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亲爱的安德烈阅读感受(精品20篇)

书香校园阅读圆梦的作文应该围绕什么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阅读感受,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858

作文

57

篇1: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摘抄

全文共 2119 字

+ 加入清单

1、可是,生命往往被那些微不足道的事情给决定了。

2、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的各人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才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越走越压抑。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孤独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越走越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

3、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多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老房子:你住在他里面,他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去和房子说话,去沟通,去体贴他,讨好他,搬家具时碰破了一个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

4、你知道吗?象棋里头我觉得最“奥秘”的游戏规则,就是“卒”。卒子一过河,就没有回头的路。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我发现,人生中所有的决定,其实都是过了河的“卒”。

5、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给你意义;第二,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6、和你的缘分,只这一生中,将是一次又一次的看着你离开,对着你的背影默默挥手,以后这样的镜头不断重复,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

7、难道,你已经知道“毕业”藏着极深的隐喻?难道,你已经知道,你不仅仅只在离开你的小镇,你的朋友,你同时在离开人生里几乎是唯一的一段纯洁无忧的生活。离开一个懵懂少年的自己,而且是永远的离开?那些晨昏相处,相濡以沫的好朋友,从此各奔四方,岁月的尘洗,滚滚扑面,在重逢时,也已不再是原来的少年了。

8、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部署,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作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和现实之间,很艰难的找出一条路来。你要自己找出来。

9、这个世界变得那么快,讯息那么多,那么满,我们脑子里根本就塞不下那么多事情了。

10、农村中长大的孩子,会接触更真实的社会,接触更丰富的生活,会感受到人间的各种悲欢离合。所以更能形成那种原始的,正面的价值观——那“愚昧无知”的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嚣张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

11、在徒步去的街头咖啡座和好朋友坐下来,喝一杯意大利咖啡,在一个暖暖的秋天午后,感觉风轻轻吹过房子与房子之间的窄巷,美好的并非只是那个地点,而是笼罩着那个地点的整个情调和氛围,一种生活方式,一种文化的沉淀。

12、无法表达自己的人──不论是由于贫穷,或是由于不自由,或者单单因为自己心灵的封闭,而无法表达自己的人,我最同情。因为我觉得,人生最核心的“目的”──如果我们敢用这种字眼的话,其实就是自我的表达。

13、毕竟,一个地方如果你只是过客,你是不会那么关心和认真的。

14、一半的人在赞美我的同时,总有另外一半的人在批判我。我有充分机会学习如何“宠辱不惊”。至于人们的“期待”,那是一种你自己必须学会去“抵御”的东西,因为那个东西是最容易把你绑死的圈套。不知道就不要说话,傻就不装聪明。你现在明白为何我推掉几乎所有的演讲、座谈、上电视的邀请吧?我本来就没那么多知识和智能可以天天去讲。

15、中年父母的受挫,可能多半来自于,他们正在成长的孩子不愿意把门打开,让他们进入自己的世界,而不是父母不愿意进入。

16、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17、安德烈,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 你应该跟这个你喜欢的女孩子坦白或者遮掩自己的感情?我大概不必告诉你,想必你亦不期待我告诉你。我愿意和你分享的是我自己的“心得报告”,那就是,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

18、思想需要经验的积累,灵感需要孤独的沉淀,最细致的体验需要最宁静透彻的观照。

19、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立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

20、母亲想念成长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愿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心得感受

全文共 660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有许多分岔路口,一条是走出家门实现自己的人生大道,另一条是止步于照顾母亲的偏僻小路,你会选着那一条?

暑假的一天,午后的阳光拂过我的身体,坐在窗户边,感受弥漫于心扉的温暖,合上《绿山墙的安妮》,心中感慨万分!

安妮,这个活泼可爱的女孩,为了报答养母玛丽拉,义无反顾的选择了后面的那一条路,这是多么震撼人心的决定!

书中的安妮是个孤儿,她长得并不漂亮,最令人讨厌的是她满脸的雀斑,和一头自己也不喜欢的红头发。一年,她阴差阳错被一位夫妇领养,来到了绿上墙农舍,但是农舍的女主人并不喜欢她,因为她喜欢男孩,只有男主人马修喜欢她。安妮天真活泼,十分爱幻想,她刚来绿上墙时,被这里的一切都吸引了。给自己喜欢的地方都取了名字,他跟着马修骑马车时,路边的几颗开满花的樱桃树都能让她喋喋不休的幻想着。

安妮经过很大的努力考上了大学,但是当马修去世时她竟义无反顾的退了学,放弃了自己上大学的计划与梦想,在家照顾玛丽拉,一个瘦小满脸祛斑的小女孩,是那么的坚强乐观,懂得感恩。相比之下,我们这代的小孩差的很远。我们现代的小孩在当代父母的娇宠下,变得无比脆弱,自私。一旦碰到难题,就会措手不及,在没有思考下就向父母求助,依赖大人。而在感恩上我们和安妮也是天壤之别!如果从现在起,我们也像书中的安妮一样,对学习有积极、上进之心;向生活微笑,拥有乐观之心。在面对困难失败抱着一颗坚强之心;对待亲人怀着感恩之心,那我们这个社会就会人才济济,处处有温暖。

这一本书已是我的读物之旧了。虽然已经读完好久了,但是每当我翻开这些灰尘皑皑的旧书堆时,我总是激动不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一亲爱的安德烈好词

全文共 343 字

+ 加入清单

1 . 宽阔:面积大;范围广;广阔

2 . 前推后挤

3 . 结伙而行

4 . 相濡以沫:濡:沾湿;沫:唾沫。泉水干了,鱼吐沫互相润湿。比喻一同在困难的处境里,用微薄的力量互相帮助。

5 . 推推挤挤

6 . 无忧无虑:没有一点忧愁和顾虑。

7 . 无猜忌

8 . 同侪深情

9 . 纯洁而明亮

10 . 寂寞无比

11 . 微不足道:微:细,小;足:值得;道:谈起。微小得很,不值得一提。指意义、价值等小得不值得一提。

12 . 惊涛骇浪: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

13 . 充满青春活力:

14 . 遮风挡雨:比喻起保护作用

15 . 视若无睹:睹:看见。虽然看见了,却像没有看见一样。指对眼前事物漠不关心。

16 . 残败衰弱

17 . 深深地注视

亲爱安德烈好句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关于高考语文阅读感受的作文

全文共 1884 字

+ 加入清单

每次高考结束后,面对那份牵挂莘莘学子和众多语文教师之心的高考语文试卷,一种年度的纠结又如期而至,这种纠结并非源于对一考定终生局限的无奈,而实在是对高考语文试卷的无语,尽管心里早已对画地为牢般的高考试卷几乎不存什么“非分”之想。

看着高考试卷,总是会想起一个问题:三年的高中语文教学,最后就拧成这么一份试卷吗?虽然没有人敢冠冕堂皇地说高考语文试卷就是评价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情况的试金石,但事实它就是一个标准。特别是那些阅读试题,想想在我们日常的阅读教学中,是多么煞费苦心地钻研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甚至运用那些教学名家的方法引导学生触摸那一篇篇的经典美文,但所有的这些功德总被一次次高考语文试卷击得粉碎,根本谈不上什么圆满。

举个例子吧,今年高考语文福建卷的古代诗歌阅读是清代历鹗的《晓至湖上》:出郭晓色微, 临水人意静。水上寒雾生,弥漫与天永。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稍见初日开, 三两列舴艋。设计了两个题目,其中一题是这样命制的:请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对“折苇动有声,遥山淡无影”进行赏析。其提供的答题要点:①对比:以“有声”与“无影”对比,远写视觉,突出层次的远近的景致的深阔。②对偶:以“折苇”对“遥山”,近景与远景相结合;以“动有声”对“淡无影”,听觉与视觉相结合;节奏优美(或形象丰富,或层次分明),意境深阔、淡雅(或幽静、清新)。(其它看法,言之成理亦可。)看着这样的题目和答案,不禁要问:这就是考查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吗?平时我们花了多少教学诗歌的心血就这样来体现吗?学生要答出这样的“正确答案”又需要建立在对大量诗歌反复吟咏体味的基础上吗?

再如:实用类文本阅读《朱启钤:“被抹掉的奠基人”》中有这样一个题目:文章多处提到梁思成,这对写朱启玲有什么作用?请选一例作简要分析。说实在,这种题目即便不看原文,也可答出大概,无非就是什么间接侧面突出一类的吧。

如果以高考试卷这样的命题来指导我们平时的教学,那么语文还真的是劳民伤财的科目,不就教些雕虫小技吧,还有无必要煞费苦心的一个模块接着另一个模块的辛勤劳作呢?记得有一次参加省级培训会,在与专家互动的环节上,向人教版一个编辑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高中语文教师三年只教人教版的教材而不搞高考应试复习那一套,反之,三年只搞高考应试复习而把人教版的教材置之不理,试问,哪种做法对高考有利?那位编辑回答很多,但多少有点王顾左右而言他,说实在,问这个问题,倒不是自己真的心存疑问,而实在是想从权威中再得到某种印证。说教师教语文就是教学生如何考语文,相信很多人是反对的,但问题又是最后决定学生语文命运的更多的是教学生如何考语文在起主要作用,而且所谓的教考语文还不是正儿八经的潜心夯实,纯粹就是相当机械的套路传授,那么我们又该去反思什么?是要我们教的一方,还是要考我们的一方?

虽然我们仍可找些“厚积薄发”一类的词语来美其名曰,但至少你多少也得体现“厚积薄发”与“薄积难发”“不积不发”之间的区别吧,更不能让人居然也能在高考试卷上游刃有余地“薄积厚发”吧。就像球场上的球员固然可以凭借一点小聪明小技巧而获利,但这绝不是评价一个球员是否优秀的要件,扎实的基本功以及由此而滋长的智慧才是其魅力所在,也只有能够让球员尽情挥洒这样智慧的绿茵场才有精彩绝伦的呈现,也才有真正意义上的出类拔萃,星光灿烂。而反观我们的高考语文试卷,阅读试题占了将近半壁江山,古往今来的诗文名篇纷至沓来,可谓是考查一个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赛场,然而在这样的赛场却是为技巧大开方便之门,我看不到有多少智慧的灵光以及能够引燃这种灵光的火星,学生语文素养的高低之分在技巧之下被降为最小化甚至可以倒挂,所以,经常会有这样的疑问,一个抱个语文高分回家的学生,他究竟是一个语文素养深厚的孩子,还仅仅就是一个技巧高手,还真让人难以断言。

诚然,但凡考试便有应试之法,凡是答题便当讲究技巧,但问题在于,这种技巧只是简单的一种“术”,还是建立在素养之上的“道”,两者是有本质区别的,即便是为了评卷的标准而要求答案呈现成某一规范和模式,也应在规范和模式下藏有乾坤,使徒有技巧之术少有功力之道者只能求其形而不能得其神。否则,沦为技巧之术比拼的阅读考查,只能给人留下一个空壳的背影,虽在阅读,却与阅读的本真渐行渐远,如果是这样,还真希望阅读考查干脆就考些成语,至少,你不掌握大量的成语,弄懂它们的意思,你就搞不清“东山再起”与“死灰复燃”的区别,哪怕你能把那些正确使用成语的技巧口诀——一看词义轻重、二看词义大小、三看适用对象、四看感情色彩背得滚瓜烂熟甚至倒背如流。

[关于高考语文阅读感受的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培根随笔》阅读感受和启示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培根,这个名字对人们来说,并不陌生。至少,人们都知道他掷地有力的名言:“知识就是力量”。

培根随笔》中记录了培根对人生的思考,分为《论美》、《论善与性善》、《论真理》、《论家庭》、《论友谊》等多篇随笔。

在《谈美》中,培根向我们揭示了外貌美不如德行美。“美者犹如夏日蔬果,易腐难存”,外貌美容易逝去,古今以来,有多少美人因青春不再而人老色衰?而“德行犹如宝石,朴素最美”,德行之美不仅朴素,并且不易逝去。正如宝石,历经千百年不被埋没,依然光彩照人。

在《论拖延》中,培根谈论了拖延与机会,拖延与危险的关系“‘机会先把其前额头发让你抓,如果你不及时抓住,就给个光头让你抓。’”因为拖延而错失机会并不少见。秦国在与赵国进行长平之战后,秦国坑杀了四十万赵军降卒。如果这时秦军挥师直取邯郸,赵军主力尽丧,赵国亡国是必然的,秦国一统天下就会提前。然而秦军并没有。因为拖延,秦国统一的大业就被延后。

“危险一度看来无足轻重,并非真就无足轻重”。就像蔡桓公的病,先是在纹理,然后在肌肤,发展到肠胃,又深入骨髓。这时,就连神医扁鹊都无力回天。危险的可怕之处就在于人们察觉不出它的可怕。

培根建议我们把大行动的开端“交由百眼巨人阿尔戈斯照管”,把结束“交由百手巨人布里阿柔斯照管”,告诉了我们要当机立断,迅速行动。优柔寡断,不仅会错失良机,甚至会招致危险。

《培根随笔》对于普通人来说,不仅仅是名人的思考,还是指导人生航行的“灯塔”。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伊索寓言》阅读感受300字

全文共 442 字

+ 加入清单

暑期,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叫做《伊索寓言》,里面的每一篇寓言故事都能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篇是《马和驴》,讲述的是一位商人,有一匹马和一匹驴。马是他的坐骑,驴是用来拉货的。有一天,驴生病了,驴对马说:“马大哥,我今天不舒服,能不能帮我拉点货?”马很不乐意地拒绝了。过了一会,驴实在走不动了,它再次请求马帮他拉点货,马再一次拒绝了它。又过了一会儿,驴竟然倒下死了。驴死了以后,商人就把驴身上的货物都堆到马背上去了。直到这个时候,马才感到后悔:“要是我帮驴分担一点货物就好了,它活着我俩还能一起驮,就不会这么艰辛了。”后来,商人走累了还骑到了马身上,马就更加不堪重负了。

这篇故事告诉我们:“自私的人总是为自己考虑,不肯帮助别人。其实,帮助别人,有时候就是在帮助自己。”

以后在生活种我也要学会帮助别人,做一个乐于助人的好学生。这样的话,如果有一天我遇到了困难,我相信我的朋友也会来帮助我。

马和驴互帮互助,才能背着货物走得更远更轻松;我和朋友互帮互助,才能学会承担收获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亲爱的安德烈英语读后感

全文共 2329 字

+ 加入清单

As human thought essence of classic books, has always been in learning and reference model, is also a kind of cultural inheritance of obligatory. Substance rather than as a kind of operation as well as an exchange, collision of ideas about the original author. This column provides people with a large number of classics of substance material, hope everyone here can find the same spark, more exchanges.

With a day after reading the "dear Andre, give me the biggest shock was the book about the description of the parent-child communication, Chinese children who in my this seems novel and incomparable education and the means of independent-minded, I find everything new and fresh, that both adult road, there is no lack of again the childs extreme, is both wise and farsighted humor, does not lose childlike Andre is left a very deep impression on me. Andre in the book of life is full of fun, he drink, chat, listening to music, Party, travel... It is colorful, colorful, take a look at our student life: get up early, go to school in a hurry, endless homework, dont finish all kinds of cram school on... , even if it does happen occasionally brief relaxation and entertainment, also are in a hurry, dragonflies water, never enjoy, are far worse than Andre freedom and comfortable several miles; Andre met with setbacks, mom lung ying-tai to comfort him, and when we meet with this situation, we are often harvest is an alliance of parents and teachers scold; Andre success, mother, brother and his friend will send congratulations for him, but never take it for granted, our success is not surprising that, even in the teachers and parents eyes forever is so insignificant, far from their expectations. ...... Is thi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education idea?

作为人类思想精华的名著书籍,一直都是大家在学习和参考的典范,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必修课。读后感与其看做是种作业还不如看做是一次对于原著作者的思想交流、碰撞。本栏目为大家提供了大量的名著读后感资料,希望大家在这里能找到相同的火花,多交流。

用了一天读完了《亲爱安德烈》,给我的最大震撼是书中那些关于父母与子女的沟通的描述,那些在我这样的中国孩子看来新奇无比的教育且见解独到的方式,令我耳目一新,那个既有成人的老道,又不乏孩子的偏激,既睿智幽默,又不失天真烂漫的安德烈更是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书中的安德烈的生活充满了乐趣,他喝酒、聊天、听歌、开Party、旅行……,简直是五光十色,丰富多彩,再来看看我们学生时代的生活:早早地起床、匆匆忙忙地上学、没完没了地做作业、上不完的各种补习班……,即使偶尔也有短暂的放松和娱乐,也大多是来去匆匆,蜻蜓点水,从来无法尽兴,比起安德烈的自由和惬意差得何止十万八千里;安德烈遇到了挫折,妈妈龙应台来安慰他,而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时,却往往收获的是家长和老师的联合斥责;安德烈成功时,妈妈、弟弟和朋友会为他送去衷心的祝贺,但我们取得的成功却永远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甚至在老师和家长眼睛里永远是那样微不足道,与他们的期望相距甚远。……这难道就是东西方教育理念的不同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感受深阅读作文考题

全文共 447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边的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今年世界读书日这天网上展开了关于浅阅读的行动。

甲:什么是浅阅读?

乙:就是追求简单轻松,实用有趣的阅读。

丙:如今是读图时代,人们喜欢视觉上的冲击和享受。

丁:浅阅读就像吃快餐,好吃没营养,积累不了什么知识。

乙:社会竞争激烈,生活节奏这么快,大家压力这么大,我想深阅读,慢慢品味,行吗

丙:人人都有自己的阅读爱好,浅阅读流行,阅读就更个性化和多样化了。挺好。

丁:我很怀念过去的日子--斜倚在书店的一角,默默地读书,天黑了都不知道。

甲:浅阅读中,我们是不是失去了什么?

感受深阅读

茫茫书海之中,如果深阅读是大海,那么浅阅读只能是小溪;如果深阅读是蓝天,那么浅阅读只能是浮云;如果深阅读是草原,那么浅阅读只能是绿坪。

大海,永远充斥着的,只有河水跌撞而来的轰轰涛声。有时表面上默默无闻,但那叫波澜不惊,不为外界所动,然而小溪,整日呜咽,用全身力气叫喊也只不过是滴滴答答。那溪中的青蛙自以为是地亮着歌喉;再看那海中蛟龙,滕溪而上,一切美景尽收眼底。

[感受深阅读作文考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亲爱的安德烈读书笔记

全文共 1662 字

+ 加入清单

人生哪有恒定的厮守?但是三年的海上旗语,如星辰凝望,如月色满怀,我还奢求什么呢?5

《对玫瑰花的反抗》:人生,其实像一条从宽阔的平原走进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结伙而行,欢乐地前推后挤、相濡以沫;一旦进入森林,草丛和荆棘挡路,情形就变了,各人专心走各人的路,寻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挤挤同唱同乐的群体情感,那无忧无虑无猜忌的同侪情深,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离开这段纯洁而明亮的阶段,路其实可能愈走愈孤独。你将被家庭羁绊,被责任捆绑,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复杂和矛盾压抑,你往丛林深处走去,愈走愈深,不复再有阳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龄,即使在群众的怀抱中,你都可能觉得寂寞无比。41

年轻当然好玩,跟朋友们一起疯玩,整夜party,甚至喝醉。可是,你别忘了,这世上任何事情都紧跟着一个东西叫“后果”和“责任”,不能不面对。安德烈51

你将来会碰到很多你不欣赏、不赞成的人,而且必须与他们共事。这人可能是你的上司、同事、或是部属,这人可能是你的市长或是国家领导。你必须每一次都做出决定:是与他决裂、抗争,还是妥协、接受。抗争,值不值得?妥协,安不安心?在信仰与现实之间,很艰难地找出一条路来。但,你要自己找出来。57

《我是个百分百的混蛋》:我也知道,物质满到一个程度,就失去意义,但是我仍旧享受物质的满。安德烈

《两种道德》:道德有两种,一种消积的,一种是积极的。65

道德取舍是个人的事,不一定由逻辑来管辖。66(鱼翅消费观)

《阳光照亮你的路》:我们自己心里的痛苦不会因为这个世界上有更大或者更“值得”的痛苦而变得微不足道;它对别人也许是微不足道,对我们自己,每一次痛苦都是绝对的,真实的,很重大,很痛。86

人生像条大河,可能风景清丽,更可能惊涛骇浪。你需要的伴侣,最好是那能够和你并肩在船头,浅斟低唱两岸风光,同时更能在惊涛骇浪中紧紧握住你的手不放的人。换句话说,最好她本身不是你必须应付的惊涛骇浪。87

可是我不能不意识到,我的任何话,一定都是废话。因为对美的迷恋可以打败任何智者自以为是的心得报告。我只能让你跌倒,看着你跌倒,只能希望你会在跌倒的地方爬起来,希望阳光照过来,照亮你藏着忧伤的心,照亮你眼前看不见尽头的路。87

《向左走、向右走》:(谈正义感和是非判断力。理想主义和浪漫情怀)

母亲想念成长中的孩子,总是单向的;充满青春活力的孩子奔向他人生的远景,眼睛热切望着前方,母亲只能在后头张望他越来越小的背影,揣摩,那地平线有多远,有多长,怎么一下子,就看不见了。102

《孩子,你喝哪瓶奶?》:(面对一个不到十五岁就走过半个地球的儿子。妈妈认为:他简直就是一个被太好的环境宠坏的现代王子。对这样经历的人,妈妈提出反问:品味,太容易了吧?同时提出下列这个问题):如果这太好的环境赋予了你的美感和品味,那么它剥夺了你些什么?你的一代,是否其实有另一种“贫穷”?193

《给河马刷牙》对我最重要的,安德烈,不是你是否有成就,而是你是否快乐。而在现代的生活架构里,什么样的工作比较可能给你快乐?第一,它给你意义;第二,它给你时间。你的工作是你觉得有意义的,你的工作不绑架你使你成为工作的俘虏,容许你去充分体验生活,你就比较可能是快乐的。至于金钱和名声,哪里是快乐的核心元素呢?

当你的工作在你心目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

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安德烈:《独立宣言》:妈妈,你跟我说话的语气跟方式,还是把我当小孩看待。你完全无法理解我是一个21岁的成人。你给我足够的自由,是的,但是你知道吗?你一边给,一边觉得那是你的“授权”或“施予”,你并不觉得那是我本业就有的天生的权利!也就是说,你到今天还都没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

妈妈:安德烈,青年成长是件不容易的事,大家都知道,但是,要抱着你,奶着你、护着你长大的母亲学会“放手”,把你当某个程度的“别人”,可也他妈的不容易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全文共 1274 字

+ 加入清单

亲爱安德烈,一本母子三年互通书信的书。然而这本书中的交谈却并非日常琐事,更多的是一种对文化,对人生,对社会,对民主制度的思考与探讨。母亲与儿子之间的探讨。

虽然我的母亲她在我心中永远伟大,无人可取代。但是我是有些许羡慕安德烈,能有可作为知己的母亲。让我惊讶的是,安德烈在他20岁的年纪,竟有如此的思想。民主与自由,这也是他与身在德国的朋友经常谈论的话题。然而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的是,到处是迷惘,沉沦,麻木的青年一代,包括我自己,总认为政治离我太远,自由,又是什么东西。也许是一直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我们已经习以为常。什么是自由?能交谈,能旅游,能运动,能选择,这就是自由吗?可是言论自由,选举自由,我们没有。然而,没有言论自由,对于我们大多数来说,仍然不算是什么坏事,我们无所谓,是因为我们根本没有思想的自由,社会也并没有鼓励我们青少年去思考我们的制度,我们的社会希望的是,你接受,习惯并服从这个制度吧。当一个社会禁锢了人们的言论,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这个社会还能发展吗?不是死水一潭吗?

文化,是个很沉重的东西,沉重的文化,决定了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格调。经历了纳粹之后的德国,是严谨,低调的,同时又深深忏悔的。人们甚至不愿意去触碰那段历史。我想至少这点,让我对这个日耳曼民族深深的喜爱,深深的敬仰。对于纳粹所犯下的罪行,他们能够深深忏悔,并一直牢记于心。日本与之相比,又如何。

我们的文化呢?中国的文化是什么?身处国外,我能引以自豪的是什么?我想,只有我们悠久的5000的历史了。可是悠久的历史并不是我们的文化,历史已成过往,历史沉淀下来的有什么?我看到的是我们青年一代的中庸,隐忍,浮躁,麻木,没有思想。甚至我自己都活在迷茫与麻木中。没有了思想的文化,没有了思想的社会,多么可怕!

人文关怀这点是龙应台,这位曾经的台湾文化部长,一直在书中反复提到的。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个人的看法是,是在一种文化下,人与人之间的那种和谐的交流,社会对身处此社会之下的人们的一种态度。百度如此解释,“人文关怀,一般认为发端于西方的人文主义传统,其核心在于肯定人性和人的价值,要求人的个性解放和自由平等,尊重人的理性思考,关怀人的精神生活等。”接下来是长篇累牍的社会主义下的人文关怀政策,当然少不了领袖的人文关怀,再配上人文关怀图片。个性的自由解放,尊重人的理性思考,这些,在我们中国可以看到吗?主流媒体每天将那些毫无意义的新闻以及评论以各种方式灌入我们脑中,充斥我们的视线,麻木我们的思想。谈何思想的自由解放,又谈何尊重理性思考?我们的人民缺乏批判性,缺乏质疑与反抗性,这不都是在中国这个社会制度的人文关怀下的结果吗?

最近突然悟了一句话: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张爱玲说这句话时是以一颗女人的心态,在见过无数次的个性签名以及转载后,让我觉得这句话是在很酸很腻。现在想来,这句话说的很对。因为体会过痛苦,受过创伤,所以懂得深受苦难的人。因为懂得,所以有悲悯之心,所以以这颗慈悲之心去关怀他人。若普天下人人可以因为懂得,所以慈悲,想来这世间便多了许多和谐,少了许多伤痛。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一次感受深刻的阅读

全文共 1036 字

+ 加入清单

夜风习习,月光倾泻在我的肩头,晚风带来让人心寒的凉意。子墨般的夜空下,我手捧一杯香茗,阅读桌上的史书,去感受埋葬在乌江的豪情壮志。

在书的世界里,我从战国铺天的箭弩里穿行,我从汉末铮铮的铁蹄中走过,沐浴过唐风宋雨,赏过了月明清风。悠远的书香下,无数英雄在那兵荒马乱的时代横空出世,各有千秋。而我唯独钟爱楚霸王——项羽。

有人说项羽是失败的,他的孤傲终结了他的辉煌,他的自负将他推向灭亡。而我则认为项羽是个真正的英雄。在秦始皇无情的暴政下,他敢于反抗,从不逆来顺受,他是个英雄!鸿门宴上,他不会像小人那样杀掉刘邦,他是个英雄!当大敌当前时,他让兄弟先行逃脱,自己面对百万大军,他是个英雄!当将士们想带他逃离险境,劝他“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时”,他却摇头,愧疚地让自己的生命消失与乌江,他是个英雄!

夜风从窗子里灌进来。我抬头,在茶气氤氲中,我仿佛感受到项羽当时的辛酸。

当他看到自己的双手染上无数为他出生入死的兄弟的鲜血时,当他看到自己心爱的虞妃躺在自己怀里时,一代的霸王——项羽终究是落下了清泪。当鲜血源源不断地冒出时,在那一片鲜红中,他仿佛看到了曾经辉煌无限的霸王楼轰然倒地!一切都好像是海市蜃楼,是那么的不真实……

乌江的这个夜晚注定不会平静。

紧随着项羽的死亡,我的泪也悄然滑落,低落到茶水中,荡起一层层的涟漪,层层叠叠。项羽,你应该是不恨的。自古以来,“成者为王,败者为寇。”这没有什么好后悔的。我也不嘲笑你的“自负”,只应我坚信你那份是属于王者天生的孤傲,你有俯视众生的能力!尽管你最后死去,可这泯灭不了你楚霸王的张狂!你永远是个英雄——这一点无人可以改变!

对于项羽,我怀有的情感不仅是悲凉,更多的是敬佩。“志存高远”这句话和项羽是最为搭配的。项羽,我要学习你的勇敢,你的豪情壮志。一个无名小卒,到最后成长为一代霸王,这其中的辛酸或许只有你一个人清楚。我愿意和你一样,为自己制定一个目标,为自己去找一个梦想,倾尽所有努力,放手一搏,即使最后失败了,但我不会后悔。因为每个人没什么不同,各人的命运永远由自己掌握。我们只会成长为“会成功”或者“会失败”的人。只有努力了,到最后才不会后悔。

轻轻合上书本,喝完杯里的最后一口浓茶。我抬头仰望月明风清的夜晚。曾经,项羽也是看着这样的夜晚吧?我擦干眼泪,不再品味一代霸王的辛酸,只因,我也有属于自己的梦想。

晚风习习,月亮的银辉倾泻在荡漾的乌江上,亮光一片。空气里沉重的悠远的楚歌混合着滚滚的乌江水,似乎在诉说着曾经埋葬在这里的豪情壮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培根随笔》阅读感受和启示

全文共 908 字

+ 加入清单

我在读《培根随笔》的时候是非常享受的。简洁的语言和令人受益匪浅的句子,让我一口气读完了大半本。这本随笔集共有58篇文章,每一篇都包含了许多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道理。

其中,感慨最深的便是“论死亡”了。生命是我们最宝贵的东西,它只有一次,生命是我们的根本,如果我们连生命都没有了的话,那我们还有什么资格谈友谊,亲情,爱情和财富呢?但是,如果我们生命的每一刻,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很充实,不错过生命中的分分秒秒,那么死亡就对我们毫无意义了。正是我们自己觉得在自己的生命没有达成自己想要的目标,还有很多遗憾才不敢面对死亡罢了。因此,我们只有活着,才能实现我们的愿望,达成我们的目标,不虚度年华,我们的生命才更加充实,满足。我们要相信,胜利的曙光永远在等待着我们凯旋。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宁死不屈保卫国家,正是因为他觉得为国而死,人生已经无憾了,所以才吟出了这浩然正气的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看破世俗,归隐山村,悟出了人生的真正意义。古今中外,感悟人生又懂得真谛的例子不胜枚举。

而我们呢?真正明白了吗?虽然很多人都很畏惧死亡,虽然这个字眼会让我们的恐惧感油然而生。但是,如果你的人生已经很充实,很美好,“死”又不会觉得可怕了,因为你的目标,愿望都已经完成了,你会觉得已经不枉此生了。

海伦.凯乐,这个说起来人人知道,人人敬佩的残疾人,只要我们有一点点的怜悯之心的话,都会为她的遭遇而哭泣,也会为她的成功而感到欣慰。可是与她相比,我们是正常人,既能看得见,也能听得见,但是她却比我们要成功的多。可是我们是占了上风的呀,为什么不如她呢?照理说我们应该学的比她更好才对啊,可是又有多少人可以超过她呢?她的成功正是因为她懂得了生命的意义——努力拼搏,让自己在与死神面对的时候,回想起过往,会从心底里说出“我的人生,我自己已经觉得无憾了”。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生命掌握在自己手中,命运会因为你的努力拼搏而改变,人生也会因为你的成就而绚丽多彩。所以,勇于挑战,努力拼搏,让自己无怨无悔。

把握自己的生命,努力奋斗,洒下汗水,不断耕耘,终会结出累累硕果,为自己的人生画上圆满的句号!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培根随笔》阅读感受和启示

全文共 1543 字

+ 加入清单

弗兰西斯·培根是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和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科学实验的真正始祖提到他,人们立刻就会想到他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弗兰西斯,培根是近代哲学史上最早提出经验论的哲学家。他出生于贵族家庭是掌玺大臣兼大法官古拉斯·培根爵士的幼子,历经诸多磨难,后来也成为大法官。晚年脱离政治活动,专门从事于科学和哲学研究,他的文笔与简练的语言,优美的文笔、透彻地说理、迭出的警句成为西方文学史上三大哲理散文之一。

培根是一个乐观的进步的人文主义者,是一位政治思想十分开明的君主立宪论者。是对人类进步和社会正义充满信心的一个理想主义者,在宗教上是一个自然神论和理性主义者。其中,理性最为重要。这些都相近代议论文,也是文学上的进步。

这部作品的逻辑性极强,而且涉及等很多方面,比如说:在建筑学方面培根用了很多的方法方式,后来写出他理想的建筑是怎么样的。建筑应该怎么修建,他认为建造房屋是为了居住而不是为了观看,所以如果这两个方面不能同时满足的话,该先注重实用,然后再注重美观,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观点,看来他是一个建筑学大家。《论园艺》中他指出从一月到十二月种什么花,怎么种他都有详细的描述,而且他各种花长什么样也是有详细描述的,再说花园,然后他深层明确规划。然后把小尖塔、喷泉、灌木林都有特别的规划。

同时他还是一个神学家,他对于无神论进行大力抨击。“我宁愿相信那些圣使教徒的传记,犹太教的经典和《古兰经》中的一切寓言和神话,也不能相信这个宇宙只有驱壳、而没有做一个作为主宰的精神和灵魂,所以上帝没有必要用显示奇迹的方法来反驳无神论。实际上宇宙所存在的自然秩序已经足够驳倒它了。”他说,只有那些对哲学一知半解的人才把人倒向了无神论。这个观点,我不是很认同的,虽然我不是主张有神论或者无神论,但是从各个经验来看,就各个领域的科学家,不管是生物化学之类的,他们最后都在研究神学,包括爱因斯坦,在生命后期,他就沉入神学里面。

他认为的有神并不是属于过度迷信的神,而是属于在平常生活中作为一个信仰的神。无神与迷信放在一起是为了给我们鉴别什么是迷信,什么是神。迷信是对神的一种误解。

“读书的目的不只是为了提出相反意见和进行驳斥。也不是要完全相信书中的内容将其视为真理也不是为了。寻找谈资,而是为了在心中进行衡量和斟酌。”

这让我对书中的每一个理论以及每一个说法有了新的看法和疑问。

在《论宗教》中他讲道,他崇尚宗教,但是,他认为宗教统一的方法是不要刻意的为了实现或加强宗教的统一而破坏仁爱和人类社会的规范。培根说,使用武力传教无异于用上帝所传的第一块法版去碰第二块发版。进而以为世人都是__,而忘了__本身首先是人。当止诗人卢克莱修看到阿伽门农狠心的用亲生女儿作为献祭的时候,曾经叹到:“宗教竟能让人犯下如此大的罪恶”,我赞同这个观点,因为一个人在作恶时会忘了自己是罪恶本身。

在《论报复》中他讲道,毫无疑问,念念不忘复仇的人只会使自己的创伤新鲜如初而那创伤本来是可以很快愈合的。我对于这个观点表示赞同。对于复仇,其实我们应该宽容对待,对于阴谋诡计的手段,我们要坚决反对,我们要崇尚一个美好的、和谐的社会。

他在《论借贷》中赞同高利贷的发放。他认为高利贷的发放有助于商业的发展,但是我认为高利贷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式,它的风险也很大。他虽然从两个角度来说高利贷的好处、坏处,但是这与他的自身情况有关,因为他毕竟是出身豪门,而且没有,没有感受过那个被借贷的人的感受。

他在《论财富》中讲,他认为赚钱最好的做法就是有一份稳定的收入,作为投机保险的后盾,即使这样,投机失败了也有退路,这说明了培根对于怎样发财,有独到见解,可见他是一个经济学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阅读《绿山墙的安妮》心得感受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倾读《绿山墙的安妮》,会让你感受到安妮的爱幻想,率真。倾听安妮的心声,会让你觉得十分感动。比如说某一处:安妮有些悲伤地说:“如果我的脸不好看,我会想成如花瓣般娇嫩的脸;如果我的身材不苗条,我会把它看成安琪儿的身材。可是,唯独我这一头红头发!它使所有的人歧视我。噢。我多么希望这是一头乌黑柔顺的头发!

看到这儿,我的眼前马上浮现出安妮正在懊恼的对这一头红头发的事发愁的景象。我仿佛感受到了安妮对人们对他的红头发嘲笑而生气的心情。因为安妮她没有一头黑头发而是有一头红头发,她幻想着有一头黑头发的一天。

我在儿童时代常常幻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有一次,我想看一看会唱歌的芭比是怎样唱歌的,我自以为把这些零件拆了还可以装回去,我研究了许久,还是什么思绪也没有,我失望得把这些零件装回去,可是发现迟了—装不回去了!我又失望又生气,硬是把这些零件装的七零八乱的。

我有些伤心和难过,没让眼泪掉下来。毕竟这是我的第一个幻想,我的第一个梦。虽然幻想在大多数人眼中是白日作梦,不切实际。可我仍然坚信幻想一定不是坏事。聪明的你想想,若是没有幻想,这些作家妙笔生花的文章从何而来?爱幻想,生活才有趣味。让我们和安妮一起怀着幻想,去绿山墙那去寻找幻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

全文共 206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读了《亲爱安德烈》。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 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孩子终归是孩子。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所以不要试图清晰孩子的每一个念头,不要追问他还有多少自己不知道的秘密,否则就会陷入一种爱得深太想问,但知道问了会换来抗拒和逃离的伤感境地。

有时候父母总是认为,自己经历了凤凰涅盘得来的真经,一定得让孩子如视珍宝的珍藏玩味,否则他就要费时间走弯路受折磨,还可能荒废一生甚至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这怎能不让父母揪心忧虑?

不知道一个先知先觉的人总在身边指点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哪怕你自己也明白所说的一切道理其实都是废话,生活需要每一个人独立地慢慢经历,反复周折,才能体验。哪怕你的愿望只是告诉他最后不要倒下去,要站起来,那都是奢侈的。有没有你总是诸葛亮的感觉?他有没有先读爱情小说再谈恋爱的感觉?他会不会觉得自己始终被动且后知后觉?

有时候父母也会把爱和占有混为一谈。安德烈是变了,但妈妈没有说于他自己而言,他是变得更浮躁更烦恼了更堕落了?还是更踏实了更成熟更快乐了?妈妈关心的只是她不能再享有拥抱亲吻那个可爱的小男孩的感受了!爱就希望占有,占有就是一种限制,爱希望回报,回报就是一种索取。爱,有时候也会变成侵犯,既然是侵犯了,就不可能真正视对方独立平等不可强求不可冒犯。是不是老觉得我是对他好,就可以理直气壮?是不是还觉得,我是爱他的,就可以肆无忌惮?而对于被爱的人,其实常常不愿把爱自己的人定义为侵略者或者入侵者,于是便宁肯整天整天和朋友泡在一起,不得不面对父母的时候,就带上耳机。还记得《黑天鹅》里那份母爱吗?

龙应台的《目送》,写的还是太伤感了。说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就是眼看着这个自己深爱的孩子越走越远,而且他的背影告诉你,不必追。

有时候父母总是不计代价的付出,孩子走远了,又觉得无限荒凉和凄然。其实每个人都知道,在我们的心里,没有人能取代父母的位置,他们对我们的付出,对我们的爱,我们其实全都牢牢的记在了心里。我们也愿意用最大的爱去回报,只是,请允许我用自己的方式。我愿意把我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拿来让我的妈妈过上相对充裕的生活,去享受自己想要的精神或物质,这样我会得到一种莫大的快乐和满足;但我不愿意听她唠叨一分钟,我觉得这不是不爱,只是因为我们不是能在语言交流上取得愉悦的人。如果说她在说,我在听,我不违心的告诉你,那仅仅是出于礼貌和孝敬。

当然,我觉得龙应台和安德烈,也有些其他的原因。

比如说,龙应台从政。我是有点很难理解一个母亲和儿子的书信谈论的都是国家大事,世界,国家,民族,公平,自由,正义,很像是政治家们在探讨议论人类的发展,时局的走向;这跟我看《傅雷家书》的感觉不太一样。我想对龙应台来说这可能是职业习惯思维定势,但对安德烈来说,他只是个人主义的自由惯了的年轻人,有几分热情,几分牵强,就很难说清了。

比如说,也有安德烈的原因。父母都是有成就的名人,而且长时间不在身边,从小过着优裕的生活,十几岁周游了半个世界。我们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是独立、自由、无忧而任性的人。他会放纵自己沉迷于自己的喜好,比如说朋友、音乐、足球、啤酒,而不愿意拿一点点时间来敷衍任何人。

我不知道通过这样的方式,他们是否达到了最终的目的,消除了心灵上的隔离;还是只是一个母亲一次有些痴心有些偏执的努力,其实在我的心里,我觉得可能没有。

要随时间去的东西,即使你追忆的再辛苦,它也是不会回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感受碎片化阅读作文800字

全文共 804 字

+ 加入清单

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到来,人们渴望更高效的了解更多的资讯。同时得益于手机等电子设备发展的迅猛,有了这些载体,让人们实现了这样的渴求,便捷了生活,从而使得人们养成了碎片阅读的习惯。

碎片化阅读是社会快速发展的必然结果,它能让人们利用最短的时间获得最多的信息,但是不要让碎片化阅读导致认知和思维的碎片化。

碎片化阅读属于浅阅读方式。现在有些新闻都以标题式显现,读完仅需两秒,但这两秒只限于我们知道它。而现在却有很多人是为了丰富自己的信息量,为了积累更多茶余饭后的谈资,为了赢得一句“你怎么什么都知道!”的赞赏,而非常自满的享受于“两秒阅读”,但是却忽略了这些信息或新闻的真实含义。比如一则标题为“某国家将改用人民币”的新闻,其真实的意思是“该国在国际支付中改用包括人民币在内的一揽子外币”。所以仅看标题的阅读者显然就会自摆乌龙,无意间暴露了自己认知的缺失。

碎片化阅读会使人们的思维产生依赖性。如今等公交,坐地铁时,刷微博已经成了一众年轻人如一日三餐般不可或缺的日常习惯。浏览微博也是碎片化阅读的一种形式。有些博主在发表文章时会用犀利的语言,自认为独特的角度,甚至用知情人士爆料和内幕消息等字眼强势让“吃瓜群众”来信服自己。而群众中大有先入为主,人云亦云者,时常掀起一波又一波的舆论狂潮。就这样,时不时的某娱乐明星又上了热搜,就这样时不时的某一社会现象又被覆盖上了政治色彩。当这种思维依赖成为习惯时,我们将失去自我判断力,无法深入思考,无法透过现象看本质,思维被感性驱使,三人成虎,指鹿为马现象频出。

碎片化阅读能够给我们带来大量的信息量这是毋庸置疑的,我们也真实的感受到了信息时代的便捷快速,我们必须顺应这个时代的到来。在碎片化阅读的同时,我们要时不时的开启碎片整理功能,要将大量的信息加以过滤。就像定期给你的电脑或手机做空间清除一样,对于未知真相的事情不妄加评论,对方各类观点不做盲从。不让自身的思维和认知碎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的阅读感受作文800字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课余生活,有游泳有阅读也有旅游,它们都是照耀我生活明亮的“星”,而这么多美丽的“星”中,最闪耀的莫过于阅读这颗“星”了。人们常说生活中充满着酸甜苦辣,而我在阅读世界里同样感受到了这四种味道。

酸。书海中有一些故事,总能让我心酸不已。《卖火柴的小女孩》这个故事中,小女孩饥寒交迫,点燃了火柴,看到了火炉、烤鸭和自己最亲爱的奶奶,最终去了天堂。小女孩儿“卖火柴了,谁要火柴”的叫声,让我心中泛起酸楚,她的生活是多么的不幸,悲惨,而我们的生活富足温暖,我们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生活,也要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有能力的人,关心身边需要帮助的人,让世界更加温暖,每一个人都不再心酸。

甜。甜蜜的故事在我的书海世界里面比比皆是。《草房子》中,我认识了桑桑、纸月等小朋友。跟他们一起感受了小学的生活:少男少女间的纯情,自己与同伴间美好的友谊,大人们之间扑朔迷离的感情。故事质朴而又甜蜜,那么贴近我的生活,让我学到了如何与同学和谐相处,留下一片真挚的友谊。

苦。阅读时总会遇上一些苦涩的故事,让人悲伤难过,《红颈环的林中悲歌》是其中的代表作。它讲了小松鸡红颈环的一生:它有过自己的幸福,跟妈妈温馨生活,又有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幸福是那么短暂,苦难就来了,它失去了一个又一个孩子,自己也被猎人射杀了。读着这些情节,我眼泪都要出来了,仿佛从这个书本中见到了一个个家庭的悲欢离合,一个个伙伴的消失。也让我心中暗下决心:我们不要做文中的猎人,破坏别人的幸福。

辣。辣在我的阅读世界里,是那种让人热血沸腾的愤怒与不平。《水浒传》中108位好汉的相聚,让人豪气冲云霄。他们灭方腊、擒田虎、败王庆,立下了大功,这时的我被他们的勇猛感染,自己仿佛变成了英雄,跟他们一起冲杀。当宋江被高俅设计害死时,我感到愤愤不平,而当花荣吴用两人自缢而死时,我又痛苦流涕。这些故事,让我对他们所在的朝代和社会有了了解,也更加珍惜自己的生活。

读书这颗星在我的生活中永远都大放光芒,让我的生活丰富多彩,变得更加有滋有味,我跟随着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在不同的世界和时空里穿梭,吸收着无数的知识和营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受先生阅读杨绛经典作文3000字

全文共 4137 字

+ 加入清单

壶公悬挂的一把壶里,别有天地日月。每一本书——不论小说、戏剧、传记、游记、日记,以至散文诗词,都别有天地,别有日月星辰,而且还有生存其间的人物。我们很不必巴巴地赶赴某地,花钱买门票去看些仿造的赝品或“栩栩如生”的替身,只要翻开一页书,走入真境,遇见真人,就可亲亲切切地观赏一番。

——《读书苦乐》

杨绛先生走了,人间再无“我们仨”。

先生的一生跨越一个世纪,历经沉浮沧桑,然而她却始终以轻盈的姿态来承担生命的沉重;她居于精神的“高处”,却以“不争”的品格寻“平处”而居;她的文字朴素平实,却又隽永风趣,哀而不伤,满载着“走在人生边上”的智慧、豁达和俏皮。

杨绛先生曾将读书比作“隐身”的串门儿,不必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打扰主人。所以,我们选择将她的文字连缀成报道,以这种“隐身”的方式读懂先生的一生。

先生生前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安静地离开这个世界,与另外两个人团聚。请允许我们用这样一种方式,表达不舍。

——编 者

亲与情

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

我这一生并不空虚;我活得很充实,也很有意思,因为有我们仨。也可说:我们仨都没有虚度此生,因为是我们仨。

“我们仨”其实是最平凡不过的。谁家没有夫妻子女呢?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瑗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

一九三五年七月,锺书不足二十五岁,我二十四岁略欠几天,我们结了婚同到英国牛津求学。我们离家远出,不复在父母庇荫之下,都有点战战兢兢;但有两人作伴,可相依为命。在牛津,我怀上孩子了。锺书谆谆嘱咐我:“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我对于“像我”并不满意。我要一个像锺书的女儿。

1938年回国,因日寇侵华,苏州、无锡都已沦陷,我娘家、婆家都避居上海孤岛。沦陷区生活艰苦,但我们总能自给自足。能自给自足,就是胜利,锺书虽然遭厄运播弄,却觉得一家人同甘共苦,胜于别离。他发愿说:“从今以后,咱们只有死别,不再生离。”

我成名比钱锺书早,我写的几个剧本被搬上舞台后,他在文化圈里被人介绍为“杨绛的丈夫”。但我把钱锺书看得比自己重要,比自己有价值。

我最大的功劳是保住了钱锺书的淘气和那一团痴气。这是钱锺书的最可贵处。他淘气、天真,加上他过人的智慧,成了现在众人心目中博学而又风趣的钱锺书。他的痴气得到众多读者的喜爱。

锺书曾逗阿瑗玩,说《围城》里有个丑孩子,就是她。阿瑗信以为真,却也并不计较。

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

锺书于一九九四年夏住进医院。我每天去看他,为他送饭,送菜,送汤汤水水。阿瑗于一九九五年冬住进医院,在西山脚下。我每晚和她通电话,每星期去看她。但医院相见,只能匆匆一面。三人分居三处,我还能做一个联络员,经常传递消息。

一九九七年早春,阿瑗去世。一九九八年末,锺书去世。我们三人就此失散了。就这么轻易地失散了。“世间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现在,只剩下了我一人。

锺书逃走了,我也想逃走,但是逃到哪里去呢?我压根儿不能逃,得留在人世间,打扫现场,尽我应尽的责任。

国与民

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尽管亿万“我们”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

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做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

锺书除了在教会大学教课,又增添了两名拜门学生。但我们的生活还是愈来愈艰苦。只说柴和米,就大非易事。

我们身陷上海孤岛,心向抗战前线、大后方。当时凡是爱国的知识分子,都抱成团。如我们夫妇,陈西禾,傅雷,宋淇等,经常在生活书店或傅雷家相会,谈论国际国内战争形势和前景。我们同自愿参加“大东亚共荣圈”的作家、文化人泾渭分明,不相往来。

一九四五年抗战胜利,胜利的欢欣很短暂,接下是普遍的失望,接下是谣言满天飞,人心惶惶。“人心惶惶”时,我们并不惶惶然。

我们如要逃跑,不是无路可走。可是一个人在紧要关头,决定他何去何从的,也许总是他最基本的感情。我们从来不唱爱国调。非但不唱,还不爱听。但我们不愿逃跑,只是不愿去父母之邦,撇不开自家人。我国是国耻重重的弱国,跑出去仰人鼻息,做二等公民,我们不愿意。我们是文化人,爱祖国文化,爱祖国的文字,爱祖国的语言。一句话,我们是倔强的中国老百姓,不愿做外国人。我们并不敢为自己乐观,可是我们安静地留在上海,等待解放。

我想到解放前夕,许多人惶惶然往国外跑,我们俩为什么有好几条路都不肯走呢?思想进步吗?觉悟高吗?默存常引柳永的词:“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只是舍不得祖国,撇不下“伊”——也就是“咱们”或“我们”。尽管亿万“咱们”或“我们”中人素不相识,终归同属一体,痛痒相关,息息相连,都是甩不开的自己的一部分。

我问:“你悔不悔当初留下不走?”

他说:“时光倒流,我还是照老样。”

文与译

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全部文章经整理,一半是翻译,一半是创作

我觉得读书好比串门儿——“隐身”的串门儿。要参见钦佩的老师或拜谒有名的学者,不必事前打招呼求见,也不怕搅扰主人。翻开书面就闯进大门,翻过几页就升堂入室;而且可以经常去,时刻去,如果不得要领,还可以不辞而别,或者另找高明,和他对质。

我当初选读文科,是有志遍读中外好小说,悟得创作小说的艺术,并助我写出好小说。但我年近八十,才写出一部不够长的长篇小说;年过八十,毁去了已写成的二十章长篇小说,决意不写小说。因为我生也辰,不是可以创作小说的人。我的全部小说,还在试笔学写阶段。自分此生休矣,只好自愧有志无成了。我不是专业作家;文集里的全部作品都是随遇而作。我只是一个业余作者。

早年的几篇散文和小说,是我在清华上学时课堂上的作业,或在牛津进修时的读书偶得。回国后在沦陷的上海生活,迫于生计,为家中柴米油盐,写了几个剧本。抗日战争胜利后,我先在上海当教师;解放战争胜利后,我在清华大学当教师,业余写短篇小说和散文,偶尔翻译。“洗澡”(知识分子改造)运动后,我调入文学研究所做研究工作,就写学术论文;写论文屡犯错误,就做翻译工作,附带写少量必要的论文。翻译工作勤查字典,伤目力,我为了保养眼睛,就“闭着眼睛工作”,写短篇小说。我在研究和写学术论文的同时,兼写小说和散文,还写了一部长篇小说。1987年退休后,我就随意写文章。钱锺书去世后,我整理他的遗稿,又翻译了一部作品,随事即兴,又写了长长短短各式各样的散文十来篇。

《堂吉诃德》未经西语编辑审阅,只我自己校了4遍清样,于1978年3月出版。9年后我又校订了一次。我怕我所根据的版本已经陈旧,找了几个新版本,做了一番校勘工作,发现我原先的版本还是最好的版本。至于我的翻译,终觉不够好。最近我又略加修改,但我已年老,只寄希望于后来的译者了。

全部文章,经整理,去掉了一部分,把留下的部分粗粗分门别类。一半是翻译,一半是创作。创作包括戏剧、小说和散文。

不及格的作品,改不好的作品,全部删弃。文章扬人之恶,也删。因为可恶的行为固然应该“鸣鼓而攻”,但一经揭发,当事者反复掩饰,足证“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我待人还当谨守忠恕之道。被逼而写的文章,尽管句句都是大实话,也删。有“一得”可取,虽属小文,我也留下了。

生与死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我已经走到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再往前去,就是“走了”,“去了”,“不在了”,“没有了”。中外一例,都用这种种词儿软化那个不受欢迎而无可避免的“死”字。

“生、老、病、死”是人生的规律,谁也逃不过。

我正站在人生的边缘边缘上,向后看看,也向前看看。向后看,我已经活了一辈子,人生一世,为的是什么呢?我要探索人生的价值。

人生实苦。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人生一世实在是够苦的。你存心做一个与世无争的老实人吧,人家就利用你、欺侮你。你稍有才德品貌,人家就嫉妒你、排挤你:你大度退让,人家就侵犯你、损害你。你要保护自己,就不得不时刻防御。你要不与人争,就得与世无求,同时还要维持实力,准备斗争。你要和别人和平共处,就先得和他们周旋,还得准备随处吃亏。

人需要锻炼。人有优良的品质,又有许多劣根性杂糅在一起,好比一块顽铁得在火里烧、水里淬,一而再、再而三,又烧又淬,再加千锤百炼,才能把顽铁炼成可铸宝剑的钢材。黄金也需经过烧炼,去掉杂质,才成纯金。人也一样,我们从忧患中学得智慧,苦痛中炼出美德来。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粹,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谚语:“十磨九难出好人”;“人在世上炼,刀在石上磨”;“千锤成利器,难为人上人。”修身——锻炼自身,是做人最要本的要求。

我已经走到了人生的边缘边缘,我无法确知自己还能往前走多远,寿命是不由自主的,但我很清楚我快“回家”了。我得洗净这一百年沾染的污秽回家。我没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感,只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过平静的生活。

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烧炼出一批又一批品质不同而且和原先的品质也不相同的灵魂。有关这些灵魂的问题,我能知道什么?我只能胡思乱想罢了。我无从问起,也无从回答。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不知为不知”。我的自问自答,只可以到此为止了。

“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我爱大自然,其次就是艺术;我双手烤着,生命之火取暖;火萎了,我也准备走了。”

(小编整理自《杨绛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年8月版)

【小传】

杨季康,笔名杨绛,著名作家、翻译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1911年7月17日出生于北京,1935年与钱锺书喜结连理。曾创作《称心如意》《弄假成真》《游戏人间》等剧本,翻译了《吉尔·布拉斯》《堂吉诃德》等高水平译作,著有长篇小说《洗澡》、散文集《干校六记》《隐身衣》等。晚年仍笔耕不辍,以90余岁高龄创作了随笔《我们仨》《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等作品。

[感受先生阅读杨绛经典作文3000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培根随笔》阅读感受和启示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在这尘世之中,总有一些什么是我们难以公诸于众的,就像自己的小心思,所想所感,茫茫人海之中,难寻一知己。倾诉衷肠,共话天涯,仿佛成了难事。我想这位政治家、学者在写《培根随笔》时,心里也把这些手稿作为思想的载体吧。

其实我在读《培根随笔》前的那段复习时光,自己拙笔写了几篇随笔,只当是茶余饭后的消遣罢了,或许语言并不完美,但是自己脑海中一闪而过的小思绪渐渐在笔尖下成型,生活起来。这天晚上,早已疲惫的我翻开薄薄的书页,第一篇很短,却让我在这寂寞的夜里找到归宿。思绪如泉水般涌来,打开台灯,执笔写下这篇读后感。

“一个人的本性要么长成有益的草,要么长成有害的草,让他适时地浇灌前者,铲除后者。”这句话是培根在《谈人的本性》中所提到的,也是让我感触较为深刻的。本性,是一种自身难以改变的真面目,有很多事物都掩藏住自己的本性,释放自己的虚伪。我们总是在这人海中寻寻觅觅,却总是彷徨迷惘,人真的好艰难。真实做自己,让人反感,看透了孤独空洞的躯壳,唯一精彩的灵魂是否被贬得一文不值,真实,你是真了,可是别人觉得你的灵魂丑陋不堪;伪装深藏本性,把自己缩在冰冷的面具后,虚伪地笑着,笑意却不达眼底,外表愈亮丽,面具背后令人艳羡的灵魂愈加瑟瑟发抖。当我们在天空下看星星时,看到的星星是晶莹透亮,美丽可爱的,但当我们真正地升上太空,看到的星星却是黯淡无光的,甚至上面还蒙着一层灰尘,这就是星星的两面,一面是它的本性,一面是它的伪装。

“一个人的本性在私人的空间里容易被人察觉,因为在那里他不必装假;一个人动感情的时候,也往往会忘记自己的戒律;”有人说我的人缘不错,可是他们知道我的内心吗?曾几何时听过我一个人孤独的心跳,对不起,这是我的本性,骨子里与生俱来的安静与疏远让我不得不戴上面具,总相信自己这样才能和大家和平相处,我也曾想释放本性,可是“决心争取灵魂自由的人,就是这些一下子挣断铁链再也不受罪的人。”世俗的牵绊,真正又有几人选择了心中的企盼?忘了吧,舒服睡一觉,不喜欢你的人照样不喜欢你,尘世之中,你也不知道你会装点哪个佳人的梦,习惯骨子里桀骜的本性,不在浮浮沉沉的世间迷失自己,勿忘初心。

什么才是想要的生活,每个人的答案都会不同,游走在岁月的长河中,扮演着各种角色的人们,总会在某一时刻回归自我,在那一刻我们尽情地享受着只有自己才能明白的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伊索寓言》阅读感受300字

全文共 491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我看了《伊索寓言》。里面的故事很多,有《口渴的乌鸦》、《灯》、《狼与狗打仗》、《击水的渔夫》……这些故事给我带来了许多生活的启发,特别是《口渴的乌鸦》。

里面说了一只口渴的乌鸦看见一个瓶口小而水又少的瓶子,继而用智慧喝到了水。这个故事告诉我:用蛮力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有时是要动脑筋,运用智慧处理的。而我从中认识了这样一只爱动脑筋的乌鸦,也知道了困难就像一道难题,有些人不愿意动脑筋只能空着它;有些人缺少耐心,没写几步便变得很烦躁;还有一些人他们既肯动脑筋又愿意耐心计算,困难这道难题最终会被他们解决。这可真是小故事大道理呀!

同时,这让我也回想起我的水杯打不开的那天。那天我就像书中的那只乌鸦一样口渴难耐,正想摸出水杯痛痛快快地畅饮一番时发现我的杯子打不开了。我想到看过的某本书上说用皮筋可以打开水杯,于是便试了很久。可是水杯像是铁一样纹丝不动。无奈之下,我只好向妈妈求助,妈妈听了我的话大笑起来:“小傻瓜,你可以用开水来打开杯子。”于是我便使用了妈妈的方法,没想到水杯还真的能被打开了。我望着被打开的水杯,长叹一口气,心中暗想到:“看来耐心是有了,可脑筋还是像往常一样死板呀!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