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游览碑林博物馆作文(精品20篇)

博物馆游记作文怎么写,小编整理了相关的作文,快来看看吧。

浏览

1907

作文

24

篇1: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276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晴朗的星期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自然博物馆参观。

首先我们来到了恐龙公园,那里有很多植物和各种各样的恐龙:在我们头顶上有飞翔的翼龙,在我们身边围着马门锡龙,梁龙……还是不是会有恐龙向我们打招呼。

穿过恐龙公园,我们便来到了恐龙长城面前。恐龙长城是指由很多恐龙手拉手组成的一道长城。我们越往前走,眼前就越黑暗,一只淘气的巨龙趁机出来横在了我们面前,把妈妈吓了一大跳,而我则是满心欢喜地喊着:“好逼真的恐龙啊!好逼真的恐龙啊!”

再往前就是恐龙世界了,一个个恐龙塑像栩栩如生,让我不由地感叹:它们要是能动起来和我一起玩耍嬉戏就太好了。

哦,我爱恐龙,爱自然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游西安碑林博物馆

全文共 78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参观了被誉为“文化历史宝库”“书法艺术殿堂”的西安碑林博物馆。它是由孔庙、碑林和石刻艺术馆组成的专题性博物馆。肃穆庄严的西安孔庙和令人叹为观止的石刻艺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是最令我震撼的还是中国古代艺术的圣殿—碑林。

来到碑林,我犹如置身于碑的森林。走过一间间藏室,仰望着一座座碑石上的文字,我仿佛畅游在历史的长河中。从九百多年前开始,一代代有识之士为使碑石文化不被人们遗忘,他们耗尽心血集藏石碑,并竭尽全力保护它们不受战火的摧残,才有了今天恢宏的碑林。从秦篆汉隶到魏碑,唐宋明清诸多大书法家都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真迹,里面有我们所熟知的颜真卿、柳公权、欧阳询这样的大师。

看完了这么多的碑石,最令我难忘的还要数“开成石经”。有人说:“如果将碑的历史比做一条源远流长的大河,那么‘开成石经’便是它的源头。”“开成石经”共刻114石,每石高约2米,均双面刻字,共计228面。内容包括《周易》、《尚书》、《诗经》、《周礼》、《礼仪》、《礼记》、《春秋左传》等十二部历史巨著,共计160卷,65万字,有着“石质图书馆”之美誉。讲解员告诉我们,在开成二年时,印刷术还不够发达,当时的学子没有教科书,他们只能相互借书来抄。皇上知道后,害怕这些学子出现传抄的错误,于是命人将这些知识无误的刻在石碑上,供那些学子去抄。

在讲解员娓娓动听的讲解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文字变迁,比如古代的“光”字的写法就与现在不同,原来的“光”字上面是一个“火”,下面是一个“儿”,是一个十分形象的象形字,而现代的“光”字上面是一个“小”,下面是一个“兀”,它已完全没有象形字的特点和意义。

石碑上的汉字告诉我,古人用最软的笔写出了最硬的字,顶天立地、落落大方,而现代人在电脑出现以后,动手写字的人越来越少,写一笔好字的人越来越少,提笔忘字的人越来越多。我不想成为其中的一员,我要将中国文字的艺术传承下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游览的“武汉市湖北省博物馆”真是让我难以忘记!

一走进去,一走进去就会看见里面有像五个宫殿一样的大房子,在前三个“大房子”之间“夹”着莲花水池,莲花水池的下面就是入口。而且前四个像宫殿一样的大房子都是蓝色的,另一个是黑色的。

首先我进入的是最大的“房子”,一进去爸爸就把我拉到楚文化馆。我一进去就跑到武器区,我在那发现了许多武器,有矛、盾、斧头、剑、弓箭。最引人注目的是“越王勾践剑”。它是春秋晚期的剑,是1965年在江陵望山1号墓出土。他又细又长,长是55.7厘米,上面还有8个古代的字。剑面上是由菱形组成的,像一张渔网,漆在剑面上。历经几千年,它依然如此华美。

还有一个引人注目的是“编钟”,它像一个很大的风铃,外表上有许多好看的花纹。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次上天时播放的“东方红”就是用编钟敲打成的哦!

今天我在武汉市博物馆玩得非常开心,但是还有一个“大房子”我没有看,以后我一定要再来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2 字

+ 加入清单

记得爷爷问我:“子健,你知道你是哪里人吗?”我会骄傲地说:“我是深圳人!”他又问我:“那你知道深圳的历史吗?”我摇了摇头。于是爷爷决定在暑假的一天带我去博物馆参观。

我们先到二楼和三楼观看牛展,这里有各种各样的牛作品,如木的、陶瓷的、玻璃的、水晶的等等,我最喜欢一个叫“红牛”的作品,它是木制的,它全身呈红色,像一头栩栩如生的牛。我听爷爷说,深圳建市初期就有很多“拓荒牛”来参加建设,把小渔村变成如今的深圳。

最后我们来到了一楼观看抗日战争60周年图片展,这里有鬼子来了、深圳伦陷、众志成城、虎口营救、浴血奋战等展览区,图片中可恶的日本军用枪、炮、刀杀死了好多中国人,使我深深地感到落后就会被欺负。

通过这次参观使我更加了解深圳的历史,更加热爱深圳。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游览苏州博物馆

全文共 457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是个古老的城市,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人称: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今天我怀着好奇的心情来到苏州博物馆

走进博物馆,我们直接登上二楼,首先看见了一个碗,蓝色花纹,碗边上是小花,下面则是大朵大朵的花,那花纹栩栩如生,据说这碗已有600多年的历史,我仔细瞧了瞧,一点损伤也没有,保存的真好啊。往里走,是一艘白玉雕成的船,真是价值连城,那做工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玉有些瑕疵,撑船的桨本来也有花纹,两个合二为一,真是厉害!走几步,这里挂着一张很大的苏绣,大家应该知道苏绣是出了名气的,有单面绣和双面绣,迎面而来的是一匹黑马,仰天长嘶,旁边是灰马威风凛凛,看着看着仿佛听到了马蹄声……

象牙十分珍贵,博物馆里面还真藏着用象牙雕成的龙,那龙洁白如玉,是多么的美观啊,像活的一样。有一种东西叫鸟笼,古代的人也喜欢炫富,鸟笼里面外面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可抬头望望,提鸟笼的东西是金丝,在古代那细金丝是稀有的呀,可以想象是多么的珍贵!

苏州博物馆里面的珍品可真多啊,游玩博物馆如同看了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增长了我的见识,希望大家也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62 字

+ 加入清单

早就听说博物馆要搞“海洋动物展览”了,我心动了很长时间,一直盼着这一天快点到来。这一天终于来临了。

这天早晨,爸爸打算带我去,我一路想像着里面的情景,不一会儿到了博物馆,门口大条幅上写着醒目的几个大字“海洋动物展览”。走进里面,哇!真漂亮!我看见里面有:海星、海苹果等等很多很多的动物。我考一下同学,你们可知道“海苹果”是什么吗?它就是海里的一种动物。它可漂亮了!我还看见了一条真的鲨鱼,它的个头可真大呀,我看它的时候,心里还有一丝的紧张,因为经常从电视里看到鲨鱼吃人的可怕事情。但是,这种紧张只是一下,因为它只是标本,我怕什么呢?

我看得很仔细,看了一遍又一遍,最后,依依不舍地和爸爸回家了。今天我不仅有知识上的收获,我还有一个收获,那就是爸爸买门票的时候,还赠送了一个美丽的珍珠脚镯。可漂亮了,我可喜欢了。

我今天可真快乐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到了!到了!大家快下车吧!”老师用温和的语气对我们说。我们像一群解放的小鸟,冲出了车门。

走了一段路程,我们终于来到了浙江省博物馆,里面就象一个大大的展览园,让我认识了好多东西呢。

瞧,那个像艘船一样的是什么呀?那就是龙泉窑舟形砚滴。它高9。1厘米,宽65厘米。此砚滴作舟形,船的中间和尾部各有一各船篷,中篷内有一对情侣席地而坐,船舱外的艄公正攀着篷顶,欲取下篷顶的斗笠。

咦,那是什么?一个大罐子,上面还有鸡、羊、狗、鸟、鱼和龟。哈哈,它就是高26。3厘米的婺州窑青瓷罐呀!它釉色青黄,底部无釉,是一件在器物造型和胎釉特征上较为典型的婺州产品。

另外,还有越窑青瓷蟠龙罂、越窑青瓷罐、瓯窑青瓷牛形灯等,都非常精致和漂亮,让我们增长了许多知识,真像讲解员阿姨说的:把人们带进了一个充满纯朴和青翠的艺术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览温州博物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524 字

+ 加入清单

暑假的一天,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我和王雨芊同学准备一起去温州博物馆参观。

走进大厅,一楼的花岗岩壁面上悬挂着九幅中国传统神话题材的钢雕壁画,有盘古开天、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大禹治水等。这些壁画形态逼真,栩栩如生!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女娲补天。女娲正全神贯注地仰着头,手握五彩石,修补着天空中的大洞。这些浮雕真让我惊叹中华博大精深的文化!

我们又去参观了自然馆。自然馆分四大类:鸟类、陆地动物类、海洋生物类和恐龙类。走进自然馆,仿佛走进了原始森林,使人心旷神怡。鸟类标本美丽极了!有大的、小的、棕色的、深绿的……走进陆地动物类,我们看到了一些生活在陆地上特别的凶猛动物标本,有老虎、毒蛇、扬子鳄……而长颈鹿、金丝猴和长毛猩猩却特别惹人喜爱。接着,我们又走进了海洋生物类,这里的鱼类标本品种繁多,大小不一。其中,我最喜欢鲨鱼,它体型庞大,牙齿锋利无比,是非常可怕的掠食动物。最后,我们还观看了恐龙标本。这些庞然大物是地球上有史以来最可怕的动物,三角龙和霸王龙让参观的我们吃惊得瞪大了眼睛。我真想回到那个弱肉强食的恐龙时代,去看看恐龙多姿多彩的生活!

出了自然馆,我们还参观了历史馆、书画馆和工艺馆,都非常有趣!

温州博物馆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增长了不少知识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暑假西安游记: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它之所以叫碑林,是因为它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

碑林里,我印象最深的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亲笔书写并注释的。它形式独特,四面都刻字,碑冠刻的是青龙腾空,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楷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可以看出,唐玄宗对这种所谓的小事都这么认真,真是一位真正的好皇帝。

接下来我们去的是7个大型石碑展室,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却是一个个字,还是一首诗呢!画即是字,字即是画,字画合一。更有的碑刻的是地图,图上“每六寸折地一里”标注得清清楚楚。当时没有测量仪器,地图还能画的如此精准,真是不可思议。

我们最后去的一个展室里的碑全是原来放在国子监给学生作范本,用处类似于现在字典一样的碑。之所以有这样的一些碑,是因为当时还没有印刷术,学生们的课本都是他们自己用手抄出来的,你抄,我抄,他抄,难免会有些笔误。有了这样一个范本,学生们有了一个校对的地方。这块碑上,用正楷端端正正地刻上每一个字,字字都工整准确,让人肃然起敬。

走出博物馆,可我的心还在那一块块碑、一个个字前。这次参观,使我认识到了书法艺术是中华文明的奇葩,字写的好,不仅是看起来美,更是为了准确地传递信息。通过这次参观,端正了我写字的态度,教会了我怎样把字写好,树立了我写好字的信念。

我爱西安碑林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览苏州博物馆

全文共 877 字

+ 加入清单

我去过金碧辉煌的故宫博物院、历史悠久的陕西博物馆、好玩有趣的自然博物馆等一些著名的博物馆,常常被那里的展品所吸引,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最难忘的要数游览苏州博物馆了。

苏州博物馆面积不是很大,坐落在美丽的苏州古城内。小桥流水、白墙黑瓦、竹林环绕、鸟语花香。这里展示的有精美的越王勾践剑,有非常稀有的秘色瓷碗,还有浑身装饰了金银珠宝的佛骨舍利塔。我在里面看呀、听呀,就像一只小鱼,来到知识的海洋尽情畅游。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那只象牙船了。

我一进入三号展厅,房间里可真是人山人海,大家都围在一起,这是在看什么呢?我挤进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巨大的象牙船。这只象牙船有1.60米长,是用整只非洲象牙雕刻而成,乳白色的象牙船上刻满了各式各样的小人。解说员告诉我说:“这只象牙船雕反映的是郑成功收复台湾在海上指挥作战的事。”只见郑成功身穿战袍,一手持令旗一手抓着腰间的长剑,神情坚定,威武的坐在船中央,两只眼睛遥望远方,他似乎在说:“将士们,我们一定能打赢这场战争,将敌人赶走,收复台湾!”他的身边围满了士兵们,他们有的一手举着大刀一手拿着盾牌,护卫着战船;有的双手紧紧攥着长枪,两眼圆瞪,似乎正要向敌人扎去;还有的身子探出,把手里的弓箭拉开,眼睛微眯正在瞄准目标。那丰富的表情和姿态让我似乎看到了战火硝烟,听到了隆隆的炮声,感受到那场激烈的战斗。在将士们的下方,还有十来个水手,他们低着头、使着力,在船头拿小旗的人指挥下,正奋力向前划船。

听解说员阿姨介绍,象牙船原本是有一对,存放在北京圆明园的,在八国联军入侵时给侵略者抢走了。一直到2006年,中国的一名老先生到法国时才看到了这只象牙船。他想办法不惜重金把这只象牙船买了下来并无偿捐给苏州博物馆,才使我们能欣赏到这件精美且有意义的雕刻。可惜,另一只象牙船还流失在外,不知在什么地方,而台湾也还没有回来,真希望他们都能早日回来。

听了这个故事,我心里对那位老先生非常敬佩,更加喜欢这件展品了。我觉得,参观苏州博物馆不仅让我增长了见识,更加让我明白只有国家强大才能有我们的美好生活。我喜欢苏州博物馆,期望能游览更多的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览苏州博物馆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有一个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博物馆,就是苏州博物馆。今天,我们就去了哪里。

苏州博物馆看上去像古建筑的样子,但是窗户又透出现代建筑的风格。在其中一个展厅,两条金龙映入我的眼帘:它们昂首挺胸,仰望天空,全身金光灿灿,满身鳞甲,给人一种既威严又悠闲地感觉,仿佛正在慢慢地巡视,但却把这当成了散步。

看完了金龙,我们继续向前走,看到了一个佛塔模型。在它的上面有许许多多五彩缤纷的宝石点缀,有绿松石、蓝松石,还有白舍利。再向上看,有四大天王和四大天女站在塔上。四大天王手持兵器,仿佛要大显神通;而四大天女则在跳着舞,衣袖仿佛还在随风飘动。往顶层一看,哇!只见一颗巨大无比的白色珍珠在灯光的照耀下映出绚丽夺目的色彩,仿佛一个小光球放在塔顶上。

我在展馆内还看到了雕刻精美的莲花盆、栩栩如生的陶制牛、猪、鸡等等。在展馆后花园的池塘里,开着朵朵粉红色的荷花,荷花下,锦鲤欢快地游来游去。池塘中间有个大大的亭子,鸟儿和人们都在亭子里休息。

苏州博物馆是我见过的最特别的博物馆,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到这里来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览台湾博物馆

全文共 617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台湾的故宫博物馆,最值得一看的有三样东西,第一件是翠玉白菜,第二件是毛公鼎,第三件就是肉形石,这三件宝贝被台湾人戏称“白菜、猪肉炖火锅”。这翠玉白菜是一个翡翠制品,它原来并不是一块好玉料,但经过工匠别样的设计后变得容光焕发,成了一棵上绿下白的碧玉白菜,这白菜据说是清朝一位妃子的陪嫁品,取其寓意清清白白的好意头,更别具匠心的是在白菜顶部雕琢了一只通体碧绿的蝈蝈,这个小家伙身上的纹理清晰可见,似乎什么时候会像冬眠后苏醒过来,伸伸腰,弹弹腿就从上面跳下来。这只蝈蝈的任何地方都很精致,弯曲的腿显的弹性十足,而胡须也是活灵活现的,美中不足的是蝈蝈的一根胡须断掉了,据说是在北京故宫时就断了,有据可考。我们来到肉形石的展厅,这里的人真多,队伍排的老长,有各种肤色和说不同国家的语言的老外,还有说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国话。终于等到了,一看,竟然真的像一块五花肉,通体油光发亮,连肉上面的毛孔密密麻麻都看得清清楚楚,好象很好吃的样子,忍不住想尝一口是什么味道,真佩服这些技艺精湛的工匠,做出玉的五花肉,也能把别人的口水引出来。 毛公鼎其貌不扬,它是一件西周晚期的青铜器,身上刻满了许多的象形文字。还有象征红山文化的玉龙,各类瓷器,书画作品还有许多件精品中的精品,应该是北京故宫里最精品,最有价值的都被带到这里来了。当年蒋介石费尽心机将这批宝物几经周折运到台湾,一共有六十多万件。由于时间很紧,还有许多的精品来不及观看,我们只能遗憾的离开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参观西安碑林博物馆

全文共 278 字

+ 加入清单

森林是一片令人窒息的温柔.

碑林...... 是石的宫殿?时光的藤蔓纠缠绵延,根伸入的肌肤,引我走进历史深处.

碑本无意展示它的忧郁,只是,忧郁已深入骨髓.林也变成了智慧光辉的方块字,闪出几前年的气质.

蝇头小楷,传达一份剔透明亮的心情;如椽大篆,像掀起高高的林浪,嘶声呐喊;最是那狂草写意,宛若欣常狂怨中的浪,一条挟风翻卷的龙.恣意,潇洒,淋漓酣畅......

就这么伫立,读差时光纯粹的情绪.

走出文字的樊篱,走出墨课的迷阵,走出一笔笔雅洁的芳香.

日月会剥蚀,朝代会更替.当狼化为灰烬,嘶裂的咆哮帛为烟.只是那呕心沥血的壮观,历史选择了石碑.

碑林,会说话的历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25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妈妈走在博物馆的路上,我一会儿问这一会问那,一会儿跟着妈妈参观。不一会儿,我们来到了美丽、雄伟的大成殿。

大成殿的门令我大吃一惊:天哪,竟然有五六米高。得仰脖高瞻。大成殿上刻着美丽的花纹,是两只活灵活现的凤凰正在相互媲美;旁边是几条威武的龙,真是巧夺天工、鬼斧神工啊!

成殿前是两架年代十分久远、陈旧不堪的大炮。大炮左边是十分古老的铜钟,可由于长时间暴露在外头,已经风化了。布谷鸟“咕咕”地叫着,好像在和春姑娘一起唤醒大自然,小草探出头来,花儿张开花瓣,大树发出新芽……

边是一棵参天古木,上面的鸽子发出“呜呜”的声音,好像在一次次诉说着历史的悲剧。

黄昏时分,大成殿在落日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庄严,我心想:我将来一定要将家乡建设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游览浙大博物馆作文500字

全文共 63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星期,学校组织我们六年级同学游览了浙大博物馆,这是为了让我们了解中国瓷器的历史,丰富我们对瓷器的了解。事先,施老师就让我们充分的准备,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瓷器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我准备的是定窑瓷器。我需要了解定窑出现的年代、产生的地点和工艺特点等。

早上我们带上所需的材料和小组讨论的结果来到浙大博物馆。

浙大博物馆里灯光昏黄,环绕着点点暗香,从后厅里传来悠悠的古琴声,让人心平气和。我们先来到介绍瓷器来历的展厅,那里可以看到瓷器的历史和文化源远。

瓷器的历史发展源远流长,从3000多年前已经开始出现,到宋代的时候最为繁荣。最早的瓷器很实用,仅仅只用于平常吃饭用,而且普通老百姓还用不上,只有部落首领才能使用,这个时候瓷器是比较少的。后来瓷器发展越来越繁荣,作为古代中国的特产奢侈品之一,瓷器通过各种贸易渠道传到各个国家,精美的古代瓷器作为具有收藏价值的古董被大量收藏家所收藏。

我们看着这些精美的瓷器,不仅为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而感叹。你看,那件宋代青花瓷,表面白色,上面刻着青蓝色的花,那些花栩栩如生,好似一朵真花插在眼前,令人咋舌;还有那件彩色的瓷器,上面绘有人物、花鸟,颜色多样,简直像一幅精美的画卷;还有一件青色瓷器上刻着双龙戏珠图案的大花瓶,两条龙如腾云驾雾一般缠绕在花瓶上。还有许许多多,都无不说明着我们中国瓷器那令人神往的艺术魅力。

这次来到浙大博物馆,让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关于瓷器的许多知识,欣赏到了瓷器的魅力,虽然我们只是学到了瓷器知识的一角,但是也让我们开阔了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游览水博物馆作文450字

全文共 420 字

+ 加入清单

在星期天,我们小记者来到博物馆参加活动。

在外面,整座博物馆上的玻璃闪闪发光,像一座闪烁着光芒的宝塔。走进博物馆,任馆长向我们介绍了各种水利工程和水知识。

然后讲解员姐姐带我们走进了四个展厅参观,了解了中国从古至今智慧治水的辛苦付出。参观完后我们来到了我最喜欢的龙施雨沛。龙施雨沛在高高的塔顶,向左望去是直入云天的高楼大厦;在右边是一个美丽的湖泊,湖泊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绿色的草木之中,显得格外明亮;在前面便是钱塘江了,钱塘江好似一条巨龙横卧在城市之中。此刻我的心中感到自豪,也有一丝恐惧。这时我发现,在塔顶上还有一层楼。我怀着好奇的心情小心翼翼的爬上塔顶。爬上塔顶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巨大的金色四方体石碑,石碑顶上缠绕着一条金龙,金龙的嘴里吐出一股水来石碑的四个面都写着字。参观完塔顶后我到一楼大厅领取了博物馆送的精美礼品。这时我就结束了这次博物馆之旅。

这次活动我明白了水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我们要好好保护水资源。

到此我的活动结束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游览博物馆作文300字

全文共 35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去黄酒博物馆举行小队活动。到了黄酒博物馆以后,第一眼看到的,就是开阔的广场,紧接着是影视厅、酒展馆、酒业厅……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醉酒屋。你在里面走,就像喝醉酒了一样,怎么走也不稳,再往里走,你就能看到一瓶巨大的花雕酒,后来我才知道,根本没有花雕酒这个品种,里面装的,其实是加饭酒。状元红和女儿红也是一样。

上了二楼以后,一股酒味儿差点把我熏醉,让我真正了解了黄酒的威力。后来一看,二楼不仅有每个酿酒过程的介绍,还有许多文物。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瓶永久珍藏酒,连家长都拍了好多照片呢!

参观完二楼以后,我们又去了地下酒窖,一下去,就有一种阴森的感觉。那里按年份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很多酒坛,虽然有一股霉味儿,但是你仔细闻,就能闻到一股淡淡的酒香。

出来以后,小队活动结束了,我也恋恋不舍地离开了黄酒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西安碑林博物馆作文700字

全文共 738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西安游玩,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既不是有“世界八大奇迹”之称的秦始皇兵马俑,也不是汁水四溢酥脆可口的肉夹馍,而是西安碑林博物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西安碑林博物馆是全国最大的石质书库,里面碑石如林,藏石达3500余件,汇集了历代著名书法艺术珍品。这让自幼学习书法的我,感觉像闯进了“书法艺术的殿堂”,一次过足了瘾。

西安碑林博物馆的“碑”字苍劲有力,非常好看。不过这个字少了一个撇,有人说这是题字的林则徐因为禁烟被朝廷撤职,心情郁闷,所以少写了一撇。其实这是错误的,因为在古代碑字可以不写撇。进了碑林博物馆,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石台孝经碑》,这块碑是由唐玄宗李隆基亲笔书写并注释的孝经。碑冠刻的是青龙腾空,它还有三层碑座,每一层都都刻有精美的图案。那石碑上都画上了一个个格子,格子里是用隶书工工整整的刻上了每一个字,格子旁边的小字是对该字的注释。说实话,唐玄宗的字写的真不赖,风流力劲,被誉为唐代隶书的典范呢。

碑林里面有许多大书法家的真迹,比如柳公权的玄秘塔碑、曹全碑等。展室里的石碑不仅造型百出,碑上记录的事也是五花八门,不仅有李斯、王羲之、颜真卿等书法家的杰作,还有文字游戏《画里藏字》碑,乍一看,是一幅漂亮的竹子,可走近仔细看,里面却藏着描写三国演义中的关羽的一首诗:“不谢东君意,丹青独立名。莫嫌孤叶淡,终久不凋零。”是不是很有趣呢?

碑林里各位书法大家的作品,让人如痴如醉。有些书法家的故事也让人忍俊不禁,大家都知道的草书大家张旭,据说一旦喝过酒极度兴奋的时候就会把笔一扔,直接用头发沾上墨来写字,是不是很疯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怀素都曾师法于他,颜真卿甚至两度辞官向他请教笔法。

碑林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学们如果今后有机会去西安,一定要实地去参观一下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游览苏州博物馆

全文共 850 字

+ 加入清单

苏州博物馆、忠王府、贝聿铭。乍看之下,这三个词语根本毫无关联,可是我们苏州的新博物馆恰是世界级建筑大师贝聿铭所设计。新馆也包括修葺一新的忠王府。带着对苏州博物馆的好奇,我们与今年3月来到了新馆。

刚走到西北街段,就望见远处有一粉墙黛瓦,古色古香,却又不失现代气息的几何形建筑——苏州博物馆!这就是贝聿铭老先生所钟爱的“小女儿”吗?我们加快了步伐,想要一探究竟。

到了!到了!新馆与毗邻的拙政园、狮子林等园林名胜形成了一条丰富多彩的文化长廊。新馆正门口的步行街南侧为河畔小广场;杨柳依依,桃花灿灿。广场两侧修复了古色古香的沿街古建筑,集书画、工艺、茶楼、小吃等公众配套服务于一体,为前来旅游的中外游客提供了便利。

刚进大门,映入眼帘的首先是园林式花园,池塘、小桥、假山、亭台交相辉映,恰到好处的组合在一起,让人不得不佩服贝聿铭老先生的鬼斧神工。

但这赞叹马上又被诧异所取代——我们走入了西部主展区,首先看到的是国宝级文物真珠舍利宝幢。1978年,在苏州瑞光寺塔第三层天宫中发现,为北宋遗物,距今一千年左右。真珠舍利宝幢外形精美,选材名贵,工艺精巧,是北宋人民智慧的结晶。她静静地端坐在玻璃罩内,仿佛诉说着吴地的千年辉煌。

同样身为国宝级文物的五代秘色瓷莲花碗则给人以神秘感地多。这种瓷莲花碗,碗为直口深腹圈足,盏托形状如豆,盘x外翻,束腰,圈足外撇。碗身外壁、盏托盘面和圈足均饰重瓣莲花,如浅浮雕状突起。它的釉色滋润内敛,捩翠融青,呈现出玉一般的温潤感。所谓秘色,各人说法不一,有的说是青瓷统称,有的说是翡色之意……。究竟是何意也不是你我所能讲得清楚的。佛曰:不可说,不可说。

接下来的文物更是层出不穷,书斋陈设、玉器摆设、服饰……这般精美的东西,今生得以一窥,真乃人生一大幸事也!

忠王府。曾经骁勇善战的忠王李秀成的府邸;曾经被李鸿章称赞“平生所未见之境也。”江南最大的古戏台就在这里。玻璃柜中陈列的发饰、戏服美伦美焕,令人痴迷。红鲤、池水、古木、青竹构勒出一幅美丽的花园春景水墨画。

苏州博物馆,美丽,安详,丰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宜兴博物馆游览有感作文600字

全文共 730 字

+ 加入清单

2月24日,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参观了宜兴博物馆,深入了解了我们大宜兴的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在我们宜兴,出土了许许多多精美的文物,我算一饱眼福了。

首先从货币说起,要知道,货币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在我国的夏商时代就已出现了货币,最终的发展是到周朝的春秋战国时代,当初各种形式的货币盛行,有楚国的布币、刀币、蚁鼻币等,燕赵的鼎形币,秦国的圆形方孔铜币等等,正因为货币的发展,才使当时社会的各种行业得到蓬勃的发展。古人的这些货币在现在看来仍十分的精巧,铜币虽形状各异,但其币上的铭文、花纹非常美妙,每一件都是艺术品。这些出土货币展现了我国在古代的铸币工艺的高超,以及让我们看到了古代当时社会各行各业的兴盛。

其次,来看看我们的大宜兴有什么。

我们宜兴作为陶的古都,出土的陶器非常的多。虽然大部分民众生活生产所使用的陶器在现在看来非常的粗糙,联系到古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水平也无可厚非,但出土的陶器中也不乏工艺精湛的精品。比如一个名为神兽尊的陶罐摆件,它的四周镶有四只面目狰狞的蟾蜍神兽,每只蟾蜍都张大了嘴巴,口中都叼着一颗闪闪发光的珠子,身体上各种漆釉流光溢彩,让人一看就爱不释手。我猜想这件陶罐肯定是当时社会上层人士所用,制造者对它非常的用心,我仿佛看到制造他的人用那简陋的工具不断的修改着他的作品,一分一秒的仔细斟酌,一步一步的勾画着,每一个步骤都是那么的小心翼翼,生怕一个疏忽就能铸成大错的样子。

看到这些,我想这些出土的每一件文物都倾注着古代人民的智慧,体现着古代人们的勤劳,我们作为后来者应该继承他们的光荣传统,世代把他传递下去。

经过对宜兴博物馆的游览,我已经对我们的大宜兴几千年来的历史有了一个充分的了解,使我更加关注我的家乡,更加热爱我的大宜兴。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