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骨折

骨折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骨折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骨折问题。

分享

浏览

6203

作文

7

最新励志名人故事:俞敏洪--在我骨折的那些日子

全文共 2396 字

+ 加入清单

那一天,我记得很清楚,2014年12月13日。

这天本来打算带着儿子去崇礼的云顶滑雪场滑雪,但由于前一天晚上有些事情脱不开身,临时改成了到北京附近的南山滑雪场滑雪。

那天的天气很好,阳光灿烂。一直到中午滑雪都很顺利。南山滑雪场就一条黑道,很陡,底部急转弯,我们在这条道上上下,因为道并不长,所以就是单调的重复。午饭过后,继续滑雪,大概三点钟左右,我在急转弯的地方摔了一跤,滑雪板是租的,很旧且缺乏维修,摔倒后翻滚了两圈,也没有从脚上脱落下来。我听到右脚踝骨头嘎嘎作响,就知道问题严重了,一股剧痛从脚踝传递上来,几乎让我昏晕过去。

在地上躺了一会,剧痛过去了一点,感觉里面开始肿起来。我咬牙站起来,居然还能够站住。继续穿上滑雪板,单脚用力滑到更衣处,慢慢把滑雪鞋脱下来,发现右脚踝已经肿得像馒头一样。在儿子的搀扶下走回汽车,让司机开车到附近的空港医院做了拍片,结论是右脚踝骨折。我自己看片子看不出骨折,就用手机翻拍了片子发给北医三院骨科的一个朋友,朋友是著名的骨科医生,很快给我回复信息,说确实是骨折,但没有错位,不用手术,需要静养三个月。为了防止断骨移位,必须去医院做脚踝固定。晚上我到了北医三院,在肢正处做了脚套。原来是打石膏,现在先进了,只要用透气塑料套就行。

真正的考验在晚上睡觉时开始出现。人躺在床上,把脚搁在高垫上,只能一动不动。这对于我这样睡觉本来就不踏实,总是翻来覆去的人来说,已经十分难受。但更要命的是安静下来之后,骨折处开始剧烈疼痛,那种疼痛带来的焦虑和不安,从脚部弥漫到全身。尽管买了各种止疼药,但基本不管用,总是睡半个小时又被疼醒,几乎一夜没有合眼。在随后的几乎整整二十天里,每天晚上都是持续的疼痛,整夜整夜睡不着。这一经历给我带来的强烈感受就是,肉体的痛苦实际上比精神的痛苦更加强烈。

在确定自己骨折,一瞬间所带来的绝望之后,我曾寄希望于自己的体质恢复能力,觉得应该恢复很快。为了表示自己很快恢复的希望,我还预订了3月份去继续滑雪的计划。很多人在滑雪摔伤后,就终生不再滑雪了。我本着从哪里摔倒,就从哪里爬起来的精神,下定决心要继续滑雪,并且一定要滑得更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对自己的恢复能力过分乐观了。写这篇文章的今天,已经是4月5号,整整110天过去了,尽管我现在已经脱离拐棍,但走路的时候脚依然隐隐作痛,不敢大跨步,不敢跑。咨询了一下医生,说要想奔跑跳跃,至少还需要3个月的时间。在整个冬天的时间里,我一直在拐棍和轮椅上生活,尽管再次滑雪成了泡影,但还是带着儿子去了两次滑雪场,一次到了吉林万科松花湖滑雪场,一次到了崇礼云顶滑雪场。儿子去滑雪,我只能在宾馆的窗户里,看着雪道上那些矫健的身影,空留一份羡慕和渴望。

本来应该躺着至少两个星期不动,这样可以避免受伤处充血,尽快恢复。但我的个性哪里躺得住,结果第二天就起来在书房工作,导致断脚肿胀充血,整条脚都变成了紫红色。随后的日子,原来安排的很多工作还需要继续进行,我第三天就回到了办公室,白天被各种事情所吸引,疼痛感还不那么强烈。但由于脚部一直低垂,处于充血状态,晚上就会滞胀疼痛一起袭来。从12月15日-12月25日,在摔断后的最初十天里,我居然召开了十次新东方工作会议,约见了二十几个内外部人士。不过这都不是摔断后安排的,是以前安排好的,觉得推迟或者取消影响工作,所以下定决心,排除万难,继续努力。

每年圣诞节,都会安排家人团聚旅游度假。因为女儿在美国读大学,冬天只有圣诞节放假,春节是没有假期的。今年安排的是到迪拜和塞舌尔去度假。机票宾馆早就订好了,没有想到骨折了。如果不去交的定金也拿不回来。另外,如果整个假期孩子们都在家里,看着我天天病泱泱,拄着拐棍走来走去,该多么兴味索然。所以我下定决心上路,陪家人继续这趟旅行。26号晚上出发,飞往迪拜。由于从迪拜飞往塞舌尔的航班弄错,在迪拜先呆了一天,第二天再飞到塞舌尔,在塞舌尔度假了4天,又回到迪拜,从迪拜再到阿布达比,到沙漠中玩了一天。一路我拄着拐棍,每天晚上依然脚痛难眠,但看到孩子们在游玩中开心,我觉得一切都值得。

骨折之后,原来极容易做的事情,变成了难题。上下楼梯本来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现在拄着拐棍要费尽力气,有几次一不小心,差点从楼梯上滚下去,心惊胆颤。在楼下倒一杯水,根本就拿不到楼上去。每天晚上睡觉前,我都会从书房拿一本书,在床上翻翻,但现在两手撑着拐棍,就没有办法拿,只能用嘴巴叼着书拿过去。原来每天都要做一些踢腿伸展运动,但现在只能放弃,看着不能动的右腿,肌肉开始松软萎缩,理解了一句真理一般的话:“生命在于运动!”但骨折也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因为三个月连续撑着拐棍,两个胳膊的力量开始加大,手臂上的肌肉开始突显出来,上半身显得更加健美。还有一个好处就是,我不想参加的活动和应酬,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了。在身体好的时候,拒绝别人总是给我带来一种内疚感,现在有了骨折作为挡箭牌,拒绝就变成了顺理成章。最大的好处是,因为少了不少社会活动,时间就富余了一些,可以多读一些书,多思考一些问题,结果今年前3个月读了50本书左右,同时新东方发展中的一些重要问题也因为思考而逐渐清晰起来。

我女儿去年因为骑马摔跤,也是脚部骨折,而且还动了手术,让我心疼心流血。她好了之后,坐过的轮椅没有舍得扔掉,觉得这么好的东西,万一再要用呢(多么猪脑袋的想法)?结果到年底我就骨折了,在同一个轮椅上度过了三个月时光。现在我已经脱离轮椅、脱离拐棍,可以自由行走了,墙角放着的轮椅和拐棍,我会赶紧送到医院去,看看有需要的人我就送给他,我可再也不想放在家里,等着下一次使用了。

在能够自由行走的今天,我突然有点怀念起坐在轮椅里的时光来。那是一段有人关爱、有人问候、可以任性、可以拒绝,可以爽约、可以自由读书、可以自由思考的时光。尽管这一时光是以身体的疼痛为代价的,也依然值得收藏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作文:挫折是存折,而非骨折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觉,铺天盖地的励志书籍都在与两个字周旋——挫折!

励志类丛书是最近几年比较畅销的书籍,一时间,几乎所有的出版商们都趋之若鹜。作者或编者们每天也都在挖空心思设计命题,殚精竭虑地搜索论据,放眼望去,整个图书市场,励志的“蛋糕”越做越大!

纵观这类书籍,千篇一律地都是把某某名人的事迹说得“神乎其神”,大都是明明已经接近了死亡的边缘,陡然间在心里树立起了一个钢铁般的信念,最后,凭借这一信念,从命运的悬崖边折过身来,走向了生命的辉煌。凡此种种,这些作者们在说起主人公的挫折时,还无一例外地不惜耗费大段笔墨,来加大主人公的苦难指数,好像是苦难如若说得不深,成功就不怎么冠冕堂皇似的。

心理学家说,当今是一个励志的时代。这话不假,但,励志也是需要讲究方法的。一味地给别人心里灌“黄连汤”,灌得人苦不自支。最后再赏赐给人两罐“蜂蜜”的做法,不能说不允许,但至少是缺少技巧的。如此生搬硬套的手法未免也缺了些“俏皮感”。

用“苦情类”的挫折来说服人,就宛如光靠吃糠把人肚子填饱一样,盲目追求的是饱的结果,而忽略了享受咀嚼快意的过程。

挫折是一块诗意的上马石,而不是一块沾染晦气的绊脚石;我们与挫折过招。玩的是心跳,而不是心悸;邂逅挫折之后,我们是在和挫折扳手腕子,而不是被挫折摔得头破血流。

余秋雨先生曾经在约旦拜访过一位智慧的老人,她叫杜美如,是当年在大上海鼎鼎有名的大亨杜月笙的女儿。杜美如是杜月笙第四房太太的长女,她早年接受了母亲严格的教育,在她的心目中,除了她姓杜以外,从来没有幻想过要沾杜月笙的名气。尽管时光流转,她经历了50多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总能克服重重磨难。后来,她在约旦开了一家中国餐厅。

杜美如在谈到她的生活时,对余秋雨先生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杜美如说,她曾经在年轻的时候遭遇了一次车祸,骨头断了,多处流血,导致脸上留下了一道伤痕。之后,她的丈夫担心她会因此而陷入焦虑。然而,她并没有像她丈夫想象的那样脆弱,她自我调侃说:“脸上受伤的地方成了一个大酒窝!”

余秋雨先生在文中写道:“我看着这对突然严肃起来的老夫妻,心想,他们其实有很多烦恼事,只不过长期奉行了一条原则:把一切伤痕都当成酒窝。”

这是我所看过的所有书籍中,对“挫折”这个词最完美的解读与阐释。因为,杜美如对待挫折的态度,是一种“三军过后尽开颜”式的洒脱,而不是“不经一番寒彻骨”式的拘谨。这种豁达的处世心态,将生活中的一切挫折看成了“诗意的存折”,而不是“失意的骨折”!

展开阅读全文

二次骨折的孙杨

全文共 690 字

+ 加入清单

5月底临出发美国训练前,孙杨再次复查,本以为已经康复的第五跖骨不但没有完全愈合,第四跖骨也出现了“疲劳性骨折”。

面对第二次骨折,孙杨没有任何犹豫:“不管怎样,我都要参加奥运会!”

孙杨来到美国进行奥运前的备战,参加了6月初的美国大奖赛,200米自由泳第一,400米自由泳预赛后,他放弃了400米决赛和1500米比赛。大家都知道这是他今年参加的第一次比赛,为他的状态回升欢呼雀跃,却忽略了这是他自从受伤后第一次从出发台上起跳,转身也不能用力过猛。

其实里约奥运会,从技术角度分析,孙杨的出发和转身严重“拉低”了成绩——他的途中游成绩(除去出发和转身)实际上超过了四年前在伦敦夺冠时的成绩,但他只字未提。孙杨一出发就落后对手半个身位,每一个转身也会被甩掉半米——400米自由泳7个转身总共拖累他至少2到3秒,导致了他前面不敢游、最后阶段无法施展以往的神奇冲刺,最终以微弱的差距名列亚军。伤势也使他在训练中的体能储备不足,在经过400米和200米6场高强度的比赛后,孙杨就感冒发烧了,全身酸疼,他依然坚持参加1500米自由泳预赛,最后名列第16。

“赛前有人说我会退赛,我不会那么做。哪怕我游16分、17分,只要我游下来,就是胜利。这是最基本的运动员精神”。

奥运会的竞争,不仅仅体现在赛场。赛事竞争、压力、饮食、作息变化等,对运动员的考验非常苛刻。

“从入驻奥运村后,我就只去过两三次餐厅吃饭,其余时间不是训练、比赛、赛后恢复就是在治疗。每天都是凌晨3、4点才能睡,在那之前就瞪着天花板毫无睡意。这两天我感冒发烧,更是没有力气去吃饭,只在房间吃了点妈妈煮的面条和蔬菜。”这就是孙杨的里约奥运会。

展开阅读全文

被打孩子额骨骨折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19日)上午,母亲黄小姐等亲属带着小梁先后前往了龙华新区人民医院、深圳市儿童医院,分别做伤情鉴定以及取检查报告。

黄小姐提供的ct检查报告显示,小梁在市儿童医院做了包括胸部、颅脑等部位的ct检查,诊断意见是:额骨局部外板稍向内凹陷,额部头皮软组织肿胀等等。

黄小姐带着小梁又到了市儿童医院神经外科,一名刘姓医生询问情况时,小梁回答称目前仍有头晕症状,包括腿部、脚部仍有疼痛感。

记者注意到,小梁的左眼眶部位有一道约5厘米长的红痕,为被殴打后留下的淤血,甚为显眼。此外,小梁的病历记录的“现病史”栏目也提及,其“头晕恶心”、“抽搐腰部疼痛”等。”

最终经过检查,小梁初步诊断为“额骨骨折”,小梁将留院观察约一周。刘姓医生还介绍,小梁的头晕等症状疑为脑震荡,建议三个月内不要剧烈运动,防止再受伤。

展开阅读全文

意外骨折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358 字

+ 加入清单

“哇——”我在骨伤科诊室发出一声惨叫。没想到我骨折了,医生正在帮我打石膏。

这事还要从周六下午说起。

那天下午,我刚下完数学补习班回家,骑着车眼看快到家门口了,不料迎面撞上一辆无人驾驶的三轮车。我的左脚随之感到一股剧痛,脚上的人字拖被撞落在地,我想,是非之地,不宜久留,就忍痛赶紧穿上人字拖回家了。

回到家我才发现,左脚的小脚趾和四脚趾肿起了两个大包。我赶紧从药柜里拿出一瓶云南白药气雾剂向肿包“发起进攻”,可惜无果,反而越使劲喷,脚就越痛。眼看快要五点了,五点要上英语课,已经没时间去“打击”它。百般无奈的我只能忍着钻心的痛去上英语课。

好不容易熬了俩小时下了课,我忍痛回到家,想到喷药无法“消灭”这肿包,只能换一种药物武器。正当我在想如何“对付”这可恶的肿包时,老妈拿着一瓶黄道益过来了。

“喂,拿黄道益试试吧!”老妈说着,拧开了黄道益的盖子。我把左脚伸向老妈,老妈往我的肿包上滴了几滴,就开始在左脚脚趾上大力地揉搓,我也随之发出一阵阵杀猪般的惨叫。但肿包并未因我震天的惨叫而消退。就这样,黄道益也无非是这样。

看来,现在只有看医生能解决这个问题,“消灭”这可恶的肿包了。老妈不再犹豫,立即开车带我去了中洲社区的社康。挂完号去全科诊室看医生,这医生好像并不专业,左手拿把探照灯照着我的肿处,右手拿根棉签在肿包上戳来戳去,我即使痛得面目狰狞也只能咬牙忍住。最后,全科医生的处方也只是让我回家冰敷而已。

这就像抗日战争,当时中国社会上广为流传的是两种说法“亡国论”和“速胜论”,只有我们伟大的领袖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看来要消灭肿包也不能速胜,得打“持久战”,得冰敷!

可惜“持久战”最终也没有成功。周日起床,我的脚又开始痛,而且比昨天还痛。看来敷冰也没有任何效果。但我不能无所事事一个上午,只能带痛把作业写完。下午去上物理课,老师问我,脚为啥肿了,我跟老师说了一大堆,还说有骨折的可能。老师向我摆摆手说,骨折是不可能骨折的,最多是软组织受伤。

下课后依旧很痛,老妈只好带我去中医院询问专业的骨科医生。医生看了看我的脚,说:“肿得这么厉害,有可能骨折。脚趾这地方骨折是最容易忽略的。我给你开个方子,你还是去拍个X光片吧。出门左转去影像科。”于是我们就去影像科拍了X光。不久,医生把我叫进诊室,跟我说:“结果出来了,断了两节儿。”我惊讶地问:“啥,我骨折了?我为啥没感觉?”医生说:“你觉得呢?”说着,便去柜子拿来一副夹板。医生叫我趴在病床上,抬起左脚。我把左脚抬起来后,医生便拿夹板往我的脚上铺。等夹板硬化了,医生又拿出一卷棕黄色的绷带往我脚上一圈一圈地缠。我当时喊声震天,可能都响彻了整个骨伤科。好不容易医生缠好了绷带,我便想噌地从床上坐起来,不料左脚碰到了病床的床脚,结果我又发出了那响彻骨伤科的惨叫。

老妈把我搀扶着走出诊室,我试着单脚跳到医院门口,我累得气喘吁吁,只好找个轮椅坐下。老妈把我推到停车场,就像史铁生爷爷的母亲推他一样。我等着老妈开车过来,没过多久,老妈开车来到了我面前,把我扶上车,回家了。

从这以后,我觉得真的要注意安全,不要把自己搞骨折了。这次意外骨折,让我勇夺第一,六班历史上第一个打石膏上课的同学。虽然骨折的那只脚并没有多痛,但是右脚却累得不行。即使拄拐,也会非常累。我估计康复后,我的右腿弹跳力会特别好。

展开阅读全文

我骨折了作文400字

全文共 437 字

+ 加入清单

好不容易盼来了暑假,我本想着能畅玩两个月,谁知老妈不仅给我布置了大量的“妈妈作业”,还给我报了一个篮球班。

这是一个让我讨厌的早晨,吃完早饭,我骑上老哥不用之后淘汰给我的自行车,不到5分钟我便到了篮球馆,我的噩梦也即将开始。

因为早上是体能训练,所以热身之后就开始了我最不喜欢的技巧训练。到了转身动作时(也就是跑到半路,再转身倒着跑),平常我都是顺顺利利的完成,可这一次却不怎么顺利……

到了中间,我准备转身,可我的左脚还在地上,我的右脚却很不争气的跟了过来,所以我就右脚绊左脚后摔倒了。

摔倒之后我还没有觉得什么,甚至我还来了一个漂亮的后空翻。可是起来之后,我知道了什么叫帅不过3秒,那种骨子里痛令我痛不欲生。之后教练给我的手做了冰敷。

我在那里等了N久才等到老妈,老妈带我去拍个片子。医生确诊为骨折,要打了石膏一个月才才能好。我等了整整一个月才把石膏拆了。

这时,我的两个胳膊明显不一样,骨折的胳膊比另一只胳膊白,而且汗毛也变长了。

哎,我的两只胳膊什么时候才能重新变回“双胞胎”呀!

展开阅读全文

老伴骨折叙事作文_1400字

全文共 1316 字

+ 加入清单

2月14日下午,我陪同老伴去附近医院做血透。她右手挽着我的手臂,边走边聊,在横穿马路时,不小心被凹凸不平的路面拌了一下,冷不防跌倒在马路上。我赶紧伸手去扶她起来,她却站不起来,直唤腿痛,左腿使不上劲,一动就疼。我蹲身弯腰,让她双手套在我脖子上,我用双手紧紧抱着她的腰,用尽全力,终于一起慢慢站了起来,搀扶着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到医院血透室,躺在病床上做血透。我说:“做完血透要不要去急诊室检查一下?”老伴说:“不需要,也许跟去年一样,摔伤了皮肉,没关系。”

晚上,吃过晚饭,我和女儿推着轮椅去医院接她回家。走出医院大门,我跟女儿告别后,独自推着轮椅回去。路上,冷飕飕的寒风迎面扑来。担心老伴着凉,赶紧脱下外衣,盖在她身上。她问我:“你不冷吗?”我说:“推着轮椅走路,一点也不冷,身上还热乎乎的呢!”第二天上午,搀扶着老伴坐上轮椅,推到卫生间,费了很大劲才抱她上完厕所。看到躺在沙发上的老伴疼痛难忍,说不出的揪心、难过,又无能为力,束手无策,只有守在她身边细心照料。喷止痛药剂,贴止痛膏药,都不起作用。傍晚,女儿、女婿和外孙从家里赶来吃晚饭。饭后,由女婿、外孙帮忙将老伴抬到轮椅上,由外孙推着轮椅,一起去附近医院急诊室。经过拍片、CT检查,确诊是左大腿胯骨骨折,需住院做手术,打钢针。我一下惊惶失措,难以接受。回到家里,心情沉重,感到异常孤独、冷清。忙碌劳累了一天,浑身散了架似的,腰部和右肩膀隐隐疼痛,翻来复去,难以入睡。

星期日上午,去医院看望老伴。老伴说:“医院的饭菜太咸,不合口味,吃不下。”我说:“那就每天送饭吧!”一会儿,老伴说要解大便,立即拿便盆放在床上接。伸手进去用草纸擦屎时,不小心手上也沾上了粪便。八点半左右,女儿、女婿和外孙在杨浦区亲家那里吃过晚饭后,匆匆赶来看望老伴。

星期二下午,跟护工一起将躺在病床上的老伴推到血透室做血透。一会儿,骨科临床主管医生找我在手术单上签字。他说,用进口钢针一支3万元,医保只能报1万元,2万元自费,必须交完钱才能做手术。我想,钱财是身外之物,只要对病人有利,花多少钱也值得。

星期三早晨8点左右,匆匆赶到医院交了2万元现金。刚进病房,女儿、女婿也赶来了。9点左右,送老伴进手术室做手术。我们在病房等候。一个多小时后,我开始坐立不安,担心手术是否顺利。在手术室门前走廊里紧张、焦急地守候着。11点左右,老伴终于做完手术出来了。医生说,病人6个小时以内不能翻动,不能喝水吃东西。这是手术病人最痛苦、最难熬的一段时间。我和女儿除了换班吃饭外,寸步不离,守护在床边。下午4点多钟,老伴的弟弟全山、弟媳红娣和妹妹莲英、莲萍来医院探望老伴。晚上7点,女儿从家里带饭过来,我才赶回家吃饭。女儿说,夜里她留下陪护,让我回家好好睡觉,别累垮了身体。

星期四上午,亲家老陈夫妇从杨浦区赶来医院看望老伴。下午,干儿子小秦也闻讯来医院探望。三点半左右,我回家取血透用的药,由护工、女儿和小秦推着病床送老伴去血透室做血透。四点多钟,二女儿从北京打电话问我:“我妈怎么啦?”我说:“上星期五去医院的路上不小心摔了一跤,骨折了,咋天上午做了手术。”“那怎么不告诉我?”“怕你担心,准备过几天你妈伤痛好些后再打电话告诉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