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铁板

铁板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铁板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铁板问题。

分享

浏览

6884

作文

3

铁板模样的“官督商办”

全文共 2601 字

+ 加入清单

1872年12月函咨总理衙门时,李鸿章概括了“官督商办”的准则:“官总其大纲,察其利病,而听候商董等自立条议,悦服众商。”即企业不为政府所有,所有权属于股份企业,“官督商办”后来成为1870年代洋务派创办民用工业的主要模式,轮船招商局、湖北矿务局、开平矿务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都采取了这一方式。

李鸿章首倡的中国近代工业化“官督商办”模式,最初来自盛宣怀的构想。

当时,李鸿章等洋务派官员们一心想发展中国近代工业企业,却苦于清廷国库不足,因而想调动、吸纳民间资金来实现富强大计。另一方面,在缺乏商业传统和制度保障的社会里,通商口岸的商人们却宁愿把资金投向外国商行。

曾在招商局做过会办的郑观应在他的《救时揭要》中指出:1871年到1872年,上海长江轮船多至十七八只,计其本已在一二百万,“皆华商之资,附洋行而贸易者十居其九。”郑观应说,中国商人其实不愿意“以资附洋”,但外国人似乎比中国官吏更值得信任,“夫商之不愿者,畏官之威,与畏官之无信而已。”

1872年,“每欲有所陈说”的盛宣怀向李鸿章递交了一份如何组建运营轮船公司的《轮船章程》。在这份后来被视作中国一个集商资商办的章程里,盛宣怀试图打通官商之间彼此隔阂、“久不联络”的局面。

盛宣怀认为,中国自办轮运业能否成功,关键在于国家是否“重商情”,以及如何为商人设身处地打算。他共拟定了六条章程,涉及轮船的组织、管理、经费、船只、如何应对洋商的竞争,以及政府给予怎样的优惠扶植政策。譬如,为了保证能和洋行竞争,政府给予漕运的业务扶植;政府不能随意侵占公司利益,“官场来往搭客、搭货亦照例收取水脚”等等。

在这样的制度安排下,企业不为政府所有,所有权归合股组织。这使得调动大量商人资本成为可能。

这份周密、漂亮的《章程》完全不像出自一个初涉商场的年轻小官僚之手。可惜没有得到政府派来的旧式商人、浙江海运委员朱其昂的认可。朱坚持领官项、设官局,他后来领官款20万串后在上海办“轮船招商公局”,只靠运漕粮为营生。几个月后,“公局”就陷入停滞状态。

在朱的“官办”思路下,招股也很不顺利。到1873年4月,只收到一名商人一万两现款的股金。上海商界两位和官场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人物——“红顶”商人胡雪岩和茶商李振玉都婉言拒绝入股。

“官办”失败后,李鸿章又回到盛宣怀最初提出的“商办”思路。这次,他委任了有着丰富经验的买办商人唐廷枢为总办,徐润为会办。唐、徐二人皆任洋行买办达十年之久。凭借他们在华洋商界、轮船航运方面拥有的广泛人脉资源,50万两的股本很顺利地就招齐。

当时,代表商人股东的总办唐、徐二人主管揽载、招股等轮运,代表官方的朱其昂主管漕运。盛宣怀则被李鸿章任命为兼管漕运和揽载事宜,既代表官,又代表商,成为联络、调和官商的关键人物。终其一生,他都在“官”与“商”的两重角色之间徘徊。

虽然未能如愿坐上招商局的头把交椅,之后又奉李鸿章之命到湖北勘矿,盛宣怀在招商局的经营和发展中还是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尤以以小吃大、收购美国昌旗轮船公司这一令国人扬眉吐气的一战为重要一笔。

当时,旗昌、太古、怡和三家洋行垄断了中国沿海和长江内河的货运,旗昌是其中历史久、实力强的一家。随着轮船招商局的加入,洋行的垄断被打破。为打压招商局,洋商们一度把水脚(水路运输费用)压至一半。恶战三年下来,几无利润可言,旗昌更是出现了严重的亏损。旗昌新老板上任后,有把旗下轮运业资产出售的念头。

1876年年底,徐润获知消息后亲自跑到湖北武穴,找正在勘矿的盛宣怀商量。盛宣怀认为筹款不难,担心的是吃下以后“船多货少、洋商争衡”的问题。听完徐、唐的解说后,他特地从湖北赶回和有关人员商谈此事。

据其子盛同颐回忆,盛宣怀先找李鸿章商议,并提出筹款方案:由清政府饬令盐商搭购招商局股份792000两,并通饬各藩司、海关道劝谕富商们认股。当时华北持续大旱,饥荒蔓延数省,赈灾是头等大事。李鸿章以“费巨难筹”拒绝了盛宣怀的计划。

盛宣怀不是一个轻易会让机会溜掉的人。他跑到南京,面见时任两江总督兼南洋大臣的沈葆桢。沈先拒绝。经过盛一番“此局关系国防大计、江海利源”的陈说,这位极为关心海防的封疆大吏终被说服。最后,沈葆桢同意从他的藩库里筹银50万两,再由他和李鸿章会同奏请朝廷,由江苏、浙江、江西和湖北各省拨款,把共计100万两的官款存入招商局的账户作为贷款。

待到以220万两银子吃下旗昌后,原本只有11艘轮船、资本额仅有75万两的轮船招商局拥有了29艘轮船,成为中国水域上最重要的一家航运公司。这一年冬天,太古、怡和两家外资巨头不得不和招商局签订了第一次“齐价合同”。

凭借官的身份和人脉,盛宣怀为招商局筹集到巨额政府贷款。之后数年,招商局因为背负巨大的债务包袱,又遭遇洋行的削价竞争,经营面临压力。盛宣怀又通过李鸿章,为招商局争取到5年内缓缴官款利息等特殊待遇。

在招商局创办的头十年里,官方予以漕运和贷款方面的扶植,商人们进行精明有效的经营、管理。在官商协力下,历经洋商发动的价格恶战、云南马嘉理事件引发的股东抽资风潮等等艰难,招商局成功实现“分洋商利权”的目的。

随后几年,中国内河航运费用稳步下降。这对整个中国商界、货物流动都是利好。在政府扶植、商本商办的理念下,招商局的创办和经营,实现了商人、国家、社会多方共赢的局面。

到1880年,已有历练的盛宣怀很顺利地办了另一家重要的洋务企业——中国电报局。一年后,待津沪陆线竣工,他奏请改“官本官办”为“官督商办”。理由是“非官为维持,无以创始,若非商为经营,无以持久”,“商受其利而官操其心,实为颠扑不破之道。”

盛宣怀始终认为,要使企业长久经营下去,必须要由将盈利视为身家性命的商人来投资,按商业原则经营,政府不得干涉。但创业之初,须有政府的保护和扶植。当时,架电线有破坏风水之说,来自官民的阻力非常大,拔电杆、断电线的事常有发生。打着“官为督理”的旗号,就可以让沿线地方官员一体照料保护。

在“厚利商民”的思想指导下,原本定为为军事服务的电报业很快地发展起来,电报商线纵横数万里,设局百数十处,均属商款商办。

与轮船招商局一样,电报局也要和洋商英国大东公司、丹麦大北公司争夺利权。在李鸿章的支持下,盛宣怀和两家洋商进行交涉、谈判,最后得以拆除两家公司设立在岸上的陆线,而且不准其将海线牵引上岸。

这个机敏练达、雄心勃勃的年轻官员,正迅速成长为中国第一代官僚资本家。

展开阅读全文

铜琶铁板成语故事

全文共 387 字

+ 加入清单

释义

铜琵琶、铁绰板,为豪放歌曲的伴奏乐器。指格调豪爽、气势宏大的文学作品。

出处

宋·俞文豹《吹剑录(外集)》。

故事

有一次,苏轼带着他的随从经过一个山崖里,他被山崖上那几丛沐浴在阳光下的金鸡菊吸引住了。正当苏轼观赏着金鸡菊时,他的随从却放开歌喉唱了起来。原来,苏轼的随从很善于歌唱,他也被眼前的金鸡菊陶醉了,唱起了苏轼填的词。随从歌唱完后,苏轼便转过身来对他说:“你唱得还真不错呀!”

随从笑着说:“哪里是我唱得好呢?是因您写的词格调豪爽、气魄宏大呀。”

苏轼问:“那么,你将我的词和柳永的词比较一下,两者又怎么样呢?”

随从回答说:“依我看,柳郎中的词,只可借十七八岁的女孩儿,捏着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可是您的词,只得请关西大汉手执铁板,唱‘大江东去’。”

苏试听了,表示赞成地笑了起来。

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概括为“抱铜琵琶,执铁绰板”,又逐步演变为成语“铜琶铁板”。

展开阅读全文

难忘的铁板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5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杭州玩,可不知道为什么妈妈定了下午的车票,我们到杭州已经到吃饭的时间了,我的生物钟告诉我,现在肚子饿了可以吃饭了。

我们到了一家商场里,走着逛着这家商场饭店比较多,让我们眼花缭乱不知道去哪一家。不久,我们发现了一家海盗主题的铁板烧,于是我们进了餐厅,我们点完菜,才发现位置是长方形的中间给厨师用的,外面是客人用的,没想到我们还有一个专职厨师。首先我们的厨师把菜当着我们的面都配好,一一展示给我们看,然后放在铁板上,把牛肉放在铁板上,只听到“哧溜”一声,就开始冒出了香气,这就成了第一道菜,厨师把牛肉分别切好装在我们每个人的盘里;第二道菜是秋刀鱼,那位厨师先把水倒在铁板铁板上发出“噗嗤噗嗤”的声,接着,把秋刀鱼放到铁板上在上面,撒上一些调味料,哇很鲜美,再用勺子把鱼翻过来继续烧,不一会儿鱼就烧好了陆续的菜都上齐了,我们就开始大吃特吃起来,一会儿我就把两条秋刀鱼给吃下去这两条鱼太鲜美了,是我吃过最好吃的。

今天的铁板烧真让我难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