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闲话

闲话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闲话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闲话问题。

分享

浏览

506

作文

18

闲话女人_议论文作文

全文共 1678 字

+ 加入清单

作业的题目要求的是写“锈吃铁”,而当我正式执起笔的时候,首先想到的是近来自杀身亡的艺人——陈宝莲,以及由此引起一切…… ——题记

曾经有位西方哲人说:女人哪,华丽的金钻,闪耀的珠光,为你赢得了女皇般虚妄的想象,岂知,你的周遭,只剩下势力的毒,傲慢的香;女人哪,当你再度向财富致敬,向权力欢呼,向名利高举臂膀,请不必询问那只曾经歌咏的画眉,他已不知飞向何方,因为他们的嗓音已经干枯谙哑,为了真实尊容和洁净灵魂的灭亡。这是描写女人的名句。每次碰到,我都喜欢放声朗读。作为女性的一分子,我总想,女人啊,只是“华丽的金钻,闪耀的珠光”令你把本性中的慈爱祥和通通抛掉,换成那华贵的衣装,华丽的奉承吗?还是,还有别的东西,把你的灵魂一步步的侵蚀,只剩下那仿似尊贵的躯壳?

从来女子做大事,九分辛苦一分甜。从封建社会,到资本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从来女人做事,都要比男人付出多几百倍的努力,甚至有的时候,努力付诸流水也罢,还要落得个“名垂千古”的骂名。武则天就是这么一个好例子。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位女君主武则天,理应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可是,并没有,人们对她的评价只是暴淚的统治者,不守妇道的贱人,狠心杀女儿、除儿子、心狠手辣的皇权崇拜者。很少人能够注意到,其实她执政其间,政绩还是不错的,甚至有“贞观遗风”的说法。也很少有人能够体会到,一个女人做到这分上,也算是一种悲哀。从来朝代变更,总有兵戎相见,血流成河。楚汉相争,三国鼎立……多少岁月都在重复着血写的,惨不忍睹的历史,又怎能唯独给武则天冠以这样的罪名呢?再说,高宗不如太宗,只是一个不爱江山爱美人的人。后宫佳丽三千,多少人曾经“漫立远视,而望幸焉”,而更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武则天只是位二十几岁的少女,难道她就不怕失宠,不怕漫长的人生都寡居深宫吗?一个女人连自己的丈夫都靠不住了,她就只能够靠自己啦!杀女儿,害姐姐……这一切,宽容点说,只是时势把她逼进了死胡同,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为了争夺帝位,这些事情多少男人也曾经做过!而后世的人,却单单因为她是一位女子,就把如此之名冠以她,这是何等的不公?是社会,社会的舆论、社会固守的道德,把女人推上了抛弃母性的地步。就像“锈吃铁”一般,从来不为人所发觉,可不经不觉,好好的不锈钢,也成了没有一点用处的废铁!

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连几岁的小孩也引以为傲。但却也喊出了“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无稽之谈。就像李清照。可以说,假如没有李清照的词,宋代文学将失色不少。但她的下场却是关入大牢,被人嘲笑。“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就是她的满腹才华所换来的,就是社会对她的愤世嫉俗的报答。

女子无才也罢,拥有天资国色恐怕也不是一种罪过。但四大美人的景况我们却有目共睹:貂蝉是用来离间董卓和吕布的,昭君远离了家乡与匈奴和亲,杨贵妃成了代罪羔羊,而西施与猪牛羊一样,只是一件礼物……这岂不悲哉?

再说引起我写这篇文章的陈宝莲,虽说自寻短见并不是一件好事。“既然有勇气自杀,就为什么没有勇气生活下来呢?”但一个女人要走到这一步,丢下刚满月的孩子不理,那就说明她的心已经完全碎了。而且,她还不是第一次自寻短见呢!香销玉陨也就算了,偏偏死后还要引起那么多的波澜。人们说她拍过三级,不是个好人;有人说,他与老富商在一起,只是为了钱;有人说她生前就滥用药物,现在一死,反而得到解脱……琳琳种种,众说纷纭。其实我觉得,她虽然是一个公众人物,但总不至于要让我们这样议论。她拍三级片,也只是赚钱,而且虽然露了点,但总是一种正当职业;她与富商恋爱,我们又怎么知道她究竟是真心还是假意?她滥用药物,正是说明她是烦透了,但我们又有给过她喘息的空间吗?舆论放过了她吗?我想,她的死,舆论或多或少也有责任。

从“夫字天出头”的社会,到“男女半边天”的现在,社会一直把女性的地位定格了,人们一贯的思想在“锈蚀”着女性,令她们也觉得,自己是一个弱者。其实我们应该从武装自己开始,慢慢改变社会的一贯思维,让“锈”不在吃“铁”,令我们在拥有“女皇般虚妄的想象”时,周围不再剩下“势力的毒,傲慢的香”。

女孩们,加油啊!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唐山作文精选篇

全文共 1054 字

+ 加入清单

当我决定将这四个字作为此文的题目时,心中竟产生了一丝犹豫。作为一个生于斯长于斯的唐山人,我似乎没有理由以“闲话”的方式和态度对这个地方“说三道四”;但作为一个熟悉唐山的人,我又有资格——更有必要——用较为客观的态度审视由煤都文化衍生出的“唐山现象”。

所谓“唐山现象”,即指唐山地区特有的夏季不文明行为;说得明白点,就是“膀爷”(上身赤裸的男性)、聚众打牌、在各个开阔场地集体乘凉等诸多不文明行为。休闲当然没有错,而且某些公共场所就是为群众休闲准备的,况且全家或几家聚在一起玩玩也是一件乐事。但我亲爱的唐山同胞实在太会休闲了,以至于将草坪休成了垃圾场、将马路沿休成了牌桌、将庄严的地震纪念碑广场休成了一个“晾肉场”,这就不得不让人“佩服”了。每当夜幕降临,上述这类地方便成了“沙丁鱼罐头”,那种宁肯挤死也不散开的劲头应该也是具有“唐山特色”的吧!

也许我又有些“胳膊肘往外拐”了,也许作为唐山人的我不应该将自己的同胞挖苦得一无是处,但我做不到。我没理由抱怨自己出生在这样一个毫无文化底蕴的地方,我更不能说那些不讲公德的人给“唐山人”这个称呼抹了黑,因为他(她)们是一群被剥夺了文化拥有权的人,他(她)们的一切不文明行为都是因为头脑中少了一种名叫“文化”的细胞。

唐山没有文化吗?有,比如陶瓷文化。不过与其将陶瓷视为一种文化符号,倒不如将其视为一种工业符号,而工业与文化之间是不可以划等号的!工业可以创造财富,而且绝大多数工业都必须有披着“文化知识”的皮的某些常识性知识做后盾,但常识性知识也不等于文化。在我看来,文化并不是取得某种学位或读一些经典著作就能完全拥有的,它是一种来自于精神世界的能量,是一种“不用扬鞭自奋蹄”的自觉能力和基本的道德约束力。而这些东西唐山人尚未具备,所以“膀爷”还是“膀爷”,“晾肉场”还是“晾肉场”。

一座城市的内涵其实是很多因素叠加的结果,因此,“优秀城市”的标准不应该只有GDP和工业创收,更重要的是文明意识以及文化惯性的良性存在。换言之,一座具有文明意识和文化惯性的城市一定会用那种“源动力”创造所有自己应该有的东西;而一座缺少文明意识和文化惯性的城市即使让GDP翻了一百个番,它的一切成就也不过是“空中楼阁”,且终究会被那只越来越沉的钱袋子压垮。

有一则公益广告这样说道:文明是一种力量,就好像奥运火炬在每个人手中传递一样,汇聚所有人的热情。我想,只有当我的某些同胞什么时候能够将背心套在身上、将文明视作习惯而非空洞的口号了,唐山这只凤凰才会乘着一对由文化与经济拼成的翅膀自由飞翔。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腊八1200字

全文共 1040 字

+ 加入清单

偶然想起来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三,快过年了。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每到这时候,好像天地气息到处都不一样了似的,连人也似乎换了个新的。而这过年的年味儿则是一系列的小节日给慢慢烘出来的。这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

腊八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了,但当时腊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腊

全文共 1098 字

+ 加入清单

摘要: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偶然想起来今天已经是腊月初三,快过年了。过年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每到这时候,好像天地气息到处都不一样了似的,连人也似乎换了个新的。而这过年的年味儿则是一系列的小节日给慢慢烘出来的。这第一个节日就是腊八。

腊八古称“腊日”。从先秦时起腊日已被当作一个节日来过了,但当时腊日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日,直到南北朝时,腊日才固定在十二月初八,从此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天地神灵和祖先,并祈求丰收。

在历史上,每年的腊日天子们都要向天祈福,并且大宰牲口,举办“腊”这种祭典,以求神灵、祖先保佑,取得来年丰收。“腊鼓鸣,春草生”是汉代流传的民谚,它反映了当时的人们在腊日敲鼓驱疫,迎接新春的仪式和情景。而到了现在,过腊八马上让人想起来的一件事可能就是喝腊八粥了。

腊八粥顾名思义,是要凑够八样的,红枣、花生、核桃仁等等不一而足,随心所欲。有些像平常喝的八宝粥。到了腊八前一天,家家的主妇就开始准备了,在街头巷尾碰巧见了,不妨站一会儿交流一下你是哪八样,我是哪八样。总有人忽然的惊叫一声:哦,我忘了!然后匆匆的忙活去了,其他人便站在当地大声笑起来。腊八这天早上,家家户户飘着浓浓的粥香,喝完了粥的小学生一直讨论到上课仍争执不休到底谁家的粥更好喝。

关于喝腊八粥的由来,有很多种传说,其中以来源于佛教的说法较多,一说传为佛教徒仿牧女供养世尊乳糜之典故,而于腊月初八日用米及果物煮粥供佛,称为腊八粥。一说农历十二月初八为佛诞日,诸大寺作法佛会,煮果品、五谷等物为粥,寺院以此粥供佛后多馈赠信徒,以邀佛佑。其后,此风气渐传至民间,成为我国民间风俗之一。不过,我老家却有一个和这毫不相干的传说,倒也有趣。讲的是很久以前,一个非常不仔细(方言:其意为很奢侈)的富人整天花天酒地,一年一年的,花钱就象流水。这一年到了快过年的时候了,我想就是腊月初八日吧,才忽然发现所有的家产都已经花完了,甚至连吃的也没有了,饥饿之下只好把家里所有的装粮食的缸底儿给清了清,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刚好凑了八样,就熬了一锅粥,这锅粥真是酸甜苦辣,一言难尽……最终这个人还是饥饿而死。为警示后人,所以家家到了这一天都要熬腊八粥吃,以示珍惜粮食和财富之意,也有过日子要思量,别钻过头不顾屁股之意。

小时候每年喝腊八粥母亲都会讲这个故事,然后说:“其实也就是快过年了,让人家儿都把缸底儿的剩粮食清清,打扫干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母亲对什么事的分析总是一针见血的,我想也许真的是这个意思吧。那就让我们别忘了清清自己的粮食缸,干干净净利利索索的过个年吧。

展开阅读全文

七夕优美散文:闲话七夕和爱情

全文共 1566 字

+ 加入清单

七夕情人节是情人甜蜜的节日。下面是相关的散文,快来看看吧。

【七夕,在八月的腹部】

八月,多好!满池的荷花叫我停下,往前,隐隐可听见九月香的呼唤!

一些鱼,依然想跳上岸来,它们巳拥有了荷叶的绿皮书,它们还想拥有桂花的鉴字!

我竟不好意思了,这自然的花,开一朵,我便爱上一朵。

而它们,巳然灵通的姐妹,一朵谢落,必为另一朵填写祝福!

那么,就让月光继续传媒。那些花说,每一次遇见,它们只用最美的方式遇见,因为,爱!

那么,我便无悔。这所有的花都从你的身体上开出,我爱上了所有的花开 ,但我只是,爱上了同一个人!

玫瑰和蔷薇,有相似的叶刺,相似的花瓣,相似的香味,因为喜欢,你故意开成让爱分不清的模样。

而我知道,莲花,才是你的真性情,那浅香的茉莉,细碎的桂花,清淡的栀子,都是你梦中的白雪。

慢慢的,我们更默契,更相懂,我走入哪个季节,你就在哪个季节开放。有时,我就认为,我不是你的阳光,就是你的影子。

我也轻轻呼喊你的名字,像风,喊着它的小雨儿,所有的树叶,便莎啦啦的响。

嘘!不要说勿忘我,不信,你摸摸,七夕,就在八月的腹部。

闲话七夕和爱情

又要到一个七夕节。

今天北京下起了雨,似是为一年一度的鹊桥相会扫去了尘埃和阴霾。各大网站的头条还是津门的惨剧,但都或多或少点缀出一些与之不大协调的浪漫---无可厚非,大多数人将选择朝前看。

提到七夕,如果作词义辨析,便要大大扫兴了---毕竟这个节日和洋人的“情人节”还是差别甚大的。即或是为了纪念牵牛和织女浪漫的“鹊桥会”,也不免让我想到《红楼》中贾宝玉祭金钏时对水仙庵的评语“殊不知古来并没有这个洛神,那原是曹子建的谎话,谁知这愚人就塑了像供着”。然而作为寄托的一个由头,七夕节的含义也就不囿于传统。

还是爱情。

不论科技发达到什么程度,只要人还能称之为人,就永远不会“太上忘情”。七夕之于爱情,或许是给浪漫者一个表现的由头,如同一尊醇酿,需细细品尝;亦或是给怯懦者一个表白的理由,如一杯烈酒,怦然心动。如果不论别的,只让我谈对七夕最表层的印象,我会想到两件毫不相干的事情。第一,大概是几年之前,我和几个同窗抱着半是真心半是玩笑的心态给当时的一位老师发信息祝他七夕快乐,其结果是被老师的女儿误解、当作骚扰者痛骂了一番。自那以后,我便彻底明白七夕节作为一个节日,是不能像春节一样随意祝人快乐的,否则很容易闹出不怎么美丽的误会。第二件事情是我喜欢宋词,我最喜欢的词人李煜生死都在七夕,故而传言他是在自己的生日宴上被宋帝用“牵机毒”赐死的,由头便是那千古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也许生在七夕,才会一生那么多情罢!

既是闲话,我便也不拘文章的体例,一任思绪信马由缰。今人说起七夕,便不得不提到爱情。所以每逢这个节日,单身的男女独坐在灯下,想必自有一番酩酊。曾有朋友问我:爱一个人,会不自觉地为了对方着想,希望对方幸福;但如果收到的答复竟是“我最大的幸福就是拜托你别在纠缠”该怎么办?这是个太过“俗”的问题,但永远不会有人给出一以贯之的答案。这就像看电影,嘴里嚷着“我闭着眼睛都能想出下面是什么情节”,但眼角还是不争气地流下泪来。因为人之最真挚的情感,即使老套,也永远直入心底、永远美丽如谜。所以我没得说,只是佩服那些能为了对方的幸福而真正割舍的人,譬如金岳霖老先生。

“因为爱情”是一个经常有用的理由。因为爱情,我们可以轻狂,可以不顾一切,甚至可以把情感建立在一堆柔软的沙子上、然后骗自己说海浪不会冲到这儿来。这一切合适吗?心一热,天就蓝了;但心一冷呢?这大概又是一个二律逆反。

以爱情出辩题,大概可以辩论得十分精彩。但这涉及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又很难真正分出好坏甚至对错。总之,在这种矛盾的心理下,我更加赞同周国平先生的理论:既然人生的终点是死、是虚无,那么爱情至少能够让我们在通向虚无的路上,不求甚解。

展开阅读全文

文史闲话

全文共 798 字

+ 加入清单

与李商隐有关的传说,散见于后世的史料笔记中。

五代·孙光宪《北梦琐言》中记载:在令狐楚去世后多年的某个重阳节,李商隐拜访令狐绹,恰好令狐绹不在家。在此之前,李商隐已曾经多次向身居高位的令狐绹陈诉旧情,希望得到提携,都遭到对方的冷遇。感慨之余,就题了一首诗在令狐绹家的厅里:

“曾共山翁把酒时,霜天白菊绕阶墀。十年泉下无消息,九日樽前有所思。不学汉臣栽苜蓿,空教楚客咏江蓠。郎君官贵施行马,东阁无因再得窥。”

委婉地讽刺令狐绹忘记旧日的友情。令狐绹回来看到这首诗,既惭愧又惆怅,于是令人将这间厅锁起来,终生不开。后来又有人说,这首诗使令狐绹恼羞成怒,很想铲除题诗的墙壁,但由于这首诗里有出现了他父亲的名字(“楚”),按照当时的习俗,他无法毁掉诗作,就只好锁上门不看。也因此更加嫉恨李商隐。

宋·姚宽《西溪丛语》中记载唐末流传的一个故事:一群文人在洞庭湖中泛舟游玩,有人提议以木兰为题作诗。于是众人一边饮酒一边轮流赋诗。这时,突然出现一位贫穷的书生,口占一绝:“洞庭波冷晓侵云,日日征帆送远人。几度木兰舟上望,不知元是此花身。”吟罢隐身而去。大家都感到惊奇,后来得知,这人就是李商隐的鬼魂。在另一个版本(宋·李颀《古今诗话》)中并没有鬼魂出现,是一群诗人在长安聚会时,有人朗诵这首诗,大家才发现原来他就是李商隐。

宋·蔡居厚《蔡宽夫诗话》中说:白居易晚年非常喜爱李商隐的诗,曾经开玩笑地说:希望我死后能够投胎当你的儿子。后来李商隐大儿子出世取名叫白老,这个儿子却十分蠢笨。直到小儿子出世,小儿子倒十分聪慧,大家都笑说如果白居易投胎,小儿子才是。

宋·李颀《古今诗话》中记载:北宋杨亿、刘筠等人互相以诗唱和,创立“西昆体”,以学习李商隐的诗歌风格著名。当时有一位职业演员扮演李商隐,穿着破烂的衣服,对别人说:杨亿他们活生生撕破了我的衣服。引起大家的笑声。有人用这个故事来讽刺“西昆体”诗派对李商隐的继承是生吞活剥。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西安羊肉泡馍

全文共 1770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我的一位广东朋友来坐,一谈到国庆节去西安游玩,我的这位朋友顿生北方人的豪气,大声赞道:“西安羊肉泡馍,真好吃!”。去西安之前,他除了知道秦始皇兵马俑,再就是羊肉泡馍了。南方人这几年喜欢到西部旅游,好吃的他们除了游览当地的名胜古迹外,当然就是要亲自品尝一下这带有西部色彩的小吃了。如果是在广东,恰巧碰上了一位西安老乡的话,他提起羊肉泡馍时眼中放出的光,言谈中的兴奋劲,让你在想这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以致于让他眉宇间仿佛都包含着浓浓的思乡之情。不知这吃食到底有多解馋,叫人如此难以割舍。

到西安不吃羊肉泡馍,就像到中国不登长城一样,是非常遗憾的。外国友人对吃羊肉泡馍也是着迷。他们来到西安,走丝绸之路,观骊山、登华山,观看兵马佣,再吃一碗羊肉泡馍,听一曲秦人的秦腔秦韵,以他们特有的方式触摸着西部那座古老的城市。正如我的那位广东朋友一样,对陕西的小吃如此豪赞,更何况我这个土生土长的陕西人呢?人都说陕西人恋家,也许他们丢不下羊肉泡馍的醇香,离不开关中那片古老的土地,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嘛!

一种饮食总是与一个地方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羊肉泡也是如此。西安的羊肉泡馍,迄今已有百年历史。大诗人苏东坡有诗曰:“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在西安盛行吃羊肉泡馍可能是宋代的事情。相传,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今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羊肉泡馍成了长安街上的著名小吃,流传至今,象有名的“老孙家”就是老字号的泡馍馆。

写到这里,我的那份思乡之情油然而生,故乡的村庄,老屋里袅袅升起的炊烟,儿时的欢快笑声,还有爷爷带我去吃羊肉泡时,边吃边用手擦着短胡渣上汤汁的一瞬,古铜色的脸上荡漾着老人家舒坦的笑容……想到此处,我的目眶渐已潮湿。

屈指算来,来广东这片土地上十余年了,常日里忙于生意,无非以米饭为主食,四菜一汤,正宗的陕西小吃在这边是绝对吃不上的,但妻的厨艺绝棒,闲瑕之余,我们心血来潮时,认认真真地做一回,味道也着实解馋。我们从选料到配菜每一关都细心入微,生怕做不出家乡的那种厚重味。于是夫妻一同下厨,她和面、烙馍,我煮汤、掰馍,九岁的儿子也在边上瞎忙活,弄得全身是面,象个“小丑”,一家人真是其乐融融。说到馍,挺有讲究的,九分死面,一分发面揉在一起,待面团光滑圆润时,用擀面杖擀成圆形,放在平底锅上慢慢地烤干,我们叫它“托托馍”。掰馍时,要一块一块地掰,馍要掰得碎、大小均匀,这样煮了才入味,吃着才叫地道。不过,在家乡现在几乎所有的泡馍馆,都用机器绞馍,绞出来馍的大小,和用指甲掰的大小差不多,但机器绞的味道确实不及手工掰的好吃。

羊肉泡馍要好吃,贵在于一个肉和汤,汤是高汤,将羊肉、羊骨头放进滚水里,加入大料熬制而成。馍掰好了,煮时还要加入蒜苗、粉丝、黄花、木耳等配菜,大火煮几分钟即可盛碗飨客。它绝对算得上是一种诱人的好吃食。吃的时侯,用筷子从碗周边开始边拨边吃,那吃食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我们一般吃的时侯就一些糖蒜、涪陵炸菜等佐菜,如果你还不解馋的话,可以再放些正宗的油泼辣子。一碗泡馍下来,吃得人满嘴流油,红光满面,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余香满口,回味悠长,心中充满甜美幸福,感觉世界真的很美好。

至此,我终于明白梁实秋先生的《雅舍谈吃》为什么就洋洋洒洒地写了整整六七万言,明白了他笔下那些老字号的大馆子,还有那琉璃厂的那个《信远斋》。想想看,一种看似简单的美食,它虽不及山珍海味丰盛,不及满汉全席排场,但它质朴凝重,却被赋予了一种生命,有着灵性的美。一碗羊肉泡馍融进了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也记载了几多历史文化的沧桑,一千多年古老而又神秘,羊肉泡馍却历久弥鲜,深入人心,没有失传,其独到之处,只有你亲自尝了才知道。

我仿佛又听到了那熟悉的秦腔,咬字运腔,高低宛转,豪放亢腔,我终于明白了关中大地上的一种美,一种粗犷的美,一种厚重的味道,厚重的文化。

[西安羊肉泡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七夕”为题目的作文

全文共 1108 字

+ 加入清单

就说王母娘娘不是没有爱过的妒忌,就是不懂情为何物的刽子手,天地动容的一对她却无动于衷地横生一条大河拆散他们,把道德、尊严、面子等世俗的东西凌驾别人的感情痛苦之上。

试想有一天王母娘娘一时高兴,大发仁慈,来个特许,天河抹平,牛郎织女得已白头偕老。经过生离死别的他们或许会格外珍惜这难得的团聚,也会更加珍惜现有的幸福吧?在穿越至今的路途中但愿不会如现在审美疲劳的大众夫妻一样,同床异梦,各人精计着各自心中的加减混和运算,把那份最初的纯情进行到老。

就说牛郎织女不可能每日都翘首相望着,靠在一起的朝朝夕夕的厮守来抚慰相思泪,离别苦吧?常规到人,活着就要吃穿住用,况且牛郎还要养活一对儿女,于是他在银河两岸发挥自己的特长,仍旧喂牛。社会在发展,物态在演化,大地日新月异,牛郎的智能在同步而进,闲时也会琢磨挣钱的门路,牛越养种类越多,规模越大,就开了养殖公司,出售鲜牛奶、牛肉,又参加学习,吸取高科技,把鲜牛奶加工成婴儿奶粉,成了赫赫有名的企业家,财源滚滚。

而织女在孤独寂寞中也不可能反锁房间无所事事地忧思成疾,她仍札札弄机杼。渐渐地,手工变成机械操作,也成立了公司,加工床上用品、衣物与此同时还创建了纺织学校,生活丰富而又多彩。

起初,或许他们各自的动力就是排解煎熬,为儿女积攒些生存的本钱,缓解一年一度的相思之苦。然而,匆匆而聚,匆匆而别,漫漫人生,一年365天,这364天在工作之余何过?用现实的眼光来剖析,牛郎在灯红酒绿中形单影只,面对各种诱惑,七情六欲不着火才是怪异,除非他已修炼成佛。

织女呢?生活磨砺当中还会保守最初的纯情吗?除非他们的心已定格于曾经的永恒,以后的生活不是质的发展,而是量的重复增进,他们永远停留在圣洁织女痴情牛郎那一刻。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至美的意境,至美的情境。从汉代的《古诗十九首》出现至今,美化着全国的爱情幸福的拥有者,日夜渴求着的无爱者。更浪漫的是传说中的细雨霏霏,思泪滴滴,串串葡萄树下相依相偎互诉哀肠的真爱男女。

不管怎样,人人内心深处对牛郎织女般原初真挚的爱情吸引着,感动着,引导着千千万万真情男女,为他们兼为自己祝福,在七夕这一天演绎着一个个情丝飞扬的赞歌,点缀平淡而庸常的一日复一日的繁琐生活,也难怪这天男女老少都在庆祝中有的欢喜有的忧,失落盼望兼有,人们总有太多复杂情丝在牵动。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个悲剧,这也是人们总爱把撕裂的美展现出来,衬托出更美的爱情神州吧。反亦然,是人们腐蚀的心还腐蚀着完美的爱情,辛酸的祭奠,孤独的幻觉,爱得彻底的一天的祝愿。

不管怎样,对美好爱情的执着和热望是人之所向,心之所系,有这一天,世界增色多多,在这个烈日的夏日,清凉润喉。

[闲话“七夕”为题目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中秋作文300字

全文共 301 字

+ 加入清单

提纲:中秋习俗,中秋神话(略)传说(详),中秋文化

农历的八月十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每年的这一天,漂泊在外的游子定会想方设法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赏月、吃月饼。

中秋节是一个有故事的节日。神话故事有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更神奇的是朱元璋曾在月饼中放入"五月十五日起义"的字条分发给各起义首领,经过浴血奋战,最后起义成功,相传八月十五日吃月饼的习俗就这么保留了下来了。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啊,残月在这一天团圆,多情的人们定会望月怀人,渴望团聚。面对皎洁的月亮,我要喊出我的思念:紫微姐姐,祝你明年高考顺利!摸摸,你在他乡还好吗?舅舅一家,我在想你们,你们想我吗?

[闲话中秋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渔樵闲话之态度作文

全文共 986 字

+ 加入清单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是个特别喜欢写作的人。很长时间以来我都纠缠在各种关系中,一直都没能安静下来思考,也就不能找到合适的话题,今天我用“态度”为话题来表达这几个月我对所经历的思考!

我个人观点,看看就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对人生的思考,最主要的就是为什么而活!我以前多少也说过,活着就是活着不为任何人,也不用拘于任何形式。上天造就了我们,我们没办法抗衡,也没必要去抗衡。作为人的我们总有一种优越感,从本质上来说都不过是一个脑袋四个爪子的动物。我们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智商,较高的智商让我们伴生较强的情商也就具有极强的社会性。换句话说我们人是社会性动物,除人之外的,阿猫、阿狗、狮子大象、甚至恐龙都是自然动物!

面对复杂的社会,未知的人生,摆出一种或多种态度是极为重要的!

首先一种态度:平凡的过还是不甘平庸。个人总结为一种人生志向。没有这种态度就是一个不完整的人,因为缺乏了此最重要的思考,生活就完全没有目标。说粗俗点连狗都有“态度”(当然这种态度是本性)开开心心生活,从从容容就死!

态度表达人生价值观的同时也是一种性格。

生活中总有事情困扰着我们,我们的性情会在特定的生活背景下形成!其实我们仔细想,性情是自己主观决定的。对不利的事情选择容忍或是选择发泄,对不干净的事情是选择独自接受或是选择表达不满,对个人的缺陷是选择欣然面对或是选择与命运抗衡……种种选择会在潜移默化种形成一种习惯,进而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

个人认为性格分为两部分。一是先天的基因,急躁还是温婉。二是后天的养成,当然先天的基因对后天养成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判断一个人的性格总是通过处事风格,行为习惯等方面。其实就是看这个人的各种态度!

人生观与性格都是一种态度,说句玩笑话一个完整的人差不多都被态度涵括!我们在认识态度后要学会用态度!

选择了积极的人生就要学会各种积极的态度!

个人跆拳道老师曹志先生提到过“苦逼主义”。这就是一种处事消极的态度。玩游戏,琐杂生活中往往会纠结某些东西,搞得郁郁寡欢,这是没选择豁达的态度!其实开开心心也是一种很可贵的态度!

每个人都不可能做到时刻都能选择正确的态度!所以才有种经历叫磨砺,有各种思想流派!

态度也并不是一种纠结的东西,毕竟随着年龄的增长对很多事的态度就一定要改变!比如一个年轻小伙对漂亮姑娘的态度和古稀老人的态度是显然不同的!

我的生活还有很长,且行且珍惜吧!

[渔樵闲话之态度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勤奋精神作文

全文共 1928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在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牛耕技术,特别是商轶变法后的秦国,更是普遍使用牛耕。原始的刀耕火种,从此基本画上句号。牛耕,大大减轻了人的体力活动。直到二十世纪末页,我国广大山区仍然在使用牛耕。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能用牛耕也就不错了!记得那个时候,偶尔还有人拉犁的现象。农忙了,没牛的农户真着急!只得用人拉犁,有一人拉的,那就要特别有劲,有二人拉的,总之力量是关键,没力你是干不了那事的。他们夏顶烈日,冬踩冰霜,挥汗如雨,心都要快流血了!哪像使用牛儿/的,哼着山乡小曲,一手握犁,一手扬鞭,牛儿跑得飞快,人在后边真还放起小跑呢!效率又高,人还不累。

随着生产力的迅猛发展,经济收入不断的提高,当我们踏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小型机械在农村普遍使用了。犁田机,插秧机,播种机,收割机,要啥有啥。这样一来,牛在农村就悄悄失业了,它们吃得舒心,玩得开心,长得膘肥肉壮,而又成为人类餐桌上不可或缺的荤菜之一。

我的老家在川东北山区,我是伴着牛儿长大的。因此对牛是很有感情的。那时家里养了一头水牛,这牛脾气坏,爱用大角拱人,它拱人时两眼发红,生人见着它,不跑才怪呢!但是,它不会拱我们。调皮的我有时还骑到牛头上去,玩它那两弯略显锋利的牛角。我经常牵着它去放牧,去饮水,去滚澡,偶尔还爬上它的背玩,有时又给它割青草。家里有了它,几亩庄稼就不用愁了。它累了,困了,我们还给它拍身上的蚊子苍蝇,它热了,我们又给它泼凉水,或牵到小溪去泡泡澡。牛啊真成了人的好伙伴!明代高启《牧牛词》写道:“牛上唱歌牛下坐,夜归还向牛边卧。”这是高启写牧童外出放牧,与牛儿相得其乐之事,当然我只不会在“牛边卧”罢了。

我老家不远处有座小庙,这是古人为祭拜牛王而建的,称为“牛王庙“。小时的我还同大人去庙里上过香,添过油。希望牛王菩萨保佑我们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后来我读书时知道了西逰记中有个牛魔王,我想这牛王莫非就是那牛魔王?现在我才真正知道,这是侗族的一个神话故事,相传玉帝见老百姓整天忙忙碌碌,仍然食不裹腹,衣不蔽体,干是叫牛魔王下界传其口谕:老百姓三日吃一顿饭肚子饱。牛魔王下界把话传错了:老百姓一日吃三顿饭肚子不饱。回到天庭他受罚了。为了赎罪,他被罚下人间,为人类当牛做活。后来人们为了记念它于是修了牛王庙。文化大革命来了,打倒牛鬼蛇神,破除封建迷信,小庙被浩劫一空,被几户农家拆去重建了几套农家小院。前几年,我回老家时路过那里,偶然看到又有人用砖石搭建了一座小屋在其旁,里面居然又供上了牛王菩萨,而且还燃着香火,门外还有厚厚的一层鞭炮纸花。可见当地老百姓对拆庙是心有歉意的,也看出人们没忘牛王,渴望来年丰收的感情。

牛耕文化或已成为历史的沉淀,骑牛玩耍伴牛的欢欣或已被热辣辣,香喷喷的“全牛宴“上的猜拳行令所取代。但是,作为老一辈的山里人却永远不能忘怀同牛儿的那份纯真感情。

牛儿是辛苦的,它任劳任怨,从来只问耕耘,不求索取。记得牛儿在拉犁时,肩都撕裂了,流血不止,但它为了完成主人的欲望,不得不忍着巨痛,一步一点头,稳步冲向前。“耕犁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宋-李纲《病牛》)

山水画家李可染独爱画牛,他在他的《五牛图》中有这样的题辞: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逞强,吃草挤奶,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从不踏空。形宏无华,气宇轩宏,无崇其德,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画家从神和形两方面赞誉了牛的可敬可爱,从这种牛的精神中我们彷佛看到了伟大的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吃苦耐劳,勤勤恳是,兢兢业业,为祖国的强盛,为民族的振兴,用小米加步枪打下社会主义江山,靠的是什么?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牛的“勤奋“精神!

中华民族是一个乐于奉献的民族。我们的视国是一座大厦。我们人民就是一块砖,一片瓦,甚至是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我们对修建大厦的义务就是奉献。我们力大的就多作贡献,力小的就少贡献,牛儿“事人而安,以不索取“,即使“吃的是草”也要把奶和血质献给人类。我们国家今天能够这么强大,靠的就是这种精神-----牛的“奉献“精神!

我国幅圆广大,人民智慧无穷。东方的巨龙己经腾空,沉睡的雄狮己经醒来,我们可以“俯首甘为孺子牛”,这是千年文明古国的优良传统,也是和谐中国的必要元素。但是我们也有“强犟”的时候!中国被欺负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面对美帝为首的西方列强的围堵,我们应该坦然面对,应该横眉冷对,怕了你,咱还算是中国人!------这就是牛的“强悍”精神!

当然,我们的国家从人均经济来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我们应该奋发有为,既要作“不待扬鞭自奋蹄“的老黄牛,又要作“初生牛犊不怕虎“的新一代!我们应拿出我们的民族应有的气质,让美日畏惧,让世界震撼!

[闲话勤奋精神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蟹文化”作文

全文共 2322 字

+ 加入清单

不知何时起,出现“蟹文化”一词。什么意思呢?蟹的文化,有关蟹的知识,还是别的什么?“百度知道”的最佳答案竟然是:“抓过螃蟹的人或许都知道,篓子中放了一群螃蟹,不必盖上盖子,螃蟹是爬不出去的,因为只要有一只想往上爬,其他螃蟹便会纷纷攀附在它的身上,结果是把它拉下来,最后没有一只出得去。‘螃蟹文化’企业里常有一些人,不喜欢看到别人的成就与杰出表现,天天想尽办法破坏与打击。如果不予去除,久而久之,组织里只剩下一群互相牵制、毫无生产力的螃蟹。”中秋将近,报纸上“蟹文化”出现率增高,与“最佳答案”不同的是,这种“蟹文化”是“吃蟹的文化”、“卖蟹的文化”,借“蟹文化”为蟹老板做广告,为报纸收广告费,为有钱人做吃蟹指导,为黄牛们作卖蟹券中介指导。

凡是谈到“蟹文化”,就要介绍鲁迅曾经说过:“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由此证明“中华民族是较早懂得吃蟹的民族。”你看,欧洲莱茵河里螃蟹成灾,却毫无办法。可见,中华民族不但勇敢而且聪明。

“吃螃蟹”在现代,功德无量,促进消费,拉动内需,何时为“无肠公子”树碑立传,或者像孔老二那样造个不锈钢雕像,矗立在阳澄湖畔?

有的人很有学问,居然知道:《周礼》中载有“蟹胥”,据说是一种螃蟹酱,可见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经吃螃蟹了。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介绍腌制螃蟹的“藏蟹法”,把吃蟹的方法提高了一步。后来,陆龟蒙的《蟹志》、傅肱的《蟹谱》、高似孙的《蟹略》都是有关蟹的专著,中国人对蟹的知识更丰富了。

还可以追溯到大禹治水时代,巴解(阳澄湖壮士?!)是如何“发明”吃螃蟹的。最近,上海美女介绍吃蟹的视频竟然达到1000万次点击。“蟹文化”简直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应该为巴解与上海美女发阳澄湖经济学奖。

《现代汉语词典》中,“文化”的定义:1。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综合,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2。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发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同样的工具、用具,同样的制造技术等,是同一种文化的特征,如仰韶文化、龙山文化。3。指运用文字的能力与一般知识,学习文化/文化水平。

有人问,不知“蟹文化”应该归入哪一种?或许《现代汉语词典》应该为“蟹文化”增加定义。蟹教授马上说:吃蟹是一种闲情逸致的文化享受,早在魏晋时期就有。《世说新语·任诞》记载,晋毕卓(字茂世)嗜酒,间说:“右手持酒杯,左手持蟹螯,拍浮酒船中,便足了一生矣。”蟹教授说,这就是吃蟹人生观、吃蟹饮食观。文人学士把吃蟹、饮酒、赏菊、赋诗,作为金秋的风流韵事,并且渐渐发展为聚集亲朋好友,有说有笑地一起吃蟹,这就是“螃蟹宴”了。把吃蟹与赋诗结合起来,多么有文化!

“红学家”们不甘落后,立即引出《红楼梦》中“螃蟹宴”的热闹描述,并且评定薛宝钗的咏蟹诗为“食螃蟹的绝唱”:“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顺姜。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可谓“小题目寓大意义”。由吃蟹而作诗,进而论及人生观、人生哲理,的确是“文化”至极。还有什么话?

“金学家”们也不甘落后,说:“《金瓶梅》第35回中就有螃蟹宴。”不过笔调大不相同,更加市井化,更加接近民众。

“明史家”则引用刘若愚《明宫史》,大谈明代宫廷内的螃蟹宴:“(八月)始造新酒,蟹始肥。凡宫眷内臣吃蟹,活洗净,用蒲色蒸熟,五六成群,攒坐共食,嬉嬉笑笑。自揭脐盖,细细用指甲挑剔,蘸醋蒜以佐酒。或剔蟹胸骨,八路完整如蝴蝶式者,以示巧焉。食毕,饮苏叶汤,用苏叶等件洗手,为盛会也。”《天启宫词一百首》之一,有诗记其事曰:“海棠花气静,此夜筵前紫蟹肥。玉笋苏汤轻盥罢,笑看蝴蝶满盘飞。”

“清史家”则说:“张岱《陶庵梦忆·蟹会》是专谈美味甘旨的散文。”你看,文章不长,文采则佳:“食品不加盐醋而五味全者,为蚶,为河蟹。河蟹至十月与稻粱俱肥,壳如盘大,中坟起,而紫螯巨如拳,小脚肉出,油油如。掀其壳,膏腻堆积,如玉脂珀屑,团结不散,甘腴虽八珍不及。一到十月,余与友人兄弟立蟹会,期于午后至,煮蟹食之,人六只,恐冷腥,迭番煮之,从以肥腊鸭、牛乳酷、醉蚶如琥珀,以鸭汁煮白菜,如玉版;果瓜以谢橘、以风栗、以风菱,饮以“玉壶冰”,蔬以兵坑笋,饭以新余杭白,漱以兰雪茶。繇今思之,真如天厨仙供,酒醉饭饱,惭愧惭愧。”

文人们属于有钱有闲阶级,还有知有识,吃蟹之余当然要大谈“蟹文化”,以显示与众不同。同样是文人的曹雪芹,因为又穷又忙,又思又感,所以借说刘姥姥的嘴说:“一顿螃蟹宴够我们庄稼人过一年!”这种话只有一贫如洗的曹雪芹才会说。

近几年蟹价格越来越贵,蟹广告越来越多,蟹老板越来越富,蟹黄牛越来越疯,蟹实质越来越假。每年秋,螃蟹宴在各大酒家盛行。据说,2006年上海大闸蟹产地信息发布会称,当年大闸蟹入沪总量将超过5万吨。2011年,阳澄湖大闸蟹上海专卖店一只蟹卖要178元。据了解,阳澄湖大闸蟹一年产量在2500-2600吨,还有许多“洗澡蟹”,外地的大闸蟹到阳澄湖洗个澡,也戴上“阳澄湖”的品牌戒指。这为“蟹文化”增加了新的篇章:如何识别真假“阳澄湖”大闸蟹。

自从大闸蟹出现“纸螃蟹”的中介,并且进入网络电子商务,“蟹文化”增加了新的篇章:大闸蟹的电子商务、大闸蟹的黄牛文化。

从“蟹文化”推而广之,就有茶文化、烟文化、伞文化、人参文化、虫草文化、燕窝文化、花粉文化……而非食品类也可有手机文化、空调文化、电脑文化、汽车文化、旅游文化……乃至狗文化、猫文化、屎文化、尿文化、苍蝇文化、蚊子文化、老鼠文化、大灰狼文化……文化的变味真是无穷尽。

[闲话“蟹文化”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韦奇定律——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意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即使你已经有了自己的看法,但如果有十位朋友的看法和你相反,你就很难不动摇。这种现象被称为“韦奇定律”。它是由美国洛杉矶加州大学经济学家伊渥.韦奇提出的。

韦奇定律有以下观点:

一、一个人能够拥有自己的主见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

二、确认你的主见是正确的并且不是固执的;

三、未听之时不应有成见,既听之后不可无主见;

四、不怕众说纷谈,只怕莫衷一是。

不要让闲话动摇了你的信念。一旦确立了自己的目标,就要一直走下去,如果自己觉得那就是自己想要的,就不要在乎别人的看法,努力达成自己的人生目标。

展开阅读全文

“人懒事多”闲话

全文共 1823 字

+ 加入清单

中华民族历来自誉“勤劳勇敢”。“勤劳”不仅是动手(体力劳动),也包括动脑(脑力劳动)。动手办事,如果不好好动脑,必然事倍功半,而且常常会干一件事,带出两件事。“人懒”也包括懒得动手和懒得动脑。 有人会说:“懒人的宗旨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怎么会人懒事多呢?”可是,客观上确实是这样。 前方马路上有斑马线,懒人为了“省”几步路就乱穿马路,结果被车撞倒,下面就“多”出一系列事情。吃鱼有刺,懒人为了“省”事,胡乱嚼后下咽,结果被鱼刺卡在嗓子,下面就“多”出一系列事情。瓶子食品吃后不好好拧盖子,第二次使用时一拎瓶盖,瓶子倒了或者掉地打碎,下面就“多”出一系列事情。 家庭采购的各种物品都是因为有使用价值,但是各种物品放置不规范,或者使用后不归位,再次使用时就找不到,于是“365天,天天找东西”,或者重复购置,过几天,原来的又找到了。这就形成“要用时找不到,不用时一体世界”的局面。俗话说:“懒婆娘管家,管得稀稀拉拉。”要使家庭物品放置得有条有理,使用时随手可得,必须规范化,而且每次使用后及时归位,否则就会“多”出一系列事情。 任何东西都要从“下次要使用”着想。车子进车库,应该车头朝外、油箱水箱足量,处于“临战”状态。否则,遇到急事用车,就会手忙脚乱出差错,不是倒车碰擦,就是半路缺油缺水。 俗话说得好:“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做人办事都要有预见,都要事前想到各种准备工作。那种“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的想法是要不得的。

有个朋友出差,到了检票口才发现忘了带火车票。叫出租车回家,再赶到火车站,火车已经开走了。 现在的幼儿园注重“养成教育”:培养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这一点非常重要。良好的生活习惯要从儿童开始培养,要从一点一滴着手,要持之以恒,要家长以身作则。许多孩子的不良生活习惯,往往是家长娇惯出来的,包括懒惰。一个孩子睡在被窝里要尿尿,家长就要他(她)尿在“尿不湿”中,久之,孩子就会尿床,因为他(她)养成了躺着尿的习惯,睡眠中也就尿了。尿床后,就会“多”出一系列事情。 一个孩子使用东西随手搁置也是一种坏习惯。懒婆娘管家,家中的桌面、床上、沙发上、凳子上……凡是平面,都有东西,乱七八糟。这种家庭的孩子怎么会不乱放东西? 一个孩子不爱惜东西也是一种坏习惯。有的人说:“孩子爱拆东西是聪明。”其实,这是一种好奇心。家长应该教他:怎么拆开的?怎么装回去?每一件东西都有使用注意点,有的还有使用说明书。要教育孩子遵守客观规律,而不是胡搞。说明书要阅读明白,有的还要保存好。

对于孩子弄坏东西,不做正确引导,有的家长竟然教育孩子:“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是害了孩子的品德。 许多时候,办事情要遵守客观规律,急不得。懒人往往为了图省事,结果办砸了。这就叫“欲速则不达。”开车办急事,不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即使不出交通事故,被交警拦下教育、扣分、罚款,“省事”吗?所以说,“三思而行”就是为了真正的“省事”。 贪图享受也是一种坏习惯。一个人为了凉快,睡在空调下,结果患急性肺炎,发高烧。一个人贪图享受,必然生活奢侈、大手大脚。有的花天酒地,有的盲目攀比,有的违法犯罪……就会“多”出一系列事情。 人懒有各种特征。有的是“大碗摞小碗”,有的是“大懒支使小懒”,有的是“站着不如坐着,坐着不如躺着”,有的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有的是“瓶子倒了也不扶”……有一个笑话:老婆回娘家,给懒人丈夫烙了一张大饼套在丈夫的脖子上,足够他吃一周。等老婆从娘家回来一看,丈夫还是死了。因为丈夫只吃了前面的大饼,连转一下大饼都懒得干。

“享受”是一个无底洞。吃喝玩乐也是无止境的。这里又要谈到人生观、幸福观。人生到底是为了什么?什么是真正的幸福?现在的思潮确实令人担忧。如果人生就是为了自己享受,就是为了自己子女享受,无数革命先烈为什么抛头颅洒热血? 我觉得:现在好像一代比一代自私,一代比一代自私懒惰,一代比一代胆大。许多老人忙碌了一生,现在退休了还在带孙辈、外孙辈,希望子女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工作上,为建设祖国多出一份力量。也有一些老人却认为:退休了,就应该吃喝玩乐、旅游享受,把最后一段生命留给自己,“活着就要对得起自己”。现在要深入开展学习雷锋,那种“各人自扫门前雪,莫管他家瓦上霜”的想法是否应该抛弃呢?以前强调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无产阶级国际主义,难道不应该坚持下去,直到共产主义实现?

中华民族还是应该“勤劳勇敢”。

[“人懒事多”闲话12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伤人哲理故事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一胖一瘦两个妇人在树荫底下闲话家常.

胖妇人说:“你说说,我家隔壁那婆娘多能讲人坏话,我前几天就听她说你太瘦一副病病怏怏的摸样。我真是气不过咋就那么爱讲人闲话那?”

瘦妇人笑笑继续织着毛衣没有吭声。

胖妇人拍怕衣服继续说道:“还有我家对门那老婆子,老是说这个不如她家,那个不如她家,你说她家有啥呀!穷光蛋一个还四处笑话人。”说完她咽了口口水,撇撇嘴继续说道:“如今这些人哪有像咱们姐妹这么老实的人,不说人家是非,不讲一句闲话!”

瘦妇人和蔼地笑了笑,拿起毛衣看了看天说:“哎呦!得做饭了。”说完扬长而去。

胖妇人在她身后不满地嘀咕了几句,然后继续坐在大树下望着天。不一会她家隔壁的婆娘也来到树荫下闲坐。胖妇人像是见到亲人一样,凑到她身边说:“嗨!咋才来,我都等你半天了。给……”说着在兜里掏出一把瓜子,俩人边唠嗑边嗑起了瓜子。

胖妇人说:“刚才你没来,瘦妇人说你来着!”那婆娘问:“啊?说我什么?”“哼!说你竟讲别人坏话,里挑外挑的,哼!我是没给她好话,咱们俩啥关系呀!我能让她埋汰你吗?”说完俩人相对一笑,胖妇人的嘴继续噼里啪啦的说着,这家的事,那家的隐私,都在这瓜子皮子翻滚之间流露出来。后来那婆娘去找瘦妇人的茬,在她家门口骂了许久,瘦妇人不知道怎么回事白白地挨了一顿骂。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宝钗作文450字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读罢《红楼梦》,个个千娇百媚的红粉佳人从我眼前闪过。最终,我的目光落在了“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的宝钗身上。

自古以来,《红楼梦》中分别有两个阵营:拥黛、拥钗。拥黛者说:宝钗是宝戴之事的破坏者;而拥钗派则说:黛玉总是一天到晚哭哭啼啼、多愁善感,别人跟她开句玩笑都能当真,躲在屋内一声不吭。在众多读者眼里,宝钗就是书里面的反派人物;在我眼里黛玉是艺术,而宝钗是生活。

有人说宝钗是太忠诚于封建礼教,在旧社会中,能有多少人不信奉封建礼教。宝钗虽说是出生在金陵四大家族中“珍珠如土金如铁”的薛家,也算得上名门千金,但她的父亲早逝,哥哥不济。薛家这个重担自然落在宝钗身上,要是宝钗不能干,薛家还能站稳金陵四大家族的脚吗?

宝钗聪慧能干、端庄、识大体,也是荣国府二奶奶的不二人选。黛玉虽说和宝玉有相同性格、爱好,但是她从小体弱多病,性格多愁善感性格过于脆弱。贾母促成这桩“金玉良缘”也是长久考虑,如果让林黛玉上了荣国府二奶奶,不说荣国府有白是之虫,总是有千足之虫、万足之虫。

拥钗也好,拥戴也罢,希望大家能从另一个角度去欣赏宝钗。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中秋作文600字

全文共 662 字

+ 加入清单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一年一度的中秋节终于到来了,让我们一起度过这个充满温情的节日吧。

中秋美景

说起中秋节的美景,那是数不胜数啊!在田野里,农民伯伯正丰收着庄稼。快看!那田埂上开满了菊花。这些菊花在秋风的吹拂下,微微摇摆,如同一个个小姑娘正向我们招手。空气中弥漫着菊花的香气,沁人心脾。大树们也很活跃,好像是在为中秋节做准备,温暖的阳光洒在大树上,阳光透过树叶射到了地上。树叶被太阳的光射穿了,顿时从绿色变成了翠绿色。

中秋美食

在这个快乐的节日里,当然少不了中秋节的美味佳肴。在中秋节这一天,有许多水果都会成熟。看,我家的石榴也已经成熟了,它把自己的“小嘴”打开了,仿佛像一个微笑的小脸儿。里面的果实露了出来,如同珍珠玛瑙一般。把几颗果实扔到嘴里,咬一咬,酸酸甜甜的汁水流了出来,嘴里溢满了石榴的香气。当然,中秋节最主要的并非是水果,而是月饼。月饼呀,是用油做成的,所以摸起来油油的。但是,只摸是不行的。上面的花纹很精致,圆圆的月饼是金黄色的,味道又香又脆,非常美味。月饼还有一个意思——团团圆圆。

团圆时刻

在中秋这天,我与家人一定会去爷爷、奶奶家过节。当我们到地方的时候,正看见爷爷奶奶在门口坐着。他们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出现了笑容。我们全家终于团圆了。天越来越暗,我们正坐在饭桌前一起享用着美味佳肴。一起快快乐乐的度过这美好的一天。吃过晚饭,我把月饼拿了出来,我们全家人坐在门口一边吃着月饼,一边看着天上那圆圆的明月。正当这时,我已然明白了中秋节的含义。

中秋节,我爱这一天。我爱中秋美景;我爱中秋美食;我更爱一家人团团圆圆。

展开阅读全文

闲话重阳作文700字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这是唐代诗人王维写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而农历的九月九日,正是重阳节。九月九,二九相重,就称为“重九”,又因为在《易经》中,六为阴数,九为阳数,所以“重九”,也就叫做重阳了。

要说重阳,必不可少的,就是重阳的习俗。在重阳这一天,人们登高,插茱萸,饮菊花酒,或是佩戴菊花,还要吃“重阳糕”呢!传说“重阳糕”要做成九层,就像一座宝塔一般,在最顶层呢,还要摆上两只“小羊”,代表“重阳”。

但是现在的重阳,就大不相同了,现在,我们只能通过网络知道重阳的习俗,要上网才知道“重阳糕”到底长什么样,“重阳糕”到底是什么。现在的重阳节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虽是节日,却不像节日,甚至只有年长的老人和手机才会知道还有“重阳”这么一个节日。

重阳节又称为老人节,因为在这一天,我们应该陪家里的老人,抽出这一天时间来,和他们坐在一起,聊聊天,共享团聚的美好时光。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或是迫不得已的事,我们在重阳这一天,总是没能好好陪陪他们,没能让他们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甚至连重阳也忘却了。

重阳节,老人节,我们不就应该陪陪老人,过一个美好的重阳吗?随着生活节奏地不断加快,重阳节似乎也慢慢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我们总是忙于眼前的事,而忘了家中的老人。也许在重阳这一天,总有一个身影,站在家门口,不停地朝外面张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让我们一起重拾重阳,一起插茱萸,饮菊花酒,吃重阳糕。最后回家看看父母,陪陪老人,牵起他们沧桑的双手,坐在褪色的木椅上,一起唠唠嗑,让他们也露出孩子般开心的笑容,这就是最幸福的事情了。

让我们一起过一个温暖的重阳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