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罗温艾金森的简介作文(精品20篇)

浏览

1310

作文

918

篇1:原来你还在这里小说简介

全文共 2040 字

+ 加入清单

《原来你还在这里》,由朝华出版社出版的一部爱情小说,由当下炙手可热的80后女作家,80后作家新领军人物辛夷坞创作。文中描写了一对情蔻初开的高中学生苏韵锦与程铮情彼此深爱着对方,却因家庭背景不同,生活上的差异不得不分开,而韵锦在分开后才发觉有了程铮的孩子。几年后,又出现在彼此生活中,他们的爱情会不会开花结果?这是一个教人们如何去爱的故事。独创“暖伤青春”系列女性情感小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原来你还在这里》《山月不知心底事》《许我向你看》《我在回忆里等你》《浮世浮城》长居销量排行榜前列。

该书主要描写了一对情蔻初开的高中学生苏韵锦与程铮彼此深爱着对方,却因家庭背景不同,生活上的差异不得不分开,而后分分合合的爱情故事。

内容简介

苏韵锦爱上了高中同学程铮,程铮也深深爱着她。但是两人毕竟背景不同,生活上的差异不断让感情出现裂痕。当好强的韵锦决定要告诉程铮自己已经怀孕的时候,两个人却已经走到了分手的境地。四年后,事业有成的韵锦发觉程铮又出现在她的生活中,他们的爱情又再一次抨击出新的火花。

番外更让我感觉颇深,特别是“不管有过多少的苦,只要她愿意转身,总有那个人在等她。然而等待我的那个人在哪里。”这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一个人的苦恋是一件多么难受的事情,而且他明知道却装作不知道,更是令人难受。原本以为莫郁华的付出到最后会有所回报,周子翼会感动以至于会爱上她,当看到周子翼离婚时,也以为是他发现原来他已经爱上了莫郁华后才会离婚而去找莫郁华的,但是我错了,他们之间就像两条平行线永远也不会有交点,所以她再如何地付出如何地爱他,都不会有结果,因为他不爱她,更可恨的是,即使不爱还一而再再二三地去伤害她,特别是那句“你为什么不是我的家人呢”,这对于一个爱他至深的人来说是最大的伤害了,我宁愿你对我说不爱我,至少我还可以傻傻地安慰自己,我还可以等,等到有一天你会爱上我,可是如果你把我当成家人,那只能说明我们之间永远都没有可能,真的很恨周子翼,当一个男人坏更甚者说无耻到这种地步,真替莫郁华不值,这就所谓的孽缘吧,当你喜欢他时,他不喜欢你,当你对他要死心时,他却又重新出现在你面前,有意无意地给你希望、错觉,到最后总是以失望收场,而且比之前更伤,爱情是沉迷,当更危险的是不在意,她沉迷于他,而他却对她所付出的根本不在意,也许是她上辈子欠了他的吧,所以这辈子要为他受爱的煎熬,承受着他的折磨,而耗尽大半个青春,所谓爱情真是个折磨人的东西……

至于韵锦和程铮之间的恋情,相对于大团圆结局来说,我更希望到最后他们并没有在一起,这样我觉得会更真实,因为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两个人根本就不可能会在一起,更谈不上以后结婚。韵锦和程铮之间的爱情也是纠纠缠缠分分合合彼此折磨但最后由于他的执着她还是选择和他在一起了,因为她爱他,忘不了他但是在尊严面前她宁愿把这份爱埋藏在心底,但是如果没有他的一再坚持一再纠缠,他们还会在一起吗?我想不会的吧,因为她永远不会主动去找他的,因为那该死的自尊或者我觉得她爱他远没有他爱她爱的那么深,至始至终她都没有亲口对他说一句“我爱你”,虽然用其他的方式表达了,但是爱情这种事还是用语言表达的最直接最明确,让对方明白你的心意,这样程铮也就不会每天那么战战兢兢、紧张兮兮的了,这样无形中反而给自己增加压力和负担,这两种恰恰就是爱情的致命伤,之后他们分手、再相遇、再伤害、折磨着彼此,但分手的这几年中他们也慢慢地在社会生活中通过所经历的和周遭的一些事情长大了成熟了也领悟了许多发现两个人在一起并不是光有爱情就够的,要学会彼此包容而且必须要放弃一些东西来成全两个人的幸福,这样两个人才会走的更远更久。爱情不是要求彼此而是两个人看向同一个地方,最后他们还是在一起了,有了之前的经验教训,我相信他们会更加珍惜彼此的。韵锦是幸运的,因为无论她在哪里都只离程铮一个转身的距离,他一直在离她很近的地方——在她的心里。正如她在他心里一样。

所以小说毕竟还是小说,来于生活并高于生活,让读者在小说中找寻自己曾经有过的影子和未来所梦想的生活,虽然永远不会像小说那样浪漫,但是还会给自己一个慰藉,所以我喜欢看小说,欣赏作者的文笔,更羡慕作者笔下的男女主角的浪漫爱情,也一直期待着能有一份真正属于自己的爱情,还是借用书中的那句话:不管有过多少的苦,只要她愿意转身,总有那个人在等她。然而等待我的那个人在哪里。而谁和我有着一个转身的距离呢……

作品鉴赏:

《原来你还在这里》是对青春与爱情最纯粹也最美好的记录与回味。作为辛大的处女作,它映射出她最初执笔时心底那些激越而痛楚的情感,那是少年甜蜜与痛苦所交织的青涩年华,是爱情的美好和无奈在程铮和韵锦生命中缓慢流淌过的痕迹。

它只是一个安静而纯粹的爱情故事,简单到只有爱情,在彼此的青春岁月中反反复复地滋生又幻灭。然而,也正是因为这种简单与质朴,因为那些琐碎的少年心事,充满热情的期待,暧昧而甜蜜的过程,小小的争执与不安,所有的一切都一目了然,却又让人怦然心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汪精卫简介

全文共 651 字

+ 加入清单

汪精卫,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人。以下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汪精卫简介的内容,欢迎大家查看。

汪精卫(1883-1944)名兆铭,字季新,号精卫,广东番禺人。

1901年应番禺县试,中秀才。1903年考取留日法政速成科官费生,次年入东京法政大学学习,受西方国家观念及主权在民思想的影响,“固有的民族思想,勃然而兴”。1905年7月谒见孙中山,加入同盟会。1912年1月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夕,按孙嘱咐代起草临时大总统府就职宣言。

1921年任广东革命政府高等顾问、教育会会长等职。次年任国民党本部参议,参加国民党改组工作。在1924年1月的国民党“一大”上被孙指定为大会主席团成员之一,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后出任中央宣传部长。11月随孙北上入京,任秘书。1925年2月孙病危时受命记录孙的遗嘱。

孙逝世后以拥护三大政策的“左派”和孙的信徒面目出现。7月任国民政府常务委员会主席兼军事委员会主席、宣传部长等职。1926年1月在国民党“二大”上当选为中央执行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山舰事件”发生后,被迫辞职,出走法国。

次年4月归国,任武汉国民政府主席,一度与叛变革命的蒋介石进行争权斗争。7月15日在武汉实行“分共”,与蒋合流,但随后仍一直与蒋明争暗斗,历任国民党中央特别委员会委员、国民政府委员、行政院院长兼外交部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国民党副总裁等职。

1938年12月离开重庆,发表“艳电”,公开投日叛国,充当大汉奸。1940年在南京成立伪国民政府,自任主席。1944年11月10日在日本名古屋病死。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筑梦中国》简介

全文共 286 字

+ 加入清单

筑梦中国》,它是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电视台、国家博物馆联合摄制的历史文献纪录片,共分“风雨如磐”、“中流击水”、“正道沧桑”、“伟大转折”、“世纪跨越”、“发展新境”、“圆梦有时”7集,每集时长30分钟,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生动阐释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该片主题鲜明突出,内容丰富精炼,故事生动感人,具有很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是对党员、干部进行中国梦教育的很好教育片。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清明的来历简介

全文共 269 字

+ 加入清单

谈到清明节,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会联想到历史人物介子推。据历史记载,在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时代,晋国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艰苦,跟随他的介子推不惜从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块肉让他充饥。后来,重耳回到晋国,做了国君(即晋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赏所有跟随他流亡在外的随从,惟独介子推拒绝接受封赏,他带了母亲隐居绵山,不肯出来。

晋文公无计可施,只好放火烧山,他想,介子推孝顺母亲,一定会带着老母出来。谁知这场大火却把介子推母子烧死了。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每年的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户户只能吃生冷的食物,这就是寒食节的来源,也是清明的来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天珠变》简介

全文共 625 字

+ 加入清单

天珠变》(异界征战)(完结)

人有本命珠,觉醒后或为意珠、或为体珠,如手串分别在左右手腕处盘旋。天珠如人类之双胞胎,当意、体双珠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的时候,即为天珠。修炼体珠者是为体珠师,修炼意珠者是为意珠师,而修炼天珠者自然即是天珠师。天珠天珠变师最高为十二双珠,因此,它的修炼过程也被称之为:天珠十二变。我们的主角就是一位修炼着天珠变的弓箭手。

小说关键字:周维清、上官冰儿、上官雪儿、上官菲儿、东方寒月、巫月寒、天儿、变石猫眼、 天珠、弓箭手、圣力、恨地无环、六绝神芒阵、无双教

《神印王座》简介

《神印王座》(异界大陆)(完结)

魔族强势,在人类即将被灭绝之时,六大圣殿崛起,带领着人类守住最后的领土。一名少年,为救母加入骑士圣殿,奇迹、诡计,不断在他身上上演。在这人类六大圣殿与魔族七十二柱魔神相互倾轧的世界,他能否登上象征着骑士最高荣耀的神印王座?

小说关键字:六大圣殿、守护骑士、惩戒骑士、龙皓晨、龙星宇、采儿、皓月、魔族、神印王座、蓝雨· 光之芙蓉、永恒之长眠、日月神蜗盾、猎魔团、除猎魔、光之晨曦。

灵力:按点数划分,又分为内灵力和外灵力。主角内灵力在觉醒时为97点,称为光明之子(神眷体质)。发展方向为双系骑士,即为守护骑士与惩戒骑士。 主角目前在梦幻天堂神眷体质觉醒使先天内灵力提高到100点.(光元素精灵,每进化一次提升1点先天内灵力。后在死灵圣法神,亡灵天灾伊莱克斯的帮助下,先天内灵力提升到了120点,称为光明之神体质)。

漫画:连载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荀攸简介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荀攸在何进掌权时期任黄门侍郎,在董卓进京时曾因密谋刺杀董卓而入狱,后弃官回家。 曹操迎天子入许都之后,荀攸成为曹操的军师。 曹操征伐吕布时荀攸劝阻了曹操退兵,并献奇计水淹下邳城,活捉吕布。官渡之战荀攸献计声东击西,斩杀颜良和文丑。又策奇兵,派徐晃烧袁绍粮草,同时力主曹操接纳许攸,画策乌巢,立下大功。平定河北期间,荀攸力排众议,主张曹操消灭袁绍诸子,被曹操上奏朝廷封为陵树亭侯。荀攸行事周密低调,计谋百出,深受曹操称赞。建安十九年(214年),荀攸在曹操伐吴途中去世。

荀攸被称为曹操的“谋主”,擅长灵活多变的克敌战术和军事策略。他生前设奇策共十二计,只有钟繇知道。钟繇整理未全就去世了,故后世不得而知。另著有《魏官仪》,今已佚。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王羲之-简介

全文共 866 字

+ 加入清单

王羲之(公元303-361年,一作321-379年),东晋书法家,字逸少。原籍琅琊人(今属山东临沂)。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他出身于两晋的名门望族。王羲之12岁时,经父亲传授笔法论,少时师从著名女书法家卫夫人学习书法。以后他渡江北游名山,博采众长,草书师法张芝,正书得力于钟繇。观摩学习“兼撮众法,备成一家”,达到了“贵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

与两汉、西晋相比,王羲之书风最明显的特征是:用笔细腻,结构多变。王羲之最大的成就在于增损古法,变汉魏质朴书风为笔法精致、美仑美奂的书体。草书浓纤折中,正书势巧形密,行书遒劲自然。总之,他把汉字书写从实用引入一种注重技法,讲究情趣的境界。实际上,这是书法艺术的觉醒。标志着书法家不仅发现书法美,而且能表现书法美。后来的书家几乎没有不临摹过王羲之法帖的,因而有“书圣”美誉。他的楷书如《乐毅论》、《黄庭经》、《东方朔画赞》等“在南朝即脍炙人口”,曾留下形形色色的传说,有的甚至成为绘画的题材。他的行草书又被世人尊为“草之圣”。王羲之没有原迹存世,法书刻本甚多,有《十七帖》、小楷乐毅论、黄庭经等。摹本墨迹廓填本有《孔侍中帖》、《兰亭序》(冯承素摹本)、《快雪时晴帖》、《频有哀帖》、《丧乱帖》、《远宦帖》、《姨母帖》以及唐僧怀仁集书《圣教序》等。

王羲之的书法影响到他的后代子孙。其子玄之,善草书;凝之,工草隶;徽之,善正草书;操之,善正行书;焕之,善行草书;献之,则称“小圣”。其后,子孙绵延,王氏一门书法传递不息。武则天曾求王羲之书。王羲之的九世重孙王方庆将家藏十一代祖至曾祖二十八人书迹十卷进呈,编为《万岁通天帖》。南朝齐王僧虔、王慈、王志都是王门之后,有法书录入。释智永为羲之七世孙,妙传家法,为隋唐书学名家。

王羲之书法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书苑。历史上第一次学王羲之高潮在南朝梁,第二次则在唐。唐太宗极度推尊王羲之,不仅广为收罗王书,且亲自为《晋书·王羲之传》撰赞辞。从此,王羲之在书学史上至高无上的地位被确立并巩固下来。宋、元、明、清诸朝学书人,无不尊晋宗“二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麻雀》小说内容简介

全文共 1027 字

+ 加入清单

麻雀》是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国家一级作家海飞著,目前已改编为同名谍战电视剧《麻雀》。

《麻雀》讲述了陈深潜伏在汪伪特工总部首领毕忠良身边,通过代号为“麻雀”委派的工作者秘密传递信息,成功“窃取”汪伪政府“归零”计划的故事。

【主要人物】

男主角:陈深

陈深是《麻雀》原著小说中的男主角,是代号麻雀的中共特工。他曾是军统青浦特训班的教官,曾喜欢过一个叫徐碧城的女学生。然而徐碧城加入军统成为一名特工,还成了唐山海的夫人。在他和代号宰相的上线秘密接头时宰相意外牺牲,陈深带人捣毁上海军统站,第一次取归零计划失败,暴露自己终于成功窃取归零计划。在得知李小男牺牲的消息后,他怒杀苏三省,跳江炸车后毁容。最后陈深为掩护同志春羊逃走而死于国军逃亡台湾之前的大肆屠杀共党行动之中。

女主角:李小男

李小男是《麻雀》原著小说中的女主角,是代号医生的中共特派员,陈深的上线。她潜伏上海,以明星电影公司三流演员的身份来掩饰自己特工的真实身份。她总是开玩笑要给陈深做妾,陈深也一直没有答应,被陈深一直当成妹妹看待。最后不幸被叛徒郭小白出卖,被苏三省以酷刑将胃抽出而牺牲。

【注:在同名谍战电视剧中徐碧城是女主角。】

内容简介

《麻雀》讲述了上海滩的孤岛时期,场场且文且武的谍战故事,陈深作为资深特工活跃在小说里,引导一条主线。

而其他的特工或明或暗,都交集在陈深身影的所到之处。

请原谅我如此简单的叙述剧情,对于陈深这个温和、幽淡、文雅的人,我实在没有办法详述其中激烈的故事情节。深怕因为首因效应就破坏了他在读者们心中的感觉和印象。

人到中年两不堪,活不容易死不甘。尤其是在那个年代,黄埔江面不会停歇,一如动荡的时代,作为一个埋伏在汪精卫政府中的默默中年男子,陈深也应该有所疑虑:自己要在这里埋伏多久,为什么要做着汉奸做的事情,我的性命什么时候会丢掉,要过多久才能完成任务……

时代的大潮流中,谁又能避免?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

也正是这滔滔波浪铸就了陈深无比忠诚,具有信仰,敢爱,爱得平和;敢死,死得从容的战士精神。在那个热血的年代里,具有这种精神的人不可胜数,革命才会在从容不迫的情况下胜利。

回到题目,这些人就像集结成一个整体准备过冬的麻雀一般,在青春里低空飞行,热血沸腾。

他们要穿梭过枪炮横行的上海街巷,搜寻出想要的情报,并远远地递给自己的组织,还要避免被迎面而来的捕鸟网粘住。听着有些刺激,险象环生的后怕恐是更多。

于是,我开始注意,在北京上空飞行的麻雀,冬日里,更显和精、悍!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雍正皇帝-简介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年号:雍正

生辰:康熙十七年十月三十日寅时

八字:戊午甲子丁酉壬寅

出生地:紫禁城皇宫

属相:马

父亲:爱新觉罗·玄烨(即康熙帝)

母亲:乌雅氏,后尊为孝恭仁皇后

排行:康熙帝第四子

初婚:14岁

原配:乌拉那拉氏

配偶:皇后2人,皇贵妃2人、妃三3人、嫔1人、贵人5人、常在7人、格格3人等

子女:10子,4女

即位时间: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二十日(1722年12月27日)

即位年龄:45岁

在位年数:13年

卒年:雍正十三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

享年:58岁

死亡地:北京圆明园九州清晏

庙号:世宗

谥号:敬天昌运建中表正文武英明宽仁信毅睿圣大孝至诚宪皇帝

陵寝:泰陵

继位人:爱新觉罗·弘历(即乾隆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秋分节气的简介

全文共 852 字

+ 加入清单

秋分祭月

潮人古代有春分祭日、秋分祭月的习俗。中秋节又名仲秋节,是在秋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古时只有秋分的活动,而无中秋节。秋分是在八月十五日前后,但由于有闰月的关系,秋分可以出现在八月初至八月末的任何时候。

然而,秋分是祭月的,古代潮人总是要把这个节日与月亮联系起来,如果秋分出现在下半月,甚至在月末,人们就很难见到月亮。在无月亮之夜过中秋节,就会失去它原有的意义。故后来潮人把中秋节的活动渐渐由秋分固定为八月十五日。把八月十五日这一天定为中秋节,那正是满月之期,整个夜晚都能见到明月,这才能体现中秋节的真正情趣。

据史书记载,早在周朝,古代帝王就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秋分祭月、冬至祭天的习俗。其祭祀的场所称为日坛、地坛、月坛、天坛。分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北京的月坛就是明清皇帝祭月的地方。《礼记》载:“天子春朝日,秋夕月。朝日之朝,夕月之夕。”这里的夕月之夕,指的正是夜晚祭祀月亮。这种风俗不仅为宫廷及上层贵族所奉行,随着社会的发展,也逐渐影响到民间。

秋分竖蛋

“秋分到,蛋儿俏”。同“春分”一样,在每年的“秋分”来临之际,我国很多地方都要在这天举行“竖蛋”的趣味游戏或比赛。据史料记载,在4000年前,中国就有了在“春分”这天“竖蛋”的传统,当时是为了庆祝春天的来临。其玩法简单易行:选择一个光滑匀称、刚生下四五天的新鲜鸡蛋,轻轻地在桌子上把它竖起来。“竖蛋”活动不仅在“春分”才有,“秋分”时节同样流行。“‘竖蛋’活动寄寓了人们对生命、生育的敬畏和崇敬之情。”

“春分”和“秋分”这一天之所以鸡蛋比较容易立起来,一是“春分”和“秋分”这天是南北半球昼夜平分的日子,地球地轴与地球绕日公转的轨道平面处于一种力的相对平衡状态,有利于“竖蛋”;二是“春分”和“秋分”正值春季和秋季的中间,不冷不热,人心舒畅,思维敏捷,动作麻利,易于“竖蛋”成功;三是鸡蛋壳表面并不光滑,只要找到适当的3个表面颗粒,就能像底盘一样托起整个蛋。尽管‘竖蛋’是一个传统项目,但它让公众在实践中了解了相关知识,并富有趣味性和娱乐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人物简介

全文共 345 字

+ 加入清单

齐白石(1864年1月1日─1957年9月16日),生于湖南长沙府湘潭(今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青,号兰亭。后改名璜,字濒生,号白石、白石山翁、老萍、饿叟、借山吟馆主者、寄萍堂上老人、三百石印富翁。是近现代中国绘画大师,世界文化名人。早年曾为木工,后以卖画为生,五十七岁后定居北京。擅画花鸟、虫鱼、山水、人物,笔墨雄浑滋润,色彩浓艳明快,造型简练生动,意境淳厚朴实。所作鱼虾虫蟹,天趣横生。齐白石书工篆隶,取法于秦汉碑版,行书饶古拙之趣,篆刻自成一家,善写诗文。曾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代表作有《蛙声十里出山泉》《墨虾》等。著有《白石诗草》《白石老人自述》等。2011年5月22日,他的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被拍出4.255亿元人民币的天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生平简介

全文共 1792 字

+ 加入清单

早年

爱新觉罗·弘历(1736年-1795年在位)雍正帝第四子,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卒于嘉庆四年(1799年),自幼聪明,五岁就学,过目成诵。

据说康熙年间的一天,康熙帝在圆明园第一次见到了孙子弘历。弘历当时只有十二岁,一下子就为其祖父康熙帝所喜爱,令养育宫中,亲授书课。雍正元年,雍正手书立储密旨,立弘历为继承人,藏于锦匣,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

雍正十一年弘历被封为和硕宝亲王,开始参与军国要务。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凌晨,雍正帝驾崩,内侍取出谕旨,宣布弘历继承皇位,以明年为乾隆元年。

设立皇储

弘历即位初年效法汉人立“嫡长子”的做法,在乾隆元年(1736年),密立嫡出的永琏为皇太子。然而乾隆三年永琏就死了,还不到十岁。后又立皇后生的二儿子永琮为皇太子,不久永琮也死了,才两岁。一年后皇后富察氏死在东巡途中,弘历十分伤心,遂迁怒于庶出的皇长子,皇长子不久忧惧而死,立储的事让弘历伤透了心,他命令大臣不准再提立储之事。转眼到了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六十三岁的弘历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回避立太子的问题了,这个时候,还活着的皇子只有六人,这六人中,又有两个过继给了兄弟,所以可供选择的就只有四人:皇八子永璇、皇十一子永瑆、皇十五子永琰(立为皇太子后乾隆改其名为顒琰其余弟兄均未改名,仍用永)、皇十七子永璘。弘历觉得谁都不是理想的人选,相对而言永琰的缺点最少,于是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冬,弘历下定决心,立皇十五子顒琰为太子,按照胤禛定下的规矩“秘密立储”,他书写了立储谕旨,将谕旨藏在一个硬木匣子里,再命人将匣子放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后,完成了立储工作。

传让皇位

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1795年10月15日),圆明园勤政殿,为了不超越自己的祖父康熙大帝的在位时间(61年),已御极天下60年的乾隆决定禅位于自己的儿子嘉庆,弘历当众开启了密封二十二年的鐍匣,宣布永琰为皇太子,改名颙琰,命他即日移居紫禁城内毓庆宫。以第二年为嘉庆元年,正月初一举行传位大典,自己退位称太上皇帝,仍自称“朕”,太上皇谕旨称为“敕旨”。皇帝处理“寻常事件”,如果有重要军国大事以及官员任免,由太上皇亲自指导处理,新授府道以上官员,都要到太上皇前谢恩。太上皇每天还要对皇帝“训谕”。

嘉庆元年的正月初一日(1796年2月9日),一场千年罕见的传位大典在紫禁城举行。八十六岁的乾隆皇帝不靠搀扶,迈着稳健的步伐登上太和殿宝座的台阶,就皇帝宝座。宝座前地上放着拜垫,宝座东侧案上陈放着传位诏书和皇帝玉玺,皇太子颙琰立在西侧,侍卫近臣分立太和殿内外,大殿前广场文武百官按文东武西原则,分班肃立。朝鲜、安南、暹罗、缅甸等属国也派使臣前来朝贺,场面庄严、壮观。据说乾隆曾临时决定不把玉玺授给颙琰,只念一下传位诏书即可。这可急坏了几位大学士,因为这样一来典礼就不圆满了,传播天下也有损乾隆帝的形象。于是连哄带劝,最后乾隆答应交出玉玺。授玺后,礼部鸿胪寺官员诣天安门城楼,恭宣嘉庆帝钦奉太上皇帝传位诏书,金凤颁诏,宣示天下。

晚年生活

弘历在禅位之后仍居住在养心殿掌控朝政。嘉庆元年正月十九日,太上皇在圆明园召见属国使臣,告诉他们:“朕虽然归政于太子,大事还是我办。”

嘉庆帝对乾隆十分顺从,当时朝鲜使臣向国内报告清朝帝国情况,说嘉庆帝“侍座太上皇,太上皇喜则亦喜,太上皇笑则亦笑。” 随着乾隆太上皇的身体逐渐衰迈,和珅逐渐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

乾隆刚一退位,湖北、四川多处爆发叛乱,后有数十万人参加,波及川、陕、鄂、豫、甘5省。乾隆立即分兵镇压各路叛军,战局进展很不顺利,白莲教叛军虽遭到一些打击但仍如火如荼。和珅怕影响太上皇的心情和健康,对他往往报喜不报忧。

嘉庆三年十二月,乾隆病重。嘉庆四年正月初三日辰时(1799年2月7日晨7~8点),乾隆太上皇在养心殿病逝,终年八十九岁。谥“法天隆运至诚先觉体元立极敷文奋武孝慈神圣纯皇帝”,庙号“高宗”,葬河北遵化清东陵马兰峪之裕陵。

陵墓被盗

1928年,乾隆去世近一百三十年后,军阀孙殿英看准了乾隆帝后及慈禧太后陵墓的珍贵财宝,藉演习之名,率其部下盗掘乾隆帝后及慈禧太后之陵墓。士兵为得棺内珠宝,将乾隆梓棺劈开并大肆搜掠,乾隆帝后遗骸四散在地,情况奇惨;及后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派人前往收拾,亦只能找回部份遗骸,勉强砌回主体,并将帝后遗骸合葬一棺,重新行葬。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内容简介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瑶池初见,他是高高在上的长留上仙,而她偷偷混入,变作小虫趴在树上,却被风吹落于他的酒盏之中。“不小心掉下来了吗?”他的笑淡然而又慈悲,那是她此生唯一一次见到,却是对着一条小虫。一年之约,拼尽全力,只为了有一天,能叫他一声师父。“师父,你 为什么收我为徒?”

他不语,只是将宫铃赠予她,轻抚她的头。

那漫天绯色中白得尘埃不染的身影,每日站在露风石上,俯瞰千山。

她发誓说,再也不会让他寂寞了。

可是绝情殿上的朝夕相伴、默然相守,终于还是走到了尽头。

为了救他,她犯下弥天大错。然而……

“错了就是错了。”他淡漠依旧。

八十一根消魂钉,还有高高举起的断念剑。

师父,你知道被最爱的人剖心噬骨有多痛吗?

你知道悲伤到极致,却依然抱住幸福的回忆不愿遗忘,日日夜夜思念一个人的感觉有多苦吗?

我不相信正,不相信邪,不相信幸福,可是我相信你!

所以,微笑着不放弃,哪怕,爱比死更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小桥老树的《侯卫东官场笔记》小说简介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侯卫东官场笔记》304位各级别官员,84起官场风波,66个党政部门,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交织进1个普通公务员的命运——侯卫东的这本笔记,将带您深深潜入中国公务员系统庞大、复杂而精彩的内部世界,从村、镇、县、市一直到省,随着主人公侯卫东的10年升迁之路,逐层剥开茫茫官场的现状与秘密。

读完本书,官场对于您将不再是一个模糊、杂乱的概念,而是一张张清晰、熟悉的面孔;那些粉墨登场的芸芸百官,那些表情背后的心思,看似突如其来的话语,都在小说的跌宕起伏中,一一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内容简介

一部逐层讲透村、镇、县、市、省官场现状的自传体小说!有史以来最畅销的官场小说,被誉为“中国官场通俗教科书”,先后获得西湖类型文学奖铜奖、最佳官场小说奖等众多主流奖项,并得到联想创始人柳传志的多次推荐。

304位各级别官员,84起官场风波,66个党政部门,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交织进1个普通公务员的命运——侯卫东的这本笔记,将带您深深潜入中国公务员系统庞大、复杂而精彩的内部世界,从村、镇、县、市一直到省,随着主人公侯卫东的10年升迁之路,逐层剥开茫茫官场的现状与秘密。

读完本书,官场对于您将不再是一个模糊、杂乱的概念,而是一张张清晰、熟悉的面孔;那些粉墨登场的芸芸百官,那些表情背后的心思,看似突如其来的话语,都在小说的跌宕起伏中,一一露出了他们的本来面目。 304位各级别官员:

从村级干部到省市领导,304个官员陆续登场,主要人物亦多达107个,有人正直廉洁、有人阴险狡诈、有人刚正不阿、有人左右逢源,芸芸百官,千姿百态,光明磊落,阴阳怪气,活脱脱一幅官场浮世绘在您眼前徐徐展开。

84起官场风波:

农村计划生育、乡镇换届选举、干部经商、国企改革、群众上访、权钱交易……从最基层的乡村执法到高层的反腐风暴,每一件看似平常的公务背后,突起官场无尽风波,一波接着一波,一波覆盖一波,相互重叠,彼此湮灭,却又生生不息。

66个党政部门:

从省政府到镇党委、到人大、政协四大班子、组织部、公安局、财政局、开发区、驻京办等等、等等;跟随主人公侯卫东的调动与升迁,你将在中国公务员系统内进行一场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旅行,了解各个部门的职能、运作及相互关系。

23次微妙的调动与升迁:

一个人的调动,牵连着一群人的利益与命运;一个人的升迁,维系着更多人的命运与悲欢。全书涉及详解的23次调动与升迁,繁复微妙,各异其趣,有的看似水到渠成,有的看似异峰突起,有的机缘巧合,有的命中注定,但无一不是严格地遵循着官场上的规则和规矩,往往让人若有所思,常常让人若有所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吕后简介

全文共 770 字

+ 加入清单

吕雉(前241年-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

吕后(?~公元前180) ,汉高祖刘邦之妻,名雉。秦时单父县(今山东单县)人。其父吕公因避仇家,移居沛县,在一次宴会上认识刘邦,遂以吕雉许配。楚汉战争开始不久,吕雉和刘邦父母被项羽俘虏,置军中以为人质。汉王四年(前203),项羽因形势失利,被迫与刘邦讲和,吕雉和刘邦父母获释。次年,刘邦称帝,立吕雉为后。

吕雉为人有谋略而性残忍,在刘邦翦除异姓诸侯王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高帝十年(前197),陈豨谋反,刘邦率兵亲往平定,吕雉留守长安,听说韩信阴谋诈赦诸官徒奴发兵策应陈稀,遂与萧何商议,骗韩信入宫后处死,并夷三族。刘邦击陈豨,至邯郸,向彭越征兵。彭越称病不往,被刘邦废为庶人,徙居蜀地。吕后认为不可遗患,又指使人诬告彭越谋反,夷灭其宗族。

吕后生汉惠帝刘盈及鲁元公主。刘邦嫌刘盈柔弱,生前曾打算另立笼姬戚夫人之子赵王如意为太子。由于大臣反对,吕后又多方设法为刘盈辅翼,废立太子之事未成。刘邦死后,吕雉以惠帝年少,恐功臣不服,密谋尽诛诸将;后畏惧诸将拥有兵力,不敢下手。她毒死赵王如意,砍断戚夫人手足,挖眼熏耳,用药使之变哑,置于厕中,名曰“人彘”。对其他刘氏诸王,亦加残害。惠帝不满吕后所为,忧郁病死后,吕雉临朝称制,封侄吕台、吕产、吕禄等为王,擅权用事,排斥王陵等老臣,拔擢亲信。但其称制的八年期间,继续执行汉高祖以来与民休息的政策,奖励农耕,废除夷三族罪和妖言令等苛法。因此人民生活比较安定,残破的社会经济也得以恢复。

由于刘邦曾与诸大臣共立“非刘氏不王”的誓约,吕雉封诸吕为王,遭到刘氏宗室和大臣的强烈反对。她病危时告诫诸吕部署应变,命吕禄领北军,吕产居南军,严密控制京城和皇宫的警卫。诸吕在吕后死后阴谋作乱,被太尉周勃,丞相陈平和朱虚侯刘章等迅速翦灭。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简介

全文共 222 字

+ 加入清单

聂树斌 家属聂树斌,男,1974年11月6日出生,汉族,河北省鹿泉市下聂庄村聂树斌人,原鹿泉市综合职业技校校办工厂(鹿泉市冶金机械厂)工人。1994年,聂树斌因被石家庄市公安局郊区分局民警怀疑为犯罪嫌疑人而被抓,1995年被判处死刑。2005年,一河北广平人供述曾强奸杀害聂树斌案的被害人。此后,河北政法部门启动对聂树斌案核查,迄今已数年。2014年12月12日,最高人民法院指令山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聂树斌案进行复查,开启了中国异地复审的先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小学生自我介绍简介

全文共 329 字

+ 加入清单

同学们、王老师,你们好!

我的名字是成浩,今年9岁,身高1.36米,体重30公斤,上三年级了。

我是一个活泼开朗的男孩,我喜欢运动,跑步,跳高,跳远,打球都是我的长项,而且我还参加了跆拳道培训,现在已经红带了,教练经常夸我打的好,我自己也很骄傲。

我也喜欢学习,不仅书本知识掌握的好,而且经常看一些课外书,童话故事,古典名著,社会科学,名人故事,历史故事。我特别喜欢兵器方面的书,飞机,坦克,冲锋枪我都非常喜欢。我准备好好学习,将来发明一架超级飞机,来保卫祖国。

我还喜欢画画,音乐,萨克斯也吹得不错。

我还是勤劳的孩子,在家里帮妈妈做家务,我最近还学会了煎鸡蛋。

我还特别喜欢和同学们一起玩,大家在一起,我特别开心,谁有困难我都愿意帮助。大家都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惟我独仙》简介

全文共 307 字

+ 加入清单

惟我独仙》(东方仙侠)(完《惟我独仙》结)

天上地下,惟我独仙(主角最愿意说的话,也是他的梦想,当然梦想成真了,他才是真正的仙人,也可以

说是仙人中的仙人,也只有他,才能最配地上仙人这个称号,只能用一个词汇来形容他,那就是“惟我独仙”。)

神州大地,西域边陲,因最好的朋友相讥,他走上了一条自己从未想象的路。

连云仙宗,神州正道七大宗派之“末”,五年一度收徒之日,迎来了唯一如乞丐般的五代弟子。

修真之门从此敞开,调皮聪慧的孩童能否成长为霸绝天下的仙人,请阅本文——惟我独仙。(天帝乃一届色狼,诸位看时要有心理准备)

主角:海龙,飘渺,天琴,弘治,影,梦云,冥灵(娃娃)

小说关键字:海龙,飘渺,天琴,混沌王,天帝,惟我独仙。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袁枚《所见》作者简介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袁枚(公元1716年一公元1797年),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清代诗人、散文家。乾隆四年进士,历任溧水、江宁等县知县,有政绩,四十岁即告归。在江宁小仓山下筑随园,吟咏其中。广收弟子,提倡妇女学文,女弟子尤众。是乾嘉时期代表诗人之一,与赵翼、蒋士铨合称“乾隆三大家”。其文自成一家,与纪晓岚齐名,时称“南袁北纪”。有((小仓山房集》((随园诗话》等。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杜牧简介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