,混凝得细密、结实,也不会太滑。有一层岩石比地面高出一米左右,沙石更加细腻平坦,我估计是那时北京猿人睡觉的地方。

手电筒苍白的光柱照进洞的深处,隐约可以看见有棱有角的几块岩石散落在洞的一角,猜想可能是他们生活用的器具、工具等。那些岩石虽是零散地放置在了洞穴中最不明显的一隅,但是它们中每一件,都是这片土地上最早居住的先祖们的智慧结晶。它们是北京猿人生活过的痕迹,穿梭了万年岁月,今日与我们相遇。仿佛是为了赴一场万年的约会,不用多么高调地显露它们的价值,那些石头只需静默地守候在那里,用万年不变的目光注视着我们这些渴望求知的拜访者。与它们对视,眸中含了沧桑,写满了古朴。但我清清楚楚地知道,它们代表了什么。

达尔文进化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北京猿人的存在证明了历史必然的发展趋势。那个时代的他们,懂得生存,更懂得更好地生存。会使用简单的工具,也会选一处避风的港湾与家人同住,甚至也会用贝壳兽骨雕刻出小小的饰品。

崇敬之情萦绕心间,看着每一处洞穴,我都会想想那时的人过着怎样的生活,又有着怎样的智慧。惊叹于他们已然学会与自然抗争,感慨于他们已然懂得谋求更好的生活方式。

周口店遗址,自有他们的智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