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关于防疫的纪录片观后感300字汇集20篇

导语:央视十二套三集纪录片《镜子》所反映的是当下备受关注的家庭教育问题,描述了几个问题孩子和问题家庭,揭示出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关于防疫的纪录片观后感300字,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浏览

3780

作文

674

篇1: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纪录片观后感心得

全文共 326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们全校师生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来到抗美援朝纪念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气势宏伟的历史丰碑――抗美援朝纪念塔。

纪念塔,气势恢弘,雄伟壮观,塔高53米,象征着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取得的伟大胜利。我们坐在纪念塔的前面,聆听着大队辅导员那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人物事迹。雨来、罗盛教、黄继光??????我仿佛一下子看到了那鸭绿江大桥上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地跨过鸭绿江,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情景。我被他们的事迹所感动着,我被他们的爱国之心感动着,我更被他们的勇气而激励着。朋友们,用不着多举例,正如作家魏巍所说:他们是世界上一切伟大人民的优秀之花!

是我们值得骄傲,我们以我们祖国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我们以生在这个国度而自豪,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为了和平纪录片观后感600字左右

全文共 350 字

+ 加入清单

生活在如此幸福的时代,有多少人还记得70年前的那份壮烈 那份执着 那份无畏一切的勇气

以及那一群最可爱的人?70年前,抗美援朝战役在鸭绿江边打响。百废俱兴,保家卫国,前仆后继,冰天雪地……一个一个关键词,勾勒出那段腥风血雨。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战争,弘扬和光大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的革命精神,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壮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

每当我们纪念抗美援朝时,我们不应该只停留在感慨的层次,应该更深入的去挖掘中国人民内核的精神本质——那种敢于拼搏的勇气与大国的担当。作为新一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祖辈的精神,怀着最崇高的信仰与坚守,努力开创一个更加和平开放的新中国。

铭记历史从来都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激励自己不断的向前 向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防疫思政课观后感200字

全文共 294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收看了全国大学生同上一堂疫情防控思政大课令我受益匪浅,刻骨铭心。我对中国在疫情中的担当感到骄傲自豪,同时也对新型冠状病毒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以及学习并掌握了预防措施。

经过一堂思政课的教导,我明白了许多。明白了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的道理,明白了爱国的意义。这不仅仅是一堂课,更是对我们人生的引领。

看完这个全国大学生疫情防控思政大课后,一定会注意疫情,增强疫情意识我们虽然不能“亲近战场”但是我们永远是国家、武汉、的后勤部队。中国加油!武汉加油!钟院长加油!希望疫情早点结束,早点能够回学校,早点回到我们学校上课。最后为逆行的勇士们祈福,平安归来!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防疫情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288 字

+ 加入清单

2020年的春节是一个非常不寻常的春节!我们自睹了这突如其来新型冠状病毒的袭击家家户户没以前那样万家灯火,也没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只新闻里不停说出院病例死亡病例等让我们人心慌慌,但是我还是相信只要我们团结一心就可以战胜新型冠状病毒,因为这几天

不断有医疗队赶往武汉支援还有许多爱心人士买了许多医疗用品,如口罩、防护眼镜:等。

虽然我们因为新型冠状病毒不能出门,只能宅在家里,但是宅也是有学问的,宅在家,可以自己制定学习计划表,可以帮大人做家务做运动,收拾自己的房间等这不但可运动也可以提高自理能力。我们都盼望着开学的时候都能看到对方是开心快乐的走进学校大门,加油!武汉!加油!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防疫情观后感400字

全文共 336 字

+ 加入清单

在打开电视机的那一刻,一条鲜艳的红领巾飘在一本经历无数历史沧桑的书前。相信大家都已经看过《在战“疫”中成长》了吧,里面无数的精彩片段都令人为之振奋,同时也展现了一个强大复兴的中国。

《在战“疫”中成长》节目中,告诉了我们一定不能轻信谣言,更不能传播谣言。且千万不要随意走出家门,即便万不得已需要出门,也一定要记得戴上口罩。我们还要勤洗手、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多运动,以增强我们自身的免疫力。

我相信,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能共渡难关。不用因害怕一个像花冠一样的小病毒而引起不必要的恐慌。只要我们做好充足的防护措施,那些入侵者想进入我们的身体也并非易事。同时我们也看到,火神山、雷神山两大医院仅用十天不到就得以竣工——这是在与疫魔竞速。这也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万众一心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孔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孔子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一想到国学就会想起论语;一想到论语就会想起孔子。

孔子是一位有德、又有才的圣人。

有德是:他会去救助穷人。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讲了。孔子解救了一个要给季氏陪葬的小奴,那个小奴为了感谢孔子,最后还当了孔子的学生。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愿意去帮助别人,别人也会感谢你的。

而有才是:他会通过观察一个国家,来知道这个国家的未来。比如说,在《孔子》这部电影里说了。孔子受到卫国的邀请去了卫国,他通过观察卫国就知道卫国马上会有内乱,所以马上离开了卫国。这个事情还说明了,只要你仔细观察,就可以发现许多事情。

孔子虽然很有才华,很有品德,但是一生之中没有受到任何一位君王重用。所以他一生都在和他的学生流浪,直到晚年,才回到故乡鲁国,继续教育他的学生学习,直到七十二岁死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迁徙的鸟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273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看了由法国导演:雅克·贝汉制片的电影《迁徙》。在这一个小时的影片中,我感受到了鸟类迁移的艰难,竟让我看得如痴如醉!

影片里的风景拍得美极了:有湛蓝、广阔的天空;清澈见底的湖水;洁白如玉的雪山;还有那优雅的仙鹤展翅翩翩起舞,看那姿态似行云如水,轻盈、舒展;再看那高贵的天鹅头颅相抵,与水中的倒影、交辉相映;最后再看那成群结对的海鸥一起飞行,气势磅礴。

在《迁徙的鸟》里,我最喜欢的部分就是在亚马逊丛林里有很多只鸟被可恶的人类抓住了,不过其中有一只机灵的鹦鹉偷偷的用嘴打开笼子,逃脱可恶的人类的手掌心的场景,有趣极了!

[ 迁徙的鸟纪录片观后感

展开阅读全文

篇8:集纪录片《项南》观后感

全文共 347 字

+ 加入清单

5集纪录片项南》在福建东南卫视播出之后,社会反响强烈,好评如潮。12日下午,福建百余名领导干部相聚厦门举行研讨会,建言让纪录片教育感染更多人。

纪录片《项南》由省老区建设促进会等四机构联合支持,厦门集诚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摄制。历时10年,行程25万公里,采访258人,声情并茂地讲述了福建省委原书记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

纪录片《项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原省委书记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观看纪录片后,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结合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把“项南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立足本职岗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便捷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9:集纪录片《项南》观后感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五集纪录片项南》在龙岩电视台公共频道每晚8:46黄金时间播出后,在我市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获得广泛好评。

纪录片《项南》由民间摄制,以民间视角,行程25万公里,采访了258人,历时近十年才完成。纪录片播出后,不少人看片时,深受感动、很受教育。有关专家更是给出了“这是改革开放的教科书”“党性锻炼的必读本”“为人处世的金刚经”等高评价。

纪录片《项南》讲述了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重温福建改革开放的风云岁月,追寻一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锐意改革的真实足迹,再现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纪录片《项南》观后感

全文共 310 字

+ 加入清单

每一次收看学习纪录片项南》,都是我们又一次深入灵魂的精神洗礼。

五集纪录片《项南》播出后,在全市各地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影片由民间拍摄,以民间视角,声情并茂地重温福建改革开放的风云岁月,追寻一位共产党员实事求是、锐意改革的真实足迹,再现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敢于担当与实干,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

连城县是福建省委原书记、中国改革开放的先驱者项南同志的家乡。该县把收看学习纪录片《项南》与“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工作相结合,与打好“三大战役”相结合,组织党员干部收看省、市、县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项南》,深入学习项南同志敢为人先、求实创新的改革精神,心无私念、敢于担当的务实精神,一生为民、精正廉洁的廉政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项南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06 字

+ 加入清单

6月23日上午,全国优秀共产党员、西安社区党委书记章联生组织社区党员干部集中收看纪录片《项南》第五集——人民公仆,这是西安社区党委在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中组织“学习廖俊波做合格党员”专题学习后,让社区党员干部再次接受一堂生动的党课教育和一次触动心灵的精神洗礼。

纪录片《项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原省委书记项南主政福建时敢于担当与实干,推动福建全方位改革创新的故事,生动地再现了一位省委书记清正廉明、造福百姓的感人情怀。观看纪录片后,社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结合学习廖俊波同志先进事迹,把“项南精神”作为一面镜子,立足本职岗位,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努力做好社区各项工作,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好的便捷服务。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重返狼群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37 字

+ 加入清单

小制作小成本。排片极少,本来昨天就想看,但没排片了。是第一次在影院看纪录片,也是有史以来去过的最小的影厅,一排六坐,大概8排?

除了bgm在某些时候有故作煽情之嫌,整个片子很值得一看,哭了好几次。是个好题材,好故事。看完记住了若尔盖草原那苍茫的美丽,记住了亦风、李微漪这两个名字,记住了会狗叫会唱《传奇》的狼—格林。

他可真聪明啊!看格林咬缰绳牵马救人的时候就被他彻底折服了,智商一百八!人狼情太真实了,细节非常打动人。

影片最主要的就是真实。关于野生狼的一切,和人的互动,都是一般电影里无法捕捉无法拍摄到的。看到最后格林被狼群接纳,也松了一口气。

哎~我们能做的真的很少。但不穿皮草不戴狼牙象牙这些饰品总可以做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愿这些动物都能活得更自由自在不再有人祸烦忧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纪录片《1921点亮中国》观后感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电视专题片《1921点亮中国》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上海广播电视台等联合摄制,共5集,分别为风起、潮动、选择、曙光、星火。

第1集风起解析厚重的时代背景,从辛亥革命开启中国革命年代开始,聚焦一代知识分子上下求索、寻找救国之道。

第2集潮动,详细阐述上海之所以成为党的诞生地的历史文化基因。

第3集选择表现的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经历了工读互助团、地方自治等种种尝试,与改良主义者、折中主义、无政府主义者分道扬镳后,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必然。

第4集曙光放眼国际,描述苏俄和共产国际从外部帮助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始末。

在第5集星火中,中国共产党上海发起组诞生后,先后推动工人运动、马克思主义宣传,帮助各地建立共产党早期组织。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邓小平首次访美纪录片《旋风九日》观后感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旋风九日》记录了小平同志79年访美的真实事迹。他绝对是中国的超级英雄,他为人幽默、极富人情味,处事也果敢睿智,在当时风云诡谲的世界政治格局下,以75岁高龄挺身而出远渡重洋出访美国,为中国争取到历史性的合作与发展机会。《旋风九日》为建党94周年华丽献映!适合党群集体观看。

这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第一次以邓小平访美为主题的影片。从北京到华盛顿、亚特兰大、休斯顿、西雅图,邓小平虽然受到“超规格待遇”,但却没有一帆风顺。九天里,游行、暗杀、袭击,意外不断,面对不欢而散的议员和问题尖锐的记者,倔强而睿智的老人攻守兼备,从容不迫……

1.邓小平首次访美纪录片《旋风九日》观后感

2.党员观看电影《旋风九日》观后感

3.旋风九日观后感

4.电影旋风九日观后感【最新】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央视纪录片镜子观后感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由中央电视台社会与法频道出品的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的纪录片《镜子》,通过客观冷静的真实纪录,呈现3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让人重新审视当今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等情感问题,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

影片讲述的是3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现在我们的很多纪录片提供的是巧克力,而《镜子》是一味中药,给人们提供镜鉴、给生命提供力量,让社会更加和谐,这是纪录片本身的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284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关于心灵回家的故事。

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253 字

+ 加入清单

是什么样的片子让人大附中为此停课半天?

是什么样的内容让学校下通知要求学生家长一起观看?

这就是中国首部深度探讨家庭情感教育纪录片——《镜子》。

片子在人大附中放映完毕,一位高一的女生首先提问:“我对片子中的一句话特别有感触,‘人生不止只有学习这一条路’,但是我又在想,我们真的能选择其他路吗?”

人大附中联合总校校长刘彭芝也分享了她的观影感受:“看完以后真的心潮澎湃,很震撼,很激动,跟我有共鸣。两会刚完十九大之前推出这个片子太重要了,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我也很感谢中央电视台,能够在这个时候适时推出这个片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镜子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镜子》,是由央视社会与法频道《天网》栏目推出的特别节目。纪录片只有三集,一共90分钟,央视社会与法频道花了10年策划、两年摄制。

纪录片讲述了三个家庭因孩子辍学而陷入困境,父母们无奈将孩子送入一所特殊学校接受“改造”,却意外地让自己接受了一次触及灵魂的启蒙教育。

父母对孩子满满的爱有时却造成了满满的伤害,这究竟是为什么?“问题孩子”的背后往往有一个问题家庭教育模式的存在。

影片以代际情感问题为切入点,通过客观冷静地真实纪录,呈现三个家庭的社会学样本,以情感教育缺失这一新视角,重新审视当今时代中国家庭面临的亲子关系、亲密关系等情感问题。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而家庭更是社会的一面镜子。纪录片在充分呈现社会生态复杂性的基础上,给观众提供了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心灵回家!让爱不再变成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纪录片《千年包公》观后感

全文共 346 字

+ 加入清单

习惯了额头上“长月牙儿”的断案天才,真实的包拯究竟是什么形象?今晚八点,三集纪录片千年包公》将在央视纪录频道首播。该片摄制组走访国内外十几个地区和城市,全根据史实,进行人物再现与现实拍摄,力争呈现一个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包拯形象。

纪录片《千年包公》坚持真实可靠可信的创作原则,摒弃戏说。纪录片共分清心直道、铁面无私、以民为本三集,每集45分钟,叙述包拯任监察御史及开封府尹等官职时,弹劾贪官污吏及皇亲国戚的故事,“七弹王逵”、“六弹张尧佐”“匿金案”、“陈州折变”、“不持一砚归”等深入人心的历史真实事件。《千年包公》自2015年8月正式开拍,剧组成员奔波数万公里,先后到台湾、新加坡、河南开封、广东肇庆、浙江宁波、安徽天长、安徽合肥等十几个地区与城市,进行实景拍摄、专家学者釆访及历史再现。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一带一路纪录片观后感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时代文化与科技的进步,离不开开放与包容。融汇着历史启示与历史智慧的“一带一路”倡议,不仅铭刻着历史的记忆,更回应着时代的呼唤。

丝绸之路,绵延数万公里,横贯亚细亚腹地。它曾将一个个璀璨的文明相连,让各色面孔彼此微笑、各种语言相互交谈。然而,对于今天的我们而言,古老的丝路似乎早已遥不可及。它的繁荣,抑或是它的荒芜,一切的描述,都只存在于古老书本的字里行间。那里现在是什么样子,那里的人们如何生活?这一切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谜。

“一带一路”并非只是一把钥匙,而是“‘一串’共同发展的钥匙”,完全可以与不同国家、不同国情对接,提供不同的双赢、多赢、共赢的合作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