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刘备的小作文(通用20篇)

浏览

5318

作文

38

篇1:还是刘备好作文

全文共 1202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刘备、孙权,是三国时期魏蜀吴的三位君主。一位割据北方,想篡汉自立;一位是江东之主,统领六郡;一位是汉室宗亲,皇亲国戚。他们都是乱世中英雄,但最后谁都没有得到天下,说起来也真是让人可悲可叹。

然而是非成败转头空,他们终究已成历史,而历史终究已过去,但是他们的传奇却仍被人们津津乐道,人们对他们的评价更是褒贬不一。

有人说曹操精明,迎献帝于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帐前有许褚张辽走马效劳,左右有郭嘉荀彧出谋划策。不容否认,他是一名杰出的政治家,更是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因此那么多的人才才能够为他所用,在官渡之战中他才能以区区十万兵马大破袁绍。这是他的过人之处。但同时,他却也有要被人嗤之以鼻的地方,作为汉朝的臣子,他虽然在名义上没有谋反,但实质上却彻彻底底地背叛了汉室。虽然说王朝更迭乃大势所趋,古之常理,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做法却给他蒙上一个乱臣贼子的骂名,一生的污点。

那么再来说孙权吧,孙权虽然年纪轻轻,但却‘年少万兜鍪’,统领江东六郡,曹操更是叹云:“生子当如孙仲谋!”两者虽曾兵戈相向,在赤壁之战中,孙权更是借周瑜之手大破曹军,言语之中却不难看出曹操对于孙权有着一种英雄相惜之情。孙权雄才大略,但是实际上,他却并没有为增强吴国的实力,作出什么实质的贡献。他在赤壁之战中击退曹军,铸成三国三足鼎立之势之后,孙吴便再无进取,而是偏安江南,间接地导致了其后主孙浩荒淫无度不思进取、酿成了吴国灭亡的这一悲剧。

最后再说刘备吧,刘备本是织草鞋出身,有着汉朝血亲的尊贵血统,只是因为家族没落而流落民间。横看他的一生,他从一个卖草鞋的无名小辈,逐渐发展成为盘踞蜀中的汉中王,的确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但也确是因为他懂得抓得住机会和他本身卓越的才能。

三顾茅庐,让他‘抓住’了诸葛亮。诸葛亮,是决定刘备成败的一个关键人物,而诸葛亮的抱负,却也因为刘备的知遇,才能得到了实现。刘备三顾茅庐,则正是因为他对人才的恳切和对自身能力的清醒认知,他正是认识到光复汉室决不能凭借一己之力,也绝对不能只依靠关羽、张飞两位武夫,才会三次拜访卧龙岗,不辞辛劳地请诸葛亮出山。也正是因为他的这一点智慧,才有了他后来蜀汉之霸业。

更有人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但我却觉得也不完全是。的确,他利用哭这一高超的政治手段,笼络了不少人心,怒摔阿斗之时,可曾让老将赵云信以为真。但却也不完全是,其中有更大部分,更是源自于他本身卓越的才能。且说刘备的两位结拜兄弟,关羽、张飞,都是性情火爆之人,而刘备却能将他们治起来服服帖帖,百依百顺。诸葛亮的计策虽然是神机妙算,但也不能保证次次都对,而刘备恰好是采纳了正确的那几次。这其中,便彰显着他独到的用人手段和决策能力。由此可见,刘备的江山,并非哭哭而来那么简单,更是与他的个人智慧与魅力不可分割的。

还是刘备好,因为刘备,既有着识人的慧眼,又有着治人治世的智慧。

还是刘备好,正因为他的贤明,才折服了我辈之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刘备成于义,败于义的故事

全文共 1391 字

+ 加入清单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振聋发聩,直白到让人触目惊心的地步,常常让人陷入沉思,反省自己。三国时期,刘备白手起家,成就三分先下,转而又败于东吴,元气大伤,终使一统天下成为泡影,也应了“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的道理。

东汉末年,刘备卖草鞋为生,没什么大能耐,文不能谋略天下,武不能上阵杀敌,然而关羽、张飞这俩兄弟是死命相随,按说以关、张杀敌的本事,在乱世中,投靠个好主子是很容易的事,可这哥俩就愿意跟着刘备到处跑,一点没怨言。这就是刘备的独到之处,对兄弟讲义,好到什么程度呢,晚上不愿意和老婆睡,宁肯和关张抵足而眠,千古名言“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物”,就是这位刘大哥说的,可见对兄弟的“义”,或者说就是对人才的尊重和喜欢,关张就是刘备的事业基石,刘备对关张的喜好远甚于一切,以后得赵云,孔明等一干文臣武将为之效力,也得益于刘备尊重人才的态度,是以,刘备虽一无所有,却有顶级人才为之效死力,以赤壁的一把火为转折,成就了一番霸业。

俗话说的好“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刘备是“成也是义,败也是义”。

正当刘备取东西两川,关羽水淹七军,刘备集团威震华夏,全盛之时,关羽却遭到魏吴两面夹击,大意失荆州,为孙权所擒杀。消息传来,刘备哀痛欲死,从这以后,刘备经常梦见关羽满身是血的站在自己身边,这叫“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后张飞又因为赶制孝服的事为部将范疆、张达所杀,这俩人随后逃命到东吴,可以说是间接为东吴所害,刘备就也把这帐算到了孙权的头上。

蜀国大臣百般劝阻,均不能打消刘备为兄弟报仇的决心,当时的情况是,刘备没这俩弟弟,是食不甘味,生不如死啊,没有什么能够阻挡刘备为弟雪恨的决心,刘备当时的意思就是即使你们都阻拦我不愿意伐吴,那我就一个人去,所以诸葛亮和赵云都没跟着去,刘备遂起倾国之兵,为弟弟报仇去了。看上去有点意气用事,正好应了《孙子兵法》里的一句话“主不可因怒而兴师”,刘备为争一时之气,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出兵伐吴,终致失败,也是一把火,上次是火烧赤壁,这次是火烧连营,火烧赤壁是刘备兴的转折点,火烧连营是刘备衰的转折点。刘备仓皇逃入白帝城后,虽后悔不该不听诸葛亮等大臣的劝阻,但我想,刘备心中肯定也觉得可以告慰关羽、张飞这两个弟弟了,不枉结义一场,虽然没有生擒孙权,拿下东吴,但直接致关羽于死的几个人都被蜀军所杀,有见关羽危难之时叛蜀投吴的糜芳,傅士仁;擒拿关羽的东吴大将马忠,潘璋;有杀张飞的范疆,张达。

刘备兵败退于白帝城后,不久就郁郁而终了,桃园三兄弟虽然没有做到绝对的“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但的确都是因为一个事死的,就是关羽的死,然后间接导致了张飞,刘备的死,最终导致了刘备基业的衰亡。

或许有人会认为刘备不该这么冲动的为弟报仇,我却想,站在完全理性的角度上,刘备的确不应该兴兵伐吴,但如果不伐吴为弟报仇,那他就不是刘备了,正是因为他重义才得天下,如今因义而失天下,站在情感的角度上,我会说:无可厚非,可以理解。刘备最终的复仇举动,是他重义的又一次表现,这才会让“桃园三结义”的美名流传天下,正如岳飞,世人皆说岳飞愚忠,但假如岳飞当年真的拥兵自立,无非是又一个夺权称君的武将,这样的武将在中国乱世中数不胜数,然而哪一个又能像千百年来岳飞一样得到老百姓的爱戴呢?

刘备成之于义,败之于义,是他的性格使然,伐吴失败,站在事业的角度上他失败了,但站在人性的角度上,他没有失败,他的举动值得尊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假如我是刘备

全文共 260 字

+ 加入清单

如果我是刘备,我穿着的妆扮有东汉书院的制服、黑色的裤子、黑色的鞋子,并且会时常去盼望生病的人民。

如果我是刘备,我要捍卫家庭,希望家人平安又放心;如果我是刘备,我要保护妈妈、妹妹,希望她们很开心;如果我是刘备,我要召集我全部的家人,让他们住在城里,不被别国士兵带走。

如果我是刘备,我要建造房子,让百姓住,希望大家都能生活富足;如果我是刘备,我要分送食物给非洲的灾民、难民,让他们可以快乐的生活;如果我是刘备,我要用钱买很多鱼给北极熊吃,不要让北极熊吃自己的孩子。

如果现在世界上真的还有刘备的话,我希望他能收留我当他的徒弟。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刘备典故

全文共 1486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问裴潜

《世说新语·识鉴》曰:曹公问裴潜曰:“卿昔与刘备共在荆州,卿以备才如何?”潜曰:“使居中国,能乱人,不能为治;若乘边守险,足为一方之主。”

裴潜评价刘备居国不治,守边为主。

死里逃生

《典略》曰:平原刘子平知备有武勇,时张纯反叛,青州被诏,遣从事将兵讨纯,过平原,子平荐备于从事,遂与相随,遇贼于野,备中创阳死,贼去后,故人以车载之。

这件事一方面提到了刘备的武勇,但更多的是刘备的急中生智和临危不惧,想想看,若是刘备只是一介武夫,十分勇敢的与贼兵拼命,或是慌张被杀,还会有日后的昭烈皇帝吗?

感化刺客

《三国志》:郡民刘平素轻先主,耻为之下,使客刺之。客不忍刺,语之而去。其得人心如此。《魏书》曰:刘平结客刺备,备不知而待客甚厚,客以状语之而去。是时人民饥馑,屯聚钞暴。备外御寇难,内丰财施,士下者,必与同席而坐,同簋而食,无所简择。众多归焉。

这不仅仅是刘备礼贤下士的真实写照,也说明了刘备的个人修养和超凡的人格魅力。

髀肉之叹

《九州春秋》曰:备住荆州数年,尝于表坐起至厕,见髀里肉生,慨然流涕。还坐,表怪问备,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因生肉而感概,千古英雄,几人有如此气概?

耻杀宋忠

《汉魏春秋》曰:刘琮乞降,不敢告备。备亦不知,久之乃觉,遣所亲问琮。琮令宋忠诣备宣旨。是时曹公在宛,备乃大惊骇,谓忠曰:“卿诸人作事如此,不早相语,今祸至方告我,不亦太剧乎!”引刀向忠曰:“今断卿头,不足以解忿,亦耻大丈夫临别复杀卿辈!”遣忠去,乃呼部曲议。

刘备在这种危急的境况下,虽然很生气,仍然能保持镇静,像宋忠这样的人,根本就不值得自己动手杀死,于是让宋忠走了。

孝直避箭

《三国志·蜀书·庞统法正传》裴松之引注:先主与曹公争,势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无敢谏者。矢下如雨,正乃往当先主前,先主云:“孝直避箭。”正曰:“明公亲当矢石,况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与汝俱去。”遂退。

势危而不肯退,由此可见,刘备不仅不是窝囊废,而且十分勇敢好战,而法正与刘备的君臣之情,也是值得称道的。

身份不明的刺客

《三国志·诸葛亮传》裴松之引注:曹公遣刺客见刘备,方得交接,开论伐魏形势,甚合备计。稍欲亲近,刺者尚未得便会,既而亮入,魏客神色失措。亮因而察之,亦知非常人。须臾,客入厕,备谓亮曰;“向得奇士,足以助君补益。”亮问所在,备曰:“起者其人也。”亮徐叹曰:“观客色动而神惧,视低而忤数,奸形外漏,邪心内藏,必曹氏刺客也。”追之,已越墙而走。

这件事后人认为其疑点重重,破绽多多,但无论如何,只通过谈话就了解了一个人的能力,这都显示了刘备极强的知人识人能力。

求田问舍

释源:《三国志·魏志·陈登传》:陈登者,字元龙,在广陵有威名。……年三十九卒。后许汜与刘备并在荆州牧刘表坐,表与备共论天下人,汜曰:‘陈元龙湖海之士,豪气不除。备谓表曰:“许君沦是非?”表曰:“欲言非,此君为善士,不宜虚言;欲言是,元龙名重天下。”备问汜:“君言豪,宁有事邪?”汜曰:“昔遭乱过下邳,见元龙。元龙无客主之意,久不相与语,自上大床卧,使客卧下床。”备曰:“君有国士之名,今天下大乱,帝主失色,望君忧国忘家,有救世之意,而求田问舍,言无可采,是元龙所讳也。何缘当与君语?如小人,欲卧百尺楼上,卧君于地,何但上下床之间邪?”

说解:求田问舍,原是刘备说许汜为国士,处纷乱之世,而无效主之志,只知道买田置屋,为个人利益打算,没有远大志向。后以求田问舍形容专营私利而胸无大志之士。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如果我是刘备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由罗贯中写的《三国演义》是一本古代军事史的名著,它描写了东汉末年群雄并起,逐鹿中原,然后三国鼎立的状况。

在作者罗贯中生动的描写下,我认识了关羽,张飞,赵云,姜维……,在这些众多的三国人物之中,有人喜欢义薄云天的关羽,有人崇拜武艺高强,杀曹营七进七出的赵子龙,还有人迷恋足智多谋还能呼风唤雨的诸葛亮,但是我最佩服的却是那个毫不起眼的刘备

当我恋恋不舍的合上《三国演义》,回想起这段跌宕起伏的情节,我深深地震撼了,一个个问号,环绕在我的心头,如果我是刘备,我会怎么样?如果我是刘备,在吃了败仗的时候,在一穷二白的当别人手下的时候,是坚持走看似迷惘的兴复汉室的道路呢?还是安心的做一个普通人?如果我是刘备,我想我一定会选后者,我缺少的是那份自信和坚持的精神。

整篇的著作,对刘备的描写都不是很详细,可以说刘备是一个不怎么鲜明的三国人物,但是我却看到了他的坚忍不拔,当处于逆境的时候,环境是那么的差,吃住都成问题,作为一个汉室的皇叔,却编草席卖草鞋,打了败仗,要寄人篱下,时不时的冒着杀头的危险。但是他忍了,他终于挺过来了,从卖草鞋的小贩,到建立蜀汉,和曹操,孙权,三足鼎立,三分天下。和刘备相比,我真是太差劲了,连一点点芝麻小事都要妈妈帮忙,上次我要妈妈帮我把瓶子打开,可妈妈正在做饭脱不开身,我硬是把妈妈拖出来帮我打开,这么些年,我一直走在父母和社会给我铺设的平坦的大道上,问心无愧的享受着“理所当然的”东西,却缺少了敢于吃苦的精神,勇于拼搏的毅力,做任何事都畏畏缩缩,寻求父母的帮助。

所谓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一本好的书,能让人读了之后,让人感受到像梅花那样的高尚的情操,如同天地一样浩然的正气和决心。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的道理,为自己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了羞愧。

应该怎样去评论一个人的一生呢?我认为,刘备一生虽然在烽烟征战中度过,最后也是兵败东吴后,病逝于白帝城,结局不是很美好,但是他的一生却是光荣的,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的一生,是充满光辉的。

我要好好的向刘备和追随他的那些三国英雄学习,时刻记住他们,学习他向着心中的目标前进,顽强拼搏的,不达到目标誓不罢休的精神,学习他面对无边的困境时的毅力和勇气。我要时刻用他的经历激励和鞭策自己,使自己勇于面对困难,不再老是依赖父母和老师,让自己成长为一个大有作为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眼中的刘备作文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创立蜀汉,三分天下,其政治策略,战略眼光,用人,人格魅力方面,都不逊色于汉高祖。想想看当时有多时势力庞大的诸侯如:袁绍,刘表,哪一个有刘备的志向,哪一个有刘备的成就。

刘备当时能驾驭那么多猛将名臣,就说明他的能力突出了。无能者不可能控制得了比他聪明的人,只会反被控制。刘备能够和北方强大诸侯公孙瓒关系那么好,就说明刘备有过人之处。刘备刚出道时,投奔当时实力最大的诸侯袁绍时,袁绍当时能亲自出城到很远的地方去迎接刘备,者在当时是别的人不可能享受到的荣誉。这更加说明了刘备并不是同我们看到的《三国演义》中的刘备一样那么无能,那么优柔寡断!

曹操当时也是很欣赏和佩服刘备的,自认为不如刘备。可惜的是他们始终是战场上争锋相对的敌人。曹操在与刘备煮酒论英雄曾说过: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

我曾经在网上看到过三国演义的评论。其中曾经说到过:早期征战的刘备以武勇闻名于天下群雄,数次战前冲杀。先后有斩:杨奉,韩暹……这些功劳在《三国演义》中却把它给了关羽和张飞。斩蔡阳给了关羽,火烧博望坡给了诸葛亮,赤壁之功完完全全归功于东吴周瑜!至少刘备赤壁有40%的功劳,华容道释放曹操的其实不是关羽。其实是刘备本人。

刘备总的来说是个明君,也是仁君。敢作敢当是他的人品;善于用计是他的智慧;伸张正义是他的作风;豪情壮志是他的气魄;善于用人是他的战略眼光。我相信在今天有刘备这样的人门可罗雀!是少之又少!如果不是刘备病逝了,那么一统三国的将是蜀国!历史将会被改写!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给刘备的一封信300字

全文共 290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刘备先生:

您好!

我非常敬佩您,您是三国时期的一个叱诧风云人物,有许多闪光点值得我们学习。

您在三英战吕布中的机智勇猛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您挥舞着那双银光闪闪的双股剑,和关羽、张飞两名大将一起大战吕布,把吕布赶跑了。您和关羽、张飞又紧追不舍,将吕布手下的兵将杀得片甲不留。

您在徐州被曹操打败后,不忍心独自逃走,便带着徐州百姓一起逃离危险,这场景深深打动了我。您真是一个有情有义,心系天下的人啊!

您还很善于用人。您三顾茅庐,为的是能请到诸葛亮这位聪明绝顶的军师。果然,诸葛亮被您的真诚感动了,答应辅佐您。您得到了他的帮助后,接连打了好几场胜仗呢!

一位敬佩你的人

201X年8月17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眼中的刘备作文500字

全文共 55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何许人也?他是一个将才,有勇有谋,深得百姓的爱戴。可是有谁知道他曾经是卖草鞋出身的草根呢?

在荆州刘表,他就深得荆州豪杰的拥护,有谋士徐庶,徐庶既是刘备的第一位谋士,也是诸葛亮的同学,他才貌双全,如果他和诸葛亮共同辅佐刘皇叔的话,那蜀汉就可夺天下!刘备十分惜才,礼贤下士,最有名的三顾茅庐就反映出他对名士的渴求,对人才的尊敬。一个有着远大抱负的人当然不肯屈居在曹操的手下当左将军,一个有理想的英雄必定会横空出世,开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

所谓英雄爱美人,刘备有好多妻子,小妾诸如孙夫人,甘夫人,糜夫人等,甘夫人所生之子刘禅为何名为阿斗?原来是他母亲望北斗星时怀了他,故小名“阿斗”。我们同学中名字也有“家合”乃是“家合万事兴”之意,所以小名也是很有意思的。

虽说刘备是一位皇族亲戚,但是身处乱世,也十分不易,可以说他很有人格魅力,身边总有贵人相助。火烧博望本是他亲自指挥,自烧营屯,诈逃诱敌,之后就大败曹操,可见他有善于用兵的才能;在华容道欲放火烧曹操,这也是他的一大杰作;联合东吴,结盟抗曹,虽然有诸葛亮和鲁肃之功,但这也是刘备所做出的决定,这不都显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吗?更值得一赞的是赤壁之战虽是周瑜指挥,但借荆州让他名威大震;不畏强敌,亲往东吴,足见刘先主是有勇有谋的蜀帝,少了他,也就少了三国的鼎立。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眼中的刘备

全文共 1201 字

+ 加入清单

让我最佩服的就是皇叔刘备刘玄德,刘备为人仁厚,大度,忠义。并且一切以人民为主,不可谓是当时的一位大明主。 当时刘备被曹军打败,准备弃城退兵,但是这位心宅仁厚,一心为民的明主,怕曹军进城后进行大屠杀,放心不下当地百姓,所以铤而走险,带着百姓共同退兵,导致最后的大失败,但是我们能看出刘备还是人民为主的,宁可负自己也不愿负天下人,与曹操的宁可负天下人,也不愿天下人负我,形成一个强烈的对比。由此可现刘备是一位仁厚之人。联想到今天的政府就是与刘备一样,一心为人民着想。 在今天我们要向刘备学习:尊重有才能的人,这样我们的各种事才情会发扬得更好。我们都应该有自己的目标, 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都不要轻言放弃追求自己的目标! 刘备的成功,还源于他自身具备的优良品质 信义为先。 曹操兵困徐州。孔融约请刘备同往解围。刘备言兵微将寡,恐难轻动。孔融误以为刘备无仗义之心。刘备请孔融先行,自己去公孙瓒处借兵。孔融曰:“公切勿失信。”刘备说了一番掷地有声的话:“公以备为何如人也?自古皆有死,人无信不立。刘备借得军,或借不得军,必然亲至。”每读至此,都会被刘备信义为先,舍命相陪的气势深深打动。 心无杂念,为人坦荡

白门楼吕布被擒。吕布对曹操说:“公为大将,布副之,

天下不难定也。”曹操问玄德意下如何。刘备曰:“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其实以曹操的精明,断不会赦免吕布,他问刘备多半出于试探。刘备的回答却毫不遮掩,全无私心,直言吕布的反复无常本质,指其为动乱的因素之一,同时以丁原董卓为例给予曹操善意的提醒。足见刘备不仅不虚伪,而且心怀坦荡,腹无杂念。

干大事而不惜身。

国舅董承奉衣带诏欲图曹操。至刘备处以诏书示之,请其签名。刘备欣然手书“汉左将军刘备”于其上。试想若是贪生怕死之人,定会顾虑一旦事有泄露必然祸及自身,不敢署名。刘备的这个签名堪称壮举,表明他是一个干大事不惜身的人。

识人之能

刘备入长沙,魏延来见,孔明令斩之。刘备惊问:“魏延乃有功无罪之人,军师何故杀之?”孔明对曰魏延杀主献地,久后必反。刘备曰:“若斩此人,恐降者人人自危。”刘备在时,多用魏延,事实证明魏延确是将才。孔明则有意压制魏延,使其不得施展。其实魏延杀主献地,事出有因,依附刘备后也未见有反心,后来的反叛恐怕很大程度上是孔明“逼”反的。对人才的驾驭,除了威慑,人格魅力的感化同样重要。刘备就精于此道。证明刘备识人之能在孔明之上的,

莫过于刘备之于马谡“此人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精准判断。 纵观刘备一生,视扫平宇内,一统天下为不变的追求,当他得到来之不易的江山后,却举重若轻的将这一切当作了报仇的成本。重情如此,世所罕见。刘备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失败兑现了当初的誓言: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对于刘备而言,彝陵之战是军事的失败,人性的胜利。刘备没能缔造一个旷日持久的伟大王朝,却高歌了一曲兄弟情深的千古绝唱。

刘备,震撼我心灵的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关于刘备的歇后语

全文共 1230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投袁绍 ———— 委曲求全。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刘备的歇后语,欢迎阅读。

刘备有舅子 ———— 孙权

刘备遇诸葛 ———— 无话不说

刘备招亲 ———— 弄假成真

刘备种菜 ———— 这是一计

刘备种园子 ———— 韬晦之计

食曹操的饭,做刘备的代志 ———— 身在曹营心在汉

泗水关的刘备 ———— 雅坐;哑坐

刘备三上卧龙岗 ———— 就请你这个

刘备摔孩子 ———— 收买人心

刘备编草鞋 ———— 内行

想刘备的事 ———— 人在心不在

属刘备的 ———— 爱哭

蔡辐迎刘备 ————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蔡瑁迎刘备 ———— 好话说尽;坏事做绝;好话说尽,坏事做绝

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 ———— 人在心不在

吃曹操饭,干刘备事 ———— 吃里爬外;人在心不在

大河里淌下床单来 ———— 刘备;流被

大河里淌下卧单来 ———— 流被;刘备

对张飞骂刘备 ———— 找气惹

甘露寺的刘备 ———— 安然无恙

甘露寺里的刘备 ———— 安然无恙

关公保刘备 ———— 赤胆忠心

刘备白帝城托孤 ———— 试探别人的心

刘备报仇 ———— 因小失大

刘备曹操论英雄 ———— 各怀鬼胎

刘备当皇叔 ———— 时来运转

刘备得荆州 ———— 哭来的;一借无还

刘备得孔明 ———— 如鱼得水

刘备得诸葛亮 ———— 如鱼得水

刘备的儿 ———— 无能之辈

刘备的夫人 ———— 糜氏;没事

刘备的舅子 ———— 孙权

刘备的手 ———— 伸得长

刘备的太子 ———— 阿斗

刘备的兄弟 ———— 红的红,黑的黑;红黑都是对的

刘备登上黄鹤楼 ———— 胆战心惊

刘备丢阿斗 ———— 收买人心

刘备三请诸葛亮 ———— 诚心诚意

刘备上了黄鹤楼 ———— 胆战心惊;战战兢兢

刘备摔阿斗 ———— 收买人心

刘备三顾茅庐 ———— 尽找明白人

刘备遇孔明 ———— 如鱼得水

刘备卖草鞋 ———— 本行

刘备上黄鹤楼 ———— 吓得嗦嗦抖;胆颤心惊;吓得索索抖;胆战心惊

刘备摔筷子 ———— 会遮掩

刘备摔太子 ———— 收买人心

刘备甩孩子 ———— 要买人心

刘备东吴招亲 ———— 弄假成真

刘备对诸葛 ———— 无话不说

刘备对诸葛亮 ———— 无话不说

刘备访贤 ———— 三顾茅庐

刘备夫人 ———— 糜氏;没事

刘备夫人见了梅娘娘 ———— 糜氏梅妃;没是没非

刘备掼阿斗 ———— 假买人心

刘备过江赴宴 ———— 不知暗藏杀机

刘备见孔明 ———— 如鱼得水

刘备江东招亲 ———— 弄假成真

刘备惊怀 ———— 天公作美

刘备哭荆州 ———— 假充善人;哭着害人哩;用计哩;一哭就有计;假摔眼泪

刘备困曹营 ———— 提心吊胆

刘备里江山 ———— 哭出来里

刘备马跳檀溪 ———— 巧遇高人

刘备抢亲 ———— 弄假成真

刘备轻看庞统 ———— 以貌取人

刘备请诸葛 ———— 三顾茅庐

刘备请诸葛亮 ———— 思贤心切;三顾茅庐

刘备取成都 ———— 不得已

刘备娶亲 ———— 弄假成真

刘备三上卧龙冈 ———— 就请你这个诸葛亮

刘备杀人 ———— 心慈手软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眼中的刘备作文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说去三国,那可就说来话长了。关羽,诸葛亮,张飞……但是,唯一是我敬佩的是刘备

刘备(161—223),字玄德,即蜀汉昭烈帝,三国时期蜀汉开国皇帝,公元221—223年在位。三国时期的政治家。汉族,涿郡涿县(今河北省涿州)人,汉中山靖王刘胜的后代,为三国蜀国君王。东汉灵帝末年,与关羽、张飞一道讨黄巾军有功,遂为安喜寨县尉。密诛曹操不成,潜逃。三顾茅庐始得诸葛亮辅佐。后帮助孙权大胜曹操于赤壁,入侵夺取益州与南中,自立为西蜀国王。

赵子龙在曹营中杀了数进数出,险些将性命丢在曹营,费尽九牛二虎之力后方将幼主阿斗救出,刘备从赵云手中接过阿斗不仅没有表现出应有的高兴,反而将自己的亲生儿子掷之于地,说:为你这乳子,几乎损我一员大将。赵云一见此情景,立时被感动得涕泪涟涟了,连忙抱起被刘备抛掷于地的阿斗,一边跪到地下:赵云就是肝脑涂地也不能报主公的知遇之恩啊!就像歇后语中所说的那样,人们认为刘备这摔孩子的举动,并不是出于真心,只不过是在收买赵云及所有将士们的人心,以使他们更加为自己卖命而已。

刘备,为了一名大将,不惜将自己的亲生骨肉个活活摔死了。也许,这就是我佩服他的地方吧:为了自己的国家,为了一名大将,做再大的牺牲也值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读书札记《三国演义》之刘备兵败投荆州

全文共 231 字

+ 加入清单

曹操恼羞成怒,命许褚上前取刘备首级。许褚提刀上马,直奔刘备而去。刘备身后的赵云忙挺枪跃马,敌住许褚,两人战了十几回合,不分胜负。这时,关羽、张飞各领兵马冲向曹军。刘备一见,忙下令出击,三支人马同时向曹军冲去。曹军刚刚经过长途跋涉,渐渐抵挡不住,败下阵去,刘备取得了首场胜利。

第二天,刘备派赵云前去挑战。不管赵云怎么擂鼓呐喊,曹操就是不应战。刘备感到纳闷,曹操是真的不敢应战,还是有其他阴谋。

刘备急忙打听卧龙、凤雏是谁,姓什么叫什么,可是司马徽只是微笑,并不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眼中的刘备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本帖最后由 clarence 于 2013-3-8 15:16 编辑

1)“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与哪句相呼应?

A 社稷今将建,江山忽已移 B 上下五千年,弹指一挥间

C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D 成败转头空,浊酒喜相逢

2)汉灵帝即位后,宦官谁弄权?

A 张让 B 曹节 C 赵忠 D 郭胜

3)刘焉发榜招军时,刘备多少岁?

A 十八岁 B 二十八岁

C 三十六岁 D 四十二岁

4)《太平要术》是南华老仙送给谁的三卷天书?

A 张宝 B 张角 C 张梁 D 以上三人

5)刘备几岁时,其母就让他云游学习了?

A 十四 B 十五 C 十六 D 十七

6)“地公将军”是指谁?

我眼中的刘备600我眼中的刘备600(六)

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篇一:读三国演义有感600字

最近,我读了我国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受益匪浅,它是我国古代著名作家罗贯中写的,主要讲述了三国时期,刘备、孙权、曹操三人通过努力各自创建了蜀、吴、魏三国,三分天下,从而展开了长久的纷争。后来,由于刘备之子刘蝉整日不务正业,软弱无能,孙权之孙孙皓大量消耗国家物资,最后都归降于魏国的司马炎,被晋国统一的>故事。

这本书刻画了许多杰出的人物,如诸葛亮、刘备

我眼中的刘备600我眼中的刘备600(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眼中的刘备作文

全文共 1025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作为四大名著之一,讲述了东汉末年战争纷起,群雄逐鹿,直到三国归晋的过程。当我初次翻阅这本书时,曹操、刘备、诸葛亮等传奇人物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空城计等故事更是脍炙人口。说到故事中的刘备,有些人可能觉得刘备只会哭只会跑,没有多少真本事。但在我看来,刘备是一位绝世英雄,并非无能之辈。

首先,跟曹操和孙权比起来,刘备的起步异常艰难。曹操出身官宦世家,年轻时便在朝廷任职,在镇压黄巾起义军中,逐步扩充军事力量,最后建立了魏国。孙权较大程度上仰仗了父兄基业,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在东汉末年群雄割据中打下了江东基业。孙策遇刺身亡后,孙权继而执掌家业,最终成为吴王。反观刘备,他出生于没落的汉朝皇室世家,父亲刘弘去世较早,少年时期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非常艰苦,二十八岁时仍然一事无成。刘备早期颠沛流离,投靠过刘焉、刘恢、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多次寄人篱下。但是刘备百折不挠,从不灰心丧气,从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不断地在敌友之间周旋。身为草根平民的他却能在乱世中以微薄的力量抗争强大的势力,坚韧不拔,终成一方霸业。

其次,刘备以仁义当先,热爱百姓。自万世佳话桃园三结义开始,关羽和张飞就跟了刘备一辈子,关羽还来了一个千里走单骑,就因为刘备重义。刘备在长坂战时,不顾自己的危亡,带着百姓一起撤退,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他管理新野,或是徐州,都是布施仁政,与民

秋毫无犯,深得百姓的爱戴。

再者,刘备极其注重人才。大家都知道三顾茅庐的故事,讲的就是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落空,第三次拜访时诸葛亮正在午睡,刘备便和关张二人在台阶下等候了一个时辰,直至孔明醒来。诸葛亮被刘备的诚意所打动,终于当了刘备的军师,自此命运的天平就开始向刘备倾斜,刘备才能咸鱼翻身。除了足智多谋的诸葛亮,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也是为刘备所用,组成了五虎上将,威震四方。这些文武奇才之所以能够忠心辅佐刘备,是因为刘备唯才是举、礼贤下士。

煮酒论英雄时,操曰:“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玄德曰:“谁能当之?”操以手指玄德,后自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可见曹操对刘备的认可。刘备不只是英雄,更是一位贤德之君。“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惟贤惟德,能服于人。”——这是刘备在临终时对刘禅的告诫,这做人的道理也让世人铭记于心、千古传诵。

这就是我眼中的刘备,一位胸怀远大、仁义当先、求贤如渴、宽厚爱民、百折不挠的真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刘备性格

全文共 783 字

+ 加入清单

笼络豪杰,深得人心

刘备寡言少语,喜怒不形于色,能谦恭待人,城府极深。刘备年轻时师从东汉大儒卢植不爱读书,喜欢弄狗骑马,喜欢结交豪爽之士。因此,青年时代就有不少年轻人争相依附他,这是他性格的优点。

刘备入蜀后,实行拉拢当地豪门士族的政策,发还他们的田地和房屋,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因而深得民心。

识人善用,君臣融洽

刘备礼贤下士,慧眼识才。在爱才、用才上,尽管刘备、曹操、孙权三人有共同的特点,但刘备比他们两人更胜一筹,在用人方面,毛主席曾对人评价:“刘备这个人会用人,能团结人,终成大事。这是他成功的关键。”www.gs5000.cn

陈寿也评价刘备为:“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

刘备创业之初,势单力薄,颠沛流离。虽然两次占据徐州,但都最终失败,但是他注意收买人心,不论什么情况,他都以民为先。后来,三顾茅庐得诸葛亮,有了着名的“隆中对”,形成自己的立国纲要。他一生重用诸葛亮,如鱼得水,共谋大业。他在乡党之中得到后来勇冠三军的关羽、张飞,重用行伍出身的魏延,成功地镇守了汉中这个战略重地……从另一方面说明刘备知人善任的本色,很会笼络人心。

坚忍不拔,终成大事

刘备性格中还有坚韧不拔、屡败屡战的优点。刘备创业之初,艰辛异常,东奔西走如丧家之犬,依靠袁绍时,受到节制,依附曹操时,曹操众谋臣想诛杀他。曹操两次都免杀,并以礼相待,后他又趁机逃脱,联吴拒曹。他也曾依赖刘表,却被刘表暗地里提防,忍辱存身,以图称霸。可见他有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精神,是一个打不败、拖不垮的硬骨头。

宽以待人,心胸广阔

夷陵之战中,刘备大军溃败,部将黄权再不得已的情况下,率军投降曹魏,当时大臣们都劝刘备将黄权全家满门抄斩,刘备却说,黄权投降曹魏是不得以的举动,还说:“黄权并没有辜负我,是我辜负了黄权!”,身居高位,有如此广阔的胸襟,实为难得,所以后世人都以宽以待人评价刘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给刘备的一封信600字

全文共 578 字

+ 加入清单

尊敬的刘备

你好!

我是一名当代的小学生,你可能不知道“小学生”这个名词吧?这就相当于你们那个时代的学童。在我们这个时代,你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啊。大部分读过《三国演义》的人都对你很崇拜,可我却不这么认为。

我认为你只不过是一个以为找到了千里马的匹夫而已。张飞、关羽、诸葛亮等人为什么愿意投到你的门下?就因为你有一颗仁德之心?我呸,仁德之心有什么用?能带兵打仗?能让百姓丰衣足食?不,不能,这些都是你做不到的。

而关、张、孔,我觉得他们是脑子进水了才会跟着你。特别是孔明,只不过是拜访三次就“加盟”,未免太白痴了点吧!真是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你的运气未免好过头了,赵云、马超、黄忠等猛将居然都能被你收于麾下,这是我不得不佩服的一点。

关云长单刀赴会,张翼德喝退曹兵、诸葛亮草船借箭,这些都是他们自己做出的英雄事迹,而你呢?恐怕只有和关羽、张飞并肩作战的那场三英战吕布吧?而且,你的孩子都是赵云救的,连父亲应尽的责任都没尽到。

后来,我读到关云长、张翼德的死讯传到你耳中,你为他们死时,我才对你的看法略微有些改变。原来你还真有一点仁德之心啊!

你的孩子里,没有一个有用。诸葛亮也真是的,为什么那么忠于你呢?如果他自立为王,一定可以打败魏国,这样就不会有晋朝了。

总之,我不喜欢你,更加不会崇拜你,你放心好了。哦,我没时间了,也不想跟你聊了,再见!

万事不如意

你的“朋友”张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三国中的英雄人物品三国人物--刘备

全文共 463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出生于织席贩履的家庭,却是皇室帝胄,胸怀大志,决心匡扶汉室;他是战火连天的三国时代唯一提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人。他身边有五虎将,有卧龙凤雏,剑锋所指,民心所向,万众皆服。

刘备身长八尺、双耳垂肩、两手过膝,堂堂一番帝王之相,君子之风;他剿黄军,败曹贼,灭袁术,为朝廷立下了汗马功劳。武有关张赵马黄,文有卧龙凤雏,城有荆襄西川,兵有数以万计,以“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的口号和实际行动,成为了三国霸主之一。

刘备的“桃园三结义”让他身边多了两位无敌于天下的战友、兄弟,这两位忠义豪侠的英雄死心塌地跟着他闯天下,他们的缺点在刘备面前销声匿迹,而在他人面前却暴露无遗,可见刘备有着强烈的凝聚力和非凡的性格魅力。接着,赵云、马超、黄忠邓婕皆被刘备收纳麾下,让他们带着身经百战的兵士为蜀国打天下。刘备既达到了“兵不再多而在精”的必胜之道,又达到了“以仁义治天下”的重要方略,这实在是到了让孙权、曹操望而不可及的境界。

刘备,仁义、有领导力,可惜太重情义,最后弄得文只剩诸葛亮,武只剩赵云,独木难支,最终蜀汉渐渐一蹶不振,走向了灭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评《三国演义》刘备作文900字

全文共 942 字

+ 加入清单

翻看《三国演义》,读到刘备逝世,我反倒没觉得怎么惋惜,我喜欢《三国演义》里的很多人物,但着实不太喜欢刘备这个角色。

其一,在他刚刚出场时,相貌算是奇怪:两耳垂肩、双手过膝,且能自顾其耳。看到这些描述,我并没有联想出一位汉室宗亲,一位翩翩公子,反倒回忆起了《西游记》里好吃懒做的猪八戒,虽说猪八戒憨态可掬,可终究是其貌不扬,况且这位不是猪八戒,是蜀国皇帝刘备啊!再者,他“双手过膝”,这种人我似乎从小到大都没有见过,只有电视上放的动物才有这些特征,其实我并非想讽刺刘备,但罗贯中的这些描写令我有些不解:人家毕竟是堂堂皇帝,是仁德之主,即使想突出他的与众不同,似乎也不用拿耳朵做文章。毕竟,这是只有猪八戒才具有的特征。

其二,刘备太过于仁慈了,甚至在某些时候就像普通的妇人,正是因为这样,才会培养出更加软弱的刘禅。他因为要讲“义气”而不忍强取刘璋的领土;他因为要讲“义气”而推辞陶谦递来的领土;他因为要讲“义气”而迟迟不愿当上皇帝。这其实正是他的弱点,若非诸葛孔明以及一帮忠心耿耿的大臣,这领土早被魏、吴瓜分掉了,他曾多次犹豫在是否要狠心取人性命上,譬如《三国演义》第二回,张飞怒鞭督邮,刘备很仁慈地将督邮放了,而正是因为放过了他,才导致他日后惹事生非。可见,过于仁慈并不是什么好事。

其三,我不太喜欢刘备临死前让刘禅继位的事。立太子时,他是一边夸赞别人家的孩子关兴、关平、张孢等有多么厉害,一边又将刘禅封为太子。明知他懦弱而不可扶持、日后定会荒淫无道,却坚持立他为新皇上。要知道,为了刘禅,死了一个糜夫人,还害得赵云六次杀进曹兵大阵,要不是坐下马临危跃起,恐怕赵将军已死于乱军之中了。就是这样一个孺子,还要将他封为后主,哪怕像汉献帝禅位曹操一样把皇位让给孔明也比刘禅强啊!也许我能理解刘备的纠结,可天下没有不灭的朝代和国家,若禅让给诸葛亮当皇上,或许蜀也不会灭得那么快,但是很遗憾,虽然刘备说过这样要让皇位的话,可终究还是试探孔明的。

其实,我不太喜欢刘玄德,还有其他一些原因。我不太理解为什么人们习惯性地拥刘反曹,虽然曹操有些残忍,但他能文会武有谋。以上是我对《三国演义》中刘备的评价,有些地方直言不讳,希望不要太过在意,并且,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或许与别人意见会有所不同甚至完全相反,请见谅!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会见刘备

全文共 428 字

+ 加入清单

之前,我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看了这本书后,非常想帮助刘备,所以,我乘坐家中那个名叫“播虹机”的机器,到达了三国时期。

到达之后,我就向蜀国大营中扔了一本《三国演义》,因为刘备发现我可以穿越时空,所以只要历史一变,我就回到现实世界买一本《三国演义》给刘备看,这样就知道未来的事情了,只要历史变到刘备统治天下后,我就让刘备让书中找的办,我会到他统治天下的时刻来找他的,说完,我就到了258年,那时就是刘备统治天下的时刻,他封我为左丞相,诸葛亮为右丞相,我们两个职位相等,并给我了两箱金银珠宝,我拿到现代一卖,就卖了4000万美元,这下可好,我立即请专家来三国通电,然后买来现代电器把刘备活动的地方都来一个,我还买了100台电脑到刘备那开电脑班学一次100两银子,许多人都来了,而且,他还开了一家网吧,学会上网的人都来上网,刘备的生意就这样兴旺起来了。我也离开了三国时期,离开时,我给了刘备几个礼物:直升机、汽车……

我回到现实世界,准备进行第二次穿越时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刘备的成功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老师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今河南南阳城西,一说为湖北襄阳城西南)卧龙岗去请诸葛老师出山辅佐他。恰巧诸葛老师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老师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老师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老师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老师。关羽说诸葛老师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老师。当他们到诸葛老师家前,已经是中午,诸葛老师正在睡觉。刘备不敢惊动他,一直站到诸葛老师醒来,才彼此坐下谈话。

诸葛老师见到刘备有志替国家做事,而且诚恳地请他帮助,就出来全力帮助刘备建立蜀汉皇朝。

《三国演义》把刘备三次亲自请诸葛老师的这件事情,叫做“三顾茅庐”。诸葛老师在着名的《出师表》中,也有“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之句。于是后世人见有人为请他所敬仰的人出来帮助自己做事,而一连几次亲自到那人的家里去的时候,就引用这句话来形容请人的渴望和诚恳的心情。也就是不耻下问,虚心求才的意思。

建安十二年(207年),诸葛老师27岁时,刘备“三顾茅庐”于南阳隆中,会见诸葛老师,问以统一天下大计,诸葛老师精辟地分析了当时的形势,提出了首先夺取荆、益作为根据地,对内改革政治,对外联合孙权,南抚夷越,西和诸戎,等待时机,两路出兵北伐,从而统一全国的战略思想的宏伟蓝图,这次谈话即是着名的《隆中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