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鹅毛

鹅毛作文专题栏目,提供与鹅毛相关内容的作文集合,希望能快速帮助您找到有用的信息以解决您遇到的鹅毛问题。

分享

浏览

7130

作文

17

礼仪故事:千里送鹅毛

全文共 381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

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路过沔阳湖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

天鹅贡唐朝,山高路远遥。

沔阳湖失宝,倒地哭号啕。

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

物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儿童成语故事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候,地方官吏经常要向皇帝进贡礼物。云南地方上有个行政长官要送件礼物给皇帝,他心想:皇帝不缺金银珠宝,要送也得送个稀罕的。最后,他决定进贡一只天鹅。

他派一个名叫缅伯高的人,用竹篓背上一只天鹅,前往京城长安。缅伯高跋山涉水,日夜兼程,走了好多天,来到了沔阳湖(在今湖北省境内)边。在这许多天里,天鹅没下过水,浑身都脏兮兮的。缅伯高放下竹篓,抱出天鹅要给它洗洗澡。不料,天鹅一纵,挣脱了他的怀抱,扑棱一声,振翅要飞。缅伯高下意识地伸出手去抓了一把,只抓下了一根羽毛,眼睁睁地看着天鹅飞走了。缅伯高又着急又害怕,伤心地大哭了一场。后来,他急中生智,怀揣着那根羽毛,赶往都城长安。

多日后,缅伯高终于来到了长安,随着各地前来进贡的使臣去见皇帝。轮到缅伯高时,他手捧羽毛走上前去,为皇帝唱了一首歌:“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湖失去,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皇帝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听到这里,皇帝连声说:“缅伯高千里送鹅毛,难能可贵!难能可贵!”缅伯高的才华和机智博得了皇帝的欢心,皇帝不但没有处罚他,反而奖赏给他很多东西。

后来,人们就用“千里送鹅毛”这个成语,比喻礼物虽然很小,但是情意却很深重。有时与“礼轻情意重”连用。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

全文共 572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送鹅毛歇后语: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话说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 有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湖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随从们说:“天鹅已经飞走了,还是想想补救的办法吧。”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小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湖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义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从此,“千里送鹅毛,礼轻人义重”,便成为我国民间礼尚往来、交流感情的写照或一种谦词。

释义:比喻礼物微薄而情意深重。

展开阅读全文

列夫·托尔斯泰:用鹅毛笔为孩子读物描图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俄国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十分注意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他常常抽时间给孩子们讲故事、绘画,回答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托尔斯泰从不给孩子强行灌输知识,而是根据孩子们的爱好和兴趣为他们服务。有一段时间,孩子们对作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很感兴趣,托尔斯泰就一本又一本地讲给他们听。后来,他发现《环球旅游80天》这本书没有插图,为了帮助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他竟然每天晚上用鹅毛笔亲自为该书描制插图。托尔斯泰的时间是宝贵的,但是他认为,把时间花在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方面是值得的。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的成语故事及解义

全文共 920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千里送鹅毛比喻礼物然微薄,情义却很深厚。下面是小编整理的相关的成语故事及解释,欢迎查阅与借鉴,谢谢。

【汉字书写】:千里送鹅毛

【汉语注音】:qiān lǐ sòng é máo

【成语出处】:宋.罗泌《路史》:“天鹤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失去鹅,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腼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分句、定语;常与“礼轻人意重”连用。

【千里送鹅毛的意思】:长途跋涉,行程千里,送鹅毛为礼。比喻礼物然微薄,情义却很深厚。

【千里送鹅毛的近义词】:千里寄鹅毛、千里鹅毛、礼轻意重、物薄情厚;

【千里送鹅毛的反义词】:束帛加璧;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唐朝时期,缅伯高受地方官员之命进贡天鹅给皇帝,缅伯高小心翼翼的把天鹅装在金丝笼子里,快马加鞭的往京城里赶。有一天他想给天鹅洗个澡,便小心谨慎地把金丝笼子捧起来,走到沔阳河的边上,轻轻地把天鹅抱起来准备给它洗澡。没想到天鹅脚上突然猛的一用力便从缅伯高的怀里挣脱出来,舞动几下翅膀腾空而起一会儿就飞得不见了踪影。缅高伯见此情景心里暗暗叫苦,只看到清澈的水面上飘浮着一根鹅毛,缅伯高把鹅毛捞起来包好后跨上马继续往长安城奔去。到了京城看到皇帝的时侯,缅伯高忐忑不安的把鹅毛献上,就在皇帝有点儿莫名其妙的感觉的时侯缅伯高又呈了一首诗上来,只见诗中写道:“天鹤贡唐朝,山高路远遥,沔阳失去鹅,倒地哭号号。上复唐天子,可饶腼伯高。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平易近人的皇帝看完诗后十分理解缅伯高的难处,他不但没有治缅伯高的罪,而且还赏了他不少的金钱布匹。

【千里送鹅毛例句】

宋.欧阳修《梅圣俞寄银杏》:“鹅毛赠千里,所重以其人。鸭脚虽百个,得之诚可珍。”

宋.苏轼《扬州以土物寄少游》:“淮南风俗事瓶罂,方法相传竟留蓄。且同千里寄鹅毛,何用孜孜饮麋鹿!”

王朝柱《龙云、卢汉和蒋介石》第二部:“中国有句俗话:‘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人家从云南给您捎来了,退回去,从面子上也说不过去啊!”

【千里送鹅毛造句】

生活中我们更需要的是亲朋好友的掂记与牵挂,一个小小的问候会给你带来千里送鹅毛般的温暖。

在经济社会里,人文关系以金钱为主导,“千里送鹅毛,礼轻情义重”的传统思想逐渐地被物质所取代。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的歇后语是什么

全文共 412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千里送鹅毛歇后语,欢迎大家查看。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礼薄情意重;物轻人意重

和鹅有关的歇后语: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硬要麻雀生鹅蛋——蛮不讲理

要你抓鸡,你偏捉鹅——故意捣乱

鸭子头上长疮——一副恶(鹅)势

鸭头安在鹅颈上——不像样

小小秧鸡下鹅蛋——自不量力

麻雀下鹅蛋——大话;讲大话;瞎逞能;不可能的事;没有见过

急水滩里的鹅卵石——磨掉了棱角

鸡群里闯进一只鹅——就你脖子长

狐狸想天鹅——不得到口

河里的鹅卵石——光溜溜

风中鹅毛——无影无踪

鹅在水中寻食——尾巴翘上天

鹅行鸭步——大摇大摆;磨磨蹭蹭

鹅食盆不许鸭插嘴——吃独食

鹅伸脖子——等着挨刀

鹅上台阶——靠猛劲

鹅盆里不准鸭插嘴——独食独吞

鹅卵石垒墙脚——根基不稳

鹅卵石掉酱缸——一个糊涂蛋

鹅蛋石跌进刺蓬里——无牵无挂(比喻没有挂念之处。)

鹅蛋换鸭蛋——不上算;不合算

鹅吃草,鸭吃谷——各人享各人福

丑小鸭变天鹅——高升了

爆炒鹅卵石——不进油盐;油盐不进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的故事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miǎn)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

全文共 69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千里送鹅毛成语故事,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拼音】千里送鹅毛qiānlǐsòngémáo

【释义】比喻礼物虽然微薄,却含有深厚的情谊。

【出处】《路史》:“礼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主人公】唐太宗,缅伯高

【近义词】千里寄鹅毛

【成语故事】

唐朝贞观年间,西域回纥国是大唐的藩国。一次,回纥国为了表示对大唐的友好,便派使者缅伯高带了一批珍奇异宝去拜见唐王。在这批贡物中,最珍贵的要数一只罕见的珍禽——白天鹅。

缅伯高最担心的也是这只白天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可怎么向国王交待呢?所以,一路上,他亲自喂水喂食,一刻也不敢怠慢。这天,缅伯高来到沔阳河边,只见白天鹅伸长脖子,张着嘴巴,吃力地喘息着,缅伯高心中不忍,便打开笼子,把白天鹅带到水边让它喝了个痛快。谁知白天鹅喝足了水,合颈一扇翅膀,“扑喇喇”一声飞上了天!缅伯高向前一扑,只捡到几根羽毛,却没能抓住白天鹅,眼睁睁看着它飞得无影无踪,一时间,缅伯高捧着几根雪白的鹅毛,直愣愣地发呆,脑子里来来回回地想着一个问题:“怎么办?进贡吗?拿什么去见唐太宗呢?回去吗?又怎敢去见回纥国王呢!”思前想后,缅伯高决定继续东行,他拿出一块洁白的绸子,不心翼翼地把鹅毛包好,又在绸子上题了一首诗:“天鹅贡唐朝,山重路更遥。沔阳河失宝,回纥情难抛。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

缅伯高带着珠宝和鹅毛,披星戴月,不辞劳苦,不久就到了长安。唐太宗接见了缅伯高,缅伯高献上鹅毛。唐太宗看了那首诗,又听了缅伯高的诉说,非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缅伯高忠诚老实,不辱使命,就重重地赏赐了他。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

全文共 383 字

+ 加入清单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发生在唐朝。当时,云南一少数民族的首领为表示对唐王朝的拥戴,派特使缅伯高向太宗贡献天鹅。

路过沔阳河时,好心的缅伯高把天鹅从笼子里放出来,想给它洗个澡。不料,天鹅展翅飞向高空。缅伯高忙伸手去捉,只扯得几根鹅毛。缅伯高急得顿足捶胸,号啕大哭。随从们劝他说:“已经飞走了,哭也没有用,还是想想补救的方法吧。”缅伯高一想,也只能如此了。

到了长安,缅伯高拜见唐太宗,并献上礼物。唐太宗见是一个精致的绸缎小包,便令人打开,一看是几根鹅毛和一首小诗。诗曰:“天鹅贡唐朝,山高路途遥。沔阳河失宝,倒地哭号啕。上复圣天子,可饶缅伯高。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太宗莫名其妙,缅伯高随即讲出事情原委。唐太宗连声说:“难能可贵!难能可贵!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这个故事体现着送礼之人诚信的可贵美德。今天,人们用“千里送鹅毛”比喻送出的礼物单薄,但情意却异常浓厚。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路史》。

在唐朝时期,各地的地方官,常常派人向唐朝天子进贡礼物。

一位偏远地区的地方官,派缅伯高给唐天子进贡活天鹅。

由于路途遥远,还没到那里,笼子里就发出一股臭味,天鹅的羽毛也脏了。

到了沔阳湖后,缅伯高就打开笼子,想让天鹅到湖里去洗洗澡。“呼啦啦”,天鹅张开翅膀飞走了,地上只留下几根洁白的羽毛。

缅伯高又急又怕:“这可怎么向大人交代呢?”把缅伯高都急哭了,可哭有什么用呢?他急中生智,捡起一根羽毛,将它带往京都长安。

到了长安,各地的使臣都来朝拜唐天子,并陆续献上了名贵的礼品。轮到缅伯高了,他大步上前,双手捧着那根羽毛。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缅伯高将进贡的前后过程编成歌词,高声唱了起来。

歌词最后两句是:“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天子听了,哈哈大笑,心想:这使臣真聪明!

就这样,缅伯高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唐天子的赏赐。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作文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古代有一个叫缅伯高的人,他身世不幸,刚出生父母就离开了人世,由姑父和姑妈养大成人。成年以后,姑父给了一点钱就让他离开了。不久,他的姑妈也被仇人给害死了。

缅伯高用姑父给的钱买了许多书来看,然后每天靠要饭来维持生活。有一天晚上,他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漂亮的姑娘对他说:“缅伯高,我是天上的天鹅仙子,玉帝见你贫穷,特地叫我来帮助你,你只需去家后面的山上捉一只漂亮的天鹅献给皇上,如果中途天鹅跑了也一定要追,哪怕有一片羽毛掉了也要捡起来,那时你就把它献给皇上。”说完,她就走了。

缅伯高醒来后,按照梦中的提示来到了家后面的那座山上,忽见一只天鹅朝他扑来,他见状立即躺倒在地上,等天鹅从身上飞过时用双手将它抓了下来。回到家,他把天鹅放在一个木笼子里,然后简单地收拾了一下,就拎上天鹅上路了。

缅伯高一连走了十天十夜。这一天,他来到一片大森林里,这时他已经精疲力竭了,就找了一块干净的地方睡了一觉。这时,天鹅使劲的张开翅膀,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笼子撑破,飞了出来。缅伯高被惊醒了,见天鹅要展翅高飞,便跟在后面追呀追。天鹅见了使劲扇动翅膀,由于飞得太快,落下了一片羽毛,缅伯高见了立刻捡了起来。

缅伯高带着这只羽毛又走了十天十夜,总算到了京城长安。缅伯高正准备进皇宫叩见皇上,突然感到脚下一疼,低头一看原来走路太多,鞋子破了,脚趾都露了出来。为了表示对皇上的敬意,他用自己要饭要来的钱买了一双布鞋,穿上后进入了皇宫。

见到皇上,缅伯高献上了天鹅的羽毛,然后对皇上说:“皇上,小人奉献上一片天鹅羽毛,请皇上一看。”皇上拿起羽毛仔细看了看,发现这只羽毛脏兮兮的没有任何光泽,便对他说:“大胆小人!竟对朕不敬!来人,把他推出去给斩了。”缅伯高听了直喊饶命,然后唱起了一首歌。没想到皇上听了后又叫侍卫放了他。一番询问后才知道歌词中所唱的都是他的遭遇。于是,皇上原谅了他。

后来,皇上赏给了他许多金银珠宝,又见他有才,封他为身边的传圣旨者。缅伯高很开心,不禁感慨道:“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作文

全文共 873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的时候,有个叫缅伯高的农民一生吃苦耐劳,勤勤恳恳。

他家的院外栽了许多花,有紫罗兰、夜来香、杜鹃花、万寿菊……真是各种珍稀品种应有尽有。在这鲜花绽放的院子旁边还有一个池塘,里面栽种着睡莲,小鱼小虾整天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有一天,池塘里来了一群不速之客。缅伯高走近一瞧,原来是一群美丽的天鹅。要知道天鹅在唐代可是罕见的珍禽,就算能瞧上一眼也是福气!缅伯高心想:就连当今皇上也没有见过天鹅,如果我能抓上一只献给皇上,没准能封个官当当。缅伯高绞尽脑汁想了许多办法,果然抓回了一只浑身洁白如玉的天鹅。他用木头做了一个笼子把天鹅装了进去,笼子上还刻上了两条张牙舞爪的龙。

缅伯高带上笼子和干粮上路了,他一路上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一天,他来到一条大河边,正巧河面上倒映着他的身影,他无意间一瞧,顿时吓了一跳,大声喊道:“这是我吗?怎么脏得一塌糊涂!不行,我得洗洗。”说着,他脱下衣服跳进河里,好好洗了一番。洗过澡,微风吹在身上,缅伯高感觉凉爽极了!这时,他望了一眼笼子里,一下子目瞪口呆,原来一身洁白的天鹅怎么变成灰不溜秋的野鸭子了?难不成我要把一只鸭子送给皇上?他赶紧把天鹅放出来赶到河边,把它的羽毛洗了洗。恢复精神的天鹅长鸣了一声,挥动翅膀就往天上飞。缅伯高连忙跳起来去抓,可是,费了半天功夫只抓下一根羽毛。没办法,缅伯高只好拿着这根羽毛进了京。

来到京城,缅伯高对侍卫说:“我有一件罕见的宝物要献给皇上。”侍卫前去禀报,皇上听了非常高兴,传令让缅伯高参见。见缅伯高只献上一根羽毛,并没有其它宝物,国王急切地问:“宝物呢?宝物呢?”缅伯高说:“我给皇上带来的就是这根羽毛,不过这可不是一般的羽毛,而是一只天鹅的羽毛!”说着将天鹅毛献了上去。国王因为没见过天鹅,更不知道天鹅的羽毛是什么样的,听身旁的大臣说这只是一根平常的羽毛,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皇上大怒,决定把缅伯高斩了。缅伯高见状连忙将自己的经历讲了一遍,还当堂作了一首歌唱了起来:“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皇上一听,被感动了,于是给了他许多赏赐。

从此以后,缅伯高过上了衣食无忧的富裕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作文

全文共 746 字

+ 加入清单

古时候,唐朝的缅伯高抓到了一只天鹅,他想把这只天鹅送给京城的皇帝。

第二天早晨,缅伯高便收拾好行李,带上了一些干粮和水,拎着天鹅就上路了。一天,他翻山越岭,走到了一个大湖边,见到湖水清澈见底,而自己又脏又累,便脱去衣服,到湖里洗了个澡。洗完澡后,缅伯高见天鹅身上也脏了,羽毛发黑,像一只野鸭子一样,便把天鹅也放到水里,打算帮它也洗洗干净。谁知天鹅见了水,便伸着脖子叫了起来:“嘎嘎——嘎嘎——嘎嘎——”天鹅的叫声是那么的动听,缅伯高听得陶醉了,他想:“天鹅的歌声真动听,送给皇帝实在是太可惜了,不过要是能换来皇帝奖赏些金银珠宝,也值了!”就在他盘算的时候,天鹅趁他不注意,一下子展翅飞走了。这可怎么办啊?天鹅飞走了,我又走了那么远的路,唉!这真是没办法了!缅伯高懊恼地想。就在无可奈何的时候,他忽然发现地上有一根羽毛,仔细一看,原来是天鹅飞走时掉在地上的一根羽毛。他捡起羽毛,想了想,唉,既然我走了这么远的路,也不想就这么回去让乡亲们瞧不起,只好硬着头皮拿着这根羽毛去见皇帝吧。

缅伯高到了京城,进了皇宫,门口的兵士问:“你来这干什么?”缅伯高讲明了来意,兵士就放他进去了。缅伯高见了皇帝,说:“尊敬的陛下,我抓了只天鹅准备奉献给您,可是在途中,它趁我不注意飞走了,不过还是留下了根羽毛,我只好把它的羽毛献给您了。”皇帝一听,很生气:“大胆!这人真是一派胡言!来人,把他拖下去斩了!”“等一下!”缅伯高喊了一声,“为了让您原谅我的过失,我特地作了一首诗:”上奉唐天子,请罪缅伯高,物轻人意重,千里送鹅毛!”缅伯高一边高声朗诵,一边还踏着节拍唱了起来。后来,皇帝看缅伯高一片真心实意,很受感动,刚才的气也消了,不仅免了他的罪,还赏了他许多金银财宝。

只要真心实意,不管多么轻微的礼物,别人都会接受的。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作文

全文共 711 字

+ 加入清单

唐朝时期,中原大地上有一个山青水秀的好地方,那里住着一户人家,户主是缅伯高。他家门前有一个小菜园,菜园里种了很多菜。菜园旁边还有一个池塘,池塘里的水很深、很清。

有一天,一群天鹅飞到池塘里面洗澡。缅伯高看见了,心想:天鹅可是世间很稀罕的鸟类,平日里难得一见,听说就连当今的皇上都没见过,曾经下旨说谁能给他捉一只天鹅,就赏赐黄金白银绫罗绸缎,不如我捉上一只吧。”

第二天,缅伯高又看见那群天鹅到池塘里喝水,便费尽心机捉到了一只天鹅,然后简单收拾一下,便起早贪黑跋山涉水往京城长安赶路,准备把这只天鹅送给皇上。一路上,走累了,缅伯高就坐在石头上休息一会;口渴了,就喝几口小河水继续赶路;饿了,就吃几口随身带着的大饼……后来,食物吃光了,他只好向路人讨要一点充饥。

就这样,一个多月过去了,缅伯高看了看自己身上是脏兮兮的,只好找到一条河去洗个澡。洗完澡,他看见天鹅身上也是黑乎乎的,便帮天鹅也洗了澡。洗完以后,天鹅有精神了,在河水中“咯咯咯咯”地叫得欢。结果,趁缅伯高一个不留神,天鹅飞起来了。缅伯高见状赶紧一跳,不过只抓下了一根鹅毛。没办法,他只好决定把这根鹅毛送给皇上。

到了京城长安,皇上接见了他。

皇上问:“你来干什么?”

缅伯高说:“我是来送天鹅毛给您的。”

皇上说:“我只收天鹅,不收鹅毛的。”

缅伯高说:“半路上,我看见天鹅身上很脏,就放它在水里洗了个澡,谁知它趁我不注意,就飞跑了,我只抓到了它的一根羽毛。”

皇上说:“你也太大意了,朕念你一片诚心,就不治你的欺君之罪了。”

缅伯高说:“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

皇上说:“我赏你些金银财宝,你带着这些东西回家去吧。”

从此以后,“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个故事就在民间流传开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千里送鹅毛读后感800字

全文共 772 字

+ 加入清单

“爱育黎首,臣伏戎羌。”这句话的意思是:君王如果爱护、体恤百姓,那么四方的少数民族都将心悦诚服地归顺。今天我读的一篇文章《千里送鹅毛》就是讲的这个道理。

这篇文章主要讲述了唐太宗时期,国力强盛,回纥王为表示对大唐的友好,派缅伯高带一批奇珍异宝去拜见唐太宗,其中有一只白天鹅。因路途遥远,缅伯高担心天鹅出事,在路上歇脚时就把天鹅带到河边喝水,不料天鹅喝完水后竟然飞走了,缅伯高只抓住了几根鹅毛。之后他把鹅毛带到长安,并献给唐太宗,唐太宗不但没有怪罪他,反而觉得他忠诚老实,重重赏赐了他。经过这件事后,回纥对唐朝更加顺从了。

读完这篇文章,我不禁感叹:唐太宗身为一国之君,如此高贵,面对他人的过失,心中却有着海纳百川的胸怀,对他人保持一颗宽容的心,多令人崇敬啊!他曾说过一句话:“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对汉人和少数民族都是一视同仁,没有轻重贵贱之分。正因为如此,他才深得民心,引来四方归顺,开创了贞观之治。

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而比天空更宽广的则是人的胸怀。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于别人犯的过错,如果我们能够用宽容的心去对待,那么别人也会心存感激。比如,同学借了我们的学习用具,不小心弄丢了,只要他(她)态度诚恳,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没有必要过分去责骂。文具丢了,可以再买。假如,我们因为这样一件小事大发脾气,很可能就会失去一个好同学、好伙伴,这是多么不值得啊!

宽容,看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多少人因鸡毛蒜皮的事而去计较,最终把朋友变成敌人。人其实都是相互的,你对我宽容,我也必将投桃报李。如果世上的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那么这个世界将会少些仇恨,多些友善与和谐。

唐太宗贵为君王,尚能对他人宽容相待,我们作为社会的普通公民,又有什么理由做不到呢?愿人人都能拥有一颗宽容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