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英国“脱欧”【最新20篇】

有人说:“洋人来中国,必会看寺庙,国人游欧洲,必会进教堂。”小编收集了英国之旅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7668

作文

96

篇1:看《穹顶之下》有感:我为什么留在了英国

全文共 3242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2月的最后一天、两会召开前夕,沉寂了一年之久的柴静,携纪录片《穹顶之下》迅速刷屏朋友圈。从央视离职后的柴静,现在的身份已被定义为“自媒体”、“公民记者”,这场因名人效应引发的大众对雾霾的集体重新关注,被描述为自媒体力量的兴起、与主流媒体完美合作的示范。

不对,“大众对雾霾的集体重新关注”不如换成“大众对柴静及其纪录片的赞誉或质疑”这种表述更为准确。几乎一夜之间,头天对柴静自费百万拍摄雾霾纪录片的惊叹关注,全部被淹没在网上铺天盖地的质疑、诋毁、甚至人身攻击、个人喜好里。视频出来的当天晚上我完整地看了一遍,从新闻由头、事实呈现、追溯原因,到多方剖析、经验借鉴、行动建议,加上柴静条理清晰、思维连贯、语速得当、字字珠玑的演讲串联,这个纪录片的专业性可谓毋庸置疑。

我看完的当下就有冲动想写点什么。但当今天一早醒来,由于中英时差国内已经是骂声一片,负责任的还找找数据、事实表述漏洞;不负责任的纯粹人身攻击、讨厌柴静、low逼、资深烟民、高龄产妇等等私人八卦……当然积极的一面我们看到,因柴静的名人效应、公益行动带来了有关大气环境科普、环保意识觉醒、政府部门问责的一次极好的机会,公众合理质疑、多角度讨论,即使有不同的声音也是正常的、值得鼓励的,借两会召开之机,也能顺势倒逼政府部门拿出环保机制整改行动魄力。但国内舆论环境的一贯传承还没有形成能够包容理性争论的氛围气度,常常刹车失灵演变成非黑即白、谩骂攻击。在这种舆论口水战中,我习惯性地后退,多说也无益。

想起了八年多前我与柴静的一面之缘。当时其与央视《新闻调查》栏目组到清华分享栏目背后的故事,我们新闻系的全班同学受邀聆听演讲。柴静当时已经成名,简单的T恤、牛仔裤。演讲完毕对她的印象是:口才了得、满腹诗书、随口引经据典、面部表情淡漠。当时还有同行的某省台随机找了我们其中几位同学进行采访,当时我被问到的问题是:你觉得新闻记者最重要具备的素质是什么?记得我回答了三个词:热情、敏感、责任。

因为曾身处与柴静一样的职业背景,所以深知作为一名致力于追寻、记录、报道事实真相的记者,常常会遭遇关注家国天下的责任感,与改变不了现实的无力感之间的冲撞、碰击、斗争。记者的职责不是改变,而是督促改变。这种改变的困难和阻力却是常人难以想象——《穹顶之下》号召环保体制的变革、政府部门的作为、你我行为习惯的改变,这种督促远未见效之前首先得到了大众对其行为动机、利益集团背景、私人八卦的阴谋论的诋毁,可想而知前方还有多少重重阻力。

我不是柴静的粉丝。她歪着头向对面的嘉宾咄咄逼人时,我担心她活得太沉重。这几年好了一些,脸上多了很多笑容——《穹顶之下》的演讲我们就可以看到。但无论如何,这个片子激发了我对雾霾的重新审视。

刚来英国留学时,我曾有整整八个月的时间没有回国。飞机落地北京首都机场的那一刻,我的心情雀跃极了。当我进了航站楼走向安检台的时候——我深深地记得那个画面——T3航站楼里可以用“尘土飞扬”来形容,空气里满满的黄土颜色和灰尘的味道,我下意识地捂住口鼻。这座我曾经非常熟悉的城市,因八个月的离开,带给我鼻子、呼吸道强烈的不适应感——也许因为在英国习惯了那里的蓝天白云。

英国是一个多雨的国家。我们都知道,在国内开车的人最害怕洗车后的第二天下雨——车白洗了,雨一淋全是花花的泥点子。在英国,尤其是住house的居民,习惯将车停在路边或露天院子里。当然这边很少暴雨,而平日里的淅沥小雨,是根本不用担心车子弄脏的。很多英国人在下小雨的时候,甚至选择不打伞从容在街上行走,而不必担心雨水脏了衣服。如果你住在伦敦市中心,比如金丝雀码头的某栋高楼里,平时天晴的时候,你完全可以远眺到15英里外的希思罗机场——据说曾经的北京,也能在后海银锭桥远眺到西山。

三个月前我因工作需要回国出差,一名曾在英国留学的男士,带着妻子和刚出生几个月大的宝宝过来咨询移民英国的事宜。他从英国毕业回来北京,创立了自己的公司,而且发展相当不错,但他现在,执意重回英国。“尤其结婚生了孩子之后,很多时候想带宝宝出门遛个弯儿,但空气实在太差劲了,常常雾霾,就不敢带孩子出去了。”他对我说:“为了孩子的成长,看来我必须得带他们重回英国”。

柴静拍《穹顶之下》也提到了自己的女儿。她在片子里并未将女儿未出世患肿瘤与雾霾之间证明为因果关系,但是由于关心女儿的健康问题而开始与雾霾死磕,从母亲的立场来看,是十分能够被理解的。食品安全、大气污染、成长环境等等这些在国内不能被忽视的问题,对于我这个还没当妈的人来说,已经为将来的孩子考虑到了,更何况成千上万的母亲呢!必须承认,这也是我选择留在英国的原因之一。

伦敦也曾为“雾都”。柴静在片子里特意来到伦敦寻访治理雾都的经验。我们都知道1952年12月5号那场著名的伦敦大烟雾事件,冷空气横跨英吉利海峡,覆盖整个泰晤士河谷,把煤烟控制在云层之下,造成一万两千多人因此死亡。那时英国政府在二战之后大力发展煤炭工业、振兴经济,高品质的煤炭全部用于出口,普通英国老百姓使用的大多是劣质煤炭,再加上英国工业革命之后,工厂、烟囱林立,已经排了几十年的工业废气的积累,终于酿成了大烟雾事件。1953年英国政府终于决定成立“空气污染委员会”,之后通过《清洁空气议案》、修改为《清洁空气法案》。在1960年至1970年治理空气的十年间,英国的空气清洁状况有了质的改观,同时让人惊讶的是,由于清洁能源和新兴行业的替代,英国的GDP在这十年间同时也增长了一倍。

伦敦的巴特西电站,四根103米高的烟囱,曾经是英国工业革命巅峰时期的象征。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建成后,曾每星期烧煤一万吨,维持伦敦五分之一的电力供应。而自1982年“退役”以来,巴特西电站已经成为了英国的一个重要的历史文化符号,2012年伦敦奥运会闭幕演出时,也曾作为伦敦的六个建筑形象代表之一,出现在舞台。现在,围绕着四根烟囱,巴特西商住综合开发项目成为了伦敦市最大的开发项目——其代理机构仲量联行透露,当巴特西首期住宅项目推出时,一周内即售出75%,刷新英国卖房记录。目前新建的三期项目,在去年10月底甫一推出,也延续了疯狂抢购态势。英国人对于“空气污染”是心有余悸的,但在旧城改造时,这四根烟囱是明令禁止拆除的受保护对象——它们将一直矗立在泰晤士河畔,提醒着人们英国曾经的辉煌与经验教训。巴特西情结也已深深融入了英伦文化的血液里。

不是说英国现在的大气环境就多么多么好,居住在这里感受就多么多么优越。伦敦市长鲍里斯斥资改善伦敦空气质量污染的措施仍被诟病,伦敦的空气质量时至今日还被英国媒体各种监督吐槽——比如媒体指责伦敦尤其是牛津街,是全世界二氧化氮污染最严重的地方。但这也正是体现了英国媒体的言论自由与监督有力——有报告说,根据英国2013年全面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伦敦达到“危险等级”的天数仅为8天,其他城市更少。这里蓝天白云的时间确实比国内多太多了。

今天我的朋友圈里一位在英国定居数年的前辈说:上周,舅舅在北京被确诊为咽喉癌,当我得知这一消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雾霾。这是我第一次把雾霾和我亲人的健康联系在一起。每次短暂的回国,严重的雾霾尽管已感不适,我还是觉得与我无关。但这次我真的觉得雾霾已张开他的血盆大口在侵噬普通百姓的生命。今天凌晨我看了柴静的片子,同时也看到各种评论纷至沓来。无论怎样,柴静以她的影响力,从民间发出了对雾霾的挑战。

同样自费拍过食品安全纪录片的崔永元说:我认为《穹顶之下》唯一的作用就是启蒙作用。柴静的纪录片,可能是她职业生涯中很重要的一步,但对于国家雾霾治理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同为前电视人,我欣赏她仍坚持对于发现真相、深入调查、呼吁改变的追求;在名人效应的光环下,所幸能够一定程度上消抵变革难行的无力感,不管是鲜花还是鸡蛋,起码这么多人都看见了关注了;我更期待咱们国家的雾霾治理能够在十年内真的取得一些成效,重现多一些蓝天白云,那么我也能够在那时牵着自己孩子的手,说:看,这是我们的家。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关于英国的高二英语作文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The Englishman love to behave gentlemanly and the Englishwoman love to behave ladily. They also show their respect to ladies. They always say" Lady first". In their daily life. the English pay attention to their appearance. They dress neatly. They shake hands when they meet other. When they are with others, they usually say "please""thank you""sorry" and so on. The breakfast in Britain is very rich. Usually there are all kinds of egg products, oatmeal, bacon, ham, sausages, butter, jam, bread, milk, juice, coffee and so on. They are popular with the western countries. Whats more, the English like drinking tea. They have the habit of drink afternoon tea at about 3 in the afternoon. They enjoy drinking tea and treat it as a kind of seeing friends.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英国之旅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在暑假期间,我去了英国游学。在那里,我玩了伦敦等著名的旅游圣地。其中,令我最感到兴奋的还是去了世界闻名,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剑桥大学。剑桥大学有着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教育氛围。啊,剑桥大学的风景真美啊!清澈的小溪连绵不断的流着,发出叮叮咚咚的清脆的声音。小溪衬托着溪边的绿树红花,令人感到有莫名的快乐。草坪上,一群群鸭子正在悠闲地散步,尽情地享受着它们的优惠待遇;远处,羊群正在吃草,漫无目的地走着,心想:这儿的鲜草够我饱餐一顿的了;放眼天空,一队队鸽子呼啸而过,排成方阵,好像是在排练运动会开幕式里的队列一样,认真,仔细,一丝不苟。

想象一下,如果我也能在这样优美的环境下学习,那该多么的美妙啊!这儿简直就是一个野生生态动物园!在紧张的学习中,呼吸一下新鲜空气,看一下优美的景色。那紧绷的大脑,也会不知不觉地松懈下来的。剑桥大学的教育氛围真好啊!学习中带着玩乐,紧张中又带着轻松,也难怪这里会培养出历代著名的文学家,数学家和科学家来。有许多优秀的人在这里一举成名,这就是我理想的学校!这就是有着优美环境和良好教育氛围的学校——剑桥大学!令我朝思暮想,梦寐以求的学校——剑桥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参观西津渡英国领事馆旧址作文400字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4月19日是个开心的日子,因为我们敏成小学二年级和三年级的小朋友们要去参观西津渡的英国领事馆旧址

我之前去过好多次西津古渡,但是到英国领事馆旧址参观还是第一次。这个领事馆在西津古渡的西南边,是一座十九世纪后期的建筑,到现在已经有一百多年了,1996年,它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参观过程中,我学到了和这个领事馆有关的一些历史知识。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根据《天津条约》这个不平等条约,长江沿线开辟了五个通商口岸,镇江就是其中之一。1865年,云台山下沿江一带被英国强占为租界,清朝同治三年,在这里修建了这座英国领事馆。

领事馆门口有一个小舞台,小舞台前面有一个小池塘,池塘里面开着几朵荷花,微风轻轻拂动,荷花在水面上带起了一道道涟漪,荷叶下面还有一团团烟雾往上飘,那云雾缭绕的景象好像仙境一样。

我的思绪往返于眼前美好的景象和刚才领事馆的历史之间,更加认识到我们现在无忧无虑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我一定要好好的学习,长大了把家乡建设得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英国游学作文800字

全文共 889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参加了学校组织的英国游学之旅,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背上行囊,在经过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后,我们终于踏上了英国的土地。

第一周,我们寄宿在英国当地寄宿家庭,每户人家接受3-4名同学,入住的同学与寄宿家庭成员共同生活,每天我和同学们在寄宿家庭吃过早饭后一起搭乘地铁上学。

英国的地铁,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原本以为英国这样的国家,地铁是非常先进的,去了之后才发现,远比我们国内的地铁落后很多,设施陈旧,地铁内没有空调设备也没有网络,而且人流量特别大,在炎热的夏季乘坐地铁无异于洗一次桑拿。

英国的地铁线路及其复杂,同一条线路会开往不同的终点,如果坐错了站,就可能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和同寄宿家庭的三个同学都知道伦敦地铁的复杂性,所以我们每次都很小心,但有一天还是坐错了,我们需要乘坐停靠所有站点的车,却一不小心坐成了只停靠流量多的站的车,幸好后来回来了,当我们刚刚松了一口气,微信群中,又发生一件让人目瞪口呆的事——田泽阳坐地铁迷路了!他没有赶上之前的一班车,坐上了第二列,结果不知道自己被带到了哪里,完全迷路了,在令人紧张的半小时后,人终于找到了,大家终于松了一口气。

每天乘坐十分钟左右地铁,出站后走一小段路,便到达了我们游学的学校,我们在这里每天有半天的语言学习体验,英国的课堂,与国内大不相同,远不是我们平时课堂里那样严肃,而是一种相对自由的体验。

后面的十天,我们基本环游了整个英国,去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地方,伦敦眼、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约克教堂、爱丁堡、白金汉宫……都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英国给我留下的最为深刻的印象是热情礼貌,当我们向路人问询的时候,他们总是热心礼貌地向我们指引方向。其次,英国也很有秩序,无论在哪里的电梯上,人们总是很自觉地站在右边,将左边空出方便有急事的人快速通过,整齐、快速,不失为一道风景。英国的美景与文化,也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个古老的国家,庄重神秘,雄伟的大英博物馆、庄重的教堂、神秘的古堡,一切的美景都让人沉醉。

这次英国之行,不仅让我增长见识开拓了视野,锻炼了独立生活的能力,还让我增强了英语口语能力。这是一次颇为难忘而又愉快的旅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我的英国朋友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489 字

+ 加入清单

My English friend name is jim.

He is ten, his family in london,he and his family member comes our china to play.he has a cosin,he name is qianyu hi is oniy four years old,but he has a lot of questions.look he is pointing at the chopsticks to ask that my this is anything.

I and jim has become the good friend .several days later jim said that he wanted, he said that i love china .i will forget that you zhou lei, will have free time london to look at me .ok see you jim.see you.

[我的英国朋友英语作文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英国白金汉宫作文600字

全文共 643 字

+ 加入清单

英国游学的最后一天,老师带我们来到白金汉宫。白金汉宫位于英国伦敦,是一座豪华的皇家宫殿。我一直特别想去看看,因为听说门口有维多利亚的雕像,旁边有一大片花海,特别漂亮,像一位美丽的少女,静静地躺在那儿。

中午,太阳高照,一束阳光暖暖地洒下来,洒在镀金做的围栏上,使那白色的围栏闪闪发光,亮晃晃地刺得眼睛都睁不开了。迷着眼透过围栏往里看,里面就是宫殿了,据说宫殿里面八百间房,但伊丽莎白女王也只能住一间。现在宫殿连维修水管也得向人民求助,因为英国经济不景气,皇家的钱也减少了三分之一,显得更加捉襟见肘了。白金汉宫里面流传一个感人的爱情故事:伊丽莎白女王父亲的哥哥当时继承了皇位,可他却爱上了一个离过两次婚的女子,当时皇家有一个规定,不能和离过婚的女人结婚。但他太爱那个女子了,于是放弃了皇位,成为平民,与那个女子结了婚。最后,伊丽莎白的父亲继承了皇位。听完老师说的这个动人故事后,阳光不再正射我的眼睛,再远眺宫殿已经不再那么刺眼了,这样我可以更加完整的观赏宫殿全貌。我看着看着,突然觉得那宫殿就像一位穿着白衣服的士兵,昂首挺胸地站在那儿……

“当…当…”,大本钟的钟声响了,“嘀嗒…嘀嗒…”,随之而来的是马蹄声。“哇!这些士兵好帅呀!”一个小女孩叫到。“哇哦!好酷!长大以后我也要当士兵。”一个小男孩满脸崇拜地说。我赶紧抬头一看,一阵风吹过,一个士兵骑着马奔走了,又一阵风吹过,又一个士兵骑马奔走了……“唰…唰…唰…”,巡逻结束了,我们也该回去了。

再见了,美丽的白金汉宫!希望下次再来英国看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给英国朋友的一封信作文500字

全文共 488 字

+ 加入清单

杰克同学:

你好!

亲爱的杰克同学。前不久,你们和蔼可亲的彼特校长到我们学校做客,向全校介绍了你,让我有幸认识了你。在明年三月,我想请你来我的家乡做客。

我的家乡在江苏,他的名字叫“太仓”。

在太仓有许多著名的特产。其中,最著名的要数太仓肉松、猪油米花糖和双凤羊肉面了。太仓肉松是用猪后腿的精肉做成的,它的颜色金黄,吃起来松松的,滋味鲜美。猪油米花糖是用炒熟的大米做成的,上面还有一层银光闪闪的白糖,所以色泽白白的。咬一口甜甜的,脆脆的,还不停的往下掉着糖屑。双凤羊肉面的羊肉糯糯的,面条又滑又韧,美味极了。听了我的介绍,你是不是直流口水,也想要来尝一尝呢?

太仓的美景也很多。一到秋天,南园里的菊花便竞相开放。黄的像金碗,绿的像茶叶,白的像萝卜丝,紫的像纱裙……真是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美丽极了!沙溪古镇古色古香,在神秘悠远的路两旁有很多小店,有卖特产的,做陶艺的……猪油米花糖就出产在这里。小桥、流水、人家,构成了一幅幅诗情画意的中国画。走在其中,好似穿越到了古代。

听了我的介绍,你想来太仓游一游美景,尝一尝美食了吗?我期待你的到来。

祝你学习进步!

你远方的朋友

201X年10月30日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时事热点素材:英国脱欧前三大阶段整理

全文共 183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当地时间3月29日将宣布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与欧盟展开脱欧协商,这将成为英国脱欧进程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英国同时也将迎来未来两年的漫漫谈判路。然而,在“摁下”脱欧启动键前的大半年时间内,英国都经历了哪些曲折和困难?下面是语文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素材,欢迎阅读,谢谢!

英国首相特蕾莎·梅当地时间3月29日将宣布正式启动脱欧程序,与欧盟展开脱欧协商,这将成为英国脱欧进程中最重要的时刻之一,英国同时也将迎来未来两年的漫漫谈判路。然而,在“摁下”脱欧启动键前的大半年时间内,英国都经历了哪些曲折和困难?

从去年6月23日公投脱欧,到今年3月29日启动脱欧进程,英国脱欧“靴子落地”用了整整280天的时间,过程可谓是波折不断、高潮迭起,包括卡梅伦黯然辞职、百万人抗议脱欧、特蕾莎接棒组阁、硬脱欧方案出炉、议会上院多番“刁难”、苏格兰趁机闹“独立”……

现将脱欧启动前三大阶段整理如下:

第一阶段:乱局·卡梅伦下台 特蕾莎组阁

英国前首相卡梅伦

2016年6月23日,英国举行脱欧公投。投票结果显示,51,9%的英国人投票支持脱欧。公投结果引发全球关注,被认为是欧洲版的“黑天鹅”,英国也因此走上脱欧之路。

脱欧公投结果也在英国政坛引发“地震”,卡梅伦很快宣布辞去英国首相和保守党领袖职务。最早倡议英国应脱欧的英国独立党党魁法拉奇也宣布请辞。

此外,逾百万名对公投结果不满意的英国人在议会网站上请愿,要求举行第二次脱欧公投,但这一请愿后来被掌握决定权的英国政府拒绝。

20天后,特蕾莎·梅接替卡梅伦成为英国新任首相,并为脱欧大幅改组内阁,委任多名脱欧派领袖为内阁部长,脱欧主将约翰逊被任命为英国外交大臣。

2016年7月20日,英国宣布放弃接任2017年欧盟轮值主席国。同日,特蕾莎·梅访问德国,首次以首相身份同德国总理默克尔举行会谈。她表示,英国不会在2016年内开启正式的脱欧谈判。

第二阶段:定调·脱欧方案出炉 倾向“硬脱欧”

英国首相公布脱欧路线图。

2016年9月13日,英国议会上议院发布报告说,英国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开始与欧盟进行脱欧谈判需要得到议会的批准。此举实际上明确英国脱欧进程的主导权在议会而非政府。

2016年10月,特雷莎·梅公布脱欧时间表,宣布英国将在2017年3月底之前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开启脱欧程序。按照欧盟法律,“脱欧”一旦启动,有关各方须在两年内完成谈判。

2017年1月17日,特蕾莎·梅发表重要讲话,阐述英国的具体脱欧方案。这是英国2016年6月公投之后、首次给出明确的“脱欧路线图”。特蕾莎·梅在讲话中表示,英国政府为“硬脱欧”做好了准备。

特雷莎·梅明确了英国与欧盟脱欧谈判的12个重点目标,同时强调英国不会在移民问题上妥协,更不会“抓住欧盟成员国的部分资格不放”,将完全退出欧洲关税同盟。英政府的脱欧方案可以说为未来的脱欧谈判定下了“硬脱欧”的基调。

值得关注的是,英国寻求硬脱欧引发欧洲各界高度关注。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呼吁欧盟其余27国团结起来,并为之后与英国进行相关谈判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博弈·议会拉锯战 方案有惊无险通关

英国下院投票表决脱欧法案。

2017年1月24日,英国最高法院就政府提出的上诉作出裁决,要求英国政府在启动“脱欧”程序前必须经议会批准。英国政府方面表示尊重裁决,但脱欧程序仍会按计划启动。两天后,英国政府将一份寻求议会批准启动“脱欧”程序的法案提交至议会下院。

但是,脱欧审核在议会并不顺利,上下两院为法案内容打起拉锯战。2月初,议会下院投票通过该法案,但法案后来遭上院驳回。

上院同时提出对法案进行修正,要求政府加入“保障在英居留欧盟公民权利”和“保证议会对英国在何种情况下能够脱欧拥有更大决定权”这两条修正案。

幸运的是,今年3月 13日,英国下院投票否决了上院的修正版脱欧法案,上院随后也投票表决,对下院的决定做出让步,上下两院最终就政府最初提交的脱欧法案达成一致。这为英国正式启动脱欧进程,扫清了最后障碍。

但是,苏格兰却趁机“添乱”。苏格兰首席大臣斯特金在议会表决法案的3月13日突然宣布,要求苏格兰地方议会向英国政府和议会寻求再次举行苏格兰独立公投的许可。这一请求随后遭到了特蕾莎· 梅的拒绝。

3月16日,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随后签署法案,授权特雷莎·梅正式启动脱欧程序。20日,英国首相府宣布于29日触发《里斯本条约》第50条启动脱欧程序,欧盟委员会回应称一切准备就绪,将立即展开相应谈判。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游英国馆

全文共 560 字

+ 加入清单

来到上海的次日,我又去欣赏了有“绿色城市”、 “开放城市”、 “种子圣殿”、 “活力城市”和“开放公园”等景点的英国馆。

从英国馆进去,拐个弯,左边就是“种子圣殿”了。里面的种子琳琅满目、形状各异,有的像刺猬,从一个圆点中透出几根刺;有的就像蚕豆,看上去是圆的,其实是又扁又长。这些种子,就像宝宝一样,乖乖地躺在自己的一根细管里。细管是透明的,能更好地折射出,种子五彩的颜色。整个“圣殿”布满了细管,好似一间闪闪的水晶宫,令人心动。

出了“圣殿”,一直往前走,可以一饱“植物长廊”的风景。就在左边,奇异的植物清晰可见。有的是一堆绿草丛中,钻出几片鲜红的叶子,绚烂多姿;有的是一类似贝壳的植物,一片紧挨着一片,牢牢地钉天花板上。还有的,是一堆像章鱼触角似的植物,它全身都是乌黑的,唯有“触角”上的几片花朵儿,才是雪白的。听解说员讲,这种树会“自残”,黑色部分会“吞食”白色部分,直至死亡。这种树现在还未存在,但以后会有的。

看着看着,不知不觉已经到了另一处景点:“开放公园”。这公园大约有一个足球场那么大,路是用灰红的颗粒铺成的。这里地势环绕,四周好像都是小山包。走进去,开阔的场地另人心旷神怡。我不由地躺在了这圣洁的地上,尽情地享受这大自然的空气。

过了半晌,妈妈催我离开了,我恋恋不舍地与英国馆告别,回想它带给我的惊喜、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英国]雷利爵士诗歌《谎言》

全文共 800 字

+ 加入清单

去吧,灵魂,肉体之宾客,

去开始你徒劳无益的漫游;

不必惧怕接触名门显责,

真理将是你得力的助手。

去吧,既然我终归难免死亡,

我要让世上的谎言得以曝光。

告诉宫廷,说它耀武扬威,

其实不过同朽木一般;

告诉教堂,说它表里不一,

看似行善,实则作恶多端;

如果教堂和宫廷为己申辩,

就将两者的谎言逐个戳穿。

告诉那些君主,说他们得以生存

完全是依赖别人的言行,

没有付出岂能获得爱戴,

众叛亲离又岂能繁荣强盛;

如果那些君主为己申辩,

就将他们的谎言戳穿。

告诉那些酷爱炫耀的人们,

他们挥霍无度贪得无厌,

他们啊,花费巨额代价,

一无所获,只求一点艳羡;

如果他们为己申辩,

就将他们的谎言全都戳穿。

告诉狂热它缺少奉献,

告诉爱情它不过是贪欲;

告诉时间它只是在流逝;

告诉肉体它将归于尘土;

而且希望它们不要申辩,

免得你也得去戳穿谎言。

告诉年岁它在逐日耗费;

告诉美颜它怎样枯萎;

告诉荣誉它如何变质;

告诉恩宠它这样衰煺;

如果它们要作出申辩,

那就逐一戳穿它们的谎言。

告诉才气它怎么固执,

为了点鸡毛蒜皮而争论不休;

告诉智慧它如何傲慢,

聪明过头而难以自救;

如果它们为己申辩,

那就直接戳穿它们的谎言。

告诉医学它怎样鲁莽;

告诉技术它阻碍进步;

告诉仁慈不好冷酷;

告诉律法它只会引发冲突;

如果它们力图为己申辩,

那就同样戳穿它们的谎言。

告诉幸运它何等盲目;

告诉自然不要衰变;

告诉友谊不要刻薄;

告诉正义不要拖延;

如果它们打算为己申辩,

那么戳穿它们全部的谎言。

告诉艺术它不健全,

总是根据评价而发生变幻;

告诉学院它们缺乏渊博,

总是在表象上大做文章;

如果艺术和学院为己申辩,

那么就戳穿它们两者的谎言。

告诉信仰它已逃离城市;

告诉国家它正在误入歧途;

告诉刚毅它在抖落怜悯,

告诉美德它很少光顾;

如果他们为己申辩,

决不宽容,戳穿谎言。

于是,当你完成了揭秘任务,

如我所命令的一般,

虽然戳穿了别人的谎言,

还免不了自己挨上一剑;

挨上就挨上吧,领其用心,

可任何刀剑也杀不了你的灵魂。

(吴笛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假如我在英国

全文共 688 字

+ 加入清单

这一天,风和日丽是观光旅游的好天气,我来到了英国著名的景点白金汉宫。

白金汉宫 。 英国王宫。建造在威斯敏斯特城内,位于伦敦詹姆士公园的西边,1703年为白金汉公爵所建而得名,最早称白金汉屋,意思是“他人的家”。1761年由英王乔治三世购得,作为王后的住宅,称女王宫。1825年,英王乔治四世加以重建,作为王宫。从1837年起,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维多利亚女王是居住在这里的第一位君主。白金汉宫宫内有宴会厅、典礼厅、音乐厅、画廊、图书馆、皇家集邮室等600 多个厅室,收藏许多绘画和家具,宫内还有一座面积约40英亩的御花园,宫前有维多利亚女王纪念碑。哇!好雄伟啊!

我又去游览了英国的许多著名建筑。英国的哥德式建筑成就很高,封建主的城堡有很强的防卫性,城墙很厚,有许多塔楼和碉堡,墙内还有高高的核堡。英国居民的半木构式住宅以木柱和木横当作为构架,并加有装饰图案,深色的木梁柱与白墙相间,外观活泼。

参观完了这些著名的古建筑,在路旁听人说这天正巧是英国一年一度的伦敦至布赖顿老式汽车拉力赛。我非常激动、也感到非常幸运自己能够看到老爷车比赛。我急急忙忙的赶到比赛现场。比赛已经开始了,只见一辆辆历史悠久、各式各样的老爷车从身旁飞驰而过,仿佛回到了那个遍布老爷车的时代,我真想自己也能开者飞车到处跑就好了。

不知不觉我的肚子咕咕的叫了起来,可是不熟悉环境,也不知道有什么好吃的,我就随便进了一家餐厅点了几道菜。吃了一口,太好吃了!我吃的津津有味。

突然,我感觉奶奶在叫我,我恍然从梦中醒来,嘴里还流着口水,唉,原来是一场美梦啊!但是英国给我的印象真是深刻,有机会我一定要创造条件去看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英国女子自行车“光头骑士”卫冕奥运金牌

全文共 542 字

+ 加入清单

据外媒报道,里约奥运自由车场地赛英国展现梦幻实力,在女子团队追逐赛中以4分10秒236破世界纪录卫冕成功。在英国4名车手中,有一位患上脱发症的“光头车手”劳丝尔(Joanna Rowsell-Shand),她以光头造型自信面对全世界,称“希望激励所有患同样病的女孩”。

劳丝尔从小就患有俗称叫“鬼剃头”(Alopecia Areta)的脱发症。从9岁开始,她的头发、眼睫毛都慢慢掉光,最后才确诊是“鬼剃头”。跟所有爱美的女生一样,患上这种症状的劳丝尔也一度自暴自弃。

劳丝尔透露,她当时非常没有自信、害羞,不愿和别人交流,一直到15岁入选英国代表队才开始慢慢走出阴霾。

但即便进入国家队,劳丝尔透露,“我跟所有女生一样,只要时间许可,我一定会戴上假发出现在公开场合。”但4年前在世界锦标赛夺金时,就因为时间太匆促下,不得不以光头造型上颁奖台,立刻吸引了所有媒体的目光。

一直到上届2012年伦敦奥运,劳丝尔代表英国队夺下女子团体追逐赛金牌,当时劳丝尔为了鼓励跟她患有一样病症的女孩,劳丝尔勇敢选择用光头造型走上颁奖台领取金牌,展现她强大的自信并展现她令人的美丽。

4年过后,劳丝尔在里约奥运赛场上,再度与英国队友连手合作卫冕成功,劳丝尔在绕场一周后,主动的脱下头盔,自豪的展示她独特的光头造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英国茶五年级作文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我喜欢戴老师的英语课,因为常常有很多有趣的事。

今天的英语课上,老师和我们说到了英国茶—“English Tea”,老师拍了下手,风趣地说道:“We have a plan,we have a English tea.”大家眼里直放光,都不约而同地舔了舔干巴巴的嘴唇。这节课是讨论课,我们正在讨论计划—plan,大家都很积极。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课间,大家像离弦的箭一般,“嗖”地一下子蜂拥而至,如流水一般“流”进了厨房,老师回过头来笑着对我说:“Lucky,please give me that red bottle.”“OK!”我很干脆地答道。我开始在旁边搜索,一个耀眼的红色瓶子立即了我的眼帘,这是一个精巧、立体的卡通瓶子,四个面上刻有几个朴素的小男孩和小女孩,我把它递给了Miss戴,老师接过瓶子,把盖子打开,从里面拿出了几个小茶包,老师逐一给我们闻,我好奇地凑上前去,仔细打量着这个小茶包,小茶包上面包裹的纸有一个个小孔,纸质很软有点粗糙,至于里面包的那些,似乎是些小颗粒,我开始奇怪,看来英国人不用茶叶冲茶啊。

只见老师拿起茶包放到一边,接着老师把事先准备好的热水倒进一个大杯子里,又拿起茶包拎着放进大杯子中,奇怪的事情就在这一刻发生了,从茶包里突然射出一股红的液体,茶包像爆炸一般,红色的液体不断地向外涌出,渐渐地,原来清澈的开水变成了淡淡的红色,老师把茶包摇一摇,红色液体仍在涌出,水变得越来越红,都快变黑了,老师才把它拿出来放在一边,拿了几块方糖放了进去,再用一把勺子在里面使劲搅拌,杯子里面出现了一股红色旋涡,最后,方糖完全溶化在这如火一般红的茶水之中了。

我们每人拿了一个杯子,看着红色的液体流入我的杯子,我迫不及待地喝了一口那温暖的液体,甜甜地,但也有点酸,原来这就是英国茶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英国作文

全文共 1598 字

+ 加入清单

文章摘要:而我经几十年的努力,奋斗已成为世界知名科学家!她抚了抚她的发髻,那玉环,你又有何愿未终。我眼中的英国作文没有捐的赶快捐吧。1200字作文我站起来接着骑,可是自行车好像故意和我作对,我让它往东,它偏要往西;我们班的班长叫朱一鸣.他学习很好,胖胖的身材,像只可爱的大熊猫,他脸上常常挂着微笑,好象从来没有伤心事似的,每天都在唱“嘻唰唰“.。

在英国,我们访问了威尔士的奥克菲尔德小学,那里的英国朋友热情的迎接了我们,我们还听了他们的一节课,再加上丁校长在晚餐时开的文化交流会,让我感受颇深。这一路上,让我感受最深的是英国的树。在英国的威尔士,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乡村郊外,树的身影总离不开我们的视线。由于我国是发展中的国家,所以,我们提出要向成为发达国家而努力。一旦有空出来的地盘,不是造高楼,就是盖小区。但又由于资源等种种方面跟不上,大量的砍伐树木,导致环境破坏极其严重,虽然现在正在实行“打造绿色城市”政策,但也晚了。而英国呢?其实,从公元前到现在,他们也知道国家需要发展,但是,他们把发展的目光,不仅仅放在自己的领土上,而且还放在了其它国家上。于是,他们就将其它国家占领或纳入了自己的管辖范围,也就是人们所说的殖民地。他们把重工业和一些污染严重的发展项目,都迁到殖民地去进行,再将资源运回国内,在国内发展科技,再加上他们在很早以前就有了植树造林和保护绿色生态环境的意识,所以英国一直是一个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国家。

这是英国与我们环境上的区别。文化方面,那就更不同了。

我们的学校都一直弘扬“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而英国呢?他们就跟我们截然不同:他们的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长。但除了特长以外,其它方面都不行。虽然这样有点偏科,但是,如果将同一特长的人全部聚集起来,就会成为这方面的精英。而我们,虽然每个人都是什么都会,但是由于每一个人的“发光点”不同,所以每一个方面的精英都不多。这也是为什么西方国家人才出众的原因。

名师点评:

小作者观察细致,按先总后分的方法,语言准确,如“在英国的威尔士,无论是在大街小巷;还是乡村郊外,树的身影总离不开我们的视线”,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我眼中的英国”的特点。

欧洲国家与我们最大的区别是对历史文物的保存。中国五千年的文化大国,国家历史遗产应该是数不胜数。但由于时代的进步,人们变得有点“喜新厌旧”:一座座高大宏伟的建筑取代了历史久远的古遗址;一个个记载着历史岁月长河的遗址,在时代的进步中渐渐消失……

英国却不同,他们认为,历史越久远的建筑越值得保留:像威尔士城堡、牛津大学教学楼、国家历史公园等等这一些建筑,哪一个没有几百上千年历史?特别是威尔士城堡的历史,恐怕,要追寻到公元前去了!

我上面列举的种种事例,都只是英国与中国文化或环境上的区别。但让我最一生难忘、触目惊心的,还是大英博物馆。

走进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没有一个中国人不为之震撼,我也一样。墙上挂的都是我们老祖宗的东西:玉石、铜器、佛像、雕像等。这些东西,不是1860年从圆明园抢来的;就是1840年开始的战争中,《黄埔条约》、《南京条约》等等条约中被作为停战条件的。我看着祖国的一件件瑰宝被掠夺,一件件珍品被强占,对当时清政府的软弱无能和英国人的野蛮行为而感到耻辱和愤怒。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一百多年前,在百日维新失败后反思中的梁启超先生在1900年的《少年中国说》中写下了上面这段话,把中国强盛的希望放在了青年人身上。一百多年后的今天,我作为梁启超先生话中的中国少年,经历了这次英国行,真正切身心的体会到了这段话的含义。我一定不会辜负梁公对中国青少年的期望,我会发愤图强,迎着东升的旭日,精神抖擞,为祖国的明天更美好、更和谐而努力奋斗!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英国病人观后感

全文共 2489 字

+ 加入清单

安东尼。明格拉(ANTHONYMINGHELLA,1954-2008),1954年出生于英国怀特岛,父母皆为意大利移民。毕业于英国University of Hull,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其后数年在某大学任教。在教职期间开始剧本与音乐创作并得到一定的肯定。明格拉的导演生涯算不上多产,起步也比较迟,1991年才初执导演筒,但是其在1996所执导的《英国病人》(TheEnglishPatient)却让他一举登上了事业的顶峰。该片在当年的奥斯卡得到11项提名,并最后获得9项而归。作为一部非好莱坞制作的电影,风光可谓一时无两。其后所拍的另一部作品“冷山”(ColdMountain),虽然在该届奥斯卡中未能载誉归来,但是亦受到剧评界的广泛好评。

某个高人曾说过,一个伟大的导演一辈子只会有一部伟大的作品,而导演的其他作品往往只是另一种的延续或游戏文章而已。不敢说这是否真理,不过恐怕明格拉自己也会感到《英国病人》所创造的峰顶不容易超越。

说出来叫人汗颜,其实在我观看“英国病人”和“冷山”地时候,并未有留意到两者的导演为同一人。若非昨天看报读到“英国名导明格拉去世”的消息,并看到内文关于导演的电影作品清单,也许到现在都还未意识到这点。

《英国病人》(也有译作《别问我是谁》)的故事背景设定在二战发生前夕的北非,一队国际地理学会的学者在沙漠里进行考察,顺道也编制用于历史地理研究的地图。其中出身自匈牙利贵族的艾玛殊是一名历史专家。大家对枯燥的研究生生涯早已习惯,除了经费有点紧张,工作总算得上是顺利。

平淡的生活直至有天来了一名新成员杰菲,和他的美丽动人的妻子嘉芙莲到来而宣告终结。这个漂亮的金发英国女人把艾玛殊原来如沙漠一样刻板枯燥的心灵,变得莫名的躁动。他开始不自禁的注意着嘉芙莲举动,从暗里细赏她的一颦一笑。有碍于嘉芙莲有夫之妇的身份,他无奈的只能一直压抑着自己的感情,并刻意避开单独相处的机会。但他这种不自然的举措却没有躲得过嘉芙莲的眼睛。情,难道真的可以由人的主观意志来操纵?不,它正在暗暗的等待着萌芽所需的时机。

一次偶然发生的交通意外,突然降临的沙暴造就了他们的独处,给予两人一个互诉衷情的机会。两个原本有意回避的心灵自此不能再分离。这份迟来的爱一方面让他们热恋得如痴如醉,另一方面却叫他们不得不面对世俗伦理的沉重压力。杰菲在偶然中发现了妻子的出轨行为,在羞愤中埋下了与他们同归于尽的想法。他在一次的野外考察中,驾着飞机,连带着嘉芙莲一起撞向艾玛殊,但艾玛殊却幸运的逃过这一难。事故中杰菲伤重身亡,嘉芙莲则受了重伤不能移动。为免受日光和风沙的伤害,艾玛殊把嘉芙莲安置在一个他们在考察是发现的洞穴里,留下了身上所有的干粮和水,一个人上路去寻找帮助。他首先找到英军的基地,英军却因为他的口音判断他是德国间谍而把他扣留。在被押送到开罗途中,艾玛殊为嘉芙莲危在旦夕的生命而心急如焚,不得已铤而走险冒死逃跑,在没有其他办法下到德军阵地求助。这时,嘉芙莲正无助的躺在黑暗的洞穴里,感觉自己的生命正在一点一滴的流走。在弥留中,她在幽暗里写下了对艾玛殊最深情的遗书。。。。。当艾玛殊开着用学会所编制的北非地图跟德军所换来的旧英国飞机赶回时,只发现嘉芙莲已经永远离他而去。他伤心欲绝的把心爱的女人抱上飞机,然后驾这机漫无目的在无边的沙漠里徘徊,途中阴差阳错被一群德军误认为英军而击落。当他从英军的军医院里清醒过来时,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也忘记了最心爱的人。。。。。因为他说不出自己的名字,院方于是根据他是从一架英国飞机上给救回来的这情况,暂时给了他一个代号:“英国病人”。在被转移到后方的过程中,护士小姐的温柔却无意地把残酷的回忆重新勾起。。。

大时代洪流里一段看起似微不足道的不伦之恋,一对无足轻重的恋人,艾玛殊为了救心爱的女人而无法不将地图交给德军,竟在无意中影响了北非以至欧洲的战局,亦间接主宰了数以百万计军民的存亡。而德军的获得地图相对英军的失之交臂,正好反映了历史事件发生的偶然性。在战乱中平民的生命渺小如尘,却又在特定的时间地点不经意的谱写了历史,到底这是宿命还是讽刺?

片中的选角包括饰演艾玛殊的RalphFiennes,嘉芙莲的KristinScottThomas,或演护士的JulietteBinoche都是不二之选。他们对导演渲染的那种淡淡的,英国电影所特有的敏感细腻而内敛的情感表达都有恰到好处的发挥。古典而略带矜持的动作,欲言又止的眼神,非《铁达尼号》或《偷袭珍珠港》那种由X代偶像们所主演的虚拟怀旧电影所能比拟。如果真的要相提并论,我情愿选择另一出经典《北非谍影》(Casablanca)。

《英国病人》中,对陷入不伦之恋的一对主角微妙的心态变化描写得尤其丝丝入扣,片中有不少精彩的对白可堪经典。比方:

当他们初尝爱果时,嘉芙莲问艾玛殊最讨厌什么,艾的回答是“去占有或被占有”,这与后来艾情根深种时说的“所有属于我的,我都要占有!”遥遥对比呼应,也正好反映了男主角心路历程的前后变化。

有一次艾问嘉:“你最快乐的时候是何时?”,嘉回答:“现在”,艾接着有问:“那你最不快乐的时候是何时”,嘉说:“也是现在”。寥寥数语间,把女性在婚外恋中亦喜亦忧的矛盾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圣诞聚会的短暂激情后,嘉芙莲对寻找到来的丈夫说;“回家?你说的是我们真的可以回家,离开这里?”,“我在这里感觉到不能呼吸”。双关的言语,让观众都能充分感受到她面对丈夫时的那种沉重道德压力,有时甚至情愿丢下珍贵的爱情而换取一口自由的空气。

有关于婚外情的电影多如恒河沙数,《英国病人》在当中情节不算得特别曲折,如果要说到它特别成功的地方,撇开凄美的配乐和熟练的镜头运用,也许就是导演的高手手笔把它的广(浩瀚的撒哈拉沙漠、殖民地主义崩溃的前夕、东西文化的交汇与冲突点、不同国家民族的差异和战争双方的剑拔弩张)和细(男女感情)进行了一次非同凡响的融合。而导演的外来移民背景对于电影中不同民族文化的差异,也有一个比较宽容和理解的视角。

至于情节里关于加拿大护士跟印度士官的一段感情,在我看来只是一个无关主线的小插曲而已。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英国政府的困惑——妙法挽救生命

全文共 795 字

+ 加入清单

18世纪末期,英国政府决定把犯了罪的英国人统统发配到澳洲去。

一些私人船主承包从英国往澳洲大规模地运送犯人的工作。英国政府实行的办法是以上船的犯人数支付船主费用。当时那些运送犯人的船只大多是一些很破旧的货船改装的,船上设备简陋,没有什么医疗药品,更没有医生,船主为了牟取暴利,尽可能地多装人,使船上条件十分恶劣。一旦船只离开了岸,船主按人数拿到了政府的钱,对于这些人是否能远涉重洋活着到达澳洲就不管不问了。有些船主为了降低费用,甚至故意断水断食。 3 年以后,英国政府发现:运往澳洲的犯人在船上的死亡率达 12% ,其中最严重的一艘船上 424 个犯人死了 158 个,死亡率高达 37% 。英国政府费了大笔资金,却没能达到大批移民的目的。

英国政府想了很多办法。每一艘船上都派一名政府官员监督,再派一名医生负责犯人的医疗卫生,同时对犯人在船上的生活标准做了硬性的规定。但是,死亡率不仅没有降下来,有的船上的监督官员和医生竟然也不明不白地死了。原来一些船主为了贪图暴利,贿赂官员,如果官员不同流合污就被扔到大海里喂鱼了。政府支出了监督费用,却照常死人。

政府又采取新办法,把船主都召集起来进行教育培训,教育他们要珍惜生命,要理解去澳洲去开发是为了英国的长远大计,不要把金钱看得比生命还重要。但是情况依然没有好转,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

一位英国议员认为是那些私人船主钻了制度的空子,而制度的缺陷在于政府给予船主报酬是以上船人数来计算的。他提出从改变制度开始:政府以到澳洲上岸的人数为准计算报酬,不论你在英国上船装多少人,到了澳洲上岸的时候再清点人数支付报酬。

问题迎刃而解。船主主动请医生跟船,在船上准备药品,改善生活,尽可能地让每一个上船的人都健康地到达澳洲。一个人就意味着一份收入。

自从实行上岸计数的办法以后,船上的死亡率降到了 1% 以下。有些运载几百人的船只经过几个月的航行竟然没有一个人死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游记作文:英国之旅

全文共 2708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我怀着无比兴奋和向往的心情来到了地球的另一面——英国,开始了我的英国之旅。小编收集英国游记作文,欢迎阅读。

第一篇:英国游记

在英国的每一天,就好似大海里的珍珠,充满了美丽和精彩。我将它们轻轻拾起,串起来,挂在难忘的记忆深处。

空姐

从迪拜到英国疲惫的旅途中,让我难忘的就是那张空姐精致的脸。

“请问您要用毛巾么?”一个甜美的声音让我清醒,突然抬头,看到她:一顶俏皮的红色帆式帽子,帽子左上侧还有一个锡金扣。亮点是,扣上挂着一条白色的丝巾,松散又装饰性的围着脖子。显现出阿拉伯女人的传统美与风俗但又感觉不是那么老土,很简洁新鲜。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梁,偏棕的脸上印出一对小酒窝,红唇轻启,露出白贝牙。精美的脸笑靥如花,像一颗珍珠,永远挂在我记忆深处。

浮云

再一睁开眼,已经到了英国了。闻到了新鲜的空气,看到了明媚的景色。

因为是海洋性气候的城市,天上的云飘得很快,形状更是有趣。有的像水波涟漪;有的是一层层叠在一起,像一个个夹心面包;有的索性是万里只有几朵孤高的浮云;有的则长而成片,感觉像棉絮被子一样像上去躺一躺……这样的美景真令人难忘。

老楼

主楼的大门经过风吹雨打已经坏了,灰黑色的木门,黑色微微风化的铁手扣。主楼浑身朱砂红色,但是经过风雨的刷洗砖块一点点发黑变成将近咖啡色了。但高大的它披着红色的爬山虎叶子,那像火一样红的“枫叶”。他们静静地附在主楼身上,没有红的活力,更多了一丝文静古老而沉默的感觉。风轻轻吹了起来,爬山虎的叶子不紧不慢而有分层次的随风而动,像海浪一样,上下跌宕起伏,发出“沙沙”的声音,便感觉整个城堡都在动。“咚——”主楼的钟声又悠扬的响了起来。站在中央楼顶的一只海鸥一声长鸣划破寂际,海鸥群便弯着镰刀样的翅膀从四面八方滑翔过来,一起跟着太阳飞到天的深处、我记忆的深处。

薰衣草

梦想周末,我们来到了着名的温莎城堡。我站在皇家花园的石拱门外,一片片黄嫩嫩的雏菊花,一簇簇粉扑扑的月季花,一朵朵红艳艳的扶桑花……乱花渐欲迷人眼,令人兴奋不已。

突地,我眼前一亮,发现了一大排像软绵绵的地毯一样的紫色薰衣草种在墙坡边,变成了花园的点睛之花。仔细看看,这里的薰衣草每朵花只有米粒大小,像皱皮纸做出来的迷你花儿一样。米白色的翻边,灰紫色的、长长的末端,努力地带着花瓣一起向斜上方的太阳微笑。站在高处,半个城市都在眼底,映衬着薰衣草,视野里盈满了紫色的幽香令我终生难忘……

在英国的游学之旅虽然已经结束,但这件令我难忘的事情,将成为我记忆中最闪亮的一串珍珠!

第二篇:英国游记

在学校听了几天课后,不禁对英国人随性的处事方式所吸引,心里隐隐对今天的伦敦之行充满期待。

在肯特开往伦敦市区的火车上只停留了短短的几十分钟,我们就到达了心里不知期待了几百次的目的地。刚下火车,就被伦敦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所吸引,漫步在伦敦的街头,到处都是行色匆匆的行人。来往的车辆虽然很多,但经验有序完全感觉不到济南大街上那种拥挤和嘈杂。大约走了10分钟,远远的看见了了举世闻名的London Eye,它稳稳的矗立在泰晤士河畔,独特的悬臂式结构让人看起来很惊险的把大部分摩天轮悬吊在河中央,但是在水洗似的蓝天白云的映照下,让然发出银色璀璨的光芒。走进泰晤士河,清澈的河水映衬着碧绿的水草在水中摇曳,每几分钟在岸边出发的游轮像一颗颗明珠般点缀着这充满历史气息的古老河流。沿岸的酒吧在河畔支起巨大的太阳伞,游人们一边品尝着美酒一边呼吸着新鲜的空气,享受着温暖的阳光……

沿着河边走,就可以看到英国皇室建筑的最典型代表Big Ben,站在它下面,才感觉它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宏伟。围着它绕了一圈,来到了议会大厦的入口,经过简单的安检后,我们终于进入了议会大厦的内部,来参观英国的权利中枢的构造。我们的整个参观过程是由一个名叫Hamburger的贵族议员来引导的(据说就是他的祖父发明了这风靡世界的快餐)。进入贵族院后,感觉自己的感受都无法用言语来表达,金碧辉煌的女王宝座,气势宏伟的屋顶壁画以及世界瞩目的精美雕塑,无不令人叹为观止……

一直到晚上,我们都在不停地参观伦敦著名的景点,白金汉宫,国家美术馆……草草的打发了晚餐后,我们又再次踏回伦敦街道,走向看莎士比亚戏剧的剧场。伦敦市区的街道不似济南的,他们仍旧是几百年之前的样子,古老的街道旁耸立着有着几百年历史的建筑,漫步其中好像将自己置身于时光隧道之中,从几百年前一直穿越回21世纪,古老的画面在脑中回荡,但耳中不断晃过汽车的油门声却将我拽回现实。

回忆一天的生活,这座充满朝气与活力但又充满历史沧桑的古老城市以它独有的魅力吸引了我们这群怀有梦想的女孩,我们都在心中画下一个圈,我们一定会再回来。

第三篇:英国游记

非常难忘今年的暑假,因为这是个特殊的假期,暑假一开始,妈妈就带我去英国旅游了,我怀着无比兴奋和向往的心情来到了地球的另一面——英国,开始了我的英国之旅。

到达的第二天我们便早早的坐上了巴士前往全世界著名的学府——牛津大学。汽车驶进了英格兰小镇,我们下了车,找了半天也没找到牛津大学,我盼望已久的牛津大学到哪儿去了呢?导游看我们一脸疑惑的样子,哈哈大笑,解释道:“英国人都很谦虚,他们不立牌子告诉人们这是什么学校。其实,我们身边的这些古建筑都是牛津大学,大学没有专门围起来的围墙,每个学院都是穿插在这个牛津小镇里的,只是每个学院会在大门里面竖一块小牌子‘某某学院,游客勿入’。”我们听了恍然大悟,开始参观牛津大学。我们边看边听导游讲解:“这儿是基督教会学院,基督教会学院是牛津大学中最大的学院,其最引以为傲处就是在近代200年产生了16位英国首相。”接着往前走,导游又指着一处建筑说:“这是摩顿学院,它是牛津大学第一个学院,中世纪时就在科学研究领域享有盛名,其同时拥有牛津最古老的学院建筑,以及建于公元1378全英格兰最古老的图书馆……”

下午我们来到了湖区国家公园——温德米尔。我漫步在柔软的沙地上,望着湖上迷人的景色,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鸳鸯和野鸭正在嬉水;白天鹅高昂者头在湖面上游来游去;望向空中,一只只鸟儿沐浴着阳光自由自在地飞翔……,岸边,有几只白天鹅正在散步,游客们将食物喂向它们,白天鹅们也不害怕,大大方方地伸长了脖子,去啄食物呢。导游说这儿的人们是从来不会伤害动物的,所以它们也就不害怕人类了。我想回来告诉身边的朋友们,要保护小动物,保护大自然。

一天的行程很快就结束了,温馨的开始让我对未来的行程充满了美好的期待。那些世界闻名的经典,爱丁堡、温莎城堡、伦敦塔、大本钟、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大英博物馆、剑桥大学等等,都在我们的旅游计划之中。

我的暑假生活一定会因为这次英国之行增添无穷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习近平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

全文共 966 字

+ 加入清单

当地时间2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英国议会发表讲话,强调中英要加强交流互鉴,增进两国人民相互理解、支持和友谊,推动两国合作再上新台阶。

下午4时许,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抵达议会大厦,受到上院议长迪苏莎和下院议长伯科热情迎接。

习近平步入演讲大厅,议员们全体起立,鼓掌欢迎。下院议长伯科代表英国议会致欢迎辞,欢迎习近平访问英国并来到议会。在热烈掌声中,习近平发表讲话。

习近平指出,在我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的第一天,我深切感受到中英关系的蓬勃朝气,体会到两国人民的深厚情谊,使我对通过这次访问推动中英友好关系迈上新台阶充满期待。

习近平指出,英国是最先开始探索代议制的国家。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现在,中国人民正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既吸收中华法制的优良传统,也借鉴世界各国法治的有益做法,目标就是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不断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程。在这方面,中英两国立法机关可以加强交流互鉴。

习近平强调,中英虽然地处亚欧两端,却长期彼此吸引。新中国成立以来,两国关系创下了多项“第一”。英国是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西方大国,也是率先同中国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欧盟国家;是除香港外最大人民币境外交易中心,也是吸引中国留学生、开办孔子学院最多的欧盟国家。英国还是首个发行人民币国债的西方国家、最早申请加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西方大国。中英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共同体。中英关系发展的源泉来自两国人民的相互理解、支持、友谊。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以和平与发展为主题的时代,也是各国同舟共济、携手共进的时代。在这样伟大的时代,站在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新起点,中英两国携手,恰逢其时。

习近平指出,莎士比亚说:“凡是过去,皆为序章。”英国议会在增进两国社会各界交流、促进双边关系发展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希望各位议员登高望远,继续做中英关系的积极推动者、中英友好的贡献者、中英合作的支持者,为中英关系更广阔、更光明的未来铺设理解之路、架起合作之桥。

习近平讲话结束时,议员们报以热烈掌声。上院议长迪苏莎致辞,对习近平到访议会并发表讲话表示感谢。

英国首相卡梅伦、议会上下两院议员、王室代表以及政府内阁成员、政府官员和议会官员等500多人出席。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介绍英国文化的英语作文

全文共 2169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英国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国际和多元文化的国家,下面是yuwenmi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优秀英语作文,欢迎阅读与借鉴,谢谢!

Britain is a rich and varied, with international and multi-cultural society, to welcome students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come here to learn and to value their contributions.

Britain is a tolerant, democratic society, where different political views and beliefs are respected. You will find many people wearing and eating habits and you do not have their own different major cities around the world have sales of snack food, meat from an Islamic shop, the Islamic meat from the shop. Asia to sell fruit and rice kind of Jewish food store to store, everything.

In different towns and cities, the year has a variety of activities to celebrate the worlds major religious festivals and activities, for example, in the city of Leicester at the Stradivari outside the Indian sub-section is the most spectacular Festival of Lights.

Britain itself from England, Scotland, Wales and Northern Ireland, they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and personality.

Britain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o accept immigrants and refugees has a long history, many people have been here for permanent settlement. London may be the largest gathering of minority British city, other cities also have a large number of minority residents.

All the worlds major religions are British. Mosques, Sikh temples, synagogues, churches and India Fodou together with a variety of Christian churches (Anglican and Roman Catholic from the Protestant and Orthodox) co-exist.

This diversity means that you will come to Britain is easy to integrate into Britains multi-ethnic society. You will also come from different religious and ethnic groups and people contacts, enhance understanding of different cultures.

【参考译文】

英国是一个丰富多彩、充满国际和多元文化的国家,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这里学习和珍惜他们的贡献。

英国是一个宽容、民主的社会,不同的政治观点和信仰受到尊重。你会发现很多人的穿着和饮食习惯和你没有自己不同的大城市在世界各地有销售的零食,从伊斯兰商店的肉,从商店的清真肉。亚洲卖水果和大米的犹太食品店,所有的东西。

在不同的城市,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世界主要宗教节日和活动,例如,在莱斯特市在斯特拉迪瓦里在印度部分是光的最壮观的节日。

英国本身来自英国、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个性。

来自世界各地的英国接受移民和难民有着悠久的历史,许多人在此定居。伦敦可能是英国少数民族最大的聚集城市,其他城市也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居民。

世界上所有主要的宗教都是英国的。锡克教寺庙,教堂,清真寺,教堂和印度Fodou与各种基督教教会(圣公会和天主教一起从新教和东正教)并存。

这种多样性意味着你来到英国很容易融入英国的多民族社会。您还将来自不同的宗教和族裔群体和人们接触,增进不同文化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