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陈冬

陈冬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陈冬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陈冬问题。

分享

浏览

7017

作文

9

迄今持续时间最长的载人飞行!景海鹏和陈冬将在轨飞行30天

全文共 272 字

+ 加入清单

此次神舟十一号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为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轨运营提供人员和物资天地往返运输服务,考核验证空间站运行轨道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

据介绍,执行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神舟十一号飞船入轨后,2天内完成与天宫二号的自动交会对接,形成组合体,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组合体在轨飞行30天。

期间,2名航天员将按照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和地面指令进行工作和生活,按计划开展有关科学实验。完成组合体飞行后,神舟十一号撤离天宫二号,并于1天内返回至着陆场,天宫二号转入独立运行模式。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等待6年才能一飞冲天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这次与景海鹏搭档的是38岁的航天员陈冬,他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安全飞行15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作为我国选拔培养的第二批航天员,陈冬为了这次执行太空任务的机会足足等待了6年。

不过,他认为6年并不长,自己是幸运的,毕竟在第二批五位男航天员中,他是第一个实现飞天梦想的人。

“景海鹏师兄等待了10年,刘旺师兄等待了14年,张晓光师兄等待了15年。这是一段长跑,又是一段短跑,你不仅需要耐力,还需要爆发力。”

首次进入太空飞行,如何安排太空生活?陈冬说,6+1(工作6天休息1天)都要兼顾,“这次任务安排得时间比较多,时间也比较紧,我们肯定也会抽出一部分的业余时间来进行前期的工作总结和下一步的工作准备。总之就是要细致工作,健康生活,享受失重。”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不靠谱的“孩子王”

全文共 363 字

+ 加入清单

陈冬生在河南洛阳,从小在工厂里长大的陈冬,在子弟学校里从来都是“孩子王”。

陈冬三年级的,来得“特别的糟”——他惹事了,用他的话说,“特别不靠谱”。学校给全校老师发点菜,菜全堆在小操场上。放学后,陈冬领着一帮小伙伴在菜堆上又打又闹,把菜踩得稀巴烂。

“这下闯祸了!”陈冬越想越害怕。但让他意外的是,班主任杨老师并没有批评他,而是温和地对他说,“老师知道你是无意的,但这样一来老师吃的菜就都没有了,以后干什么一定要多为别人想一想。”最终,杨老师把所有的责任都承担了下来。

“从那以后,我一心想好好表现,让老师高兴。” 一心好好表现的陈冬很快被选为班长。此后,初中、高中……他一直是班长。这么多年,陈冬无比感激杨老师。他从老师身上感受到的那份宽容和担当,不断给予他成长的力量。

1997年,陈冬以优异成绩被长春飞行学院录取。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曾抓小辫当“女孩”、公认的“孩子王”

全文共 1198 字

+ 加入清单

两位航天员中,外界比较陌生的是陈冬。他出生于1978年,2010年5月正式成为中国第二批航天员。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这是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也是中国第二批航天员中首个飞天的男航天员。

在人们印象里,航天员都挺严肃,不苟言笑,可陈冬却是非常幽默。有人夸他帅,说中国选航天员也要看颜值,结果陈冬说,像我这样的都来了,还能有颜值要求?

老实说,陈冬这样讲真是谦虚了,据说他被公认为是航天员里第一帅,而且在小时候,他还被父母当女孩儿养过,留下了好多萌萌哒的女装照“黑历史”……

陈冬出生在河南洛阳,从小在工厂长大,调皮捣蛋的事没少干,是公认的“孩子王”。高中毕业那年,他参加了飞行员招考体检,没想到一举通过,最后顺利成了一名空军飞行员。

最开始,他飞的是强击机,每天都想着能飞得再高一点。25岁那年,他在电视上看到了杨利伟首次“飞天”,顿时燃起了一个梦想:我也想到太空去看看。

不过在当时,这个梦想还十分缥缈。陈冬只是一个飞行新手,每天要面对的是严格的训练和繁重的任务。这一晃,就过了十来年。

在这期间,他积累了丰富的飞行经验,成为空军一级飞行员,当上了飞行大队大队长。但最终能被选上当航天员,还要感谢机缘巧合。本来,陈冬因为参加演习,错过了招收第二批航天员的体检。但因为他所在的区域体检淘汰率比较高,他和参加演习的战友又获得了一次机会。结果,他还真通过了体检。

更让他激动的是,在面试时,他的考官竟然是杨利伟,两人谈了一个多小时,最终,陈冬被自己的偶像亲手带进了航天员的团队。

在航天城与世隔绝的6年,对陈冬来说,一开始“很煎熬”。一方面,航天员的训练号称“魔鬼训练”,包括超重耐力训练、低压缺氧训练、隔绝训练、过载曲线体验、跳伞训练、血液重新分配训练、野外生存训练等共计8大类58个小项。

另一方面,航天员还得坐在教室里拼命学习,掌握一大堆相关领域科学知识。不过陈冬不愧为从小就是学霸,从初选到定选,他在同批航天员中成绩都是第一。一次考试,一道题有两个填空,他不光全都填对了,还在后面加了个括号,把其他也都写上了……

航天员同行中,对陈冬最多的评价,就是沉着冷静,而且做事特别有条理。这次他被选中执行航天任务,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陈冬对这次任务的描述也是相当幽默接地气。按照任务描述,他的工作是协助指令长景海鹏,负责“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组合体的维护、消耗品管理、维护维修、在轨实/试验等。但被他一说,就成了“既是工程师,又是修理工;既是保洁员,又是农民”……

即将踏上征程,陈冬最挂念的是他那一对双胞胎宝贝儿子。平时,他很少有时间陪伴两个5岁的孩子,只能在有空闲时,给他们讲《铁臂阿童木》的故事,对他们说,爸爸会像故事里那样,一不小心就飞上天了。

这次临行前,他又告诉孩子说,“这次爸爸出趟远门,你们有时间就看看天空,去找找比较亮的星星,说不定爸爸在那里,跟爸爸打个招呼……”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是第二批航天员首个飞天男航天员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6日上午,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武平介绍,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定于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航天员景海鹏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而陈冬是第二批首位飞赴太空的男航天员。

陈冬,1978年出生在洛阳,现在是郑州人,曾是一名空军飞行员,曾经飞过强-5超音速轻型强击机。“空中铁拳,舍我其谁”,这是陈冬作为飞行员时的战斗格言。2010年5月,他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在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的测试中都达到了优秀,成为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开始了系统而艰苦的训练。

“那时候开始训练就已经没有休息日了,就是加班加点来学习航天基础理论。因为那时候刚从飞行员到航天员,对航天领域还不是太了解,在航天知识这方面还欠缺很多。我记得那时候基本上是一到两个星期就要结束一门理论,可能有的理论在平时是需要几个月时间来完成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一两个星期。那怎么能把它学好、学扎实呢?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那时候我记得,白天上完课,晚上就待在宿舍里面,大家自己翻书,然后不会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讨论讨论问一问。”

六年磨一剑,38岁的陈冬最终入选,与航天员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

展开阅读全文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景海鹏,50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1998年1月,景海鹏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2008年9月,执行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同年11月,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2012年6月,执行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交会对接任务,担任指令长,同年10月,被授予二级航天功勋奖章。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担任指令长。

陈冬,38岁,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 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

展开阅读全文

2024感动中国候选人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故事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太空跑步诀窍要仰起头

12月7日,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与媒体见面。 神舟十一号航天员景海鹏、陈冬7日上午在北京航天城航天员公寓公开亮相。

“今天,我们向祖国和全国人民交答卷来了。飞赴太空前,我们曾庄严承诺,请祖国放心,请全国人民放心。如今,我们实现了承诺。”指令长景海鹏说。

这是11月18日返回地球后,两位航天员首次接受媒体采访。面对记者,他们讲述了33天太空飞行鲜为人知的幕后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我也希望能在太空过生日

全文共 490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第一次执行任务的陈冬来说,难忘的经历实在太多了。第一天太空漂移、第一次种菜、第一次养蚕宝宝、第一次在太空中看祖国壮丽山河、看日出日落……

特别是第一次真正的失重感觉,陈冬记忆犹新。

“不知道怎么用劲,只要稍微一使劲,就容易过。”他说,刚开始,每走一步都需要找束缚器,后来慢慢适应了失重环境,移动就不再依赖束缚器了。“我也开始享受失重,还自创了很多姿势,比如翻跟头、转圈等。”

任务期间,陈冬5岁的双胞胎儿子曾与他视频通话一次。“我在上面给他们表演翻跟头,他们在下面高兴得不得了。”陈冬问孩子想要什么,孩子说想要星星。一时答应下来,回到地面才知道,两个儿子已经在幼儿园承诺给这个小朋友5颗、那个小朋友3颗,给老师月亮。“当时我就发愁了。”陈冬说,“幸好后来想到我这次在太空拍了很多星星的照片,特别亮,可以把这些照片作为礼物送给他们。”

陈冬坦承,第一次飞天之旅,也留下一些遗憾。“时间有点短,看到祖国的机会并不多,感觉还没过瘾。”他说,以后执行任务的时间会更长,航天员会有更多时间去体会失重,去欣赏美丽的祖国。“说不定以后,我还能再次进入太空,还能像景师兄那样过一个有意义的太空生日。”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表现满分,景海鹏严格认真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陈冬表现太棒了,如果满分100分,我给他硬邦邦的100分。”景海鹏说,陈冬把地面上教员所教的东西,都运用到天上去,没有出现一点失误。

让景海鹏欣赏的,不仅仅是陈冬在工作中的表现。景海鹏透露:“比如,我在蹬自行车时,他一定是帮我把肩带处理好,卡好自行车鞋,然后自己才去干其他事。”

陈冬觉得,自己能和景海鹏组成乘组,非常幸运,心里很踏实。

陈冬说,任务期间,景海鹏在方方面面都非常照顾自己这个新手。“从一进舱,就告诉我如何控制自己的身体,平时也经常嘱咐我多吃点、多休息。”

让陈冬感动的是,运动时,景海鹏看到他流汗了,总会递上毛巾,甚至会把加热好的水递到他嘴边。

工作中,景海鹏又是严格认真的,一次做不好,就继续做,直到拿到满意的数据才行。

“我们上来是工作的,不是休息的,一定要把任务做到最好。”陈冬说,他会一直记得景海鹏在太空中对他说过的这句话。

更多热门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