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写一篇关于孟子的作文(推荐20篇)

浏览

6513

作文

105

篇1:孟子读后感

全文共 635 字

+ 加入清单

人非圣贤,都会犯错。此时,自我反省便是最好的补救措施。只有深刻反省,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才能对症下药,采取措施;也只有深刻反省,才会让自己铭记在心,下不为例。正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但是,"自反"绝不仅仅是一种补救措施,它更是人们为人处事的一种智慧。

孟子曰:"有人于此,其待我以横逆,则君子必自反也。"意即别人对我无礼,我需自省。道理很简单:"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别人无礼,必是我有过在先。毕竟人非禽兽,谁又能无缘无故地去伤害别人呢?

这其实表达的是一种内敛的心境。每个人都有尊严,儒家文化熏陶下的中国人更好面子。当他人对自己无礼时,尤其是在大庭广众之下,每个人都会觉得有失颜面。这时,人们一般会据礼力争,以图挽回颜面。一些人按捺不住心中怒火,也会针锋相对,奋起反击。第一种做法固然好些,但局面既以尴尬,只能草草收场,再次相遇时,也只能形同陌路。

其实,还有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那就是"自反"。正如前文所说,谁都不会无端生事。这时,如果能够抑制住一时怒气,加以"自反",或承认错误,或解除误会。不仅可以得到对方的原谅,更会使其尊重你。对,尊重,人的尊严就是这样获得的。

可见,儒家文化不仅使得我们好面子,更加告诉我们如何维护面子。面子不是表面文章,更不是虚荣,而是人的尊严,行得端,坐得正,以礼待人,以礼处事,才能得到别人的尊敬。"自反"是一种意识,我们既不能抱怨客观事物,也不能向他人推卸责任。加强"自反"。我们才能够纠正错误,挽回损失,完善自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孟子读后感

全文共 468 字

+ 加入清单

这几天一直在拜读《孟子》。这本记载着两千三百多年前的先哲语录的书籍,仔仔细细的阅读着其中的每一个字,压抑着强烈的好奇心不去参阅附带的`白话翻译,殚精竭力的吮吸着原汁原味的古文风采,脑海中逐渐清晰的浮现出一幅极美的画面,恍惚之中仿佛看见一位白须飘飘的长者站在历史的长河之畔,娓娓道来字字真言。

颇感意外的是书中的条条道义竟然与时下的人生感悟如此相似!这几本书原来打算在半年前就买下来,可是当时身边的一位长者对我说:“不要不务正业,你现在最需要看的书应该是《工程力学》,在你这个年龄阅读这些古书仍然属于玩物丧志。”

当时只好咽下口水离去。前些日委实经不住诱惑,碎银购下,寄于案头,呵护备至。注视着那精美排版的书籍,仿佛是深邃不止的历史海洋,透过她们,看见的是两千年前那一幕幕混沌初开、兵荒马乱却百家争鸣的火热画卷,霎那间所有的高楼大厦无影无踪,取而代之的是草野、泥路、栈桥、群兽,碧蓝无染的无垠苍天,童谣、民歌……谁还敢说没有“时间机器”呢?古人云: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孟子,为中华文化开启了衔冠“亚圣”的新篇章。读之,品之,悦然明朗于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孟子读后感

全文共 522 字

+ 加入清单

生存与死亡,这是平时人们并不注意的问题,因为他们似乎离得很远。然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这篇课文,使我们联系在了一起。

在文中已用有力的事实来证明了生与忧患。死于安乐;用历史使我们明白了这个是真理,同时也启示我们,忧患可以使我们生存和发展,不会被历史所淘汰,可以立足于世界。

古代如此,现代也是如此,真理是永不会改变的。新的世纪,新的时代,我们的社会是安定的,世界也是和平的,但是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忘记了战争。虽然战争是令人厌恶的,甚至是令世界的人民痛恨的,但人民和国家不能忘记战争对人们的危害再大了。战争真的开始了,只有反抗,不能成为亡国奴,不然则会成为奴隶,而使人民受更大的危害,所以国家是不能忘记战争的,因为国家是人民的。如果一个国家只会享受和平,当他灭亡时,他才会明白这真理!

从大到小,国家是这样,个人呢?一个人不努力不想到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则一定会被社会淘汰,但重要的是我们个人重视到了生可忧患,而时刻忧患,就一定可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的。

从古致今,从大到小,生存与死亡都是有关联的,这也是忧患与安乐的关联,从古到今,从大到小忧患与安乐都会成为一个真理,什么也不能脱离的真理。所以我们一定要提前明白这真理,不要等到国恒亡时才感悟到。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孟子读后感

全文共 504 字

+ 加入清单

雅言传承文明,典范浸湿人生。今天我打开了《孟子》这本书。《孟子》中使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段是,孟子曰:“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在家,家之本在深。”可见天下的基础在于国家,国家的基础是每一个家庭,而家庭的基础是每一个组成家庭的成员本身,可见只需家庭的每个成员都做好本人份内的事情,这个家庭就会变得幸福美满,每个家庭都幸福美满的话,这个国家必定繁荣昌盛,(若是每个国家都繁荣昌盛的话,天下就承平了。所以,只需每个人都做好份内的事,世界就变得美好了。

读《孟子》,读出的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义”字贯穿了孟子的全部道德观,如果“仁”是爱人的话,那么“义”就是助人;如果“仁”是博爱的话,那么“义”就是广利;如果“仁”是尚慈的话,那么“义”就是豪举,在孟子的“义”里,凝结着心中装有集体的高尚道德情操。

我们勤奋于物质遗存的碎片中,寻找和发觉人类精神和聪慧的交集。崇奉使我们能在变化无穷的时代,以淡然自如的潇洒决胜于千里之外;以游刃不足的技能突出于茫茫人海;以泰然自如的倜傥抒写生命的美好;在时代的合作中,成为安然面对的真正豪杰。《孟子》所教给我的正是一种崇奉,一种生生不息、独立自强的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孟子读后感

全文共 628 字

+ 加入清单

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说过《孟子》这本书,这是一本能教育我们怎样做人的书,同时也是一位良师益友。所谓闻名不如见面,今天,我就有幸读到了这本能让我们终身受益的书。

关于教我们怎样做人的书我读的不多,但也涉猎过一些,比如《三字经》、《弟子规》等。但这本书对我影响比较大。这本书主要写了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孟子身边发生的一些故事,我读后受益匪浅。

在这本书里有几个故事深深地记在我的脑海里,其中有一个故事叫做《师友之道》。这个故事主要讲的是交友要做到“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孟子说过“父子有亲,群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心”,这“仁、义、礼、智、信"五常之道则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法则,为政治应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才能维持社会的稳定和人际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个故事让我知道,交友不能看这个人的财产和地位,重要的是看这个人是否有才能,值不值得让你学习,这样才能交到真正的朋友。

在这本书里还有一个让我受益匪浅的故事,这个故事就是《成熟自己》。在这个故事里讲的是仁义,这个经常听到的词,在孟子看来,就好像良好的种子一样,种下去以后生根发芽,耐心呵护,最终使之成熟收获。如果种下去了,但没有收获,那和杂草没什么区别了。这个故事让我懂得了,每个人都要追求人生目标,都要追求自己理想的人格,如果半途而废,那自己付出的再多努力也就没有什么意义了。

“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我通过读《孟子》这本书,使我真正的懂得了做人的道理。我爱这本书,我不会忘记它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孟子读后感

全文共 430 字

+ 加入清单

安逸享乐往往能使人得到精神上的满足,物质上的享受,但这往往是堕落的开端;忧愁祸患的确会给人带来身心上的痛苦,但却是催人奋进的精神食粮。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孟子所列举的人物:舜,傅说,胶鬲,管夷吾,等等为自己的时代作出贡献的人们无疑都接受过生活,精神上的考验。我想“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对世间万物而言,是个永恒不变的定律。又如吴承恩所著的《西游记》中那坎坷的取经之路要是没有了妖魔的阻拦,一步登西天,唐僧倒是可以省去一路担惊受怕的困扰,安心的吃斋念佛,朝发夕至取回佛经,但可谓出门长见识,唐僧若只随徒儿们在云里雾里日行千里,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又怎能领悟“佛”中能超脱世尘的感悟?那《西游记》便成了一个无趣的故事。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但也是在外界的压迫下日渐成熟,如果人在安乐中生存,那他就会失去对外界的抵抗,对生活真谛的.领悟,最后会像“温水效应”中的青蛙一样,失去了生存的能力。而紧张的生活节奏适当的压力能使人绝处逢生,绝望中寻找通往光明的前程!

展开阅读全文

篇7:孟子的权变

全文共 200 字

+ 加入清单

(有时候不能死守规矩)

孟子》有这样的记载:

淳于髡曰:男女授受不亲,礼欤?孟子曰:礼也。曰:嫂溺则授之以手乎?

曰:嫂溺不授,是豺狼也。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授之以手,权也。

虽然有“男女授受不亲”的规矩原则存在,但嫂子落水快淹死时,必须拉她、救她,这是“权”(变通),否则,见死不救,就是豺狼。

这说明规矩是死的,规矩总有解决不了现实问题的时候。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就应该采取权变的态度,不能死守规矩。

展开阅读全文

篇8: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全文共 832 字

+ 加入清单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著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更多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9: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

全文共 1263 字

+ 加入清单

宋代国宰相赵普曾经标榜说,自己是用半部《论语》治天下。可见古人对论语的推崇之极。这部曾被古人誉为治国之本的《论语》,对我们现代人来说,还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吗?

──题记

《论语·卫灵公》中记载,孔子的学生子贡问了老师一个非常大的问题:“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老师以商量的口气对他说:“其恕乎!”什么叫“恕”呢?孔子又用八个字解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就是说,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推己及人,将心比心,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给别人造成伤害。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学会宽容。

宽容在我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中,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为人处事的重要原则。

唐太宗李世民宽容、重用魏征的故事被传为佳话。在李建成与李世民的皇位之争中,魏征为李建成出谋划策,多次使李世民陷入困境。玄武门之变后,魏征成了李世民的阶下囚。这时,李世民完全可以治他的罪,杀他的头。但是,李世民宽容并重用了他,让他做到了宰相,结果成就了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再往前翻一翻历史的画卷,齐桓公宽容并重用曾险些射死自己的管仲,从而成就霸业;蔺相如宽容多次羞辱自己的廉颇,留下“将相和”的美谈……

古人尚能如此,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我们更需要调整自己心态,调整好与他人的关系,学会宽容。

《北京日报》曾刊登过这样一件事:一位小伙子在公共汽车上吐了一口痰,女售票员让他擦掉。小伙子感到很难堪,不去擦。女售票员给了他个台阶下,自己用纸把痰擦掉了。事后小伙子很后悔,他给报社写了一封信,表示向这位售票员道歉。这件事启示我们:“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风平浪静。”得理也让人,宽容的感化作用常比剑拔弩张作用要恒久得多。如果她不这么做,而是硬逼小伙子去擦掉,结果不难想象。

然而,现实生活中,真正做到宽容谈何容易!有很多时候,他会为一丝一毫的事情而斤斤计较,耿耿于怀。事情已经过去了,而他还是老在那想,这么可恶的事情我怎么可能原谅它呢?然后就是在不断的自我咀嚼中,不断的从中受到伤害,难以自拔!有时甚至要发誓“报仇”!哎,仔细想想,何必呢?让自己整天活在过去的种种痛苦和仇恨中,这样的生活是多么悲哀!

那么,怎样才能学会宽容呢?

首先,宽容需要沟通。当自己与他人发生矛盾或误会时,要主动与对方交谈,认真倾听对方的诉说。这样,才能沟通彼此的思想,从而消除误会和隔阂。

其次,宽容需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要想。积极地换位思考,地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我们就更容易宽容别人。

再次,宽容需要忘却。克制性的宽容,不是真正的宽容,它不能祛除感情伤口上的脓水,医治感情上的创伤。只有那种不记、不究的宽容,才是真正的大境界。

什么叫“半部《论语》治天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认为:《论语》告诉大家的东西,永远是最简单的。有时候一两个字,就够我们用一辈子了。“其恕乎!”──就一个“恕”字,教给我们如何在现代生活中获取心灵快乐,适应日常秩序,找到人生坐标;就一个“恕”字,就是我们自己的一幅健康的心电图,是这个世界的一张美好的通行证。

让我们学会去宽容别人吧!该放下时且放下,人与人能宽容相处,我们的生活将更加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的

全文共 440 字

+ 加入清单

历史的天空悠远而深邃,遥望这片天,群星闪烁。有两颗耀眼的星星穿越时空,成了现代和未来的指明灯。那就是儒家思想的创造者和传承者——孔子孟子。孔孟的思想影响着后来人,直到今天仍不褪色。

三人行,必有我师

求学道路漫长而艰辛,许多人一起学习,一起寻求心中的目标。孔子说:“三人行,必有我师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人生如战场,不是胜就是败。而决定胜败的主要因素是能否得人心。孟子的仁政如是说,“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成功非易事。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一次磨练造就一个全新的你,而只要你愈挫愈勇,还怕体会不到成功的喜悦吗?可是成功后你便堕落,你以前的努力又有何用?现在安逸的生活不是自己创造的,终有一天,它不会再属于你,只有在忧患中不断磨练自己,才能在竞争中有一席之地。

历史的天空繁星闪烁,滚滚长江水淘尽英雄。人们一直在追寻雁过雁往的飘逸,花开花落的浮沉,我们要用他们的思想——仁爱、和谐来主导我们的世界。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我眼中的孟子作文

全文共 512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一生的经历很曲折,小时候的孟子因受环境的影响,很贪玩。孟母因此搬过三次家,第三次家,他们搬在了一个书院旁边,孟子因此变得非常好学,时不时跑过去偷听先生讲课,孟母看到了很欣慰,就送孟子去上学。孟子在学堂里,经常因为有自己的见解,而去顶撞先生。孟子长大后,创办了一个学院,教导弟子。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仁义治天下,就带着弟子们去游学。可是,无论他到哪个国家,没有哪一个君王愿意接受,他们都是以战争的方式来打江山。到了老年,他觉得自己的愿望不可能实现了,就回到家乡来教学。

其实,孟子的做法没有什么不对,因为战争,会给人类带来灾难,人们会无家可归。用仁义来治理天下,人们都会拥戴这个君王,觉得这个君王是个好君王。

就像我们生活中,常常因为些小事,而动怒,打架,为什么不能静下心来好好的谈论,而是用武力来解决事情呢?现在,世界上还有许多国家在打仗,这有什么好处呢?这只会让人们受苦,这些战争灾区的人们是无辜,为什么要他们来承受这一切呢?为什么不能停下战争来谈判呢?这对双方都有好处。

读了《孟子的故事》我感触很深,它让我明白了,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用武力来解决,要用文明的方式来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我眼中的孟子作文

全文共 755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的流逝,荡涤旧迹,仅留下微薄的平淡与悲哀,纵横历史,一颗流星划破了长夜,流下一道璀璨的光和影。我,陶醉于你永远的孟子,你那淡泊名利,追求仁义,执著地忧国、忧民。

你的思想,深邃而又使人大彻大悟,让人不得不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又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迹象。你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当你遭到诸侯冷视之时;当你无法施才华之时;当你一心为民,而力不从心之时我看见了你辞去象笏的艰难与挣扎;一边是助君成业而自己却安于清贫,另一边则是你所向往的仁政忠义。你离去的背影如此地坚决而伟大,回到家乡,你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曾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可在我山穷水尽的那一刻,或在我烦躁的那一刻,我望见了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给予我前进的方向与无穷的动力。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细细地玩味,却在指泵碰触了清而澈,凉面透的泉水,淡得让人无从品味,感受的只有宽宏壮阔的大爱,久久地萦绕在脑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以民为本”我本仅以为你为求得一方兴起,一片安宁而不懈努力,可是,我错了,你虽身处山野,可心怀抱负,思虑早已冲出大山,越过江河,展望世间。你真正寻求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博爱,一种让仁义响彻齐鲁大地的大儒思想,一种为了正义而勇敢抗争的精神,何必在乎那权贵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委屈人格,受于压迫之苦?

唯有对你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为仁为义的人生之道。当后人恍然大悟你用心良苦的哲理如此深邃之时,你却早已悠然飘远,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仁政忠义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忧患而生,安乐而死的哲理?夜的帷幕渐渐拉下,我当空长吟,那远方完美的一道光弧,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我眼中的孟子作文

全文共 568 字

+ 加入清单

心中的孟子是一位王者,他“仁者为王”、“仁者无敌”的治国理论如惊涛拍岸,穿越几千年的历史汹涌澎湃而来,让我们振聋发聩;心中的孟子是一位智者,“五十步笑百步”、“缘木求鱼”的经典比喻,几经岁月的磨砺,其哲理沉淀更见丰厚;心中的孟子是一位勇者,他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然也”的观点更是掷地有声、气吞山河。他的思想是精神世界的高峰,矗立在交错的时空里,虽经历史的风尘弥漫,却仍闪烁着历史的光辉。

我是在遭受竞聘失败的打击,处于人生的低峰时,才千百遍熟读《孟子》的。看他在波谲云诡、征战鞑伐的战国辗转奔忙的背影,细心倾听他与梁惠王、公孙丑、万章等的对话,玩味他顶天立地的大丈夫人格理想,感染他“仁义忠信”的道德精神。他声如洪钟、语调铿锵的辩论,常令我热血沸腾;面对君王他锋芒逼人的慷慨陈词,又让我对他肃然起敬。每次捧起《孟子》,都能看见他的音容笑貌,他的轩昂气宇。读得越多,他的面孔愈鲜活,他的外形愈清晰。好多时候,他全身素衣飘飘,翩然而至,定格在我的面前:满头乌黑发亮的长发,用皂巾不经意包裹起来,齐聚满脑的智慧。两眼犀利如刀,能剖解一个人内心的真、善、美、丑。大而挺的鼻梁,高耸起一座睿智的思想山峰。一张很有魅力的嘴,薄薄的唇如利剑,直刺一些虚伪君王的内心。此时,他手捋美髯,笑容可掬,亲切可掬,漫步走近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我眼中的孟子作文

全文共 696 字

+ 加入清单

为士大夫者,非尧舜之道,不陈前,非孔孟之道不着述。

——题记

他,一个平凡至极的人。他没有秦皇汉武的创举,他没有商鞅范彝的谋略,他更没有富可敌国的财富,没有位高权重一手遮天的能力,更没有指点江山的霸气。与他们相比他只是繁星中的点点火星,如此的微不足道。但他演绎出了他的史诗,平凡中的不平凡,他便是孟子

他,继承了孔子的天命思想,剔除了其中残留的人格神的含义,把天想象成为具有道德属性的精神体,他认为哲学的思想中最高的范畴是天。

他,在那个战火的年代了,在那民贱君贵的不平扥的时代中。他傲然站出来,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藐视王权的思想。他将所有人无论贫贱,无论高低平等看待,在他的眼中人人平等,“圣人与我同类者”他的傲然如此。

他,一个身如草芥之人却心系天下。走访四海,关心民生,面对王权,他无所畏惧,直谏而言道:“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王权至上的年代中依旧无法动摇他的思想。面对高位的诱惑,生死的威迫他依旧保持着本心。与人乐乐而非独乐乐,这便是他的乐。

他,如大海包纳以为。他始终相信“人之初,性本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不善,水无有不下。面对不善,他用善去感化,面对不仁,他直言请柬“国君好仁,天下无敌焉。”他提倡仁政,而仁者无敌正是他的民本思想。

他,一介平凡书生,却成为了使人眼中的胜任圣人:他,一位平凡的老百姓,却无视金钱名利的威诱:他,一个平凡的子民,却舍生于直言进谏的艰苦道路上。

他,一个平凡的人,却在我们每个人之上,他拥有着天一般的胸怀,一样的淡然。他,瞰破了天道,看透了红尘,他所为的,只是保持本心。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我眼中的孟子作文

全文共 556 字

+ 加入清单

在古代文人们开口便是“孔孟之道”、“老庄之道”,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而与其齐名的孟子是儒学的另一个高峰,与孔子交相辉映,这光辉照耀着整个大中华,千年甚至万年,亦或永远。

孟子同孔子一样游历各国,并且在旅途中宣传自己的思想,政治主张等,孟子的一生都在游历。

孟子有着傲然的个性,这通过他初到齐国时,拒召之事可以充分体现出来。齐王以有病为由不亲自来咨询,政事而且派人召孟子前去。孟子称病谢绝了这次召见,而在第二天便出外,故显出自己没有病,齐王再次来召,他依然拒绝了。通过这件事我们也可以看出当时士有多么重要的地位,他可以向君王耍性子。

在孟子入仕时他推行自己的仁政,他藐视权威,积极的推行自己的主张,希望除乱世救黎民的精神思想境界是何其的崇高。

孟子的散文成就也是战国时期的璀璨明珠,苏辙在其文章《上枢密韩太尉书》中写道:“今观其文,宽厚弘博,充乎天地之间,称其气之小大。”由此可见孟子的散文如其人,正气浩然。而他的文章主要在《孟子》一书中,《孟子》一书是孟子同其弟子所做,主要记录了孟子的言谈。

孟子的散文充满了论辩色彩,犹如涛涛江水连绵不绝,无形之中冲垮对方的精神防线,其文章还喜爱用排比、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又一座儒家的颠峰,令人望而生敬,而这座山峰将永远矗立在苍茫的华夏大地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读孟子有感600字

全文共 702 字

+ 加入清单

孟子》是我国思想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孟子的仁政思想在《孟子》一书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我体会颇多。

孟子一生都在追求仁义,字里行间无不体现出孟子对“仁”的重视。在第一章第一节,孟子初会梁惠王时,对王“曰利”的行为进行了批判,强调了“仁”的重要性:“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在第二节,我们便认识了周文王这个人物。他就是以“仁”来行王政的典范。《孟子》书中多次提到这位伟大的君主。他建台子,挖水池,老百姓都很乐意帮忙,在文王说不着急时,竟还愈加卖力,还将台称为“灵台”,将池称为“灵沼”。麋鹿鱼鳖都可以在其中快乐地生活。各国老百姓都愿意成为文王的子民,在其治理下过上幸福的生活;面对蛮横无理的昆夷,文王还可以放下架子,做到有礼有节,不跟他们一般见识……所以,他深得民心,成为百姓“引领而望之”的君主。这才会有后来孟子的一句“仁者无敌,王请勿疑”,这就是仁德的魅力,有仁则王。

“仁”的力量代代相传,延续至今。不论何时何地,得民心者得天下,为民谋利的君主和官员,永远受到老百姓的拥护。汉文帝在位时,躬行节俭,励精图治。采取了“薄税敛”、“省刑法”、“以德服人”等有利于国计民生的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百姓富裕,天下小康。焦裕禄为兰考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积劳成疾,去世后成为官员们学习的优秀楷模,他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干部和群众……

“仁者爱人”,在现实生活中,不仅仅是为政者,我们每个人都要将孟子主张的仁义藏于心间,处处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以仁处事,这个社会才会和谐美好。孟子的仁义主张在当时虽不得赏识,但是却能够经受漫长岁月的考验,我们现代人应深刻领悟,将其发扬光大。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我心中的孟子作文800字

全文共 949 字

+ 加入清单

春秋战国,战乱频频,纷扰天下,风烟中,一人矗立,那人便是我心中的孟子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是仁爱的。他心系四方百姓,弘扬“仁政”思想,他关心世间万物,从王侯到将帅,从商贾到百姓,从牲畜到林木,从草色到花香。孟子在《尽心》中说道:“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这仁爱的思想影响了千百年来的中国人,例如2011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最美妈妈——吴菊萍。吴菊萍用双手托起了素不相识的孩子,不顾性命之险,如同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将坠楼的孩子紧紧拥入怀中。我想,吴菊萍的思想深处,是有着一个勇敢谏言“不违农时”、“数罟不入洿池”、“斧斤以时入山林”、“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的孟子,有着一个普爱众生、大爱天下的孟子。

他是梦中的一支歌,温婉,柔和,只因他大爱天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是刚强的。他有一颗坚韧的心,一颗不容人轻视,不容人僭越的心。纵然富贵,不随波逐流,污浊不堪;纵然贫贱,不卑躬屈膝,低声下气。可顶天,可立地,可爱天下,也可傲天下。他是硝烟中的一朵奇葩,他的刚烈无人能及,他心中有信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他不惧艰险,为了大爱的推广,将一切艰险都变为磨练。于是,他成为天下人皆仰视的一株傲梅。

他是战时的一把剑,尖锐,猛利,只因他心若磐石。

“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孟子是坦率的。他不遮不掩,不逃不避,直言人性劣端:“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他直面君王,指出其:“王好战。”他批评有权有势的达官贵人:“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他与道家先祖老子有着共通之处,老子飘逸如汪洋大海,他坦率如浩瀚宇宙。他们都直面人生,直视宇宙,坦率如飘渺峰神灵,孑然一身,却又心怀天下。

他是莲中的一曲舞,优雅,宁静,只因他坦率如神。

他就这样远去,远去,化为天边的一颗星。他是我的神,纵使相隔千年,即使,他的肉体已离这凡世远去,但他的思想,他那高尚如明月的品格,已经深深烙入我的心灵。我想,我懂他,哪怕懂的只是冰山一角,哪怕懂的只是火烛一隅。

梦中的一支歌,轻吟轻唱,道的是以神的姿态大爱天下。

战中的一把剑,猛击猛打,显的是以王的智慧心若磐石。

莲中的一曲舞,时起时落,诉的是以人的灵魂坦率如神。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永远的孟子作文800字

全文共 761 字

+ 加入清单

时间的流逝,荡涤旧迹,仅留下微薄的平淡与悲哀,纵横历史,一颗流星划破了长夜,流下一道璀璨的光和影。我,陶醉于你——永远孟子,你那淡泊名利,追求仁义,执著地忧国、忧民。

你的思想,深邃而又使人大彻大悟,让人不得不叹之惜之,赞之赏之。你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可又丝毫没有生搬硬套的迹象。你甘于平淡,却不甘于平庸,当你遭到诸侯冷视之时;当你无法施才华之时;当你一心为民,而力不从心之时……我看见了你辞去象笏的艰难与挣扎;一边是助君成业而自己却安于清贫,另一边则是你所向往的仁政忠义。你离去的背影如此地坚决而伟大,回到家乡,你聚徒讲学,著书立说,为自己的理想而不懈努力。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我曾摆脱不了那甜的诱惑,忘却不了那或苦或甜的香醇,可在我山穷水尽的那一刻,或在我烦躁的那一刻,我望见了你那平静如水的双眸、给予我前进的方向与无穷的动力。我想要触及你的衣襟,细细地玩味,却在指泵碰触了清而澈,凉面透的泉水,淡得让人无从品味,感受的只有宽宏壮阔的大爱,久久地萦绕在脑海。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舍生取义”,“以民为本”我本仅以为你为求得一方兴起,一片安宁而不懈努力,可是,我错了,你虽身处山野,可心怀抱负,思虑早已冲出大山,越过江河,展望世间。你真正寻求的是一种以民为本的博爱,一种让仁义响彻齐鲁大地的大儒思想,一种为了正义而勇敢抗争的精神,何必在乎那权贵之争?谁言非要承受那委屈人格,受于压迫之苦?

唯有对你惊鸿一瞥,却窥见了一种为仁为义的人生之道。当后人恍然大悟你用心良苦的哲理如此深邃之时,你却早已悠然飘远,教我如何追寻你的步伐,那仁政忠义的精髓?教我如何触及你的衣襟,那忧患而生,安乐而死的哲理?夜的帷幕渐渐拉下,我当空长吟,那远方完美的一道光弧,是为你而起的缥缈之虹。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孟子的名言_名言警句作文900字

全文共 750 字

+ 加入清单

1、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4、存乎人者,莫良于眸子。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则眸子了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听其言也,观其眸子,人焉瘦哉?

5、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6、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7、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8、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惟仁者宜在高位。不仁而在高位,是播其恶于众也。

10、天子不仁,不保四海;诸侯不仁,不保社稷;卿大夫不仁,不保宗庙;士庶人不仁,不保四体。

11、君仁,莫不仁;君义,莫不义;君正,莫不正。

1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13、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

14、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1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16、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

17、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18、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19、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20、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21、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22、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23、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24、富贵不能yi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5、不以规距,不能成方员(圆)¨¨¨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

26、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我看孟子的议论文

全文共 634 字

+ 加入清单

他说斯人背负大任,历经拂乱,方能成大事。他说自己善养浩然之气,大气之势,尽显言谈。他说王应先百姓苦以为苦,后百姓乐以为乐。他说人和首当其要,失民心者必毁其德。他还说王何必曰利。

孟子深论“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那么多个日月前的他可否深知过,身为一个诡辩奇才,颠沛流离各国,不辞辛苦是为了什么。仁与礼被孟子很好的继承,便是这太好,引心皱眉。他把大孝劝于暴君,他把仁爱告知战火,他把礼义说给小人,他居然告诉一个国君:你不必要说利。

一个绝对的理想主义者,生于乱世,他渴盼安乐,却不得不居无定所。看清了这世间的混沌污浊,我相信这曾惊醒过梦中人,但很快又陷入自己的自圆其说。生于安乐死于忧患。

亚圣如今是亚,以后是亚。孔子的心静如止水,这是孟子所学不到的,这也难怪孔子的学生会说老师的才德犹如天高不可攀登,话虽夸大,但并非不实。

孟子过分在自己的世界中。

乱世就是乱世,适者,方能有一席之地。孟子的思想或许太过前卫,并不适合出现在千年以前硝烟四起的战国。而就算是现在,也不是一个没有等级、不求私利、人与人相敬如宾,仁义充斥的世间。

他或许可以得到一些宽慰,但他仍不长记性,有善便有恶,利总是充斥在每个人的心中,谁又能说自己心中不曾有过一个失道者呢?他幻想把世间化为一个理想的伊甸园。但是自古十全不可能十美,毒蛇的诱惑依然存在。孟子一心想把仁礼发扬,他愿像老师那样伟大。

但我相信,他也不愿意那样偏激,在无人的寂静中你能听见他啜泣的声音么?

高人之高,非吾辈所能及。望你安好,别再纠结自恼。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