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一年共有多少天【精品20篇】

要深入学习宣传宪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让宪法家喻户晓,提高全体人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宪法意识,使全社会深刻认识到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树立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自觉意识。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国家规定法定节假日一年共有多少天的文章。欢迎大家阅读。

浏览

4936

作文

45

篇1:第三章法定节假日休假

全文共 221 字

+ 加入清单

第八条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公司在下列法定节日,安排员工休假

(一)元旦,放假一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国际劳动节,放假三天(5月1日、2日、3日);

(四)国庆节,放假三天(10月1日、2日、3日);

(五)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或组织集体活动;

(六)特殊情况另行规定。

第九条 根据国家政策,对法定节假日前后的周末可以实行调休。

第十条 法定节假日休假期间,员工薪酬、福利待遇不受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篇2:婚假产假国家规定2024年

全文共 573 字

+ 加入清单

婚假产假是许多人会经历的事情。那么关于婚假、产假的放假时间是多少呢,让我们看看下面的内容吧。

目前,全国至少已经有16个省份修订了本地区的计生条例。这16个省份分别为北京、天津、山东、上海、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北、山西、宁夏、四川、辽宁、青海。从最新的各地计生条例显示,这16个省份均已取消了晚婚假,大部分省份目前都执行法定的3天婚假,但是北京、上海、福建、山西、辽宁、青海6地则在取消晚婚假的同时,调整了原有的婚假天数。其中,北京、上海、辽宁三地均规定,除享受国家规定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婚假天数达到10天。福建、青海的婚假天数修改为15天。山西婚假天数修改为30天,在15个省份中最长。

1、2016年婚假多少天?

从2016各地最新婚假产假天数时间表中获知,2016年婚假普遍是3天,只是个别地区增加婚假天数,例如:北京10天、上海10天、福建15天、山西30天、辽宁10天、青海15天等,其中山西2016年婚假30天最长。

2、2016年产假多少天?

从2016各地最新婚假产假天数时间表中数据显示,2016年产假在128天到158天不等。其中,福建产假180天有可能最长。

3、2016年陪产假/护理假多少天?

从2016各地最新婚假产假天数时间表中获知,2016年陪产假都延长了,普遍在15天。其中广西和宁夏陪产假25天最长。

展开阅读全文

篇3:四川晚婚婚假国家规定

全文共 1146 字

+ 加入清单

“听说元旦后晚婚假就没了?”“那还不赶快去把证扯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2日下午4点50分,成都市主城区当天登记结婚的新人超过600对,青羊区、锦江区扯证的新人甚至比平时翻了两三倍。新人扎堆扯证,难道真的是为了赶上最后一批晚婚福利?

21日公布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草案让未婚青年,尤其是已到晚婚年龄的未婚青年急了:晚婚晚育夫妻是否真不再有晚婚假、晚育假?虽然还没有最终定论?但是,如果晚婚假取消,四川的晚婚夫妻将少20天的婚假。记者调查了解到,真有不少已到晚婚年龄的情侣们打算,为了这20天假,一定赶要在元旦前把证扯了。

22日,草案公布的第二天,记者走访成都市5个主城区各婚姻登记处,确实出现了扎堆扯证的情况。“今天扯证的人确实变多了,从上班到现在几乎没休息过。”金牛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一工作人员一边核对表格,一边说。

截至下午4点50分,据不完全统计,成都5个主城区当天扯证结婚的新人超过600对,虽比不上“520”、情人节等特殊日子,但比平时有所增加。以青羊区婚姻登记处为例,今年12月22日有125对情侣登记结婚,而去年同一时间,这一数据仅为30对。

“12月22日,又是星期二,应该很多人会觉得比较吉利。”锦江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曹先生认为,22日这天扯证的情侣翻番,除了为赶上晚婚福利,也可能是因为这一天确实是“黄道吉日”。

关于婚假的规定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如果晚婚者在城镇里居住但是没有工作的,或者是私营企业的老板,一般由居委会或者镇政府给予相应的晚婚奖励。如果晚婚者是私营企业的雇员,老板也应当给他们婚假,假期时间和在国有企业一样。

2015年法定婚假是多少天

根据《婚姻法》以及《计划生育条例》的规定,职工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一)婚假: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二)婚假期间工资待遇: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

展开阅读全文

篇4:最新婚假国家规定

全文共 1513 字

+ 加入清单

国家“拟延长产假,取消晚婚晚育奖励”的消息传出后,对适婚青年、育龄夫妻来说,可谓是重磅炸弹。婚假是不是只剩下3天了?为此,不少已领证但还没休婚假的新人,打算在元旦前请婚假。

不过,昨天已有法律专家就“晚婚假明年元旦起取消”的传言给出了确切说法:“晚育假”的确将取消,但并不说明“晚婚假”也会随之取消。所以,奉劝年底扎堆请婚假的朋友,先不用急。

晚婚假

关注

担心晚婚假取消,提前领证

昨天上午8点半,南京玄武区婚姻登记处还没有开门,就有两对情侣在门口排队等候。

“平常只有好日子才会有人赶早来排队,今天早上来的时候,我还很好奇,怎么冬至也有人来赶早。”工作人员表示,冬天因为天冷,情侣们起床也晚,平日里上午10点半才是领证高峰期,而昨天一上午,领证的情侣一直没断过。“后来不少人打电话来咨询,我才知道原因,都是问晚婚假取消的。”工作人员表示,由于尚未接到上级通知,他们也无法做出回复。但是情侣们很担心,纷纷打电话询问,是否元旦后,晚婚假就取消了。

“挺吃惊的,感觉消息来得很突然。之前国家要放开两孩,我们也没想到会跟晚婚假有关。”80后小伙子瞿旭跟女朋友昨天来领证。他表示,如果真的确定实施,肯定会抢在元旦前休婚假。

记者了解到,截至下午5点,昨天南京有348对情侣领了“红本本”,比平日里约多出50对。

85后男生小王,昨天看到消息,就跟女朋友商量抢在元旦前领证。“我跟女朋友感情挺稳定的,明年肯定是要结婚。但是具体哪天领证没定。我今天早上看到新闻就想,择日不如撞日,还不如在元旦前把证领了,多休几天假。”

这边还没领证的小情侣纠结要不要领证,那边已经领过证但是还没休婚假的夫妻们也不淡定了。在南京某学校当老师的小阳,今年9月10日教师节领的证,预备明年9月份办婚宴。“按照我们学校的规定,领证日期一年内,都可以请婚假。那我如果明年请,还有没有15天假?”昨天一大早,小阳就急匆匆地跑到人事部门咨询。“学校人事部门的意见是,还是休了稳妥,因为明年政策不清楚。”于是,小阳递交了婚假请假申请表,从2015年12月25日休到2016年1月8日。

生育假延长

配套政策也应跟上

专家

晚婚假仍有其法律依据

昨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草案中关于延长生育假,取消对晚婚晚育夫妻进行奖励的规定受到了普遍关注。有些媒体在报道时称“明年1月1日晚婚假取消!婚假只有3天了!”记者就此采访了相关法律专家,发现这种说法并不准确。

记者对比了现行的人口计生法和此次的草案,现行人口计生法第25条规定“公民晚婚晚育,可以获得延长婚假、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草案中第25条修改为“符合本法第十八条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可以获得延长生育假的奖励或者其他福利待遇”。草案中的确删除了关于晚婚晚育奖励的规定。

但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通常说的“晚婚假”和“晚育假”其实是两回事,若按草案中规定,晚育假的确将取消,因为无论何时生育享受的生育假都将延长,但并不说明晚婚假也会随之取消。

中国社科院法学研究所薛宁兰研究员长期从事婚姻法的研究工作,她认为人口计生法严格来说只规范生育这一阶段,关于结婚的问题应该由婚姻法来规定。记者查阅婚姻法,第六条明确规定,晚婚晚育应予鼓励。也就是说,晚婚假仍有其法律依据。

薛宁兰表示,婚姻法和人口计生法并不会对婚假或生育假的长短作出具体规定,应该由地方性法规或条例把它具体化,各地的规定也不一样。在她看来,现在就判断生育假将延长多少,或者取消晚婚假都为时过早。待草案通过以后,还需要各地的立法机关来修改对应的法规或条例,到时候各地立法机关才会讨论到具体的延长或取消的问题,这都需要一个过程。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展开阅读全文

篇5:2024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全文共 956 字

+ 加入清单

导语: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把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十五称为元宵节。下面是YJBYS作文网小编为您收集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16元宵节放假吗

元宵节不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所以国家是不安排全民放假的。当然,一些工作单位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安排职工休息是允许的。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元宵节既不放假高速也不免费通行。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所以不少人呼吁元宵节放假。

元宵节为什么不放假

元宵节、重是重要的民族传统节日,有一部分意见建议将其也设立为国家法定节日,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人进行了认真研究。考虑到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不宜再增加,而元宵节距离春节较近,中秋节虽然也与国庆节相邻,但相比之下中秋节影响更大,因此暂不将元宵节增设为法定假日。其实很多地方在元宵节当天,单位和企业酌情放假。而且如果遇到元宵节刚好是周六、日也算是给大家提供了便利,如2017年元宵节在2月11日是星期六就可以回家了。

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元旦,放假1天(每年1月1日)

(二)春节,放假3天(正月初一、初二、初三)

(三)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1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1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1天(农历中秋当日)

(七)国庆节,放假3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14~28周岁的人为青年)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14周岁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2016年法定节日:

一、元旦:1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二、春节:2月7日至13日放假调休。2月6日、2月14日上班。

三、清明节:4月4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劳动节:5月1日放假,5月2日补休。

五、端午节:6月9日至11日放假调休。6月12日上班。

六、中秋节:9月15日至17日放假调休,共3天。9月18日上班。

七、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8日、10月9日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篇6:2024年清明节法定节假日是哪天?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全文共 523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为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及早合理安排节假日旅游、交通运输、生产经营等有关工作,经国务院批准,现将2015年清明节放假调休日期的具体安排通知如下:

清明节放假几天

2015年清明节放假办法:2015年4月4日—6日放假调休,共3天。其中,4月5日(清明节,星期日)为法定节假日,4月6日(星期一)补休。

2015年清明节放假安排

清明节简介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详情请看: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_清明节是什么时候。

清明节是几月几日

清明节是哪天呢?跟其他中国传统节日用月亮历法的农历不同,其实清明节是一个太阳历法的公历日期,固定在公历的每年4月4日至4月6日之间。今年清明节是2015年4月5日,跟农历没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篇7:2024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加班费计算标准

全文共 629 字

+ 加入清单

根据国务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我国法定节假日包括三类。

第一类是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法定),包括:新年(1月1日放假1天)、春节(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放假3天)、劳动节(5月1日放假1天)、国庆节(10月1日、2日、3日放假3天)清明节(放假1天)、端午节(放假一天)和中秋节(放假一天)。

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还有第二类是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包括: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青年节(5月4日14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儿童节(6月1日13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1天)、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 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第三类是少数民族习惯的节日,具体节日由各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的地方人民政府,按照各该民族习惯,规定放假日期。根据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在除了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外的其他休假节日,也应当安排劳动者休假。

根据有关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部分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则不补假。另外,二七纪念日、五卅纪念日、七七抗战纪念日、九三抗战胜利纪念日、九一八纪念日、教师节、护士节、记者节、植树节等其他节日、纪念日,均不放假。我国传统的农历重阳节等其他节日,也不放假。

节假日上班加班费计算方法:法定节日工作不允许调休,按3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费,双休日允许调休,未调休按2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费,其它时间加班按1.5倍的比例支付加班费。

展开阅读全文

篇8:2024年国家全年法定假日最新一览表

全文共 327 字

+ 加入清单

2015年春节7天长假转眼已过去,很多上班族已步入正轨开始工作了。那么即将到来的元宵节放假吗?相信这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下面就为大家带来2015元宵节放假安排最新通知。

据悉,元宵节虽然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由于它不属于国家法定假日,所以很遗憾的告诉大家,2015年元宵节不放假哦。

2015国家法定假日放假安排一览:

一、春节: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二、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补休。

三、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端午节: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五、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六、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展开阅读全文

篇9:2024年国家婚假新规定

全文共 773 字

+ 加入清单

婚假国家规定2016:2016年1月1日起晚婚假正式取消。据悉12月27日下午,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计生委法制司司长张春生表示,今天下午刚刚表决通过的计生法修正法草案对晚婚晚育不再作出限制。

取消晚婚晚育假,将原来的独生子女母亲产假调整为奖励假30天。这意味着,凡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的,不论是生育一孩、还是二孩,以及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再生育的,都可以享受增加30天产假的优待;同时,丈夫的陪产假从10天增加到15天。

与以往有何不同?

1、当爸爸的男同胞们能多获得5天带薪休假时间。

2、对于妈妈来说,情况不同。此前,女性产假一般为98天基本产假+35天独生子女假+15天晚育假=148天。调整后,则是98天基本产假+30天计生奖励(即二孩以内)假=128天,相比少了20天。但对于此前并不享受独生子女假(比如“超生”)和晚育假(比如“早育”)的妈妈来说,则是新增30天产假。

3、30天的计生奖励假对于一孩、二孩都是适用的,对生产二孩的妈妈来说,二孩产假也增加了30天!128天的产假可以休双份哦!

附注:

一、职工本人结婚或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婚丧假。

二、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职工在外地的直系亲属死亡时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事的,都可以根据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三、在批准的婚丧假和路程假期间,职工的工资照发。途中的车船费等,全部由职工自理。

四、以上规定从本通知下达之月起执行。

该《通知》现在仍然在适用,所以正常情况下,婚假最长三天,晚婚的具体婚假时间现在一般依据的是各省或者直辖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自己规定的,全国各地的规定并不一致。所以晚婚的婚假具体时间请查阅你所在的省或者直辖市的《xx省(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

展开阅读全文

篇10:2024年节假日加班工资相关规定

全文共 759 字

+ 加入清单

【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150%*日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200%×日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00%*日工资报酬)。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100%带薪)。

二、《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月工作小时数:20.83×8=166.67小时/月

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月工资收入÷174

展开阅读全文

篇11:2024年关于上海婚假国家规定

全文共 384 字

+ 加入清单

从23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的《上海市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修正案(草案)》中获悉,今后上海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7天婚假。这也就意味着婚假总数仍为10天。该条例自3月1日起施行。

据介绍,新修订的《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不再鼓励公民晚婚晚育,但对于原先规定的晚婚假7天如何处理未予涉及。“在晚婚人群已占多数的情况下,如果取消晚婚假这一福利,可能会引发今后晚婚人群的不满。”

上海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党委副书记邬惊雷介绍,为保持福利措施的延续性,同时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婚假天数不做减法的指导精神,《修正案(草案)》对上海的婚假政策进行了调整:

3月1日起,将原先规定的晚婚假7天调整为:符合法律规定结婚的公民,除享受国家规定的婚假外,增加婚假7天。这也就意味着,加上国家规定的3天婚假后,无论是否晚婚,今后上海新人们享受的婚假天数均为10天。

展开阅读全文

篇12:2024年元宵节是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全文共 1063 字

+ 加入清单

虽说元宵节家家户户都可以在一起欣赏灿烂眼花,也有许多活动,诸如元宵灯、元宵灯谜、吃元宵等等,但很可惜的是元宵节并不放假,因其不是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5年3月5日 农历 正月十五 元宵节,恰好与我国传统浪漫节日情人节为同一天,当天的热闹气氛一定超过往年,让我们一起期待一下吧,虽说2014年元宵节放假安排并不放假,但是能够与佳人共度双节,也一定是美好的一天。

元宵节吃元宵的由来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观灯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正月十五闹元宵,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关于元宵节吃元宵的最早记载见于宋代。当时称元宵为“浮圆子”、“圆子”、“乳糖元子”和“糖元”。从《平园续稿》、《岁时广记》、《大明一统赋》等史料的记载看,元宵作为欢度元宵节的应时食品是从宋朝开始的。因元宵节必食“圆子”,所以人们使用元宵命名之。

元宵在宋朝很珍贵,姜白石有诗“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行路,不得金钱不肯回。”诗中的“珍品”即指元宵。

到了现代亦有与元宵节有关的故事。袁世凯在做了大总统之后心犹未甘,还想当皇帝,因美梦不能成真,终日烦恼。一日他的姨太太说要吃元宵,话刚一出口,就被袁世凯打了一个耳光,因“元宵”与“袁消”谐音,从此袁世就给手下的人下了个命令,以后不许再说“元宵”,而只能说“汤圆”。后来有人就此事写了一首打油诗:“诗吟圆子溯前朝,蒸化煮时水上漂。洪宪当年传禁令,沿街不许喊元宵。

元宵节的起源

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而在国外,元宵也以The LanternFestival而为人所知。各式各样的灯固然是元宵的主要特色,但在这一节日的发展史中,灯到隋朝(五八一─~六一九)才出现,算是晚出的节目内容之一,而要到唐以后灯才成为元宵的主要标帜。一般认为元宵以汉武帝在正月上辛祠太一而开其端。不过祭拜太一不一定在正月而且并非年年举行。所以元宵的起源恐怕不能说在汉武帝之时。其他以元宵源自道教的上元节或佛教的燃灯法会的说法也都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支持。如下文「习俗」一节所述,元宵大约是从三世纪开始,慢慢形成的一种节庆,在南北朝发展成一固定的节日,但成为后世元宵主要节日的花灯和百戏要到隋炀帝才开其端,炀帝也是一个把元宵庆典官式化的皇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3:2024除夕是法定节假日

全文共 2268 字

+ 加入清单

虽然2015年除夕也放假,但与大年初一、初二、初三的加班三倍工资相比,除夕当天的加班待遇要“低人一等”,只有双倍。这是因为按照规定,今年的除夕只能算调休而非法定节假日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2015年部分节假日的放假安排。其中,明年春节将恢复除夕放假,但放假时间仍为7天。同时,中秋节仅当天放假,和前一天的周六形成正常周末,往年通过调休而得来的3天小长假被取消。

□休假变化

春节从除夕放到初六

根据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明年春节的放假时间是从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这意味着在经过今年除夕不放假后,明年的春节假期将继续按原先的除夕至初六放假。

2013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除夕排除在七天法定假日之外,使不少异乡上班族在奔波中度过除夕。近日,有关部门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对“除夕是否放假”征集民意。据媒体统计,超过七成网友支持恢复除夕放假。明年除夕再次回归春节假期可谓“众望所归”。

中秋逢周末只休两天

和往年相比,除了春节放假安排有所调整外,明年的中秋假期也有变动。《通知》中明确写明:中秋节9月27日放假,不补休。京华时报记者发现,2015年中秋节(9月27日)当天是周日,这意味着明年的中秋假期最多只是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日)两天,和一个普通的周末双休日没有任何区别,持续多年通过调休而成的3天中秋小长假明年不会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全年调休放假共28天

根据《通知》,明年法定假期依然维持11天不变,不过通过调休可以放假28天,比今年的27天多1天。这主要是因为今年元旦节只放了1天假,而明年元旦节通过调休仍然可以放假3天。

此外,在2015年的放假安排中,京华时报记者发现,尽管很多假期都是通过调休而得来,但并不会出现放假前或放假后连上七八天班的现象。连续上最多班的情况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明年元旦小长假之后,即从1月4日(星期日)至1月9日(星期五)连上6天班。

□焦点追问

除夕又恢复成“法定假日”?

法定假日仍是初一到初三

去年底国务院刚刚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的第二条第二项修改为: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有人认为此次恢复除夕放假是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有所冲突。

著名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对此解释称,其实并非如此。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的是法定假日,只不过以往的惯例都是从法定假日第一天便开始调休放假,民众因此也形成了习惯。而此次从除夕开始放假,其实只是把调休放假的第一天提前了,法定假日还是初一、初二、初三,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灵活的调整方式,是一个进步。

为什么中秋节“没有补假”?

避免国庆节后连上9天班

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一出,细心的网友发现,中秋节恰逢周日,本应在工作日补假,但仅周六、日放假2天,认为这与《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相关规定不符。《决定》第六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就此问题,有关部门表示:因2015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相邻近,如果中秋节在9月28日补假,国庆节后10月10日、11日(周六、日)就都需上班,为避免大家连上9天班,中秋节的补假放在了国庆节一起安排,国庆节后仅10月10日(周六)上班,公民休假总天数并未减少。

□专家点评

恢复除夕放假异地上班族最受益

刘思敏表示,恢复除夕放假,从调整后的影响来说,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在异地就业的上班族,“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维权意识强,因此也会经常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诉求。”除夕放假对于他们来说更有利于过年回家,他们可以在腊月二十九晚上返程,这样就可以赶上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否剥夺了半天的隐形放假福利,这的确会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太明显,一些单位在腊月二十九也有可能放假半天。”刘思敏说。此外,外出打工最大一部分人群是农民工,他们在春节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陆续返乡,春节哪天开始放假对他们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中秋节不调休十一长假可“宽松”

刘思敏表示,中秋此次不通过调休形成3天小长假主要是为了让十一黄金周的调休更加宽松。观察一下明年的放假安排就不难发现,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离得很近,如果中秋调休、十一也调休,十一前的上班、放假节奏势必会很混乱。而把原本属于中秋小长假的调休让给十一黄金周,会让十一放假更好调配,这样一来,明年十一放假后只需要在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往年十一前周末也要上班的情况不见了。这种聪明的调整是顺应民意需求的,让民众不用折腾,同时也更容易安排自己的出游。

增加假日天数民众盼望更“解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此次放假安排的调整值得肯定,因为通过巧妙的调休方式让本不相连的中秋和十一有望形成一个超长假期。而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老百姓的一个核心诉求,就是急切盼望国家能够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其实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状来说,老百姓应该得到更多的休假时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带薪休假,不过这需要一个落实的过程,在此期间,人们不光需要休息,还需要探亲、访友、出游等各类社会上的交流,这就需要有更多的长假日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毕竟带薪休假的落实只是更多满足个人的休假,朋友亲属之间的休假时间未必能凑到一起,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这样对于整体民众来说更加“解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4:国家法定节日天数全年有多少天

全文共 1339 字

+ 加入清单

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全年一共有11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曾作出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在总天数里增加了1天,由10天变成现在的11天,这一调整对旅游和传统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共11天都是哪些日子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513号令第二条、第三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一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一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当日);

(四)国庆节,放假三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十四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十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11天里,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须在正常支付员工工资的基础上,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也就是说,10月1日、2日、3日三天,加班费按3倍标准执行,同时,由于3日出现法定假重叠情况,将中秋节假调至6日,因此6日应当视同为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按3倍计算。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曾作出调整

根据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2007年基本形成,随后国家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1天,即由如今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元旦放假1天不变;

春节放假3天,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

中国法定节假日

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

“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三、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的影响有哪些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对旅游业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的增加对旅游经济是一种促进。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1天后,对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1天并做出其他调整后,势必使长线游、短线游的比例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短线就近出游。在新的节假日方案中,中秋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使人们旅行出游时将更倾向于选择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联的线路。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长线旅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能够铸造民族的灵魂,不是通过说教,而是让人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感受、体悟、养成。对青少年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成人乃至老年人是儿时的记忆,历久不衰,成为个人乃至民族的“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传统节日是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仅靠节假日制度,因为放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议和呼吁开展一些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尤其是要保存传统节日文化中仪式文化的那部分,他们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5:2024年中国法定节假日一览表

全文共 2370 字

+ 加入清单

2015国家法定假日放假安排一览:

一、春节: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二、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补休。

三、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四、端午节: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五、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六、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昨天,国务院办公厅正式公布了2015年部分节假日的放假安排。其中,明年春节将恢复除夕放假,但放假时间仍为7天。同时,中秋节仅当天放假,和前一天的周六形成正常周末,往年通过调休而得来的3天小长假被取消。

□休假变化

春节从除夕放到初六

根据昨天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的通知》,明年春节的放假时间是从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这意味着在经过今年除夕不放假后,明年的春节假期将继续按原先的除夕至初六放假。

2013年12月,《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将除夕排除在七天法定假日之外,使不少异乡上班族在奔波中度过除夕。近日,有关部门在网上发放调查问卷,对“除夕是否放假”征集民意。据媒体统计,超过七成网友支持恢复除夕放假。明年除夕再次回归春节假期可谓“众望所归”。

中秋逢周末只休两天

和往年相比,除了春节放假安排有所调整外,明年的中秋假期也有变动。《通知》中明确写明:中秋节9月27日放假,不补休。京华时报记者发现,2015年中秋节(9月27日)当天是周日,这意味着明年的中秋假期最多只是9月26日(星期六)、9月27日(星期日)两天,和一个普通的周末双休日没有任何区别,持续多年通过调休而成的3天中秋小长假明年不会再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全年调休放假共28天

根据《通知》,明年法定假期依然维持11天不变,不过通过调休可以放假28天,比今年的27天多1天。这主要是因为今年元旦节只放了1天假,而明年元旦节通过调休仍然可以放假3天。

此外,在2015年的放假安排中,京华时报记者发现,尽管很多假期都是通过调休而得来,但并不会出现放假前或放假后连上七八天班的现象。连续上最多班的情况出现在即将到来的明年元旦小长假之后,即从1月4日(星期日)至1月9日(星期五)连上6天班。

□焦点追问

除夕又恢复成“法定假日”?

法定假日仍是初一到初三

去年底国务院刚刚把《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的第二条第二项修改为:春节,放假3天(农历正月初一、初二、初三),并于今年1月1日起施行。所以有人认为此次恢复除夕放假是和《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有所冲突。

著名旅游专家、北京旅游学会副秘书长刘思敏对此解释称,其实并非如此。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规定的是法定假日,只不过以往的惯例都是从法定假日第一天便开始调休放假,民众因此也形成了习惯。而此次从除夕开始放假,其实只是把调休放假的第一天提前了,法定假日还是初一、初二、初三,有些人可能不理解,但这实际上是一个比较灵活的调整方式,是一个进步。

为什么中秋节“没有补假”?

避免国庆节后连上9天班

2015年部分节假日安排一出,细心的网友发现,中秋节恰逢周日,本应在工作日补假,但仅周六、日放假2天,认为这与《国务院关于修改的决定》相关规定不符。《决定》第六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假日,如果适逢星期六、星期日,应当在工作日补假。”就此问题,有关部门表示:因2015年中秋节和国庆节相邻近,如果中秋节在9月28日补假,国庆节后10月10日、11日(周六、日)就都需上班,为避免大家连上9天班,中秋节的补假放在了国庆节一起安排,国庆节后仅10月10日(周六)上班,公民休假总天数并未减少。

□专家点评

恢复除夕放假异地上班族最受益

刘思敏表示,恢复除夕放假,从调整后的影响来说,受益最大的其实是在异地就业的上班族,“他们受过高等教育、维权意识强,因此也会经常在网络上表达自己的诉求。”除夕放假对于他们来说更有利于过年回家,他们可以在腊月二十九晚上返程,这样就可以赶上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

“至于大家比较关心的是否剥夺了半天的隐形放假福利,这的确会有一定影响,但是不会太明显,一些单位在腊月二十九也有可能放假半天。”刘思敏说。此外,外出打工最大一部分人群是农民工,他们在春节前一个多月就开始陆续返乡,春节哪天开始放假对他们来说基本没有影响。

中秋节不调休十一长假可“宽松”

刘思敏表示,中秋此次不通过调休形成3天小长假主要是为了让十一黄金周的调休更加宽松。观察一下明年的放假安排就不难发现,中秋节和十一黄金周离得很近,如果中秋调休、十一也调休,十一前的上班、放假节奏势必会很混乱。而把原本属于中秋小长假的调休让给十一黄金周,会让十一放假更好调配,这样一来,明年十一放假后只需要在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往年十一前周末也要上班的情况不见了。这种聪明的调整是顺应民意需求的,让民众不用折腾,同时也更容易安排自己的出游。

增加假日天数民众盼望更“解渴”

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刘德谦表示,此次放假安排的调整值得肯定,因为通过巧妙的调休方式让本不相连的中秋和十一有望形成一个超长假期。而这从侧面也反映出老百姓的一个核心诉求,就是急切盼望国家能够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其实从社会和经济的发展现状来说,老百姓应该得到更多的休假时间,这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现在很多人都在谈带薪休假,不过这需要一个落实的过程,在此期间,人们不光需要休息,还需要探亲、访友、出游等各类社会上的交流,这就需要有更多的长假日来满足他们的这些需求。毕竟带薪休假的落实只是更多满足个人的休假,朋友亲属之间的休假时间未必能凑到一起,所以当务之急还是要增加法定节假日天数,这样对于整体民众来说更加“解渴”。

展开阅读全文

篇16:2024年国家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

全文共 1759 字

+ 加入清单

节假日加班工资规定

1、 关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工资计算的法律、法规、规章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四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

(一)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一百五十的工资报酬;(150%*日工资报酬)

(二)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二百的工资报酬;(200%×日工资报酬);

(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00%*日工资报酬)

第五十一条 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以及依法参加社会活动期间,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100%带薪)。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8]3号)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月工作小时数:20.83×8=166.67小时/月。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21.75×8)=月工资收入÷174

三、2000年3月17日劳动保障部发布的《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2000]8号)同时废止。

如果地方有工资支付条例或办法的,还包括这些条例和办法

2、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对“日工资、小时工资”折算方法的演变

二000年三月十七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也发布了一个劳社部发〔2000〕8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该通知的全文为“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270号)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7天改为10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分别调整为20.92天和167.4小时,职工的日工资和小时工资按此进行折算。”

可见,当时,并没有区分“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而是规定“工资折算”按“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进行操作。所以之前关于加班工资折算并没有像现在这样导致理解的分歧。

但,二00八年一月三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劳社部发[2008]3号)《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将“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作了区分,规定:“折 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这种规定显然更为合理,因为法定节假日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是发放工资的。换句话说,法定节假日是 视为工作来计算和发放工资的,如同婚丧假、带薪年休假、参加法定社会活动一样。反过来说,如果折算工资要剔除法定节假日的话,那是不是婚丧假、带薪年休 假、参加法定社会活动也要剔除呢?如果都剔除的话,显然是不合理的,也会带来操作的烦琐。

3、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法定节假日工作并不是 “另行支付”三倍工资,而是“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四条规定: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下列标准支付高于劳动者正常工作时间工资的工资报酬:(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显然,《劳动法》的规定并不是规定“另行支付”,而是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工作,应当支付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尤其要注意的是,《劳动法》这里的表述也不是所谓“加班工资”,而是“工资报酬”,也就是说是法定休假日工作的全部工资报酬,并不是像有些人认为的,除了应当支付的法定节假日工资之外还须“另行”支付“三倍加班工资”。

展开阅读全文

篇17:2024元宵节是法定节假日吗

全文共 4045 字

+ 加入清单

元宵节不是国家法定假日。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这七个法定节日才放假。

国家法定假日放假时间安排表2015:

元旦:1月1日至3日放假调休,共3天,1月4日(星期日)上班。

春节:2月18日至24日放假调休,共7天。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清明节:4月5日放假,4月6日(星期一)补休。

劳动节:5月1日放假,与周末连休。

端午节:6月20日放假,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中秋节:9月27日放假

国庆节:10月1日至7日放假调休,共7天。10月10日(星期六)上班。

元宵

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日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元宵节不是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东汉明帝时期,明帝提倡佛教,听说佛教有正月十五日僧人观佛舍利,点灯敬佛的做法,就命令这一天夜晚在皇宫和寺庙里点灯敬佛,令士族庶民都挂灯。以后这种佛教礼仪节日逐渐形成民间盛大的节日。该节经历了由宫廷到民间,由中原到全国的发展过程。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我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这种食品,最早叫“ 浮元子”后称“元宵” ,生意人还美其名曰“元宝” 。元宵即"汤圆"以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黄桂、核桃仁、果仁、枣泥等为馅,用糯米粉包成圆形,可荤可素,风味各异。可汤煮、油炸、蒸食,有团圆美满之意。陕西的汤圆不是包的,而是在糯米粉中"滚"成的,或煮司或油炸,热热火火,团团圆圆。元宵放灯的习俗,在唐代发展成为盛况空前的灯市,当时的京城长安已是拥有百万人口的世界最大都市,社会富庶。在皇帝的亲自倡导下,元宵灯节办得越来越豪华。中唐以后,已发展成为全民性的狂欢节。唐玄宗(公元685--762)时的开元盛世,长安的灯市规模很大,燃灯五万盏,花灯花样繁多,皇帝命人做巨型的灯楼,广达20间,高150尺,金光璀璨,极为壮观。

我国各个朝代的元宵节:

唐朝:在国力空前强大的唐朝,元宵赏灯十分兴盛,无论是京城或是乡镇,处处张挂彩灯,人们还制作巨大的灯轮、灯树、灯柱等,满城的火树银花,十分繁华热闹。

宋朝:宋朝灯节更加丰富多彩,元宵赏灯持续五天,灯的样式繁复多样,逛灯市更是一件十分赏心悦目的事情。诗人辛弃疾写道:“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说的就是宋朝灯节花灯无数,烟花如星雨。那时还兴起了猜灯谜,即将各种灯谜写在纸条上,贴在花灯上,猜中的人还能得到小小的奖励。这种娱乐益智的活动受到人们喜爱,广为流传。

明朝:明朝的灯节持续的时间更长。自初八开始点灯,直到正月十七的夜里才落灯,整整十天,以显示歌舞升平,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灯节。

清朝: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办灯会,民间的灯会却仍然壮观。元宵节清朝则只有三天,但是灯火璀璨,灯也更加精致奇幻,依然十分吸引人。

元宵节的来历

元宵,原意为“上元节的晚上”,因正月十五“上元节”主要活动是晚上的吃汤圆赏月,后来节日名称也演化为“元宵节”。将从除夕开始延续的庆祝活动推向又一个高潮。元宵之夜,大街小巷张灯结彩,人们赏灯,猜灯谜,吃元宵,成为世代相沿的习俗。

元宵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秦朝就有了。据资料与民俗传说,正月十五在西汉已经受到重视,汉武帝正月上辛夜在甘泉宫祭祀“太一”的活动,(太一:主宰宇宙一切的神),被后人视作正月十五祭祀天神的先声。

纪念平吕

传说元宵节是汉文帝时为纪念“平吕”而设。汉高祖刘邦死后,吕后之子刘盈登基为汉惠帝。惠帝生性懦弱,优柔寡断,大权渐渐落在吕后手中.汉惠帝病死后吕后独揽朝政把刘氏天下变成了吕氏天下,朝中老臣,刘氏宗室深感愤慨,但都惧怕吕后残暴而敢怒不敢言。

吕后病死后,诸吕惶惶不安害怕遭到伤害和排挤。于是,在上将军吕禄家中秘密集合,共谋作乱之事,以便彻底夺取刘氏江山。

此事传至刘氏宗室齐王刘襄耳中,刘襄为保刘氏江山,决定起兵讨伐诸吕随后与开国老臣周勃,陈平取得联系,设计解除了吕禄,“诸吕之乱”终于被彻底平定.

平乱之后,众臣拥立刘邦的第二个儿子刘恒登基,称汉文帝.文帝深感太平盛世来之不易,便把平息“诸吕之乱”的正月十五,定为与民同乐日,京城里家家张灯结彩,以示庆祝。从此,正月十五便成了一个普天同庆的民间节日——“闹元宵”。

汉武帝时,“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太一:主宰宇宙一切之神)。司马迁创建“太初历”时,就已将元宵节确定为重大节日。

火把节

元宵节是中国自古的传统节日,元宵赏灯始于上古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1]

而元宵节俗真正的动力是因为它处在新的时间点上,人们充分利用这一特殊的时间阶段来表达自己的生活愿望。

“三元说”

元宵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上元,含有新的一年第一次月圆之夜的意思。上元节的由来,《岁时杂记》记载说,这是因循道教的陈规。道教曾把一年中的正月十五称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合称“三元”。汉末道教的重要派别五斗米道崇奉的神为天官、地官、水官,说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并以三元配三官,说上元天官正月十五日生,中元地官七月十五日生,下元水官十月十五日生。这样,正月十五日就被称为上元节。南宋吴自牧在《梦粱录》中说:“正月十五日元夕节,乃上元天官赐福之辰。”故上元节要燃灯。

明帝敬佛

源于佛教说。这种说法主要是胡申生先生主编的《社会风俗三百题》中:“佛教教义中把火光比作佛之威神,《无量寿经》有‘无量火焰,照耀无极’说法。在佛教教义中,灯一直是作为佛前的供具之一。而且佛教经典中反复宣传:‘百千灯明忏悔罪’(《菩萨藏经》),‘为世灯明最福田’(《无量寿经》)。逢遇佛教盛会都要大明灯火。在佛教传说中,于正月十五张灯有关系的是有关佛祖神变的事迹。据《僧史略》载,佛祖释迦牟尼示现神变、降伏神魔是在西方12月30日,即东土正月十五日,为纪念佛祖神变,此日需举行燃灯法会。东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东来传教,汉明帝就敕令正月十五佛祖神变之日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以示礼佛。自此以后,元宵灯便蔚然成风。”

但是也有学者认为,此种观点站不住脚,认为佛教只是在这一天利用人们的节庆气氛来扩大自己的影响。

元宵节的习俗: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又称上元节、春灯节、小正月、元夕节。元宵节是春节后第一个重要节日,由于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所以关于元宵节的习俗在全国各地也不尽相同。

元宵节的习俗之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在中国由来己久的习俗,元宵即“汤圆”,它的做法成份风味各异,但是吃元宵代表的意义却相同。代表着团团圆圆和和美美,日子越过越红火。俗语有句话叫和气生财。家庭的和睦以及家人的团圆对于一个完整的家庭来讲是多么重要的因素。因此,在元宵节一定要和家人吃上“元宵”。

元宵节的习俗之“送花灯”

“送花灯”简称为“送灯”,其实质意义就是送孩儿灯。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 与“丁”谐音。表示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元宵节的习俗之耍龙灯

龙是中华的图腾,中华民族崇尚龙,把龙作为吉祥的象征。正月十五舞龙灯,载歌载舞的喜气氛围,流传于很多的地方。

元宵节的习俗之舞狮子

舞狮,又称“狮子舞”、“狮灯”、“舞狮子”,多在年节和喜庆活动中表演。狮子在中国人心目中为瑞兽,象征着吉祥如意,从而在舞狮活动中寄托着民众消灾除害、求吉纳福的美好意愿。

元宵节的习俗之猜灯谜

每逢元宵节,各个地方都打出灯谜,希望今年能喜气洋洋的,平平安安的。因为谜语能启迪智慧又饶有兴趣,所以流传过程中深受社会各阶层的欢迎。唐宋时灯市上开始出现各式杂耍技艺。明清两代的灯市上除有灯谜与百戏歌舞之外,又增设了戏曲表演的内容。

元宵节的习俗之踩高跷

高跷会一般由群众自发串连组织起来的。正月十一、十二开始踩街,寓意告知人们在众多的民间花会中,今年挂个号。正月十五正式上街,一直到十八方告结束。

元宵节的习俗之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元宵节的习俗之走百病

“走百病”,也叫游百病,散百病,烤百病,走桥等,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元宵节夜妇女相约出游,结伴而行,见桥必过,认为这样能祛病延年。

元宵节的习俗之迎紫姑

紫姑也叫戚姑,北方多称厕姑、坑三姑。古代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厕神紫姑而祭,占卜蚕桑,并占众事。每到迎紫姑这一天夜晚,人们用稻草、布头等扎成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与夜间在厕所间猪栏迎而祀之。真实地反映了劳苦民众善良、忠厚、同情弱者的思想感情。

元宵节的习俗之逐鼠

逐鼠在农历的正月十五举行。养蚕的人家在正月十五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的还在上面盖上一层肉,将粥用碗盛好,放到老鼠出没的顶棚、墙角、边放嘴里还边念念有词,诅咒老鼠再吃蚕宝宝就不得好死。传说这样做,本年的老鼠就不会吃蚕宝宝。

展开阅读全文

篇18:2024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

全文共 1581 字

+ 加入清单

了让大家能够更好的安排好2015年你节假日的活动行程安排,下面YJBYS小编来和大家盘点下2015年中国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1、国家法定节假日总天数为11天;

2、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3、元旦放假1天不变;

4、春节放假3天,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

5、除夕调整为正月初一;

6、“五一”国际劳动节1天不变;

7、“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

8、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9、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目前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全年一共有11天,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曾作出调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在总天数里增加了1天,由10天变成现在的11天,这一调整对旅游和传统文化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共11天都是哪些日子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第513号令第二条、第三条规定:全体公民放假的节日:

(一)新年,放假一天(1月1日);

(二)春节,放假三天(农历除夕、正月初一、初二);

(三)清明节,放假一天(农历清明当日);

(四)劳动节,放假一天(5月1日);

(五)端午节,放假一天(农历端午当日);

(六)中秋节,放假一天(农历中秋当日);

(四)国庆节,放假三天(10月1日、2日、3日)。

部分公民放假的节日及纪念日

(一)妇女节(3月8日),妇女放假半天;

(二)青年节(5月4日),十四周岁以上的青年放假半天;

(三)儿童节(6月1日),不满十周岁以下的少年儿童放假一天;

(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8月1日),现役军人放假半天。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11天里,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须在正常支付员工工资的基础上,按不低于员工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另行支付加班工资。也就是说,10月1日、2日、3日三天,加班费按3倍标准执行,同时,由于3日出现法定假重叠情况,将中秋节假调至6日,因此6日应当视同为法定假日,加班工资按3倍计算。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曾作出调整

根据公布的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国家法定节假日调整方案在2007年基本形成,随后国家法定节假日做出调整,调整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1天,即由如今的10天增加到11天;

二、对国家法定节假日时间安排进行调整:

元旦放假1天不变;

春节放假3天,但放假起始时间由农历年

中国法定节假日

正月初一调整为除夕;

“五一”国际劳动节由3天调整为1天,减少2天;

“十一”国庆节放假3天;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各放假1天(农历节日如遇闰月,以第一个月为休假日)。

三、允许周末上移下错,与法定节假日形成连休。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的影响有哪些

(一)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对旅游业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的增加对旅游经济是一种促进。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1天后,对旅游者的消费需求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增加1天并做出其他调整后,势必使长线游、短线游的比例发生新的变化,人们将更加倾向于选择短线就近出游。在新的节假日方案中,中秋节、清明节这些传统节日使人们旅行出游时将更倾向于选择与这些传统节日相关联的线路。由于“五一”黄金周的取消,长线旅游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二)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调整,传统节日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增设为国家法定节假日能够铸造民族的灵魂,不是通过说教,而是让人在参与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感受、体悟、养成。对青少年来说,是潜移默化的影响。对成人乃至老年人是儿时的记忆,历久不衰,成为个人乃至民族的“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保护传统节日是利于建设和谐社会的。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不能仅靠节假日制度,因为放假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建议和呼吁开展一些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尤其是要保存传统节日文化中仪式文化的那部分,他们承载了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

展开阅读全文

篇19:国家关于婚假的规定

全文共 257 字

+ 加入清单

1、按法定结婚年龄(女20周岁,男22周岁)结婚的,可享受3天婚假

2、符合晚婚年龄(女23周岁,男25周岁)的,不再享受晚婚假15天,只有3天法定婚假。

3、结婚时男女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视路程远近,另给予路程假。

4、在探亲假(探父母)期间结婚的,不另给假期。

5、婚假包括公休假和法定假。

6、再婚的可享受法定婚假,不能享受晚婚假。

婚假和路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

在婚假和路程假期间,工资照发,也就是说,带薪休假。如果是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除了享受规定的最多3天的婚假外,晚婚会额外得到7天假期的奖励。

展开阅读全文

篇20:2024年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全文共 997 字

+ 加入清单

放假是职场人士永远的话题,假期是放松身心和吃喝玩乐的好时机。人们又满心期待着2015年放假安排时间,包括临近的元旦春节放假、清明节放假、端午节放假等等2015年的一些法定节假日。不用着急也不用期待,现在小编马上为您揭晓2015年全年的放假安排时间。小编把2015年所有放假安排都整理了一下正式版。出行需要早点做计划和功课,这样才能保证出行顺利。关于2015年春节,元旦,清明节,劳动节等等依次如下。这篇2015年元旦放假安排由小编整理,望大家喜欢。

下面一起来看下2015年全年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表(正式版):

一、元旦:

2015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3日调休,放假3天。

2015年1月1日(星期四)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2015年1月4日(星期日)公休分别调至2015年1月2日(星期五),2015年1月4日(星期天),照常上班。

二、春节:

2015年2月18日至2015年2月24日放假调休,共7天。

2月18日(星期三,除夕)、2月24日(星期二,农历正月初六) 2月15日(星期日)、2月28日(星期六)上班。

三、清明节:

2015年4月5日至2015年4月6日调休放假。共2天。

4月5日(星期日,农历清明当日)为法定节假日 4月6日(星期一)补休。

四、五一劳动节:

2015年5月1日至5月3日放假调休,共3天。

5月1日(星期五、“五一”国际劳动节)为法定节假日

5月2日(星期六),5月3日(星期日)公休

5月4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五、端午节:

2015年6月20日至6月22日放假公休,共3天

6月20日(星期六,农历端午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6月21日(星期日)公休 6月22日(星期一)补休

六、中秋节:

9月27日放假,共1天。

9月27日(星期日,农历中秋节当日)为国家法定节假日

9月26日(星期六)公休 9月28日(星期一)照常上班。

七、十一国庆节:

2015年10月1日至10月7日放假,共7天。

10月1日(星期四)、10月2日(星期五)、10月3日(星期六)为国庆节法定节假日

10月10号(星期六)正常上班。

以上这篇2015年元旦放假安排为您介绍到这里,希望它对您有帮助。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分享给您的好友。

1、中国每年的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2、2015年11天国家法定节假日有哪些

3、2015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

4、2015年国家法定节假日天数有多少

5、2015年国家法定节假日放假安排表

展开阅读全文