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与曹操有关的作文1000字(推荐九篇)

曹操是非常有谋略的一个人,下面小编要为大家介绍与曹操有关的作文1000字,希望大家喜欢!

浏览

5657

作文

165

篇1:有关曹操高二作文

全文共 96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段扑朔迷离的历史,这是一些引人入胜的故事,这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从汉献帝初平元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这九十年,在我的眼中只可用“乱世”二字轻轻概括。烽火连天,饿殍遍眼,战事频繁,民不聊生。鲁迅先生称道:“梦里依稀慈母泪,城头变幻大王旗”。然而,乱世出英雄。越是沧海横流,越能显出英雄本色,正所谓“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一句“宁叫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使他遭人痛恨千年。他就是曹操,一个千百年来褒贬不一,终难盖棺定论的人物。曹操在历史上的形象不算太坏,客气的说法是“奸雄”,不客气的就是“奸臣”,甚至“奸贼”。坏话说多了,就成了成见。成见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就积重难返。

作为历史上性格最复杂,形象最多的人,曹操是最真实的,也是最本色的。这种本色使他成为英雄,而且是大英雄。如果说魏国是三国里智谋最强的,一点也不为过。曹操用兵堪称举世无双,司马懿就更是用兵如神。

罗贯中用太多的笔墨夸赞刘备的仁德,曹操的雄才大略显然就成了不义的侵略。可仔细想想,武侯诸葛孔明几次出征攻打魏国,不也是在侵略吗?他以先帝遗命为由,讨伐曹操收复中原,就成了爱国爱民的英雄。我不得不为曹操叫屈,虽然为了突出刘备的仁义,他被写成奸诈之人,但是他的军事才能仍然没有抹杀。他在几年的东征西战中,占领了长江以北的大片土地,连少数民族都臣服于他,他是三位郡主中最有才干的,魏也是三国中最强盛的,他奠定了魏国的基础,后来晋国才能统一天下,所以他是一位真真正正的英雄。

曹操聪明透顶,又愚不可及;奸诈狡猾,又坦率真诚;豁达大度,又疑神疑鬼;宽宏大量,又心胸狭窄。他求贤若渴,有才干的人就给予重用。陈琳本来是袁绍的部下,曾经替袁绍起草檄文,骂了曹操的祖宗三代。袁绍失败后,陈琳归降曹操。曹操问他说:“你从前为袁绍写檄之,骂我一个人就可以了,为什么要骂到我的祖宗三代?”陈琳连忙谢罪.曹操爱惜他的文才,不仅对他不处罪,还照样任用他。曹操的成功不仅因为他的杰出才能和善于招揽人才,还在于他有着豁达的胸襟和广阔的胸怀。在赤壁的惨败之后,曹操并未一筹莫展,而是笑着说了一句“今北方仍由我所据”,并且三次大笑展现出他对待挫折的乐观态度。

这就是曹操,交织在阴险,奸诈,暴虐,多疑的性格中的“真小人”。三国的硝烟已不复存在,可他却使我铭记在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品曹操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9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不足百年的三国给我们留下了一长串如雷贯耳的名字,一个个脍炙人口的故事:“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瑜,过五关、斩六将,智勇双全的关羽,“肃清万里,总奇人荒”而足智多谋的司马懿……而有这样一位英雄,他像一个魔方,多少人想要把它复原成真面目,但总是没能成功。他有时善,有时恶;有时重情重义,有时冷若冰霜;有时唯才是举,有时疑心重重。他,就是曹操

曹操,“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从古以来,人们对他褒贬不一。但他才华横溢,精通兵书,谋略过人。首先,曹操的文学才华让人叹服,“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写出了他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写出了他想建功立业,又势在必得的宽阔胸襟;“契阔谈宴,心念旧恩”,他喜欢与朋友把酒凌风,重温旧事,极具亲和力。他的诗犹如巍巍的昆仑,滚滚的长江,气势恢宏,满怀激情。

其次,曹操也有很强的经济管理能力。在那个烽火连天,民不聊生的乱世,曹操采纳了手下的建议,鼓励流民开垦土地实行屯田。政府免费向民众提供耕田、农具、种子等,也鼓励士兵在闲余时间种地。“三年耕九年储,仓谷满盈”,既解决了百姓的粮食问题,又备足了军队之需。而在这时,袁绍和袁术的军队还过着“民人相食,州里萧条”的艰苦生活。他不仅鼓励农耕,还兴修水利,保护农桑,使黄河两岸长期无洪灾之难,民众的生活趋于安定,为他以后打胜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最后曹操的政治才能也非常出色。当汉献帝陷入困境时,有的趁火打劫,有的落井下石。而曹操有着深谋远虑,主动迎接天子,他也有了号令天下、征讨四方的强大政治资本。他又在8年之内发布了三道“求贤令”,和刘备的“三顾茅庐”相比,更加有诚意。他不计出身,唯才是举,就像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了神机妙算的郭嘉、洞悉人心的荀彧、多谋善谈的贾许、谋略过人的荀……多不胜数,真可谓是英才辈出啊!他们的到来,让曹操如虎添翼,让曹操一次次取得辉煌。

三国时期,曹操是最真实,也是最可爱的人物。当韩遂的士兵听说曹操亲自上阵,都争先恐后伸长了脖子要看他。曹操喊:“你们是想看看曹操吧?告诉你们,和你们一样,也是个凡人,并没有三头六臂,只不过多了一点智慧!”

曹操洒脱自然,幽默风趣,却是天下英雄,足智多谋,求贤若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3:我眼中的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14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提到这,许多人都会立即想起三国那段纷乱的历史。而曹操则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历年来,世人都对曹操褒贬不一。当年许劭评价他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则将自己拥刘反曹的看法融入了书中;而有些人则认为他远见卓识,有雄才大略。在我看来,曹操既有许多优点也有许多缺点,他就像当时三国的局势一样,十分复杂。

他性格坚毅,尽管曹操数次大败,但他却可以很快的从失败的阴影中走出来,赤壁之战,曹操处于绝对优势,只要胜利似乎不久就可以一统天下,可那却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大败。魏军死伤无数,元气大伤。再加上败走华容道,向关羽求饶的耻辱,却竟没有压垮他。不久,魏国便再次强盛起来。而项羽仅垓下一战,四面楚歌,就从心灵上击垮了他。明明可以回去养精蓄锐,以图东山再起,却在乌江自刎。对比项羽,谁能不承认曹操心灵的坚毅呢?

他求贤若渴,重视贤才,官渡之战时,曹操听说许攸来投奔自己,光着脚就来接见许攸;他靠自己的诚心获得了许褚典韦两员干将;渴望得到关羽而厚礼相待,即使关羽依旧回到刘备身边还过五关斩六将他却没让人追杀。而且每位贤才死后,都会予以厚葬。正因如此,才使他得以有众多谋士出谋划策,武将出生入死,为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

他胸有大志,从刚开始的冒死献刀刺董卓,到后来与刘备青梅煮酒论英雄,再像《观沧海》,《龟虽寿》,都反映了其内心之向的远大。

当然,他也有许多缺点。

他生性多疑。他患有偏头痛,便让华佗来治。华陀要为他做开颅手术,却被打入大牢。即使他知道华陀没有要害他的意思,即使他知道华托给关羽刮骨疗毒的手术很成功,却仍因为一点点可能性将其杀害,可见其多疑之重。

他十分残忍。他误认为吕伯奢家人要杀他而磨刀,便与陈宫挺剑直入,不问老小,灭了全家。离开时又遇见吕伯奢,为不留祸患而直接杀掉;他夜里睡觉时将被子踢下,侍从为其盖上,却被其杀害。他其实那时醒着,只因原来说过的“吾梦中好杀人。”这句话而杀其侍从。一眨眼,侍从人头落地;一瞬间,伯奢全家殒命。替他着想却被他杀害,他的残忍,只能用“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来形容了。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曹操的性格或许不是最完美的,却是在乱世中最适用的。曹操顺应了历史潮流,历史潮流也铸就了曹操。无论褒也好,贬也罢,这位帝王用自己的一生,开创了霸业宏图,在历史长河的史书中,抹下了属于自己传奇的一笔。我论曹操,还要引用毛主席的一句话:“曹操至少是一个英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与时俱进论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982 字

+ 加入清单

说来好笑,我打小就看《三国演义》,所以,里面的反面角色曹操,居然成了我的“偶像”兼“呕像”。

之所以为偶像,是因为他的雄才大略和人格魅力。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充分体现了他对人才的渴求,正是因为他知人善用的人格魅力,才使“无数英雄竞折腰”,也造就了千古曹操。再譬如说,虽然战乱连连,他尚且能写“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诗句,由此可见,他对战乱所带来的生活的厌恶,更可以看出他想统一中国,使人民过上安定、幸福生活的渴求。试问,有历史上有多少挑起战乱的人关心过劳动人民的疾苦呢?

如果他没有谋略,如何能统一三国呢?何况,曹操手边既无“一步三计”之孔明,又无“三步一计”之周瑜,只有几个“相煎太急”的儿子,要征服蜀国和吴国,实属不易。我对他很是敬佩,虽然曹丕登上皇位没多久,即被攻下了,当然这不是曹操的错,是曹丕太无能。

那为什么我又说他是我呕吐的对象呢?不言而喻,是因为他的奸诈,这简直妇孺皆知。从丞相做到魏武帝,是怎么样得来的呢?心血?汗水?这样不被人笑掉大牙才怪呢?兵不厌诈,此计被曹操运用得炉火纯青,简直发挥得淋漓尽致。按我来说,不就两字:骗人!什么兵不厌诈,说到底就是骗人嘛!另外嘛,他还有一个缺点,那便是“教子无方”啰!否则又怎么会有“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千古绝唱?

当然,人无完人,都有他的两面性,有些优点或缺点,由于立场的不同,随着时代的前进,我们不能简单地给他定性为好人或坏人。就如慈嬉太后,历来将她说成一个凶悍、工于心计、卖国求荣的形象,但是,这几天报纸上刊登的诸暨的名媛馆居然将她入选了,这就不得不让我们慨叹“盖棺定论”这句话是否正确了,想来对人的评价也应该是“与时俱进”吧!

再如蒋介石,我们能说他是好人还是坏人吗?我们巧妙地说他是个聪明的人,所以我一样说曹操是个聪明的人。人称曹操为一代枭雄,我想可能也有时代烙印在里面,认为刘备才是帝王之家,曹操或许是胆大妄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我倒认为,还不如说他是胆略过人,是历史的助推剂更确切些吧!人称曹操为一代枭雄,总之我并不赞同。

与慈嬉、蒋介石如一样,曹操同样是个野心家,希望坐在龙椅上,过着九五之尊的生活!梦寐着曹家子孙世代为王的至尊。不过,我认为他更渴望着意气风发地一统河山!一代枭雄,在大浪淘沙中,有几个如此兼谋略、才智与胆识之人!大江东去,数千古风流人物,绝对少不了曹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穿越历史成曹操作文800字

全文共 953 字

+ 加入清单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鼎立的那段历史始终为人津津乐道,我也因此非常喜欢看《三国演义》这本经典巨作,特别是赤壁之战这段精彩内容,我反复拜读。这个夏日午后,我再次翻看起来,读着读着,一阵困意袭来……

一睁眼,好生奇怪,我竟躺在一个帐篷内,一盏油灯明灭不已。我一头雾水不知身处何处,只听帐外一声通报:“报主公,黄盖已启程回返。”我急急掀开帐帘,只见军营到处飘扬着“曹”字军旗,顿时明白原来我穿越成为了一代枭雄曹操

我边平复受惊的心情,边整理思绪,慢慢回到书案前。照刚才通报情况看来,现在该是赤壁之战期间,周瑜的“离间计”与黄盖的“苦肉计”一定已奏效:我照他们所想,杀了水师都督蔡瑁和张允;也收了他们的诈降信。现在,黄盖必定会像书里写的那样,带着装满“粮食”的船只来火烧赤壁,我不得不防啊。水师都督已被我斩首,大部分士兵一定无法在水上开战——他们会晕船,这可如何是好!我想了想,恐怕只有华佗能帮忙了,他是神医,一定能调配出合适的“晕船药”。我便清清嗓子,喊道:“来人!速把华佗给我抓过来,否则吾军危矣!”几支侍卫小队便都行动起来。

一个时辰之后,几个小兵押着华佗来见我。“你能帮我调制出不会让士兵晕船的药吗?你这儿有和晕船药相似的毒药吗?”华佗一开始不搭理我,我立马生气地大吼:“配不出药就立刻推出去斩首!”装什么清高,此时已是我军危亡时刻,岂容如此拖沓!华佗听闻,尴尬地摸了摸胡子,想了想,便让我们给他准备一些药材,前去调制了。不出半个时辰,晕船药已被分发给每个士兵,华佗也把毒药呈至我处。我立刻让人把庞统唤来,一脸亲切地对庞统说:“士元啊,你之前提出把船相连的计策不错,可是毕竟操作繁琐,治标不治本啊!我现在让华神医配置了晕船药,你来试试药效如何吧!”庞统想必也明白了我的别有用心,一脸视死如归地将那碗毒药喝得·一干二净,果然是见血封喉的毒药啊,庞统立时七窍流血倒在我脚下,我虽然一脸镇静,其实心里还是战战兢兢的。

我吩咐传令下去,不可用铁链连船,这下“连环计”已被我化解,我军危机暂解,我终于安心地去军中帐休息。

突然,我被妈妈肩上一拍,顿时醒了,原来我还是趴在了书桌上,做了黄粱一梦啊!细细回想梦境,哈哈,我竟然客串了一回一代枭雄啊!可惜历史不可逆转,我这个有趣的“穿越”倒让我有了一番神奇的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读曹操作文800字

全文共 968 字

+ 加入清单

纵观历史的长河,曹操可称得上是一位令后世不能遗忘的伟人。他是一位大文学家,政治家,军事家。我读曹操,不是因为他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也不是因为他的“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而是他的人生,是用谋为墨,用义为笔挥洒出的颠颠簸簸的人生。

曹操是安徽毫州人,其父曹嵩是东汉时的高官。曹操从小非常调皮,长大后生活放荡不羁,喜欢打猎,精通骑术和箭术。现在看来曹操小时候是个不务正业的孩子。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再无羁的人也会渐渐成熟,何况生于高官世家的他,更是逐渐了解社会状况。感受到了时局的动荡,常发出忧世不治的感慨。不再沉迷于“飞鹰猎犬”的他,开始发奋读书,立志要有一番作为。事实证明,曹操是一块璞玉,是一块未刷掉泥土的金子。他为孙子兵法做的注释流传千古,更让人为之惊讶的要数他那快刀斩乱麻“一次曹操的父亲曹嵩让曹操兄弟三人,在一炷香的时间捏将一团乱麻捋直,正当曹操的两位兄长苦恼之时,曹操拿了一把刀把乱麻砍成数段,曹嵩不惊反喜:我儿聪明,快刀斩乱麻,我曹家有望了。”他顽皮少年便出露锋芒。

曹操20岁时就被人推举为孝廉,不久后又被任命为洛阳北部尉。从此走进了仕途的大门。当时洛阳的一些豪强子弟和地痞流氓,走街串巷,敲诈勒索,无恶不作。以前的部尉也只会欺压百姓,对豪权贵族从不敢动一丝一毫。曹操当时年轻气盛,刚坐上部尉的位置时,看不惯当时的风气,再加上有其父曹嵩撑腰,变下决心杀杀豪门的威风。据史书上记载,有一次曹操到有名的富人区白马寺周围巡查,还真让他抓到了个典型,那边是当时汉灵帝身边的大红人蹇硕的叔父蹇图。曹操当场揭穿了蹇图的恶行。可蹇图不但不知罪,还辱骂曹操,最终被曹操乱棍打死。蹇图一死,一些早已对曹操不满的豪权贵族各施拳脚在汉灵帝“轮番轰炸”。有的说曹操治理的不好,还闹出人命。有的说曹操当部尉屈才,应去别处大展拳脚。汉灵帝没办法,就把曹操发配到屯丘当县令。这是曹操初入官场的第一跤。或许曹操也是从这第一跤明白了人性的多样和世事的狡诈,明白了老老实实做事正正直直做人,往往不会有太好的后果,从此与英雄无缘,变成了另一种不择手段的“雄”。

曹操此后讨吕布不成,浑水摸鱼死里逃生。败走华容道,央求关羽念旧情。被荀彧上贴辱骂不计前嫌唯才是举。不骄不馁,三分天下。曹操虽不是英雄,却这也正是我敬佩曹操的一点。他用他的人生诠释了一个伟大的概念—奸雄!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我眼中的曹操作文1000字

全文共 1033 字

+ 加入清单

《三国演义》这本书我读过很多遍,每读一遍,我的体会都不同。读《三国演义》我知道了很多有趣的历史故事,也认识了很多有名的历史人物:辕门射戟——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关羽;单骑救主、大闹长坂坡——赵云;草船借箭——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他们都使我佩服,但是,使我最感兴趣的人物是曹操

在书中,罗贯中把曹操写成了一个反面人物,他挟天子以令诸侯,他奸诈,滥杀无辜。可我读了几遍《三国演义》之后,却不觉得曹操那么坏,相反,我觉得曹操也是一个大英雄。曹操令我欣赏的地方是他的心胸很宽大,其中,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在赤壁兵败后的三笑。赤壁一战,周瑜的一把火把曹操的百万大军给烧散之后,曹操就带着他剩余的残兵败将逃之夭夭。当他逃到一片树林里的时候,曹操突然仰起头来大笑,士兵们问他为什么笑,他说:“我笑周瑜、诸葛亮傻,居然不在这里伏兵!”笑声未落,只听鼓声震响,火光冲天,赵云直奔曹操杀了过来,还大声叫:“赵子龙等候多时了!”徐晃、张郺迎战赵云,曹操才冒火逃走了。曹操逃到了葫芦口,让士兵埋锅造饭,他看了看地形,又笑周瑜、诸葛亮笨,不知在此伏兵!士兵们见曹操又笑了,吓得身子直打哆嗦。笑声未落,只听杀声震天,张飞横矛立马,大叫:“曹操哪里逃!”曹操吓了一大跳,没穿盔甲就逃走了。曹操逃走之后,其他将官才慢慢赶上了他。他们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一条大路,一条小路。曹操看小路华容道有烟,以为诸葛亮要引他上大路,就带兵走小路。因为华容道上坑洼不平十分难走,曹操就让他的羸兵去填路。曹操到了一个十分平坦的地方,回头一看,只剩下了三百多骑兵还跟着他,他们走到了一个山势险峻的地方,忽然曹操又仰头大笑,士兵们一看曹操又笑了,都害怕的不得了,他们有的吓得坐到了地上,有的吓得从马上掉下来了,还有的对曹操说:“主公啊,我求求您别再笑了!”曹操笑着笑着,只听一声炮响,对面五百名校刀手一字排开,关羽提刀横马,拦住去路。曹兵见了,吓得魂飞魄散,这时的曹兵,哪里还能打仗!这时,曹操纵马上前,说:“希望关将军看在以前的情分上,放我一马。”关羽回答:“我已经斩过颜良、文丑,报答过您了。”曹操又说:“那过五关斩六将的事呢?”关羽想起曹操以前对自己的恩义,长叹一声,放了曹操一行人马。

曹操在最危险的时候他还能笑得出来,即使他失去了百万大军,他也能忍受如此大的痛苦,这说明他的心胸很宽大,他在面对困难时,并没有放弃,而是用勇气去面对它。这种精神值得我学习,这也是我读《三国演义》之后喜欢曹操的一个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眼中的曹操作文

全文共 1005 字

+ 加入清单

对于曹操是英雄奸雄,是红脸白脸,历来见仁见智,众说纷纭.但关于他爱才惜才的品格,却是众口一词,举世皆知的.

史书中说他"拔于禁,乐进于行陈之间,取张辽,徐晃于亡虏之内,皆佐命立功列为名将;其余拔出细微,登为牧守者,不可胜数".司马光说他:"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李卓吾也由衷赞叹:"老瞒每见人才,便思收拾,如徐晃等—无放过,只此却便是立王之本."由此看来,老瞒的知人善用实在是广受好评,与刘备相比如何操自陈"荀,荀攸,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张辽,许褚,李典,乐进,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于禁,徐晃为先锋;夏侯惊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曹方的人才,比之吴蜀,有明显优势.

引人之言夸为虚,自当以史实为证.

典韦乃曹操手下一大猛将,战功赫赫,在濮阳城下中为护操而死于乱箭,死了半响,却无一人敢从前门入,事后操祭典韦,亲自哭而奠之,顾谓诸将曰:"吾折长子爱侄,但无深痛;独号泣典书也".又一日到清水,操忽于马上放声大哭.众惊问其故,操曰:"吾思去年此地折了吾大将典韦,不由不哭耳."此二祭典韦,不禁使人皆感其爱才,你若定要说他奸,如果说他厚待生着的大将,用金银官爵收买,使其死心塌地,全心全意为操服务,尚有"奸"之嫌疑,那么他对于—个已故的将士念念不忘,牵肠挂肚,也是利诱之计吗这是爱才之心的真情流露啊!

曹操礼遇关羽,更是小说中脍炙人口的精美文字.操为得关羽,毫无异议地接受了关羽三个条件:—,降汉不降操;二,俸禄养赡照给;三,知皇叔即辞.操真心待之,见关公所着绿锦战袍已旧,即度其身品,取异锦作战袍一领相赠.见其美髯长而易损,则以纱锦作囊,赠与关公护髯,堂堂大汉丞相,关怀下臣如此无微不至,岂是虚情假意可为

为关公送行一段尤其可敬.三番委派专使,通令沿途关卡不可刁难关羽—行.有诗评曰:"为爱英雄越古矣,三番遣使意何深.应非孟德施奸狡,正是捞笼天下心."

有人拿曹操睡中杀侍一事来驳操之爱才,试想,操驰骋沙场,杀敌无数,结怨之人亦不可胜数.且世人趋炎附势之心亦为正常,收人心实属不易,叛变之事屡见不鲜,怎可不多加提防为已之利而除有害之人,每人心底必然有此之念,实不应由此怨操,更与他是否爱才无多大瓜葛.

虽然曹操身上不无让人咬牙切齿的恶性,但他有着唯才是举,随能任使的博大胸襟,这一点是应该给予肯定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吾任天下智力,以道御之,无所不可."

展开阅读全文

篇9:历史典故:《三国演义》之曹操煮酒论英雄

全文共 1024 字

+ 加入清单

刘备归附曹操后,每日在许昌的府邸里种菜,以为韬晦。用张飞这个粗人的话讲,就是“行小人事”。刘备乃当时豪杰,虽手下将不过关张,兵不过三千(当时大都已被遣返),但一向“信义著于四海”。《三国志》里说刘备“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意思是他与刘邦类似,天生就有领袖气概。刘备和刘邦一样,都不是屈居人下的将兵之才,而是领袖群伦的将将之才。曹操何等人物,遍识天下英雄,当然对刘备有很透彻的了解。他自然也知道,一旦羽翼丰满,刘备将是一位非常可怕的对手。

这场酒局,远不是那种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欢聚,分明是一场政治试探和政治表态的会面。一见面曹操就问刘备:“你在家做的好事!” 刘备当时已经暗受衣带诏,当即吓得面如土色。接着曹操拉着着刘备的手走到后院,说:“玄德学圃不易。”刘备才放下心来。曹操的耳目遍布朝野,刘备每天做些什么他当然清清楚楚。这两位,一个暗地里参加了反曹地下组织,另一个则派人每天监视对方行踪,都是权谋机变之辈。

二人以青梅下酒,酒正酣时,天边黑云压城,忽卷忽舒,有若龙隐龙现。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曹操实乃不世出的绝顶人物,这一番话,看似描述龙之变化,目的是说“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显然,这是他的一番自我剖白,借物咏志。当然他也下了一个套,试探在刘备眼里,什么人能纵横四海,比得上我曹操。刘备接连指出袁术、袁绍、刘表、孙策和刘璋等地方豪强,都被曹操一一否决。刘备这个回答应该给满分,因为当时是个人都会如此回答。

这样曹操也就认为刘备见识一般,和常人无异。接着曹操给出了当世英雄的标准,他说,“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刘备继续装傻,问:“谁能当之?” 曹操指了指刘备,后指了下自己,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 当时天雨将至,雷声大作。刘备装作受了惊吓的样子,筷子掉到了地上:“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曹操笑着说:“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内心的惊惶,巧妙的掩饰过去了。

此次酒局堪称双龙聚会。从曹操的“说破英雄惊杀人”到刘备“随机应变信如神”,可谓步步玄机。曹操的睥睨群雄之态,雄霸天下之志表露无疑。而刘备随机应变,进退自如,也表现出了一世豪杰所应有的技巧和城府。这一场政治交心,双方都是赢家。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