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给黄山的一封信【精彩20篇】

浏览

7871

作文

1000

篇1:黄山奇石600字话题

全文共 585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当之无愧是天下奇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名冠天下。令我最叹为观止的就是黄山的“四绝”之一――怪石。

黄山怪石因奇出名。怪石的.形状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兽,令人琢磨不透。这些怪石或屹立峰顶,或与泉相偕,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天然山石画卷。

在位于狮子峰前,一只可爱、活泼的猴子独踞峰顶。从远处看,我还以为一只真猴在峰顶静观云海起伏呢!走近一看,原来是一只石猴,它仿佛在静观云海起伏,当云海散去是,石猴仿佛有在观望太平县的秀丽风景。所以黄山怪石因奇出名。怪石的形状千奇百怪,令人叫绝;似人似兽,令人琢磨不透。这些怪石或屹立峰顶,或与泉相偕,或与松结伴。构成一幅幅美丽的天然山石画卷。又名“猴子望太平”。

在温泉到汤岭的路上有一座巨大的石头斜立在那儿,上面刻这“醉石”两个字。传说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这饮酒听泉、乐而忘返!因此得名:醉石。

在玉屏峰西侧,还有一座望夫石,它的形状好像少妇立足石台,盼望丈夫早日归来,因此得名:望夫石。

在耕云峰上的一座巧石,一只活泼逗人的小松鼠,拖着蓬松的大尾巴,想越过万丈深渊,跃上高耸入云的天都峰。名字大家可想而知,那就是――“松鼠跳天都”。我看了这些怪石,心中不禁想:究竟黄山的怪石是自然形成的,还是人工制造的呢?

黄山的怪石可不止这些,还有仙人入定、鲫鱼背、天鹅孵蛋、天桥、象鼻石……如果大家想了解,请到名冠天下的黄山看看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2:黄山奇石600字话题

全文共 864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暑假,我有幸参观了闻名世界的黄山风景区。

我问导游姐姐:“黄山因为什么而得名?”导游姐姐讲了这么一个传说:一天,上古时代,我们华夏族的先祖黄帝轩辕在这里泡温泉、观云海,修炼道术,结果修炼大成,得道成仙,飞升到天界之上。因此,这座山就被称作“黄山”了。

黄山有四绝,分别是云海、奇松、怪石、温泉,今天我想讲的是四绝之一的“怪石”。

“海心沙”附近,导游姐姐让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往前看,并问我:“子纯妹妹,你看远处的那几块拼在一起的大石头像什么啊?”我仔细一瞧,哈哈大笑起来,说:“那不就是大名鼎鼎的‘猪八戒’吗?”看到它,让人情不自禁地想起《西游记》里那憨态可掬的二师兄来,不知道电视剧《西游记》中猪八戒的造型是不是也参考过这块大石头呢!在“猪八戒”的正前方,有一块块圆圆的小石头,多像一面小镜子呀!两厢一结合,就成了著名景观“猪八戒照镜子”了,细细一瞧,果然有里外不是人的`感觉啊,二师兄如果亲临此地,一定会气疯了吧。

接近始信峰的地方,导游姐姐引着我们会往左看两块巨石,真像两位道骨仙风的仙人呀,那就是仙人下棋了。只见两位仙人盘腿而坐,左边的一位仙人颔首低眉、若有所思,好像棋局危险,正陷入长考之中;而右边的一位呢,则是神态自若,仿佛在说,哪怕你再长考一千年,这局棋你照样输定了,哈哈,只有我才是真正的“棋仙”。在金色的秋风中,不知他们的棋局何时才能解开。

过了排云峰,在一座孤峰上矗立着一块“桃”型巨石,就是盛名远播的飞来石了。在正面看,它又像“猴子观海”。千万年来,它始终保持着不变的姿态,不知有多少人来探访过它,甚至有些游客来黄山的目的就是为了一睹它傲然于天地之间的雄姿。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片头,就是将它摄为背景,是啊它超凡脱俗的样子,果真是深得造化垂青,浑身上下无不透出灵秀之气!

黄山的怪石还有很多很多,难以一一尽诉。大旅行家徐霞客曾留下一句千古名言:“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看了这些怪石,我觉得他说的或许是真的吧,反正我已被黄山深深的迷住了,导游姐姐不是说:黄山永远欢迎我们吗?我想,我一定还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3:黄山奇石600字话题

全文共 605 字

+ 加入清单

一说起黄山,大家就会想到黄山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但是我还是喜欢怪石。你看,冬雪会融化,温泉会结冰,云海会飘散,奇松也会因得病而死去,所以,我喜欢怪石。

走过几棵茂盛的松树,我在一个距离天都峰很远的地方,看到了“猴子观海”,只见一块象猴子似的石头蹲在山上,看着一望无际的云海,好象在说:“我真不应该淘气呀!现在连家也找不着了,我真想家呀!”唉,这只猴子真是又淘气又可怜呀!

我们再往前走,就是“飞来石”。“飞来石”的外表就象一颗桃子,而这桃子又是那么巨大,非同一般,所以也叫它仙桃石。

然后,我们又来到了“仙人指路”。“仙人指路”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但真正的“仙人指路”是什么样子的呢?其实,“仙人指路”只是一只很大的石手,伸出食指,指向湛蓝的天空,又象一只小灵通竖立在那儿,似乎被神仙抛弃了!

最后,我又来到一个大山谷里,站在那里往上看,一片蓝天,往下看,都是危险的悬崖奇峰,“梦笔生花”就在那儿,但是“梦笔生花”虽然说是奇石,可也有松树的功劳呀,因为“梦笔生花”是由一座高耸的、像笔一样的石峰和石峰顶端一棵破石而生的松树组成的。“梦笔生花”的旁边还有一个石老人,手里握着一根渔竿,这就是“姜太公钓鱼”了,“姜太公”还回头看我们,好像在和我们打招呼呢!“姜太公”的旁边有另一座山峰,上面有一对夫妻,正在面对面谈天,这就是“夫妻谈心”石。

黄山的奇石多得数不胜数,希望你有空去黄山游览,细细观赏黄山的奇石吧!

展开阅读全文

篇4:黄山奇石话题初中

全文共 725 字

+ 加入清单

炎炎暑假,虽然骄阳似火,但确实游山玩水的好时机,黄山是有名的奇山。而我,便借助暑假的美好时光,去亲身领略黄山之奇。

一大早,我们便伴着清晨的美好与清爽,坐车向黄山出发了,到了黄山,远远望去,这是壮观!黄山那挺拔的身躯直入云霄,悠悠的白云环绕在黄山四周,使原本挺拔的黄山显得有些柔美,此情景颇为壮观也!我怀着期待的心情,坐车登上了山脚,离黄山如此之近,抬头望去根本望不到头,只看见白茫茫的云。

为了能更好地领略黄山之奇,我们决定步行上山,茂茂盛盛的"树棚"为我们遮挡了夏日的酷暑,在石阶旁边是清凉的山泉,山泉像一个很好的伴旅,累了望望它,一股清凉仿佛迎面而来,走了许久,我们终于望见了一怪石——仙人指路,起初我只在书上见过,今日一见,果然如此。在群山中突出了一块石头,那石头好似一位仙人,用手将游客引进皮蓬之路,望见这块奇石,我便有了动力,因为一位仙人将我们引向“仙路”。

不知不觉,我们爬了很久,而我这次又看到了“仙桃”,这仙桃坐落在一座山上,在仙桃下面有一个石“托盘”‘,而在“托盘”上面则是与桃子十分相像的仙桃,要是世间有如此仙桃,那一定美味至极,不知不觉中,我们爬上了光明顶,据说那是黄山最高的地方,在那上面往下看。啊!哪里看的见得见山底,只看见云那洁白的身躯,我曾游过江郎山,但却没见过山下一白无际的景色。

下山之际,我们还通过了一奇石——“鱼肚”我们从鱼尾而进鱼头而出,真是一次奇妙的通过道。黄山如此雄伟挺拔,令我有些颤动,我小心翼翼的下山,在如此高拔的山上,云围绕着我,我又觉得自己在云裳飘,薄薄的云,微微的风,挺拔的山,奇怪的石,一切都是那么的美!

下山了,我不能带走什么,但我能带走美好的回忆,记忆中有黄山的巍峨挺拔,它刚中带柔的美和石头之奇。

展开阅读全文

篇5:黄山奇石话题初中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怪石闻名中外的黄山风景区在我国安徽省南部。这里景色秀丽神奇,尤其是这些怪石、奇松、温泉和茫茫云海,四绝中的一绝:怪石,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

每当夜幕来临,这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就变成“夜光之狗”,望着月亮一眨也不眨,身子一动也不动,因此,它无愧地获得了“天狗望月”的称号。“狮子抢球”也不错嘛!看!在“天都峰”上,有两只狮子,它们都露出凶狠的目光,张开血盆大嘴,里面的一颗颗尖牙利齿,像一把把尖刀,如果猎物到它的嘴里,一定跑不掉。它们后脚支撑着身体,前脚抬得高高的。更让人叹为观止的,是这两只狮子的前脚中间,放着一个球,好像是上帝赐给他们的礼物。

“仙女弹琴”虽说没“狮子抢球”,“天狗望月”那样有趣,可爱,但是,她也有自已的特点哦!看,她那形态,动作,犹如仙女般的优雅,让人忍不住从心底里发出赞叹。你看!那长长的衣裙一直拖到地上,她坐在凳子上面,衣裙遮掩了她的下半身。她的手上拿着古筝,用那柔嫩的手指轻轻地拔动那细细的琴弦。要是“仙女弹琴”是真的,你一定会被这优美的琴声所陶醉。

黄山的奇石还有很多,像“猴子观海”,“仙人指路”,“金鸡叫天都”,“仙桃石”等等。而那些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大家去给它们起名字呢!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关于黄山奇石600字话题

全文共 1053 字

+ 加入清单

一提起黄山,大概大家立刻就会联想起徐霞客的那句诗“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确,黄山也是令我神往的地方。而今年的夏天,我终于有幸登上了黄山。去黄山的一路上,我仿佛穿行在一幅幅水墨画中间,徽州,不愧是我梦萦魂牵的故乡,那典雅的徽派建筑,那秀丽的山水,是那样的亲切,那样的迷人,然而这一切只是一个序曲,壮丽的音符还在那黄山上。

我们到黄山的第一站是北海,这里风光旖旎,还有许多动人的传说。就拿梦笔生花来说吧!它是一个紫黑色的小山峰,很象英文字母中倒写的V字,不知是大自然的妙笔佳作,还是天意巧合,一株峻秀挺拔的小松树恰恰长在那峰尖上,相传诗仙李白来到黄山,因看不尽黄山胜景,而诗性大发。写完诗之后,将手中之笔一扔,恰恰落在北海,因此成了这梦笔生花。这时,黄山的云雾上来了。霎时间,云涌山高,刚才还甚是葱笼的山峰被云雾披上了薄纱,景色变幻莫測。就是以这石峰为笔,蓝天为纸,也写不完黄山诗,描不尽黄山图!

辞别了梦笔生花,我来到了猴子观太平这一景这,那是一个石猴端坐在一个石头的平台上,俯看这太平盛世.听人说,这只石猴本是天上的仙猴。因有一次来到黄山,在这块平台上看到人间图景美不胜收便十分留恋,就在这里坐了下来,而旦一坐就坐了千万年。不信你看,这石猴现在依然是凝神而专注,不知是什么吸引了它。

人家说黄山集中了各大名山的优点,这话一点不假。始信峰一带的石笋就集中了华山的“险”和庐山的“秀”。刚一看到石笋,我简直吓了一跳,因为它们几手都已成了90度,我几手是手脚并用的登上的峰顶,看到脚下一团团地白云飘过,我深信自己站在天上,此时中华的阳刚之气和阴柔之美尽收眼底〃黄山人有句俗语,“不到天都峰,黄山一场空”,在这句话的鼓平下,我决定一定要登上天都峰。

路上,我们登上了百步梯,经过了试胆石,穿过了一线天,也看到了驰名中外的、好客的百年古松“迎客松”,也领略了历代文人墨客刻在石头上的题词^。总之,可以说我们历经了九九八十一难吧,我们终子来到了天都峰的最险处鲫鱼背。这鲫鱼背其实只是仅仅只是容一人走过的,拱形的山脊罢了,两边都是万丈深渊,两旁只有一根铁链,供抉手之用。

看到这种情况,我可以说是几乎是把心都摁到了手上,但想起我的誓言,我还是坚定地踏出了第一步……“无限风光在险蜂”,这话有理。在天都峰的顶上,只见峰峦叠聚,云雾迷离,袓国母亲的娇容的确是艳冠群芳.在峰顶逗留片刻之后,我巳是身披夕霞。

虽然游兴未尽,但也不得不踏上归途,渐渐地,天都峰已完全融进了晚霞之中,看着这美得让人惊叹的景色,我决定还要二登黄山。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关于黄山奇石600字话题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今年寒假,我来到了一个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山黄山

黄山一直以来都以“四绝”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闻名天下,吸引着无数的中外游客,还有很多领导人曾登上黄山。

上黄山需要乘坐索道上半山腰。乘坐玉屏索道上山,走二十分钟左右就会来到好汉坡。好汉坡有370多个台阶,坡度有70度左右。想上去十分考验人的胆量。

距离好汉坡不远就来到了黄山的代表景点迎客松。迎客松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坚忍不拔,它的两根树枝伸出来,就像在挥手欢迎游客。

我们继续向前,就到了莲花峰脚下。莲花峰的壮丽是用笔写不出来的。莲花峰的一块块石头像是技艺精湛的石匠刻好后搭上去的。石头间的缝隙都被堵住了,整座山都没有一点儿空隙。

走过百步云梯,来到鳌鱼峰。从云梯上看,就像一只大鳌鱼正在吃螺蛳。鳌鱼峰上有一个洞,叫鳌鱼洞。传说这个洞的形成原因是朱元璋交战失利,来到鳌鱼峰下,前有高山,后有追兵,只好求助于神。此时,莲花峰顶石莲开放,一位白发仙翁手挥拂尘向鳌鱼一扫,随着一道金光,一声轰鸣,石壁裂开,石洞出现,救下朱元璋。

午饭后来到光明顶,光明顶上有一个气象站,气象站旁有一个很大的方形小屋,下面有一个小店铺,屋顶是一个平台,原是直升机停机坪,现在是观景台。

来到宾馆,天气越来越冷。忽然,天上飘来了白茫茫的雪花,给大地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地毯。对面的山峰出现了白点,像天上洒下的牛奶。

第二天,我们乘坐索道下山,索道上有线拉索道,索道在穿越云层时风景最美,外面云雾缭绕,仿佛仙境一般。山顶露出了一点,像一座小岛,好像神仙就在山上。

这次去黄山旅游真是不虚此行。黄山比人们想象中还美!我深刻体会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这句话。

展开阅读全文

篇8:以黄山奇石话题

全文共 630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自古享有“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美誉,就在今年的暑假我就和爸爸妈妈去了黄山。

黄山上的日出、奇松、怪石、云海以及温泉是黄山五绝。我最喜欢奇松,迎客松、望客松那些松树生长在高耸的黄山顶峰,扎根在危岩峭壁之中,巍然耸立,犹如一个坚定的士兵一般,坚守岗位。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寒,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他都傲然挺立,绝不动摇半分。这就是松树那顽强生存、不畏艰险、那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

黄山的云海可是一道奇观!每逢日出日落,或是雨后,云海都十分壮观。云海到一定的高度的时候,黄山上大大小小的山峰都在云海中若隐若现。那些高耸入云或又低矮挺拔的山峦随着云海的飘飘浮浮而变得时而高,时而低。那些奇特有趣的怪石也在那云海中变得愈加逼真,仿佛都活了一样!看着这样奇妙的景象,我觉得我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周围都那么美丽不由的使我浮想联翩!

黄山五绝中,“日出”排在首位,想必也令人向往。清晨五点不到,我们就起了床,顾不上吃早饭,便兴致勃勃地向光明顶进发,去看日出。光明顶是黄山第二高峰,海拔1860米,快六点的时候我们到了光明顶,

上面早已有了好多人。太阳还没露脸,大家便都买了根香糯的玉米棒尝尝。

没过多久,布满云雾的天空中透出了一丝光线,慢慢地太阳探出了头。接着,太阳开始渐渐上升,上升,颜色也开始有了变化。原本灰蒙蒙一片的天空开始变得橘红,接着大红,最后这个世界都变得金灿灿的一片。

“好美的景象啊!”我不经赞叹。大家也都陶醉了!

这就是黄山啊,一个奇妙有趣,让人沉醉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9:以黄山奇石话题

全文共 670 字

+ 加入清单

这个暑假我去了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现在就带大家一起来参观一下黄山吧。

今天是星期六,我和妈妈科室里面的人到黄山去玩,早上,我们5点钟左右起床,来到约定的地点等大家,在5:30的时候,我们出发了。

到达黄山时已经是中午了,我们在一家宾馆吃了饭接下来我们又参观了唐模村和九龙瀑布,晚上逛了老街,一天就这样结束了。

第二天,我们一路高速到达了了黄山脚下,我看了一眼就惊呆,山是那么的高大,往上看,一眼望不到顶。

我们坐缆车到了山顶,我们看了奇奇怪怪的石头、山峰、松树,真是美丽极了。瞧!那不就是迎客松吗?矮矮的,枝干却那么粗壮,好一副怪模样,伸出来的那些枝干仿佛在对我们招收,欢迎我们下次再来,导游给了我们半个小时的时间,我和妈妈赶紧去排队拍照,留个纪念。

接下来我们又去参观了各种各样的怪石,仙人指路好像一部手机也像一个仙人在指引大家的方向,乌龟下金蛋里的乌龟栩栩如生,后面的金蛋也完美无缺,真佩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莲花峰上的龟兔赛跑也让我们惊叹不已。

因为黄山有一个规定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所以,导游每带我们到一个景点,都会停下来让我们拍照、观赏,所以本来就遥不可及的10公里的景点就变得更加的漫长,终于,我来到了令我期待的一线天,在一线天下面,导游又给我们介绍了另一条比较安全的路,我当然选一线天啦。

我一边爬着一线天,一边感叹道:一线天真抖啊,我爬完后,在黄山的上面拍了几张照片,那里的风真的好大,接下来,我们又和走安全路线的那一队会和,继续参观接下来的景点。

多么神奇又美妙的黄山呀!值得一去的黄山,下次还要去,把没看完的美景一定要看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黄山奇石600字

全文共 715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有四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今天我就来讲讲黄山举世闻名的怪石吧!

为什么黄山的石头称为怪石呢?因为这里的石头与众不同、千姿百态。有的石头高耸入云,有的石头平似镜面,还有的石头光滑如玉,这些石头远远看去,就像各种各样的动物、人物,真可以称得上是鬼斧神工精心打造出来的杰作。这些石头景点有仙人指路、猴子观海、鳌鱼驮金龟其中,我最喜欢的是童子拜观音、飞来石和鲤鱼跳龙门。

童子拜观音位于黄山的始信峰。从远处看,在山谷里有一个高高的石头矗立在那儿,好似一位穿着雪白纱裙的观音菩萨站在那里,这便是观音石。在观音石的底下有几块石头,如同虔诚的童子跪拜在那里。每当云雾飘过,“观音”仿佛站在仙气缭绕的南海仙山上,在云雾中若隐若现。

在光明顶的不远处有一块巨石飞来石。这块巨石孤零零地立在一个平台上,平台的旁边有栏杆围着,四周都是万丈深渊。这块石头可是大有来历,传说自从女娲补天以后,剩下了一块石头,女娲把那块石头丢弃在这里。时间久了,这块石头修炼成精,可以变大变小。

于是它变成了一块精美的宝石,被含在贾宝玉的嘴里,与他一起出生,并把自己的经历刻在这块石头上,带回了黄山。可是当我沿着狭窄的石级来到飞来石的面前,我仔细端详这块石头,却没有发现丝毫字迹。难道那些文字被神仙带走了?还是伴随着岁月的流逝,被风雨抹去了?

在下山的路上,我们遇见了一条巨大无比的“鲤鱼”,这里“鱼”有“鱼尾”、“鱼鳍”、“鱼头”和“鱼眼睛”,这些可都是用石纹构成的石头鱼。远远望去,这条石鱼正在用力地摆动着身体,想从石缝中挤过去,所以这处景点叫鲤鱼跳龙门。听说只要在这里许愿,就可以考上一所名牌大学。

黄山的奇松、怪石都十分壮观,我期待明年来的时候,能看看云海,泡泡温泉。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关于黄山奇石500字

全文共 596 字

+ 加入清单

初到黄山,峻拔与巍峨的身姿,冥冥间忽隐忽现。在层层薄雾中带着朦胧,神秘感随着绿色的枝与叶在蔓延。点点白斑从远处眺望是鱼身上的鳞片在照耀下闪闪发亮,近看则是在岩石的黑中衬托出的`皑皑白雪,白的透亮鲜明,纯洁高雅。“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正说如此。

吃力攀爬,提心吊胆,生怕不留意间摔下这高高耸立的黄山。游玩的一行人,个个拄着拐杖,不时用着探探那歪斜的台阶。深沉而清脆的敲击正诉说着我们的畏惧。我们之间的话语虽从未沉默,可砰砰的心跳声总是逃不过犀利的耳朵,时刻胆颤惊心。

喘气声开始弥漫,吃累的叫唤里透着热气,走走停停,进度相当慢。鞋子似乎磨透了,而我们受够了。爬黄山的苦,被那一位位行人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样子,形容的淋漓尽致啊!就这样,我们只得选择了乘缆车上山。

虽是淡季,可游客依多,怕累的更多。那乘缆车的队伍长的似条龙,用人山人海形容恰当不过。人挤人,只有水蒸气不断向上冒,热气好似塞闭了我们的鼻腔,闷得喘不过气来。只有不断的话语与耳膜做着抗争,不断的推压使我们只得歪着身子侧站着,在拥挤间不时的碰撞、摩擦。汗臭味在这种气氛下,显得格外突显,空气里到处弥漫着这种刺鼻的气味。

好容易才轮到上车,紧张的气氛立刻变得舒缓些。一道开去,山间的小道若隐若现,看得出陡峭,看得出险峻,看得出道路与山在缠绵。从高处看,那山在茫茫土地中似一块绿白相间的斑大小,毕竟“一览众山小”。

黄山游,不亦乐乎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关于黄山奇石500字

全文共 532 字

+ 加入清单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这是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说的。今年秋假,我有幸欣赏到了黄山四绝,果然名不虚传!

黄山的第一绝是奇松。有的松树经过长年风雨的洗刷,它的根显露了出来就像龙爪一样,这就是“龙爪松”;有的是两棵松树并排站在一起叫“连理松”;有的是好几棵松树抱成团叫“团结松”;还有“黑虎松”、“迎客松”……

看完了奇松,接着就是怪石和云海了。那怪石果真就像课文中说的那样千姿百态。就说“飞来石”吧!那块巨石就像从天而降一般,稳稳地悬在山崖上。真是大自然的杰作呀!“咦!”猴子观海呢?哦——原来是猴子到云海里“游泳”了呀!那一座座山峰在云海里时隐时现,就像在云海里的“小岛”一样。

最令人难忘的就是日出了。次日凌晨,我连脸都没洗,就一路狂奔,登上了光明顶,挤进了人群中。天空还是朦朦胧胧,好似轻纱笼罩一般。慢慢地,太阳露出了半边脸,就像一个害羞的小姑娘一般。终于,一个大大的火球从云层里跳了出来,千万缕像利剑一样的金光,穿过云层,撒向大地。

有黄澄澄的,有红彤彤的,还有半红半橙,还有柿子红……颜色真是应有尽有啊!顿时人身鼎沸!人们都欢呼着:多么壮观的日出呀!

黄山的景色真是秀丽神奇呀!尤其是黄山四绝令人过目不忘。难怪人们会说:“黄山归来不看岳”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关于黄山奇石500字

全文共 513 字

+ 加入清单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张星怡。你们现在看见的是黄山奇石,这里有仙桃

石,老僧采药,天狗望月,猴子观海,金鸡叫天都,仙人指路,狮子抢球,仙女舞琴等等。黄山奇石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

传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偷吃仙桃,一不小心一个没拿稳,落在了黄山顶上,便成了“仙桃石”。如来佛知道了,就把孙悟空压在了仙桃石下,可孙悟空竟然偷偷地爬了出来,它坐在仙桃石上,两只胳膊抱着腿,一动不动的蹲在山顶,望着天边滚动的云海,不由的想起了天上当弼马瘟时的情景,眼泪也不由的流了下来,就成了“猴子观海”。

一位仙人走过来,看见它这么伤心。便说:“别伤心了我给你引一条路”。这便就是“仙人指路”。孙悟空感到很困,于是睡起觉来,当第十天时,它便起来了,可是它还是很困,就又睡起来。

当第二十天早上太阳升起时,在一座山峰上的几块巨石,变成了一只金光闪闪的雄鸡,它伸着脖子,对着正在天都峰顶睡得很香的孙悟空不住的啼叫,说:“懒虫!快起来!”不用说,这就是“金鸡叫天都了”。

大家喜欢这有趣的传说吗?喜欢这神奇的黄山奇石吗?这可是我们祖国的骄傲。希望大家大家在游览的时候注意保护环境。这里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奇形怪状的岩石,正等着你去给它们起名字了呢!祝大家玩的愉快!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关于黄山奇石500字

全文共 497 字

+ 加入清单

星期五,妈妈对我说:“子炎,听说黄山日出很壮观很绚丽,我们去领略一下吧!”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连忙说:“好呀!好呀!”说去就去,出发!

到了黄山脚下,我抬头望,惊奇不已:“黄山真是又高又大啊!”

第二天,我还在又香又甜的睡梦里,就被迫不及待的妈妈叫醒:“看日出去!”我向窗外一看,观景台上早已人山人海。我和妈妈立刻出去抢占有利地形。这时候,天空还是一片黑暗,远处的地平线隐隐约约,就像一条黑色的绳子把天地分成了两半。

不久,东方显出了鱼肚白,人群开始了骚动。过了一会儿,鱼肚白变成了浓郁的橙黄色,中间有一束光线显得特别的刺眼。这时,不知道谁说了一句:“太阳马上要出来了!”人群开始沸腾起来。大家都踮起脚尖,昂首东望。慢慢地,太阳探出它光亮的脑门,像个害羞的小姑娘。

天空被它照得更加明亮。不知不觉中,太阳已经一点一点跳出大地妈妈的怀抱,像个火红火红的灯笼挂在天空中。顿时,大地披上了一层金色的薄纱,妈妈的脸也因为这层“薄纱”变得更加生动、慈爱。我也被这壮丽的景色迷住了,说不出话,而全身居然开始发抖起来,不知道是激动还是冷?

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来了,意犹未尽的人们还在观景台的各个角落拍照流连,不愿意离开。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黄山奇石作文小学生

全文共 673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许多人对那里的迎客松、黄山奇石等美景赞不绝口,但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那谜一般的雨与雾。

初登黄山,什么都让我觉得好奇。爬山没多久,天空下起了细密的雨丝,像牛毛、像银针、像细线,落在雨披上,发出“滴答滴答”的音韵,谱成一首属于雨的歌。

雨丝就是好奇宝宝,见到新奇的事物都会往里钻。雨落到我的脸上,又痒又难受,时不时还有一两滴豆大的雨珠打在我脸上,给我“惊喜”。

雨越下越大,塑料雨衣早已派不上用场,我被雨洗了个头。不知不觉中,雾悄悄地来了,很快覆盖了整个黄山。雾中夹杂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或白或透明,我们仿佛身处仙境。雾宝宝在山中玩着捉迷藏,再加上雨丝这个小调皮蛋,原本微微陡峭的石阶显得更陡峭了。我脚下一绊,差点摔个“嘴啃石”,走到向下的台阶时,又差点踩了空。我的双腿渐渐地像灌了铅似的,累得再也走不动了。我干脆不走了,双手扶着结实的木栏杆,栏杆上的小水滴“叮咚叮咚”地往下滴,跟雨丝一起,弹起了二重奏。

我往山下望去,四处白茫茫一片,什么也看不见。周边像是有一个制造白雾的机器,“嘴巴”里源源不断地吐出雾。雾,越来越浓,就像有人往里加了牛奶,搅了搅;又像有人用颜料刷刷雾的身子。

山中的一切,都变成了白色,此时的黄山,在雾中若隐若现,添加了一丝神秘。此时黄山的美,很难在画家的笔下重现。然而,只要见过一次,便很难忘却。

不知什么时候,雨悄悄地停了,正如它们悄悄地来。黄山一下子变得非常宁静,当栏杆上的雨珠滴落时,打破了这种寂静,那“叮咚”声像回音一样,在幽静的山谷中回响。仿佛是一场山雨的余韵。

雾,仍旧不肯退去,好像成了山的一部分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黄山奇石话题

全文共 784 字

+ 加入清单

学习了《黄山奇石》,我一直很向往去黄山。妈妈告诉我,奇松、怪石、云海和温泉是“黄山四绝”,四绝之首是奇松,我越发想去看一看黄山松了。

在我的建议下,爸爸妈妈今年暑假决定带我去黄山游玩。我们乘坐动车来到了黄山,在山脚下的汤口镇找了一家客栈住了下来。客栈的姐姐告诉我们黄山处处是风景,我心里更加向往了。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背了一些吃的和喝的,坐着景区交通车来到了黄山的第一站:云谷寺。为了节省时间和体力,我们决定从云谷寺坐缆车到白鹅岭。

刚下缆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千姿百态的黄山松,它们有的长在峰顶,有的长在悬崖峭壁,还有的长在谷底,它们扎根在黄山坚硬的花岗岩裂缝中,显示出无比顽强的生命力。这些松树有的站着,有的卧着,还有的侧着,人们根据它们的形态,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比如:迎客松、连理松、黑虎松、探海松、龙爪松、团结松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迎客松、黑虎松和探海松。

玉屏楼的迎客松,好似一位彬彬有礼的主人伸出手迎接远方来的客人。在迎客松的旁边,有一座小屋,那里常年住着专职的护理员,每天负责观察、护理和保护这棵松树,使它成为了全国唯一一棵配有“警卫员”的树。迎客松是黄山标志性的景点,人们常说“不到迎客松,白跑一场空”。

在去始信峰的途中,有一棵十分特别的松树黑虎松。它的树干粗壮,针叶苍翠,树冠浓绿如墨,像一只黑虎侧卧在山坡上,所以叫黑虎松。导游告诉我们,黑虎松已经有700多年的历史了。在天都峰的峰顶,有一棵古松长在悬崖之上,它一侧的枝干很长,仿佛一个人伸着手到云海里取东西,人们把它叫做探海松,它如此顽强的生命力让我惊叹。

除了这些有名的松树,还有许多普普通通,没有名字的松树扎根在黄山72峰之间,给黄山增添了勃勃生机,他们它们这种顽强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徐霞客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黄山的景色真是天下无双,黄山的奇松让我久久不忘,我希望下次再来黄山游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黄山奇石话题

全文共 752 字

+ 加入清单

一个寒假里,我和爸爸妈妈去美丽的黄山游玩。

坐在大巴上,风吹拂着我们的脸颊,车上我们有说有笑,玩得不亦乐乎。大巴车开了将近6个多小时,终于到了。下了车,映入眼帘的竟是漫天的飞雪,我向远处望去,只见那巍峨挺拔的山峰,真让人不禁感叹到:“太美了!太美了!”

我们坐上了缆车,往下望去,大山覆盖着皑皑白雪,我们仿佛来到了童话世界一般。下了缆车,我们走在去旅馆的路上,山路上已经积起了厚厚的雪,安全起见我们都穿上了备好的钉鞋,拄着登山杖,慢慢前行。远远的,我看到一棵高大粗壮的松树,忍不住用登山杖轻轻往树枝上敲打了一下,树上的积雪纷纷撒落,好像一个个小精灵飘落下来,真壮观呀!

第二天,我们要去参观“迎客松”。吃过早饭,我到外面一看,眼前白茫茫的一片,啊!真冷呀!我冻得瑟瑟发抖。开始出发了,进了山里,清晨的雾气显得愈来愈浓,愈来愈重,远处的山峰也若隐若现,仿佛海市蜃楼一般。风吹在脸上刺骨的.冷,拄着登山杖的手也几乎快要冻僵了。不知不觉我们来到了一条小溪旁,原本应该清澈见底的它在零下十几度的天气里都冻结成了冰。我们继续前行,导游跟我们介绍,前面看到的是天都峰,我抬头望去,那峰顶直入云霄,令人抖抖擞擞,真高呀!

花了近一个早上的时间,我们好不容易快到目的地了。远远地看到寒风中的迎客松仿佛在向我们招手,那里人山人海,我按捺不住兴奋的心情,也挤到了前面。只见粗壮挺拔的迎客松犹如草原的哨兵挺立在那边,好像在对游客们说:“欢迎来到黄山,欢迎来到黄山!”

雪雾慢慢地散开了,湛蓝的天空清晰可见,周围的山峰巍峨挺拔,雄伟壮观。美丽的黄山雪景真是令我百看不厌啊,真所谓:“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真是一点也没错!

这就是黄山,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一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一个让我流连忘返的地方,一个带给我美丽回忆的地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黄山奇石话题

全文共 685 字

+ 加入清单

黄山,这是多么美丽的地方啊,今年暑假我和妈妈去游览黄山,这是多么让人心奋的事啊。

一进黄山,我就被迷人的风景吸引住了。首先入眼帘的便是瀑布了,让我想起了学过的李白的著名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顺着山沟蜿蜒曲折地到了我的身边。此时,它早已不再是那狂暴之流了,流到了一个个水潭,变成了温柔而雅的泉水,哗,哗,哗……不停地向前流去。

啊,这泉水好清澈呀!清的可以看见潭底的沙石,我把手放进清澈的潭中,凉的透心凉,简直比吃雪糕还凉快。

我爬过数座名山,可它们对黄山来说都简直就是一个个“小土堆”。

我从来没见奇峰耸立,陡峭壮丽的峰峦。

我发现黄山,山太奇,太美,太壮观,我游览了一些黄山著名的景点,如猴子观海,猪八戒吃西瓜,武松打虎等奇特山,形态万千,奇峰罗列。

黄山可真险呀;上天都峰的路几乎是直上直下,与地面形成九十度的直角,让人望而生叹,但我还是一步步地走去……

待我到达天都峰向下一看时,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黄山真是太险了;不过,最危险的还算是“鲫鱼背”了,“鲫鱼背”是由两座山顶之间架起了一座天桥,它高达一千八百余米呢。它两面悬空,低头向下一望,太高了。让人心惊胆战。稍有不小心,就会掉下万丈深渊。等过这里的人,都回头一望,说一句“这黄山太险了”。

最精彩的就是观“云海”我从上往下望,太高了。云朵好似就在你的脚下,天空中的云十分淘气,云朵一会儿变成了一只四腿朝天的大乌龟,一会儿又变成凶猛的狮子向你扑来。刹那又变成了可爱的小白兔,大骏马等,真是太好玩了。

傍晚降临,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这奇峰耸立的黄山,我真希望再来一饱眼福,再来见识一下黄山威武雄壮的英姿。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黄山奇石话题

全文共 671 字

+ 加入清单

俗话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唐代诗人张仲素在《杂曲歌辞·宫中乐》中,也称赞道:“奇树留寒翠,神池结夕波。黄山一夜雪,渭水雁声多。”于是,我便十分渴望可以到那比五岳还神奇的黄山一游。

寒假的一天,我们约了姑姑一家一起到那我所憧憬的黄山去游玩。

我们坐了6个小时的汽车,来到了黄山。购买门票之后,坐上大巴,来到了云谷寺。随着拥堵的人群,我们决定:坐缆车上山。在缆车上,我望着下面,难免有些怕怕的,可是,瞧!那些岩壁被云雾缭绕着显得非常神秘,还有那些松树,仿佛披着一层白纱,从缆车上望下去,好像仙境一样。

下车之后,我们就到了始信峰,这儿汇聚了接引松、黑虎松、连理松、龙爪松、卧龙松、探海松等黄山名松和石笋矼、十八罗汉朝南海等奇石。相传,明代黄习远自云谷寺游至此峰,方信黄山风景奇绝,并题名“始信”,所以,后人便叫它“始信峰”。

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我们来到了“猴子观海”,这只“猴子”独自站在山上,望着下面,可真像是在观云海呢。姑父对着人群喊:“你们小声点,别把猴子吓到海里了!”我哈哈大笑。我不得不敬佩大自然对岩石的风化能力。

我们继续走,经过了光明顶,来到了“飞来石”,这可真是一块奇石呀!两块石头的基层与地面的接触面很小,却不会倒,上面的石头就像飞起来一样。我走进去,很害怕会突然间倒下来,所以勉强拍了几张照后就离开了。

在黄山上,还有着许多的动植物,如:红腹松鼠,大灵猫与各种各样的松树等等。

在黄山住了两天,该回家了,我们又看到了那顽强生长的送客松,它们生长在岩缝里,将枝叶打开好像在跟我们挥手告别。

再见了,黄山!有机会我还会再来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以黄山奇石作文600字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此时在我眼前的就是我仰慕很久了的黄山了。眼前青褐色的石头上长满了许多像保护膜一样的青苔,而这样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几乎满山都是。我顺着这些石头往上望,果然和我想象中的一样高大雄伟。厚厚的青苔一直往上蔓延,褐色的山体在青色的衬托下更显得灵动。

我仰着头望那高耸入云的黄山,在一层朦胧的云雾包裹之上隐隐约约还能看见威严肃目的褐色。在这样一千多米高的山前,我瞬间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很快我们就顺着人群坐上了缆车,几条粗粗的钢绳吊着一台小巧的缆车,就这样从山脚缓缓离开地面,缆车要快到目的地时,我们所处的高度已经超过了我刚才在山脚下看到的云雾,悄悄的探出头往下望,在我们脚下的景致早已不是地面的景物了,而一片幽深,白茫茫,神秘,完全看不到半点物体。

厚厚的云雾在山腰自由的漂浮着,随心所欲。一会儿有几丝重叠在一起形成一条柔顺的丝带,一会儿有几缕附在山边的小植物上,一会儿多数云雾被风吹来,使空中露出一小片幽深,迷蒙的黑那样白中带有黑,充满了神秘,令人经不住想拨开云雾,一探究竟。

下了缆车,我们只能步行上山顶了。山路很窄也很陡,而一路上只有一条手指粗的铁链宫给登山者们。我们到之前刚好下过场雨,窄窄的山路上带过了许多湿漉漉的泥土,使本来就不平的台阶更加湿滑泥泞,拉着铁链扶着身边的石头,双脚稳稳地踩过好几下后,才小心谨慎的,跟前一个人走着。

除了可以靠的山体之外,黄山的一切都特别的飘渺无感,我转头眺望远处,同样陡峭的山峰,感觉离它很近。可是当我的手在空中挥了几下,想要抓住些什么的时候,却发现它离我有多么远。除了微湿的空气,我什么也感觉不到,仿佛在我面前那样隽美雄伟的景象只是,一张场景布一样,转眼间就会消失不见。而我自己也可能只是在,做一场飘渺的梦而已。

再次抬头仰望那高耸入云的顶峰,我默不作声的继续往上爬着,因为我知道我早晚会登顶的。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