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荣华富贵是贬义词吗【热门20篇】

成语老眼昏花是什么意思呢?有着什么词性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荣华富贵是贬义词吗,欢迎参考阅读!

浏览

2957

作文

858

篇1:斗志昂扬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39 字

+ 加入清单

斗志昂扬一般被当褒义词使用。但如果形容一个人夜里斗志昂扬,那就是贬义了。

【成语】: 斗志昂扬

【拼音】: dòu zhì áng yáng

【解释】: 昂扬:情绪高涨。斗争的意志旺盛。

【出处】: 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举例造句】: 同学们听了英雄的报告后个个斗志昂扬、争当“活雷锋”

【近义词】: 意气风发、生气勃勃、生龙活虎

【反义词】: 精疲力竭、委靡不振、无精打采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人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卓尔不群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59 字

+ 加入清单

卓尔不群,褒义词,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一、成语释义

【成语】: 卓尔不群

【拼音】: zhuó ěr bù qún

【解释】: 卓尔:特出的样子;不群:与众不同。指才德超出寻常,与众不同。

【出处】: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举例造句】: 陈言务去,人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群矣。 ★明·金中淳《跋》

【近义词】: 卓乎不群、出类拔萃

【反义词】: 平平庸庸

二、成语典故

唐 李百药《北齐书·循吏传序》:“如房仲干之属,在 武平 之末能卓尔不羣,斯固弥可嘉也。”

明 金中淳 《跋》:“陈言务去,入耳皆新,其命名亦卓尔不羣矣。”

东汉·班固《汉书·景十三王传赞》:“夫唯大雅,卓尔不群,河间献王近之矣。”

三、造句

作家三盅说:时尚往往肤浅,流行就是瘟疫。不入羊群你便有机会卓尔不群,远离羊群实际为远离狼群。

她是如此的美丽动人,在人群之中显得卓尔不群。

她早期的成就预示了她日后卓尔不群。

又有多少人可以让你觉得卓尔不群呢?

人们认为,他的诊断能力卓尔不群。

他的文章写得很漂亮,卓尔不群。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半筹不纳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267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bàn chóu bù nà (ㄅㄢˋ ㄔㄡˊ ㄅㄨˋ ㄣㄚˋ)

【成语简拼】bcbn

【成语繁体】半籌不納

【成语解释】筹:古代计算工具,引伸为计策;纳:缴纳。半条计策也拿不出来。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成语出处】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若是越勾践姑苏台上见他,那西施半筹也不纳,更敢早十年败国亡家。”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产生年代】古代成语

【英语翻译】be at the end of ones row

【成语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一点办法都想不出

【近 义 词】一筹莫展

【反 义 词】足智多谋

展开阅读全文

篇4:狐假虎威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762 字

+ 加入清单

狐假虎威贬义词,是先秦时代汉族寓言故事。狐狸借老虎之威吓退百兽。后因以“狐假虎威”喻比喻仰仗或倚仗别人的权势来欺压、恐吓人。出自《战国策·楚策一》。

一、狐假虎威的意思

【成语】: 狐假虎威

【拼音】: hú jiǎ hǔ wēi

【解释】: 假:借。狐狸假借老虎的威势。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人。

【出处】: 《战国策·楚策一》:“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举例造句】: 果然府中来借,怎好不借?只怕被别人狐假虎威的诓的去,这个却保不得他。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

【近义词】: 仗势欺人、狗仗人势

【反义词】: 独步天下、独擅胜场

【歇后语】: 狐狸跟着老虎走

【灯谜】: 风顺腋臭浓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指借机欺压别人

【英文】: bully people by flaunting ones powerful connections

二、狐假虎威的故事

战国时代,当楚国最强盛的时候,楚宣王曾为了当时北方各国,都惧怕他的手下大将昭奚恤,而感到奇怪。因此他便问朝中大臣,这究竟是为什么。

当时,有一位名叫江乙的大臣,便向他叙述了下面这段故事:

从前在某个山洞中有一只老虎,因为肚子饿了,便跑到外面寻觅食物。当他走到一片茂密的森林时,忽然看到前面有只狐狸正在散步。他觉得这正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于是,便一跃身扑过去,毫不费力的将他擒过来。

可是当它张开嘴巴,正准备把那只狐狸吃进肚子里的时候,狡黠的狐狸怪声怪气地说:你不敢吃我?我是天上派来的百兽之王。老虎听了不以为然。狐狸又说:不信你跟着走,看百兽见了我会怎样。说完狐狸大摇大摆地向前走去,老虎半信半疑地跟在后面东张西望。只见很多野兽见到狐狸来了都吓得跑了。老虎却不知道野兽实际上是怕自已而不是怕狐狸。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掩耳盗铃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60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掩耳盗铃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掩耳盗铃

【色彩】贬义

【拼音】yǎn ěr dào líng

【基本解释】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掩:遮蔽,遮盖;盗:偷。

二、成语造句

1、这篇文章引用了“掩耳盗铃”这个典故,主题就更突出了。

2、事情已经清楚了,你还想掩耳盗铃?

3、他这个人从来都不会做掩耳盗铃的事情。

4、这件事并不是你想象的那样的,实质上在掩耳盗铃。

5、你认为这样掩耳盗铃,就能骗别人吗?

6、掩耳盗铃是一种看上去很聪明其实很愚昧的方法。

7、他干的是掩耳盗铃的蠢事。

8、妄想把不法行为合法化,只不过是掩耳盗铃把戏罢了。

9、如果不去努力,只会用谎言自欺,就是掩耳盗铃。

10、不要再自欺欺人了,那样的话只会是掩耳盗铃。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拾人牙慧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708 字

+ 加入清单

拾人牙慧,贬义词,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一、拾人牙慧的意思:

【成语】: 拾人牙慧

【拼音】: shí rén yá huì

【解释】: 拾:捡取;牙慧:指别人说过的话。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

【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近义词】: 拾人涕唾、人云亦云

【反义词】: 标新立异、独辟蹊径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抄袭别人言论

【英文】: pich up what others say

【举例造句】: 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二、成语故事

这个成语出自《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浩)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

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

后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出“拾人牙慧”这个成语,比喻抄袭或改头换面地套用别人说过的话或写的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祸国殃民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658 字

+ 加入清单

祸国殃民是指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小编收集了祸国殃民是贬义词吗,欢迎阅读。

典故出处

章炳麟《正学报缘起·例言》:“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近义词

蠹国害民

反义词

安邦定国、富国安民、保国安民

英文翻译

bring calamity to the country and the people

成语资料

成语解释:祸、殃:损害。使国家受害,百姓遭殃。

成语举例: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章炳麟《正学报缘起 例言》)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贬义词

语法用法: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联合式

产生年代:近代

成语正音:国,不能读作“ɡuǒ”。

成语辨形:殃,不能写作“秧”。

造句

1. 一个修养不够的人,给你一个项目。你会祸国殃民,给你一个团队,你会把一个团队带到万劫不复。

2. 革命家赤胆忠心,虽死犹生;野心家祸国殃民,生不如死。

3. 我们必须除掉这些卖国求荣、祸国殃民的汉奸。

4. “四人帮”祸国殃民,终于受到了人民的审判。

5. 很多国民党员干了许多祸国殃民的事。

6. 封建社会的闭关自守,必然会祸国殃民。

7. 林彪“四人帮”祸国殃民,令世人唾弃。

8. 这种祸国殃民的行径,真是令人痛心疾首。

9. 祸国殃民:如去岁兖州之变,西报指斥疆臣,谓其祸国殃民,肉不足以啖狗彘。

10. 秦桧祸国殃民,为后人所唾弃。

11. 对于这种祸国殃民的作法,人人都应发挥凛然正气,口诛笔伐。

12. 网特大发谬论,祸国殃民!鉴定完毕!TOP。

13. 说是“福国利民”,实际却是祸国殃民。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虚有其表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关于虚有其表是贬义词吗,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一、成语基本信息

【成语】虚有其表

【色彩】贬义

【拼音】xū yǒu qí biǎo

【基本解释】虚:空;表:表面,外貌。空有好看的外表,实际上不行。指有名无实。

二、成语造句

(1) 李杰的外表英俊,但却虚有其表。

(2) 这个自称一流拳击手的人,不过虚有其表,根本不堪一击。

(3) 我讨厌网络相亲的最大原因在于其虚有其表。

(4) 别看他虎臂熊腰,其实是虚有其表,经常生病。

(5) 表面上看去他倒是挺精明的,可实际上却虚有其表,什么事也办不好。

(6) 看过他写的作文,才知道他是一个虚有其表的人。

(7) 他有其名而无其实,不过是虚有其表罢了。

(8) 他们都是纸老虎,虚有其表,不用害怕!

(9) 这人什么都不懂,虚有其表。

(10) 看他脚步虚浮,应该是个外强中干,虚有其表的家伙,没什么好怕。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妄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961 字

+ 加入清单

妄图,人对事物的一种虚拟的贪婪心态,为了获得不正当的利益,采取痴心妄想图谋不轨的投机行为。下面我们来看看妄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欢迎阅读借鉴。

妄图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妄图是贬义词

妄图造句

1、犯罪分子妄图蒙混过关。

2、敌人四处搜查,妄图找出我地下党员。

3、敌人妄图卷土重来,我们要时刻警惕。

4、他们怙恶不悛,妄图扩大杀戮的规模和范围。

5、小偷妄图盗走国宝,被勇敢的警察抓住了。

6、这个罪犯妄图越狱,却没有成功。

7、一些不法之徒妖言惑众,妄图扰乱社会秩序。

8、歹徒妄图毁灭罪证,逃脱法律的制裁,但没有得逞。

9、清廷妄图利用袁世凯以苟延残喘。

10、为了笼络人心,他还妄图用请客送礼、封官许愿等办法掩盖他贪污受贿的事实。

11、敌人到处搜捕这个革命烈士的遗孤,妄图斩草除根。

12、为了掩人耳目,他精心地布置了假现场,妄图逍遥法外。

13、被抓住的小偷先是满脸堆笑,接着凶相毕露,妄图顽抗,最终无计可施,被带上警车。

14、常言说“盗憎主人”,老帅们是这些家伙妄图篡党夺权的障碍,所以被他们看成眼中钉。

15、犯罪分子制造各种假象掩人耳目,妄图使侦破人员陷入歧途。

16、反动派妄图扑灭革命火种,但心劳日拙,无济于事。

17、国外的敌对势力和国内的坏分子遥相呼应,妄图破坏改革开放的大好形势。

18、那些贩毒分子,近日又蠢蠢欲动,妄图再冒一次险。

19、敌人倚仗着长江的艰险,妄图阻挡我军前进的步伐。

20、1949年,一小股土匪妄图凭借摩天岭天险苟延残喘。

21、他妄图偷懒,结果捷径窘步,欲速不达。

22、这个邪教组织又在蛊惑人心,妄图实现其阴谋。

23、解放前,各帝国主义国家都虎视眈眈,妄图把旧中国变成他们的殖民地。

24、犯罪分子妄图腐蚀拉拢我们的领导干部,那是枉费心机。

25、侵略者竭力为自己的侵略行径涂脂抹粉,妄图逃脱世界舆论的谴责。

26、这个人偷妄图用贼喊捉贼的办法,转移大家的注意,使自己逃脱。

27、犯罪分子妄图掩盖事实真相。

28、敌人妄图消灭我军的计划彻底破产了。

29、犯罪分子制造各种假象掩人耳目,妄图使侦破人员陷入歧途中。

30、日本军国主义否认侵华历史,妄图东山再起。

31、敌军磨刀霍霍,妄图侵占我革命根据地。

32、他作案后,妄图乔装打扮逃离出境,但终于被识破了。

33、林彪一伙反革命分子,妄图颠覆社会主义,其结果落得个折戟沉沙的下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贬义词:认贼作父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认贼作父,拼音是rèn zéi zuò fù ,意思是把仇敌当作父亲,比喻甘心卖身投靠敌人。

英文:take the foe for ones father

出 处: 清·华伟生《开国奇冤·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用 法:兼语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 指甘心投靠敌人。

示 例:郑成功脸色发白,全然失去了希望,他悲愤地昂起头,一字一音地说:“你认贼作父!”(华而实《汉衣冠》三)

近义词:卖身投靠、认敌为友

反义词:泾渭分明

歇后语:逮住小偷叫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以貌取人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下面小编告诉大家以貌取人是贬义词吗,欢迎查看。

以貌取人,贬义词,根据外貌来判别人的品质和才能。出自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一、以貌取人的意思

【成语】: 以貌取人

【拼音】: yǐ mào qǔ rén

【解释】: 根据外貌来判别一个的的品质才能。

【出处】: 《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吾以言取人,失之宰之;以貌取人,失之子羽。”

【举例造句】: 真是糟糕,他早又不说,但也只怪我们以貌取人,在事前没有经过一道甄别了。

【近义词】: 表里如一、以容取人

【反义词】: 量才录用

【歇后语】: 刘备轻看庞统

【灯谜】: 面试;通缉布告;皇帝选美女

【用法】: 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人

【英文】: a book by its cover judge people by naeural appearance

二、成语故事

孔子有许许多多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淡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他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三、成语造句

1. 在这次旅游途中,进入购物店里,我看到了这家店员以貌取人藐视穷人见钱眼开的本性。

2. 我们要真正了解一个人,就不能以貌取人,要从本质上去评定这个人的好坏。

3. 我们的经理以貌取人,当然就得不到真正的贤才了。

4. 我们在评价一个人时要看他的品德不应以貌取人。

5. 如果领导以貌取人,自然会冷落了某些具有真才实学的人。

6. 花些时间在仪表上:现实生活中人们常会以貌取人。

7. 凡事不可以貌取人,否则会与贤才失之交臂。

8. 不管这么说是否合适,这个社会对女人总是以貌取人的。

9. 事实证明,以貌取人往往是要犯错误的。

10. 我们不能以貌取人,要用心感受他人可贵的品质,才是明智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逗比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逗比是什么意思

逗比:令人发笑的sb。

是一个贬义词。常带有调侃、戏谑、蔑视的意味。这个词语要看场合用,很容易令人发火,相当于人身攻击啊!

常用句: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逗比是什么意思?逗比指的是一个很傻憨很逗。爱美网情感频道,为网友解决一切情感疑问。本专题主要为你解答逗比是什么意思,为你普及关于网络用语的小知识。

逗比是什么意思

现在网上很多人喜欢叫人“逗比”,那么逗比是什么意思呢,什么来历,是褒义还是贬义呢?

逗比一词起源于郭德纲的相声。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有这样一句台词:“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连问了好几遍。后来,郭德纲也在相声里没头没脑地问于谦:“你是猴子请来的救兵吗?”

现在网友就调侃说“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有开玩笑和惊讶的意思,用白话说就是这事真的吗。有人说房价要逐渐平民化,白菜价,不少人惊呼“你是猴子请来的逗比吗?”

逗比的意思就是形容很傻而又让人觉得很逗的人。就是对于你比较不熟的人这样说带有贬义成分。熟的人这样说一般是玩笑,对陌生人说是侮辱的意思。对熟悉的人说事调侃的意思。

逗比是什么意思?专家观点:

逗比是指一个人傻兮兮,憨憨的,性格又很逗的人。实际上带有轻微的贬义成分。虽然是网络流行语,但是还是提倡不要常用这样的词汇,因为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万一哪天被别人误会了就不好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龙飞凤舞贬义词

全文共 875 字

+ 加入清单

龙飞凤舞原形容山势的蜿蜒雄壮,后也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那么,龙飞凤舞是贬义词吗?

龙飞凤舞

lóng fēi fèng wǔ

【成语释义】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成语出处】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感情色彩】中性

龙飞凤舞造句1

1、老书法家运笔潇洒自如,写出的字如龙飞凤舞。

2、他的书法在我们这些人之中要数佼佼者,一手字写得龙飞凤舞,十分出色。

3、那幅龙飞凤舞的草书,真是出色惊人!

3、他进了学习室,在里面查看这些保密文件——几页哈伯德的龙飞凤舞的潦草笔迹。

4、他写的草书龙飞凤舞,不愧是位书法名家。

5、他的草书龙飞凤舞,令人叫绝!

6、这种龙飞凤舞的字实在狠难辨认,我看给零分算了。

7、我不说内容如何,先说你写的这龙飞凤舞的字,让几个人认了半天都认不出一个来。

8、这篇草书写得真是龙飞凤舞,气势非凡。

9、小明为了赶作业,字写得龙飞凤舞,让老师看不懂。

10、你这龙飞凤舞的鬼画符,谁认得出来?

11、他的书法龙飞凤舞,苍劲有力。

12、某书法家的字写得龙飞凤舞,天马行空。

13、他端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面前铺好一张大红纸,手提毛笔,正准备龙飞凤舞一番。

龙飞凤舞造句2

1、祝你们在新的一年里,龙飞凤舞,事业腾飞!也祝愿大家合家快乐,万事如意。

2、一些豪华的旅馆都设有空调非常舒适的包房,房子装饰龙飞凤舞,雕刻精制,并配有一排排维多利亚时代的住房。

3、只见松油飞溅,她在蓝白颜料间挥毫泼墨,在调色板上龙飞凤舞,接着在吓得发皱的油画布上用力东戳西捣几下蓝色。

4、他经常大醉后在墙壁上龙飞凤舞,甚至将头发散开,蘸上墨汁书写。

5、他进了学习室,在里面查看这些保密文件——几页哈伯德的龙飞凤舞的潦草笔迹。

6、以前,只是听她说得龙飞凤舞,只知道很爱她,并没有将其它话摆在心上,直到现在这一刻才证明都是真的。

7、书法精湛优美,龙飞凤舞,洋洋洒洒,我忍不住停下脚步欣赏一番。

8、建筑师补充说:“这栋沙滩住宅如书法作品一般龙飞凤舞,轻盈灵动。”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垫脚石是贬义词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脚下有块石头是什么意思,垫脚石贬义词吗?下面小编来为大家解析一下。

王朔《你不是一个俗人》:“总要有人作出牺牲,总要有人成为别人的垫脚石。”

1、这点仅会作为一个垫脚石,帮助你找到自己的方法。

2、这幅图一个男孩子正在把他的农民父母的头作为垫脚石来跨过一条河。

3、让这些痛苦成为你通向更美好生活的垫脚石,并学会利用它们让自己更坚强。

4、李高也对坎昆会议表示悲观,但也表示中国政府希望这次会议能够成为明年南非会议的垫脚石,因为在南非举行的会议具有决定性。

5、从失败中走向成功。气馁和失败绝对是成功的垫脚石。

6、斯宾塞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如果你以后决定改变发展方向,想给别人打工,曾经的创业经历将成为你的垫脚石。”

7、她说,大陆将会利用经济协议作为政治统合的垫脚石。

8、也许人生路上的下一个绊脚石就是垫脚石。

9、不管你的目标是要制作一个台阶的垫脚石还是要制作一个其他形式的有关你的宠物的纪念品,制作爪子印模型都是一个一流个性化的主意。

10、失败就是成功路上的垫脚石。

11、有时我们需要垫脚石。

12、所以,他和兰德的关系就像他和其它任何人的关系一样,他利用她,作为自己向上爬的垫脚石。

13、将所有这些元素放在一起要花费大量时间,但希望您能够使用该示例应用程序作为您前行的垫脚石。

14、我们人类倾向于认为我们是这个崭新的新兴(网络)世界的设计者,创造者和操控者,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一个复制因子到下一个复制因子之间的垫脚石。

15、失败是成功的垫脚石。没有失败,我们也不会学会怎样成功。所以与其害怕、逃避失败,不如尝试失败

16、对于戴尔需要进行的转型来说,佩罗只是一块垫脚石。

17、把失败当做通往成功的垫脚石。

18、失败只是成功的垫脚石,不管过程如何,结果就是这样:要么你成功了,要么你从失败中吸取了教训,永远是双赢的结局。

19、项目管理不是产品管理的垫脚石,产品管理也不是项目管理的爬墙梯。

20、与上述“成功路上垫脚石”一招相似,但这招适合于所有情况,不仅是适用于失败振作上。

21、出身贫寒而天资聪慧的学生以往常常把社区大学当作进入州立大学的垫脚石,好几代人都是如此。

22、此“后门”之举被看作是其最终在纽约证券交易上市的一块垫脚石。

24、如果你想绕过所有梯子以及垫脚石,我会告诉你这是合理的。

25、一个单薄的中产阶级阶层在本质上意味着那些出身低收入家庭的人可依靠的垫脚石太少了。

综上所述,垫脚石充其量算一个中性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一诺千金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1096 字

+ 加入清单

贬义词是一个汉语词汇,指是词义带有贬斥、否定、憎恨、轻蔑感情色彩的词。那么,一诺千金是贬义词?

一诺千金 yī nuò qiān jīn

成语解释:诺:许诺。许下的一个诺言有千金的价值。比喻说话算数,极有信用。

成语举例:夫人而诚一诺千金,更无食言也者。(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二折金圣叹批)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褒义词

一诺千金造句:

1、妈妈一诺千金,真守信用!

2、他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不会轻易食言!

3、我是个一诺千金的人,既然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做到的。

4、中国足球要想冲出亚洲,必须一诺千金,刻苦训练。

5、企业对消费者应该一诺千金,说到做到。

6、大丈夫言出必行,做事要果断,一诺千金。

7、我对准备出门的妈妈发誓说:“放心吧,我要做一个一诺千金的君子,坚决不会偷玩电脑的。”

8、我向来最守信用,一诺千金,只要我答应的事情,就一定会做到。

9、恋爱时一诺千金,结婚后只会夸夸其谈,难怪有人会说:是婚姻埋葬了爱情。

10、一诺千金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历史上许多英雄为了践诺,不惜献上自己的生命。

11、只有一诺千金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信赖,我们都应该严格要求自己诚信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12、我们的作业就是我们的产品,既然答应老师就要一诺千金,认认真真地完成我的产品,做一个诚信的人。

13、男子汉大丈夫应该一诺千金,答应人家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14、我们做人要一诺千金,不能言而无信,要说话算数,这样才能得到别人对你的百般信任。

15、我们做人要诚实,要懂得一诺千金的道理,言出必行。

16、我对妈妈说了谎,妈妈语重心长地教育了我,并告诉了我一诺千金的道理。

17、妈妈每一次说话都是一诺千金的,不像有一些人,说话都是不算数。

18、小明在班上总是一诺千金的,值得大家去向他学习。

19、小红在家经常说话算话,妈妈总夸她是个一诺千金的好孩子!

20、小光和小华一向是一诺千金的人。我把寻找资料的事交给他们办,他们一天就能给我搞掂,非常守信。

21、他为人一诺千金,他答应了你,就一定会办好,你尽可放心。

22、小明说话向来都是一诺千金,不可能言而无信。

23、我们要做个一诺千金的人,懂得尊严,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

24、小明一诺千金,所以大家多喜欢他。

25、小明是一个一诺千金的人,不会轻易食言!

26、如果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一诺千金,不能轻易食言。

27、如果你不能一诺千金,你就不能拥有尊严。

28、只要你做到一诺千金,就等于获得了一大笔财富。

29、我暑假来到表姐表弟家,表弟说:“姐姐,你说要送给我的礼物呢?”我支支吾吾地说不出来,小表弟一本正经地说:“姐姐,一诺千金哟!”我的脸立马红了

[一诺千金是贬义词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坐井观天是贬义词

全文共 201 字

+ 加入清单

词目坐井观天

发音 zuò jǐng guān tiān

释义 坐在井底看天。比喻眼界小,见识少。

出处 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示例 我弟子虚度一生,山门也不曾出去,诚所谓坐井观天,樗配之辈。(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十六回)

近义词 管窥蠡测 井底之蛙 井蛙之见 窥豹一斑 挂一漏万 目光如豆 鼠目寸光

反义词 见多识广 面面俱到 无微不至 应有尽有 包罗万象 无懈可击 天衣无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大同小异是褒义词还是贬义词

全文共 467 字

+ 加入清单

大同小异是一个中性词,意思是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一、成语解释

【词目】 大同小异

【拼音】 dà tóng xiǎo yì

【解释】 异:差异。大体相同,略有差异。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用于比较

【示例】 读者总觉得有许多文章,似乎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东西。(马南邨《燕山夜话·八股余孽》)

【近义词】 一模一样、神肖酷似

【反义词】 迥然不同、大相径庭

【灯谜】 犬太;差不多;乒与乓

【使用程度】 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 中性成语

二、典故

1, 庄周《庄子·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2, 马南邨《燕山夜话·八股余孽》:“读者总觉得有许多文章,似乎都,大同小异,千篇一律,没有什么新东西。”

3,北魏·杨炫之 《洛阳伽蓝记·宋云惠生使西域》:“西胡风俗,大同小异。”

4,宋·,朱熹 《章句》第十九章:“此与《论语》文意大同小异,记有详略耳。”

三、辨析

【成语辨形】 异,上边是“巳”,不是“己”。

【成语辨析】 与“同中有异”有别:大同小异通常意在强调“同”的一面;“同中有异”强调“异”的一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撒谎始终是贬义词作文

全文共 514 字

+ 加入清单

人类始终会撒谎,始终不能做到真诚,但是,谎言却有多种:有善意的、蓄意的、迫不得已的……但是,一旦你撒了谎,不管往日你的形象多么的好,不论你的谎言是为了谁,你依然会成为人们心中那个曾经撒过谎的孩子,往日的事情将会烙印在他们心里。不管你以前的形象多么美丽,但是,在当你犯了错时,人们就会在顷刻间忘记的,因为错误始终大于正确。

你撒了谎就是撒谎,不管你的用意是什么,你将会失去一份信任,反而多了一份怀疑;你将会失去一份真诚的友谊,继而换来的是一份虚伪的友谊。所以,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谎言才会被勉强认可,只是勉强,从来不会被人们肆无忌惮地认可,在他们的心里,始终有“你曾经撒过谎,不得不防”的想法。

因此,“撒谎”始终是贬义词

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世界上有好坏之分,是非之别,连词语都有褒贬义之分。但是,不管是谁,都会犯错,即使你是多么好的一个人;不管是谁,都有美好的一面,即使你是多么坏的一个人。我觉得,这相反的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点,彼此都拥有对方,不能分离。

“撒谎始终是贬义词”,“始终”两字正是对社会人类丑恶面貌的诠释,因为一次的犯错,从而在心里都留下了对那个人的否定。

不到不得已,“坏、非、贬”尽量不要出现……

[撒谎始终是贬义词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深情厚谊褒义词贬义词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深情厚谊褒义词,谊:友谊。深厚的情谊,深厚的交情。

一、深情厚谊的意思

【成语】: 深情厚谊

【拼音】: shēn qíng hòu yì

【解释】: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出处】: 明·明教中人《好逑传》第十二回:“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近义词】: 深情厚意、情同手足

【反义词】: 无情无义、六亲不认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感情深厚

【英文】: deep affection and a profound relationship

【举例造句】: 向秀丽,你当得起这样的深情厚谊。 ★陈毅《向秀丽歌》

二、深情厚意的意思:

【成语】: 深情厚意

【拼音】: shēn qíng hòu yì

【解释】: 深厚的感情和友谊。

【出处】: 明·名教中人《好逑传》:“铁公子本不欲留,因见过公子深情厚意,恳恳款留,只得坐下。”

【近义词】: 深情厚谊、情同手足、骨肉深情

【反义词】: 无情无义、六亲不认

【用法】: 作谓语、宾语;指感情深厚

【英文】: kind thought

【举例造句】: 横溢着满纸的义愤和系念来安慰我们,未尝不深深地感到深情厚意,永不能忘。 ★邹韬奋《经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不求甚解是贬义词吗

全文共 465 字

+ 加入清单

不求甚解现在常用的意思是贬义词: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但是在《五柳先生传》“不求甚解”是“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说明先生善于理解文章的内容。是褒义词。

【成语】: 不求甚解

【拼音】: bù qiú shèn jiě

【解释】: 甚:很,极。只求知道个大概,不求彻底了解。常指学习或研究不认真、不深入。

【出处】: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不慕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欣然忘食。”

【举例造句】: 这人小的时候,诸事颟颟顸顸,不求甚解。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五十四回

【近义词】: 囫囵吞枣、浅尝辄止、食古不化

【反义词】: 穷原竟委、咬文嚼字、寻根究底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学习不深入

【英文】: do not seek to understand things thoroughly

【故事】:

东晋时期文学家陶渊明,因不满当时吏治的腐败就辞官归隐山林,过着自食其力的隐居生活,他热衷于读书,写了一篇《五柳先生传》,其中这样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