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推荐沈阳故宫的作文(经典20篇)

导语:我的家乡是美丽的沈阳。晚上我躺在床上,不知不觉的就进入了梦乡,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推荐沈阳故宫的作文,欢迎大家阅读与借鉴!

浏览

3428

作文

87

篇1:沈阳故宫游记

全文共 1157 字

+ 加入清单

我和爷爷乘火车来到了沈阳,参观沈阳的清故宫。我们进了门,沿着中路来到了顺治出生的地方——永福宫。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顺治婴儿时的摇篮悬挂在永福宫的暖炕上。这永福宫是属于庄妃的。庄妃名布木布泰是蒙古科尔沁部落公主海兰珠之妹。皇帝皇太极当时端坐于清宁宫暖阁的床上“无疾而终”了,葬于昭陵即沈阳北陵,皇太极是满清开国皇帝,是有名政治家、军事家,他的暴亡引起了长子豪格和众所周知的勇将多尔衮之间的皇位之争。庄妃是个最有能力的权妃,他“审时度势、掌控大局”团结了皇室、众将之中大多数人立福临为皇帝,让多尔衮作了摄政王。妥善的完成了清廷权力的再分配,并达至基本平衡,成功的平息了这场危险帝位之争,稳定了满清皇朝的和谐局面,在关键时刻避免历史的改写,进而进关夺取了明朝的天下,使福临成为满清入关的第一位皇帝—顺治皇帝。我看着宫廷内的美景,不断的回味这历史的波折和起伏,深深沉醉在其中了,忽然听到爷爷大叫一声“嗷!”只见他不断的拿着照相机拍照、录相。我过去一看,只见炕上有一个摇篮,这个摇篮用白桦树木板围粘而成,刷上了朱红的大漆,用两根塑料绳挂在墙上。在摇篮下有两只布老虎如图,“这根本不对!”爷爷说,“我们家也有一个摇篮,和这个一模一样,由六根三股合一的梅花雕银链连接钉挂在墙上,在摇篮里无论婴儿怎么动,甚至扶摇篮板站起来都不会翻掉下来。可这个摇篮只是用四根塑料绳吊着,如果我们的顺治皇帝扒着摇篮的边站起来,就会翻下来摔在炕上!”“两个布老虎我们家里还有一只。”回家以后我问了奶奶,发现我爷爷说的话都不是吹牛,很真实。“这个文物级的高级摇篮寿命很长,甚至你爸爸和伯父小时候还用过”奶奶对我说。

中路的崇政殿呈八角琉璃型亭殿,在皇帝的必经之路丹陛两侧的门柱上雕有两条鎏金飞龙,中间有一颗黄金明珠,名曰“二龙戏珠”,进去里面就是皇帝的龙座了。在崇政殿的两侧是八旗王亭,这是黄帝朝见八旗官员办公、典礼排班的地方,满清八旗制度是“军政合一”的国家制度,皇帝就在这个地方实施他至高无上地神圣统治。

我是爱新觉罗氏人,对正黄旗亭最感兴趣,还在上面摄影留念,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由正门出口出来了,在正门的故宫博物院的牌坊下拍照留念。回头一看,“宫博物院”是郭沫若的书法笔迹,这个牌坊原是故宫门前的文德坊,他的后面是故宫内成百间的古建筑,可惜,现在这一美景却被一个修歪了的高层建筑压在下面,这是怎么回事?故宫是4A级旅游景点,也是国家级保护文物,他是满清进关前的宫殿,开发商不知为什么无视国家文物保护法,盖了高层大楼把景物破坏了,我只能祈祷有一天能在正确的法律指引下拆除。我游玩了故宫,感到沈阳故宫竟是北京故宫的父亲,北京故宫是沈阳故宫的放大样体,沈阳故宫是满清封建王朝上升辉煌的象征,而北京故宫却是满清封建王朝没落、衰败、灭亡和耻辱的见证。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沈阳故宫游记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已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但是在中国的这片海黄土地上无处不在存在着古老的文明。在我家乡——沈阳,就有一座充满满族气息的皇宫。有一天我见到了这座宏伟的皇宫。 在我和妈妈没到站之前,妈妈向我介绍:“沈阳故宫又叫做盛京故宫、后金故宫。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曾在这座故宫里住过。”

我插嘴问:“那我坐坐龙椅可以吗?”“当然……不可以,”妈妈说,“你想当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啊!”切,不稀罕。 终于到站了。我们到了故宫的后门,由向导领我们参观。我们走进故宫,首先看见了一棵槐树。这跟槐树根基粗大,枝叶繁茂,阳光从翠绿的树叶投下斑斑树影。我好奇的绕槐树一圈一圈地看。向导说道:“明朝末年崇桢皇帝曾吊死在这棵槐树上。”听了这句话,我连忙跳到离槐树2米远的地方。这一举动惹得游人哈哈大笑。我顿时红了脸,发誓再也不好奇地做事了。

然后我们跟着导游继续走,绕过御花园我们到达了坤宁宫。导游详细介绍,说:“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曾两次失火。坤宁宫坐北向南,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明代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曾用过坤宁宫作为洞房,但在雍正皇帝然后坤宁宫改作为祭神的场所……”导游还在讲解,但我已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了。这里环境优雅,到处翠绿,随处可见的小花苞。想必待到百花盛开之时,风景将会都么迷人啊!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和殿。因为要保护文物,所以不能让游客参观。我站在太和殿前往里瞧,只见太和殿上方挂着一块匾,匾上写着“光明正大”四个大字。这四字浑厚有力,而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在太和殿前有很多柱子,每个柱子上都雕刻着龙。每条龙都缠绕在柱子上,有种欲一起腾飞的气势。

很快故宫主要建筑参观完了。在这几个小时里我领悟到了古老的中国文明,也感悟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愿祖国的科技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沈阳故宫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在寒假里,我们去了沈阳故宫

从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崇政殿,威武而又庄严的崇政殿是黄色批阅奏折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一个勤政爱民的好黄色在深夜还在批阅奏折,身边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离开崇政殿我看到“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原来这是凤凰楼---皇帝读书的地方。

走进一看,下面一共有二十四个台阶,象征着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皇上每天都在上面走很多次,代表着长寿。登上凤凰楼,放眼四望,庄严的故宫建筑群别致地坐落在周围,真有股居高临下的感觉。过了凤凰楼,我们来到后宫,这是皇上和妃子居住的地方。这里住过著名的孝庄皇太后,现在看这里的设施很简陋,待再当时是老百姓不可奢望的。穿过后宫,来到大政殿,这是故宫政治权利中心,皇上和大臣都在此办理国家大事。大政殿有八扇窗户,黄色办公时要全部打开,代表八面来风、八方归一。从整体看,大政殿的外形就像一个蒙古包,有着浓郁的满族气息。

转过大政殿,来到后花园,这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让人流连忘返。走累了,也舍不得离开,踏着见证历史的石板,乘着百年大树的阴凉,感受着历史的变迁,文明的传承,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沈阳故宫我为你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游沈阳故宫作文

全文共 693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们一家四口来到了沈阳故宫,故宫是由清太祖努尔哈赤与清太宗皇太极创建并使用的皇宫,沈阳故宫是清王朝的奠基地,它占地六万多平方米,有古亭建筑百余座。

首先,我们穿过大清门,参观了翔凤阁与飞龙阁。来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它是在皇太极时期建造的,里面可真是金碧辉煌,正中间摆放的是金漆雕龙纹宝座屏风,两旁摆的是掐丝珐琅三足炉,前面还有两条金龙弯曲的缠在金柱上,可真有皇家的豪华,贵丽与气派。接下来,我们到了凤凰楼,这里是皇帝饮酒作乐的地方,三楼是观景用的,据说凤凰楼原来是沈阳的最高点。

穿过凤凰楼,我们来到了当时所谓的“后宫”,原本想这里很大,是富丽堂皇的,结果到了才知道,这里只有五间房子,正中间的是清宁宫,原来皇后住的地方,里面虽然宽敞,但是与佛堂一样,根本没有电视里拍的那么华丽,并且做饭的也在里面,没有什么御膳房。清宁宫真是朴素呀!我感叹到。出了清宁宫,我们来到了庄妃住过的永福宫,里面有一个木制的摇篮,是顺治小时候的,十分精致。在永福宫的对面,就是庄妃的姐姐海兰珠的衍庆宫,里面的陈设与永福宫的一样。

参观完后宫向东走,我们便来到了大政殿,它是在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修建的,原来上朝参政议政的地方,它的外形像座八角楼,里面的空气十分的潮湿,中间放的是鹿角椅,旁边放着白玉雕玉兰花插,牙雕洛神赋小插屏,都十分名贵。大政殿的前面,是十王亭,分别是左王翼亭、右王翼亭、镶旗黄亭、正旗黄亭、镶旗红亭、正旗红亭、正旗蓝亭、镶旗蓝亭、镶旗白亭与正旗白亭。

参观完后,我不禁感叹到,这座关外的紫禁城,保存完好,有着独具特色的宫殿建筑与珍贵的历史文物,难怪享誉华夏,蜚声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沈阳故宫作文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我家住在怀远门外不远的地方,在怀远门里就是沈阳故宫。每次去兴隆大家庭玩,总能看见故宫那深红色的墙,黄色的瓦,房檐上的小兽,略显笨重的门及门上的兽头环。据说沈阳故宫是清朝皇帝的家。我有时会猜想,皇帝的家是什么样的呢?我的家不大,两室的小屋,很温暖。皇帝的家有多大呢?是不是也很温暖呢?那里究竟住过那些人,发生过什么事情……。终于前不久学校带我们参观了沈阳故宫,揭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爸爸知道了还给我买了本关于故宫的书。从书中我还知道了很多关于故宫的知识。

现存的沈阳故宫占地近60000平方米,共有建筑114座,依据坐落方位和使用功能划分了几个不同的区域。我们从故宫正门—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看到的是崇正殿,书上说这里是清太宗皇太极办公的地点,就是皇帝上朝,举行国家典礼,召集大臣商议国家大事,接见外国使臣,举行会议的地方。可以想象当时是多么壮观。就是在这里皇太极和他的大臣们做出了多少个决定,使中国的历史车轮向着明亡而清盛的方向前进。进入崇正殿内部,室内的柱子下部为红,蓝,白三色相间的海水图案,上是腾飞的金龙,周围点缀火焰和云朵屋梁上绘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每一条龙都雕刻的栩栩如生。使人感到即高贵又祥和。经两个侧门绕过崇正殿,在它的后面的高台上就是故宫的内廷,那里是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据书上说满族人是个骑射民族,过去在山区居住,所以沈阳故宫的建筑保留了其建于高处,即利于守卫,又利于瞭望的建筑特点。中间是清宁宫,两侧还有6个配宫,

每个宫殿内都有小火炕,炕上还放着火盆和小炕桌,有的屋内还吊着小悠车,听妈妈说她们小时候也住火炕,孩子也住在悠车里,看到这里才真正像我们的家一样,给人以温馨的感觉。沈阳故宫很大,这里是中路,还有东路,书上说那里建筑更早,始建于努尔哈赤时期,那边有一个大政殿,十王亭,鸾驾库,奏乐厅等建筑,大政殿的屋顶是八角形的,很有趣。总观故宫,它的每个建筑的房脊上都有小兽,形态各异,有的像张嘴大吼,有的像在眺望远方。很多墙壁上,柱子上都刻着各种浮雕,盘龙飞凤,麒麟怪兽,立体的雕琢使我惊诧于古人怎么这么聪明,这么多的能工巧匠,巧夺天工。

参观完沈阳故宫,使我感触很深,一座建筑它本身不会说话,但是它却在无言中告诉我们了一段历史,传承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爸爸说沈阳故宫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世世代代。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游览沈阳故宫

全文共 950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到沈阳旅游的我们有幸参观了这座工业城市中的“中国第二故宫”。

沈阳的故宫实际上是清朝入关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与北京故宫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简直是天差地远。但比起北京故宫的殿宇巍峨,富丽堂皇,沈阳故宫则更显玲珑有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比北京故宫千篇一律的雕梁画栋更具特色。

沈阳故宫最独一无二的宫殿就是大政殿。这个宫殿是一个融和了四种民族元素的建筑。它的屋顶是八角攒尖顶,屋顶和屋檐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去和这个大政殿合张影,就相当于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带回家啦!”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随后,我们进入大政殿内部参观。只风宫殿正中央有一个金碧辉煌的高台,高台上设有一个雕刻着龙凤、祥云等图案的精美龙椅,龙椅在阳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镀金层闪着金光,异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锐利的眼神如同刀锋一般,他遥望京城,仿佛又在酝酿着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喂,我刚才听了导游讲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声“呼唤”把我从无限沉思中拉回现实世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带我去听导游讲解。“你们看,”导游指着大殿内环绕着龙椅并支撑着大殿屋顶的几根琉璃柱。“这几根装饰着精细、华美且具有象征性图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满族风格。”随后,她又领着我们来到大殿门前,“大家知道这座宫殿的哪个地方是按汉族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呢?”于是,众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到答案。导游见状,便揭开谜底:“答案就是大殿门前的两根高大、刻有巨龙的红漆木柱。中国古代有‘以龙为天’的说法,所以在两根擎天柱上分别刻上一条巨龙。大家注意门前汉白玉台阶和栏杆上的花纹,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了。”“还有一种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会不会觉得大政殿的结构有点像蒙古包吗?”说罢,我们都恍然大悟。“原来大政殿既有满汉之风,又有藏式花纹,还有蒙古式结构,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没想到古代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已如此高超,并应用(得)如此纯熟,真是难得!”我不禁暗自赞叹。

沈阳故宫,真是沈阳市一颗灿烂的明珠,艺术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沈阳故宫作文300字_其他话题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的记忆长河里,翻腾着生活一个个小小的浪花。忽然一个浪花拍打在岸边,原来是我那次游沈阳故宫的旅行又一次浮现在我的眼前。(修辞式+回忆式开头,吸引读者,引出下文。)

我们一家人去沈阳故宫游览。刚一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几个苍劲有力大字刻在一块古朴大方的棕色巨石上,上面刻着“清故宫博物院”几个字,下面还有英文翻 译。再往上看,哟,这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呢!一棵翠绿欲滴的苍松立在它的后面,更显得这巨石无比壮观。(观察有序,抓住石雕整体、局部、典型特征,善于运用 词汇很好!)

我们再往里走, 一个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矗立在这里。从外形看像一个飞檐斗拱的亭子。我走近了看,亭子间还刻着别具一格的扶手,中间还精致地刻上了花鸟鱼虫等图案,显得栩 栩如生,我不由得赞叹古人的工艺技术高超。从台阶走上去,两个火红的大柱子立在地上,两条金色的龙盘旋在上面,威风凛凛,张着大嘴,仿佛要把楼宇吞掉似 的。红色的木门上刻着金色的图案。金色的琉璃瓦顶盖显得它更加气派!(描写有层次,很准确的用词,是本片习作的看点。)

这时,我着见两个“古人”站在不远处,我心头一惊紧忙跑过去看,哈哈……他们的牛仔裤暴露了身份,原来是参观游客一个扮皇上,一个扮随从,还真挺像,游人的笑声在空旷的庭院里回荡。(描写详略得当。)

随后,我们走到皇上住的宫廷后面。这里同样也是富丽堂皇。青灰色的光洁的地砖,一片绿草如茵,许多生机勃勃的树,许多奇形怪的大石头......真是个美 丽的后花院。在这里能隐约看到宫廷一角,金色的屋顶。闪烁着光芒的琉璃瓦,六只从大到小排列的麒麟,翠绿的边缘,一切都是那么的古香古色,典雅大方。(由 外到内的观察次序,由详到略的写作方法,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最后,我们一家恋恋不舍地离开了沈阳故宫。曾经的灿烂,现在的辉煌,我永远美好的记忆还是这次难忘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游沈阳故宫

全文共 595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天我和妈妈还有姥爷一起去了沈阳故宫。去故宫之前妈妈给我讲了故宫的历史,我对故宫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可是到故宫听讲解员们的讲解才知道故宫里有这么多鲜为人知的故事,我现在就给大家讲一讲故宫里的有趣故事。

第一个是“八字”的故事。故宫里的建筑最特别的要数它的门和柱子,他们都是下宽上窄的成八字形,崇政殿外有十个亭子,一边五个亭子,两边亭子排列成外八字。满族人为什么喜欢八呢?因为满族人是少不了八旗的,靠着八旗的力量赢得了天下。

第二个故事是关于清朝“清”字的来历。原来清朝的“清”是这个“青”,代表着从草原来的民族。后来努尔哈赤在跟明朝打仗的时候发现明朝的“明”是日月“明”,在五行中代表“火”的意思,而“青”代表草,火可以烧草,这怎么能打败明军呢?努尔哈赤就非常聪明的在“青”字边上加了三点水,就成了后来的清朝了。也就有了故宫凤凰楼三层楼的故事,每一层代表一滴水,三层代表三滴水。水大可以灭火。

第三个是殿低宫高的故事。沈阳故宫为什么宫高殿低呢?第一因为他们是马背上的民族,努尔哈赤先打仗后有家。第二个原因是满族人有这样一个习惯,他们长期在草原上生活,为了防止野兽的袭击,所以把住处修得很高。到故宫以后,他们把这个习惯保留下来,把宫建在了高处,把殿建在低处。而北京故宫正好相反。还有一件事就是努尔哈赤在接见大臣的时候是坐在炕上的而不是坐在龙椅上的。

这就是游沈阳故宫带给我的收获。拉幕吧故事讲完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沈阳故宫作文800字

全文共 998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故宫,很多人想到的只有北京故宫,却不知道在沈阳还有一座故宫。它是清朝最初的皇宫,已经有四百多年的历史。这就是沈阳故宫。

我生在沈阳,长在沈阳。小时候,沈阳故宫就像我的玩伴一样陪伴着我成长,一直到目送我来到遥远的广州读书。记忆中,它红墙绿瓦,庄严肃穆,静谧古朴,一点也不比北京故宫逊色。

再次与这位老朋友相见,已是初一暑假。这次来,我带上了一个任务——要仔细品读它,发现它与众不同的意义。

由大清门进入,沿大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便来到月台。台的正中,就是始建于后金天聪年间的崇政殿。岁月的痕迹并没有减少大殿的庄严感。整个大殿金碧辉煌,走进里面,只见红色的大柱上,缠绕的是腾飞的金龙图案,金龙周围点缀着火焰和云朵;正中央,“正大光明”牌匾熠熠生光,与高大的龙座、腾飞的金龙一道,彰显着皇权的至高无上。游客们不禁啧啧惊叹。

这里就是清朝皇帝入关前办公的地点。

遥想当年,皇太极和他八旗兄弟们在这个大殿里做出了多少个重要的决定;顺治元年,摄政王多尔衮在这个大殿里是怎样代替六岁的福临作出决定,入主中原……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一位又一位伟人就是凭着这一个个的历史建筑,被后人铭记。

继续前进,感受着久违而又熟悉的历史气息,在斑驳的记忆里追寻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来沈阳故宫,游客很少,没有小贩;我在里面奔跑,玩乐,欢笑,感觉整个故宫都是我的。多年不见,这里的游客多起来了,小贩也多起来了,古朴的故宫多了不少喧闹的气息。不知怎的,我总觉得不太自在。

不知不觉,我们走到了位于崇政殿后的凤凰楼前。凤凰楼是后宫的门楼,是当年盛京最高的建筑。据说此处是当年皇帝和嫔妃观赏日出之地,因而有“凤楼晓日”的美称。

专注欣赏之际,一阵嘈杂声突然打断了我。楼上,一群穿着皇帝、妃嫔服饰的人们在相互取景拍照,嘻嘻哈哈,随随便便。“打卡”留念后留下了一句“这也没啥好看的,这么小,一点儿意义都没有”,扬长而去。

愤愤地看着他们离去的身影,我不禁思索了起来:历史建筑给人的意义到底是什么?

阳光从翠绿的树叶投下斑斑树影,好似与三年、三十年、三百年前并无两样。看着眼前斑驳的石砖,褪色的红墙,我想:历史就是一段已经逝去的过往,而历史建筑则是它曾经存在的象征。今天,我们参观它,目的是留住那些曾经的美好,记住那些曾经的伤痛。沈阳故宫虽然非常小,但它的价值是无法与其它任何历史建筑比较衡量的。它,永远我们心中的无价之宝!

我,来自沈阳。我为沈阳故宫代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沈阳故宫

全文共 741 字

+ 加入清单

如今已是科技发达的21世纪,但是在中国的这片海黄土地上无处不在存在着古老的文明。在我家乡——沈阳,就有一座充满满族气息的皇宫。有一天我见到了这座宏伟的皇宫。

在我和母亲没到站之前,母亲向我介绍:“沈阳故宫又叫做盛京故宫、后金故宫。明朝和清朝的皇帝曾在这座故宫里住过。”我插嘴问:“那我坐坐龙椅可以吗?”“当然……不可以,”母亲说,“你想当历史上第二个武则天啊!”切,不稀罕。 终于到站了。我们到了故宫的后门,由向导领我们参观。我们走进故宫,首先看见了一棵槐树。这跟槐树根基粗大,枝叶繁茂,阳光从翠绿的树叶投下斑斑树影。我好奇的绕槐树一圈一圈地看。向导说道:“明朝末年崇桢皇帝曾吊死在这棵槐树上。”听了这句话,我连忙跳到离槐树2米远的地方。这一举动惹得游人哈哈大笑。我顿时红了脸,发誓再也不好奇地做事了。

之后我们跟着导游继续走,绕过御花园我们到达了坤宁宫。导游详细介绍,说:“坤宁宫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曾两次失火。坤宁宫坐北向南,面阔连廊九间,进深三间。明代时是皇后的寝宫。清朝时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曾用过坤宁宫作为洞房,但在雍正皇帝之后坤宁宫改作为祭神的场所……”导游还在讲解,但我已被眼前的景色所吸引了。这里环境优雅,到处翠绿,随处可见的小花苞。想必待到百花盛开之时,风景将会都么迷人啊! 让我印象最深的是太和殿。因为要保护文物,所以不能让游客参观。我站在太和殿前往里瞧,只见太和殿上方挂着一块匾,匾上写着“光明正大”四个大字。这四字浑厚有力,而不知出自哪位名家之手?在太和殿前有很多柱子,每个柱子上都雕刻着龙。

每条龙都缠绕在柱子上,有种欲一起腾飞的气势。 很快故宫主要建筑参观完了。在这几个小时里我领悟到了古老的中国文明,也感悟到如今科技的飞速发展,愿祖国的科技更上一层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游览沈阳故宫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在中国,有两座建于古代的帝王宫殿中的著名博物馆:一座在北京紫禁城里。另一座就是作落在沈阳故宫

来到沈阳明清古城,我和妈妈看到了一处金瓦红墙交相辉映,宫殿楼阁高低错落的古代建筑群。

她至今已经经历了300多年的沧桑岁月。

沈阳故宫建筑群可以分成东,中,西三路。

我和妈妈也是按这样路线游览的。

东路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大政殿和十王亭。

中路是皇太极时期的崇政殿,凤凰楼,御花园……。

西路是乾隆时期的文溯阁……。

一路游览下来,最感兴趣的是凤凰楼!因为它是当时最高的建筑物,皇帝可以在此看日出,宴请大臣!它的24节台阶代表24个节气!

还喜欢大政殿和十王亭!导游阿姨说大政殿会集了满,蒙,汉的建筑风格。盘龙柱是汉族风格,台阶是满族风格,八角亭的上方龙头有彩色的大力士是蒙古族的风格!八根柱子表示四面八方都平安无事!

妈妈告诉我是正蓝旗,我在十王亭中找到了正蓝旗的亭子。妈妈还给我讲了为什么满族人不吃狗肉和把乌鸦视为神鹊的故事。

今天我可长了许多知识啊!下次我可以给你们当导游了!哈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游沈阳故宫

全文共 466 字

+ 加入清单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的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建成于清崇德元年(1636年),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营殿。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全部建筑计300多间,共组成20多个院落。一是历史原状陈列,即将清入关前的东路及中路的部分建筑恢复清入关前皇太极时期历史系统。按其布局,可分 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大部分。以中路为主体,东、西路为两翼。东路主要建筑是大政殿和十王亭。建筑布局是八旗军政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反映;是少数民族中帐殿制的定型化,充分体现了汉、满、蒙各民族建筑特点的融合。

中路建筑的主体部分位于沈阳古城的中心部位上,自大清门依次向北为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 西路建筑为清入关后续建,建成于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主要建筑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和文溯阁等。二是宫廷遗物陈列。清入关前的珍贵宫廷遗物及清入关后,清帝十一次东巡时携带至盛京皇宫的宫廷用品作为宫廷遗物展示给参观者。三是宫廷艺术品陈列。即将清宫珍藏的瓷器、书画、珐琅、漆器、珍宝、雕刻、服饰等宫廷艺术品专题陈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游沈阳故宫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里,我们去了沈阳故宫

我们从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崇政殿,威武而又庄严的崇政殿是黄色批阅奏折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一个勤政爱民的好黄色在深夜还在批阅奏折,身边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离开崇政殿我看到“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原来这是凤凰楼---皇帝读书的地方。

走进一看,下面一共有二十四个台阶,象征着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皇上每天都在上面走很多次,代表着长寿。登上凤凰楼,放眼四望,庄严的故宫建筑群别致地坐落在周围,真有股居高临下的感觉。过了凤凰楼,我们来到后宫,这是皇上和妃子居住的地方。这里住过著名的孝庄皇太后,现在看这里的设施很简陋,待再当时是老百姓不可奢望的。穿过后宫,来到大政殿,这是故宫政治权利中心,皇上和大臣都在此办理国家大事。大政殿有八扇窗户,黄色办公时要全部打开,代表八面来风、八方归一。从整体看,大政殿的外形就像一个蒙古包,有着浓郁的满族气息。

转过大政殿,来到后花园,这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让人流连忘返。走累了,也舍不得离开,踏着见证历史的石板,乘着百年大树的阴凉,感受着历史的变迁,文明的传承,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故宫我为你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描写沈阳故宫的作文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游客朋友们大家好,首先欢迎大家的到来,我叫王格申,是你们的导游,大家可以叫我王导,年长的游客们也可以直接称呼我小王,好了,先给大家讲讲我们的行程,我们第一个要去的地方就是我们的沈阳故宫

说道故宫,大家肯低昂想到的都是北京故宫,启示不用到北京也能看到故宫的,没错那就是沈阳故宫,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另外一个不用我多说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哪一个了吧,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宫内建筑物保存完好。

现在大家就在沈阳故宫的门口,大家都看到了它的规模比占地72万平方米的北京故宫要小得多,但是,它在建筑上有自己的特色,这些就需要有颗朋友们自己去体会品味了,这里现在是沈阳最重要的游览点。

沈阳故宫建于1625年,是后金第一代汗努尔哈赤开始修筑。努尔哈赤死后,第二代汗皇太极继续修建成功。沈阳故宫的建筑布局可以分为三路。东路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中路为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睢宫、衍庆宫、启福宫等。西路则是乾隆时期增建的文溯阁、嘉荫堂和仰熙斋等。乾隆时皇宫已在北京,但他有时也东巡回沈阳看看。

现在我们来到了沈阳故宫的东路,这里是很有特色的。大政殿居中,两旁分列十个亭子,称为十王亭。大政殿是一座八角重檐亭子建筑,正门有两根盘龙柱,以示庄严。大政殿是用来举行大典,如颁布诏书,宣布出征,迎接将士凯旋和皇帝即位等的地方。从建筑上看,大政殿也是一个亭子,不过它的体量较大,装饰比较华丽,因此,称为宫殿的。大政殿和成八字形排开的十座亭子。其建筑格局乃脱胎于少数民族的帐殿。这十一座亭子,就是十一座帐篷的化身。帐篷是可以流动、迁移的,而亭子就固定起来了。这也显示了少数民族文化的一个发展的。崇政殿是沈阳故宫最重要的建筑,在中路,是皇太极日常临朝的地方。崇政殿北有一凤凰楼,三层,是当时盛京城内最高的建筑物。沈阳故宫博物馆所陈列的多半是旧皇宫遗留下来的宫廷文物。如努尔哈赤用过的剑,皇太极用过的腰刀和鹿角椅等。沈阳故宫博物馆陈列的艺术品也很丰富。在绘画陈列室里,有明、清两代一些大师的作品如清李鳟、金农、明文征明书画精品、陶瓷、雕刻、织乡、漆器等工艺品。

我的讲解就差不多,现在给大家一点时间自己去观赏一下,半个小时候我们在这里集合,谢谢大家的配合。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沈阳故宫

全文共 311 字

+ 加入清单

2016年8月7日,我和爸爸一起来到了东北最大的城市之一沈阳,我们冒着炎热酷暑的天气去了沈阳故宫参观游玩。

沈阳故宫是中国现存两座帝王宫殿建筑群之一,建于1631年,是清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营造和使用过的宫殿,清世祖“福临”顺治也在这里继位,并于当年八关,建筑统治全中国。

沈阳故宫保留了当年建筑风貌,十分壮观,金碧辉煌,还保留着许多文物及皇宫起居用品,给人以光彩夺目的感觉,是一座巨大的文化历史宝库,也是世界遗产。

不知不觉就到了下午3点,我们来到宫内的后花园,我挑了一件清朝格格的衣服,还有头饰,感觉穿越到了古代,我笑哈哈的坐在大龙椅上,漫步在花园的花丛里拍照留念,最后依依不舍的离开了沈阳故宫!发誓下次还要来沈阳故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写沈阳故宫的作文

全文共 948 字

+ 加入清单

今日阳光明媚,万里无云,到沈阳旅游的我们有幸参观了这座工业城市中的“中国第二故宫”。

沈阳的故宫实际上是清朝入关前由清太祖努尔哈赤、清太宗皇太极建造的皇宫,是中国现存完整的两座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占地6万平方米,与北京故宫72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简直是天差地远。但比起北京故宫的殿宇巍峨,富丽堂皇,沈阳故宫则更显玲珑有致,风格独特,结构紧凑,比北京故宫千篇一律的雕梁画栋更具特色。

沈阳故宫最独一无二的建筑就是大政殿。这个建筑是一个融和了四种民族元素的建筑。它的屋顶是八角攒尖顶,屋顶和屋檐组合在一起,看上去就像是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般。表姐开玩笑地说:“如果我们去和这个大政殿合张影,就相当于把清朝皇帝的帽子带回家啦!”这一妙言反大家逗得捧腹大笑。随后,我们进入大政殿内部参观。只见建筑正中央有一个金碧辉煌的高台,高台上设有一个雕刻着龙凤、祥云等图案的精美龙椅,龙椅在阳光的映射下,表面的镀金层闪着金光,异常耀眼,恍惚中我似乎看到了清太祖努尔哈赤坐在龙椅上,目光炯炯,野心勃勃,那锐利的眼神如同刀锋一般,他遥望京城,仿佛又在酝酿着一个新的作战计划……

“喂,我刚才听了导游讲解,很有意思哦!”表妹的一声“呼唤”把我从无限沉思中拉回现实世界。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她)就不由分说地拉着我,带我去听导游讲解。“你们看,”导游指着大殿内环绕着龙椅并支撑着大殿屋顶的几根琉璃柱。“这几根装饰着精细、华美且具有象征性图案的琉璃柱,是典型的满族风格。”随后,她又领着我们来到大殿门前,“大家知道这座建筑的哪个地方是按汉族的建筑风格来建造的呢?”于是,众人冥思苦想,却得不到答案。导游见状,便揭开谜底:“答案就是大殿门前的两根高大、刻有巨龙的红漆木柱。中国古代有‘以龙为天’的说法,所以在两根擎天柱上分别刻上一条巨龙。大家注意门前汉白玉台阶和栏杆上的花纹,这就是藏传佛教的图案了。”“还有一种民族元素呢?”我不禁提问。“大家仔细观察,会不会觉得大政殿的结构有点像蒙古包吗?”说罢,我们都恍然大悟。“原来大政殿既有满汉之风,又有藏式花纹,还有蒙古式结构,不知是出自哪位能工巧匠之手?没想到古代的人们所掌握的技术已如此高超,并应用(得)如此纯熟,真是难得!”我不禁暗自赞叹。

沈阳故宫,真是沈阳市一颗灿烂的明珠,艺术的瑰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沈阳故宫

全文共 509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里,我们去了沈阳故宫

我们从大清门进入故宫,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崇政殿,威武而又庄严的崇政殿是黄色批阅奏折的地方,我仿佛看到一个勤政爱民的好黄色在深夜还在批阅奏折,身边点着一支快要燃尽的蜡烛……离开崇政殿我看到“紫气东来”四个大字,原来这是凤凰楼---皇帝读书的地方。

走进一看,下面一共有二十四个台阶,象征着一年的二十四个节气。皇上每天都在上面走很多次,代表着长寿。登上凤凰楼,放眼四望,庄严的故宫建筑群别致地坐落在周围,真有股居高临下的感觉。过了凤凰楼,我们来到后宫,这是皇上和妃子居住的地方。这里住过著名的孝庄皇太后,现在看这里的设施很简陋,待再当时是老百姓不可奢望的。穿过后宫,来到大政殿,这是故宫政治权利中心,皇上和大臣都在此办理国家大事。大政殿有八扇窗户,黄色办公时要全部打开,代表八面来风、八方归一。从整体看,大政殿的外形就像一个蒙古包,有着浓郁的满族气息。

转过大政殿,来到后花园,这里亭台楼阁,池馆水榭,映在青松翠柏之中,假山怪石,花坛盆景,藤萝翠竹,点缀其间,让人流连忘返。走累了,也舍不得离开,踏着见证历史的石板,乘着百年大树的阴凉,感受着历史的变迁,文明的传承,真是人生一大乐事。

故宫我为你骄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描写沈阳故宫的作文

全文共 865 字

+ 加入清单

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是清太祖迁都之际草创,清崇德元年(1636年)由皇太极建成。1644年,大清迁都北京,“沈阳故宫”从此成为“陪都宫殿”。“沈阳故宫”是清太祖努尔哈赤和清太宗皇太极修建并使用过的宫殿,距今巳有360余年的历史。在全国现存宫殿建筑群中,它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仅次于北京故宫居全国第二位。它是中国历史上最后的一个封建王朝的发祥重地,也是清统一中国后东北地区政治经济中心。

沈阳故宫占地6万多平方米,有楼台殿阁各式建筑70余座,由20多个院落组成,总计房屋300多间。故宫按自然布局分为中路、东路和西路三部分。

中路:是太宗皇太极时期的大内宫阙。南端是大清门,也是故宫的正门。向北依次是崇政殿、凤凰褛、清宁宫,它们都排列在一条中轴线上,两侧还有一些对称式的附属建筑。

大清门是日常朝会时文武大臣侯朝的地方,也是清太宗接受群臣谢恩之处。明朝着名将领洪承畴降清后,就从此门进入,受到皇太极的接见。大清门东侧这处建筑叫祖庙,祖庙是爱新觉罗家族祭祀祖先的地方,因是天子的祖庙也称“太庙”。

顺着大清门北面的御路拾阶而上的,台正中便是气势宏伟被称作“金銮殿”的政殿。它建于后金天聪六年(1632年),崇德元年定名为崇政殿。崇政殿为五间九檩硬山式建筑,南北辟有隔扇门,前后是石雕栏杆。殿顶盖为黄琉璃,十分壮观的。殿内掾间绘满飞云流水,梁架上全部是“和玺” 彩绘,给人以高洁典雅之感。殿内明堂有堂陛的,前是金龙蟠柱,柱后有贴金雕龙扇面大屏风和金龙宝座,宝座两侧有鼎式香炉、轩辕镜和太平有象等装饰之物的。殿前有大月台的,月台东南角有日晷,西南有嘉量亭,都由大理石雕造而成。在月台上还设有四口大缸,都盛满清水以防水灾。古代称它是“门海”,来象征缸中水多似海可扑灭火灾,所以又被称作是“吉祥缸”。因为北方天气寒冷,所以每到冬天,就要在缸底点燃炭火。崇政殿是清太宗日常朝会议政的地方,1636年皇太极的称帝大典及清天聪十年四月“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典礼就在这里举行。1644年清迁都北京后,历代皇帝东巡时,都在这里临朝听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沈阳故宫游记作文600字

全文共 1049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和同学来到了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是我国仅存的两大宫殿建筑群之一,沈阳故宫始建于后金,现占地面积6万多平方米,分为东路、中路和西路三部分,至今保存完好。东路建筑,为努尔哈赤时期所建,由大政殿和十王亭构成,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中路建筑主要是皇太极行使权利的地方,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台上五宫和花园构成;西路建筑是乾隆为存放《四库全书》而增修的。

首先我们参观的是中路建筑,穿过大清门,参观了翔凤阁和飞龙阁,来到了皇帝上朝的地方——崇政殿,高高的楼梯,金碧辉煌的宝座,遥想当面皇帝面对百官议政的样子,真是威武气派,恋恋不舍的离开崇政殿,接下来,我们到了凤凰楼,它和四妃寝宫一并落在高台上,附近被红墙围着,据说这里是是昔时盛京最高的建筑。看着已经泛旧的的珠帘翠瓦,忍不住回想起百年前的那段历史,心中阵阵感慨。

走下的凤凰楼,我们慢慢在青石小路上散着步,四周有繁茂的树枝遮阴,偶尔吹来的风十分凉爽,我们都很享受这惬意的时光。

向东走,不久后就看到了一座漂亮宫殿,走近后发现是大政殿,仔细观察后发现它与其他宫殿略有不同,看上去就像皇帝头上戴的帽子一般,导游介绍说大政殿是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它是一个融合了四种名族元素的建筑,十分有特色。。

上介绍的就是我们今天看到的景色了,虽然天气很热,玩了一上午也有点累,但是看到了区别于现代建筑的古代宫殿还是觉得收获很大,大家都玩的十分尽兴,希望有机会还能再来一次这个美丽的地方。

大帅府

看的前段时间热播的电剧《少帅》,让我对大帅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大帅府距离故宫很近,所以我们决定去大帅府一探究竟。对于沈阳故宫和张氏帅府来说,我更喜欢大帅府,因为它会给我们一种时光穿越的错觉。

张氏帅府是奉系军阀首领张作霖极其长子——张学良的官邸和私宅。

最先看到的是帅府的标志性建筑-大青楼,这是一座罗马风格的建筑。

然后我们进入了大青楼,大青楼共有三层,里面罗列了张学良的各种物品,还有见到了居住的屋子,就像电视剧里的场景一样,完全可以想像当年的富丽堂皇。

看完了大青楼我们到了小青楼,是一座中西合璧式的二层小楼,采用青砖青瓦建成,因而成为小青楼,在大院的东面有一个独立的小院,就是赵一荻故居,俗称赵四小姐楼。玉树临风的张学良,美丽优雅的赵四小姐,二人一见钟情,随后风风雨雨也未影响二人,携手有过多年,至今都为人津津乐道。张学良的一生如此荡气回肠却又掺杂着心酸无奈……做好自己,历史自有后人评说。

伴着傍晚昏黄的日光我们踏上了回去的路,今日游览所见历历在目,收获颇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美丽的沈阳故宫

全文共 377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寒假,我去了沈阳,我舅舅热情的招待了我们。

在舅舅那呆了几天恨是无聊,终于舅舅说:“咱们去故宫玩玩吧。”我们大家一致认同,舅舅微笑了一下说:“那明天就坐公共汽车去故宫,怎么样?”“好。”我们一起回答。当晚我一直在想沈阳故宫是不是和北京故宫一样呢。

第二天我们早早就来到公共汽车站去等车,一分钟,两分钟,三分钟。。。。。。我开始抱怨了,但还没抱怨完,公共汽车就来了,虽然只有八点钟,但沈阳的早高峰已经开始了,车停了又停我们在拥挤的车里摇来摇去,这时一位叔叔看我妈晃来晃去,还抱着我妹妹于是说:“让你做。”“谢谢你”我妈有些高兴的说。叔叔笑着说:“助人为乐吗。”乘客都向这里投向赞许的目光,虽然现在是寒冬腊月,但车上每个人的心里都是热热的,大家也被叔叔感动了乘客,每上一位老人大家都给他们让座。

我们到了故宫,我想不是沈阳人素质好,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来故宫玩吧。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