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飞天

飞天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飞天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飞天问题。

分享

浏览

2004

作文

84

飞天梦作文600字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2003年10月16日早上6点23分,在内蒙古自治区的大草原上,中国人民自行研制的第一个航天载人飞船安全地降落在大地上。中国第一个航天员杨利伟终于圆了中华五千年遨游太空的飞天

为了这一天,中国人民等得太久太久;为了这一天,多少科技人员累倒在了实验室里;为了这一天,多少人献出了自己毕生的精力。现在,一个几千年都没能实现的梦想终于化为现实。人们欢天喜地,载歌载舞,不少人流下了激动而热烈的眼泪……

几千年来,不少人想飞向天空、飞向宇宙。中国古代有个叫万户的人,身上绑上用火药做成的箭,想飞向天空,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国外的达·芬奇也梦想飞向天空,实验了无数次,但都失败的。后来,美国的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人类终于飞向了天空。1961年原苏联一箭冲天,火箭飞出地球,飞向太空,航天员加加林成为人类航天第一人。美国也在数年后发展起了航天业,飞向了太空。但在美国以后,几十年也没有一个国家得以发展起载人航天技术。终于,在2003年,中国的第一个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并安全着陆,成为世界第三大航天国。杨利伟成了中国第一个航天员。

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向杨利伟叔叔学习,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学好真本领,长大了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

[飞天梦作文6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专题作文

飞天_小说作文

全文共 855 字

+ 加入清单

曾经,我好羡慕鸟儿,它们可以在蔚蓝的天空中自由的飞翔。曾经,我也好妒忌鸟儿,为什么它们这么幸运,可以做鸟,可以拥有蓝天,而我,却……——千凌

窗外,雨下着,雨丝如线,美极了,千凌抬头出神的看着。许久,合上酸涩的眼睛,轻轻的按摩着,她真的很累很累,她在这张写字台前不知坐了几个小时了,习题像小山一样堆着。

千凌,一个初三女孩子,上帝真的很偏爱她,她很完美,学习好,人缘好,身材好,长相好……总之,她真的是上天的宠儿,几乎把所有的优点都集于她一人。她是父母的宝贝,老师的乖乖女,同学们羡慕崇拜的对象。然而,这些优点给她带来的都是快乐吗?不是的,父母给她买了成堆的习题,她成天就坐在写字台前,写啊,写啊的。她没有出去旅游过,甚至连当下风靡一时的《魔卡少女樱》都没有看过,更不用说《第一次亲密接触》、《三重门》了,她不知道S.H.E.谁,也没听说过几米。

这样的孩子,真的幸运吗?

千凌承认自己真的好累,她在所有人的面前努力扮着乖乖女的形象,被所有人的压力压的快喘不过气来。她也是个少女,也想穿着时髦前卫的服装,走在大街上,争取百分之百的回头率;她也是个少年,也想像同龄人一样秀出自己的个性,也想偶尔叛逆一下;她也是个“书女”,也想揣着不吃早饭节省下了零用钱,到大书店逛很久,在心满意足的把自己心爱的书捧走……梦,这些都只是梦,遥远而美丽梦。她顶着“天才”的帽子,有时候,她想,她倒宁愿做一个快乐的傻子,也不愿做一个忧郁的天才。

“千凌啊,下雨了,小心着凉了。把窗户关上。”说着母亲拉上了窗户,千凌正看的出神,突然,蓝天不见了,雨丝不见了,只有忧郁的深蓝色窗户在沉默着。

“凌儿,发什么呆啊。作业做的怎么样了。”母亲带着不满的口气说道。

“哦,还没呢,快.....快了。”千凌的思绪又回到这间牢笼般的屋子里。

“来,喝点水吧。”母亲又端来了一杯冒着热气的水放在写字台上。 千凌对母亲笑笑,看了看那水杯,觉得自己的话语和一切在着氤氲的水蒸气前是多么苍白无力。母亲转身出去了,轻轻锁上了房门。

“唉——”千凌长叹一口气,无奈地继续写作业……

展开阅读全文

神舟十一号宇航员陈东实现飞天梦的故事

全文共 20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38岁的“新人”陈冬将和老大哥景海鹏一起飞向太空,中国进入太空航天员的名单上又多了一个河南人的名字。

从小到大,陈冬身上的标签有“学生头子”“班长”“爱徒”“学霸”“飞行员”,从立志献身军旅到最终成为一名飞天的航天员,陈冬的经历“称得上传奇”。

昨天下午,洛阳的姚志强接到了一通电话,电话那头说,“等我从太空回来,回老家一定会来看你,这是我们之间的约定。”

51岁的姚志强鼻头一酸,来电人是陈冬,是他带了六年的学生。

展开阅读全文

陈冬是第二批航天员首个飞天男航天员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6日上午,在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新闻发布会上,发言人武平介绍,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定于10月17日7时30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飞行乘组由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组成,景海鹏担任指令长。

航天员景海鹏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他曾经执行过神舟七号和神舟九号载人飞行任务。而陈冬是第二批首位飞赴太空的男航天员。

陈冬,1978年出生在洛阳,现在是郑州人,曾是一名空军飞行员,曾经飞过强-5超音速轻型强击机。“空中铁拳,舍我其谁”,这是陈冬作为飞行员时的战斗格言。2010年5月,他通过层层选拔考核,在临床医学、航天生理功能指标、心理素质的测试中都达到了优秀,成为航天员队伍中的一员,开始了系统而艰苦的训练。

“那时候开始训练就已经没有休息日了,就是加班加点来学习航天基础理论。因为那时候刚从飞行员到航天员,对航天领域还不是太了解,在航天知识这方面还欠缺很多。我记得那时候基本上是一到两个星期就要结束一门理论,可能有的理论在平时是需要几个月时间来完成的,但是那个时候我们基本上就是一两个星期。那怎么能把它学好、学扎实呢?只能利用业余时间。那时候我记得,白天上完课,晚上就待在宿舍里面,大家自己翻书,然后不会的大家聚在一起,相互讨论讨论问一问。”

六年磨一剑,38岁的陈冬最终入选,与航天员景海鹏组成飞行乘组,将完成我国载人航天任务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太空飞行。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征文

全文共 591 字

+ 加入清单

中国加油!海鹏加油!”17日一早,在景海鹏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的家中,随着点火指令下达,数百名当地民众与景海鹏的亲友一起挥舞手中国旗,激动呐喊。许多人不由自主起身站立,场面令人振奋。

事实上,从16日景海鹏将再次执行航天任务的消息传来时,运城市也随之进入“航天状态”。在街头,每逢问起景海鹏,都有人自豪表示“他是我们运城人!”

在景海鹏的家中,从16日起便有亲朋好友从各地赶来祝贺,左邻右舍也纷纷前来帮忙,挂灯笼、铺红毯、插国旗,一片火热氛围。而景海鹏的历次航天经历也成为人们的热议话题。

“希望景海鹏能够顺利、圆满完成任务。他是我们运城人的骄傲。”景海鹏的邻居王先生早早就过来帮忙,一脸自豪。

景海鹏的表妹郭朝娟在得到消息后,更是第一时间从外地来到景海鹏家中。

“三次了,每次都是家人们一起观看火箭发射全过程。点火那一刻,眼泪一下就流出来了,非常激动。而等发射成功后,则成了开心的泪水。”郭朝娟说。“在村里,一提我是景海鹏的亲戚,大家都会竖起大拇指。”

在景海鹏的母校解州中学,全校师生也一起观看了火箭发射全过程。期间,加油助威声此起彼伏。当年从这里走出去的大男孩,已然成为全校学生的偶像。

作为中国第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此次出征再次激发了家乡民众的航天热情和爱国情怀。

“他是这座城市的英雄。”现场,一名中年男士不禁感慨。“运城市是关公故里,而如今,这里又多了一个让市民为之骄傲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三度飞天的航天员景海鹏征文

全文共 4371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比之前的交会对接轨道高了50公里。这也意味着,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将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笃志

等待十年圆梦神九

为什么还要飞?这是景海鹏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他微笑着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景海鹏属马。虽为老骥,志却不止千里。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13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1998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慎行

上千指令分毫不差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个牵头人,多操点心。”

景海鹏这样描述指令长的职责:“每天工作结束了,把完成情况写到日志上,并与地面指挥沟通等等。遇到紧急情况,我将代表乘组与地面进行沟通。这是指令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不仅要确保成百上千个指令准确无误地发送,还要组织各类实验有序开展;不仅要严格执行飞行计划,还要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宫一号中工作生活。

这次飞行的时间更长,在轨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个,对乘组的身心素质、工作能力、任务规划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马识途。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景海鹏,常在训练中对陈冬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及实用的小建议,比如在失重环境下东西不能随意放、移动身体前必须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击小测”更是包括陈冬、刘洋等搭档都领教过的“景式”训练手段:平时训练时,景海鹏会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问题,考考对方是否所有知识技能都扎实掌握。

陈冬也属马,比景海鹏小一轮。在他眼里,景海鹏是他的榜样,“能与之搭档非常幸运”。

景海鹏的细心周到,也让陈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练,景海鹏早早戴好了压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陈冬“压力山大”。这个小细节被景海鹏看在眼里,记到心上。演练结束后,景海鹏悄悄告诉陈冬,以后一定会注意两人步调一致,防止给对方带来无形的压力。

景海鹏坦言,三度飞天的心情“一样,也不一样”。

“高兴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毕竟经历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经历过18年航天员生涯的磨砺,这次的心态更增加了一份平和、从容、淡定和坚定。”景海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放心!”

克己

不当“差不多先生”

景海鹏喜欢上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个子矮,他就苦练精准的投篮绝技,从而成为队里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夜里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把这份刻苦,坚持到今天。

在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参与操作的在轨试(实)验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通过的情况下,他和陈冬仍会拿出时间对一些在轨试(实)验专门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要把地面专家希望达到的目标理念带到太空去实现。一些在轨试(实)验之前我也没做过,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时会留下遗憾,所以要反复练习。”他说,“航天员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训练之余,景海鹏也参加了不少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科学的梦想,这也是航天员任务的一部分。”他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那一颗种子很重要。”

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但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比之前的交会对接轨道高了50公里。这也意味着,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将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笃志

等待十年圆梦神九

为什么还要飞?这是景海鹏被问的最多的问题。

他微笑着给出了答案:“原因很简单,这就是我的本职工作。如果我干别的,那叫不务正业。”

景海鹏属马。虽为老骥,志却不止千里。

“一个人每个阶段都有梦想。人的一辈子是由各个时期大小不同的梦想串起来的。一个目标实现了之后,一定会确立一个新的目标。如果一个人实现目标后就无所事事了,我觉得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他说。

上高中时,偶然间看到一张飞行员照片的景海鹏,萌生了“我要当飞行员”的志向。得知航天员选拔的消息后,已经当了13年飞行员的他,又开始憧憬“力争成为一名航天员”。

1998年1月,景海鹏如愿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从那时起,飞天便成为他的梦想。

十年等待,一朝梦圆。“2008年我的飞天梦想实现后,我就把新目标瞄上了神舟九号飞行任务。梦想又一次实现后,很多人问,你还训练吗?我就笑说,不训练我干啥。”景海鹏说,“因为我的下一个梦想又萌生了,那就是备战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

“只有这样,人才有追求,才活得充实。”他说,虽然航天员这个职业有风险有挑战,但“我热爱这个职业”。

事实上,这个生在农村、黄土地上长大的山西运城人,还有着更大的动力——回报祖国的栽培。

“我一个农村娃实现了一个又一个梦想,都是国家培养的结果。”景海鹏说,“我要回报国家。可怎么才是回报国家呢?就是多执行任务,把所有在地面实现不了的,通过航天员在太空实现,从而造福全人类。”

重游璀璨星空,俯瞰美丽家园,对景海鹏而言已不再像当初那般新奇。他说:“这次,就一门心思准备好任务,争取不留遗憾。”

慎行

上千指令分毫不差

神舟十一号飞行任务中,景海鹏担任指令长。用他的话来说,“其实就是个牵头人,多操点心。”

景海鹏这样描述指令长的职责:“每天工作结束了,把完成情况写到日志上,并与地面指挥沟通等等。遇到紧急情况,我将代表乘组与地面进行沟通。这是指令长必须承担的责任。”

神舟九号飞行任务中,担任指令长的景海鹏不仅要确保成百上千个指令准确无误地发送,还要组织各类实验有序开展;不仅要严格执行飞行计划,还要调动大家的主观能动性,使大家高效愉快地在天宫一号中工作生活。

这次飞行的时间更长,在轨操作更多,人也少了一个,对乘组的身心素质、工作能力、任务规划等方面要求也更高。

老马识途。拥有丰富飞行经验的景海鹏,常在训练中对陈冬进行针对性指导以及实用的小建议,比如在失重环境下东西不能随意放、移动身体前必须先找好固定等等。

而“突击小测”更是包括陈冬、刘洋等搭档都领教过的“景式”训练手段:平时训练时,景海鹏会在对方毫无准备的情况下突然抛出问题,考考对方是否所有知识技能都扎实掌握。

陈冬也属马,比景海鹏小一轮。在他眼里,景海鹏是他的榜样,“能与之搭档非常幸运”。

景海鹏的细心周到,也让陈冬印象深刻——

一次演练,景海鹏早早戴好了压力服手套,戴得慢了些的陈冬“压力山大”。这个小细节被景海鹏看在眼里,记到心上。演练结束后,景海鹏悄悄告诉陈冬,以后一定会注意两人步调一致,防止给对方带来无形的压力。

景海鹏坦言,三度飞天的心情“一样,也不一样”。

“高兴激动的心情都是一样的。但是毕竟经历过两次飞天的考验,经历过18年航天员生涯的磨砺,这次的心态更增加了一份平和、从容、淡定和坚定。”景海鹏说,“我们已经准备好了!请大家放心!”

克己

不当“差不多先生”

景海鹏喜欢上打篮球,从小学五年级开始。

个子矮,他就苦练精准的投篮绝技,从而成为队里的主力。他也由此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努力,谁也不比谁差。

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夜里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坚持,坚持,再坚持。”他说,“没有捷径,坚持是唯一的选择。”景海鹏把这份刻苦,坚持到今天。

在这次任务中,需要航天员参与操作的在轨试(实)验非常多,因此即使是在所有考核都已通过的情况下,他和陈冬仍会拿出时间对一些在轨试(实)验专门进行强化训练。

“我们要把地面专家希望达到的目标理念带到太空去实现。一些在轨试(实)验之前我也没做过,所以怕在天上做不好,害怕到时会留下遗憾,所以要反复练习。”他说,“航天员可不能当‘差不多先生’。能想到的,肯定要掌握;想不到的,火箭一刻不点火,我们的查漏补缺一刻也不会停止。”

训练之余,景海鹏也参加了不少面向公众的科普活动,特别是与青少年进行交流互动。“让孩子们从小萌生科学的梦想,这也是航天员任务的一部分。”他说,“在青少年心中种下那一颗种子很重要。”

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但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神秘一笑:“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年景海鹏三度飞天

全文共 413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10月17日7时30分,搭载着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一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将于2天后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牵手”太空,景海鹏和陈冬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太空驻留。

约575秒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景海鹏和陈冬2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这是我国组织实施的第6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改进型神舟载人飞船和改进型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组成的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第2次应用性飞行。

飞船入轨后,按照预定程序,先进行约2天的独立飞行,然后与天宫二号进行自动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二号,完成为期30天的驻留,并开展空间科学实验与应用技术试验,以及科普活动。

神舟十一号空间交会对接,预示着我国为来空间站的建设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象征着我国航天事业快速发展。体现了我国科技的发达,国家的繁荣昌盛。祝愿远在太空的宇航员能够凯旋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2024学习景海鹏三度飞天的精神征文

全文共 3065 字

+ 加入清单

2012年6月29日上午,神舟九号飞船成功着陆,航天员景海鹏出舱。图/视觉中国

打破中国载人航天多项纪录,成为目前飞得次数最多、时间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员

今天,50岁的景海鹏再度出征。

作为神舟十一号飞行乘组指令长,他将和“新人”陈冬一起执行此次载人航天任务。至此,他成为中国第一位三度飞天的航天员。他将打破中国载人航天的多项纪录,成为中国飞得次数最多、时间最久、高度最高的航天员。

这位从小爱打篮球,中学时期立志做飞行员,最终成为航天员的军人,觉得自己的舞台就是太空,要时刻准备接受祖国和任务的挑选,也要实现自己一个又一个的飞天梦想。

本版采写/新京报记者 黄颖

昨日,山西运城,当景海鹏将再次飞天的消息通过电视屏幕传到景家人耳朵里的时候,景家人捏了节日时才做的花馍,把家里布置得喜喜庆庆,再度迎接明天熟悉而又新鲜的飞天一刻,虽然此种情状已经发生过两次,但景家人的兴奋和激动仍不言而喻。

景家人的“节日”

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涌到屋里,和景父母一起捏花馍,装饰房子,热闹得像是过年。

在房子的吊顶和挂灯上,挂着喜庆的红色丝质装饰品,茶几上摆着三四盘水果、一座分别挂着党旗和国旗的旗座,昨天的景家人又迎来了一个“节日”。

消息来得有点“猝不及防”。“很高兴,来不及准备”,妹妹景艳芳说,之前没有得到任何风声,看到新闻后,家里的亲戚朋友都涌到屋里,和爸妈一起捏花馍,装饰房子,热闹得像是过年。

花馍是山西运城的传统食物,以白面为主,辅以豆子、枣等食物,还要用剪刀剪出各种造型花样,寓意吉祥如意,是当地逢年过节时必做的特色食物。

景家人以这种方式,表达对他的庆祝,“知道海鹏哥再次飞天,特别高兴”,景艳芳说,全家人也没想到,他能第三次获得祖国的征召。

或许回味之前的一些细节,多少有些“意味深长”。

此前景海鹏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使用过两个“笑而不答”,第一次是神九任务完成后,面对“下次还上不上天”的问题;第二次是神九任务结束,他在身体恢复之后再次投入训练,很多人觉得此举不可思议,“你都上过了为什么还要训练?”他再次“笑而不答”。

“今天你知道答案了”,景海鹏说,他在给自己制定下一个任务,下一个梦想,“我也不是说我专门盯的神十一,我是航天员,这是我的本职工作”,他的理念是,宁可备而不用,不可用而不备,要时刻接受祖国和任务的挑选,时刻做好准备。

在另一次采访中,他表达了“人没有梦想很可怕”的想法,因为这辈子就是把各种梦想串起来,他就给自己设定一个又一个梦想、目标,去努力,所以才有了神七飞完飞神九,再到今年的神十一。

少年的飞行梦

媒体报道,景海鹏某次参加篮球比赛期间看到了飞行员的照片,立下了做飞行员的梦想。

景海鹏和景艳芳小时候的朋友们,已经想不起来他什么时候立下了做飞行员的梦想。

“他小时候就喜欢当兵”,景艳芳印象里,有一部名叫《海鸥五号》的电影,对哥哥影响很深。为此他坚持锻炼身体,特别爱打篮球,“那时家里没钱买,他就自己找了个杆子,弄上个框投篮玩”。

东杨家卓村村民杨天江和景海鹏一起长大,对他爱打篮球的事情印象很深,“打得特别好,他身体素质也很好”,一直打到了初三中考前夕。

男孩子都淘气,喜欢打闹不爱学习,但景海鹏就能坚持趴在桌子上学习,“我去找他玩,他就让我别跟他捣乱”。

最终景海鹏考入了解州中学,是运城市重点中学之一,依然坚持着打篮球的爱好。如今的解州中学党委书记刘庆元是他当年的同班同学,记得景海鹏性格很沉稳,也压得住场,“有一年组织篮球比赛,他打前锋,最后在加时赛里,他投进了一个关键的三分球”。

据媒体报道,景海鹏是在解州中学读书时,某次参加篮球比赛期间看到了飞行员的照片,立下了做飞行员的梦想。

之后景海鹏一路考入航校,参军成为飞行员、航天员,都没断了跟老乡、同学们的联系,刘庆元回忆,景海鹏特别能吃苦,也一直努力锻炼身体,“1988年我结婚的时候,他还跑步来参加我的婚礼”,他说,这也是为了锻炼身体。

杨天江也觉得,成名之后的景海鹏并没什么变化。“每年回来都跟我们喝喝茶,聊聊天”。

朝六晚十二的10年

“虽然飞过可能对飞船驾驶更加熟悉,但绝不会因为飞过了就照顾你”。景海鹏说。

刘庆元和杨天江的记忆中,都有景海鹏在2005年6月入选神六飞行梯队,最终未能上天的记忆。

“他说努力要上,但是没选上”,刘庆元说,当时景海鹏就表示说,要继续努力。

其实自1998年成为中国首批航天员后,景海鹏接受了多年的理论培训,和8个大类几十个技术的训练。

中国航天员中心副总设计师黄伟芬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景海鹏很执着认真,也善于学习。他曾经做不好呼吸对抗动作,于是向教练员和翟志刚等其他航天员请教,然后自己揣摩练习,最终掌握了。

在黄伟芬看来,景海鹏能第三次承担上天任务,与他的刻苦执着密不可分,而这个结果也表明了他有特别好的职业精神,“特别细心认真,对自己的要求也特别高”。

据媒体报道,从入选中国首批航天员后到首次飞天前的十年间,景海鹏从没有在晚上12点之前睡过觉,也没有耽误过一天训练。

那十年,他就是这么过来的——每天6点半起床,吹一会儿长号,8点开始训练,一直到中午12点,午饭后又从下午1点训练到6点。晚上用来写当天的总结和安排第二天的训练。躺在床上,还会闭上眼睛把当天的训练过程在脑海里过一遍。

其实从神五以来,黄伟芬等人也看到了景海鹏的成长,“越来越成熟,越来越稳重”,这也是大家对他放心的重要因素。

景海鹏则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每次任务启动时所有人都在一个水平线上,竞争残酷超出想象,并不会因为之前飞过就沾光,而是每次重新洗牌,针对任务进行选拔,“虽然飞过可能对飞船驾驶更加熟悉,但绝不会因为飞过了就照顾你”。

继完美执行神舟七号、神舟九号飞行任务后,他创纪录地成为中国三度飞天的第一人。

从首次太空的2天20小时27分钟飞行,到神舟九号的13天宇宙遨游,再到这次即将进行的33天的中长期驻留,他会把个人的太空累计飞行时间原纪录提高到超过48天。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和天宫二号将在距地面393公里的轨道高度交会对接,比之前的交会对接轨道高了50公里。这也意味着,他和搭档陈冬一起,都将成为中国飞得最高的航天员。

太空的“惊喜”

他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景海鹏“到了天上”,要给家人一个惊喜。

今年50岁的景海鹏觉得,自己的职业是航天员,舞台就应该在太空。

对于父母来说,成为了航天员的景海鹏,既是自己的儿子,也是全国人民的儿子,他们把儿子交给了国家,在祖国需要时执行宇宙飞行任务。

“知道他特别有毅力。很坚强,很执着”,景艳芳说,家人也都默契地不主动跟景海鹏联系,以免影响他刻苦训练。

但是哥哥心思很细,会定期打电话回家了解父母的情况,老人也从村里老家搬到了运城市居住。

景海鹏定期问候的还有母校解州中学,校长乔春生说,神七飞天后,景海鹏至少回过母校六次,每年都给他发短信问学校的情况,解州中学60周年校庆时还专门请假回来参加活动,在与师生互动的篮球赛上,打了全场,进了很多球。

“回来了都得看看老师们”,乔春生说,景海鹏还会应邀给学弟学妹们做讲座,“主题就是励志,让大家报效国家”。

虽然在亲朋师长眼里是好友、孝子、模范生,但这位“英雄航天员”却自称是个不称职的儿子、父亲和丈夫。航天员职业的特殊性,让他很难像平常人一样侍奉父母、陪伴妻儿。

据媒体报道,“从嫁给我那一天开始,她就做好了准备。”景海鹏依然记得第一次飞天时,妻子紧张得三天三夜没睡着,“希望这一次她也和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至于带了什么上天以寄托对家人的思念,景海鹏留了伏笔:“到了天上再展示,给大家一个惊喜。”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

全文共 898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景海鹏三度飞天,景海鹏要跟着神舟十一号在太空中驻留三十天,比他上一次的驻留时间整整增加了一倍多,但他显然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到了太空,一失重,你的体液、血液会重新分布,有地球引力的时候,体液血液是从头部往下肢流动的,一失重反过来了,从下肢往头部涌的。所以大家在电视画面中看到我们,可能面目会微微泛红,看到脸上会有点浮肿,这就是失重造成的。”

除了要适应生理方面的变化,在太空中行动的难度也会增加,“我们在天宫里面,四周有好多手抓的,脚踩的,就是手脚限位器,不把自己固定住,你就没有办法操作。将来,空间站长期飞行,万一哪个设备坏了,就需要航天员维修。这种操作在地面很简单,在天上可不是那么简单。假如在地面需要一个小时,在天上就要放大1.5-2倍时间才能干完。”

在天上失重,大部分时间靠上肢辅助在行走,腿部几乎不用,一个月下来,下肢的肌肉力量一定会减弱,这也是景海鹏的经验。“长期失重会带来一些钙丢失、肌肉萎缩,所以返回以后出舱也要特别注意安全。像国外有些航天员出舱都是抬出来,躺在特制的座椅里面半躺着,以保证他的安全。所以,以后落地,如果大家电视上看到我们航天员躺在那被抬出来,那是一种常态,可别大惊小怪。”他打趣道。

谈家人:首次“飞天”爱人曾三天三夜没合眼

作为一名航天员,每次“飞天”都承担着未知的风险,对于景海鹏来说,家人的支持和理解尤为重要。“自从嫁给我那天开始,我爱人就做好心理准备了,所以,这一方面,我感觉她很坚强。我当航天员18年了,大大小小经历了很多,也经历了两次任务。第一次,她也很紧张,回来以后,过了一段时间,她说我称称体重,我说你没事称体重干吗,她说我在天上,三天三夜她都没睡觉。第二次我就警觉了,因为我们进发射场之前,专门跟爱人、孩子见了个面,我就说这次要去13天,你总不会13天不吃不喝不睡吧,她就笑。当我第二次回来以后,她就比较淡定了。所以,这次我坚信,她也像我一样不会有压力。”

当被问及思念家人怎么办,景海鹏表示,组织上也考虑到了,给航天员准备了一些个人物品带上去。“我带什么东西,现在说出去就没有亮点了。到了太空后一定会展示。” 在这里,景海鹏给我们卖了一个关子。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

全文共 853 字

+ 加入清单

10月17日,搭载着两名航天员的中国神舟十一号飞船发射成功,这是我国迄今为止时间最长的一次载人飞行,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又向前迈进了一大步,这也是航天员景海鹏的第三次太空之旅,作为一名家乡人,我们也为他三次飞天精神感到无比的骄傲与自豪。

从神舟五号到神舟十号,中国航天员飞天次数越来越多,时间越来越久——中国人正在成为太空的常客。

短短数年间,中国航天员相继翱翔太空,中华民族已经奉献给了世界一个自强不息的奇迹,这是中国人的骄傲,这是中国人的自豪。

“俱杯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诗仙李白的丰富想像而今变成现实,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作为教育战线上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师,除了欢庆,除了自豪,我们还应该思考些什么,我想景海鹏、杨利伟等航天员以及战斗在航天一线的科学工作者他们所表现的“航天精神”正是我们每一人所要学习的。

首先,我们要学习他们那顽强的精神,航天员在做超重耐力实验时,那浮肿变形的脸呼吸困难咬紧牙关,噪音环境下强制入眠,那超常的心理素质,无一不让人震撼,这是向人类极限能力发出的挑战,不畏艰险,顽强拼搏,不因遇到挫折而气馁,不因取得成功而懈怠,表现了坚韧不拔的革命意志和义无反顾的战斗精神,他们应当是全国人民心中的英雄。

其次,我们要学习他们广博的知识。作为一名航天员必须经过近乎苛刻的选拔,算得上万里挑一,更难的是要掌握涉及30门学科的理论知识,没有刻苦的学习是不可能成功的,正是七年磨一剑,方能直挂云帆济沧海,他们应当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再次,我们还要学习航天员爱岗敬业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杨利伟曾说:“在飞天的征程上,不仅充满了艰辛风险,也时刻存在许多勇士为此付出生命”,但是征服太空是航天员的神圣使命。在耀眼的光环背后更多的是奉献和牺牲,所以他们应当是我们的人生座标。

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遇到困难时,想想这种航天精神,相信我们一定会把困难踩在脚下,胜利握在手中。我们要学习他们的“航天精神”,也就是学习我们的民族精神,把这种精神渗入到我们的教育事业各项工作中,相信一定会取得辉煌的成就!

展开阅读全文

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

全文共 592 字

+ 加入清单

“中國加油!海鵬加油!”17日一早,在景海鵬位於山西省運城市的家中,隨著點火指令下達,數百名當地民眾與景海鵬的親友一起揮舞手中國旗,激動吶喊。許多人不由自主起身站立,場面令人振奮。

事實上,從16日景海鵬將再次執行航太任務的消息傳來時,運城市也隨之進入“航太狀態”。在街頭,每逢問起景海鵬,都有人自豪表示“他是我們運城人!”

在景海鵬的家中,從16日起便有親朋好友從各地趕來祝賀,左鄰右舍也紛紛前來幫忙,挂燈籠、鋪紅毯、插國旗,一片火熱氛圍。而景海鵬的歷次航太經歷也成為人們的熱議話題。

“希望景海鵬能夠順利、圓滿完成任務。他是我們運城人的驕傲。”景海鵬的鄰居王先生早早就過來幫忙,一臉自豪。

景海鵬的表妹郭朝娟在得到消息後,更是第一時間從外地來到景海鵬家中。

“三次了,每次都是家人們一起觀看火箭發射全過程。點火那一刻,眼淚一下就流出來了,非常激動。而等發射成功後,則成了開心的淚水。”郭朝娟說。“在村裏,一提我是景海鵬的親戚,大家都會豎起大拇指。”

在景海鵬的母校解州中學,全校師生也一起觀看了火箭發射全過程。期間,加油助威聲此起彼伏。當年從這裡走出去的大男孩,已然成為全校學生的偶像。

作為中國第一位三度“飛天”的航太員,景海鵬此次出征再次激發了家鄉民眾的航太熱情和愛國情懷。

“他是這座城市的英雄。”現場,一名中年男士不禁感慨。“運城市是關公故里,而如今,這裡又多了一個讓市民為之驕傲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神舟十一号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

全文共 3694 字

+ 加入清单

从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开始,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13年不平凡的历程,期间,共成功实施了五次载人飞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是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的内容,欢迎阅读!

北京时间10月17日7时49分,执行与天宫二号交会对接任务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后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2名航天员送上太空。

按照计划,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在轨飞行期间将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交会对接。两名航天员景海鹏与陈冬将进驻天宫二号,开展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目前,在轨运行30多天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已进入高度约393千米的近圆对接轨道,等待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对接。

作为中国载人航天三步走中第二步第二阶段首飞的载人飞行器,“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对于空间站的建设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而神舟十一号的“到访”是为了更好地掌握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推进剂在轨补加和展开各项科学实验等。

正在印度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八次会晤的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第一时间发来贺电表示,欣闻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谨向全体参研参试人员和航天员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和诚挚的问候。习近平指出,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将首次实现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中国载人航天进入空间实验室阶段

1986年10月21日,著名的“863”计划被批准实施,这一计划的出台对中国载人航天探索起到了催化作用。从这一年开始,科学家们经过多次讨论,反复论证,对中国载人航天发展的途径逐渐形成了共识:从载人飞船起步,实施“三步走”战略。

1992年9月21日,中央召开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本次会议正式批复载人航天工程可行性论证报告,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起步远航。自此,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正式起步。

中国的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发展战略分别是:第一步,发射载人飞船,建成初步配套的试验性载人飞船工程并开展空间应用实验;第二步,突破航天员出舱活动技术、空间飞行器的交会对接技术,发射空间实验室,解决有一定规模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第三步,建造空间站,解决有较大规模的、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应用问题。

2016年9月15日22时,长征二号FT2火箭托举着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腾空而起,奔向太空。天宫二号发射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的“三步走”发展战略进入了第二步第二阶段,即空间实验室阶段。按照计划,我国将在2022年前后,完成空间站的建设。

六次载人飞行 景海鹏三次飞天

从2003年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开始,中国载人航天走过了13年不平凡的历程,期间,共成功实施了五次载人飞行。

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成功发射。杨利伟成为浩瀚太空的第一位中国访客。“神舟五号”21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成为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2005年10月12日,“神舟六号”成功发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被顺利送上太空。在经过115小时32分钟太空飞行后,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完成了中国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科学实验。

2008年9月25日,“神舟七号”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顺利升空。9月27日,翟志刚在刘伯明的辅助下,进行了19分35秒的出舱活动。中国随之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空间出舱活动技术的国家。

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发射,中国航天员景海鹏、刘旺、刘洋第一次入住“天宫”,也是神舟飞船的第四次载人飞行。33岁的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许,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升空。飞船入轨后,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一次自动交会对接和一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与以往神舟飞船相比,神舟十号是中国载人天地往返运输系统的首次应用性飞行。

外媒:中国迄今最长载人“飞天”神舟十一号出征 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永久在轨空间站的国家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这是中国史上最长的载人航天任务,飞船上的两名航天员景海鹏和陈冬将进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开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33天太空驻留。他们将在其中30天内完成医学、物理和生物等实验。CNN称,由美国、俄罗斯、欧盟等共同建设的国际空间站计划2024年退役,中国计划在2022年将重达20吨的永久空间站发射进入轨道,这是终极目标,现在的天宫一号和天宫二号是最终目标的原型。美国海军军事学院教授、太空项目太空安全专家琼•约翰逊•弗雷泽说:“天宫空间实验室是测试性能的初步实验平台。”

报道称,国际空间站一旦退役,中国将成为唯一拥有永久在轨空间站的国家。据称欧洲航天员已准备好提前学习中文,但除非美国政策改变,否则美国航天员不太可能参与。自2011年起,美国国会已以安全为由阻止了NASA与中国空间项目的联系。

弗雷泽说:“中国在太空方面想要与美国展开合作,因为这意味着中国已成为太空旅行国家家庭的一员,但当中国自己的空间站即将进入轨道,除了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都愿意排队与中国合作。”

弗雷泽还说,“虽然中国在太空竞赛中起步较晚,直到1970年才将首颗卫星发射成功,而当时美国航天员已登月成功,但是数十年来,中国在研究和训练方面投入大量的资金和资源,未来计划包括将自动探测器送上火星和航天员登月任务”。

英国广播公司(BBC)称,这次发射可看作是向月球或火星尝试执行载人任务的指向针。中国持续发展太空项目,此前已实现太空漫步,成为继俄罗斯、美国之后第三个实现太空载人任务的国家。英国路透社称,神舟十一号的发射让中国离2022年建立永久载人空间站更近一步。澳大利亚太空新闻日报(Space Daily)评论道,神舟十一号的成功发射值得庆祝,此次发射只是中国太空梦的开局之举,中国将继续长期致力于发展人类太空任务。

法新社报道,中国今年4月份宣布,该国打算在2020年左右发射探测和着陆巡视的火星探测器。北京把这一计划视为中国进步的一个象征,以及该国日益提升的全球地位的一个标志。中国首辆月球探测车发射于2013年,尽管受到机械故障困扰,但它远远超出了预期寿命。迄今为止,中国已经基本上重新开展了美国和苏联数十年前引领的太空活动。中国打算2022年前后建立自己的有人空间站,并最终把一位中国公民送至月球表面。

神舟十一航天员计划在轨飞行33天 四项措施保障

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3名航天员计划在轨飞行33天,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武平16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表示,将在神舟十号任务的基础上,采取四项措施保障航天员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武平说,随着空间飞行时间的增加,太空失重环境对人体带来的不利影响会越来越大,特别是心血管系统功能减退的问题会变得更加突出,还将出现一定程度的肌肉萎缩和骨丢失问题。此外,长时间飞行后,航天员返回地面时的重力再适应反应症状会较为明显,再适应时间也会较长。

武平表示,执行神舟十一号任务的2名航天员计划在轨飞行33天,将从四个方面采取措施保障他们健康生活、高效工作。

一是医监医保方面。飞行期间将综合利用医疗问询、基本生理指标检查、尿常规检测,以及心肺功能检查等手段,定期对航天员实施健康状态评估;更加注重加强舱内微生物控制,并配置了预防治疗药品和有关医疗器械,来确保飞行期间航天员的健康。此外,这次任务首次建立起天地远程医疗支持系统,通过天地协同会诊,来解决航天员的在轨“看病”问题。

二是失重生理效应防护方面。配备了防护装备和锻炼设备,尽可能降低失重给航天员带来的不利影响。比如:使用套带,解决飞行初期出现的头晕、鼻塞等不适反应;通过使用拉力器和自行车锻炼、穿着企鹅服工作,对心肺功能下降、肌肉萎缩和骨丢失等进行综合防护。

三是营养健康保障方面。武平说,这次任务进一步丰富了航天食品,种类有近百种,食谱周期达到5天,膳食结构更加科学;同时还考虑了个性化需求,增强了食品感官接受性,任务期经过了航天员的试吃,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应该说,这些食品可以满足航天员在轨飞行期间的能量摄入和营养需求。”

四是心理支持方面。针对本次任务在轨飞行时间长的特点,将加大飞行期间对航天员的心理支持力度。在专业心理医生支持、亲情交流、航天员团队支持等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技术支持手段。比如,研制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心理舒缓系统,升级了天地信息交流系统,航天员可以随时和地面沟通信息、传递邮件,与亲朋好友进行音视频交流,以此来缓解航天员的压力,保证航天员的心理健康。

更多热门文章:

1.关于景海鹏三次飞太空的感想2000字征文

2.景海鹏三度飞天优秀征文2000字

3.关于景海鹏三次飞天征文2000字

4.2016年景海鹏三度飞天精神的征文2000字

5.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教育思考

6.关于神舟11号景海鹏三次飞天观后感

7.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思考

8.景海鹏三次飞天引发的教育思考论文2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梦作文300字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拥有自己的想,我想,一个集体也应该会有一个梦想,那么,我们的祖国一定会有“中国梦”。其中,飞天梦是一个伟大而长远的梦想。

早在千年之前,中国人就想飞上天空,探索太空。直至近几年,随着“神五”“神六”一直到刚刚“神十”的发射和返回,标志着我们国家的航天航空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从一开始的“神舟五号”,我国首个载人航天飞船载着一个伟大的英雄——杨利伟飞上了太空。直至去年,第一位女航天员刘洋成功地到达了浩瀚的太空。同时,“神州九号”也完成了与“天宫一号”的 对接。

今年,又有一名女航天员王亚平去太空探索了一回,还为全国的中小学生上了一节别开生面的“太空课”。

我们青少年,作为民族的希望,在我们长大之后,我们就会践行中国梦,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中国,也会有属于我们自己的空间站,我们可以在那儿工作并继续探索太空,为祖国做贡献。“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好好学习,努力地学习,并且拥有好的体魄。长大之后,我们就可以——

践行“中国梦”。

[飞天梦作文3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观后感

全文共 732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豆瓣上关于这部电影的评价,普遍较低,飞天观后感。但在我来看,这部电影还是有他的可看之处的。

首先,他的立意是很好的。他是想用电影的方式来再现航天员的生活,让我们普通百姓能够更深入的了解这一类人。影片中的张天聪可能就是航天员的典型代表。航天员的生活艰辛,孤独,而且像杨利伟那样成功的人毕竟也是少数,而这部影片的主人公就是这类普通人。当然,最后的结局过于戏剧化,怕是加了导演的很多感情因素吧!

那么,这样一部很好的电影,为什么会有很多负面的评价呢?

我想可能是因为它是主旋律电影吧。因为看过太多主旋律电影了,所以观众总是以一种批判的眼光来看这部片子。就如同我们现在看《建党伟业》《建国大业》一般。因为这类电影大多有通病,就是模式化,时刻意识形态提醒,总是时不时的强调我是主旋律电影,而忽略了观众的需要。

电影中的人物对白太脱离生活。例如,“妈,我不去北大了,我要当飞行员”你就算是宇航员的女儿,你就那么容易考北大吗?这纯属编剧的YY,观后感《飞天观后感》。两人一说话,就永远语重心长,永远大道理一大堆,谁平时生活这么讲话的?在俄罗斯集训时,丑化美国人,俄罗斯又对中国人多么多么钦佩,这里面太多编剧的主观因素了。

另外,这部电影的价值取向,我想大多数人是不认同的。张天聪的一生,一直想飞天一直被落选,一次次失望,带着老妈老婆孩子跟着情绪低落,连自己老妈临死前最后一面都没能见到。这就是为了所谓的梦想吗?这样得来的理想未免太过自私了吧!一个人不能只为自己的理想而活吧,那家人怎么办?朋友怎么办?

以上就是我对这部电影的整体感受,他有一个很好的立意,但是没有很好的表达。现在观众越来越挑剔了,好的题材如果没有恰当的表达,真的很难打动观众。不过,还是可以当做航天知识的科普电影来看的。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梦初二作文900字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呦,豚鼠小弟,这么早起来,又去研究?那是不可能的,你就别瞎忙活了!”一大早起来,便听见鼹鼠大婶叽里呱啦的吵声,我无心去理会这听腻了的话语,径直走向实验室去。

推开“吱-呀-吱”的木门,金色的晨光照进了灰暗的屋子里。映入眼帘的是地上那约八“鼠丈”的翅膀。没错,我想驰骋在空中,想游戏天空中的洁白的云朵,想拥抱皎洁的月亮。尽管那可能永远只是一个梦,尽管我已经失败了九百九十六次,但矮小的我没有放弃的想法,在得到新的灵感后,我是信心满满。以我现在皮包骨头的魔鬼身材以及这对巧夺天工的翅膀,我一定能成功!带上工具,我奔到了熟悉的小悬崖边,穿上翅膀,迎着徐徐升起的红日,跳!我在空中使劲扑打着翅膀,但效果却出乎意料的差,我还是垂直落了下去。无奈,熟练地打开塑料降落伞,失望着陆了。我,第九百九十七次失败了。

次日清晨。“呦,豚鼠小弟,这么早……”鼹鼠婶一如反顾,我一概不去理会,准备好了老套的物品,对着灰蒙蒙的太阳,走去小悬崖。途中,却欣喜地看见阿猫阿狗的风筝在空中高高飞翔。哇,好羡慕啊!若是我也能……“啊,对了,我可以做个风筝助我飞天啊!”我欣喜若狂,以最快速度跑回家,设计,制作……费了我整整三个“鼠时”,才制成这载人“鼠形”风筝。我迫不及待前去实验,结果,我又失败了。这是第九百九十八次。

“应该是不够大吧!”我连夜想着,随即便开始制作超大版的“鼠形”风筝,足足做到次日中午才竣工,接着,我便糊里糊涂的睡着了,我做梦了,梦见我乘着我独有的风筝,在空中驰骋,飞过了鼹鼠婶的屋子,掠过了阿猫阿狗的风筝,大家投来惊异的目光……

夕阳的金色光辉吻开了我的眼睛,我匆匆拖着笨重的风筝去试,我又一次起飞了。助跑,冲刺,飞喽。“嗖”,我的风筝竟垂直落了下去。没办法,我只得熟练拉开塑料袋降落伞。我,第九百九十九次失败了!

失败乃成功之母,想了又想。径直去了博士家。到时,猫头鹰博士还兴致勃勃地吃着早餐。“呦,小豚鼠,又有什么事来找我啊?”“当然是为了我的飞天梦了,喏,这是我新发明的鼠形风筝,可却无法飞翔,您来看看?”“小豚鼠,你果然有不凡的天资,我似乎曾在人类世界见过,它确实能助你成功飞翔,但这外形,需改为三角形,然后……”我全神贯注地听着,我相信我一定能够成功!

在连夜赶成后,第二日清晨,我带着新风筝出发了。迎着新一轮火红的太阳,嗅着百香融合的气息,看着四周又是焕然一新的景象。我信心十足。果然,应和着一阵怒风,我便随着巨大的风筝飘了起来,越飞越高,我顿时感到无比轻快,甚至有了种飘飘然的感觉。我驾驶着它直冲入云霄,飞过了鼹鼠婶的屋子,掠过了阿猫阿狗的风筝,甚至越过了上千年的盘古巨树,大伙惊异着,尖叫着,看着试验了一千次终于成功的我。我没时间再去理会,我还要飞上云层,还要飞上月亮,还要……还要圆我的飞天梦。

[飞天梦初二作文9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松鼠的飞天梦小学作文700字

全文共 758 字

+ 加入清单

在大森林中,住着一只小松鼠,名叫奇奇。他从小就想在天空中翱翔,可是一直都没有成功,所以,奇奇就不再想这种事了。

渐渐地,奇奇长大了。有一天他心血来潮,决定今天一定要飞上天!他先是找来许多稻草,编成了一个翅膀,然后又绑到自己身上,可没想到,稻草全都掉了下来。他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又编成一对更结实的翅膀。随后,奇奇迫不及待地从树上跳下来,可他越扇,稻草就掉得越快。幸好路过这里的小鸟先生及时抓住了奇奇,要不然,奇奇就要摔得粉身碎骨了。

可奇奇并没有放弃,想飞的愿望更迫切了。他又请来两个好伙伴,一起把橡皮筋绷紧,绑在了一个树丫上。可就在奇奇暗自得意时,“啪”的一声,震惊了整个森林。原来,奇奇撞到一棵参天大树上,受伤了。

过了好长时间,奇奇的伤养好了。不过,养伤的这段日子里,他听说人类有一种东西,长得像鸟儿,而且还能飞呢!奇奇想到了生活在城市里的老鼠舅舅。

急忙找到了舅舅,向他求助。奇奇一见到舅舅便说:“舅舅,我听说人类有一种会飞天的东西,我想做一个!”舅舅说:“哦,你说的是飞机呀,不过飞机很复杂,恐怕你做不出来哦。”奇奇听后失望地大叫。“不过,你别伤心,我还知道一种可以飞天的东西,而且它很好做哦。”舅舅神秘地说,“它是滑翔机,你只要在高处,然后往前一跳,滑翔机就能带你飞起来了。”

“真的,那这个东西怎么做?”

“别急,明天我去弄一本书给你”。

第二天,奇奇真的收到了一本制作和操作滑翔机的书。奇奇立刻请来爸爸妈妈和那两个好伙伴,一起制作滑翔机。经过一个多月的紧张忙碌,一架滑翔机终于出现在大家眼前。奇奇扛着滑翔机爬到森林里的一棵大树上,然后往前一跳,奇奇真的飞起来了!奇奇兴奋地叫道:“我飞起来啦!我真的飞起来啦!真是太神奇了!”

后来,森林里便多了一项娱乐项目,动物们都品尝到了飞翔的乐趣。

[松鼠的飞天梦小学作文7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花飞天300字作文

全文共 376 字

+ 加入清单

蜜儿在校园的草地上发呆。

“星星那边有什么呢?”

“蜜儿,你怎么了?”小疏问。

“呵呵,我想去星星那看看。”蜜儿答道。她的眼睛里充满了期待。

“蜜儿,别说傻话了。论文写完了吗?”在一旁,海溯君说。

“哈,我还没写完……”

(佐藤海溯是佐藤蜜儿的哥哥,琉璃小疏是佐藤蜜儿的闺蜜)

“你好,这里是佐藤公寓,请问你找谁?”

“蜜儿,我是小疏啊。

“小疏,怎么了?”

“就是想请你去逛街。”

“好啊。”

“哥哥,我要和小疏逛街。”

“哦,早点回来,今晚要下雨。”这下,可就要海溯做饭,洗衣,扫地了。

到了晚上,蜜儿在浴缸里泡澡。心里总想着要去星星那边。

蜜儿刚洗完澡,就听哥哥说父母寄东西过来了。

“咦,这是什么?”

“是cd。”

“欢迎大家收看“彻子的小屋”

“不知道爸爸和妈妈什么时候回来?”蜜儿想。他们的父母都去俄罗斯了,不知什么时候回来。

“呼呼呼”夜深了,他们都睡觉了。

[飞天300字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我好想变成飞天小女警作文550字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我想变成飞天小女警,像电视里的飞天小女警“z”一样,帮助他人,拯救地球,保护家园。

一天晚上,我正在睡觉,就在这时,我房间里突然出现一位老奶奶,她长得很慈祥,她面带微笑来到我身边对我说:“孩子,有什么愿望,我可以帮你实现。”我把想变成飞天小女警的想法告诉了她。老奶奶听完说:“你的愿望会实现的。”说完,老奶奶就不见了。

到了第二天早上,我睁开眼睛,觉得混身轻飘飘的,往下一看,我的身体竟然悬在半空中,我吓了一跳,心想“不会真的变成飞天小女警了吧!”于是,我做了一个大胆的动作,从我家窗户跳了出去,不但没摔下去,反而飞在了蓝天中。我穿梭在云中,俯视着山川河流,整个城市尽收眼底,这种感觉真酷。就在我正陶醉的时候,突然,我听到有人在喊“救命!救命!”我顺着声音找了过去,原来有一只怪兽正在城市了里搞破坏,我立刻赶到那里,拿出魔杖一挥,说:“鲜果蜜桃攻击!”只见从魔杖里出来许多水果,不到一分钟,怪兽就被我打的落花流水,我又一挥魔杖,怪兽就消失的无影无踪了。我刚落到地面上,人们一下涌上来,把我团团围住嘴里还不停的喊“大英雄!大英雄!”欢呼声此起彼伏。一直把我送回了家,人们才慢慢散去。

一到家,我才觉的有点累,于是就倒头大睡,刚睡着就听见妈妈在喊“快起床!再不起床就要迟道了!”,我一下从床上跳了下来,唉!原来只是一场梦。

展开阅读全文

天边飞天边飞来一只鸟作文

全文共 978 字

+ 加入清单

一天上午,我闲着没事,对着窗户发呆。突然,一阵阵断断续续的叫声传来,我循声看去,窗户对面的树梢上,有一只羽毛翠绿的小鸟,在东张西望,显得很焦急的样子。

我很好奇,便仰起头,跟他打了个招呼,“小鸟,你在干啥呢?”小鸟似乎被我吓着了,紧张地扑腾着翅膀,回答道:“我正在找个地方安家,我的家被坏蛋破坏了。”“那就让我来帮你一起找吧,正好我也没事干,好吗?”我对他说,“太好了!”那只鸟飞了下来,落在我的窗前。

我让小鸟站在我的肩膀上,向花园走去。到了那里,鸟儿十分开心,从我的肩膀上一下跳到草坪上,欢快的跳着“太好了!这里太好了,花草丛生,空气也十分清新,又很安静。我就住在这里了。”我笑了笑,便打算与他告别,可是,我话刚到嘴边,对面就跑来一群孩子,他们在草地上追逐打闹,并且把垃圾随手扔在地上,还大呼小叫的。不一会儿,刚刚宁静的花园,瞬间变成了喧哗的菜市场,一片狼藉。草坪上的绿草全被压弯了腰,花枝上变成塑料瓶的王国。小鸟被吓坏了,一下子跑到躲在我身后,怯生生的看着眼前的一幕。

看来,在花园里安家的希望是彻底破灭了。我只好又带着小鸟去了不远处的小树林,我想,那里应该可以为小鸟找到合适的家。

到了小树林,我就对小鸟说:“这里环境不错,你可以住在这里。”不过,小鸟似乎还没有从刚才的恐惧中走出来。只见他翅膀上的羽毛在不停的颤抖,两只爪子并在一起,头上的汗水一滴一滴地落下,嘴巴由于紧张,快速地抖动着,发出“哒哒”的声响,整个身体恨不得紧缩在一起。我轻轻地抚摸着他湿漉漉的额头,不停地安慰着“这次,不会再有人来打扰你了,你就放一千个心吧。”过了好长时间,我才让他平静下来。小鸟飞进树林后,便和我愉快地做起了游戏,只见他又唱又跳,欢声笑语回荡在小树林里。似乎,小鸟已经完全忘记刚刚的恐惧。可是,就在这时,空中飘来一片黑云,天地瞬间昏暗起来,空气也越来越难闻。我们飞快跑出树林,原来是树林旁边的一个化工厂在排放有毒气体。我见了,对小鸟说:“对不起!又没能帮你找到一个能安家的地方。”鸟儿,伤心地低下了头,抽泣起来,默默地转身走了。

我回到了家,想到小鸟的遭遇,心里很难受。人类在改善自己生活环境的时候,能否也为动物们保留一小块可以生存的地方?我们人类不能这么自私,因为,地球不只属于人类,也属于生活在它上面的所有动植物。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点滴开始,担负起维护地球环境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飞天观后感

全文共 1149 字

+ 加入清单

观影之前我作了一番功课,因为出于对主演刘之冰的一向关注,对《飞天》的上映档期早就明了,可临近上映,我却发现常去的影院都没有《飞天》的踪影,《飞天》飞到哪去了?于是在网上一番好找,原来《飞天》在上海只飞4天,而且基本上在城郊结合部飞。唯一一家有播出档期的市中心影院是浙江电影院,地段相当的黄金,但形象基本上是大隐于市的感觉,解放前的建筑,90年代的装修,可以想象吧?当然我和它还是有感情的,那里有我童年的记忆。

知道那里不好停车,我特意提前一个小时过去,停在附近写字楼的车库,再叮叮咚咚的一番好走,来到久违的电影院,看到越发破旧萧条的浙江电影院,不禁感慨,《飞天》既能在国家航天中心和人民大会堂首映,来到上海却只能在二线影院放映,可见财务总监的话很有些道理,做企业是为了理想,想赚钱就开卖场,不仅赚钱而且还牛,收在库里的货是我的流动资金,给你的货放什么位子那还得看我的心情。

哎!买票吧,高高的售票窗口,一如十几年前的风格,没有滚动的大液晶屏,卖票的大姐也不会一本正经打开电脑屏幕嗲嗲的说道,选个位子吧?

票价30元,无所谓逢周几半价,这里的人均消费基本上就是30元,常年如此,来之前我就知道,今天的停车费一定比电影票贵。

环顾四周,简陋的大堂里,只有秋之白华和的两张宣传海报,此时来了一对情侣,不是本地人,对这里并不熟悉,小伙子很兴奋道:“这里是家电影院吗?我们看场电影吧,外面热。”他在征求女友的意见。女友说:“

看什么啦?秋之白华?我就知道你喜欢看董洁。”小伙子一脸无奈道;“那看别的,还放什么?”里面的大姐指指排片表并不出声,小伙子便自言自语:“《飞天》,飞天是讲什么的?谁演的?”他问的很大声,没有海报,我也不打算帮他介绍,这一时半会儿讲的清楚吗?时间还早,够我去隔壁书城略逛。

赶在开场前10分钟回到影院,门口已经聚集了不少老人,这个地方,这个时段会来的也只能是他们,我的出现稍显另类,收到了他们和蔼的注目礼。走在我前面的一对老夫妇居然也是冰哥的影迷,相互讨论着已经剧透的部分。

浙江电影院真的是老了,不知道是机器的缘故还是荧幕的缘故,图像一直不是很高清的感觉,有时甚至有重影。习惯了看3d,imax,享受豪华视听效果的冲击,如此观影,感觉倒变得更单纯更诚意。当然更给力的是中途居然还断了2分钟,我甚至以为10多年前“跑片未到”几个字会跨越时空再现,还好,没有,都什么年月了,哪还有跑片这档子事儿啊!外面的工作人员吆喝了一声:“稍等啊,马上好!”很快电影又继续了。

观影中,当张天聪因为感冒而再度落选的场景,让剧场响起了一阵啧啧的叹息,我知道今天来的观众都是特意来看的,充满了诚意!所以大家都入戏了,这是一种美好的感觉。突然想起前几日看《海盗4》和《熊猫2》时,还不经意的怀念过这种感觉。这会儿它就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