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过年那些事儿的作文【精选20篇】

春节,大家都会干一件众所周知的事儿,那就是——贴春联!小编收集了过年贴春联作文,欢迎阅读。

浏览

3535

作文

1000

篇1:过年那些事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562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好啊!新年好啊!祝贺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贺大家新年好!

大扫除

都说新春大扫除可以扫走穷运、晦气。今年我们就在新年前来了一次大扫除,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清脆的闹钟铃声响起,我被家里的喧闹声吵醒。这时,我才恍然大悟今天要扫尘,我便拿起扫把加入到了扫尘队伍。我先把各个角落和缝隙的垃圾消灭得一干二净,再用拖把将地面拖得洁净如镜,爸妈看了都不禁为我称赞。在我们的配合下家里改旧颜换新貌,装饰得喜气洋洋,到处都是喜庆的氛围。

贴对联

过年都要贴对联,可我从没贴过,但今年我亲身体验了一次。大年三十早上,我早早地跑到楼下,准备贴春联,姥姥随后也赶来。第一步先找好你喜欢的对联,第二步准备黏黏的浆糊,第三步用浆糊把春联贴好,第四步轻轻地进行抚平。对联可以让人们抒发愿望,它也是我国独有的文字形式。

吃饺子

在大年三十晚上,我们一家人在包饺子。只有妈妈在包“幸福”饺子,我想尽千方百计在饺子上做标记。但随着阵阵飘香饺子出锅后,标记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我只能够靠运气找了。结果前两个都吃到了包有红枣的饺子,再吃第三个时,我在心里嘀咕:我的运气应该是暂时的。结果,出乎意料之外,我竟又吃到了一个。那顿饭吃得我心花怒放、惊喜连连,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有说有笑。

新年锣鼓喧天,新年喜气洋洋。在欢乐与幸福中迎来了崭新而美好的一年,“新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过年新鲜事儿作文500字

全文共 478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江南人过年有很多的习俗,比如:吃年夜饭,放爆竹等等。但每年我都只能吃到一场年夜饭,其他习俗体会不到,只能看,今年我却体会到了一个别样的年俗。

王安石在他的七言绝句《元日》中写道:“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我今年干的就是这事儿——贴春联。新年要到了,家家户户张贴大红春联,我们家的春联早已“联满为患”。上联、下联和横批,不知怎么才能对上去?好不容易才拼出来:“吉星高照平安地,福曜常临积善家”,可横批左找右找不合适:“春色满园”?联中没有描写春光,“万象更新”?以前就贴的是这个,“万物复苏”?可春雨还没到呢。左翻右翻,终于找到了一个“万事如意”,嗯,这个最合适。

找到整副对联,这只是第一步,第二步,贴。这贴,难在什么地方呢?一,门要稳住;二,两边贴的位置要对应,不能歪斜;三,要粘牢,不能一阵风就吹开了;四,人要保持平衡,不能摔跤。以上四项,一项不符则败。我先搬来一张板凳,站了上去。然后撕下旧的楹联,幸好门还稳,我拿起新春联,先定好位置,再用透明胶贴好,总算完成了。我突然想到:可不能摔下来,于是便稳稳地下来了。

我望着自己贴的楹联。欣慰极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过年那些事儿作文600字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每逢新年之际,我总会吟起这首千古绝唱的好诗《元日》。

过年最重要的当然是吃团圆饭了。不过呢,今年与往年不一样了,不再是传统的满满一桌菜,而是吃我最爱的火锅。下午三刻,妈妈和奶奶就已经在厨房里忙得不亦乐乎,不时地往餐桌上送来美味佳肴,有鲜美的羊肉,有可爱的娃娃菜,有活蹦乱跳的螳螂虾,有……我和弟弟早已耐不住了,好像两匹饿狼,贪婪地盯着桌上的美食。等啊等,盼啊盼,好不容易等到开动,一家六口其乐融融地吃着火锅。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鞭炮声又拉开了序幕。两天前妈妈就带我们去选了自己最喜欢的鞭炮。瞧,我和小伙伴们一手拿着打火机,一手捂着耳朵,等鞭炮一点着,我们便飞速躲在门里,透过门缝欣赏,只听见几声沉闷的声音,一个个灿烂的烟花带着快乐的火星窜上了天空,几声脆响,夜空绽放出了美丽的花朵。它们的形状和颜色各不相同,有五颜六色的满天星,金黄色的蒲公英,许多许多,绚丽多彩。

“发压岁钱啦,发压岁钱啦!”我和弟弟在外面放鞭炮时,听到了爷爷奶奶的叫喊,便激动地火速往家跑。这当然是一年一度最令我期待的事!今年发的是一种新版压岁钱——微信红包!微信抢红包,比的是速度,拼的是运气。这会儿,全家都目不转睛地盯着手机屏幕。“叮咚!”一个红包出现在手机群里,我迅速出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飞快地戳向红包。哈哈哈,伴随着摇钱声,一个大红包被我收进了囊中!真爽,发财啦!

全家人一起看春晚,聊着这一年发生的难忘趣事,随着钟声,爆竹声,我们一家团团圆圆地跨过了2017,迎接新一年的到来!2018,欢迎你!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过年的那些事儿作文400字

全文共 398 字

+ 加入清单

每到放寒假就是要过春节了。这是我最期盼的日子。听爸爸妈妈说他们小时候也是这样,想到过年就很开心!

临近过年的前一天是“除夕”或“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早上妈妈把家里打扫的干干净净。爸爸和我负责贴对联,我发现爸爸贴在门上的“福”是倒着的,爸爸笑着说:“这叫福到了。”我才恍然大悟。

晚上是最幸福的时刻了。一家人可以围在一起,开开心心地吃着年夜饭,看着春节晚会。

吃过晚饭便是过年的重头戏啦!也是我最为期盼的--放鞭炮!爸爸带着我点炮竹。我点着我最喜欢的烟花,一根约三十厘米长的小棍。“呲啦”一声,小棍儿瞬间被金黄的火花所笼罩。我用手挥舞着,金黄的火花在漆黑的夜空跳起活泼的舞儿来。微弱的火光不仅能画出美丽的图形,还映照出我和爸爸欣喜至极的脸蛋,美丽极了!

不久,火光熄灭。爸爸便开始放烟花了,只听“砰砰”……烟花腾空而起,在天空中绽开它们美丽的笑,带着我们对来年的期待,升入高空,去迎接崭新的未来。

过年真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过年那些事儿作文700字

全文共 768 字

+ 加入清单

白天的时间越来越短了,身上的衣服渐渐厚了,一切的一切似乎都在暗示着一个日子的到来——春节。

寒假放学早,就提前回到了爷爷奶奶家。已是腊月,过年的准备工作已经悄然开始了。

“你看,前两天和你爷爷一起,把屋子里里外外都打扫了一遍,干净吧!”一回到家,奶奶就迫不及待地同我说起。的确,掸去岁月的浮尘,扫去一年所有的不快与悲伤,干干净净地迎接新年,打扫,是每年过年的必做内容之一。

转身去厨房看爷爷,他正在生火,见到我,笑着说:“今天蒸红印糕,做圆子。”嘴馋的我,眼睛立马亮了。我一向爱吃糯米做的食物,而春节就是我大饱口福的好机会。

众多美食中,我尤爱吃红印糕,今天终于可以亲眼见证它的诞生了!“蒸红印糕其实很简单,”爷爷耐心地为我讲解,“你瞧,把糯米、白米浸泡后打成粉,然后把米粉倒入方形笼套,用木板刮平,再用涂上红色食用色素印板,在米粉上印上吉祥字形,然后放在锅里蒸一下,很快就可以出炉啦!”那些红印糕上都会印上“福禄寿喜财”的字样,我想应该是为了讨个好口彩吧。

“‘年岁盼高时时利,虔诚默祝望财临。’咱们通东人总会将美食与祈福结合,这个红印糕就是我们期盼着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一年更比一年好。”爸爸在一旁为我讲解道。

“那圆子就意味着团团圆圆、合家欢乐喽!”一旁聪明的表弟立马意会。

日子就这样一晃而过,很快除夕就到了。下午,爸爸和爷爷忙着贴春联时,奶奶已经开始忙着张罗年夜饭了。妈妈在一旁感慨道:“小时候家里面并不富足,可年夜饭却一定是要吃好的,所以,爷爷奶奶总会尽全力拿出家里最好的东西,于是,除夕就成了小朋友们最期待的日子。”

每年饭桌上的菜肴都会变,有几样却是一直都有的,但无论是象征团圆的圆子,还是年年有余的红烧鱼,其实最重要的是一家人能够聚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谈着新年计划,这些都是辛劳了一年后最好的慰藉。

岁月美好,过年的故事未完待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过年的那些事儿作文

全文共 654 字

+ 加入清单

我们每年过春节都要张贴春联,给节日增添了气氛。每年都是老爸贴的,今年我来完成这个任务。

农历二十六,天很冷又刚下过雪,我们还是觉得冷,但是天气很晴,阳光很灿烂,我想正好放假,我对老爸说我来贴春联吧。爸爸很严肃地说:“你要小心,仔细呀,关键要在门的中间对齐……”爸爸说了一大堆话,我心想就这三张纸,有什么好难的。于是,我就自己先忙起来了。首先,我打开书包拿出胶水、直尺,然后把春联整理开铺平,最后,我拿了个凳子,我想至少已经完成三分之一了,我很认真地用直尺量了量长短,我便开始张贴起来。我先把胶水涂在春联上,爬上凳子,刚要贴在门上,一脚踩空,四脚朝天,旁边的爸爸也不帮忙,还在一边笑,还说:“做什么事情都不是很容易的,做了你就知道了。”于是,我又贴了起来,可是,春联又贴歪了,爸爸在旁边说:“不行,一定要对齐。”我无奈,只好重新对齐,刚刚对齐,爸爸就说:“上联下联搞反了,要重新贴。”话音刚落,一张春联又掉下来了,我在一旁自己都笑了。看似很简单的事情做起来真是不容易啊!我想春联是不是也在逗我玩啊。我定下心来,仔细想了想,突然想到书包里的双面胶,可能贴得起来,既完美又牢固,于是我在春联上贴满了双面胶,有横的、有竖的,还拼成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等,这样肯定很牢固,搞得地上、门口都是纸和胶水,冻得我的小手又红又紫,脸上都是胶水,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大功告成,我看到爸爸笑了,我也笑了。

最后,从贴春联的过程中,我觉得很有趣,使我明白做事情前要虚心听取别人的建议和方法,少走弯路,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做得更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过年的那些事儿作文

全文共 548 字

+ 加入清单

“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福大家新年好。我们唱歌,我们跳舞,祝福大家新年好!”伴随着这首欢快的儿歌,我们又迎来了新的一年。

过年了,家家户户忙着收拾屋子、准备年货,我们家也一样。但对于我来说,准备年货这几天是我最开心的日子了。我么家每逢过年时,都要准备丸子和松肉等等,这些大人们都懒得做,只是家里来客人时,能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对我而言,那可就不一样了。我喜欢干这些事情,尤其是看着一个个“扑通、扑通”跳进油锅里时,我就变得异常兴奋。当然靠我一个人,肯定也不会一帆风顺,我让妈妈先把原料准备好,然后剩下炸的步骤就交给我一个人了。我把那些准备好的原料,趁油没熟之前,一个个揉成丸子,等油热了以后,再把他们一个个顺着锅边溜下去,在用漏勺搅一下,变成我心里满意的颜色——金黄色,那就大功告成了。就这样反复弄,看着自己辛辛苦苦才做出来的丸子,便迫不及待的想吃一口尝尝,心里满是甜滋滋的,比吃了蜜还要甜。当然这成功的背后也有艰辛:下丸子的时候,不小心把油溅到了手上,好疼好疼,有点退缩的意思,但是,我想到了妈妈经常鼓励我的一句话:要想收获丰收的果实,就必须要有顽强的意志。于是我坚持了下来。如果不是我坚持了下来,哪能尝到成功的喜悦那?

有开心,也有悲伤;有甜蜜,也有疼痛。既须劳动,有明道理,这就是过年的乐趣。

展开阅读全文

篇8:过年那点事儿

全文共 1519 字

+ 加入清单

进入腊月,红红火火的商场就已堆满了各种各样的年货,川流不息的街头涌动着购买年货的男女老幼,临街的店铺里播放着祝福新年的歌曲,大街小巷洋溢着过年的气氛。

每到农历的腊月,身边的姐妹们已计划为父母购买年货送节礼。街坊邻居,叔伯大婶也都忙着备年货,购置糯米,磨成面粉做炸果、腌制腊肉等。而我憧憬的是在他乡工作、求学的儿子回家过年时的幸福景象。

传统的中国年,赋予人们太多的光阴韵味。在每一次过年的团聚中,人们把亲情,友情,爱情,夫妻情,儿女情,演绎得荡气回肠、汹涌跌宕。怎奈,相聚背后就是再一次的分别,再一次的离开,又是再一次的守候和期待。

因为人们行走得太久,漂泊得太远,挣扎的太累,压抑得太苦,回家过年,正好可以掸去两肩的重压,在浓浓的家居气息里,安然睡一个好觉,可以敞开情怀,说自己想说的话,做自己想做的事,把真实的生活,把日子的浓酽拿捏得恰到好处,把心中的情、心中的爱挥洒得酣畅淋漓;回家过年,就是跟家人团聚,天各一方的亲戚朋友,又能集中在一起,姐妹兄弟,又可以集聚在父母的羽翼下;父母欣慰,夫妻和悦,儿女开心,合家欢畅!

临近年关,对于那些外出谋生的人们来说,多了一份对乡情的眷恋,对故土的魂牵梦萦,对家园的念念不忘,对亲情的依赖和向往。过年,无形当中成了一种纽带,成了一种媒介,或者说,一种不远千里万里奔向一处的契机和动力,有着太多的刻骨铭心和念念不忘。

年少时总盼着过年,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早日成熟;年过不惑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太快,对青春年华羡慕怀念不已;如今容颜渐失,又感叹人生太仓促,生命一天天在流失。的确,在人们心里的天平上,永远难以平衡,于是便有了许多无谓的烦恼与忧愁!“喜乐的心乃是良药,忧伤的灵使骨枯干”其实,上帝是公平的,只要我们打开心门,就会有阳光照进来。

过年,曾是我儿时的期盼。在那贫瘠的岁月里,过年意味着穿新衣,吃好饭,拿压岁钱,有多少过年的美好往事留在记忆中。如今,虽然成年后不再渴望过年,小时候那种充满喜悦与期盼的感觉也已渐渐消失殆尽,但我依然向往回农村老家过年,在那里,可以寻找旧日的时光,享受亲情的温暖,回忆童年的美好!

记忆中的老家,总在我眼前萦绕,儿时的一些记忆就像母亲珍藏在箱子底里的那段细布料或几张旧粮票。

虽然老家只是一个能够遮风避雨的地方,那些年的生活也是清苦的,但老家却给了我很多快乐和温馨的回忆。儿时过年的景象像一场场电影清晰地在眼前放映……

刚进腊月,父亲就计划着把母亲喂养一年的大黑猪杀了过年。随后邀请叔伯还有堂哥帮我们家杀年猪,母亲和姐姐们在锅屋(厨房)里忙碌,蒸笼里冒着雾气腾腾的白烟,铁锅里炖着猪头肉烩萝卜,柴灶里腾腾地燃烧着的火焰映红了母亲和姐姐的脸庞。哥哥把猪泡泡吹成气球形状绑在竹竿上在村头巷尾乱窜,惹得四邻和小伙伴们羡慕地说:老魏家杀猪过年了,真啦馋!

隔壁三婶在房前屋后撵鸡逮鸭,哥哥挑着猪泡泡为三婶帮忙赶鸡鸭,没想到却帮了倒忙,鸡鸭被哥哥挑着的猪泡泡吓得飞上了屋顶、树梢,气的三婶直跺脚!

母亲炸丸子,姐姐蒸馒头,父亲忙着给亲临写春联儿。年味就像一缕缕诱人的芳香在我家小院里弥漫。

正月初一早上,我跟着哥哥和小伙伴们把过年的氛围推到了及至。穿着难得的新衣新帽新鞋,满村子里跑着拜年。虽然婶子大娘打发的只有一包果子,一捧花生或一根甘蔗,但小伙伴们捧着战利品个个喜笑颜开,让我记忆颇深。

过年,是一种民俗,更是一种文化情结。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过年是岁月对我们的赠品,如果把过年比做人生的驿站,那么我们每个人都是匆匆过客,每一站都有它不同的风景。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们的人生显得是多么短暂。尽管人生之路充满风霜雨雪和灌木荆棘,与家人团聚好好过一个幸福年,是人们的美好向往和期盼。

展开阅读全文

篇9:过年那点事儿

全文共 2787 字

+ 加入清单

母亲是腊月二十九下午让弟弟接到他家去过年的。我原想让母亲在我家过年,可母亲又是那样传统的人,一进入腊月,母亲就想着要回老家,或是去弟弟家,她说,女儿家是女儿家,过年还是要在自己家。

年头里母亲生病后就在我与二姐家分别住着。刚来时,母亲身体虚弱,动一动都气喘吁吁,精神状态很差。渐渐地在我们的细心照料下母亲康复的很快,不到半月,母亲就可以如在老家一样自己就能照顾自己。母亲最喜欢站在洗漱台前,对着镜子一边抹着大宝,一边在说,她脸上皱纹多了,老年斑又长了几个,我笑着安慰母亲,你的脸色多好,像你这样老的人,老年斑比你多多了,看你的头发都慢慢变黑了,你现在返老还童了。

我的话让母亲很开心,她笑着又在镜前端详起自己。

习惯了一进家门就叫母亲的感觉,可母亲去了弟弟家。腊月三十一整天都心里空落落的,不知自己要做些什么事,整个人像泄了气的皮球,没有了力气,就连春晚都是在似睡非睡糊里糊涂中看的。直到零时,外面震耳欲聋的鞭炮才叫醒了我。

婆婆家是个大家庭,初二拜年来了呼呼啦啦快三十人,大到退休的大女婿,小到刚出生五个月的小侄子。婆婆带着女儿们做饭,公公领着儿子女婿们唠家常。公公婆婆虽说到这个地方几十年了,可他们那一口家乡话说多了,我依旧是听不懂。去年吃年夜饭时,弟媳默默地流泪,我还以为她感冒了,结果她说,刚公公说她了,我说,我怎么没听到呀,她破涕为笑说,其实也说你了,你只是听不懂呀。我一直不大能听懂公公婆婆说得一些高难度的话,这么多年,也许与这个家多多少少有一些事,特别是生了女儿后的一段时间没人照顾、没有帮带孩子,我定是心里很委屈,我也定是有过一些怨言,可我就因为听不懂那些家乡话,我也不用计较一些事,才让我能与这个大家庭和谐相处。

婆婆家的女儿我最心疼佩服的是我的二姑子,她一人撑起了一个家庭,在丈夫受伤昏迷时,她报着一线希望精心照顾直到唤醒了丈夫,在丈夫因伤落下行动不能自理时,她一个人包揽了地里和家里的活,没有听过她的抱怨,只看到她拖着疲惫的身体在默默地为这个家付出,是她的付出,给儿子成了家,出嫁了女儿。如今一家人其乐融融,她也当上了奶奶和外婆。初二一家人穿得新新的喜气洋洋地回娘家拜年,让我从二姐一家人的故事中感受到了幸福就是一家人努力地生活。

婆婆家在小城,我娘家也在小城,只是母亲去了弟弟家过年,这个初二虽走在小城的街上却没有回娘家的感觉,这才更体会到母亲在哪,哪就是家这句话说得多对。用婆婆的话说,要是你妈在小城过年,你一定早早都跑去了。

其实,除了母亲在小城我对小城有所依恋外,我更喜欢曾经与小城一起成长的日子。那时到年三十,我才能有一件花衣服,花布还是当售货员的母亲走后门买的“减票布”(以前计划经济用布票才能买到布)。就因为我母亲在百货公司工作,有时正上着自习课就被老师叫出去帮她们去买一些紧俏的商品,当时年纪小并不知道做这样的事是难为母亲,只记得自己一个人走在路上如脱缰的马快乐地穿过街道跑向那个小城唯一的商店。那时,姐姐们还没出嫁,初二的拜年也只是我一个人背上母亲装好礼品的布带子,去母亲指点的几家亲戚家拜年。其实走亲戚这事要说姐弟中也论不到我这个老三,可谁让我嘴甜会说话,谁让我想要那个拜年时亲戚给的那几毛钱压岁钱呀,用姐的话说,就是爱钱就跑断腿。现在想来,我那时还是爱钱的成份多了一些。

小城的年除了寒冷外,就是漫天的雪飘,白皑皑的天地好像更有了年的味道。一群再冷也关不住的小伙伴相跟着就去小城最高的山--南山卯去打雪仗。滚来打去的,一点也不觉得寒冷。那时刚学了毛泽东的诗词沁园春·雪,我们站在山顶上一起大声地朗诵: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那时的我们青春年少满眼里就是小城的四季风景,最远的地方也不过去了几百里之外的省城,如今,那些个与我一起玩耍的伙伴都生活在小城之外,最远的一个还生活在了非洲。我想,那成片的沙漠定没有小城的雪色美丽,也许他也会如我一样想念小城的雪,小城的过年。

穿过小城的街,风是凌厉的,可想念的心是温暖的。

我的外甥是去年结婚的,按当地的风俗,他第一年要带新媳妇到亲戚家拜年,二姐说,娃是警察,收假早,就让到近处的几家走走。尽管外甥工作几年了,可他在我的面前一直是个长不大的孩子,每次一见我和她表妹,他就像小时候一样没有了大人样。所以这次来家拜年,我们还说,一定要好好与他说道一下他的不成熟。没想到见到他时,他竟然像换了个人,言谈举止完全是一个成熟男人的样子,与我们一起谈论工作,说一些成长的故事,连表妹都在夸他的成熟,不再像以前来就把她惹哭了。外甥媳妇是一个音乐老师,虽说比我的女儿大不上几岁,可她已完全是人妇的性情,默默地看着她的丈夫,恬静地说一些话语,也许这与她当钢琴老师的职业有关,也许女孩结婚了就长大了。我不禁心疼我的女儿,我多么不想让她长大,多想让她一直守在我的身边,就如每年的假期一样回家,我们母女一起快乐地相守。但人都要成长,就像我的外甥一样,从那个毛头小伙成长为一个干练的警察一样。可我还是喜欢那个小小的胖胖的外甥,因为帮姐照顾他时,外甥才六个月的模样。

大姐一家是初九来的,当时接到电话我都有点诧异。大姐绝对是不爱出门的人,自己并没有多大的年纪却生活的古板,没有什么爱好,只是一味地节省着过日子。每次回家都会听到她叨来叨去的家务事,我帮不上她什么忙,但我也不爱听她的唠叨,有时会为一些事与她观点不一,我也会说上她几句,惹大姐生气。可过后,我们还是要相见,我还是要听她的唠叨。

大姐是我们家受苦最多的人,上山下乡去农村受过苦,为了早点帮家里挣钱,她不愿意上大学而选择当了工人。那些个年月,大姐学会了缝纫,她给我做过花裙子,虽说,母亲抱怨大姐的裁剪浪费了布,可要那样的年月我为能有一条花裙子而高兴。大姐为我去学织毛衣的路上丢了毛线,虽说母亲一直心疼毛线说了大姐好多年,可母亲还是重新买了毛线让大姐给我织了毛衣。其实,在我的成长中大姐对我的感觉更像一个母亲,只是她生活的太沉重了一些。

叫上二姐一家,我们家的三姐妹在父亲去世后的十几年里第一次这样聚在了一起,我们围坐在火锅前说说笑笑地吃饭,那种暖暖的感觉冲散了平日里一些琐事,心又一次因为这样的相聚而幸福,我们又回忆起小时候的故事,想起父亲在时的过年,初二那天,我们总要早早地去给父母拜年,女婿们与父亲谈论家事国事天下事,女儿们与母亲一起边准备饭菜边絮叨一些家长里短的事,然后一大家人美美地吃上一顿饭,喝上一场酒,这年就过得有滋有味了。

大姐一家人回去时已是傍晚。街灯闪烁中的城市充满了温情,拉着女儿的手一家人走在夜中,虽说为了与姐姐们相聚取消了与女儿看电影的活动,可什么也比不上一大家人亲亲热热的相聚幸福。再说女儿是那样的懂事,是她帮我们定了饭店,才有了这次三家姐妹的相聚。

过年的事,各家有各家的故事,但相聚、幸福、快乐是最美的主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过年那点事儿

全文共 781 字

+ 加入清单

前几天女儿在微信中说“考上研究生了,拿到驾照了”,还说今年要开车送我回老家过年。我盼望着,盼望着……

我生于1968年,属猴,今年是我48岁的本命年。遥想儿时过大年的情景仍历历在目。那时普遍穷、姊妹多、住房少,生活接济困难。于是小伙伴们都盼望着过年,可以吃好穿好玩好。

那时平常人家很少吃肉,只有过年过节才会多少割上一点肉。碗底多是自家制作的红薯粉条,然后蒙些花肉、豆腐、海带和肉丸,就是最理想的年饭。年饭做好后,老妈总要我们先给大伯大娘送去,然后才允许我们动筷。那时的压岁钱都是一毛两毛,五毛就不多。那时也很少有人喝酒,即使到舅舅家也是大人们沾沾嘴而已。

那时的新衣多是自家用蓝布、黄布做的,鞋也是姐姐纳鞋底,老妈上鞋帮。很少有百货大楼买的东西,第一次买鞋就是解放军叔叔穿的那种带橡胶味的“黄鞋”。

那时最难忘的是老家上坟。我们老家祖宗留下规矩,不管有多忙,不管有多远,年三十必须赶回老家上坟。说是老祖宗要清点人数,赐福家人,必须人人到场,不到场就是不孝。那时上坟都是年三十晚上,踏着厚厚的积雪,带上贡品和鞭炮到祖坟集中,依次给祖上进香,然后燃放鞭炮,火光冲天,响声震震。从鞭炮声音的高低、燃放时间的长短就可以听出一个家族富裕的程度和人员的众寡。现在改成年三十下午上坟,虽然方便了行走,但再也看不到“火树银花不夜天”的景象了。

还有就是农村过年看大戏。那时没有电视,几乎村村都要排戏。我们村排练的《洪湖赤卫队》、《刘胡兰》、《朝阳沟》等剧目,至今我还记忆犹新。可惜剧中的老演员不少已不在人世,但他们那熟悉而又习惯性的唱腔设计和那一招一式的表演动作还不时浮现在我眼前……

现在的农村比过去好多了,一户一院住着宽敞,二层三层小楼一排排一行行,街道干净整洁,商场超市一个接着一个,有的还有网吧、歌舞厅,城乡差别在一天天缩小,农民的幸福指数在一天天提高,农村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过年那点事儿

全文共 904 字

+ 加入清单

啊!太棒啦,终于过年了!我满怀热忱地和老爸老妈一起回到了我思念很久的老家——德州。在七天的春节假期中我玩的十分开心,虽然没有多少特别的事发生,但是有两件事我要特别提一下。

回到奶奶家,踏上半年多未触碰的土地,敲开我心中尘封半年多的大门,进入用大石砖铺的整齐的大院,又一次见到出来迎接我的爷爷奶奶。但这一次和往常不一样的是,奶奶背后还跟着一只小白狗,它正朝我汪汪叫呢。回到屋子里,老爸正在和爷爷奶奶闲谈,但我可坐不住了,急切的想到院子里看刚刚那只小白狗。到院子里一看,只见那只狗全身白毛,就是有些地方有点脏,谁让这是乡下呢。小狗的尾巴总是翘翘着,尾巴上的毛自然下垂,像一朵盛开的大白花,两颗夜明珠似的大眼睛镶在洁白的面孔上,煞是可爱。奶奶告诉我这只小狗的名字叫小雪,它是一种雪狐犬,它的全身被白毛覆盖,而且还有狐狸的特征。这不,我跟小雪的关系混好之后,小雪就开始在我的脚边像狐狸一下蜷缩成一团睡觉,果然是雪狐啊!小雪非常讲究卫生,从来不在屋子里大小便,不像另一只狗——旺旺。旺旺真是太奇怪了,它经常在院子里玩着玩着,就突然跑进屋子里去撒尿,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呀!真是让人哭笑不得。小雪很懂礼貌,当你喂给它食物的时候,它就会站起来向你拱手道谢,所以它很讨大家的喜欢,后来小雪又被二爷爷领回了城里,我还觉得十分不舍。

在吃年夜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一边看春晚,一边就说开了。首先奶奶感慨道:现在的生活可真是好呀,想想过去,一年到头吃的都是玉米面饼子、地瓜干子,只有到过年的时候才能吃到白面馒头、水饺,水饺馅儿里基本都是菜,很少有几块肉,哪像现在都吃纯肉丸的饺子。爷爷也随声附和道:对啊,想当年,只有在过年的时候,孩子们才能穿上一身新衣服,平时都是大的穿完小的穿。哪像现在,

几天换一件。老妈也插嘴说:小时候的压岁钱都是几块钱,1毛钱可以买一对头花,还有一种叫“糖稀”的东西,2分钱就可以买到,可以边缠着玩边吃,甜甜的,味道好极了。我听到这些感动惊讶极了,不说别的,光压岁钱我就收到了1500元,顶老妈小时候三四年的开支了。我们现在这么幸福,如果不好好学习就太对不起爹妈了,今后我一定要加倍努力,做祖国的栋梁之才。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过年那点事儿

全文共 821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年来了。关于年的记忆也随之苏醒,鲜活地飘荡在眼前。

4岁,过年是个麻烦事。

4岁时,过年很可怕。老妈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年根底下,我必须去剃头。理发师给我围上一块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来刮去,很吓人,我就哭。老妈则使劲地用手按着我,我更怕,更使劲地哭。等到剃完头,围在前面的布都湿透了。

大年三十,我要跟着奶奶守岁,很困,却不让睡觉。

年初一,老妈带着我给长辈拜年,要跪在地上磕头,跪得膝盖疼,还要走很多路。

最开心的是拿红包,但是只有几块钱是属于我的,其余的都装进了老妈的腰包。

7岁,义务劳动发奖金

7岁那年腊月底,跟着老妈给姥姥扫屋,打扫卫生。老妈说,每擦一扇窗户给1毛钱。我和表妹争着擦,擦了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领工资,拿着挣来的钱,心里乐开了花。可是老妈不让花,回家后又替我收了起来。

10岁,我的红包哪儿去了

10岁那年年初五,奶奶家来了一大堆人,有两个姨奶奶,3个姑姑,5个哥哥。我左一个右一个地要红包,可没一个给的,最后屁股上还挨了老妈一脚。老妈的眉毛拧成一个大疙瘩,训斥我:“10岁的大小伙子,还要红包,羞不羞?”我哭了。奶奶心疼我,便背着老妈,偷偷地塞给我10元钱。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了红包没给老妈。回家后,严严实实地藏起来,可惜,后来却找不到了。

12岁,你能拿着鞭炮放吗

10岁左右我爱上了放鞭炮,年年缠着老妈买鞭炮,买一堆才罢休,放得不亦乐乎。往往是还没过年就把鞭炮放完了。那时候爱逞能,老在别人面前用手拿着鞭炮放,吓得大家直往后躲,我便哈哈大笑,像是打了大胜仗。12岁那年初三,我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将一个炮仗拿在手里,用香点着,却没响,我想看看怎么回事,刚缩回手,啪的一声,炮仗响了,炸得我跳了起来,手指头黑了一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拿着鞭炮放了。

噼里啪啦的鞭炮还在响着,过年了,我又长大一岁。现在,我不要红包也不要鞭炮,能跟老爸老妈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地一起过年,比什么都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388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紧跟着这一首是的是家家户户必过的——新春。过年绝对有新鲜“事”。我也有我的新鲜“事”,让我来给你们讲讲我的新鲜“事”吧!“表姐,表姐”。表弟气喘都没喘过来。我说:“慢慢来,别急。”表弟咽了一下口水,说:“就就带了一大桶烟火。”表弟刚刚说完,爸爸就抱着一大桶烟火,笑了笑说:“这些都是给你们玩的。”我们高兴的直蹦三尺。

到了晚上,我们拿出了大桶烟火,25筒如同25个炮筒一样,点燃导火线,只听见“哗啦啦”的响声,每一个筒里出来了红色的火花,火花忽高忽低,跳到半空,“砰”的一声就成了成千上万的小宝宝。慢慢散开,直到坠落。看到这里,我突然觉得火花也会生孩子呀!后面,烟火炸成一朵朵鲜艳的花儿,有:红、橙、黄、绿色色俱全,五彩缤纷。烟火声传遍九霄云外,回荡在人们的耳边。

年年都有趣事,但年年都不同,我的新鲜事不知和你一样吗?但我相信你也有你的趣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780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年来了。关于年的记忆也随之苏醒,鲜活地飘荡在眼前。

4岁,过年是个麻烦事

4岁时,过年很可怕。我的妈妈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年根底下,我必须去剃头。理发师给我围上一块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来刮去,很吓人,我就哭。我的妈妈则使劲地用手按着我,我更怕,更使劲地哭。等到剃完头,围在前面的布都湿透了。

大年三十,我要跟着奶奶守岁,很困,却不让睡觉。

年初一,我的妈妈带着我给长辈拜年,要跪在地上磕头,跪得膝盖疼,还要走很多路。

最开心的是拿红包,但是只有几块钱是属于我的,其余的都装进了我的妈妈的腰包。

7岁,义务劳动发奖金

7岁那年腊月底,跟着我的妈妈给姥姥扫屋,打扫卫生。我的妈妈说,每擦一扇窗户给1毛钱。我和表妹争着擦,擦了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领工资,拿着挣来的钱,心里乐开了花。可是我的妈妈不让花,回家后又替我收了起来。

10岁,我的红包哪儿去了

10岁那年年初五,奶奶家来了一大堆人,有两个姨奶奶,3个姑姑,5个哥哥。我左一个右一个地要红包,可没一个给的,最后屁股上还挨了我的妈妈一脚。我的妈妈的眉毛拧成一个大疙瘩,训斥我:“10岁的大小伙子,还要红包,羞不羞?”我哭了。奶奶心疼我,便背着我的妈妈,偷偷地塞给我10元钱。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了红包没给我的妈妈。回家后,严严实实地藏起来,可惜,后来却找不到了。

12岁,你能拿着鞭炮放吗

10岁左右我爱上了放鞭炮,年年缠着我的妈妈买鞭炮,买一堆才罢休,放得不亦乐乎。往往是还没过年就把鞭炮放完了。那时候爱逞能,老在别人面前用手拿着鞭炮放,吓得大家直往后躲,我便哈哈大笑,像是打了大胜仗。12岁那年初三,我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将一个炮仗拿在手里,用香点着,却没响,我想看看怎么回事,刚缩回手,啪的一声,炮仗响了,炸得我跳了起来,手指头黑了一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拿着鞭炮放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555 字

+ 加入清单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把春节给盼着了!过年了,家家都张灯结彩,身为小孩的我们无忧无虑,就是因为过年了,大人们才没有时间理我们。

过年可是有很多习俗的,比如:拜年、吃汤圆、放鞭炮、贴春联、贴门神……

最热闹的要属放鞭炮了,除夕晚上,鞭炮声接二连三的响了起来,听见鞭炮声越来越响,我们也不甘示弱,爸爸搬起烟花放在离家不远处的地方放了起来,只听见崩的一声鞭炮响了起来,噼里啪啦,噼里啪啦,每个烟花的形状都不同,你瞧,那一片宝石蓝的烟花,像一个调皮的孩子,一下子窜到天空中,仿佛在欣赏这夜空的美丽,突然,牡丹花上场了一下子就散开去了,美丽极了,一只似兔子非兔子的烟花飞上了天空,让这变得绚丽多彩、五彩斑斓的天空又增添了几分色彩,有的还像一棵“礼物树”从天空中洒下礼物,这也应该是它给人们的奖赏吧!还有的真是五颜六色的:宝石蓝、桃红、粉红、淡紫、天蓝……还有许多颜色,数也数不清,我看的眼花缭乱,真的是太美了。

小孩子们也开始手痒痒了,拿起小鞭炮就往外冲,点起后纷纷跑向四处就连还没上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开始兴奋地叫了起来,各种各样的鞭炮也有各式各样的放法,有的鞭炮像一下子开放,一下子凋零的花朵,又如昙花一现,真的是美极了。

时间匆匆忙忙的走过了,但小朋友记住了这个快乐的春节,希望20XX年快点来,让我们在20XX年中过的更开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632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尤眨?馨研绿一痪煞??rsquo;过年了,有谁不开心,有谁不高兴,我们欢聚一堂,迎接新的一年,开始我们新的旅程。

一大清早,爆竹声可就是接连不断,吵得我睡不着觉。可大人们可就忙了,去买年画啊,去买年货啊等等。街上的人络绎不绝,个个喜气洋洋,个个精神饱满,仿佛成了人的海洋,热热闹闹的。最让小孩子高兴的还属烟花爆竹了,小孩子们争先恐后地买,你争我抢,谁也不让谁。

贴春联,是不可缺少的习俗。大人们都拿着一幅幅春联,小心翼翼的贴着,那字真是整整齐齐,端端正正的,就像一个个活灵活现的小精灵。咦?这福怎么倒着贴呀?我疑惑不解,跑去问爷爷。爷爷说:‘这是个习俗,这样预示着福快到。’哦,真是有趣。

到了旁晚,爆竹声像个调皮的孩子还在喧闹,太阳公公向大地看了最后一眼,也回家过年。该吃年夜饭了,我看了一下,桌上的菜琳琅满目,真让我嘴馋。我忍不住偷偷吃了虾,那味道一个字叫香。过了一会,大家们齐聚一堂,品尝美酒佳肴,谈着一些开心话。这对我不感兴趣,让我感兴趣的是那红红的红包,我说:‘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不一会儿,大伯就给了我红包,我乐得合不笼嘴,那叫爽,拿到压岁钱了。心里美滋滋的。

吃完了,则是放烟花的时候,我和妹妹掏出了‘家伙’。嘻嘻,连忙跑到下面去放,烟花真美,有着千姿百态。有的像天女散花,有的像一朵美丽的花,还有的像一顶帽子等等,真是形态各异。

……

在这个新年,我祝大家新年快乐,万事如意。当然,这个新年,我十分的快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879 字

+ 加入清单

“第二十一个山洞,马上就要到啦!”每次过年回家,我都有数山洞的习惯,数着数着,老家就到了。

今天老家安排着要杀年猪。每次过年的这一环节,对我来说都是最好玩的,作为一个“吃货”自不用说,家中热闹的气氛才是最温暖的。

我打开门,将头探进猪圈,两头大肥猪正慵懒地躺在角落,互相倚着,粉嫩的皮肤摩擦着,它们的尾巴在空中甩来甩去,在即将待宰时肥猪还显得如此安详。偶尔听到不远处猪的吼声,空气中有了些年的味道。

村里的杀猪师傅已呼哧呼哧地走来了;身旁,爷爷奶奶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桶啊、热水啊、架子啊。即将过年了,这么可爱的猪就要被杀了,空气中除了些年味,还多了一丝血腥味。杀猪的工具有条不紊地摆放着,猪已被杀猪师傅拖到了车库边的空地上,车库的门上倒贴着“福”字,是啊,福到了,快要过年了,红红火火的日子来临了……

妈妈唤我进屋吃早饭,我在屋里看着电视,吃着炒面,屋外传来了杀猪师傅和爷爷齐心协力地号子。渐渐热闹起来了,大家都为过年做最后的努力。电视上放着过年红红火火的歌曲,温暖无比。

再次走出屋子时,杀猪师傅正抡着斧头剁着肉,爷爷奶奶则收拾着工具和废物。村里几家亲戚和邻居也赶来了,道上一句句新春祝福,聊着家常,等着吃新鲜的猪肉。

人们渐渐走进屋内里,坐在炭火周围烤火,爸爸妈妈忙着招待客人。我则跑到厨房里帮奶奶生火。锅下柴火熊熊燃烧着,光亮无比,像是在招待远方的客人;也好像是希望之火,燃烧着人们快乐充实的生活,燃烧着来年生生不息的希望。我走到大锅旁,吃力地掀起沉重的锅盖,锅中一大块一大块的猪肉正上下沸腾着,红通通的,甚是好看,一阵阵自然又浓厚的香味扑鼻而来,这是过年的味道,这是幸福的味道,载着我们飞向新的一年!

吃猪肉啰!大圆桌被大碗的菜占满了,我们的心也被温暖所包围,一年的辛勤劳动换来今天的幸福。大家围坐在桌边,大快朵颐,边吃边聊……

第二天,我跑进自家菜地摘新鲜的蔬菜,蹦进茶园挖那嫩绿的荠菜,跳进厨房包特大号的饺子或是不停搅动热气腾腾的米羹,爬上梯子贴春联……大年三十十二点钟声刚过,点燃鞭炮迎接新年的到来。

过年,我们都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希望年复一年,周而复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689 字

+ 加入清单

“春反神舟书舒卷,马腾盛世入诗篇”一卷鲜艳的对联,迎来了新的一年:马年!

马年的前一个夜晚,家家紧闭门窗却也掩不住屋里传来的阵阵饭香。将铺着桌布的圆桌围住,弟弟妹妹坐在长辈们的腿上,全家一个不少,全都来了。“干杯!”外面寒风呼啸,屋里却暖暖的,充满了甜甜的爱!

个个红包滚滚来

“发红包喽!”爷爷手里是一搓红色的纸包,“哇!”我不顾体面,手马上伸了出来:“我的我的!”“哈哈哈哈……”一阵笑声过后,新年的第一个红包到手喽!打开一看,里面有五张红的,发财啦!喜悦的同时,心里起了一丝酸痛:毕竟这是爷爷的血汗钱呐!

接下来,老爸也给了我红包,真高兴!我把它们装进口袋。

乒乒乓乓迎新春

过年夜饭,我守在电视机前,准备收看春晚。

八点整,cctv频道准时开始播出《春节联欢晚会》,我目不转睛的盯着银幕:”今晚一定要熬过十二点!“这样想,可做不到,春晚播到一半,眼皮就开始打起了架,一下,两下,三下……最后,我干脆躺在沙发上”假死”了。

朦胧中,我进入了虚幻世界:战鼓打响,我手持短枪,翻墙进了司令部,将敌军的最高总裁击毙。不料,短枪帮助了我,同时也背叛了我:它的声音太大了,将不幸向我引来。我知道,此时敌军定正向我杀来,我跳窗逃了了现场。近十年的苦练使我身轻如燕,没过多久就把敌军远远甩在了后面。只是地方忠诚的队伍哪肯放过我,个个儿拿枪到处扫射,甚至丢起了手榴弹,“乒乓……乒乓……”我不禁吓出一身了冷汗,醒了。春晚已经放完,外面爆竹烟花响成一片,原来刚才的爆炸声是……我赶紧敞开大门,门外,天空被烟花映得透亮……

最后一道烟花直冲上天,一条美丽的弧线送走了蛇年的最后一个夜晚,新的一年,真正到来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过年的事儿

全文共 970 字

+ 加入清单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服。”在期盼中,蛇年的春节终于来到了。

杭城一派节日的景象:大街两旁挂着喜气的大红灯笼;商店的大门上贴着吉祥的“福”字。我们小区的门卫叔叔们也早已把小区打扮的漂漂亮亮。我们家也忙得不亦乐乎:爸妈忙着准备年货和糖果;妈妈和外婆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我呢,当然是把自己的房间收拾干净。我们还在大门上换上新的的对联,贴上金光闪闪的大红“福”字。然后开始贴窗花,往年,都是外婆一人贴的,今年我也想试试。外婆拿了一张给我,叫我贴在自己房间的移门玻璃上。外婆说:“窗花比较难贴,你要仔细点。”我心想:“这还不容易。”我把窗花从底纸上一下子揭了下来,呀!谁知把窗花上的蝴蝶的一个翅膀留在底纸上了,我急得大叫外婆,外婆过来一看,生气地说:“叫你仔细点,就是不听,你看,蛮好的一张窗纸给你毁了,还好我还有一张备用的。”我在外婆的指点下,慢慢地,一点一点地,终于完好无损地把窗花从底纸上揭下来了,但贴上去也不容易,因窗花纸软软的,这头贴上了,那头又塌下了,外婆叫我先从上面贴一个点,看看正不正,然后再一点点的抹下来。花了许多时间,总算贴好了,想不到贴张窗花也这么难啊!终于,每个房间的玻璃窗上都换上了蛇年的窗花。我们又在两个房门上,各贴上一对吉祥娃娃,哈!经我们这么一点缀,使整个家显得特别温馨、喜气。

开始吃年夜饭了,爸爸烧了很多好吃的菜,把餐桌摆得满满的:有火锅,有我们自己酱的鸭舌,有元宝鱼、鲍鱼,蔬菜等。丰盛极了。还有一条红烧鲤鱼,这条鱼是不能吃的,外婆说要放到元宵节后,这样说明年年有余。爸妈先举杯祝福外公外婆健康长寿,我当然也举起果汁向长辈们祝福新年快乐。

吃完年夜饭,春晚开始了。一家人坐在温暖的客厅里,一边吃着糖果,一边看着精彩的春晚节目。

“十、九、八、七……”十二点的钟声打响啦!龙年摇着尾巴飞走了,蛇年笑眯眯地来接班了。震耳欲聋的爆竹声从四面响起,我和爸妈也到楼下放爆竹和烟花。这时天空中绽放了五颜六色的花朵:红的、绿的、黄的……整个夜空映得亮亮的,美丽极了。

爆竹声渐渐地安静下来了,我们吃完点心,妈妈叫我快睡,早上还要起早呢!这时我才想起:每年大年初一,是要去给爷爷奶奶拜年的,接下来几天,将要陆陆续续地去亲戚家拜年。真别说,过年事儿还真多啊!但每件事,都是我最喜欢的,最开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过年那些事儿

全文共 822 字

+ 加入清单

窗外,鞭炮声噼里啪啦地响起,年来了。关于年的记忆也随之苏醒,鲜活地飘荡在眼前。

4岁,过年是个麻烦事

4岁时,过年很可怕。妈妈说:“正月不剃头,剃头死舅舅。”所以,年根底下,我必须去剃头。理发师给我围上一块大布,拿一把小刀在脖子后刮来刮去,很吓人,我就哭。妈妈则使劲地用手按着我,我更怕,更使劲地哭。等到剃完头,围在前面的布都湿透了。

大年三十,我要跟着奶奶守岁,很困,却不让睡觉。

年初一,妈妈带着我给长辈拜年,要跪在地上磕头,跪得膝盖疼,还要走很多路。

最开心的是拿红包,但是只有几块钱是属于我的,其余的都装进了妈妈的腰包。

7岁,义务劳动发奖金

7岁那年腊月底,跟着妈妈给姥姥扫屋,打扫卫生。妈妈说,每擦一扇窗户给1毛钱。我和表妹争着擦,擦了五六扇窗,我喜滋滋地去领工资,拿着挣来的钱,心里乐开了花。可是妈妈不让花,回家后又替我收了起来。

10岁,我的红包哪儿去了

10岁那年年初五,奶奶家来了一大堆人,有两个姨奶奶,3个姑姑,5个哥哥。我左一个右一个地要红包,可没一个给的,最后屁股上还挨了妈妈一脚。妈妈的眉毛拧成一个大疙瘩,训斥我:“10岁的大小伙子,还要红包,羞不羞?”我哭了。奶奶心疼我,便背着妈妈,偷偷地塞给我10元钱。于是,那一年我第一次收了红包没给妈妈。回家后,严严实实地藏起来,可惜,后来却找不到了。

12岁,你能拿着鞭炮放吗

10岁左右我爱上了放鞭炮,年年缠着妈妈买鞭炮,买一堆才罢休,放得不亦乐乎。往往是还没过年就把鞭炮放完了。那时候爱逞能,老在别人面前用手拿着鞭炮放,吓得大家直往后躲,我便哈哈大笑,像是打了大胜仗。12岁那年初三,我当着所有小朋友的面,将一个炮仗拿在手里,用香点着,却没响,我想看看怎么回事,刚缩回手,啪的一声,炮仗响了,炸得我跳了起来,手指头黑了一片。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拿着鞭炮放了。

……

噼里啪啦的鞭炮还在响着,过年了,我又长大一岁。现在,我不要红包也不要鞭炮,能跟爸爸妈妈和和美美、团团圆圆地一起过年,比什么都好!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