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美国电影黑天鹅观后感心理【合集20篇】

所谓攀比心理,是刻意将自己在智力、能力、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别人进行比较,并希望超越别人的一种心理状态.下面小编为您推荐美国电影黑天鹅观后感心理,欢迎借鉴。

浏览

7243

作文

1000

篇1:电影美国的故事观后感

全文共 1248 字

+ 加入清单

到今日美国的历史只有短短的200多年,但是它从一个一无所有,弱小的国家成为一个强国的迅速发展过程给人深刻的一项。《美国的故事》就是这样讲述了美国发展的传奇往事。

影片一开始描述了在17世纪之前,美洲大陆还是一片远古森林,草原上有大群的动物,有着广阔的原野。随着第一批欧洲移民的到来,美国最早的人民就在这里扎了根,从反抗英国的殖民压迫,到追求财富和梦想,美国带着一股不可阻挡的气势发展着,使自己的梦想成真,建设了强大的国家。在不断地征服自然或者非自然的阻力之后,美国在这些富有冒险精神的子民的努力下显现出了他现在模样。

横亘东西的铁路,连接大西洋与五大湖区的运河,洛杉矶的引水渠,耗费夸张的胡佛大坝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等这些浩大的工程造就了美国的强大,凝聚了美国人的民族向心力,当然也凝结了美国各色人等的血泪与汗水。但是这些在当时世界绝无仅有的浩大工程非但没有给我们劳民伤财的映像,倒成了美国精神的某种体现。这个国家在这样一群人的呵护下,建立了城市卫生系统用,治安系统以及医疗系统,逐渐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样本国家,在不断地茁壮成长。 影片中美国人的战争观给我的映像也很特别,他们对世界第一强国时的那种淡定从容,坚韧无畏。面对与南方的制度对抗的时候的那种为维护自由理想而义无反顾的责任感以及二战中举国一致,同仇敌忾,慷慨赴死的大无畏精神。片中的民众几乎和政府从来没有过什么冲突,政府一直在维护民众的利益而民众也一直在支持着政府,直到那场为纯意识形态而爆发的越战开始后,美国的新一代则显示出美国精神中追求真理,坚持信仰的一面。再加上那始终贯穿本片在战争中对非裔美国人不断地的肯定与赞扬,使我对这个民族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美国历史上三位总统对推进美国的发展发挥巨大的作用,华盛顿、林肯、罗斯福。

早期美国常年受到英国殖民者的压迫,奋起反抗,但伤亡惨重,美国革命一度陷入窘境。当时,广大革命者在山里,条件艰苦,士兵几乎衣不蔽体,但华盛顿知人善用,最终士兵们打破了传统的作战方式以打游击的形式打倒了当时强大的英国国军队。

林肯,我认为他之所以率领北方军队在南北战争中获得最终的胜利,主要在于他对前线战士的供给及时充足。在南北战争期间他组织建立了强大的电报网以及几乎纵横北美大陆的铁路网。而南方却正是因为铁路的匮乏,供给不足导致其最终的失败。

美国的经济得以如此迅速的发展,我觉得是得益于战争。为供给前线战士,使得美国的纺织业、制造业得到空前的发展。而日本袭击珍珠港之后,美国几乎全民自发的投入到战争供给的制造业中。当然,美国之所以像如今这么强大,还因为美国人都有一种人定胜天的信念,以及团结一心的精神。

影片中除了对民族的自我褒扬之外,还充满了对自身问题的反省。比如对印第安人的驱逐和对非裔美国人的不公正待遇以及破坏生态系统对美洲野牛的灭绝式的屠杀等等。这才是一个成熟的民族应该做到的事,好的事不谦虚,不做作,不好的事,不隐瞒,不回避。我们观看了影片从中了解了美国的发展史,了解了美国文化,从中学习了很多有用的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篇2:美国电影野兽男孩观后感

全文共 557 字

+ 加入清单

简介:男主原来是个帅哥,凭着自己帅就到处炫,炫得某女巫不爽了,啪叽一下,把他给变成了个丑八怪,观后感:野兽男孩。Rumor has it that(炫一炫新学的短语)男主若是在一年内未能使一个女孩真诚的说出“我爱你”就将永远那衰样。于是乎,男主先是憋家里好些月不出来见人(男主是富二代哦),后来想想不对,哥当一大众偶像好些年,怎么能永远成这样呢,再一想,有了,好像有那么个小姑娘曾经对哥有意思。毫不犹豫,男主扮成幕后英雄,救女主出那穷困潦倒的生活,把她接到自己家,还一副不好意思的样子天天送女主东西,又不让女主看脸,哎呀,这不急死人家了嘛。凭着男主的两酱油参谋,加上女主的好奇心,果断男主就成功将女主拿下,变回原样,功能圆满。

演员印象:男主赖得说了,没啥印象;女主咋看咋不像美国人,顶多是个混血,混亚洲的。

剧情分析:1、美国电影它不来点科幻它还就不爽了,爱情片还带点科幻,下次再带点动作吧~!

2、男主身为一帅哥,泡妹子技术必定是一流的,变丑了后也不至于对着女主变这么腼腆吧,导演您想像力真是丰富了点啊~!

3、给男主出谋划策的两位酱油还真够行啊,演得是挺有特色的,有用的策略啥也没提,最后还一副心满意足的样子,很能演啊~!

4、男主当的那啥绿色环保委员会老大,感觉很牛啊,美国还真是注重环保,哪像我们是学生会在那得瑟。

展开阅读全文

篇3:美国爱情电影观后感_他只是没有那么喜欢你

全文共 1521 字

+ 加入清单

“所有未婚女青年都该去看一下这部电影。”电影的开头,很有趣。从非洲某部落的土著,到纽约高级餐厅里的白领,从体态富贵的中年妇人,到魔鬼身材的窈窕少女,世界上,几乎每一个角落里,都有女生在问:为什么他没有给我打电话?为什么他不来找我?为什么他突然失去了联系?然后,这样的女生身边,总有一群劝解她的死党好友。好友总是说,“他这样做只是因为太爱你了”,“也许他害羞”,“也许他自卑”,“也许他不知道怎么联络你”,“相信我,他肯定是喜欢你的”……女人们只想赶快让姐妹们笑起来,却很少想该怎么让她们清醒。事实是,也许他只是不想找你。

电影说,如果一个男人真的喜欢你,他会动用一切力量去找到你,手机,email,msn,google……这已经不是石器时代了,真正喜欢你,即便经历海啸、洪水,即使你消失在人海,大海捞针他依然会找到你。如果他答应你的事却没有做到,哪怕那只是一个电话。不要给他找借口,“他真的很忙所以忘了”、“至少他真的与我道歉了”……他很忙,你也不轻松,这个城市有谁不忙?是忙到即将就任美国总统,还是一个小时有好几亿的生意要谈?有手机、有快速拨号、甚至有语音拨号,有时压根没想打电话,电话就从裤兜里拨出去了,如果真的喜欢你就不会忘记,如果忘记说明他不在乎你失望。男人对自己想要的东西是永远不会说“忙”的。如果他暧昧不清。不要替他解释:“他以前受过伤”、“他刚刚分手/离婚,他想慢慢来”、“他习惯了自由”……

一个男人若是真的喜欢你,就不会暧昧不清,就会昭告天下对你的所有权。如果喜欢你,但由于私人原因想慢慢来,他会立即把这一点明确告诉你。他不会让你猜来猜去,因为他不想让你失落而离他而去。如果他不愿意见你的朋友和家人,他不愿意带你走进他的圈子,说因为这只是两个人的事,那么请自动翻译成“我只想用你来消磨时间”,“我不太喜欢你”。如果他背叛你。不要去想:“他喝多了”、“那只是偶尔出现的意外”、“他是不小心的”……背叛没有借口。背叛这种事情是不会“不小心就发生”的,他不可能说“噢,我不小心摔了一跤,正好摔到别人床上去了。”如果他都喝得醉醺醺才来找你,而不愿意在清醒时为你改变,那么就该离开,因为长远的生活是需要清醒的。如果时机成熟但他依然不想结婚,也许仅仅意味着“不想和你结婚”,那些说“不想结婚”的人最后一定会结婚,只是不是和你如果他不断的与你分手,然后又来找你和好。

如果他突然莫名其妙的消失了。如果他是已婚。那么多那么多的如果,其实都只有一个答案。有时我们宁愿相信一个男人太害怕、太紧张、太自卑、太爱前女友、太敏感、太忙、童年阴影太多、家庭压力太大、太累……却不愿意看清很简单的事实。是的,他不是太忙,不是受过伤,不是有童年阴影,不是遇到了意外,不是要就任总统,不是脑震荡得了短暂性失忆,不是手机掉进了火锅,不是有健忘症,更不是你已经坚强到可以令他不担心,他只是没有那么喜欢你而已。

《Hes Just Not That Into You》里,我最爱的一段台词。那是名叫Gigi的女生,在误会一个男生喜欢她,然后表白之后发现是误会,被男生冷嘲热讽之后,说的一段话。Gigi说:我也许是太敏感太会小题大做,但至少那意味着我还在乎。你以为用上这些所有能看透女生的规则你就赢了吗?你也许不会再受伤,也不会再让自己出糗尴尬,但是你也永远不会再体会到那样的爱。你不是赢,是孤独。也许,我做了很多很傻的事情,可是我知道,这样的我会比你更快找到那个对的人。相信自己的感觉,喜欢自己的人生。也许所谓的happy ending并没有包括要给你一个perfectguy,也许所谓的幸福结局,就是抱着永不放弃的希望,继续前行。含泪奔跑,华丽跌倒。人山人海,边走边爱。

展开阅读全文

篇4:心理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296 字

+ 加入清单

上周末从网上下载了德国电影《最后的桥》2008版,看后深感导演和编剧的良苦用心,战争不管任何形式任何名义对于个体都是痛苦的。这部电影从一群高中生的角度,讲述了孩子们眼中的战争,让人看完辛酸无比。

心理学分析,14-18岁的男青年最大的苦闷就是自己认为自己已经长大成人了,却不被成人世界所认可。因此,这个时候能够有任何的组织或个体,给予他们身份认同感,他们就会毫无保留的奉献自己的一切。从这个角度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在此期间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就很容易误入歧途而不自知。

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群处于躁动的青春期的男孩,理解了一项国防军委员会的军事委托,守住城外的一座桥。男孩们十分兴奋,最后能够参与到保卫祖国保卫领袖的伟大战争中来了。没有理解正式的军事训练,他们就匆匆上阵,刚开始他们丝毫没有战术意识,就站在桥上。之后一个飘过的将军告诉他们正确的做法,在桥下修建了一个工事,放上机关枪,在桥的那头配备一个反坦克手,后面的机关枪火力掩护,高处设一个狙击手。在这样的配置下,这群孩子竟然从下午坚持到了第二天。第二天,来了一群人准备炸毁这个桥,却事先没有通知这群小伙子,愤怒的小伙子们阻止了对方的炸毁计划。最后,对方撤走了,美军过来了,小伙子中唯一的存活者走向了他的恋人,再次拥抱了生活,告别了战争。

这部片子是德国在1959年拍的,因此本片充满了人性和人文主义精神,本片的观点是:战争都是错的,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我想,这部片子要是让我国导演来拍,会拍成什么样?估计是一群青年们有感于国家沉沦,山河破碎人民被奴役,而自觉自发理解我党领导,掩护大部队撤退,最后跟敌人同归于尽。总而言之,是一部充满了爱国主义和英雄主义的影片。

为什么会产生这么大的差异?民族差异?历史差异?价值观差异?其实我认为这都不是主要问题,最关键的是应对的具体问题不同。美军过来,德国的民众不会被屠杀被奴役,但日军过来,我国的老百姓就是被屠杀被奴役。因此,这样的状况下,无论如何,和平主义观点在我国是没有市场的。我们老百姓当然懂得战争是痛苦的,生活是最重要的,但是侵略者弄得老百姓当良民都没法过日子,那就只能拼死反抗了。

我在14-18的时候,也有这种深深的表现欲,渴望被组织接纳。当时班上有一群人搞了一个以班长为核心的小团伙,经常干一些到处去野炊、跟人打架、帮人调解的事,我也不自觉的就向人家靠拢。以前有一次,人家不经意的说缺会费,我回头就把自己攒了大半个学期的钱交了上去,然后感到无尚的光荣,似乎我最后为组织做了一次贡献,立了一个大功。若干年后,再回想起这事,我感觉自己无比傻帽。但是,那个年龄段的我也就只能干出那样的傻事来。

香港电影《古惑仔》公映,搞得香港的小年轻们纷纷模仿,想成为潇洒风光的大哥,引起家长们的强烈反感。年轻人好蛊惑,好忽悠,一方面是他们没有社会经验,渴望表现,渴望被社会认可、接纳,渴望干出一番惊天地泣鬼神的事来,另一方面是年轻人那种简单的社会价值观,非对即错,非黑即白。

期望我们的社会和家庭能够对这部分群体的心理更多理解和关怀,帮忙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帮忙他们走上正道!倘若如此,这部电影也就没有白拍。

展开阅读全文

篇5:心理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621 字

+ 加入清单

每个人,都有童年,而每个人的童年,也各自不同,《浅蓝深蓝》心理电影观后感。童年似一杯浓浓的咖啡,暖到你心窝,童年似一壶淡淡的茶,让你回味;童年似暴风雨的彩虹,五颜六色,炫丽无比;童年又似那晚霞后的余光,那么让人留念;似那弯弯的小路,伴你成长。风儿不能将这温馨回忆吹飞;雨也不能将这感人旋律阻止,只有阳光将它照耀,将它保存。

片中的豆丁,是一个个性的孩子。他自信,开朗,但却有点儿骄傲,自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孩子",直到某一天,一个新来的,自称"大王"的小胖子结束了他的辉煌。他被打败了!伙伴们一个接一个的离他而去。"胆小鬼",他心里寂寞,却犟着一张脸。他决心要打败那个自称"大王",横行霸道的小子。

豆丁一次又一次的反击,最后认定自己不能打败他。他对命运低下了头,对"大王"的话惟命是从。他开始消极应对现实。

因"飞机"事件,他开始重新拾回自信,朋友们也明白了各自的过错。他又向"大王"发出了挑战书。"大王"自然对这件事满不在乎,继续挖苦他。哨子再一次吹响,"大王"冲在了前面,而豆丁因为体质弱,落在了后面。正当"大王"遥遥领先,自鸣得意的时候,眼前的景象让他不禁冷汗直冒。他是个十足的"旱鸭子",当然,游泳对他来说就是下地狱。随后赶来的豆丁最后超过了他,赢得了胜利。

豆丁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是的,这个世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人没有欠缺,那就构不成这个和谐的社会。

让我们从浅蓝玩到深蓝,从童年步入青春。回顾昨日,展望未来!

展开阅读全文

篇6:心理电影观后感

全文共 1404 字

+ 加入清单

今晚,因为秋雨绵绵,每晚和朋友们的散步活动就自动取消了,打开电脑,上网看电影也很惬意。

《吮指少年》又叫《吸拇指的人》,这部获得第5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最佳男主角奖”的电影,是一部心理影片。电影讲述了一个17岁的高中生贾斯汀生长在一个普通而温馨的四口之家:父亲迈克是一家工厂的经理,母亲奥黛丽是护士,还有个弟弟乔。青春期的莫名压力使贾斯汀常常下意识地吮吸拇指。但最终贾斯汀摆脱了压力的困扰发挥了自己对社会问题的领悟,逻辑思辨潜力成为一名纽约着名大学新闻专业学生。

影片中首先让我感动的是亲子关系,当父亲为了阻止儿子吮吸拇指时,在儿子的拇指上写下了MFC。贾斯汀对女朋友的解释是MotherFuckingSucker(混蛋)这种解释简单而又叛逆。其实真正意思是父亲的名字Mike.F.Cobb的首字母的缩写。父亲对儿子的爱与期盼都写在那个拇指上,每一天儿子都要吮吸数次的拇指上。

影片中,贾斯汀的牙医佩里对他吮吸拇指的行为进行了催眠治疗,他告诉贾斯汀当你害怕感到孤独时,闭上眼睛幻想自己在森林里抚摸能给自己带来安全平静的力量动物,看着它,研究它,当你想吮指时,用意念召唤你的力量动物(给予力量的心灵动物)。你不再孤独,不再害怕,你不再需要吮指,你的手指也不再需要你。其实,佩里的催眠治疗做得很好。但是,佩里和贾斯丁分别时说一句:“从此刻开始你的手指吮起来像烂肉了。”这是后催眠暗示。

贾斯汀在改变时的心理震动和行为上的过激行为都把人性面临改变时的弱点刻画地十分丰富。每个人都面临着改变,以前或者将要,无论是机遇还是风险的改变,都对未来抱着一种无法确认的心灵折磨。

贾斯汀在学校的一些表现常常造成老师及同学的困扰,例如:常出现注意力无法集中,坐立不安,小动作频繁,精力过人的现象。贾斯汀被医生确诊ADHD(注意力缺陷过动症),之前父亲和老师只认为是一种不良习惯。但最感谢的是辩论老师看到贾斯汀心疾病背后的智慧,而一步步培训成为一个多次获奖的辩坛高手。这带给贾斯汀自信和成功的喜悦,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

贾斯汀渴望改变,渴望成熟,渴望战胜疾病,他问父亲是如何戒掉踢足球的,父亲提及这个话题依然十分痛苦,但他戒掉了。尽管儿子一再追问父亲戒除的方法,父亲没有明确的答复,让贾斯汀有点失望。可见父亲内心依然没有戒除,这也是说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情结,我们带着情结生活。

对父亲的失望、对母亲的不信任,让贾斯汀一度沉沦。他在确认母亲和明星并无暧昧关系后,并了解到母亲对患者、对家人无私的爱,他的内心一下子释然了,整个家庭充满了爱的信任。贾斯汀真的长大了,成熟了。爱和信任是家庭幸福的重要因素。

当贾斯汀受到纽约着名大学新闻专业的录取通知书时,父母真诚的祝贺,让贾斯汀感动不已。父母已经接纳了这个尝试青春期吸、蒙上眼睛玩性爱游戏却又毫不迟疑地离开了虚情假意女孩的儿子,接纳了这个患有ADHD却有着优秀的逻辑领悟潜力的儿子,接纳了没有和父母商量却执着追求自己梦想的儿子……

影片的最后,贾斯汀充满激情的奔跑在纽约的街头,纽约接纳了他,这个世界接纳了他,他的新闻主持传递在国家的每个角落,深受大家的好评,尽管他依然是在睡梦里吮吸拇指的年轻人。

最好的治疗效果就是让我们接纳自己,接纳症状,带着症状快乐的生活。(对症状说:我已习惯了和你一齐!)

已是凌晨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无论什么样的天气,每一天早上对自己说:“这天是个好日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7: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450 字

+ 加入清单

一直找不到什么好看的电影,要么太暴力,要么婆婆妈妈的不知道讲什么。但是今天看到了一部电影《弱点》,开始还以为是专门讲什么心理学的东西(和恐怖惊悚电影一类的)。但是这部长达两个小时的电影,一开始看了就引人入胜,时常伴随着淡淡的感动,触动你的神经,让你时不时的眼泪充满眼眶。导演的尺寸把握的恰如其分,当你眼泪要流出来的时候,却又出现了轻松诙谐的内容。

看了不久之后,你会发现这部电影很有阿甘的形象,但是让你感觉或许比阿甘更真实。

我不知道,是否也有人认为这部电影很有美国的主旋律,就像前段时间获奥斯卡大奖的电影《拆弹部队》一样被人说成很有美国的主旋律。但是,这确实反映了美国的某些事情,如黑人和白人没有种族分歧了亲如一家人、社会地位低的人的美国梦、对人的个性的尊重、有钱人的慈善之举。

这部片子其实反映的内容非常的丰富,关于宗教、党派、个性、亲情、教育、反腐败等。

另外,这部电影给宝马、田纳西大学、肯德基做了个非常好的广告。

在结尾部分,看到儿女成长、进步,陡然间觉得养育子女成人是一件非常自豪、有成就感的事情。

展开阅读全文

篇8: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576 字

+ 加入清单

迈克尔·奥赫出生在贫困,复杂的环境,直至三岁,他不得不过起流浪汉的生活。生活选择了他,但是他已经没有勇气面对未来,只是停留在三岁前妈妈的保护。

那是一个高大壮硕、皮肤黝黑的孩子,面无表情的脸上,掩不住些许苦愁的滋味。明明天气阴冷,他却穿着单薄的T恤和短裤,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不管他看起来高大得多么让人戒备,他只是个16岁的孩子。已为人母的莉安把一切看在眼里,她不但给这个孩子一个温馨的家庭,还给他了属于每个人的尊重。莉安温馨的关怀和教育终于让这个“可怜”,憨厚的男孩成长起来。

我们每个人必须都有些缺憾,这也是生活和现实中难以避免的,我们不避为此惭愧而逃避,打开自己的心扉,对自己宽容点,让自己的心灵找个栖息的地方。

弱点,无需隐藏,或者说它是一个人真实的象征。与其扭扭捏捏的被别人嘲笑,不如坦然的面对,放弃那些不必要的佯装。

同时,也没有必要为了别人的价值观而活,思考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来说最有意义,然后给自己一个信念,让意志左右生活,并为此运用自己的优势。努力,奋斗,为了你想要的而活。

生活难以抉择,最好的选择就是你选择自我,自我实现。

这是我们的完美宿命。

而莉安,男孩,他们即是我们生活的启迪因素,当这些因素与我们的神经细胞冲撞时,我们必须作出抉择,或者,当我们感到疲惫,让这些故事和某些品质当作自己意志的鞭策,直到某一天我们成为自己"人生电影"的主人公。

展开阅读全文

篇9:美国电影《弱点》观后感

全文共 2513 字

+ 加入清单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个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黑人孩子的故事。他从一个吃穿没着落的孩子发展到一个优秀的大学橄榄球运动员。这其间,安妮一家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安妮以她博大的胸怀和爱心接纳了迈克尔,以她的开朗热情感染了迈克尔,以她无私的爱融化并温暖了迈克尔那颗饱受创伤的心。

影片中,安妮一家都极富同情心和爱心,我要说,这一切也许都缘于安妮这位心胸开阔、充满爱意的女主人。安妮的女儿柯林斯,虽然看上去有些高傲,但她对于同学们不解和嘲笑的目光根本不在乎,并且在自习教室时,主动走到迈克尔旁边坐下,陪迈克尔一起做作业。这一举动无疑给那些看不起黑人孩子、歧视迈克尔的同学一次大大的惊异与警告,也显示出了柯林斯没有种族歧视的爱心。安妮的儿子小肖更是一个热情开朗、调皮有加的快乐小男生。他以他独有的方式关爱着迈克尔,并以有了迈克尔这样一个大哥而骄傲。安妮的丈夫也是一个极开明的男士,他尊重安妮的选择,支持安妮的一切爱心活动,成了安妮不可多得的给力者。迈克尔生活在这样一个幸福阳光的家庭中,真算是他人生的最大幸事。

当安妮的老公郑重地问迈克尔是否愿意成为他们家的一员时,迈克尔的目光环顾着这个家庭中的每一个人,看到每个人都对他投来充满笑意的目光并点头示意时,迈克尔轻声地说:"我以为已经是了。"这就是迈克尔肯定的回答,是一种幸福的融入。

在整个影片中,最令我敬佩与感动的人物便是安妮那份伟大与智慧的母爱。

有一次,迈克尔开车带着小肖因处于兴奋状态中而出了车祸时,安妮的表现让我由衷的佩服,看着她当时的表现,我想,即使是孩子的亲生母亲能做到这样也应当说是少之又少,她首先确认了迈克尔没事,然后再去看小肖,当她确认小肖也没什么大碍,但被警察告知这只是一次偶尔的幸运时,并没有因自己的宝贝受到伤害而对迈克尔恼怒,而是平静地走到迈克尔身边,蹲下身来关切地抚摸着迈克尔的肩膀,告诉他小肖没事,并关心着迈克尔因救小肖阻止那个气囊时受伤的手臂。这些举动足以安慰一个缺少关爱而受伤的心灵。这不只是做秀,而是一个充满爱心的人才可以在无意识中表现出来的言行,这已经远远超出了一个伟大母亲的爱,而是把这份爱洒向了整个人类,在我的意识中,这才是真正的博爱,真正伟大而无私的爱。

迈克尔在橄榄球训练场上,一直不得要领,教练试图以严厉的语言来让迈克尔开窍,但却总也不得要领。而安妮却用了一个恰当的比喻,让迈克尔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和职责,给这个孩子上了一堂生动的责任课。最令人佩服的是安妮说出的一番话:"大声吼没用的,他不相信别人,在他以往的经历里,那些人都装做关心他,但后来都消失了。"这句话有着深刻的教育意义,特别是对于我们这些在家庭教育中出现差错的家长。我们在看到孩子犯错时,试图以狮吼来警醒我们的孩子,可效果往往相反,不但得不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反而让孩子站在了我们的对立面,不要说配合我们的教育,而是完全朝另一个方向走了下去。

另外,这句话也在告诫我们这些家长,当我们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有所改变时,不要企图孩子也会顺从地随之改变,因为孩子在我们以往不当的教育方式下,已经不再信任我们了,孩子心目中那个温暖的母亲已经离他们远去了,所以,我们只有付出比以往更多地精力和爱,逐渐地拉近与孩子之间的心灵距离,这才是我们最先要做的。我们要给自己时间,给孩子时间,在这样爱的付出与等待中,才能看到我们期盼中的孩子又回到了我们身边,并朝着我们期盼的方向健康、快乐地成长着。

当教练发现迈克尔的惊人的变化时,来到安妮身边请教她对迈克尔说了什么让他有这么大的变化,安妮的一番话再次让我感动与受教:"你应该了解你的队员,他的保护意识排在前2%。"这句话足以可见安妮的智慧所在,她看到一个孩子身上的优点与长处,并使之发挥到极致,以带动其他方面的发展。这也正给我们家长提了个醒,不要把目光只关注在孩子的缺点上,而使之遮盖了孩子身上的长处和闪光点。当你把孩子自身的闪光点找到,并使之不断地扩大,以至于用它的光环去照耀着其他方面时,你会发现孩子的缺点在一点点地缩小,而优点却在一圈圈地扩大着。

最后,因为调查人员的一番话,差点造成了对迈克尔更大的伤害。她告诉迈克尔,安妮一家对他好一切都是为了自己,为了让他为他们的母校服务。因此,迈克尔感觉受到别人的摆布与愚弄,从而恼怒的离开安妮家。安妮陷入深深地自责与痛苦之中,她不仅提出了对自己的质疑:"客观地说,我是一个好人吗?"看到这儿,我不仅想到我们这些做父母的,在为孩子做任何一件事时,都是抱着对孩子好的心态而去尽心尽力的做的,都像安妮那样真心地为了孩子好才那么做的,可是,当孩子不领情时,当孩子对我们的爱发出质疑时,我们也开始怀疑自己的初衷,我们也像安妮一样对自己提出了质疑:"我真的是爱我的孩子吗?我真的是为了孩子好吗?"在自己的质疑声中,我们会像安妮一样,不难发现自己的偏差之处、自私之点:这其中,我们给孩子的爱里已经掺杂了我们的需要和渴望;已经融入了我们的面子问题;已经在这满满的爱里续写了太多的虚荣与自我。就像安妮的老公肖恩说的:"在这里面,你获得了一种变态的满足感。"真的,做为家长的我们,显然是真的在爱我们的孩子,但也同时有了些许的面子问题、虚荣心问题,从而体验这其中得到的满足感和荣誉感。

在又一次找回迈克尔时,安妮与迈克尔有了一个特别智慧的对话。安妮:"你想打橄榄球吗?"迈克尔:"我玩的还不错。"其实这也代表了迈克尔已经喜欢上了这项运动。迈克尔问:"你想让我去田纳西?"安妮:"我想让你自己选择,这是你的生活,你自己做主。"迈克尔接着问:"如果我不想打球呢?"安妮强调说:"这是你自己的生活,你自己做主。"在我看来,这是最明智、最智慧的母亲,她懂得尊重孩子,知道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她明确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界限,这让父母与子女之间都会有一种轻松的愉悦感,所以,迈克尔才在以后的调查谈话中用了这样一个词"选择",他明确地告诉调查官,是我选择了这所大学,因为我的家人都在这个学校读书。

这就是理由,是一个再恰当不过的理由,更是一份在爱的力量支持下的自由的选择。如果做为父母的我们,都有这样一份从容,都有这样一份信任与尊重,那么我们的孩子都将是快乐而幸福的孩子。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美国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全文共 3531 字

+ 加入清单

昨天夜里,无意间点开了这部电影,观影的第一感觉并不怎么好,虽然上演的也是青春岁月,但很不接地气。在国内应试体制里安然成长的我们,自然很难代入欧美那样的带有鲜明的叛逆倾向的高中生活,拥有十分开放的自由与丰富的课余活动。而青春剧,一般应有的主题便是成长,从叛逆走向成熟。这部影片可以说也阐发了这样一个关于成长的主题。然而,随着剧情的一步步深入,我的看法发生了改变。

影片叙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女主角在参加友人派对之后,夜里归途中,意外发生车祸而命陨,而在这之后,却发现自己又重回车祸的那天早晨。于是,像正常人一样,她只以为那只是一场梦,不过,按部就班之后,发现一切都如“梦中”所发生的那样,最终,在卡车来临之际,她警告了司机,然而最终还是撞上了别的人,翻车身陨,结果又回到了那个早晨。她以为是她做错了事情,试图从蝴蝶效应的角度去解释,也跳出死亡的轮回,结果她做了改变,改变了当日的行程。夜里,她没有参加派对,而是和闺蜜一起待在房间里,熬过了那个时辰,但也得到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她们经常嘲笑的一个女孩自杀了。在不安中睡去,而醒来之后,依然是那个早晨。于是,女主角开始绝望,既然无论她做什么都无法改变,那么为何不选择放弃?于是,她选择了沉沦。在一日结束,当女主绝望的流下泪水之时,幸而,有人给了她温暖。沉沉睡去之后,又回到了那一日,这一次,她没有选择沉沦,而是尝试去将这一日过得有意义,她推掉了一切事情,去陪伴随着成长而渐渐疏远的家人,去亲吻那个一直默默陪伴在她身边的男孩,去试图拯救那个走在自杀之路上的少女。一次又一次,不断地从早晨开始,直到有一个早晨,她起床之后,真正明白了这一日应该如何去过。

这是成长,也不只是成长。从绝望到沉沦,从沉沦到救赎。这是一个反叛与回归的故事,然而也不止于此。

影片中,值得注意的有两点:一是一日轮回的暗示,二是女主在其中的变化的选择。永无止境的永远没有改变的一日,曾深深让女主绝望,而这样的遭遇也让她理解了那个一直被她们嘲笑的女孩,一日又一日,永远被嘲笑,永远没有改变,最终绝望而自杀。在女主走向沉沦的时候,和那个女孩换了鞋子,走她走过的自我放弃之路,幸而,在最终的绝望里,有个男孩救赎了她。在影片最后,女孩跑上公路想要撞上卡车自杀之际,她推开了那个女孩,拯救了她的生命,也完成了自我的救赎。首先,显而易见的是,这一日轮回所昭示的是那个女孩永无改变的一日,告诫我们要注意自己习惯的言行,不要忽视这每一日一点一滴的伤害,更要重视发生在校园里,霸凌对理性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所造成的心灵创伤。

然而,除此之外,这一日轮回,还有一层意思。在每一个人的童年,我们都会以新奇的目光去看这个世界,每一日对我们都是崭新的。渐渐成长,步入青年,青春的血液在沸腾,思维的碰撞与世界观的革新,让我们停不下思索的脚步。然而,青春之后,对于大多数人,却是生命之火渐渐停滞。罗曼·罗兰曾说:“大部分人在二三十岁上就死去了,因为过了这个年龄,他们只是自己的影子,此后的余生则是在模仿自己中度过,日复一日,更机械,更装腔作势地重复他们在有生之年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所爱所恨。”

在高中毕业之时,女主因车祸死亡而陷入了轮回的一日,这似乎也在暗示走向成熟之后,生活就是这般模样。大多数人都这样活在一日又一日的轮回里,重复着同一件事情,批判与嘲笑着同一个人、同一件事,往往因为误以为未来还有很多时日而伤害与忽略身边真正要珍惜与爱护的人,而事实上,他们却不了解,他们的生命其实只剩下了这一日,永远轮回的一日。影片里女主无限轮回的那一日,何尝不是现实生活里这种现象的缩影,只不过更加夸张,也更加本质。它在昭示着我们周围的绝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虚度了自己的百年岁月,将百年的时光过成了一日。我不觉又想起乔布斯所说过的一句话:“把每一天都当做生命中的最后一天,那么你所不期待的明天都将成为惊喜。”我不知道明天是否会成为惊喜,至少如果这样做,我们的生命会纯粹很多。

其二,是女主在这个轮回的一日里变化的选择。从一个正常人的角度,这是可以理解的,从不敢相信、心存侥幸的梦幻,到接受之后改变无果的绝望,从自我放弃的沉沦,到最终走向救赎。然而,我相信如果有人将自己代入到那个情景中去,恐怕更多人都会选择去做一些无法无天的事情,毕竟,每一日都会刷新,不需要自己承担什么责任。然而,女主却没有那样选择,在不需要承担后果的绝对自由里,她最终走向了善,走向了对自我与对他人的救赎。

正如一日轮回隐含了现实生活的影子一样,女主的境遇与在轮回里的自由,也在昭示着当代人最深层的生存背景。启蒙以来,随着理性地位的一步步抬升,人愈来愈失去了对道德与善的敬畏感。在功利主义的视角下,道德或许只是人类诞生之时一个偶然的约定。启蒙之时,理性的自由人走出了神的压迫,走出了蒙昧,赢得了人的尊严与平等。然而,也在那时,康德认识到理性本身,也是人本身的局限,为理性划下疆域,人无法接触到真实的世界,无法认识到物自身。同样,在理性的范围内,也无法证明:人有走向善的必然。随着理性进步与科学认知水平的提升,现代哲学家愈来愈认识到,世界本身是没有意义的,是没有价值的,而只有人会为这个世界赋予意义与价值。而在理性与科学的认知里,宇宙与人类文明终究有覆灭之日。随着生命科学的进步,似乎我们也越来越能证明所谓的“意识”也只是神经元运动的一部分,人死了之后并没有不朽的灵魂。在现代,更多人或许都在渐渐认可这一点:人本生于尘埃,亦将归于尘土。

说起来很有诗意,但是其后果却并非如此。这意味着从最本质的层面来看,善与恶没有高下,而更可能只是人的约定。这也意味着,从最本质的层面看,只要可以过了心灵的那一关,为善与为恶只要没有社会的批判都不会得到任何报应,无论是善报还是恶果。而其实,从最本真的意义上讲,人的生命只是自己与这个世界的一场相遇,人的一生在不断的去认识自己所生存的这个世界,也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己。而生命,只是自己与这个世界,仅此而已。如果,我们站在这种超越的层次来看,超越社会的流俗的价值评定,我们会发现所谓的道德与善其实并不具有本质意义,而真正永恒的只有无尽的虚无,进而,我们会发现其实在最本质的意义上,我们是绝对自由的,不过,我们被自己生活的依赖的人间观念而束缚。而如果,当我们有超越这种束缚的可能时,试扪己心,问一问自己,我们是否还会选择走向道德?而为什么我们还会走向善?这也是女主在那时面临的问题。

从超越的角度上讲,这个问题很难给出一个答案。康德面对理性对道德的无能为力,在伦理学里,假定了上帝存在,作为道德与善的最终归属。而伏尔泰说:“即使没有一个上帝,也要造一个上帝出来。”信仰宗教的人,道德属于神的律令。具有极高修养与深怀怜悯心的人,道德是他们存在的价值。寄托生命于历史文化的人,历史与文化要求他们走向道德。可对于生活于世界的绝大多数人,道德,一部分来源于天性,一部分来源于对法律的畏惧,一部分来源于不得已。如果没有神,没有因果报应,对于大多数人,道德滑坡是一种无法逃避的必然。而现实里,我们也能常常看到:“好人不长寿,祸害活千年。”想来,也令人无可奈何。

那么,既然如此,当我们有了超越的可能,为什么我们还会走向道德?影片里,女主是一个普通人,她用自己的改变与触动给出了一份答案。不需要形而上的追思,也不需要死后有什么好的报答,出于一份天性的善良,也出于一种现实生活里为善带来的感动,带来的意义感与归属感,她最终走向了善。女主身上的行为,深深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有时候,我们选择为善,并不是来源于我们高贵的灵魂所追求的超越与永恒,而只是来自于我们可朽的肉体对世间的记忆与眷恋。历史选择了道德。由此,我们一生下来,便接触了追求善的价值。从此,善成为我们的一种天性。而更宝贵的是岁月里留下的记忆与让我们的生命之根深深扎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从此,善褪去了她的至高与缥缈,而成为生活与生命里可以触摸到的点滴。正如理性告诉我们,人的一世只有百年,别无他物,而正是这些点滴让我们的短暂生命不会飘浮成一场幻梦,沉沦在无尽虚无的深渊里。

人活着,或许需要一种超越的玄思与追求,可以帮助我们不被滚滚红尘迷失双眼,而同时也需要一份扎根泥土的卑微可朽,让我们知道:我们是谁?又从何而来?在人的生命里,灵魂是轻盈的,超越的,若没有肉身坠着,或许早就飞走了,不属于人间。唯当肉身与灵魂融为一体,互相牵绊着,在红尘里蹒跚前行的时候,才有了卑微又崇高的人,才有了绝望而又充满希望的人间。

从自由走向善,在一日轮回的虚无与自由里,女主的选择是卑微可朽的,也是崇高至善的。这似乎也在昭示禅宗里追求的一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在可朽的一瞬里,照见永恒。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美国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全文共 1020 字

+ 加入清单

看完的时候是深夜,蹑手蹑脚地走到洗手间洗漱。过道里的灯光很暗,拐角处荧光绿色的安全通道标识十分显眼。脑海里瞬间闪过电影最后的那片幽暗的树林,雾蒙蒙的,笼罩着两个等待被救赎的人。

就像是一个无限循环的生死游戏,缺点是你不是一开始就知道结局在哪里。

设想,当你经历了一次可怕的生死浩劫,却在第二天醒来看到了同样的送给你的千纸鹤,听到了一样的对白,你甚至知道即将发生的事,并且在下一秒就得到了验证。

会紧张得不知所措吧。

你告诉自己这只是一个可怕的梦魇。而接下去发生的所有都在轻声而坚定地告诉你:这不是梦。你依然不耐烦妹妹递来的手套,依然收到独特而漂亮的玫瑰,你依然喜欢讨厌着同样的人。你甚至觉得这一切理所应当,一切事情就该这样。可你最后发现自己依旧逃不过灾难般不断重复的这一天。

虽然故事的主线是反校园霸凌,但除此之外还能看到更多值得注意的方面。主人公在不断地重复中经历了许多阶段,怀疑过,绝望过,最后又如找到方向一般重获新生。

嗯,在我看来,结局是一种救赎般的新生。

现实生活里很多时候我们忽略了很多。

和眼前最好的伙伴心照不宣的秘密,每个人都藏着一些不愿让对方知道的事。

所谓女孩子的友情,即使是整天在一起的小团体,相互之间也存在价值地位的差异。故事里的琳,因为性格原因几乎可以被视为四个人里最有话语权的一个。而女主萨姆因为和琳看似更加亲切的友情,让她从一个曾经的“书呆子”到现在有了自己要好的伙伴,并且还和很多女生倾慕的酷男孩谈起了恋爱。而当争吵发生,当她开始选择去正视什么才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一切仿佛才刚刚开始。

和原本最亲密的家人日渐筑起的围墙,对自认为多余的关心的厌烦,亲人之间的陌生和疏离。

就像曾经因为一次争吵而用指甲油在门口划下的线,你也再没想到她就真的不再靠近。也许真的是害怕你的厌烦吧。很多时候父母不能理解你的需要,无奈而只能按照你的要求去做。而这时你反而不能理解。

仔细想的话也许是很笨拙的爱了吧。

还有恋人。

那句话说,你喜欢的人可能不是你喜欢的人。年少的时候我们倾向于去喜欢一些光环,一些被覆盖,被涂抹了粉色气泡的臆想。也许是为了朋友的羡慕,也许只是因为害怕一个人。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即便大人也依旧如此。可能要经历时间的冲刷,很久以后我们才会去注意到那些一直默默陪伴着等待着自己的人吧。

真实的生活一次就过,既然如此,就去更多地感受这个世界吧。

感谢那些能让自己感受到温暖的事物,就像醒来的每一个清晨,柔软得仿佛融进枕头了的梦。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美国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全文共 603 字

+ 加入清单

15年读了这个小说,第一感受是,这故事真适合拍成电影

等到今年终于有时间,好好琢磨琢磨这件事了,才发现人已经拍成电影了......

这真是一部忠于原著的电影。

读小说时的画面被一一还原在了银幕上。出身在纽约的女导演Ry Russo Young对这个故事一定也有自己真实的体验。从头到尾没有什么多余的镜头,有几个画面唯美得让我想到了暮光之城,换成我一定拍不了她这么美。

女主Zoey Deutch真的太赞了。如果这部电影有五分,四分都是她的。漂亮带着镇静,很符合小说中的气质。那几场黑化的戏感觉很惊艳,还有许多细节,很有演技。

电影一直提到西西弗斯,觉得不是很恰当,如果用周国平的《幸福的西绪弗斯》应该更符合电影的主题:

“有一天,我遇见正在下山的西绪弗斯,却发现他吹着口哨,迈着轻盈的步伐,一脸无忧无虑的神情... ...他举起手,对我喊道:‘喂,你瞧,我逮到了一只多漂亮的蝴蝶!’ 我望着他渐渐远逝的背影,不禁思忖:总有些事情是宙斯的神威鞭长莫及的,那是一些太细小的事情,在那里便有了西绪弗斯(和我们整个人类)的幸福。”

西西弗斯是悲观的,但女主是“幸福的西西弗斯”,她明白这不可逆的事实,努力的发现生活中的美,最终学会了如何去过一天。

说这是女版的《时空恋旅人》好像有些过,但要表达的核心思想都是一样的,seize the day,我们平凡却可贵的人生,错了不会再重来。

我有个大胆的想法,拍成中国版是不是也挺有趣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美国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全文共 857 字

+ 加入清单

前段时间在微博上看到了这个电影,因为是喜欢的题材就马上找了资源,老实说比想象中的稍稍逊色。作为一个打着悬疑招牌的片子气氛感略感欠缺却始终贯彻人文关怀,情节走向也不够令人眼前一亮,着实是正片不如预告带节奏,就像是买了个红豆派,吃着吃着却发现是菠萝的。但不得不说开放式结局很出彩,可以说是稳稳托住了主题,带起了校园欺凌,自我拯救等一系列更大的东西。。结局足够再加一颗星。

老实说最近趋于此类边缘人群,人文关怀的片子很多,不知道是不是最近的市场趋向;片子还是老套美剧中受欢迎的女孩团体和被漠视欺凌的奇怪女孩之间的冲突故事。随着女主一次次轮回在同一天里开始揭开事件的全貌。并开始一点点觉醒,拯救他人也拯救自我的故事。

虽然剧情老套但多少也能让人联想起现实中存在的欺凌现象,想到一点之前不受欢迎不甚愉快的事情,以及在社会背景里有时也会刻意迎合别人的自己。

女主不断尝试逃离轮回的过程像是黑天鹅的蜕变,有一开始的不解怀疑人生,也有过恐惧试图逃离,还有像刺猬一样去攻击去宣泄情绪。直到最终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个小时候会帮所有的马清理干净不让一匹受冷落的善良的自己,并开始思考自己的亲情,友情和爱情。

可以说找寻自己是个很困难的过程,在我们不断经历不断成长之后我们开始离最初的样子越来越远,那个自己也开始逐渐朦胧遥不可及。

结局处女主牺牲自己拯救了一个女孩的生命和她痛苦的心,也终于得以走出生命的死循环和有些走脱的自己。结局开放供人遐想。不过美中不足地是女主的改变从始至终是个人行动,包括对于不受欢迎女孩的拯救没有感染其他人也没有得到任何助力,略显无力,但也符合现实。

在试听语言方面,女主每天睡醒的时的镜头很像《夜行动物》,有很好地表现出不同阶段女主的情绪状况;在聚会里鼓点的音效,很有气氛有悬疑感;同样的情节里通过拍摄角度的变换和镜头的删减创造出不同的观看感受。

总体上看可圈可点,是部正能量的主题盖过全片其他因素的片子。

当然看完这个片子也不妨找个时间静下心,想想自己真正的想法是什么,要怎么样不后悔地过完二十四小时,如果只有这二十四小时。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美国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全文共 529 字

+ 加入清单

忘记从哪摘抄的了:We are all in the gutter, but some of us are looking at the stars. What you believe makes who you are。王尔德说,我们都是生活在阴沟里的人,但仍有人仰望星空。我无力改变这个世界,我也不愿被世界改变。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

看这部电影,我回想到小时候,也就六岁左右吧,刚搬家到一个新的地方,新认识了两个小朋友,称之为小A和小B吧,两个小朋友都很有善,我都很喜欢,可能更喜欢小A一些,因为她更开朗大胆有担当一些,像个大姐姐。后来,不知道为什么,小A和小B关系一下不好了,小A 就把小B孤立了,有一次小B找我帮忙,小A阻止了并要求我不要再和小B玩,我答应了。从此小B再也没有和我说过话,偶然见到也是一种怨恨的眼神看我。没过多久小B就搬家走了,这为我的童年留下了较深的记忆。当年的我就和女主角刚开始的时候是一样的吧,被朱丽叶说成没个性也是理所应当。其实哪是没个性,是没有勇气才是吧。后来我总是想,如果当时我提起勇气去了解她们两的矛盾,把矛盾解决了,今天会是什么样的呢。所以从那之后,在我的人生中我都努力不去孤立任何人,那个怨恨的眼神一直时刻提醒着我。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美国悬疑电影《忽然七日》观后感

全文共 277 字

+ 加入清单

人,没经历过某些,永远不会懂得某些,这是人性基础设定。虽然大量文字影像言教身传试图告诉未开化的人性很多道理,但是很可惜,且不提洗脑的扭曲和智力悟性基因的限制,无用功且误判误导,不如不用拿出来糟蹋。剧本台词演员……看得我很尴尬,群演不错,我确实老了,看到有人看哭了,我表示羡慕你的年青。努力跳着看到结局,想知道怎么自圆其说而已。片子虽然努力试图表达人性中恬静美好的一面,人的一生,只为了完美自己与身边人的人格,而已,但导演和剧本本身太过肤浅,画虎不成反类犬,看得听得很尴尬。但,需要给世界一点光,给所有努力找到人格的人一点光。

你要改变的不是世界,是你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美国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观后感

全文共 2063 字

+ 加入清单

在《时间规划局》里,人们到了25岁就不再会变老。但是为了缓解人口过多带来的压力,所有人的胳膊里都被植入了一个计时的装置,只要到了时间,人就会死掉。时间成为了奢侈的一般等价物,可以

支付和买卖,这就造成了社会的两极分化。有钱人能购买时间,穷人要么走上铤而走险的“偷时间”的歧途,或者只有等死。这样的故事情节很容易能让人想起来拍摄于1976年的著名反乌托邦科幻片《

我不能死》。在那部电影里,人们一样受着固定的死亡时间的煎熬。

可是,关于《时间规划局》和《我不能死》之间联系的猜测,却得到了导演安德鲁·尼科尔的反对,他说:“这两部电影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在《我不能死》中,人们是有一个固定的死亡的时间点的

,到了那个年龄,人必须会死。可是在我们的电影里,情况却恰恰相反,影片中的人物可以永远地生存下去,只要你购买到了时间就可以。这是一个基因上的设定,也是这部科幻电影的基础。我并不觉

得在《我不能死》中也有这样的一个设定。因为这种设定,《时间规划局》就出现了一种很有意思的现象,所有角色在剧本中的法律年龄都是25岁或者是25岁以下的。有的人可以不死,有的人只能等死

。而后续的一系列故事,都是围绕着延长自己生命的时间,延缓计时器归零而展开的。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些阴谋、**和起义的情节。”

在很多人眼中,《时间规划局》只是一部动作片,科幻不过是一件上演动作场面的外衣而已。可是安德鲁·尼科尔却并不这么看,他觉得这部电影是对现代社会的一个讽刺。他说:“很多人看来,这

首先是一部动作惊悚片,它的确也是这样,因为片中有很多枪战、飞车、肉搏的动作场面,尤其是阿曼达·塞弗里德还在影片中耍了一通枪械。但是,还会有很多人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部动作片。他

们会觉得这部电影是对现在社会的一个讽刺,因为我们有太多的人希望青春永驻了,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延缓自己的衰老并推延死亡的到来。虽然我们现在对衰老的基因无能为力,但我们还是在保住

青春上无所不用其极。所以我就在电影中设置了一种死亡时间可以人类控制的情景,并告诉所有人,永葆青春其实是一件很可笑、对生命不重视的事情。在我的影片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角色,他得到了所

有人都羡慕的上千年的存活时间,也在这个地球上活了105年,但是他却想死。在基因工程这么快发展的今天,人类真的有可能可以控制死亡时间,但是却没有办法控制心智和思想的成熟。这个角色在电

影中说‘肉体只是浮云,思想才能永存’。他的这种想法和我们当中的一些害怕死亡的人的想法相反,我觉得这才是那种不朽的角色。”

说实在话本人看完这部片后,的确这部片时对现实社会的讽刺,为什么我们中国人穷人越穷,富人越富?我们的活着也许就像片里面的,只为少数人而活着,而那少数人就是富人,当权者。中国的现

实状态,资本家在国内剥削工人阶层,而身为代表工人利益的共产党却站在资本那边!!对国外还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所谓特色只是披着社会主义的外衣,内里面确实不折不扣的资本主义!!我们

工人在生产线上做累做死,还说要你感恩企业!地方搞的地方保护主义,在现今这个社会的的确确把地方的企业搞死,对外企我们严格要求,对自己人我们睁眼闭眼,出了事故息事宁人;自己人剥削工

人叫做按照法律办事?外企剥削工人说是“剥削”法律严惩?而事实外企往往有合约精神的,能够按照劳动法。而所谓自己人的企业大多数都是欺诈自己人,日子久了人就会越来越多的往外企去发展,

而以前名声不好的企业都会被工人淘汰掉,所以现在老是说缺工人缺技术。我问:你们是不是还缺了一样东西——缺德!!!

再看这部影片,影片里头有这么一句话:“得到永生的往往都是少数人,我要得到永生,所以你们就得死。”而现实老板要财富,你们就要被我压榨!事实往往社会要进步就是需要欲望,而社会的进

步破坏了人类的秩序那么我们所期待的进步到底是什么?就像战争一样,如果每个士兵都是为了保护人民,那么战争只是一场巨大的自然选择而已。而真正保护人民的士兵是不是每个都是?社会是单纯

的,人是复杂的。就好像说钱,为什么我要赚钱?答案:我要活下去!而你要活下去社会才会发展,而现实社会满足不了人的需求,那么这个社会的少数人就会被淘汰——起义。而事实相反的是拿少数

人造就为自己做好了防御,人家从教育开始就把你教到变成了功利主义,开始学会贪生怕死,并逐步的变成了他们所需要的人。从小的时候就说不能输在起跑线上,那么我问你为什么不能输在起跑线上

?一个人是否具有独立人格,那是区别你是否一个人。盲目跟随盲目随众,就是现在人的特点。说反击你们真的反击不起,人家用“方便”让你渐渐失去行动能力,用电脑代替你的猪脑,用教科书让你

失去求知能力,用数量来磨灭你的独立.......

在这个国家穷人有病等死,富人有病砸钱。电影中少数人可以不死,大多数人等死。而造成贫富这原因的人们都是归罪于:起跑线.....富人为了越富就给钱给穷人要求穷人为他工作,而穷人为了活下去,为了要变富人。往往都会中了富人的圈套,就像驴子永远吃不到的红萝卜一样,穷人永远都是只有驴子的份。因为你的思想跟你的大多数人一样。

--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美国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观后感

全文共 423 字

+ 加入清单

电影讲述的故事发生在未来世界,在那里时间成为一种可以购买、存储的商品。主角Will被诬告杀害了一名富有的人并偷走了他的时间,他便开始了逃亡生涯,而阿曼达则饰演被他劫持的富有大小姐。

颠覆对生命传统的认知,在这个世界里,时间=金钱=生命,最残忍的是,你能看到生命正在一点点消失。

富人拥有更多的生命和时间去争取更多的金钱。

穷人只能用仅有的时间去挣钱却带着微薄的生命。

富人更富,穷人更穷。

影片用了极端的手法批判了这个现实的世界,电影中不少台词充分解释了这个社会的残忍与不公平。

电影的最后,所有人都拥有了的无限的时间,无限的生命。这几乎是个完美的世界,没有死亡,再也不用为了生存辛苦赚钱,谁不想呢。

正如我们,坐在电脑前麻木着聊天打字,坐在课堂里听着无聊的讲课打瞌睡,每天东奔西走劝说客户,上课是为了将来能找一份工作,工作是为了钱为了更好的生存。

现实是,没有主角来拯救苍生。

电影终究是电影,如果说影片内容是折射是社会的缩影,那么结局大概就是我们美好的梦想了。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美国科幻电影《时间规划局》观后感

全文共 1490 字

+ 加入清单

科幻故事从what if开始,也就是从反事实的科幻假设开始。对科幻电影的最根本剧透,就是揭露它的原初假设〈但不必然泄漏剧情〉。本片的原初假设似乎是以下六条。

一、寿命转移。寿命可以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在人际转移中,必须至少一方存在转移或接受转移的意愿,寿命才能转移。

因此,产生了寿命交易,寿命馈赠。偷窃或抢夺寿命也产生了。但寿命不能从人身往动物身上转移,反之亦然。应该附带解释一下:电影不太说寿命,而说「时间」,但事实上它谈的是寿命。

二、寿命储存。寿命可以从人身中转移出来,保存在某种容器里;也可以从容器中转移出来,进入人身;寿命也可以从一个容器转移到另一个容器。

本片对寿命的超人际转移着墨较少,这有点可惜。

三、寿命定值。至少在地球上,至少对人际转移来说,寿命值不因寿命转移而变化,也不存在转移耗损。

因此,爱因斯坦的一秒钟,转到我身上来也是我的一秒钟,不会变成我的一刻钟。当然,寿命如何定价是另一回事,这属于比较低阶的故事设定,取决于具体的经济制度。

四、可转移寿命。只有一个人25足岁之后的寿命,才是可转移寿命(似乎也只有在25足岁之后,才能接受他人的寿命转移)。

也就是说,假设今天有100个婴儿出生,又假设25年后它们都顺利长大,那么结果就是25年后的今天地球上将产生(甚至增加)100年可转移寿命 (为什么是100年而不是200年或500年,要看下一条)。

五、天然寿限与老化停止。每个人的天然寿命上限都是26年,但可以因为接受转移而无限制延寿。25足岁之后,老化停止。

也就是说:如果不考虑寿命转移,那么一个人的生物时钟在26足岁时会自动停止,导致立即死亡。如果考虑寿命转移,也就是结合上一条设定来看的话,那么一个人25足岁之後,一旦寿命收支不能平衡,就会立即死亡,甚至活不满26岁。

六、其它条件,都和目前已知人性和社会属性基本一致。例如性成熟年龄与婚姻制度 (我必须说还保留婚姻制度这点不合人性) 。

为什么设定成这样?----对科幻作者而言,这问题没有意义。但对观众而言,这问题大有意义。如果科幻故事的设定不恰当,观众将难以产生共鸣甚至难以理解,科幻电影将丧失它的预言性或寓言性。

我觉得本片关于「天然寿限」与「可转移寿命」这两项设定(也是本片最重要的设定)的数字不太理想,减损了它的寓言价值。

依照本片的条件设定,残酷的竞争与剥削根本就是必然。如果大家都是自食其力渔猎采集完全不存在竞争与剥削,那么每个人都将在26岁死亡。但人类的性成熟年龄设定并未改变,26岁的男女可能连孩子都还没生出来,就算有孩子又能多大。我实在难以想象,在电影设定的世界里,如果不存在残酷的竞争与剥削,人类社会将如何延续,文化将如何传承。在电影设定的世界里,任何活过26岁的人都必然是剥削者。

更糟的是:时间压力如此紧迫,生育率必然下降。25岁的父母要养小孩,还要从事寿命竞争,这么辛苦谁还愿意生孩子。生育率低,社会上的可转移寿命总量就更少了(本片设定的长生不老必然来自年轻人的牺牲),这岂不教寿命资源竞争更加惨烈?

总之,本片的基本设定数值和现实人类世界差距过大。我们就像站在三维世界去看平面世界的小打小闹,觉得剧中人可怜又可悲。男女主角真正该去争取的改变,不是银行和资本家的破产,而是Andrew Niccol修改剧本,至少也该重启基因工程把25和1这两个数字改一改。

当然,如果有人从高维世界观察我们这个世界,也一定会觉得我们总是小打小闹,既可怜又可悲。在这点上,本片还是具有极强的寓言警世作用。当我听到女主角爸爸那银行家说「你们只能造成一时的混乱,但别想这样就改变了体制」的时候,还是悚然一惊。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唯美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全文共 1458 字

+ 加入清单

今天,闲来无事,我看了美国电影《黑天鹅》,看完之后,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异常沉重。

影片主要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芭蕾舞演员妮娜,她和退休芭蕾舞演员母亲艾丽卡住在一起,她的母亲是一位生活里只有舞蹈以及雄心勃勃职业目标的女人。好机会终于降临,当导演托马斯决定为新一季《天鹅湖》挑选新演员时,妮娜成为了第一候选人,不过她还有一个竞争对手——莉莉。托马斯要求演员能够一人分演两个角色:白天鹅和黑天鹅,演员不仅能演出白天鹅的无辜与优雅,还要演出黑天鹅的诡诈与放纵。妮娜是完美的白天鹅,而莉莉却是黑天鹅的化身。渐渐地,两位舞蹈演员的竞争与对抗进入了扭曲状态;同时,妮娜为了能够出演天鹅皇后,把黑天鹅的角色演得很完美,她入戏很深,开始不顾一切地探索自己黑暗的一面……

整个影片完全没有外景拍摄,没有白天明亮的光线,没有碧蓝的天空。从开始到结束,故事始终被置于昏暗甚至黑暗的背景下——训练厅、化妆间的长廊、黑暗的地铁、舞台等等,正如情节的推进对主人公内心的反复压迫。娜塔莉·波特曼以瘦骨嶙峋的身体、苍白的脸、惊恐不安的眼神,完美地诠释了那个清教徒般的舞者妮娜。演员舞台上的分裂促成了现实中隐秘人格的暴露,现实中的裂变又反过来成就了舞台上两种相反角色的塑造。而芭蕾舞者那追求至纯至美艺术境界的疯狂,使故事的主题浓缩成经典。

看完之后,我对人性进行了深深的思考。其实,在我们每个人心里,何尝不也具备着白天鹅和黑天鹅的两面性?——白天鹅代表“善”,即:纯洁、美好、善良;而黑天鹅代表“恶”,即:欲望、阴暗、狡诈等等。在我们初来这个世界的时候,心里白天鹅的成分会很多,我们曾经心怀美好,有着一颗赤子之心;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阅历的增加,我们对社会的复杂性有了一定了解,为了生存,需要去适应,这时,心里黑天鹅的成分就会逐渐增多,而白天鹅的成分会被慢慢蚕食。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午夜梦回,一些事件会触发你内心的善良和纯洁,使你经常自省;也或许,你经常处于阴暗的麻木中,久而久之,你就不再是当初那个“纯洁”的你,或许你曾经被欺骗、被背叛……你不再相信这世间的美好,你的“三观”一再被重塑。每天,你都在“善”与“恶”的交锋之中,一念天堂,又一念地狱,你时常和自己斗争——和自己的欲望斗争,和自己的狡诈斗争,和自己的阴暗面斗争……你心里白天鹅和黑天鹅的成分也在动态变化着。

越随着年龄的增长,越觉得生活不是非黑即白的,中间存在着“灰色地带”;人也不是非善即恶的,即使是善人,也会有恶的念头;即使是大恶人,也会有善良的想法——社会有多复杂,人性就有多复杂;反过来说,人性的复杂,又导致了社会的复杂,两者互为因果。而我们作为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在这个多元价值观的洪流中,或许会感觉到一次次被冲击,又一次次被颠覆,我们能够做的,无非是在一次次的冲击和颠覆中,努力站稳,不被洪流冲走,不被负面的价值观占据头脑。有时,说是受外界的影响,我们又何尝不是在和自己博弈,在和自己的欲望博弈?外面,或许什么都没有,有的,只是一个“我”,一个由我的“各种想法”所营造出的环境。

无论如何,当我们从最初的纯真,到后来的复杂,再到终老时,回首自己这一生,我们依然要回归本真,回归人性最质朴、最纯洁的那一面。不过那时的“本真”,已然不同于起初的“本真”,而是一种历经沧桑世事后的沉淀,是大浪淘沙后留下的珍宝……回顾我们这一生所遇到的人,不会有一个纯粹的好人,好到上善若水;也找不到一个纯粹的坏人,坏到干净利落。生命不过是空间和时间的产物,善与恶就如云和雨,风的走向左右了他们一刹那的转变。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唯美电影黑天鹅观后感

全文共 1337 字

+ 加入清单

一部唯美的电影,一部惊悚的电影。

影片里的演员都是美女,很漂亮.这是这部点电影给我的初步印象。当然,这部电影也有很丰富内容告诉观众。

舞者妮娜(娜塔丽-波曼饰)已经二十八岁,技艺无可挑剔,却一直以来没能成为她们艺术团的台柱子。她的艺术总监,法国人托马斯告诉她,“四年来,你每一次舞蹈都毫无瑕疵,但我从未见你失控,从未见你释放自己。”。是的,一位谨慎,优秀,不允许自己犯错 要求完美,不能施展自我的女芭蕾舞演员---妮娜,她演绎代表着善良,纯洁,懦弱的白天鹅,当仁不让是最佳人选。但团领导为了给团创受益,为了博得观众的喜爱,为了把芭蕾舞演绎的更完美,他决定演黑白天鹅的演员让一个人来演。这给妮娜带来了挑战。尽管后来她终于有机会在《天鹅湖》中一人分饰黑白天鹅两角,成为当女一号,她却始终惴惴不安。

妮娜,是妈妈眼里的乖乖女,每天很认真的练舞蹈,力求每个动作做得完美。每当她很累的时候,她只是在自己的床上静静地躺着,似乎内心总有什么被压抑。她消瘦的身体,让人看着心疼。还有她背部的皮疹,这是她内心压力的躯体化表现,这也让人心疼。我知道,我是把自己的某些情绪投射在她的身上了。我的大女儿身上的某种气质特别的像妮娜。这让我内心很不舒服,有点自责。我在反思自己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把自己的某些期望,焦虑,自己未完成的心愿嫁给了孩子。希望通过孩子来实现我的自我价值。

再回到剧中,白天鹅的矜持、优雅和无害是尼娜本色,她演绎白天鹅完全不成问题,但事情的关键在于,她要如何化身为邪魅而妖冶的黑天鹅。怎样才能把把黑天鹅的野性,激情,自我,以及对王子的诱惑表达出来。

一人分饰两角的尼娜,在现实中也日渐分裂。她难以突破多年来“妈妈的乖女孩”的角色。导演为了激发他内心的自我,亲吻她,性侵犯她 甚至把这一角色给了团里的另一个女孩儿。此时,妮娜内心万分痛苦.她觉得她的竞争对手是靠色赢得机会,此时她出现幻觉,尼娜被幻觉和欲念折磨到几近疯魔。她把自己内心的那份“黑天鹅”幻化成竞争对手,她用玻璃碎片刺伤了对方(其实是刺伤了自己),她内心的黑天鹅几番挣扎破茧,终于成功完美的被演绎。

人性一半天使一半魔鬼吗?一位印度老人对孙子说,每个人身体里都有两只狼,他们残酷地互相搏杀。一只狼代表愤怒、嫉妒、骄傲、害怕和耻辱;另一只代表温柔、善良、感恩、希望、微笑和爱。小男孩着急地问:“爷爷,哪只狼更厉害?”老人回答:你喂食的那一只。—— 你的心所朝的方向就是你未来人生的路!

白天鹅,黑天鹅,也是妮娜人性里典型的两面。她被欲望,名誉,地位,所奴役,为之疯狂。

这又让我想起在炎风神经症群做值班咨询时,有时会遇到某位求助者,自述有幻觉。看到此电影,也更能理解这些有幻觉的求助者内心的苦楚。这样的患者,属于精神分裂症了。还有些追求完美,追求极致的求助者,导致自己患上强迫症。这些人,内心也住着一只黑天鹅,一只白天鹅。犹如上边印度老人所说的两只狼。

再回到影片尾声,妮娜带着伤完美地演绎完白天鹅,她从高出跳落下来,躺在垫子上,从腹部取出半截玻璃碎片。我相信妮娜终将会借着天鹅的躯壳,找到自己。

再次呼吁家长们(包括我自己)教育孩子,其实质是父母的自我教育,自我成长。我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放弃自己的“执”,让孩子做他自己,成为他自己。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