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鲁班

鲁班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鲁班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鲁班问题。

分享

浏览

980

作文

13

鲁班造伞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828 字

+ 加入清单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造桥,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就更苦了。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鲁班开始动起脑筋。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非常轻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他妻子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发明锯子的历史典故

全文共 967 字

+ 加入清单

且说有一年夏天,鲁班家乡鲁国国王要鲁班监工营造一座宫殿,期限为3年。但是这座宫殿所需的木料,鲁班等工匠们到山上砍上3年也完不成任务。

这可急坏了鲁班,因为国王的话就是圣旨,是不允许随便更改的,如果真的是耽误了工程进度,杀头是不可避免的。鲁班愁得连觉也睡不踏实。

为了加快砍伐木料的进度,鲁班每天都要提前上山选择好要砍的树木。这天,天色刚蒙蒙亮,鲁班便迎着晨曦,踏着夜露,提前出发了。

为了节省时间,鲁班便抄小路走,小路上山近,可是坡陡路滑,而且横七竖八地长满了小树、杂草,行走非常不便。

鲁班只好搀着树木、拽着茅草往上爬。忽然,脚底一滑,身体便顺着山坡往下滚去,鲁班急中生智,急忙抓住一把茅草,由于没有抓牢,反而感到手掌心疼痛无比。

滑到山脚,鲁班狼狈地爬了起来,伸开手掌一看,掌心已是鲜血淋漓。鲁班非常惊奇,为何一把茅草能够划破人的手掌。

鲁班顾不得疼痛,沿着滑下来的山坡,爬上去一看,这丛茅草与别的草没有两样。鲁班不甘心,便揪下一根茅草仔细地观察起来。

这茅草的叶子很怪,叶子两边都长着锋利的小细齿,人手握紧它一拽,手掌就会被划破。鲁班又试着用茅草在他的手指上拉了一下,果然又划开一道血口。

鲁班正想俯身探究其中的道理,忽然看到近处有一只大蝗虫,两枚大板牙一开一合,很快吃着草叶。鲁班把蝗虫捉住细看,发现蝗虫的大板牙上也排列着许多小细齿。

鲁班从这两件事中得到启发,心想:如果仿照茅草和蝗虫的细齿,来做一件边缘带有细齿的工具,用它来锯树,岂不比斧砍更快、更好吗?

鲁班忘记疼痛,转身下山,做起试验来。在金属工匠的帮助下,鲁班做了一把带有许多细齿的铁条。

鲁班将这件工具拿去锯树,果然又快又省力。锯子就这样发明了。这个故事虽说是传说,但是,我们从中却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实践出真知,钻研出智慧。

传说鲁班的母亲和妻子对鲁班的发明创造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鲁班做木工活,用墨斗放线的时候,原来是由他母亲拉住墨线头的。后来,母亲在线头上拴一个小钩,这样,一个人操作就可以了。后世木工把这个小钩叫做“班母”,以纪念这个创作。

又如,木工刨木料的时候,前面顶住木头的卡口叫做“班妻”,这是因为传说鲁班刨木料起初是由妻子扶住木料,后来才改用卡口的缘故。

鲁班的妻子云氏也是一位出色的工匠,根据《玉屑》上的记述,伞是她发明的。直到今天,伞仍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

展开阅读全文

什么是“工匠精神”?鲁班的技艺加上墨子的人道关怀

全文共 357 字

+ 加入清单

近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北京召开的第二届中国质量奖颁奖大会上作出批示:“各行各业要弘扬工匠精神,勇攀质量高峰,打造更多消费者满意的知名品牌,让追求卓越、崇尚质量成为全社会、全民族的价值导向和时代精神,为促进经济‘双中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工匠精神是指工匠对产品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理念,此次由李总理的“再提出”,乃是国家打造“质量文化”价值观、为“中国制造”(Made in China)去污名化所做的努力。

之所以谓“再提出”,乃指国史并非缺乏“工匠精神”。距今2000多年的诸子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我们就曾诞生墨子和鲁班两位世界级工匠。

“工匠精神”本无须假西人言语来定义,若循其本,回到鲁班墨子的时代,考其根脉,溯其源流,自可显明国史上此一本土化、本色化的“工匠精神”——即“班墨精神”,不假外求。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造伞的典故

全文共 910 字

+ 加入清单

从前,世界上并没有伞,那时候,人们出门很不方便。夏天,顶着个大太阳,皮肤被晒得火辣辣地痛。下雨天呢,衣服给淋得湿漉漉的。后来,鲁班动了好多好多的脑筋,终于发明了伞。

鲁班从小就跟着爸爸学木工。他很聪明,又很用功,学了几年,就会造房子了,还会造桥。造桥,造房子,都是露天的活儿。他想:我们做工,难免雨淋日晒,那出门赶路的人,就更苦了。要是能做个东西,又遮太阳又挡雨,那才好呢。鲁班开始动起脑筋。他跟几个木匠一起在路边造了一个亭子,亭子的顶是尖尖的,四面用几根柱子撑住。接着,他们隔一段路造一个亭子,造了许多亭子。这样,走路的人就方便多了,雨来了,躲一躲,太阳晒得难受了,歇一歇,喘口气儿。

鲁班给大家办了件好事,大家都很感激他。可是鲁班自己挺不满意。他想,要是雨下个不停,那该怎么办呢?人们总不能老蹲在亭子里不走吧。

还得再想办法!要是能把亭子做得很小,让大家带在身上,该多好啊!可是得用什么法子才能把亭子做得非常轻巧呢?为了这个事儿,他吃饭不香,睡觉不甜。

一天,天气热极了,他一边做工,一边抹汗。忽然看见许多小孩子扑通扑通跳到荷花塘里去玩水。过了一会儿,他们上岸来,都摘了一张荷叶,倒过来顶在小脑袋上。

鲁班觉得挺好玩,就问他们:“你们头上顶着张荷叶干什么呀?”小孩子七嘴八舌地说了起来:“鲁班师傅,您瞧,太阳像个大火轮,我们头上顶着荷叶,就不怕晒了。”

鲁班抓过一张荷叶来,仔细瞧了一瞧,荷叶圆圆的,上面有一丝丝叶脉,朝头上一罩,又轻巧,又凉快。鲁班心里一下亮堂起来,赶紧跑回家去,找了一根竹子,劈成许多细条,照着荷叶的式样,扎了个架子;又找了块羊皮,把它剪得圆圆的,蒙在竹架子上。“好啦,好啦!”他高兴得叫了起来:“这玩意儿挡雨遮太阳,轻轻巧巧。”

鲁班的妻子听见他大呼小叫,赶紧从屋里跑出来问他:“出什么事了?”

鲁班把刚做成的东西递给妻子。他妻子说:“不错,不错。不过,雨停了,太阳下山了,还顶着这个玩意儿走路,可就不方便啦。要是能把它收起来,那才好呢。”

“对,对!”鲁班听了很高兴,于是他跟妻子一起动手,把这玩意改成一个可以活动的东西,用着它,就把再它撑开;用不着,就再把它收拢起来。这东西是什么呢?它就是今天人们所用的伞。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和石礅的典故

全文共 697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像个小集市。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

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

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提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

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

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像热锅上的蚂蚁。

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

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

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

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造木鸢的故事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鲁班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鲁班是敦煌人。他小时候,双手就很灵巧,会糊各种各样漂亮的风筝。长大后,跟父亲学了一手好木匠活,修桥盖楼,建寺造塔,非常拿手,在河西一带很有名气。

这一年,他成婚不久,就被凉州(今武威)的一位高僧请去修造佛塔,两年后才完工。他人虽在凉州,但对家中父母放心不下,更想念新婚的妻子。怎样既不误造塔又能回家呢?他在天空飞旋的禽鸟启发下,造出了一只精巧的木鸢,安上机关,骑上一试,果然飞行灵便。于是,每天收工吃过晚饭,他就乘上木鸢,在机关上击打三下,不多时便飞回敦煌家中。妻子看到他回来,自然十分高兴,但怕惊动父母,他也没有言语,第二天大清早,又乘上木鸢飞回凉州。这样,时间不长,妻子便怀孕了。

鲁班的父母早睡晚起,根本不知儿子回家之事。见儿媳有孕,还以为她行为不轨。婆婆一查问,媳妇便将丈夫乘木鸢每晚回家之事说明白,谁知,二老听了不信,晚上要亲自看个真假。

掌灯时分,鲁班果然骑着木鸢回到家中。二老疑虑顿散。老父亲高兴地说:“儿呀,明天就别去凉州工地了,在家歇上一天,让我骑上木鸢,去开开眼界。”第二天清早,老父亲骑上木鸢,儿子把怎样使用机关作了交待:“若飞近处,将机关木楔少击几下;若飞远处,就多击几下。早去早回,别误了我明日做工。”

老父亲将交待记在心中,骑着木鸢上了天,心想飞到远处玩一趟吧。就把木楔击了十多下,只听耳边风响,吓得他紧闭双眼,抱紧木鸢任凭飞翔。等到木鸢落地,睁眼一看,一家伙飞到了吴地(今江苏、浙江一带)。吴地的人见天上落下一个怪物,上骑白胡子老头,还以为是妖怪,围了上去,不由分说,乱棒把老头打死,乱刀把木鸢砍坏。

鲁班在家等了好多天,不见父亲返回。他怕出事,又赶做了一只木鸢,飞到各处寻找。找到吴地以后,一打听,才知父亲已经身亡。他气愤不过,回到肃州(今酒泉)雕了一个木头仙人,手指东南方。木仙人神通广大,手指吴地,大旱无雨,当年颗粒无收。”

三年以后,吴地百姓从西来的商人口中得知,久旱无雨原是鲁班为父报仇使的法术。便带着厚礼来到肃州向鲁班赔罪,并讲了误杀他父亲的经过。鲁班知道了真情后,对自己进行报复的做法深感内疚,立即将木仙人手臂砍断,吴地当即大降甘露,解除了旱灾。

之后,鲁班左思右想,认为造木鸢,使父亡;造木仙人,使天大旱,百姓苦,是干了两件蠢事。便将这两样东西扔进火里烧了。木鸢和木仙人便就此失传了。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借龙宫的神话故事

全文共 1645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鲁班师傅造房子的手艺天下第一,举世无双,但是,天下最好看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鲁班师傅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物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话说鲁班师傅要造一座天下最好看的房子。

鲁班师傅造房子的手艺天下第一,举世无双,但是,天下最好看的房子是什么样子的呢?鲁班师傅想破脑袋也想不出来。

他去问他爹爹,爹爹说:“这有什么为难的?就照着祖屋造吧!”

祖屋确实蛮好看,但祖屋不是天下最好看的房子。

他去问他师傅,师傅说:“这有什么难的?就照着皇宫造吧!”

皇宫虽说金碧辉煌,但是鲁班师傅觉得,天下最好看的房子么,皇宫还是够不上。

当天晚上,鲁班回家去问他太太,他太太就是鲁班娘子。鲁班娘子人长得美丽,脑袋瓜也十分聪明。话说你见过亭子吗?你见过亭子只是进去坐坐罢了,但鲁班娘子呢?她见到鲁班造亭子,灵机一动,就发明了油纸伞。

鲁班娘子听说鲁班要造天下最好看的房子,建议说:“天下最好看的房子么,我也没见过。我听说东海龙王的龙宫蛮好看,不如你下东海去,借个龙宫来做样子。”

“东海龙宫?多谢娘子提醒!那真真是非常漂亮!我明日就去借!”

鲁班师傅想着想着海底的珊瑚玉树,想得一整夜睡不着。第二天一大早,鲁班就跑下东海,问东海龙王借龙宫。

鲁班师傅大名鼎鼎,东海龙王推托不过,只得借给他:“龙宫可以借给你,不过,三天期限一到,你就要还回来。”

“别那么小器嘛,难道就不能多借几天么?”鲁班师傅扛了龙宫回来,放在花草地上,前面是水,后面是山。

大伙儿一见,都围过来观赏,个个夸这龙宫真好看,红砖墙,绿瓦背,门窗雕着金花龙凤,用波浪做成屋檐,四个飞檐屋角最好看,高高翘起,就像长了四只大翅膀。有了四个飞檐,那龙宫也活了,马上就要原地起飞似的。

“这龙宫,真真是天下最好看的房子哇!”大伙儿都这样说。

鲁班师傅目不转睛看着龙宫,围着那龙宫转。

第一天,鲁班师傅摸摸门,摸摸窗,又爬梯子去摸屋檐,喜欢得舍不得离开。他思量了大半天,还没来得及拿出纸笔画图画,天黑了。

第二天,鲁班师傅照着龙宫的式样画图纸,他画了又擦,擦了又画,只觉得无论怎么画都没办法把龙宫的妙处画出来。太阳落山,月亮出来,鲁班师傅刚刚把图纸画好,还没来得及吩咐徒弟买建筑材料,天黑了。

第三天,鲁班师傅吩咐徒弟买来建筑材料,开始赶工。可是,才刚刚打好地基,没来得及把房子建好,天黑了。

时限就要到了,龙王马上就要派人来要回龙宫啦!这可怎么办呢?

鲁班师傅急得大火烧掉了眼眉毛。

他实在舍不得还这座龙宫,好想跟龙宫来的人说一说,让龙宫多留几天,让他多看几眼。他怕东海兵将不跟他打招呼,夜里偷偷来把龙宫取走,就拿来四串大铜铃,挂在翘起的屋角上;这还不放心,他又吩咐家里的大公鸡站在屋顶,教它一看到龙宫来人就大声叫唤。

果然,三更时分,东海龙王派龙太子和金鲤鱼大将来取龙宫啦。

俗话说:“龙布风,鲤行雨。”龙太子和鲤鱼大将还没到,就吹来一阵大风,下了一场大雨。挂在屋角的铜铃“丁零当啷”“丁零当啷”“丁零当啷”……响起来,铜铃吵醒鲁班师傅,鲁班师傅连忙叫徒弟们起身,在房子四周钉大木桩,房子四面角,一共钉了四根大木桩。

才刚刚钉好,龙太子和金鲤鱼大将就到了,它们用力搬,搬不动,用力推,推不动,用力拔,拔不起。站在屋顶上大公鸡见这情景,“喔喔喔”“喔喔喔”大叫起来。

太阳听到鸡叫,“嘭”一声从东海升起来,一下子升得老高老高,龙太子急得爬上瓦背顶,金鲤鱼急得拿鱼头直撞门。可是无论它们怎么拉,怎么扯,怎么撞,龙宫还是一动也不动。

太阳晒得越来越热,龙太子无路可逃,在屋顶晒住了——龙头扑在屋角上,龙身沿着瓦背横睡着,龙尾晒干了,高高翘起来。

金鲤鱼被晒得耐不住,乱反乱跳,最后沾在大门上,弓着身子,张开大嘴,睁大了眼睛。

鲁班师傅一看,觉得房子这个样子非常棒。他连忙照着样子,把图纸画好了。

从那会儿起,房子都照这个样子建啦!

最后,你一定要问,鲁班师傅有没有把龙宫还回去?

——哈哈,当然还回去了,龙宫一放入海水里,那晒在屋顶的龙太子,沾在门上的鲤鱼,便都活过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和石礅的故事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鲁班是我国古代的一位出色的发明家,两千多年以来,他的名字和有关他的故事,一直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流传。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历史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相传,薛河上的西仓桥,是在明朝时候兴建的。这座三孔石拱大桥,据说是皇家工程,规模很大,征调的能工巧匠很多,征用的民工就更多啦。建桥的时候工地上很热闹,像个小集市。

一天,从外地来了个白头发的石匠老头,给河北涯一家打石碓窝儿。他一连打了好几天,歇着的时候,就到工地上转悠转悠,看人家雕刻水兽、石狮子和桥栏石柱。高了兴还跟石工门扯上几句,就连那工地上的头头们,他也偎上去唠叨几句。大伙都说这个老头迂魔,狗咬耗子——多管闲事。老石匠把石碓窝子打成了,他跟主家说:“你有这么多石料,我再给你打个石墩,坐着舂粮食多方便。”主家很乐意,就让他接着打了。打这个石墩时,老石匠别提多细心啦,他量了打,打了量,有人问他:“一个石礅子,费这么大的劲儿干什么?”

老石匠听了,光笑不说话,就知道低头干活。石礅打成的这天,正赶上大桥石拱圈要合龙门。不知因为什么,垒到最后,正好缺一小块石头碰不上茬儿。当时天阴得很厉害,眼看要下大雨,石拱圈不马上合好龙门,一场大雨,几个月的工就白搭啦!可现打制也来不及呀!石工们和掌管工程的官员,急得团团转,活像热锅上的蚂蚁。就在大伙犯难为的时候,这个老石匠又遛了来。他看了看缺口,对工程人员说:“我那里有一个石礅,你们看看放到这儿合适不。”

石工们听了,马上跟老石匠把石礅搬了来,往中间一放,竟一丝一毫不差,扣得严严实实。大桥建成了,官员们都很高兴。当想起去找老石匠道谢时,可哪里还有老人的影子!光看见碓窝子跟前,有一张大红字条上写:

施工马大哈,桥拱出误差。

鲁班来相助,银两谢农家。

看了字条,人们才知道那个石匠老头是鲁班暗地里帮助皇家工程。官员们按鲁班吩咐,赏给打石碓窝儿的那家二十两银子。

展开阅读全文

鲁班发明锯的故事

全文共 756 字

+ 加入清单

相传有一年,鲁班接受了一项建筑一座巨大宫殿的任务。这座宫殿需要很多木料,他和徒弟们只好上山用斧头砍木,当时还没有锯子,效率非常低。一次上山的时候,由于他不小心,无意中抓了一把山上长的一种野草,却一下子将手划破了。鲁班很奇怪,一根小草为什么这样锋利?于是他摘下了一片叶子来细心观察,发现叶子两边长着许多小细齿,用手轻轻一摸,这些小细齿非常锋利。他明白了,他的手就是被这些小细齿划破的。后来,鲁班又看到一条大蝗虫在一株草上啃吃叶子,两颗大板牙非常锋利,一开一合,很快就吃下一大片。这同样引起了鲁班的好奇心,他抓住一只蝗虫,仔细观察蝗虫牙齿的结构,发现蝗虫的两颗大板牙上同样排列着许多小细齿,蝗虫正是靠这些小细齿来咬断草叶的。这两件事给了鲁班很大启发。于是他就用大毛竹做成一条带有许多小锯齿的竹片,然后到小树上去做试验,结果果然不错,几下子就把树杆划出一道深沟,鲁班非常高兴。但是由于竹片比较软,强度比较差,不能长久使用,拉了一会儿,小锯齿就有的断了,有的变钝了,需要更换竹片。鲁班想到了铁片,便请铁匠帮助制作带有小锯齿的铁片。鲁班和徒弟各拉一端,在一棵树上拉了起来,只见他俩一来一往,不一会儿就把树锯断了,又快又省力,锯就这样发明了。

在鲁班之前,肯定会有不少人碰到手被野莫划破的类似情况,为什么单单只有鲁班从中受到启发,发明了锯,这无疑值得我们思考。大多数人只是认为这是一件生活小事,不值得大惊小怪,他们往往在治好伤口以后就把这件事忘掉了。而鲁班却有比较强烈的好奇心和正确的想法,很注意对生活当中一些微小事件的观察、思考和钻研,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甚至获得某些创造性发明。这告诉我们一个道理,留意生活中许多不起眼的小事,勤干思考,会增长许多智慧。 锯发明以后,鲁班又发明了许多木工工具,古书对此有很多记载。

展开阅读全文

关于鲁班的名人故事

全文共 1243 字

+ 加入清单

隋人选石驾虹桥,

天下闻名岁月遥。

仙子骑驴何处去,

至今足迹尚昭昭。

(宋·社德源)

话说当年的春天,那年方十有二岁、起于闾左,尚在年少时的鲁班,曾在鲁国的家乡小山村旁,于云蒸霞蔚之时,被一阵仙风卷入半天云中,沿东南方向进终南山,师从仙道,叩拜了南山道人,历五年而学得木、瓦、石、铁四门技艺。待伺转家乡之后,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之艰而终成大道,并以所学之业作生涯,助于广大黎民百姓。功夫则日见精深,其后的一生有过许多重大建树和不少惊世的制作,人皆誉以“神匠”之称。

相传有一日,鲁班在完成了修造悬空寺无梁殿和五台山寺庙工程后,自晋国返回家乡途中曾路过赵州地界,看到城南五里处的汶河上波涛汹涌,交通十分不便。遂在一夜之间建起了这座雄伟的赵州石桥,高大无比,坚固异常。可谓“辰星璀璨通地灵,泄为河海分坤精(明?翟汝孝)。”此,跨河一桥飞架,通贯了南北交通。桥上商旅、车马如龙,桥下舟船竞渡,赵州城乃成为一方繁华宝地,百姓得以安居乐业,无不对鲁班的功劳交口称颂。

远方的客人来了,或有人问:你见过赵州桥吗?你知道它有多大吗?

又曾问:你见过天上的彩虹吗?

于是,就自豪地告诉他:赵州桥就象天上降下的一道靓丽的彩虹,彩虹有多高多大,赵州桥就有多么高大!

话说两头,就在这个时候,云游四海的众八仙飞上天庭,前去参加王母娘娘举办的一年一度蟠桃盛会,言谈中得知了鲁班建造赵州桥的壮举,不仅惊动了各路冲仙,就连玉皇大帝也不相信人间竟会有如此能工巧匠,于是立即颁旨,派八仙下凡访查。

众八仙领旨后,按下云头,在赵州桥旁慢慢降落下来,放眼一望,亦真亦幻间,;只见赵州桥犹如一条巨大的苍龙,跨卧在汶水飞溅的波涛间,若飞若动之中,大有凌空飞越之感,纵使众仙瞠目以赞。他们与迎来的鲁班拱手相见,说道:“眼见乃;为实!赵州石桥确属人间杰作,真可谓巧夺天工,天下第一!使吾等钦佩之至矣。;待回上天禀报,为尔记功。”说罢,遂拨转云头相伴而去。正行进间,张果老招手道:“你们先且去,我却要将那鲁班一试。”便转了云头,下到洛阳皇都,约了柴王爷; ——五代时后周的周世宗柴荣①和北宋太祖赵匡胤②两人,结伴来到赵州桥边,为了亲自查验鲁班所造之桥承重的坚固程度到底如何?张果老便骑着毛驴,在驴背上的褡裢里装上了日、月;星辰;柴王爷推起了独轮小车,装了有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这五岳名山在上,由宋皇老赵在前面拉车,自南向北而行,一同上了赵州桥。及至临近桥顶时,千钧重量下的大桥不免有些摇晃起来,鲁班见状,纵身跃人河中,只见他在桥下举单臂,一手将桥轻轻托住,赵州桥即刻稳定如初,纹丝不动了。张果老佩服得捻须发讪(sh6n),自愧弗如。于是拂袖作罢,召来祥云几朵,率众腾空而去。由此,张果老改为倒骑毛驴而行,以示永远认输,甘拜下风。同时,重.压之下有了印痕,从此在桥面上留下数处仙迹:有张果老所骑的驴蹄子印,以及柴王爷、赵老皇二人推拉小车的车轮轧下的一道深沟,还;有柴王爷因一时用力,滑倒时跪下的膝盖坑。

[关于鲁班的名人故事

展开阅读全文

骄傲的鲁班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158 字

+ 加入清单

鲁班在发明了锯子、刨子、墨斗后很骄傲,把很多人都不放在眼里。有一天他突然眼前闪过一道白光就昏了过去,当他醒过来时发现自己在森林里,有几个人准备砍树,他立马跑过去介绍自己发明的锯子说:“你们用斧头砍树太费劲了,看我这个锯子用起来多省力。”其中一个人说:“谁说我们要用斧头砍树了?”鲁班惊奇的说:“难道你们已经在用锯子砍树了?”“什么时代了还用锯子。”另一个人说,鲁班更惊奇了说:“那你们用什么砍树?”“用电锯呀。”第三个人说着拿出了电锯。鲁班看了看说:“这个东西怎么用。”第三个人拉了一下电锯上的绳子电锯便工作了起来他拿着电锯对着一棵树一砍下去电锯不一会儿便把树给砍倒了。鲁班惊讶的看着电锯。第二个人也想炫耀自己的电锯也拿出了电锯拉了一下电锯上的绳子可是电锯没有开始工作,第二个人说:“怎么没动静难,道是坏了。”看到没法让他们用自己发明的锯子。

就走了刚走出森林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座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原来他穿越到未来了。“咦?那写的是什么字?”鲁班看着那边的牌子自言自语的说到,旁边的一个人听到了说:“那写的是新华书法工具店”于是鲁班想“又可以推销自己发明的墨斗了”,他疾步跑到新华书法工具店里,老板看到他就说:“呵!您穿是古装呀!”鲁班没有理他自顾自的说到:“你们这肯定有割木头割不端的吧,用用我发明的墨斗吧。”老板说:“谁还用墨斗那么老土的工具,我门这有半自动墨斗了。”鲁班见推销墨斗不成功便推销木刨“你们这儿肯定没有让人可以很轻松就把很硬的东西割烂的工具吧。”老板说:“我们这有……”还没等他说完鲁班就抢着说:“我这有木刨要不要买一个。”“谁还用木刨啊,现在大家都用切割机”说着拿出了切割机和一根直径是4厘米的钢管,把钢管往切割机上一放把切割机上的把手往下一拉钢管就被切成了两半,“哇!这儿的东西真高科技!我要买点带回去。”老板说:“你要哪一款。”“我就要你手上那一款。”鲁班拿起切割机,扔下白花花的银元就走了。“嘿,他给我的是银元啊!”鲁班一边走一边欣赏着切割机,旁边有个人看到他穿的是个古装很像鲁班便报了警,警察来了。

他们问鲁班:“你是住在哪里的,我们送你回去。”

“叫博浪沙的森林旁边的古塔里。”

“哦,我知道了。您就是大名鼎鼎的鲁班先生吧!”

“你是怎么知道我的名字的呢?”

“谁不知道鲁班先生您就住在森林边的古塔里,还是让我们先送您到实验室去。”

鲁班就跟着警察到了实验室,科学家过来问他:“你就是鲁班吧?我们想找你做一件事。”

鲁班说:“什么事?尽管说吧。”

“我们知道你创造力和想象力都很好,想找你来做一个机器人,在这之前请你先学点现代知识吧。”接下来的几天鲁班努力学习学会了很多现代知识。终于和科学家们做出来机器人,突然,又是一道白光一闪鲁班又回到了古代。他以后都没骄傲过了,穿越到现代的事一点也没跟别人提起。

展开阅读全文

有趣的鲁班锁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5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的下午,我们班的同学们一起来到学校的多功能厅体验鲁班锁。

我们先体验了十五锁,顾名思义,它就是用十五根木条拼成的。一开始,我们以为鲁班锁很简单,只要按照图纸拼就可以了,可是当我们拼到最后一根木条时,我突然打了个喷嚏,结果我的手一松,鲁班锁就“哗啦”地散架了。同学们都责怪我,说我不行,我自信地说:“我自己拿自己拼很麻烦的,只要你们帮我拿着,我们就一定能成功。”同学们半信半疑,帮我拿着锁。这一次我格外地小心,每一根木条都是轻轻地、慢慢地放上去的。俗话说得好,“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在我们大家的不懈努力下,我们完成了十五锁。我连跑带跳地来到老师跟前,拿到了下一个鲁班锁——九通。

九通比十五锁简单,因为九通只有九根木条,十五锁有十五根。这一次,我让同学们来体验一下。他们有的地方不会拼,于是我走上前去帮他们。没想到就在这时,我们小组中的一名成员又打了个喷嚏,他的手抖动了一下,整个锁都散架了。大家都说:“哎呀!怎么又散架了?”他觉得十分懊恼,我赶紧安慰那位同学,说:“不要紧,再来一次!”第二次,我们都小心谨慎,获得了成功。

这一次的体验课虽然没有拼到我梦寐以求的鲁班球但依然收获满满,同时,我们还领悟了一个道理:团结就是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介绍鲁班锁的作文500字

全文共 493 字

+ 加入清单

在民间有很多好玩的东西,鲁班锁就是其中之一,鲁班锁一般都是易拆难装。

鲁班锁又称孔明锁、别闷棍、六子联方、难人木等,鲁班锁是锻炼小孩的智力和手力的,鲁班锁的种类较多分别有四季锁、高价鲁班锁、十二方锁、正方锁、二十四锁……这个鲁班锁全都是用木头做的每个种类玩起来也不一样,在春秋是代鲁国工匠鲁班为了测试儿子是否聪明就用木棒拼了一个可拆可装的玩具,儿子忙绿了一夜终于拆开了,其实这是一种传说其实鲁班锁的来历是在中国古代建筑中首创的榫卯结构,形状和内部的构造各不一样,鲁班锁是由六根木条拼装成的内部有长方体木条,按横竖立三方向各两根凹凸相对咬合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卯榫相嵌的结构体,鲁班锁是一件三维拼插玩具,鲁班锁在装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思考才可以装,鲁班锁的样子有千奇百怪的有圆球的、正方形的、木里红,木里红就是正方形的鲁班锁锁的里面还有一个红色的球,鲁班锁是非常有意的玩具,它的价钱也不高又小玩起来很方便,在手力拿着手感特备好,这木头很光也很结实,这个鲁班锁不像遥控汽车那样一摔就坏了,这个鲁班锁不管摔过几次绝对坏不了,如果你想换着样式玩就可以多买几个,这个对锻炼智力非常有帮助。

这个鲁班锁很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