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顺理成章的出处(汇编20篇)

天长日久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但只是天长日久,尽着这么闹,可叫人怎么过呢。”下面是小编为你带来的顺理成章的出处,欢迎阅读。

浏览

2678

作文

76

篇1:典源出处

全文共 217 字

+ 加入清单

《左传 ·成公九年》:“晋侯观于军府,见钟仪,问之曰: ‘南冠而絷 (zhi) 者,谁也?’有司对曰:‘郑人所献楚囚也。’使税 (tuo,脱) 之,召而吊之。再拜稽首。问其族,对曰:‘泠 (伶) 人也。’公曰:‘能乐乎?’对曰:‘先人之职官也,敢有二事?’使与之琴。操南音。公曰:‘君王何如?’对曰:‘非小人之所得知也。’……公语范文子,文子曰:‘楚囚,君子也。言称先职,不背本也。乐操土风,不忘旧也……君盍归之。使合晋·楚之成。’”

展开阅读全文

篇2:水的出处作文300字

全文共 281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我去参观自来厂。

首先,水晶老师给我们看了一个自来水厂的小视频。然后,一位男老师开始问我们一些关于小视频里面的问题,回答对的就奖励一副尺子。

接着,那位男老师变成了领导人。水晶老师拿着相机咔嚓咔嚓的拍个不停。我们看见了绿池,绿池里的水是多么绿,多么清澈啊!

最后,我们又去了化液房,哇!里面有高温间、办公室和一间实验室。这几个房间里,我最喜欢那间实验室了!里面有许多稀奇古怪的小玩意呢!

快到3点钟的时候,水晶老师让我们把小马甲脱下来,然后就教我们怎么叠马夹。先把马夹向下翻,再向右叠。好了,一件马夹叠好了!

今天虽然蛮累的,但是我知道了我们喝的自来水是怎么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如火如荼出处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徐谓《路史》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而情意深厚。

故事: 有一个地方官,偶然得到了一只稀有的飞禽——天鹅,便派一位名叫缅伯高的心腹拿去向皇帝进贡。缅伯高抱着天鹅,走到潘阳湖边时,忽然觉得应该停下来给天鹅洗个澡,就小心翼翼地将 天鹅放入水中。不料,天鹅却振翅飞走了,只掉下—根鹅毛。缅伯高没有办法去捉,只好拿着这根鹅毛面见皇帝。他害怕皇帝处罚自己,就编了一首顺口溜,大意是这样的:“我来向您朝贡,经过了万水千 山,可到了潘阳湖时天鹅飞走了;我悲痛欲绝,今天上复天子,请您饶了缅伯高。再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皇帝听后,饶了缅伯高。

中国经历过众多朝代的更迭,已经有5000多年的历史。夏、商两朝离我们最远,也是史料最少的两个朝代,我们迫切的想知道那段历史都有何惊人之处。

今年要说的这位商王武丁的夫人“妇好”,在1976年发现其墓葬之前,在很多学者眼里一直都认为这是一位神话人物,因为她的历史太过逆天。她是中国第一位女将军,论美貌她丝毫不逊杨贵妃,论权势她和武则天不相上下,论武功连花木兰都得靠边站,而且“妇好”还懂阴阳之术,是商朝的大祭司,在百姓眼中甚至超过君王一样的存在。而妇好在战场上使用的武器更是一把重达9公斤的重兵器斧钺。

妇好并不姓妇,她的父姓是一个亚形中画兕形的标志,当她嫁给武丁成为王妻之后,武丁给了她相当丰厚的封土和士民,在她的封地上,她得到了“好”的氏名,尊称为“妇好”,或者“后妇好”。妇好的谥号为“辛”,商王朝的后人们尊称她为“母辛”、“后母辛”。

武丁见于史料的“诸妇”多达六十多位,其中只有三人拥有王后的地位,妇好则是第一位。而且也是伟大的商朝中兴之王武丁一生中唯一真正爱过的女人。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防患未然的成语故事及出处_400字

全文共 349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故事

从前一人去探望他的朋友,见朋友家炉灶设计不合理,便提出改灶搬柴的建议,主人没有采纳。不久主人家房子着火,人们纷纷帮助救火,主人备酒杀牛感谢那些焦头烂额的救火人,人们提出应该感谢那个改灶搬柴的人。

出处

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周易·既济》君子防未然。《乐府诗集·君子行》

解释

患:灾祸;未然:没有这样,指尚未形成。防止事故或祸害于尚未发生之前。

用法

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事前预防

相近词

防微杜渐、有备无患、未雨绸缪

反义词

临渴掘井、江心补漏、患至呼天

灯谜

禁烟;灭火器

歇后语

天晴开水道

成语示列

君子防患未然,这事非同小可。清·石昆玉《三侠五义》第十二回

其它使用

他恭维了那位视学一顿,然后说什么中西文明国家都严於男女之防,师生恋爱是有伤师道尊严的,万万要不得,为防患未然起见,未结婚的先生不得做女学生的导师。

展开阅读全文

篇5:成语出处

全文共 271 字

+ 加入清单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回:“你们别吵!我此刻方寸已乱,等我定一定神再谈。”

成语繁体:方寸已亂

成语简拼:FCYL

成语注音:ㄈㄤ ㄘㄨㄣˋ 一ˇ 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用法:方寸已乱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正音:寸,不能读作“chùn”。

成语辨形:已,不能写作“己”或“巳”。

近义词:心神不定、如坐针毡

反义词:无动于衷、心安理得

成语例子:我的方寸已乱,断无道理可计议了。(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

英语翻译:be greatly perplexed

展开阅读全文

篇6:成语出处

全文共 323 字

+ 加入清单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成语繁体:赤地千裏

成语简拼:CDQL

成语注音:ˋ ㄉ一ˋ ㄑ一 一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赤地千里主谓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形容旱灾、虫灾等十分严重。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地,不能读作“de”。

成语辨形:里,不能写作“理”。

近义词寸草不留、不毛之地

反义词郁郁葱葱、蓊蓊郁郁

成语例子:说者谓当兵燹之余,污菜遍野,版籍荡然,人民死亡,赤地千里。(清 阮葵生《茶余客话》卷三)

英语翻译:a thousand li of barren land

俄语翻译:опустошить оширные райóны

成语谜语赤道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7:成语操刀伤锦出处

全文共 374 字

+ 加入清单

《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载有关于子产的一段故事:春秋时.郑国的执政者子产是一个精明能干的政治家。

郑国的大臣子皮,即罕虎,是当时贵族的领袖,他要叫他的家臣尹何去做他封邑的长官^子产不同意,说:“尹何年纪太轻,恐怕不能胜任。”子皮说:“他忠厚老实,我很喜爱他,他不会违抗我的。让他去学习学习,慢慢就能胜任的。”

子产说:“这样不好。对于所喜爱的人,应当对他更要负责。现在您因为喜爱他,却叫他去做官,这等于把刀交给一个不会操刀的人,让他去任意乱割,这只会对他有害,而且,因此会有更多的人受害。”子产接着又说:“打个比方吧。假如您现在有一匹美丽的锦缎,您一定不愿意交给一个不懂裁衣的人,叫他拿去学习剪裁》封邑的领土是我们安身立命的保障,怎能随便交给年轻不懂事的人去学习管理?难道偌大一个封邑,还不如一匹美锦重要吗?……”

子皮听了这番话,连连称赞子产的见识远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成语瞋目裂眦出处

全文共 686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成语故事见于《战国策·燕策三》和西汉司马迁的《史记·刺客列传》。

战国时代的末期,燕国的太子丹曾被作为人质押在秦国,秦王对待他很不礼貌,他便逃了回来,并且决心要报仇雪恨。后来,太子丹请到一位勇士,名叫荆轲,要他去刺杀秦王。太子丹非常恭敬地招待他,把

—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才请荆轲以燕国使者的名义,到秦国去见秦王,以便伺机行刺。

荆轲本来不愿意当刺客,他认为刺死秦王倒不是难事,可是仅仅刺死一个秦王,没有多大意义。不过,太子丹的爱国行为和诚恳待人的态度,感动了他,所以他答应去见秦王,并且提出建议,进行了各种准备。他还另外邀了一位勇士和他作伴同行,打算劫持秦王,胁逼他签下正式文件,同S7:把侵占各国的土地全部归还各国;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他不想把秦王简单地刺死了事。可惜他的这种打算,太子丹并不了解。临走的那天,荆轲等待他所邀的人,别人也都不明白他的用意。太子丹以为他变卦了,便催促他起程。他愤怒地说:“不准备活着回来,只准备白白送死,难道还不容易!那不过是小孩子的行为而巳!好吧,既然催我走,那就走吧。”

人们对于荆轲的这几句话,仍然没有正确理解,只觉得非常伤心,难受。太子丹和宾客以及荆轲的几个朋友,包括击筑的能手高渐离,全体穿戴起白衣白帽,一同相送。直送到易水旁边。他们挥泪诀别,将要分手的时候,髙渐离击筑,荆轲合着音乐高唱道:“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悲壮的歌声,激起了全体送行者无比悲愤慷慨的情绪。荆轲唱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史记·刺客列传》描写易水送别这一情景时的原文是这样的:“…至易水之上,……高渐离击筑,荆柯和而歌。……士皆瞋目,发尽上指冠。”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成语出处

全文共 404 字

+ 加入清单

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太平御览》第363卷引《汉书》:“孙敬字文宝,好学,晨夕不休,及至眠睡疲寝,以绳系头,悬屋梁。”

成语繁体:刺股懸樑

成语简拼:CGXL

成语注音:ㄘˋ ㄍㄨˇ ㄒㄨˊ 一ㄤ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刺股悬梁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形容勤奋苦读。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正音:悬,不能读作“xuàn”。

成语辨形:梁,不能写作“粱”;股,不能写作“骨”。

近义词悬梁刺骨、秉烛夜读

反义词不学无术

成语例子:古人尚能刺股悬梁,孜孜不倦地学习,难道我们就不能发奋读书吗?

英语翻译:jab ones side with an awl and tie ones hair on the house beam to keep oneself awake--grind away at ones studies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千里送鹅毛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全文共 393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路史》。

在唐朝时期,各地的地方官,常常派人向唐朝天子进贡礼物。

一位偏远地区的地方官,派缅伯高给唐天子进贡活天鹅。

由于路途遥远,还没到那里,笼子里就发出一股臭味,天鹅的羽毛也脏了。

到了沔阳湖后,缅伯高就打开笼子,想让天鹅到湖里去洗洗澡。“呼啦啦”,天鹅张开翅膀飞走了,地上只留下几根洁白的羽毛。

缅伯高又急又怕:“这可怎么向大人交代呢?”把缅伯高都急哭了,可哭有什么用呢?他急中生智,捡起一根羽毛,将它带往京都长安。

到了长安,各地的使臣都来朝拜唐天子,并陆续献上了名贵的礼品。轮到缅伯高了,他大步上前,双手捧着那根羽毛。满朝文武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缅伯高将进贡的前后过程编成歌词,高声唱了起来。

歌词最后两句是:“礼轻情意重,千里送鹅毛。”唐天子听了,哈哈大笑,心想:这使臣真聪明!

就这样,缅伯高不但没受到处罚,反而得到了唐天子的赏赐。

释义

比喻礼物虽轻,但情意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青云直上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全文共 955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史记》。

在战国期间,魏国的范雎非常有才华,只是因为家里太穷,无人引荐,只好委屈在中大夫须贾的府里当差。

一次,须贾奉魏昭王之命前往齐国,范雎竭力争取,终于一同去了。他们在齐国待了好长时间,与齐襄王谈的事情始终落实不下来。齐襄王发现魏国的来人里,范雎虽然官不大,口才却很好,很具有说服力,出于欣赏,齐襄王就赏赐给他黄金若干,好酒几坛,范雎哪敢接受,这可是非同小可的大事啊!

须贾听说此事后,认定范雎透露了魏国的秘密给齐襄王。回国后,就把这件事向相国魏齐作了报告。魏齐十分恼火。命令下人打断范雎的肋骨,打落他的门牙,之后把他扔到厕所里,是死是活,听天由命。

范雎在看守的好心帮助下,逃离了厕所,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改名换姓躲了起来。范雎就以张禄为自己的名字,时刻在寻找着出人头地的机会。不久,机会来了。秦昭王派王稽出使魏国,去看看有无什么人才。范雎在别人的引荐之下,随王稽到了秦国。

范雎凭自己的聪明才能,很快就让秦昭王另眼相看了,并得到了重任。后来,范雎竟然做了相国。

那时,战争连续发生。魏国听说秦国要攻打自己和韩国,便派须贾前往秦国请和。须贾及魏国人也不知道现在的张禄就是范雎。范雎听到了这件事后,暗自庆幸,报复须贾的计划早已经拟好了。

须贾一行人到达秦国之后,范雎便派人查明他的住处。然后,他身穿带补丁的衣服,孤身一人来到须贾的驿馆。须贾见到他之后,大吃一惊,他认为范雎早就死了呢。见范雎到了这个地步,想想当初自己所做的事,须贾不禁心存怜悯,连忙派人送他一些粗布衣服,并请他吃了一顿。吃完饭后,他们二人便谈论起秦国相国张禄。范雎谎称自家主人认识张禄,可以替须贾引荐。

范雎带着须贾直奔相国府。府里的人见相国回来了,赶紧退让走开,神情间怀着敬畏之色。直至到了内厅大门口时,须贾才豁然开朗,为何范雎一路不必下马车,张禄就是范雎。这下子可把须贾吓得魂飞魄散,赶紧脱掉衣服跪在地上,连滚带爬蹭到范雎面前,请求饶命。

须贾磕着头,连称“该死”,并发誓说:“小人怎么也想不到您能冲着青天一直上升。从此以后,我不敢读天下的书,更不敢过问天下的政治了。小人罪大恶极,怎样处置就在大人您嘴里了,小人该死啊!”

范雎数落了他的三大罪状。并念在他送自己衣服,以及过去情谊的分上,饶了须贾一死。

释义

青云直上其意思是比喻人直线上升到显眼的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亡羊补牢的出处与成语故事

全文共 652 字

+ 加入清单

出处

《战国策》。

在战国时,楚怀王因不听屈原的劝告,沦为了秦国的囚徒。怀王死后,他的儿子襄王即位,他仍然是个不成器的国君,丝毫未吸取父亲的惨痛教训,和怀王一样贪图享乐,不顾国政。

大臣庄辛心中非常焦急。一次,他终于忍不住了,对襄王大声疾呼道:“大王,您整日和州侯、夏侯、鄢陵君、寿陵君四个小人在一起鬼混,吃喝玩乐,不管国家的大事。

照这样下去,国家必定灭亡!”襄王哪里听得进去?大骂庄辛老糊涂,故意耸人听闻。庄辛说:“既然您不愿听,那就允许我躲到赵国去,看我的话会不会变为事实。”

五个月后,秦国果真出兵入侵楚国,接连占领了许多城池。最后,楚都也沦陷了,襄王流亡到城阳,这才相信了庄辛的话。于是,襄王派人到赵国把庄辛请了回来。他恳切地对庄辛说:“过去我没有听先生的话,结果落到这种地步,现在我该怎么办呢?”庄辛见襄王确有悔过之意,于是给他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有位牧民养了一群羊。一天早上,他发现少了一只羊。于是,他就围着羊圈转了一圈,原来是圈栏上坏了个洞,夜间狼钻进羊圈。把羊叼走了。邻居劝他说:“把其他的活放一下,先堵上这个窟窿吧!”牧民生气地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嘛啊?”第二天早上,羊圈里又少了一只羊。牧民这才后悔未听邻居的劝告,赶快修好了羊圈。以后,狼再也不能钻进羊圈吃羊了。牧民感慨万分,逢人就谈“亡羊补牢”的道理。

庄辛讲完故事,对襄王说:“牧人尚且知道亡羊补牢的道理,何况楚国还有几千里的国土,只要您肯改过自新,还怕治理不好国家吗?”

释义

丢失了羊,赶快修补羊圈。比喻出了差错,就及时设法补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弄巧成拙成语故事出处

全文共 782 字

+ 加入清单

弄巧成拙故事

北宋时期,有一个著名的画家叫孙知微,非常擅长画人。他画的人神态逼真,好像活的一样。当时的人,都争着让他画画,或者向他学画,因此他带了很多学生,画了很多画。

有一次,孙知微受人委托,为一个寺庙画一幅《九耀星君图》。孙知微把那幅画构思好以后,就先仔细打好了草稿。草稿上的人像活的一样,连衣带都好像在风中飘展。然而那仅仅是草稿,要等到涂上颜色之后才能算真正完成。

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朋友请他喝酒,于是他就跟朋友一起喝酒去了。临出门时,他对学生叮嘱说:那幅画我已经画得差不多了,就差上颜色了,你们就在家中给我上颜色吧。但一定要小心,千万不要上错了颜色。

孙知微刚一走,他的学生就聚集到那幅画前,七嘴八舌地纷纷赞叹,只有一个叫童仁益的学生一言不发。其他的人很奇怪,就问他:童仁益,你认为这幅画有什么不妥吗?童仁益平常不好好学画,这回却装出很内行的样子,认真地说:老师每次画瓶子,总要画花的,这次却没有画,我看老师一定是忘了。说完就在瓶子上补画了一枝红梅。

孙知微喝酒回来到画前一看,发现瓶子上多了一枝红梅,非常生气,问道:这是谁干的蠢事?简直是弄巧成拙。那个瓶子是神仙用来装妖怪的,你却把它画成了一个花瓶,这可真是要让人笑掉大牙。说完,他就将画撕了。

《拙轩颂》

【弄巧成拙的意思】本想卖弄聪明,做得好些,结果却做了蠢事或把事情弄糟。弄,卖弄,耍弄;巧,灵巧;拙,愚笨。

【活学活用】我原本以为劝告会起到安慰作用,没想到竟弄巧成拙,小红反而哭得更厉害了。

【妙语点拨】著名画家孙知微打好了画的草稿,吩咐学生帮助自己着色即可。童仁益却自作聪明,在瓶口加梅,结果弄巧成拙,把整个画搞得不伦不类。这启示我们,做事情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尊重事物的客观规律。否则,不但得不到应有的效果,还会失去应得的东西。一言以蔽之,做多余的事情,不但无益,反而有害。

【近义】画蛇添足

【反义】恰到好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波澜老成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全文共 33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bō lán lǎo chéng

[成语解释]    波澜:波涛,形容文章多起伏;老成:指文章很老练。形容文章气势雄壮,语句老练。

[典故出处]    唐·杜甫《敬赠郑谏议十韵》诗:“毫发无遗憾,波澜独老成。”

成语故事

元朝汤编著的《画鉴·宋画》里记载着一个故事。宋朝有个名叫徐友的画家,有一次在常州太和寺佛殿后面的墙壁上,画了一幅描绘河水的壁画,题名《清济贯河》,其中有一笔从头到尾长达40丈,受到观众的特别注意。

汤对此发表评论说:“其实徐友的妙处并不在此。因为他功力深厚,笔法

老练,线条连绵不断,像波涛起伏(原文是‘笔法既老,波澜起伏’),跟水势相结合,互相影响,就觉得越看越奇了。”

后来,人们把“波澜独老成”这个成语,来形容诗文气势雄壮,功力深厚。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霜露之疾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全文共 335 字

+ 加入清单

汉朝的公孙弘年轻时很穷,在海边放猪。四十岁时开始学习《春秋》,六十岁时,汉武帝广招天下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被征为博士。七十六岁时公孙弘当了丞相,封平津侯。虽然贵为三公,但公孙弘生活却很简朴,每顿饭只有一个荤菜,把自己的俸禄都给了故人宾客,家里没有什么余财。

后来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朝廷追拿其党羽正紧的时候,公孙弘却生病了。他觉得自己关键时刻不能给国家出力,给汉武帝上书请求辞职。汉武帝回信说:“……你不幸得了小病,就像寒霜朝露一样,很快就会好的,目前朝廷还有许多重要的事情等着你,你看看医生,休养休养,好了就回来,为什么要辞职呢?”又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做为养病之用。不久,公孙弘的病好了,就又上朝理事了。

霜露之疾”形容病很轻,很快就会痊愈。

(出自《汉书公孙弘传》)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一字千金的成语故事及出处

全文共 714 字

+ 加入清单

[成语拼音]    yī zì qiān jīn

[成语解释]    增损一字,赏予千金。称赞文辞精妙,不可更改。

[典故出处]    《史记·吕不韦列传》:“布咸阳市门,悬千金其上,延诸侯游士宾客有能增损一字者予千金。”

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国有一个大商人,名叫吕不韦,他因在赵国经商时,曾资助过秦庄襄王(名子楚)又把他的妾赵姬送给子楚为妻,待子楚接王位后,便被封为文信侯,官居相国。庄襄王在位仅三年便病死了,由他十三岁的儿子政(赵姬所生)接王位,便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始皇,尊吕不韦为仲父,行政大权全操在吕不韦和赵姬的手中。当时养士之风甚盛,有名的战国四公子便都养有门客数千人,吕不韦也养了三千门客,作为他的智囊,想出种种办法来巩固他的政权。这些门客,三教九流的人,应有尽有,他们各人有各人的见解和心得;都提出来写在书面上。汇集起来,成了一部二十余万言的巨着,提名“吕氏春秋”。

吕不韦就把这部书作为秦国统一天下的经典。当时吕氏把这书在秦国首都咸阳公布:悬了赏格,说有人能在书中增加一字或减一字者,就赏赐千金(合黄金一斤)。这段记载,见“史记”:“吕不韦传”。后来的人,根据这个故事,引申成“一字千金”一句成语,用来形容一篇文章的价值很高,或者称赞一篇文章在修辞上特别出色,字字珠矶,不可多得。例如我们读到一位名学者的新作,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教学方法,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业程度和品质,还能相应增加教师本身的进修,对这样的一篇价值极高的文章,我们便可说它“一字千金”了。在近代的社会中,样样都成了商品,文章也不列外,那么我们说,某著作家的一篇文章,稿费价格之高,相当于“一字千金”。不过,通常我们还是用来形容文章的价值或修辞的美妙比较妥当。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典源出处

全文共 441 字

+ 加入清单

五代·何光远 《鉴戒录》 卷七:“会昌四年,李相公(绅) 节镇淮南日,所为尊贵,薄于布衣,若非皇族卿相嘱致,无有面者。张佑与崔涯同寄府下,前后廉使向闻佑诗名,悉蒙礼重,独李到镇,不得见焉。佑遂修刺谒之,诗题钓鳌客,将俟便呈之。相国遂令延入,怒其狂诞,欲于言下挫之。及见佑,不候,从容乃问曰:‘秀才既解钓鳌,以何物为竿?’佑对曰:‘用长虹为竿。’又问曰:‘以何物为钩?’曰:‘以初月为钓。’又问曰:‘以何物为饵?’曰:‘用唐朝李相公为饵。’相公良久思之,曰:‘用予为饵,钓亦不难致。’遂命酒对斟,言笑竟日,怜佑触物善对,遂为诗酒之知。议者以佑矫谕异端,相国悦其取媚,故史不称之,恶其伪也。”宋·赵令畤 《侯鲭录》卷六:“李白开元中谒宰相,封一板,上题曰: 海上钓鳌客李白。相问曰:‘先生临沧海,钓巨鳌,以何物为钓线?’白曰: 以风浪逸其情,乾坤纵其志,以虹霓为丝,明月为钩。’又曰:‘何物为饵?’曰:‘以天下无义气丈夫为饵。’时相悚然。”另 《封氏闻见记》卷十亦有王严光自称钓鳌客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成语出处

全文共 314 字

+ 加入清单

原句

《荀子·荣辱》:“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

《孟子·尽心下》:“众皆悦之,自以为是。”

原文

凡斗者,必自以为是,而以人为非也。已诚是也,人诚非也,则是已君子而人小人也。以君子与小人相贼害也,下以忘其身,内以忘其亲,上以忘其君,岂不过甚矣哉!是人也,所谓以狐父之戈钃牛矢也。

注释

(1)斗:指私人间的争斗。

(2)是:正确。非:错误。

(3)人小人:别人是小人。前一个“人”字,名词动用,意动用法。

(4)贼害:伤害,危害。贼,害。

(5)下:这里指自身,对自己。

(6)矣:语气词,了,常常单用。这里和语气词“哉”连用,其感叹的语气比单个的“矣”要重些,可译成“了吗”。

(7 )狐父:地名,以铸造好戈而著称。钃(zhǔ),刺,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出处与详解

全文共 640 字

+ 加入清单

1. 愚妄固陋,不知变通。

①《三国志·魏志·文帝纪》“飨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况臣顽固,质非二圣,乃应天统,受终明诏。”

②北宋司马光《荐范祖禹状》:“由臣顽固,编集此书,久而不成,致 祖禹 淹回沉沦,不得早闻达於朝廷,而 祖禹 安恬静默,如可以终身下位,曾无滞留之念。”

③宋 陆游 《别曾学士》诗:“所愿瞻德容,顽固或少痊。”

④老舍 《茶馆》第二幕:“别顽固啦,三爷!人家给咱们改了 民国 ,咱们还能不随着走吗?”

2. 指愚妄固陋不知变通的人。

①《北史·儒林传上·张伟》:“儒谨泛纳,虽有顽固,问至数十, 伟 告喻殷勤,曾无愠色。”

②唐 李绛 《兵部尚书王绍碑》:“顽固革心,疆内如春。”

③《邻女语》第六回:“要使洋兵知道 山东 官长并不与朝中的顽固,通同一气。”

④孙犁《白洋淀纪事·村歌上篇》:“人家把我们几个落后顽固编成一组,我们越得争气。”

3. 谓固执己见。

①老舍《微神》:“他们越这样,我越顽固。”

② 郭沫若 《洪波曲》第七章三:“ 陈诚 看见我也顽固,却缓和下来了,他又考虑到了别的补救办法。”

4. 坚硬。[1]

①老舍 《茶馆》第三幕:“你呀,老大,比石头还顽固!”

③ 沙汀 《祖父的故事》:“那黑色的瓦浪,蜿蜒的土墙,碉楼顶上的女墙,看去是顽固,而且丑恶。”

5. 立场反动,不肯改变。

①《新民主主义的宪政》:“什么叫顽固?固者硬也,顽者,今天、明天、后天都不进步之谓也。”

② 陈毅 《过太行山书怀》诗:“可怜顽固派,摩擦空费力。”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成语出处

全文共 210 字

+ 加入清单

1,《谷梁传·隐公元年》:“何甚乎郑伯?甚郑伯之处心积虑成于杀也。”

2,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四十六回:“如此者处心积虑,已非一日。”

3,唐·柳宗元《复仇驳议》:“而能以戴天为大耻,枕戈为得礼,处心积虑,以冲仇人之胸,介然自克,死而无憾,是守礼而行义也。”

4,宋·程颐《河南程氏遗书》第十五卷:“学者须是潜心积虑,优游涵养,使之自得。”

5,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应世》:“措心积虑,甘为小人而不以为病,兹非惑欤。”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