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谦虚的事实论据(精彩20篇)

导语:2024年1月5日,江苏邳州,有人发现路边一片草地上有人趴着写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写作素材,欢迎查阅,谢谢。

浏览

3146

作文

93

篇1:[事实论据]

全文共 262 字

+ 加入清单

苏东坡的错误某日,苏东坡去其师王安石府上拜访,王安石却去了朝中。苏东坡见桌上放有一首王未完成的《咏菊》诗:“昨夜西风过园林,吹落黄花满地金。”他读了很不以为然,于是援笔续道:“黄花不似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听。”后诗人被贬黄州时,一次与友人夜间赏菊,正碰上秋风乍起,只见菊花花瓣纷纷落地,确像满地铺金,苏东坡始知自己的孤陋寡闻。

《红楼梦》——“百科全书”古典名著(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有政治、经济、军事、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历史、地理、建筑、园林、风俗、烹调等,因而被人们称为“百科全书”。由此可见曹雪芹的知识面之广。

展开阅读全文

篇2:[事实论据]

全文共 534 字

+ 加入清单

李相的一字师唐代的李相读《春秋》时,念错了一个字,在一旁侍候的小吏皱了一下眉头。李相见后即问因何皱眉,小吏含蓄地说:“我的老师教我读此书时,我读错了一个字,今天听您一念我就明白怎样读了。”听出了这话的言外之意后,李相说:“不对。我没有受到老师的指点,如果错了,一定是我不是你。”说完,就向小吏请教,待小吏详述原委后,李即称小吏为“一字师”,

富兰克林的墓铭志美国伟大的物理学家富兰克林,一生勤于创造发明,赢得过不下一百个学位和头衔;但他的墓碑上,却刻着他生前为自己撰写的几个简单文字:印刷工富兰克林之墓。

白居易虚心请教相传我国唐朝著名诗人白居易,每当作好了一首诗,总是先念给牧童或老妇人听,然后再反复修改,直到他们听了拍手称好,才算定稿。像白居易这样一位著名的诗人,并不因牧童和村妇的无知而轻视他们,因为他懂得真正的文学作品,必须得到人民的承认,所以他虚心求教于人民群众,这才使他的诗通俗易懂,为后人传诵。

克雷洛夫是俄国18世纪伟大的寓言作家,他的寓言写得既多又好。有一次,他的一位朋友夸赞说:“你的书写得真好,一版销完又印一版,比谁的都印得多。”克雷洛夫却这样回答:“不,不是我的书写得好,是因为我的书是给孩子们读的,谁都知道,孩子们是容易弄坏书的,所以版次多一些。”

展开阅读全文

篇3:事实论据

全文共 737 字

+ 加入清单

《请带着善良上路》:一个人贩子,拐了一个5岁的小男孩,小男孩没有像其他的孩子那样哭,一直叫着人贩子叔叔,并且从口袋里掏出一颗糖,说:“叔叔,我最爱吃这种糖了,你的孩子也喜欢吃糖吗?叔叔,给你吃,挺甜的。”这时,人贩子才想起自己也有一个家,也有一个5岁的女儿,女儿也喜欢吃糖,每次吃糖,都要送给他嘴里一颗,亲亲地问道:“爸爸,甜吗?”人贩子这才意识到,生活在最困苦的时候,也有它甜的一面。小男孩的一句话,搅起了人贩子还没有完全泯灭的良心,也搅起了他对人间亲情的珍爱之情,他决定去投案自首。案子破了以后,除了他,案犯里所有的人全判了死刑,只有他判了15年。可以说,是他心中那点残存的善良救了他,因为如果那次他没有送回孩子,没有投案自首,迟早有一天他最终会被逮到,最终也会被判死刑。

◇《两只狼的交战》:一位年迈的北美切基罗人教导孙子们人生真谛。他说:“在我内心深处,一直在进行着一场鏖战。交战是在两只狼之间展开的。一只狼是恶的--它代表恐惧、生气、悲伤、悔恨、贪婪、傲慢、自怜、怨恨、自卑、谎言、妄自尊大、高傲、自私和不忠。另外一只狼是善的--它代表喜悦、和平、爱、希望、承担责任、宁静、谦虚、仁慈、宽容、友善、同情、慷慨、真理和忠贞。同样,交战也发生在你们的心灵深处,所有人的内心深处。”听完他的话,孩子们静默不语,若有所思。过了片刻,其中一个孩子问:“那么,哪只狼能获胜呢?”饱经世事的老者回答道:“你喂给它食物的那只。”

◇《善与恶》:力量弱小的善,被恶赶走到了天上。善于是问宙斯,怎样才能回到人间去。宙斯告诉他,大家不要一起去,一个一个的去访问人间吧。恶与人很相近,所以接连不断地去找他们。善因为从天上下来,所以就来得很慢很慢。这就是说,人很不容易遇到善,却每日为恶所伤害。

展开阅读全文

篇4:事实论据

全文共 296 字

+ 加入清单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5:事实论据

全文共 341 字

+ 加入清单

(1)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宋元之交,世道纷乱。一天,学者许衡外出,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棵梨树,行人都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你何不摘梨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它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2)“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

清朝官员于成龙在生活上极其俭朴,江南百姓遂给他起了个外号为“于青菜”。他在任两江总督期间,有一知县给他呈送“中秋节礼”,被他严词拒绝,并特发《严禁馈送檄》。于成龙为了警诫自己,勉励下属,在大堂上悬联一幅:“累万盈千,尽是朝廷正赋,倘有侵斯,谁替你披枷带锁;一丝半粒,无非百姓脂膏,不加珍惜,怎晓得男盗妇娼。”因此,他为官几十年,真正做到了“清介自持,誓不受属员一毫馈送。”

展开阅读全文

篇6:事实论据

全文共 1067 字

+ 加入清单

名人与博学

东汉王充,自幼好学,因家贫无钱买书。他每天在洛阳书店里站着读书,年复一年苦学不辍,把《汉书.艺文志》上所列的六艺、诸子、诗赋、生命书、术数、方技等6类书,共一万余卷,只要当时存世的,他几乎全读过,“遂通博百家之言”,成为着名哲学家,思想家。代表作《论衡》对后世产生巨大影响。

清代的曹雪芹,不仅是着名的小说家,而且还是一位有成就的诗人,同时代人称赞他“诗笔有奇气”。他又是出色的画家,尤其画石。在他的名着《红楼梦》中,涉及的知识面包括医学、心理学、音乐、诗词、地理、建筑、服饰、园林艺术、风俗、烹调等。可见曹雪芹非凡的才气和渊博的知识。

南北朝的祖冲之,是着名的数学家,他推算出圆周率是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在世界上,他第一次把圆周率的准确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的7位数字。这比欧洲要早1000多年。因此日本有位数学家曾建议把圆周率改称“祖率”。他对王码文历法和机械也很有研究,他编制了《大明历》,测定了回归年的天数,即两年的冬至点之间的时间,跟现代天文科学测得结果只差50秒钟。他创造了“水推磨”、“千里船”、“指南车”。他还是一位研究经书和诸子百家学说的学者,注释过《老子》、《易经》、《论语》、《孝经》等书。

郭沫若,我国现代着名作家、诗人、历史学家、剧作家、考古学家、古文学字家、书法家和社会活动家。是现代文化史上一位学识渊博,才华卓着的着名学者。1921年,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提出了在现代文学史上有重大意义的“文学革命”的主张。《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字研究》等一系列拉学论着,创造性地把古文字和古代史研究结合起来,开辟了史学研究的新天地。《青铜时代》、《十批判书》考证先秦社会历史和评价各派哲学人物,颇多创见。郭沫若一生着述丰富除了创作许多诗歌、小说、剧本,写了许多历史、哲学、政治论文以外,还翻译了许多世界名着。《沫若文集》有17卷之多。郭沫若的渊博多才,是终生勤学苦读的结果。

,是现代历史上着名的马克思主义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他虽未受过高等教育,但他知识渊博,为世人所共和。一生嗜好读书。少年时代到处借书读,青年时代是图书馆的常客。战争年代戎马倥偬,他也常手不择卷。解放后进入北京,身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日理万机,他仍读书不辍。据不完全统计,从1949年至1966年9月,他先后从北京各大图书馆借阅的图书近二千余种,五千余册。就在他逝世前两年的1974年,借阅的图书就近六百种、一千一百册。在的臣室里、睡床上、办公桌上、会客室里,到处都放着书。读书是一生最大的嗜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7:事实论据

全文共 814 字

+ 加入清单

书法家的“墨池”

历史上著名书法家,从小苦练书法基本功而产生的“墨池”。有两处:一处是位于甘肃酒泉的张芝“墨池”。张芝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当时人尊称为“笔圣”、“草圣”。他长年勤奋练字,刻苦磨练基本功,常在池边洗笔砚,结果将池水洗黑,色如墨水,故称“墨池”。

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在会稽山阴(今浙江绍兴)住地也有一个“墨池”。王羲之从小跟从书法家卫失人(铄)学书法时就懂得苦练基本功的重要,12岁时他就开始钻研书法论著。成人后,认真临摹名家手迹,因为日认练字不辍,笔砚就在属于前池塘里洗,天长日久,一泓清水的池塘就变成一池墨水。由于他重视基础,基本功孔实,所以后来达到书法的高峰,被人尊为“书圣”。他诸体皆精,尤其擅长正书和行书。所写的《兰亭集序》,历来被评为“天下第一行书”。

石头磨成浆

齐白石老人有三绝:绘画、作诗、篆刻。他的篆刻布局奇肆朴质,刀法刚劲雄健,独树一帜。可他初学篆刻时,总是失败,不是走刀字坏,就是石碎器毁,常常不得要领,他向篆刻家铁安求教。铁安对他说:“南泉冲有的的石,你挑一担回去,刻了磨,磨了刻,把一担石头磨成石浆,印就能刻好。”

齐白石司出了其中的道理:“这是要求我狠练基本功啊!”于是,真从南泉挑回一担石头,日以继认地刻个不停,刻了磨,磨了再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的篆刻艺术,终于在长期的磨练中不断提高,最后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与他的画、诗一样为世人称道。

门采尔练画

德国著名油画家、版画家门采尔是靠自学成画家的。他平时苦练绘画基本功达到了狂热的程度。有一天,人们看见他坐在一条臭水沟旁,行人觉得奇怪:休息也不能坐在臭水沟旁啊?走近一看,原来他正在专心致志地在作画呢!刚才他跨水沟时,不小心弄脏了鞋子,此刻他就是专心画他那满是污泥的鞋子。门采尔无论走到那里,身上都带着画笔。见到什么感兴趣,就画什么,终日手不离笔。有人对他开玩笔说:“你大概患了绘画‘狂热症’吧?”门采尔诙谐地答道:“我希望我的这个病是绝症。”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事实论据]

全文共 209 字

+ 加入清单

左宗棠抬棺出征1876年,65岁的左宗棠抬棺出征,誓与故人决一死战,一举收复天山南北,粉碎了英、俄侵略新疆的阴谋。他的居室有一副对联:身无半亩地,心怀天下,读破万卷书,神交古人。表现了将军的忘我追求。

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在国家文化动乱期间遭受39次批斗,入狱7年,仍不改追求,至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的研究,他撰写《社会主义经济论》,已写好的文章常常不翼而飞,前后共写了85遍,这种追求真理的精神令人钦佩。

[有关追求的作文素材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事实论据]

全文共 232 字

+ 加入清单

1.鲁迅三易其志我国著名的文坛巨匠鲁迅为了祖国三易其志。他先学采矿,希望实业报国,后改学医,欲救治民众于疾苦;面对一些中国人精神麻木,他又弃医从之,欲唤醒沉睡的国人。同时以笔作枪,捍卫正义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2.居里夫人命名钋玛丽·居里是法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她生于波兰华沙,后因求学留居法国。虽然身在他乡,但是她心系祖国。1898年7月,她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关于爱国的作文素材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事实论据]

全文共 214 字

+ 加入清单

鲁迅三易其志我国著名的文坛巨匠鲁迅为了祖国三易其志。他先学采矿,希望实业报国,后改学医,欲救治民众于疾苦;面对一些中国人精神麻木,他又弃医从之,欲唤醒沉睡的国人。同时以笔作枪,捍卫正义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居里夫人命名钋玛丽·居里是法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她生于波兰华沙,后因求学留居法国。虽然身在他乡,但是她心系祖国。1898年7月,她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事实论据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1、日本的礼貌训练学校。日本兴办了一种新的学校——礼貌训练学校。许多公司把他们的新雇员,尤其是年轻的女职员派到这里来受训,学习如何对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的敬语,如何接受名片,如何保持优雅物坐姿,如何礼貌以欢送客人等。他们聘请担任这些课程的教师是日本航空公司退役的空中小姐。

2、吴起言必信。战国时著名的军事家吴起,为人极守信用。有一天,他遇见老朋友,约请他到家里吃饭,并说:“我等你一起吃。”结果,一直到晚上朋友也没有来,吴起就一直饿着肚子等着。第二天,他派人把朋友请了来,才和他一起吃了饭。吴起守信到这种程度,这大概就是他能统率好千军万马的原因。

3、微笑和妙语化解发矛盾。公共汽车上曾发生过这样一件事:司机骤然刹车,一位男青年立足不稳,身体前倾拥靠到一位妙龄少女身上。尽管男青年微笑着表示歉意,姑娘还是杏眼圆睁,怒气气冲冲地斥责他:“德性能”眼看一场争吵就要发生,全车人都盯着他俩。谁知男青年并不动气,仍微笑着答道:“不是德性,是惯性。”乘客们爆发出一阵笑声,连姑娘也情不自禁地笑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梦想议论文事实论据

全文共 416 字

+ 加入清单

1、道理论据

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一个有了远大的理想,就是在最艰苦困难的时候,也会感到幸福。—徐特立

一个没有理想,生活就会没有重心,就缺少朝气。为自己建立一个正确的目标,朝向这个目标去努力追求,生活自然就会充实而有意义。——罗兰

2、事实论据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略)

周恩来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新学期开始,沈阳东关模范学校魏校长问同学们读书是为了什么?于是有人回答说:“是为了家父读书。”有人回答说:“为明礼而读书。”也有人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当魏校长点名要周恩来回答时,坐在后排的周恩来站起来,庄重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马克思的理想。1835秋天,马克思中学毕业,面临着职业选择。当时,在马克思的同学中对选择职业有种种考虑,许多人认为有虚荣心和追求名利有理所当然的事。但是马克思觉得,一个青年应当选择最能为人类服务、最能实现人类幸福的职业,马克思在他的毕业论文结尾写道:“我们选择职业所应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事实论据]

全文共 215 字

+ 加入清单

惟一的腿苏联诗人马雅可夫斯基才华横溢,可是有一次为了描绘一个孤独的男子怎样保护和疼爱他的心上人,苦思冥想了两天,还是一无所获。到了第三天晚上,他又想得头昏脑胀,在睡梦中,他忽然吟出了下面的诗句:

我将保护和疼爱你的身体,就像一个在战争中残废了的,对任何人都不需要了的兵士爱护着他惟一的腿。

将爱人比作伤残士兵的“惟一的腿”,形象生动,感情深沉,还带着一丝淡淡的孤独和惆怅所以如果你在写作时埋怨自己没有灵感,那只是因为你缺少了苦苦思索。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事实论据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1、屈原,国破家亡,理想破灭,怀沙自沉于汩罗江。 屈平(约前340-约前278)字原,通常称为屈原;芈姓屈氏。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但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2、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县)人,南宋民族英雄,初名云孙,字天祥。选中贡士后,换以天祥为名,改字履善。宝佑四年(1256年)中状元后再改字宋瑞,后因住过文山,而号文山,又有号浮休道人。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后世,受俘期间,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后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

3、史可法:梅花岭上衣冠冢,见证史阁部大义抗清英勇赴死的历史。 史可法(1601年~1645年),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字宪之,又字道邻,汉族,祥符人(今河南开封祖籍顺天府大兴县(今北京),东汉溧阳侯史崇第四十九世裔孙,其师为左光斗。明南京兵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因抗清被俘,不屈而死,是我国著名的民族英雄。南明朝廷谥之忠靖。清高宗追谥忠正。其后人收其著作,编为《史忠正公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二、事实论据

全文共 280 字

+ 加入清单

1、陶罐积累资料。唐代大诗人白居易为了积累诗作素材,准备了许多陶罐,并分门别类贴切着标签,整齐地放在一个七层的架子上,他平时收集到了资料,按不同门类投到各自的陶罐中。

2、契诃夫的创作题材。有一天,几个青年问俄国作家契诃夫:“怎样才能获得创作题材?”契诃夫顺手拿出一本厚厚的日记说:“这里有100个题材。”这几个文学青年看着这珍贵的日记本入了迷,日记中所记的每一个材料都生动、感人。有个青年说:“真想买几个回去,这些材料太好了。”契诃夫笑着说:“题材是无法用金钱买到的,每个题材都是作者本人深入生活积累的结果。”

3、司马迁游学积累。

4、徐霞克徒步跋涉实地考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二、事实论据

全文共 242 字

+ 加入清单

1、孔繁森的遗物:一是仅有的8.6元钱,二是他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几条建议。

2、“抗洪英雄”高建成。

3、无私奉献永不变。1998年8月21日,全国劳动模范张霓向南京市慈善总会捐赠了10000元。帮助灾区人民重建家园。这1这万元,是全国商界首家劳模公司——张霓实业有限公司的第一笔业务收入,也是一家私营企业为了得到她的“首堂授课权”的开价。在此之前,张霓已先后三次向市慈善总会、全国慈善总会和市抗洪指挥部捐款共1400元。张霓要告诉大家:“劳模无私奉献的本质永远不会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二、事实论据

全文共 414 字

+ 加入清单

1、一条线值1万美元。20世纪初,美国福特公司的一台电视出了故障,可怎么也找不到毛病在哪儿。只好请来了当时侨居美国的德国著名机电专家斯坦门茨。他仔细检查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的某外划一道线,对公司经理说:“打开电机,把做记号的线匝减少16匝。”人们照办后,毛病果然解决了。经理问他酬金,斯坦门茨索价一万美元,不少人议论纷纷,斯坦门茨开列清单:画一条线值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值9999美元。福特公司不但照价付酬,还重金聘用了斯坦门茨。

2、科学家的价值美国一位将军是这样评价著名的德国原子物理学家海森堡的:“得到海森堡这样的科学家,足以比得上德国十个师的军队。”法国科学家巴斯德是微生物的奠基人,赫胥黎对他的发现的评价是:“足以抵偿德国50亿法朗的战争赔偿,”当时普鲁士向法国索取如此巨额的战争赔偿,目的是打击法国的经济地位,使期一蹶不振,但是出人意料的是,法国一年内就付清了赔款,因为巴斯德的研究成果给法国带来了经济上的繁荣。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二、事实论据

全文共 340 字

+ 加入清单

1、韩信与施恩不图报。

2、雷锋的优秀品质。雷锋生活上艰苦朴素,却常用省下来的钱去帮助别人。战友中谁家里有困难,他就偷偷地把自己的钱寄去;战友的衣服脏了、破了,他就悄悄地帮助洗净、补好。业余时间,他到学校当校外辅导员;逢年过节,他到火车站扶老携幼,到候车室打扫卫生;出差外出,好事做一路。一次,有位妇女为丢失火车票犯愁,他掏出自己的津贴买来票,还送她上车。有人说他是“傻子”。他却说:“我是甘心做这样的‘傻子’的,革命是需要这样的‘傻子’的,建设也需要这样的‘傻子’的。”

3、老人种苹果。有位老大爷种了许多苹果树。有家问他:“你这种这么多苹果树干什么呀?要等好久好久,这些树才能结出苹果来呢,恐怕你吃不着它们了。”老大爷说:“虽然我吃不着,可是别人吃得着呀,那时候他们会感谢我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事实论据]

全文共 220 字

+ 加入清单

1.鲁迅三易其志我国著名的文坛巨匠鲁迅为了祖国三易其志。他先学采矿,希望实业报国,后改学医,欲救治民众于疾苦;面对一些中国人精神麻木,他又弃医从之,欲唤醒沉睡的国人。同时以笔作枪,捍卫正义与民主,成为中华民族的“脊梁”。

2.居里夫人命名钋玛丽·居里是法籍物理学家、化学家,她生于波兰华沙,后因求学留居法国。虽然身在他乡,但是她心系祖国。1898年7月,她发现了一种新的放射性元素,为了纪念自己的祖国——波兰,新元素被命名为钋(波兰的意思)。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事实论据

全文共 620 字

+ 加入清单

1.齐白石老人五易画风

我国著名画家齐白石,曾荣获世界和平奖。然而,面对已经取得的成功,他并不满足,而是不断汲取历代画家的长处,不断改进自己作品的风格。他60岁以后的画,明显不同于60岁以前。70岁以后,他的画风又变了一次。80岁以后,他的画风再度变化。齐白石一生,曾五易画风。正因为白石老人在成功后,能仍然马不停蹄地改变、创新,所以他晚年的作品比早期的作品更完美成熟,也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流派与风格。

他告诫弟子“学我者生,似我者死”。他认为画家要“我行我道,我有我法”。就是说,在学习别人长处时,不能照搬照抄,而要创造性地运用,不断发展,这样才会赋予艺术以鲜活的生命力。

2.创新让人们不断靠近真理(揭开天体的层层面纱)

长期以来,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的“地心体系”的理论统治着人们的头脑。

托勒密认为地球居于中央不动,日、月、行星和恒星都环绕地球运行。哥白尼在《天体运行论》中推翻了托勒密的理论,阐明了日心说: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围绕太阳旋转。而后,布鲁诺接受并发展了哥白尼的日心说,认为宇宙是无限的,太阳系只是无限宇宙中的一个天体系统。伽利略通过望远镜观察天体发现:月球表面凹凸不平,木星有四个卫星,太阳有黑子,银河由无数恒星组成,金星、水星都有盈亏现象等。不久,开普勒分析第谷。布拉赫的观察资料,发现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提出行星三大运动定律,为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打下了基础……因此可以这样说:科学是不断发现的过程,真理是不断创新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