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高考作文素材积累:感动中国十大人物1000字经典20篇

浏览

4128

作文

1000

篇1: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1. 有时我想,要是人们把活着的每一天都看做是生命的最后一天该有多好啊!这就可能显出生命的价值。(海伦·凯勒【美】)

2. 在今天和明天之间,有一段很长的时间;趁你还有精神的时候,学习迅速办事。(歌德)

3. 普通人只想到如何度过时间,有才能的人设法利用时间。(叔本华. )

4. 黄金时代在我们面前而不在我们背后。(马克·吐温)

5. 只要我们能善用时间,就永远不愁时间不够用。(歌德.)

6. 时间流逝,像平静的河水,没有一道裂痕,没有一道皱纹,从容不迫,好像永生永世都应该如此。(罗曼·罗兰【法】)

7. 记住吧:只有一个时间是重要的,那就是现在!它所以重要,就是因为它是我们惟一有所作为的时间。(列夫·托尔斯泰【俄】)

8. 人们在谈论中消磨时间,与此同时,时间也在不声不响地销蚀人们的生命。(布什科【前苏联】)

9. 任何事物都无法抗拒吞食一切的时间。 (泰戈尔【印】)

10.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立不动。(席勒【德】)

11. 时间的无声的脚步,是不会因为我们有许多事情需要处理而稍停片刻的。(莎士比亚【英】)

12. 人生苦短,若虚度年华,则短暂的人生就太长了。(莎士比亚)

13. 时间是个常数,但对勤奋者说来,是个变数,用“分”计算时间的人,比用“时”来计算时间的人,时间多五十九倍。(雷巴柯夫【俄】)

14. 时间是所有事物中最难下分界和似是而非的;过去的已消逝,将来还未来临,而现在则是我们试图划分的时候,马上成为过去,像电光一闪,存在仅一刹那间。(科尔顿【美】)

15. 时间是最公平合理的,它从不多给谁一分,勤劳者能叫时间留下串串果实,懒惰者只能让它留给他们一头白发,两手空空。(高尔基【前苏联】)

16. 时间最不偏私,给任何人都是二十四小时;时间也最偏私,给任何人都不是二十四小时。(赫胥黎【英】)

17. 我们知道,时间有虚实与长短,全看人们赋予它的内容怎样。(马尔夏克【法】)

18. 也许,人的生命是一场正在燃烧的“火灾”,一个人所能做,也必须去做的就是竭尽全力要在这场“火灾”中去抢救点什么东西出来。(比尔·盖茨【美】)

19. 世界上最快而又最慢,最长而又最短,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容易被我忽视而又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前苏联】

20.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之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站在冬春交替的路口,我们却相遇了特别的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重大疫情席卷全国,给万家欢喜的时刻笼上寒冰一样的阴霾。在抗击新冠肺炎的过程中,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构成了疫情面前的众生百态。每个人都被疫情分隔成一座座孤岛,和亲朋好友的交集消失了!我们终于知道人类在疫情面前是多么的渺小!多么的无力!让人情不自禁地感到有些落寂和无奈。虽然病毒隔离了空间,但是没有阻断希望。在我们伟大的国度,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举国上下,共同“抗疫”。每个人都参与其中,共同筑起抗疫的钢铁防线。书写出可歌可泣的人间真爱。我总想写作一篇,表示我满心的祝福!

我们国人总是被我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我们看到一群逆行者挺身而出奔赴一线与死神做斗争,留下最美逆行者的身影。国之脊梁者──84岁高龄的钟南山院士再度奔赴疫情最前线,只能在高铁上闭眼小憩;巾帼英雄──李兰娟院士坚守在重症监护室,分析每一位患者的病情;国之冲锋者──全国各地医护人员按下红手印写下请战书主动请缨奔赴战场,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

最让我感动的就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院长张定宇──身患绝症却坚持与时间赛跑,连续奋战30余天。他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同时我也要向抗疫幕后的“隐形战士”致敬,他们就是默默无闻的疾控人员。他们虽然不处于聚光灯下,但是奔波服务于一线。敬业和承担,是生命里最美的东西,为国为民而承担,美中之美!

有些道理,我以前并不懂,直到我看到这次疫情中发生的事情才明白。全国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抗疫”,我们会做的更好!抗疫后方物资生产企业日夜兼程生产医疗物资,我知道很辛苦,披星戴月为的是早点结束疫情。平凡大众慷慨解囊,这些平凡无奇的爱心人士没有惊天动地的作为,以力所能及的行动默默奉献。“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国际友人一衣带水相互惦记,都如一股暖流,直抵心灵。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他们也希望这次疫情能够快点结束,因为医生每治愈一个病人就是治愈了一个家庭,越早结束就越能挽救更多的家庭。

没有熬不过去的冬天,也没有来不了的春天。全国人民总能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共渡难关。冬日的阴霾终将散去,我们将以崭新的姿态来迎接春暖花开,到时候可以看到大家摘下口罩露出灿烂的笑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展开阅读全文

篇3: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或学习心得

全文共 1006 字

+ 加入清单

10月7日晚,国庆假期即将结束。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扶贫办副主任张小娟结束了脱贫成果验收工作,坐上回县里的车,打算加班写验收报告。不料途经陇南武都区两水镇时,车辆坠河,张小娟不幸遇难,年仅34岁。为了他人永远献出了自己的年轻生命。

张小娟,这位出身普通藏族农家的女子,以甘南州文科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又以优异的成绩毕业,获得双学位。20__年5.12汶川地震,得到家乡受灾严重,毅然放弃北京的工作,回到魂牵梦绕的家乡。她不仅一次谈及要回到家乡,建设家乡。“舟曲很美,我要把家乡建设得更美。”正是心中有这样的信念,张小娟这位可敬的扶贫战线上的战友,把对工作的新鲜劲,保持到了生命的最后一刻。她工作娴熟,奋斗在脱贫攻坚的第一线,由于工作繁忙,无暇多多陪伴家人。而此时,她最终的离开他的家人,离开了她所热爱的事业。到此时,我们不禁想:这是谁的女儿,又是谁的妻子,还是谁的母亲?家中七岁的女儿和三岁的儿子是否安好?她在舟曲20__年的职业生涯中,无愧于“服务群众,建设家乡”的誓言,让青春之花绽放于扶贫之路上。

“他们都非常敬业,安排工作从不推脱,不打折扣,一定完成。”舟曲县融媒体中心副主任冯海明这样评价中心的三位殉职员工。陈文燕、王彦辉、闵江伟这三位新闻工作者,平时工作积极上进,不怕困难,扎根基层,用镜头记录舟曲的脱贫攻坚的历程,用图像传递基层的消息,谱写了扶贫一线的时代华章。

正是有了这些信念坚定,默默扎根于基层的最美奋斗者,于平凡中干出不平凡的伟大事业。在脱贫攻坚的这条战线上,凝聚起澎湃的人情,为夺取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贡献了无尽力量。虽然这些可敬可爱的战友们,倒在了脱贫攻坚这场硬仗胜利的前夕,但是他们无愧于他们所热爱伟大事业。我们唯有接过他们手中接力棒,砥砺前行,取得脱贫攻坚这场硬仗的最终胜利,才能不辜负他们的牺牲与奉献。

在舟曲20__年的职业生涯里,张小娟曾荣获公务员三等功、州青年五四奖章;被授予县优秀共产党员、舟曲县最美扶贫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由于工作繁忙经常顾不上家庭和孩子。正是由于张小娟信念坚定、政治过硬、扎根基层、无私奉献,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新闻事业的无限忠诚,是新时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基层党员中的优秀代表。张小娟始终不渝贯彻落实党的新闻工作路线方针政策,用镜头记录了舟曲的发展足迹,用图像传递了基层的最新信息,用声音激发了干部群众的干事热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作文高考跨越再跨越作文素材2024最新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在一次攀爬的返程中,我与几只鸟儿的邂逅,心里着实欢愉了好一阵子。

人与冬天的切近,似乎没有与春天的走近来得兴奋。当冬天一步步深入漫卷而来,我已与寒山瘦水来一次亲密接触,寻得心头一份融融的暖意。

黄兄也就在我们的张望里一同走近一座山寨的。一路上,瘦瘦的溪水,在冬阳里婉转着轻浅的吟唱,我们在密林中穿行,车子很快就抵达了山脚。

歇息只会让我们的眼眸撞进逼仄而至的山崖,这山崖就在我们的对视里,仿佛伸手可及。是哪位魔术师将山崖推到我们的面前?我们在伫望里惊叹,在惊叹里凝思,在凝思里遐想。这时,汗水已沿着毛孔渗出体外,背部已有湿湿的感觉。寒意早已抛给了站立不动的树木,这也许就是入冬以来汗流得最爽的一次。

寨顶是我们攀爬的目标。也许是我们体力不错,不足半个小时,群山已踩在我们的脚下。我们仿若成了这座山的主人。登高远眺,西溪河畔,南山岭中,一切皆入画卷。最显眼的就是那带状的水泥路,在村庄里如舞动着的飘带,美好乡镇已在描绘中走进真正的生活。

石碓,石洞,石猿,石蛙,石乳一一向我们走来。当我们手扶残垣断壁时,一种历史的沧桑感呼啸而至。战争的尘沙已弥漫我们的双眼;目光追随石碓,心又仿佛滑进历史的深渊……

石头在意念里走出一个个鲜活的模样;思绪在跨越千载的烟尘中纷飞……

是谁主宰了这个世界?是谁掌管了这方天地?这里三面悬崖峭壁,易守难攻。在这里安营扎寨,是个明智的选择。

历史记载过往浮尘。历史终归还原真实。

一部部历史,都是后人记载的。既有真实的记载,但又有主观的推想。

下山途中,我依然以一个向导的身份为黄兄解说。他对山水的执念一直存留心中,始终未能成行。只因琐事纠缠,难以脱身。今日同行,实现了他多年来的夙愿。

当我们来到桑叶地头,我们的脚步放缓了,却对桑枝上几只绿色的雀子尤感兴趣。这也许是我与茶雀多年未曾谋面的缘故。于是我拿起照相机,迅即“咔嚓”几张。鸟儿那活泼灵动的羽翅是要抖尽深冬的寒意么?走近,只因你们的到来。让我的心跟你们一道飞翔起来,飞越这个冬天,以及冬天里的风景,这不仅仅是鸟儿的专利,也是我们人类难以企及的高度,但我们的心仍在一定的高度里飞翔,未曾停歇。

桑叶地里那几棵茶树上,还残存着几朵不太显眼的白茶花。纯美的鸟鸣声已然滑落到花蕊里,那几朵花显得特别地抢眼,在绿叶丛中痴痴的憨笑着。鸟儿将微小的身躯埋于绿叶下,连同那鸣声,许久未见出来,只听见细碎的鸣叫声,以及枯枝被划动的脆响。

鸟鸣声飞越冬天,冬天便充满诗情画意。

人类穿越冬季,梦想就会变得愈加温暖。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全文共 994 字

+ 加入清单

“逆行者”这个词最近悄然火了起来,那么到底什么是逆行者?逆行者就是在危险情况发生时,在所有人都在想尽办法撤离时,那些把生命置之度外,向着危险的地方去拯救更多生命的人……

谁都知道武汉是疫情重灾区,可是仍然有太多人选择逆行而上。他们与病毒作斗争,他们与死神抢夺生命,他们用火热的中国心书写着大爱的文字,他们不断地用行动诠释着什么是“信仰”,什么是“使命”。奋斗在一线的医生,维护社会治安的警察,坚持前方报道的记者,许多滞留武汉的异乡人,甚至还在上学的学生……千千万万人的命运,都在这个新年对彼此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们关注着手机上的最新消息,一条条来自一线报道,一串串令人揪心的数字,越来越多的人被卷入这场巨大漩涡。让人欣慰的是,更有越来越多的人请战、报名,他们“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不管是抗击一线还是支援后方,他们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勇敢负责的精神,坚守自己的岗位,认真完成本职工作,用实际行动筑牢疫情防控的防线。

奔跑着,在死神的世间与时间赛跑;穿梭着,在阳世和阴间抢救生命;坚守着,病毒不退前进的步伐不停;也逆行着,不怕困难病毒不消决不退缩!哪怕前方是万丈悬崖,也要义无反顾往下跳;哪怕背后死神在挥着镰刀,也要从容不迫向前跑。责任,他们的肩头,承载的是全国人民对他们的信任。他们是最普通的中国人,却也是最伟大的逆行者!

防控疫情,他们是“最美逆行者”。84岁的钟南山院士,带领一流技术团队,在前线努力工作;无数志愿者,从全国各地而来,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社区工作人员,用实际行动筑牢基层防疫第一防线。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正凸显了全国人民的团结一心,我们在努力,我们再努力。

这本是一场毫无温度的灾祸,但逆行者却让灾区的人们感受到世间的温暖。2003年的非典,我们挺过来了,2013年的H7N9,我们也战胜了,2020年的肺炎,肯定也会在各阶层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取得最终胜利!

武汉封城,封锁住的是病毒的扩散,而锁不住的,是武汉人民生生不息的希望和全国人民对武汉的祝福。武汉,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全国人民都在等待着,等待着病情过去,等待着武汉重新焕发生机,等待着……再去武汉吃一碗热干面,再等一场樱花盛开。

这世上本就没有岁月静好,我们所谓的安逸,其实只是因为有人在背后替我们负重前行。逆行者,是“伟大”的代名词,在他们的不懈努力下,在他们的带领下,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美好的明天指日可待!

展开阅读全文

篇6:高考作文素材

全文共 981 字

+ 加入清单

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卫风.淇奥》(原指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象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后比喻共同商讨,互相砥砺)

2.学非探其花,要自拨其根。杜牧《留诲曹师等诗》(学习不能停留在表面,只顾形式上热热闹闹,还探寻问题的本质。)

3.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杜荀鹤《题弟侄书堂》(勤奋。寸功极小,终身事极大,然而极大却正是极小日积月累的结果)

4.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做学问当竭尽全力)

5.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苏轼《送安惊落第诗》(深阅读)

6.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只有思想永远活跃,以开明宽阔的胸襟,接受种种不同的思想、鲜活的知识,广泛包容,方能才思不断,新水长流)

7.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傅玄《杂诗》(1.惜时;2.心态影响对外物的感受与看法)

8.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民歌《长歌行》(惜时努力)

9.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陶渊明《杂诗》(惜时努力)

10.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满江红》(惜时努力)

11.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戴复古《寄兴二首》(借喻一个人不能十全十美,不宜求全责备)

12.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白居易《放言》(要知道事物的真伪优劣只有让时间去考验)

13.世上岂无千里马,人中难得九方皋黄庭坚《过平舆怀李子先时在并州》(世上不缺人才,而是缺能识别人才的人)

14.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龚自珍《己亥杂诗》(对人才的渴求)

15.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寄李太白二十韵》(可用来形容伟大作家的伟大成就)

16.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稼说》(经过长时间有准备的积累即将大有可为,施展作为)

17.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为学的几个几个递进的阶段)

18.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喻指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亦用来说明实践的重要。)

19.读书百遍,其义自现。《三国志》(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20.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读书之要》(读书的方法指导)

2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画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2.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贵学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7:7最新高考热点作文素材

全文共 964 字

+ 加入清单

《荀子·大略》中曾介绍过三类人才,其一是“口能言之,身不能行“谓之理论型人才;其二是“口不能言,身能行之”,谓之实干型人才;其三是“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谓之全才。对于以上三种人才的选择,我更愿意成为第三种人才类型——“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全才。因为全才是连系实干家与理论家的桥梁纽带。实干与理论的结合,才能真正为国之大器。

理论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必要因素,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指引着我们向远方迈进。理论型人才由此可视为社会的源动力,如前国家副总理胡乔木,就是我党理论性人才的杰出表。实干是国家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前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就是我党最杰出的实干家。

实干是凭借踏实肯干的精神完成计划、达到目标,实干兴邦。实干型人才由此可视为社会前进的开拓机。但正是基于两者的属性不同,我才更愿意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因为只有当开拓机与源动力有机的结合,才会使社会真正有力不断地向前发展。当空有理论,而不知以行动来实现时,我们就像手拿着加速器却无处安置,最终动力便会枯竭;当只知埋头苦干不知寻找方向时,我们就像无头的苍蝇乱飞乱撞,迟早撞墙而亡。所以,我们当下最应培养的是能够将实干与理论相结合的人才,即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其实理论与实干的结合可以比为古代的文臣与武将,就像赵国的廉颇与蔺相如两人齐心协力,赵国才能和谐安宁。因此,如今也只有理论导航,实干开掘,理论与实干并行,国家才能获得最好的发展。

但培养全才型人才时,大忌便是泛泛而为。培养出的人才常常是口能言之,而言之无物;身能行之,而漏洞百出。所以,我们在一味追求于复合型人才时,我们也要适可而止。当本身不具备聪明睿智的头脑时,便不用刻意强求,而要以理论闯出一片天下,成为大国“工匠”;当本身不具备执行的高效能力时,也不用执念于行动力上,只要在理论上多费点心思,也可为国家发展添砖加瓦。由此可见,无论实干与理论,掌握了哪个都将必定成为出彩的国人。

“人生最高境界在于有所做为”,这是恩格斯的判评准则。理论型人才以方向对我们引导有所做为;实干型人才以肯干精神帮助我们实现目标有所做为。但全才既以其敏锐的视角、又以其无懈可击的行动力,推进着社会的发展。所以,我认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才最有做为,才能攀登人生之巅。我愿为“口能言之,身能行之”的全才,为社会发展,为国家兴盛贡献出绵薄之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感动中国2024十大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期盼已久的《感动中国__颁奖典礼》终于在__年2月10日晚在中央电视台一套播出了,认真的观看了颁奖典礼全部过程,几度眼眶湿润。获奖者,有为了国家核潜艇研制而隐姓埋名的英雄;有几十年自己拾破烂,从没有穿过像样的衣服,却把钱给了那些需要上学的孩子的老人;有的为亲人、为他人平凡的付出而忘我,在平凡中坚持,成就了不平凡,感动了华夏儿女。这些人在平凡不同的岗位上,他们坚守着一个信念,‘爱祖国,爱他人。’这种爱在他们的坚守中不是一年,不是一时一事,而是几十年如一日,是全部的心血,全部的爱。

他们虽然很辛苦、很累,但是他们却充满着微笑来到颁奖典礼舞台上。他们给国家、社会、他人带来多么大的正能量。观后心理暖烘烘的。热乎乎的。想一想自己、看一看周围很多人,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不顾他人,在这些人的事迹面前,真应该好好想一想今后怎么活着。

看着这些感动中国人物和他们的英勇事迹介绍,看后我非常感动,心情有些澎湃也有些激动,眼泪也是不由自主的流了下来,他们的事迹值得我去学习和深思。正是有了他们舍己为人的无私奉献精神,才使我们现在过上了幸福安稳的生活,世界上母爱是最伟大最无私的,母亲默默的付出只为能够让孩子过的更好,她从未想过你能回报她点什么,她的一生都在为你担忧和操劳,从来不会抱怨“累”,这就是我们伟大的母亲……妈妈我爱你!

看了今年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又想到了“感动中国”十几年来伴随在我们身边的这些可歌可泣的人们,他们崇高的人格,为国为民的伟大理想和让人泪不能止的事迹都让我感到我如此渺小,我需要做的还有许多!“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有“感动中国”精神和我们新一代的年轻人的努力奋斗,中国的富强和中华民族的复兴之路一定笔直又开阔,是一条光明大道!

从__年开始,中央电视台就开始制作《感动中国》了。看了这么多年,发现评选出来的人物和他们的事迹都有共性。

1、科学家:无私,奉献,舍小家,为大家,忘我工作为国家;

2、医生:医术高超,人格高尚,为患者省医药费;

3、教师:为教育放弃家庭,放弃前途,坚守在贫困山区;

4、见义勇为者:很多获奖者为救别人,失去生命或者健康;

5、民间慈善贡献者:生活简朴,心系慈善公益;

6、警察或军人:坚守岗位,不顾个人安危;

7、母亲:平凡的母爱,但是很伟大;

不说了,虽然每一期的感动都大同小异,但是这仍然是一档传播正能量的好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感动中国人物观后感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与往年一样,感动中国总影响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在这些感动人物中有国之大器的精英,也有百姓草根的凡人,但却都以不一样的伟大事迹感动着这个民族的人民。又是一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晚会,我的内心再一次受到了激烈的撞击与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交织的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文字上的朴实与感动,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作为幼儿园的教师,我对感动中国中是教师职业的感动人物也会有更多的感触。莫振高就是一位打心眼里佩服和尊敬的人物。他是学生口中的“莫爸爸”“校长爸爸”,是广西都安高中的原校长。都安是全国贫困县,这个大山里的瑶乡,有着众多因贫困上不起学的孩子。莫振高将“让瑶乡儿女走向世界”作为自我的座右铭,任教三十多年来跑遍每一位贫困生的家,将了解的情景一一记录在册,并用自我微薄的工资资助了近300名学生,圆了他们的大学梦。然而,自我的工资毕竟只是杯水车薪。应对数量众多的贫困学生,这位从未向别人伸手的“莫爸爸”走上了“化缘”之路。他利用休息时间,来到全国各地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做演讲、做动员,只为经过社会力量,帮忙更多的瑶乡儿女走出大山。就这样,莫振高一共筹集了3000多万元善款,让1。8万贫困学子圆了大学梦。最终因积劳成疾,莫振高于3月9日突发心脏病去世。他的“化缘”之路改变了数以万计贫困孩子的命运。就是这样一位平凡的教师用生命谱写出了人民教师的关荣与伟大,让我们看到了国人一种从物质至上到精神至上的转变。

在感动中国的颁奖中,感动中国的传承与发扬让我们看到了我们对道德发展与经济发展的思考与探索。感动中国,其实是我们对优秀精神的一种寄托,是虚无缥缈的灵魂与现实接轨的媒介,是完美品质发扬传承的载体。在一个个感动人物的事迹中,让我们看到了榜样的力量与人性的力量。与其说是对道德模范、学术精英的嘉奖表彰,不如说是对崇高精神、优秀精神的宣扬与传播,当获奖者的事迹经过感动中国传遍大街小巷,那些以往默默无闻的他或她俨然已经成为了亿万中国人的榜样,坐在电视机前的我们与其说是被获奖者的无私感动,不如说是被他们人性中的那种真善美感化、激励,那些崇高的精神在我们内心翻腾,化作一种独特的动力,使我们不自觉地向他们靠拢,向他们学习,社会的风气所以而改变。

感动中国让我们明白人应当懂得关爱和感恩,懂得坚强和坚持;感动中国激励我们年轻人前行和提高;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感动就在我们身边,感动一向在传递着和发扬着,相信和期待更多的爱和梦想被点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感动中国颁奖盛典2024观后感

全文共 963 字

+ 加入清单

叶嘉莹是学术界具有影响力的学者,90多岁高龄的她仍坚持讲学,还捐出3500多万元支持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她用一生培养了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人才。《感动中国》颁奖辞这样描述叶嘉莹:

桃李天下,传承一家

你发掘诗歌的秘密

人们感发于你的传奇

转蓬万里,情牵华夏

续易安灯火,得唐宋薪传

继静安绝学,贯中西文脉

你是诗词的女儿,你是风雅的先生

如何理解这位耄耋老人成为感动中国人物呢?窃以为可从三个层面理解。一是学习的楷模。叶嘉莹三四岁时,父母就开始教她背诵古诗,认识汉字。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专攻古典文学专业。生活的艰苦,家庭的变故,没有让她放弃读书,反而写作了大量的诗词。

二是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不遗余力。近二十多年来,叶嘉莹应邀到几十所大学讲学,同时应社会各团体的邀请,举行了数次颇有影响的古典诗词专题讲演,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深受学生爱戴,可谓桃李满天下。正如当代红学家冯其庸所说:“叶先生是属于我们现代的。叶先生不仅精于传统的诗词学,而且能治中西文化学识于一炉,因为时代和条件使然,所以叶先生的学识又与我的两位老师(王瑗仲、钱仲联)有所不同,叶先生是更切近我们时代的一位大师,她的学术成就也确实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

三是她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叶嘉莹先生多次向南开大学捐款,目前已累计捐赠3568万元。实现了支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捐出毕生积蓄的诺言。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正是先生学术人生的追求。一个学人对待金钱的崇高境界,足以令世人为之动容。

学者也是劳动者,也可以感动中国。这启示我们:一个知识分子的伟大、无私,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淘洗、磨砺、熏陶中形成的。是诗词,带她走过人生欢乐与无常;是诗词,伴她一路而来,承载了她一生所向……可以说,中国古诗词中美好的精神养分,古代诗人高迈的性格和豪放的爱国情怀,给予她丰厚而绵长的滋养,让她变得那样心灵纯净。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正在于此。

诚如先生说过:“我平生经过离乱,个人的悲苦微不足道,但是中国宝贵的传统,这些诗文人格、品性,是在污秽当中的一点光明,希望把光明传下去,所以是要见天孙织锦成,我希望这个莲花是凋零了,花也零落了,但是有一粒莲子留下来。”诚哉斯言!先生有大爱,这大爱将激励更多的学人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砥砺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38 字

+ 加入清单

晚上,妈妈陪我观看202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典礼直播,并写观后感

陈陆,36岁,安徽省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政治教导员。2020年夏天,安徽庐江县遭受百年一遇洪灾,7月22日,庐江县石大圩漫堤决口,约6500人被洪水围困,情况危急。当天,陈陆带领庐江县消防救援大队辗转5个乡镇,连续奋战,成功转移群众2665人。在营救过程中,决口突然扩大,救援队员所乘橡皮艇被卷入激流漩涡侧翻,陈陆英勇牺牲。2020年8月19日,__在安徽考察,看望并慰问了陈陆等牺牲同志亲属。他们是我们心中的英雄,我们都会崇敬他们。每当危难时刻总有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体现。他不愧是2020年度感动中国人物!

孙景坤,96岁,志愿军老战士

,2020年被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1948年,24岁的孙景坤告别新婚妻子参军,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四平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到解放海南岛战役,随40军119师357团从北打到南。1950年孙景坤随部队入朝作战,在上甘岭战役中,他英勇作战、坚守阵地,荣获一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1953年6月被授予抗美援朝一级战士荣誉勋章。1955年,孙景坤复员后主动放弃在城市工作的机会,将组织关系交给村党支部,对自己的功绩只字未提,村民们并不知道他是一位大英雄。此后,孙景坤在老家山城村担任村干部,带领乡亲们一起挡河造田,改造了一百多亩耕地,大力发展粮菜生产,用几年时间在荒山上栽下了13万棵松树和板栗树。

张桂梅,63岁,云南丽江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校长。2000年,在云南儿童之家工作的张桂梅看到了很多农村贫困家庭的不幸,她希望创办一所免费女子高中,彻底解决山区贫困问题。2007年,张桂梅成为党的十七大代表,她向公众讲述了自己的梦想,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2008年,华坪女子高级中学成立,这是全国唯一一所免费女高,专门供贫困家庭的女孩读书。学校建校12年以来,已有1645名大山里的女孩从这里走进大学完成学业,在各行各业做贡献。华坪女高佳绩频出之时,张桂梅的身体却每况愈下,患上了10余种疾病。张桂梅说:“当听到学生大学毕业后能为社会做贡献时,我觉得值了。她们过得比我好,比我幸福,就足够了,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

他们是祖国的英模,更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在观看的过程中,我几度眼眶湿润,我感动,为每一位感动中国的人物而感动;我感动,为这一颗颗美丽的心灵而感动;我感动,为我能成为一名值得骄傲的中国人而感动!

我暗暗种下定决心:好好学习、报效祖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35 字

+ 加入清单

假如今年的你39岁,丈夫病故、父母离世、无儿无女、身处异乡,你是选择庸庸碌碌虚度剩下的人生,还是在奋斗之中书写新的人生华章?39岁的张桂梅选择了化悲痛为力量,扎根小城华坪20余载,把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通过爱心倾注到当地的教育事业之中,带领1600多名贫困女学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责任和担当书写了新时代的“小城大爱”故事传说。

爱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为孩子们多做点事。”朴实无华的语言下,蕴含着张桂梅对山区贫困学生最深沉的爱。她把家访当常态,10余万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脚下,成为1500多户家庭走访的“垫脚石”,为的就是减轻“山里人出趟门不容易”的负担,了解到每一个学生最真实的情况,做通家长的思想工作,斩断贫困的代际传递。作为基层党员干部,我们就是要把一颗爱心融化在群众的心田,尤其是对低保户、五保户、残疾人等弱势群

体,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和他们建立友情,从心底打破隔阂,详细了解掌握他们的真实意愿,在千方百计解决实际困难中,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坚定。“党员在,女高就有办下去的希望。”刚刚成立之初的华坪女高,师资紧缺、学生家底薄,被认为是一所“绝对办不下去的学校”。但张桂梅却不信这个“邪”,带着8名教师,其中6名党员,佩戴党徽上课,发挥党员带头示范作用,把党员教师们内心的澎湃激情转化为坚定信念,造就了独特的

丽江华坪“女高精神”,华坪女高也逐渐成为当地学生、家长向往的学校,教育教学成绩日渐显著。张桂梅和学校的党员教师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了成功需要无比坚定的信念,我们要从她身上汲取精神养分,对于选准了的方向、认准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为,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奉献。面对接踵而至的各项荣誉,张桂梅始终保持着入党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资用于资助贫困学生和收养孤儿,把70多万元的奖金全部捐献给贫困山区,一条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裤、一件很老气的花衬衫、一双旧旧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视眼镜,是伴随她多年的“行头”,生活十分清

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献给了自己最热爱的教育事业。对她来说,“让最底层的百姓看到希望,让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献理所应当。面对“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华民族谋幸福”的历史使命,我们要以张桂梅这样的榜样为标杆,对标对表,学习她们身上无私奉献的品德与情怀,立足本职岗位,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干劲,不讲条件、不计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做出我们的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高考作文冬奥人物苏翊鸣素材

全文共 999 字

+ 加入清单

苏翊鸣的滑雪生涯中,有两个角色举足轻重。

一个是苏翊鸣的外籍教练,佐藤康弘。

作为中国冰雪项目的外籍教练,佐藤康弘曾执教过单板滑雪世锦赛冠军鬼塚雅等名将。

当年,他受邀担任中国单板滑雪大跳台和坡面障碍技巧项目主教练,负责为中国滑雪选材的时,第一时间想到了曾在日本给他留下深刻印象的苏翊鸣。

事实证明他的判断并没有错。

2019年,苏翊鸣与成年选手同台竞技,争夺参加冬奥会的资格。

单板大跳台,是从高处滑下来,进行跳跃后,表演各种空翻、回转等空中绝技的比赛。

比赛当天,苏翊鸣因为第一轮就动作失误而心情低落,但佐藤康弘很冷静,他建议苏翊鸣在下一轮加大动作难度,借此超越对手。最终,苏翊鸣逆风翻盘,成为该项目的第一名。

冬奥会比赛现场,当苏翊鸣第二跳凭借1800的转体动作排名跃居第二位时,佐藤康弘的兴奋溢于言表。

首次参加冬奥会就摘银,苏翊鸣对每一个支持自己的人表达感谢,其中就包括教练佐藤康弘。苏翊鸣说:“我们没有说太多话,彼此都知道对方的想法。”

这个在训练中连苏翊鸣的手部动作也会一一纠正的教练,陪伴了苏翊鸣的成长,也见证了苏翊鸣的进步。

另一重要角色,则是苏翊鸣的父母。

两人都是滑雪爱好者,经常带着孩子去吉林松花湖滑雪场滑雪。

2008年,国内的单板滑雪项目刚刚起步,苏翊鸣去雪场都没有适合他穿的雪具。

刚跟随父母接触到这项运动的时候,年幼的苏翊鸣连这项运动叫“单板滑雪”都不知道,也根本没有想过,在未来的某一天,他将成为一名职业选手。

苏翊鸣的父亲苏群在接受《新京报》的采访时透露,在苏翊鸣六七岁的时候,他的滑雪水平就超过了自己和妻子。但在苏群眼中,苏翊鸣的成功并不是因为天赋异禀,“我觉得天赋的作用并不大,重要的是翊鸣拥有对滑雪与生俱来的热情。”

苏翊鸣的母亲李蕾在短片《少年志》中一度提起自己会因为滑雪的危险性感到害怕和心疼,但从没有想过让他去放弃,因为苏翊鸣太喜欢了。

于是,苏翊鸣的滑雪之路,在父母的引导和支持下,越走越远。

即使是7岁那年自己的孩子在雪场受伤,母亲李蕾在苏翊鸣醒来后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宝宝,咱们不能去放弃这个滑雪。”

李蕾觉得,不能因为这件事,让他有退缩的意识和想法。苏翊鸣数年如一日的坚持,可能或多或少有几分是受自己母亲的影响。

尽管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是用来在外训练,苏翊鸣的父母仍在家中给他开辟了属于自己的独立空间。家里的地下室全是滑雪装备和各种板类运动的板子,苏翊鸣笑称这是他的“滑雪工作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高考写作素材积累:默默付出

全文共 103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这世界上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自己给予历史的是空白,则个人生命也就黯淡无光,毫无意义。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备考的同学准备的作文素材,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我们人在这个浩瀚的宇宙中好比一粒灰尘,人的一生在茫茫的宇宙空间也只是短短的一瞬,然而,要让这一瞬释放出耀眼的光芒,必须用一生来奉献,甚至是用宝贵的生命来奉献。奥斯特洛夫斯基那段广为传颂的名言就阐述了这样的道理:人只有对社会有所奉献,一生奋斗不息,才能自豪地感受到自我存在的价值。人不可能都享受名扬世界的荣誉,但奉献的快乐却可以为千千万万的人所享受。

奉献就是黄继光用自己的胸膛堵住敌人的炮火;奉献就是居里夫人用自己的青春热血点亮科学的殿堂;奉献就是老师在教堂上无私奉献,鞠躬尽瘁;奉献就是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生活处处体现着爱的奉献。

现在有些人认为奉献是愚蠢的,只有"多捞多得"才是生命的价值。这种说法实质上是把生命的价值与金钱划等号。从历史的进程看,这种人生观是卑微和落后的。马克思说:"从金钱中获得解放,也就是现代的自我解放。"如果把追求金钱与享乐看作生命的价值,那无异于用一根根金条缚住自己的手脚,只剩下一张贪婪的嘴来"吃"社会的财富。与那些用双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人相比,他们的生命毫无价值。

公交车上,给孕妇老人让座赢来一阵掌声;花园里,把地上的纸屑捡起,得到一声夸奖;学校里,与没带钱的同学分享自己的午餐,听到一声“谢谢”,这是多么美好的。这样的人生才有价值。

让座是一种奉献,爱护环境是一种奉献,分享也是一种奉献。奉献是点滴的、默默的,但正是从这样的奉献中,我们感到了生命的充实,我们的价值得到了人民的承认。因为我们平凡的奉献,不仅已溶入了历史前进的洪流中,并且也陶冶了个人的高尚情操。也许你的奉献是那么微不足道,但你的奉献会给大家久久的温暖。也许你的奉献会令别人感激万分,但奉献是不需要回报的。我们需要做的,是将爱的奉献传递下去。

同学们,当你看见无助的盲童在马路边上,请扶他过去;当你看见年迈的老爷爷走在路上,请扶他一把;当你看见同学摔在地上,请轻轻拍掉他身上的泥土,为他人奉献你的一份份关怀与爱吧!

人生的价值就是在这世界上留下有意义的东西。如果自己给予历史的是空白,则个人生命也就黯淡无光,毫无意义。

现在,奉献的圣火也已经随着奥运会的圣火,传递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举着圣火,义不容辞的投入到这个温暖,充满着奉献气息的城市中,将爱与关怀奉献到每个人的心中,点亮他们心中的黑暗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感动中国2024人物颁奖盛典观后感

全文共 1023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带给我们一次感动的饕餮盛宴。

经中央军委批准,中央军委办公厅日前下发通知,转发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一级飞行员张超同志先进事迹,要求全军和武警部队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决策指示,踊跃投身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伟大实践,高标准做好部队建设、改革和军事斗争准备各项工作。

张超于2004年9月入伍,牺牲前为海军某舰载航空兵部队战斗机团中队长。他矢志强军报国,倾力精武强能,勇于攻坚克难,坚守高尚品德,在每个岗位都拔尖过硬,先后29次参加和完成演习演练等重大任务。加入舰载机飞行员行列后,他以只争朝夕的劲头苦练精飞。2016年4月27日,张超在驾驶歼—15进行陆基模拟着舰训练时,因飞机突发故障,不幸壮烈牺牲,是我军献身航母事业的第一人。

通知指出,张超同志是实现中国梦强军梦征程上涌现的先进典型,是忠诚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楷模,是“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的杰出代表。他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具有鲜明时代特征,反映了当代青年官兵在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哺育下茁壮成长的崭新风貌,体现了全军部队练兵备战、全面提升战斗力的昂扬斗志,展示了广大官兵凝心聚气、奋力前行的生动局面。学习宣传张超这个先进典型,对于激励全军官兵圆满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通知强调,各级要认真学习贯彻习主席和军委重要决策指示,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把张超同志先进事迹作为改革强军主题教育活动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学习他爱党报国、矢志强军的坚定信念,苦练打赢、争创一流的责任担当,英勇无畏、不怕牺牲的战斗精神,坚守崇高、向上向善的优秀品质,争当“四有”新一代革命军人。要引导官兵深入学习贯彻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强化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同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保持高度一致,坚决听从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指挥;引导官兵苦练能打仗打胜仗本领,立足本职追求卓越,不断增强打赢信息化战争需要的素质能力;引导官兵砥砺军人血性胆气,树牢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为核心的战斗精神,自觉传承大无畏英雄气概和英勇顽强的战斗作风;引导官兵坚守立身做人的高尚品德,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始终保持革命军人的良好形象。要把组织官兵学习张超与学习其他先进典型结合起来,与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结合起来,与完成战备、训练、执勤等重大任务结合起来,激励广大官兵为实现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高考热门作文题目预测及优秀作文素材

全文共 951 字

+ 加入清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

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

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800字文章。

优秀作文素材

由于北方地区灰霾天气频发,被称为灰霾“元凶”的细颗粒物(PM2.5)受到空前关注。许多人都在呼吁政府尽早出台PM2.5的评价标准。环境监测标准将逐步与国际接轨,使监测结果与人民群众对青山绿水蓝天白云的切实感受更加接近。

生活的经验告诉我们,凡事要做到心中有数。有“数”的标准,未必是感观上的眼见为实,而可能是习惯于对科学数据的求证。在各类统计数据中,常见到表格、数据、箭头、报表,把它们准确制成了柱状图、折线图、曲线图,于是,人们觉得生活获得了实证性,或者说科学性。

数据让生活变得可测量,有时候,符号化、数据化的结果,有可能偏离生活的真实。近期的例子就是PM2.5。

空气质量监测结果与老百姓感受不符,已表现突出。在一些城市,空气质量优良率多年保持90%以上高比例,优秀空气天数也呈逐年大幅增长的趋势,而与数据上的“大好形势”不相符的是,人们抬头见到蓝天的次数并未增多,在一些“光灰”城市中,甚至连10米以外的风景也无法辨识。

很难说,数据不符合人们的感受,就是有意为之,或者是欺骗。普通人通过蓝天可见度来界定空气质量,而掌握专业知识和一系列指标、数据的人,则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来判断空气质量。前者是生活的直观,后者是逻辑的结论。你说看不见蓝天,他告诉你数据说“空气质量良好”,甚至当你肉眼见到蓝天白云,数据仍可能告诉你说“还有浮尘”。这就是生活与数据之间的距离。事实上,PM2.5本身就是数据之一,在它之后,随着技术的进步,很可能有更多的检测手段与数据被“发明”出来。

科学技术使得生活感受得到量化,因而可以被测量。这是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特征,生活的数据化也许更趋于精确,但也可能背离人们的直观感受。

数据化的生活与感受的生活之间的距离,将会永远存在,不可能真正一致。就环境监测标准而言,应尽可能地接近人们对蓝天白云的切实感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典礼播出,其中,有这样一群融入年轮的追梦人,彷徨时,他们用行动描绘坚定;怀疑时,他们用忠诚表达坚信;迷茫时,他们用担当书写坚守。他们的事迹深深敲击着广大党员干部的心灵,他们是中国脊梁,是良知,是责任,是偶像。党员干部要汲取“感动中国”人物的追梦力量,汇聚成“行动元素”,浇筑追梦之路,真正为人民服务。

总有一种力量令人勇往直前。无论是六年坚守扶贫一线,昼夜奋战超负荷工作的基层干部__;还是为孩子们劈柴生火、执鞭上课,用扁担挑起乡村未来的80后教师__;还是无畏戈壁寒暑,无惧野地黄沙的两弹一星功勋__等等,都以心中的追梦力量,汇聚成忠诚担当、矢志报国的“行动元素”。

将追梦力量化作为民情怀。一切为民者,则民向往之。新时代的追梦人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利益疾苦记挂在心上,以“民”的心态为民,以“民”的身份想民。正如__同志,始终怀揣“一枝一叶总关情”的为民之心,“以天下为己任”的为民激情,“位卑未敢忘忧国”的为民热血,把群众装在心里,把扶贫工作扛在肩上。为渠县143802名(居四川省第二)贫困人口脱贫、130个贫困村脱贫和整县摘帽贡献了健康、智慧和热血。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党员干部要真正为群众谋心谋事,察民情、体民苦、排民忧、解民难。

将追梦力量化作责任担当。从一名放弃城市就业机会的大学生,到手执教鞭能上课,掂起勺子能做饭,握起剪刀能裁缝,打开药箱能治病的全能教师。几十年间,__用心中的追梦力量诠释了自身的职业价值和人生追求。__的一根扁担,挑起的不仅是学生的课本、文具,更是将孩子们对知识对渴求以及对未来的渴望挑进了大山。__从平凡到非凡的蝶变,启示着广大党员干部不忘初心、保持本色、强化责任担当,敬业报国。广大党员干部对待工作要始终保持火热的“温度”,

将“温情”融入到工作中,保持“满电”状态,激情常在线。

将追梦力量化作脚踏实地。每个人都很平凡,但在平凡的人生中,也可以做出不平凡的事情,因为我们都是追梦人。正如雪域邮路上的忠诚信使__,29年如一日往返于1208公里、平均海拔在3500米以上的雪线邮路,将来自党中央的声音、四面八方的邮件送往雪域的各个角落。党员干部要将为民办实事融入到生活的点滴之中,把目光聚焦到人民群众的需求上,不追求“轰动效应”,多些“细水长流”。脚踏实地,苦干实干,真正把一件件关系民生的事办出实效。更要从“感动中国”人物中汲取营养,充实追梦力量,追逐理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能成为一个大写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感动中国人物作文

全文共 976 字

+ 加入清单

看了感动中国后,总觉得那些评选出来的人物都让人敬佩感动。在这个简单的却又内涵丰富的舞台上,闪闪发光的不是那些耀眼的明星,而是我们生活中的普通人。

在201*年的感动中国节目中,虽然感动我的人有十个,有隐姓埋名30年的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有为报答战友深情,几十年守护天山筑路士兵墓园的老兵陈俊贵;有努力改变乡村面貌的基层好干部山西村官段爱平但是在这些人之中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年届90仍然坚持拾荒助学的山东老人——刘盛兰。

刘盛兰是位普通村民,年轻时在外打工,后来在一家企业作保管员。73岁的时候,老伴去世,他成了孤寡老人。为了让自己老了无力行动时,身边会有一个照顾他的人,他开始了助学。这是老人的初衷。但后来,他助学的规模远远的超出了自己的想像。

1998年,刘盛兰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救助报道,从那时起,73岁的他就将自己微薄的工资捐出去。而受捐助的学生,也逐渐从周边几个地市"扩张"到全国各地。最多的时候,他同时资助着50多名学生。

每天清早,刘盛兰起来弄点简单的饭菜,就骑着自行车走村串巷去了,直到捡回一大堆破烂。他17年几乎未尝肉味,没添过一件新衣,"吝啬"的连一个馒头都舍不得买,可捐资助学总计7万多元,资助了100多个学生。刘盛兰一直没进养老院,这样能拿到每年4000元的生活补贴。这些钱他全部捐给了贫困学生。

刘盛兰唯一珍藏的是一个深蓝色布袋,里面装满了汇款单和回信。这么多年过去了,老人也不记得汇出去多少钱、收了多少封信。2013年8月,因为肾病,刘盛兰住进了医院,但他仍然惦记着捐资助学,担心汇款中断和没到位会断了孩子们的希望。得知老人住院,很多受资助的孩子回来看望他,照顾他。

还记得那撼动心灵的颁奖词:残年风烛,发出微弱的光,苍老的手,在人间写下大爱。病弱的身躯,高贵的心灵,他在九旬的高龄俯视生命。一叠叠汇款,是寄给我们的问卷,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答案。 是他让我感受到了崇仁厚德!

看过《感动中国》之后,我的内心仿佛受到了神圣的洗礼,在感动与眼泪背后,我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文字上的,更多的是内心中无法言喻的那份震撼与动容。

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人用自己那一点一滴的小事感动着我们,也感动着他人。生活中从来就不缺乏感动,只不过是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之中,我们忘记了用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这些让我们的内心能为之震撼的感动事迹。

用心去看世界,去发现细节的感动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高考作文人物素材:诗仙李白

全文共 1044 字

+ 加入清单

李白祖籍陇西成纪(现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南),701年正月十六2月28日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另一种说法是其父从中原被贬中亚西域的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

李白图片市)所生,4岁再迁回四川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中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尊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

李白出生于盛唐时期,但他的一生,绝大部分却在漫游中度过,游历遍迹了大半个中国。

二十岁时只身出川,开始了广泛漫游,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安陆(今湖北省安陆市)、应山(今湖北省广水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拜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理想。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省济宁市)。

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李白不愿应试做官,希望依靠自身才华,通过他人举荐走向仕途,但一直未得人赏识。他曾给当朝名士韩荆州写过一篇《与韩荆州书》,以此自荐,但未得回复。

直到天宝元年(742年),因道士吴筠的推荐,李白被召至长安,供奉翰林,文章风采,名震天下 。李白初因才气为玄宗所赏识,后因不能见容于权贵,在京仅三年,就弃官而去,仍然继续他那飘荡四方的流浪生活。

安史之乱发生的第二年(756年),他感愤时艰,曾参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不幸,永王与肃宗发生了争夺帝位的斗争,兵败之后,李白受牵累 ,流放夜郎(今贵州境内),途中遇赦。晚年漂泊东南一带,依当涂县令李若冰,不久即病卒。

李白从少年时起,常去戴天山寻找道观的道士谈论道经。后来,他与一位号为东岩子的隐者隐居于岷山,潜心学习,多年不进城市。他们在自己居住的山林里,饲养了许多奇禽异鸟,做了动物饲养员。这些美丽而驯良的鸟儿,由于饲养惯了,定时飞来求食,好像能听懂人的语言似的,一声呼唤,便从四处飞落阶前,甚至可以在人的手里啄食谷粒,一点都不害怕。这件事被远近传作奇闻,最后竟使绵州刺史亲自到山中观看鸟儿们的就食情况。这位刺史见他们能指挥鸟类的行动,认定他们有道术,便想推荐二人去参加道科的考试。可是,二人都婉言拒绝了。当时有名的纵横家赵蕤也是李白的好友,此人于开元四年(公元716年)就著成了《长短经》十卷。那时李白才十五岁。赵蕤这部博考六经异同、分析天下形势、讲求兴亡治乱之道的纵横家式的著作引起了李白极大的兴趣。他以后一心要建功立业,喜谈王霸之道,也正是受到这部书的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感动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995 字

+ 加入清单

伴随着阵阵掌声、滴滴热泪,这十位2020年的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逐步揭晓,其中张桂梅最令我印象深刻。

择一城,务一事,终一生。40余年,11万公里,1804名学生,她就像一束光,照亮了大山深处女孩儿们前行的路。张桂梅的名字,以一种惊艳的方式,进入了我们的视线。12月11日,中宣部决定授予张桂梅“时代楷模”称号。这份荣誉,她当之无愧!荣誉背后的信仰,让每一位共产党员倍感动容,深受鼓舞。

信仰萌芽:从美满生活到沉重一击

张桂梅17岁到云南支边,后来和丈夫一起在大理喜洲教书。从前的她,也是一个爱漂亮、穿着时髦的女孩子,和丈夫恩爱有加,日子过得美满幸福。这一切的圆满被丈夫的胃癌晚期离世打破了。她万念俱灰,与死神擦肩而过。直到有一天,她所在班级的学生在作文中写到:我们再也看不到张老师美丽的笑容了,她每天都是哭兮兮的样子,我们看了都喘不过气。她毅然辞去了喜洲一中的教师职务,来到了华坪县,开启了一个人的苦旅。人生的路上,有风和日丽,也有惊涛骇浪。信仰在苦难的冻土中悄悄萌芽。

信仰生长:从万念俱灰到向死而生

到了华坪县的张桂梅,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勤勤恳恳,起早贪黑,一家一家走访贫困生,把自己的工资、衣物都留给了他们。她近乎疯狂地投入工作却换来了一年多后的一纸诊断书——严重的子宫肌瘤。命运跟她开了这样一个玩笑,这次,她并没有沉沦。为了孩子们的中考,她说:“我必须活着。”信仰、信念、信心,任何时候都至关重要。离开物质力量我们会失之贫弱,离开精神力量我们则会意志萎靡,物质力量也无从发挥。

信仰坚定:从星星之火到曙光可见

大山深处的贫困以及由贫困造成的悲剧赤裸裸呈现在她的眼前。她一个个家访,苦口婆心劝说女孩儿们的父母,可最终收效甚微。后来,她有了一个疯狂的想法:创办一所免费的女子高中,把大山里女孩儿们的贫困和愚昧从她这里阻断。整整五年,她从一筹莫展到东奔西走,从处处受挫到重燃希望,从备受打击到终于实现。当我看到张桂梅心中的党旗跃然纸上的那一瞬间,我意识到信仰的力量可以如此强大。华坪女高的毕业生中,有的当了老师,有的成为警察,有的主动选择到偏远艰苦地区工作。她们正在各自岗位上为社会做着贡献。张老师的身影有无形的力量,在大山深处播撒着希望的种子,让信仰在每个孩子们心中牢牢扎根。

我们记住了你的名字,记住了你种在大山深处的爱与坚守,华坪女中的孩子们会将你的信仰传承下去,不只是孩子们,还有大山外的我们。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