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谢谢你,陌生人的作文300字【汇编6篇】

浏览

6299

作文

52

篇1:谢谢你,亲爱的陌生人

全文共 254 字

+ 加入清单

相逢何必曾相识?

有时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一句短短的话就能带来感动;有时哪怕是一瞬间的温暖也能成为永恒,一小段的交集却让人终生难忘。

这世上,有太多太多我们不熟识的人,不熟悉的面孔和声音,但爱与善良,却总是想通的。

我们是匆匆的行者,走在漫长的路上,无意间有了交集,匆匆相见,但不曾忘却。

去年九月的一个晚上,和前男友分手后坐在出租车上哭的稀里哗啦,司机大叔说:“我女儿也像你一样大,你是失恋了么?女娃儿。不要哭,不值得”,然后我下车时还坚持不收车费,大叔说:“快回家,多看看爸妈就没啥子好哭的了。”

谢谢你,陌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2:谢谢你,亲爱的陌生人

全文共 250 字

+ 加入清单

这是小时候记忆中的一段影像,我大概是上幼儿园的年龄。那年夏天,跟随大人一起出远门,坐在长途汽车上,车厢里乘客很少,我独自跑到车厢后半段一个靠窗的座位上,把手伸出窗外,风凉凉的,很舒服。索性,我把整条胳膊都伸出去,享受着风吹过皮肤的那种凉爽。

一个漂亮的阿姨从后座上探过头来,微笑着跟我说:“小朋友,不要把胳膊伸出去,如果对面有车开过来,会撞断的。”

我吓坏了,赶紧缩回胳膊,跑回大人身边(跟哪个大人出去的,一点印象也没有了,怎么也不管管我呢?)

懂事后,才知道那是乘车常识,的确很危险,谢谢这位漂亮的阿姨。

展开阅读全文

篇3:谢谢你,亲爱的陌生人

全文共 266 字

+ 加入清单

2000年夏天,在惠州,刚刚开始学着做销售工作。某天,去深圳给一个只打过一次询价电话的客户送样品。

初来乍到,不熟悉南方的天气,也不知道带把遮阳伞或戴个帽子、墨镜什么的,就那么顶着烈日出门了。走进客户办公室时,我像只熟透的大虾。

客户对样品品质非常满意,但无法接受价格,我非常失望,收拾着准备离开。

转身时他叫住我:“我再给你几家工厂的电话,你去问问,他们的工厂规模大,需要质量更好的产品。

他把电话写下来,交给我。

他的举动,是种激励和希望。让无望的我又鼓起斗志,在最彷徨的时候坚持下去,谢谢他。

我连他的名字都忘了,只记得他很瘦,眼神温和。

展开阅读全文

篇4:谢谢你,陌生人

全文共 289 字

+ 加入清单

去年刚来北京的时候,种种不适应。有天加班到很晚,一个人坐公交回家。那天很奇怪,情绪不太好,特别想家,低着头在座位上偷偷流眼泪。头埋得很低,不愿让别人看到我狼狈的样子。

当时我的座位是背对前方的,对面坐了个衣着朴素戴眼镜的女孩,她给我递了张纸,我抬头看着她,她嘴角动了动,没有说话,对我笑了笑。我想我明白那个微笑的意思,“没事,别怕,会过去的。”

我哽咽着跟她说谢谢,直到今天我还是谢谢她。那时我在北京没有什么能说话的朋友,每天的生活都很仓促,也在慢慢学习习惯孤独,情绪要在颠簸的公交车里消化掉。那张纸巾让我觉得格外温情,“要打起精神来才对得起这个世界给我的温柔啊!”

谢谢你,陌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5:谢谢你,陌生人

全文共 318 字

+ 加入清单

很多年前,一个人跑去拉萨玩。

有一天天气好,我在大昭寺附近随便晃。走进了一个小寺庙,里面都是人,好像是什么集会。很多喇嘛在念经,也有藏民坐在里面,只有我一个游客。走进去的时候唐突,许多人看我。当时局势紧张,我一个人出去玩也戒备。

奇怪地是看我的人大多都是看着我笑。他们手里都捧着食物,有一个很苍老的爷爷,我路过他的时候他把手里的葡萄捧到我面前,说得是藏语,我听不懂,但意思应该是让我吃。很惭愧,我还是戒心重,不敢拿,心里想会不会拿了找我讹钱,或者不让我走之类的。但他坚持,笑得真诚,我就拿了一颗吃。

很甜,他看着我欣慰地笑,说扎西德勒,我也跟他说扎西德勒。但不知道为什么,想到那一天,心里总是有些难受,我还是想为我的卑劣道歉。

谢谢你,陌生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6:谢谢你,陌生人

全文共 330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八月的一天,因为和大多数人意见不合,一直在网上被人骂。几乎一刷微博都是辱骂我全家的,骂人者出言之不逊,动机之下作,让我那几天心情特别差。

有一天收到两个特别大的包裹,我在网上买的厨具,本该寄到家里,我选错地址寄到公司了。下班我拎着装了电脑的重重的包,吃力地抱着那两个箱子等电梯。电梯里有个素不相识的女孩,跟我说我帮你拿一个吧?我一边说不用啦不用啦我拿得了!正说着有一个箱子掉到了地上。她帮我捡起来,一直帮我抱着,把我送到了出租车上。

回家的电梯上,我把箱子放地上按楼层,跟我同一个电梯的老大爷,看我吃力,帮我拿着箱子把我送到了家门口。

那天我觉得,啊,世界真美好啊。

后来我坐地铁,几次看到拿着很多行李爬楼梯的人,都会上去帮把手。

谢谢你,陌生人。让我懂得助人为乐。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