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锄头

锄头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锄头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锄头问题。

分享

浏览

7750

作文

3

锄头割稻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小时候,“杯具朱”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上,看到大家要去收割稻子。临行时,“杯具朱”又哭又闹,吵着要去。无奈,只好答应。“杯具朱”顿时转悲为喜。来到稻地,只见稻子黄澄澄一大片。开始收割了!大家在稻地的东边娴熟地用刀割稻子,然后一捆一捆地放在地上,捆起来。当时“杯具朱”还小,收割用什么工具还不晓得,便背起了个锄头,去了稻地的西南边。

到了那儿,“杯具朱”先来了个“横扫千军”,许多稻子被“杯具朱”扫飞了。接着,“杯具朱”又用了个“力劈华山”,锄头被“杯具朱”深深地“镶嵌”在了田地中。后来“杯具朱”又拿了个木棒,用尽“少林武功”。结果,这块稻地被“杯具朱”糟蹋得不成样子。大人们看到后,又气又笑,把她责罚了一顿。唉,杯具啊!老妈乐呵呵地看着我。

听到了这件事,我的脸有些红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一把旧锄头高考满分记叙文

全文共 912 字

+ 加入清单

寻了好久,那把曾经的旧锄头终于在一堆垃圾中现了身。它的金属光泽已不再,长长的竹棒已变成碳黑色,刃也已不再锋利,有的只有一片斑斑驳驳的锈迹。是啊,它已经派不上多大用场了。可我脑海里还浮现着父母田间劳作的画面和儿时美好的回忆,这又该到哪儿找寻呢?

每年布谷鸟一叫,农村便开始热闹起来。清晨,当天空还被蒙着一层淡淡的铅墨色时,劳动的步伐早已开始了。母亲还像往年一样,照例拿出那根旧锄头,取下锄板,沾上水,坐在树下的那块大石头上霍霍地磨着。石头很光亮,银闪闪的,那有规律的“嗞嗞”声在宁静的早晨显得格外好听。

在田里,母亲微微弯着腰,一手按住锄头的下端,一手稳住上端。那把锄头便很听话地往前啃,无数的杂草便在这利齿旁倒下。偶尔,顽皮的锄头也会毫不客气地吃掉一根根棉苗,并在一旁“幸灾乐祸”。母亲则会连忙蹲下身来,去侍弄她的宝贝苗儿,小心翼翼地托着,就像是托着一个新生的婴儿。

可是,长大以后,这样令人陶醉的画面却逐渐消失了。在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时代,原来美好的画面是留不住的,它们在悄悄的改变,一阵烟似的走过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当轰隆隆的机器声取代了往日的磨刀声,当一瓶瓶除草剂闪亮登场,将满田的杂草清理得一干二净,当一声声美妙的歌曲不再由锄头发出,那把旧锄头似乎再也难以找到它的立锥之地了。它们现在赋闲在家,显得苍老、局促、笨拙。它已快被淘汰了。

一年一年的布谷鸟开始聒噪,父母依然如往常一样早早地便下了田,依然依然黄金在收获中刻下自己在辛劳.机械化慢慢取代了手工,带来了高产和高效。农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而扛锄头劳动的人却少了。那把旧锄头老得漆黑,就像是一个古董,渐渐退出了人们的视野。面对着一个个丰收年,我虽欢喜,竟也有些怅然若失。

在我的心中,那把旧锄头已不再是一把简单、落伍的劳动工具,它更像是一个鲜活的过去,一幅难忘的画面,一串动人的音符。它是家乡的劳动者数几十年如一日辛勤耕耘精神的化身,是儿时对家乡不可磨灭的美好回忆。

看着眼前那把锈迹斑斑的旧锄头,心中有一种莫名的感动,也有“廉颇老矣”的沧桑。时代在向前发展,时光不能倒流,它虽然没有可能被重新拾起,但决不应该从此被湮没在历史的过道上,它应被我们铭记——那是心灵的寄托。

展开阅读全文

草帽锄头外婆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童年大部分是在农村里度过的,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和外婆一起挖田了,想想真有趣!那时我大概三四岁左右,由于爸爸妈妈工作繁忙,我又不愿意在幼儿园,妈妈不得不把我交给外婆了。可是外婆也忙啊,地里还有一大堆农活等着她呢!于是她索性给我带上小草帽,把我也带到田里去,外婆用大锄头,我用小锄头,我跟外婆一起挖田,看外婆把锄头举过头顶又砸下来,挖下去,拔出来,我说:“轻轻的一挖不就行了吗?外婆真笨!”外婆听了我的话,语重心长的对我说:“我们要好好的干活,不能骗大地,不然大地也会骗我们,来年的庄稼就会长不好了,学习就跟这挖田一样,不专心去做,来年怎么会有好收作呢?”我听了外婆的话恍然大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