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小学生作文人物外貌怎么写(精彩20篇)

岁月无声地在我身旁穿梭,一切美好的事物在脑海中定格,快乐时总将它们一一取出,任美丽在思绪间绽放。以下是小学生作文人物外貌怎么写作文,欢迎阅览!

浏览

1750

作文

241

篇1:形容人物外貌的成语

全文共 883 字

+ 加入清单

1、面目可憎:憎:厌恶。面貌神情卑陋,使人看了厌恶。

2、亭亭玉立: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3、明眸皓齿:明亮的眼睛,洁白的牙齿。形容女子容貌美丽,也指美丽的女子。

4、鸡皮鹤发:皮肤发皱,头发苍白。指老人。

5、双瞳剪水:瞳:瞳孔,指眼睛。形容眼睛清澈明亮。

6、闭月羞花:闭:藏。使月亮躲藏,使花儿羞惭。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7、出水芙蓉:芙蓉:荷花。刚开放的荷花。比喻诗文清新不俗。也形容天然艳丽的女子。

8、其貌不扬:不扬:不好看。形容人容貌难看。

9、靡颜腻理:靡:美丽;颜:面容;腻:细腻;理:肌理。形容容貌美丽,皮肤细腻柔滑。

10、童颜鹤发:颜:脸色。仙鹤羽毛似雪白的头发,孩子似的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11、粉白黛黑:粉白:在脸上搽粉,使脸更白;黛黑:画眉毛,使眉毛更黑。泛指女子的妆饰。

12、天香国色: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13、眉清目秀: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气。

14、铜筋铁骨:如铜一样的筋,如铁一样的骨。比喻十分健壮的身体。也指能负重任的人。

15、雾鬓风鬟:鬓:脸旁靠近耳朵的头发;鬟:环形发髻。形容女子头发的美。也形容女子头发蓬松散乱。

16、倾城倾国:倾:倾复;城:国。原指因女色而亡国。后多形容妇女容貌极美。

17、国色天姿: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天姿:天生的姿色。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

18、囚首垢面:象监狱里的犯人,好久没有理发和洗脸。形容不注意清洁、修饰。

19、秀外慧中:秀:秀丽;慧:联盟。外表秀丽,内心聪明。

20、国色天香:原形容颜色和香气不同于一般花卉的牡丹花。后也形容女子的美丽。

21、面如冠玉:比喻男子徒有其表。也用来形容男子的美貌。

22、蓬头垢面:头发蓬乱,脸上很脏。旧时形容贫苦人生活生活条件很坏的样子。也泛指没有修饰。

23、燕颔虎颈:颔:下巴颏。旧时形容王侯的贵相或武将相貌的威武。

24、鹤发童颜:仙鹤羽毛般雪白的头发,儿童般红润的面色。形容老年人气色好。

25、沉鱼落雁:鱼见之沉入水底,雁见之降落沙洲。形容女子容貌美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写姑姑的小学人物作文-描写人物的

全文共 212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上午,我写了数学暑假作业,中午吃过午饭,我和奶奶一起从老家回到城里。

因为,家在洛阳的四老姨带着小紫涵到我家来做客,我和奶奶坐邻居家的车回到了家,看到小紫涵,她又长高了一些,也会依依呀呀说一些话了。

我看到她很高兴,带着她一起玩玩具,很开心,在她面前,我是一个小大人,妈妈说;要照顾好她,虽然你要管她叫姑姑,但她年龄没你大,你就是个小大人,陪她玩儿好。

我们一起玩儿纸片、汽车,很开心,真希望她一直住在我家,我会好好照顾她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的小妹妹作文300字_小学三年级作文_人物作文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小妹妹我有一个漂亮、活泼、顽皮的小妹妹,她才上幼儿园小班。 她有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朝天的大鼻子和一对大大的耳朵,嘴巴里有参差不齐的小白牙。她面如中秋朗月,脸似三月桃花。有时她会把脸变得怪模怪样,犹如橡皮泥,可以随意变化。有时她又会把脸压得方方正正,像个魔方。 我的妹妹很调皮,有一次,妹妹来我家玩,我给妹妹一根棒棒糖吃,到中午吃饭时,可饭为什么会变得那么甜呢?所有人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只有小妹妹在一旁不动声色。显得比平常更平静。终于,妈妈在饭窝内找到了一根棒棒。哈哈,原来是小妹妹趁妈妈不注意的时候把棒棒糖扔进了饭锅,这时大家都惊讶得目瞪口呆,而妹妹在一旁却哈哈大笑起来。 这就是我的小妹妹,一个调皮的小朋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人物作文形形色色的人小学

全文共 43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奶奶她是个普通人,钱并不多,退休金也刚够花销,每天穿着朴实的衣裳,经常走下楼和邻居去聊天,就这样过着晚年生活。

可她身上却有着一个鲜明的特点,那就是——节俭。

每次吃饭的时候,我有时吃着吃着会掉饭粒,或者菜没夹牢,掉在桌上,奶奶总会说:“菜掉在桌子上就脏了,别再吃了,一会儿我去扔掉。”可说是扔掉,她还是偷偷地趁大家不注意,自己吃了,还总说:“人要懂得讲卫生,不管家里再穷,也要讲卫生。”

还有一次,我在吃大鸡腿,结果掉在了地板上,奶奶没注意到,我便去捡这个鸡腿,结果还是被她望见我这副饿疯的样子,马上拦住我的手,说:“几天没吃饭呐?连掉地上的鸡腿都吃,还要不要脸啊?鸡腿多的是,都给你吃,不要装着这副饿疯的乞丐样!”说完,便自己捡起了鸡腿,躲进厨房洗了洗,塞进了自己的嘴里,用手遮住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还以为我没发现,那可爱的吃相我却看得一清二楚。

从这几件事后,我终于知道了奶奶是个表里不一的人,无论嘴上说得有多么大气,可行为和内心都能让我看出她的节俭和对我浓浓的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高考人物外貌描写十种技巧

全文共 9971 字

+ 加入清单

(一)设喻展示法

所谓设喻展示,就是在描写人物外貌时,运用比喻手法,对人物进行具体形象化的展现,使人物的此特点转换成彼形象,以展示人物的形象特征,让读者产生联想,并加深印象和理解。这种方法的主要优势,是使人物的外貌更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设喻展示法的运用位置,一般在人物外貌描写的起笔或落笔。起笔出现 ,总喻而领起定调,落笔出现,总喻而归纳形象,而又以后者为多。

设喻展示法一般有两种情况:

一种是单一性的,即只在人物外貌描写上用一次比喻,位置在起始、收结或中间都可以,本体是人物的衣着、特点或某个部位,但必须用在关键地方,以形象地显示所写人物外貌的特征。例如《花市》中对卖花姑娘的外貌描写,就运用了这种设喻展示法 :“她笑微微地站在百花丛中,也像一枝花,像一枝挺秀淡雅的兰花吧。”这句话用在文章的最后,所用的两个“像”,前者概括,后者具体,本体都是“卖花姑娘”,再以她“笑微微”这一表情陪衬,以她“站在百花从中“这一情境烘托,字里行间,充满着敬佩之意,洋溢着赞美之情,突出了卖花姑娘心灵美好、外表美丽的形象特点,给人以美感,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二是描写人物的外貌时,多次运用比喻。既可以用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人物的外貌上,也可以用在某一个人物的外貌上。如果是前者,就显示出彼此外貌各异的比较,从而突出某个人物的形象;如果是后者,则一定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来设喻展示,以突出这个人物外貌的多方面的特点。例如《看戏》这篇文章,就采用了后一种的设喻方法。文章集中写了艺术家梅兰芳同志的高超演技,通过对他的外貌设喻,突出了他光彩照人的艺术家形象。文章先设喻,写他演唱的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笑一颦中,从她的优雅‘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这里,表面看是对歌词设喻,实际上则表现了他演技的娴熟及表情和身段的优美。再设喻,写“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这是直接对人物外貌进行总体性设喻,使这个人物外貌的美丽程度得到了充分的展示,突出了他的光辉形象,使人受到深深的感染,有助于人物外在特征的显示。

设喻展示法是外貌描写手法与比喻修辞手法的巧妙结合,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这种修辞必须用在对人物外貌的描写上,而且要用在关键地方。二是多用明喻,暗喻少见,借喻不用,一般有比喻词标明,以显示出比喻的运用。

(二)工笔细描法

所谓工笔细描,就是讲究文笔工整,注重人物细部的详细刻画和细致描写,是国画方法在文学作品中的巧妙借用,也是人们在刻画人物时常用的一种方法。工笔细描的显著特点,是讲究人物微观的具体展示。

工笔细描法的具体实施,往往从人物的整体面貌上用墨,既写面部,又及全身,给人以整体的印象。这种描写,多用于比较陌生的人物和主要人物,只有这样,才能让读者了解并熟悉所写的人物,才能突出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例如,《故乡》中对闰土的描写,就采用了这种工笔细描的方法,请看其中一段文字:“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这段文字,对中年闰土的肖像描写,就是工笔细描。它既写了闰土的整体“身材”,又写了五官细部,而又以后者为主,从脸色,到脸皱,从眼睛,到眼睛周围;既写了上端头部“破毡帽”,又写了中端身部“极薄的棉衣”;既写了手里的物件,又写了两手着实“像是松树皮了”;既写了静态,整体形象犹如一个“木偶人”,又写了动态,“浑身瑟索着”,而又以静态为主;既有现实闰土的精雕细刻,又有他过去外貌的顺带点墨,而又以前者为主,这样,我们看到的中年闰土,就是一个有头脸,有衣装,有细部,有全部的完整形象。

工笔细描法是外貌描写的基本方法之一,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要遵从一定的顺序,根据写作需要和人物特点,按照作者或文中线索人物的观察顺序进行有条不紊的描写。例如,上面对闰土的描写,就是先“身材”, 后“脸”部,再衣着,从上到下;写脸部是先“脸”后“眼”,由总到分;写衣着是先“帽”后“衣”,从上到下;写眼部是先“眼睛”后“周围”,先内后外;写手部是先手中的“物件”后手中的“实情”,由外到内。这样,主人公的形象就随着作者的笔墨,先后有序逐渐完整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二是要有重点,不能从头到脚,不分主次地全面描述,要根据人物思想性格和外在特点,抓住主要本质特征进行重点描写。例如上面写闰土外貌,身材和衣着是略写,脸部和手部详写;脸部中,眼睛又详写,手部中,手的实情又详写,至于头部的鼻嘴和脸的下部只字未提。这样,就突出了闰土中年穷苦、麻木、近于木偶的个性特征。

(三)特征显示法

所谓特征显示法,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时,抓住所写的人物区别于其他人物特点的征象、标志,进行具体刻画,让其显示出来,以突出这个人物的这个特征,以至一提到某个特征,就会使人想到某个人物,是人物外貌描写最有效、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一种技巧

运用特征显示法,关键是抓住人物的特征。选择特征的主要依据,就是这个人物最显眼而又与众不同的闪光点。特征的部位要因人而易,就初中课文而言,人物特征多体现在脸部,这是因为,人们写肖像一般都把主要笔墨用在脸上。例如《我的老师》中,对蔡芸芝先生的描写:“现在回想起来,她那时有十八九岁。右嘴边有揄钱大小一块黑痣。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温柔和美丽的人。”这段文字共有三句话,先说老师的年龄,后说对她的总体印象,中间这句话就是特征描写,特征的集中显示就是与众不同的“黑痣”。“黑痣”的特点,一是位置,在“右嘴角边”;二是大小,与“榆钱”一般。通过前后两句的配合映衬,蔡芸芝先生的“黑痣”就显得十分突出,她的形象特征也因此而生动丰富,以致人们一提到脸上右嘴边榆钱大小的“黑痣”,就自然会想到:“你说的那就是蔡芸芝。”可见,这颗“黑痣”,不但没有损伤她的外貌,而且增加了这个人物形象的美学意韵,突出了她“温柔和美丽”的特点,给人以永久难忘的印象。

特征显示法的运用虽然很简单,一般只需一句话完成,但因为这句话是外貌描写的关键和精华所在,所以这句话的出现位置常常在中间。前有引渡,后有总结,前有铺垫,后有延伸,使之在众多语言,众多外貌内容中熠熠生辉。这就要讲究整个外貌描写的和谐性,既不能一写人物,首句就是特征,这会显得突兀,也不能外貌描写结束了,还不见人物特征,不能抓住特征,人物形象也就毫无特色。打个比方,整个人物外貌描写是“画龙”,而特征显示则是“点睛”。没有“点睛”之笔,没有人物特征显示,外貌描写等于失败。

人物特征的显示部位,不可能是完全相同的,即使同是像上文提到的“黑痣”,也有大小之差,有位置之异;即使是与蔡芸芝先生的“黑痣”位置大小色泽完全相同,还有个年龄之别、性别之差、性格之异。这种种差异表现在某一个人物身上,特征就鲜明突出了。因此,我们在写人物外貌时,要善于观察,善于比较,捕捉特征。这方面的例子,初中课本里还有很多。如《一面》中鲁迅的隶体“一”字胡须,《藤野先生》中藤野的“八”字胡须,《第二次考试》中陈伊玲笑起来的“鼻皱”,《普通的劳动者》中小李子从软胎帽舌底下掉出的“一绺头发”,等等。这些都是各自人物的显著特征,也都是特征显示法巧妙运用 的成功范例。

(四)逐步显现法

所谓逐步显现,就是通过作者或文中人物(多为“我”)的观察,来表现所写人物的外貌特征。具体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被写者由远而近地向观察者走来,二是观察者由远而近地向被写者走去,而又以后者为多,因为观察者是主体,被写者是客体。通过距离远近的不同,来描写同一个时间里同一个人物略有差异的外貌,能充分表现出这个人物丰富的形象特征。

逐步显现法的鲜明特点,一是运用的文字频率至少在两次以上,二是描写的外貌要呈现一定的梯度, 这个梯度要与观察者由远而近的距离移动同步发展,犹如推摄镜头,最后是特写形象。例如,《一面》对鲁迅的外貌描写:

第一次:“坐在南首的是一个瘦瘦的、五十上下的中国人。穿一件牙黄的长衫,嘴里咬着一枝烟嘴,跟着那火光的一亮一亮,腾起一阵一阵烟雾。”这是在“我”进门时对鲁迅的第一次外貌描写。因为是“阴天”,“暗得很”,“我”又是从店里往“店后面长台子旁边”“望”去,距离较远,所以只能“模糊辨出”鲁迅先生的大概身形和基本特征,给人以总体印象。

第二次:“他的面孔黄里带白,瘦得教人担心,好像大病新愈的人,但是精神很好,没有一点颓唐的样子。头发约莫一寸长,显然好久没剪,却一根一根精神抖擞地直竖着。胡须很打眼,好像浓墨写的隶体‘一’字。”这是在鲁迅先生“走了出来”之后对他的第二次外貌展示,距离缩短拉近了,描写也清晰具体了。先写面孔,次写头发,再写胡须,把人物最显眼的外部特征,由整体到局部到细部,逐一展现在读者面前,突出了鲁迅的战斗精神。

第三次:“黄里带白的脸,瘦得教人担心;头上直竖着寸把长的头发;牙黄羽纱的长衫;隶体‘一’字似的胡须;左手里捏着一枝黄色烟嘴,安烟的一头已经熏黑了。”这是在“我”意外地听到鲁迅赠书的亲切话语,“惊异”地抬起头来看他时对他的第三次外貌描写。这是将近镜头化为特写镜头,“我”更仔细地端详着这位“不平常”的人,进一步赞颂了鲁迅先生坚毅、镇定、安详、乐观的战斗风格。

这三次肖像描写,一次比一次清晰,一次比一次深刻,一唱三叹,反复强调,尽情展示,纵情抒怀,使鲁迅先生的光辉形象,由远而近,越来越鲜明清晰,越来越完整高大 地矗立在我们面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运用这种方法要注意两点, 一要防止简单重复,先写的要概括些,粗线条勾勒,宏观展示,用墨应简略;后写的要具体些,细致些,微观描摹,用语应详尽。二是几次所写的外貌要有所区别,先少后多,逐渐增加,重点特征每次都要写到,以加深人们的印象,如《一面》写鲁迅的三次外貌,都写了“瘦”。

(五)粗笔勾勒法

所谓粗笔勾勒,原是一种绘画手法,近于速写,用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采用简单线条,粗略地把人物的主要特点,迅速地几笔描写出来。这种方法的特点,正好与“工笔细描法”相对,用语简略,运墨便利,几笔就勾勒出人物形象。如果是反面人物,又近于漫画,常用夸张手法。这种方法,多采用大手笔式的宏观描写,笔下的人物形象,常给人以粗线条、大轮廓、总特征的印象,至于人物肖像的细部内容,一般不作展示,即使有,也是点到为止,见好即收。

粗笔勾勒法在作品中的运用有两种情况。一是单一性,即文中只有一次很简单很粗略的描写。例如《小桔灯》中对主人公小姑娘的描写:“我掀开帘子,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的光景,瘦瘦的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裤,光脚穿一双草鞋,正在登上竹登想去摘墙上的听话器。”全文仅此一处外貌描写,它粗线条地勾勒出了小姑娘的外在特征,从头到脚,一句一个肖像内容,一句一个外貌部位,文句简明,给人以大概的印象。

二是多样性,即文中出现不止一次外貌描写,每次写的内容 又不尽相同,具有片断性和零散性,单独看来,是人物形象的某一两个方面,综合看来,又可以构成人物的整体面貌。但就某处描写而言,仍然是蜻蜓点水式的,是粗笔勾勒式的,例如《第二次考试》中对主人公陈伊玲的粗笔勾勒就达三次之多。第一次是:“嫩绿色的绒线上衣,咖啡色的西裤。”第二次是:“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出黯然无神。”第三次是:“一张朝气蓬勃、叫人喜欢的脸,小而好看的嘴,明快单纯的眼睛,笑起来鼻翼稍稍皱起的鼻子。”这三次描写,第一次写衣着,第二次写眼睛,第三次写面部,每次所写的肖像内容各不相同,它们在文中出现的位置也有先后之分,但都是用简短的文字进行粗笔勾勒,轮廓式显现,而三次综合起来看,又可以互为补充,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形象。这种外貌描写,由于多次出现,可以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

运用粗笔勾勒法描写人物外貌,最大的优点就是简省笔墨,给人以总体形象。运用时,要注意两点:一是粗笔勾勒不等于描写模糊,不是隔着纱巾看人,给人的印象仍然是清晰的,鲜明的,实实在在的;二是粗笔勾勒虽具零散性,但要零而不碎,散而不乱,要有合理的顺序。

(六)着色点染法

所谓着色点染,就是将不同的色彩涂抹于所写的人物,在文学作品中,就是通过写色词语来表现人物的鲜明特征。着色的主要依据,是人物的性格特点,如鲁迅笔下的“闰土”“孔乙已”,都是下层人物,但着色就有区别,闰土终日劳动,因而脸色“灰黄”,孔乙已好逸恶劳,所以脸色“青白”,这就是他们的性格不同决定的。

人物着色的方法很多,既可以浓墨重彩,也可以轻描淡写;既可以多色搭配,也可以单色点染。总之要恰到好处,用色适度,自然成趣。着色点染法具体实施对象,不外乎三种情况:

一是施色于衣着,即对人物的衣冠鞋袜用色,突出人物的穿衣变化和生活习惯,进而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思想性格。例如《傻二哥》中傻二哥的外貌,就侧重写了他的衣着及色彩:“白布中式上衣,黑色布裤。”用极为精短的文字,写出了傻二哥的简单穿着,不仅交代了上衣的款式和裤子的质料,而且对全身衣着的两种颜色,作了鲜明的点染,静写为主,上“白”下“黑”,上淡下浓,黑白分明,浓淡相宜,突出了傻二哥卖糖时朴实干净的特点。

二是着色于人体,即对人体的外露部位用色,突出人物的外部特征或变化,进而表现人物的内在特点,外露部分一般是指常露部分,最多用于着色的是头部,还有手、脚、腿、颈等,在特定的情况下,胸、背也可以外露,也可以着色点染。例如《榆钱饭》对丫姑的描写:“她把黑油油的大辫子七缠八绕地盘在脖子上,雪白的牙齿咬着辫梢儿,光了脚丫子。”这里,对丫姑的外部用了两种色彩:一是大辫子,“黑油油的”;二是牙齿,“雪白的”,用色与上一个例子相同,都是“黑”、“白”两色。但前者是写衣着,后者是写身体部位,前者静写,后者动写;而且这里用色还有强调,“黑”的情状“油油”,“白”的程度如“雪”,有形容有摹状,从而突出了丫姑粗野而又美丽的特点。

三是既着色于衣着,又着色于人体,二者同时具备,互相映衬,彼此关照,多方面地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例如《潘虎》中对潘虎的外貌描写:“那大汉粗眉毛,大眼睛,满腮胡子,黑里透红的脸色,穿一身青布的普通对襟短装。”这里有两处颜色点染:一是脸色“黑里透红”,表明他健康、强悍、久经战阵,饱经风霜;二是短装“青”布,说明他穿着普通、简单、平常,而又有特色。通过这副外貌,不难看出,主人公分明是一个充满豪气、干练勇猛、粗犷豁达的农民英雄。

着色点染法的运用,要注意两点:一是讲究“点染”,与画龙点睛一般,几笔见神采,不可随意涂抹,搞得人物是”万紫千红“;二是讲究色调与人物整体外貌的和谐性,如潘虎,眉毛“粗”,眼睛“大”,再配色“黑里透红”,就很吻合。

(七)夸张渲染法

所谓夸张渲染,就是通过艺术夸张的手法,对人物外貌进行夸大的描写,以达到渲染的目的,增强艺术效果。

夸张渲染法的显著特点,是感情色彩鲜明,褒贬态度清楚,要么从正面涉笔,激情赞美,要 么从反面入手,无情嘲讽。正面涉笔的人物形象,总是高大的,鲜明突出的,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和巨大的鼓舞。《七根火柴》中对无名战士最后一次的外貌描写,就属于这种情况:“一切都像整个草地一样,雾蒙蒙的;只有那只手是清晰的,它高高的擎着,像一支路标,笔直地指向长征部队前进的方向……”这既是外貌描写,又是细节描写,集中体现在他那一只手上,对“手”的描写就有明显的夸张成分,它的高度,它的远度,“像一支路标”,近于舞台上的特写造型,显得高大鲜明,从而突出了无名战士的忘我献身、渴望胜利的坚强意志,读到这里,人们无不深受感染,倍受鼓舞。

夸张渲染法有时则通过联想或假设的方式,对某个实有人物或虚幻人物进行描写,达到尽情渲染,使读者获得深刻的印象。例如《盘古开天辟地》中对盘古的外貌捞写:“他口里呼出的气变成风和云,他的声音变成轰隆的雷霆,他的一只眼睛变成太阳,另一只眼睛变成月亮,他的手足和身躯变成大地的四极和五 方的名山,他的血液变成江河,他的筋脉变成道路,他的肌肉变成田土,他的头发变成天上的星星,他浑身的汗毛变成花草树木……”这段文字,抓住盘古外貌“变”的特点,想象丰富奇特,渲染色彩很浓,突出了盘古的伟大力量和他“开天辟地”的巨大神力,进而歌颂了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斗争精神,给读者以不尽的联想和深刻的印象,夸张渲染取得了最佳效果。

运用夸张渲染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初中语文课本里还有不少例子,如《皇帝的新装》中对皇帝穿着似有实无的“新装”游行时的外貌描写,夸张奇特,形象滑稽,荒唐可笑,巧妙绝伦。

运用夸张方法描写人物外貌,要根据不同的刻画对象,采取不同的手法,运用感情色彩不同的词语。对正面人物夸张,要显示出歌颂的特点;对反面人物夸张,要能加强讽刺的力量。写作中要 注意一点,就是夸张要适度,渲染要恰当,不能夸得过分,染得离谱,要符合人物的内在本质特点,符合人物的整体形象基调。

(八)虚实结合法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在描写人物的外貌中,既有写实内容,又有虚的配合。写实,就是描写人物的现实外在特点,客观性比较强;写虚,就是通过一定的方式,来表现人物并不存在或联想中的外貌,主观性明显。虚以实为基础,没有实写,便无法虚现;实又往往需要虚来补充,来衬托。它们的共同目的就是通过虚实并呈,密切配合,来充实人物形象,丰富人物性格。

虚实结合法的运用,不外乎两种情况:

一是通过观察者的心理作用,来感觉人物的形象特点,或夸大,或缩小,或褒赞,或贬损,外貌之中饱含着感情,读后给人以强烈的感染。例如《一件小事》对“车夫”的描写:“我这时突然感到一种异样的感觉,觉得他满身灰尘的后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这里就运用了虚实结合的写法。它有五个小句子,第一句引渡,交代下文外貌描写产生的原因;第二句写实,写车夫的”后影“,写后影的特点“满身灰尘”;后三个小句则是虚写, 写车夫“高大”的程度。一般情况下,人越走越远形象应该越小,而他却“愈走愈大”,大到“仰视才见”,宛如一座灯塔,一个巨人,超乎寻常,不同凡响,使人深受感染,把“我”放在陪衬的位置,突出了车夫形象的高大和品格的高 尚。

二是通过人物的回忆,来再现人物的形象特点,实际上是写实的外貌在另一种情境下的重新出现。这种方法,一般要通过联想来实现,其目的,是表达思念之情,加深读者印象。例如《背影》中对父亲的“背影”的描写就运用了这种技巧。文章先实写,在车站上亲眼看见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的“背影”,写得很具体。然后在结尾虚实:“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这里只有一句话,通过读信,激发情感,热泪盈眶,联想外貌,再现形象,将远距离的人物拉至近前,既表达了作者急切盼望再见父亲一面的思念之情,又强调了父亲外貌的个性特征,突出了人物形象。

虚实结合,既可以虚和实紧密联在一起,同出于一处,像上面《一件小事》的例子,也可以虚和实各自成段,甚至相距很远,如上面《背影》的例子。但不管哪种情况,一般是先实后虚,因为实是基础,有了实,才可以有虚,失去了基础之实,虚也就无立足之地。写作时,要注意一点,就是要确定以谁为主,要么以实为主,以虚补充;要么以虚为主,以实映衬铺垫。

(九)对比突现法

所谓对比突现法,就是通过某个人物今昔外貌的不同或两个以上(包括两个)人物彼此外貌差异的对比,来突出人物性格的变化和命运的发展,突出主要人物的形象特征的方法。

运用这种方法有两种情况。一是进行横向外貌对比,即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人物外貌的不同描写,来突出主要人物的特点。人物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形成一定的形象跨度,以突现某个重要人物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精神品质。如《花市》中所写的三个人物外貌,就运用了这种对比。先看那“老头”:“瘦瘦的,大约60多岁,白布褂子,紫花裤子,敞开怀,露着黑黑的结实的胸脯”,他有时“眨眨眼睛”,“捻着胡子”,若有所思,有时“咧着大嘴笑”,“呵呵的笑”。再看那“年轻人”:他“眉清目秀的干部打扮”,“手里摇着黑色纸扇”,“似笑非笑”,有时又 “哈哈大笑”,最后“睁大眼睛”,“气得脸色发白。”这两个人物的外貌,既有年龄上的对比,又有身份上的对比,还有情态上的对比,与此同时,作者还着力刻画了主角卖花姑娘的形象,与他们同样存在着对比,她的外貌是:“姑娘不过二十一二岁,生得细眉细眼,爱笑,薄薄的嘴唇很会谈生意”,她“手里拿着一块小花手娟,在怀里扇着风,冷冷地注视着年轻干部的行动。”这里,不难看出,老头纯朴憨厚,而性格刚直,年轻人见缝插针以钱势压人,小姑娘善做生意而讲究信用。在老头和年轻人这一正一反的对比衬托下,小姑娘心灵美与外表美和谐统一的可爱的形象得到了充分的展示。

二是进行纵向外貌对比,即通过某一个人物过去与现在外貌的不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性格变化和命运的发展。例如《故乡》这篇小说,就写了闰土两个阶段的外貌特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第一次:“其间有一个十一二岁的少年,项带银圈,手捏一柄钢叉”,他“紫色的圆脸,头戴一顶小毡帽”。第二次:“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这两次外貌描写,都写到脸部,头部和手部,对比的内容也主要体现在这三个方面,通过闰土今昔脸色的不同,所戴帽子的差别以及手部特点和手中物件的各异,展示了闰土命运的巨大变化,突出了中年闰土的悲惨情景。

运用对比描写人物外貌应注意一点,就是要有重点。两次或两次以上的描写不能平分秋色、同等重要,要有所侧重。要把最能表现人物本质特点、最能反映主题的那个方面作为重点详写,其他略写。

(十)服饰烘衬法

所谓服饰烘衬法,就是通过描写人物的衣着以及装饰,来烘托和陪衬人物的性格特点,是刻画人物的基本方法之一。一个人的服饰是其外表的东西,它与人物的性格特征,与人物的身世、处境、心态和思想有着密切的关系,什么样的人穿什么样的衣服,佩什么样的服饰,是有规可循,很有讲究的。客观生活如此,文学作品中描写人物外貌也应如此。

用服饰烘衬法描写人物外貌,要做到以下三点:

一是要有一定的顺序。人们的服饰虽千变万化,但位置却大体相同。先写哪个后写哪个,要考虑周全,或从上到下,或由服到饰,要根据不同人物的不同服饰,来确定合理的顺序。这样,才能使读者对所写的人物有一个层次清晰的印象。例如《老杨同志》对老杨的服饰描写:“他头上箍着块白手巾,身上是白小布衫深蓝裤,脚上穿着半旧的硬鞋至少也有二斤半重。”这里,写人物的服饰就很有层次。它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来写的,先写“头上”,再写“身上”,最后写“脚上”;写身上是先写上身“衫”后写下身“裤”,从而突出了老杨同志艰苦朴素,关心群众这一可亲可敬的形象。

二是要进行服饰比较。人是活动的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场合下,人们的服饰也会不同,服饰的不同又反映了人们的外貌不同和性格变化。写好这些服饰的变化,也就能表现出人物的变化。例如《故乡》中的闰土,少年时,“头戴一顶小毡帽,颈上套一个明晃晃的银项圈”,显得健康、淳朴、充满朝气;中年时,“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 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着。”原先的少年闰土全然不见了,一个饱经风霜、受尽剥削,在困厄中苦苦挣扎而又显得麻木的中年闰土出现在读者面前。这一效果。就是通过人物服饰今昔的差异比较显示出来的。

三是要有重点。服饰描写,不能从头至脚无一遗漏,那样,既易落入俗套,又显得繁杂,这就要抓住重点,突出重点。重点的确定要因人而易,最能表现人物 性格和本质特点的服饰一定要写,详写,反之,略写即可,甚至不写。例如散文《背影》中“我”的父亲,他的特点是慈爱善良而生活俭朴,为了表现他的这一特点,作者就着重写了他的衣着,而且是从背后来写的:“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而且,先后展示了两次。至于他的鞋裤等,就没有用墨。这就抓住了特征,抓住了重点,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和生活的质朴。

用服 饰烘衬法描写外貌,是为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运用时要有所选择,不能张冠李戴, 李服张穿。如老杨同志那二斤半重的“硬鞋”,绝不能穿到闰土的脚上,朱自清父亲的那件“黑布大马褂”,也不能穿到中年闰土身上,要讲究服饰与人物身份和性格的一致性。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人物的外貌作文

全文共 315 字

+ 加入清单

我,一个爱看书的女孩,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忽闪忽闪。

睡觉前,我坐在床上看书,时间在我的眼皮底下光良了。妈妈喊我睡觉,我嘴上“嗯嗯嗯”,手上却捧着一本《杨家将》正津津有味地“啃”着书,我被书中的故事情节镇住了,有时热泪而下,有时却哈哈大笑,不知不觉便把整本书都看完了,躺在床上,我还是念念不忘。

上厕所时,衣服里藏着一本《世界伟人传》,我迅速关上门,麻利打开书,聚精会神地看起书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转眼,又到了19点。突然我手中的书被一股神奇的力量“吸”走了,我半天才回过神来,原来,妈妈闯进来,硬生生地把书抢走了。

吃饭时,我经常一手拿着勺子,一手翻开杂志、报纸,目不转睛地盯着故事,忘记了饭菜的味道,甚至把吃饭事都抛到九宵云外。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人物外貌描写的语段

全文共 1140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妈妈在卫生学校当老师。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关心人的心。

孙老师是我们班的数学老师。她中等身材,35岁模样。一张和蔼可亲的面庞,总是那么慈祥。从那黑边眼镜中透出的目光,总是那么炯炯有神,那么和善。她的语言总是那么含意深刻,那么奇妙,引人发笑。

这个女老师姓宋,因为她年轻,顶多不过20岁,所以,我们都叫她小宋老师,也有一些女同学亲热地称呼她大姐姐。小宋老师长着高高的个子,衣着比较朴素。瓜子脸上长着两道柳眉,柳眉下嵌着一双明亮而又锐利的眼睛,还有一张能说会道的小嘴。小宋老师梳着两条长长的马尾辫一直拖到肩头上。

冯成是我们班的同学。他个子不高,眼睛又大又亮,尤其是他长着两只大耳朵和两片厚嘴唇,活像一个大号的铃铛。为此,同学们送他个外号大铃铛。说来也巧,从二年级至今,冯成每天给班里的教室开门、锁门,也像一个打点的铃铛,这外号就叫开了。

他有一颗冬瓜头,生气的时候脸一下子拉得很长,非常像马。他单独面对你的时候总是摆出一副善解人意的慈爱样子,同时不停地摇晃脑袋,远看像漂浮着的一个大灯笼。他的眼睛,你知道吗?大大的,灰黑色,很深邃,长在那张马脸上显得非常病态,他说话时喜欢对所有人乱飞媚眼,小心别让它撞到你,那会使你魂飞魄散的。他的胳膊啊腿啊细得像竹竿,衣服酷似床单披挂在身上,飘忽飘忽的,特别有神秘气质,这决定了我们在表演一切恐怖剧的时候都由他戴上假发来演女鬼。

我的同桌张珊,人长得挺秀气,挺水灵,却落得个毛头小子的绰号张露能。

李腊梅因爱管闲事,才当上了两道杠的卫生委员。你别看她官小、个矮,可嗓门儿高。不管是谁做了错事,她非要弄个水落石出并让你认错不可。因此,我把她的名字偷偷改为辣梅。

这位监考老师一进来,教室里立刻停止了说话声。他高高的鼻梁,又黑又长的眉毛下,镶嵌着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鼻子下长着连浓密的胡须,使人一看便知道这是一位严厉的监考老师。他向教室扫视了一遍,才开始讲话:同学们,今大是你们向祖国汇报小学学习成绩的时候,一定要细心地做题,不能有一点儿马虎,接到试卷后,要看清题目,不要左顾右盼,交头接耳,要认真答卷,争取考出好成绩来。

我的爸爸是一幽默的人。我的爸爸身材矮小,瘦精精的,白白的皮肤,黑黑的头发,那一头自来卷儿的大波浪发型,谁见了都会以为他是在理发店烫的。他的同事们都说他是缩小了的费翔,我也这样认为。他是个搞美术的,是中南五省小有名气的装帧艺术家,他的个人画展得到过很多知名人士的好评。他又是个顶顶滑稽的人,特别爱开玩笑,我不知道是不是所有搞艺术的人都非常幽默,反正我觉得我爸爸身上充满了幽默细胞。不管他上班有多忙多累,只要一进家门,确切他说,只要一见到我,他就立刻眉开眼笑,我也跟着手舞足蹈起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人物外貌描写

全文共 219 字

+ 加入清单

1、教学目的:让新二年级的学生了解怎样去观察身边的人物,学会了解人物外形特征。

教学难点:自我介绍时每个人都介绍怎样的自己,加形容词说说怎么样的自己。

教学重点:主要是让孩子对大家都有深刻的印象,认识班级里的每个同学。

2、(1)、课程导入:以老师为中心,了解大家都是什么样子的(外形描写)如:她有高高的鼻子等。

(2)、了解了老师,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自己吧,首先,进行与众不同的自我介绍。(师生互动)

(3)、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人物,如:爸爸妈妈。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的爸爸_小学人物记事作文

全文共 464 字

+ 加入清单

我的爸爸可是我们家中的幽默天王了。在家中,不管问什么问题,他总是以十分幽默的方式给回答了。有一件事,就可以很好的证明我所说的话。

有一天晚上,我和爸爸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在放广告之时,我又开始用心地看起了《三国演义》,看到了一半,我开始问爸爸一些关于三国的问题了。

老爸,常山赵子龙是怎么死的呀?我问爸爸。

爸爸不假思索的说:赵子龙因为太爱看电视了,看到晚上12点,困死了。还故意装作一本正经的样子说。

我气得大叫:可恶的老爸,我可是在一本正经的问你呢!爸爸看了我一眼忙说:消消气,消消气,气多了,肚子会变成球的。这时,妈妈走了出来,他又叫道:汤圆,给我炒碗蛋炒饭。

我看问不成了,便又问了别的问题:刘备的五虎将是哪几个人啊哦?是关羽、张飞、黄盖你来说呀!我叫道。啊,我想不起来了。你自己去看那本书吧。爸爸边说边装出一张傻傻的样子,当然你也能问我,不过不过什么?我问。不过要一百元小费。爸爸笑嘻嘻的说。啊,我倒!我抗议!我大喊道。抗议无效!要知道,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爸爸说。

电视开始了,我们的争论告一段落。

[我的爸爸_小学人物记事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人物作文形形色色的人小学

全文共 402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班的班长最爱打人,她长着大大的眼睛,鼓鼓的大肚子,高高的鼻子,大大的嘴巴,长长的头发,穿着一身校服,看起来很霸道。

记得有一次课间休息时,我和几个同学在操场玩,我们玩的正开心的时候,忽然班长来了,我一看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跑啊!我想:要是被班长抓住,她一定要把我们打哭。这时,班长突然开口说:“给我站住!”我一听不妙。一场暴风雨快要来了,我听她说后就想:她说话的口气怎么这么像强盗一样,就好像我们走进了她的领地一样,只能跑,我又想还是别跑了。话音刚落,她又怒气冲冲地说:“给我站住!”我只好停了下来。班长走了过来说:“是谁先跑的?”他们一起都指着我,顿时,我的火气窜上心头:“什么呀!一点义气都不讲!”我一看:“哈哈,班长没打我”,而是大的那些人。她一会打头,一会踢腿,打的他们都说:“好疼呀好疼呀!”哈哈,这就是指我的下场。我已经笑得前俯后仰了。

这就是我们的班长,一个爱打人动手却很正义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们班的女生小学生人物作文

全文共 448 字

+ 加入清单

就是惹狮子惹豹子、也不能惹我们班的女生呀。

嘘一小声一点。别让我们班那些女生听到了。其实嘛我也里一个间谍,嘻嘻。告诉你吧。女生第一武器一“金豆豆”。要是男生敢欺负我们女生的话,简直是没事找事。如果有一个女生用了这个武器,便麻烦您大驾了,去一趟办公室。女生第二武器--尖叫。要用我们班的话呀“尖叫”(一种饮料)喝多了。如果这一种武器一用上,您呀,还是赶快捂着耳朵逃之夭夭吧。女生第三武器——“九阴白骨爪”“啊。”教室里又传来一声惨叫,又一位男生被打得“遍体鳞伤”。告诉你们吧,“九阴白骨爪”可是女生的“独门绝技”。只要你看到女生挽起袖子,大事不好了。

举个例子吧。有一次我们班同学改卷子,把我们女生的分数都改成八十几分,却把男生的卷子改成九十几分。女生们把他团团围住,又是打又是骂,搞得他狼狈不堪。不过,别以为我们班的女生都是母老虎一般凶恶,她们也有可爱的地方,有时老师生病了,女生们给老师买礼物、探望,看到老师难受,也会掉下“金豆豆”呢。我们班的女生真是让人疼也让人恼呀。

[我们班的女生小学人物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的同学作文250字_小学五年级作文_人物作文

全文共 206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同学,她长着一头乌黑亮丽的头发,上课也从不说话,她是我的好朋友:谢可心!她是我们班的班长,做事也从不偷懒,班里的同学都喜欢叫她“勤劳娃娃”!有一天,我在上学路上走着,突然下起雨来,像断了线的珍珠一样落下来,我急忙跑着,正在这时,她跑到我前面,给了我一把雨伞,还和我说:“菲菲,下次放一把小雨伞在包里,以防万一”!因此,她也成为了我们大家学习的对象!我喜欢这位同学,就是因为她的勤劳、助人为乐!

五年级:菲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小学经典人物事例作文素材

全文共 229 字

+ 加入清单

毛主席的读书兴趣很广泛,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文学、军事等社会科学以至一些自然科学书籍无所不读。

在他阅读过的书籍中,历史方面的书籍是比较多。中外各种历史书籍,特别是中国历代史书,毛主席都非常爱读。从《二十四史》、《资治通鉴》、历朝纪事本末,直到各种野史、稗史、历史演义等他都广泛涉猎。他历来提倡“古为今用”,非常重视历史经验。他在他的着作、讲话中,常常引用中外史书上的历史典故来生动地阐明深刻的道理,他也常常借助历史的经验和教训来指导和对待今天的革命事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人物外貌描写的成语集锦

全文共 980 字

+ 加入清单

眉飞色舞——一谈起足球,明明就眉飞色舞起来。

眉开眼笑——望着漫天大雪,老村长高兴得眉开眼笑,连声说:“瑞雪兆丰年,瑞雪兆丰年。”

无精打采——小冬整日无精打采的,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虎头虎脑——我的表弟还不到十岁,长得虎头虎脑,脸蛋又胖又圆,两只大眼睛又圆又亮。

饱经风霜——蹲在地上的那位老农民,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深深的皱纹。

端庄秀丽——妈妈的脸端庄秀丽,我特别爱看。

脸色红润——闰土脸色红润,微微带点傻气,透出农村人的朴实、善良。

脸色黝黑——经过一年的军营生活,哥哥脸色黝黑,体格健壮,这跟平时刻苦训练分不开。

脸色苍白——妈妈刚动过手术,脸色苍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亲人们看了都很难过。

脸色蜡黄——旧社会,穷人家的孩子往往会几天吃不到饭,所以个个脸色蜡黄,瘦弱不堪。

脸带稚气——这个小女孩已经16岁了,可是脸带稚气,让人一看还以为只有十二三岁的样子。

四方脸膛——电影里,方明叔叔四方脸膛,整天乐呵呵,给全村老少带来许多乐趣。

满脸皱纹——奶奶满脸皱纹,这一条条印迹描画出奶奶过去的艰苦岁月。

面如土色——当日军一听到威震四方的李向阳时,个个吓得面如土色。

面红耳赤——当老师批评犯了错的李明时,李明面红耳赤,真想找个地洞钻进去。

面容俊俏——姐姐想报考文工团,我相信她能考上,因为姐姐面容俊俏,能歌善舞。

面容憔悴——自从李阿姨的儿子在一次事故中出事后,她面容憔悴,老是沉浸在儿子的不幸中。

面黄肌瘦——灾民们已有几天不进食了,面黄饥瘦的脸上显出一副无耐。

满面红光——爸爸去北京开会,回来后,满面红光地告诉全家他见到了国家领导人,听了领导们意义深远的讲话,心中万分激动。

满面春风——农民们交售余粮后,得到了一笔不小的收入,正满面春风地开车回家呢!

炯炯发光——师长检阅部队时,战士们个个精神振奋,炯炯发光的眼神里透出一股正气。

眼眯成线——这次期中考试,王萍得了双百分,奶奶高兴得眼眯成线,抱着孙女亲了一下。

乌黑眸子——丽丽眨着乌黑眸子,看着从未见过的爷爷。

目光和蔼——李老师上课总是目光和蔼,轻声细语,让孩子感到无比亲切。

目光严厉——方志敏目光严厉地看着敌人,敌人倒被吓出一身冷汗。

浓眉大眼——导演到学校来选小演员,浓眉大眼的王刚被选中了。

眉清目秀——这位乡村小姑娘生得眉清目秀,大家都很喜欢她。

鹤发童颜——今年过节爸爸买了一张年画,画上鹤发童颜的老人正在松树下打太极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人物小学三年级

全文共 474 字

+ 加入清单

我有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爸,他很滑稽,经常把家里人逗笑。不过,他还有一个秘密称号,蚊子克星。

老爸的武器十分普通,你们准猜不到,它既不是电蚊拍,也不是蚊香,而是,抹布。你们一定会想,抹布怎么能杀蚊子呢?事实摆在眼前,抹布确实能杀蚊子。

老爸的战绩数不胜数,我就不一一列举,就讲讲上次的吧。炎炎夏日,蚊子群体出动,老爸不得不展现一下自己杀蚊子的技术。他手拿抹布,在蚊子的食堂:我的房间里巡逻。既然说是蚊子克星,那找蚊子的技术也应该不错吧,老爸一眼就找出了几只狡猾的蚊子。“啪”

一只只蚊子在老爸的武器下,与世长辞了。秒杀完那几只蚊子后,更狡猾的蚊子出现了,它躲在天花板的角落里。只听见老爸说:吃我一招,去死吧!结果那只蚊子灵巧一躲,躲过了爸爸的魔爪。爸爸要使出必杀技了。只见他的手握紧抹布在房间乱打,蚊子措手不及,拼命逃,筋疲力尽,站在桌子上,啪的一声,蚊子血粘在桌子上,惨不忍睹。

事后,我一颗悬着的心也平静下来。只要再有蚊子,我总会呼叫老爸,随叫随到。杀伤力1000000。

嗡嗡嗡,蚊子出没了。老爸,有蚊子。到,啪,KO。先不说了,我要看蚊子的结局了,拜拜!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人物描写作文课件小学

全文共 1432 字

+ 加入清单

人物描写作文课件小学,仅供参考。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并掌握人物刻画的方法技巧,将人物写活,提高人物形象塑造能力。掌握考场作文的构思过程。

2、过程与方法:阅读分析判断文学作品中使用描写的让人物活起来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真诚做人,学会生活。

二、教学重点、难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技巧,生动形象地塑造人物形象。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同时设置情景:一个学生迟到从外面匆忙走进来。师:哟,不知鄙人在此军事演习嗦,怎么才大驾光临呢?请入座)

下面请同学们猜猜他是谁?

忽然,他看见脚底下有东西在动,他猫腰一看,原来是一堆报纸他刚要伸手拿报纸,“哗”地一声响,从报纸堆里坐起一个睡得迷迷糊糊的孩子,光光的脑袋上只有三根毛!这个孩子是--(三毛)(屏显)

(过渡语:你是根据什么猜出来的呢?一下子就猜出来的原因呢?是抓住了人物的独特的特征)什么特征呢?

师:瞧,这就是典型的细节与描写结合以后所产生的文字魅力。让我们认识了苦命的三毛。

那同学们想不想学习如何把人物写得如此传神呢?好吧,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人物描写的方法。(板书:人物描写)

二、探究方法。

“问询人物描写法”的秘笈在哪里?“为有大师作品里。”

读下面大师作品选段,小组内思考、讨论,(分七个大组,每小组第3人,每两组完成一个题)((完后抽生汇报并屏幕显示)(过渡语;概括起来的方法有)(板书:方法)(过渡语;通过这些描写的作用呢?)(作用:刻画性格)

三、小试牛刀(口语表达)。

1、(过渡语:刚才同学们从大师那里学到这么多的描写人物的方法,想不想试一试呢?现在我们就用刚才概括的方法)说说这节课迟到的同学。(选择一点,放在具体的情境中,说你印象最深刻的地方,看谁说得最生动形象)(屏显)

2、展示学生眼中的迟到同学的形象文字。

展示时思考:你们是通过哪些方法将迟到的同学写活的?(屏显)

(那现在我们给这个片段命一个题目)

(过渡语:通过刚才的描绘小结一下)

3、小结:作文中人物描写有哪些要求?(屏显)

人物描写的三大要求:真、精、细。

4、那推而广之:“写人物的记叙文体片段作文”有哪些要求呢?(屏显)(学生回答后才显示)

四、退而结网--学以致用

过渡语:好,我们有了如此多的巧方法在手,现在我们“磨刀霍霍向生活”,相信同学会把生活中的人物描绘得很精彩。

同学们,在你们与同学们相处的过程中,肯定有许多精彩感人的情景:一个背影、一次牵手、一句叮嘱、一则短信、一个电话、一个手势无不蕴含着浓浓的深情和深深的爱意,请同学们打开记忆的闸门,以“难忘”为题,描写这个情景中的一个人物,100字左右。

(过渡语:成功的写作要先构思,怎么构思呢?围绕以下几方面来进行。)

1、酝酿构思。(抽生回答后才写)

⑴、主人公给我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标题或事件):

⑵、事件中凸现的主人公的性格是:

⑶、我打算用什么方法将主人公写活?(2种以上)

2、要求内容充实,要写活,要有真情实感,写一百字左右的片段作文。

3、初写草稿。

(过渡语:下面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成果)

五、作品展示。(读后,教师或学生点评。点评时围绕场面描写和人物描写的要求,可适当根据评分标准打分。如果没完的,可适当补充和修改。)

六、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说出来与大家分享。

今天仅完成生活情景中的人物描写,至于情景描写还有哪些要求呢?我们留待以后的作文教学中。同学们,说屏显祝语

七、板书设计:

方法:外貌、动作、语言、

[人物描写作文课件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关于人物外貌词语

全文共 775 字

+ 加入清单

1. 慈眉善目,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

2. 衣着得体,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笑逐颜开

3. 满面春风,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

4. 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

5. 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

6. 心旷神怡,心潮起伏

7. 归心似箭,满心欢喜,心悦诚服,心事重重

8. 忧心忡忡,心如刀绞,悲痛欲绝,悲痛欲绝

9. 心惊胆战,心慌意乱,心急如焚,心灰意冷

10. 白发苍苍,满头银发,两鬓染霜,头发乌润

11. 斗鸡眼,细眯眼单眼皮,双眼皮

12. 眉青目秀浓眉大眼,明眸皓齿,眉梢细长

13. 火眼金睛,炯炯有神,大眼睛忽闪忽闪

14. 乌溜溜的眼珠,眼睛布满血丝会说话的

15. 慈祥的目光,目光迟钝明亮的眼睛,目光锐利

16. 凶狠的目光,眼睛眯成一条缝苹果脸,眼泡浮肿

17. 瓜子脸,鹅蛋脸,长方脸,四方脸

18. 俊美的脸,丑陋的脸,清瘦的脸,满脸憔悴

19. 一脸稚气,古铜色的脸,黑里透红的脸

20. 红扑扑的脸,布满皱纹的脸,脸色苍白

21. 愁眉苦脸,嬉皮笑,面黄肌瘦,满脸雀斑

22. 面如桃花,面如土色,天庭饱满,脸颊绯红

23. 面目可憎,油头粉面,面不改色,脸慈眉善目

24. 气宇轩昂,高大魁梧英姿飒爽衣着得体

25. 眉开眼笑,破涕为笑,捧腹大笑,满面春风

26. 笑逐颜开,洋洋得意,和颜悦色,悠然自得

27. 容光焕发,神采飞扬,气势汹汹,神情沮丧

28. 愁眉苦脸,没精打采,泪流满面,心花怒放

29. 满心欢喜,归心似箭,心旷神怡,心潮起伏

30. 心悦诚服,心事重重,忧心忡忡,心如刀绞

31. 悲痛欲绝,心惊胆战,怒火中烧,心慌意乱

32. 心急如焚,心灰意冷,白发苍苍,满头银发

33. 两鬓染霜,头发乌润,蓬松的短发,头发稀疏

34. 满头青丝,披肩长发,柔软的头发,齐眉的刘海

35. 披头散发,蓬头垢面,丹凤眼,三角眼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抓住不同人物外貌的特征

全文共 438 字

+ 加入清单

1、了解观察不同年龄、身份、性格、性别人物外貌特征

A、出示投影片(医生、军人、交警、教师、菜农、运动员等人)。观察投影片上不同职业的人,说说他们在衣着、神态等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B、读读例文,比较比较,想想年龄不同的人,在外貌上有什么特征?

(例文1:玲玲不到两岁,胖墩墩的。红扑扑的小脸蛋上,有一双水灵灵的眼镜。

小辫儿朝天翘着,粉红色的发带在头上一颠一颠的,像两只飞舞的彩蝶。尤其逗人喜爱的,是她那张伶俐的小嘴。)

(例文2:这位老汉的眉毛胡子都花白了。但脸膛仍是紫红色的,显得神采奕奕。他身穿崭新的青布棉袄棉裤,头上还包着一块雪白的毛巾。老汉蹲在地上,乐滋滋地抽着旱烟。)

小结:人物的年龄不同,在长相神态上有不同的特征。

C、想一想,不同性别、不同性格的人(如温和、暴躁、严肃、嬉皮笑脸等)在外貌上有什么不同的特征?(讨论)

2、师生归纳,小结:由于描写对象的不同,人物的年龄、性别、性格、身份、职业等也都不同。因此,在描写人物外貌时一定要把握人物的显著差异,以表现不同的人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书老师作文200字_小学五年级作文_人物作文

全文共 227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的好,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知识的源泉。

我最喜欢读书了,因为书使我懂得了很多道理,我时常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了解到了遥远的地方的习俗,认识到世界的广大与自身的渺小。使我的目光看得更长远,不再局限于周围的小圈子,带给我动力来使自己变得更好。同时,说起还教了我很多课堂上没有的生活技能,比如,烹饪、绘画、野外生活技能等等。书就像我的老师,一直陪伴在我左右,耐心且细心地教导我。这就是我的书老师。

现在,书籍已经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给我带来希望与欢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描写喜鹊外貌的小学生

全文共 452 字

+ 加入清单

喜鹊,学名叫鹊,喜鹊是人们对它的爱称。自古以来,人们都把喜鹊看成是预兆吉祥的鸟儿。为什么喜鹊会引起人们这种感觉呢?

喜鹊全身的羽毛有黑白两种颜色。头、颈、背部和尾巴是乌黑的。闪着油亮的紫色光泽。双肩和腹部的羽毛洁白无瑕。黑白两色,把喜鹊打扮得那么朴素,那么雅致。喜鹊的体态,轻盈优美。特别是它那条长尾巴,比整个身体的一半还要长,使它显得更加俊俏,无论停在枝头,还是落在屋顶,那长尾巴总是一翘一翘的,整个身体也随着一颤一颤的,使人感到它是那么活泼那么可爱。

早春二月,阳光和煦,正是喜鹊尽情歌唱的时节。它会用各种不同的叫声和同伴交谈,传递着春天的信息。在城市,在农村,都能听到它那清脆悦耳的声音。那声音给人们带来欣喜与欢乐。西风萧瑟的秋季,冰天雪地的寒冬,喜鹊站在高枝上,田野里“喳、喳、喳”地鸣叫几声,使人感到生机勃勃,精神振奋。

喜鹊的食物很丰富,虫子、植物种子它都爱吃。它能帮助人们琢食庄稼地里和果园里的害虫,有时还能捕捉田里的小老鼠呢。

喜鹊朴素雅致,体态优美,鸣声清脆,又能消灭害虫,人们怎能不喜欢它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