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语文的课堂作文【热门20篇】

在语文试卷上,如果出现这些关于名著的常识类考题,你会做吗?接下来小编为你整理了语文的课堂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浏览

762

作文

40

篇1:提升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做主

全文共 806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豪迈;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

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语文趣味课堂作文

全文共 64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来到搏力作文班,只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道题,3。5(打一成语),同学们看了看,傻眼了,都如坠云里雾中,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经过老师的一番指点,我们才恍然大悟,随之脱口而出:“不三不四!”老师赞许说:”不错!”

这时,老师又发给我们一张卷纸,其中有几道题很有趣味:比如说数字猜成语其中有几道:1、2、3、4、5、6、0、9,同学们都绞尽脑汁,冥思苦想,还是猜不出来。“一到十,少了几个数呢?”老师一边提示一边看着我们。“七零八落!”我迫不及待脱口而出。“很好!”老师很兴奋,朝我点点头。还有一道:1+2+3,这个题有点难度了,老师给我们解释说:1后面是2,2后面是3。同学们茅塞顿开,“接二连三!”“好!”老师自豪的环视了一下我们。还有:333555,这个数字,我顿时脱口而出:“三五成群!”掌声响了起来。

还有趣味谜语中的几道题,比如,“笑死人了”(打一成语),同学们晕了,抱怨道:“题难死了……”经过老师耐心的给我们解释:“笑是乐的意思,死是悲的意思,这是什么成语呢?”这时,牛雨洁大喊:“乐极生悲!”答对了,老师说。还有《西游记》人物大集合,老师问同学们:西游记里有几个人物?同学们斩钉截铁说:“当然是四个呀!”老师疑惑说:“不对,不光是他们四个,还有妖精和神仙。”同学们认真想了想,异口同声的说:“聚精会神!”老师激动的说:“对了”。

通过这节趣味课堂,我学到了许多奇形怪状的成语,如“最难做的饭——无柴之炊”,“最大的手术——脱胎换骨”……成语的世界真奇妙,我越来越喜欢语文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语文课堂

全文共 1094 字

+ 加入清单

从学前班到小学,再从小学到初中,我上的课不下数万堂,而给让我最难忘,我最喜欢的莫过于那堂精彩的语文课。

“叮铃铃——”悦耳的上课铃声响起,我们一如既往地坐在教室里,等待着被同学调侃称呼成的“冷面杀手”语文老师兼班主任走进来。老师快步走进教室,当他踏进教室的那一刻,全班同学皆用异样的目光望着他,那神情好像看到了外星生物一般。只见老师拿着三个大箱子,高高摞起的箱子几乎遮住了他的整个身体。他一反常态,笑嘻嘻的从箱后探出头来,露出神秘的笑容。

“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老师的态度有些不对,不会是他中了亿万乐透,要给我们发钞票吧?”同学们交头接耳地议论。只见“地中海”发型的“老三届”老师发话了:“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游戏,请同学们分别写三张纸条,第一张写人物,第二张写地点,第三张写做了什么事。然后,分别放入三个纸箱中。”

话音刚落,大家便纷纷动手了。

不一会,一切安排妥当,老师搬起三个纸箱用力晃动。然后他终于开口了,神秘的说道:“同学们,我现在要选一个同学,让他在三个纸箱中分别选出一张纸条,连起来读一遍,谁愿意来?”

看到老师的性格大变,同学们都放松了警惕。教师中立刻沸腾起来都纷纷举起手,目光紧锁在老师身上,希望能够叫道自己,几个平时比较沉默的同学这时也都把手举得高高的。再看看小A,他已经离开座位,身体站立着向前倾斜,一脸焦急,生怕这次机会转瞬即逝,他一手撑着桌子,另一只手向老师的方向倾斜耸立着,似乎想把手举到老师的鼻尖下,姿态还有点飞天超人的滋味,口中还不断吼着:“老师,我!老师,我!”看到他那副模样,我心中暗自发笑。

老师的目光在教室中扫来扫去,最后竟然选中了我,我按着老师说的将纸条拿了出来。看见纸条上的字,我不禁笑出了声,我哈哈大笑,简直说不出话来。看到同学们焦急的目光,我才一字一顿的边笑边说道:“小C同学,在老鼠洞里抓小偷。”话音刚落,同学们也都哄然大笑,笑得前仰后合。小A同学笑的简直直不起腰,趴在了桌子上。小B同学捂着肚子,弓着身子,张着嘴巴,眯着小眼,笑的眼泪都流了下来,再看看老师,这时也笑得合不上红嘴,只有被我念到名字的小C同学满脸通红,连手脚都不知真么放了。

这样的游戏一直玩了半节课,教室里回荡着老师和同学们欢畅爽朗的笑声,整节课都在快乐中度过。

我面对初中课堂的单调与极大的学习负担,我常常会回忆起那堂精彩的语文课,想起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想起在那节课上 性格大变的语文老师,想起 ...... 屡屡想起那堂课,我总会在繁忙的学习中看到乐趣,在使人窒息的压力中得到放松.它成为我回忆中永远代表着快乐的信条.

那堂我最喜欢的课让我毕生难忘,成为我小学生涯的珍贵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全文共 1873 字

+ 加入清单

高效课堂实行了近一年的时间中,我对高效课堂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觉得它主要是指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是师生的共同进步,是知识和素养的共同提高。所谓的高效课堂,就是指高效率的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时下最需要的,才是顺应局势发展的,只有课堂效率提高了,才能保证学生的学习成绩,才能将“惜时增效,轻负高效”的口号贯彻落实。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语文课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我认为,无论语文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语文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语文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来,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提问要有一定的思考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生动活泼的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提问的难易要适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能力。教师对课堂中所提问的问题应在备课时精挑细选,严格控制数量,克服课堂提问的随意性。要做到数量适中,也要避免两种倾向, 太多或太少。提问太多,学生没有思考回旋的余地,对所学知识难以理解、消化;提问太少,讲授太多,学生难有参与的机会,最终会产生厌倦情绪。

提问要有一定的艺术与技巧,杜绝形式主义的问答。学生答案与老师的答案不一致时,教师不引导,反复追问,让学生再答,直追到与自己的标准答案一致为止。这种锲而不舍一再追问的做法,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维的灵性。

课堂是我们教学的主阵地,更是现今我们课改的主阵地,必须切实的提高教育教学效率。影响课堂效率的因素很多,我们只有理性地认识我们的课堂教学,客观地面对我们的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有很多,除了课前的预习准备、不断改进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营造和谐教学氛围外,还有很多很多需要我们去不断思考与实践。我们遇到的困难也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只要我们面对问题和困难,冷静思考,勇于实践,善于总结,终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一节语文课堂叙事文

全文共 833 字

+ 加入清单

“你看看人家!大胆地起来朗读课文,你瞧瞧你,你的手就这么尊贵么?”

“千万别举手朗读课文!你万一读错了字,读断了句,同学难道不会说你么?他们笑话你的能力你又不是没有见识过,如果再受到这样的打击,你心里能好受吗?你能否承受住,你想想吧!”

哎呀,我紧闭双眼,任凭两个思想猛烈地冲击着我的脑细胞!

此时的我正在课堂上犯愁,老师要求我们自告奋勇地起来朗读刚学的《雷电颂》。

我却胆怯地坐在位上做着思想斗争!朋友们!你们说可笑吧!不就是一篇课文吗?费不了多少唾沫,用不了多少时间!手一举口一张就一切ok了!再说,我不是练过了吗?精心准备不就是等待这次展示的机会吗?那好吧!我就……我就……哎!我还是举不起手来,此时,那只手在我的大脑的一再要求下,只是无力地挥了挥,举起的幅度之低,用肉眼根本就发现不了,。可这时,我分明感觉到老师正在用期待的目光看着我,不知怎的,我心跳得更快了,令我难以置信的是,我却把头下拉得更低了,用白色(白色一般代替恐怖)的课本掩饰着我柔弱的心!我感觉我的心好像是蚁穴遍布被洪水重重围困的大堤,我几乎就要崩溃了。在我的矛盾重重的双方争斗难解难分的大脑十分混沌的情况下,下课的铃声响了,我十分沮丧。

这到底为什么?我这个不服输的人怎能甘愿这样,好吗!下堂语文课我一定用行动告诉老师和同学:我能行!豁出去了。

转眼间,该学巴老的《日》了,我不管什么,举起手来,老师点到了我,我欣喜若狂地站起来,开始了我的朗读,顺顺当当地,一下子就读完了,还受到老师表扬了呢!同学也没有嘲笑我,只是傻傻地看着我,他们也被我的勇气震住了。看着他们的傻样,我开心地笑了,笑得很甜,一直甜到脚后跟。

哦,我明白了,同学们,我要用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如果要想在语文课堂上表现好,重中之重则是要有勇气!它能使你把握住机会从而展示自我!它对你的一生将有不小的影响,我们怎能不让勇气来武装我们的灵魂呢?

居里夫人曾经说过:“人要有信心,特别是要有耐心!”而我今天却要说:“人要有信心,特别是要有勇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欢乐的语文课堂

全文共 462 字

+ 加入清单

说到欢乐这个词,它对我们班的同学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几乎每节语文课我们都是在欢笑中学习的,整个课堂充满的是快乐和开心,那种欢乐让同学们互相感染,学习更有劲头了……

宁老师经常会给我们抄一些古诗词,比如木兰辞等等一些有趣的诗句。记得那是四年级的一堂语文课,宁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词:《虞美人》。写完,宁老师便让我们齐读了一遍,并说:“同学们,这首诗词也是一首歌曲,你们想学吗?”“想学!”我们异口同声地回答,诗词还能用歌曲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当然是求之不得。于是,我们便跟着宁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学着,象是唱着一首优美的歌,教室里洋溢着欢乐的旋律:“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当我们唱到最后这一句时,由于音很像“掐”这个音,所以每次一唱到这里,同学们就会鼓足了气,好像是要掐死谁似的,念完后同学们自己也跟着笑起来,教室的气氛热闹极了。

这就是我们的语文课,总是充满欢乐的课堂,每个同学的脸上都洋溢着快乐的笑容。在这里,我们不仅学到很多的知识,并且是在娱乐中愉悦的、开心的学习和健康的成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如何把对联引入语文课堂

全文共 2536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国传统文化的大树上绽放着一朵奇葩——对联。名山大川、楼台亭阁、寺庙道观、商肆民居,无处不联;庆生悼死、怀远伤别、试才竞捷、外交辞令、报刊标题、戏剧唱词也往往运用对联。对联因其精致、高雅、丰满、对称、华美的艺术效果广受中国老百姓的喜爱。在传统的私塾教学中,“对课”是学生的必修课。它不仅充分体现了汉语的特点,而且对提高语言素养有很高的价值。因此在今天的语文教学中,我们也可以把对联引入课堂。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学生的知识,还可以增强语文课的知识性、生动性和趣味性。使课堂增添浓郁的文学品位。

一、故事引路,激发兴趣。

小学生喜欢故事,是个不争的事实。对联故事更是通俗易懂、曲折有趣,富有生活气息。在课堂中穿插些有趣的对联故事,寓对联教育于故事情节当中,让孩子们在故事中感受到对联的魅力,从而对对联产生兴趣。如:“比目鱼”对“独角兽”讲的是鲁迅小时侯入学应对的故事;“父望子成龙”对“子以父为马”讲的是解缙小时候智对的故事;“六七八九”对“二三四五”讲的是郑燮关心民间疾苦的故事;“投石冲开水底天”对“闭门推开窗前月”讲的是秦少游和苏小妹的才子佳人风流逸事;“爱民若子,金子,银子,皆吾子也”对“执法如山,钱山,靠山,岂为山乎”讲的是讽刺贪官的故事;“黄溪黄狗吠黄昏”对“白石白鸡啼白昼”讲的是家乡才子上京赴考途中的故事;(黄溪、白石都是家乡地名)……一个个对联故事穿插着讲,日积月累,在故事打动孩子心灵的同时,孩子对对联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对对联知识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

二、诵读对句,探究规律

新课标重视对学生民族审美个性的培养,对民族优秀传统的继承。在人教版新课程第五册“语文园地三”的“日积月累”中就已安排了这样一块读背的内容:“天对地,风对雨,大陆对长空,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秋月白,晚霞红,水绕对云横,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教学参考中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背诵,在吟诵中引导学生探究对句的要点:上下联字数相同,用字不重复。因为是初学者,什么韵律、平仄皆可忽略不讲。只要读着顺口就好,感觉好就好。在此基础上教师更可安排拓展,如“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皓月对长空。斗转对星移,春花对秋月,水底天对镜中花,刀子嘴对豆腐心。百花齐放对一枝独秀,青山不老对绿水长流”等大量的常用对句。同时也可增加古诗中的大量对仗的句子,如“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语文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信息输入与输出的过程,输入时要注意积累。没有丰厚的积累,创新就成了无水之源,空中楼阁。同理,一定数量对句的积累,才能为学生创作对联奠定基础。

三、搜集生活对联,赏析品评。

著名学者刘征说过:“生活是语文之源,社会处处皆语文,生活处处用语文。”对联,在生活中更是比比皆是。教师应引导学生融入生活,搜集对联,并调动学生品味、赏析这些对联的语言和艺术技巧的表现力。如“担四海风险,保九州平安”是保险公司的,一“担”一“保”体现了保险公司的性质;“笑迎八方旅客,喜送四海宾朋”是宾馆的,一“笑”一“喜”体现了宾馆高档的服务质量;“佳照传神亦庄亦谐,芳容写真惟妙惟肖”是照相馆的,“亦庄亦谐、惟妙惟肖”体现了高超的摄影技术;“酿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是开酒店的;“九曲夷山采雀舌,一溪活水煮毛尖”是开茶馆的;“巧缝千家衣,美化四时春”是开服装店的;“桃李满天下,雨露遍神州”是赞誉老师的;“东方不老岛,海山仙子国”是赞美咱们象山的……通过对大量对联的品味、赏析,使学生真正体悟到对联那精炼的语言、独特的风姿、奇妙的魅力和高雅的情趣。

四、填补对联,锤炼语言。

有人说,语言不是蜜,但能粘住一切。如何让语言牢牢粘住读者呢?这就需要我们反复琢磨,精心锤炼语言,在把语言写生动、简练、明白等方面狠下一番功夫。而对联语言高度凝练,准确,正是锤炼语言的一个极好的途径。我多次尝试填补对联关键词的方法来锤炼学生的语言,发现效果十分明显。如:“豆角开花藤牵藤,朋友相处心

心(连、交)”、“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苦寒来(自)”、“闲人免进贤人进,盗者莫来者来(道)”、“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我为峰(绝顶)”、“傲骨梅无仰面花,竹有低头叶(虚心)”、“读书好,耕田好,学好便好,创业难,守业难,(知难不难)”、“月无贫富家家有,燕不炎凉(岁岁来)”等等。学生在填补过程中,积极讨论、比较、甄别、选择,从中能推敲、锤炼、运用语言的一些方法,这是语感培养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

五、尝试创作,简易入门。

当学生能欣赏对联的时候,学生对对联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此时应让他们牛刀小试了。1、结合课文征对。依据课文内容,根据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中教师完全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地应用对联的形式。如:学了《西门豹》,有学生这样写到“老巫婆装神弄鬼谋财害命,西门豹将计就计惩恶扬善”、“官绅勾结,借河伯娶媳妇,大捞钱财,使邺地民不聊生,西门巧计,除恶人驱迷信,兴修水利,让百姓安居乐业”等;又如学了《三顾茅庐》之后,学生写道“三顾茅庐求贤若渴终请良才归,一心为蜀鞠躬尽瘁为报明主恩”、“刘备胸怀天下求贤若渴,孔明躬耕陇亩卧龙待飞”、“刘备以诚待人终得人心,张飞鲁莽行事险误大事”等。2结合生活运用。

结合社会生活的大环境,让学生灵活运用对联,则符合语文源于生活实践又回归社会实践的规律。如有次以象山一风景点“蒙顶山”作为上联征对:“巍巍蒙顶山云雾缭绕”,结果学生人人参与,较好的有:“幽幽仙子谷兰桂飘香”、“清请白蟹潭鱼虾成群”、“悠悠东谷湖杨柳拂堤”、“茫茫千步沙游人如织”、“弯弯欧阳桥百年沧桑”等等。(蒙顶山、仙子谷、白蟹潭、东谷湖、千步沙、欧阳桥皆是象山名胜。)

陈寅恪先生说过“对对子形式简单而含义丰富,又与民族语言文字的特点有密切联系”。我认为将对联引入小学语文课堂中,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丰富其文化底蕴,不失为一种好办法。但要求不宜过高,只要有内容,大体对仗即可。我们语文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要作到“莫为时尚放弃永恒,不被传统禁锢思想”。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语文课堂教学反思

全文共 1167 字

+ 加入清单

法国最著名的牧师纳德 兰塞姆聆听过一万多人的临终忏悔,他说,假如时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将有一半的人可以成为伟人。每个人最后的反思,不到最后一刻,谁也不知道。但是每个人都可以把反思提前几十年,做到了这点,便有50%的可能让自己成为一名了不起的人。我们的教学中,多一份反思,或许会多一份清醒,多一份进步。

语文教师,我一直以为是最难当的。作为母语,似乎谁都知道都会理解都可以说上一二。前几年语文大讨论时,多少偏激之词言犹在耳,多少老教师感叹越教越不会教。我困惑,摸索,听了几位大师言谈,观摩了几堂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偶有一些心得体验,聊且作为反思。

首先,语文教师的基本功必须过硬。听、说、读、写不必说样样精通,起码必须能镇住学生,在学生面前能有几分自信。我真正感到自己在课堂能闲庭信步,挥洒自如,是普通话培训之后。自己朗读能力提高之后,可以自如地范读,底气就足了。基本功过硬,语文教师本身就是语文。比如如果你善于听,学生课前三分钟演讲,你的评点,引申就有根据,有针对性。观摩一些优秀教师的公开课,往往会发现他们本身素质相当之高。可惜,大学、目前的培训机构对这方面的训练太少了。

其次课堂的成功,备课必须充分,要带有自己的思考见解。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语文的魅力就在于它是很有个性的,能紧密联系生活的。陆游教孩子:“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所以语文教师是一个杂家,必须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思考。学生如果会认为自己的语文老师知识渊博,上课能有一些新见解,就成功了一半。比如《项链》,未必就批判资产阶级虚荣心;《装在套子里的人》未必就一定要大谈揭露沙皇军警的黑暗。

教学中讲究一定的教学艺术。试看这样一个教学片段:同学们畅所欲言,对王权意识和奴性意识大加批判,我也加入他们行列,讲了几个小故事: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的专制时,有人质疑赫鲁晓夫为什么不在斯大林在任时指出他的过错,赫鲁晓夫拍着桌子:“谁在说话,给我站起来!”那人吓坏了,以为大祸临头。赫鲁晓夫幽默地说斯大林就是这样做的。高压专制下,必有奴性。随后讲了萨达姆的“万人坑”,讲了康熙、乾隆时代的文字狱,讲了孙志刚的遭遇。大家一下子陷入深思。这是我在教读《我若为王》一文时的一段“穿插”。将历史、现实和课文联系在一起,拨动着学生的心弦,不仅恰切的丰厚了教学内容,而且有力地烘托了课文的主题,强化了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如果能有机地适度地“穿插引入”,可以让行多行多的课表现得活泼灵动。教学艺术是需要学习总结的。这一点,湖北特级教师胡明道老师做得相当成功。她将课堂可能出现的种种情况加以分析,归纳了各种各样的应对方法,所以在课堂上她能游刃有余。而我们往往还凭经验驾御课堂,有时感觉很不错,有时感觉很失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潮下,我们要不断反思,与时俱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语文课堂

全文共 205 字

+ 加入清单

其实语文不难,上课你只要认真听,下课多练习就行了。

教语文的老师是位男老师,这对我来说还不太习惯,老师上课还挺有特点的:比如说,课堂上让我们集体创作一个小片段来和要学习的文章比,你说其他老师谁会这种想。可好象有一些人不敢兴趣,把语文课给当成了催眠课。

今天上课,我们就集体想了一个小片段,来和书中的《紫藤萝瀑布》相比,毕竟别人是大师,我们只是初中生文笔要嫩一些。

唉!这五彩课堂可真有每堂课的特点!“铃——”下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1感动语文大课堂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如白驹过隙,匆匆而过。一周的学习生活虽然很快就结束了,但精彩而又充实,快乐得令人回味无穷。

“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周末,爸爸反复地播放着校园歌曲《童年》,而我则来回地翻看着《古诗词三首》和《梅花魂》,始终为这一周的语文课堂感动着。

家乡,是一个让许多人魂牵梦绕的地方。思乡,更使无数身在异乡的人们“欲作家书意万重”。《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这三首古诗词表面上看,显得干瘪枯燥、毫无生气,但在教学时,我们的姚老师善于把每一个细枝末节都打造成课文的亮点。通过细微地讲解,他很快就把我们带入到了诗人思念家乡、怀念亲人的思想感情之中。尤其是《梅花魂》这一课,老师通过佳句赏析,把身在异乡的外国华侨对祖国的眷念之情讲解得淋漓尽致,不仅引导我们领悟梅花的品格、灵魂与骨气,更是教育我们做人,要像梅花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总之,这是丰富多彩的一周,既让我学到了知识,又让我感受到了快乐。希望在今后的每一周,我都能够跟老师和同学们一起愉快地度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800字,语文课堂真有意思

全文共 1244 字

+ 加入清单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船家,麻烦您捎我去对面的陶家庭院。”数学课刚下,同学们就冲出教室在教学楼的走廊上对起了台词。导演们在那里焦急地指挥着这个该如何表演,那个该以什么语调朗诵,想在最后几分钟里做到尽善尽美,为全班带来最精彩的表演。教室里,早已是沸反盈天,好几个小组的同学也都在为表演《归去来兮》做着准备。“叮……”上课铃声响起,刚才喧哗吵闹的教室立刻静了下来。

同学们一个个敛声屏气,静候着“陶渊明”的到来。首先上场的同学踏着轻松的脚步,唱着愉快的歌曲,聊着家常,陶潜的归家片段在她们细腻的表演下呈现出一种清新、怡然的感觉。她们把陶渊明想家、热爱大自然表现得恰到好处。表演完毕,在座的同学们报以热烈的掌声。掌声过后,第二组以诗朗诵的形式诠释了文章的意境,配着清幽的音乐,女生柔美中夹带着坚定的声线在教室里划过,仿佛我们身处陶家庭院,空气中弥漫着秋菊的香,望见远处的花红草绿,品着他们家自酿的菊花酒,作客于此。

一辞吟罢,仍意犹未尽。全场的爆点是由第三组同学的小品表演引爆的——《无厘头之爆笑陶渊明归乡》。在演员夸张的表演下,全场不禁传来阵阵笑声。“老爷……”在夫人含情脉脉的呼唤下,同学们有的掩嘴有的哈腰,叽叽地笑个不停。当访客口误“嫂子的夫人”时,观众们压抑不住满腔的笑意,猛得喷泻开来,“哈哈——”这次可没上次那样含蓄,个个笑得四脚朝天、前俯后仰才算过瘾。

最后的抚琴片段更是爆笑连连,演员们有模有样地模仿着古人弹琴作诗,表演者忘情的吟诗带给同学们的是笑的源泉,班级的笑潮一阵接着一阵,看那个已经笑得捧腹,再瞧这个眼睛都无法睁开,而我身边的可是连欢乐的泪水都倾泻而出,此组表演的夸张、有趣不言而喻。虽然其中的搞笑成分居多,但带给我们的思考尤为独特:陶渊明的归乡之举是乐是悲?是喜是忧?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我个人认为是乐多于忧,若不是因为不快乐,为何辞官归隐?若不是因为快乐,为何会那样地思家?当然,忧不是没有,只是它是内敛的,是隐藏在内心的,是对官场的厌恶,是对世俗的叹息。当他回到纯净明丽的大自然,他的内心是清明的,是快乐的,是怡然的!在狂笑之后需要的是冷静的思考,由语文老师吟唱全辞作为课堂的结尾实在是妙笔一处。耳畔传来老师投入的吟唱,我心中不禁荡起丝丝涟漪……

同学们像是约好一般,连细语都不曾听闻,他在看讲义,他在若有所思,而她则畅想在自己所感知的世界中,她又似乎在与心中的陶渊明对话,鸦雀无声。看着同学们满是收获的脸庞,我深刻体会到了此次表演的深刻意义。唱毕,鼓掌声连绵不断,持续到了下课铃声的响起……铃声终止了,但是这堂课带给我的思考没有终止,更或许是永恒的。回家躺在床上,我看着天花板问自己:往后你想过陶渊明的生活吗?我的答案是在我老了之后会找个世外桃源过着清闲的生活,但是现在的我仍无法舍弃世俗,无法舍弃那些美好的具有诱惑力的外物,那就是年少轻狂,那就是年轻的追逐吧……

这堂语文课,真有意思

它不仅给我带来了快乐,也给我带来了沉思,带来了值得我思考一辈子的话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在课堂领略语文之美高三作文800字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在我们仍牙牙学语时,她就常伴在我们身边。比任何一种学科到来得更早,也距离我们更近。然而,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语文素养,来更好地了解她呢?在我认为,课堂上有效地学习最重要。

语文学习固然离不开课外的阅读和积累,自我的思考,但课下“终日而思”往往不如课上“须臾之所学”得到的多。再者,课外的阅读多是出于自身的兴趣爱好,涉猎范围或许没有课堂上接触的广泛。且有时一些课外知识可能远不如课堂上的来得正式、规范,一些毫厘之差,一不小心可能就会让我们在正规考试中谬以千里。另外,毋庸讳言,社会实践确实能帮助我们累积经验,更好地发掘语文在生活中的实用性,但实践也需要课堂上学到的理论基础加以扶持,学好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在社会的汪洋大海中航行更远。

而那些知识,更多地来源于课堂的有效教学。课堂是知识殿堂的一扇大门,也是成功巅峰的第一个台阶,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是我们构建知识框架的基础。在那四方不大的教室中,许多孩子第一次感受到语文的美,在语文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怀抱中,体会与时间赛跑的快乐充实,领会陈涉揭竿而起的鸿鹄之志,领略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威严壮丽……我们从课堂上学会的每一句话,每一位作者的情感,都牵引着我们走近语文,加深着我们对语文的兴趣,和初步的了解。因此,课堂上的学习是我们靠近语文的第一步。

不仅如此,课堂上的学习总是比课外来得富有乐趣,为什么?在我们的学生生涯中,许多天都会到学校里,向老师援疑质理,与同学探讨语文的精妙,岂不乐哉?在这些交流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能收获知识,也能对情感表达、品德修养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体会。在竞争中饱尝语文之深邃,在合作中深感语文之广博,说课堂上的学习是接触语文的主要动力,似乎也不为过。

众所周知,语文博大精深,并非能一蹴而就。课堂往往成为我们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之源头活水。历经十几年,在不同的教室,面对不同的老师,纵然时光易逝,俯仰一世,而岁月的波浪里淘出的,正是这几千个日日夜夜积累下来的语文素养,伴我们在语文学习的漫漫长路中上下求索,带我们发现适合自己的语文学习方法,培养对语文的审美情趣,从而更好地深入学习语文。所以,课堂上的学习是我们深入语文的重要途径。

当然,只抓主流往往是不够的。除了主要的课堂上的学习之外,课外的积累和社会的实践也必不可少。语文是立体的,正如所谓的“横看成岭侧成峰”,学习语文需要我们多方面地观察、学习,用心感受她的美丽,让能够她更加源远流长,踵事增华!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语文课堂

全文共 669 字

+ 加入清单

我上过许许多多的语文课,其中有一堂生动的语文课给我流下了深刻的印象。

上午第二节课,我们的新老师加到了,她挺年轻的,脸上挂着一脸笑容。“相比他一定很亲切吧!”我在心里下了一个结论。他今天穿的是裙子,人不胖不瘦,是个漂亮的语文老师。

她开始上课了,这堂课她没有上新课,而是向同学们介绍自己,并说出了语文的美妙。的确,这堂课是很美妙。准确来说,这堂课都是在欢笑中度过的。

只见她连开一张幻灯片。里面是一段文言文。问一问中的“liang”都被放大。同学们的眼光被吸引到讲台上去了,看看我们的语文老师,笑眯眯的看着我们。我细细读下去,不禁笑出了声。老师借两这个字的音做出了一个有趣的自我介绍。最后,一句“大梁”道出了语文老师的亲切。读完这段话,我知道了这位老师姓梁,名芳。梁老师说我们也可以叫他大梁老师。

自我介绍写出了此“梁”非彼“粱”的句子,我想,大家以后肯定不会把梁老师写成高梁老师了。同学们在老师的讲解下笑声不断。

老师还讲了许多有关于文的小故事,每一个都是生动有趣,扣人心弦。让同学们立马对那一个个小小的字产生了兴趣。

老师出了一副对联。大家也积极思考,连平日一些对于文科漫步关心的人也都认真思考,积极发言。大家都报除了自己的答案。可梁老师却神秘的笑了一笑,说我们缺少语文味。只见她一点,幻灯片上出现了下联:东西当铺当东西。大家读了一遍,便笑了起来。原来语文还可以这么有趣啊!

梁老师还讲了几个外国人学中文的笑话,让我们体会到中国画的博大精深。

“丁铃铃……”下课了。同学们意犹未尽地走出教室,嘴里还谈论着刚结束的语文课,期待着下一次更加有趣的语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学语文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带着新课程改革浓浓的春意,沐浴创新教育缕缕阳光,花季的雨露和园丁的微笑一齐映进我的视野。新课程改革让我体会到了教学的生命过程。

一、注重学习、转变观念、以推动新课改的顺利进行。

新的课程、新的标准、新的教学模式,需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来支撑,而这些理论的实践者,就是教师。

二、开展课改实验、走进新课改

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形式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数学教学采取了提出题目——实验探索——引导观察——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实验教学法。教师的关注由单一的学习效果转为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具体做法是:

1、确立一个思想,即“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做预备”的思想。

学生的发展,我们主要夸大应该是全体学生;而不是部分学生,应该是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重智力轻其他;应该是个性发展而不是同一模式,应该是可持续发展,而不是限于当前的发展,教师的每节施教必须从这点做起,这是我们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2、落实两个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在课改中我们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们往想,鼓励学生动脑、动手往做。

3、进行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

(2)学生地位的转变;

(3)教学手段的转变;

4、采取四种方法

(1)激发学习爱好,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会学生学习、发展学生的自主性。

(3)营造创新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4)面向全体,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得。

三、新课程给我带来的思考

1、教师的教育观念开始发生变化,教师熟悉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教师不再是只受教材的框框限制,而是千方百计地利用教材启发拓展。课堂教学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能把平时积累的知识有机地融进课堂,重视研究性学习。

2、课堂教学氛围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更注重师生的交流、互动。教师从重知识的把握转变到更注重学习方法、研究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充分的调动。

3、夸大在课堂教学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学生自主探究性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在系统教材体系着落实“双基”的主导性作用。

在新课程中,我们深深地体会到,新课程已不仅仅是新课标、新理念,它已经与协作、创新、探究、希看、未来这些滚烫的字眼牢牢联系在一起,让我们与新课程一起成长,为孩子们每一天的成长而快乐着,愿我们的课堂呈现思想生命火花的碰撞与展现,成为不由自主的从心灵深处,淌出不断滋润精神之园的丝丝甘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有关高中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

全文共 569 字

+ 加入清单

大自然的.魅力是无穷的,它对人类的启迪也是无限的。身处大自然,人的身心也是愉悦的。所以,我心中的理想课堂,定然是在大自然中进行的!

语文是我最喜欢的科目,它自然也不例外,是在自然中进行的。课堂中的老师对我们来说,不仅仅是老师,更是我们的朋友、亲人!我们不惧怕他们,遇到任何问题都能随时请教他们。

课堂上使用的课本不再是我们的主要工具,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是我们学习的主要工具。我们身处这样的课堂,积极地探索、大胆滴发言!

语文课是最有意思的!同学们组成几个小组,或是坐在湖边,或是倚在树旁,一起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老师不时地来回转转,及时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有时还参与我们的讨论呢!接着,同学们围坐成一圈,分享着自己成果。

作文课就更令人兴奋了!老师布置了作文题目之后,同学们便结伴去大自然中寻找素材。我相信,大自然往往能给人非同寻常的灵感。

有了素材、灵感,那就找一块安静的地方,席地而坐把。静静地让自己所要表达的全凝聚在笔尖上,汇集在纸上!

最后,同学们聚在一起,把自己的文章读给大家听,好让同学们提出修改意见,共同进步!

我们现实中的课堂,总是坐在整齐明亮的教室里,听着讲台前老师不停地讲着,同学们的发现、思考、探索的过程也被各种规定束缚着,课堂学习效率似乎并不高。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把课堂搬到大自然中,让我们的思维飞向天空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语文课堂活力的释放作文

全文共 1963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给我们明确了如何处理好学生、教材和教师三者之间的关系,而这三者关系的集中体现就在课堂。以往的语文课堂功利色彩太浓,趣味性低,学生被老师指挥得团团转,使语文这门本身具有很强人文性的课程变的枯燥无味。我们所需要的课堂应该是充满活力的课堂,那么如何使课堂充满活力呢?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努力创设体验氛围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的文明最精细地表现在情感的文明里。学校里学习的许多东西,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被遗忘,但是人的思想接触过的文化财富,会在我们的心灵里留下痕迹。课堂上激动学生的是情,打动学生的是情,没有情感的教学是不成功的,因此,《新课程标准》在三维目标体系中加入了情感、价值、态度。感人心者,莫乎于情。学生有了浓郁的情感,欢乐的情绪,那么他们就会精神振奋,思维活跃。反之我们在课堂上忽视了学生的情感需求,把学生当作是没有意识、没有生命的仓库,那样的课堂效果不言而喻。所以教者在课堂上应努力创设让学生尽情情感体验的氛围。

1、老师情感的渲染

。知识本无所谓情感和魅力,但是有情的人能把无情的知识教得有情。老师是学生的模仿对象,学生具有向师性的心理特点,学生的情感最易受老师的感染。在教《月光曲》这篇课文时,一上课,我就播放了钢琴曲《月光曲》,在强弱变换的乐曲声中,我深沉的说道:一百多年前德国有个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他说过我的音乐应当为穷苦人造福,如果我做到这一些该是多么幸福。他一生谱写许多著名的曲子。我们现在听到的优美动听的曲子,便是其中的一首,叫《月光曲》。(板书课题《月光曲》)那《月光曲》是怎么写成的呢?这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呢?这样通过乐曲的欣赏,老师的激情表达,触动了学生的情感,学生在其后的学习中情绪很高昂。

2、多留给学生情感选择的余地。

课堂上设计一些讨论性、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情感的问题,使他们的情感得以表露出来,老师再给予肯定赞同,那么他会继续投入更多的情感。在一篇课文中有许多使用的确切、妥帖、生动传神的好词佳句,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喜好,让学生挑最喜欢的词句来品尝和交流,这是对词句的情感选择;课文中有对某一事物的多角度、多方位、多层面的描述,让学生挑出使他最感动、体会最深的那一点讲析交流,这是对情节的情感选择;在人物群出现的课文中,如《将相和》中的廉颇、相如、赵王,让学生谈谈最喜欢谁,不喜欢谁,为什么?这是对人物的情感选择。像这些情感表露机会,哪一个学生不愿意呢?学生声情并茂的读,富有条理的分析,充满自信的回答,课堂上的活力不就得到释放了吗?

二、注重学生的个性张扬,关爱学生的生命

《新课程标准》的理论基础第一点就是新的学生观,提出了学生是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是一个发展的人,学生是有发展潜力的人。

语言文字虽然是表情达意的载体,但是学生是活生生的个体,他们具有鲜活的思想和个性,对相同的课文乃至相同的一句话,看法不尽相同。有活力的课堂应该是承认个体差别,挖掘潜能,面向全体,因材施教,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关注学生的成长,这样的课堂培养出来的学生才有独特鲜明的个性。

1、扩大课堂参与面,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

目前,不少的语文课仍然是少数优秀生围绕老师转,大部分学生跟在后面点点头。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最基本的原因是老师只注重自己的任务完成,对学生的不同意见或提出的问题,总是持否定的态度,久而久之,学生就没有参与课堂的热情,更谈不上主体地位的发挥。因此,教者应当扩大课堂的参与面,可以用小组讨论、设计不同层次的问题,唱、画、演手段来调动学生有效地,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上来。对学生富有个性的读、分析、质疑,教者都不应回避,而应该给予肯定、赞扬。

2、个性张扬的多样化。

有不少老师认为只要学生的回答不同,就是个性化,这是一种片面的认识,学生能作出不同的回答,还要能讲出所以然,这才是真正的个性张扬。在朗读中,对同一句话的朗读,个人的理解不同,可以是高昂的,可以是深沉的,可以是快速的,可以是缓慢的这也是个性化的体现;在提倡发展学生想象力培养学生创造力的今天,我们可以让更多的个性张扬,利用课文的空白点让学生补充、扩展、延续、改编等等。如《哲学家的最后一课》的教学,我抓住了弟子们在等哲学家的这段空白时间里,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在这段时间内,这四个弟子等了这么长时间可能会说些什么?有的回答让人捧腹大笑,说四个弟子认为老师骗了他们,干脆就睡了;有的回答有很强的情节性,给他们取了名字,描绘出他们争得面红耳赤的情景对话等等。

这样的课堂不仅仅是个性的挖掘,更是对学生的关爱,使他们能大胆地想,大胆地说。

当然,课堂活力的释放还要因不同的老师不同的教学风格而异。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我们需要的是富有个性的课堂,更要有活力的课堂。

[语文课堂活力的释放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语文课堂

全文共 538 字

+ 加入清单

语文就是龚自珍“落红不是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献身精神。语文就是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语文就是杜少陵“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的无奈与感伤……

踏入初中大门后的第一节语文课,我们畅谈了“文学”

“文学“这两个字在我们眼里是那么的博大;奇妙;深远……有人说文学好比一壶酒,清甜醇香,令人回味无穷,有人说,文学是智慧之门,信念之窗。文学可以陶冶人的情操,启迪人的心灵……有人则走进了历史,悲白娘子永镇雷锋塔,叹孟姜女寻夫哭长城,欣赏战国诸子峰起,百家争鸣……有人则感受到恬美空灵的自然气息。阳春三月,站在户外,陶醉在朱自清的活力当中,炎炎夏日,站在西湖边,,饱览“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大好风光。金秋时节,漫步于深山,感略到“霜叶红于二月花”的美。隆冬腊月,一夜春风过后,看到“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观景象……

同学们侃侃而谈,各抒己见,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文学。而在我的心中,文学如绵绵细雨过后的梧桐树,洗去了浮华,透出了青绿。在清闲午后,在落日黄昏,用眼睛来读她,用心灵读她,这样使我的心智变的豁达,开朗了……

在同学们的“妙语连珠”下,第一堂语文课结束了,同学们都发表了各自对文学的看法,总之就是一句话,文学的大门是神奇的,走进后不会空手而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难忘的语文课堂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我记忆里有一节课是最难忘的,那就是初中的一节语文课堂

从小学到初中,我已经上过不少堂语文课,学过无数篇课文了。但最使我难忘的却还是初中的那堂语文课,那堂既生动,又活泼的语文课。今天下午,我们的语文老师准备演一场课本剧,节目为《犟龟》。听完这个消息,同学们个个自告奋勇的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角色。由于人数太多,老师只好把这些机会留给那些表演比较好的人来演了。这个机会对我们来说已经再好不过了,因为这是我们进入中学后观看的第一次班级演出。这不,连小演员们都正在上气不接下气地背着自己的台词。

盼望着,盼望着,下午的演出终于带着轻盈的脚步走来了。随着我们的一阵热烈的掌声后,演出开始了。只见两只异常巨大的“鸽子”扇动着两只翅膀说道:“狮王二十八要举行婚礼……”说完便“飞”回座位上了。这是,从观众里钻出了一只“乌龟”,他蹲在地上,双手触脚尖,埋着头,显出一副沉思的样子。接着,他抬起头,说道:“我决定要去了”。于是,他开始走了,但他那笨重的而又难看的姿态,总是不时地从观众里传来一阵阵哄堂大笑。接着,他又遇到了蜘蛛、蜗牛、壁虎、乌鸦……

最精彩的还是那场续集呢……这只小乌龟还是继续地走着,忽然,从人群中蹦出一只小白兔,并提议再一次与乌龟进行龟兔赛跑。就在我们的一阵又一阵的叫喊声中,机灵的小乌龟又一次战胜了兔子,夺得了胜利。之后,他又继续往前走,可半路中,又钻出了一只大象,好心的象叔叔说道:“可怜的小乌龟呀,你要走到那里,还不如乖乖地呆在水里游泳。要不要我用鼻子送你一程呢?”机灵的小乌龟回答说:“不,那样会被摔死的。”说完,小乌龟又继续往前走了。路途中又被一只“从天而降”的老鹰拦住了,好心的鹰阿姨也要直接送小乌龟到那里,但由于小乌龟多疑,害怕老鹰另有计谋,便拒绝了老鹰的好意,又走了。到了后来,剧中的小乌龟到了洞口,并参加了二十九世的婚礼,而他本人也奖到了从未奖到得分票——八点五分。

这堂课丰富了我们的课余生活,开阔了我们的视野,他像一条小船载着我们进入浩瀚的知识海洋,他又像一位循循善诱的良师,萌发我们对生活,对未来的向往与憧憬,他给了我们多少帮助启迪啊!我爱你,这堂难忘的语文课!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有关高中我心目中的语文课堂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不对,这句话应该这样理解。”“嗯,你们听听我的看法……”“对,这是一种简单的方法,咱们向老师请教一下好不好?”……时光飞逝,一年的时光在这些激烈的讨论中快活地度过。我们学校小班化教学实行一年,我们这批“小白鼠”也充分体会到了它的优越性。

记得那节别开生面的政治课,六个人一个小组围着一张圆桌而坐,还用着笔记本电脑,让我一下子喜欢上了这种课堂。“同学们,下面大家一起讨论一下这些问题。”老师一发话,同学们立刻像炸开了锅一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每个人都发表自己的看法,一起理解那些课本上原本很难的原理,没想到,很轻松地就明白了。老师一喊停,大家都纷纷举手,一个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看着我们抑制不住兴奋地等待想用手中的笔记本电脑,老师笑着给出了下一个环节:让我们上网现场搜集资料,运用本课学的原理进行分析。一声令下,我们围在电脑旁,认真浏览着新闻。“你看这条,国家调控保障房,是经济职能吧。”“不对,是为人民服务职能,保障房是为人民解决住房问题嘛。”我也不甘示弱,立刻发表自己的看法。“来,你们看看书上的定义是什么。”一个使用电脑操作,一个负责记录,一个负责汇总整理,剩下的一起讨论,每个小组都分工明确。

“好,时间到。”老师一说,同学们又回到自己的座位上坐好,等待老师的讲解。“请这组同学汇报下你们的结果。”老师将这个组的电脑连接到大屏幕,大家一起看这个组查找的资料。“这里是一个重点,要这样理解……”老师一边看一边给大家指出错误和问题,我们一边听一边在书上记下。除了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也学到了一些其他的东西。

不只是政治课,别的课堂也是如此。历史课上一起绘制哥伦布的地图,生物课拿着细胞模型组合,数学课一起探讨公式的运用,语文课感叹诗词的魅力……小班化教学,将时间还给我们,自行讨论,自主学习,印象远比老师自己讲的深刻。一边讨论,做游戏,一边学到了知识。我们不但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快乐,这些是普通的课堂所不能及的。我是课堂的主人,我们的学习自己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提升语文素养课堂教学做主

全文共 810 字

+ 加入清单

一考生

语文学习是一种终身学习,语文素养提升也贯穿着每个人的一生,那么对于中学生来说,提升语文素养的途径是什么?我认为主要是课堂有效教学。课堂教学教什么、提升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是听说读写四种语文能力的培养和提升。

首先,“听”这一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贯穿在语文课堂教学的始终。听老师讲解《沁园春·长沙》,我们感受到了伟人的气魄和胸怀;听鲍国安先生朗诵《赤壁赋》,我们感受到了苏轼的豁达和豪迈;听同学们探讨《记念刘和珍君》,我们感受到了青年的热血和执着。聆听老师声情并茂的讲解,欣赏名家感人肺腑的朗诵,我们提高了审美情趣,增长了欣赏水平,语文素养在倾听中慢慢提升。

其次,“说”在语文课堂上呈现的方式多种多样,成为提升语文素养重要的手段,受到了同学们的喜爱。在《再别康桥》的朗读中,我们体会到了浓浓的不舍情思;在《中国梦》的演讲中,我们体会到了祖国的繁荣昌盛;在“能否以成败论英雄”的辩论中,我们体会到了哲思的巨大魅力。在说中悟,在悟中提升语文素养。

再次,“读”作为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手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比重最大。我们对《荷塘月色》进行品味和鉴赏,感受语言之美;我们对《拿来主义》进行思考和领悟,感受思辨之强;我们对《宇宙的边疆》进行阅读和理解,感受着自然之神秘。通过这些优秀篇章的赏读,我们全面提高了语言鉴赏水平和语言运用能力,进而提升了语文素养。

最后,“写”是语言表达运用的重要方式,心灵的触动、情感的共鸣、理性的思考都可以在写作中呈现,没有“写”,语文素养就无法从根本提升。我们写作《难忘的瞬间》,表达生活的感动;我们写作《霜叶红于二月花》,描绘自然的美景;我们写作《我心中的孔子》,赞美先贤的智慧。写作完成了语文素养的提升。

这四种能力的培养最终达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目的,这是正在接受学校教育的中学生提升语文素养最有效的途径。当然,除了课堂有效教学之外,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对提升语文素养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