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通用20篇)

引导语: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相信有不少人去过,而有关关于北京的春节作文的作文要怎么写呢?接下来是小编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浏览

7162

作文

59

篇1:春节北京之旅作文

全文共 105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春节,我过得特别开心,因为我去到了我梦寐以求的北京,而且这可是我第一次乘坐飞机啊。北京是中华民族的首都,北京也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荣幸踏上飞机前往首都——北京,开始我的北京之旅,我是多么的骄傲,多么的激动啊!

第二天,我们先去参观天安门广场。当我来到天安门广场,我心里涌起一阵一阵的激动,环顾四周,在广场中央的城墙中有一颗大国徽,城墙下面左右两边各有九个大字——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在天安门我还发现了天安门有一个独特的地理优势,天安门北面是人民大会堂,西面是毛主席纪念堂。我们排队进入纪念堂一睹一代伟人的风采,瞻仰了毛爷爷的遗容,这让我想起了毛主席带红巾……接着又去了雄伟壮观世界闻名的皇家建筑之一—故宫,这里到处都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有机会你也去细细游玩。下午,我们去了孔庙、国子监,孔庙、国子监作为元明清三代皇家祭孔的重要场所。

第三天,我们终于可以去颐和园了。在车上我就想着课本上学的颐和园,我万分期待,很快就到了颐和园,放眼过去,真美啊!真的和书本上说的一样是个美丽的大公园,唯一不同的书本上是夏天,我去时是冬天,昆明湖是结冰的,那是我第一次看到结冰的湖,也第一次滑冰,可好玩了,在冰上虽然有些冷,但我的心是暖的,我真的高兴极了。之后去走长廊,长廊真的很长,长廊上雕龙画凤,廊间不时飘出古风我好像有穿越古代的感觉。颐和园到处有美丽的景色,说也说不尽,希望你们有机会也去细细游赏。

第四天,我们早早就出发去雪世界滑雪,是我第一次滑雪,我真的好期待,我们换好雪鞋、雪板就开始滑雪,我很勇敢地冲下去,可摔了个四脚朝上,爸爸也跟着我冲了下来,也摔了一跤,引得妈妈哈哈大笑。后来请了教练教了几次就学会了,原来滑雪很好玩的。接着我来到了称为世界八大奇迹的八达岭的长城,来到只看见人山人海的人,不少中外游客也来到长城,感受一下“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意思,可我们坐缆车到达第七关,我们先去第八关,我往下一看,长城就像一条龙,卧在青山之上,真壮观啊!爬完长城,带着疲惫来到鸟巢,走进水立方,感受奥运的氛围,结束了这一天的游览。

第五天,我们去了南锣古巷、坐着三轮车走进了北京古老的胡同里参观了北京人的四合院(奥运会之家)、什刹海、钟鼓楼,还游览了风景优美的天坛。晚上,我们来到机杨,乘上了飞机念念不舍的离开北京

时光匆匆,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北京这五天的日子,就这样结束了,在这次旅行中,不仅让我看到了梦寐已久的长城和故宫,还让我看到了有着悠久历史文化的长陵,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家乡在莱州,我们这里的春节习俗可谓五花八门,听我介绍一下吧!

在腊八那天,家家户户都熬腊八粥,那是把农民一年辛辛苦苦收获的各种豆类米类放入锅中熬。那粥色味俱全、热气腾腾,让人忍不住就想上去尝一口,在大饱口福之余让我们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有了腊八粥,当然缺不了腊八蒜,腊八蒜是用醋泡制而成,等到过年的时候蒜泡成了翡翠绿,醋也酸甜可口了,蘸饺子一定会让人想多吃几个。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我家那边都会大扫除一次,让人有焕然一新的感觉。到了晚上,鞭炮声也会响起,噼里啪啦,象征来年红火。

除夕那天,我们会贴对联。中午,父母忙做午饭,鸡鸭鱼肉样样不缺,还要准备过年的饺子,饺子馅五花八门,有的里面放钱象征来年发财,有的糖象征甜甜蜜蜜……到了晚上,我们会放鞭炮,左邻右舍,鞭炮声不间断。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饺子,迎接新的一年的到来!

元宵节到了,早上,一大碗热气腾腾的糯米元宵盛了上来。到了晚上,处处张灯结彩,我们开始了逛花灯,猜灯谜,猜中了,就会送一些精美的小礼品,让我更加起劲。

这就是我的家乡莱州的春节习俗,欢迎你到我的家乡想体会浓浓的年味。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人教版六年级下册二单元作文: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老北京的春节风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风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节日。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风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结尾: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风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老北京的春节习俗1000字

全文共 975 字

+ 加入清单

日落日升,斗转星移,回首往昔,历史为我们留下了太多的系念和玄想,而这“岁时礼俗”就是其中之一。比如,春节习俗成了我国最大的传统民俗日子。春节在古都更受到人们普遍重视,由此也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春节习俗。农历的正月初一为春节,俗称“过年”。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老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老北京人总是把“福”倒着贴在门里、衣柜、水缸上,寓意着福到了。贴春联也有许多讲究,一般百姓家贴红色春联,门楣上贴“横批”,内廷、王公府第,一律用白宣纸镶红边;守制者(有父、母丧者)则要用蓝纸;庙宇用黄纸。春联最早始于五代时的后蜀。据说当年蜀太子在本宫门上提写“天垂余庆、地接长春。”八个大字,这就是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老北京人在屋内廷贴上“抬头见喜”,屋外贴上“出门见喜”,院内贴“全院生辉”等春条。

过去大多数老老北京人家都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三十最讲究的要摆上九堂大供;有成堂的蜜供,成堂的套饼、花糕的面鲜,成堂的水果、成堂的干果、花糕大小八件,年糕年饭,素饺子(或蒸食),素炒菜(或炸食)。家境不好的也要摆三堂或五堂供品。老北京人过年讲得就是吃喝玩乐,以吃为主。这些供品实际上也是为人准备的。

老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老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春节去哪里旅游好——帝都北京

全文共 265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其魅力不可挡。北京古建筑和现代建筑都很多,参观紫禁城,故宫(门票),登长城,参观鸟巢,水立方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你也可以参观下北京的四合院,看看老北京的风土人情。春节逛厂甸,一向是老北京的年俗。厂甸庙会始于明朝嘉靖年间,每年的正月初一到十六的半个月,这一条街上热闹非凡。还可以去天安门广场(门票)看升旗仪式,去亲身体验那种庄严和自豪。北京作为国内旅游的重中之最,在春节欣赏北京古来而又神秘的景点,实乃人生一大乐事。

主要景点:八达岭长城、人民英雄纪念碑、水立方、天安门广场、天坛、颐和园、故宫、首都博物馆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春节北京游记作文

全文共 53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春节,爸爸带我去了首都北京玩,可把我高兴坏了,出发的前一晚兴奋得都睡不着觉。

到了北京首先去了天安门。这里游览观光的人可真多。天安门真雄伟,上面挂着毛主席的头像。两边还各有两行字。天安门上铺满红瓦,好象是革命战士的鲜血染红的一样。天安门前有几个小桥,叫“金水桥”。这时,我看见其中一座金水桥的中间有铁,而别的地方全是汉白玉。我问爸爸这是为什么?爸爸说:“以前是可以开车过金水桥的,可是有一次一个人开车把其中一座给压断了,以后就禁止开车过桥了。”我和爸爸上了天安门,上面又是警卫又有栏杆,好像怕天安门被损坏。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爸爸告诉我当年毛主席就是站在这里向全国人民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站起来了。我们应该好好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最后我们去了长城,是八达岭长城。远远看去它象一条腾飞的巨龙,我有些胆怯了,我能爬上去吗?登长城可真难呀!两条腿快断了,可爸爸却说:“上山容易下山难呀!”我立刻反驳到:“这又不是山,是长城!”终于爬上了一大半,再看长城脚下,哇,这条巨龙终于被我踩在脚下了。下山时,因为风太大了,石梯太陡,我差一点摔了个大跟头。不过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登上了长城,我很自豪。

这次北京之行让我看见了中国的许多传统文化遗产。以后有机会我还要去别的地方看一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春节期间北京天气预报

全文共 344 字

+ 加入清单

2月18日(除夕)

白天晴间多云,北转南风2、3级,最高10℃;夜间晴转多云,有轻度霾,北转南风1、2级,最低-2℃

2月19日(初一)

白天多云,有轻度~中度霾,北转南风2、3级,最高9℃;夜间多云转阴,有轻雾,南转北风1、2级,最低-2℃

2月20日(初二)

白天阴有小雨,山区小雨夹雪,有中度霾,偏南风2、3级,最高6℃;夜间雨夹雪转雾,偏南风1、2级,最低0℃

2月21日(初三)

白天雾转晴,南转北风1、2级转4、5级,最高11℃;夜间晴,偏北风4级,最低0℃

2月22日(初四)

晴间多云,偏北风3、4级,-2℃至9℃

2月23日(初五)

晴转多云有轻度霾,北转南风2、3级,0℃至9℃

2月24日(初六)

多云转阴有轻度霾,北转南风2、3级,0℃至10℃

气象信息由北京市专业气象台

2月16日18时提供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北京的春节

全文共 527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腊八这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他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爆竹和玩具,贴近年根就去赶集买年画了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短小的篇幅,质朴的文风,却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了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怎能不让读者于新春佳节同喜同乐呢?

[北京的春节优秀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老北京的春节习俗

全文共 51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原起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的意味着早立子……

北京春节的习俗真有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北京春节游记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爸爸妈妈为了锻炼我的独立生活能力,希望我参加汴梁晚报校园记者北京冬令营活动,我听说后,高兴而又爽快地同意了。

1月27日晚上九点,我坐上车,与爸爸妈妈挥手告别,离开了开封,踏上了去北京的路程。

到达北京后,我们去了很多的地方,有风光秀丽的颐和园,有像公园一样的北大校园,有鱼的世界的海洋馆,有有趣的科技馆,有看不到尽头的万里长城,还有金碧辉煌的故宫。其中,最好玩、最有意思的地方要数海洋馆了。

那天,我们来到海洋馆,只见鱼儿们在巨大的透明的水缸中快活地游来游去,那里的海生物有很多种,都姿态优美地浮在水中,它们有电鳗、海鳝、海参、水母、小丑鱼、海葵、珊瑚等等等等。

我们还在海洋馆中见到了胖乎乎的企鹅。企鹅走路时摇摇摆摆的,像一个个醉汉子,游泳时它们的速度却十分快,比鹅划水的速度要快得多,真是太奇妙了。

不一会儿,我们便来到了海底隧道,透过玻璃,你可以看到头顶上的大鲨鱼自在地游来游去,看着可真是令人胆战心惊呢!但,不时会有很多五颜六色的漂亮小鱼在你身边游过来游过去,好像自己真的在海底一样,让你感到很有意思,好玩极了。

参加这次冬令营我还认识了好多的朋友,我们约定,长大了一定要到北京上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北京春节游记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乘火车:今天晚上,爸爸、妈妈和我还有哥哥乘900路车到城站火车站坐火车到我国的首都北京去游玩。我们一家人乘坐的火车是T32次22:10杭州开往北京的特快列车。到了22:00,我紧跟着爸爸妈妈上火车。过了十分钟,从我耳边响起“呜”——的一声。“火车开了,火车开了”我不停的叫着。我坐在座位上,看着窗户外面。不知不觉,我就躺在爸爸妈妈的身上睡着了。第二天早晨5:30,我醒了。吃完了早饭,我到别的车厢里玩。刚走到窗前,我的脚步停了下来。我发现这里的房子和杭州的房子大不相同。这里的房子又矮又小,而且只有一层楼。我们杭州的房子又高又大,有很多层楼。时间很快,没过多久就到徐州了。中午饭我就吃了一点面包,喝了点饮料。朝窗外望去,我看见了黄色的玉米、金色的谷子、朝着太阳的向日葵、迎着风儿轻轻飘动的大白杨。看着,看着,我困了,就躺在椅子上睡着了。等我醒来,就快要到终点站北京了。过了二十几分钟,火车进站了。我随着人群的走动跟着爸爸妈妈下了火车,走出了火车站。

游北海公园:今天,妈妈很早就去开会了。我和爸爸还有哥哥去北海公园玩。我们走到天安门的时候,毛主席纪念堂的队伍是望也望不到头,像一条长龙似的。我们过了马路,一直往前走,到了四叉路口,向右转了个弯,再直走就到北海公园了。我们一走进公园,就看见了好几盆荷花,上面还滚动着早上的露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粉里透白的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还露出了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的马上就要破裂似的。我们沿着河边一直走,看见河里有很多游人在划船,爸爸对我说:“我们们也去划船吧!”我说:“好呀。”因为要划船,所以爸爸带我到食品店去买东西。一走进食品店,我就眼花缭乱,里面好像什么东西都有,有汉堡包、饼干、饮料、巧克力、糖果等许多好吃的食品。我叫爸爸给我买汉堡包。爸爸买了两个汉堡包和两瓶矿泉水。我们走到划船售票处看了一下,发现划船要三四百块呢!结果我们只好不划了。我看见山上有一座白塔,就抬起脚步往上面走去。我还看见在白塔的前后两侧都有两个大炮。我再往下走。一阵风吹来,柳树轻轻飘荡,小花和小草手牵着手左右摇摆。这时候,我有点饿了,就把刚才买来的汉堡包给了哥哥一个,另外一个我自己吃掉了。吃完汉堡包后,我想回去了,爸爸就带我和哥哥回宾馆了。吃了午饭,我们回宾馆睡了一觉。下午,我和爸爸、哥哥去科技馆接妈妈。正巧,在路上碰见了妈妈。晚上,我们就高高兴兴的回宾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北京的春节记叙作文

全文共 1236 字

+ 加入清单

北京的老规矩,春节差不多在腊月的初旬就开始了。“腊七腊八,冻死寒鸦”,这是一年里最冷的时候。在腊八这天,家家都熬腊八粥粥是用各种米,各种豆,与各种干果熬成的。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

除此之外,这一天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翡翠,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使人忍不住要多吃几个饺子。在北京,过年时,家家吃饺子。

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一件大事就是买杂拌儿。这是用花生、胶枣、榛子、栗子等干果与蜜饯掺和成的。孩子们喜欢吃这些零七八碎儿。第二件大事是买爆竹,特别是男孩子们。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各种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

孩子们欢喜,大人们也忙乱。他们必须预备过年吃的、喝的、穿的、用的,好在新年时显出万象更新的气象。

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差不多就是过春节的“彩排”。天一擦黑,鞭炮响起来,便有了过年的味道。这一天,是要吃糖的,街上早有好多卖麦芽糖与江米糖的,糖形或为长方块或为瓜形,又甜又黏小孩子们最喜欢。

过了二十三,大家更忙。必须大扫除一次,还要把肉、鸡、鱼、青菜、年糕什么的都预备充足——店铺多数正月初一到初五关门,到正月初六才开张。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铺户在正月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

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红火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全部《红楼梦》或《水浒(hǔ)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上灯中点上烛,观者就更多。

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各形各色的纸灯,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一眨眼,到了残灯末庙,春节在正月十九结束了。学生该去上学,大人又去照常做事。腊月和正月,在农村正是大家最闲的时候。过了灯节,天气暖,大家就又去忙着干活了。北京虽是城市,可是它也跟着农村一齐过年,而且过得分外热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北京的春节作文500字

全文共 502 字

+ 加入清单

大年初一,我们和舅妈一家人早早地起来,坐着地铁去天坛公园玩。

地铁里面人不多,地铁像火箭一样就到站台了,我和哥哥们拼命地快步走向出口,大人慢慢地跟在后面。我急得大叫:“快点,快点,我等不急了。”

终于,到了天坛公园。里面有很多参天古树和松柏,在寒风中摇摆枝叶,好像在欢迎远到而来的我们。旁边还有很多枯萎的小草,也使劲向我们点点头,好像也在说:“在这里面好好玩,玩开心一点。”

我朝松柏林那边走去。里面太大了,每一棵树上都挂着书名片,上面写了树龄和名称,我一棵一棵看过去。走了很久,都没有找到课文里说的邓小平爷爷种的那棵松柏树。爸爸问别的带团导游阿姨,阿姨也说不知道在哪里。

接着,爸爸带我们来到了祈年殿。这里是明朝,清朝皇帝用来祈天用的。外殿以棕色,绿色为主色。殿高只有3层,一层比一层小,顶部是金色的圆球,可是看起来就是很雄伟。殿里面的结构很特别,没有我们现代的楼房的梁来承受重量,就用四条刻着龙凤图案的大柱子支撑着,像雨伞那样。周围还有别的木头交叉,像搭积木那样。最奇怪的,整座殿没有钉一枚钉子,但经历了这么久的年代,却依然那么坚固。

这次,虽然没有看见邓小平爷爷种的树,但是参观了祈年殿,我觉得收获也非常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北京庙会哪个好——2024年北京地坛公园春节庙会

全文共 264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北京地坛公园春节庙会时间:暂时未公布,请参考2014年北京地坛公园春节庙会时间:2014年1月30日——2月6日,农历年三十——正月初七

地址:城区安定门外大街地坛公园

票价:10元

乘车线路:乘地铁2号线到雍和宫或安定门站,地铁5号线雍和宫或和平里北街站,乘公交车13、116、62、44、800、606、684、特2路汽车到地坛南门,104、108、124路电车或27、104快、358、119、407、328、803、18、758、850、113、858、644、 643、430到地坛西门,125、117到地坛东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北京春节的作文

全文共 521 字

+ 加入清单

按照北京的老规矩,过春节差不多从腊月初就开始了。

腊八这一天,人们要喝腊八粥,还要泡腊八蒜。到年底,蒜就泡得色如翡翠,而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

到了腊月十九日,学生们开始放年假了。他们第一件事是上街买爆竹和玩具,贴近年根就去赶集买年画了。

到了除夕可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漂亮的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通宵灯火,鞭炮声彻夜不绝。出门在外的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人们还要守岁。

在大年初一的景象与除夕截然不同。人们走出家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同时,城内城外的庙会也开放了,小孩子们特别热心去逛,为的是可以骑毛驴,看美景,还能买到春节特有的玩具。

元宵节一上市,春节的高潮就到了。除夕是热闹的,可是没有月光;元宵节呢,恰好是明月当空。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灯火通明。有名的老铺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有的是玻璃的,有的是牛角的,有的是纱灯,有的是冰灯,还有用麦苗做成一两条碧绿的长龙……家中也有灯,走马灯、宫灯、纸灯,人们还会吃元宵,预示着新的一年快乐吉祥。

短小的篇幅,质朴的文风,却原汁原味地反映出了老北京过春节时的热闹景象和风俗习惯,怎能不让读者于新春佳节同喜同乐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北京的春节记叙作文

全文共 1047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是新的一年的象征,是千家万户团聚的时刻,是为过去的一年画上圆满的句号。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会以最隆重的方式度过这个特殊的节日,而北京也不例外。

北京过年的第一件大事是储备。在过年期间,市中心会开放农展馆,就是为了迎接春节而给人们设定的一个购物场所。卖的都是一些传统的节日食品、用品,以及给亲朋好友拜年时的礼品。这些东西真可谓是琳琅满目,看得人眼花缭乱。红彤彤的灯笼和门联,绿色的植物,色彩斑斓的水果,闪着油光的烤鸭等等,样样齐全,都具有最原始的老北京味儿。

第二件大事就是腊八。最基本的就是调味料。北京会吃腊八蒜,统称蒜醋。是将蒜泡进醋里用罐头的形式腌制而成的。这种蒜醋是不能当下吃的,要提前泡着,初一时和饺子一块吃。泡好的腊八蒜色如翡翠,晶莹光泽,而且还去了辛味和辣味。泡过蒜的醋也会更鲜美,让人更有食欲。然后就是腊八粥,腊八粥也叫八宝粥,是因为这种粥会加入八种豆和米而得名。八宝粥会放糖,所以八宝粥也很受小孩子的欢迎。

第三件大事就是过小年。小年时孩子们都要吃麻糖,麻糖有球形和圆柱形两种,散发着独特的香味,甜而不腻。这一天还要喝酸奶,原味的老北京酸奶,又稠又纯,入口即化。还有我最爱吃的芒果和蓝莓酸奶,这类酸奶上会放有果冻和果酱,还会有一些切块的水果粒,让酸奶丰富了许多。

第四件大事就是包饺子。在北京,家家都一定要吃饺子。我们家有五种馅儿的饺子:第一种是羊肉胡萝卜的,是希望新的一年红红火火;第二种是白菜猪肉的,是希望新的一年清清白白;第三种是玉米猪肉的,金黄饱满的玉米就像过去用的元宝,所以是希望新的一年财源滚滚;第四种是韭菜的,绿色的蔬菜象征健康,新的一年要身强体壮;第五种是糯米冰糖的,这种饺子一锅里只有一个,谁吃了谁就甜甜蜜蜜。个别的饺子里还会包上一些不同面值的硬币或是瓜子、花生等坚果,吃到的人则会一年幸运。

第五件大事就是放烟花。除夕晚上七点起,城市就开始热闹起来了。烟花爆竹的声音就开始响起,五彩缤纷的烟花直入云霄又仙女散花似的从天而降,真是让人羡慕。不断的清脆的声响整个晚上都在我耳旁回荡……终于临近钟声敲响,我也可以自己放烟花了。十二点整,我把圆筒形的爆竹点燃了,“噼啪”、“噼啪”,它开始不停地旋转,“咻”地一声一个火星飞上了天,快到让人看不清,“嘭”,它在天上炸开,烟雾弥漫四周,那震耳欲聋的声响吓得我不敢动弹。那一刻的我是那么激动,那么被震撼!

当春节进入了残灯末庙,一切又恢复了以往的规律。当过去的一年向我们挥手告别,空气中只剩下了转瞬即逝的热闹后的一片寂静与沉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北京的春节作文600字

全文共 692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都有过过春节吧?春节是热热闹闹的节日,我是非常喜欢过春节。今年的春节,是在老家过的。

正月二十,我们的餐桌上摆满了食物,一共摆满了四桌。红的红绿的绿。我们几个小孩子看见那么多美食,都流出了口水,准备大吃一顿。这就是所谓的年饭。当然,年饭主要不是吃,而是一种热闹的形式。我们几个孩子刚吃完年饭,就迫不及待的跑去外面买小鞭炮玩。

到了正月二十一,就是拜年的时候,简单地说就是向大人问声好,然后像大人“索取”红包。如果你认识的亲戚非常之多,那你就发财了。

正月二十二,这天要忙起来了,第一个项目就是去山上拜祖宗,拜祖宗的的形式有很多种,可以拿着几根“香”去,也可以直接拜,还可以烧钱作纪念。我拿着一大沓冥币,拿上打火机。一千亿一张。我拿了很多,然后烧掉了,这种感觉就是爽。

接着,我们还拿出长鞭炮出来燃放,一个大叔燃放以后,漫不经心的走出来,随后听见:“啪啪啪…”的声响,还有一些小孩捂着耳朵,但还是流露出了笑容。从山上爬下来,这一折腾,可累了。我睡的很香。

正月二十三上午,也就是除夕这年,要贴新对联。带着一锅糯米胶(烹饪出来的那种),走遍屋子,把旧对联撕下来,然后贴上新的,我负责撕下旧的。虽然这个工作简单,但也不能乱撕,要对整齐,然后撕下来,不然的话就会撕成不规则形状,贴不上新对联。

除夕晚上。我们每家每户都要放烟花,我们也开始放了。有一位大叔叼着烟摆好烟花,不紧不慢的燃放了。我连忙把耳套带上,这才开始了“节目”。在持续了3秒后,一束火花直速上升,在空中爆发出一条条彩带,接着又是一束火花冲上天,在许多烟花同时上升时,天空立刻映出焕然一新的景色……

直到看完春晚,我们才休息,这一天真累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北京的春节作文

全文共 498 字

+ 加入清单

春节原起于殷商時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古代的春节称:“元日”、“元旦”。辛亥革命后,才把正月初一正式定名为春节。

北京地区来说,从腊月初八家家户户要泡腊八醋(蒜),就开始有了“年味”。民谣讲:“老太太别心烦,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又称“小年”。有一首歌谣唱道:“糖瓜祭灶,新年来到,丫头要花,小子要炮……”。从這一天开始,北京人更加忙活了,要祭灶,扫房子,蒸馒头,置办年货,贴“福”字,贴年画,剪窗花,贴对联。贴门神,贴挂钱,一直忙活到除夕,开始过大年。

北京人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是必不可少的,也是全年最丰盛的一次晚餐。除夕的年嬉饭要荤素一起上。有冷荤、大件和清口菜。冷荤有冷炖猪、羊肉、冷炖鸡、鸭。大件有:红烧肉、扣肉、米粉肉、红白丸子,四喜丸子。清口菜一般都是豆腐、青菜、罗十、咸菜佛手等。主食多以荤素睡觉为主。

北京人除夕和正月初一都要吃饺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还总是把饺子包成元宝形,在饺子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吃到糖的,意味着日后生活甜蜜;吃到铜钱意味着有钱花;吃到花生意味着长寿,因花生又名长生果,吃到枣和栗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北京的春节

全文共 499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北京是个大城市,是我国的首都,但是,它也和我们一样,过着热闹非凡的春节

农历腊月三十为一年的除夕。过去,老北京大多数人家常年供有佛龛或神像,到了年下,是一定要上供的。供品五花八门,有油炸的面食、月饼点心、苹果柑橘、什锦果脯、黄白年糕、饺子馒头,真是应有尽有。除了供品之外,供桌上还摆着香炉等供品,供桌前面的地面上摆着蒲团,行礼跪拜的时候用。

据说,年三十晚上到初一大清早,诸神要下界来考察人间的善恶,这些神里面有财神、土地爷诸位,腊月二十三“上天言好事”的灶王爷也在此时回到人间,继续做他的“一家之主”。这时候,人们都要恭恭敬敬,谨慎行事,还要烧香磕头,请诸位神仙在新的一年里多多关照。

年三十晚上,是老北京人最有滋味的一段时光。先是全家人聚在一起吃团圆饭,享受一年中最为丰盛的吃食。菜肴中大多是炖鱼、炖肉、炖鸡、丸子、扣肉之类的肉食,也有清新爽口的凉菜,比如:用蔓菁、大红袍萝卜做成的辣菜,还有糖辣白菜、芥末墩什么的。主食则以饺子为主,一般是用羊肉白菜或猪肉韭菜做馅儿。吃饺子时,决忘不了拿“腊八醋”当调料。在所有的节日里,“年三十”要算是老北京最忙活也是最乐呵的一天了。

北京的春节过得真热闹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