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马车

马车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马车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马车问题。

分享

浏览

6100

作文

3

马车的轮子

全文共 1389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把毕加索比作一架不知疲倦的马车,那么女人则是这架马车上的轮子,是轮子让他能够尽情狂奔,又总是赶在潮流的前面。如果没有这个轮子,他恐怕只能痛苦地、无可奈何地叹息和焦虑。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阴云笼罩着全欧洲,当战争威胁着人类生存时,各种时髦的远离现实的艺术都失去了生命力。

1915年12月,毕加索在诗人兼电影导演科克多的推荐下,参加了佳吉列夫芭蕾舞剧团,为他们设计布景、服装和道具。毕加索随着这个团在罗马、那不勒斯、佛罗伦萨等城市巡回演出,观摩那里的艺术大师的杰作,使他很自然地转向现实主义。在演出期间,毕加索认识了该团的女舞蹈演员奥莉嘉·克柯洛娃,一位长得漂亮,浑身透出一股贵族味和古典美的俄国姑娘,奥莉嘉那种俄国的正统风格和异国的神秘格调使毕加索着迷,也与他当时追求古典主义艺术是一致的。1918年的12月,他们结为合法夫妻,这给毕加索的生活增添了欢乐和浪漫主义色彩。这个时期,他以奥莉嘉为模特儿创作了大批充满生命力的富有诗意的新古典主义作品《阳台》、《女学生》、《坐在安乐椅上的奥莉嘉》、《坐着的女人》等。在这些作品中,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和立体主义被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成了毕加索这个时期的突出特色。他创作的《母与子》是奥莉嘉为他生下保罗之后的杰作。画面中的母亲持重、丰满、朝气蓬勃,富有女性美的魅力,蕴含着青春活力和创造精神,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画中的孩子活泼可爱,富有旺盛的生命力,是希望和力量的源泉。整幅画面给人一种安谧、平和、充满爱恋的感觉。

1918年战争终于结束了,然而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却难以抚平。人们消沉悲观,对一切都丧失信心,连信仰都发生危机。此时的颓废派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风靡欧美,产生出各种各样的流派:荒诞派、意识流、无意识、存在主义等等。他们否定理性、否定传统、否定生活,甚至否定一切人,而毕加索却正好相反,他并没因战争对世界和人类美好生活的摧残而消极悲观,而是更加执着地在生活中寻求希望和力量。

不幸的是他与奥莉嘉的感情出现裂痕,奥莉嘉贵族小姐的生活方式和审美情趣,使她越来越看不惯毕加索的生活态度和艺术趣味。她更不理解毕加索越来越旺盛的创作热情和无止境的艺术追求。奥莉嘉感到毕加索的世界里没有她,这使她非常懊恼。她开始大吵大闹,要求毕加索只关注她一个人。

奥莉嘉的盛怒使毕加索一筹莫展,在这时所画的《三个舞女》最能表达他的那种毁灭感。画面上三个被肢解的女人充满梦魇般的痛苦,歇斯底里地张牙舞爪。

痛苦的毕加索整天像游魂一样到处乱逛,甚至在寒冷的夜晚也不停地在街上散步。1927年1月8日的下午,寒风刺骨,毕加索又像往常那样在拉斐特艺术馆附近散步。他头脑里一片空白,如不是从地铁车站走出一位金发女郎,他可能要一直这样混过整个下午。

这位长着一只古典希腊式的鼻子,一双蓝灰色眼睛的女郎就是玛丽·泰雷丝。她的形象似乎早就印在了毕加索的心中。他胆大妄为地走过去,一把抓住泰雷丝的胳膊说:“我是毕加索,你和我在一起将干一些了不起的大事!”

泰雷丝当时只有17岁,还是个学生,她哪里知道什么毕加索。当她把这个陌生人的唐突和无礼告诉母亲时,她的母亲却大感荣幸。就这样,泰雷丝便开始与毕加索约会了。在泰雷丝18岁生日那天,她成了他永远不变心的情人。她驯顺,愿意接受毕加索一切意志,她只为他个人所有。由于有了这个轮子,毕加索驾着自己的艺术之车跑得更快更欢了。

展开阅读全文

东野稷驾马车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东野稷十分擅长于驾马车。他凭着自己一身驾车的本领去求见鲁庄公。鲁庄公接见了他,并叫他驾车表演。

只见东野稷驾着马车,前后左右,进退自如,十分熟练。他驾车时,无论是进还是退,车轮的痕迹都像木匠画的墨线那样的直;无论是向左还是向右旋转打圈,车辙都像木匠用圆规划的圈那么圆。鲁庄公大开眼界。他满意地称赞说:“你驾车的技巧的确高超。看来,没有谁比得上你了。”说罢,鲁庄公兴致未了地叫东野稷兜了一百个圈子再返回原地。

一个叫颜阖(he)的人看到东野稷这样不顾一切地驾车用马,于是对鲁庄公说:“我看,东野稷的马车很快就会翻的。”

鲁庄公听了很不高兴。他没有理睬站在一旁的颜阖,心里想着东野稷会创造驾车兜圈的纪录。但没过一会儿,东野稷的马果然累垮了,它一失前蹄,弄了个人仰马翻,东野稷因此扫兴而归,见了庄公很是难堪。

鲁庄公不解地问颜阖说:“你是怎么知道东野稷的马要累垮的呢?”颜阖回答说:“马再好,它的力气也总有个限度。我看东野稷驾的那匹马力气已经耗尽,可是他还要让马拼命地跑。像这样蛮干,马不累垮才怪呢。”听了颜阖的话,鲁庄公也无话可说。

世间万物,其能力总有一个限度。如果我们不认真把握这个限度,只是一味蛮干或瞎指挥,到时候只会弄巧成拙或碰钉子。

展开阅读全文

写拉马车的马作文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爸爸妈妈带我去了无锡,在那儿,我坐了一回马车

车的马。挺挺地立在我们面前。我抚摸着它的背,发现它背上的茸毛一根根地下垂,闪闪发亮。这匹年纪还不到3岁的小马,承受了马车沉重的身躯和纽带似的麻绳,骑马人的抽打还在它的脖子上划下了深深的印迹。

无数的委屈,多少的抽打,而这拉马车的马,还是挺挺地立着。委屈与抽打,可能已经被它深深地埋在了心里。

我们上了马车,拉马车的马缓缓前行着。它卖力地拉,棕褐色的身躯不知已流下多少晶莹的汗珠。骑马人是位老爷爷,他模糊的乡音让人有些听不懂。

“老爷爷,马睡哪儿?”

“睡在马厩里啊。”

“不怕它们逃走吗?”

“麻绳拴着呢,走都走不了。”

啊,我吃了一惊:小马应该向往草原上的奔跑吧?

路途坎坷,马车一摇一摆。小马下意识地加快了步伐,领着我们离开了。

它的黑眼珠咕噜咕噜地转,尾巴一下一下地甩,拉了一天的旅途,可它看起来一点也不疲惫。

爸爸妈妈在谈笑风生,用手指指点点。我往车外望去,那儿有六七匹马在缓缓走动。

谈话还在继续进行。

“老爷爷,它们乖吗?”

“乖,乖,它们很听话呢。”

“那它们不乖怎么办?”

“用鞭子抽呗。”

“啊,那它们不疼吗?”

“疼,可是有什么办法。”

我又用手去抚摸小马的尾巴,在那根部,湿漉漉的一大片。

我突然反省,不听地责问自己:为什么我要来坐马车?坐马车不就是给这匹还不到3岁的小马增加负担吗?

它终于仰起头了,眼里带着欣喜:我们的目的地到了。也许,它又在想着怎样把下一批客人安全地送到目的地。

小马的脚步渐渐缓和,最后停下了。我慢慢下了车,望着拉马车的马脖子上新增的印痕,心里很不是滋味。

风呼呼地吹,一些金黄的落叶洒向马车的车轮。“咯噔咯噔咯噔咯噔……”小马走远了,鬃毛依然飘。只是,与刚才似乎不同,它带着一丝客人的眷恋。

哦,马永远是忠诚的。

【点评】本文语言鲜活灵动,字呈诗意,句寓诗情。读了周宇涵同学的习作,我们由衷地喜欢上了她笔下的马,也恍然大悟——写动物,原来还可以这样写!是的,在我们班写动物的所有作文中,这是最富创意的作品:突破章法,不拘一格;文笔老到,形散而神不散;感情浓厚,写出了所喜爱动物的精神品质。如果你还不谙熟这种叙事性的散文体,没关系,先琢磨如何在外形、生活习性的描写中点明动物的特点。像练武一样,等熟悉基本的套路以后,不妨考虑如何打破常规,求异创新,独树一帜。

[写拉马车的马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