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忘不了那一抹柔情作文1000字(优秀2篇)

浏览

1164

作文

19

篇1:我的幸福源于词中傲骨柔情

全文共 971 字

+ 加入清单

你可曾乘着一叶小船,泛舟湖上,在湖光山色之间,听到那千年间被时光酝酿的精灵的声音?那样柔弱,那样迷人;有时也那样铿锵,那样浩荡。

我的幸福源于在某个云雾缭绕的清晨,捧着一杯香茗,坐在桌前。翻开时光沉淀的记忆,细细咀嚼。秦观,苏轼,李清照,柳永,辛弃疾……那一个个文人墨客笔下的悲欢离合,似一道绯红,在我空白的天空留下一抹浅浅的痕迹。万般无奈,千缕情殇,傲骨柔情,都是一曲曲娓娓道来的弦歌浅唱。

柳永的才情我最为欣赏。我甚爱他那放荡不羁的性格。花街柳巷中到处可以听得到歌妓口中唱着他曼妙的词句。红牙拍板,唱的是世情百态的折子戏。杨柳岸,晓风残月。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怀才不遇又怎样?仕途不顺又怎样?白衣卿相,飘然于世,乐得自在逍遥。“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这是怎样内心的愁苦孤寂?柳永的心中,必然载着数不尽的忧愁。

李煜算是中国皇帝中惊才绝艳的一个,虽断送了父辈的江山而遭了不少骂名,却在词坛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一句“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阐述了一代词帝的兴衰荣辱。“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满心的离愁与谁诉说,心头的这般滋味几人能懂?然而,历史总喜欢开这样那样的玩笑:有意栽花花不放,无意插柳柳成荫。李煜是不爱皇帝宝座的。他想在山光水色鸟语花香之间品味人生的乐趣,谁料却被推上巅峰。政治上他跌落谷底而在文学上他却成了“千古词帝”。“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不知道那东流的江水中,能否再找到被烟尘埋没的废墟的踪影?

苏辛二人,都是大宋江山的铁血男子。铮铮傲骨,铁马金戈。关西大汉的迎风怒吼,大江东去,千古风流人物的是非过往。沧桑尘世的更迭交换,王朝江山的兴衰荣辱。“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烽火狼烟,赤胆忠心,忧君爱国之情在苏辛二人的词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报国为君的忠心令我几度热泪盈眶。那浩浩荡荡的词篇令人荡气回肠。他们的傲骨,他们的豪情已化作金戈沙场中随风飘扬的旗帜,震撼人心。

我的幸福,源于那词中的柔情傲骨,令人柔肠百回。每每当我读到那镌刻的古字,心中总是一阵汹涌。能够体验到千百年前古人的内心深处是我的幸福;能够领悟到那情感汹涌澎湃的内心是我的幸福;能够在那么一瞬间体验到内心的共鸣是我的幸福。那是一种穿越时空的对话,那是一种摆脱世俗的交流,那是我在喧杂的都市中能够使心灵宁静的精神家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忘不了那一抹柔情:乌镇

全文共 1012 字

+ 加入清单

提起江南,自然忘不了那朦胧烟雨,诗情古镇。江南是一个富有诗意的地方。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小桥流水,醉了多少游人的心。或许江南应有一场雨,淅淅沥沥,穿过一道柳岸长堤,落入一池清波如碧,绘上一脉云山新绿。

是否有那么一个地方,只是初见,却让你觉得似已相知?小桥流阁,枕水人家,杏花烟雨,这就乌镇水乡,灵动的水织起古桥流阁,青石巷弄,织就一座如画古镇。

七八月份的乌镇还下着蒙蒙细雨,笼着一层薄雾,踏上青石板路,步入长长的巷弄,两旁尽是黑瓦白墙。临水的乌镇,有一种说不出的韵味。脚下的石板路历经年岁的洗礼,石缝间早已长出墨绿的青苔,在雨水的滋润下,似乎生出一份独属于江南的柔情。楼阁下长着一棵老树,它见证过一段才子佳人的佳话,或许在很久以前,曾有一位身着白衣的翩翩公子站在这棵老树下望向楼上笑靥如花的姑娘。只是不知今日,是否还会有一位姑娘,撑着一把精巧的油纸伞从这悠长的巷弄中款款走来……

穿过几条巷弄,踏上青石板桥,对面是一道长廊,红色的灯笼挂在屋檐下,朱红的柱子,黑瓦白墙,临水而立。桥下是灵动的水,细雨斜飞,落入水面泛起点点涟漪。耳边传来吱吱呀呀的摇撸声,长长的竹篙划碎清莹的河水,也漾碎了水中的柔情古镇。走入长廊,脚下依旧是斑驳的石板路,临水的阁楼,有的窗门禁掩,有的窗扉半开。虽然下着细雨,但行人也不少,耳旁吴侬软语,乡音缭绕。在这样清明简静的时光里,或许可以折一枝如丝细柳,听一夜驿桥春雨;又或者泡上一壶龙井,听说书人说上一段沿街传唱的佳话。日傍烟霞,黄昏的日光别样温柔,远处的乌篷船缓缓驶来,船夫操着一口纯正的江南口音和过往的船只打招呼,坐进船里,可以感受船身随着水面摇摇晃晃。闭上眼睛,身随船动,听船夫哼着江南小调,亦是一段惬意的时光。暮色渐渐昏暗,檐下的灯笼亮起灯光,水面清晰的倒映着亭台楼阁,灯火斑斓。乌镇的夜景,也是如此古朴温柔。

对于江南,我只能说是一见倾心,再见钟情。这水阁飞檐,悠长巷弄,都让人难以忘怀。河图曾在歌里唱过“陈酿温半坛/新柳折一段/千杯饮低叹/万盏照淮岸/池中漾菡萏/檐下雁呢喃”这歌里的江南,也是这样如诗如画,如何能叫人不爱?

如果世上真有一种初见叫做一见钟情,那么,我相信一定会有种钟情唤作,如斯初见,一眼万年。

或许时光会斑驳记忆,但这古镇水乡,始终柔情款款,让人情深不渝。乌镇,来过就不曾离开,它会一直在词里雅静,在诗里细腻。只希望,这脉沐朦胧的江南烟雨,水乡石桥,柔情乌镇,此去经年莫相忘。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