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家乡的端午节作文六年级500字(精彩20篇)

导语: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传统的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端午节的优秀作文,欢迎查阅!

浏览

5540

作文

488

篇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500字

全文共 510 字

+ 加入清单

在元宵节前一天的晚上就开始。晚上八点整,“老爷”出庙,十几个穿白色的衣服的人就在“老爷”的后面跟着。“老爷”身高一米,长四分米,宽三分米,穿着金色的衣服,带着红色的斗风,在四个人架的轿子上,真是威风十足。当“老爷”经过时,家家户户都会放鞭炮。当架“老爷”的人要换时,先要把鞭炮放响。然后在换人。每隔四个小时,就换一次人。每隔四个小时,就会有人送来饭。

通过我的介绍,相信大家也有点了解了吧。如果有兴趣的话,我可以做你的导游,为你服务,让你亲身体验一下。

家乡有许许多多的风俗民情,如新年之夜十二点整,一起放鞭炮;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端午节全家一起吃饭,一起划龙舟……今天,我向大家介绍家乡元宵节,三天三夜架“老爷”满街跑吧。

有一次,我因好奇心太强,就走过去摸了一摸“老爷”的头和脸。谁知,被爷爷看见了,接着我就被爷爷拉到“老爷”前两米处,然后,爷爷让我跪在地上,向“老爷”请罪。请完罪后,爷爷训斥了我:“老爷”,是神,不能乱摸、乱碰。”听完爷爷的话后,我转身往后看,看了“老爷”一眼,心里想:“老爷”真有一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架“老爷”的这种风俗民情表面上是一个快乐的活动,但实质里却是一个严肃、认真的民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家乡的新变化小学六年级

全文共 453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的时候,出于对电脑的喜爱,我就乘车去乡下我哥哥家。透过车窗,此时我看见满山遍野的花草。心里觉得奇怪:那里以前不是荒山吗?问旁人才明白此刻在搞绿化。这时我才明白家乡有了变化

下了车,我先去了舅舅家休息。下午两点,我打算步行去哥哥家,有几里路。我想起以前坐车去,那路上那里一个坑,那里一个坑,把我撞得青一块紫一块的。所以我还是决定走着去。舅舅说:“我送你去吧。此刻的路好跑车了。”我半信半疑地坐上摩托车。一路上很平坦,此时再也不是以前那条路了,我从心里跳出了一句话:哈哈,老路下岗啦。

一路上,我看见了一座座工厂在山中立起,看来有不少企业在那里投资。

到了哥哥家,我本想立刻去玩电脑,但是看见池塘里的鱼了,我忍不住想去抓。我把鞋一甩,跳到了池塘里。哇!好多鱼,我和鱼儿大战了几十回合,结果就抓住了几条小鱼,我看没什么用,就把它们放生了。

晚上,哥哥叫我去接水。我跑到井口准备打水的时候,哥哥笑了:“家里有自来水,此时你到井边来干什么?”“哎呀,你怎样不早说呢!”如今的乡下也像城里一样方便了。

家乡的变化真大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44 字

+ 加入清单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每当读到这首诗,我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说道端午节,这里还有一个故事呢!传说以前有个叫屈原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主张联齐抗秦,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自投于泊罗江而死。屈原死后,楚国百姓悲痛万分,用粽叶,糯米包成的粽子投入河里喂鱼,好让鱼不去吃屈原的尸体。此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端午节,以此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有着吃粽子的习俗。端午节的早晨,奶奶把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拿出来。奶奶先拿出几片粽叶,卷起来,弄得像个漏斗似的。然后,奶奶将糯米倒进“漏斗”里放上几颗蜜枣和一点儿枸杞子,再铺上一层糯米,弄剩余的粽叶裹好,拿一根细线绑好,一个粽子就做好了。奶奶又陆续包了好多粽子。看着这些香喷喷的粽子,我不禁垂涎欲滴,早已经“口水直流三千尺”了。端午节还划龙舟的比赛。一只只龙舟漂泊在水上,就像一只只天鹅在水上嬉戏。吃着香甜的粽子,看着精彩的龙舟比赛,我感到惬意极了!

端午节流露出的是地道的故乡情,是一种古老的传说,更是对伟大诗人屈原爱国精神的一种敬佩!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我的家乡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2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没有城里发达,但景色特别美丽。

春天,有漫山遍野的野花,在嫩绿小草的衬托下,充满生机,香飘万里;茂密的森林郁郁葱葱。那也是我小学上学时的必经之路,每天都能看到鸟儿们在枝头上跳着优美的舞姿,听着它们唱着欢快的歌儿;忙碌了一天的你如果走进绿色的海洋,听听鸟语,闻闻花香,定是你在嗅觉中产生愉快,能消除因整天的工作而带来的疲劳,从而有效地调节人的精神和情绪。

夏天,清澈的小河终年潺潺蜿蜒着从村旁流过;常常会看见小鱼儿露出头像顽皮的孩子在水里游来游去,时而吹出许多小泡泡。小河滋润着沿途的数万群众。那是我们儿时的天然乐园,我和小伙伴们经常去那里追逐嬉戏。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一望无际的田野里是金灿灿的一片,一阵秋风拂过稻浪滚滚,那是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成果,他那挂满汗珠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冬天,山间、树枝上、小河旁、田野里到处是雪茫茫的一片,仿佛是一朵朵盛开的梨花,点缀着那银装素裹的的乡村。使人感受到一种晶莹、洁白、充满童话般的美丽。

家乡的气候新鲜,使人感到无比的舒服,但可贵的还是那深厚而浓郁的风土人情,它无时不在。

我爱家乡的山,我爱家乡的河,更爱家乡的浓浓乡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26 字

+ 加入清单

“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今天又到了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了,我一边朗诵者这首儿歌,一边坐在爸爸的车上回老家去。

车刚停下,我朝窗外看去,家家门上都插着“五端”,过路行人都佩戴者五颜六色的香囊。

吃完午饭,爸爸、妈妈和奶奶带着我去公园的湖边看赛龙舟,看了一会儿,妈妈问我:“你知道端午节为什么要赛龙舟吗?”“我知道,因为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汨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我话音刚落,爸爸又接力赛似的抢着问:“那你知道人们为什么要把粽子投进汨罗江呢?”“这也难不倒我,把粽子投进汨罗江,是要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得意地笑了。“真聪明!”奶奶也笑了,“我的问题包你不知道。”“什么问题?我才不信呢!”我很不服气地嚷道。“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五黄’中有哪些东西?”“有……黄瓜”我想了好长时间才想出了一个。“不知道?我告诉你吧!‘五黄’有:黄鱼、黄瓜、咸鸭蛋的黄、黄豆瓣的粽子以及雄黄酒。”“哦,我知道了。”我用佩服的目光看看奶奶,“奶奶知道的真多,是个‘大百科’哦。”

看完了龙舟竞渡,我到奶奶家吃了个晚饭。有乘着爸爸的车子了,路上,我不禁又背起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妈妈和奶奶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然后开始清洗干净粽子叶,便准备开始做粽子了。

妈,我还不会包粽子呢,您能不能教我包粽子啊?我恳求道。行,反正包粽子还是蛮简单的,我就教你吧!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不过,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必须耐心点儿。诺,首先把粽子叶捆成一个圆锥形;记住,一定要捆的很紧,这样才不会漏出米来。再把糯米放下去,如果你喜欢吃红枣粽子,也可以在里面放几颗小红枣进去一起煮。然后再用一片粽子叶把装糯米的口盖住;接着用一条细绳或割叶青把粽子绑紧来,就完成了!妈妈仔细地对我说。

不知道为什么,在妈妈面前的乖乖女粽子,在我面前又变成调皮蛋了,不管怎么弄,它都不听我的话,气得我真想大骂它一顿。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不成功则成仁地包了一个粽子,虽然看起来并不雅观,不过,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妈妈给我带上了五线绳,并嘱咐我一定不要折掉或坏掉,只有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下了,才可以摘下来。据说五彩绳代表五色龙,可以降伏妖魔,驱走疾病。早上忙完之后,今天的主角登场了白嫩嫩的粽子蘸上白糖,又甜又黏,又白又香,好吃极了!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龙舟戏水喜气洋洋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家乡的风俗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要过年了,大家都非常开心,期待着新的一年的到来。

过年,不论我们有多忙,都要回家看望长辈。我的家乡在山西,过年的风俗有许多,其中最让我们开心的就是“吃”。大年三十,一家人围坐在餐桌边,吃着汤圆和饺子。汤圆有橘子味儿,芒果味儿和芝麻味儿……咬一口,一股清香流出来,充满整个口腔。

汤圆虽然好吃,但更令我期待的还是吃饺子!

大年初一是新年的第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饺子。而且在家乡,还要在其中的一个饺子里放上一枚干净的硬币。谁吃到这个饺子,就代表着来年会交好运。为了吃到这个“福气饺子”,我是煞费苦心——用了外形分辨法、点名点将法、吸铁石探测法……每次都要吃平时饭量的好几倍。付出总有回报,包有硬币的福气饺子最终被我吃到了。拿着闪闪发光的硬币,畅想着来年的好运气,我高兴得嘴巴都合不拢。

除了元宵和饺子,家乡的春节还必须吃鱼、豆芽、鸡和面条。吃鱼,代表年年有鱼;豆芽和鸡肉分别代表吉祥、如意;吃面条代表着家人长寿平安……

我们还会在春节放鞭炮、贴春联、点旺火、看舞狮,赶大集,迎喜神,这都是春节的极大乐趣。

凉风习习,我们在欢声笑语和声声祝福中结束春节,我希望下一个春节快点到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6月16日,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549 字

+ 加入清单

马上就要过端午节了,大家都开始忙活起来了。妈妈和奶奶先把泡好的糯米拿出来,然后开始清洗干净粽子叶,便准备开始做粽子了。

“妈,我还不会包粽子呢,您能不能教我包粽子啊?”我恳求道。“行,反正包粽子还是蛮简单的,我就教你吧!”妈妈爽快的答应了我的请求。“不过,刚开始包很困难,你必须耐心点儿。诺,首先把粽子叶捆成一个圆锥形;记住,一定要捆的很紧,这样才不会漏出米来。再把糯米放下去,如果你喜欢吃红枣粽子,也可以在里面放几颗小红枣进去一起煮。然后再用一片粽子叶把装糯米的口盖住;接着用一条细绳或割叶青把粽子绑紧来,就完成了!”妈妈仔细地对我说。

不知道为什么,在妈妈面前的“乖乖女”粽子,在我面前又变成“调皮蛋”了,不管怎么弄,它都不听我的话,气得我真想大骂它一顿。最后,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在妈妈的帮助下,“不成功则成仁”地包了一个粽子,虽然看起来并不雅观,不过,这是我包的最好的一个了。

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妈妈给我带上了五线绳,并嘱咐我一定不要折掉或坏掉,只有在端午节后的第一场雨下了,才可以摘下来。据说五彩绳代表五色龙,可以降伏妖魔,驱走疾病。早上忙完之后,今天的主角登场了——白嫩嫩的粽子蘸上白糖,又甜又黏,又白又香,好吃极了!

五月五,端午节,吃粽子,龙舟戏水喜气洋洋······我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400字

全文共 483 字

+ 加入清单

又一个端午节来临了。每当想到端午节,我就会想起那位值得让人纪念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的一生是坎坷的,他把自己心中的爱国主义写成了一首又一首诗,直到后来国家灭亡,他也不屈服,身背年幼的皇帝,为国投江自杀。这感人事迹感动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他们为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建立了这一个节日——端午节。

在端午节里,人们要吃粽子、赛龙舟、插艾叶、戴香囊。记得我五六岁的时候,妈妈教过我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带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

我的家乡建湖,这里的人们也都这样。端午节前夕,就包好了粽子,插好了艾叶,戴好了香囊。洒黄酒,驱害虫,把房里打扫得干干净净,喜气洋洋地迎来端午节。

端午节时,我最爱戴香囊。那香囊的香气可香啦!让人闻着心旷神怡。我也爱吃粽子,特别是那甜丝丝的蜜枣粽子,又香又白、又嫩又甜的粽子让人吃了赞不绝口。

知识渊博的爸爸对我说,端午也叫端阳、重五划龙舟当时是为了打捞屈原的尸体;而往江里投粽子是为了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我听了,才明白为什么要赛龙舟、投粽子了。

我爱家乡的粽子,爱家乡的香囊,更爱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六年级家乡的风俗

全文共 484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到了,我们全村人举行了一年一度的欢庆活动——扒猪头。

扒猪头是我们村年前祈福的习俗,为了祈祷来年会更好。大人们在扒猪头前要先摆上祭祀物品,首先就是一个大大的猪头,还有一只大公鸡和一条活鱼放在一个大盆里,桌子上还摆上了酒、香、蜡烛、水果、元宝……人们进行祭祀大礼,放完鞭炮,把鱼放生,这时大家一拥而上,扒起了猪头。

小朋友们直喊:“我要鸡腿!我要猪耳朵!……”大人们则徒手上阵,用有力的大手精准地“庖丁解牛”,为我们分割,送到小朋友的手上,当然上阵之前他们已经好好把手洗干净了。等小朋友们都满足了,大人们则拿起酒杯,一边喝着酒,一边吃着猪头肉,庆祝新年快乐。

我喜欢吃鸡翅,于是我也加入了撕肉的队伍中,我扒下一个诱人的大鸡翅大快朵颐地吃了起来。最后大家把肉都吃光了,就发起了微信红包,抢完红包大家在欢声笑语中一起庆祝着新年快乐!这时忽然有人喊道:“下一家要开始扒猪头啦!”于是我也跟着大部队来到了下一家,开始又一轮地扒猪头……一直到了十点多才结束,大家互道晚安各自回家,我也跟着家人一起回家了。

扒猪头,是一年里我最喜欢的活动了,真希望明年快点到来,这样就能再一次扒猪头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家乡的端午节300字作文

全文共 501 字

+ 加入清单

转眼间,春节已经过完,再过3个月,就是端午节了。想一想去年的端午节,真的很期待。 端午节,又称“端阳”“重午”等。相传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日子,到了端午节,人们就用棕子等方式来祭祀屈原。 端午节在农历的五月初五。大约在初二或初三人们就开始筹备过节所需的用品,做棕子的棕叶,肉馅…… 到了端午节,早上人们就去包棕子,包棕子是很难的。包完了棕子,还得把棕子拿去煮。真是麻烦。 差不多到了中午的时候,人们就通通祭祀祖先,祭祀品最多的就是棕子。

吃完了棕子,人们就都去看赛龙舟。这时到处锣鼓喧天,彩旗飘扬。龙舟赛开始了,一条条龙船在大江里游,龙船各种各样,五颜六色,有黄色的,粽色的,红色的,蓝色的……比赛开始了,赛龙舟的人都用尽了全力划船,都想争夺第一名,大江两岸人山人海,观众在岸边大喊大叫,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他们在为船队加油。听奶奶说,每年举行龙船赛是我们潮州人的民俗文化,它是潮州人民祈求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象征。这样的龙舟赛既好看又有意义,真让人喜欢至极。 端午节还有三个月就到了,大家都来看我们家乡的赛龙舟哦! 这就是我记忆里的端午节,同学们,你们记忆里的端午节又是怎样的呢?美满的,还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年六年级家乡的风俗作文400字

全文共 536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过春节的风俗就是吃上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那可是一件既开心又幸福的事情。

传说张仲景当年辞官还乡时,他老家正值寒冬,十分寒冷。当时人们没有多余的钱购置保暖的衣服,所以很多人都冻得四肢僵硬,耳朵都冻烂了,有许多人到张仲景求药,看到乡亲冻僵的样子,便舍药相救,获得了百姓的称赞。后来张仲景研制出了"娇耳",也就是今天的饺子。人们吃过娇耳,喝了驱寒汤后,浑身暖和,耳朵气血也通了,吃过的百姓从此都没有出现冻僵的`现象,耳朵也没有被冻烂了。

除夕当天,妈妈正在厨房包饺子,我也凑上去包,看到妈妈包的饺子一个个活像小元宝,我怕包不好,就先拿擀面杖擀面皮。先把面团放到面板上摁一下,面团变扁了,就可以擀了。三两下一个圆圆的,薄薄的面皮就出现在我面前,我也乐在其中,不一会儿,一堆面团便一个不剩了。我小心翼翼地拿起面皮放上饺子馅,把中间对折,从左到右捏到一起,一个新月状的饺子便包好了。但是我包的同妈妈包的相比丑多了。妈妈鼓励我说:"再包一个吧。"这回我在皮上多加一点馅,包出来变得鼓鼓的了,美观多了。半小时后,饺子包完了,一个比一个漂亮,花边整齐,小巧玲珑,让人心里颇有成就感。

让人开心的不单单是吃饺子,还有包饺子这有趣的过程,因为我知道每个饺子的背后都是我辛勤劳动的成果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家乡的端午节_关于端午节作文

全文共 530 字

+ 加入清单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到了,我开心极了,因为又可以吃到奶奶包的粽子啦!吃过早饭,就见奶奶在客厅整理那一大堆的粽叶,又是清洗,又是剪去多余的边叶······忙得有条不紊。我凑过去,这时妈妈已把洗净糯米端来,只见奶奶先拿来粽叶然后把它折成喇叭状,把米放进去,又在中间放一粒我最爱吃的红枣,再把粽叶左绕右绕的,最后拿一根线沿着对角扎起来。嗬!一个有棱有角的粽子就包好了。

我问奶奶:为什么每年的五月初五,大家都要包粽子呢?谁第一个包粽子的?奶奶一边包粽子,一边说:这里有关于粽子的一个感人的故事,想听这个故事吗?

我连忙央求奶奶,说:想听!奶奶你给我讲讲吧!奶奶说:传说过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屈原原来个忠臣是楚国的大夫,他受到的奸臣的陷害,不能保卫自己的国家。为了表明自己的忠心,为了唤起楚国百姓的爱国之心,屈原就抱着大石头跳入了汨罗江里以死来抗争。楚王听到这个消息后才醒悟过来,于是就让去打捞屈原的尸体,但是屈原已经跳江有两三个钟头了,怎么捞得到呢?而且水里又有许多蛟龙。当地的农民怕屈原的肉体在水里会被蛟龙吃掉,于是便把饭团、鸡蛋等东西投到江里。后来人们就努力的修改,就变成现在的粽子。

我看着箩筐里一个个粽子,似乎看到爱国的屈原抱起石头正往汨罗江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家乡的端午节作文300字

全文共 525 字

+ 加入清单

端午节的早上,细雨蒙蒙,给空气增添了几丝凉气。我和爸爸、妈妈,早早起床,我们象往年一样,带着脸盆、毛巾、牙刷去我们家附近的河边去洗漱。

传说,端午节这天,河水非常清澈,毒无污染。人们在这一天用河水洗头,可使头脑聪明;用河水洗脸,可使人变的年青;用河水刷牙,也使牙齿洁白;用河水洗澡,可洗去一年的晦气。所以一大早,我们就来了河边。

河边的人很多,大人、小孩、个个脸上洋溢着节日的气息。你一盆,我一盆的洗漱着自己。有的老人不能来,他们的家人就用盆子或水壶把河水带回家,让老人用。我和爸爸、妈妈洗漱后,也用水壶给奶奶带了回去。

我们一进家,奶奶已经把包好的粽子,煮好的茶叶蛋,还有沿制的大蒜摆放在桌子上。奶奶说,端午节吃粽子可使生活过的甜蜜,吃大蒜可使人的头脑聪明,吃鸡蛋可使人做事圆满。和往年一样,吃过早饭后去河堤边拔几颗艾叶,端午节这天插在门口,一可以熏蚊子,二可以避邪。

到了黄昏的时候,家里的人会聚在一起,也算吃团圆饭吧。到那时,我爸和大伯都会现示一下自己的厨艺,我爸是个典型的酒鬼,原本就好酒这又加上亲人相聚的欢乐,难免不会喝醉。但每一次团圆饭上总是十二道菜,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大概是家乡的风俗吧。

愿来端午节有这么多的说法,我非常喜欢我家乡的端午节。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我的家乡六年级作文4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四川盆地,沃野千里,富饶漂亮,人文荟萃。成都就是镶嵌在这片神奇土地上的一颗璀璨明珠,素有“天府之都”的美誉。成都是我的家乡,那是一座古老而年轻的城市。

我的家乡成都,始建于先秦,迄今2300多年历史,自古是郡、州、府、道的治所;汉代与洛阳、邯郸、临淄、宛城并称中国“五大都会”;三国时,刘备、诸葛亮在此运筹帷幄,建立蜀国;唐朝于扬州齐名,“谓天下之盛”。

古老的成都在近代饱经战乱,由盛到衰。解放前夕,“马路不平,电灯不明”是当时的真实写照。

伴随着共和国50年风雨兼程的脚步,成都建设事业走过半个世纪的辉煌历程。50个春夏秋冬,执著的成都建设者用聪明和汗水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整治了藏污纳垢、水患严重的府南河,荣获“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千百年来人类苦苦追寻的安居乐业之梦变成现实;环卫、环保事业飞速发展,园林绿化成绩斐然;小城镇日新月异,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今日成都,处处呈现出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景象。

成都还年轻。但成都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成都建设者正以崭新的姿态和勤劳的双手书写新世纪城市建治史上的壮丽篇章。

我相信我们齐心协力一定会使成都的明天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又到了飘满棕子香味的端午节了,让我想起了我们家乡端午节的习俗。

我五岁那年,在湖南老家过了一个端午节。那天上午,爸爸领着我去看划龙舟比赛。还没有到江边,远远地就听到了锣鼓喧天,非常热闹。走近一看,江边插着许多彩旗,岸上人山人海,五条龙舟在江里一字排开,划船手摩拳擦掌在准备着。正式比赛开始了,只听一声炮响,五条龙舟像五支离弦的箭一样向前驶去,你追我赶,争先恐后。加油声、锣鼓声、欢呼声……异常热闹。

这时天空下起了绵绵细雨,但是人们一点也不在乎,完全沉浸在这欢乐的海洋里。在人们的欢呼声中,有一条龙舟划到了终点,笑声、欢呼声更响亮了。

我看见岸上看热闹的人往江里扔粽子和鸡蛋,我非常奇怪地问:“爸爸,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要把好端端的粽子扔进水里呢?”爸爸说:“赛龙舟起源于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到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以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纪念他。借划龙舟赶走江中之鱼,同时丢粽子等食物喂给鱼吃,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

我爱家乡的端午节。我们家乡的爱国诗人屈原值得我们永远怀念。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要吃那香喷喷的粽子,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的国家破亡,于是便愤恨跳江,人们怕江里的鱼儿吃掉屈原,于是便包粽子,将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屈原跳江时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天定为端午节。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可是你们会包粽子吗?要先到店里买粽子叶子,再买点糯米,花生,葡萄干等,先把粽子叶清洗干净,然后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叶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状包起来,最后用绳子一绑就好了,由于我是初学者,总是把它包不紧,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说,蒸了一个小时后,打开一看,虽然皮已经开了,但仍然飘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尝一口,更是无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过粽子后,还要赛龙舟。虽然我没有真正看过龙舟比赛,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热闹的场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尊老爱幼。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六年级家乡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481 字

+ 加入清单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说到我们河南的春节春俗,那可真多呀!让我给你细细道来。

我们这里的春节,大多都在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了。这一天,晚上要吃饺子。大人们都忙着发面,割肉,到了晚上好大吃一顿。由于腊月二十三是过小年,所以这一天也会有些过年的气氛。

“二十八,贴花花。”在腊月二十八这一天,家家都要贴春联,而且,还要蒸百十个镆。好吃个一半个月。

除夕真热闹。家家户户都早早吃了饭,并且还要吃饺子,吃完饭还要放鞭炮。外出打工的或家居城市的,都要回老家聚一聚。这一天,一般人都会熬夜,或坐在电视机前看春节晚会,或打牌通宵。

正月初一,家里的老人留在家里接客,年轻人领着小孩子去亲戚家串门,给小孩子们发压岁钱。这一天还要吃饺子,不过初五还不许吃面条哩!从初二开始走亲戚。

正月十五,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街市上都摆着许多汤圆。而且到处都是卖灯笼的,有喜羊羊的、奥特曼的、福娃的……应有尽有。这一天,小孩子们都会买许多烟花爆竹。天一擦黑,天空中就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五结束。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照常做事。一切又恢复到了平常。

[六年级家乡的春节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关于端午节:家乡的端午节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家乡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重阳节,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等,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

端午节那天要吃那香喷喷的粽子,可是你们知道为什么要吃粽子吗?

传说有这样一个故事:曾经有一位爱国诗人屈原,因为自己的国家破亡,于是便愤恨跳江,人们怕江里的鱼儿吃掉屈原,于是便包粽子,将粽子投到江里给鱼儿吃。屈原跳江时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便将这天定为端午节。

知道了端午节的来历,可是你们会包粽子吗?要先到店里买粽子叶子,再买点糯米,花生,葡萄干等,先把粽子叶清洗干净,然后把糯米,花生等食物放到粽子叶子上,按照三角形的形状包起来,最后用绳子一绑就好了,由于我是初学者,总是把它包不紧,哎!管它三七二十一呢,先蒸上再说,蒸了一个小时后,打开一看,虽然皮已经开了,但仍然飘着那清香般的粽子味,再尝一口,更是无比的美味。

有些人吃过粽子后,还要赛龙舟。虽然我没有真正看过龙舟比赛,但是依然能想象出那热闹的场面。

这就是我们家乡的端午节!同时我们也应该学习屈原的爱国精神。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上课认真听讲,不做小动作,尊老爱幼。在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样长大才能为祖国做出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